鸭黄病毒病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S3 即作为 RNA 酶复合物的一部分,又是蛋 白酶、解旋酶的一部分,同时它还构成了裂解聚 合蛋白的大部分。根据乙型脑炎的研究,NS3 蛋 白可与 RNA 结合并表现出 ATP 活性,它是病毒 最主要的交叉反应蛋白。这一点对于坦布苏病毒 来说还有待于进一步证实。对于黄病毒来说,在 病毒感染细胞的过程中,NS3 对病毒 RNA 的复 制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
囊膜蛋白 E 大约含有 501 个氨基酸残基, 基因约由 1503 个核苷酸残基构成,其分子量为 54.2KDa,囊膜蛋白 E 构成了病毒的主要毒力 抗原,病毒的很多复制过程都需要它的参加,其 中包括病毒与受体蛋白的结合、病毒与细胞膜的 融合以及病毒粒子在细胞内的包装等。病毒特异 性中和抗体位点主要是在 E 蛋白上,中和抗体的 产生主要是该位点诱导生成的。鉴于黄病毒属多 数成员的研究,病毒宿主范围、保护性免疫、毒 力、膜融合以及组织嗜性等大都与 E 蛋白有着极 其重要的关系。
NS2A 和 NS2B 两种蛋白均为疏水性蛋白, 它们的分子质量分别为 17kD 和 13kD,在黄病 毒属成员的各个蛋白中这两种蛋白的同源性最低 (Shivashankar et al., 1995)。NS2B 和 NS3 共同构成了黄病毒的蛋白酶复合体,而这种 蛋白酶复合体的主要作用是对大多数非结构蛋白 的前体进行切割和加工,而切割位点主要出现在 NS1、NS2a、NS2b、NS3、NS4a 和 NS5 蛋白的连接处。
图2
黄病毒基因组结构
此种属的病毒含有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其中结 构蛋白有三种:分别为核衣壳蛋白(C)、膜蛋白(PrM)、 囊膜糖蛋白(E);非结构蛋白包含七种:分别为 NS1、 NS2A、 NS2B、NS3、NS4A、NS4B、NS5。
C 蛋白的分子量大约为 11.8kDa, 总共含有 105 个氨基酸,大分子前体蛋白 经过氨肽酶切除其第一个甲硫氨酸残基从而 形成 C 蛋白,在 C 蛋白合成的部位,疏水 性氨基酸将其固定在粗质内质网上,继而装 配成衣壳,主要参与病毒基因组的包装。
NS1 蛋白是一种在感染细胞的表面表达,胞 外分泌的分泌型蛋白,其分子量约为 40kD。 NS1是病毒主要的抗原成分,它还有可能在病毒 的组装和释放过程中起到重要的作用。NS1 蛋白 具有可溶性补体结合活性,可诱导产生非中和性 保护力,而且功能的产生可以在不出现中和性抗 体的情况下产生,这种保护力的产生主要是基于 抗体的 Fc 片段(Schlesinger et al, 1986)。 由于 NS1 蛋白不属于病毒粒子的组成部分,所以 它没有血凝抑制活性和中和活性。
Hale Waihona Puke Baidu
坦布苏病毒最早分离于马来西亚和泰国的伊 蚊和库蚊。尽管鸟类及家禽曾经被认为该病毒的 自然脊椎动物宿主但该病毒所引起的禽类动物疫 病的报道却很少,已报道的引起家禽感染的黄病 毒主要包括以色列火鸡脑膜脑炎病毒、西尼罗病 毒、司提阿万病毒,其中司提阿万病毒是第一例 通过库蚊传播鸡并从鸡中分离到的坦布苏病毒株 。此次我国多地区鸭场爆发严重的产蛋下降甚至 停产,传播之迅速给我国蛋鸭养殖带来了巨大的 威胁。
鉴于国际上对黄病毒的分类方法是 NS5 基因核 苷酸同源性在 84%以上的分离株被认为是同一个种 的病毒。以上试验证实本试验所分离到的病毒为坦布 苏病毒的分离株,由于该病毒在中国大陆首次出现, 根据该新发病毒的种、分离地点和时间,将该毒株命 名为鸭坦布苏病毒奉贤 2010 分离株(FX2010)。
prM 蛋白构成了病毒未成熟体的一部 分,M 蛋白主要是 prM 蛋白在病毒感染后期经 蛋白酶水解后形成的,从而病毒发育为成熟的病 毒粒子,保护性免疫力的产生可以由 prM 诱导产 生。prM水解后形成 M 蛋白,此蛋白参与病毒囊 膜的组成,M 蛋白在维持 E 蛋白空间结构方面有 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与潜入脂质双分子层的 E 蛋 白完全疏水的 C 末端可发生相互作用。 非结构蛋白与结构蛋白紧邻,排列顺序依次为 NS1、NS2a、NS2b、NS3、NS4a、NS4b 和NS5。
安 徽 农 业 大 学
鸭 黄 病 毒
内容
1 2 3
流行病学 临床症状 病原
4
5
病理解剖变化
诊断方法 与防治
2010 年,在中国南方主要养鸭地区的产蛋 鸭发生了一种导致产蛋严重下降的疫病。主要表 现为卵泡变性、变形、出血和破裂,脾脏出血、 肿大甚至破裂出血和心肌坏死。在蛋鸭开始发病 不久之后,大量的雏鸭和青年鸭也发病,以站立 不稳,倒地不起等神经症状为主。本病发病率高 、传播迅速、发病范围极广,给蛋鸭和种鸭养殖 造成的经济损失惨重。疫情引起了农业部的高度 重视和广大禽病科技人员的关注,最终明确导致 本次产蛋鸭产蛋严重下降的病原是一种与坦布苏 病毒关系密切的新病毒——鸭黄病毒
图1 黄病毒发生地分布
临床上该病主要以产蛋骤降和一系列明显的病理 变化为诊断依据,鸭发病后采食量下降甚至废绝、 体温升高、精神委顿,喜卧、拉绿色稀便,可见有 神经症状,部分可见有软脚现象。
鸭黄病毒属于黄病科(Flaviviridae)黄病毒 属(flavivirus),属于恩塔亚病毒群。黄病毒科主 要分为三个病毒属,分别为黄病毒属(flavivirus) 、瘟病毒属(pestivirus)和丙型肝炎病毒属( Hepacivirus),其中黄病毒属已经确定有 53 个种 ,各个种又包括多种不同的亚型和血清型,其成员已超 过 70 多个(Kuno G, et al., 1998),并且大多 数成员可感染动物和人。
种鸭发病初期采食量突然下降, 随之产蛋 率大幅下降,可从90%以上降至10%以内。病鸭体 温升高,排绿色稀粪,发病率可达100%,死淘率 5%~15%,个别高达50%以上。流行后期有神经症 状,表现瘫痪、翻个、行走不稳。发病期间种蛋 受精率下降10%,病程一个半月左右,可自行恢 复,恢复程度与鸭群状态、日龄相关,后期多表 现一个换羽过程。商品鸭、育雏育成鸭可在20 日龄前后发病, 主要表现神经症状, 死淘率 10%~30%。
鸭黄病毒具有典型的黄病毒的形态:病毒粒子 的大小约为 45-50nm,具有囊膜,主要在感染 细胞的胞浆内复制。经病毒理化性质的鉴定,发 现该病毒对氯仿和乙醚敏感。核苷酸序列表明, 该病毒基因组与黄病毒属成员一样为单股正链 RNA,核苷酸长度约为 11kb,GC 含量接近 48%,该类病毒只编码一个多聚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