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一单元学案

必修2第一单元学案
必修2第一单元学案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一节:人口增长与人口问题(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理解不同历史时期人口增长状况及原因。

2、读懂人口增长模式图、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并分析不同阶段人口增长的主要特

征、地区分布及其形成原因。

3、读世界各国和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图,探究不同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

学习重难点:人口增长模式和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轨迹

自主学习

1、产业革命前,________水平十分低下,人们抵御灾害、疾病的能力很差,人口增长

_______。

2、产业革命后,由于_____发展和对______ 的需求量增加,生活条件改善和医疗卫生

技术进步,导致人口_______下降,平均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长速度_______。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_______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________ 条件大

大改善,国际大环境相对稳定等原因,世界人口特别是________国家人口迅速增长。从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有人惊呼人类进入“_________”时代。

问题探究:1. 图1-1-2 “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及表1—1—1至表1—1—3“古代、近代和现代的人口增长”反映了人口增长的什么特征?

2.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知识点二、人口增长阶段及其模式转变

自主学习:1、人口增长模式的概念和意义

(1)人口增长模式,又称为人口转变模式,它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随社会经济条件变化而变化的规律。

(2)该模式将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体现了人口增长由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向___出生率、___死亡率、___自然增长率转变的过程。

问题探究:1.人口增长第一阶段与第四阶段都是低增长阶段,它们有什么不同?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出现了人口出生率下降趋势,为什么?

3.我国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原因是什么?

知识点三、不同国家的人口问题

自主学习

1、当今世界上存在着严重的人口问题,尤以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等引

起的问题最为突出。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极不平衡,__________国家人口持续增长势头居高不下,__________国家人口数量已保持相当稳定。

2、发展中国家的人口问题

(1)问题:发展中国家大多面临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__比重过大等问题。

(2)影响:人口增长过快,会加大对______、就业、______和环境等方面的压力,同时也不利于提高_____。青少年及儿童比重过大,造成巨大的__________,不利于_______、经济、______、就业、_______等问题的解决。

(3)措施:实行__________政策。

3、发达国家的人口问题

(1)问题:发达国家普遍的人口问题是

_________和_________。

(2)影响:人口老龄化会带来_________、

_________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3)措施:一些发达国家采取_________

政策,并接纳来自海外的_______。

问题探究

1、当今世界人口增长过快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世界人口年龄结构严重失调的表现是什么?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一定时期内()

A.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B.人口生育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C.新出生人口的百分比

D.人口生育率与出生率相减的得数

2.在人类社会初期,人口增长十分缓慢,原因是()

A.出生率很低

B.死亡率很高

C.人类自觉地实行计划生育

D.出生率很高

3.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往往是不同的,下列不属于其形成原因的是()

A.人口数量的多少

B.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

C.社会、经济的差异

D.文化环境的差异

4.产业革命后,人口死亡率明显下降,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灾害减少

B.没有战争

C.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D.农业的发展

5.发达国家普遍面临的人口问题是()

A.人口增长过快

B.人口增长缓慢和老龄化问题

C.失业问题

D.居住条件差的问题

6.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_。

(2)图中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___两个阶段,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两个阶段是___,其中___之间的虚线处最高,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

(3)从图中可以看出,C、D两阶段死亡率最低,至____阶段死亡率又有所上升,这是因为____造成的。

(4)我国正处于___阶段。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比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_____工作的结果。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二节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图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并了解原因。 2、认识世界和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口移动的主要动因和效应。

4、调查本地人口移动的现状和特点,并尝试分析原因及影响。

学习重难点: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认识世界和中国人口流动的现状。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人口迁移

自主学习:1.概念:人口迁移通常指人口在 迁入或迁出,而发生 的永久性或 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由迁出地到迁入地

三大要素 ──跨越行政区界线

──永久性或长期性

2.人口迁移类型 国际人口迁移 ①按地理范围分

_____人口迁移

(

3、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

(1)在人类社会早期,_________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

(2)古代农业社会,__________的吸引或逃避灾荒、_______、_______等,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15~19世纪,人口迁移的主流是由“旧大陆”流向“______”,由_________向未开发地区迁移,其中欧洲殖民者野蛮贩运_______ ,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移民。地理大发现和_________ 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4)二战后,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永久性移民的比例_______ ,迁移形式也更加趋于 ________。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国际人口迁移的________ 发生很大的变化。此外,___________ 出现和___________等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造成了人口的迁移。

问题探究 1. 古代农业社会人口迁移的频度和强度大于原始社会的人口迁移吗?

2.自然条件一直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吗?

知识点二、人口流动

自主学习:1.概念:人口流动通常指因 、学习、 、探亲等原因 或 离开 外出活动,而不变更 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 、

发展水平。 和 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3.我国特殊的人口流动──“民工流”

①迁移方向为从农村到______,从内地的省、自治区到______城市和工矿区。

②主要迁出地为四川、广西、山东、安徽、浙江等省区,主要迁入地为广东、上海、

北京、新疆等。

③迁移方式以______流动为主。

④主要目的是务工和。

⑤主要原因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农村出现大量的、地区间经济发展不

平衡,城乡和地区之间巨大的、国家推出了允许农民进城的一系列政策。

问题探究

1.人口移动、人口流动与人口迁移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2.为什么说我国的“民工流”是人口流动现象,而不是人口迁移现象?

知识点三、人口移动的动因和效应

自主学习

1.人口移动的动因

人口移动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的一种有意识的行为,它是人类适应环境的表现,一般具有个人的。其中,地区间

等差别,是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

此外,迁出地与迁入地之间的、、等也对人口迁移产生重要影响。人口迁移是各种和共同作用的结果。

2.人口移动的效应

人口移动的效应包括和社会经济效应,而社会经济效应又包括和效应、经济效应和效应。

⑴人口移动的环境效应是指人口迁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并对合理利用、提高经济收入、保护

等产生积极作用;大量迁入人口必然会对和产生深刻影响。

⑵人口移动的社会经济效应是指人口移动会对社会经济产生深刻影响。尤其是随着近现代经济的发展、的进步以及的日益便捷,人口移动,大大促进了、

口移动促进了人种基因

的交流

问题探究

1、影响人口迁移的“推力”和“拉力”各是什么?

2、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有哪些?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说法是()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人口迁移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2、在人类社会早期,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自然条件 B.经济条件 C.自然灾害 D.河流变迁3、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后都是人口迁入地的是()

A.欧洲 B.拉丁美洲 C.北美 D.非洲

4、亚洲最大的国际人口迁移出现在( )

A.我国“三峡”工程移民

B.来非洲的殖民者被遣返回国

C.印度和巴基斯坦两国的分治

D.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

5、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 )

A.农村到城市 B.城市到农村

C.农村到农村 D.城市到城市

6.阅读下列资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据1999年10月13日《中国环境报》报道:1997年中国60岁以上的老人有l亿多人,占总人中的10%,到2040年预计将达2.5亿以上,占总人口的23.79%,60岁以上的人口数将是20岁左右人口数的2~3倍。

资料二:据在关部门统计,1984年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9485万人,到1994年上升到2亿人.2000年这一数字已增长到约3亿人。据估计这些人口中到少有四分之一以上涌入了大、中城市。

(1)资料一反映出,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是出现了现象,这一问题将会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产生的影响是 (选择填空)。

A.产业结构将从以第一、二产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

B.青壮年劳动力在总人口中所占的比重下降

C.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等城市环境问题会更加突出

D.国家的社会福利负担加重,造成人均GDP的明显下降

(2)资料二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选择填空)。

①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国人口始终以较高的速度持续增长

②我国人口众多,人均土地资源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③农村经济的发展,使大批农业劳动力被从土地的束缚中解放出来

④我国已完成了从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业经济为主的转变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3)近20年中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是,产生这种流动最根本的原因是。(4)简要回答我国大规模人口流动和迁移对社会经济产生的影响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回答。

第一单元人口与地理环境

第三节人口分布与人口合理容量(学案

一、学习目标

1、理解影响人口分布的各方面因素。

2、掌握我国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3、理解环境人口容量的概念,学会分析其影响因素。

4、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提高对中国东西部差异的认识。

5、认识环境人口容量的双重属性,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发展观。

学习重难点:世界人口分布的特点、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环境人口容量的定义、特点

二、学习过程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

自主学习

1.人口密度和人口分布

人口分布一般以为衡量指标,但事实上,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格局却不尽相同。因此,我们不仅要了解人口分布的状况,而且要分析研究人口格局。

2.世界人口分布

世界人口分布很不平衡。主要分布在:半球的20°—60°;一半以上的人口分布在距海岸千米范围内;近80%的人口分布在海拔低于米的范围内。

各大洲中,洲人口最多,洲至今没有常住人口。人口分布密集区:东亚、、和国东北部。人口分布稀少区:高山和寒冷地带、地带和地带。

问题探究

知识点一、世界人口分布

1.两个人口密度相同的地区,人口分布格局是否相同?

2.一个地区人口密度大好,还是人口密度小好?

3.读表1—3—1、1—3—2、1—3—3说出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规律及原因。

4.读图1—3—2世界人口密度图,找出人口最稠密的4个地区及人口最稀少地区,试解释的原因。

知识点二、影响人口分布的地理因素

自主学习

1.自然环境因素

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但是,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主要自然因素包括:

地形:平原人口,高山、高原地区人口较。

:北半球温带地区,气温适宜人类居住和农业生产,人口稠密。降水少的地方人口稀少,降水较多的地方人口较密集。

水资源和土壤:干旱地区,人口稠密区依水源多呈、和片状分布。不同的土壤自然肥力和耕作性能不同,开发利用程度也不同,影响到人口分布。

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分布也影响人口分布

2.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生产力发展水平、、以及文化教育状况等。其中,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最为显著。

3.政治文化因素

包括:、、科技发展水平、的人口与发展政策、战争和历史因素等。政治因素有时可在较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

问题探究:

1.平原地区人口密集,高原地区人口稀少。这样说是否正确?可举例说明。

2.为什么说自然环境因素是影响人口分布的最基本因素。有时甚至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3.举例说明政治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知识点三、我国的人口分布

自主学习

1.我国人口的总特征:

数量最大,密度高,分布。

2.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东西差异:多少;

自然差异:沿海、沿江、沿湖的平原地区人口多,少;

经济差异:经济发达和交通便利的地区人口多,少;

民族差异:多少

问题探究:

1.我国北部、西部的内蒙古、新疆、青海、西藏四省区面积约占全国的一半,人口仅占全国的4%,其中西藏的人口密度不到2人;其余省区面积占全国的一半,人口却占全国的96%,其中台湾人口密度高达500人以上。分析这种人口分布格局的成因。

2.从自然和社会角度,说说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沿海地区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

知识点四、谋求人口合理容量

自主学习:

1、环境承载力:是指在某一时期内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与

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将遭到破坏而失去平衡,并最终失去原有的。

2、环境人口容量:在可预见到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能源及其他、、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有:_______丰富程度,水平,发达程度,程度,人口水平及__ ___水平。环境人口容量的特点具

有性和性。

3、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的生活方式,保证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和地区最的人口数量。

4、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约为,人口合理容量约为。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实施“,”的基本国策,以谋求。

问题探究:

1.我国可以说“地大物博、物产丰富”,但被巨大的人口分母一平均,却是“地少物缺”,人口与资源的矛盾十分突出。最令人担心的是,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值还会下降,那么人口与环境的矛盾将更加尖锐┅┅因此我们应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矛盾,请举例说明。

2.有一片草原,放养了一定数量的牛羊,若干家人在此幸福的生活。几年后迁来一定数量的人家,当地的生活水平开始下降,但也可以勉强维持生活。又过了几年,又迁入了几家人口,结果生活难以维持,被迫大批人家外迁。你能够用环境人口容量理论解释吗?

三、反思总结

四、当堂检测

1、分析表格中有关资料,回答(1)~(3)题。

(1)计算巴基斯坦人口密度(四舍五入取整数),填入表中空格。

(2)分析各国数据,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数量越少,经济越发达

B.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落后

C.人口密度越大,经济越发达

D.人口数量和密度不能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

(3)衡量一个国家人口密度是否适当,应该看________________两种资源是否得到最佳结合。所谓最佳,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

2、关于人口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环境好的地区 B.人口稠密地区,必是生态好的地区

C.资源丰富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D.经济发达地区,必是人口稠密地区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自然环境是影响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B.生产力水平越高,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越不明显

C.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都是经济发达的地区

D.自然环境对人口分布的影响较小

4.对人口分布影响最大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A.生产力发展水平B.社会生活方式 C.交通运输条件 D.文化教育状况

5.有关我国人口分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区人口多,西部地区人口少

B.南方地区人口多,北方地区人口少

C.高原地区人口多,平原地区人口少

D.内陆地区人口密集,沿海地区人口稀少

6.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区是( )

A.西藏 B.内蒙古 C.青海 D.新疆

7.我国下列省中,人口密度差异很大,东部人口稠密,西部稀疏的是( )

A.四川 B.山东 C.新疆 D.台湾

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总人口数量是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无论在什么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都不可能扩大

C.在一定条件下,环境人口容量是有可能扩大的

D.我国人口合理容量应控制在16亿人左右

9.环境人口容量具有不确定性,是因为()

①资源总数不断扩大②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高③人口消费水平不断增长④人口增加对环境影响程度不确定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10.关于人口合理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合理容量能进行定量计算,存在具体的数量

B.一个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往往低于其人口合理容

C.一个地区的人口合理容量对制定该地区的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D.人口合理容量是一个地区的极限人口数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