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PT实验总结报告09
试验过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试验目的本次试验旨在通过模拟实验,验证某种新型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表现,为后续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持。
二、试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新型材料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为了提高材料的性能,降低成本,本研究团队对某种新型材料进行了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该材料在特定环境下的性能表现,我们开展了本次试验。
三、试验方法1. 试验材料本次试验采用的新型材料为A材料,其主要成分包括:B、C、D等元素。
2. 试验设备(1)高温高压反应釜:用于模拟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性能表现。
(2)电子天平:用于称量试验样品。
(3)热分析仪:用于分析材料的热稳定性。
(4)扫描电子显微镜:用于观察材料的微观结构。
3. 试验步骤(1)将A材料与B、C、D等元素按一定比例混合,搅拌均匀。
(2)将混合物放入高温高压反应釜中,在特定温度和压力下反应一定时间。
(3)反应结束后,取出样品,进行热分析、扫描电子显微镜等检测。
四、试验结果与分析1. 热分析结果通过热分析,我们发现A材料在高温下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分解温度在600℃左右。
2. 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扫描电子显微镜结果显示,A材料的微观结构较为均匀,无明显缺陷。
3. 性能表现在高温高压环境下,A材料表现出良好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抗冲击性。
五、试验结论1. A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性能表现,可应用于相关领域。
2. 通过本次试验,我们验证了A材料的性能,为后续产品的研发和改进提供了数据支持。
六、试验不足与改进措施1. 试验不足(1)本次试验仅模拟了高温高压环境,未考虑其他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2)试验样品数量较少,可能导致试验结果存在一定的偶然性。
2. 改进措施(1)在后续试验中,增加不同环境因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试验,以全面评估材料性能。
(2)扩大试验样品数量,提高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七、试验总结本次试验通过对A材料在高温高压环境下的性能进行模拟实验,验证了其良好的性能表现。
实验周报告-半圆弧半径的测量装置
专业综合实验周总结报告半圆弧半径的测量装置2020年7月10日前言随着目前工业生产加工行业的不断发展,机械模具加工得到快速发展,并在实际加工生产中有着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有效进行机械模具加工生产。
在当前的机械模具加工生产中,数控加工制造技术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相关技术人员掌握这一技术,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以满足机械模具加工的实际需求及要求,实现加工质量及水平的有效提升。
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工业、制造业的发展迅速,在此过程中,关于模具加工的效率以及模具制造的质量等,均直接关系到机械设备的使用效用,加强对模具加工各个环节的技术控制和质量管理,能够使模具加工企业获得更多的生产经验,这对于提高模具加工技术水平、提升模具加工质量,以及满足人们的机械使用需求等具有重要的保障性作用。
目录一.模具加工技术和工艺简介.......................................P11.1模具加工技术的概念..............................................P11.2模具加工技术的种类..............................................P11.3模具加工工艺的分类..............................................P21.4模具加工技术及工艺的发展现状及趋势..............................P21.5模具加工技术及工艺的应用发展....................................P4二.半圆弧半径的测量装置的设计...................................P51.概述.............................................................P52.方案一的设计.....................................................P52.1测量原理......................................................P52.2测量器的结构..................................................P62.3误差分析......................................................P73.方案二的设计......................................................P73.1测量原理.......................................................P83.2测量器的结构...................................................P83.3误差分析.......................................................P9 三.结语...............................................................P9四.收获..............................................................P10 参考文献.............................................................P11一、模具加工技术和工艺的简介1.1模具加工技术的概念模具制造技术是模具制造工艺与制作及维修。
无损检测实验报告小结(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损检测技术在工业、医疗、科研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无损检测(Non-destructive Testing,简称NDT)是一种在不破坏被检测对象的前提下,对材料、部件或结构进行检测的方法。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和掌握几种常见的无损检测方法,包括回弹法、超声法、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和声发射检测等。
二、实验目的1. 理解和掌握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 熟悉各类无损检测仪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3. 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无损检测方法。
4.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三、实验内容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3. 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4. 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5. 磁粉检测金属表面缺陷6. 渗透检测非金属材料表面缺陷7. 声发射检测材料内部缺陷四、实验过程及结果分析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实验过程中,使用回弹仪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得到回弹值。
根据回弹值和修正系数,计算出混凝土的抗压强度。
实验结果表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实验中,使用超声仪对混凝土试块进行检测,通过分析超声波的传播速度和衰减情况,判断混凝土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超声法检测混凝土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3. 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实验过程中,使用射线检测仪对金属部件进行检测,通过分析射线在材料中的吸收和散射情况,判断部件内部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射线检测金属部件缺陷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 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实验中,使用涡流检测仪对金属表面进行检测,通过分析涡流在金属表面产生的信号,判断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实验结果表明,涡流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5. 磁粉检测金属表面缺陷实验过程中,使用磁粉检测仪对金属表面进行检测,通过分析磁粉在缺陷处聚集的情况,判断表面是否存在缺陷。
FPC良率提升持续改善报告
50.0%
40.0%
30.0%
20.0%
10.0%
0.0%
銅見え
不良割合 累計不良率
13.2% 13.2%
導体欠け メッキビッド 導体凹み
12.6%
9.4%
8.6%
25.9%
35.3%
43.9%
金面キズ 7.5% 51.4%
12月前五大不良推移图
不良割合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不良率% 1.28%
3.06% 1.87% 0.60% 1.11% 0.51%
各不良 所占% 15.15%
36.36%
22.22% 7.07% 13.13% 6.06%
不良描述
现象:不良处表面铜被过蚀, 周边铜 面平整 大小:凹陷程度不一 位置:无面次
现象:不良处有底铜,周边铜面呈不规 则凸点状 凸点大小:1-2mil 位置:无面次
数据来源: FQC 报表
Goal (2月)
① ② ③ ④ ⑤ 统合
3.1% 2.0% 0.5% 1.0% 1.0% 10.0%
改善率 为
60%
统合步留 不良率: 7%(Q2)
8
四、良率提升改善小组改善小结(阶段性)
改善项目 1.线路不良
2.露铜不良
3.导体变色 4.CVL异物 不良 5.金面划伤 不良
100%
80%
69.14%
60% 37.33%
40%
20%
0% 9月(样品)
10月
67.06%
11月
74.47%
12月
原定(9月)计划良率2008/11达到90%; 目前实际步留(12月)为:74.47%; 09年1月将对良率提升的关键工序:黑 孔线进行改造及制订的相关对策在09年 2月份才能实施; 重新制定良率目标计划 (09年2月良率目标:90%).
电路实验的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实验目的本次电路实验旨在通过一系列的电路搭建与测量,加深对电路基本原理的理解,提高电路分析和故障排除能力,培养严谨的实验态度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实验内容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三、实验过程1. 实验器材准备本次实验所使用的器材包括: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电阻、电容、电感、导线、开关等。
2. 实验步骤(1)认识常用电子器件通过观察实物,了解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形状、颜色、标识等信息,掌握其基本特性。
(2)搭建基本电路根据实验要求,连接电路,包括串联电路、并联电路等。
(3)测量电路参数使用数字多用表、万用表等仪器,测量电路中的电压、电流、电阻等参数。
(4)分析实验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分析电路的特性和故障原因,提出解决方案。
(5)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观察电路现象,分析故障原因,排除电路故障。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基本电路元件的识别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电阻、电容、电感等电子器件的识别方法,并能够准确测量其参数。
2. 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与搭建通过实验,学会了串联电路与并联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
3. 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研究通过实验,了解了电阻、电容、电感元件的特性,如电容的充放电、电感的自感等。
4. 交流电路的分析与测量通过实验,掌握了交流电路的分析方法,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交流电路,并测量其参数。
5. 电路故障诊断与排除通过实验,学会了电路故障的诊断与排除方法,提高了故障排除能力。
五、实验心得体会1. 严谨的实验态度在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严谨的态度,严格按照实验步骤进行操作,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2. 团队合作精神在实验过程中,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实验任务,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3. 电路分析能力通过实验,提高了电路分析能力,能够根据电路要求搭建相应的电路,并分析其特性。
project实验总结报告-(范本)
project实验总结报告-projec t实验总结报告?篇一:Pr ject实验报告P rject实验报告朱曦朦学号: 201X306202412 信管1001 实验目的:通过做出一个标准的实验,了解prje ct的基本运用方法和实验步骤,掌握设定项目的开始日期的基本方法。
完成资源的优化配置,实现资源的充分利用。
并对工期做一个初步的调整,提高估计工期的精确度,掌握P ERT的方法,实现整个过程的最优配置。
对甘特图,关键路径等基本定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初步学习到PRJ ECT的基本内容。
一;定义起始时间:在定义项目中进行时间的确认:一直保存至第三步,进行初始化的设定。
二复制新产品模板. 三调整资源的最大单位修改资源“产品工程设计”的最大单位为200%,并增加资源“生产线”(工时资源,100%,用于完成生产任务,原来工程师需要5小时完成的任务,生产线只要1小时就能完成,但必须同时配1名产品工程设计进行监控)。
通过视图进入资源工作表,将“产品工程设计”的最大单位改为 200%在甘特图中未找到工程师,所以未对其进行修改。
三.为了提高估计工期的精确度,采用PERT 技术规划项目工期(选取2到3个任务进行规划)。
设置PERT权重设置后观察得到PERT项工作表。
选取2,3个项目后确定乐观工期,预期工期,悲观工期,通过计算PERT得出结论。
四.分析项目工期由哪些任务决定,确定压缩工期的方法。
通过格式中的甘特图向导,对关键路径进行确认,从而得到确定项目工期的任务,由红线显示。
编号为2,3,5,6,8,9,10, 11 对项目进行优化,可以通过2种路径,一是调整关键路径的工期,将其缩短。
二是删除原有的链接关系,将后面的工期开始时间提前,如下图所示。
篇二:pr ject 实验报告《Prject项目开发》实验报告题目校园新闻发布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专业名称班级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完成时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11902090097 卓晶晶董洋溢詹金珍201X年9月目录 1 系统需求分析......................................... 51.1系统概述 .......................................... 5 1.2具体需求 .......................................... 5 2 系统功能设计 ......................................... 6 2.1功能模块图 ........................................ 6 2.2模块对应的物理文件结构图 ..........................8 2.3系统操作流程图 .................................... 8 3 数据库设计 ........................................... 9 3.1 E-R图 ...................................... (9) 3.2 表设计........................................ (9)3.3 表的创建步骤.................................... 10 3.4 数据库的连接方法 ................................. 114 系统实现......................................... (12) 4.1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 (12) 4.2 登录页和普通用户页面 .............................12 4.2.1 页面的功能 ............................... (12)4.2.2 页面的布局设计 .............................. 134.2.3 页面的事件处理 ........................... (17)4.3 新闻视野页和院系新闻 .......................... (19) 4.3.1页面的功能 .................................. 194.3.2 页面的布局设计 .............................. 194.3.3 页面的事件处理 .............................. 204.4 管理员主页面.................................... 22 4.4.1 页面的功能............................... (22) 4.4.2 页面的布局设计.............................. 224.4.3 页面的事件处理 .............................. 234.5 撰写新闻页面 .................................... 244.5.1 页面的功能 .................................. 244. 5.2 页面的布局设计 ........................... (25) 4.5.3页面的事件处理 .............................. 254.6新闻管理页面 ................................. (26) 4.6.1页面的功能 .................................. 264.6.2 页面的布局设计 .............................. 27 4.6.3 页面的事件处理.............................. 294.7 通知的撰写和管理页面 .............................304.7.1 页面的功能 ..................................304.7.2 页面的布局设计 ........................... (31) 4.7.3页面的事件处理..............................324.8管理员密码修改和其他信息浏览页面 ................. 34 4.8.1 页面的功能 ............................... (34)4.8.2 页面的布局设计 .............................. 354.8.3 页面的事件处理 .............................. 37 5 系统测试 ............................................ 395.1测试用例 ...................................... 395.2测试结果 ...................................... 39 6总结 ................................................ 43 7 致谢................................................ 56 8 参考文献............................................ 56 1 系统需求分析1.1系统概述一、项目背景:本次项目是基于e b和SQL serv er数据库开发境完成的。
吡啶硫酮锌的技术调查报告
吡啶硫酮锌的技术调查报告精化0912 钱欢前言本报告技术部分对吡啶硫酮锌的生产工艺及技术进展做了详细的介绍,从工艺原理、工艺流程、工艺过程、反应机理、副反应及预防控制措施、设备、岗位定员、成本估算、环境保护、技术特点、产品质量标准等许多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可以供国内吡啶硫酮锌技术开发参考;本报告通过参考大量专利文献对吡啶硫酮锌的工艺技术进展做了系统介绍。
吡啶硫酮锌能有效抑制细胞的角化速度,从根本上阻断头屑的产生,因此吡啶硫酮锌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具有很大的作用。
吡啶硫酮锌研制开发至今已有多年了,也有许许多多不同的方法,此调查报告将近一步深入的调查吡啶硫酮锌的生产技术。
一、国内生产工艺1. 2-氯吡啶合成法以2-氯吡啶为起始原料,在冰醋酸介质中用质量分数为30%H2O2直接氧化, 再与NaSH 进行巯基化,然后同ZnSO4螯合成盐得到吡啶硫酮锌(ZPT)。
同时还研究了溶剂的回收套用、不同催化剂对氧化反应的影响及不同pH 值对巯基化反应的影响, 优化条件下ZPT总收率可达78.0%。
通过对溶剂的循环使用,减少了溶剂(冰醋酸) 用量6617%,反应收率也提高了10%左右,巯基化反应的pH 值控制在9~10。
产品经熔点、含量、pH值和IR的测试,达到了出口标准的要求。
2. 2-氨基吡啶合成法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用乙酸酐乙酰化成2-甲酰氨吡啶,再用双氧水氧化成2-甲酰氨吡啶-N -氧化物,之后水解成2-氨基吡啶-N -氧化物,然后重氮化成2-氯-N -氧吡啶、巯基化成2-巯基-N -氧吡啶,最后与氢氧化锌反应生成最终产物吡啶硫酮锌。
3.钨催化氧化方法在过氧乙酸氧化的路线中加入钨丝提高产率和反应的速度,由于钨丝价格高,需要回收,使工艺百年的复杂,同时使生产成本提高。
经济收益大打折扣。
4. 2-卤代吡啶法以2 -卤代吡啶为原料, 经氧化、巯基化和螯合成盐等几步合成得到吡啶硫酮锌。
二、国外生产技术1.以2-氨基吡啶为起始原料,在溴、氢溴酸、亚硝酸钠存在下进行Craig 反应得2-溴吡啶,后者与40%过氧乙酸进行氧化反应,氧化产物与硫脲缩合再进行水介得Spt等。
1精细化工实验一洗发水
1.4液体香波的品种及配制(1)液体香波透明香波是香波中最为大众化得一种,外观为透明的液体,具有一定得粘度常带有各种悦目浅淡色泽,受到消费者喜爱。
①透明香波配方举例:透明香波配方1组分重量(%)十二烷基硫酸钠(30%)K1220.0月桂基醚硫酸钠10月桂酸二乙醇胺 4.0柠檬酸0.1EDTA-Na20.1氯化钠 1.0防腐剂香精去离子水适量适量64.8透明香波配方2组分重量(%)十二烷基硫酸三乙醇胺(30%)LST45.0椰油酸二乙醇酰胺6502 4.0氯化钠 1.0柠檬酸(调PH值至7.0)防腐剂香精去离子水适量适量适量50.0重量(%)30.0 15.0 10.0 6.0 3.0 0.3适量适量35.7(2)珠光香波珠光香波一般比透明香波的粘度高,呈乳白状,代有珠光色泽,给人以高档的感觉,其配方中均加入固体油(脂)类等水不溶性物质,使其均匀悬浮于香波 中,经反射而得到珍珠般光泽,得到消费者的喜爱。
①珠光香波配方举例珠光香波配方1组分MES(28%)AES(70%)咪唑啉甜菜碱聚乙二醇单硬脂酸酯月桂醇二乙酰胺柠檬酸防腐剂香精 去离子水珠光香波配方2 组分重量(%)AES —NH4(70%) 12.0 BS-12(30%)5.0 尼纳尔2.0 乙二醇单硬脂酸酯 1.0 水溶性羊毛酯 1.0 氯化钠 0.5 柠檬酸 0.3防腐剂 适量 香精适量去离子水78.2重量(%)灌装珠光香波配方3 组分AES (70%)15.0 BS-12(30%)4.0氧化胺4.0乙二醇单硬脂酸酯2.0JR-4000.4氯化钠0.7 柠檬酸0.3 防腐剂适量 香精适量 去离子水73.6②珠光香波的配制珠光香波的配制一般采用热混法。
先将洗涤组分MES 、AES 、BS-12等溶于水中,在不断搅拌下加热至70°C ,加入乙二醇单硬脂酸酯(不超过70°C )及羊毛脂等蜡类固体原料,使其熔化,继续缓慢搅拌,溶液逐渐呈半透明状,其后令其冷却,注意控制冷却温度,不要冷却太快,否则珠光效果不好,冷却至40C 时加入香精、防腐剂和色素,最后用柠檬酸调节PH 值,让香波冷却至室温,即可。
变压器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变压器测量工作总结报告
近日,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变压器测量工作,旨在检验变压器的性能和稳定性。
经过认真的实验和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和总结,现在将其报告如下。
首先,我们进行了变压器的空载试验。
通过测量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我们可
以得出变压器的空载电流和空载损耗的值。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变压器的负载能力和节能性能非常重要。
其次,我们进行了变压器的短路试验。
通过测量短路电流和短路损耗,我们可
以得出变压器的短路电流和短路损耗的值。
这些数据对于评估变压器的短路能力和安全性能非常重要。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发现了一些问题。
例如,有些变压器在进行短路试验时
出现了过载现象,这可能是由于变压器设计不合理或者制造工艺不完善所导致的。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和优化的建议。
总的来说,通过这次变压器测量工作,我们深入了解了变压器的性能和稳定性,发现了一些问题并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这些数据和结论对于提高变压器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希望我们的工作能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铁路试验实习总结报告
铁路试验实习总结报告第一篇:铁路试验实习总结报告尊敬的各位领导:您好,!我是一名来自##### 的一名实习生,在学校,我是一名勤奋、热爱学习的学生、尊敬师长、团结同学。
初来单位前,我就暗下决心,一定要脚踏实地,一定要好好干。
因为我知道有两种人绝对不会成功:一种是除非要他做,否则绝不会主动做事的人;第二种则是别人要他做,也做不好的人。
只有那些勇于负责,不需要别人催促,就会主动做事。
而且不会半途而废的人才会成功。
所以,我对自己的要求就是提前做,并且是做到最好。
我由 09 年 1 月15 日到贵公司开始,通过这半年的培训的实习,我深深的感受到了以前在学校所不能接触到的实验项目和实验仪器,发现了自己知识的薄弱。
众所周知,中铁 @@@@ 传承了铁道兵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
经历了市场经济风雨的洗礼,从而确立了改制后的企业发展远景。
企业积淀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强大的思想武器和精神财富。
我深深的体会到,作为一名检测人员。
必须要有很强的责任心和客观的分析能力。
中心实验室仪器先进、资源共享。
确立了以能力培训为核心的观念,培养了我们通过自主学习,提高自我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优良习惯。
同时,中心实验室管理规章制度健全,措施完善,各类工程规范,施工技术书籍齐全,运行机制高效,给予了我们提高业务水平良好的学习环境。
初来单位,实验室韩主任、**主任更是不辞劳苦。
第二篇:铁路见习生实习总结报告见习总结报告时光荏苒,一年的见习期转瞬即逝。
自2012年8月分到石家庄电务段以来,我从一个懵懂、迷茫的学生逐步成长为一名勤奋、敬业的职工,在这一年中,我不仅加深了对原有书本知识的理解,而且对书本中没有接触过的或者接触不深的知识有了一定的认识,还通过不断努力来提高自己各个方面的能力,尽快的让自己适应我们铁路快节奏、高效率的工作环境。
在领导和同事们的指导与帮助下,并结合书本、规章上的理论知识,我学到了很多东西,也产生了诸多感触。
现就见习期工作情况总结如下:一、入路教育、岗前培训去年8月到石家庄电务段报到后,段组织了为期半个月的入路教育、岗前培训。
无损检测工作实习总结范文9篇
无损检测工作实习总结范文9篇第1篇示例:无损检测工作实习总结经过三个月的无损检测工作实习,我对无损检测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很多。
在实习期间,我掌握了一些无损检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也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如何与客户沟通等。
下面,我将对这段实习经历进行总结并分享一些收获和体会。
通过这段实习我对无损检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实习期间,我了解了多种无损检测方法,包括超声波检测、射线检测、涡流检测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学会了使用这些检测方法,并掌握了它们的原理和适用范围。
在实习过程中,我还遇到了一些实际问题,通过与师傅和同事的交流和讨论,我逐渐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无损检测能力。
通过实习,我学会了如何与团队成员协作。
在实习期间,我和其他同事一起完成了一些项目,通过团队协作,我们顺利地完成了工作任务。
在实习中,我学会了倾听他人意见,虚心学习,也学会了与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协调。
这些经验对我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发展团队精神都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实习,我也学会了如何与客户进行有效的沟通。
在实习期间,我有机会与一些客户进行沟通,了解他们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服务。
通过这些交流,我学会了如何倾听客户的需求,如何主动与客户沟通,如何在工作中保持良好的态度等。
这些都对我以后的工作和人际交往有着积极的影响。
这段无损检测工作实习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
在这段实习中,我不仅学会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也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与客户沟通能力。
这些都对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希望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可以继续发扬这些优点,不断学习,不断进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的基础。
感谢实习机会给我的这次学习机会,也感谢所有帮助过我的老师和同事。
我会珍惜这次实习经历,把所学所得转化成实际工作能力,为将来的工作做好准备。
第2篇示例:无损检测工作实习总结自从进入大学学习无损检测专业以来,我一直对这个领域充满了浓厚的兴趣。
通过一学期的实习,我对无损检测技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收获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技能。
无损检测工作实习总结范文5篇
无损检测工作实习总结范文5篇篇1一、引言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项关键的技术手段,在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作为一名无损检测专业的学生,我有幸在过去的几个月里,通过实习实践,深入了解了这一领域的实际操作和技术应用。
本次实习不仅让我掌握了无损检测的基本理论和技能,更让我在实际操作中体会到了无损检测的魅力和挑战。
二、实习背景与目标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无损检测的基本原理、操作方法和实际应用。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各种无损检测技术,如超声波检测、磁粉检测、渗透检测等,并了解了这些技术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和优缺点。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相关的设备操作和维护知识,为未来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1. 超声波检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习了超声波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如何使用超声波检测设备对各种材料进行厚度测量、缺陷检测等。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超声波检测在锅炉压力容器、钢结构、石油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2. 磁粉检测:磁粉检测是一种利用漏磁现象检测铁磁性材料表面和近表面缺陷的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磁粉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步骤,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如何对铁磁性材料进行磁粉检测。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磁粉检测在机械制造、电力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3. 渗透检测:渗透检测是一种利用毛细现象检测非铁磁性材料表面开口缺陷的方法。
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渗透检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并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了如何对非铁磁性材料进行渗透检测。
此外,我们还了解了渗透检测在航空、汽车等领域的应用。
四、实习体会与感悟通过这次实习,我深刻体会到了无损检测的魅力和挑战。
无损检测技术作为一种非破坏性检测方法,能够在不损坏被检对象的情况下,发现其中的缺陷和问题。
这不仅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还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
然而,无损检测技术也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局限性。
例如,在某些复杂的环境和结构中,无损检测技术的效果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
ZPT-20旋转式压片机设备验证报告解析
XXXXXXXXXXXX公司设备验证报告(DQ、IQ、OQ、PQ)设备编号:120205J001设备名称:旋转式压片机设备型号:ZPT-20文件编码:VP-XX-00X-X文件名称:ZPT20型旋转式压片机设备验证报告目录1设计确认验证方案审批 (3)2概述 (4)3目的 (5)4范围 (6)5依据 (6)6职责 (6)6.1机修动力部职责: (6)6.2安全生产部职责: (6)6.3质量管理部职责: (6)6.4副总经理职责: (6)6.5总工程师职责: (6)7确认内容 (6)7.1培训 (6)7.2安装确认 (6)7.3运行确认 (8)7.4制定操作规程 (9)7.5偏差处理 (10)7.6变更控制 (11)7.7定期再确认 (11)7.8确认报告 (11)8相关文件 (11)9附件 (11)10文件修订历史 (33)1.设计确认验证方案审批1.1验证小组名单2.概述2.1.设备基本信息2.2.1.设备结构:主要由主机部分、控制部分、除尘部分、筛片部分组成。
2.2.2.设备特点:2.2.2.1.该机具有工控微机(PLC)程序自动化控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单片及批量自动剔废功能、自动控制药片重量、自动故障报警、彩色触摸屏、人机界面、操作界面中文显示等功能;2.2.2.2.具有主压和预压的液压系统,且液压系统连续自动保压;2.2.2.3.具有稀油自动润滑系统,流量及间隔时间可调,润滑油不足可自动报警;2.2.2.4.主电机、加料电机采用变频调速,产量连续可调,并带有上、下限控制功能;2.2.2.5.上、下冲头过紧保护功能。
压片室采用全密封有机玻璃门,具有开启保护功能;2.2.2.6.与药片接触部位所采用的材料完全符合GMP要求;2.2.2.7.具有超载保护、紧急停车、故障报警功能。
2.3.主要技术参数ZPT-20型旋转式压片机主要技术性能参数:配用动力数据表3.目的ZPT-20型旋转式压片机设备验证,是指对机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及运行各个环节进行评估和考察,以证实机器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符合药品生产对设备的要求,也就是GMP要求。
实验报告总结模板5篇
实验报告总结模板5篇()集装箱码头管理就是管理码头的整个业务流程及所有的职能岗位,它的业务流程有:客户管理、船舶管理、堆场管理、装卸船管理、闸口管理、中控管理、设备管理。
集装箱码头与堆场管理系统是港口码头集装箱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涵盖了集装箱码头的所有基本业务功能。
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是模拟现代物流企业在集装箱码头管理业务中的进口、出口和中转等操作,最终使集装箱码头管理环节的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响应时间最短化。
经过在学校实验室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软件平台进行相关角色的模拟实训操作,我们基本达到了解和初步掌握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系统软件的使用,港口码头集装箱业务操作和管理的基础信息平台的操作,初步了解并掌握集装箱码头的基本业务功能,了解缩短船舶在港停留时间、提高码头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基本内容。
集装箱码头管理实训是以实验的方式体现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实践过程。
通过实验,我们熟悉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理论知识,提高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系统以实验的方式体现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实践过程。
通过实验,可以使学生熟悉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具体操作流程,增强感性认识,并可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所学的集装箱码头管理理论知识,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各个实验掌握集装箱码头管理的具体流程,迅速掌握集装箱码头管理的流程和细节,熟悉集装箱码头管理的运作模式,切身体会到集装箱码头管理各个环节中面临的具体工作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制约关系。
为学生参与未来集装箱码头管理领域复杂、庞大、越发激烈的竞争打下扎实基础。
通过实训,明白了进行集装箱码头与堆场管理的相关程序,基本与理论进行了比较有机的结合,还了解了如何把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并运用到实践中,能更好的巩固我们课本所学的内容,也为我们将来从事真正的集装箱管理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
多普勒效应综合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深入理解多普勒效应的原理。
2、学会使用多普勒效应实验仪器测量相关物理量。
3、通过实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验证多普勒效应的规律。
二、实验原理当波源和观察者之间有相对运动时,观察者接收到的波的频率会发生变化,这种现象称为多普勒效应。
假设波源的频率为 f₀,波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为 v,观察者相对于介质的速度为 u₀(观察者靠近波源时速度为正,远离时为负),波源相对于介质的速度为uₛ(波源靠近观察者时速度为正,远离时为负)。
则观察者接收到的频率 f 为:当观察者相对于介质运动,波源相对于介质静止时:f = f₀×(v +u₀) / v当波源相对于介质运动,观察者相对于介质静止时:f = f₀×v /(v uₛ)当波源和观察者都相对于介质运动时:f = f₀×(v + u₀) /(vuₛ)三、实验仪器多普勒效应实验仪、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等。
四、实验步骤1、仪器连接与调试将多普勒效应实验仪与数据采集器和计算机正确连接。
打开实验仪器和计算机软件,进行参数设置和调试,确保仪器正常工作。
2、测量静止状态下的频率让波源和观察者都保持静止,测量此时接收到的频率f₀,并记录。
3、测量观察者运动时的频率让观察者以不同的速度 u₀相对于波源运动(靠近和远离),分别测量接收到的频率 f,并记录。
4、测量波源运动时的频率让波源以不同的速度 uₛ 相对于观察者运动(靠近和远离),分别测量接收到的频率 f,并记录。
5、数据采集与处理通过数据采集器将测量的数据传输到计算机中。
使用相关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频率速度关系曲线。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实验条件|速度(m/s)|接收频率(Hz)||||||波源静止,观察者静止|0|_____||波源静止,观察者靠近|1|_____||波源静止,观察者靠近|2|_____||波源静止,观察者远离| -1|_____||波源静止,观察者远离| -2|_____||观察者静止,波源靠近|1|_____||观察者静止,波源靠近|2|_____||观察者静止,波源远离| -1|_____||观察者静止,波源远离| -2|_____|根据上述数据,以速度为横坐标,接收频率为纵坐标,绘制频率速度关系曲线。
smt实习个人总结范文大全
smt实习个人总结范文大全smt实习个人总结范文大全又到了要写实习工作总结的时候了,这也意味着我这实习的工作到这里就结束了。
不得不说时间过得真的是很快。
那您知道smt实习个人总结怎么写吗?亲爱的读者,t实习个人总结,请笑纳!smt实习个人总结认识电焊台、热风枪、电脑主板、镊子、助焊剂等SMT实训的用具在SMT实训前,老师已经组织我们班的同学认识电脑主板的原理、结构。
用电脑主板做教学工具,我们感到既兴奋又意外,因为可以接触到电脑主板我们现实生活常用到的电子产品。
但是当我看到那些主板上密密麻麻的①S MT元器件、②THT元器件、③SMC元件、④SMD集成电路等等,感觉到电子产品的制造工艺是一门很实用性、很重要的学科。
同时已经体会到在焊接时必须要掌握表面贴装焊接技术。
学会如何使用SMT表面组装技术的体会听老师介绍使用恒温焊台、热风枪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后,接下来开始练习,我们将热风枪的温度调到380°C左右,将枪口对住电脑主板上的贴片元件吹一吹,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被我们吹过的贴片元器件与电路板分开了,然后将焊台的温度调到350°C左右,用烙铁头沾点焊锡慢慢地把贴片元件焊回原来的位置上,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有点不习惯,将贴片元件焊上原来的位置时会出现无法将元件的位置准确贴上。
时间慢慢地过去,经过我的反复练习,终于让我掌握了SMT表面贴装技术了,为下面收音机的安装做好充分的准备。
贴片电调收音机的焊接与安装的体会经过了几天时间的焊接练习,由于我们的焊接基本工已经学会了,于是老师让我们自己动手做一部贴片电调收音机。
当我们拿到收音机时,我觉得这块电路板的体积很小,在焊接安装的时候必须要很小心。
我们安装的步骤是①SMB表面安装印制板②THT 通孔安装③SMC表面安装元件④SMD表面安装器件。
就这样我们按照工序流程去贴片焊接。
首先将贴片电阻、贴片电容焊上,接着将芯片SC1088、插件元件焊上,最后安装完成。
2021年smt实习报告总结
2021年smt实习报告总结成为实习技师。
随着职位的变动,我的思考角度开始改变,责任也更重了。
从钻具的测量到钻具组合的确定,从基础的安放到井控设备的安装,从钻井参数的优化到整个钻井工期的把握,我深刻地感受到,钻井技术工作不仅要“钻进去”,更要“跳出来”。
亲爱的读者,边肖已经为你准备了一些smt实习报告的摘要,请接受!smt实习报告总结1从个人修养方面来说,我真正踏入社会工作才三年多。
由于缺乏社会经验和个人成长经验,在与人的沟通上还存在很多不足和差距,比如思想不积极,行动不主动,缺乏与同事和领导的沟通。
作为一个年轻人,不仅要有谦虚、虚心的学习态度,踏实稳重,还要精力充沛,主动接受新事物,有良好的团队精神。
工作经验方面,以前从事设备维护调试工作,但技术经验不足,知识不够全面,尤其是手机技术,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经过一个月的工作学习,虽然了解了整个技术,拓宽了知识面,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的工艺工程师,我的知识和悟性远远不够,所以在以后的工作中一定会结合自己的不足和差距。
所以无论是工作经验还是个人修养都有很多不足和差距,这就要求我在以后的学习中态度要积极,行动要主动,不断要求自己思想进步,努力工作,从而不断提升自己,做好本职工作。
smt实习报告总结2今天是第四周,下周两天我们的暑期实习就结束了。
然而,一想到在我们公司工作,总感觉就像昨天一样。
从刚来公司的陌生人,我们慢慢熟悉了自己的习惯,也在不断的收获和进步。
从每天六点早起,挤公交,像“难民”一样排队吃饭等等,想想都很有意思。
这周还在SMT车间上班,还负责刷糊。
不过这一周笑声很多,因为夏天是用电高峰期,所以公司无法避免停电。
特别是第一天,因为停电,机器停止工作,我们几乎不工作。
但是我们没有闲着,帮那里的员工清理机器和机架,拿吸嘴。
周三周四,温州市领导来公司了解情况。
几乎所有的车间都被彻底打扫干净,员工穿上工作服,戴上防静电手腕。
因为我们是实习生,所以临时调到外检组,主要是固定元器件的引脚,方便流水线的人员插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ZPT实验总结报告
一、ZPT介绍
(1)名称
产品名称:吡啶硫酮锌
英文名称:Pyrithionc Zinc, ZPT
别名:奥麦丁锌
②化学结构式:
分子式:C10H8N2O2S2Zn
分子量:317.7
(2)性状
微量元素:定制供应稳定性:在避光条件下存放二年质量不变
安全性对小鼠急性经口LD50>1000mg/kg 对皮肤无刺激性三致试验阴性。
(3)用途:
吡啶硫酮锌(ZPT).用高技术制成粒径细的吡啶硫酮锌(ZPT),可以有效防止沉淀,并能加倍发挥杀菌效力。
乳液状ZPT的面世,更益于国内相关领域的应用开发。
吡啶硫酮锌(ZPT)对真菌和细菌有较强的杀灭力,能够有效地杀死产生头皮屑的真菌,对去除头屑有很好的作用,在洗发水业广为采用。
作为涂料和塑料等产品的杀菌剂,使用也十分广泛。
吡啶硫酮锌ZPT另外还用作化妆品保存剂,油剂、纸浆、涂料、杀菌剂,使用也十分广泛。
二、ZPT各合成路线
(1)据文献报道,国内研究者邓南等分别以双氧水、乙酸为催化剂,得出与22氯吡啶的物质的量比分别为(1. 50~1. 75) ︰ 1 和(0. 84~1. 34) ︰ 1 、巯基化时体系的p H
值调节到9. 7~10. 7 、成锌盐时体系的p H 值调节到4. 0~5. 0 合成的ZPT 质量较好;郑占淼等以吡啶为原料制得ZPT;还有的研究者以2-卤代吡啶为原料,对N-氧化-2-巯基吡啶锌盐制取进行了研究。
(2)以七水硫酸锌(ZnSO4 ·7H2O) 和吡啶硫酮钠(SPT) 溶液为原料,制备原理: ZnSO4 7H2O 与SPT 反应,生成ZPT 和硫酸钠。
称取七水硫酸锌适量,分别配制成0. 25 mol/ L 和0. 50 mol/ L 的硫酸锌溶液。
量取吡啶硫酮钠溶液适量, 分别配制成0. 5 mo l/ L 和1. 0 mol/ L 的吡啶硫酮钠溶液。
控制反应过程的工艺条件, 以一定的体积比将二者快速分别加入三口烧瓶中反应,得到吡啶硫酮锌结晶,再将其抽滤、洗涤、真空干燥,得到吡啶硫酮锌粉体。
缺点:温度不宜控制,对于合成产品合成的影响因素较多。
进展及趋势研究
(3)钨催化氧化方法,在过氧乙酸氧化的路线中,加入钨催化剂可以提高反应的产率和反应的速度。
缺点:由于钨的价格十分昂贵,要加以回收,这样就又使工艺流程变得复杂了,同时使用钨催化剂可能会增加生产成本。
三、本次实验室合成采用的方法
以2-氯吡啶为起始原料,经过氧乙酸氧化得到化合物Ⅰ;化合物Ⅰ与硫氢化钠和硫化钠的混合溶液进行巯基化,得化合物Ⅱ;最后与ZnSO4 溶液反应得产物ZPTⅢ。
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N
S N
SH
O O
N
S
O Zn
ⅠⅡⅢ其中1为H2O2 , CH3COOH ;
2为NaHS,Na2 S溶液; 3为ZnSO4溶液
图1吡啶硫酮锌的合成路线
研究表明此工艺氧化反应中H2O2 与2-氯吡啶的物质的量比在1.5∶1到1.75∶1之间,乙酸与2-氯吡啶的物质的量比最好在0.84∶1到1.34∶1之间,巯基化时体系的pH 调节到9.7~10.7,原料可在短时间内反应比较完全,产物收率较高。
成锌盐时体系的pH调节到4~5之间,反应比较彻底,产物收率高、纯度好。
四、实验仪器、设备、具体步骤
(1)主要试剂和仪器
试剂:2-氯吡啶、冰醋酸、H2O2、NaHS、Na2S、ZnSO4
仪器:四口烧瓶、搅拌装置、滴液漏斗、加热装置、抽滤装置、分液漏斗等。
具体步骤
2-氯-N -氧吡啶( Ⅰ)的合成(氧化反应)
N Cl
N
Cl
O
H2O2乙酸
在250mL的四口烧瓶中,加入10mL 2-氯吡啶、35mL 冰醋酸和12mL H2O2 (质量百分比浓度30% ) 。
升温到40℃,搅拌1h。
继续加7mL H2O2 ,升温到90℃,搅拌7h。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8.2,未反应的2-氯吡啶从溶液析出,分滤出浅黄色水溶液。
2-巯基-N -氧吡啶( Ⅱ)的合成(巯基化反应)
向上述浅黄色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pH值到9.7~11.07。
称取8.8gNaHS、4.7g Na2 S,配成50mL溶液,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加,10min 内滴完。
同时不断滴加NaOH溶液,保持溶液pH值不变,在95℃加热搅拌1h。
注意事项:
巯基化的时候,需要用氢氧化钠溶液将溶液的pH 调节在9.7 ~10.7之间,因为第一步反应是在酸性条件下的,而第二步巯基化如果在酸性条件下进行,会使硫化钠和硫氢化钠中的硫变成硫化氢气体放出,而没有与2-氯-N-氧吡啶反应,这样会大大的降低产率。
pH在9.7~10.7之间,可以抑止盐的水解,并且可以使产物溶解于水中,因为巯基在碱性条件下是可以溶于水的。
2-巯基-N -氧吡啶钠盐的合成(酸化反应)
配制HCl溶液,加入产物( Ⅱ)中,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3左右,剧烈的搅拌,会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在75℃下搅拌0.5h。
抽滤、烘干。
吡啶硫酮锌的合( Ⅲ)成(碱化反应)
向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的2-巯基-N -氧吡啶的钠盐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6.5,升温到50℃,搅拌加热至固体溶解。
称取7.1g ZnSO4 ·7H2O配制80mL的溶液,倒入溶有钠盐的烧杯中,大量白色沉淀产生,不断搅拌2h。
抽滤,用水将产物洗4次,用乙醇洗1次,烘干。
注意事项
在加入Zn2SO4 时。
溶液中的2-巯基-N -氧吡啶的钠盐呈碱性,如果此时加入ZnSO4 ,会使—OH与Zn2 + 结合生成Zn (OH) 2 或ZnO2 -2 ,从而降低与目标反应物的量,从而降低产率,所以要在反应前将溶液的pH值用盐酸调节至4~5,这样才能保证Zn2 +充分的生成螯合物。
五、两次实验产率、结果分析
第一次产率19.4%
第二次产率42.8%
主要原因第一次实验结果分析
氧化反应中H2O2 与2-氯吡啶的物质的量比在1:5.1到1.75∶1之间,乙酸与2-氯吡啶的物质的量比最好在0.184∶1到1.34∶1之间,巯基化时体系的pH调节到917~
1017,原料可在短时间内反应比较完全,成锌盐时体系的pH调节到4~5之间,反应比较彻底,产品所测熔点时熔程为2℃,纯度较高。
第二次实验结果的分析
1、氧化时,不够完全,装置密封的不好,生成的过氧乙酸分解掉了。
2、在进行减压水蒸气蒸馏时,真空度过偏低,导致温度偏高,反应液的颜色变黑。
3、巯基化过程中,尾气处理的不好。
4、两次酸化和两次碱化,有时过酸有时过碱,影响实验的结果。
5、螯合的啥时候没有剧烈的搅拌,影响了实验结果。
六、生产工艺流程
2-氯-N -氧吡啶( Ⅰ)的合成(氧化反应)
N Cl
N
Cl
O
H2O2乙酸
在2.5L的反应釜中,加入0.1L 2-氯吡啶、0.35mL 冰醋酸和0.12L H2O2 (质量百分比浓度30% ) 。
升温到40℃,搅拌1h。
继续加0.07L H2O2 ,升温到90℃,搅拌7h。
加入氢氧化钠溶液调节pH为8.2,未反应的2-氯吡啶从溶液析出,分滤出浅黄色水溶液。
2-巯基-N -氧吡啶( Ⅱ)的合成(巯基化反应)
向上述浅黄色水溶液中加入NaOH溶液调pH值到9.7~11.07。
称取0.088kgNaHS、0.047g Na2 S,配成0.5L溶液,用滴液漏斗慢慢滴加,10min 内滴完。
同时不断滴加NaOH溶液,保持溶液pH值不变,在95℃加热搅拌1h。
2-巯基-N -氧吡啶钠盐的合成(酸化反应)
配制HCl溶液,加入产物( Ⅱ)中,将溶液的pH值调节至3左右,剧烈的搅拌,会有大量白色沉淀产生,在75℃下搅拌0.5h。
抽滤、烘干。
吡啶硫酮锌的合( Ⅲ)成(碱化反应)
向混合液中分离出来的2-巯基-N -氧吡啶的钠盐中加入氢氧化钠,调节pH至6.5,升温到50℃,搅拌加热至固体溶解。
称取7.1g ZnSO4 ·7H2O配制0.8L的溶液,倒入溶有钠盐的烧杯中,大量白色沉淀产生,不断搅拌2h。
抽滤,用水将产物洗4次,用乙醇洗1次,烘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