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知识点最全
社会医学知识点最全社会医学是研究人类群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学科。
它涵盖了广泛的领域,包括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不平等与健康等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探讨一些社会医学的重要知识点。
首先,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是社会医学的一个核心概念。
研究表明,社会经济地位对个体的健康状况有重要影响。
具有较高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通常享有更好的健康状况,而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则更容易患病。
这可能与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更多受到的负面生活条件和限制性资源有关。
此外,心理和社会压力也是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之间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
研究发现,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的人群更容易受到心理和社会压力的影响,这可能对他们的健康带来负面影响。
其次,社会支持与健康也是社会医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社会支持是指来自他人的关爱、支持、帮助和资源。
研究表明,社会支持对个体的健康起到积极的影响。
得到他人关心和支持的人更容易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减少心理和生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相反,缺乏社会支持的个体更容易感到孤独、无助和焦虑,并可能导致健康问题的出现。
因此,建立和加强社会支持系统对于个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此外,社会不平等与健康也是社会医学中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社会不平等是指在社会中存在的不同群体之间的资源、权利、机会和待遇的不平等现象。
研究发现,社会不平等与健康之间存在紧密的关系。
较高的社会不平等会导致较低社会经济地位群体的健康状况恶化。
这种不平等可能包括收入差距、教育差异、职业机会不均等。
这些因素对个体的健康产生重要影响,并可能导致心理、生理和社会问题的出现。
另外,需要关注的一个重要方面是社会环境的影响。
社会环境包括了社会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社会支持网络、公共政策等。
这些因素可以对个体的健康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例如,良好的社会环境可以为人们提供健康的食品、水源和医疗资源,从而提高整个群体的健康水平。
同时,社会环境也可以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社会支持和心理支持,有助于减轻压力和促进身心健康。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
《社会医学》知识要点归纳【名词解释】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social factor)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就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人及人群的身形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1848年,法国盖林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德国格罗蒂扬提出整套理论和概念,并于1920年在柏林大学首次开设社会卫生学讲座。
3.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概念的本质概括。
4.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5.亚临床疾病是指没有临床症状、体征,但存在生理性代偿或病理性改变的临床检测证据,如无症状性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可以无临床症状,但有心电图改变等诊断依据。
6.健康社会决定因素(social determinants of health,SDH)在那些直接导致疾病的因素之外,由人们的社会地位和所拥有的资源所决定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及其他对健康产生影响的因素。
7.1978年9月,世卫组织和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在阿拉木图召开国际初级卫生保健会议,发布《阿拉木图宣言》,宣布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8.1986年11月,加拿大渥太华召开第一届国际健康促进大会,公布了《渥太华宪章》,列出8个健康的关键决定因素:安全、社会保障、教育、食品安全、收入、生态环境、可持续的资源、社会公正。
9.2000年9月,联合国大会提出“千年发展目标(millennium development goals,MDGs)”,与3个健康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降低儿童死亡率、改善孕产妇健康和对抗艾滋病、疟疾及其他疾病;5个健康间接相关社会决定因素:消除贫困和饥饿、普及初等教育、性别平等和提高妇女权益、保护环境资源可持续发展和建立全球发展的合作关系。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六版 《社会医学》 总结重点
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对象:1社会生理现象,2社会病理现象,3社会医学诊断,4社会医学处方。
特点:1学科交叉性,2研究方法的综合性,3社会医学的实践性2.医学模式: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高度概括3.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
4.文化的基本特征:①历史性②现实性③渗透性④继承性⑤社会性。
5.文化影响健康的特征:无形性、本源性、软约束、稳定性。
教育对人群健康的影响:教育是人的社会化过程和手段。
它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而且包括家庭、社会、自我(学习)教育。
教育具有两种职能:一是按社会需要传授知识,即对人的智能规范;二是传播社会准则,即对人的行为规范。
社会制度影响人群健康的特征:1双向性、2普遍性或稳定性,3变异性,4强制性6.卫生服务的基本功能:1保健功能:使患者康复,恢复劳动力;延长寿命,延长劳动时间,有效地提高生产力水平;:消除病人对疾病焦虑和恐慌。
2社会功能:提供心理安慰;体验社会支持;增强社会凝聚力。
7.社会医学的研究方法:1调查研究2试验研究3评价研究4文献研究。
8.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1选择课题陈述假设,2制定研究方案,3收集资料,4整理和分析,5解释结果。
9.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概率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阶段抽样。
2非概率抽样:方便抽样、立意抽样、雪球抽样、定额抽样。
10.定性研究的特点:1关注事物的过程,而不是事物的结果;2对少数特殊人群的研究,其结果不能外推;3需要与研究对象保持较长时间的密切接触;4很少用概率统计分11.问卷设计的原则: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
问题设计:开放式问题、封闭式问题。
答案设计:填空式、二项选择式、多项选择式、图表式、排序式。
12.生命质量评价: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社会干预来改善健康状况的学科。
这篇文章将对社会医学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
一、社会医学的概念与背景社会医学是综合多个学科的研究领域,主要关注社会环境、社会结构、生活方式等因素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和研究结果,社会医学揭示了贫困、教育水平、就业状况、膳食结构、社会支持等因素与健康之间的紧密联系。
二、社会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 社会经济地位与健康:社会经济地位是指个体或群体在社会层级中的地位,包括教育程度、收入水平、职业等。
研究发现,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容易患上各类疾病,并且寿命较短。
2. 社会支持与健康:社会支持包括来自家庭、朋友、社区和社会组织的心理和实质性支持。
研究表明,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减轻个体在面对健康问题或生活压力时的负担,对身心健康具有正面影响。
3. 社会不平等与健康:社会不平等是指社会中资源、机会和权力的不均分配。
研究显示,社会不平等加剧了各类健康指标的差距,增加了低社会经济地位人群患病和死亡的风险。
4. 生活方式与健康:生活方式是指个体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包括饮食习惯、运动习惯、吸烟和饮酒等。
研究发现,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和提前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
5. 社会环境与健康:社会环境包括居住环境、空气质量、水质、噪音污染等因素。
研究发现,恶劣的社会环境与各类健康问题密切相关,如心血管疾病、精神压力和免疫系统失调等。
三、社会医学的应用与挑战1. 社会医学在公共卫生政策中的应用:社会医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推动政府层面的干预措施,促进社会公平和健康发展。
2. 社会医学研究的不足与挑战:社会医学是一个相对新兴的学科,尚存在数据收集手段不足、研究方法不够成熟、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个体等问题。
四、社会医学的未来发展方向1. 加强社会医学与其他健康相关学科的合作:社会医学需要与人口学、心理学、流行病学等学科密切合作,形成多学科融合的研究模式。
(完整版)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1.掌握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掌握)研究对象: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2.熟悉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熟悉)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课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生命质量和健康水平。
(3)制定卫生政策与策略,指导区域性的卫生改革与发展,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发展初级卫生保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3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双向作用的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性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主导作用的观点(6)卫生工作要求全社会参与的观点4社会医学基本理论的作用(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的模式2生物医学模式的缺陷(1)片面强调生物学因素,生物环境,忽视了心理和社会因素的治病作用(2)疾病表现形式变化:单因单果到多因单果到多因多果3影响人群健康因素(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4医学优先发展战略(1)预防疾病与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2)解除由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3)对疾病的治疗和对不治之症的照顾(4)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5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的基本内涵(1)人的社会属性决定了他的生存状态(2)从以疾病为中心到以病人为中心(3)医学模式的转换要求医师全面的关注病人6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的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社会医学总结(合集5篇)
社会医学总结(合集5篇)第一篇:社会医学总结社会医学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过程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之为医学观。
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是指在病伤、医疗干预、老化和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下人们的健康状态,以及与其经济、文化背景和价值取向等相联系的主观体验。
3.生活方式:是指作为社会主体的人,为了生存和发展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活动的行为表现形式,是人们一切生活活动的总和。
4.病例对照研究:指以患有研究疾病的病例与为患有该病的合适对照为研究对象,分别调查其既往暴露于某个/些危险因子的情况,以判断暴露危险因子与某病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及其关联程度大小的一种研究方法。
5.现况研究:指应用某种手段获取某一特定时点/时段内某人群的疾病或某些特征及其相关因素信息的研究方法。
6.开放式问题:只向调查者提出问题,不提供备选答案,也不规定回答的范围,由被调查者根据自己的情况、想法和态度填答。
7.封闭式问题:即向被调查者提出问题,并给出全部或几种主要的备选答案,让被调查者根据自己情况选择一种或几种答案作为自己的回答。
8.社会资源:是指个人的社会网络与社会联系,包括网络的数量与质量简答题、辨析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现代医学的贡献:传统医学、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医学教育、卫生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健康观传统医学:预防疾病和损伤,促进和维持健康;解除疾病引起的疼痛和痛苦;对疾病的治疗,对不治之症的照料;避免早死,追求安详死亡预防医学:现代医学模式推动了预防医学的理论研究,新的健康观促进了预防医学向更高层次发展,建立了高危的概念,即高危环境、高危因素、高危人群的三级预防策略临床医学:应用现代医学模式指导临床思维和临床卫生实践,促进医学现代化和临床医学摆脱困境向更高层次发展。
医学服务形势由医疗型向医疗、预防保健型转变;由由以疾病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以针对个体向针对个体、家庭与社区转变;以医疗为导向向以预防为导向转变;开展患者教育、早期诊断、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人群健康筛查与群防群治医学教育:面向21世纪的需要,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必须进行改革;医生必须是五星级,医疗服务的提供者、决策者、信息提供者、社区领导者、卫生服务管理者;医学教育本身必须进行改革卫生服务:四个扩大,由治疗向预防;由院内向院外、由生理向心理、由技术向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可持续发展对医学科学技术的可持续经济支持;可持续发展能改善生活条件,利于疾病谱的改变;医学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高素质的生产力要素,劳动者;保持个体身体健康,是自身、家庭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动力健康观:由健康即无病向健康与疾病共存向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不虚弱,而是指身体上、精神上与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群体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意义用于筛检疾病危险因素作为有效健康教育工具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减少缺勤能够降低医疗费用可以降低伤残率及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死亡率可以评估和预测卫生服务需求和利用等可以用于健康管理,并成为健康管理的核心技术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内容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的中医药服务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主要承当医疗服务和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具备六位一体的功能,六位指健康教育、健康促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一体是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上述综合连续的服务社区卫生服务对象1.健康人群2.亚健康人群3.高危人群:存在明显的对健康有害因素的人群4.重点保健人群:如儿童、妇女、老年人、疾病康复期人群、残疾人等5.患者社会医学研究的基本程序1.准备阶段:此阶段的任务是选题、明确研究的目的与内容2.设计阶段:制定一个详细周密的研究方案3.实施阶段: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收集和积累研究资料4.分析阶段:对调查实施阶段所获得的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5.总结阶段:包括研究阶段的总结和论文与研究报告的撰写问卷设计的基本原则1.目的性原则2.明确性原则3.逻辑性原则4.便于整理分析原则5.简短精炼原则问卷设置问题时要注意一下几个方面1.备选答案类别不能缺失2.备选答案范围不能重叠或空缺3.每一个问题只能表达一个概念或一件事件4.避免使用难理解的专业名词5.不用双重否定6.不超出被调查者能清楚记忆的范围7.在被调查者能理解的范围内提问8.避免暗示9.避免空泛10.避免引起被调查者不良情绪反应的问题选择生命质量量表的考虑因素1.设计者的测量主题和测量目的2.评价的层次3.普适性量表与特异性量表4.信度、效度及灵敏度5.内容的文化适应性6.研究结果的相互比较健康危险因素的评价步骤1.收集资料① 收集当地年龄别、性别、疾病别死亡率资料② 收集个体危险因素资料2.处理资料① 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② 计算组合危险因素③ 计算存在死亡危险④ 计算评价年龄⑤ 计算增长年龄⑥ 计算危险降低程度促进健康行为1.基本健康行为:日常生活中一系列有利于健康的基本行为2.预警行为:指预防事故发生前与发生时正确处置的行为3.保健行为:正确合理地利用卫生保健服务,以维护自身身心健康的行为4.避开环境危险:主动的以积极或消极的方式避开人们生活和工作中的自然环境与心理社会环境中对健康有害的各种危害的行为5.接触不良嗜好:指戒除日常生活中对健康有危害的各人偏好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学科社会医学的作用主要表现在:1.影响传染源2.对传播途径作用明显3.对人群易感性的影响,预防接种最显著社会医学研究对象:社会医学是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在人生命的准备、生命的保护和提高生命质量三个不同阶段中研究社会因素发挥怎样的作用社会医学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医学模式的演变1.经验医学时代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 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2.①②3.实验医学时代机械论的医学时代生物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的社会性1.健康是社会发展的资源2.健康是社会发展的体现3.健康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目标社会医学的研究类型1.按获取资料的途径分类① 问卷调查法② 文献研究③ 访谈法④ 观察法2.按研究时间分类① 现况研究② 病例对照研究③ 前瞻性研究3.按研究性质分类① 理论研究② 试验研究4.按研究指标的的量化情况分类① 定性研究② 定量研究抽样方法1.概率抽样:常用的概率抽样有单纯随机抽样、系统抽样、整群抽样、分层抽样和多阶段抽样2.非概率抽样:是指研究者以自己的方便和主观愿望任意选择研究对象作为样本的抽样方法,常用的非概率方法① 偶遇抽样② 立意抽样:是根据研究者的主观意愿、经验和知识,从总体中选择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样本单位。
社会医学重点知识总结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社会医学: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她的知识基础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科学。
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 倡导积极的健康观。
2 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
3 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第一次卫生革命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第二次卫生革命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第三次卫生革命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德国卫生学家弗兰克在《全国医学监督体制》中提出用医学监督计划使政府采取措施来保护个人和公众健康的主张。
新世纪卫生策略:以农村为重点,预防为主,中西医并重依靠科技与教育,动员全社会参与为人民健康服务,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1世纪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的:增加期望寿命,提高生活质量;改进卫生公平;使全体人民能利用可持续卫生系统和服务。
第二章医学模式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科学的医学观,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是指导医学实践的基本观点。
医学模式的特点:1社会性2普遍性3广泛性4渐进性希波克拉底在《人与自然》一书中提到“四体液”学说古代中国的“阴阳五行学说”培根把医学的任务分为三个方面:保持健康、治疗疾病、延长寿命,提倡研究解剖学和病理解剖学。
笛卡尔和拉美特利《动物是机器》《人是机器》机械论医学模式的缺点:认为甚至连思想活动也是机械的,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略了总体,对人的观察具有片面性机械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生物医学模式的缺点:1单因单果的线性医学模式2强调生物对健康的作用3重视部分忽视整体4忽视了人的社会性和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主体意识,重视疾病,忽视病人5难以理解有社会心理因素引起的健康问题现代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1确立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系统中的位置2更加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和生物医学的价值3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因果关系. 4建立以人为本的医疗体系影响人类健康的因素: 1环境因素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3生物遗传因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亚健康状态: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不同程度的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底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社会医学重点整理
第一章绪论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及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它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及成就,是医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一门交叉学科。
社会因素1.政治2.经济:决定性因素3.法律4.教育5.社会保障6.环境保护7.行为生活方式8.卫生服务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对象:群体方法:社会调查目的:开展社会“诊断”•寻找主要的社会卫生问题•发现重点保护的人群及重点防治对象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方法:现况调查、回顾性调查及前瞻性调查目的:研究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对现有的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病因学分析,为制订社会卫生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针对存在的卫生问题及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综合性社会性策略与措施,即提出社会医学的“处方”。
•研究与保护人群健康相适应的政治、经济、法律和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策略与措施。
•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卫生革命•目标: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地方病和营养不良性疾病为主要防治对象•社会卫生策略:主要通过制订综合性卫生措施和环境卫生工程措施,研究有效疫苗和生物制品制备,推行广泛免疫接种计划,消毒、杀虫及灭鼠计划,使得急、慢性传染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大幅度下降,平均期望寿命显著延长。
第二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主要是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意外伤害、糖尿病和精神病等。
•社会卫生策略:通过综合卫生措施,发展早期诊断技术,提倡三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治疗效果,加强疾病监测,特别是控制与疾病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改善生态和生活环境,提倡建立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控制吸烟、酗酒、吸毒,提倡合理营养和体育锻炼,通过各种健康促进及健康教育措施,降低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第三次卫生革命•目标:以提高生活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和实现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社会医学最终版没有之一第一章绪论1.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联系及其规律,探讨从社会医学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科学。
知识基础:医学科学、社会科学;2. 研究对象:从社会学角度研究与人群的生老病死有关的社会问题,研究社会卫生状况及其变动规律,改善社会卫生状况和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订综合性卫生政策、策略与措施。
3. 研究内容:(1)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的健康状况;(2)影响人群健康的主要社会因素;(3)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4. 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3)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及社会相关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5. 教学目的:1.建立起整体医学观念和大卫生观念;2.以现代医学模式指导医疗卫生实践;3.理解社会因素对人群健康的重要作用;4.掌握社会医学的基本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研究法、测量法、文献法第二章医学模式1. 医学模式:是在医学科学发展和医学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观察和处理医学领域中有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主要方法,也称医学观。
2. 医学模式种类:神灵主义→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医学→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为什么会发生):(1)疾病谱和死因谱发生改变;(2)人类健康需求普遍提高;(3)医学科学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4)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
4.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等方面来观察、分析和思考,并且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5.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医学和社会的影响:对传统医学的影响;对医学教育的影响;对预防医学的影响;对临床医学的影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对健康观的影响;对卫生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四个扩大”:从治疗服务扩大到预防服务;从技术服务扩大到社会服务;从院内服务扩大到院外服务;从生理服务扩大到心理服务。
社会医学 人卫5版 自己总结整理考试重点
第一章绪论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自然课学和社会科学的交叉学科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
●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
社会卫生问题——社会病因学分析——制定社会卫生政策。
●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找出产生社会卫生问题的原因——社会医学"处方"三次卫生革命:●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促进全人类健康长寿,实现WHO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为目标。
社会医学的任务:●倡导积极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健康的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制定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社会医学发展●萌芽:希波克拉底——人的生活环境与健康的关系●创立与发展:○盖林【法】第一次提出社会医学概念:提倡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法医学等构成一个整体,统称"社会医学"。
第二章医学模式概念: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过程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健康观和疾病观等重要医学观念的本质概括,是人们对待或处理疾病和健康问题的态度或方式。
医学模式是指导医学实践的自然观和方法论,是医学实践的总结。
●医学模式的演变【必考】○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机械论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控制了疼痛、感染、失血三大医学难题■疾病与病因的关系已由单因单果向多因单果、单因多果和多因多果转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恩格尔【美】模式1977年)是一种多因多果、立体网络式的系统论思维方式。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的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凑是,保护和增进人群得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ppt)是研究社会因素与健康、疾病间相互作用、相互联系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是医学与社会学之间相互渗透而发展起来的,综合了生物医学与社会学的研究方法与成就,是社会学与生物医学间的交缘学科2、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3、社会医学的研究内容包含三个方面: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4、三次卫生革命的主要内容:第一次以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为主要防治对象。
第二次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主攻目标,主要是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精神系统疾病和意外伤害。
第三次以提高生命质量、催进全人类健康长寿,进一步实现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的目标。
5、1848年法国医生盖林首次提出把医学监督、公共卫生和法医学等构成一门整体的学科,统称为“社会医学”6、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的主导作用(P11,需自己总结)7、大卫生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的社会公益事业,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需要全社会的积极行动和参与。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是在医学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在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医学模式的演变:(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古代,是在医学起源时期形成的对医学的一种总体认知方式;(2)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公元前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提高,是应用自然现象的客观存在和发展规律来认识疾病与健康问题的思维方式;(3)机械论医学模式:14~16世纪文艺复兴阶段,以机械唯物主义观点否定唯心主义的生命观和医学观,把医学引向实验医学时代,对医学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4)生物医学模式: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是建立在生物科学的基础上,反映病因、宿主和自然环境变化规律的医学观和方法论。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 社会医学重点
【精品】社会医学笔记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是一门综合性思想方法学科,主要研究人口健康、医疗保
健系统、社会生活环境和卫生政策等方面的问题。
作为现代公共卫
生学的一部分,社会医学在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社会医学的重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与健康
社会医学研究人口健康和疾病的社会、文化、经济、政治和环境因素,探讨这些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和作用机制。
例如,社会隔离、歧视、贫穷、战争等都会对个人和群体的健康产生影响。
2. 医疗保健系统
社会医学研究医疗保健系统的建设、功能和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医
疗保健系统是个体、家庭和社区获得医疗服务的途径,它需要公平、高质量和经济有效的运作。
3. 健康服务利用与卫生行为
社会医学研究人们对健康服务的利用情况和卫生行为,包括预防、
保健和治疗等方面的行为。
适当的健康行为可以预防、控制和治疗
疾病,提高生命质量。
4. 卫生政策和规划
社会医学研究卫生政策和规划,包括公共卫生措施、医疗保险、药
品管理、环境卫生、健康教育和卫生监督等方面。
卫生政策和规划
是预防和控制疾病、保障公众健康和实现健康目标的重要手段。
总之,社会医学在探索和解决人口健康、医疗保健、卫生政策和规划等方面的问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医学实践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P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作用(P15)①社会医学的灵魂②指导原则③为健康和疾病提供理论与方法学2. 医学模式的转变(P16)(填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P20)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P31)①泛影响性和非特异性(作用的重叠性、作用及影响的非特异性)②恒常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2.人口对健康及卫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47)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健康相关行为(P64)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
2. 健康行为(P64)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P71)①调查研究②试验研究③评价研究④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P73)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3.现场调查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P76)①观察法(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②深入访谈法(非结构式访谈)③专题小组讨论4.深入访谈法的步骤(P76)准备工作调查对象的选择设计访谈提纲访谈员选择与培训现场访谈访谈结果分析撰写报告5.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P77)1)制订计划2)决定小组的数量和类型3)制订调查提纲、记录形式4)培训调查人员、进行预试验5)专题小组讨论准备工作6)进行专题小组讨论7)对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6.现场定量研究又称问卷调查,属定量研究(P79)7.问卷设计的原则(P82)(填空)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8.问卷的一般结构(P81)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资料的登记(编码)等。
社会医学重点
社会医学重点第一章一、掌握:社会医学的概念、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任务;基本理论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医学与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知识基础主要有两个来源:一方面是医学科学,也包括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和预防医学;另一方面是社会科学,包括社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和管理科学等。
3、(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进行社会医学诊断,找出需要优先解决的问题(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经济收入、受教育程度、过劳死。
(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制定卫生政策;人群干预措施;社会处方。
4、(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上述定义表明,应该从生理、心理和社会三维的角度维护和促进健康(2)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伴随积极健康观的出现,一个新的医学模式即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替代了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3)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4)制订卫生策略和措施(5)注重特殊人群保健和控制社会病特殊人群是指处于高危状态下的人群,如老人、妇女、儿童、流动人口和有害作业职工;社会病是一种疾病的统称,如意外伤害、精神障碍、酗酒、吸毒、青少年妊娠、性传播疾病几艾滋病等5、(1)卫生事业与社会协调发展卫生事业的发展需要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科技提供保障,提前和滞后都不利(2)经济与健康的双向作用在强调社会经济发展对人群健康水平提高的基础性作用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人群健康水平的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世界卫生组织将“社会经济发展推动了卫生事业,卫生事业也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作为实践中认识到的一个基本真理(3)生理、心理、社会积极健康的观点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况。
09级社会医学重点总结完整版
• 4.对预防医学的影响 既往的社会卫生措施,主要依赖群体预防,这 样使得传染病、寄生虫病和地方病得到了控制, 但是其后出现了两个趋势。一个趋势是难以彻底 治愈的慢性疾病成了医院的主要对象,另一个是 传染病的新发和复燃。这些健康问题与行为密切 相关。而行为的干预和改变一方面要依靠社会卫 生措施,但另一方面还要有针对性地进行个体预 防,传统的预防医学手段仍然有效,但其内涵应 当有相当大的变化。
三、整体健康观(理解)
194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为健康所下的 定义是:健康不但是没有疾病或缺陷,而且是身 体、精神和社会的完好适应状态。 • 健康的多层次 1.躯体健康(physical health) 2.心理健康(psychological health) 正确认识自我、正确认识环境和及时适应环境。 3.社会适应良好(good social adaptation)
• 现代医学模式
环境健康医学模式 综合健康医学模式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五、现代医学模式的内涵
• 现代医学模式恢复了心理、社会因素在医学研究 中应有的位置 • 现代医学模式更加准确地肯定了生物因素的含义 和生物医学的价值 • 现代医学模式全方位探求影响人类健康的因果关 系
六、现代医学模式的影响
• 经济与健康的关系
经济发展能够推动健康水平改善,健康水平提高 同样推动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发展与人群 健康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二者互相促进。
• 经济水平低下对健康的作用
(1)社会经济水平低下影响人们的收入和开支、营 养状况、居住条件、接受科学知识和受教育的机会, 以及风俗习惯、宗教信仰、职业和婚姻状况等,形 成特定的社会不良环境,人们的机体、器官功能状 态及社会行为方面容易失去平衡,继而引起疾病的 发生。 (2)医疗条件取决于社会经济水平。
社会医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完整版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social medicine):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的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medical model):人们按照唯物论和辨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去观察、分析和处理有关人类的健康、疾病和死亡问题,是对健康和疾病现象的科学观。
2.医学的社会化: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国家、社会和群众需要承担更多的卫生保健责任,要把卫生事业当做全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3.亚健康状态: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出活力降低,适应力呈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一种生理功能降低的状态,亦称“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积极健康观: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是一种身体、心理和社会的完好状态。
根据这个定义,健康可被理解为生物学、心理学和社会学三维组合的概念。
4.医学模式的五个阶段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4)生物医学模式5)现代医学模式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现代医学模式)的产生背景1)疾病谱和死因谱的转变;2)健康需求的提高;3)医学社会化;4)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6.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影响人类健康及疾病的主要因素/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慢性病的危险因素(拉隆达和德威尔的综合健康医学模式)——四大类12小类1)环境因素:社会、自然、心理;2)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职业危险因素、生活危险因素、消费形式;3)生物遗传因素:成熟老化、遗传、综合内因;4)医疗卫生服务因素:预防、治疗、康复;7.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医学实践的指导意义1)对临床工作的影响(培养医护人员由单纯医疗型向预防保健型转变,要求医护人员加强对病人的同情心、责任感、人际交往、技术训练。
社会医学自己总结重点
绪论社会医学:是研究众多社会因素与个人及群体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为制订社会卫生事业战略方针政策及规划和社会卫生保障措施等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从而保护和增进人们身心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性质,特点是什么内容: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常见疾病的社会诊治。
性质:社会医学是医学和社会科学相互融合的一门交叉学科,具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双重性质,是医学和社会学的边缘学科特点:以人和人群为社会存在的整体来研究;立足于诸多社会因素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双向作用研究作用规律;研究方法的综合性;既认为保护和增进健康具有共同规律性,又承认不同的时期区域和人群及不同的社会制度,经济水平,文化传统,民俗国情等有着不同的社会医学问题。
社会诊断:是指在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时,分析和评估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是什么,即对社会卫生问题进行社会医学的诊断。
社会病因学分析:指研究各种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对人群的影响,以及导致人群患病和死亡的各种危险因素。
社会处方:指针对影响人群健康状况的社会因素采取相应的社会卫生策略和措施及加强社会卫生管理来保护和增进人群健康,包括卫生发展战略和策略,目标与指标,政策和措施等。
社会医学的主要任务答: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弘扬正确的医学模式;3、改发现社会卫生问题;4、制定卫生策略和措施;5、常见病的社会防治;6、促进人群健康;7、加强社会医学教育。
医学模式医学模式:是指在不同历史阶段和科学发展水平条件下,人类与疾病作斗争和处理医学领域中各种问题的思想和方法,是人类对健康和疾病观察与处理方法的宏观概括,其核心是医学观。
医学模式的特点:产生的社会性,存在的普遍性,作用的广泛性,发展的动态性。
生物医学模式:a、健康要维持宿主、环境和病原体三者之间的动态平衡,平衡被破坏,就会导致疾病。
这种保持生态平衡的观念,称为“生态学模式”。
社会医学考试重点总结
第一章概论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健康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与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策略和措施,保护和增进个体及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健康水平。
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探讨从卫生策略和措施上提高人群健康水平的一门交叉学科。
(掌握)1.社会医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掌握)研究对象: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人群生老病死有关的医学问题社会因素、人群健康、社会卫生状态、社会卫生措施内客: (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策略和措施2.社会医学的性质和任务(掌握)性质:社会医学是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任务(我国):(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和现代医学模式(2)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3)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
(4)开展健康弱势人群保健和社会病控制3. 社会医学的特色理论与创新观点(掌握)(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观(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人群、高危环境、高危因素)的观点(5)疾病发生和防治中社会因素决定性作用(急性传染的防治离不开社会措施:UNICEF 提出两个突破:技术突破、社会突破(是决定性))(6)全社会参与的大卫生观定义:大卫生观或大健康观:卫生事业本质上是一种“人人需要、共同受益”社会公益性事业,实现健康不仅是医疗卫生部门的工作,需要全社会、各部门、各领城的积极行动和协同推进 4. 社会医学基本理论作用 (1)规范社会医学的方向 (2)知道社会医学的实践 (3)明确社会医学的任务 (4)推动社会医学的发展 简述你对三次卫生革命的认识简述健康融入所有社会政策的内涵简述WHO 健康决定因素的理论框架及健康社会因素的概念简述生命质量评价的内涵、生命质量评价的步骤及测量工具、生命质量评价可应用的领域。
社会医学重点考点
社会医学第一章.概论一)社会医学的概念?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 社会医学研究的对象:广大人群为对像.三)社会医学研究的内容:1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2研究影响人群的健康因素,特别是社会因素3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三)社会医学的学科性质:它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也是基于管子理学的一门应用学科;同时它也是医学和社会学融合的一门学科四)社会医学的任务是:1倡导积极的健康观2改善社会的卫生状况3制订卫生政策和策略4开展特殊人群和特殊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5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五)社会医学的基本理论是?1卫生事业与社会发展相协调2健康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向作用观点3生物-心理-社会健康的观点4卫生服务重点是关注高危人群和高危因素5疾病防治中社会因素为主导作用6卫生工作需在全社会的参与第二章.医学模式一)填空1医学模式演变历经了:神灵,自然,机械,生物,现代五个阶段2健康不再是没有疾病,而是身体,心理,社会三者的统一3医学模式的特点:二)名词解释1医学模式: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2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了解不仅仅包括疾病的生理也包括人的心理,还包括病人所处的环境,帮助治疗疾病的医疗和医疗保健体系。
3亚健康状态:是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疾病,但呈现活力下降,适应能力不同程度减弱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至。
是介于健康和疾病的一种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三)问答题生物医学模式过时了吗?答:1生物医学模式奠定了医学实验的研究的基础2促进了对人体生理活动及疾病的定量研究并3推动了特异性诊断的发展,并且在生物医学模式指导下克服了临床手术中疼痛,感染.失血的问题,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社会医学重点总结
【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它是非全社会性的思想文化的泛称。
【效度:是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卫生政策:是指卫生发展战略与策略、政策、目标与指标、对策与措施。
【社会阶层:是指由财富、权利和威望不同造成的社会地位、生活方式等方面不同的基本层次。
【社区:是若干个社会群体(家庭或氏族)或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群体。
【卫生费用:广义是指在一定时期内,为保护人群健康、直接或间接消耗的社会资源,包括一切人力、物力、财力的消耗,以货币来计算;狭义是指在一定时期为提供卫生服务直接消耗的经济资源。
【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
【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间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相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增长年龄:个体去除危险因素后通过查表或计算得到的年龄值,又称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评价年龄:指个体存在危险因素时,通过查表和计算得到的年龄值。
【社会支持:是指一个人从社会网络所获得的情感、物质和生活上的帮助。
【社会因素:指社会的各项构成要素,包括政治、经济、法律、教育、社会保障、环境、行为生活方式以及卫生保健。
【亚健康:指人的机体虽然无明显的疾病,但呈现活力降低、适应能力呈现不同程度减退的一种生理状态,是由机体各系统的生理功能和代谢过程低下所导致,是介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第三状态”或“灰色状态”。
【医学社会化:是指医学作为一种社会事业,有特定的社会功能,国家、社会和群众要承担更多的卫生健康责任,把卫生事业当做社会的公共事业而不只是卫生部门的事情。
【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一门交叉学科,她研究社会因素、个体和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概论1.社会医学概念(P1)社会医学是从社会的角度研究医学和卫生问题的关系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研究社会因素与个体及群体健康和疾病之间相互作用及其规律,制定相应的社会措施,保护和增进人群的身心健康和社会活动能力,提高生命质量,充分发挥健康的社会功能,提高人群的健康水平。
2.社会医学研究内容①研究社会卫生状况,主要是人群健康状况;②研究影响人群健康的因素,主要是社会因素;③研究社会卫生策略与措施。
3.我国社会医学的基本任务①倡导积极的健康观;②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③改善社会卫生状况,提高人群健康水平和生命质量;④制定卫生政策和策略;⑤开展特殊人群和特种疾病的预防保健工作第二章医学模式1.医学模式的作用(P15)①社会医学的灵魂②指导原则③为健康和疾病提供理论与方法学2. 医学模式的转变(P16)(填空)①神灵主义医学模式②自然哲学医学模式③机械论的医学模式④生物医学模式⑤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3.现代医学模式产生的背景(P20)①医学发展的社会化趋势②疾病谱和死因谱的改变③健康需求的普遍提高④医学学科的内部融合与外部交叉发展第三章社会因素与健康1.社会因素影响健康的基本规律和特点(P31)①泛影响性和非特异性(作用的重叠性、作用及影响的非特异性)②恒常性与积累性③交互作用2.人口对健康及卫生工作的重要影响因素(P47)人口的规模、结构、分布、流动第四章行为心理因素与健康1.健康相关行为(P64)指个体或群体与健康和疾病有关的行为和危害健康的行为,可分为促进健康的行为和危害健精品文档康的行为。
2. 健康行为(P64)健康状态下的行为模式,即理想的健康相关行为。
第五章社会医学研究方法1. 社会医学研究方法的类型(P71)①调查研究②试验研究③评价研究④文献研究2.社会医学研究的步骤(P73)第一步选择课题陈述假设第二步制定研究方案第三步收集资料第四步整理和分析资料第五步解释结果3.现场调查常用的定性研究方法(P76)①观察法(非参与性观察、参与性观察)②深入访谈法(非结构式访谈)③专题小组讨论4.深入访谈法的步骤(P76)准备工作调查对象的选择设计访谈提纲访谈员选择与培训现场访谈访谈结果分析撰写报告5.专题小组讨论的步骤(P77)1)制订计划2)决定小组的数量和类型3)制订调查提纲、记录形式4)培训调查人员、进行预试验5)专题小组讨论准备工作6)进行专题小组讨论7)对专题小组讨论结果进行分析与解释6.现场定量研究又称问卷调查,属定量研究(P79)7.问卷设计的原则(P82)(填空)目的性反向性实用性8.问卷的一般结构(P81)一份问卷通常包括封面信、指导语、问题和答案、资料的登记(编码)等。
9.问卷设计的步骤(P82)①明确研究目的②建立问题库③设计问卷初稿④试用和修改⑤效度和信度检验⑥10.问卷问题和答案的设计(P83)(1)问题设计根据问题的回答方式,可将问题分为开放式和封闭式两种。
1)开放式问题(open-ended question)优点:①可用于事先不知道问题答案有几种的情况;②可让回答者自由发挥,得到意外的发现;③若问题和答案太长时用开放式提问为好。
缺点:①要求回答者有较高的知识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②需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③不善用文字表达自己的看法,导致回答率低;④统计处理比较困难。
2)封闭式问题优点:①容易回答,节省时间②回收率较高③更能获得相对真实的回答④便于分析和比较缺点:①某些问题的答案不易列全,回答偏倚②提供了猜答和随便选答的机会,因此,资料有时不能反映真实情况③容易发生笔误(2)答案设计①填空式②二项选择式:是或否③多项选择式:应按顺序排列④图表式:回答者在图表上表示自己的意思⑤排序式答案的排列:①问题的排列:先排列容易回答的、无威胁性的问题(年龄、性别)②先排列封闭式问题③问题要按一定的逻辑顺序排列(问完一类再问一类)④检查信度的问题须分隔开来7.信度、效度及其关系①信度指对同一事物进行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一致性的程度,即测量工具的稳定性或可靠性,通常用信度系数来评价。
②效度指测量结果与试图要达到的目标之间的接近程度。
分为四种:表面效度、内容效度、结构效度、准则效度③关系:1)不可信的测量一定是无效的。
即信度不高,效度也不会高。
2) 可信的测量,既可能是有效的,也可能是无效的。
即信度高,不一定效度也高。
3) 无效的测量,可能是可信的,也可能是不可信的。
即效度不高,信度可能高,也可能不高。
4) 有效的测量,一定是可信的测量。
即效度高,信度一定也高。
第六章生命质量评价1 生命质量QOL(WHO定义)(P89)不同文化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体对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活状态的体验。
2.生命质量的构成(P89)HRQOL主要包括生理和职业功能、心理状态、社会互动状况、经济状况或因素(课件)2.健康相关生命质量HRQOL(P88)HRQOL 是指在疾病、意外损伤及医疗干预的影响下,测定与个人生活事件相联系的主观健康状态和个体满意度。
作为一种新的医学评价技术,全面评价疾病及治疗对病人造成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2.生命质量评价是指具有一定生命数量的人在一定时点上的生命质量表现。
生命质量随时间推移显示出平衡、改善和下降三种状态。
3.生命质量评价内容(P91)(填空)①生理状态反映②心理状态③社会功能状态④主观判断与满意度⑤疾病症状4.现成的量表:首选适宜的外文量表第七章健康管理1.健康管理(P108)健康管理:是以不同健康状态下人们的健康需求为导向,通过对个体和群体健康状况以及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监测、分析、评估及预测,向人们提供有针对性的健康咨询和指导服务,并制定相应的健康管理计划,协调个人、组织和社会的行动,针对各种健康危险因素进行系统干预和管理的过程。
2.健康危险因素(P111)使疾病或死亡发生的可能性增加的因素,或者是能使健康不良后果发生概率增加的因素。
包括:环境、生物、社会、经济、心理、行为等。
3.健康危险因素评价(P111)健康危险因素评价(HRA):是研究危险因素与慢性病发病及死亡之间数量依存关系及其规律性的一种技术方法。
4.慢性病自然史的6各阶段(P112)①无危险因素阶段②出现危险因素③致病因素出现④症状出现⑤体征出现⑥劳动力丧失5.健康危险因素的特点(P112)①潜伏期长:多次、反复、长期接触才发病②特异性弱:某一危险因素与多种疾病有关③联合作用:存在因果关系网络④广泛存在:散在、潜在、渐进、长期6.健康危险因素的分类(P113)①环境危险因素:(自然环境危险因素、社会环境危险因素)②心理、行为危险因素(自创性危险因素)③生物遗传危险因素④医疗服务中的危险因素7.健康危险因素的主要评价对象:行为危险因素8.健康危险因素评价的步骤(P115)①收集死亡率资料②收集个人危险因素资料③将危险因素转换成危险分数④计算组合危险分数⑤计算存在死亡危险⑥计算评价年龄:(依据年龄和死亡率之间的函数关系,从死亡率水平推算得出的年龄值称评价年龄。
)⑦计算增长年龄(:通过努力降低危险因素后可能达到的预期年龄。
)⑧计算危险因素降低程度9.可能延长寿命数=增长年龄与评价年龄之差10.评价结果的四种类型(P121)①健康型②自创性危险因素型③难以改变的危险因素型④一般性危险因素型第八章卫生服务研究1.卫生服务研究(P138)卫生服务研究是从卫生服务的供方、需方和第三方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出发,研究卫生系统为一定的目的合理使用卫生资源,向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卫生服务的过程。
2.卫生服务研究的内容(P141)①社会因素对卫生系统的影响②评价人群的医疗卫生服务需要③合理分配和使用卫生资源④卫生系统的组织结构与功能⑤卫生系统的经济分析⑥卫生服务效果评价3.卫生服务要求:反映居民要求预防保健、增进健康、摆脱疾病、减少致残的主观愿望,不完全是由自身的实际健康状况所决定。
卫生服务需要:依据人们的实际健康状况与“理想健康状态”之间存在的差距而提出的对医疗、预防、保健、康复等服务的客观需要,包括个人觉察到的需要和由医疗卫生专业人员判定的需要,主要取决于居民的自身健康状况。
卫生服务需求:从经济学价值观出发,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定价格水平上人们愿意而且有能力消费的卫生服务量。
卫生服务利用:需求者实际利用卫生服务的数量(即有效需求量),是人群卫生服务需要量和卫生资源供给量相互制约的结果。
4,卫生服务需要、需求、利用之间的联系卫生需求是由需要转化而来的,如果卫生需要都能转化为需求,需求就有可能通过对卫生服务的实际利用得到满足。
5.反映人群健康状况的指标(选择或填空)疾病指标、死亡及其构成指标、残疾指标、营养与生长发育指标、心理指标、社会指标及由这些指标派生出来的指数6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卫生服务需要量的三项指标(P146)婴儿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平均期望寿命7.疾病频率指标及其算法(1)两周患病率=前两周内患病人(次)数/调查人数×l00%或1000‰(2)慢性病患病率=前半年内患慢性病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l000‰(3)健康者占总人口百分比:即每百调查人口中健康者所占的百分比。
8.卫生服务利用的测量与分析的指标(1)门诊服务利用①两周就诊率=前两周内就诊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②两周患者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就诊人(次)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③两周患者未就诊率=前两周内患者末就诊人数/两周患者总例数×100%(2)住院服务利用①住院率=前一年内住院人(次)数/调查人数×100%或1000‰②人均住院天数=总住院天数/总住院人(次)数③未住院率=需住院而未住院患者数/需住院患者数×l00%9.影响卫生服务需要与利用的因素(P152)①人口数量及其年龄性别构成②社会经济因素③文化教育④卫生服务质量及设施⑤医疗保健制度⑥气候地理条件⑦行为心理⑧婚姻与家庭10.卫生服务综合评价包括哪些(P157)卫生服务计划评价,实施过程和进展评价,以及结果评价。
第九章社会卫生状况与卫生策略1.社会卫生状况(P162)社会卫生状况指人群的健康,以及影响人群健康的社会因素的状况。
2. 社会卫生状况评价指标(P165)(1)人群健康状况指标1)单一型指标①粗出生率②粗死亡率③年龄别死亡率:④婴儿死亡率:某年不满1周岁婴儿死亡数/同年活产婴儿总数⑤平均期望寿命:假设有同时出生的一代人,按照一定的死亡概率去死亡,直至全部死亡为止,计算平均每个人存活多长时间。
⑥死因别构成比:某地某一时期内因某一种或某一类原因死亡的人口数占总死亡人数的百分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