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管理学解析: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
![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4d836ee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47.png)
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
前馈控制是指系统中的输出量通过某种信号或因素,并被作为反馈信号输入系统内部,对系统输入量进行调节和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特定运行目标的一种控制方式。
其特点是通过调节截止响应,抑制了反馈变换器和稳定器对输出信号的干扰,达到了稳定控制的目的,是现代自动控制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
前馈控制的应用广泛,它可以涉及到温度控制、速度控制、压力控制、比例控制和流量控制等。
它可以帮助设计者降低系统响应时间,提升稳定性,减少变化幅度,达到最佳控制结果。
前馈控制是分析控制系统的重要工具,它能够用于描述系统状态信息和控制反馈信息,从而实现系统更精确、更安全的控制。
前馈控制可以分为流量和压力前馈,流量前馈可以改善流量的控制精度,而压力前馈则可以改善压力的控制精度。
此外,前馈控制具有自动比例控制的能力,可以采用自动步进控制器来控制比例反馈,实现更加精确的控制。
它同样可以采用PID(比例-积分-微分)控制,调节控制量达到最优化的控制效果,有效改善了系统特性,提高了系统稳定性。
前馈控制因其强大的控制能力,被广泛应用到工业控制领域,它为控制系统的性能提供了巨大的优势,比如改善系统控制质量、稳定系统输出、降低抗干扰能力等,是实现自动控制的必要手段和核心技术之一。
总之,前馈控制是一项重要的自动控制技术,它可以使得系统响
应快速,稳定性高,并可以使系统准确地设定和控制,从而达到最佳控制效果。
而通过不断发展调整前馈控制参数,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控制装置的性能和稳定性,为实现精确的控制奠定基础。
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cfcbdb1ccbff121dd3683ea.png)
反馈控制时按被控变量的偏差进行控制,所以只有出现偏差之后才能够对操作变量进行调节,如果扰动已经产生,但被控变量还没有变化,是不会去调节的。
( W9 M4 i0 Q3 M; d1 [4所以,这种调节作用总是落后于扰动。
前馈是按照干扰作用的大小来进行控制的,当扰动一出现,就能根据扰动的测量信号产生调节作用,及时补偿扰动造成的被控对象的波动。
2 i; |, i. k3 K- a, c对于滞后较大的对象,或者扰动幅度大而频繁时,采用反馈可能不满足要求,需要用前馈 5 |+ s/ c" l. E7 F) I前馈还要求扰动是可测量的反馈控制的例子比比皆是, 工艺中调节 [wiki] 阀门[/wiki] 开度来控制介质的温度流量或物位等一般运用的就是反馈控制. 一般是该控制工艺参数与设定值或计算值有偏差 , 就可以运用反馈控制来将偏差缩小, 以期达到将偏差控制在尽量小的范围. 前馈控制的例子就相对要少一些, 一般用在的场合皆是大纯滞后的工艺环节, 而又需要比较精确控制的场合, 它一般要求其调节有一些提前或称为超量环节. 比如余热锅炉的主蒸汽温度控制, 一般就采用前馈 ; 又比如一些[wiki] 压力容器[/wiki] 的水位控制. 还有一些场合也运用前馈控制, 比如影响该工艺参数的因素有二个或二个以上, 但对控制精度又不高时也采用该类控制.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区别在于干扰量, 这个干扰量就是前馈量, 因为它的存在使系统得以超前控制.前馈控制系统及其特点 3 |$ m) t7 a) I5 t在大多数控制系统中,控制器是按照被控变量相对于给定值的偏差而进行工作的。
控制作用影响被控变量,而被控变量的变化又返回来影响控制器的输入,使控制作用发生变化。
这些控制系统都属于反馈控制。
不论什么干扰,只要引起被控变量变化,都可以进行控制。
这是反馈控制的优点。
前馈控制的特点:( r- \ x! I% P' D5 _3 S: E1、前馈控制是基于不变性原理工作的,比反馈控制及时、有效;反馈控制与前馈控制的检测信号与控制信号有如下不同的特点。
名词解释前馈控制
![名词解释前馈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88a5b45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b1.png)
名词解释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一种控制系统中使用的一种控制算法,它的基本原理是根据系统输入和已知的系统模型来预测系统输出,并根据这个预测来制定控制策略。
前馈控制可以有效地抵消外部干扰和系统动力学特性对系统的影响,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前馈控制的核心思想是通过提前知晓系统输入对系统输出的影响,进而根据这些信息来进行控制。
在前馈控制中,通常会使用系统模型来建立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数学关系。
这个模型可以基于系统的物理特性、经验数据或者理论推导来得到。
根据模型,前馈控制可以通过计算系统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控制策略,以期望输出接近于预期值。
在前馈控制中,常用的控制策略包括比例控制、积分控制和微分控制。
比例控制根据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差异来确定控制量的大小,积分控制根据输入和输出之间的积分误差来调整控制量,微分控制则根据输入和输出之间的变化率来调整控制量。
这些控制策略可以单独或者结合使用,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前馈控制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机械控制系统中,前馈控制可以用于抑制振动和提高系统的响应速度。
在化工过程中,前馈控制可以用于优化反应过程和减少能源消耗。
在电力系统中,前馈控制可以用于提高电网稳定性和降低线损。
此外,前馈控制还可以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自动化生产线等领域。
虽然前馈控制具有许多优点,但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前馈控制通常需要准确的系统模型和输入信息,如果这些信息不准确或者有误差,控制效果可能会降低。
其次,前馈控制无法处理未知的干扰和变化,只能预测已知输入对输出的影响。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将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相结合,以克服各自的不足,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总之,前馈控制是一种通过预测系统输入对输出的影响来进行控制的算法。
它可以有效地抵消外部干扰和系统动力学特性对系统的影响,提高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和性能。
然而,前馈控制的有效性取决于准确的系统模型和输入信息,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综合考虑其他因素来选择合适的控制策略。
管理学中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
![管理学中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f3d1972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79.png)
管理学中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前馈控制是管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是一种管理方法和技术,通过提前进行分析、预测和预防,以及在行动之前采取相应的策略来实现目标。
前馈控制的主要原则是尽可能提前识别问题,预测可能的结果,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或减少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管理学中,前馈控制的意义不容忽视。
它在企业管理、生产和运营管理、项目管理以及个人发展等各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
通过前馈控制,管理者可以事先了解可能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采取主动的措施来回应和应对,从而减少事后解决问题所需的成本和资源。
在企业管理中,前馈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识别潜在的市场机会和风险。
通过对市场环境的分析和观察,管理者可以预测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竞争态势,从而在产品研发、市场策划和销售方面做出相应的调整和决策。
这种前瞻性的控制能力可以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保持竞争优势,并迅速适应变化的环境。
在生产和运营管理中,前馈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预测和调整生产过程中的问题。
通过对生产线的监控和风险评估,管理者可以提前发现生产中的潜在问题,采取相应的纠正和调整措施,以保证生产进程的顺利进行。
这种前馈控制不仅可以减少生产故障和延误,还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企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在项目管理中,前馈控制可以帮助管理者预测和规避项目风险。
通过对项目目标、进度和资源的合理分析和评估,管理者可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障碍,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以保证项目按时、按质地完成。
这种前瞻性的控制能力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项目失败的可能性,并提高项目成功的机会。
在个人发展中,前馈控制可以帮助个人更好地规划和管理自己的目标和行动。
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能力的分析和评估,个人可以提前发现可能的问题和障碍,并采取相应的学习和提升措施以实现个人的成长和发展。
这种前馈控制能力可以使个人更加高效地利用时间和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总体而言,前馈控制是管理学中一种重要的方法和技术,它通过提前识别和预测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避免和解决,以实现目标和保持竞争优势。
管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
![管理学考研名词解释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1ac17f0310a6f524ccbf8543.png)
名词解释1.组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实现某一特定目标或一系列目标,而按照一定系统性的结构构成的有机整体。
2.操作者:直接从事某项工作或任务,不具有监督其他人工作的职责。
3.管理者:指挥与协调别人活动的人。
4.管理: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为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的活动过程。
5.计划职能:对组织环境的预测,根据预测的结果建立目标;然后制定各种方针、政策以及达到目标的具体实施方案,以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6.组织职能:决定组织要完成任务的实施方式是什么;谁负责哪些工作;工作分工;组织成员的相互关系以及职责权限。
7.领导职能:主要涉及组织活动中人的问题,激励下属,以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指导他们的活动;选择最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组织成员之间的冲突;保证各部门之间信息渠道畅通无阻。
8.控制职能:与计划职能紧密相关,包括制定各种控制标准;检查工作是否按计划进行,是否符合既定的标准;若工作发生偏差要及时发出信号,然后分析偏差原因,纠正偏差或制定新计划,以确保组织目标的实现。
9.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实现组织目标所用资源的多少,是一个投入产出的概念,涉及的是活动的方式。
效果:决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选择正确组织目标有可能取得管理效果,涉及活动结果。
10.高层管理者:负责组织的全面管理,为组织运行制定各种政策,并处理组织与环境的相互关系。
11.中层管理者:居于中间范围的管理者,负责管理比他们级别低的管理人员,有时也管理某些员工,同时接受更高层次的管理者的管理。
12.一线或基层管理者:仅负责指挥操作者却不能指挥其他管理者的管理者。
13.综合管理者:管理一个综合性的单位的管理者,负责该单位的所有活动。
14.职能管理者:负责某一职能的管理者。
15.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16.人际技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即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
![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b4ade08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91.png)
前馈控制的名词解释
前馈控制是一种控制,它通过将反馈输出作为输入来控制系统的输出。
它的思想是利用现有的反馈信息来控制系统的输出状态,以使之满足系统的设定目标。
前馈控制的重要性在于它能更加准确地控制系统的输出,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前馈控制在正常操作中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向前馈控制,另一种是反向前馈控制。
正向前馈控制是指通过将参考输入与反馈输出进行比较,当反馈输出不符合参考输入时,以反馈输出作为输入,使系统趋近于参考输入状态;反向前馈控制则是指通过将参考输出与反馈输出进行比较,当反馈输出不符合参考输出时,以反馈输出作为输入,使系统趋近于参考输出状态。
前馈控制技术有许多应用,其中重要的一个例子是机器人控制。
机器人控制应用了前馈控制,通过检测传感器检测的机器人位置,来控制机器人的行动。
使用前馈控制技术,机器人可以更加精准地执行指令,从而提高系统性能。
同样,前馈控制在工业控制、航空航天、船舶控制等不同领域也有着广泛的应用。
此外,前馈控制还可以用于实现系统的自动调节功能。
在实现自动调节时,可以利用前馈控制来监控系统的输出,当输出不符合预期时,以反馈信息为输入,调节系统参数,使系统保持在设定的输出状态。
总之,前馈控制是一种重要的控制方式,其应用范围广泛,能够更加精确地控制系统的输出,从而提高系统的性能。
它可以应用于机
器人控制、工业控制、航空航天和船舶控制等不同领域,还可以实现系统的自动调节。
因此,前馈控制在当今的科学技术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21bc8c47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04.png)
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standalone; self-contained; independent; self-governed;autocephalous; indie; absolute; unattached; substantive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及前馈-反馈控制的对比1、前馈控制属于开环控制,反馈控制属于负反馈的闭环控制一般定值控制系统是按照测量值与给定值比较得到的偏差进行调节,属于闭环负反馈调节。
其特点是在被控变量出现偏差后才进行调节;如果干扰已经发生而没有产生偏差,调节器不会进行工作。
因此反馈控制方式的调节作用落后于干扰作用。
前馈调节是按照干扰作用来进行调节的。
前馈控制将干扰测量出来并直接引入调节装置,对于干扰的克服比反馈控制及时。
现在以换热器控制方案举例,直观阐述前馈控制和反馈控制:前馈控制方案反馈控制方案2、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干扰量,反馈控制系统中测量被控变量在单纯的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被控变量,而单纯的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干扰量。
3、前馈控制需要专用调节器,反馈控制一般采用通用PID调节器反馈调节符合PID调节规律,常用通用PID调节器、DCS等或PLC控制系统实现。
前馈调节使用的调节器是是根据被控对象的特点来确定调节规律的前馈调节器。
4、前馈控制只能克服所测量的干扰,反馈控制则可克服所有干扰前馈控制系统中若干扰量不可测量,前馈就不可能加以克服。
而反馈控制系统中,任何干扰,只要它影响到被控变量,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加以克服。
5、前馈控制理论上可以无差,反馈控制必定有差反馈调节使系统达到动态稳定,让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附近动态变化,却不能使被调参数稳定在给定值上不动。
前馈调节在理论上可以实现无差调节。
6、前馈控制的局限性A、在生产应用中各种环节的特性是随负荷变化的,对象动态特性形式多样性难以精确测量,容易造成过补偿或欠补偿。
为了补偿前馈调节的不准确,通常将前馈和反馈控制系统结合起来组成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管理学》考研马工程2021考研真题库
![管理学》考研马工程2021考研真题库](https://img.taocdn.com/s3/m/c078624d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3.png)
管理学》考研马工程2021考研真题库答案】D查看答案解析】决策过程中的“拍板”指的是最终决策的批准和执行。
在决策过程中,经过各种讨论和分析,最终需要有一个人或一组人来做出最终的决策,并且批准和执行这个决策,这就是“拍板”。
在组织中,通常是高层管理者来进行“拍板”,他们需要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组织的战略、目标、资源、风险等,以做出最佳的决策。
在不确定性情境下,选择决策方案时有四个基本准则:①乐观准则,即选择结果最好的行动方案;②悲观准则,即在最坏结果中选择认为最好的行动方案;③等概率准则,即选择期望值最大的行动方案;④最小后悔准则,即从每一行中选出最大的机会损失,再从选出的机会损失中选择机会损失最小的方案。
在本题中,假设开发甲产品,市场竞争不激烈时每年可获得150万元,市场竞争激烈时每年亏损50万元;开发乙产品,每年均可获利80万元。
根据预测,市场竞争不激烈情况的概率为0.6,市场竞争激烈情况的概率为0.4.计算可得,开发甲产品的期望收益为70万元,开发乙产品每年均可获利80万元,因此选择开发乙产品比开发甲产品更好。
计划是指用文字和指标等形式所表述的,在未来一定时期内组织以及组织内不同部门和不同成员,关于行动方向、内容和方式安排的管理文件。
在本题中,课程表、规章制度、工作流程都属于计划范畴,只有统计报表不属于计划范畴。
统计报表是按统一规定的表格形式,统一的报送程序和报表时间,自下而上提供基础统计资料。
12.某公司总经理在参加职业培训后深受目标管理理论的启发,决定在公司中实施这种管理方法。
他首先与各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协商确定为各部门制定目标的方法,但在讨论中出现了不同的意见。
在目标管理的目标设置阶段,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目标必须有重点、有顺序,不能太多;目标必须具体化、定量化,以便于测量;目标要有“挑战性”,既要有现实的可能性,又要留有余地。
因此,应该确定略高于各部门的现有能力的目标,但要使各部门经过努力能够达到。
管理学名词解释归纳(2)
![管理学名词解释归纳(2)](https://img.taocdn.com/s3/m/f485303f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aa.png)
管理学名词解释归纳(2)管理学名词解释归纳(33)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的结构和活动进行创构、变革和再设计。
(34)组织结构:是指组织的基本架构,是对完成组织目标的人员、工作、技术和信息所作的制度性安排。
(35)职能部门化:就是按照生产、财务管理、营销、人事、研发等基本活动相似或技能相似的要求,分类设立专门的管理部门。
(36)产品或服务部门化:按照产品或服务的要求对企业活动进行分组。
(37)地域部门化:就是按照地域的分散程度划分企业的业务活动,继而设置管理部门管理其业务活动。
(38)顾客部门化:就是根据目标顾客的不同利益来划分组织的业务活动。
(39)流程部门化:按照工作或业务流程来组织业务活动。
(40)管理幅度的定义:也称组织幅度,是指组织中上级主管能够直接有效地指挥和领导下属的数量。
(41)职权:是指组织内部授予的指导下属活动及其行为的决定权。
(42)直线职权:管理者直接指导下属工作的职权。
这种职权由组织的顶端开始,延伸向下至最低层形成所谓的指挥链。
(43)参谋职权:是指管理者拥有某种特定的建议权或审核权,评价直线职权的活动情况,进而提出建议或提供服务。
(44)职能职权:是一种权益职权,是由直线管理者向自己辖属以外的个人或职能部门授权,允许他们按照一定的制度在一定的职能范围内行使的某种职权。
(45)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高层次上的集中,也就是说下级部门和机构只能依据上级的决定、命令和指示办事,一切行动必须服从上级指挥。
(46)分权:是指决策指挥权在组织层级系统中较低管理层次上的分散。
(47)授权:就是组织为了共享内部权力,激励员工努力工作,而把某些权力或职权授予下级。
(48)员工招聘:是指组织及时寻找、吸收并鼓励符合要求的人到本组织中任职和工作的过程。
(49)绩效评估:是指组织定期对个人或群体小组的工作行为及业绩进行考察、评估和测度的一种正式制度。
(50)员工的解聘:人力资源规划过程中存在成员,组织面临结构性收缩要求或员工存在违法组织政策的行为时,组织应当裁减一定的员工。
前馈控制管理学的要点总结
![前馈控制管理学的要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31f0ee87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0b.png)
前馈控制管理学的要点总结一、前馈控制的定义和基本原理前馈控制是一种常用的控制策略,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系统的输入和输出之间的数学关系,预先计算出控制信号,以便在输入信号对系统产生影响之前进行干预,从而改善系统的性能或实现系统的期望响应。
二、前馈控制的优点和应用领域1. 提高系统响应速度:前馈控制可以消除系统的时滞响应,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使系统更加灵敏。
2. 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前馈控制通过抵消外部干扰或内部扰动,增强系统的稳定性,使其对扰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
3. 提高系统的精度:前馈控制可以根据系统的动态模型,精确地预测和补偿系统的非线性特性,提高系统的精度和跟踪性能。
4. 降低系统的误差和波动:前馈控制能够根据先验知识和模型,预测和补偿系统的误差和波动,使系统更加稳定和可靠。
5. 应用领域:前馈控制在工业自动化、航空航天、机械控制、电力系统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前馈控制的主要方法和技术1. 基于模型的前馈控制:该方法利用系统的数学模型来设计前馈控制器,通常需要系统的详细模型和参数信息。
常见的方法包括根轨迹设计、频率响应设计等。
2. 自适应前馈控制:该方法根据系统的实际响应和误差情况,自适应地调整前馈控制器的参数,以实现更好的控制效果。
常见的方法有模型参考自适应控制、模糊自适应控制等。
3. 神经网络前馈控制:该方法利用神经网络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学习系统的输入输出关系,设计前馈控制器。
神经网络前馈控制具有良好的非线性逼近能力和鲁棒性。
4. 遗传算法前馈控制:该方法利用遗传算法的优化能力,在控制器参数空间中搜索最优解,设计前馈控制器。
遗传算法前馈控制适用于非线性系统和无模型系统。
四、前馈控制的注意事项和挑战1. 模型误差和参数不确定性:前馈控制设计过程中需要准确的系统模型和参数信息,但实际系统常常存在模型误差和参数不确定性,导致控制效果下降。
2. 非线性和时变性:前馈控制在处理非线性系统和时变系统时面临挑战,需要设计合适的前馈控制策略和方法,充分考虑系统的非线性特性和时变性。
前馈控制管理学名词解释
![前馈控制管理学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b95238b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b1.png)
前馈控制管理学名词解释
嘿,你知道啥是前馈控制不?前馈控制啊,就好比你要去一个地方,在出发前你就规划好了路线,想着路上可能会遇到啥情况,然后提前
做好准备。
比如说,你知道那条路可能会堵车,那你就早点出门,或
者换一条路走,这就是前馈控制呀!
咱就说,你要是开个小店,你得提前想好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吧。
比如你得预测啥东西好卖,提前多进点货,这不是就避免了到时候缺
货的尴尬嘛!这不就跟你出门前看天气预报,决定带不带伞一个道理嘛!
再举个例子,一家公司要推出新产品,那在推出之前,就得好好研
究市场需求吧,不能瞎搞啊。
得了解消费者喜欢啥,不喜欢啥,然后
根据这些来设计产品,这就是前馈控制在起作用呀!
前馈控制可不只是提前准备这么简单哦,它就像一个聪明的军师,
能帮你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就想好应对策略。
比如说,一个球队在比
赛前,教练会研究对手的战术,然后制定相应的对策,这就是在运用
前馈控制呀,难道不是吗?
想象一下,如果没有前馈控制,那会变成啥样?那不就跟没头苍蝇
一样乱撞嘛!可能会出一堆问题,然后再手忙脚乱地去解决,多麻烦呀!所以说,前馈控制真的超级重要呢!
我觉得呀,前馈控制就像是给我们的行动装上了一双慧眼,让我们能提前看到可能的问题和机会,然后做出明智的选择。
它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面对各种情况,而不是被打得措手不及。
不管是生活中还是工作中,都应该好好利用前馈控制这个厉害的工具呀!。
4.2前馈控制
![4.2前馈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a97614136c175f0e7cd137f8.png)
2、反馈控制的特点
① 反馈控制系统的输出是偏差的 函数。 基于偏差消除偏差” 函数。“基于偏差消除偏差” ② 控制器的动作总是落后于扰动 作用。 不及时控制” 作用。“不及时控制” ③ “闭环稳定”问题。 闭环稳定”问题。 ④ 可消除多种扰动对被控量 消除多种扰动对被控量 的影响。 的影响。 ⑤ 调节器的控制规律通常是P、 调节器的控制规律通常是P PI、PD、 PI、PD、PID θ20
教材192页 教材192页
Wm(s)
F
Wf(s)
Wm(s)
F
Wf(s)
X
+-
W (s)
c
W0(s)
(a)
Y
X
+-
Y W (s)
c
W0(s)
(b)
Y ( s ) = W f ( s ) F ( s ) + Wm ( s )Wo ( s ) F ( s ) − Wc ( s )Wo ( s )Y ( s )
q
前 馈 补 偿 器
蒸汽
qD
θ2
前 馈 控 制 器
F(s)
Wm(s) Wf(s)
△P
FT
p D,q D
q θ2,q
W0 (s)
Y(s)
冷凝液
从前馈控制系统框图看, 从前馈控制系统框图看,
Y ( s ) = W f ( s ) F ( s ) + Wm ( s )Wo ( s ) F ( s )
Y (s) = W f ( s ) + Wm ( s )Wo ( s) F (s) 要采用前馈控制补偿扰动对被控参数的影响, 要采用前馈控制补偿扰动对被控参数的影响, 变化时, 应无变化, 当F(s)变化时,Y(s)应无变化,即Y(s)/F(s)=0 变化时 应无变化
前馈控制管理学
![前馈控制管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13ba1d3b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83.png)
前馈控制管理学1. 引言前馈控制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前馈控制来有效管理组织和项目的学科。
在现代复杂的商业环境中,有效的管理是组织成功的关键。
前馈控制管理学提供了一种理论框架和实践方法,帮助管理者在不确定性和变化中做出正确决策,并实施相应的行动。
2. 前馈控制的基本概念2.1 前馈控制定义前馈控制是一种预测未来情况并采取相应行动以达到预期目标的管理方法。
它通过从外部环境获取信息,对可能发生的变化进行预测,并在变化发生之前采取适当的行动来防止问题发生或最小化其影响。
2.2 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区别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是管理中常用的两种方法。
它们之间的区别在于时间和信息流动方向。
•前馈控制:在问题发生之前就采取行动,主要依赖于预测能力和外部信息获取。
它可以帮助组织及时应对变化,防止问题的发生。
•反馈控制:在问题发生后采取行动,主要依赖于收集和分析过去的信息。
它可以帮助组织纠正错误并改进业务。
两种控制方法相辅相成,前馈控制可以帮助组织在变化中保持灵活性和敏捷性,而反馈控制可以帮助组织学习和改进。
3. 前馈控制管理的应用3.1 组织管理中的前馈控制在组织管理中,前馈控制有助于管理者预测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对策略。
以下是前馈控制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示例:•预测市场需求:通过市场调研和数据分析,预测未来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
根据这些预测结果,组织可以及时调整产品策略、生产计划和市场推广策略,以满足市场需求并保持竞争力。
•预防质量问题:通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培训员工和监测生产过程等方式,提前识别潜在质量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预防。
这样可以降低产品质量问题的发生率,提高客户满意度。
•预测人力资源需求:通过对市场和行业的分析,预测未来人力资源需求的变化趋势。
组织可以根据这些预测结果来制定招聘计划、培训计划和绩效管理策略,以确保组织有足够的合适人才支持业务发展。
3.2 项目管理中的前馈控制在项目管理中,前馈控制有助于项目经理及时发现潜在风险和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在预算范围内完成。
管理学控制的分类
![管理学控制的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724c3a5e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e5.png)
管理学控制的分类
1. 前馈控制呀,就好比你在准备一场旅行,提前查看目的地的天气、准备合适的衣物,这就是在事情还没发生前就进行的控制呀!比如你要举办一个派对,提前去确认场地、布置装饰,这就是很好的前馈控制例子呀!
2. 现场控制呢,就好像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教练在比赛进行中随时根据场上情况调整战术。
像餐厅的经理在营业时,随时留意顾客的需求及时处理,这就是现场控制的体现呀!
3. 反馈控制呀,类似于你考完试拿到成绩后,根据成绩来分析自己哪些地方没学好,然后去改进。
比如公司根据上季度的销售数据来调整下季度的营销策略,这多明显的反馈控制嘛!
4. 直接控制那可厉害了,就如同你亲自下厨炒菜,直接把控每一个步骤和调料的添加。
比如说一个老师直接教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这就是直接控制呀!
5. 间接控制呢,有点像放风筝,通过控制线来间接影响风筝的飞行。
在企业里,通过制定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不就是在进行间接控制嘛!
6. 预防性控制,就好像你定期去体检,为的是提前发现问题并预防。
比如工厂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这就是个很棒的预防性控制例子哟!
7. 纠正性控制,这就像是医生治病,发现问题后进行治疗和纠正。
像公司发现某个项目出现偏差,及时采取措施让它回到正轨,这就是在实施纠正性控制呀!
我觉得呀,了解和运用好这些管理学控制的分类,真的能让我们在各种事情中更加得心应手,把事情都处理得妥妥当当的呢!。
前馈、反馈、三冲量控制介绍
![前馈、反馈、三冲量控制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01d5931a0b4e767f5acfcea0.png)
一.前馈控制原理前面讨论的所有控制系统,都属于反馈控制系统,无论其系统结构如何,它们的调节回路的基本工作原理都是一样的。
下面要介绍的前馈控制系统则有着截然不同的控制思想。
前馈控制思想及应用由来已久,但主要是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发展较慢。
随着计算机和现代检测技术的飞速发展,前馈控制正受到更多的重视和应用。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都是把被控变量测量出来,并与给定值相比较;而在前馈控制系统中,不测量被控变量,而是测量干扰变量,也不与被控变量的给定值进行比较。
这是前馈与反馈的主要区别。
为了系统地说明前馈控制思想,同时也为了在比较中进一步加深对反馈控制思想的理解,画出图8-31进行比较分析。
(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图8-31 两种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图8-31中的(a)是反馈控制,(b)是前馈控制。
在前馈控制中,测量需要被加热的原油的流量,流量偏大就增加燃料量,原油流量偏小就减少燃料量,以达到稳定原油出口温度的目的。
从动态过程分析,当原油流量增大时,一段时间后,出口温度会下降。
但前馈测量出原油流量的增加量,迅速增加燃料量。
如果燃料增加的量和时机都很好,有可能在炉膛中将干扰克服,几乎不影响原油出口温度。
如果该加热炉只存在原油流量这一个干扰,那么理论上讲,前馈控制可以把原油出口温度控制得很精确,甚至被控变量一点也不波动。
这就是前馈控制思想,也是前馈控制的生命力所在。
二.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的比较通常认为,前馈控制有如下几个特点:(l)是“开环”控制系统;(2)对所测干扰反应快,控制及时;(3)采用专用调节器;(4)只能克服系统中所能测量的干扰。
下面从几个方面比较前馈控制与反馈控制。
画出图8-31两个控制系统的方块图如图8-32所示。
(a)反馈控制(b)前馈控制图8-32 两种加热炉温度控制系统方块图l.前馈是“开环”,反馈是“闭环”控制系统从图8-32可以看到,表面上,两种控制系统都形成了环路,但反馈控制系统中,在环路上的任一点,沿信号线方向前行,可以回到出发点形成闭合环路,成为“闭环”控制系统。
前馈控制名词解释
![前馈控制名词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06e7412b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71.png)
前馈控制名词解释前馈控制(Feedforward Control)是一种控制策略,用于提供在系统发生变化之前预测、估计和纠正系统误差的能力。
它是一种预测性的控制方法,通过提前对系统输入进行调整,使系统可以更好地应对外部扰动,并尽量减小系统的误差。
在前馈控制中,控制器根据系统的模型和已知的外部扰动,提前计算并施加必要的控制输入,以抵消这些扰动对系统性能的影响,从而使系统在扰动发生时能够更准确地跟踪或维持所需的输出。
前馈控制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在系统受到扰动之前就采取行动,从而减小系统误差的程度。
前馈控制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模型建立:根据系统的特性和输入输出关系,建立一个数学模型来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
这可以通过物理原理、实验数据拟合或系统辨识等方法来完成。
2. 预测和估计:基于系统模型和已知的外部扰动,预测系统未来的行为并估计可能的误差。
这可以通过根据当前状态和已知扰动进行数学计算得出。
3. 控制计算:根据预测和估计的结果,计算出应施加的控制输入,以抵消可能的误差。
这可以通过根据系统模型和控制目标进行优化计算来实现。
4. 控制输入应用:将计算出的控制输入应用到系统中,以实现制定的控制目标。
控制输入可以作用于系统的激励信号、参数调整或开关控制等。
前馈控制在许多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如机械控制、电力系统、自动驾驶、飞行器控制等。
它可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稳定性,减小系统的误差和响应时间,并降低对反馈控制的依赖性。
但前馈控制也存在一些挑战,如系统模型的准确性、外部扰动的不确定性以及控制器设计的复杂性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仔细考虑这些因素,并进行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校正,以确保前馈控制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管理学_管理学(14)控制
![管理学_管理学(14)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6faf56d828ea81c758f5783c.png)
主讲人:何兴贵
1
管理学
第十四章
控制与控制过程
控制活动
控制过程
有效控制
2
管理学
本节点睛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没有控制就没有管理。
——主讲教师的话
3 返回
管理学 案例
经过长达15年的精心准备,耗资15亿美元的哈勃太 空望远镜最后终于在 1990 年 4 月发射升空。但是, 美国国家航天局仍然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存在缺陷。 由于直径达94.5英寸的主镜片的中心过于平坦,导 致成像模糊。因此望远镜对遥远的星体无法象预期 那样清晰地聚焦,结果造成一半以上的实验和许多 观察项目无法进行„„ 哈勃望远镜的例子说明了 ,在一个组织机构中,如果 没有控制将发生什么。
(续)
13
管理学
c. 自适应控制 没有明显的先行量,控制标准Z值是过去时刻(或时期) 已达状态Kt的函数。 Z值是通过学习过去的经验而建立起来的: Z = f ( K t )。 如工业机器人、自适应内圆磨等 d. 最佳控制 (控制标准值由一目标函数的最大 值或最小值构成。这种函数通常含有输入量X、 传递因子S和K及各种附加参数C) 例如: Z= max f ( X, S, K, C ) Z= min f ( X, S, K, C )
22
输入
计划 标准
组织活动过程 信息反馈
产 成 品
输出
确定 控制标准
衡量
判断成效 与标准是否一致 是
否
采取行动 纠正偏差
控制过程示意图
不采取行动
杂志《读者》上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军犬黑子目光如电,精神饱满,威风凛凛,每逢甄别嫌疑犯时总能让做贼者 先心虚起来。
随着训导员的一声号令,黑子很快就用嘴把丢失的东西从隐秘处叼了出来, 接着又向站着的人群跑去,没费多少功夫,就叼住了那个小偷。
4.2前馈控制
![4.2前馈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9a27b59483d049649b665842.png)
GPD ( s) G ff ( s) GPC ( s)
二、前馈—反馈控制系统
单纯前馈控制的局限性: (1)不能根据偏差进行控制效果检验 (不能反馈)而不断纠正偏差 (2)受模型精度影响GPD(s)、GPC(s) (3)一个前馈控制只能处理一个扰动
结合反馈、前馈的特点,取长补短,从而形成前
馈—反馈控制方案(FFC—FBC) 对主要干扰进行前馈控制——校正及时 对其它干扰进行反馈控制——反馈校正,多干扰控制
由理想的前馈调节规律可知:
方块图
2、下图所示为加热炉的三种控制方案。试分别画出 (a)、 (b)、(c)所示三种情况的方块图,并比较这三种控制方案 的特点。
答:其方块图如图所示。其中a)为典型的 串级控制系统。主变量为加热炉出口温度T,副变 量为燃料油流量Q1 引人副变量Q1的目的是为了及 时克服由于燃料油压力(流量)波动对主变量 T的 影响,以提高主变量T的控制质量。
例:换热器FFC-FBC系统
FFC按负荷F的变化校正蒸汽量F2 。 FBC根据温度偏差对蒸汽量F2进行进一步校正。 FFC与FBC作用叠加。 GPD ( s) 完全补偿条件与单纯FFC相同。 G ff (s) GPC ( s)
FFC-FBC优点: (1)FFC只需对主要干扰进行前馈补偿,其余 干扰由FBC完成 (2)由于FBC的偏差校正,对FFC的模型精度要 求降低 (3)有模型变化的适应能力
例:双容水箱液位控制 在反馈控制系统中,控制器 根据被控量与设定值之差进行控 制。如果扰动已进入控制系统, 而被控量尚未变化,控制器是不 会产生校正作用的。由于偏差是 在扰动作用之后才产生的,故对 于一些滞后(包括纯滞后和容量 滞后)较大的对象来说,控制作 用往往不及时,使控制过程产生 较大的偏差,且偏差持续时间也 较长。当工艺对控制质量要求严 格时,有些场合反馈控制便难以 满足要求。
管理学中不同时机的控制
![管理学中不同时机的控制](https://img.taocdn.com/s3/m/32547cc9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31.png)
管理学中不同时机的控制1.前馈控制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其目的是防止问题的发生而不是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因此,这种控制需要及时和准确的信息并进行仔细和反复预测,把预测和预期目标相比较,并促进计划的修订。
控制的内容包括检查资源的筹备情况和预测其利用效果两个方面。
2.反馈控制反馈控制,也称成果控制或事后控制,是指在一个时期的生产经营活动已经结束以后,对本期的资源利用状况及其结果进行总结。
由于这种控制是在经营过程结束以后进行的,因此,不论其分析如何中肯,结论如何正确,对于已经形成的经营结果来说都是无济于事的,它们无法改变已经存在的事实。
成果控制的主要作用,甚至可以说是唯一的作用,是通过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教训,为未来计划的制定和活动的安排提供借鉴。
反馈控制主要包括财务分析、成本分析、质量分析及职工成绩评定等内容。
财务分析的目的是通过分析反映资金运动过程的各种财务资料,了解本期资金占用和利用的结果,弄清企业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维持营运的能力及投资能力,以指导企业在下期活动中调整产品结构和生产方向,决定缩小或扩大某种产品的生产。
成本分析是通过比较标准成本(预定成本)和实际成本,了解成本计划的完成情况,通过分析成本结构和各成本要素的情况,了解材料、设备、人力等资源的消耗与利用对成本计划执行结果的影响程度,以找出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
质量分析是通过研究质量控制系统收集的统计数据,判断企业产品的平均等级系数,了解产品质量水平与其费用要求的关系,找出企业质量工作的薄弱环节,为组织下期生产过程中的质量管理和确定关键的质量控制点提供依据。
职工成绩评定是通过检查企业员工在本期的工作表现,分析他们的行动是否符合预定要求,判断每个职工对企业提供的劳动数量和质量贡献。
成绩评定不仅为企业确定付给职工的报酬(物质或精神上的奖惩)提供了客观的依据,而且会通过职工对报酬公平与否的判断,影响他们在下期工作中的积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研管理学解析: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指通过观察情况、收集整理信息、掌握规律、预测趋势,正确预计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采取措施,将可能发生的偏差消除在萌芽状态中,为避免在未来不同发展阶段可能出现的问题而事先采取的措施。
前馈控制发生在实际工作开始之前,是未来导向的。
质量控制培训项目、预测、预算、实时的计算机系统都属于前馈控制。
前馈控制是管理层最渴望采取的控制类型,因为它能避免预期出现的问题,而不必当问题出现时再补救。
就一般而言,管理中采取的控制可以在行动开始之前、进行之中或结束之后进行,称为三种控制模型。
第一种称为前馈控制或预先控制;第二种称为同期控制或过程控制;第三种称为反馈控制或事后控制。
前馈控制是在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开始之前进行的控制,是一种开环控制。
管理过程理论认为,只有当管理者能够对即将出现的偏差有所觉察并及时预先提出某些措施时,才能进行有效的控制,因此前馈控制具有重要的意义。
前馈控制采用的普遍方式,是利用所能得到的最新信息,进行认真、反复的预测,把计划所要达到的目标同预测相比较,并采取措施修改计划,以使预测与计划目标相吻合。
到目前为止运用的比较先进的前馈控制技术之一是计划评审法,或称网络分析法。
它可以预先知道哪些工序的延时会影响到整个工期,在何时会出现何种资源需求高峰,从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与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实施:1)对计划与控制系统作认真深入的分析;
2)建立该系统的物理模型或因果关系分析图;
3)随时对上述模型进行补充、修正、完善、使之更符合实际;
4)通过调查、预测,把变化的环境参数输入模型中,观查、分析其影响及偏差信息;
5)根据事前的备选方案,结合实际情况,采取相应的纠编措施。
要求:一是要有大量的、准确的、有代表性的信息以便准确预测;
二是要有科学的、经过实践检验的预测模型;
三是要充分了解控制过程并将其透视为“白箱”的能力;
四是要对过程变化高度敏感;
五是保持前馈控制模型的动态特性。
这些因素在控制实务上具有一定的难度,因而,前馈控制是有风险的。
小提示:目前本科生就业市场竞争激烈,就业主体是研究生,在如今考研竞争日渐激烈的情况下,我们想要不在考研大军中变成分母,我们需要:早开始+好计划+正确的复习思路+好的辅导班(如果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
2017考研开始准备复习啦,早起的鸟儿有虫吃,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