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分析要点

合集下载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药物经济学评价是指对药物的治疗效果、安全性和成本进行综合评估的一种方法。

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药物经济学评价可以帮助医生和决策者做出更明智的选择,以优化医疗资源分配。

1.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类型药物经济学评价包括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决策树分析等不同类型。

其中,成本效益分析(CEA)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

2. 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将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并将其与其成本相对应的方法。

CEA通常使用QALYs(Quality-Adjusted Life Years)作为衡量标准,QALYs是一种将健康状态和寿命相结合的指标。

CEA计算出每个治疗方案所需的总成本,并将其除以获得的QALYs来确定每个QALY所需的成本。

3. 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CBA)是另一种常用的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

与CEA 不同,CBA使用非QALYs的效果指标来衡量治疗效果,如生存率、疾病复发率等。

CBA计算每个治疗方案的总成本,并将其除以获得的效果来确定每个效果所需的成本。

4. 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CUA)是一种将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并将其与其成本相对应的方法。

CUA使用QALYs作为衡量标准,但与CEA不同,CUA还考虑了患者在特定健康状态下所经历的质量和幸福感。

5. 决策树分析决策树分析是一种药物经济学评价方法,它使用决策树模型来模拟可能发生的事件和结果。

决策树可以帮助医生和决策者预测患者可能面临的各种情况,并确定最佳治疗方案。

6. 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药物经济学评价指南为医生和决策者提供了一些基本原则,以帮助他们进行药物经济学评价。

这些原则包括:(1)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CEA、CBA、CUA或决策树分析。

(2)确定研究问题,明确评估的目标和范围。

(3)选择适当的比较方案,将药物治疗与其他治疗方法进行比较。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一、引言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一种经济学工具,用于评估决策、政策或项目的经济效果。

通过比较成本与效益,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了解方案的可行性和优劣。

本文将介绍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方法和应用,并探讨其在现实生活和商业决策中的重要性。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比较目标的方法,通过将成本和好处以可比较的方式进行量化,来帮助进行决策。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效益包括直接效益和间接效益。

直接成本和效益是可以直接测量和估计的,而间接成本和效益则需要通过一定的模型和假设来计算。

成本效益分析的目的是找到最大化效益或最小化成本的方案。

三、成本效益分析的方法1. 确定目标:明确分析的目标和范围,确保分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2. 收集数据:收集必要的数据和信息,包括成本和效益的相关信息。

3. 量化成本和效益: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量化,确保可比性和准确性。

4. 建立模型:根据分析目标和数据,建立成本效益分析的模型,用于计算和评估方案的效果。

5. 分析和比较:利用模型对各个方案进行分析和比较,确定最优方案。

6. 敏感性分析:对模型中的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方案在不同情况下的变化和可行性。

7. 结果解释:将分析结果进行解释和说明,包括成本效益比率、回收期等指标,以便决策者进行决策。

四、成本效益分析的应用成本效益分析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公共政策、企业投资和项目管理等。

以下是一些实际应用场景的例子:1.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政府可以评估项目的经济效果,选择最优方案。

2. 环境保护政策: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评估环境政策的成本和效益,为决策者提供依据。

3. 企业投资决策:成本效益分析可以帮助企业评估新产品或新市场的潜力和可行性,降低风险。

4. 健康医疗领域:成本效益分析可以用于评估医疗方案的效果和经济性,帮助医院和政府做出决策。

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与效果评估

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与效果评估

经济管理中的成本效益分析与效果评估在经济管理中,成本效益分析与效果评估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和工具。

通过对各种决策和项目的成本与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可以帮助企业和组织做出明智的决策,并最大化利益。

一、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对决策和项目的所有成本和效益进行系统的分析和评估。

它考虑到了成本和效益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决策和项目带来的风险和机会。

成本效益分析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成本和效益:首先要确定决策和项目的所有成本和效益,包括直接成本、间接成本、外部成本和直接效益、间接效益等。

这些成本和效益应该尽可能量化,并以货币单位衡量。

2. 评估成本和效益:在确认成本和效益之后,需要对它们进行评估。

评估成本可以通过核算和分析企业的财务信息,而评估效益则需要考虑到实际效果和市场反应等因素。

3. 折现成本和效益:由于时间价值的存在,成本和效益应该按照一定的折现率进行折现。

这样可以将未来的成本和效益转化为现值,以便进行比较和决策。

4. 比较成本和效益:将折现后的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计算出净现值、内部收益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决策者了解决策的风险和回报,并进行决策。

二、效果评估效果评估是对决策和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进行评估和监测。

它考察了决策和项目的实际成果和影响,以及对企业和社会的贡献。

效果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评估指标:在进行效果评估之前,需要明确评估的指标和目标。

这些指标可以包括财务指标、市场份额、员工满意度、社会福利等多个方面。

2. 收集数据:要进行效果评估,需要收集相关的数据和信息。

这可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观察、财务报表等方式进行。

3. 分析数据:通过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和统计,可以了解决策和项目的实际效果。

这包括对变化趋势、相关性、差异性等进行分析。

4. 评估效果:根据分析的结果,对决策和项目的效果进行评估。

这可以通过比较实际结果和预期目标,以及与竞争对手和行业标准的比较来进行。

三、案例分析为了更好地理解成本效益分析与效果评估的应用,以一个虚拟的制造企业为例。

(第七课)成本-效果分析

(第七课)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的计量方式
成本计量方式:与成本-效益分析法相同,即实施 方案所消耗的全部资源的价值。
收益计量方式:直接采用治疗或干预方案实施后所 产生的健康效果或临床结果指标(如血压降低的千 帕数,白细胞降低数,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 有效率,死亡率等),无需进行货币化计量。
成本-效果分析法的局限性
理论上——被评价方案所产生的全部效果与消 耗的全部成本之比,即总效果与总成本之比。
实际中——评价方案中用临床效果指标表示的 收益通常只是其全部收益的一部分,有些收益 不便于或无法用临床指标表示,还有一些是无 法用临床效果指标表示的潜在的或间接的(经 济)效益,如实施方案所带来的减少并发症的 收益,这些收益通常不予以考虑或进作出定性 的描述,从而降低了可比性和方法的合理性。
效益与效果计量的优劣比较
效益——计量所有收益难度大,通常不易被人 们接受,但其科学性、合理性和收益计量的全 面性较好。
效果——计量的收益易于被人们接受,但有些 收益难以用效果方式计量,很难对所有的收益 进行全面的计量,故效果的计量缺乏全面性、 合理性。
二、成本-效果分析评价指标
——效果-成本比(效果/成本,E/C)
四、成本现值(PC)与成本年值(AC)复 习
最小成本法:对所有备选方案中的每一个方案在各个不同时点 所发生的成本进行简单加和,从而得到每个方案的总成本,然 后对各个备选方案的总成本进行比较,进而选优的方法。
成本现值(PC):按照给定的折现率,把不同时点的成本折 现后再进行加和,加和后的值。
成本年值(AC):通过资金等值换算,将成本现值等额分摊 到方案整个作用或影响期内的每一年,所得的等额年值。
成本-效果分析
西安医学院 任熙玲
效果指标——是医药领域特有的收益计 量指标,是以临床诊治效果计量收益。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对成本效益和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管理手段。

成本效益分析能够帮助企业评估各项决策和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而成本分析则有助于企业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化趋势,从而采取有效的成本控制措施。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概念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经济决策方法,通过比较项目或决策的成本与预期收益,来确定其是否值得实施。

它不仅仅考虑直接成本和直接收益,还包括间接成本和间接收益,以及潜在的风险和机会成本。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首先需要明确成本和效益的具体内容。

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如原材料采购、劳动力成本、设备购置等,以及间接成本,如管理费用、租金、水电费等。

效益则包括直接收益,如销售收入、利润增加等,以及间接收益,如品牌提升、市场份额扩大等。

二、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1、确定分析对象明确要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的项目、决策或活动。

2、收集成本和效益数据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与分析对象相关的成本和效益信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3、量化成本和效益将收集到的成本和效益数据转化为货币形式,以便进行比较和计算。

4、计算成本效益比将总效益除以总成本,得到成本效益比。

如果成本效益比大于 1,通常表明该项目或决策是可行的;如果小于 1,则需要重新评估或放弃。

5、进行敏感性分析考虑各种不确定因素对成本和效益的影响,评估分析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6、做出决策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结合企业的战略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做出最终的决策。

三、成本分析的重要性成本分析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帮助企业:1、优化资源配置通过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分布,企业可以将资源更合理地分配到不同的业务环节和产品线上,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控制成本发现成本的浪费和不合理之处,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成本控制,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

3、制定价格策略准确的成本分析有助于企业制定合理的产品或服务价格,保证企业在获得利润的同时具有市场竞争力。

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与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固定成本
1、定义:在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的总额,在 一定时期和一定服务量范围内,不受服务量增 减变化的影响而保持固定不变。 2、虽然固定成本总额不变,但是单位服务量 的固定成本随服务量的多少而呈反比例变化, 服务次数越多,每次服务的固定成本就越低。
变动成本
1、定义:在卫生服务中有些成本的总额随服 务量的多少呈正比例变化,服务量增加/减 少,成本总额随之按比例增加/减少。
扩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健教用房的成本与效果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投资(万元) 每次增加健教人数
A
50
100
B
50
150
(二)成本相同比较效果大小
即方案效果相同,比较其成本
如治疗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有两种治疗方法, 即外科手术和药物治疗,各60例病人均治愈, 见表。
两种不同治疗阑尾炎方案的成本与效果
治疗方案
例数
治愈
成本(元)
A(手术)
60
60
7320
B(药物)
60
60
3090
(三)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比率
当卫生计划方案的投资不受预算约束的情 况下,成本可多可少,效果也随之变化,这 时对卫生计划方案的评价可采用增量成本与 增量效果的比率指标。
案例
某县为了预防和早期发现宫颈癌,有3个 方案可供选择,根据其经济效果可以采用其 中的一个方案,也可以一个都不用,且决策 者认为查出1例病人的价值为1500元,试评 价分析3个方案的经济效果,以供选择,见表。
成本-效用分析
1、效用:在医疗卫生服务中,效用是指人们 对自己健康状况或生命质量的评价和满意程 度。
2、常用的指标有质量调整生命年和失能调整 生命年。是当前国内外用的比较多的一种表 示人的生命质量的效果指标。又称成本-效用 分析(CUA)。

药物治疗的经济评估药物费用与效果的平衡分析

药物治疗的经济评估药物费用与效果的平衡分析

药物治疗的经济评估药物费用与效果的平衡分析药物治疗的经济评估——药物费用与效果的平衡分析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药物治疗在疾病管理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然而,药物治疗的费用也成为患者和医疗保健系统关注的焦点之一。

因此,对药物费用与效果进行经济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以及成本-效益分析三个方面探讨药物治疗的经济评估。

一、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果分析是经济学中一种常用的评估方法。

它通过将药物治疗的成本与其直接效果进行对比,以评估其经济效益。

直接效果可以是疾病的症状减轻程度、生存期延长等。

通过成本-效果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治疗某种疾病所需的经济投入与所取得的治疗效果之间的关系。

例如,某种药物治疗某种癌症的每年花费为10000美元,可以使患者的生存期延长一年。

那么,该治疗的成本-效果比为10,000美元/年。

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比进行比较,可以确定出经济效益最大的治疗方案。

二、成本-效用分析成本-效用分析是一种常用于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经济评估方法。

与成本-效果分析不同的是,成本-效用分析将治疗效果转化为以健康状态为基础的效用值,以衡量治疗的效益。

在药物治疗的情境下,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将患者的健康状态转化为效用值,并与治疗所需的成本进行比较。

通过成本-效用分析,我们可以比较不同治疗方案在效果和经济成本之间的平衡。

三、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是经济评估中的常见方法,它通过比较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与效益,以寻找经济效果最佳的治疗策略。

成本-效益分析的效益通常以经济单位(如每生命年获益成本)来度量。

通过对不同治疗方案的成本-效益比进行对比,可以确定出经济效益最大的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药物治疗的经济评估是了解治疗方案的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

通过成本-效果分析、成本-效用分析和成本-效益分析等方法,我们可以更全面地评估药物治疗的经济效果,为临床决策提供有关成本与效果平衡的指导。

技术经济学第9章——项目费用效果分析

技术经济学第9章——项目费用效果分析
结果表明,若社会认可用 64000 元的代价挽救一个生 命时,该计划应予实施。
费用效果分析方法
【例 9-2】:某研究机构新研究了 4 种新型水压机,以 可靠性作为评价效果的主要指标,即在一定条件下不 发生事故的概率。4种水压机的有关数据如下表,预算 限制为240万元,应选哪个方案?
方案 1 2 3 4 费用(万元) 240 240 200 200 可靠性(1-事故概率) 0.99 0.98 0.98 0.97
5)确定各方案达到上述量度指标的水平;
6)选择固定效果法、固定费用法选择最佳方案。 判定准则: 投入费用一定,效果最大——固定费用法; 效果一定,投入费用最小——固定效果法。
费用效果分析方法
【例9-1】:某流感免疫接种计划可使每10万个接种者中6 人免予死亡,一人在注射疫苗时有致命反应。该计划每 人接种费用为4元,但因此可以不动用流感救护车,可节 省费用每10万人8万元。试用效果费用分析决定是否实施 该计划? 解:净保健效果是避免 6 例死亡减去造成 1 例死亡,即避 免5例死亡。 其费用是:4×100000-80000=320000元 效果/费用=5例死亡/320000=1例死亡/64000
费用效果分析方法
3.项目费用的度量
投资主体的费用包括以下两部分:
1)投资成本。设Cf表示拟建项目的等额年值投资成本,Cp表 示用等额年值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余值。新项目的投 资成本为C= Cf - CP 2)运营成本。设Mf表示拟建项目的等额年值投资成本,Mp 表示用等额年值表示目前正在使用的设施余值。新项目的 投资成本为M= Mf – MP
判定准则: 投入成本一定,效用最大——固定成本法;
效用一定,投入成本最小——固定效用法。
效用成本分析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

药物经济学评价的方法药物经济学评价(Pharmacoeconomic evaluation)是一种评估药物使用成本和效果的方法。

药物经济学评价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的方法:1. 成本-效果分析(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CEA):CEA 主要关注药物治疗效果以及与其相对应的成本,通过计算单位效果所需的成本来比较不同药物治疗策略的经济效益。

常用的效果指标包括生命年(LY)和质量调整生命年(QALY),并将药物策略的成本与其带来的效果相对比。

CEA结果可用于辅助决策者选择具有较低成本且具有良好效果的药物治疗策略。

2. 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 CBA):CBA将药物治疗策略的成本与其所带来的效益进行综合评估,将效益以货币形式呈现。

CBA的结果是以总体经济效益与成本的比值来描述不同药物治疗策略的经济效果,可以帮助决策者更全面地考量不同药物治疗策略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3. 成本-最小化分析(Cost-Minimization Analysis, CMA):CMA主要关注不同药物治疗策略的成本,并以无显著差异的效果为前提进行比较。

当不同策略的效果被认为是相等的情况下,CMA可用于寻找具有较低成本的治疗策略。

4. 成本-效用分析(Cost-Utility Analysis, CUA):CUA通过计算单位效益所需的成本来评估不同药物治疗策略的经济效益。

效用是一种基于患者偏好的量化指标,可以用于比较不同治疗策略在生存质量、疾病进展等方面的差异。

以上方法在药物经济学评价中常常被结合使用,根据不同的研究目的和数据可用性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评估药物治疗策略的经济效益,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

经济学中的成本效益分析成本效益分析(cost-benefit analysis),是指在经济学领域中对决策进行评估和比较的一种方法。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比较成本和效益来确定一个决策方案的可行性和价值。

成本效益分析被广泛运用于各种经济活动和政策领域,包括投资项目、环境保护、社会政策等。

在成本效益分析中,成本主要指花费在决策方案上的直接和间接支出,包括物质成本、人力成本、机会成本等。

效益主要指决策方案所能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果,包括直接效益、间接效益、外部效益等。

成本和效益可以用货币单位进行度量,也可以使用非货币单位进行描述。

成本效益分析的基本步骤包括:1.制定目标:明确决策的目标和目的。

例如,投资项目的目标可能是获得最大的经济回报,环境保护政策的目标可能是减少环境污染。

2.确定决策方案:列出各种可行的决策方案,包括不采取任何行动的选项。

3.评估成本:对每个决策方案的成本进行估算和分析。

这包括直接成本(例如设备和材料费用)、间接成本(例如人力成本和运营费用)以及可能的机会成本。

4.评估效益:对每个决策方案的效益进行估算和分析。

这可能包括经济效益(例如收入增加、成本减少)、社会效益(例如提高生活质量、减少社会不平等)和环境效益(例如减少碳排放、保护生态系统)等。

5.比较和选择:比较各个决策方案的成本和效益,选择最有利于实现目标的方案。

可以使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比较,如净现值法、内部收益率法、效用分析等。

6.敏感性分析:对关键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评估决策方案在不同情景下的可行性和风险。

这有助于了解决策方案对不确定因素的敏感程度,以及在不同条件下的适用性。

7.决策和实施:根据成本效益分析的结果,做出最终的决策,并实施相应的决策方案。

随后,需要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决策方案的有效性和可持续性。

成本效益分析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客观、系统、综合的决策分析方法。

它能够明确成本和效益,量化和比较不同的选择方案,有助于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决策的风险和机会。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取得成功并保持可持续发展,对成本效益和成本进行深入分析是至关重要的。

这不仅有助于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效率,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实现利润最大化。

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评估项目、决策或活动是否值得投资的方法。

它通过比较预期收益与所需成本,来确定某个方案是否能够为企业带来积极的回报。

而成本分析则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成本进行核算、分类、归集和分配,以便更好地了解成本的构成和变动趋势,为成本控制和决策提供依据。

让我们先来看成本效益分析。

在进行成本效益分析时,首先要明确预期的收益。

这可能包括直接的经济效益,如销售收入的增加、成本的降低;也可能包括间接的效益,如提高品牌知名度、增强客户满意度等。

例如,一家企业考虑投资引进新的生产设备。

购买和安装设备需要一次性投入较大的资金,但新设备能够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品产量,从而带来更多的销售收入。

此外,新设备可能还能提高产品质量,减少废品率,这也是一种间接的效益。

在计算成本时,不仅要考虑设备的购置成本,还要包括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人员培训成本等。

通过对这些收益和成本进行详细的量化和比较,企业可以判断该投资是否划算。

然而,成本效益分析并非一帆风顺,其中存在着一些挑战和不确定性。

例如,对于未来的收益预测可能存在偏差,市场环境的变化、竞争对手的行动等都可能影响预期收益的实现。

此外,一些无形的效益,如品牌形象的提升,很难用准确的数字来衡量。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企业需要收集尽可能多的相关数据,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分析,同时运用合理的假设和预测方法。

接下来谈谈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各项成本的构成和占比,从而发现成本控制的重点和潜力所在。

以制造业企业为例,成本通常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直接材料成本是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生产工人的工资和福利,制造费用则包括车间的水电费、设备折旧费、管理人员工资等。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

成本效益与成本分析报告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企业要想保持竞争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对成本效益和成本进行深入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和成本分析是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工具,它们帮助企业做出明智的决策,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经济效益。

一、成本效益分析的概念与意义成本效益分析是一种通过比较项目或决策的成本和预期收益,以评估其可行性和价值的方法。

它不仅仅关注成本的高低,更注重成本与效益之间的关系。

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确定哪些项目或决策能够带来最大的回报,从而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最有价值的地方。

成本效益分析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辅助决策制定企业在面临众多投资机会和业务决策时,成本效益分析可以提供量化的数据支持,帮助管理层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例如,在考虑是否引进新的生产设备时,通过比较设备的购买和安装成本与预期的生产效率提高带来的收益,可以判断该投资是否值得。

2、优化资源配置资源总是有限的,通过成本效益分析,企业可以将资源优先分配给那些效益更高的项目或业务领域,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3、提高经济效益通过选择成本效益最优的方案,企业能够降低成本、增加收入,从而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

二、成本分析的方法与步骤成本分析是对企业成本的构成、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的过程。

常见的成本分析方法包括:1、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析法直接成本是可以直接追溯到产品或服务的成本,如原材料、直接人工等。

间接成本则需要通过一定的分配方法分摊到产品或服务上,如管理费用、设备折旧等。

通过区分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成本的结构。

2、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分析法变动成本随产量或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如原材料消耗、计件工资等。

固定成本则在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不随产量或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如厂房租金、设备购置费用等。

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企业预测不同产量水平下的成本情况。

3、作业成本分析法作业成本法将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划分为一系列作业,通过对作业成本的核算和分析,更准确地分配间接成本,提高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决策的相关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A=CR ×NPV
式中,A:年当量净效益;NPV:各年净现值之和;CR:资金回收系数(可查 复利系数表)
• 卫生计划方案计划期限不同时,一般采用最小公倍数 法(即方案重复法)或年当量净现值法对方案进行比较、 评价和决策
效益-成本比率 (benefit-cost ratio)
• 定义:卫生计划方案的效益现值方案总额 与成本现值总额之比
• 选择方法:根据效益增量与成本增量的比率,同未 用完的资金用于其他项目的效益成本比率进行比较, 对方案进行评价和作出选择。
成本—效果分析
成本-效果分析 (cost-effectiveness analysis)
• 含义:是评价卫生计划方案经济效果的一种方法, 成本-效果分析方法不仅使用货币值作为效果指标, 还使用那些能够反映人民健康状况变化的指标,如 减少的死亡人数,发病率、患病率的降低,等。因 此它是对各个方案实施结果直接进行比较分析和评 价的一种方法。
(掌握)
• 被广泛应用到医疗、卫生防疫、计划生育、卫生宣 教、劳动保护、环境保护、妇幼保健等各个方面 • 成本—效果分析用于相同目标、同类指标的比较
卫生规划方案成本—效果分析 中效果指标的选择
(掌握)
指标的有效性 指标的数量化
指标的客观性
指标的灵敏性 指标的针对性
成本—效果分析的几种方法
• 成本相同比较效果的大小 • 效果相同比较成本的大小 • 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
贴现率 (discount rate)
• 定义:贴现是把将来的价值换算成现在钱 的价值的过程,其换算的比率称为~。 • 一般用银行利息或者物价指数的变化作为 贴现率。
贴现率 (discount rate)
(1)成本的贴现
Ct Cn C1 C2 C C0 ... t 1 2 (1 i ) (1 i ) (1 i ) n i 0 (1 i )
• 定义:计划期内方案各年效益的现值总和与 成本的现值总和之差。
• 目的:消除货币时间价值的影响
Bt Ct NPV t (1 i ) t 0
n
• Bt:在第t年发生的效益;Ct:准点选择:通常把计划方案的第1年年初作 为计算现值的时间基准点。不同方案的时间 基准点应该是同一年份。
成本相同比较效果的大小
• 方案成本总额相同,比较效果。 • 效果越好,方案越易被采纳,投资效果较 好。
效果相同比较成本的大小
• 方案的效果相同,比较其成本。 • 在效果相同的情况下,成本低的方案是较 好的方案。
比较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
• 当卫生计划方案的投资不受预算约束的情 况下,成本可多可少,效果也随之变化, 这时对卫生计划方案的评价可采用增量成 本与增量效果的比率指标。
Bt Ct NPV 0 t t 0 (1 i )
n
• 在计划期限n年及每年净现金流量均已确定的条件 下,i越小,NPV越大;反之NPV越小。当i值大到 一定点时,NPV可等于零。 • 内部收益率的计算可以用视差法或内推法求之。
• 内部收益率也是指对初始投资的偿还能力或对贷 款利息率的最大承担能力。 • 采用内部收益率对卫生计划方案的经济效益进行 评价与决策的方法称为内部收益率法。
成本—效益分析的步骤(掌握)
明确目的与价值观
确定各种备选计划或方案
确定成本和效益
用货币表示成本和效益
贴现 指标的计算和评价 灵敏度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的几种方法
• • • • • 净现值法 常用的评价和决策方法之一 年当量净现值法 效益—成本比率法 内部收益率法 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
净现值法 (net present value,NPV)
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
• 定义:就是将同一卫生资源用于另一最佳 替代方案的净效益。
• 机会成本可以看作是作出一种选择而放弃 另一选择的代价。 • 作用:机会成本不是实际的支出,只是在 评价和决策时作为一个现实的因素加以认 真考虑。
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
• 定义:在原卫生服务质量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 单位的服务量所支付的追加成本。
• 内部收益率越大,经济效益越好。 单方案:与基准贴现率比较即与决策者所期望 的利率的下限比较,一般说来最低期限收益率应 高于银行或贷款的利率。 多方案:在内部收益率不低于最低期望收益率 的情况下,内部收益率大的方案是优选的。
增量的效益成本比率
• 前提:要做的事情很多,当有限的卫生资源不用于 某项计划就可能用于别的净效益为正的计划时,净 现值和效益成本比率就不一定成为好的评价和决策 指标。
• 特点:固定成本总额不随服务量的改变而改变,但 是单位服务量的固定成本却随服务量的多少而成反 比例变化,服务次数越多,则每次服务的固定成本 就越低。
变动成本
• 定义:卫生服务中,成本的总额随服务量的 多少呈正比例变化的成本称为变动成本。
• 变动成本总额随卫生服务量的多少呈正比例 变化,但每单位服务量的变动成本,却是相 对等量的、不变的。要降低变动成本总额, 就是要降低每次服务的变动成本。
效益(benefit)
• 定义:有用效果的货币表现
• 经济效益是指卫生服务使社会获得的使用 价值与卫生服务在创造这些价值时所消耗 的劳动的比较关系。经济效益同时也反映 了卫生服务的劳动总量及其成果。
• 分类:直接经济效益;间接经济效益和无 形经济效益
• 1.直接效益 实行某项卫生计划后节省的卫生资 源。这种比原来节省的支出或减少的消耗就是该 卫生服务的直接效益。 • 2.间接效益 指实行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减少的 其他方面的经济损失。如由于早期预防避免了住 院,进一步避免病人或家庭工资、奖金的损失。 • 3.无形效益 指实行了某项卫生计划方案后减轻 或避免了病人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以及康复后 带来的舒适和愉快等。无形效益是难以定量并用 货币来表示的客观存在的效益。
n
(2)效益的贴现
Bt Bn B1 B2 B B0 ... t 1 2 (1 i ) (1 i ) (1 i ) n i 0 (1 i )
n
• 式中,C:方案实施后总成本的现值;B:方案实施后总效益的现值; Ct:方案实施某一年的成本金额;Bt:方案实施某一年的效益金额; i:贴现率;(1+i)t:折现系数;n:方案实施(当年为0)的年数;t:方 案实施的某一年。
B C

t 0 t 0 n
n
Bt (1 i ) t Ct (1 i ) t
• 效益/成本>l,方案考虑被接受。单位成本 所取得的效益越大,方案就越值得采用。
内部收益率 (internal rate of return,IRR)
• 定义:使一个方案的成本现值总额等于效益现值总 额,即使净现值等于零的那个贴现率
成本—效益分析
成本-效益分析 (cost-benefit analysis)
• 定义:是通过比较各备选方案的全部预期效益和全部 预期成本的现值来评价这些备选方案,作为决策者进 行选择和决策时的参数和依据的一种方法。
(掌握)
• 假设前提 :在一定时期内,要做的卫生服务工作很多, 而资源是有限的、稀缺的,所有的资源(或有限资源) 都应该得到充分的利用。 • 评价标准:用“钱”来评价卫生服务的各种方案的优 劣 • 优点:将效果用“钱”来共约,使原来不同目标,不 同种类的卫生服务效果指标变成一个指标,即用货币 表示的效益,原来不能比较的不同目标、不同种类的 效果指标变成货币表示可比较的统一指标
混合成本
• 定义:卫生服务中的部分 成本属于部分固定、部分 变动的成本的成本。 • 混合成本的总额随服务量 的变化而变化,但与服务 量的增减变化不成比例。 半变动成本 半固定成本 延期变动成本
半变动成本
• 有一基数,一般不 变,相当于固定成 本。在这个基数的 基础上,如卫生服 务量增加,成本也 随之增加,这又相 当于变动成本。如 水电费、燃料费等
第九章 成本-效益 与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成本—效益分析中的 几个基本概念
• • • • • • • 成本 机会成本 边际成本 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 无形成本 效果 效益
成本(cost)
• 是指社会在实施某项卫生服务方案的整个 过程中所投入的全部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 的消耗。
• 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的消耗以货币统一计 量和表示,包括公共支付的和私人支付的。 • 注意:计算成本时,应避免重复计算。
成本增加
量卫 增生 加服 务
基数—类似于固定成本
半固定成本
• 又称阶梯式变动成本。 在一定服务量范围内成 本总额是固定的,当卫 生服务量超出这个服务 量范围时,成本总额就 跳跃到一个新的水平。 然后在新的一定服务量 范围内,成本总额在新 水平上保持不变,直到 另一个跳跃。
延期变动成本
• 当工作量超过预定服务量时,对卫生或医 务人员支付加班费、津贴等,这种成本称 为延期变动成本
• 增量成本和增量效果的比率小的方案是较 好的方案。
成本-效用分析
• 效果内部构成或者质量不同时,不同方案同类效果 指标之间的比较就需要对效果指标进行一定的调整, 使评价和决策更合理。用调整后的指标进行分析又 叫做成本效用分析。常用指标:
• 质量调整生命年:通过生命质量把疾病状态下或健 康状况低下的生存年换成健康人的生存年数。 • 失能调整生命年:是指死亡导致的生命时间的损失 和失能状态下的生存时间相结合的综合指标。
• 净现值>0时,这个方案才可考虑被采纳 • 要求:两个被比较方案,初始的时间一致, 计划执行时间一致。
年当量净现值 (net equivalent annual benefit)
• 定义:将方案各年实际发生的净效益折算为每年 平均净效益值,它是净现值考虑贴现率时的年平 均值。用年当量净效益指标对方案进行评价和决 策,称为年当量净效益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