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足球课程 国际草根足球协调性,灵敏性,移动技术

合集下载

《体育与健康》足球课程标准-

《体育与健康》足球课程标准-

广州南洋理工职业学院基础部《体育与健康》足球课程标准课程中文名称:体育与健康课程英文名称:PE and health 适用专业:课程性质:必修课程代码:课程类型:公共基础课所属系部:基础部总学时:32 学分:2制定人:制定时间:批准人:一、课程概述足球运动是体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

足球必修课程是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它与运动训练学处于同一层相近专业。

足球课程为实现体育教育专业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体育专业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德、智、体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科学修养,掌握足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管理、运动训练和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

为此,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传授足球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组织竞赛和健身活动的能力,以胜任中、小学足球教学为目标,对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1、知道足球普修课程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基本框架、研究方法、科学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

2、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较系统地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以胜任中、小学足球教学和指导课外活动的工作。

3、初步学会足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战术和基本技能。

如:足球教材、教法研究、组织足球运动竞赛、裁判能力、场地器材的使用和管理等。

4、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的习惯,对于足球运动教学、训练、比赛、科研等有关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予以高度关注,能把所学理论、技战术、技能知识运用到具体活动中,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掌握具有从事中、小学校足球课程教学的能力,做到会讲、会做、会教、会写。

5、养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各项活动之中。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即理论部分;技、战术实践部分(雨天理论课);技能部分和考核部分。

聚焦足球课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聚焦足球课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

聚焦足球课程,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长一、多措并举,推动校园足球发展(一)活动多样,激发学生的足球兴趣近年来,津浦西路小学积极开展活动类课程(课间小游戏、课外足球活动、足球社团活动和足球竞赛)和综合类课程(足球技能性课程和学科融合课程),以提高学校全体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

1.活动类课程活动类课程能够体现足球运动的集体性、实践性、竞赛性等特征,是丰富学生校园生活,满足学生个性特长与爱好发展、构建校园文化的重要部分。

活动类课程包括课间小游戏、课外足球活动、足球社团活动和足球竞赛。

(1)课间小游戏。

在阳光运动大课间,学校按照年级进行分层练习。

一年级进行协调性练习;二年级进行胯下传球、运球练习;三年级进行导球练习;四年级进行踩球练习;五年级进行脚内侧传接球练习;六年级进行射门练习。

(2)课外足球活动。

学校开展了“红领巾小健将”足球研学活动,把足球活动向校外拓展,以雏鹰假日小队为载体,开展不同主题的实践活动,有红领巾小甲A争章系列活动、红领巾小甲A自立系列活动、红领巾小甲A文明礼仪活动、红领巾小甲A系列志愿活动,学生广泛参与这些主题实践活动,不仅丰富了课余活动,还能锻炼体能。

此外,学校还与特殊教育中心和儿童福利院进行“小手拉小手活动”,在运动、生活、寻访、研学中分享阳光足球、阳光运动的魅力。

以阳光心态、阳光运动、阳光足球感染更多學生了解、喜欢足球运动。

(3)足球社团活动。

组建各年级足球社团,加强普及性训练和交流。

足球社团每学期举行一次“小健将足球联赛”,选拔足球后备人才,参加足球竞赛训练,以此作为提高学生足球水平的一项有利的激励制度。

同时,社团内常态化举行足球趣味游戏、颠球比赛、足球知识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喜爱足球运动、热爱足球运动的动力。

(4)足球竞赛。

目前,学校有60多名学生组成的四级竞赛队,利用早晚锻炼、双休日、寒暑假等时间刻苦训练,并多次为校争光。

为了充分利用校外教育资源,学校聘请了江苏舜天俱乐部优秀足球教练员等担任编外教练员,以此提高球队的竞赛水平。

小学1-6年级阶段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与课时分配

小学1-6年级阶段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与课时分配

小学1-6年级阶段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目标、内容与课时分配
一、水平一目标
1.能够对足球课表现出学习兴趣,体验足球运动带来的快乐。

2.能够初步掌握简单的足球技术动作,培养球感。

3.发展以柔韧性、反应、灵敏性和协调能力为主的身体活动能力。

4.学会在足球活动中遵守秩序,尊重他人。

二、水平二目标
1.乐于学习和展示简单的足球技术动作。

2.了解足球技术的基本术语,会做简单的足球组合技术动作,初步具备控制球的能力。

3.发展以柔韧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为主的身体活动能力。

4.具有展示自我的愿望和行为,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足球活动。

三、水平三目标
1.能够主动参与足球技术动作的学习。

2.了解足球的基本比赛方法,初步掌握足球的基本技术和基础战术,发展运控球的能力。

3.发展以协调性、灵敏性、平衡能力和速度素质为主的身体活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

4.体验和正确对待足球活动中的心理感受,能够在足球活动中尊重与关爱同伴。

足球课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

足球课程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足球作为一项全球性的运动,不仅能够锻炼身体,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本学期,我担任了足球课程的教学工作,现将课程总结如下。

二、课程背景本学期足球课程面向全校学生开放,旨在通过足球运动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

课程内容包括足球基本技术、战术配合、规则讲解以及实战演练等。

三、课程目标1. 提高学生身体素质:通过足球运动,增强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

2.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在足球比赛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互相支持的精神。

3. 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通过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形式,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使其成为学生课余生活的一部分。

4. 普及足球知识:让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历史、规则、战术等知识。

四、课程实施1. 教学计划:根据课程目标,制定了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教学方法等。

2. 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解示范、分组练习、比赛对抗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3. 教学内容:- 足球基本技术: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头顶球、运球、停球等。

- 战术配合:进攻战术、防守战术、定位球战术等。

- 规则讲解:足球比赛规则、犯规判罚、黄牌红牌等。

- 实战演练:组织学生进行比赛,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足球技能。

五、课程成果1. 学生身体素质提高: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的力量、速度、灵敏、协调等身体素质得到了明显提高。

2. 团队协作精神增强:学生在比赛中学会了团结协作、互相支持,团队精神得到了增强。

3. 学生对足球运动兴趣浓厚:许多学生对足球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课余时间主动参与足球活动。

4. 足球知识普及:学生了解了足球运动的历史、规则、战术等知识,为今后参与足球运动打下了基础。

六、存在问题1. 场地设施不足:由于场地设施有限,部分课程内容无法得到充分实施。

2. 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对足球运动了解较少,基础技能较差,需要加强个别辅导。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校本课程教材

校园足球特色学校足球校本课程教材

足球特色学校校本课程教材一、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背景新一轮课程改革,将校本课程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并列,作为课程三大板块之一,这意味着原来属于国家享有的课程开发的权力部分地下放给学校和教师,从而使课程开发不再是学科专家和课程专家的专利。

国家鼓励开发校本课程也为创建特色化学校和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供了大好机遇。

我校以“为一生奠基”为办学理念,“快乐足球、健康成长、运动强身、文化修身”为办学特色。

校园文化氛围浓郁,积淀深厚。

特别是学校体育教育,每年积极参加市区组织的各类体育比赛。

二、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宗旨、实施原则和目标(一)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宗旨增强国民体质,提高国民素质,是国家体育工作和学校体育教育的根本目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决定》中指出:“学校体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近年来我国喜爱足球的人越来越多,城乡足球热在不断升温,青少年中喜爱足球,乐于参与的人也在不断递增。

邓小平同志曾指出:“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足球后备人才的培养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更需要我们学校体育工作者的努力。

我校开展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是基于推动足球运动,因地制宜推进特色教学的需要;加大全民健身工作的力度,努力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需要;帮助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终身运动观念的需要; 进一步把竞技运动项目教材化,让所有学生有兴趣、能力参加体育活动,促使体育教学走向主体性、快乐性的需要;改变长期以来运动员培养和输送重训练轻学习,“一条腿”走路现状的出现;争取我校足球项目成为市定点学校,实现区域推进,促进本地整体办学初级与社区居民的健身意识和健身技能的提高。

(二)校园足球校本课程的实施原则1、快乐性原则:注入式教学模式变为以诱导、启发为主的现代“快乐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由被动吸收向主动领悟感知的方向发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个性化教育。

2、激励性原则:热情是个体对探究的事物带情绪色彩的认识倾向,探究的热情是内部动力,是决定成效的重要因素。

《足球》必修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足球》必修课程标准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足球》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足球运动是体育学科的一门分支学科,它既是一项综合性的活动性游戏,又是一个现代竞技体育的运动项目。

足球课程为实现体育教育育人目标、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使学生掌握足球运动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能利用足球运动健身强体,从而获得生活快乐和幸福。

为此,本课程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传授足球专业理论知识、技术和技能、培养组织竞赛和健身活动的能力,对实现培养目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目标1、知道足球课程学科的性质、地位和价值,知道这门学科的基本框架、锻炼方法、足球发展状况和发展方向。

2、理解足球运动的基本规律,掌握足球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参与足球活动并能组织足球比赛。

3、初步学会足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技术战术和基本技能。

如:足球教材、组织足球运动竞赛、裁判能力、场地器材的使用和管理等。

4、养成勤于思考的良好的习惯,对于足球运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予以高度关注,能把所学理论、技战术、技能知识运用到具体活动中,培养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5、养成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足球运动的各项活动之中。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一)教学内容本课程主要分为四个部分。

即理论部分;技、战术实践部分;技能部分和考核部分。

总学时为32学时。

2学分。

2、实践部分:足球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与基本能力要求分为知道、理解、掌握、学会四个层次。

1、知道:对足球课程学科和教学现象的认识。

2、理解:指对本学科涉及到的概念、技术、战术原理、教学训练和科研之间的各层次关系和内在联系、提示现代足球运动发展至今的社会学、文化学特征、长盛不衰的原因以及教学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3、掌握:指运用已理解的教学原则和技战术原理说明、解释同类教学事件和现象。

4、学会:指在直观模仿、教学运用或在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足球课程教学、训练等知识和技能的实践动手操作能力和任务,并能从技术动作的背景中,通过正误动作对比、分化出错误动作。

重视协调性练习提高足球基本技能探讨

重视协调性练习提高足球基本技能探讨

重视协调性练习提高足球基本技能探讨作者:唐逸飞来源:《成才之路》 2019年第10期唐逸飞(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国际学校,江苏扬州225200)摘要:教师在体育课程教学中如果能促使学生加强协调性训练,就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足球基本技能。

要通过固定动作训练让学生提高熟悉度,通过组合动作训练让学生锻炼反应力,通过条件刺激训练让学生增强灵敏性。

关键词:协调性练习;足球;小学体育;技能中图分类号:G421;G623.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9)10-0042-01足球运动对抗性很强,是一项不仅需要团体合作意识,而且还对个人身体的协调性有较高要求的系统性运动。

协调性指的是身体各个部分之间在进行运动时的动作、速度、方向等之间的平衡和稳定。

协调性的提高,能够促使学生提高足球基本技能。

在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尝试将协调性训练和足球基本技能的训练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增强身体协调性的同时也强化足球基本技能,进而提高整体素质。

一、固定动作,提高熟悉度固定动作训练法指的是选择几个特定的动作,让学生围绕这些特定动作进行反复训练。

笔者尝试将足球基本动作融入其中,让学生提高对它们的熟悉度。

笔者将前后跳动作、肩部绕环动作等和足球技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反复训练,这样学生就能提高足球基本技能,夯实足球基本功。

足球运动需要学生围绕足球做出各种动作,笔者在固定动作训练中就将其中的一些重要动作如前后跳动作融入进去。

先让学生将足球放在地面,然后根据指令做出前后跳跃的动作。

在此训练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将绕环动作融入进去,如向前跳的时候向后绕环,向左跳的时候向右绕环,这样的动作训练能够很好地考验学生的身体协调性。

同时,在足球周围来回跳跃的方式也能让学生的弹跳力得到显著提高。

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不仅强化了腿部肌肉,同时肩部的肌肉也得到了相应的锻炼,对于足球的掌控能力也更强。

足球的基本动作有很多,包括盘带、颠球、吊准等都是足球的基本动作,笔者尝试将这些动作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反复训练。

足球校本课程简介

足球校本课程简介

足球校本课程简介武进区厚余小学本课程由蔡良、孟洪民等老师具体负责实施。

本课程于2006年9月,在全校1——6年级开始实施。

一、课程目标1、初步了解国内外足球运动的发展。

2、初步掌握足球运动的知识、技能以及比赛规则、足球运动保健常识。

3、感受足球运动的乐趣,激发足球运动健身的热情。

4.初步树立健康第一、终身健身的意识。

5、培养团队精神和合作能力,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二、课程内容1、构建小足球课堂教学模式。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活动为主线,以身心健康为宗旨”的足球活动课课堂教学模式。

2.建立三级足球活动网络。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一项具有巨大创造性的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学生、社会人士特别是我校师生的积极参与。

所以我们建立了学校、年级、班级的立体足球活动网络。

班级是足球教学的基础训练队伍。

各班根据班级实际情况,开展一些有益于足球教学的班队活动和课外活动,定期参加学校组织的课间足球比赛。

年级团队是以年级为基础,通过选拔组建班级团队成员而形成的。

学校足球队以足球活动中涌现出的有前途的青少年为主体,自觉参与。

校队每天都参加训练,他们训练很努力,很认真。

多次参加市、区比赛,成绩优异。

建立的三级一体化足球立体活动网络,为全体师生提供了一个优秀的足球教学阵地,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我校成为足球特色学校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3、教学与比赛相结合。

教学与比赛相结合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参与意识、竞争意识的有效方法,也是普及教学与提高技能的有效途径。

为此,我们切实实行四结合原则:课堂教学与课外实练相结合;校内训练与校外实战相结合;集中指导与个别辅导相结合;长期坚持与临战集训相结合。

注重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足球比赛活动,每年举行一次全校足球联赛,平时还安排运球跑、颠球、射门、一对一对抗等小型多样化比赛活动,以普及和提高师生足球水平。

三、课程实施(一)校本课程管理成立校本课程评价的领导小组,组织、指导、检查评价工作。

宝山小学校本课程《足球》水平二教案

宝山小学校本课程《足球》水平二教案
场地器材
1.场地:一个足球场
2.器材:40个四号足球
3.标志桶12个
教学
内容
1.运球、停球小游戏
2.游戏:直线运球接力
重点
难点
重点:对球的控制能力。
难点:传停球的力度和准确性。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与方法
开始
部分
3
1.激发学生热情。
2.做好课前准备,集中注意力。
课堂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检查人数。
2.让学生分辨出足球、篮球和排球。
3.带领学生用脚自由玩球,适时示范用脚踢球的方法。
组织:散点
自行练习
拓展
部分
10
提高灵敏、协调和平衡等运动素质。
游戏:看谁踢得准
规则:
1.必须用脚踢。
2.不准手抱着球跑。
1.安排游戏练习与比赛,让学生体会用脚踢球射门的要领和体验脚踢球的乐趣。
2.与学生共同总结出:要想踢好球,就要练好踢球的基本功。
2.对球的控制能力。
3.通过各种游戏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球性。
场地器材
1.场地:一个足球场
2.器材:40个四号足球
3.标志桶8个
教学
内容
1.球性练习:颠球练习
2.游戏:脚背颠球
重点
难点
重点:脚内侧传接球。
难点:传球动作固定。
顺序
时间
达成目标
学习内容
教师活动
组织与方法
开始
部分
3
1.激发学生热情。
2.做好课前准备,集中注意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原地无球脚背正面颠球的模仿练习。
3.组织学生进行持球自抛单脚自颠练习。

特色足球课总结报告范文(3篇)

特色足球课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前言随着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足球运动逐渐走进了校园,成为孩子们喜爱的运动项目之一。

为了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我校特开设了特色足球课。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实践,现将特色足球课总结如下:二、课程目标与实施1. 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激发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2)提高学生的足球技能,为今后参加更高层次的足球比赛奠定基础。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

(4)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体质。

2. 课程实施(1)教学内容:本学期足球课程主要包括足球基本技能、足球战术、足球比赛规则等。

(2)教学方法:采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将足球技能与游戏相结合,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3)教学过程:课前,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预防运动损伤;课中,教师通过讲解、示范、练习、比赛等形式,引导学生掌握足球技能;课后,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三、教学成果1. 学生足球技能水平得到提高。

通过一学期的学习,大部分学生掌握了足球基本技能,如脚内侧踢球、脚背正面踢球、头顶球等。

2. 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得到提升。

在足球比赛中,学生学会了互相配合、互相支持,培养了良好的团队精神。

3. 学生身体素质得到锻炼。

足球运动具有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作用,学生在学习足球的过程中,身体素质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高。

4. 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日益浓厚。

随着足球技能的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程度不断提高,纷纷加入足球社团,积极参加校内外的足球比赛。

四、存在问题与改进措施1. 存在问题(1)部分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不高,参与度不够。

(2)教师对足球技能的讲解和示范不够深入,学生掌握技能的速度较慢。

(3)教学设施不足,影响教学效果。

2. 改进措施(1)加强宣传,提高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2)教师应深入讲解足球技能,注重示范,提高学生的技能掌握速度。

(3)积极争取学校支持,改善教学设施,为教学提供更好的条件。

足球课程标准

足球课程标准

足球课程标准1. 引言本文档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足球课程标准,以便于教练员和学生在足球训练中达到最佳效果。

通过规范化足球课程内容和要求,我们能够提高足球训练的质量和效率,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足球技巧和战术能力。

2. 课程目标本足球课程的主要目标如下:- 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热爱- 提高学生的基本足球技术,包括传球、射门、控球等-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战术意识- 培养学生的体能和耐力,以适应足球比赛的要求-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领导能力3. 课程内容本足球课程包含以下内容:3.1 基础训练- 传球和接球技巧- 射门和射门力量训练- 控球和带球技巧- 盘球和过人技巧- 头球技巧和高空争顶3.2 战术训练- 场上位置和跑动意识- 防守和抢断技巧- 进攻战术和配合- 战术打法和战术调整- 对抗训练和比赛模拟3.3 身体素质训练- 足球特定的体能训练- 爆发力和速度训练- 耐力和持久力训练- 平衡和灵活性训练- 伤病预防和康复训练4. 课程要求为了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参与足球训练,并达到课程目标,我们对学生提出以下要求:- 积极参与课程活动,努力提高自己的技能和水平- 遵守教练员的指导和规定- 尊重队友和对手,树立正确的竞争观念- 遵守比赛规则和足球道德准则- 保持良好的身体状况和健康惯5. 评估与考核为了评估学生的研究情况和技能水平,我们将采取以下考核方式:- 日常表现评估- 技术测试和比赛成绩- 课堂作业和训练报告- 考试和竞赛参与情况6. 结语本足球课程标准的制定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足球训练的效果。

我们希望通过这套标准,能够培养出更多的优秀足球人才,并为足球运动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练员和学生在遵循这些标准的基础上,共同努力,相信一定能够取得良好的训练成果和比赛成绩。

如需了解更多详情,请参考附录中的详细课程内容和要求。

足球课程介绍及授课计划

足球课程介绍及授课计划

足球课程介绍及授课计划1. 课程介绍足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足球的兴趣和理解,并发展他们的足球技能和团队合作精神。

通过课程的研究和实践,学生将能够提高他们的技术水平,增强身体协调能力,并培养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

在本课程中,学生将研究以下内容:1.1 足球基本技能学生将研究足球的基本技能,包括传球、控球、盘带、射门、门将技术等。

通过反复练和指导,学生将能够熟练掌握这些技能,并能在比赛中运用。

1.2 足球战术和战术应用学生将了解足球的基本战术,如进攻和防守的策略,团队合作等。

在实际比赛中,学生将有机会应用这些战术,并提高他们的比赛意识和战术执行能力。

1.3 体能训练和身体协调为了帮助学生提高他们的足球技能,我们还将进行体能训练和身体协调练。

这将包括爆发力、耐力、平衡、柔韧性等方面的练,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足球比赛的要求。

2. 授课计划2.1 第一周- 课程目标:介绍足球课程的内容和目标,了解学生的水平和兴趣,并进行初步技术评估。

- 授课内容:- 足球的基本规则和技术要领- 传球和控球技术的基础练- 团队合作活动和小组比赛2.2 第二周- 课程目标:研究足球的进攻技巧,并进行团队合作训练。

- 授课内容:- 盘带和射门技术的练- 进攻战术和配合练- 小组比赛和实际比赛模拟2.3 第三周- 课程目标:研究足球的防守技巧,并进行战术应用训练。

- 授课内容:- 防守战术和反击练- 团队的防守和配合- 小组比赛和实际比赛模拟2.4 第四周- 课程目标:综合运用技术和战术进行比赛。

- 授课内容:- 比赛策略和规划- 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的训练- 实际比赛和比赛总结3. 结束语本足球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提高足球技能和团队合作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足球的兴趣和热爱。

通过系统的研究和训练,我们相信学生将能够在足球领域取得长足的进步。

希望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程,并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以上为足球课程介绍及授课计划,请学生们做好准备,准时参加课程。

体育-小学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体育-小学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

小学体育水平二《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秉持“健康为先”的教育理念,依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版)》所规定的要求,本教学活动旨在结合小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及其拓展需求,从水平二学生的心理认知发展和生理成长规律出发,尊重足球运动的内在规律。

通过融入简单、高效、有趣的游戏元素,旨在提升学生在足球课程中的体质健康水平和足球技能。

在教学过程中,致力于营造一种自我体验、自我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在宽松、和谐、开放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锻炼。

通过游戏体验锻炼的价值,享受足球带来的快乐,从而实现教学与学习的和谐统一。

二、教材分析本课选自人教版《体育与健康》教师用书“小足球单元”的脚内侧踢球。

脚内侧踢球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足球技术,它的技术特点是支撑腿在球侧,踢球腿在摆动中膝关节外展,脚掌绷紧与地面平行,脚尖微翘,用脚内侧击球的后中部,采用推送或敲击的方法将球踢出。

该动作脚与球的接触面积大,出球平稳而且准确,是众多足球技术中最常用,也最易掌握的一种踢球方法。

通过小足球活动能够发展学生的奔跑、力量、耐力、灵敏、协调、反应等能力,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建立自尊与自信,促进心理健康。

三、学情分析本课教学对象为水平二四年级的学生,这个阶段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

这时的学生思维敏捷,观察、分析和动手能力逐渐成熟,竞争意识也逐渐增强,同时在体能方面也正好处于一个上升期。

学习“脚内侧踢球”,对只有浅显足球经验的水平二学生来说会面临相当大的难度,最主要是来自于踢球时的脚型控制、触球部位是否准确以及支撑脚的站位等等。

综上所述,教学中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多接触球,熟悉球性,且提供简单易行活泼有趣的课堂组织形式,再结合教师设计的游戏竞赛的方式,更好地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活跃课堂氛围,使之能在不知不觉中达成学习的目标。

四、教学目标1.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正确的足球脚内侧踢球的动作要领。

校园足球课程 课前准备活动内容1-10节课计划

校园足球课程 课前准备活动内容1-10节课计划

实践课准备活动部分(参考内容)第一课: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教学步骤:1、一人一球,在指定区域内进行有球活动2、内容:(1)单、双手持球在跑动中做各种有球的上、下肢、绕体、摆腿等动作(2)运球、双手耍球,手、脚、腿的结合等(3)持球移动脚步、跑跳步、前、后、左、右移动等(4)原地拉伸:上、下肢、躯干、胯下,绕腿、体前、体后、转体等(5)持球继续跑动、移动脚步、与其他队员交换球(上、下、体前后等)(6)脚下运控球(小幅度)、停球交换球(踩住)、主动交换球(呼应)等(7)原地拉伸:小幅度进行(类似热身操)(8)足球游戏:(前面上、下肢的活动导入下列两个游戏中)①“搬运工(单手、双手持球2-5只)”②“运控球接力”(单双手、单双脚控球2-4只)第二课: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教学步骤:(一人一球体会对球的控制后,导入课的基本部分:球性球感)1、结合足球启蒙练习的热身活动(明确脚的部位、25-30个动作、球性、假动作)2、队形:成圆形、弧形或两列均可(1)脚背正面直行运控球(短距离、体会部位)(2)原地前脚掌触及球(3)跳踏球(前脚掌前推、后拖、向左、向右转体)(4)单、双脚的左、右拨球(5)脚内侧横拨球(横向移动、前后移动、向左、向右横拨球转体)(6)左(右)脚扣球转体(7)脚背内侧扣球转体(8)脚背外侧扣球转体(9)连续身后拖球转体(10)连续脚背内侧内扣球注明:在此安排:拉伸活动:重复上节课内容(11)连续脚背外侧外扣球(12)两脚交替内扣球转体180(13)两脚交替外拨球(幅度从小渐大)(14)直线运控球+左右变向运控球(左拨球、右拨球、距离3-5米、45度角)(15)直线运控球+转体360度继续运控球(16)脚背内侧绕半径3米的弧线路线(17)脚背外侧绕半径3米的弧线路线(18)脚背内侧运控球走四角路线(19)脚背外侧运控球走四角路线(20)颠球(单脚、双脚)、脚拍球、颠高、低球、结合腿部、胸部、头顶等注明:在此安排:拉伸活动:足球专项内容(21)结合假动作的球性练习:①、身体的虚晃②、腿部的虚晃③、外跨假动作④、内跨假动作⑤、身体虚晃+内跨步假动作(附:假动作虚晃1次+动作、摆腿动作可2次)⑥、身体虚晃+外跨步假动作(附:假动作虚晃1次+动作、摆腿动作可2次)⑦、内跨外拨球、外跨外拨球、移动中的外跨外拨球⑧、侧拖球跑动(单脚)⑨、外跨+右(左)外拨球+左(右)外拨球⑩、外跨身后拖球转体第三课: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教学步骤:1、一人一球,脚下运控球活动(FREE)2、在20平米见方规定范围内:(1)一人一球运控球,速度慢渐中等速度,任意方向行进,注意躲避免冲撞(2)拉伸活动:专项内容(一人、两人结合等)数次练习后将内容导入基本部分:青少年速度与灵敏练习(3)结合“软梯”、立柱、绳、栏架等器材进行的各种脚步练习,含快速跑结合器材等(4)游戏:“找朋友”(听信号反应),传球距离5-8米范围,地滚球,控制球速,避免撞球(5)练习:介绍30米跑、跑动加灵敏练习,结合球及听(看)信号练习反应等第四课: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教学步骤:1、结合“软梯”、立柱、绳、栏架等器材进行的各种脚步练习2、主要内容:(主要各间距的调整)(1)单一跑动动作(2)跑跳步结合注明:在此安排:拉伸活动:足球专项内容(3)器材的摆放:图形、角度、组合、顺序、间距等(4)结合球的连续内容:传接球、启蒙动作、“二过一”传接球(5)导入课的基本部分:射门(含GK内容)第五课:课前准备活动内容:教学步骤:1、足球专项准备活动:(亦可利用辅助器材进行联系)①各种跑动(步幅大小、频率快慢)②变速跑动③前后、左右移动跑动④单脚、双脚脚步移动⑤屈膝踢腿⑥摆跨展髋(幅度渐大、节奏渐快)⑦左、右侧滑步⑧急停、急起、转身跑动⑨介绍起动、跑动、滚翻、跳跃组合(顺序可混编)。

足球校本课程纲要

足球校本课程纲要

足球校本课程纲要介绍本文档旨在提供足球校本课程的纲要,以帮助学校开展足球教育课程。

足球作为一项受欢迎的体育运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积极的竞争意识。

课程目标本课程的主要目标是:- 帮助学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如传球、射门和控球等。

- 培养学生的协调和灵活性,提高他们的体能水平。

- 加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他们的领导才能。

- 培养学生的纪律和责任感,并通过足球让他们学会自我管理。

课程内容本课程将涵盖以下内容:1. 足球基本技能训练:传球、射门、头球、控球、盘球等。

2. 足球战术训练:攻防转换、团队配合、战术布置等。

3. 足球规则和裁判知识:研究足球比赛的规则和常见判罚,并了解裁判员的职责。

4. 比赛实战训练:组织学生进行足球比赛,让他们实践所学技能并提高比赛经验。

课程安排本课程的安排如下:- 每周一节课,每节课60分钟。

- 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理论课时间为30分钟,实践课时间为30分钟。

- 在实践课中,学生将进行足球技能训练和战术训练,并组织比赛实践。

评估方式为了评估学生对足球校本课程的掌握程度,将采用以下评估方式:- 平时表现:包括参与度、纪律性、技能表现等方面的评估。

- 技能测试:对学生在课程中学到的足球技能进行测试。

- 比赛评估:评估学生在比赛中的表现和应用所学技能的能力。

资源需求为了顺利开展足球校本课程,需要以下资源支持:- 足球场地:提供适合足球训练和比赛的场地。

- 足球装备:足球、球门、训练用具等必要的装备。

- 教练人员:拥有足球教学经验的教练员。

- 时间安排:合理安排课程时间,确保学生能够参与。

结论足球校本课程的开展不仅有助于学生的身体素质发展,还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掌握足球的基本技能,并在比赛中展现所学知识和技能。

学校应积极支持和开展这一课程,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教育机会。

三店街中心小学小学校队足球专项课

三店街中心小学小学校队足球专项课

小学校队足球专项课课次:1理论课(具体见多媒体课件)小学体育1、小学体育课的重要性和目标2、体育课教学常规教育3、《小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定和评价小学校队足球专项课课次:2一、课的内容:1、足球简介2、熟悉球性、颠球3、学习脚内侧踢球、接球4、学习脚背内侧踢球、接球二、课的目标:1、提高学生球性2、掌握基本的颠球技术3、基本掌握脚内侧踢球、接球技术4、基本掌握脚背内侧踢球、接球技术三、课的重点、难点1、脚内侧踢球、接球技术2、脚背内侧踢球、接球技术四、场地器材要求1、小学七人制足球场器材:30个足球课的教学组成1. 准备部分 15′1.1课前常规队长集合,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提出目标要求。

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1.2徒手操(8节)1.3 绕足球场慢跑两圈1.4 走与跑练习(25米)①脚尖走-脚跟走②后踢腿跑③后退跑④向左(右)前后交叉步2. 基本部分 16′2.1足球简介 5′2.2熟悉球性练习 7′1)两脚内侧交替扣球2)右内推右拉,左内推左拉3)右外推右拉,左外推左拉4)右拉左内推,左拉右内推5)两脚交替拉:横拉、后拉2.3 学习脚背正面颠球 15′上体放松,摆小腿,做好脚上挑动作,击球时踝关节固定,击球的下部。

踝关节放松、脚尖向下或上勾、身体不够放松。

每人一球,练习5分钟,要求动作正确,次数逐步增多。

2.4 学习脚内侧踢球、接球2.4.1 教师完整示范:踢、接定位球(简介踢、接反弹球、空中球)2.4.2 动作要点:①踢球:直线助跑,支撑脚踏位准确,踢球的脚型正确,动作协调。

(重点)②接球:正对来球,接球脚放松,接触球时做好前迎后撤动作。

(难点)2.4.3 易犯错误:①踢球腿膝盖外转不够,脚尖没有翘起,脚内侧没有前送,动作紧张,成直腿扫球。

②接球腿的踝关节过于紧张,离地过高,使球漏过。

2.4.4 .组织教法与要求:踢球:①教师示范,学生模仿,做原地与上前一步的模仿练习。

足球校本课程教案

足球校本课程教案
阐述开球、界外球、角 球、球门球等重新开始
比赛的方式。
越位规则
重点解释越位的定义、 判罚标准及其对比赛的
影响。
裁判手势及判罚标准
01
02
03
04
主裁判手势
介绍主裁判在比赛中的各种手 势,如进球、越位、犯规、出
牌等。
助理裁判手势
解释助理裁判如何协助主裁判 ,特别是在越位和边线出界时
的手势。
出牌标准
详细列出黄牌和红牌的判罚标 准,包括各种犯规行为和严重
脚外侧传球
用脚外侧部位传球,适用于中长距 离和需要改变方向的传球。
脚背传球
用脚背部位传球,适用于高空球和 远距离的传球。
射门技术
脚内侧射门
用脚内侧部位射门,适用于近距 离和准确度要求高的射门。
脚外侧射门
用脚外侧部位射门,适用于需要 改变方向的射门。
脚背射门
用脚背部位射门,适用于高空球 和远距离的射门。
通过实践训练和小组合作,培养学生 的团队协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课程安排与时间
课程时间
每周一次,每次90分钟 。
课程安排
前30分钟进行热身活动 和基本技能训练,中间 30分钟进行战术讲解和 小组对抗练习,最后30 分钟进行总结和放松活 动。
课程内容
根据学生的年龄和水平 ,安排不同的教学内容 和活动,包括基本技术 、战术配合、比赛规则 等。
攻防转换
强调攻防转换的重要性,指导球员在失去球权后迅速组织防守,同时 在获得球权时快速发动进攻。
04
足球规则与裁判法
足球比赛规则介绍
球场和球员
介绍球场尺寸、标记、 球门大小,以及比赛所
需球员人数和位置。
比赛时间
详细解释比赛的两个45 分钟半场,中场休息, 以及因伤停、换人等导

小足球校本课程纲要

小足球校本课程纲要

小足球校本课程纲要___的小足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勇于拼搏、不怕困难、吃苦耐劳的精神,同时锻炼学生在比赛中的临场反应能力,发展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配合的能力。

以下是课程的具体内容和目标。

一、课程目标1.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科学素养的葵英人。

2.使学生体会足球带来的快乐。

3.锻炼学生在比赛中临场反应能力,发展速度、灵敏、协调性等身体素质。

4.培养学生团队精神,与队友合作配合的能力。

二、分阶段目标1.培养学生对足球运动的兴趣和爱好。

2.使100%的学生掌握基本的足球球技能。

3.使95%的学生掌握基本个人技术。

4.使85%的学生练双人、多人传接球,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意识。

5.通过足球课程的研究培养学生不怕困难、勇于拼搏的精神。

三、课程内容1.安全教育,包括上课时服装要求和纪律要求等的传达。

2.发展学生体能,短距离快速跑的能力。

3.简单足球技巧的练,包括足球技巧的专门性练、短距离传球练和二过一配合练。

4.长距离传球练和带球突破技术练。

5.一对一攻防转换练和颠球练,对足球的球感培养,增强学生对足球运动的热爱。

6.定点射门技术练,右脚正脚背抽射技术的研究和练。

7.讲解足球场上的位置、站位、跑动,培养学生在足球场上的配合意识和合作精神,组织小场地的5人对抗赛,增加学生对比赛的了解,以及在比赛过程中位置和跑动的深刻体会。

以上是___小足球课程的纲要,旨在让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培养自信、勇气和团队协作精神,同时提高身体素质和技能水平。

现出较大的困难和不足在足球训练中,应该遵循科学的训练方法、合理的运动负荷和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和灵活多变的优势。

为了实施这样的课程,需要准备足球、足球场、学生的体能储备以及教师安排好教学进度。

在足球场上进行集体授课,每周一次,每次35分钟。

评价学生的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可以通过足球课堂表现评价、常规评价、学生考评、服装勤评和在练中的行为表现评价等具体方法。

小学《田径足球》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田径足球》校本课程教材

小学田径、足球校本课程一、指导思想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田径运动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掌握大众健康、休闲运动领域与田径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工作方法。

其任务为:1.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田径运动的部分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及田径基础内容的教学方法与技巧,达到会做、会讲、会教。

2.全面发展学生的各项身体素质,为学习和掌握其它体育项目打下良好的素质基础。

3.通过田径基础内容的教学与实践,使学生初步具备运用所学的田径运动知识,从事和指导健身和快乐体育活动。

4.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结合田径教学特点,注重对学生进行组织观念、整体观念教育,树立互帮互学的群体意识;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强化学生职业教育,促进个性的发展。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田径运动是以跑、跳跃、投掷等运动技能组成的,以个人为主的运动项目。

学期课程主要是以田径为主。

专业课程和其它辅助课程相结合,其中专业课包括田径、运动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以及发展身体素质为主。

同时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健全心理素质的发展。

而用其它辅助课程。

如排球、足球、乒乓球、技巧等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情趣,并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一)、课程内容:1、简单介绍田径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2、了解田径运动的分类(田赛、径赛)以及明确今后课程的主要方向。

3、学习田径有关的基础理论知识。

4、传授基本的技术动作。

5、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

6、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

7、增加排球和足球、乒乓球、技巧等基本的技术。

(二)、课程安排:1、体质前测:对学生的身高、体重、体前屈、立定跳远、50M、50M ×8往返跑进行测试,建立学生个人档案。

2、对于田径技术教学,不光注意教学方法的效果,还应注意方法的趣味性和多样性。

因此,在课程的安排中,多采用丰富的资源。

3、按照进度表进行循序渐进的授课,每一阶段进行成绩评定,检验过程,并定期研讨,改进,完善教学方法。

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标准-最新国标

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标准-最新国标

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标准1范围本文件规定了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的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各等级评价的场地器材要求、受测者测试要求、测评员评价要求及合格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学段学生足球课程运动能力的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本文件。

3.1传球football passing使用身体有效部位将足球击向预定目标的动作。

3.2运球football dribbling在运动中使用脚的不同部位连续推拨足球的动作。

3.3接球football receiving使用身体有效部位主动将运行中的足球接控在所需位置上的动作。

3.4射门shooting使用身体有效部位将足球击向球门的动作。

4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等级评价内容合格要求达标要求一级单个技能定位球射门男≥4分、女≥3分4项均合格为达标单个技能脚内侧传地滚球男≥5分、女≥4分完整技能运球绕杆-运球射门男≤15s、女≤18s比赛五人制足球比赛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表1足球课程学生运动能力评价内容与达标要求(续)等级评价内容合格要求达标要求二级单个技能脚内侧射门男≥4.5分、女≥3.5分4项均合格为达标单个技能多方向脚内侧传球男≥6分、女≥4分完整技能运球绕杆-传接球-接反弹球-传接球射门男≤25s、女≤37s比赛五人制足球比赛4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三级单个技能脚背正面固定球射门男≥3.5分、女≥2.5分4项均合格为达标单个技能多方向脚背内侧传固定球(长传球)男≥1分、女≥1分完整技能运球绕杆-传球-接反弹球-运球突破-行进间射门男≤22s、女≤37s比赛十一人制足球比赛5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四级单个技能脚背内侧射门男≥3.5分、女≥2.5分4项均合格为达标单个技能连续脚内侧传球男≥18次、女≥16次完整技能传接球-运球绕杆-传球-接反弹球-运球突破-传接球射门男≤30s、女≤45s比赛十一人制足球比赛5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五级单个技能脚背正面移动球射门男≥2.5分、女≥1.5分4项均合格为达标单个技能远距离脚背内侧传固定球(长传球)男≥6分、女≥4分完整技能运球绕杆-运球传球-长传射门-接反弹球-运球传球-接球射门男≤35s、女≤55s比赛十一人制足球比赛5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六级单个技能任意球射门男≥2.5分、女≥1.5分4项均合格为达标单个技能脚背内侧传移动球(长传球)男≥2分、女≥2分完整技能带球跑-运球变向-接反弹球-运球绕杆-射门男≤25s、女≤32s比赛十一人制足球比赛5个及以上观测点应达到合格要求5各等级运动能力测评5.1运动能力一级5.1.1定位球射门5.1.1.1场地器材要求场地器材要求如下:a)场地:天然草或人工草足球场;b)器材:普通4号足球、五人制足球门(高2m×宽3m)、九宫格、卷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ordination, Agility, Motor Skills 协调性,灵敏性,移动技术
FIFA Grassroots Coordination, Agility, Motor Skills 国际足联草根足球 协调性,灵敏性,移动技术
Coordination, Agility, Motor Skills 协调性,灵敏性,移动技术
• 协调性是指大脑对肌肉进行控制达到完成动作的目的 • 具备良好协调性的青少年队员可以很好的:
− 控球和带球,跑动更快,跳的更高,射门更有力,抢 点更准 但最重要的是,协调性练习的主要目的
是提高队员的灵活性和移动能力。
Coordination, Agility, Motor Skills 协调性,灵敏性,移动技术
• 8-12岁是青少年队员发展协调性能力的最佳时间
• 发展协调性能力: − 通过不同的方法提高协调性能力,比如有球或无球的 练习,移动和跑动,以及其他活动(比如手球比赛)
− 练习内容的多样性和不同方法的结合才能达到最佳的 练习效果
− 为达到提高协调性能力,通过不同方法进行不断练习 : • 协调性练习 • 有球的练习和比赛
− 协调性练on, Agility, Motor Skills 协调性,灵敏性,移动技术
• 6-12岁,每节训练课都要有协调性练习(在训练课 开始阶段)
• 长度:15分钟,3种方法 • 练习内容必须:
− 有球或无球 − 带有竞争性 • 练习内容的调整: − 不要过难 − 不要过易 − 保持趣味性 不断变换练习的方法 • To sum up : • 总结 − 质量比数量更加重要 − 队员的积极性是最重要的 − 不要在队员感到疲劳时进行练习
• 例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