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冠脉搭桥术是一种用于治疗冠心病患者的重要手术方法。
在进行冠脉搭桥术时,麻醉处理是至关重要的环节,它能够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同时减少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本文将介绍冠脉搭桥术中常用的麻醉处理方法,以及其在手术中的作用。
一、全身麻醉全身麻醉是冠脉搭桥术中最常见的麻醉处理方法之一。
在全身麻醉下,患者将进入无意识状态,手术期间不会感觉到任何疼痛或不适。
全身麻醉包括使用静脉药物和吸入麻醉药物,通过调整药物剂量和浓度来维持患者的麻醉状态。
在全身麻醉下,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指标。
同时,他们还需要根据手术情况进行麻醉深度的调整,以确保手术过程的安全和有效进行。
二、局部麻醉除了全身麻醉外,冠脉搭桥术中还可以使用局部麻醉。
相比于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具有恢复迅速、副作用较少等优点,适用于某些特定病例。
局部麻醉可以通过麻醉药物的直接注射或者局部浸润的方式实施。
麻醉药物会阻断冠脉区域的神经传导,并减轻患者在手术中的疼痛感。
麻醉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以及手术的特点来决定是否采用局部麻醉,并确定使用的药物和剂量。
三、监测麻醉效果在冠脉搭桥术中,麻醉医生需要密切监测麻醉效果,以确保患者在手术期间处于适当的麻醉状态。
目前,常用的监测方法包括血压监测、心电监护和麻醉深度监测等。
血压监测可以通过测量患者的动脉血压来评估麻醉深度和循环状态。
心电监护则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心律和心脏功能,并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麻醉深度监测则可以通过监测脑电图等指标,来评估患者的麻醉深度和意识状态。
在手术过程中,麻醉医生需要根据监测结果来调整麻醉药物的剂量和浓度,以确保患者的麻醉效果处于理想的范围。
总结起来,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是一项关键而重要的工作。
通过合理选择麻醉处理的方式,可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不会感到疼痛和不适,同时也能够保证手术顺利进行。
麻醉医生在冠脉搭桥术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效果,做出及时调整,以保障患者的安全与康复。
冠脉搭桥的麻醉
全身麻醉需要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
局部麻醉
局部麻醉是将麻醉药物注射到手 术部位周围,使手术区域的感觉 神经传导被阻断,达到镇痛的目
的。
局部麻醉适用于较小的手术或某 些特定部位的手术,如四肢手术
等。
局部麻醉操作简单,对患者的生 理干扰小,但镇痛效果不如全身
在手术过程中,根据患者的反 应和手术需要,调整麻醉药物 的剂量和使用方法。
麻醉药物的副作用与处理方法
01
02
03
04
呼吸抑制
可能导致呼吸困难或窒息,需 密切监测并及时处理。
心血管事件
可能引起血压波动、心律失常 等心血管事件,需及时监测并
处理。
苏醒延迟
手术后患者苏醒时间延长,需 及时查明原因并处理。
手术发展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冠脉 搭桥手术逐渐成为一项成熟的心 脏外科手术,手术成功率逐年提
高,并发症发生率逐渐降低。
手术现状
目前,冠脉搭桥手术已经成为治 疗冠心病的主要手段之一,尤其 适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手术适用人群
严重冠状动脉病变患者
其他心脏疾病患者
由于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缺 血,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
麻醉。
镇静镇痛
镇静镇痛是通过给予患者镇静药物和 镇痛药物,使患者处于安静、舒适的 睡眠状态,同时减轻手术过程中的疼 痛和不适感。
镇静镇痛需要专业的麻醉师进行操作, 并需要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镇静深 度。
镇静镇痛适用于短小手术或诊断性检 查操作,如胃镜、肠镜等。
04 麻醉对冠脉搭桥手术的影 响
麻醉对手术过程的影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病人的麻醉处理
海 南 医学 院 学报 2期
2 0 ,( )1 5 18 0 2 8 2 :2 - 2
Jt- /o ia dclC l g ou a fHa n Meia o ee n n l
15 2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病 人的麻醉处理
陈 新 春 , 诚 章 傅
循 环 下 冠 脉 搭 桥 术 (f- u c rn r atr 血 , 成 血肿 使 狭 窄 加 重 , 上原 因可 引起 患 者 不 o p mp oo ay r y e 形 以
b ps rfn O C B ). 主要 由于:① 快 车 道 稳 定性 心 绞痛 , 至 急性 心 肌梗 塞 。冠状 动 脉 硬化 y asgat g P A Gt J i 3, 4 甚 心 脏外 科 的 兴起 , 心 脏 手 术创 伤 更 小 , 术 过 程 常 侵 人 多支 血 管 , 常病 变 在 主 要冠 状 动 脉 近端 , 使 手 通 更 简 单化 , 医疗 费 用 低 。 ② 尽 管 冠状 动 脉成 形 术 多 见 于 分叉 部 位 , 发 生 在 左 主干 、 降 支 , 角 可 前 对 ( T A)具 有 创 伤 小 的 特 点 , 术 后 再 狭 窄 发 生 支 和 右 冠状 动 脉 及 回旋 支 ,走行 于心 肌 内的 冠状 PC 但 率较 高 (0%- 0%) 并 约 3 3 6 , 0%的患 者 在 3个 月 动 脉 不 易发 生 病 变 , 变 也 可能 很 广 泛 , 及 远端 病 累 内 尚需 再 次接 受介 入 或手 术 治疗 [ ③ 虽 体 外循 环 动 脉 , 5 1 。 以致 无 法手 术 治疗 。
( 京 医科 大 学 第 一 附 属 医 院 麻 醉 科 , 南 南京 2 0 2 ) 10 9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培训课件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升主 动脉和冠状动脉梗阻远端用体大隐静 脉
“搭桥”,或者用 体内乳动脉远端与冠状动 脉梗阻的远端相吻合,使病变冠状动脉供 血 区的心肌重新获 得血运. 冠状动脉的主要 分支包括(1)左前降支及其主要对角支;(2) 回旋支及其主要左室支;(3)右 冠状动脉及 后降支.
病病人在发现心肌缺血方面比心电图更敏
感,较早地发现术中心肌缺血,可持续监测 前负荷 (左室终末舒张面积EDA)心肌缩力 (射血分数EF或短轴缩短分数FS等)和心排 量.有研究表明,TEE对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 区域性室壁 运动异常,或收缩期室壁增厚的 发现,都早于心电图缺血的改变,对前负荷 的测定也比PCWP更好.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5
3中心静脉压 :主要反映右心充盈压及脑静 脉.在左心功能良好者右心充盈压与左心充 盈压可有其相关性.但对左心功能不全者,最 好采用漂浮导管监测肺毛细血管楔压 (PCWP)和心脏指数(CI)等,以便准确判定 心功能的变化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6
4二维食管超声心动图(TEE)和脉冲多普勒: 是一种新型 的术中心室功能监测工具,冠心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9
全麻效果较芬太尼更好,心血管状态更稳定, 可为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首选药物.常配以 安定或咪唑安定,依托咪酯 ,氟哌啶 , 羟基 丁酸钠等镇静药物.肌松药物常选用库溴铵 气管插管静脉注射为 0.1~0.15mg/kg,2~3min内肌松药达高 峰,不释放组胺,可使心率增加而与大剂量芬 太尼用可抵消对心率的影响.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12
.心肌供血减少或需氧增加均易导致心肌缺 血缺氧,因此防止和解除心肌缺血的主要措 施在于改善心肌供氧及降低心肌需氧,且后 者更为重要.其中心动过速及左心前负荷增 加是破坏心肌氧供/氧需平衡的最危险因素. 因为心动过速不但因舒张期缩短而降低冠 脉流量,同时心肌需氧量与心率也成正相关, 所以心动过速,既使心肌供氧少,又增加心肌 需氧量,故应竭力防止.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资 料 与 方 法
每 次 1 2 mg 即 可 控 制 心 率 不 超 过 8 0 0 , 0次 / n 手 术 时 间 mi。
为 ( . ±0 5 h 麻 醉 时 间 ( . ±0 4 h 术 中 输 液 总 量 (9 3 3 .) , 4 1 .)。 80
意 。术 后 苏 醒 时 间 ( . 2 3±0.) , 管 时 间 术 后 ( . 12 8 h拔 32± . ) h I U 停 留 时 间 0 5 10 , 后 ( . 。 C . ~ .d 术 7 0±16 d出 院 。 无 脑 .) 血管意 外 、 肌梗 塞等并发症 , 住院 期间死亡 。 心 无
定 , 少 心 肌 抑 制 及 心 肌 氧 耗 , 应 用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纠 正 手 减 并 术 操 作 引 起 的 血 压波 动 , 麻 醉 的 关 键 。此 类 病 人 心 脏 功 能 是
及 代 偿 能 力 往 往 很 差 , 醉 诱 导 应 力 求 平 稳 , 们 采 用 小 剂 麻 我
旧性 心 梗 1 2例 , 能 性 室 壁 瘤 3例 , 并 有 肾 功 能 不 全 、 功 合 高 血 压 、 尿 病 或 脑 血 管疾 病 者 6 糖 9例 , 皮 冠 状 动 脉 腔 内成 型 经
±30 ml所 有 病 人 均 未 输 异 体 血 。 6 8) , 6例 病 人 于 搭 桥 完 成 后 , 冠 脉 血 流 测 量 仪 测 定 每 支 桥 的 血 流 量 及 波 形 , 果 满 用 结
0 3 。 入 室 后 即 监 测 E G、 p 2 B , 罩 吸 氧 。 麻 醉 诱 .mg C SO 、P 面 导 采 用 咪 唑 安 定 0 0 ~0 0 mgk 、 胺 酮 0 4 .5 .7 /g 氯 . ~0 5 /g .mgk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体会
停 。 由于 丘脑 下部 受 累及 意识 障碍 , 易 出现 中枢 性 高热 、 激性 溃 疡 、 固性 应 顽 呃逆及肺 内感 染 , 积极 防治 并发 症 有利 于提 高疗 效 。本 组 资 料显 示 死 亡 率 达
水肿程度 以及数 目。本组 3处 以上病 灶 者 占6 . % , 1 1 以中脑 、 丘脑伴 其他部位 梗 死最常见 , 大脑后动脉是基底动脉终末 分 支, 供应中脑 、 丘脑的深 穿支较其 皮层 支
摘
要 目的 : 5 对 8例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糖 尿 病 l 例 (5 9 ) 左 室 射 血 分 数 5 2.% ,
( F 04 0 7 。 E ) .0— .2
状 动 脉搭 桥 手 术 的麻 醉 管 理 进 行 回 顾 性
血 流供应 0 。因此 , 中维持 心肌 的氧 术 供需平衡 , 主要是通过降低心肌氧耗来 实
时间 25 ±I2 小 时。 术 中 输 血 3 例 . . 0
动力学干扰 小的麻 醉药。③ 当术 者搬 动 心脏时 , 由于心脏结构改变及重力等原 因 常出现低血压 , 因容量不 足 , 取头低 如 可
芬太尼 4~ k 。声 门喷 2 6 g %利多卡因 2~ m , 4 !3分钟 后行 气管插 管。潮气 量 6
7 00 50 4宁 夏 医 科 大 学 附属 医 院 ( 银川 )
Ⅲ级 2 例 , 7 Ⅳ级 9例 ; 术前有不稳 定性心 绞痛 3 0例( 17 ) 稳定性心绞痛 l 5.% , 9例
(27 ) 心 肌 梗 死 病 史 患 者 2 3 .% , 3例 ( 96 ) 合 并 高血 压 3 3 .% ; 9例 (7 2 ) 6.% ,
2 Mih a M , h ia tv Dh rA , ta . pr- s r S rv s a a S, a e 1 A o s e t e e au to f h mo y a c i sa ii p ci v l a in o e d n mi n tb lt v y d rn f —p mp c r n r re y b p s i" u i g of— u o o ay a t r y a s Sl一 l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近些 年来 ,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搭 桥 术 ( P A G) 非 O C B 愈
[ ] 安 刚 .婴 幼 儿 麻 醉 学 [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25 4 2 M] 人 2 0 :7 [ ] 徐启 明 .临 床 麻 醉 学 [ .2版 .北 京 : 民卫 生 出 版 社 ,0 5: 3 M] 人 20
问题 。 因4 J 皮 肤 薄 , 下 组 织 少 , 表 ,L 皮 体
19 83 9 7: 4
小 儿 骶 骨 是 软 骨 , 完 全 骨 化 。所 以 穿 刺 时 操 作 应 轻 柔 , 未 以免 进 针 过 深 或 穿 过 骶 骨 , 起 并 发 症 。 另外 , 儿 骶 管 内蛛 引 小 网膜 囊 位 置 较 低 , 穿 刺 过 深 , 有 误 入 蛛 网膜 下 腔 造 成 全 脊 如 易
麻 的可 能 , 以应 提 高 警 惕 L 。f J 骶 管 短 ( ~5n , 管 所 l L 3 ] , 1 l m) 骶
[ ] 陈浩 铭 , 丽 蓓 .小 儿 硬 膜外 阻 滞 13例 临 床 分析 [ ] 5 张 6 J .临床 麻 醉 学 杂 志 ,95,1 1 :1 19 1 ( )4 [ 稿 1 ] 21 0 收 3期 0 0— l一1 5
非 体 外循 环 冠状 动 脉 搭桥 术 的麻 醉 管 理
张孝华 , 莫 耀 , 陈 红 , 陈小琴 , 恒 叶 , 晓 宁 蔡 赖
( 东省茂 名 市 中医院 , 东 茂名 5 5 0 ) 广 广 2 0 0
[ 要 ] 目的 摘 探 讨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冠 状 动 脉 搭 桥 术 患 者 围 术 期 的麻 醉 管 理 。 方 法 择 期 非 体 外 循 环 下 行 冠 状
2022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知识
2022年冠状动脉搭桥术相关知识一、概述:冠状动脉搭桥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已有30多年的历史,是目前冠心病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
其方法主要是:在全身麻醉下,开胸将非心脏血管移植于主动脉至心脏病变血管的远端,恢复心脏的正常血液供应。
通俗的说法,CABG是在身体中截取一段静脉血管,在狭窄的冠状动脉血管周围重新造一条血管通路,就像是搭了一个桥,取代本已狭窄的血管,让这个"桥"继续为心肌供血供氧。
全世界每年大约有50万冠心病病人接受此种手术。
我国开展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技术目前也较为成熟,且较多数的大型医院也已经广泛开展。
因此,冠状动脉搭桥术已经成为可以选择的治疗冠心病的常规方法之一。
二、适应症:冠状动脉搭桥适合于较严重的冠心病患者(主要指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严重)。
包括下面情况:(1)左主干病变(狭窄≥50%)或相当于左主干病变,即前降支和回旋支起始部狭窄≥70%;(2)二支、三支病变(狭窄≥70%),不稳定型心绞痛/无Q波型心肌梗死,合并左心功能不全,反复发作的室性心律失常;(3)介入治疗失败后紧急冠状动脉搭桥术;(4)介入治疗后再狭窄;(5)冠状动脉搭桥术后再狭窄;(6)合并左心室室壁瘤;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心肌梗死后室间隔穿孔;心肌梗死后心脏破裂等。
禁忌证:若冠状动脉病变呈弥漫性,远端冠状动脉无法手术;严重的心、脑、肺、肝、肾功能不全不能耐受手术创伤者为。
三、术后并发症及防治:1、一过性意识丧失冠状动脉搭桥术后一过性意识丧失多发生于原先有脑血管疾病的患者。
多是由于各种原因引起脑血管痉挛造成的一过性脑缺血。
此类病人CT检查往往没有明显病灶。
进行支持治疗后,可以自行恢复。
但这些病人以后有再次发病的危险。
因此,建议有过一过性意识丧失的患者在身体完全恢复以后及时到神经内科检查治疗,以免发生更为严重的脑部并发症。
2、脑卒中如果升主动脉上有硬化斑块,手术中可能因为手术操作而脱落,脱落的斑块栓塞大脑导致脑卒中。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 关键 词】麻 醉 管理 ;非体 外 循环 冠状 动脉搭 桥 术 ;临床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 . 5 3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7- 14(00 0 02 - 3 61 8 9 2 1)2 - 07 0
TheA na she i a ge e fO f-pum p r na y Ar e y Bypa s sG r fi ur r e t sa M na m nto Co o r t r se a tng S ge y
a d n c say fre e to n e e sr o f c fOPCABG,S ,frrd cn c ie t n m p o n ieq ai fp t nt,i mu tsrn te e a a s ei n a e nti O o e u ig a cd nsa d i rvig l u ly o ai s t s te gh n t n et sama g me n f t e h h pe o eaiepe o i r p rt r d. v i
H 、MA 、MP P V 、C R P A 、C P O、S O 等 。观 察时间包括 心脏操作前 v2 ( 础值 ) 、右 冠状动 脉 ( C 基 R A)、吻合 前降 支 (A L D)、回旋支
(X)、对 角支 ( IG)、近 端 (R X MA )和 全部 吻合结束后 C DA POI L (N E D)等。 2结 果
形成期前收缩。 由于快速性 心率失常病情 进展快 ,可导致严 重不 良后果 ,因此有 必 要给 予及 时准确 的治疗 。普 罗 帕酮 为一类 广谱 膜抑 制性抗 心律 失
非体外 循环冠状动脉 搭桥 术的麻醉管理
张建 军 罗 沙
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论文
20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避免了体外循环,心脏不停跳,对病人围手术期生理干扰小,手术后并发症少,恢复快,且费用低而成为目前冠心病手术治疗的主要选择,但对临床麻醉要求高,现将二十例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麻醉管理总结如下:1 治疗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0例冠状动脉病病人,男12例,女8例,年龄65—78岁,体重54—89kg,asaⅱ级3例,asaⅲ级12例,asaⅳ级5例。
18例伴有不稳定心绞痛2~9年,15例伴有高血压病史10~20年,7例伴有糖尿病,3例伴有肾功能不全,2例有脑溢血病史,1例患有肺气肿,左室射血分数ef21~62%,冠状动脉造影3支以上病变17例,所有病人均在非体外循环下完成冠状动脉搭桥。
1.2 麻醉处理术前充分准备,包括戒烟,控制肺部感染,控制血压,控制血糖,调整心功能,麻醉前延续病房硝酸脂类,β-受体阻断药等,术前晚口服地西泮10mg,麻醉前30分钟肌注咪唑安定5mg,东莨菪碱0.3mg,入室后面罩吸氧,所有病人均选择静吸复合麻醉,在ekg、spo2、无创血压检测下,间断、缓慢,给予咪唑安定0.05~0.1mg/kg,丙泊酚1.5~2mg/kg,芬太呢6~10ug/kg,维库溴铵0.1~0.15mg/kg,1%利多卡因咽喉表面麻醉,行气管内插管,麻醉机控制呼吸,维持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在30~35mmhg,诱导成功后行桡动脉穿刺检测有创血压,颈内静脉穿刺检测cvp,肺动脉楔压,麻醉维持将0.8%丙泊酚和0.4%利多卡因混合液用微量泵以丙泊酚2~4mg.kg.h持续泵入,间断追加芬太呢,维库溴铵,在切皮及纵劈胸骨术中刺激强烈的操作时吸入异氟醚加深麻醉,术中为避免冠状动脉痉挛持续泵入硝酸甘油0.5~2mg/kg,静注乌拉地尔15~20mg或尼卡地平0.25~0.5mg或艾司洛尔20~40mg预防或控制血压升高、心率增快,4%碳酸氢钠1~2ml/kg,0.6%氯化钾复合硫酸镁2.5g 200ml持续静脉滴入,血压低时,首选去氧肾上腺素40~100ug 静注,术中维持心率在50~70次/分,收缩压在90~100mmhg,对心功能差,靠交感张力来维持心排量的病人必要时用多巴酚丁胺维持,术后静脉自控镇痛及血管活性药物持续应用避免冠状动脉及移植血管的痉挛。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1 . 2 麻醉方法
所有 患者术前晚 口服地西泮 1 O m g , 应 用
肌抑制轻 、 循环干扰小的药物 。 镇痛药用舒 芬太尼 , 与芬太尼 比
较, 其具有镇痛效应强 , 呼吸抑制 弱 , 时 一量半衰期( ) 短, 可
B 受体 阻滞 剂 和硝酸酯 类药 至术晨 ,术前 3 0 m i n肌 注 吗啡 O . 1 — 0 . 1 5 ms / k s , 东莨菪碱 0 . 2 — 0 . 3 mg 。入 室监测脉搏氧饱 和度
体 外循环冠脉搭桥 术( O P C A B G) 由于对 患者生理功能干扰小 、 创伤轻 、 出血少、 恢复快 , 在临床得到推广 。我院 2 0 0 7年 7月一 2 0 1 2年 7月实施 O P C A B G 6 2例 ,现将其麻醉方法 和术 中管理
报告如下。 1 资料 与方 法
非体 外循环冠 脉搭桥术 是在 搏动的心脏上 , 无机械辅 助循
环的情况下进行 , 麻醉处理难度大 。外科 医师手 术操作不 可避 免地干扰心脏 的泵 血功能 , 麻醉处理 的关键 是维 持循 环动力学 稳定 , 保持必需 的冠脉血流量【 】 1 。主要经验体会有如下几点。
1 . 1 一般 资料
输注浓缩红细胞 , 调节呼吸机参数 。 手术结束 , 持续泵注丙泊酚 及心 血管 活性 药物 , 将患者带管送 I C U机械 通气 , 由I C U医护 人员视病情及恢复情况拔 除气管导管。
2 结 果
静脉泵注 , 异 氟醚吸入维持麻 醉。 术 中监测血流动力学指标 , 应
用 血 管 活 性 药 物 维 持 循 环 平 稳 。 术 后 带 管 回 重 症 监 护 室 ( I CU) , 机 械 通 气 丙泊 酚 镇 静 。 结果 6 2例 患者 全 部 完 成 手 术 ,
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搭桥术麻醉管理
保障;3 先进器械 的引进 , () 如心脏稳定器、 冠状动 脉分流塞、 冠状动 脉牵开器 、 0 吹雾器 以及 血液 C 2 回收机等 , 为术野暴露和血液保护提供 了重要 的物
质基础 。本 文就非体 外循环 冠状 动脉搭桥 术 的优 越
辅以吸人麻醉药 , 可随时问调节麻醉深度, 既要防治
率一方面有助于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和储备 , 另一方
面可提供 良好的手术条件 。以往心率一般要控制在 4 ,5b m, 0 , p 现在随外科 技术 的提高和冠状动脉稳  ̄0 定器的应用 , 心率在 5 -7b m 即可 。控翩 0  ̄0 p - 率的 方法 :1 合理 的术 前用 药 , 对维 持 患者 围手术 期 () 这 血流动力学稳定有重要意义, 也是诱导性心动过缓 的基础。根据冠心病性质选用 8 受体阻滞药, 钙通 道阻滞药, 使患者进入手术室时处于朦胧状态 , 心率 在 6b m 左右。在麻醉诱导后易于对心率进一步 0p 调节。() 2 调整前、 后负荷 : 心脏前、 后负荷下降可 刺激 压力感 受器 , 使心率加 快 。() 当的麻醉 深度 3适 是心脏手术麻醉的基础, 是对抗手术伤害性刺激实 施诱导性心动过缓的前提。阿片类药能降低心率, 配合 吸人 麻醉药 , 或具有 负性变时 作用 的异丙酚 , 可 以达到稳定心率的‘ 目的。( ) 4 调整交感和副交感张
深麻 醉 引起 低 血 压, 要 防 治 浅麻 醉 引起 高 血 又
压 [] 1。 0
2 12 诱导性心动过缓( .. 控制性心动过缓)控制心 :
性及麻醉管理进行了综述 。
1 与传统 C B 比较 OP AB的优 势 A G C OP AB无需 建立 C B, 免 C B的非生 理 性 C P 避 P
冠脉搭桥手术的麻醉[1]
6 维持心肌氧的供需平衡
血压波动<20% MAP-PCWP>55mmHg MAP/HR>1 CPB前MAP/HR>1.2 CPB前收缩压>90mmHg 全力避免HR加快时,BP呈下降地态势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
一、术前用药: 1 适当的镇静和镇痛,进手术室时呈嗜睡状,对 周围事物漠不关心 2 根据心绞痛的发作和血压、心率的变化 情况,适量应用血管活性药物 3 根据心绞痛的性质,选择适当的血管 活性药
根据心绞痛的性质选用血管活性药
劳力性心绞痛选用β -受体阻滞剂为主
不稳定性心绞痛,属冠脉张力的增加所致, 宜给予钙离子通道阻滞剂为主
二、术中麻醉管理
1 静脉麻醉为主 2 适当的容量补给:特别是在off-pump方
式下手术,翻动心脏时,如果心脏过空, 容易发生室颤甚至停搏 3 避免心动过速:
术前<70bpm 术后<90bpm
心动过速对肌体的影响
心肌氧耗增加 心室的舒张灌注期缩短 影响心肌血流的自动调节功能
4 控制LVEDP<12mmHg,如果 LVEDP>16mmHg将明显增加心肌的氧耗, 但对于心排量低下的病人,LVEDP应维持较高 的水平(14~18mmHg)
兴奋,从而导致心肌缺血,甚至出现恶性的 心律失常
快通道麻醉技术
快通道技术要求术毕即刻气管拔管或术后1 小时内拔管,以便病人尽早回到普通病房, 并在48~72小时内出院
麻醉方法和用药
临床上以吸入麻醉药复合超短效类静脉麻醉 药如:瑞米芬太尼、异丙酚为主
阜外医院以小剂量咪唑安定复合异丙酚诱导, 以异氟醚、笑气、异丙酚、和普鲁卡因维持 麻醉
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
史国塞题医型垫!Q生!且筮!!鲞筮!Q翅曼咆塑!』!坚旦!型堕型!型丛鲤鲤丝丛型:垫!Q:!堂:!!:丛!:!Q 表现为尿频、尿急和膀胱区疼痛。
膀胱疼痛有其特点,表现为膀胱充盈时膀胱区疼痛。
典型间质性膀胱炎膀胱镜检查可见hunner溃疡,该类型可能与自体免疫或过敏有关,但临床中该类型仅占5%一10%¨1;非溃疡型间质性膀胱炎则更无特异表现,主要的发病机制可能与膀胱膜的通透性增加,尿中钾离子渗入黏膜下或肌层有关一。
0|。
腺性膀胱炎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血尿、粘液尿和排尿困难。
膀胱镜下特点为好发于膀胱三角区及膀胱颈口;多发性乳头状肿物,表面光滑几乎无血管生长‘1“。
对于膀胱平滑肌脂肪变性的诊断可根据尿路感染反复发作病史≥6个月,膀胱镜检及活组织病理检查作出诊断。
治疗应包括去除可能的诱发冈素:细菌或支原体衣原体感染,下尿路梗阻如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尿路结石、男性前列腺增生等。
膀胱病灶电切、电灼术为有效手段。
电切功率为80w,电凝功率为60w。
术毕是否留置尿管根据病灶范围视情况而定,若合并膀胱颈挛缩及尿道狭窄等应同时处理并留置尿管。
合理应用抗菌素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术后定期复查膀胱镜了解病灶愈合状况是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1]骆毅,于兰馥,骆曼林.女性泌尿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6:106.[23武忠弼,杨光华.中华外科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446.急诊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管理阴颖刘爱英魏金聚尚幼楠宋磊军6l[3]王呸,朱雄增.软组织肿瘤病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9.[4]Tee gavar a pu PS,Sahai A,C handr a A,et a1.Eos inophil ic cys t i t i s andi t s m an agem en t[J].ht J Cl i n Prael,2005,59(3):356-360.[5]V an den O uden D.D ia gn os is and m an agem e nt of e os inophil ie cyst i t i s:n poo l ed anal ys i s of l35cas∞[J].Eur U u r ol,2000,37(5):386-394.[6]蔡冰。
高龄患者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搭桥术的麻醉处理
( r o 2 a s6fm e )u dro geet eo -u p C B nae ae t Meh d 3 ae t n vr 0yas l 7m l , a s negi l i fp m i s opi s d( e el n cv
ar a o pe d( ) R sl Al prt n e co pi e i ot adoum n ybps. t 3T , R, V e ot w scm l e . eut loea os r acm lhdwt u cri lo a y asA 、4 H C Pw r a t s i w e s h p l T e
心 脏 上 操 作 时 尤 为 重要 。
【 键词】 冠状动脉分流术 ; 醉 ; 关 麻 老年
【 中图分 类号】 R64 1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0 - 0 (OO O— 4 - 04 512 L)91 3 3 0 2 0
An sh t x e i n e i g d p t n s u d r o n f- u p c r n r r e y b p s r fi g ANG We- i n . h e t e i e p re c n a e a i t n e g i g o p m o o a y a t r y a s g a t .W c e n i a g Te q
svf rn . h 、 V 、 A ee eodddr g1  ̄e f prt n h ne i rim w so nd ( 1b sl e 、 hn eo uae T eHR C P M Pw r rcre ui 2 esso eaosw e pe du a p e T ,ae n ) w e l n o i a e i teot u i u tb i rw spae ui ns moi btentega eslad l t ne o ecn i r r ( 2 h c p st ses iz a l d dr aat s e e f vse n e t rd sedn at y T , o s a le c g n o s w h r t fa r i g e L D 、 fc c m e r r ( ,C 、 gt ooaya e ( 4R A)adw e eaatm s tente esl a s n A ) lt i u f xat L X) r h rnr tr T , C e r l e y i c ry n nt ns oi b w e se g f d h h o s e hv ta r
手术讲解模板: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1)中枢神经系统并发症,使用体外循环 手术病例,发生率5%-6%之间,而不使用 体外循环手术病例,神经系统并发症大幅 下降。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并发症:
2)纵隔感染和胸骨不愈合:发生率1%- 4%。肥胖是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它如合并 糖尿病、以前做过冠状动脉搭桥术,使用 单侧/双侧乳内动脉等。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手术步骤:
脂肪结蒂组织,结扎所有分支,测量血管 蒂全长,以保证吻合后不产生张力或撕裂。 将22号橄榄状针头插入血管腔,注入稀释 的罂粟碱溶液(60mg稀释于40ml生理盐水 中)轻轻扩张管腔,注意有无漏孔并予修 复。去除针头,测定内乳动脉流量,应在 100ml/min以上(正常为120~180ml/m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前准备: 对手术、术后治疗和预后的判断有指导意 义。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前准备: 3.注意检查颈动脉有无狭窄。对伴颈动脉 狭窄者,应考虑同期或分期手术,以防止 脑血管并发症。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术前准备:
4.对高脂血症病人,应给与低脂饮食和抗 高血脂药物治疗。有高血压者需应用药物 将血压降至正常范围。有糖尿病者,术前 要用药物控制后始可手术。
单侧乳内动脉-冠状 动脉搭桥术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科室:心胸外科 部位:胸部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麻醉: 仰卧位。全身麻醉,气管插管维持呼吸, 消毒前胸和两下肢皮肤。
手术资料:单侧乳内动脉-冠状动脉搭桥术
概述:
内乳动脉内径约2~3mm,与冠状动脉内径 近似,其远端与冠状动脉病变远端做吻合, 可形成良好的旁路通道,改善心肌的血供。 与大隐静脉血管桥相比,内乳动脉作为血 管桥的优点有:①带蒂的内乳动脉能根据 生理需要调节血流量;②内乳动脉能产生 较多前列腺素,后者有扩张血管和抗血小 板聚积作用;③内乳动
冠脉搭桥术的麻醉和管理
医学创新研 究
20 0 8年 9月 第 5卷
第2 6期 ME II E IN V T O E E R H D CN O A 誊 曩 ≯ 0 ≯曩一≯≯誊0曩叠叠曩≯≯0 。一 荸 曩 ≯誊0。 叠薯 0。0_0鹭
入尼卡地平 0 3— . ( n・ g , . 2O mi k ) 8例静 注艾司洛 尔 1 3 mg 次或泵入 1 O~ 0 / 0~2 g ( i k ) 0 / r n・ g 。纠正术 中低 血压静 注去氧 肾上腺 a 素5 0~10 g 次。结论 0I / X 平稳的麻醉 、 完善的监测 以及有效 的控 制心率和血压是保证 患者安全的关键 。
肌梗死。
功能维持 的能力 。搭桥过程 中 的心排血 量下 降 、 血压 , 低 多数 是
术前 用药 为吗 啡 l O~1m 5 g和 东莨 菪碱 0 3 . mg 由于心脏移位 和受压 J 。
12 麻醉方法 .
肌注。
术前应用 血管扩张药 , 通道 阻滞 药和 B一受 体 阻滞药等 , 钙
【 关键 词】 冠心病 非体 外循环 搭 桥术 麻醉 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 ( P A G) O C B 由于免去 了体外转 流 , 不
仅简化 了手术步骤 , 而且避 免了体 外循环 对机体 的不 良影 响 , 有
助于患者术后 康复 … 。但 是 O C B P A G术 中对 心脏 的搬 动 、 位 移
冠 脉 搭 桥 术 的麻 醉 和 管 理
冯念 海
淄博 市 中心 医院麻 醉科 ( 东 淄博 2 5 3 ) 山 5 0 6
【 中图分类号】 64 R 1 【 要】 摘 目的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 编号 】6 1 72 (08 2 04 — 2 17 — 8120 )6— 15 0 2 例 患者麻 醉维持 主要 6 主要探讨 非体 外循 环冠脉搭桥术 ( P A G 中患者 血液 动力 学改 变和麻 醉管理 。方法 OC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辑版ppt
8
3、β-受体阻滞剂:减轻心肌收缩力、减漫 心率降低耗氧。过去认为长期服用β-受体 阻滞剂,可导致术中严重心功能紊乱,因 而主张在2周前停用,近年来认识到突然停 用这类药物,可使原来因用药而降低了的 心肌耗氧量聚增,从而诱发或加重心绞痛、 心律失常的发作,甚至心肌梗死,故主张 继续服用至手术当天,术中对心率及血压 进行适当调配。
编辑版ppt
11
(三)呼吸道准备 术前必须戒烟,合并呼吸感染或呼吸功能不全者,
应作相应的治疗,以感染被控制,呼吸功能改善后 手术为宜. (四)麻醉前用药 冠心病人术前容易精神紧张,情绪激动使心率,血 压升高.增加心肌耗氧.因此,术前除做好解释工作 外,麻醉前用药宜偏重,消除其对手术的顾虑. 颠 茄类药一般以东莨菪碱为宜,既不增加心率, 也有 镇静作用.伴有心绞痛发作频繁者,可使用硝酸甘 油软膏贴片于心前,有助于防止诱导前心绞痛及心 肌缺血.
编辑版ppt
6
3近期心肌梗死:手术距心肌梗 死时间对术 后梗 死率有决定性影响.据报道梗 死后3个 月内手术梗 死率为30%,3-6个月内为 15%,6个月以后为4%-5%.一般认为择期 手术应在3个月后甚至6个月为宜,外科病情 不允许者例外.
4其他:冠状动脉梗 死病变广泛,远端血管细 小或伴有瓣膜病者,手术 危险性大.
编辑版ppt
7
(二)手术前药物治疗:手术前常需药物 治疗以调整心肌供养与需氧的平衡,改善 心脏功能和全身情况。
1、硝酸脂类:除能扩张外周血管、减轻心 脏前、后负荷外,还可同时扩张冠状动脉, 增加心肌供氧。
2、钙拮抗剂:可缓解冠状动脉痉挛,增加 心肌供氧外,还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心 肌顺应性,降低心肌需氧量。
编辑版ppt
3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最常用的方法是在升主 动脉和冠状动脉梗阻远端用体大隐静 脉
“搭桥”,或者用 体内乳动脉远端与冠状动 脉梗阻的远端相吻合,使病变冠状动脉供 血 区的心肌重新获 得血运. 冠状动脉的主要 分支包括(1)左前降支及其主要对角支;(2) 回旋支及其主要左室支;(3)右 冠状动脉及 后降支.
编辑版ppt
13
心肌氧供/氧需平衡的因素
供氧降低 1降低冠状血流 (1)心动过速 (2)低舒张压 (3)前负荷增加 (4)低CO2血症 (5)冠状动脉痉挛 2 降低氧的释放 贫血
需氧增加 1 心动过速 2 增加室壁张力 (1)增加前负荷 (2)增加后负荷 3 增加心肌收缩力
编辑版ppt
编辑版ppt
2:管腔缩 小25%以内为一级,26%-50%为二 级,51%-75%为三级,76%-100%为四级. 三.四级狭窄使心肌 供血明显下降.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可发生于任何分支,其中以左前 支最为多见.冠状动脉病变以局限性狭窄为 多,但也可为弥漫性.慢性梗阻可能在缺血区 周围形成侧支供血,但急性梗阻可能造成急 性心肌梗 死甚至心室壁穿孔.
编辑版ppt
4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麻醉
冠心病是指左、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发生 粥样硬化,导致管腔狭窄或阻塞,引起冠 状动脉血流减少,其核心问题是心肌供血 不足,主要病变发生在动脉内膜下层,也 称缺血性心脏病。麻醉手术中许多因素都 可破坏心肌氧的供需平衡,加重心肌缺血, 引起心率失常及心功能衰竭等意外。因此 冠心病病人手术的危险性远大于一般病人。
14
.心肌供血减少或需氧增加均易导致心肌缺 血缺氧,因此防止和解除心肌缺血的主要措 施在于改善心肌供氧及降低心肌需氧,且后 者更为重要.其中心动过速及左心前负荷增 加是破坏心肌氧供/氧需平衡的最危险因素. 因为心动过速不但因舒张期缩短而降低冠 脉流量,同时心肌需氧量与心率也成正相关, 所以心动过速,既使心肌供氧少,又增加心肌 需氧量,故应竭力防止.
编辑版ppt
5
麻醉前准备
(一)术前评估:病史、体检及辅助检查 1、左室功能不全:左室功能差者手术死亡率高,
一般认为,EF<25-30%,LVEDP>2.6663.333kPa(20-25mmHg)临床上有充血性心 力衰竭的表现者手术危险性大。 2不稳定心绞痛或变异心绞痛:其心绞痛的特点为 变化多端,常无明显诱因地在静息时繁发作,呈现 出严重心肌血表现.变异性心绞痛表现为剧烈活动 时不发作,而在休息或一般活动时发 作,疼痛时心 图出现S-T 抬高,主要是冠状动脉痉挛引起,有以 上情况容易发生围手术期急性心肌梗 死.
编辑版ppt
10
5、洋地黄类和利尿剂:心力衰竭的病人常用,用 洋地黄化的病人,由于该类药与麻醉药如琥珀酸 胆碱的相互作用和术中过度通气等因素,造成的 低血钾,易引发心律失常等副作用,故主张术前 24-48小时停用。长期服用利尿剂,可引起缺钾 或有效血容量不足,要注意补钾。
6、其他:术前用阿司匹林可降低血小板功能而不 减少其数量,容易增加出血,故应在术前10天停用.
编辑版ppt
12
二.麻醉管理
(一)麻醉原则
冠心病病人麻醉的关键是维持心肌氧供需 平衡,实际是保持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正常心 脏从冠状动脉已几乎最大限度地摄取氧量, 所以如心肌需氧量增加,只有靠增加冠脉血 流,才能从动脉血中摄取额外的氧量,以求得 供氧和需氧的平衡.影响心肌氧供需平衡的 因素如表
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的 麻醉
一、缺血性心脏病的基本认识
缺血性心脏病与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
(冠心病)是同义词。流行病学研究对冠
心病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1)年龄:冠 心病死亡率与年龄增长成正比;(2)性别: 男性多于女性,2 . 3倍;(3)血清胆固
醇浓度与冠心病呈正相关,而高密度脂蛋
白胆固醇与冠心病呈负相关;(4)高血压; (5)吸烟:吸烟是急性心肌梗死与冠心病 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6)膳食;(7) 饮酒。
编辑版ppt
9
4、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ACE抑制 药):能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前、后负荷, 是抗高血压的有效药物,开搏通常与利尿 药和地高辛联合应用,以减缓充血性心力 衰竭的进展,已证明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和 高血压时用ACE抑制药是有益的。 ACE抑 制药和全身麻醉药合用后存在的主要问题 是低血压和心动过缓,并可延迟至术后发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