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拟声词_叹词_语气词皆_摹声_段曹林
汉语口语中的拟声词的构成与语用功能分析
汉语口语中的拟声词的构成与语用功能分析一. 介绍汉语口语中的拟声词是指通过模拟声音,来表达某种事物的声音或者声响的一类词语。
拟声词是汉语特有的一种语言现象,它在中文的文学作品中经常出现,在生活中也是我们经常使用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口语表达中,拟声词的构成和语用功能是我们需要研究的重点。
二. 拟声词的构成1. 单音节拟声词单音节拟声词是指只有一个音节的拟声词。
例如:“嘭”、“咕咚”、“哇”等等。
单音节拟声词可以通过音韵的表现,来模拟出某种声音,例如,嘭这个词语,可以模拟出物体撞击的声音。
2. 双音节拟声词双音节拟声词是指由两个音节组成的词语,例如:“嘟嘟”、“哗啦”、“咚咚”等等。
双音节拟声词一般由一个短音节和一个长音节组成,可以更加自然地模拟出某种声音。
3. 复音节拟声词复音节拟声词是指由三个及以上音节组成的词语,例如:“嘀嗒嘀嗒”、“滴答滴答”、“咚咚咚”等等。
这种拟声词的构成更加复杂,但同样可以通过音韵的表现,呈现出特定的声音。
三. 拟声词的语用功能1. 描绘声音首先,拟声词最重要的语用功能是用来描绘某种声音的,例如,说某种动物发出的声音时,我们可以用相应的拟声词来表达,如“汪汪”、“喵喵”、“哞哞”等等。
2. 强调感情拟声词的使用可以强调说话者的感情。
例如,平静地发出的“咳咳”声可能会让人感觉到无聊和倦怠,而激动地发出的“哗啦”声可以让人感觉到兴奋和紧张。
3. 表达意义有些拟声词可以单独使用,成为词汇的一部分,还可以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为一个新的词汇,例如,“哐”、“嗒”、“啪”等等。
这些拟声词可以用来表达一些具体的意义,例如,“哐”通常用于描述物体撞击的声音,“嗒”用于形容物体落地的声音,“啪”通常用于形容物体破裂的声音。
四. 总结拟声词是一种非常有意思和特殊的语言现象,它可以让我们更加直观地感受到周围的事物,也可以让我们更加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拟声词的构成和语用功能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点,通过对拟声词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汉语口语的特点和文化内涵。
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
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中学语文论文由《石钟山记》中的拟声词的运用说开去■ 陈建本文主要谈谈《石钟山记》一文在对石钟山的命名的考查时,苏轼侧重从声音方面来考查,所以用了大量的拟声词和其他表现听觉的词。
汉语的拟声词自古就相当丰富,南北朝时文学理论家刘勰,对拟声词的作用的认识就非常之高,他在《文心雕龙·物色》篇里说到:“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故烁烁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早虫之韵。
”这是刘勰的关于拟声词的评价。
拟声词,也叫象声词、模声词、拟音词。
现代汉语中,拟声词是指模拟自然界客观存在物体的各种各样声音的一类词,包括人所发出的声音(除叹词外)和自然界的各种声音。
它的特点是以专门摹拟现实物质世界的各种各样的声音而自成系统,它的存在是以各种声音为基础的。
《诗经》使用拟声词的地方就有一百二十多处,三百零五篇中,有拟声词的诗篇有五十三篇之多,将近六分之一的比例。
然而其中尤以十五国风中数量里最多。
《诗经》中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在朗读诗歌时带来了全方位的感官享受,仔细听来有水声、虫声、风声、玉声、金铁之音、钟鼓之音等等,悦人耳目,畅人心意,怡人神智。
可见《诗经》中拟声词的运用的广泛,并且对后来的文学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石钟山记》一文中对石钟山的命名的考查时,苏轼就用了许多拟声词。
拟声词的运用给我们在朗读文章时带来了听觉的感官享受,水声、金铁之音、鸟鸣之音、钟鼓之音。
例如《石钟山记》第二段“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
”“硿硿焉”,指硿然,即水激石声;硿硿即击金石声;钟硿硿焉,这里指硿硿地发出声响。
指用斧撞击石头发出的声音。
一下子把我们带入现场,似乎听到了撞击金石的声音。
苏轼探访石钟山的时间是“莫夜月明”时分,地点是“绝壁下”。
写绝壁下的情景:看见的是“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的大石;听到的是“山上栖鹘,闻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云霄间”鹘鸟的“磔磔”的惊叫声,以及“山谷中”鹳鹤像老人边咳边笑的怪叫声。
《呐喊》摹音词的音美特征及其语境塑造
2020年第36期(总第882期)丈敖冬‘科《呐喊》摹音词的音美特征及其语境塑造陈静(金陵科技学院人文学院,江苏南京210038)摘要:鲁迅在小说集《呐喊》中三类摹音词的使用具有鲜明的特8,其中拟声词更侧重于表现社会生O;语气词的词形多为现代汉语中的派生语气词,表现力丰富;叹词被用来奠定人物对话的语气基调。
本文通过语料统计与词频分析考察三类摹音词的使用特8,并结合其在语境中的运用探究鲁迅文学语言的音美本源及语境的塑造方式。
关键词:《呐喊》摹音词音美语境鲁迅深通文章写作之法,他在《汉文学史纲要》的开篇谈到中国文字的特点,认为“形象”是汉字的根本,“诵习一字,当识形音义三”曲心,并由文字而及文章,明确提出中国文章的三美:“意美以感心,一也;音美以感耳,二也;形美以感目,三也.([1](354(355)正因为认识到汉字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才让鲁迅特别注意炼字.古文以单音节词为主,一个汉字常常就是一个词,炼字也就是炼词。
词汇是鲁迅手中的利剑,为他所任意驱遣,他的遣词造句为现代汉语语:的.《》是鲁迅的代,之初即令文坛震动,一百年来在深的,在中感到中的音美。
本文以《》为:语,语言学的中三音词的特点,在语中的,鲁迅文学语的音美及语境生成。
一、《呐喊》中的三类摹音词词的来,汉语中三词与音关,即词、语词词。
词也象声词,是音的词,的“”,的“”,雨声的“淅淅沥沥”,的“哈哈”“嘻嘻”“”等。
语词是表示语的词,常在句句中语。
常的语词“的”“了”“呢”“”“”。
叹词是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如“呦”“呀”“啊”常表、、喜悦,“”常,“唉”“哎”表示悲伤、惋惜。
(一)《呐喊》中三类摹音词的统计1.词过,《呐喊》中共出现44个拟声词,计110次。
其中以单音节词居,双音节和四音节词均为重叠形式,双音节词是AA式重叠,四音节词是AABB式重叠。
《》中没出现三音节词。
单音节词(24个":、嚓、得、冬、、嗥、荷、轰、8、9、啦、令、拍、蓬、劈、扑、锵、@、嗡、呜、鸭、呀、哑、吱双音节词(15个):潺潺、喃喃、99、拍拍、怦怦、嘶嘶、簌簌、索索、突突、嗡嗡、呜呜、、咻咻、吁吁、吱吱四音节拟声词(5个):毕毕剥剥、呜呜咽咽、窸窸窣窣、咿咿呜呜、咿咿呀呀2.语词《》中共出现25个语气词,计447次。
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运用艺术
现代汉语拟声词的运用艺术现代汉语中的拟声词有着鲜明的语体色彩,一般来说,口语和文艺作品通过运用拟声词对声音作单一的摹拟或描绘,从而捕捉客观事物的音响,给听者或读者一个具体的明确的印象。
运用拟声词摹声,摹写的是审美主体对于审美客体听觉上的感觉,既是“感觉”,就意味着它是人们心目中的主观的情感体验。
拟声词以语音符号或文字符号为中介,间接地诉诸人的感官,使人如闻其声,进而如见其形。
运用拟声词摹声可以再现审美客体的某种客观的表象,即声音,可以表现审美客体在主体心目中所引起的一种主观的体验。
因而,拟声词除用于摹拟描绘事物的声音外,还可以“借对于声音所得的感觉,表现当时的气氛”,通过人们的联想,从而表情达意,把事物的种种状态或行为描绘得生动形象。
一定的语境中,拟声词运用恰切,可以传神生辉“把事物‘形容尽致’,这好像在语言里加上了鲜艳的色彩”,让人感受到语言的艺术魅力。
从表达效果上看,运用拟声词可以以声写人状物,借助摹拟声音的作用描绘事物,渲染气氛,表达感情;可以以声达意,凭借对声音的摹拟,使人们产生某种联想,传达某种特定的思想意义。
一、以声写人状物自然界的声响丰富多彩,文艺作品中运用拟声词对自然声响直接摹声较之用间接方法,意在突出强调所摹拟的声音,通过直接摹拟事物的音响特征,引起人们对这一事物的想象,加强人们的感性认识。
摹声状物,不单以形见,且伴以声闻,有声有色,形神兼备,自然景物的描写更显逼真、生动。
例如:⑴冬季的第一场大风把明德府的后花园变成了一个喧闹的世界:树枝在风中摇摆的呼呼声,藤条在风中扑地的噼啪声,干枯的花茎在风中断折的咔嚓声,间或掺和着一两声花盆被风摔到地上的乒乓响,使这个人迹罕至的地方竟有些热闹非常。
(周大新《银饰》)这一段文字对不同事物的声响进行真切细致的摹拟,使读者获得听觉上的声响美的同时,也获得视觉上的形象感。
摇摆的树枝、扑地的藤条、断折的花茎、落地的花盆,极具鲜明的动感。
运用拟声词摹声再现了客观世界的声响留在我们记忆中的印象。
汉语修辞学
汉语修辞学姓名:冷永红学号:200802024135班级:08级汉教一班语音修辞,美在其中在接触汉语修辞学之前,我对修辞的理解甚是狭隘,单纯的将“比喻”、“拟人”、等修辞格理解为修辞,从来不知道修辞还分为:语音修辞、词汇修辞、句法修辞等。
刚开始接触这门课程时,自己就像井底之蛙,还不能从传统的“桎梏”中跳出来,真正体会汉语修辞的博大精深。
后来,在逐渐的学习中掌握了修辞学的一些基本要领,对各方面的修辞也有了一定的熟悉度。
在整个学习中,我觉得个人对语音修辞有一定的偏好,对它的心得体会也较深。
在接触汉语修辞之后,才恍然明白,小时候的儿歌和顺口溜总是那么容易记住的原因:除了小孩记忆力比较好之外,它里面还暗含了非常丰富的语言修辞成分。
易诵读,也易记忆。
从小时候的牙牙学语,到现在对语言的熟练运用,这是一个既简单而又复杂的过程。
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我们对语言的驾驭能力也越来越强。
随之,对声音的操控也更得心应手。
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是交际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提高语言表达效果的各种因素中非常重要的一个。
中国古代学着就非常重视语音美。
宋代学者朱熹就曾说:“韩退之,苏作文,只是学古人声响,尽一生死力为之,必成而后止。
”(《朱子语类》三十一卷)。
我认为语音的美可以直接归功于语音的修辞。
不加任何修饰的语音就如同一杯白开水寡然无味。
在交际中如果要“动之以情”,就必须得充分运用语音修辞。
当然这里的“动之以情”不能单纯的理解为情感,更多的是指心与心的共鸣。
达到了心与心的共鸣,那么情感的交流就容易多了。
所以,在日常的交际中,采用具有美感的语音修辞对我们的话语进行修饰是非常有必要的。
语音修辞的美感体现在诸多方面,不一一列举,我自身的知识水平和素材积累都很有限,所以,就只能删繁就简,仅从自己感兴趣的几个方面谈谈自己的观点看法和心得体会。
1、语音修辞的音律美。
音律美是语音修辞美感重要且常见的表现。
它主要依靠双声、叠韵和叠音来表现。
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
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现代汉语拟声词研究一、研究概述现代汉语拟声词,即又称作模拟词,模拟义词,其特点是可以使语言更加逼真、直观地描述某种义思或含义的词语。
一般来讲,它的内涵为:通过语音、语气、比喻等手段描述某种心理状态、表达某种情绪感受或表达某种景物、事物,及其变化、运动、发出的声音等,旨在融入语境,使准确地表达出来。
二、语素分析拟声词归纳起来,也可“类拟”为动、声、物三大类,分别代表的是动作的拟声、声音的拟声和景物器物的拟声。
1. 动作拟声:它是指模拟某种动作的语词或修辞,如:“拍拍”“扑通”“咔嚓”“瓮瓮”“拗拉”等。
2. 声音拟声:它是模拟语言形象描绘声音的技巧,如:“咔嗒”“叮当”“咻咻”“唧唧”等。
3.物体拟声:它是模仿人、动物、景物、器具等物体本身的声音,如“哐哐”“咕噜”“吱吱”“调皮”等。
三、拟声词的话语塑造功能许多拟声词能够丰富文体内容,它以自身的语言形象来表达义理,使文体表达更为生动、形象,提高语言的表现力。
拟声词的运用可以突出强调文章所表达的意思,能够给读者带来深刻的印象,以给予读者更多的感受。
四、拟声词的思想灌输作用拟声词丰富了文言文的内容,赋予它更丰富的面貌,能起到激励人们追求真理的作用,促进思想上的活跃,拟声词凝聚着浓浓的民族特色和积淀,在激发民族传统精神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sc五、结论现代汉语拟声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能唤醒人们的思想、激发他们的创作欲望,正是源自中国文化深厚的精神底蕴在发挥作用,完整地表现出来。
由此可见,现代汉语拟声词作为修辞,在文学中具有重要作用,有了它,文章有了不同的活力,使文言文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更加生动有趣。
关于叹词和拟声词的词类归属问题
关于叹词和拟声词的词类归属问题
曹忠军
【期刊名称】《语言与翻译(汉文版)》
【年(卷),期】2005(000)003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汉语中较难处理的两类词--叹词、拟声词的归属问题,并且从语音、构词、意义等方面对叹词与拟声词进行了分析、区别,认为叹词应归属于特殊虚词,而拟声词应属于实词中独立的一类.
【总页数】4页(P40-43)
【作者】曹忠军
【作者单位】新疆农业大学,中国语言学院,乌鲁木齐,83005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146.2
【相关文献】
1.论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皆"摹声" [J], 段曹林
2.论虚词在民歌中的功能作用——以语气词、叹词、拟声词为例 [J], 牟成刚
3.论叹词与其他几种词类的关系 [J], 夕燕
4.拟声词的归属问题——兼论拟声词和叹词的合并 [J], 钟启贤
5.谈谈副词和叹词的归属问题 [J], 徐泰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汉语拟声词及其特点小议
汉语拟声词及其特点小议1. 引言1.1 汉语拟声词的概念汉语拟声词是指通过语音模仿或模拟各种自然声音或动作的词语。
它是一种具有特殊音韵规律和语言意义的词类,在汉语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拟声词能够直观地再现事物的声音、形象和情感,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增加了语言表现力。
拟声词又称声音词、拟声语,是语言中的一个特殊词类,它通过模拟自然界中的声音或具体事物的运动、形态等,来表示某种语言现象,进行某种交际活动。
在日常交际和文学创作中,拟声词被广泛应用,为语言增添色彩和情趣。
拟声词的运用不仅能增强语言表现力,更能为文学创作带来更多的可能性。
汉语拟声词不仅在日常用语中广泛使用,还在文学作品中大量出现,为作品增添了生动的画面感。
由于拟声词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情感色彩,对于汉语教学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和促进作用。
通过对汉语拟声词的研究,不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汉语的语音规律和语言文化,同时也可以为教学实践提供更好的理论支撑和指导。
1.2 研究意义拟声词是一种模拟事物声音的词语,可以让人们通过听觉感受到相应的事物形象。
研究汉语拟声词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语言特点,丰富汉语词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拓展文学创作的可能性,促进汉语教学的发展。
拟声词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丰富语言表达的形式和内容。
通过运用拟声词,可以更生动地描绘事物的形象,让语言更具感染力和生动性,增强交流的效果。
在文学创作中,拟声词常常被用来描绘情节和氛围,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和趣味性。
作家可以通过巧妙地运用拟声词,创造出更丰富多彩的文学作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营造出更具感染力的形象。
2. 正文2.1 汉语拟声词的分类汉语拟声词的分类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形声拟声词和拟声词。
形声拟声词是指通过字形来模拟声音的拟声词,即用字的形状来暗示发声的情况。
“嘀嗒”、“咚咚”等,这些词的字形往往和声音的发出形式有所对应,让人能够通过字形感受到声音的特点。
2019年论拟声词声音结构中的边音成分.doc
2019年论拟声词声音结构中的边音成分篇一:论拟声词声音结构中的边音成分论拟声词声音结构中的边音成分GW/拟声词是摹拟自然界声响而造的词汇,是世界上所有语言都具备的成分。
它和善于口技者之摹仿客观事物的发音,表面上看来是一样的,实际上却大不相同。
拟声词虽然也是摹仿自然的声音,却有很大的主观性。
自然界的声音无限,通过我们耳朵和大脑的诠释,主观音感的辨识,再由自己语言的音位系统选择,这样的摹拟,必然会失真。
因此,它和口技的声音摹仿,似同而实异。
也因为如此,同一客观事物,各语言用以描绘的拟声词并不相同。
例如英文baa,中文为“咩”,英文buzz,中文为“嗡嗡”,英文hiss,中文为“嘘”,英文cuckoo,中文为“布谷”,我们说“吱吱”鸟叫,英文却说squeak,我们说“萧萧”马鸣,英文却说neigh,我们说“潺潺”流水,英文却说murmur,这就是主观音感和语言音位系统不同所致。
有限的音位把无限的自然界声音作了选择。
这种现象是本文拟探索的第一点。
|$我们分析现代汉语的拟声词声音结构,发现普遍存在着夹带边音成分1-的现象。
例如我们说“叽里咕噜”,“叮拎咚隆”,“唭里硿咙”,“淅沥淅沥”,“希里哗啦”,“霹里啪啦”,“呜里哇啦”?等等。
我们再看看古代汉语,发现这种现象竟然每个时代都存在着。
元曲里的“听疏剌剌晚风”,“桑琅琅蛇皮鼓”,“更和这失留疏剌风摆希留急了树”,“希里忽剌的朔风”,“急留骨碌滚”,“扑碌碌推出门”,“赤力力风操动松韵”,“两片口里劈溜扑剌的”?等等。
再古一点,诗经中也有大量的这类词汇,依据音韵学的研究,上古二等韵字都带有-r-介音成分,而诗经的拟声词很多是选用衈等字的。
例如“淮水湝湝”,“螽斯羽莘莘兮”,“关关雎鸠”,“鸡鸣喈喈”,“鸡鸣胶胶”,“交交黄鸟”,“鸟鸣嘤嘤”,“四牡庞庞”,“大车槛槛”,“约之阁阁”,“彭钟喈喈”,“八鸾喈喈”?等等。
这些字里的-r-音和边音-1-性质相近。
中学语文教材中拟声词的修辞功能
作者: 曹津源
出版物刊名: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109-111页
主题词: 拟声词;修辞功能;中学语文教材;本体;思想性格;大弦;鸽子;摹声;过滤嘴;急雨
摘要: <正>拟声饲丰富是汉语的特点之一,古代作家十分重视拟声词的锤炼。
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就对运用拟声词作过精辟阐述:“诗人感物,联类无穷。
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
故……‘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
”在优秀作家笔下,拟声词除了本。
新诗的句式变异修辞
新诗的句式变异修辞
段曹林
【期刊名称】《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05(025)002
【摘要】新诗句式变异修辞手段表现在省略、倒装、重复、凝缩、表里等几个主要方面,各种手段的具体运用、修辞意图和修辞效果等也表现出不同于日常语言、古诗语言的特色.新诗句式变异的探讨表明,新诗句式运用灵活多样并与修辞密切关联.
【总页数】5页(P103-107)
【作者】段曹林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湖北,黄石,435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05
【相关文献】
1.变异句式与变异修辞——《一句顶一万句》中“不是A,而是B”的“拧巴”修辞 [J], 江南;
2.变异句式与变异修辞--《一句顶一万句》中“不是 A,而是B”的“拧巴”修辞[J], 江南
3.新诗的句式 [J], 沈用大
4.新诗短语变异修辞举隅 [J], 段曹林
5.借鉴文言诗的句式建立新诗行 [J], 肃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拟声词大全
拟声词大全【定义】拟声词又称为象声词、摹声词、状声词。
它是摹拟自然界声音的一种词汇。
在汉语里,它只是汉字当成“音标”符号,用来表音,而和字义无关。
在文章中用到象声词时,一般都要使用双引号。
如摹仿流水声的“潺潺”,摹仿布谷鸟叫声的“布谷”。
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作用】运用拟声词可以使描写生动逼真,使人如闻其声,如入其境;运用拟声词还可以形象地描摹人物的心情或情绪。
【运用】1、因人而异,拟声词的选用要充分体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身份不同性格的人往往采用不同的拟声词。
2、因情而异,拟声词对人物感情的描绘有其独特作用,例如人们的笑声就可以分好多种,有微笑、欢笑、大笑、讥笑、讪笑、冷笑、苦笑等等;哭声也有好多种,有抽泣、大哭、哭嚎等。
运用不同的拟声词便能准确地把这些带有不同感情的笑或哭等声音描绘出来。
3、因境而异,客观环境(包括时、地)的不同或变化也是选用拟声词是要注意的因素,否则就不可能真实地描绘出独特的环境。
4、因物而异,不同的东西发出的声音也不相同。
拖拉机的声音是“突突突突”的,独轮车是吱吱呀呀,猫叫声是“喵喵”的,狗叫声是“汪汪”的。
词语拟声类别词类释义嘣【爆炸声】象声词形容爆裂的声音。
轰【爆炸声】象声词如:突然轰的一声。
轰轰轰【爆炸声】 AAA型形容宏大的连续声响轰隆【爆炸声】象声词形容爆炸声。
劈里啪啦【爆炸声】象声词又噼里啪啦,形容爆裂`的连续声音,如:鞭炮劈里啪啦地响。
劈啪【爆炸声】象声词又噼啪,形容拍打或爆裂的声音,如:劈啪的枪声。
噼啪【爆炸声】鞭炮爆炸声蝈蝈【虫声】蝈蝈叫声唧[jī] 【虫声】象声词如:唧唧(虫叫声)。
唧唧【虫声】AA型如:小虫唧唧地叫。
瞿瞿(qū)【虫声】蟋蟀的叫声。
嗡【虫声】象声词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嗡嗡【虫声】AA型用来写昆虫飞动的声音。
如:蜜蜂嗡嗡地飞过去。
嗡嗡嗡【虫声】AAA型嗡嗡嗡嗡【虫声】AABB型嗒嗒【畜声】马蹄声嗯啊嗯啊【畜声】驴叫声咴儿咴儿【畜声】象声词形容马叫的声音。
汉语语音修辞:选择、组配、谐拟
汉语语音修辞:选择、组配、谐拟
段曹林
【期刊名称】《修辞学习》
【年(卷),期】2007()1
【摘要】语音修辞是利用语言单位的语音特征、语音关系以及现成语音资源所构成的修辞策略和技巧。
汉语语音修辞大致可分为语音选择修辞、语音组配修辞、语音谐拟修辞等三类。
【总页数】4页(P43-46)
【关键词】语音修辞;语音选择;语音组配;语音谐拟
【作者】段曹林
【作者单位】湖北师范学院中文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H315
【相关文献】
1.汉语中两种新的修辞格“紧谐”与“紧反” [J], 尚伟
2.基于汉语仿拟修辞格分析互文性理论和汉语修辞格的相关性 [J], 张麟君;
3.二十世纪的汉语修辞学与汉语修辞学的二十世纪——读《二十世纪汉语修辞学综观》 [J], 周守晋
4.汉语语音修辞学的创新开拓之作——评《汉语节律学》 [J], 永杰;红波
5.互文性理论与汉语修辞格的关系探析——以汉语仿拟修辞格为例 [J], 郑庆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9卷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V o l.29第6期J o u r n a l o f H u b e i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P h i l o s o p h ya n d S o c i a l S c i e n c e)N o.6,2009论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皆“摹声”段曹林(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湖北黄石 435002)〔摘 要〕 拟声词、叹词、语气词都建立在摹声的基础之上,彼此间有着错综交织的关系,以往主要侧重词汇或语法等单一角度对它们的研究,引发了一些片面或模糊的认识,本文强调应结合修辞或语用进行研究,并对某些相关认识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指出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等都是产生于摹声造词或摹声用词。
〔关键词〕 摹声;拟声词;叹词;语气词〔中图分类号〕H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4733(2009)06-0007-04 语言学界一般把摹声归入修辞范畴,而把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等归属词汇范畴和语法范畴,但前者同时也是一种用词和造词手段,后者同时也是一种修辞手段,二者有着扯不清理还乱的错综关系。
因为本质上就是“摹声”的关系,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等在词汇上、语法上呈现种种特殊表征。
摹声与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等之间的这种交织互动关系给词汇学、语法学和修辞学的相关研究带来了一定的障碍,以往学界主要侧重词汇、语法、修辞等单一角度对它们进行研究,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一些片面或模糊认识。
我们认为,对拟声词、叹词、语气词的词汇研究或语法研究,应该结合修辞研究,把握它们的“摹声”本质。
一、摹声是“以声表义”的一种语音修辞方法摹声也叫拟声,陈望道(1997:95-96)对摹声的界定基本代表了汉语修辞学界的共识。
他把摹声归入摹状,“摹状是摹写对于事物情状的感觉的辞格。
”而摹声格摹写的是听觉。
(陈望道,1997:95)也有人把摹声看作“模拟人声物声”,但“只是按照感觉,作大体的描拟,不能完全与事物的原声音相符。
”(张弓,1993:53)表述上虽然不同,但实质上是一样的,都看到了摹声在模拟声音时的感知性和近似性。
摹声的感知性和近似性意味着对相同声音的模拟可能因为个体感知的差异而不同。
摹声对听觉进行摹写,用于描绘声音形象的物质形式,是语言的声音,“摹声格所用的摹声辞,概只取其声音,不问意义。
”(陈望道,1997:95)值得注意的是陈望道用的是“摹声辞”而非“摹声词”(或拟声词),一字之差,用于摹声的形式范围却大不同。
事实上,语言中现有的摹声词及其重叠形式只是摹声所用修辞手段的一小部分,大量的摹声是借助临时的拟声符号。
有的修辞学论著把摹声说成用象声词(或拟声词)描绘人或事物的声音(刘继超等,2002:132;刘帆,1993:312),显然并不符合摹声的实际。
首先,用于摹声的词既有摹声词,也有叹词、语气词;其次,由于真正的象声词或拟声词在任何语言中特别是汉语中数量非常有限,即便把叹词、语气词包括在内也只占到某一语言词汇的极小比重,这种界定因此也无助于摹声运用的自由灵活。
目前,在书面语里,摹声辞几乎都是文字及其组合记录下来的,但这并不等于说非文字的记音符号(如汉语拼音)就不能用来记录摹声辞。
如果拘泥于文字,对于摹声在书面语中的运用无疑也会带来局限。
摹声对声音的模拟带有明显的主观性。
说写者摹声,通常是要具体描绘声音形象,但也常常借助对听觉声音的模拟以表现其他相通的感觉,如:脸轰一下变红了;心中嗖地袭过一股凉意。
“摹声格是吸收了声音的要素在语辞中的一种辞格,约略可以分为两类:(一)是直写事物的声音的;(二)是借了对于声音所得的感觉,表现当时的气氛的。
”(陈望道,1997:96)拟声不仅包括对客观存在的人和事物声音的模拟,还包括对客观上不存在的想象的声音的模拟,即便是对客观实有声音的模拟,主观故意或者无意地对它进行放大、缩小、误听等,对修辞主体来说也是常有的事,而且是最自然不过的事。
不妨看几个摹声的用例: ⑴想不到抽进去的是烟,到了肚子里就成了火,火[收稿日期] 2009—09—02[作者简介] 段曹林,男,湖南炎陵人,湖北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现代汉语修辞、词汇研究。
烧火燎的难受,都能听得见汗水冒出来的吱吱声了。
(畀愚《欢乐颂》) ⑵还有一次,杨巧红……紧紧地咬住自己的下嘴唇,越想越怨,泪水吧嗒吧嗒地掉下来。
(畀愚《欢乐颂》)⑶包大牙笑得呼哧呼哧地喘,而冯飚笑得一声一声地咳嗽。
(迟子建《野炊图》)⑷凤姐儿想了一想,笑道:“一家子也是过正月半,合家赏灯吃酒,真真的热闹非常,祖婆婆、太婆婆、婆婆、媳妇、孙子媳妇、重孙子媳妇、亲孙子、侄孙子、重孙子、灰孙子、滴滴搭搭的孙子、孙女儿、外孙女儿、姨表孙女儿、姑表孙女儿,……嗳哟哟,真好热闹!”(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四回)⑸是啊,当父亲坐在家里接待来客,当他和同僚们一起叽叽咕咕谈些时局政治,当他把手臂一挥,偶尔也爆发出爽朗的笑声,这时候,他是多么的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啊;这时候,我难免就会想,他还记得他曾作为一个小公务员的难看屈辱吗?(魏微《家道》)无一例外地,这几个拟声词的使用都带有主观色彩,模拟听觉只是作者满足自身表情达意需要的手段。
汗水冒出来发出“吱吱”的声音、泪水掉下来听得到“吧嗒吧嗒”的声音,声音在模拟时被放大了,甚至有想象的成分。
“呼哧呼哧”是用拟声来写喘气的急促,“滴滴搭搭”是用水滴的连绵不绝来喻写子孙的多,孙子及其相关行为实际都不存在这样的声音。
例⑸谈论时局时是用“叽叽咕咕”而非别的声音,并非是客观如此,而是小说作者出于抒写感受、表达情意的需要而使之然。
二、拟声词只是声音的模拟形式拟声词的特殊性表现在词汇特征、语法特征、语用特征等几个方面,我们以为,语用特征或曰修辞特征是形成和制约拟声词其他两方面特征的根本所在,摹声以及由此衍生的修辞需要导引、决定了拟声词的产生和变化。
与其说拟声词是一种语法词类,毋宁把它归入修辞词类,取消它作为语法词类独立存在的资格。
就其词汇特征而言,拟声词的音义结合关系、音形结合关系并非一一对应,而是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
拟声词的意义是对人或物的声音模拟,模拟因不同主体感知而异,因不同语音体系而异,相同语音可能被用于指称不同物音,不同语音也可能用于指称相同物音。
用于模拟的声音当然有可能是语言中的其他现成符号的声音(即语音),但还有可能是非语音由于拟音才成了语音。
有一点是共同的,无论是否现成的语音载体,现有的音义结合在构造之初只是临时的,并且具有相当大的自由度和任意性。
到目前为止,汉语有限的几十个拟声词里也只有少数几个拥有了真正固定的音义结合关系。
就其语法特征而言,拟声词的句法功能多样,句法形式自由,同样具有不确定性。
拟声词可以作独立语,亦可作各种短语或句子成分,可以重叠,且重叠形式几乎不像动词、形容词、量词等那样受某种限制,无论重叠的方式、次数、频率等都自如随意,拟声怎么需要就怎么用。
一般认为汉语的拟声词具有形容词性,过去也有把它归入形容词或叹词的,《中学教学语法系统提要(试用)》将其独立出来成为一类(阮显忠,1987:316)。
现在语法学家们大多把它列为和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平行的一类词,但对其归类分歧很大,有归入实词的,有归入虚词的,也有归入实词虚词之外的特类的,单看使用较广泛的几种现代汉语教材就不难了解这一点。
人们之所以在对拟声词的语法归类上出现如此巨大的分歧,也许是因为低估了拟声词的语用特征及其在拟声词产生、使用和发展中的作用。
就其语用特征而言,由于拟声词只是声音的模拟形式,既不表示概念也不表示概念间的关系,而是用来对于人或事物的声音特征加以模拟,它的用意不是为了抽象概括以对应事物,而是为了对人或事物的某一方面进行具体描绘,它区别于一般实词的指称性和虚词的关联性,具有突出的模拟性或描绘性。
从这个意义来说,拟声词的出现和存在仅仅是出于修辞(或语用)的需要而非语义或语法的需要。
拟声词实际上也并没有自己的概念意义或语法意义,它有的只是一种形象色彩,这种形象色彩并且不同于垂柳、喇叭花、凤尾竹等一类实词的形象色彩,不是附加在词本身的伴随意义,而是依赖于特定语境而产生和明确的词语本身的全部意义,如“乒乓”在使用前没有理性意义也无附加色彩,只有声音并无意义,声音也只有当它在特定语境下与某一事物、动作等对应起来了,才能得以明确所指对象。
严格地讲,这是一种修辞意义或语用意义。
拟声词的模拟性或描绘性既是它存在的理由也是它变化的根据,意味着它在被创设、选择和使用时对语用主体具有很强的依附性和顺从性,不管语用主体是谁,只要他觉得需要,拟声词的出现、改变或消失便具备了可能。
如此再来看拟声词的词汇特征,不难发现音义关系、音形关系一对多、多对一现象之所以普遍存在于拟声词,很大程度上是拜修辞所赐,修辞拟声的多样化需要决定了有限的拟声词必须兼任,修辞主体的感知差异也注定了人们会不断地创造新的拟声符号和相同拟声词的不同书写形式。
表示相同对象声音的拟声符号往往有多种并存的书写形式,同一书写形式则被用来表示不同对象声音(如“啊”的四声)或不同的语流音变形式(如“啊”的音变)。
这里,由于语言经济原则的制约,为了不过多地增添纯表音的书写符号,在汉语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形应该是后者。
事实上,在实现精确拟音和个性化、情感化拟音的修辞目标的过程中,尊重语言现状和规约的紧箍咒会不时地在修辞者头上响起来,在一定程度上消减掉他们的创造热情和冲动。
而拟声词重叠形式、组合能力、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等自由多变,或曰不很定型甚至很不定型,又何尝不是其语用特征决定的?既然是对声音的模拟,为了模拟得更真实更细致,那么A B A B,A A B B,或者A B B,A A B都只不过是声音实际及其变化的语用反映而已,被模拟的声音多样,用于模拟的语音形式自然也就多样。
我们所看到的拟声词可以如何重叠重叠多少次等等,其实只是拟音形式因应对象声音的种种变化,跟语言的语法形式变化原本是不搭界的两回事,只不过在表现形式上构成了一种巧合,只要是拟声需要,A A A B B B,A B A B A B甚至更高频更多变的一类重叠形式也完全可以出现,而且从理论上说没有任何限制。
人们把它当作了语法现象来看,据此来分析拟声词的语法特征,实际上很难得出恰如其分的科学结论。
拟声词基本是描绘性的形式,它的句法功能也应该类于形容词,只不过由对声音的摹绘又可临时转用于指称声音或发出声音的动作,并出现在形容词之外的其他句法位置上,如:叮咚听不见了,你别咕哝了,泉水叮咚,叮咚的泉水。
三、叹词、语气词也是摹声的产物叹词、语气词也都是可以用来作为摹声的修辞手段,反过来说也都是摹声的产物。
语法学界对叹词的界定基本一致,但在对其作语法归类时则同样有着和拟声词类似的分歧,分别有归入实词、虚词、实词虚词之外的特类等不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