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合集下载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基于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

审计基础理论体系研究——基于前后一贯的理论结构

总结 ,而是 由定理 、判断和推理构成 的逻辑关 系的高度抽 象。它是 此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显得过 于笼统 。
开 展 审计 工 作 的前 提 和基 础 ,是 审计 理 其 他 理 论 要素 连 接 的纽 带 ,
综上所述 ,国内外审计理论界对审计基础理论体 系范 畴进行
也是建立审计理论体系的基础 。审计假设即使在审计理论中具有 了大量的纵深研究 ,偏重研究各范畴的内涵 ,甚至孤立地进行探
(五 )审计本质起点论 20世 纪80年代 ,汤姆 ·李在《公 司审计 于主导地位。两基本职能相互联 系 、相互补充 。因此以审计基本职
学》中提 出审计本质与 目标 、审计概念和审计标准的审计理论结 能为研究起点 ,建立前后一贯的审计基础理论体 系是科学 、可行 的
一 、 国 内外 研 究 情 况
起点 的结构模式 ,并将 审计 理论 结构分为审计本质 、审计 假设 、审
(一 )哲学起 点论 1961年莫茨 、夏拉夫教授第 一次以哲学的 计 目标 、审 计信息 、审计规 范 、审计控 制六大 要素 ,即“本质一 公
角度 ,科学地 、系统地 阐述 了审计理论结构 ,研究提 出:审计理论是 设一 目标一规范一信息一控制”。审计本质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
以抽象科学为核心,包含哲学 、假设 、概念 、规则和实际应用要素的 辑起点 ,符合客观规律 ,并且审计本质是审计 区别 于其他事物的根
结 构 模 式 ,即 “哲 学基 础 一 公 设 一 概 念一 规 则 一 实 际 应用 ”。审 计 理 本属性 ,是审计实务的客观体现 ,不以人的主观意志 为转移 ,也能
论发展初期 ,这种观点受到尊崇 ,指导人们从哲学角度开展审计理 把握住审计实务所体现 的客观规律 ,从 而建立更加科学 的结构体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

现代审计理论体系框架结构分析作者:肖琳秋来源:《财经界·学术版》2016年第20期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以及近年来预防和严惩腐败的需要,审计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为做好审计工作,我们需要正确分析其理论结构体系才能更好的指导审计工作。

本文从基础、应用、发展等方面对我国现代审计理论体系进行研究,对审计理论的创新进行了简单分析。

关键词:审计理论基础理论应用理论发展理论创新理论源自于实践并受实践的检验,审计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因此,审计理论是在一系列实践中进行总结,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将客观且符合事物发展规律的内容加以概括的完整知识体系。

怎样使审计理论具有中国特殊且更加系统更加科学,是当前我国审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各国对审计的研究由来已久,但观点并不十分统一,每个观点都有其自己的道理。

笔者认为,按理论研究的性质来说,审计理论体系可分为三个方面,即理论的基础、应用及发展,三方面各有不同。

一、审计基础理论关于审计基础理论,目前没有统一的表述,有的学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是审计的常理,重点解决实际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是审计理论的核心内容,主要反映其本质属性及内在规律,笔者认为,审计基础理论主要体现的是审计的本质,它能使人们认识审计的本质,也能为人们指明审计的发展规律,因此,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水平决定了审计理论的水平。

审计基础理论有以下几个特点:(一)研究对象的一般性和普遍性审计基础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

所谓一般过程是指审计主体运用审计实践手段作用于客体;一般方法是指审计主体发挥自觉能动性反映审计实践的一般主观手段。

(二)研究功能的长远性和战略性基础理论是整个审计理论的本质,即便出现些许学术突破,也会带来巨大的变革。

(三)研究应体现多样性很多问题不辩不明,只有经过不断的争论反复的推敲,才能使理论有所提高有所完善,审计基础理论也是如此,多方面理论观点并存,不急于对某一理论观点下定论,使基础理论的研究在百家争鸣中愈来愈完善,愈来愈科学。

小议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小议审计理论结构框架

目标 的影 响。
按 照 系 统论 观 点 , 审计 是社 会 经 济 系统 中的一 个 子 系统 . 的运 它 行 在很 大 程度 上 受到 包括 政 治 、哲学 、经济 、文化 、法律 、科 学 发
1 审计理 论结 构 的整体 性 .
审计 理论 结 构从 审计 运 行机 制 出发 ,从 不 同 的侧面 或层 次 之 间 展 、相 关 知识 ( 计 、统 计 、数 学 、方 法论 等 ) 影响 。审计 环境 会 的 进 行 了全 面 描述 ,以评价 与 改善 现 行审 计实 务 与程 序 。框架 中各个 包 括社 会 需 求和职 业 的 自身 条件 两个 方 面 ,审计 理论 中的各 要素 均
计理 论 结构 的 整体 功能 并增 加 其整体 效 应 ,在 对审 计理 论 结构 进行 计 假设 是 在一 定 审计 环境 的基 础 上建 立起 来 的 ,并 且随 着审计 环 境
研 究的 过程 中 ,应 当从 整体 出 发 ,从全 局考 虑 问题 ;注 重 整体 的 集
的变化 而 发展 。 由此 可 以看 出 ,审计 环境 的 研究 对 审计 理论 结构 的
要 素虽 然有 主次 之分 ,但 它 们是 相 互联 系 、相 互作 用 的 ,具 有 内在 受 审计 环 境 的影 响 。审计 目的 的变化 ,体 现 和反 映 了审计 环 境 的变 的 严密 性和 整体 功 能 ,是一 个 有机 的结 构 系统 。 因此 , 为了提 高 审 化 ,审计 目标 也是 依 据 审计 环境 而制 定 的 ,作 为审计 活 动前提 的审
[ 关键 词 ]审计理 论 结 构 逻 辑起 点
审计 理论 结构 的 基本 框架 体 现 了审计 理 论 系统 的 内在结 构 ,并 总 是要 与 外界 进行 物 质 、能量 、信 息 的 交换 。 审计理 论 结构 在这 种 且通 过 这 个基 本 框 架 ,可 以进 一 步 完 善和 健 全 这 一 内在 结 构 , 学 变 换过 程 中总 是 由量 变到 质 变 ,这就 是 审计 理论 结 构的 权 变性 ,也 科

第2章 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结构(更新)

第2章 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结构(更新)

1)问卷调查法 2)案例研究法 3)实验研究法----例如,通过实验调查投资者 对包含不同信息的审计报告的看法,形成了 “审计报告的符号与交流,形成著名的“符号 论”。 4)专家访谈论:对特定命题,请有相当资历 专家进行访谈得出研究结论。如台湾的马秀如 博士1996年《公开发行公司实施内部控制的研 究》就是访谈进行审计研究。 5)统计分析方法:李树华博士“上市公司 1997年度审计报告意见之实证研究”就是采用 统计分析方法。

3、问题: 如果政府公布了一项规定:要求审计师不但要审 查财务报告是否真实公允,而且必须对企业是否 有违法、违规行为发表意见,并为此承担民事责 任和刑事责任。对于这一规定,通常有哪些方面 的问题需要研究?

提示:从规范化和实证两个视角考虑。
4、问题延伸: (1)规范法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有哪些 区别? (2)规范化与实证法在审计理论研究中的联系? (3)如何做出我国审计理论研究方法的现实选 择?
具体包括:

⑴ 解释审计的职责和范围。在不断发展变化 的社会经济环境下,首先要依据审计理论确 定审计的职责和范围,如审计的基本目标是 什么,审计报告的使用者有哪些,审计师应 就哪些方面发表意见,如何收集审计证据、 发表审计意见等。 ⑵ 指导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的制定。负责 制定审计准则和审计程序的政府机构、专业 团体及事务所的管理人员必须正确理解审计 理论,以审计理论作为制定准则和程序的依 据。




⑶ 指导并推动审计实务。审计理论是评价审计工作 质量优劣的重要准绳,可以指出审计实务工作中存 在的缺陷,从而推动审计实务的不断改进。 尤其是在尚未制定出审计准则的领域,更需要直接 依据审计理论来解决审计实务中遇到的问题。 ⑷ 解释审计实务。审计理论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 解释审计实务。有利于审计实务工作者、投资者、 社会公众及学生更好地理解现有的审计实务。

第一讲 审计理论结构

第一讲 审计理论结构
采取什么样的检查方式来确定该收入额的正确性? 能否保证检查结果绝对正确?为什么? 注册会计师应具备什么条件以取信于委托人?
13
❖ 采用的验证方法取决于李放的经营性质和记录销售额的方法
❖ ◆采用电子收银机,审计人员将重点审查流程是否运行良好, 重点查明收银机运转是否正常。但有时无法保证全部收入都 记入到收银机内
❖ 概念是从观察和经验中归纳出的抽象形态, 是经过反复推敲和严格检验、逐步形成的、 经得起实践考验的通则
❖ 概念的形成是一个不断认识、深化的过程 ❖ 概念的作用:
辨别事物的异同 沟通交流的手段 架构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33
1、受托责任概念
受托责任是审计产生的基础 ❖受托责任产生于委托代理关系,委托代 理关系因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而产生。 ❖委托代理关系中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在 商业交往中某些参与方拥有比其他参与 者更多的信息优势。 ❖信息不对程导致两种后果:逆向选择和 道德风险。
《审计哲学》第一次从真正意义上提出了审计理论的基 本框架, 即“哲学基础—假设—概念—规则—实际应用” 的理论模式,而且这种要素分解和层次论的思想为以后 的审计理论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0
❖ 第二座里程碑:
1973年,美国会计学会(AAA)审计概念委员会发表了 《基本审计概念说明书》(A Statement of Basic Auditing Concepts),构建了“审计假设-审计原则- 审计准则”的理论模式,阐述了审计的含义、审计与会 计的关系、审计作用、审计职能、收集和评价审计证据 的理论依据与方法论、审计过中涉及的许多重 要的审计概念至今被广为引用。
14
❖ 审计存在着固有的不确定性,审计不能保 证被审信息绝对正确
15
审计人员应具备的条件

1-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结构

1-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结构



(6)三泽一模式
审 计 理 论
审计理论的固 有问题领域 非 会 计 问 题 领 域 法律的问 题领域 会 计 问 题 领 域 会计实务的 问题领域 会计理论的 问题领域
审计 理论
图1-4
三泽一模式图


(7)我国学者对审计理论结构的有益探索
审 计 理 论
我国学者对审计理论结构的探索始于20世纪90年代 初期。主要表现在:


审计人员在实施审计过程中事实上的独立性; 审计人员在作为一种职业团体的外观上的独立性。

道德行为:独立审计师应承担的一种直接产生于他的职业地位 的责任 审计的展望
周 莉
2 审计理论研究的里程碑
审 里程碑之一:《审计理论结构》的出版 计 主要贡献: 指出了审计理论研究的重要性。(“审计要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理 就必须探求一套相应的、坚实的审计理论。否则,审计就只是一 论
周 莉
2 审计理论研究的里程碑
审 计 理 论
里程碑之二:《基本审计概念说明》的出版


该书明确指出了审计的定义,认为审计是一个系统的过程, 它客观地搜集和评价有关经济活动与经济事项认定的证据, 以便证实这些认定与既定标准的吻合程度,并将其结果转达 给有关利害关系人,因而审计的作用在于帮助使用者判断信 息,即具有验证职能。 会计与审计的关系: 会计的目的在于提供有关资源利用、管理、控制和报告的 信息;审计的目的在于确定被审计信息与既定标准之间的 符合性程度。 会计的方法主要包括经济信息的计量、描述和解释,并以 财务报表的形式将结果传递给使用者,所以会计是形成有 用的、可数量化经济信息的创造过程。审计的方法主要是 收集和评价与审计目的相关的证据并以审计报告的形式将 结果传递给使用者,所以审计是形成有用的、判断性信息 的评价过程。审计一般不创造新的经济信息,但可以增加 会计所创造经济信息的价值。

审计理论要点

审计理论要点

审计理论部分一、审计理论的内涵(结构、框架)1.审计动因的理论,导出审计理论定义和受托责任。

2.审计主体的理论,导出独立性等基本概念。

3.审计客体的理论,导出审计对象等概念。

4.审计主客体关系的理论,导出审计职能、委托和授权概念5.审计运行的理论,导出审计目标、规范、证据、程序、结果等。

进一步讨论独立性、职业谨慎、重要性、审计风险、内部控制、测试等重要概念。

二、审计的基本概念*(一)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受托责任关系1.概念:审计关系是指审计授权或委托人、被审计人、审计人之间的关系;受托责任关系是指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与被审计人之间的关系。

2.受托责任关系与审计关系的关系。

审计人被审计人<————审计授权或委托人————>3.受托责任关系的特征。

(1)资源经管权的转移。

(由委托方转到受托方)受托责任关系的核心和本质内容。

(2)关系确立意味着委托方给予受托方权利、受托方对委托方承担一定义务与责任关系的确定。

(3)受托责任通过法律、规章、契约等有效形式加以体现,使其能够具体运作。

(4)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应该可以计量。

(二)审计的本质:独立性。

一是实质独立性,主要指审计师的一种精神态度,即在工作中不使自己的判断受他人左右,不受个人偏见与杂念的影响,完全客观公正地形成审计意见;二是形式上的独立性是指审计师在组织地位与客户关系方面应独立于会计报表编制人,从而保证审计工作客观公正。

二、审计的理论框架(一)审计主体的基本特征:独立性和权威性。

独立性与权威性是相辅相成的。

权威性是保证审计独立性的必要条件,而独立性也是权威性的基础。

国家审计权威性最高,表现在:(1)强制性审计(2)强制执行审计决定。

(二)审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

恰当的审计主客体关系的形成,是顺利完成审计工作的保证。

审计主客体形成的方式不同,审计主客体的关系也就存在一定的差异。

要规范审计主客体之间的关系,必须结合其形成方式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涉及委托方式的,必须在审计业务约定书中明确规定当事人的权利与义务。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体系一、我国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内容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

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两个层次: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1、审计基本理论审计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审计的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解释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

它包括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审计目的和审计规范等内容。

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其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问题。

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

审计本质反映了一种受托的经济责任关系,这种关系又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

将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纳入审计理论结构图中,表明审计产生于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审计环境的优劣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程度,审计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先导,是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它确定了审计研究的前提。

审计假设对多变的审计环境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行了设定,说明审计假设与审计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审计环境,审计假设成为空中楼阁,同样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进一步改造审计环境。

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

审计规范是审计本质与内涵的扩展,它必须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适应。

2、审计应用理论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

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提炼出更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基本理论,使之不断更新和突破。

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理论结构

审计理论结构一门学科理论的逻辑起点对该学科其他理论要素的建立和发展以及整个理论结构的构建起着基础性、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确定就成为审计理论结构构建的关键问题。

但是这个问题至今尚未真正得到解决。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是对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一般性特征没有准确的把握,从而导致了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选择与确定的不当。

本文拟从分析理论结构的一般性特征入手,揭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从哲学的角度讲,逻辑起点指从抽象上升到具体全过程出发点的概念、范畴或判断,也称为上升的起点。

这里的抽象是思维中的抽象,是反映客观事物一般属性和关系的抽象规定,具有相对简单性和相对隔离性,思维抽象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第一层本质;这里的具体是思维中的具体,是客观事物各种一般规定性统一的反映形式,它再现了客观事物的整体,思维的具体则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第二层本质和更深层本质。

逻辑起点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它的实质内容表现为该体系中最抽象、最一般、最简单的思维规定。

第二,它是自己所处体系中的直接存在物,即它必须是不以该体系中任何其他范畴为中介和前提的范畴,而任何其他范畴却必须以它为基础和依据。

第三,它应该揭示“细胞”形态的内在矛盾以及对象整体的一切矛盾萌芽。

即是说,起点范畴本身所包含的矛盾是整个范畴体系运动、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源泉,整个体系也不过是这些矛盾在各种条件下合乎逻辑的“生长”和运动。

第四,它与形式逻辑系统中的公理不同,它既不是任意的和暂时承认的东西,也不是随便出现和姑且假定的东西,而是为后来的事物运动过程所证明把它作为逻辑开端是正确的。

第五,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逻辑起点范畴作为它所在系统中的一个基本要素,同整个体系发生着多方面的联系。

这种联系的方式如何,不仅规定着整体的本质,而且也规定着起点范畴在该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所起的作用。

在已有的研究成果中,所确定的逻辑起点诸如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审计目标、审计本质等均不具备上述特征。

审计理论

审计理论

一、审计理论(逻辑)起点:主要分为一元审计要素观和多元审计要素观。

一元审计要素观主要包括:1、审计假设观(审计假设导向型起点论):从审计假设出发,在审计假设的基础上推导出审计原则,然后用它们来指导审计准则,审计假设和审计准则共同构成了审计理论结构的理论基础和概念体系。

[“审计假设是构造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础,也是审计科学发展的前提”。

审计假设是建立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理论研究的基本要素,推理论证的原始命题。

](课件:审计假设是不能直接检验的公理。

它是作为审计理论的基础而存在的,是由它来推导审计理论的。

)2、审计环境观(审计环境起点论):审计环境起点论认为审计的产生和发展始终受环境的影响和支配。

审计环境可分为审计外环境和审计内环境。

审计外部环境是指所处的社会环境中对审计实践有影响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法律环境,它决定了审计目标,从而决定了对审计报告的要求,进一步影响着审计程序和审计方法。

审计内部环境是指在审计的发展过程中审计人员价值观念、审计思想、审计文化、审计工作内容等。

它决定着审计的本质,从而决定了审计的职能,进一步决定着审计程序和方法。

[审计本质、审计职能、审计目标等最终统一在特定时空条件下的审计环境中。

] 3、审计对象论:审计之所以能独立成科,首先在于它有区别于其他学科的研究对象。

审计理论的研究只有从人们在生产活动中所形成的受托经济责任关系入手,才能体现审计对象与审计本质、职能、方法等之间的逻辑关系。

[明确审计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决定审计理论的结构、内容,是进一步研究审计本质、母的、方法的前提条件。

] 4、审计本质论(审计本质导向型):从审计本质出发,根据审计对象、审计职能,演绎、归纳出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

[其流程图可大致表示为:审计本质——审计对象——审计职能——审计原则——审计准则。

“只有准确地揭示事物的本质,才能把握审计理论的发展方向”,只要正确地确立了审计的本质,也就顺理成章地确立了审计理论结构。

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

莫茨和夏拉夫的《审计理论结构》

莫茨和夏拉夫始终坚持理论 与实践 相结合展开其审计理 论研 究 , 这在该 书第 五章至第九章 的审计概念论述 中体 现得
时也产生了对审计人员责任的讨论 。 ⑥审计人员会尽职尽责 。
这一假设 为确定审计人员对社会 、委托人和 同业者的责任提
供 了基 础 , 同时也隐含着对 审计独立性的要求。 ⑦被审计单位 过去认为是 真实 的, 将来仍然认为是真实的 。 这一假设为根据 前车之 鉴预测未来 、 断审计业 务 的义务范 围提供 了基础 。 判 ⑧独立审计师 的职业地 位赋予其相应 的职业责任 。 这一假设 也为我们确定 审计人员对社会 、委托人 和同业者 的责任提供
率标准等也都建立在这 一假设基础之上。
三、 审计 概 念 : 审计 理 论 的核 心
在一个完 善 的理论 结 构中 , 概念 占据重 要的地位 。 正是 概念形成 了一个框架 , 论结构 才得 以系统化 。 理 而哲 学研 究
中的理解 意味着对事物 的整 体而不是其各个部分 的了解 , 因 此莫 茨和夏拉 夫认 为需 要在 审计 学科 中探讨证据 、 应有 的审 计 关注 、 公允表达 和独立性 等具有普 遍性 的概 念 , 是这些 正 概念反映 了审计的本质特征 , 成了审计理论 的核心。“ 形 只有 对这些具有广泛适应性 的概念进行研究并 获得 承认 , 才会 促 进一个综合而连贯 的审计知识体系的发展。 ”
4独立性。 . 独立性是 不可缺少 的审计标准 , 审计 人员不仅 要保持 实质上 的独立性 , 要保证形 式上 的独立性 。 莫茨 也 但 和夏拉 夫指 出 , 许多隐含在 审计 工作本质 内部 的特征会影响
到审计 人员独立性 的判断 。委托人与审计 人员之 间的紧密联 系、 审计人员向委托 人收取费用 、 审计业 务与管理 咨询业务并

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审计理论结构的构建
牡 丹 江市人 。 东行 政 学院讲 师 。 广
也 就 是 各 要 素 之 间在 特 定 时 空 条 件
下 排 列 组 合 的 具 体 形式 。审 计 理 论
作 为 一 个 由 若 干 要 素组 成 的 知 识 体
系 , 有 一 个 内 在 的结 构 , 也 即审 计 理
论 结 构 。 它 具 体 包 含三 个 方 面的 内 容 : 计 理 论 结 构 的构 成 要 素 ; 为 研究 审 计 理 论 结构 必 须 明确 审 计 目标 ,审 计 目标 决 定 了审 计 理 论 结 构 的 其 他 要 素 ,没有 确 立 目标 的 研 究 .是 盲 目 的 . 意 义 的研 究 。国际审 计 委 员 会 无 在 1 8 年 也 曾 提 出 ,建 立审 计理 论 96 结构 应 以审 计 目标 为 基 础 .将 审计
但 是 , 上 述 观点 中 , 一 个 重 在 有 要 的 因 素 被 忽 略 了 .邢 就 是审 计 环 境 。审计 作 为 人类 的 一项 实践 活动 , 其 产 生 .存 在 和 发 展 总是 依 赣 于特 定 的 政 治 . 济 . 律 . 化 和科 技 经 法 文
个 完 整 的 . 一 的理 论框 架 。二是 统
素 之 问 合 乎 逻辑 的 内在 联 系 或 发 挥
作 用 的 方 式 ; 要 素之 问 的秩 序 , 各 即
捧 列 组 合形 式 :
二、 审计 理 论结 构 的逻 辑 起 点 逻 辑 起 点 是 建 立 一 门 学科 理 论 体 系 的 出发 点 ,是 该 学 科 理论 结 构 体 系鞍 以推 理 论 证 的 最 本 源性 的抽 象范 畴 。它 不 仅 是 理 论 结 构 体 系 的

个 重 要 组 成 要 素 ,而 且 对 该学 科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5.3审计测试
审计测试:采用方法,进行试验,以获取审计证据,判断被审项目是否可以接受 的一种审计程序.
风险基础审计模式下的两种审计测试:
1控制测试
审计基本概念体系
国外审计理论框架要素及关系
模式名称 模式内容
莫氏模式 哲学基础—假设—概念—应用标准—实际应用
尚氏模式 假设—定理—结构—原则—标准
安氏模式 目标—标准—概念—假设—技术—方法—过程
氏模式
本质与目标—假设—概念
弗氏模式 本质与目标—假设—概念—标准
任务及提出时间 莫兹和夏拉夫,1962 尚德尔,1978 安德森,1984 汤姆·1984 弗林特,1988
在判断报告主体的财务报告是否符合公允这一标准时,是以财务报表的编 制是否采用符合公认会计原则在我国即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会 计政策,是否真正反映了报告主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审计师认定的公允表达仅仅是一个合理保证,它与财务报表自身的公允表 达并不能达到100%的一致.
4.3合理保证
3.3重要性
1重要性的含义 重要性,是指财务报告中存在错报的严重程度
重要性包括数量和性质两方面的因素.在确定证据搜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 围,评估审计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错报时,审计师需要运用职业判断,综合数量和性 质两方面的因素来考虑重要性.
重要性↑ 审计风险↓ 审计师在确定证据搜集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评估 审计对象信息是否不存在错报时,应当考虑这种反向关系.
国内审计理论框架要素及关系
代表人物
著作
萧英达
比较审计学
汤云为
审计理论研究
王文彬、林钟 审计基础理论 高
阎金锷
审计理论研究
蔡春
审计理论框架

审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剖析

审计理论体系的结构剖析
代性特征 。
应当指出 , 设计基础理论并不等于审计基本理论。后者是 指在审计理论体 系中不 可缺少 的各种 主要的审计理论 。按 照
这个定义 ,我们 可以从审计理论体 系的各部分 中分别 找出作 为骨干 的那些起 主导作用的审计理论 。审计基本理论 尤其是
与审计分支理论 相对称 ,它具有很强 的概括性 和广泛的适用
四个相互 联系的层 次。

审计应用理论所包含 的内容相 当广泛 ,如审计作业规程 ,
实施性 的审计规 范 , 审计工作步骤 , 审计技术方 法,审计 政策 科学 的理论作 为一种属 于理性认识范 畴的事物 ,从来 源 与 战略研究等方 面的理论 , 都应归入此类 。

审计 理 论 基 础
具有 质的规定性 , 是审计理论 的精髓 。
审计 基础理论 的内容非常繁复 ,进一 步地分类 已相 当困
难。 我们不妨根据研究上 的需要将它划分为两大类。 第一类是 审计 术语 , 主要是审 计的名词概念 , 这是研究审计理论的思维
符号。如果它 的含义不 统一 , 人们就无法对审计理论进行深层 次的研 究。 第二类 是狭 义 上的审计原理 , 是指那些依据审计概 念所建立的具 有本 质规定性的本源性 审计 理论 。如审计 目的 、 审计 职能 、 审计作用 、 审计标准 等。由于一定审计概念在特定 时代被赋予 了不 同的含义 ,因而审计原理往 往具有强烈 的时
形 成 并 验 证
性, 常常只为具体业务提供一种通用 的法则 , 而不像审计分支 我们认 为 , 图中所表 明的审计理论体系结构 , 比较趋于 是 理论 那样 具有 一定 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审计分 支理论 实质 成 熟的审计理论体 系所应 具有 的一 种定 格 ,是处 于一种 稳定 上是一种将审计基本理论在部 门审计 或专 门问题 研究 中运用 状态下审计理论的一种逻 辑结构。在上 图中, 以下 问题需要 有 而产生的 、 相对于整个审计理论体系并非处于 “ 基本”地位 的 说 明 : 各种理论 。 1 审计理论 体系分为四大分支 : . 审计理论基础体系 、 审计 三、 审计 应 用 理 论 基础理论体 系 、 审计应用 理论体系 和审计管理理论体系 。理 由 审计 应用 理论 是指在审计基础 理论 指导下按 照审计实践 是 , 科学研究可以分为研究基础 、 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审计 的基本规律而建立的一种审计理论。依照这个定义 , 我们可将 理论体 系也可 以分为审计理论基础 体系 、审计 基础理论体系 审 计组织理论 、审计操作理论 和审计控 制理论归人 审计应用 和审计应用理论 体系 ;由于审计管理是审计 的一个组成部分 , 理论的范畴。这种理论 的主要特征表现在 : . 1 指导性 。审计应 它是提高审计 工作质量的必然途径 , 以, 所 审计 管理理论体系 用理论 中那些一般性原则 , 可以用 于指 导审计 的实际工作 。这 是审计理论 体系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 是 由这种理论 比审计基础理论更接 近审计的实践 活动所引起 2 从辩 证的角度看 ,任何事物 总是 相互 联系 、 . 相互影响 , 的。2 具体性 。这种理论 常常能找出相应的实物参 照系 , . 总是 审计理论体 系各层次 、各要索之 间以及 同一层 次 内各要 素之 解决 特定某一 l 面的实际 问题 ,常 常具 有一定 的可操作性和 间的关系也 同样 是如此 , 方 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 、 相互制约 , 又 可察见性 。3 有用性 。它不像 审计基础 理论 那样显得空洞枯 相互独立。 . 燥, 无法 用于实际 工作 , 而是具有实在 的可 以致用的解决 “ 应 3 审计 理论体系 的建立 是从 审计 理论基 ( . 下转第 1 9页)

以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最新文档

以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最新文档

以新审计职能观为逻辑起点的审计理论结构构建审计是一门应用型学科,要求审计人员按照一定的审计原则和方法,对经济事项进行科学的监督和评价。

审计的实务性并不意味着审计理论不重要,反而说明了审计基础理论作为审计应用理论的基础有着更加深远重大的意义。

蔡春(2000)指出,所谓审计理论即是一套用以解释、指导(或预测)审计行为活动(即审计实践)的系统化和理性化的命题体系。

而审计理论结构是由结构中诸要素组合而成,并且组成要素之间通过内在一定的逻辑关系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研究的起点,能否正确建立直接关系到整个审计理论结构的可靠性。

对于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很长时间以来理论界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但迄今为止,学术界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

一、审计理论结构与其逻辑起点的现有研究成果西方国家对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始于20世纪50年代,多数学者认为,莫茨(Mautz)和夏拉夫(sharaf)的著作《审计理论结构》最先研究了审计理论与审计理论结构。

随后的半个多世纪审计理论研究相继出现了诸多观点,它们在解决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逻辑起点、组成要素与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问题中提出了各自的解释观点,现将国内外主要审计理论结构的观点进行归纳,如表1所示。

以上六种审计理论结构模式各具特点,它们共同推进了审计理论的发展,但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仍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

哲学起点论否定了“审计无理论”的观点,对审计理论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但将哲学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研究起点范围过于宽泛,内涵具有不确定性。

审计假设是在长期的审计工作实践中归纳总结出来的,不是审计实务的一般归纳总结,而是审计产生与发展的基本前提,但社会环境是不断变化的,所提出的假设只能适用于某一环境或时期。

审计目标是审计理论和实务的枢纽,指引着审计活动,但审计目标是从审计实务出发的,作为审计理论的逻辑起点将使具体审计工作起点与审计理论结构起点相混淆。

论审计理论结构

论审计理论结构

论审计理论结构论审计理论结构作者:安亚人宋英慧税务与经济 1999年02期审计学作为一门经济应用科学,应建立起自己的理论结构,以便更有效地指导审计实践,推动审计科学的发展。

一、审计理论结构的意义所谓审计理论是用于解释和指导审计实践的系统化的理性认识。

它是由相互关联的审计目标、审计假设、审计概念和审计准则等要素所组成的逻辑系统。

审计理论作为一个系统,其组成要素必然是相互关联的,形成一定的有规律的排列组合,“构成审计理论的诸要素及其相互联系的组合,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审计理论结构(或框架)”。

(注:阎金鄂、林炳发:《审计理论研究的新起点》,中国审计学会会议资料。

)(一)研究审计理论结构是创立与发展审计科学的需要。

某一个或某几个单一的审计理论要素,虽然已经过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但是也难以形成理论结构,因为这种理论过于单薄,达不到促使审计科学创立的理论数量的最低需要。

即使审计理论数量达到了充分性要求,但相互孤立的零散的审计理论,由于各部分之间缺乏应有的内在联系和逻辑结构,从整体上看,还不可能组成科学理论所要求的严密体系,因而也就无法促成审计科学的形成。

这如同我们不能把一个包罗万象的审计方面的论文集等同于审计科学理论一样。

只有审计理论的积累达到一定数量并可以形成科学理论所要求的基本结构时,审计科学才可能真正诞生。

(二)研究审计理论结构是确定审计科学社会地位,支撑审计职业的需要。

虽然科学的功能本质上是相同或相近的,但是,某一科学的社会形象以及人们对其价值的判断往往是有差异的。

这导致不同的科学处于完全不同的社会地位。

客观地说,作为属于经济应用科学范畴的审计学,比起数学等自然科学算不上“精密科学”;与政治经济学相比,也算不上“理论科学”,在科学的大家庭中尚未获得应有的地位。

审计学缺乏理论以及不够精密,影响了审计学的社会地位,从而也影响了审计职业界的社会地位。

“某种职业没有一个全面的完整的理论结构来支持,是难以确立的,因此,我们要建立审计的哲学。

审计理论结构初探

审计理论结构初探

审计理论结构初探
审计理论结构是一种研究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研究审计理论结构可以让我们更好的理解审计的性质,更深入的认识审计的作用和价值,以及审计的实践要求。

审计理论结构主要包括审计的定义、审计的目的、审计的原则、审计的程序、审计的结果以及审计的效果等几个部分。

首先,审计的定义是指审计是一种独立的、客观的、系统的、有组织的检查,通过对企业或组织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审计,以证实它们是否符合规定的财务要求,确保它们的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

其次,审计的目的是确保企业或组织的财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符合法律、法规、制度和政策的要求,以确保企业或组织财务报表的准确、可靠、及时反映财务状况。

此外,审计的原则是指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应当遵循的原则,如审计独立性、审计客观性、审计专业性、审计完整性、审计组织性、审计综合性、审计责任性等。

最后,审计的结果是指审计所得到的有效结果,包括审计的结论和审计的建议,以及审计的质量评估等。

审计理论结构是审计的基础理论,准确理解审计理论结构,有助于提升审计质量,从而提高企业或组织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审计理论体系探析

审计理论体系探析

一 审计 理 论体 系逻 辑起 点诸 观 点 的 而 产 生 的 并 随 着 审查 评 价 受托 经 济 责 任 、
适 当 性 分 析
的 扩展 而 向 前发 展 的 。政 府 审计 民间 审
审 计 理 论 包 括 审 计 基 本 理 论 和 审 计 应
1 审计环 境
计 和组 织 内部 审计 的产 生 和 发 展 都 与 受 托 用理 论 ,关 与 本 表 的 解 释
辑 起 点
计 的基 本 职 能 ,审 计 职 能 是 审 计 本 质 的具
审计 本 质 是 决 定 审计 之 所 以有 别于 其
受 托 经 济 责 任 关 系是 审计 产 生二的根 本 体 化 。
他 客 观 事 物 的 根 本 属 性 , 因此 ,许 多 学 者 动 因 , 以审 计 动 因作 为 审 计 理 论体 系 的逻
系 的 问 题 ,首 先 要 解 决 审计 理 论 体 系逻 辑 不 完 整 和 有 失 偏 颇 。
根 据 以上 研 究 的结 论 我 们 可 将 审 计
起 点 的 问题 关 于这 一 问题 学 术 界 主 要 有
二 从 审计 的 产 生 和 发 展 角 度 看 将 审 理 论 体 系 构 建 如 下 图 :
的 功 能 是 审计 最本 质 的体 现 ,是 不 以人 本 职 能 。由 于 受 托 管 理 、 受 托 经 营 关 系 的
系 统 中理 应 存 在 一 个 内在 的结 构 ,这 个 结 计 实 务 的 出 发 点 ,如 果作 为 引导 理 论 研 究 来 讲 是 客 观 的 。
构 就 是 审计 理论 体 系 。要 探讨 审计 理 论 体 的逻 辑 起 点 就 可 能 造成 审计 理 论 体 系 的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
人或委托人的授权或委托,才能对被审计人进
行审计监督。在委托或授权情况下,国家审计
人员对国家经济运行进行监督,注册会计师以 独立第三方视角进行鉴证业务,内部审计则提
供保证和咨询活动对企业运行中的不合规行为
进行预防从而对经济活动起到免疫作用。
其二、审计本质属性。 国家审计署审计长刘家义在中国审计学会五届三次理 事会上提出审计是国家经济社会运行的“免疫系统”,在 维护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 谓免疫系统是指免疫系统是生物体内能辨识非自体物质(通 常是外来的病菌)并将其消灭或排除,从而保证机体处于健 康状态的整体工程之统称。它具有清除、修补和预防三方 面的功能。将免疫系统应用到审计本质理论中,是十分恰 当的,是对审计本质和功能再认识上的升华。因为审计的 本质实际上就是对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进行评价的过程。
总结
对审计理论结构逻辑起点的分析,我们经过查阅资料,提炼 观点,最后经过讨论认为: 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若只是由审计假设、审计目标、审 计环境、审计本质等这几个要素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可能 是无法完美的支持起整个审计理论结构。那么,我们考虑到 审计毕竟是一个由实务中发展起来的学科,那么其逻辑起点 就需要和实务有紧密的联系。同时,审计理论工作中,我们 对审计工作人员的把握是比较困难的,也就说,这个逻辑起 点的构建,也应考虑到这个审计内部工作的主观人为因素。
五 、审计目标决定其他审计理论要素。 六 、有会计目标作为财务会计理论框架起点的 成功先例。
本质、审计假设、审计规范、审计程序方法和
审计报告。为了确保审计目标的实现,审计假设针 对性地限定了审计作为一种经济监督控制手段的实 现。因而,审计目标制约着审计假设。
3 、审计环境起点论
审计环境:是指能够影响审计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切外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审计理论体系结构体系
一、我国审计理论结构体系内容
审计理论体系是反映审计研究对象而形成的概念、范畴、判断、推理的体系,是一个具有层次性结构的系统。

我国的审计理论结构大致可以划分两个层次:审计基本理论和审计应用理论。

1、审计基本理论
审计的基本理论是研究审计的本质、一般规律或基本原理,探求能解释审计实践普遍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知识体系,在审计理论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其科学水平决定着审计理论体系的水平。

它包括审计本质、审计假设、审计环境、审计目的和审计规范等内容。

审计基本理论的研究对象是审计实践的一般过程和审计认识的一般方法,而不是具体的审计实践和特殊的过程,其研究任务或目的,是解决如何正确认识审计实践和从一般意义上组织审计实践活动所涉及的审计实践要素的基本问题。

审计基本理论研究的某项重大突破,常常给整个审计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带来大的变革。

审计本质反映了一种受托的经济责任关系,这种关系又是审计存在的重要条件。

将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研究起点纳入审计理论结构图中,表明审计产生于社会环境的客观需要,审计环境的优劣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对审计的需求程度,审计假设是科学研究的先导,是审计理论结构的基石,它确定了审计研究的前提。

审计假设对多变的审计环境中最可能发生的事情和关系和一般规律进行了设定,
说明审计假设与审计环境是息息相关的,离开了审计环境,审计假设成为空中楼阁,同样审计假设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而进一步改造审计环境。

审计目标的确定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行为,是审计本质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互动的结果。

审计规范是审计本质与内涵的扩展,它必须与特定的审计环境相适应。

2、审计应用理论
审计应用理论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具体审计实践中运用的知识体系,它是关于处理具体审计工作时应遵循的原理、原则、程序和方法的知识体系。

它介于审计基础理论和具体审计实践活动之间。

通过对审计应用理论的研究,可以使审计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与审计实践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提炼出更为完善、科学、合理的审计基本理论,使之不断更新和突破。

它主要包括审计技术方法、审计风险、审计责任、审计证据和审计报告等内容。

审计风险、审计责任与审计技术方法是审计应用理论的主体部分,它是审计基本理论在审计应用理论中的具体反映,审计技术方法的制定必须符合具体的规范准则,它影响着审计风险与责任,先进的技术方法可以降低风险,减少责任,反之,会使审计风险责任增大,因此审计风险与责任是正相关的。

审计证据理论是审计理论体系结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审计过程实质是一个收集、评价和鉴定审计证据的过程。

审计师依据审计原则和审计准则要求,根据取得的审计证据与既定标准对比,形成审计报告。

审计报告是审计行为的最终成果,出具审计报告意味着审计师承担其相应责任。

由于社会公众对审计工作的
社会效用经常限于接触审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他们不可能观察审计执行的全过程,因此审计报告的出具至关重要,关系到审计师责任的界定,不容忽视。

我国审计理论框架结构图
二、我国审计理论结构体系的意义
在上述结构图中,首先在确定逻辑起点时,综合了环境本质论与目标假设等诸要素起点论的优点,借鉴了三元要素的基本思想,提出以审
计本质、审计环境和审计假设作为审计理论结构的逻辑起点,即继承传统又扩展的传统,具有一定独创性与现实指导意义,从理论的高度找到了研究的切入点。

其次,将审计技术方法与审计风险作为审计体系的基本要素,纳入到体系结构中来,是适应当前环境发展的趋势对传统理论的创新。

纳入审计理论体系的各种审计理论,不是分散的、孤立的、毫无联系的,而是具有内在逻辑推理关系的整体,是首尾一贯、一环扣一环的。

而在我国,与蓬勃发展的审计实践相比,在审计理论研究方面的发展明显落后。

首先,审计理论结构模式要素选择及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有很多不恰当之处。

其次,迄今为止,尚未形成较为公认的审计理论结构模式,研究还缺乏组织性和系统性。

最后,忽视实证性研究,审计是不会由于一些抽象题目的争论而大大发展的,应将留意力更多地集中于研究审计在社会经济运行机制中的作用,同时审计学中所提出的规范性命题也需要建立在广泛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

这不仅影响了我国审计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影响我国审计实务水平的迅速进步。

因此应当在理论研究中加以改进。

在今后的审计理论体系研究中应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审计理论结构在审计实务中应用的实证研究。

二是进一步扩展审计理论要素的内涵。

三是应将数学的方法引入各要素理论及整个理论体系中,构建数学模型。

总之,审计理论体系结构式发展、变化的,其研究工作也是复杂而漫长的,还需要审计学术界进行不断的努力与思考,使之适应时代的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