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述铅酸蓄电池的主要部件及结构特点

合集下载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特点电动车电池、汽车起动用铅酸蓄电池是一种电能与化学能互相转换的可逆装置,也就是说:充电是将电能储存起来,而放电是将化学能变为电能释放出去。

铅酸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玻璃纤维隔板、电解液和电解槽所组成,充电后正极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负极板活性物质为海绵状铅,放电后连极板的活性物质都转变为硫酸铅,充电后又恢复为原来物质。

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放电PbO2 + 2H2SO4 + Pb <=====>PbSO4+2H2O+PbS04正极电解液负极充电正极水负极从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中可以看出,在放电过程中消耗了硫酸,生成了水,因此电解液的浓度越来越小,而充电过程则相反。

电动自行车采用了负极性物质过量的设计。

当蓄电池充电的时候,正极充足100%后,负极尚未充到底90%,这样蓄电池内只有正极产的氧,不存在负极产生的难以复合的氢气。

为了解决水的消耗问题,和必须为氧的复合创造条件。

采用贫电解液设计加上超细玻璃纤维隔膜板膜,解决了氧的传输问题,使氧复合反应得以进行,完成了氧的再化合,蓄电池实现了密封和免维护。

氧的再化合过程如下:(正极)PbSO4--------PbO---------02(负极)PbSO4---------Pb---------- 02电池主要性能参数电池的主要性能包括额定容量、额定电压、开路电压、内阻和自放电率。

额定容量在设计规定的条件(如温度、放电率、终止电压等)下,电池应能放出的最低容量,单位为安培小时,以符号C表示。

容量受放电率的影响较大,所以常在字母C的右下角以阿拉伯数字标明放电率,如C20=50,表明在20时率下的容量为50安·小时。

额定电压电池在常温下的典型工作电压,又称标称电压。

它是选用不同种类电池时的参考。

电池的实际工作电压随不同使用条件而异。

开路电压电池在开路状态下的端电压称为开路电压。

电池的开路电压等于电池在断路时(即没有电流通过两极时)电池的正极电极电势与负极的电极电势之差。

铅酸电池的主要结构及原理

铅酸电池的主要结构及原理

铅酸电池的主要结构及原理
铅酸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等领域。

它的主要结构包括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膜等部分。

正极是由铅二氧化物制成的,负极是由纯铅制成的。

电解液是硫酸,
它起到导电和反应的作用。

隔膜则是用来隔离正负极的,防止它们直
接接触。

铅酸电池的工作原理是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在充电时,电流从外部电源流入电池,将铅酸电池中的铅二氧化物还原成铅酸,
同时将纯铅氧化成氧化铅。

在放电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反转,铅
酸被还原成铅二氧化物,氧化铅被还原成纯铅,同时释放出电能。

铅酸电池的优点是成本低、容量大、使用寿命长。

但它也有一些缺点,比如重量大、体积大、自放电率高等。

此外,铅酸电池的环保性也受
到了一定的质疑。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正在研究和开发新型的蓄电池技术,比如锂
离子电池、钠离子电池等。

这些新型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重量轻、
自放电率低等优点,但它们的成本也相对较高,目前还无法完全替代
铅酸电池。

总之,铅酸电池是一种重要的蓄电池,它的主要结构和工作原理都比较简单,但它在许多领域中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相信未来一定会有更加先进、环保、高效的蓄电池技术出现。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
铅酸蓄电池主要由硬橡胶槽、负极板、正极板、隔板、鞍子、汇流排、封口胶、电池槽盖、连接条、极柱、排气栓、电解液等部分构成。

正负极板
铅酸蓄电池的极板,依构造和活性物质化成方法,可分为四类:涂膏式极板,管式极板,化成式极板,半化成式极板。

涂膏式极板由板栅和活性物质构成的。

板栅的作用为支撑活性物质和传导电流、使电流均匀分布。

板栅的材料一般铅锑合金,免维护电池采用铅钙合金。

正极活性物质主要成分为二氧化铅,负极活性物质主要成份为绒状铅。

隔板
电池用隔板是由微孔橡胶、玻璃纤维等材料制成的,它的主要作用是:防止正负极板短路;使电解液中正负离子顺利通过。

阻缓正负极板活性物质的脱落,防止正负极板因震动而损伤。

电解液
电解液是蓄电池的重要组成部份,它的作用是传导电流和参加电化学反应,电解液是由浓硫酸和净化水(去离子水)配制而成的,电解液的纯度和密度对电池容量和寿命有重要影响。

电池壳、盖
电池壳、盖是装正负极板和电解液的容器,一般由塑料和橡胶材料制成。

排气栓
排气栓一般由塑料材料制成,对电池起密封作用,阻止空气进入,防止极板氧化。

同时可以将充电时电池内产生的气体排出电池,避免电池产生危险,使用前必须将排气栓上的盲孔用铁丝刺穿、以保证气体溢出通畅。

2。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蓄电池类型,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系统等领域。

它的工作原理基于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原理,通过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来实现能量的存储和释放。

一、铅酸蓄电池的组成结构铅酸蓄电池由正极、负极、电解液和隔板组成。

1. 正极:正极由铅二氧化物(PbO2)制成,是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也称为正极板。

2. 负极:负极由纯铅(Pb)制成,是电池的负极活性物质,也称为负极板。

3. 电解液:电解液是铅酸溶液,主要由硫酸(H2SO4)和蒸馏水(H2O)组成。

4. 隔板:隔板是正极和负极之间的隔离层,通常由塑料材料制成,用于防止正负极直接接触。

二、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过程1. 充电过程:当铅酸蓄电池处于充电状态时,外部电源施加正向电压,使电池内部发生化学反应。

正极上的铅二氧化物(PbO2)被还原成二价铅(Pb2+),负极上的纯铅(Pb)被氧化成四价铅(Pb4+)。

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H2SO4)被电解成氧气(O2)和水(H2O)。

这些化学反应导致电池内部产生电流,将电能储存到电池中。

2. 放电过程:当铅酸蓄电池需要释放储存的电能时,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反转。

正极上的二价铅(Pb2+)被氧化成四价铅(Pb4+),负极上的四价铅(Pb4+)被还原成纯铅(Pb)。

同时,电解液中的水(H2O)被还原成氢气(H2),产生电流供应外部电路使用。

三、铅酸蓄电池的工作特性1. 电压特性:铅酸蓄电池的标称电压为2V,但实际工作电压略高于2V。

充电时,电池电压逐渐升高,直到达到充电截止电压;放电时,电池电压逐渐降低,直到达到放电截止电压。

在正常工作范围内,铅酸蓄电池的电压变化较为稳定。

2. 容量特性:铅酸蓄电池的容量表示电池可以储存和释放的电荷量。

容量通常以安时(Ah)为单位,表示电池在放电过程中连续供应电流的时间。

铅酸蓄电池的容量与其大小、质量和化学成分有关。

3. 自放电特性:铅酸蓄电池具有一定的自放电特性,即即使在未连接负载的情况下,电池内部的化学反应仍会导致电能的损失。

2-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2-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

铅酸蓄电池的构造与型号一、铅酸蓄电池的构造汽车常用的蓄电池为铅酸蓄电池,铅酸蓄电池由六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只单格电池的电压约为2Ⅴ(充满电时为2.1V),串联后蓄电池电压为12Ⅴ。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如图1所示,其构件主要有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联条、接线柱等。

图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1—隔壁;2—凸筋;3—负极板;4—隔板;5—正极板;6—电池壳;7—防护板;8—负接线柱;9—通气孔;10—联条;11—加液螺塞;12—正接线柱;13—单格电池盖1.极板极板(Plate)是蓄电池的核心构件,由它接受充入的电能和向外释放电能。

极板一般由栅架和活性物质组成,分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形状如图2所示。

图2极板图3栅架栅架(图3)是用铅锑合金浇铸而成的,活性物质(铅膏涂料)就涂覆在栅架上。

加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改善浇铸性能。

但是锑有副作用,会加速氢的析出而加快电解液消耗。

锑还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自放电和栅架腐蚀,缩短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目前,国内外大都采用低锑合金栅架,含锑量为2%~3%。

为降低蓄电池的内阻,改善蓄电池的起动性能,现代汽车蓄电池多采用放射形栅架。

极板上的工作物质称为活性物质,主要由铅粉、添加剂与一定密度的稀硫酸混合形成。

为防止龟裂和脱落,铅膏中还掺有玻璃纤维等牵引附着物。

极板分为正极板和负极板两种。

将涂上铅膏后的生极板先经热风干燥,再放入稀硫酸中进行充电便得正、负极板(图2-11)。

正极板(positive plate)上的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呈棕红色,负极板(negative plate)上的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b),呈青灰色。

目前国产蓄电池极板的厚度为1.8~2.4 mm,国外大都采用1.1~1.5 mm厚的薄型极板(正极板比负极板厚)。

采用薄型极板可提高蓄电池的比容量和起动性能。

安装时各片正、负极板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后装入蓄电池单格内便形成单格电池。

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定义

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定义

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定义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非常常见的蓄电池,被广泛地应用于不同领域,包括汽车,UPS系统,太阳能发电,以及其他一些需要蓄电池供电的机器和设备等。

作为一种成熟的电池技术,许多人已经熟知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特征和工作原理。

不过,为了更好地理解这种电池,本文将阐述铅酸蓄电池的基本定义,包括其结构、化学反应和电性能,以及其优缺点等方面。

铅酸蓄电池基本结构铅酸蓄电池的基本结构主要包括正极板、负极板、隔板、电解液和容器等。

其中,正极板和负极板都是由铅和铅合金制成,而隔板则是由吸液性好的材料制成,例如纤维素或高分子材料。

电解液一般是由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其浓度通常处于10%到40%之间。

容器则包括蓄电池的外壳和盖子,用以容纳以上所有部件。

在电池的正极和负极之间还有一层电解液隔板,以分隔正负极并防止短路。

铅酸蓄电池的化学反应铅酸蓄电池的化学反应主要涉及到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化学反应。

在充电时,电池内部产生一些化学反应,在正极表面形成硫酸铅和一定量的氧气,而在负极表面则形成纯铅和一定量的氢气。

在放电时,正极的硫酸铅与负极的铅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二氧化铅和纯铅,同时电极表面的化学物质被释放出来形成电子。

这些电子会流动到连接电池的外部电路中,从而形成电能的输出。

铅酸蓄电池的电性能铅酸蓄电池的电性能主要包括容量、电压和内阻等方面。

容量指的是电池能够释放的电能的大小,一般用安时(Ah)表示,即1小时内电池能够以1安的电流输出多长时间。

电压指的是电池输出的电压大小,铅酸蓄电池的电压一般为2V。

内阻指的是电池电极和电解液之间的电阻,一般通过测量电池放电时总电压和负载电压之间的差值来计算。

铅酸蓄电池的优缺点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成熟的电池技术,具有一定的优点和缺点。

其中,其主要优点包括较低的成本、较高的储能密度和可靠性较好。

然而,铅酸蓄电池的缺点也比较明显,包括较大的体积和重量、短寿命、易泄漏和对环境的污染等。

短结论综上所述,铅酸蓄电池作为一种常见的电池技术,其基本定义包括其结构、化学反应和电性能等方面。

铅酸蓄电池

铅酸蓄电池

1859年,法国人Plante发明了铅酸蓄电池,至今已有 140多年的历史。 1938年,美国人A.Dassler提出了密封铅酸蓄电池的气 体复合理,为VRLA电池奠定理论基础. 1957年,德国阳光公司发明了触变性 SiO2凝胶的胶体 密封铅酸蓄电池。 1971年,美国Gates公司发明了吸收式AGM隔板,实现 了铅酸蓄电池“密封”的突破.
二.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
阀控式铅酸蓄电池的反应原理
正极 PbSO4 2 H 2O
副反应
H 2O
充电 放电
充电 放电
PbO2 +H 2SO4 +2H + +2e-
(1)
1 O 2 H 2e2 2
(2)
负极
PbSO4 2 H 2e-
充电 放电
Pb+H 2 SO4
(3) (4)
副反应
2H 2e

充电 放电
H2
PbSO4 2 H 2O
充电 放电
PbO2 +H 2SO4 +2Pb
(1)+(3)
铅酸蓄电池氧循环图示
正极 PbSO4+H2O
充电70%
PbO2 + O2
(隔膜)扩散
负极
PbSO4 H2O
Pb ……. O2
H2SO4 + PbO
三.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及组成
3.3.电解液
电解液是蓄电池重要组成部分,它的作用是:
①传导电流
②参加电化学反应 电解液是由浓硫酸和净化水配制而成的,电解液的纯度和密度对电池
容量和寿命有重要影响。
阀控电池电解液中硫酸含量一般按理论量的1.5倍设计,电解液比重一般 为1.30g/m1左右。 汽车用蓄电池采用电解液密度为1.280±0.005g/cm3(25℃)稀硫酸。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

铅酸蓄电池结构详解一、蓄电池得功用蓄电池种类较多,根据电解液不同,有酸性与碱性之分。

由于铅酸蓄电池内阻小,电压稳定,在短时间内能供给较大得起动电流,而且结构简单,价格较低,所以在汽车拖拉机上被广泛采用。

蓄电池为一可逆直流电源,在汽车拖拉机上与发电机并联,它得主要作用就是: (1)发动机起动时,蓄电池向起动机与点火装置供电。

起动发动机时,蓄电池必须在短时间内(5~10s)给起动机提供强大得起动电流(汽油机为200~600A。

柴油机有得高达1000A)。

(2)在发电机不发电或电压较低发动机处于低速时,蓄电池向点火系及其它用电设备供电,同时向交流发电机供给她激励磁电流。

(3)当用电设备同时接入较多,发电机超载时,蓄电池协助发电机共同向用电设备供电。

(4)当蓄电池存电不足,而发电机负载又较少时,可将发电机得电能转变为化学能储存起来,即充电。

(5)蓄电池还有稳定电网电压得作用。

当发动机运转时,交流发电机向整个系统提供电流。

蓄电池起稳定电器系统电压得作用。

蓄电池相当于一个较大得电容器,可吸收发电机得瞬时过电压,保护电子元件不被损坏。

延长其使用寿命。

二、蓄电池得构造车用12V蓄电池均由6个单格电池串联而成,每个单格得标称电压为2V,串联成12V得电源,向汽车拖拉机用电设备供电。

蓄电池主要由极板、电解液、格板、电极、壳体等部分组成。

1.极板极板分为正极板与负极板两种。

蓄电池得充电过程就是依靠极板上得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硫酸得化学反应来实现得。

正极板上得活性物质就是深棕色得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得活性物质就是海绵状、青灰色得纯铅(Pb)。

正、负极板得活性物质分别填充在铅锑合金铸成得栅架上,加入锑得目得就是提高栅架得机械强度与浇铸性能。

但锑有一定得副作用,锑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得自行放电与栅架得膨胀、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得使用寿命。

负极板得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为了提高蓄电池得容量,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1、5mm得薄型极板。

铅酸电池的结构及分类

铅酸电池的结构及分类

铅酸电池的结构及分类一、铅酸电池的结构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基本工作原理:(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电池槽组成。

(2)电池的额定容量C10为在10小时放电率的放电电流下,电池能够放出的电量。

单位为(AH)。

电池的充电电流不大于(15-20%)C10。

(25℃)(3)电池的充电电压一般为:浮充电压(223-225)V/只均充电压(233-235)V/只,具体要求以说明书规定为准。

二、铅酸电池的分类1、普通蓄电池;普通蓄电池的极板是由铅和铅的氧化物构成,电解液是硫酸的水溶液。

它的重要优势是电压稳定、价格便宜;缺点是比能低(即每公斤蓄电池存储的电能)、使用寿命短和日常维护频繁。

2、干荷蓄电池:它的全称是干式荷电铅酸电池,它的重要特点是负极板有2V 铅酸电池。

较高的储电能力,在完全干燥状态下,能在两年内保存所得到的电量,使用时,只需加入电解液,等过20—30分钟就可使用。

3、免维护蓄电池:免维护蓄电池由于自身结构上的优点,电解液的消耗量非常小,在使用寿命内基本不要补充蒸馏水。

它还具有耐震、耐高温、体积小、自放电小的特点。

使用寿命一般为普通蓄电池的两倍。

市场上的免维护蓄电池也有两种:第一种在购买时一次性加电解液以后使用中不要维护(添加补充液);另一种是电池本身出厂时就已经加好电解液并封死,用户根本就不能加补充液。

干电池是相对湿电池(液体电池)而言的,最早发明的伏打电池是将两种金属放在同一种电解液中做电极,如现在还在用的铅酸电池也属于这种湿电池。

因为有液体使用携带不方便,后来人们又发明了干电池,原理是相同的,只是把电解质溶液改用胶糊状电解质来代替,并密封在锌桶中(锌桶做负极,中间铜和碳棒做正极,胶糊状电解质填充在正负极之间),这样电解液不会流出来,便于使用、携带,故称之为干电池。

铅酸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及用途详解,史上最全硬干货!

铅酸电池的结构,工作原理,分类及用途详解,史上最全硬干货!

铅酸电池的结构,⼯作原理,分类及⽤途详解,史上最全硬⼲货!铅酸电池(VRLA),是⼀种电极主要由铅及其氧化物制成,电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电池。

铅酸电池荷电状态下,正极主要成分为⼆氧化铅,负极主要成分为铅;放电状态下,正负极的主要成分均为硫酸铅。

⼀个单格铅酸电池的标称电压是2.0V,能放电到1.5V,能充电到2.4V;在应⽤中,经常⽤6个单格铅酸电池串联起来组成标称是12V的铅酸电池,还有24V、36V、48V等。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基本⼯作原理(1)铅酸蓄电池的结构由正极、负极、电解质、隔离物和电池槽组成。

反应⽅程式(2)电池的额定容量C10为在10⼩时放电率的放电电流下,电池能够放出的电量。

单位为(AH)。

电池的充电电流不⼤于(15-20%)C10。

(25℃)(3)电池的充电电压⼀般为:浮充电压(2.23-2.25)V/只均充电压(2.33-2.35)V/只,具体要求以说明书规定为准。

蓄电池的⼯作⽅式1)充放电⼯作⽅式2)半浮充⼯作⽅式3)全浮充⼯作⽅式。

常⽤全浮充⼯作⽅式。

全浮充⼯作⽅式是将电池组和整流器并联⼯作,正常时由整流器提供直流电给设备⼯作,电池组起平滑滤波作⽤;整流器没有输出时由电池提供直流电给设备⼯作。

铅酸电池的充电⽅法:低压限流充电、浮充充电、均衡充电、在线充电。

常⽤低压限流充电、浮充充电、均衡充电。

①低压限流充电:电池深度放电后,由于充电初始电流⼤于20%IC10,所以刚开始采⽤恒流充电;待电池端电压逐渐上升到稳压限流点电压时,整流器进⼊稳压⼯作,充电电流逐渐减⼩直到终了。

②浮充充电:电池组和整流器并联⼯作,整流器对电池补充充电,以补⾜电池⾃放电的损失。

③均衡充电:在浮充⼯作中,为了补⾜某些电池容量的不⾜(表现为端压不⼀致);或在电池充电后期将电池端电压适当提⾼,增加电池充电电流以补⾜电池容量。

均衡充电应在15⼩时内结束。

影响电池寿命的原因:1)浮充电压。

2)环境温度。

3)深度放电次数。

铅酸蓄电池结构图文分析

铅酸蓄电池结构图文分析

铅酸蓄电池结构图文分析1. 铅酸蓄电池结构铅酸蓄电池结构如图3-2所示,主要由正极板、负极板、接线端子、隔板、安全阀、电解溶液、跨桥、电池盖、接头密封材料及附件等部分组成。

图3-2铅酸蓄电池的结构(1)正负极板蓄电池的充电过程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和电解液中硫酸的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深棕色的二氧化铅(PbO2),负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海绵状、青灰色的纯铅(Pb)。

正、负极板的活性物质分别填充在铅锑合金铸成的栅架上,加入锑的目的是提高栅架的机械强度和浇铸性能。

但锑有一定的副作用,锑易从正极板栅架中解析出来而引起蓄电池的自行放电和栅架的膨胀、溃烂,从而影响蓄电池的使用寿命。

负极板的厚度为1.8mm,正极板为2.2mm,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国外大多采用厚度为1.1mm~1.5mm的薄型极板。

另外,为了提高蓄电池的容量,将多片正、负极板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

在每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数量总比正极板多一片,正极板都处于负极板之间,使其两侧放电均匀,否则因正极板机械强度差,单面工作会使两侧活性物质体积变化不一致,造成极板弯曲。

(2)隔板为了减少蓄电池的内阻和体积,正、负极板应尽量靠近但彼此又不能接触而短路,所以在相邻正负极板间加有绝缘隔板。

隔板应具有多孔性,以便电解液渗透,而且应具有良好的耐酸性和抗碱性。

隔板材料有木质、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等。

近年来,还有将微孔塑料隔板做成袋状,紧包在正极板的外部,防止活性物质脱落。

(3)电池槽和电池盖蓄电池的外壳是用来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的,外壳应耐酸、耐热、耐震,以前多用硬橡胶制成。

现在国内已开始生产聚丙稀塑料外壳。

这种壳体不但耐酸、耐热、耐震,而且强度高,壳体壁较薄(一般为3.5mm,而硬橡胶壳体壁厚为10mm)、重量轻、外型美观、透明。

壳体底部的凸筋是用来支持极板组的,并可使脱落的活性物质掉入凹槽中,以免正、负极板短路,若采用袋式隔板,则可取消凸筋以降低壳体高度。

铅酸蓄电池材料组成

铅酸蓄电池材料组成

铅酸蓄电池的材料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关键部分:
1. 极板(正负极):
- 正极板:主要活性物质为二氧化铅(PbO2),它与硫酸溶液反应,在放电过程中生成硫酸铅。

- 负极板:主要活性物质为海绵状纯铅(Pb),在电池工作时,同样会与硫酸发生化学反应。

2. 电解液:
- 电解液通常由纯净的稀硫酸水溶液构成,浓度根据电池设计需求调整,其作用是在充放电过程中传递离子,参与化学反应。

3. 隔板:
- 隔板位于正负极板之间,采用微孔材料如AGM (吸收式玻璃纤维垫片)、GEL(胶体)等制成,用于隔离正负极防止短路,同时允许电解液中的离子自由通过。

4. 壳体:
- 壳体一般由耐酸、耐热、绝缘性良好的材料如硬橡胶、工程塑料或玻璃钢等制成,用来封装内部组件,
并保持电解液不泄漏。

5. 连接部件:
- 包括铅连接条和极柱,它们用于将各个单体电池的极板组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整体,并作为外部电路连接点。

6. 安全阀:
- 为了维持电池内部压力平衡,在过充电或其他异常情况下释放多余气体,大多数现代密封铅酸蓄电池都配备了安全阀。

7. 其他附件:
- 如电池盖、端子保护套件、导电糊料(某些类型的电池中可能使用)等辅助结构件。

铅酸蓄电池在工作时,通过正负极活性物质与硫酸溶液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实现能量的储存和释放。

随着科技发展,铅酸蓄电池的设计不断优化,包括采用铅钙合金、铅锑合金等改进极板栅架材料以提高电池寿命和性能。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铅酸蓄电池是一种常见的电化学储能装置,广泛应用于汽车、UPS电源、太阳能发电系统等领域。

它通过化学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

下面将详细介绍铅酸蓄电池的工作原理。

1. 电池结构铅酸蓄电池由正极板、负极板、电解液和隔板组成。

正极板通常由铅二氧化物(PbO2)制成,负极板由纯铅(Pb)制成。

电解液是硫酸溶液,隔板则用于隔离正负极板,防止短路。

2. 充电过程当铅酸蓄电池进行充电时,外部电源施加正向电压,正极板上的PbO2被还原为Pb,负极板上的Pb被氧化为PbO2。

同时,电解液中的硫酸离子(SO4^2-)在化学反应中参与,并与正负极板上的铅形成硫酸铅(PbSO4)。

这个过程是一个可逆的反应,电能被转化为化学能并储存在电池中。

3. 放电过程当需要使用铅酸蓄电池释放电能时,电池的正负极连接外部电路。

此时,化学反应逆转,PbSO4重新分解为Pb和PbO2,同时释放出电子。

这些电子通过外部电路流动,产生电流,从而为外部设备供电。

同时,硫酸离子也参与反应,维持电池内部的电荷平衡。

4. 反应机制在充放电过程中,铅酸蓄电池的正极和负极发生着复杂的化学反应。

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的Pb之间的反应是铅酸蓄电池工作的核心。

具体来说,正极板上的PbO2与负极板上的Pb反应生成PbSO4和H2O,同时释放出电子。

这个反应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正极板上的PbO2被还原,负极板上的Pb被氧化。

5. 充放电效率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是指在充放电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效率。

由于化学反应的不完全和内阻等因素的存在,铅酸蓄电池的充放电效率不是百分之百。

一般来说,铅酸蓄电池的充电效率可达到80%至90%,放电效率可达到90%至95%。

6. 维护与注意事项为了保持铅酸蓄电池的良好工作状态,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注意事项。

首先,要确保电池的正负极接线正确,避免短路。

其次,要定期检查电池的电解液水平,必要时添加蒸馏水或硫酸。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一)铅酸蓄电池的结构铅酸蓄电池主要由正极板组、负极板组、隔板、容器和电解液等构成,其结构如下图所示:1.极板铅酸蓄电池的正、负极极板由纯铅制成,上面直接形成有效物质,有些极板用铅镍合金制成栅架,上面涂以有效物质。正极(阳极)的有效物质为褐色的二氧化铅,这层二氧化铅由结合氧化的铅细粒构成,在这些细粒之间能够自由地通过电解液,将正极材料磨成细粒的原因是可以增大其与电解液的接触面积,这样可以增加反应面积,从而减小蓄电池的内阻。负极(阴极)的有效物质为深灰色的海绵状铅。在同一个电池内,同极性的极板片数超过两片者,用金属条连接起来,称为极板组或极板群。至于极板组内的极板数的多少,随其容量(蓄电能力)的大小而异。为了获得较大的蓄电池容量,常将多片正、负极板分别并联,组成正、负极板组,如下图所示:安装时,将正、负极板组相互嵌合,中间插入隔板,就形成了单格电池。在每个单格电池中,负极板的片数总要比正极板的片数多一片,从而使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片负极板之间,使正极板两侧放电均匀,避免因放电不均匀造成极板拱曲。2.隔板在各种类型的铅酸蓄电池中,除少数特殊组合的极板间留有宽大的空隙外,在两极板间均需插入隔板,以防止正、负极板相互接触而发生短路。这种隔板上密布着细小的孔,既可以保证电解液的通过,又可以阻隔正、负极板之间的接触,控制反应速度,保护电池。隔板有木质、橡胶、微孔橡胶、微孔塑料、玻璃等数种,可根据蓄电池的类型适当选定。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隔板是由超细玻璃丝绵制作的,这种隔板可以把电解液吸附在隔板内,吸附式密封蓄电池的名称也是由此而来的。3.容器容器是用来盛装电解液和支撑极板的,通常有玻璃容器、衬铅木质容器、硬橡胶容器和塑料容器四种。容器用于盛放电解液和极板组,应该耐酸、耐热、耐震。容器多采用硬橡胶或聚丙烯塑料制成,为整体式结构,底部有凸起的肋条以搁置极板组。壳内由间壁分成3个或6个互不相通的单格,各单格之间用铅质联条串联起来。容器上部使用相同材料的电池盖密封,电池盖上设有对应于每个单格电池的加液孔,用于添加电解液和蒸馏水以及测量电解液密度、温度和液面高度。4.电解液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用蒸馏水稀释高纯浓硫酸而成的。它的密度高低视铅蓄电池类型和所用极板而定,一般在15℃时为1.200~1.300g/cm3。蓄电池用的电解液(稀硫酸)必须保持纯净,不能含有危害铅酸蓄电池的任何杂质。电解液的作用是给正、负电极之间流动的离子创造一个液体环境,或者说充当离子流动的介质。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对蓄电池的工作有重要影响,相对密度大,可减少结冰的危险并提高蓄电池容量,但相对密度过大,则黏度增加,反而降低蓄电池容量,缩短使用寿命。应根据当地最低气温或制造厂家的要求选择电解液相对密度。5.加液孔盖加液孔盖用橡胶或塑料制成,旋在电池盖的加液孔内,如下图:加液孔盖上有通气孔,可使蓄电池化学反应中产生的气体顺利排出。加液孔盖上的通气孔应经常保持畅通,使蓄电池内部的氢气与氧气排出,防止蓄电池过早损坏或爆炸。6.联条由于蓄电池各单格为串联连接,因此不同极性的极柱要用联条连接起来。联条用铅锑合金铸成,有外露式、跨桥式和穿壁式三种,前者用在硬橡胶外壳和盖上,后两者用在塑料外壳和盖上。外露式是指联条外露在蓄电池的上面;跨桥式是指联条下部在蓄电池的平面上或埋在盖下,连接部分跨接在各单格电池的中间壁上;穿壁式是指在中间壁上打孔,使极板组柄直接穿过中间隔壁将各单格电池连接起来。穿壁式联条的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二)铅酸蓄电池的基本概念1.充电充电是外电路给蓄电池供电,使电池内发生化学反应,从而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储存起来的操作。充电时,蓄电池的正、负极分别与直流电源的正、负极相连,当充电电源的端电压高于蓄电池的电动势时,在电场的作用下,电流从蓄电池的正极流入、负极流出,这一过程称为充电。蓄电池充电过程是将电能转换为化学能的过程。充电时,正、负极板上的PbSO4还原为PbO2和Pb,电解液中的H2SO4不断增多,电解液密度不断上升。当充电接近终了时,PbSO4已基本还原成Pb。过剩的充电电流将电解水,使正极板附近产生O2从电解液中逸出,负极板附近产生H2从电解液中逸出,电解液液面高度降低。因此,铅酸蓄电池需要定期加蒸馏水。蓄电池充足电的标志是:(1)电解液中有大量气泡冒出,呈沸腾状态;(2)电解液的相对密度和蓄电池的端电压上升到规定值,且在2~3h内保持不变。2.放电放电是在规定的条件下,电池向外电路输出电能的过程。当铅酸蓄电池接上负载后,在电动势的作用下,电流就会从蓄电池的正极经外电路的用电设备流向蓄电池的负极,这一过程称为放电,蓄电池的放电过程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放电时,正极板上的PbO2和负极板上的Pb都与电解液中的H2SO4反应生成硫酸铅(PbSO4),沉附在正、负极板上。在这个过程中,电解液中的H2SO4不断减少,电解液密度不断下降。理论上,放电过程可以进行到极板上的活性物质被耗尽为止,但由于生成的PbSO4沉附于极板表面,阻碍电解液向活性物质内层渗透,使得内层活性物质因缺少电解液而不能参加反应,因此在使用中放完电时蓄电池活性物质的利用率也只有20%~30%。因此,采用薄型极板,增加极板的多孔性,可以提高活性物质的利用率,增大蓄电池的容量。蓄电池放电终了的特征是:(1)单格电池电压降到放电终止电压;(2)电解液相对密度降到最小许可值。放电终止电压与放电电流的大小有关,放电电流越大,允许的放电时间就越短,放电终止电压也越低。3.过充电过充电是对完全充电的蓄电池或蓄电池组继续充电。4.自放电自放电是电池的能量没有通过放电就进入外电路,造成一定能量的损失。5.活性物质在电池放电时发生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电能的物质,或者说是正极和负极储存电能的物质的统称。6.放电深度放电深度是指蓄电池使用过程中放电到什么程度才停止放电。7.板极硫化在使用铅酸蓄电池时要特别注意的是:电池放电后要及时充电,如果长时间处于半放电或充电不足甚至过充的情况,或长时间充电和放电都会形成PbSO4晶体。这种大块晶体很难溶解,无法恢复原来的状态,导致板极硫化后充电就会变得困难。8.容量容量是在规定的放电条件下电流输出的电荷,其单位常用安时(A·h)表示。9.相对密度相对密度是指电解液与水的密度比值,用来检验电解液的强度。相对密度与温度变化有关。25℃时充满的电池电解液相对密度值为1.265。密封式电池,相对密度值无法测量。纯酸溶液的密度为1.835g/cm3,完全放电后降至1.120g/cm3。电解液注入水后,只有待水完全融合电解液后才能准确测量密度,融入过程大约需要数小时或者数天,但是可以通过充电来缩短时间。每个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均不相同,即使是同一个电池在不同的季节,电解液的密度也会不一样。大部分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密度在1.1~1.3g/cm3范围内,充满电之后一般为1.23~1.3g/cm3。10.运行温度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感觉烫手,这是因为铅酸蓄电池具有很强的发热性。当运行温度超过25℃,每升高10℃,铅酸电池的使用寿命就减少50%,所以电池的最高运行温度应比外界低,在温度变化超过±5℃的情况下最好。(三)铅酸蓄电池充、放电基本原理在铅酸蓄电池中,正极板为PbO2,负极板为Pb,电解液为H2SO4。将其正、负极板插入电解液中,正、负极板与电解液相互作用,在正、负极板间就会产生约2.1V的电势。电池在完成充电后,正极板为二氧化铅,负极板为海绵状铅。放电后,在两极板上都产生细小而松软的硫酸铅,充电后又恢复为原来物质。铅酸蓄电池在充电和放电过程中的可逆反应理论比较复杂,目前公认的是哥来德斯东和特利浦两人提出的“双硫酸化理论”。该理论的含义:铅酸蓄电池在放电后,正、负电极的有效物质和硫酸发生反应,均转变为硫酸化合物(硫酸铅),充电时又会转化为原来的铅和二氧化铅。其具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正极2PbO2+2H2SO4→2PbSO4+O2↑+2H2O负极Pb+H2SO4→PbSO4+H2↑总反应2PbO2+3H2SO4+Pb→3PbSO4+2H2O+O2↑+H2↑从以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可以看出,铅酸蓄电池在放电时,正极的活性物质二氧化铅和负极的活性物质铅都与硫酸电解液反应,生成硫酸铅,在电化学上把这种反应叫做“双硫酸盐化反应”。在蓄电池刚放电结束时,正、负极活性物质转化成的硫酸铅是一种结构疏松、晶体细密的物质,活性程度非常高。在蓄电池充电过程中,正、负极疏松细密的硫酸铅,在外界充电电流的作用下会重新变成二氧化铅和铅,蓄电池又处于充足电的状态。由此可知以上反应是可逆的。正是这种可逆的电化学反应,使蓄电池实现了储存电能和释放电能的功能。人们在日常使用中,通常使用蓄电池的放电功能,把充电作为蓄电池的维护。铅酸蓄电池在充足电的情况下可以长时间保持电池内化学物质的活性,而在蓄电池放电以后,如果不及时充足电,电池内的活性物质很快就会失去活性,使电池内部产生不可逆的化学反应。所以对太阳能蓄电池和其他用途的铅酸蓄电池,应充足电保存,并定期给电池补充电。。

铅酸蓄电池构造及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构造及工作原理

铅酸蓄电池构造及工作原理1.铅酸蓄电池的基本构造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构成。

我简单来说明一下吧,消灭零回答。

1.铅酸蓄电池的基本构造蓄电池主要由极板、隔板、电解液、外壳构成。

极板极板是蓄电池的核心部分,形状大多呈长方形。

工厂先将铅卷冲压成网状的格栅,再在格栅上涂上俗称“铅膏”的活性物质。

正极涂二氧化铅,负极涂海绵状纯铅。

蓄电池的充放电就是依靠极板上的活性物质与电解液中的硫酸化学反应来实现的。

通常一整个蓄电池包含6个极板组,每个极板组由数块正负极板组成,负极板数量比正极板多一片,使每片正极板都处于两块负极板之间,这样能使两边放电均匀。

特别提一句,市面上的蓄电池构造大同小异,只有铅膏的配方是各蓄电池厂家的核心机密。

格栅的网眼形状也并非都是长方形。

隔板隔板使用绝缘材料,放在相邻的正负极板之间,防止正负极板接触发生短路。

市面上一般采用塑料隔板。

电解液极板沉浸在电解液中,与电解液产生化学反应。

电解液用纯硫酸与纯蒸馏水按一定比例混合而成,一般工业用的硫酸与自来水不能用作电解液,否则会损坏极板。

外壳外壳要符合抗震、耐酸、耐热的标准。

2.蓄电池的工作原理在蓄电池组装好注入硫酸后,会静止四五天,这一过程叫做“化成”。

那么在化成时,蓄电池内部进行着怎样的化学反应呢?首先来看正极板,极板上少量的二氧化铅与硫酸中的水形成了PB(OH)4,于是正极板附近存在四价铅离子与氢氧根离子。

而PB4+集聚在极板四周,于是正极板带了正电位。

再来看负极板,极板上少量的纯铅进入了电解液中,形成了二价铅离子,而把两个电子留在极板上,使得负极板上带了负电。

在化成结束后,未充电也未放电的状态时,正极板的电动势高于负极板。

放电时的电池工作原理:在蓄电池接入负载时,由于正极板的电动势高,电流I从正极流向负极。

使得正极的电位降低,负极的电位升高。

原本负极板上的两个电子e到了正极板上。

在正极板处,PB4+遇到了两个电子e,自动-1,-1,于是PB4+变成PB2+,与硫酸中的SO42-结合成PBSO4,附在极板上。

铅酸蓄电池的组成结构

铅酸蓄电池的组成结构
4
隔板
有玻璃纤维隔板、微孔橡胶隔板、塑料隔板等,用于吸收电解液,并将正负极板隔开,防止短路。
5
电池槽
用于盛装电解液和极板组,使蓄电池构成一个整体。
6
电池盖
封闭电池槽,保护内部组件,通常设有通气孔以供放气。
7
联条(连接条)
将多个单格电池串联起来,提高整个蓄电池的端电压。
8
接线端子(接线柱)
蓄电池与外部电路的连接点,分正负极,通常标有“+”或“P”为正,“-”或“N”为负。
铅酸蓄电池的组成结构
序号
部件名称
描述与功能
1
正极板
阳极板,发生氧化反应的电极。以结晶紧密、疏松多孔的二氧化铅作为存储电能的活性物质,正常颜色为红褐色。
2
负极板
阴极板,发生还原反应的电极。以海绵状的金属铅作为存储电能的物质,正常颜色为深灰色。
3
电解质
铅酸蓄电池的电解液是稀硫酸溶液,传导溶液的正负离子,参与电化学反应,扩散极板在反应时产生的温度。
9
安全阀
大而损坏。
10
外壳
保护蓄电池内部结构,通常用硬橡胶或塑料制成。

铅酸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铅酸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铅酸电池的结构和原理
铅酸电池是一种重要的储能装置,用于各种场合的备用电源和动
力系统。

它由电解质、正极、负极和隔膜四部分组成。

电解质是铅酸电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采用硫酸水溶液。


极是铅二氧化物(PbO2),负极是铅(Pb),两者分别与电解质接触,负极和正极之间则有隔膜分隔。

当电池电解质中存在硫酸根离子时,
它们将与负极的铅反应,生成二氧化铅(PbO2)和硫酸氢根离子
(HSO4-)。

同时,正极的二氧化铅也会被硫酸根离子还原成铅和硫酸
氢根离子。

这些反应在两极之间循环进行,产生电能。

铅酸电池有很多优点,例如成本低、使用寿命长、可靠稳定等。

它广泛应用于汽车、电话、渔船、农机等领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述铅酸蓄电池的主要部件及结构特点。

答:一个蓄电池有若干个大哥电池组成,通常有3个或6个,每一个单格电池主要由极板、电解液、隔板和外壳等部件组成。

极板有正极板和负极板,正极板上的活性物质是二氧化铅,负极板活性物质是铅,一个单格电池中由若干个正负极板组成,其中,正极板的片数比负极板少一片,正负极板和隔板组成了极板组。

电解液是纯硫酸和蒸馏水按一定比例配合而成的。

隔板放置在正负极板之间,防止正负极板相碰产生短路。

外壳有橡胶或塑料制成,作为容器将极板组等组成一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