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北固山下》精品习题及解析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寒夜江口泊舟》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寒夜江口泊舟》含答案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次北固山下【乙】寒夜江口泊舟王湾储光羲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寒潮信未起,出浦缆孤舟。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一夜苦风浪,自然增旅愁。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吴山迟海月,楚火照江流。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欲有知音者,异乡谁可求。
下面对两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次北固山下》颈联妙在作者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B.“吴山迟海月”中“迟”字用得精妙,迟迟望不见月亮,揭示出诗人因山川相阻而不能望月思乡的悲凉愁绪。
C.两诗首联叙事,“客路”“出浦”,点出诗人离家出游的处境,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
D.两诗尾联都由写景转为抒情,前者抒发了诗人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后者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异乡却寻到知音的喜悦和感慨。
【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诗歌内容奖赏能力。
D.“前者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后者透露出诗人虽身处异乡却寻到知音的喜悦和感慨”理解分析不正确。
结合【甲】诗中的“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可知,诗句意为: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依据句意可知,本句由写景转为抒情,抒发了诗人身在异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没有写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结合【乙】诗“欲有知音者,异乡谁可求”可知,诗句意为:想要找到知音者,又岂能在异乡轻易地寻求到呢。
依据句意可知,本句由写景转为抒情,透露出诗人独自漂泊异乡的凄楚悲惨之情,流露出对家乡和故人的思念。
故选D。
《次北固山下》古诗赏析(含答案)-《次北固山下》赏析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古诗赏析班级姓名学号(一)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5题。
(11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 “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是。
(2分)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分)3.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2分)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5.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二)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2题。
(6分)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下列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两项是()()(3分)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蜿蜒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绿水前面去了。
B.“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写潮水上涨几乎与两岸齐平,诗人站在船头放眼望去,觉得江面特别宽阔,江风劲吹,船行快速。
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D.“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即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E.全诗通过对江南秀丽景色和自己的处境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和对家乡的思念。
2.写出“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所蕴含的哲理。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次北固山下》是XXX的一首诗,描绘了江南美景和游子思乡之情。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一、理解性默写:1、句子: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
2、诗句:岁暮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
新水调清歌传,芳林玉立春风早。
3、诗句: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赏析选择题:1、不正确的理解:B。
颔联并未描绘洪水浩瀚,而是描写了潮水平静的景象。
2、不正确的理解:A。
这两句诗表达的是在夜幕未褪之际,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升起,预示着新的一天即将到来。
3、不正确的理解:B。
颈联中的“青山”指的是次北固山,而不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4、不恰当的赏析:XXX并未描写平野开阔和波平浪静,而是描写了风助帆船前行的情景。
A、“平”和“阔”在三、四两句中并不是描述江水的状态,而是形容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
B、五、六两句中的“海上红日”和“江边春意”交相辉映,形成了自然景观的美妙画面。
C、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向往之情。
D、诗中的“归雁洛阳边”是诗人想要XXX捎信给家人的表达方式之一。
解析】A“平”和“阔”形容的是江水所带来的宽广感,而不是江水本身的状态。
这联表现了时序的交替,海上的红日冲破残夜,江边的春意赶走旧年的寒冬。
作者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生命的不息、时间的流转以及生命与时间的相互依存关系。
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思乡之情,让人感受到人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这种表现方式,既有具体的生活情境,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是诗歌的高度艺术表现。
当夜幕未散,太阳已从海面升起;当新年未过,江上已传来春天的消息。
这篇文章描绘了逼真的景象,蕴含了新生事物从旧事物中孕育的生活哲理,突显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给人带来了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是一幅美妙的画面,想象一下,你身处其中会有怎样的感受?你会感受到潮水平静,两岸宽阔,微风拂面,帆船高悬,仿佛整个世界都在向你展现它的美丽和宁静。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首联中总写北固山秀丽景色的两个词语
是、。(2分)
10.颈联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任意选择一个角度,作简要赏 析。(2分)
答案:
9.青山、绿水
光的流逝,更蕴含自然理趣:新生的美好事物往往产生于旧 事物中。
12、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展现
的画面。(2分)
答案:
(-)古诗词鉴赏(4分)1K D( 2分)
12、春潮涌涨,大江奔流,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 与岸齐平,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2分)
1.“次北固山下”的“次”意思
是(2分)
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 这种感情?( 3分)
A.首联以对偶句发端,点明诗人出行的方式及途经的地点。
B.颔联“阔”写出春潮水涨之景,“悬”描写了舟顺风而行 之态。
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代胜过一代的人生
哲理。
D.全诗写景逼真,叙事确切,抒情真挚,首尾呼应,浑然一
体。
答案:
7.(2分)思乡之情(乡愁、羁旅之思等)(意对即可)
8.(3分)C(颈联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新旧交替 的自然理趣。)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
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答案:
古代诗歌阅读1.
停泊,停留D
3、客路行舟4、潮平
15.( 1)“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运用
了的修辞手法,全诗抒发了诗
人
的情怀? (2分)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练习一、常识填空1、《次北固山下》从诗的体裁看,它是一首()诗,从表达方式看,它是一首()诗。
2、《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作者是(),是()代诗人。
二、朗读节奏3.用/划分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划两处):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三、按要求写出诗句4、《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颔联是:5、《次北固山下》这首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四、探究提高6、这首诗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色?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7、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8、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9、“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分析。
10.⑴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⑵请你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展现的画面,并揭示其中蕴含的哲理。
参考答案:1. 五言律抒情2. 王湾唐3.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4.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5.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6. 初春。
青山、绿水、潮平、风正、江春7. 思念故乡。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8. “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
9. (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
(3)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而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入”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意志和情思。
(4)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10.⑴本诗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⑵示例: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的副本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下面诗句与“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蕴含的哲理最接近的一项是()A.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苏轼《题西林壁》)B.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C.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登飞来峰》)D.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陶渊明《饮酒·其五》)2.“归雁洛阳边”与“衡阳雁去无留意”都写到了“雁”,二者写“雁”的目的有何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案】1.B 2.“归雁洛阳边”中的“雁”是诗人寄托思乡之情的载体,诗人通过写希望大雁传递家书表达了自己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而“衡阳雁去无留意”则通过“雁”的“无留意”表现了边塞秋天的寒冷与荒凉,同时也反衬将士们因战功未建而有家不能归的悲伤心情。
【解析】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理解。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描绘了太阳从残夜中升起,春天的气息在旧年未尽之时便已经到来的景象,寓含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即新旧更替、时光流转的自然规律。
A.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出自苏轼的《题西林壁》。
这两句诗描绘了庐山从不同角度、不同距离观看时呈现出的不同形态,主要表达的是观察事物需要多角度、多层面看待的哲理,与题目要求的新旧更替的哲理不符;B.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出自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这两句诗以沉舟、病树比喻旧事物,以千帆竞发、万木争春比喻新事物,表达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与题目要求的新旧更替的哲理相符;C.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出自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不畏艰难、立志革新的政治抱负,与题目要求的新旧更替的哲理不符;D.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出自陶渊明的《饮酒·其五》。
第4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4课《次北固山下》同步练习(含答案)《次北固山下》赏析与阅读等训练(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考点:1.原文与赏析2.经典语句赏析3.选择题4.课内阅读题5.课内外结合阅读题【考点解读】一、原文、译文与拓展阅读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赏析这是一首五律诗,颈联被明代胡应麟赞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时序匆匆交替,这怎不让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诗中“生”“入”用了拟人手法。
虽是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中蕴含理趣。
海日生于残夜驱尽黑暗,江上景物呈现“春意”闯入旧年,赶走严冬,蕴含了时序变迁,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哲理,给人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诗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客路”,指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青山”,驶向“青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飘泊羁旅之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这一句,写得恢弘阔大,下一句“风正一帆悬”,便愈见精采。
“悬”是端端直直地高挂着的样子。
诗人不用“风顺”而用“风正”,是因为光“风顺”还不足以保证“一帆悬”。
风虽顺,却很猛,那帆就鼓成弧形了。
只有既是顺风,又是和风,帆才能够“悬”。
那个“正”字,兼包“顺”与“和”的内容。
这一句写小景已相当传神。
但还不仅如此,如王夫之所指出,这句诗的妙处,还在于它“以小景传大景之神”《姜斋诗话》卷上。
可以设想,如果在曲曲折折的小河里行船,老要转弯子,这样的小景是难得出现的。
如果在三峡行船,即使风顺而风和,却依然波翻浪涌,这样的小景也是难得出现的。
诗句妙在通过“风正一帆悬”这一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风平浪静等等的大景也表现出来了。
次北固山下》赏析及同步习题
次北固山下》赏析及同步习题文章无明显格式错误,删除明显有问题的段落。
___是唐代诗人,他的诗歌以清丽的山水和抒发思乡之情为主题。
《次北固山下》是他最著名的一篇诗,描绘了长江中下游开阔秀丽的早春景色,抒发了旅途中的思乡之情。
诗的开头以对偶句发端,既工丽,又跳脱。
作者乘舟,正朝着展现在眼前的绿水前进,驶向北固山之外遥远的客路。
这一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表现了作者在江南的飘泊羁旅之小景。
潮平两岸阔”中“阔”,是表现“潮平”的结果。
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诗的结尾写到寄出去的家信不知何时才能到达,希望北归的大雁捎到洛阳去。
这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也是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乡愁主题。
整首诗细致地描绘了江南山水的秀丽景色,表达了旅途中思乡之情,是一首优美动人的诗篇。
读到第三联,就知道作者是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这一联历来广为传诵,因为“___生残夜,___入旧年”这句诗很少有人能够超越。
这两句话表达了时序的变迁,这种变化是如此的匆忙和不可逆转,让身处“客路”的诗人感到思乡之情。
作者通过对“日”和“春”的描述,强调了它们象征新生事物的美好,并将它们拟人化,赋予了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感。
这种自然的理趣在描写景物和节令的同时,蕴含着一种普遍的生活真理,给人以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
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相比,这句话也有着相似的意境。
___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这时候,一群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
___正要经过洛阳的啊!诗人想起了“雁足传书”的故事,还是___捎个信吧:雁儿啊,烦劳你们飞过洛阳的时候,替我问候一下家里人。
这两句话紧接着第三联,呼应了全诗的乡思愁绪。
___是洛阳人,一生中经常往返于___之间。
北固山位于今江苏镇江市以北,三面环江。
《江南意》中提到“南国多新意,东行伺早天”,这里的“东行”应该是指经过镇江到达江南一带。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
中考语文诗歌鉴赏《次北固山下》含答案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9.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次”有“依次”“停留”“接连”等意思,标题中的“次”指停留、停宿。
B.首联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诗人山水兼程、旅途奔波的辛劳。
C.颔联描写了船行江上、一帆风顺、平野开阔、春潮渐退的壮观景象。
D.颈联蕴含着时序变迁的自然理趣,以及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哲理。
10.杜甫的《春望》和本诗都提到了“书”的意象,请分析其蕴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答案】9.C 10.《春望》表达诗人伤时忧国、思念家人的情感;《次北固山下》抒发了作者深深的思乡之情。
【解析】9.考查诗歌内容理解和诗句赏析。
C.有误,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写了春潮渐涨的壮观景象;故选C。
10.考查内容理解和情感主旨。
《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意思是:战火持续了好几个月仍不停息,一封家书抵得上万两黄金。
诗人想到:战火已经连续不断地进行了一个春天,仍然没有结束。
唐玄宗都被迫逃亡蜀地,唐肃宗刚刚继位,但是官军暂时还没有获得有利形势,至今还未能收复西京,看来这场战争还不知道要持续多久。
又想起自己流落被俘,扣留在敌军营,好久没有妻儿的音信,他们生死未卜,也不知道怎么样了。
要能得到封家书该多好啊。
“家书抵万金”,含有多少辛酸、多少期盼,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
战争是一封家书胜过“万金”的真正原因,这也是所有受战争追害的人民的共同心理,反映出广大人民反对战争,期望和平安乐的美好愿望,很自然地使人产生共鸣。
表达了诗人因战事使消息隔断,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意思是我的家书应该送到什么地方呢?北去的归雁啊,请给我捎回洛阳那边!海日东升,春意萌动,诗人放舟于绿水之上,继续向青山之外的客路驶去。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题精选15篇(附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题精选(附答案)《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一)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这首诗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乡愁(或思乡之情)。
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生”“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
《次北固山下》阅读练习(二)1.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A.首联两句点题,“客路”与“行舟”暗含诗人旅居在外、神驰故里的漂泊情思,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写舟上所见景色,其中“平”“阔”“正”“悬”四字炼的好,写出了春潮涌涨,风也由厉转和的景象,为下联描写作铺垫。
C.颈联从炼意着眼,把“日”“春”作为新生事物的象征,蕴含一种自然理趣,给人以积极乐观的感受。
D.尾联写人向客路,雁向家乡,触景生情,用典自然,春夏之交,泊舟山下,思乡思亲之情油然而生。
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2.关于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B)A.首联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
“客路”“行舟”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把人带到一种大江直流、波平浪静、天宽地阔的境界。
B.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表明诗人到江南正是冬末。
诗人感到江南不光太阳来得早,好像春天也来得早。
尾联则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
C.“乡愁”,对家乡、亲人的思念,这是全诗的主题。
在“乡愁”这一主题的统领下,整首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D.“乡书”“归雁”暗含着一个典故——鸿雁传书。
过去我们书信交流就有“鸿雁传书”的情趣,但在短信、QQ、微信等盛行的今天,我们很多人就少了“鸿雁传书”特有的浪漫。
这让人不免有些伤感和遗憾。
【解析】B.“表现了离家已久的诗人要学归雁回到家乡洛阳”表述有误,尾联写离家已久的诗人要让归雁把家书捎回家乡洛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习题及答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七年级上】班级:姓名: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赏析简答题】【参考答案】【习题】一、理解性默写: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二、赏析选择题: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3、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次北固山下》带答案
次北固山下王湾1、首联中的客路、行舟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第三联中生和入两个字形象生动地体现了自然时序交替的哲理。
2、“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或波平浪静的大景的神韵,为后人称道。
3、从炼字角度赏析“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4、请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由于涨潮,两岸之间的水面比平时更显宽阔;因为风正,船帆便端端直直地悬挂于桅杆上。
5、①“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脍炙人口,试作赏析。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②从练字的角度说说“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生”“入”的妙处。
“生”和“入”将景物拟人化,使景物显得富有生机,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日生残夜,春入旧年,揭示时序的交替、暗示时光的流逝,或旧事物中孕育着新事物的自然规律,蕴含自然理趣,既是美景又含哲理。
6、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
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稍一封家信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思乡之愁。
7、这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愁,同时也表达了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
8、温家宝总理在英国剑桥大学讲演时,引用唐代诗人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名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来形容中国当前形势:中国发展平稳,人民充满信心。
9、《次北固山下》中通过对偶的修辞来进行景物描写,并使人心胸宽阔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10、《次北固山下》描摹长江下游潮涨江阔,表现诗人扬帆东下的壮观和豪迈气概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上语文6次北固山下(含答案)
06 次北固山下一、默写二、练习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人2、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3、首联中的、两个词已暗含身在异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4、诗的前二联中,描写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
6、“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
7、“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8、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 )A.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写出了人在他乡、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
B.诵读颔联时应该使用上扬的语调,体现诗句平野开阔、大江直流的宏天气势。
C.颈联妙在作者无意说理,却通过拟人手法,在描写景物和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自然的理趣。
D.尾联紧承颈联,抒发了诗人即将回到家乡的喜悦、激动的心情。
9、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10、下列对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题“次北固山下”中的“次”是“游览”的意思,表明诗人写诗的地点。
B.首联先写“客路”后写“行舟”,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流露与字里行间。
C.这是一首五言律诗。
诗的颔联颈联对仗非常工整,这时候律诗的一个重要特征。
D.尾联的“乡书”“归雁”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乡思愁绪。
11、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写景诗描写了作者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情,表达出作者放眼山川的宽阔博大的胸襟。
B.诗的颈联写景致的缺憾:残夜中的海日和旧年中的江春,使人顿生惆怅之情。
C.尾联运用设问的修辞手法,抒写了思乡之情。
D.在唐朝的诗人里,王湾并不算一位有名的人物,但他的这首五言绝句却使他留名青史。
《次北固山下》题集
《次北固山下》题集一、选择题1.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中,“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绘的是怎样的景象?A. 诗人行走在山上,乘舟在江中B. 诗人行走在江边,乘舟在湖中C. 诗人行走在沙漠,乘舟在河流D. 诗人行走在森林,乘舟在海洋答案:A2. 在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风正一帆悬”意味着什么?A. 风很大,帆船无法行驶B. 风向不定,帆船摇摆不定C. 风势顺畅,帆船顺利行驶D. 风力微弱,帆船缓慢行驶答案:C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中的“海日”和“江春”分别代表了什么?A. 海日代表早晨,江春代表傍晚B. 海日代表傍晚,江春代表早晨C. 海日代表冬天,江春代表春天D. 海日代表春天,江春代表冬天答案:C4. 诗的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A. 对家乡的思念B. 对旅途的厌倦C. 对未来的迷茫D. 对友人的问候答案:A5.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A. 赞美大自然的美丽B. 表达对家乡的思念C. 描述旅途的艰辛D. 抒发对友人的怀念答案:B二、填空题1.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王湾在_______(填“山上”或“江边”)所作,诗中的“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描绘了诗人行走在_______(填“山上”或“江边”)的景象。
答案:江边,江边2. 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通过描绘_______(填“潮平”或“风正”)和_______(填“两岸阔”或“一帆悬”),展现了旅途的_______(填“顺利”或“艰难”)。
答案:潮平,两岸阔,顺利3.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通过_______(填“海日”或“江春”)和_______(填“残夜”或“旧年”),表达了时间的_______(填“流逝”或“停滞”)。
答案:海日,旧年,流逝4. 诗的最后两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中的“归雁”象征着_______(填“春天的到来”或“思乡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_______(填“家乡”或“友人”)的思念。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阅读附答案
【原文】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问题】
7.(2分)某同学在默写“海日生残夜”时,将“生”字误写为“升”,请你帮他分析为什么不能这样写,以加深他的印象。
8.(2分)人们经常引用诗中“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形容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
请你谈谈这样形容的理由。
【参考答案】
7.(2分)“生”字表现出红日仿佛从残夜中自然生成而来,更能表现出昼夜轮回、新旧交替的自然规律,而“升”字仅仅是“升起”,表现不出诗歌的悠远意境和深刻哲理。
8.(2分)这句诗意境恢弘阔大:春潮将江面变得陡然宽广,视野极为开阔;波平浪静,风顺船正,一帆高悬。
用这句诗形容目前中华民族所处的这个伟大时代十分切合:政治清明,百姓和乐,发展迅猛。
【《次北固山下》阅读题阅读附答案】终于写完毕了,希望能够
帮助到大家,谢谢!。
《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
《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阅读理解答案及翻译赏析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
2、最后两句表现了作者思念故乡的思想感情。
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历来得到人们的好评,请自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1)透出自然的理趣,形象的写出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2)透露着乐观、积极、向上的感情;(3)把“日”和“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提到主语位置加以强调。
4、用自己的话写出一、二两句诗的意思。
答:山青了,水绿了,天气暖和了。
漂泊他乡的游子踏上远在青山之外的路途,乘坐的舟船正行进在绿如绵绵蓝草的江水之上。
5、描写大江行船之壮阔景象的诗句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6、本诗的景物描写很精彩,达到了一字传神的水平,诗的颔联中的“阔”表现出一幅怎样的情景?答:“阔”表现长江水波激荡,春潮涌流,江水几与岸平,显得江面广阔浩渺。
“阔”字既写出了江水之势,又写出了春天已到,大地回春,冰雪消融,春意已浓的景象。
7、本诗的颈联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既描绘出了景物的特点,同时又传达出了诗人怎样的思想?答:运用拟人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希望和乐观、积极,向上的思想情感。
8、本诗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对家乡亲人深切的思念之情。
你认为诗中的哪一处句子最能突出地表达这种思想感情?为什么?答:句子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或“江春人旧年")为什么:运用了”鸿雁传书”的典故(或“以临近春节这一家人团聚的特定环境”)突出表现了游子之思.9、此诗第二联“潮平两岸失”,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阔”,你觉得“失”与“阔”,哪个字更好,为什么?(4分)答:两字各有其妙,因此说哪个字都不能算错,只要能把妙处体会得比较准确就行。
说“失”字更好,因为它生动地描摹了江岸因春潮高涨而与水面平行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说“阔”字更好,因为它直抒胸臆地表达了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所以视野十分开阔的强烈感受,且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
次北固山下练习题及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次北固山下王湾题目设计者:六店初级中学老爷子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次北固山下(次:)客路青山外(客路:)乡书何处达(乡书:)海日生残夜(残夜:)答案:次:停泊;客路:旅途;乡书:家书;残夜:夜将尽未尽之时2、从这首诗看,诗人处在怎样的境况之中?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远离家乡,漂泊江南水上。
表达了漂泊中的孤独情怀和思乡之情。
(可从“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等句看出)3、前人评价“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这两句诗是“形容景物,妙绝千古”。
你认为它“妙”在何处?答案:①时序交替,触景伤情;②写景中蕴含哲理(海日生于残夜,旧年未去,江上春色已到)4.诗中的千古名句是,它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表现了一种欢乐、积极、向上的情怀。
5.这首诗写的意境深婉,景情交融,主要选的景物有哪些?答案:青山、行舟、绿水、白帆、红日、和风、归雁等6.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一诗中变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7、《次北固山下》一诗的颈联是: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8.下面不是对偶的一句是()A.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B.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C.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D.乡音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答案:D9、下面各句中都有错别字,请在错别字下面划横线,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字。
1、幸甚至栽,歌以泳志。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县。
()3、乡书何处达,归燕洛阳边。
()答案:1.哉咏 2.悬3.雁10、《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次”意为,该诗作者为代诗人。
答案:停泊唐王湾11、《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道出新旧更替的生活哲理的名句是:,。
答案: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2、辨别下面诗句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北固山下》精品习题及解析【部编版七上】
题型:【理解性默写】【选择题】【简答题】
【原诗】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理解性默写:
1、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描绘涨潮时水面宽阔,帆船顺风而行的句子是: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2、《次北固山下》一诗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游子思乡情深的诗句是: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二、赏析选择题:
1、对诗歌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D)
A、首联写“客路”“行舟”,与尾联“乡书”“归雁”遥相呼应。
B、颔联采用了衬托的手法,描绘了洪水浩瀚、轻风和顺的传神景象。
C、尾联诗人感叹家书无处通达,借大雁北飞表达诗人的思乡之清。
D、诗人触景生情,借波澜壮阔的景色表达壮志未酬的情怀。
【解析】D 表达的不是壮志未酬,而是思乡的情怀。
2、对这首诗颈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这两句诗的意思是:夜幕还没有褪尽,诗人已看到旭日在大海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诗人已感到了春天的气息。
B、这两句诗在描写景物、时令之中,蕴含着一种神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
C、这两句诗运用对偶和拟人的修辞方法,使全句结构工整,语言生动。
D、“生”和“入”两字运用动态描写,使全句景物鲜明,境界壮阔。
【解析】A这里的“海”,是指北固山下镇江周围的江面。
3、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A、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
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解析】A 次,停泊的意思。
4、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
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
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
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解析】C“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
“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而且是那样匆匆不可待,这怎不叫身在“客路”的诗人顿生思乡之情呢?不仅写景逼真,叙事确切,而且表现出具有普遍意义的生活真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艺术鼓舞力量。
5、下面是对《次北固山下》(王湾)一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这首诗作者把江南残冬早春的景象描绘得新鲜而又精致,表达出诗人无比热爱江南山水和怀念家乡及亲人的思想感情。
B、这首诗以对偶句开头,“青山”“绿水”给人眼明心亮的感觉。
三、四两句中的“平”和“阔”,显得恢宏阔大,使人胸襟开朗。
C、五、六两句写海上红日冲破黎明前的黑暗,江边春意赶走垂尽的旧腊残冬,不仅意象美妙,还蕴含一种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D、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想做北归的大雁,梦归故乡。
与前面六句所写明丽的江
南景色形成鲜明的反差。
【解析】D 想让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
表达思乡之情。
6、下列选项中,对这首诗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D )
A、律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领联和颈联必须对仗,而这首五言律诗除中间两联外,第一联也是对仗的。
B、首联先写“客路”而后写“行舟”,其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与尾联的“乡书”“归雁”,遥相照应。
C、领联的“潮平两岸阔”,写出了春潮涌涨、江水浩渺的情景,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船上人的视野也因之开阔。
D、颈联把“日”与“春”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提到主语的位置加以强调,并且用“生”字和“人”字使之拟人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
【解析】D把“日”与“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不是作为流逝的时光的象征。
三、赏析简答题:
1、“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
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
答: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现出春天的消息。
写景逼真,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当中的生活哲理,突现了新生事物的强大生命力。
给人以乐观向上的鼓舞力量。
2、想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怎样的情景,如果你身临其境将会有怎样的感受?
答:“阔”是潮平的结果,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似乎江面与岸齐平,船上人视野也因之开阔。
“悬”是端直高挂的样子,风“正”表明顺风,同时又是和风,因此帆便端直高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