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年表全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中国古代史大事年表

约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建⽴者:禹;制度:王位世袭制;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灭夏,商朝建⽴⽂明成就:⻘铜器和甲⻣⽂;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开始都城:镐京;制度:分封制;公元前841年国⼈暴动公元前771年⻄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东周开始春秋时期时代特征:王室衰微,诸侯争霸,分封制(制度)逐步瓦解。

战国时期时代特征:兼并战争;制度变⾰(最显著:商鞅变法);思想学术的繁荣(百家争鸣)。

建筑⼯程:都江堰。

公元前356年商鞅开始变法影响:使秦国的国⼒⼤为增强,提⾼了军队的战⽃⼒,⼀跃成为最强盛的诸侯国,为以后秦国统⼀全国奠定了基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统⼀中国建⽴者:秦始皇嬴政;都城:咸阳。

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期争战混乱的局⾯,建⽴起我国历史上第⼀个统⼀的多⺠族的封建国家。

制度:⼤⼀统的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皇帝制度;地⽅:郡县制)公元前209年陈胜、吴⼴起义爆发地位:中国历史上第⼀次农⺠⼤起义。

公元前207年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汉建⽴建⽴者:汉⾼祖刘邦;都城:⻓安。

政策:休养⽣息政策。

局⾯:⽂景之治。

汉武帝巩固⼤⼀统王朝:采纳主⽗偃的“推恩”建议、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尊崇儒术;把儒家学说⽴为正统思想。

对⻄域(新疆地区)管理:设⻄域都护。

公元前138年张骞出使⻄域起点:⻓安;终点:⼤⽉⽒。

意义:促进了汉朝与⻄域各国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奠定基础。

公元9年王莽夺取⻄汉政权公元25年东汉建⽴建⽴者:光武帝刘秀;都城:洛阳。

局⾯:光武中兴。

中后期: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东汉明帝时班超出使⻄域使⻄域各国重新与汉朝建⽴联系。

184年⻩⼱起义爆发领导者:张⻆;影响:沉重打击东汉统治。

200年官渡之战208年⾚壁之战影响:为三国鼎⽴局⾯的形成奠定基础。

220年魏国建⽴,东汉灭亡建⽴者:曹丕;都城:洛阳。

221年蜀国建⽴建⽴者:刘备;都城:成都。

229年吴国建⽴建⽴者:孙权;都城:建业。

中华历朝历代年历表详细

中华历朝历代年历表详细

中国,作为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其历史长河汇聚了无数朝代和时期。

下面,我们将为您详细梳理中华历朝历代的年历表。

一、先秦时期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3. 西周: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4. 东周:公元前771年-公元前256年二、秦汉时期1.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2. 西汉:公元前206年-公元8年3. 新朝:公元8年-公元23年4. 东汉:公元25年-公元220年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1. 三国:公元220年-公元280年2. 西晋:公元265年-公元316年3. 东晋:公元317年-公元420年4. 南北朝:公元420年-公元589年四、隋唐五代时期1. 隋朝:公元581年-公元618年2. 唐朝:公元618年-公元907年3. 五代十国:公元907年-公元979年五、宋辽金元时期1. 北宋:公元960年-公元1127年2. 南宋: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3. 辽朝: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4. 金朝: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5. 元朝:公元1271年-公元1368年六、明清时期1. 明朝:公元1368年-公元1644年2. 清朝:公元1644年-公元1912年七、近现代时期1. 中华民国:公元1912年-公元1949年2.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至今以上即为中华历朝历代的年历表。

下面我们将详细说明各个朝代的特点和影响。

一、先秦时期——文明起源与思想奠基夏、商、西周和东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起源和奠基期。

这个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尤其是东周时期的春秋战国,诞生了儒、道、墨等诸子百家思想,为后世中国乃至东亚文化圈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二、秦汉时期——统一帝国的建立与巩固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实现了“书同文,车同轨”的伟大壮举。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年表 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 年表 完整版

长安 陕西西安
384-417
长安 陕西西安
384-407
中山 河北定州
385-431
苑川 甘肃榆中
386-403
略阳 甘肃平凉
397-414 398-410
西平 广固
青海西宁 山东益都
统治民族 开国皇帝
华夏族

华夏族

华夏族 周文王姬昌
华夏族 华夏族 华夏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汉族
221-263 年 成都 四川成都
222-280 年 建业 江苏南京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304-318
平阳 山西临汾
319-329
长安 陕西西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314-363
姑臧 甘肃武威
319-351
襄国 河北邢台
337-370
龙城 辽宁朝阳
351-394
辽国
907-1125
皇都
辽宁
契丹族 太祖耶律阿保机
大理
937-1254 太和城 云南大理 白族
太祖段思平
西夏
1032-1227 兴庆府 宁夏银川 党项族 景帝李元昊
会宁 阿城(黑)

1115-1234 中都
北京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明朝
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唐高祖,起义师。除隋乱,创国基。二十传,三百载。梁义之,国乃改。 炎宋兴,受周禅。十八传,南北混。辽于金,皆称帝。太祖兴,国大明。 号洪武,都金陵。迨成祖,迁燕京。十六世,至崇祯。阉乱后,寇内讧。 闯逆变,神器终。清顺治,据神京。至十传,宣统逊。举总统,共和成。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17、桀( 履癸)[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 10、仲丁—— 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4、昭王(瑕)——5、穆王(满)——6、共王——7、懿王—— 8、孝王—— 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南 北 朝
北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北魏
公元386年一公元534年

约公兀前1600—约公兀前1046年
东魏
公元534年一公元550年

西周
约公兀前1046年一公兀前771年
北齐
公元550年一公元577年
东周
公兀前770年一公兀前256年
西魏
公元535年一公元557年
春秋

公元557年一公元589年

公元1368年一公元1644年
[注]十国包括:前蜀、后蜀、吴越、闽、楚、 吴、荆南(南平)、南汉、北汉、南唐

公元1644年一公元1911年
中华民国
公元1912年一公元1949年
公兀前770年一公兀前476年
北周
公元557年一公元581年
战国
公兀前475年一公兀前221年

公元581年一公元618年

公兀前221年一公兀前206年

公元618年一公元907年

西汉
公兀前206年一公兀9年
五 代 十 国
后梁
公元907年一公元923年

公元9年一公元24年
后唐
公元923年一公元936年
东汉
公元25年一公元220年
后晋
公元936年一公元946年


公元220年一公元265年
后汉
公元947年一公元950年

公元221年一公元263年
后周
公元951年一公元960年

公元222年一公元280年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17、桀( 履癸)[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 10、仲丁—— 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16、祖丁—— 17、南庚——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 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4、昭王(瑕)——5、穆王(满)——6、共王——7、懿王——8、孝王——9、夷王——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公元前2100年-公元前1600年商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周代公元前770年-公元221年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秦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西汉公元220年-公元280年三国公元265年-公元589年隋朝公元618年-907年唐代公元960年-1279年宋代公元1368年-1644年明朝公元1644年-1911年清朝1911年-1949年中华民国和国共内战1949年-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前2100年至公元前1600年,是中国的商代时期。

商代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个朝代之一,是中原地区最早的国家之一。

商朝的文明得以保留和发扬,同时也是中国青铜文化的黄金时代。

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256年,是中国的周代时期。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周代的发展时期。

在这个时期,诸侯推崇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形成了中国思想文化的基础。

公元前770年至公元221年,是中国春秋战国时期。

这个时期中国处于分裂的局面,不同的国家之间互相征服和战争。

这个时期是中国哲学、文化和艺术的黄金时期。

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秦朝时期。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政权,不仅完成了统一中国的大业,也开始了中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变法。

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是中国的西汉时期。

西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辉煌的朝代,同时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中国文化的辉煌时期。

公元220年至公元280年,是中国的三国时期。

这个时期是中国的一段非常动荡的时期,因为中国被三个不同的政权所统治,互相征服和战争。

公元265年至公元589年,是中国的隋朝时期。

这个时期推行了一些非常重要的政策,比如全国统一货币、单位标准化、改良水利等。

公元618年-907年,是中国的唐朝时期。

这个时期被认为是文化和科学的黄金时期,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强大的朝代之一。

公元960年-1279年,是中国的宋朝时期。

高考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

高考历史 《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

高考历史《中国古代历史》大事年表中国古代史年表(1)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5000年龙山文化、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中华文明起源(2)夏:约公元前2070年-约前1600年禅让制废除和世袭制确立、二里头遗址(3)商:约公元前1600年-前1046年内外服制、兄终弟及、甲骨文(4)西周:公元前1046-前771年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井田制(5)春秋:公元前770-前476年铁犁牛耕和小农经济、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孔子、老子(6)战国:公元前476-前221年兼并战争、战国变法运动(商鞅变法)、重农抑商、百家争鸣、孟子、荀子、韩非子、墨子、华夏认同(7)秦:公元前221-前207年皇帝制、朝议制、三公九卿制、郡县制、文书传递系统、上计制、焚书坑儒、二世而亡、楚汉战争(8)西汉:公元前202-公元9年汉承秦制、黄老之术、文景之治、豪强地主、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尊崇儒术、推恩令、刺史制、中朝制、察举制、盐铁官营、五铢钱、均输平准、算缗告缗、对匈战争、丝绸之路、西域都护府、王莽代汉(9)东汉:25-220年光武中兴、尚书台、度田、外戚宦官交替专权、州郡县三级制、党锢之祸、黄巾起义、造纸术、佛教传入、道教产生(10)三国:220-280年曹魏九品中正制、租调制、律令儒家化(11)西晋:266-316年永嘉之乱、五胡乱华(12)东晋:317-420年南朝:420-589年北方战乱、北民南迁和江南开发、黄白籍和土断、士族专权、淝水之战、“书圣”王羲之(13)北朝:439-581年北魏孝文帝改革(14)隋:581-618年开皇之治、大运河、进士科和科举制创立、州县二级制、输庸代役、大索貌阅(15)唐:618-907年贞观之治、开明民族政策、天可汗、三省六部制和政事堂、《唐律疏议》、租庸调制、曲辕犁、柜坊和飞钱、开元盛世、道州县三级制、均田制的瓦解、节度使和安史之乱、藩镇割据、两税法、三教并行、儒学复兴运动、颜体和柳体、“画圣”吴道子、雕版印刷术、玄奘西行、鉴真东渡、遣唐使(16)五代:907-960年后周世宗改革(17)辽:916-1125年南北面官、捺钵、岁币(18)北宋:960-1127年崇文抑武、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路州县三级制、文官知州、通判、转运使、禁军、四监司、冗兵冗官冗费、积贫积弱、王安石变法、靖康之变、稻麦复种制、棉花种植、人口超过1亿、五大名窑、榷场、交子、坊市制破坏、瓦子和勾栏、不抑兼并、租佃制、取士不问门第,婚姻不问阀阅、“苏胡熟,天下足”和经济中心南移完成、南北分卷、程朱理学、活字印刷术、指南针应用于航海、火药大量用于军事(19)西夏:1038-1227年岁赐、官制两套称谓(20)金:1115-1234年金中都、猛安谋克、大定之治、岁贡(21)南宋:1127-1276年岳飞、陆九渊(22)元:1271-1368年驿站和急递铺、行省制、宣政院、边疆管理内地一体化、四等人制、诸色户计、回族、元大都、全国发行纸币、重开大运河、长途海运、八思巴(23)明:1368-1644年废丞相、内阁和司礼监、票拟和批红、布政使按察使指挥使、巡抚、东厂和锦衣卫、九边、张居正改革、郑和下西洋、倭寇、隆庆和议、白银流入、一条鞭法、高产作物传入、资本主义萌芽、江南市镇、商帮会馆、跨区域大额贸易、朝贡贸易、王阳明心学、李贽、传教士来华(24)清:1644-1911康乾盛世、皇帝勤政、军机处、密折制、督抚制、省府县三级制、八股取士、文字狱、盟旗制、伊犁将军、驻藏大臣和金瓶掣签、摊丁入亩、改土归流、《尼布楚条约》、十三行和闭关锁国、马嘎尔尼访华、海禁、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

唐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辽 西夏 金 元 明 清
1127 年-1279 年(152 年) 李元昊 916 年-1125 年(209 年) 完颜阿骨打 1038 年-1227 年(189 年) 世祖(忽必烈) 1115 年-1234 年(119 年) 太祖(朱元璋) 1271 年-1368 年(97 年) 太祖(努尔哈赤) 1368 年-1644 年(276 年) 1644 年-1840 年(196 年)
581 年-619 年 隋文帝杨坚 长安 618 年-690 年 唐高祖李渊 长安 690 年-705 年 武则天 705 年-907 年 李显 891 年-979 年 朱温等 961-1127 年 洛阳 长安 洛阳、汴州
916 年-1125 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宋太祖赵匡 东京汴粱城 胤 兴庆
1038-1227 年 李元昊
1949-1956 年 毛泽东
北京
1949-
毛泽东 刘少奇 周恩来 朱德
北京
社会主 义社会 改革开 (初级阶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放 段)
叶剑英 陈云 华国锋 1978-1989 年 邓小平 胡耀邦 赵紫阳 江泽民 1989 年-现在 胡锦涛 习近平
北京
中华复 兴 探 索 中华人民共和国 时期
北京
上京 兴庆 中都 大都 南京→北京 北京
半封建半 清末 1840 年-1912 年(72 年) 孙中山(临时大总 北京 殖 中华民国 1912 年-1949 年(37 年) 统) 南京(曾北 民地社会 京)
所 处 社社 会 阶 历史朝 代 会形态 段 原始群 人类蒙昧时代 母系氏 人类野蛮时代 族
周朝 周朝 封 建萌 芽 发 社会 展阶段 周朝
伯召共和 东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892-937 937-975
扬州 金陵
江苏扬州 江苏南京
汉族 汉族
太祖杨行密 烈祖李昪
吴越
893-978
杭州 浙江杭州
汉族
武肃王钱鏐
闽国
893-945
长乐 福建福州
汉族
太祖王审知
马楚
896-951
长沙 湖南长沙
汉族
武穆王马殷
南汉
905-971
兴王 府
广东广州
汉族
高祖刘龑
南平
907-963
荆州 湖北荆州
中国朝代顺序表口诀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东西晋, 南朝北朝是对头。 隋唐五代又十国, 宋元明清帝王休。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三皇五帝夏商周, 春秋战国乱悠悠, 秦汉三国二晋收, 南北隋唐五代继, 宋元明清皇朝休。
景帝李元昊
会宁 阿城 ( 黑)

1115-1234 中都
北京
女真族 金太祖阿骨打
开封 河南开封
元朝
1206-1368 大都
北京
蒙古族 元世祖忽必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明朝
1368-1644 北京
北京
汉族
明太祖朱元璋
清朝
1616-1911 北京
北京
满族
清太宗皇太极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自此完。
五帝黄颛喾尧舜, 三代夏商西东周。 春秋战国秦一统, 西汉三国二晋收。 宋齐梁陈南朝号, 北魏二分又齐周。 隋唐五代十国宋, 辽夏金元明清民。

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年表完整版公元前2070年:夏朝建立
公元前1600年:商朝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朝建立
公元前770年:春秋时期开始
公元前475年:战国时期开始
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
公元前206年:西汉建立
公元25年:东汉建立
公元220年:三国时期开始
公元265年:西晋建立
公元317年:东晋建立
公元420年:南北朝时期开始
南朝
公元479年:南齐建立
公元502年:南梁建立
公元557年:南陈建立
公元589年:南朝统一,隋朝建立隋朝
公元618年:唐朝建立
唐朝
公元690年:武则天统治
公元907年:五代十国时期开始五代
公元960年:北宋建立
北宋
公元1115年:金朝建立
公元1127年:南宋建立
南宋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
元朝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明朝
公元1644年:清朝建立
清朝
公元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
中华民国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以上是中国历史年表的完整版。

从夏朝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时间跨度横跨了几千年的历史。

每个朝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和演变。

了解中国的历史年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演变和社会背景,对于研究中国的文化和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

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摘要:一、远古时期二、夏商周时期三、春秋战国时期四、秦汉时期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六、隋唐时期七、宋元时期八、明清时期九、近现代时期正文:自古以来,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创造了辉煌的历史。

以下是中国上下五千年大事年表的概述,按时间顺序分为九个阶段。

一、远古时期从传说中的黄帝、尧、舜、禹时期开始,我们的祖先在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夏商周时期约公元前2070年,大禹建立了夏朝,标志着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的诞生。

随后,商汤灭夏,建立了商朝。

公元前1366年,武丁启用傅说,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周朝建立。

三、春秋战国时期公元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开启了东周时期。

春秋时期,齐桓公、晋文公等诸侯争霸,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战国时期,七雄并立,百家争鸣,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打下了基础。

四、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秦王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

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分为西汉和东汉两个时期。

这一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国土辽阔。

五、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曹操建立曹魏,揭开三国时期。

随后,晋朝统一三国,进入两晋时期。

公元420年,进入南北朝时期,此时,中国出现了一系列封建王朝,如刘宋、萧魏、宇文周等。

六、隋唐时期公元581年,隋朝建立,隋文帝杨坚推行改革,国家迅速繁荣。

公元618年,唐朝取代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王朝之一。

唐朝时期,国家繁荣昌盛,对外交往频繁,文化影响远及日本、朝鲜等地。

七、宋元时期公元960年,宋朝建立。

北宋时期,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科技发展迅速。

南宋时期,尽管国土面积减小,但文化、科技仍有较大发展。

公元1271年,元朝建立,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由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全国性王朝。

八、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

明成祖朱棣推行改革,国家政治稳重,经济繁荣。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顺序表、年表(完整版)
汉族
宋武帝刘裕

479-502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齐高帝萧道成

502—557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梁武帝萧衍

557-589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陈武帝陈霸先
北朝
北魏
386-534
平城
山西大同
鲜卑族
魏道武帝拓跋珪
洛阳
河南洛阳
东魏
534-550

河北临漳
鲜卑族
魏孝静帝元善见
西魏
535—556
长安
陕西西安
鲜卑族
魏文帝元宝炬
222—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汉族
吴大帝孙权

西晋
265-316
洛阳
河南洛阳
汉族
晋武帝司马炎
东晋
317-420
建康
江苏南京
汉族
晋元帝司马睿
十六国
304—439
十六国
304-439
前赵(汉赵)
304—318
平阳
山西临汾
匈奴族
高祖光文皇帝刘渊
319-329
长安
陕西西安
成汉
306—347
成都
四川成都
巴氐族
太宗武皇帝李雄
西秦
385-431
苑川
甘肃榆中
鲜卑族
烈祖宣烈王乞伏国仁
后凉
386—403
略阳
甘肃平凉
氐族
太祖懿武皇帝吕光
南凉
397—414
西平
青海西宁
鲜卑族
烈祖武王拓跋乌孤

超详细中国历史年表

超详细中国历史年表

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 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13、廑—- 14、孔甲-— 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桀( 履癸)[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 10、仲丁-- 11、外壬——12、河单甲--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20、小辛——21、小乙—— 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27、武乙—— 28、太丁(文丁)——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4、昭王(瑕)——5、穆王(满)--6、共王——7、懿王——8、孝王——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庚申前841年)——11、宣王(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文王统一渭水流域,迁都于丰邑(今陕西沣水西岸),其子姬发率诸侯东征,阵于牧野,歼灭殷商,建立周朝,定都于镐(今陕西西安市西南沣水东岸)。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完整版)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完整版)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北周
公元557年—公元581年
战 国
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公元581年—公元618年

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

公元618年—公元907年

西 汉
公元前206年—公元9年




后 梁
公元907年—公元923年

公元9年—公元24年
后 唐
公元923年—公元936年
东 晋
十六国
东 晋
公元317年—公元420年
南 宋
公元1127年—公元1279年
十六国
公元304年—公元439年

公元 907年—公元1125年






公元420年—公元479年
西 夏
公元1038年—公元1227年

公元479年—公元502年

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

公元502年—公元557年
中国历史朝代年表

约公元前2070—约公元前1600





北魏
公元386年—公元534年

约公元前1600—约公元前1046年
东魏
公元534年—公元550年

西 周
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
北齐
公元550年—公元577年
东 周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56年
西魏
公元535年—公元557年
春 秋

公元1279年—公元1368年陈公元557Fra bibliotek—公元589年

中国古代历史年表

中国古代历史年表

公元前221~公元前206年
咸阳
陕西咸阳

西汉
公元前206~公元23年
长安
陕西西安
东汉
公元25~公元220年
洛阳
河南洛阳
三国

公元220~公元265年
洛阳
河南洛阳

公元221~公元265年
成都
四川成都

公元222~公元280年
建业
江苏南京
西晋
公元265~公元31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东晋
十六国
东晋
公元317~公元420年
北齐
公元550~公元577年

河北临漳
西魏
公元535~公元556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北周
公元557~公元581年
长安
陕西西安


公元618~公元907年
长安
陕西西安
五代十国
后梁
公元907~公元923年

河南开封
后唐
公元923~公元936年
洛阳
河南洛阳
后晋
公元936~公元946年

公元1115~公元1234年
会宁
黑龙江阿城
中都
北京
开封
河南开封

公元1171~公元1368年
大都
北京

公元1368~公元1644年
北京
北京

公元1644~公元1911年
北京
北京
中华民国
公元1912~公元1949年
南京
江苏南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元1949~至今
北京
北京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汇总

中国历史纪年表(最详细版)汇总

中国历史年表五帝黄帝——颛顼——帝喾——尧——舜夏世系1、禹——2、启——3、太康——4、仲康——5、相——6、少康——7、杼——8、槐(芬)——9、芒(荒)—— 10、泄(世)—— 11、不降—— 12、扃(局、禺)—— 13、廑—— 14、孔甲——15、皋(吴、皋苟)—— 16、发(发惠)—— 17、桀( 履癸) [夏代君主于古籍中被称为后、夏后、夏后氏,亦有称之为帝者。

自启至桀凡十三代,十六传,历四百七十二年(一说四百三十二年),是为后人所推算]商世系1、天乙(汤、武汤、唐、大乙)——2、外丙——3、仲壬——4、太甲(祖甲、太宗)——5、沃丁——6、太庚——7、小甲——8、雍己——9、太戊——10、仲丁——11、外壬——12、河单甲—— 13、祖乙—— 14、祖辛—— 15、沃甲—— 16、祖丁—— 17、南庚—— 18、阳甲—— 19、盘庚—— 20、小辛——21、小乙——22、武丁—— 23、祖庚—— 24、祖甲—— 25、廪辛—— 26、康丁—— 27、武乙—— 28、太丁(文丁) —— 29、帝乙——30、帝辛(纣、受)[商(殷)代君主在古籍和甲骨人中被称为王。

自汤(天乙)至纣凡十七代,三十传,历六百二十九年。

一说商凡二十九王,历四百九十六年。

传承制度前期以“兄终弟及”为主,后期以“父死子继”为主。

国都屡迁,至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小屯村),始定都]西周世系1、武王(姬姓、名发)——2、成王(诵)——3、康王(钊)—— 4、昭王(瑕)—— 5、穆王(满)—— 6、共王—— 7、懿王—— 8、孝王—— 9、夷王—— 10、厉王(胡)——[共和]( 庚申前841年)—— 11、宣王( 甲戌前827年)—— 12、幽王(庚申前781年)[周人原为古老部落,耕牧于渭水流域。

始祖弃,被尊为农神,号称后稷。

周人几经迁徙,至古公耽父,迁居于周原(今陕蚊椽山县),始以周为国名,臣属于商。

古公耽父之子季历为商王太丁所杀;季历子姬昌继立,是为文王。

中国历代纪年表(整理版)

中国历代纪年表(整理版)

1368--1644
1368年朱元璋灭元称帝,国号大明。

1636--1911
1616年,努尔哈赤建后金。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清。1644年入关定都北京。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
中华民国
1912--
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武昌起义。12月29日,清朝原有的22个行省中已独立的17个省派出代表推选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宣誓就职,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国民党残部逃到台湾,仍沿用“中华民国”。
五代
907--960
后梁
907—923
后唐
923—936
后晋
936—946
后汉
947—950
后周
951—960
十国

902—937
前蜀
907—925
吴越
907—978

907—951
南汉
907—971

909—945
南平/荆南
924—960
后蜀
934—965
南唐
937—975
北汉
951--979

917--1125
北凉
401—439

407—431
北燕
409--436时Biblioteka 代历史沿革时间南北朝
420--589
南朝
420--589

420—479

479—502

502—557

557—589
北朝
439--581

中国历史年表

中国历史年表

1表格一社会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原始社会五帝约前26世纪-前2029年奴隶社会夏商西周东周春秋前2029年-前1559年前1559年-前1046年前1046年-前771年前770年-前256年前770年-前476年禹汤武王周平王(多政权存在)阳城[1]亳→殷[2]镐[3]洛邑[4]封建社会战国秦西楚西汉新东汉三国·魏三国·蜀三国·吴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宋南朝·齐南朝·梁南朝·陈北朝·北魏北朝·东魏北朝·西魏北朝·北齐北朝·北周隋唐五代十国北宋南宋辽西夏金元明清前475年-前221年前221年-前206年前206年-前202年前202年-公元8年公元8年-23年25 年-220年220年-265年221年-263年222年-280年265年-316年317年-420年304年-439年420年-479年479年-502年502年-557年557年-589年386年-534年534年-550年535年-557年550年-577年557年-581年581年-619年618年-907年891年-979年960年-1127年1127年-1279年916 年-1125年1038年-1227年1115年-1234年1271年-1368年1368年-1644年1644年-1840年(多政权存在)始皇(嬴政)霸王项羽高祖(刘邦)建兴帝王莽光武帝(刘秀)曹丕刘备孙权武帝(司马炎)元帝(司马睿)(多政权存在)[5]刘裕萧道成萧衍陈霸先拓跋珪元善见(高欢立)元宝炬(宇文泰立)高洋宇文觉文帝(杨坚)高祖(李渊)(多政权存在)[6]太祖(赵匡胤)高宗(赵构)耶律阿保机李元昊完颜阿骨打世祖(忽必烈)太祖(朱元璋)太祖(努尔哈赤)(多政权存在)咸阳彭城长安长安洛阳洛阳成都建业洛阳建康(多政权存在)建康建康建康建康平城→洛阳邺长安邺长安大兴长安(多政权存在)汴梁临安上京兴庆中都大都南京→北京北京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清末中华民国1840年-1912年1912年-1949年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北京南京(曾北京)[7]2表格二所处社会形态社会阶段历史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著名人物)都城原始社会原始群人类蒙昧时代公元前100世纪前元谋人北京人母系氏族人类野蛮时代约公元前100世纪-公元前41世纪华胥氏父系氏族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三皇传说时期公元前41世纪到公元前26燧人氏伏义氏女娲氏华夏文明初始时代之五帝传说时期约前26世纪-前2029年炎帝黄帝少昊尧等奴隶社会萌芽阶段夏朝前2029年-前1559年禹启阳城商朝前1559年-前1046年成汤武丁盘庚亳殷高峰发展阶段衰落崩溃阶段周朝西周前1046年-前771年周武王姬发镐京东周春秋前771年-前476年周平王洛邑战国前476年-前221年前256年周赧王被秦灭,周王朝亡。

中国历史年表全).docx

中国历史年表全).docx

朝代起止年代创建人都城社会原始社会五帝约前 26 世纪 - 前 21 世纪奴隶社会夏前 21 世纪 - 前17 世纪禹阳城商前 17 世纪 - 前11 世纪汤亳→殷西周前 11 世纪 - 前771 年武王镐东周前 770 年 - 前256 年周平王洛邑春秋前 770 年 - 前476 年封建社会战国前 475 年 -前221 年始皇 ( 嬴政 )咸阳秦前 221 年- 前 206 年萧道成长安西汉前 206 年- 公元 8 年萧衍长安新公元 8 年-23 年陈霸先洛阳东汉25 年-220 年拓跋珪洛阳三国魏220 年 -265年元善见 ( 高欢立 )成都三国蜀221 年 -263年元宝炬 ( 宇文泰立 )建业三国吴229 年 -280年高洋洛阳西晋265 年 -316年宇文觉建康东晋317 年 -420年文帝 ( 杨坚 )建康十六国304 年 -439年高祖 ( 李渊 )建康南朝宋420 年 -479年太祖 ( 赵匡胤 )建康南朝齐479 年 -502年高宗 ( 赵构 )建康南朝梁502 年 -557年耶律阿保机平城→洛阳南朝陈557 年 -589年李元昊邺北朝北魏386 年 -534年完颜阿骨打长安北朝东魏534 年 -550年世祖 ( 忽必烈 )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北朝西魏535年 -557年太祖 ( 朱元璋 )长安北朝北齐550年 -577年( 努尔哈赤 ) 世祖 ( 福临 )大兴北朝北周557年 -581年长安隋581年 -618年开封唐618年 -907年临安五代十国907年 -960年上京北宋960年 -1127 年兴庆南宋1127 年-1279年中都辽916年-1125年大都西夏1038 年-1227年南京→北京金1115 年-1234年北京元1271 年-1368年明刘裕清清末1840 年-1911年孙中山 ( 临时大总统 )北京中华民国1912 年-1949年南京 ( 曾北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5年-1234年
1271年-1368年
1368年-1644年
1644年-1840年
始皇(嬴政)
高祖(刘邦)
王莽
光武帝(刘秀)
曹丕
刘备
孙权
武帝(司马炎)
元帝(司马睿)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拓跋珪
元善见(高欢立)
元祖(李渊)
太祖(赵匡胤)
高宗(赵构)
耶律阿保机
社 会
朝 代
起止年代
创建人
都 城
原始社会
五帝
约前26世纪-前21世纪
奴隶社会


西周
东周
春秋
前21世纪-前17世纪
前17世纪-前11世纪
前11世纪-前771年
前770年 -前256年
前770年 -前476年


武王
周平王
阳城
亳→殷

洛邑
封建社会
战国

西汉

东汉
三国 魏
三国 蜀
三国 吴
西晋
东晋
十六国
南朝 宋
李元昊
完颜阿骨打
世祖(忽必烈)
太祖(朱元璋)
(努尔哈赤)世祖(福临)
咸阳
长安
长安
洛阳
洛阳
成都
建业
洛阳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建康
平城→洛阳

长安

长安
大兴
长安
开封
临安
上京
兴庆
中都
大都
南京→北京
北京
半封建半殖
民地社会
清末
中华民国
1840年-1911年
1912年-1949年
孙中山(临时大总统)
北京
南京(曾北京)
南朝 齐
南朝 梁
南朝 陈
北朝 北魏
北朝 东魏
北朝 西魏
北朝 北齐
北朝 北周


五代十国
北宋
南宋

西夏




前475年 -前221年
前221年-前206年
前206年-公元8年
公元8年-23年
25 年-220年
220年-265年
221年-263年
229年-280年
265年-316年
317年-420年
304年-439年
420年-479年
479年-502年
502年-557年
557年-589年
386年-534年
534年-550年
535年-557年
550年-577年
557年-581年
581年-618年
618年-907年
907年-960年
960年-1127年
1127年-1279年
916 年-1125年
1038年-1227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