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 颗粒剂

合集下载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PPT课件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PPT课件
在药典中:片剂注射剂胶囊
8
2020年10月2日
第四节 胶囊剂
胶囊剂: 硬胶囊剂

肠溶
口服、直肠、阴道、植入、、、
9
2020年10月2日Fra bibliotek第四节 胶囊剂
特点: 1. 掩盖药物的不良臭味, 2. 减小药物的刺激性, 3. 分散快、吸收好、生物利用度高,
10
2020年10月2日
第四节 胶囊剂
特点: 4、提高药物稳定性, 5、弥补其他记性的不足, 6、延缓药物的释放
11
2020年10月2日
第四节 胶囊剂
特点: 7、便于识别。 8、不能装水、乙醇溶液,
易溶性、刺激性、 易风化、易吸湿药物。
12
2020年10月2日
二、硬胶囊剂的制备
药物 + 辅料
制成粉末、颗粒、混悬液
填充空胶囊
13
2020年10月2日
(一)空胶囊的制备
1、原材料的要求: 明胶:A型、B型,
19
2020年10月2日
(二)药物的填充
1、空胶囊的选用 药物的充填---容积控制, 药物密度、晶态、颗粒大小、、 试装,
20
2020年10月2日
(二)药物的填充
2、药物的充填 药物 + 辅料 手工填充 机械填充 流动性
21
2020年10月2日
(二)药物的填充
3、封口 明胶液 磨光
22
2020年10月2日
汇报人:XXX 汇报日期:20XX年10月10日
31
1g固体药物制成填充胶囊用的混悬 液时所需液体基质的克数。
27
2020年10月2日
(二)软胶囊的制备方法
1、压制法 2、滴制法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答案解析)

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答案解析)

(精)执业中药师考试题库-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答案解析)一、最佳选择题1、挤出制粒的关键工艺是A.控制制粒温度B.搅拌速度C.制软材D.控制水分E.控制辅料用量2、常用作泡腾崩解剂的是A.酒石酸与碳酸氢钠B.枸橼酸与碳酸氢钠C.酒石酸与碳酸钠D.枸橼酸与碳酸钠E.A,B,C和D3、《中国药典》2010年版规定的颗粒剂粒度的检查中,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过A.10%B.12%C.5%E.15%4、颗粒剂制备中若软材过黏而形成团块不易通过筛网,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是A.拧紧过筛用筛网B.加适量高浓度的乙醇C.加大投料量D.加药材细粉E.加适量黏合剂5、在挤出法制粒中制备软材程度判断的标准为A.手捏成团,轻按不散B.手捏成团,按之不散C.手捏成团,重按即散D.手捏成团,轻按即散E.手捏成团,重按不散6、感冒清热颗粒(冲剂)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块形冲剂E.酒溶性颗粒剂7、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宜超过干膏量的B.8倍C.6倍D.5倍E.2倍8、以下赋形剂中泡腾型颗粒剂特有的是A.糖粉B.糊精C.微晶纤维素D.β-CDE.枸橼酸、酒石酸与碳酸氢钠9、下列又称为一步制粒的方法是A.挤出制粒B.湿法混合制粒C.流化喷雾制粒D.喷雾干燥制粒E.泡腾颗粒剂制粒10、现行药典规定颗粒剂水分含量限度为A.≤6.0%B.≤5.0%C.≤8.0%D.≤4.0%E.无规定11、制备颗粒剂时,当湿粒干燥后应进行什么工序A.灌装B.检验C.混合D.整粒E.加辅料二、配伍选择题1、A.±8%B.±10%C.±2%D.±5%E.±7%<1>、1.0g以下颗粒剂包装的装量差异限度是<2>、1.0~1.5g颗粒剂包装的装量差异限度是<3>、1.5~6g颗粒剂包装的装量差异限度是<4>、6g以上颗粒剂包装的装量差异限度是2、A.药粉B.枸橼酸、碳酸钠C.糊精D.β-环糊精E.淀粉<1>、无糖型颗粒剂制备时,宜加用的干燥黏合剂是<2>、颗粒剂制备时,包合挥发油可采用的材料是3、A.沸腾制粒机B.箱式干燥器C.干法制粒D.挤出制粒E.快速搅拌制粒<1>、颗粒干燥可选用的设备是<2>、制成颗粒外形圆整、大小均匀、流动性好的设备是<3>、制成带有一定棱角的小块状的颗粒方法是<4>、制备颗粒时需制成软材,并适于黏性较差的药料的制粒方法是4、A.挤出制粒B.整粒C.干燥D.β- CD包合E.含水量≤2%<1>、使颗粒剂均匀的操作方法<2>、含挥发油的颗粒<3>、制备时筛网目数应为10~14目<4>、颗粒干燥程度应为5、A.糖粉B.糊精C.酒精D.乳糖E.明胶<1>、可溶性颗粒剂的常用填充剂,并具粘合和矫味作用<2>、颗粒剂的吸湿性低,性质稳定的新型辅料<3>、颗粒剂的润湿剂6、A.可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1>、由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制成<2>、制颗粒时有药物细粉加入<3>、包括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4>、由机压法制成7、A.除去部分杂质,减小颗粒吸湿性作用B.矫味及粘合作用C.防止挥发性成分散失的作用D.使颗粒遇水后疏松,迅速溶解的作用E.节约其他赋形剂兼具治疗作用<1>、糖粉作为赋形剂具有<2>、水提液用乙醇沉淀具有<3>、β-环糊精包合具有<4>、药材细粉作赋形剂三、多项选择题1、酒溶性颗粒剂一般采用的制备方法有A.回流法B.水蒸气蒸馏法C.煎煮法D.浸渍法E.渗漉法2、在《中国药典》中收载了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主要有A.水分B.融变时限C.外观D.粒度E.溶化性3、颗粒剂的特点是A.服用剂量较小B.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C.吸收、奏效较快D.服用携带方便E.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4、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加入的适宜方法有A.与β- CD制成包合物,再混匀于其他药物制成的颗粒剂中B.一般最后加入,即将挥发油溶于乙醇中,用喷雾器均匀喷入其他药物制成的颗粒剂中,混匀后密封一定时间,待闷收均匀后包装C.将挥发油溶于乙醇中,溶液用喷雾器均匀喷入赋形剂中,再与其他药物制成颗粒D.将挥发油与其他药物搅拌均匀制粒E.将挥发油直接喷入其他药物制成的颗粒剂中,混与包装5、水溶性颗粒剂干燥注意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为A.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升高C.颗粒干燥程度水分适宜控制在5%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为60~80℃为宜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干燥6、可用于泡腾崩解剂的酸是A.枸橼酸B.酒石酸C.碳酸钠D.盐酸E.磷酸7、混悬型颗粒剂常用药材的细粉作赋形剂,以下符合用药材的细粉作赋形剂的情况是A.具有芳香挥发性成分但含量较低,不易用蒸馏法提取的药材B.不宜长时间加热的药材C.含芳香挥发性成分较高,可用蒸馏法提取的药材D.含毒性的药材E.贵细药材答案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挤出制粒将辅料(混悬颗粒则为部分饮片细粉,或加辅料)置适宜的容器内混合均匀,加入药物稠膏(或干膏粉)搅拌混匀,必要时加适量一定浓度的乙醇调整湿度,制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的软材。

第十三章颗粒剂

第十三章颗粒剂

第十三章颗粒剂第一节概述颗粒剂:是指药物和适宜的辅料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干燥颗粒状制剂。

供口服用。

其中粒径范围在100~500μm的颗粒剂又称细颗粒剂。

自95版药典改名称中药的“冲剂”改名为“颗粒剂”,05版药典收载中药颗粒剂51种。

特点:1.保持了汤剂的吸收快,显效迅速的特色,2.克服了汤剂煎煮麻烦、味道苦、制备不便、服用量大、容易霉败变质的缺点。

3.载药量大,符合中医特点4.飞散性、附着性、聚集性、吸湿性等均较小。

运输、携带、服用方便,适于工业生产。

5.必要时可加入包衣制成缓释制剂。

6.分剂量不易准确,混合性能差。

分类可溶性颗粒(水溶、酒溶)肠溶颗粒混悬颗粒缓释颗粒泡腾性颗粒控释颗粒第二节颗粒剂的制备(一)水溶性颗粒剂制备流程:提取——精制——干燥——制粒——(干燥)——整粒——包装1.药材提取:多煎煮法,也可渗漉、浸渍,含挥发油要双提。

2.提取液纯化:醇沉或絮凝沉淀以后,离心、膜过滤、大孔树脂吸附法等。

精制液也可直接喷雾干燥后,再湿法或干法制粒。

3.辅料:主要为糖粉和糊精4.制颗粒:制备颗粒剂的关键技术,常见挤出制粒、湿法混合制粒、流化喷雾制粒、干法制粒等(1)挤出制粒:先将药物粉末与处方中的辅料混匀后加入粘合剂制成软材,然后将软材用强制挤压的方式通具有一定大小的筛孔而制粒的方法。

特点:①颗粒的粒度由筛网的孔径大小调节,可制得粒径范围在0.3~30mm左右,粒子为圆柱状,粒度分布较窄;②颗粒的松软程度可用不同粘合剂及其加入的量调节以适应压片的需要;③制粒过程中经过混合、制软材等,程序多、劳动强度大,不适合大批量生产;④制备小粒径颗粒时筛网的寿命短。

(2)湿法混合制粒:先将药物粉末和辅料加入到高速搅拌制粒机的容器内,搅拌混合后加入粘合剂高速搅拌制粒的方法。

特点:①颗粒的粒度由外部破坏力与颗粒内部团聚力所平均的结果决定;②可制备致密、高强度适于胶囊剂的颗粒,也可制松软的适合压片颗粒;③在一个容器中进行混合、捏合、制粒过程,工序少、操作简单、快速。

中药药剂学第13章ok文稿演示

中药药剂学第13章ok文稿演示
包衣片:素片外包衣膜的片剂。 按照包衣物料或作用的不同分: 糖衣片(sugar coated tablets) 薄膜衣片(film coated tablets) 肠溶衣片(enteric coated tablets)
口服片剂
咀嚼片:常加入蔗糖、薄荷、食用香料等以调整 口味,适用于小儿服用,对于崩解困难 的药物制成咀嚼片可以有利于吸收。
口腔用片剂
口口含腔片贴:片含:在贴颊于腔口内腔缓黏缓膜溶或解口而腔发内挥患治处疗,作有用足的够 压制黏片着。力常长用时于间口固腔定及在咽黏喉膜疾释病药的的治片疗剂。。可 避肝脏首过作用,吸收快且速效,局部用 药剂量小,副作用少,维持药效长,又便 于中止给药。
பைடு நூலகம்
口腔用片剂
口腔贴片:贴于口腔黏膜或口腔内患处,有足够 舌下片:置于黏舌着下力使长用时的间压固制定片在。黏药膜物释通药过的口片腔剂。可
17
三、崩解剂
含义 加入片剂中能促使片剂在胃肠液中迅速崩解成细小颗粒的辅料。
润湿剂 消除因黏合剂或高压产生的结合力,使药物易于吸收,并 达到有效的生物利用度。 崩解机理
➢毛细管作用 ➢膨胀作用,如羧甲基淀粉钠 ➢产气作用,如泡腾崩解剂 ➢酶解作用,如淀粉与淀粉酶
18
常用崩解剂
1)干燥淀粉 最常用的崩解剂,毛细管形成剂,使用前在100~105℃ 干 燥 一小时,含水量在8%以下。
乳糖、磷酸氢钙、糖醇类
二、润湿剂与粘合剂
润湿剂 本身无黏性,但能润湿并诱发药粉黏性的液体。
黏合剂 黏合剂本身具有黏性,能增加药粉间的黏合作用,以利于 制粒和压力的辅料。 常用的润湿剂与粘合剂:水、10%乙醇、淀粉浆、糖类、阿拉
伯胶浆、明胶浆、纤维素衍生物、聚维 酮、海藻酸钠、聚乙二醇、硅酸镁铝等。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剂学《经皮给药制剂》最新习题与解析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药剂学《经皮给药制剂》最新习题与解析

第十三章经皮给药制剂一、A1、不增加药物经皮吸收性的是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HPCE、PEG4002、不作经皮吸收促进剂使用的是A、表面活性剂B、月桂氮酮C、尿素D、二甲基亚砜E、三氯叔丁醇3、有关药物经皮吸收的叙述错误的为A、水溶性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脂溶性药物B、非解离型药物的穿透能力大于离子型药物C、相对分子质量小的药物穿透能力大于相对分子质量大的同系药物D、皮肤破损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药物与组织的结合力强,可能在皮肤内形成药物的贮库4、对药物经皮吸收没有促进作用的是A、表面活性剂B、二甲基亚砜(DMSO)C、月桂氮酮D、乙醇E、山梨酸5、适于制备成经皮给药制剂的药物是A、每日剂量大于10mg的药物B、相对分子质量大于3000的药物C、既能油溶又能水溶的药物D、油/水分配系数小的药物E、熔点高的药物6、对经皮给药制剂的错误表述是A、皮肤有屏障作用,大多数药物透过该屏障的速度小B、释放药物持续平稳C、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用药D、经过皮肤吸收起局部作用E、本身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不宜制成经皮给药制剂7、药物经皮吸收是指A、药物通过表皮到达深层组织B、药物通过表皮在用药部位发挥作用C、药物通过毛囊和皮脂腺进入皮肤深层D、药物通过破损的皮肤,进入体内的过程E、药物通过表皮,被毛细管和淋巴管吸收进入体循环8、聚合物骨架型经皮给药制剂中有一层吸水垫,其作用是A、润湿皮肤促进吸收B、吸收过量的汗液C、减少压敏胶对皮肤的刺激D、降低对皮肤的黏附性E、防止药物的流失和潮解9、药物的经皮吸收过程为A、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B、溶解、释放、穿透、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C、穿透、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三个阶段D、穿透、溶解、释放、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四个阶段E、穿透和吸收两个阶段10、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表皮途径B、皮肤附属器途径C、不完整表皮途径D、淋巴途径E、以上都对11、影响药物经皮吸收的因素不包括A、基质的pHB、药物的分子量C、皮肤因素D、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浓度E、背衬层的厚度12、有关TDDS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可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B、可以减少给药次数C、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E、使用方便,可随时中断给药13、以零级速率释放药物的经皮吸收制剂的类型是A、复合膜型B、微储库型C、黏胶分散型D、微孔骨架型E、聚合物骨架型14、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透过完整表皮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B、通过汗腺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C、通过皮肤毛囊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D、通过皮脂腺进入真皮和皮下组织,被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入血E、透过完整表皮进人真皮层,并在真皮蓄积发挥治疗作用15、经皮给药制剂中,微孔骨架材料应用较多的是A、疏水性聚硅氧烷B、醋酸纤维素C、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D、聚丙烯E、亲水性聚乙烯醇16、经皮给药制剂的质量检查不包括A、外观整洁B、含量均匀度C、释放度D、均匀透明E、微生物限度17、经皮给药制剂的黏合性能应符合下列哪个规律A、初始力>黏合力>内聚力>黏基力B、初始力<黏合力<内聚力<黏基力C、初始力<内聚力<黏合力<黏基力D、初始力>内聚力>黏合力>黏基力E、无要求18、在经皮给药制剂中作控释膜材料的是A、铝箔B、聚乙烯C、聚氯乙烯D、聚乙烯醇E、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二、B1、A.表皮B.真皮C.皮下脂肪D.皮肤附属器E.药物<1> 、屏障作用A、B、C、D、E、<2> 、大分子和离子型药物的转运途径A、B、C、D、E、2、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D.黏附层E.保护层<1> 、复合铝箔膜A、B、C、D、E、<2> 、药物和高分子基质材料A、B、C、D、E、<3> 、合成树脂A、B、C、D、E、<4> 、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和致孔剂A、B、C、D、E、3、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B.复合铝箔膜C.压敏胶D.塑料膜E.水凝胶<1> 、作为黏胶层A、B、C、D、E、<2> 、作为药物贮库A、B、C、D、E、<3> 、背衬层A、B、C、D、E、<4> 、保护膜A、B、C、D、E、三、X1、影响药物透皮吸收的因素有A、药物的分子量B、基质的特性与亲和力C、药物的颜色D、透皮吸收促进剂E、皮肤的渗透性2、有关经皮吸收制剂的正确表述是A、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B、可以维持恒定的血药浓度C、可以减少给药次数D、不存在皮肤的代谢与储库作用E、常称为透皮治疗系统(TDDS)3、皮肤吸收的途径有A、完整皮肤B、角质层C、汗腺D、毛囊E、皮脂腺4、TDDS制剂的优点为A、减少给药次数B、无肝首过效应C、有皮肤贮库现象D、药物种类多E、使用方便,适合于婴儿、老人和不宜口服的病人5、促进药物经皮吸收的方法有A、使用经皮吸收促进剂B、使用前体药物C、使用微球D、利用离子导入方法E、利用超声方法6、丙二醇可用作A、透皮吸收促进剂B、乳化剂C、软膏保湿剂D、胶囊增塑剂E、气雾剂的抛射剂7、甘油可用作A、固体分散体载体B、注射剂溶剂C、胶囊增塑剂D、片剂润滑剂E、透皮吸收促进剂8、下列哪些物质是渗透促进剂A、丙二醇B、二甲基亚砜C、海藻酸钠D、甘油E、硬脂酸甘油酯9、下列哪些物质可增加经皮吸收性A、氮酮类B、二甲基亚砜C、月桂醇硫酸钠D、萜类化合物E、山梨酸10、可作经皮吸收促进剂的有A、液状石蜡B、硬脂酸C、山梨酸D、表面活性剂E、月桂醇硫酸钠11、下哪些对药物经皮吸收有促进作用A、吐温B、萜类化合物C、二甲基亚砜(DMSO)D、月桂氮酮E、乙醇12、经皮给药制剂中黏胶分散型的组成部分包括A、背衬层B、药物贮库C、控释膜层D、黏胶剂层E、防护层13、影响药物经皮吸收过程的因素有A、基质的pHB、经皮吸收促进剂C、药物的低共熔点D、基质与药物的亲和力E、药物的溶解特性与油/水分配系数(K)14、影响经皮吸收过程的药物性质有A、基质的pHB、药物的熔点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D、皮肤的部位E、皮肤的水合作用15、药物经皮吸收的途径有A、表皮途径B、皮肤附属器途径C、角质层途径D、真皮途径E、以上途径都对16、有关经皮吸收的叙述正确的为A、熔点高的药物穿透能力强B、药物的分子量越小,越易吸收C、药物的油/水分配系数是影响吸收的因素D、加入渗透促进剂可增加药物的吸收E、溶解态药物的穿透能力高于微粉混悬型药物17、对经皮给药制剂的表述错误的是A、皮肤面积大,使得多数药物易于透皮吸收B、经皮肤敷贴方式给药,药物由皮肤吸收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C、无肝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灭活,药物快速扩散进入血液循环D、释放药物持续平稳,减少用药次数,改善患者用药顺应性E、根据治疗要求可随时中断给药18、经皮吸收制剂常用的压敏胶有A、聚异丁烯B、聚乙烯醇C、聚丙烯酸酯D、聚硅氧烷E、聚乙二醇19、TDDS制剂的质量评价包括A、硬度B、融变时限C、含量均匀度D、崩解度E、释放度20、TDDS的制备方法有A、涂膜复合工艺B、充填热合工艺C、骨架黏合工艺D、超声分散工艺E、逆相蒸发工艺答案部分一、A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羟丙基纤维素(HPC)是片剂中常用的黏合剂。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十三章 丸剂

《中药药剂学》课件——第十三章    丸剂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丸剂
特点
1.传统的丸剂作用迟缓,多用于慢性病的治疗 2.某些新型丸剂可用于急救 3.可缓和某些药物的毒副作用 4.可减缓某些药物成分的挥散 5.丸剂的缺点
中药药剂学
赋形剂
水丸 蜜丸 水蜜丸 浓缩丸
糊丸 蜡丸
第十三章 丸剂
分类
水、酒、醋、药汁 蜂蜜 蜂蜜水 以药物或部分药物的煎液 或提取液浓缩成浸膏 淀粉糊、米糊等 蜂蜡为赋形剂
①柱塞②提升↑,打开入口; 柱塞③提升↑,药液吸入 横孔
②当柱塞③开始下降时↓,柱 塞②先下行↓,将入口通 道封闭
③此时,柱塞④上升↑,其环 槽与泵体通孔相对,通道 打开,药液被推挤出泵体
④柱塞④下降↓,封住出口
滴丸剂的生产技术—丸重
理论丸重=2πry r—滴管口半径;y—药液的界面张力。
影响丸中的因素:滴管口的半径; 滴管口与冷凝液面的距离; 药液界面张力。
中药药剂学
方法:
第十三章 丸剂
1.粉末直接起模法
手工起模 特点:丸模结实,但费工时。
机械起模
2.湿粉制粒起模法
改进
特点:丸模成型率高,丸模均匀,但模子较松
(三)成型
注意:每次加水、加粉量
(中药四药剂)学 盖面
1.干粉盖面 2.清水盖面 3.清浆盖面
第十三章 丸剂
(五)干燥
一般——80℃
含水 量 < 9%
中药药剂学
微丸
第十三章 丸剂
指直径小于2.5mm的各类球形或类球形的药剂。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丸剂
蜡丸、糊丸
糊丸——以米糊或面糊为粘合剂 蜡丸——以蜂蜡为粘合剂
释药极慢,延长药效,降低毒性, 适合于毒性、刺激性的药物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颗粒剂

中药药剂学  第十三章  颗粒剂

第十三章 颗粒剂 (1分)颗粒剂(冲剂、冲服剂):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中药配方颗粒--单味中药颗粒剂。

粒度范围:能通过5号筛的细粉+不能通过1号筛的粗粉不得过15%。

1、特点:①量小,方便。

②色香味佳。

③适于工业生产,质量稳定。

④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⑤缺点:具吸湿性;颗粒松散,细粉较多。

2、分类:按溶解性能和状态分:可溶颗粒(水溶、酒溶),混悬颗粒,泡腾颗粒。

水溶颗粒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饮片提取→纯化→加辅料→制(软材)颗粒→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1.饮片的提取:煎煮法。

含挥发油:双提法(水蒸气蒸馏法+煎煮法)。

2.提取液的纯化: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或联用。

3.辅料:糖粉、糊精。

芳香挥发性药物采用β-环糊精包合的作用:使液体药物粉末化、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以及颗粒剂的稳定性。

4.制(软材)颗粒:挤出制粒2大考点:①软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过软--湿度大, 过黏--黏性大,加高浓度乙醇、迅速过筛。

太干--黏性不足,加黏合剂。

②辅料用量:清膏:糖粉:糊精=1:3:1。

辅料总用量:清膏≤5倍;干膏≤2倍。

口诀:软材干湿黏度好。

手捏成团轻触散。

清膏糖粉糊精比。

131是要牢记(一生一世要牢记)。

辅料总量5和2。

清膏料多干膏少。

5.干燥:干燥温度:60~80℃、逐渐上升。

干燥设备:沸腾干燥床、烘箱、烘房。

干燥程度:制备过程中含水量≤2.0%(注意区别于颗粒剂的含水量6.0%)。

6.整粒:挥发性成分的加入:在整粒后。

①溶于适量乙醇,雾化喷洒于干燥的颗粒上,密闭放置,闷吸均匀。

②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混入。

酒溶颗粒剂的制备:制备流程同水溶颗粒剂。

1.提取: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

2.溶剂:60%左右的乙醇(以欲制药酒的含醇量为准)。

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混悬颗粒剂:含药材细粉,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成混悬性液体。

粉碎过六号筛:含热敏性成分,含挥发性成分,淀粉较多,贵重细料药,干燥温度<60℃。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附录颗粒剂(冲剂)通则要求检查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硬度、装量差异及重量差异。

卫生部还规定了卫生标准。

1.外观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2.粒度除另有规定外,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袋(瓶)或多剂量包装颗粒剂1包(瓶),称定重量,置药筛内过筛。

过筛时,将筛保待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分钟。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

3.水分(1)颗粒剂,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药典附录Ⅸ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5.0%。

(2)块形冲剂,取供试品,破碎成直径3mm的颗粒,照水分测定法(药典附录Ⅸ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3.0%。

4.溶化性取供试品(颗粒剂10g;块形冲剂1块,称定重量),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性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并均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泡腾性颗粒剂遇水时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并呈泡腾状。

5.硬度取供试品5块,从lm高处平坠于厚度2cm松木板上,不得有一块破碎(缺角、缺边不作破碎论)。

6.装量差异颗料剂装置差异限度标示装量装置差异限度1.0g或1.0g以下±10%1.0g以上至1.5g±8%1.5g以上至6.0g±7%6g以上±5%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左表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的重量与标示量相比较(有含量测定的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1倍。

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颗粒剂不检查装量差异。

块形冲剂应符合重量差异规定。

7.重量差异块形冲剂重量差异限度标示装量装置差异限度 1.5g以上至6.0g±7%6g以上±5%块形冲剂的重量差异限度应符合左表规定。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

先过一号去粗, 再过五号去细
医学课件 35
5 装量(或重量)差异: • 单剂量包装颗粒剂应做装量差异检查 • 凡规定做含量均匀度的颗粒剂,可不进行装量 差异检查。 • 块状冲剂做重量差异检查。 1) 装量差异:颗粒剂10包精称,每包重与标示 量或平均重量(规定含量测定者)之比,超出 规定限度的不得多于2包,并不得有一包超出 限度的1倍。 2) 重量差异:块状冲剂10 块,同上操作与规定。
医学课件 18
常 见 挤 压 式 制 粒 机
医学课件
19
挤压式制粒的特点:
①粒度由筛网的孔径大小调节,粒子形状为圆柱状, 粒度分布较窄; ②挤压压力不大,制成松软颗粒,不适合粘性较差 的物料; ③制粒过程经过混合、制软材等,程序多、劳动强 度大。 ④ 辅料不宜超过清膏5倍。
医学课件
20
• (2)快速搅拌制粒
医学课件 31
五、块状冲剂的制备 模压法 机压法
•中药提取物 •药材原粉 + 辅料(糖粉)
制粒- 模印(机压)-干燥- 包装
医学课件
32
块状冲剂制备的基本步骤
模具压印
模压法
颗粒
成块
干燥,包装
冲压机 冲压
机压法
医学课件
33
第三节 颗粒剂的质量检查 一、质量要求与检查 1. 外观性状:干燥,颗粒均匀.色深一致,无吸湿、 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2.溶化性 1)可溶性颗粒剂:取10g(块状冲剂1块)加热水20倍, 搅拌5分钟,均应全部溶化,但允许有轻微浑浊。 2)混悬性颗粒剂:同上操作,应能混悬均匀,无焦屑 等异物。 3)泡腾性颗粒剂:加水应后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并 呈泡腾状。
医学课件 28
6、 整粒: • 因干燥后颗粒可能结块,需过1号筛(12-14目)除 大颗粒,再过4号筛(60目)除小颗粒和细粉 • 目的是使颗粒均匀,整齐。除去的大、小颗粒可回 收利用。(注意:粒度检查要求是1~5号筛) • 挥发性成分,香精:用45%乙醇溶解喷洒于干颗粒 上搅拌,密闭一定时间,或将其制成包合物物与干 颗粒混匀。或采用β-CD制成包合物 • 为防潮、掩盖不良气味,颗粒剂也可包薄膜衣 7、包装: 复合铝塑袋包装,密闭干燥,贮藏,防止吸嘲,软 化。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章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一、A型题1.除另有规定外,颗粒剂辅料的用量不宜超过稠膏量的A.9倍B.8倍C.7倍D.6倍E.5倍2.感冒清热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块形冲剂E.酒溶性颗粒剂3.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的叙述中,错误的为A.湿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程度控制水分在2%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为85~90℃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4.下列关于颗粒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A.服用剂量较大B.吸收、起效较快C.产品质量不太稳定D.易霉败变质E.不易吸湿结块5.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工艺流程为A.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B.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干燥—制颗粒—整粒—包装C.原料药提取—干燥—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包装D.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制颗粒—整粒—干燥—包装E.原料药提取—提取液精制—整粒—制颗粒—干燥—包装6.对颗粒剂软材质量判断的经验(软材标准)是A.度适中,捏即成型B.手捏成团,轻按即散C.要有足够的水分D.要控制水分在12%以下E.要控制有效成分含量7.颗粒剂中挥发油的加入方法是A.与稠膏混匀制成软材B.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湿颗粒中C.用乙醇溶解后喷于整粒后的干颗粒中D.用乙醇溶解后喷在整粒中筛出的细粉中,混匀后再与其余干颗粒混匀E.以上方法都可以8.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粒度要求是不能通过1号筛和能通过5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A.8.0%B.6.0%C. 9.0%D.15.0%E.12.0%9.按现行版药典规定,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控制在A.3%以内B.4%以内C.5%以内D.6%以内E.9%以内10.下列关于制软材的叙述错误的是A.若软材过干,粘性不足,可提高乙醇的浓度B.若软材过软,药料易黏附筛网或成条状,可提高乙醇的浓度C.若软材过干,粉粒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D.若软材过黏,可提高乙醇的浓度E.若细粉过多,可降低乙醇的浓度或加黏合剂11.挤出制粒的关键工艺是A.控制辅料的用量B.制软材C.控制制粒的温度D.搅拌的速度E.控制水分12.制备颗粒剂时,稠膏:糖粉:糊精一般为A.1:2:1B.1:3:1C.1:4:1D.1:5:1E.1:6:113.下列关于泡腾性颗粒剂叙述不正确的是A.泡腾性颗粒剂必须控制干颗粒的水分,以免服用前酸碱发生反应B.泡腾崩解剂分为有机酸和弱碱C.泡腾颗粒剂具速溶性D.常制成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均匀而得E.可选用石炭酸作为崩解剂14.阿胶泡腾颗粒剂在制备过程中,可选用的崩解剂为 A.柠檬酸和碳酸氢钠B.硫酸钠和磷酸C.枸椽酸和硫酸氢钠D.枸椽酸和硫酸钠E.碳酸钠和聚乙二醇15.适用于无糖型、低糖型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为A.快速搅拌混合制粒B.干法制粒C.挤出制粒D.滚转制粒E.流化喷雾制粒16.颗粒剂的质量检查项目不包括A.粒度检查B.水分检查C.溶化性检查D.不溶物检查E.装量差异检查17.挥发性成分常用的包合材料是A.可溶性淀粉B.糊精C.聚乙二醇D.β-环糊精E.乳糖18.快速搅拌制粒时,为控制粒度的大小可调整A.药物的粉碎度B.搅拌浆叶和制粒刀的转速C.药料沿器壁旋转的速度D.混合时间E.雾化压力19.小青龙颗粒属于下列哪种颗粒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颗粒剂D.块形冲剂E.酒溶性颗粒剂20.下列哪项为影响泡腾颗粒剂稳定性的关键因素A.泡腾崩解剂的用量B.泡腾崩解剂的种类选择C.酸、碱性颗粒的制备方法D.颗粒混合的速度E.干燥颗粒的含水量21.湿颗粒干燥温度一般控制为A.100℃以上B.80-100℃C.60-80℃D.60℃以下E.50℃以下22.下列哪种颗粒剂适于糖尿病人服用C.酒溶性颗粒剂D.无糖型颗粒剂E.混悬型颗粒剂23.颗粒剂整粒的目的是A.除去粗大颗粒及细粉使颗粒均匀B.提高稳定性C.提高生物利用度D.便于服用E.减少服用量二、B型题[1~4]A.除去部分杂质,减小颗粒吸湿性作用 B.矫味及黏合作用C.防止挥发性成分散失的作用D.使颗粒遇水后疏松,迅速溶解的作用 E.节约其他赋形剂兼具治疗作用1.糖粉作为赋形剂具有2.水提液用乙醇沉淀具有3.β-环糊精包合具有4.药材细粉作赋形剂[5~8]A.可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5.由酸性颗粒和碱性颗粒混合制成,遇水产二氧化碳气体6.制颗粒时有不溶性药物细粉加入7.包括水溶性颗粒剂和酒溶性颗粒剂8.系将药材提取物及辅料混匀制粒,用模具压制成块(机压法)即得[9~12]A.沸腾制粒机B.箱式干燥器C.干法制粒D.挤出制粒E.快速搅拌制粒9.用于颗粒干燥10.颗粒外形圆整、大小均匀、流动性好11.颗粒呈带有一定棱角的小块状12.制备颗粒时需制软材,并适于黏性较差的药料制粒[13~16]A.挤出制粒B.整粒C.干燥D.β-环糊精包合E.含水量≤2%13.使颗粒剂均匀的操作方法14.含挥发油的颗粒15.制备时筛网目数应为10~14目16.颗粒干燥程度应为[17 ~19]A.水溶性颗粒剂B.混悬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17.溶化性检查中要求不得有焦屑等异物的是18.所含有效成分及所加辅料应能溶于白酒19.加水能完全溶解呈澄清溶液的颗粒剂[20 ~23]A.±10%B.±8%C.±7%D.±5%E.±3%20.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g及1g以下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1.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g以上至1.5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2.颗粒剂标示装量为1.5g以上至6g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3.颗粒剂标示装量为6g以上的装量差异限度为[24~27]A.β-环糊精B.糖粉C.淀粉D.乳糖E.糊精24.为淀粉水解产物,用量过多导致颗粒过硬的是25.可使液体药物粉末化的是26.吸湿性低、性质稳定的新型颗粒剂辅料27.为可溶性颗粒剂优良赋形剂,并有矫味和粘合作用[28~30]A.加水进行调整B.加辅料或细粉进行调整C.加浸膏粉进行调整D.加高浓度的乙醇进行调整E.加入粘合剂进行调整28.制颗粒软材太干,粘性不足29.制颗粒软材过软30.制颗粒软材过粘三、X型题1.生产中颗粒剂的制粒方法主要有A.挤出制粒B.喷雾干燥制粒C.湿法混合制粒D.塑制法制粒E.滴制法制粒2.颗粒剂的特点是A.吸收、奏效较快B.服用携带方便C.表面积大,质量不稳定D.服用剂量较小E.制备工艺适合大生产3.制备颗粒剂常用辅料为A.糖粉B.糊精C.明胶D.酒精E.可溶性淀粉4.制颗粒主要的方法为A.挤出制粒B.快速搅拌制粒C.流化喷雾制粒D.过筛法E.干法制粒5.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注意事项的叙述中,正确的为 A.湿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升高C.颗粒干燥程度适宜控制在5%以内D.干燥温度一般以60~80℃为宜E.可用烘箱或沸腾干燥设备干燥6.颗粒剂按溶解性能和溶解状态可分为A.混悬性颗粒剂B.水溶性颗粒剂C.泡腾性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块状冲剂7.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小青龙颗粒提取中采用了双提法B.小青龙颗粒属于混悬型颗粒剂C.小青龙颗粒处方中细辛、桂枝提取挥发油D.处方中白芍、五味子、甘草采用水提醇沉法E.法半夏、干姜采用醇提8.下列哪些可用作泡腾崩解剂A.酒石酸和硫酸钠B.酒石酸和碳酸氢钠C.酒石酸和碳酸钠D.枸椽酸和碳酸钠E.枸椽酸和亚硫酸钠9.颗粒剂的制备工艺过程包括A.制软材B.制颗粒C.干燥D.整粒E.药材的提取10.下述关于酒溶性颗粒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药材多以80%的乙醇提取B.所含有效成分应既溶于水又溶于醇C.一般不能加矫味剂D.药材可采用渗漉法、回流法提取E.制粒、干燥、整粒等工艺与水溶性颗粒剂相同11.下列关于混悬性颗粒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处方中含挥发性成分或淀粉较多的药材可粉碎成细粉入药B.处方中的贵重细料药粉碎成细粉入药C.干燥温度一般应在60℃以下D.水冲后形成澄清溶液E.必要时可加入助悬剂12.下述关于颗粒剂质量要求叙述正确的是A.外观应干燥,颗粒大小均匀,色泽一致B.泡腾性颗粒剂遇水应立即产生二氧化面气体并呈泡腾状C.可溶性颗粒剂的溶化性检查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混浊D.颗粒剂无需进行装量差异检查E.不含原生药粉的颗粒剂细菌数不超过1000个/g四、问答题1.颗粒剂制备时,处方药料的提取及精制方法主要有哪些?2.颗粒剂制粒的常用方法主要有哪些?3.简述颗粒剂的含义和分类4.试述颗粒剂制备的关键工艺。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演示文稿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演示文稿
第9页,共40页。
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一般制备流程
1. 中药提取
2. 提取液纯化
3. 辅 料
4. 制 颗 粒 干燥
整粒 包装
第10页,共40页。
1. 中药的提取
一般采用煎煮法提取有效成分
一般2次 ①1-2hr,8-10倍煎水 ②1-1.5hr 4-6倍经水过滤,合并煎液。
也可采用渗漉法、回流法、浸渍法
第37页,共40页。
6、微生物限度 含中药生粉的细菌数<1万个,霉菌数<
100个 不含药生粉的细菌数<1000个,霉菌数<
100个
第38页,共40页。
小结
• 颗粒剂的定义、分类 • 水溶颗粒的制备:中药的提取—提取液的纯化—辅料
添加—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 •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粒度
第39页,共40页。
发,且湿糖粉高温时熔化,冷后变坚硬;
尤与柠檬酸共存时明显. 4)干燥程度,一般控制水分于2%以内 5)干颗粒质量要求:手握干颗粒放松后不粘结成团,手掌
无细粉,手捻搓无潮感。
设备:烘箱、烘房、沸腾干燥床、远红外干燥机
第29页,共40页。
6、 整粒:
• 因干燥后颗粒可能结块,需过1号筛(12-14目)除大颗 粒,再过4号筛(60目)除小颗粒和细粉
• A.1:1~1.5
• B.1:2.5~3.0
• C.1:3:1 • D.2:2:1
• E.4:2:1
『正确答案』B、A、C
清膏糖粉糊精比,131 是要牢记
• 1.水蜜丸炼蜜和水的比例一般为
• 2.蜜丸制备时,药粉与炼蜜的比例一般为
• 3.清膏制粒时,清膏:糖粉:糊精的比例一般为
第40页,共40页。
成型。 • 用量不宜过多,否则易使颗粒过硬,易形成胶体溶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附录颗粒剂(冲剂)通则要求检查外观、粒度、水分、溶化性、硬度、装量差异及重量差异。

卫生部还规定了卫生标准。

1.外观颗粒剂应干燥、颗粒均匀、色泽一致,无吸潮、软化、结块、潮解等现象。

2.粒度除另有规定外,取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5袋(瓶)或多剂量包装颗粒剂1包(瓶),称定重量,置药筛内过筛。

过筛时,将筛保待水平状态,左右往返轻轻筛动3分钟。

不能通过一号筛和能通过四号筛的颗粒和粉末总和,不得超过8.0%。

3.水分(1)颗粒剂,取供试品,照水分测定法(药典附录Ⅸ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5.0%。

(2)块形冲剂,取供试品,破碎成直径3mm的颗粒,照水分测定法(药典附录ⅨH)测定。

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过3.0%。

4.溶化性取供试品(颗粒剂10g;块形冲剂1块,称定重量),加热水20倍,搅拌5分钟,可溶性颗粒剂应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浑浊;混悬性颗粒剂应能混悬均匀,并均不得有焦屑等异物;泡腾性颗粒剂遇水时应立即产生二氧化碳气,并呈泡腾状。

5.硬度取供试品5块,从lm高处平坠于厚度2cm松木板上,不得有一块破碎(缺角、缺边不作破碎论)。

6.装量差异颗料剂装置差异限度标示装量装置差异限度1.0g或1.0g以下±10%1.0g以上至1.5g±8%1.5g以上至6.0g±7%6g以上±5%单剂量包装的颗粒剂装量差异限度应符合左表规定。

检查法:取供试品10袋(瓶),分别称定每袋(瓶)内容物的重量,每袋(瓶)的重量与标示量相比较(有含量测定的与平均装量相比较),超出限度的不得多于2袋(瓶),并不得有1袋(瓶)超出限度1倍。

非单剂量大规格包装的颗粒剂不检查装量差异。

块形冲剂应符合重量差异规定。

7.重量差异块形冲剂重量差异限度标示装量装置差异限度 1.5g以上至6.0g±7%6g以上±5%块形冲剂的重量差异限度应符合左表规定。

颗粒剂(中药制药技术课件)

颗粒剂(中药制药技术课件)

21
颗粒剂制备
7.总混:整粒后同批进 行总混,以保证产 品质量的均一性。
2023/8/21
三维运动混合机
22
颗粒剂制备
8.包装、贮存 复合铝塑代包装,
密封干燥,贮藏, 防止吸嘲,软化。
2023/8/21
23
颗粒剂制备
药材 煎煮过滤 滤液 浓缩
部分粉碎
稀膏
浓缩
醇沉、过滤 滤液
回收乙醇浓缩
稠 膏 辅料 制软材
颗粒剂的含义
特点与分类 颗粒剂
颗粒剂的制备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
Compan4y Logo
颗粒剂概述
含义
颗粒剂是原料药物与适宜辅料混合制成具有一定 粒度的干燥颗粒状制剂
2023/8/21
5
颗粒剂概述
特点
(1)具汤剂、酒剂、糠浆剂特点 (2)保持汤剂吸收快、作用迅速等特点 (3)量小、方便、口感好 (4)稳定性较好
2023/8/21
29
中药制药技术
颗粒剂质量控制
2023/8/21
颗粒剂质量控制
Compa3n1y Logo
颗粒剂质量控制
1.辅料用量 :一般不超过清膏量的5倍,干膏量的2倍。 2.外观性状:干燥,颗粒均匀.色泽—致,无吸湿、软化、结块、 潮解等现象。
2023/8/21
32
颗粒剂质量控制
3.粒度:除另有规定外,照粒度测定法(附录XIB第二法,双筛分法) 测定,不能过一号筛和能通过五号筛的总和不得过15% 4.水分:按现行版《中国药典》附录IXH水分测定法之—烘干法或 之二-甲苯法(含挥发性成分)法测定。除另有规定外,不得超过 8.0%
一、水溶性颗粒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备料 提取 纯化 总混质检 包装

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初级中药师-专业实践能力-颗粒剂练习题及答案详解(5页)

中药药剂学第十三单元颗粒剂一、A11、颗粒剂干燥时,正确的操作包括A、湿颗粒制成后,放置一小时后干燥B、干燥温度一般为80~100℃C、可采用沸腾干燥及喷雾干燥D、干燥后,干颗粒的水分一般低于5.0%E、干燥时,温度应逐步提高2、以下有关颗粒剂的叙述错误的是A、保持了汤剂作用迅速的特点B、质量稳定C、体积小D、不易吸潮E、服用运输方便3、颗粒处方中如含有挥发性成分时,其加入的阶段为A、干燥B、整粒C、精制D、包装E、制粒4、沸腾制粒是A、喷雾干燥制粒B、模压法C、流化喷雾制粒D、湿法混合制粒E、挤出制粒5、冲服时遇水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促使颗粒快速崩散溶解的颗粒剂A、混悬性颗粒剂B、块状冲剂C、泡腾性颗粒剂D、水溶性颗粒剂E、酒溶性颗粒剂6、一步制粒是A、流化喷雾制粒B、湿法混合制粒C、挤出制粒D、喷雾干燥制粒E、模压法7、下列有关水溶性颗粒剂干燥的叙述,错误的是A、颗粒应及时干燥B、干燥温度应逐渐上升C、干燥温度一般为85℃~90℃D、可用烘箱干燥E、可用沸腾干燥设备干燥8、感冒清热颗粒一般制备流程为A、原辅料的处理→干燥→制颗粒→整粒→包装B、原辅料的处理→整粒→制颗粒→干燥→包装C、原辅料的处理→制颗粒→干燥→整粒→包装D、原辅料的处理→制颗粒→整粒→干燥→包装E、原辅料的处理→整粒→制颗粒→干燥→包装9、颗粒剂的最佳干燥温度是A、40℃~60℃B、50℃~60℃C、60℃~70℃D、70℃~80℃E、60℃~80℃10、通常被称为“一步制粒”的制粒方法是A、挤出制粒法B、流化喷雾制粒法C、热气流干燥制粒D、喷雾干燥制粒法E、蒸腾制粒法11、可溶性颗粒剂的优良赋形剂是A、糖粉B、糊精C、淀粉D、明胶E、饴糖二、B1、A.块状冲剂B.泡腾性颗粒剂C.水溶性颗粒剂D.酒溶性颗粒剂E.混悬性颗粒剂<1> 、采用模压法或机压法制备A B C D E<2> 、将处方中药材提取、精制得稠膏或干膏粉,分成两份,一份中加入有机酸及其他适量辅料制成酸性颗粒,干燥备用;另一份加入弱碱及其他适量辅料制成碱性颗粒,干燥备用。

总结中药药剂学颗粒剂

总结中药药剂学颗粒剂

个性化制剂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未来将 更加注重个性化制剂的研究和 应用,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
智能化生产
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提取工艺的关键在于选择合适的提取 方法,根据中药材的性质和有效成分 的溶解特性,以及生产效率和成本等 因素综合考虑。
浓缩工艺
浓缩工艺是提取工艺的后续步骤,主要是将提取液进行浓缩,以便于后续的制粒 操作。
浓缩工艺的方法包括常压浓缩、减压浓缩、薄膜浓缩等,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 的浓缩方法,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效率的目的。
总结中药药剂学颗粒剂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 录
• 引言 •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制备工艺 •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应用与展望 • 结论
01 引言
颗粒剂的定义
01
颗粒剂是指原料药物或与适宜的 辅料混合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 干燥颗粒状制剂。
02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包括原辅料的 准备、制颗粒、干燥、整粒和包 装等步骤。
颗粒剂在中药制剂中广泛应用于内服和外用,对于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等需要长 期用药的疾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相对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有利于中药制剂的推广和应用。
颗粒剂在其他领域的应用
除了在中药制剂中的应用外, 颗粒剂还在食品、保健品、化 妆品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颗粒剂在食品中常作为速食产 品、调味品、营养补充剂等, 方便快捷。
03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 控制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质量控制
• 颗粒剂是中药药剂学中常用的一 种剂型,具有制备简便、剂量准 确、便于服用等优点。本文将对 中药药剂学颗粒剂的相关内容进 行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溶化性、水分、粒度要求及检查方法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3100000002
第一节 概述
学习要点:
1.颗粒剂的特点
2.颗粒剂的分类
一、颗粒剂的含义与特点
1.颗粒剂(冲剂、冲服剂):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2.粒度范围
中药配方颗粒——单味中药颗粒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3100000101
第十三章 颗粒剂
答疑编号:NODE70093300113100000001
考试大纲:
小单元
细目
要点
(一)基本要求
特点与分类
(1)特点
(2)分类
(二)颗粒剂的制备
1.可溶颗粒的制备
(1)制备工艺与应用
(2)不同制粒方法及其应用
2.混悬颗粒
制备要点
3.泡腾颗粒
制备要点与应用
(三)颗粒剂的质量要求与检查
质量要求与检查
3.颗粒剂的特点:
①量小,用、带量稳定
④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