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的平法施工图原位标注(一)
平法标注的规范和方法
(3) 附加箍筋或吊筋
• 将附加箍筋或吊筋直接画在平面图中的主梁上, 用线引注总配筋值(附加箍筋的肢数注在括号 内)。
(4)当在梁上集中标注的内容不适用
于某跨或某悬挑部分时,则将其不同数 值原位标注在该跨或该悬挑部位,施工时 应按原位标注数值取用。
当在多跨梁的集中标注中已注明加腋,而该 梁某跨的根部却不需要加腋时,则应在该跨原位 标注等截面的b×h,以修正集中标注中的加腋信 息。
当圆柱采用螺旋箍筋时,需在箍筋前加 “L” 。
2.2 截面注写方式
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柱平面布置图的 柱截面上,分别在同一编号的柱中选择一 个截面,以直接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 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柱平法施工图。
第三章 梁平法施工图制图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1、平面注写方法 2、截面注写方法
3.2 截面注写方式
• 1、截面注写方式,系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 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梁 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 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 2、对所有梁进行编号,从相同编号的梁中选择 一根梁,先将“单边截面号”画在该梁上,再将 截面配筋详图画在本图或其它图上。
(XX)、(XXA) 或(XXB)
注: (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 数。 例 KL7(5A) 表示第7号框架梁,5跨,一端有悬挑。 L9(7B) 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 梁截面尺寸
• 等截面梁:b×h • 加腋梁:Yc1×c2 c1-腋长 c2 -腋高 • 不等高悬挑梁: b×h1 /h2
4、注写柱纵筋:当纵筋直径相同、各边根数 相同时,将纵筋注写在“全部纵筋”一栏中; 除此之外,柱纵筋分角筋、截面b边中部筋和 h边中部筋三项分别注写。
梁平法施工图(共4张PPT)
第2页,共4页。
图3.2.10 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法注写)
五.梁平法施工图
梁平法施工图表示方法——截面注写方式
截截面面注 注写写方方式式截,,是是面在在注梁梁写平平面面方布布式置置,图图上上是,,在分分梁别别对对平不不面同同布编编号号置的的图梁梁上各各选选,一一分根根别用用剖剖对面面不号号引引出出配配筋筋图图,,并并在在其 其上上注注写写截截面面尺尺寸寸和和配配筋筋等等具具体体数数值值的的方方式式来来表表达达梁梁平平法法施施工工图图。。 梁下部纵筋注同写为编6号25的2梁/4,各表选示上一一根排用纵筋剖为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 1截21面25梁注+2平写法2方2施式,工其 达,表图是示上 梁(在梁注 平截梁支面写 法平座法面上截 施注布部面 工写置有)尺 图图四上根寸 。,纵和分向配别钢对筋筋不,等同具编号体的数梁值各选的一方根式用剖来面表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等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2 25+2 22,表示梁支座上部有四根纵向钢筋 , ⑦ 2 25放在角部,2 22放在中部;
梁支座上部纵筋注写为6 25 4/2,表示上一排纵筋
⑧ 为4 25,下一排纵筋为2 25;
梁下部纵筋注写为6 25 2/4,表示上一排纵筋为
⑨ 2 25,下一排纵筋为4 25,全部伸入支座。
第4页,共4页。
径Ø8,加密区间距10 2 25,表 示梁的上部配置2根直径为25的通长钢
筋HRB400;
⑤
G4 Ø10,表示梁的两个侧面共配置4 Ø10的纵向 构造钢筋,每侧各配置2 Ø10;
-0.01,表示该梁顶面标高相对于某结构楼层的楼 ⑥ 面标高低0.01m。
4.1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的识读
编号 4
标注内容
通长筋或架立筋
制图规则解读 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角部通长纵筋+(架立筋)
只有通长筋时:上部通长筋;下部通长筋
1、梁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编号 5
标注内容
梁侧构造钢筋 或受扭钢筋
制图规则解读 构造钢筋:G+两侧总配筋值、钢筋级别、直径 受扭钢筋:N+两侧总配筋值、钢筋级别、直径
1、梁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1、梁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编号
标注内容
制图规则解读
代号:KL—楼层框架梁、WKL—屋面框架梁、XL—悬挑梁、 L—非框架梁、KZL—框支梁、JZL—井字梁
1
梁编号
序号:××加在代号后面,用数字表示梁的顺序编号。
跨数及是否带悬挑:注写在括号内,数字表示跨数(悬挑不计入 跨数),A表示一端悬挑,B表示两端悬挑。
1、梁平面注写方式——集中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包括五项必注项和一项选注项。
编号
标注内容
示例
1
梁编号
WKL2(3A)
2
梁截面尺寸
3
梁箍筋
4
梁上部通长筋 或架立筋
5
梁侧纵向构造钢筋 或受扭钢筋
6
梁顶面标高高差
(选注)
250×600 8@100/200(2) 3 20;3 22
G2 14
(-0.050)
必注
集中标注
梁编号 截面尺寸
箍筋 通长筋或架立筋 梁侧构造钢筋或受扭钢筋
平面注写方式
优先
原位标注
选注
梁顶面标高
梁支座上部纵筋 梁下部纵筋
附加箍筋或吊筋 梁集中标注不适用的内容
梁柱板及基础平法标注图解
• 梁下部纵筋:
原位标注——梁下部纵筋
• 1. “/”分隔——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 “/”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 2. “+”相联——当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 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联,注写时角筋写在 前面。 • 3.“—”不入支座——当梁下部纵筋不全部伸入支 座时,将梁支座下部纵筋减少的数童写在括号内。 • 例 625 2(-2)/4,
29
集中标注——通长筋
什么情况下有架立筋?
• 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通长筋可为相 同或不同直径采用搭接连接、机械连接或对焊 接连接的钢筋),该项为必注值。 • 当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 加号“+”将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 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 面的括号内,以示不同直径及与通长筋的区别。 • 当全部采用架立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 有什么不同?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 梁的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 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中,原位标注优先 于集中标注。
20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21
梁钢筋的标注方法
●集中标注: • • 1、梁编号、梁截面尺寸 2、箍筋: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及非加 密区、肢数 • 3、梁上下通长筋和架立筋, • 4、梁侧面纵筋:构造腰筋及抗扭腰筋 • 5、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
建筑识图
第一部分 钢筋专业知识
• 第一单元 基本知识 及相关概念 • 第二单元 平法识图(11G101)
1.1一般知识
1、钢筋种类:
梁平法标注方式方法 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区别
资料范本本资料为word版本,可以直接编辑和打印,感谢您的下载梁平法标注方式方法梁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的区别地点: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说明:本资料适用于约定双方经过谈判,协商而共同承认,共同遵守的责任与义务,仅供参考,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不需要的部分可直接删除,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一、梁平法两种标注1.集中标注(1)梁编号类型代号、序号、跨数、有无悬挑代号。
(2)梁截面尺寸当为等截面梁时,用b×h表示;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
即为b×h1/h2。
(3)梁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值。
箍筋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不同间距及肢数需用斜线(“/”)分隔;当梁箍筋为同一种间距及肢数时,则不需要用斜线;当加密区与非加密区的箍筋肢数相同时,则将肢数注写一次;箍筋肢数应写在括号内。
加密区范围见相应抗震级别的标准构造详图。
如φ10@100/200(4),表示直径为10mm的Ⅰ级钢筋,加密区间距为100mm,非加密区间距为200mm,均为四肢箍。
2、原位标注(1)梁支座上部梁支座上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上方,且靠近支座。
当上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6φ254/2:上一排纵筋为4φ25,下一排纵筋为2φ25。
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加号“+”将两种直径的纵筋相连,注写时将角部纵筋写在前面。
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筋不同时,须在支座两边分别标注;相同时,可仅在支座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省去不注。
(2)梁下部梁下部纵筋数量、等级和规格,写在梁下方,且靠近跨中。
梁的集中标注中分别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贯通的纵筋值时,则不需要在梁下部重复做原位标注。
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如:6φ252/4:上一排纵筋为2φ25,下一排纵筋为4φ25。
梁平法识图
原位标注 中间上层纵筋未原 位标注,此处纵筋 同集中标注,为2 根直径16mm的II 级钢(HRB335)
返回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100mm
100mm 100mm
加密区箍筋: Φ6@100mm
200mm 200mm
非加密区箍筋: Φ6@200mm
返回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非通长纵筋 2 16
上部纵筋 4 16 (2 16通长筋+ 2 16非通长筋)
上部通长纵筋 2 16
上部非通长纵筋 2 16
上部纵筋 4 16 (2 16通长筋+ 2 16非通长筋)
上部通长 纵筋
上部支座非 通长纵筋
下部纵筋 钢筋一般通长
4) 梁下部纵筋
①注写在梁下部跨中位置 ②当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线“/”将 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例:6 25 2/4 表示下部两排钢筋, 最下排4 25,其上一排2 25,见图(a)
• ④当已按规定注写了梁上部和下部均为 通长的纵筋值时,则不需在梁下部重复 做原位标注。
此跨跨中不标注,即下部 钢筋为4根直径18mm的 HRB400钢筋
v
v
下部通长筋为4根直 径16mm的II级钢 (HRB335)
下部通长纵筋 4 16
返回
5)侧面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
侧面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扭钢筋 4 12
集中标注
6mm的双肢箍,加密 区箍筋间距100mm, 非加密区箍筋间距 200mm 矩形截面框架梁 的尺寸:宽度 b=300mm,高度 h=500mm
原位标注
左支座处上部纵筋为 右支座处上部纵筋为 4 4根直径16mm 的II级 根直径 16mm的II级钢 钢(HRB335 ) (包 (HRB335)(包括2 括2根通长筋) 根通长筋)
完整版平法梁原位标注
【答】1、在03G101-1 图集
中规定,当梁的上部纵筋或 下部纵筋多于一排时,用斜 线“/”将多排纵筋自上而下 分开。
【例】
上部纵筋标注 6 25 4/2 (表示第一排上部纵筋为 4
25,第二排为2 25);
下部纵筋标注 6 25 2/4 (表示第一排下部纵筋为 4
25,第二排为2 25)
但是上述“ 4/2”或“2/4”的表示方式只适用于 单一规格钢筋的“分排”。对于两种以上规格的 钢筋的“分排”,则要在斜线“ /”的前后写清楚具 体钢筋的规格和根数。
其中:d、d1、d2(钢筋直径), s、s1、s2(钢 筋根数), m、n(上下排纵筋根数)
【例】
6 25 4/2 表示: 上排纵筋为 4 25;下排纵筋 为2 25。
2 25+2 22 表示一排纵筋: 2 25放在角部;
2 22放在中间。
有时候为了讲述方便起见,我 们把上排上部纵筋(即紧贴箍筋水 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 第一排上 部纵筋 ”,而把下排上部纵筋(即 远离箍筋水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 “第二排上部纵筋 ”。
4、当梁某跨支座与跨中上部纵筋相同,且其配筋值 与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筋相同时,不需要在该跨 上部任何部位标注( 这句话是对设计人员说的 )。 换句话说,当某跨梁的上部没有进行任何原 位标注时,表示该跨梁执行集中标注的梁上部纵 筋——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 这句话是对施 工人员说的 )。
【例】
KL1悬挑端的上部没有任何原位标注,则认为该 跨上部执行集中标注的上部通常筋 4 25。(同 样,缺省标注的下部纵筋采用集中标注的下部通 常筋。)
根数), m、n(上下排纵筋根数)
【例】
? 6 25 4/2 表示上排纵筋为 4 25;下排纵筋为 2 25。
梁的平法施工图原位标注一
作业:
1、知识巩固:根据教材P112页,图5.20模 仿绘制梁的平法施工图,并练习画出各个配 筋断面图 2、预习: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6 25 4/2 原位标注示例(局部)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3:当梁支座上部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 连接,分开注写,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面
配筋断面图
2 25+2 22
原位标注示例(局部)
练习1:根据配筋断面图,进行原位标注 2 ?16+1
14
4: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向钢筋不同时, 需在支座上部两边分别标注
4 25 4 20
1
2
4 25
4 20
1-1断面图
2-2断面图
5: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向钢筋相同时, 可仅在支座上部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可 以省去不标注。
6 25 4/2
1
2
1-1断面图
2-2断面图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练习二:画出下列各断面图
1
2
34
2 10
2 25
2 22
8@100 (2)
1-1断面图 6 25 4/2
2 25
2 10
8@200(2)
2-2断面图 6 25 4/2
2 10
8@100(2) 2 10
8@200 (2)
3-3断面图
4-4断面图
二、配筋断面图的画法与步骤
方法一:根据梁的部位,从上往下画 1、画出构件截面 2、画箍筋 3、画梁上部纵向钢筋 4、画梁中部两侧钢筋 5、画梁下部钢筋 6、对钢筋信息进行标注。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原位标注包括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1)平面注写方式平面注写方式包括集中标柱与原位标注两部分。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
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进行原位标柱,施工时原位标柱取值优先。
1)集中标注集中标注的形式如图所示。
①梁截面标准规则当梁为等截面时,用b×h表示。
当为加腋梁时用b×h Yc1×c2表示,其中c1为腋长,c2为腋高。
当有悬挑梁且根部和端部不同时,用斜线分割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即b×h1/h2。
②箍筋的标柱规则当箍筋分为加密区和非加密区时,用斜线/分隔,肢数写在括号内。
当抗震结构中的框架梁采用不同的箍筋间距和肢数时,也可用斜线/将其分隔开表示。
例如 13φ8@150/200(4),表示梁的两端各有13个φ8箍筋,间距为150;梁跨中箍的间距为200,全部为4肢箍。
又如 13φ8@150(4)/150(2),表示梁两端各有13个φ8的4肢箍,间距150;梁跨中为φ8双肢箍箍筋间距为150。
③梁上部通长筋和架立筋的标注规则在梁上部既有通长钢筋又有架立筋时,用+号相联标柱,并将通长筋写在+号前面,架立筋写在+号后面并加括号。
例如,当梁配置四肢箍时,用2φ22+(2φ12)表示,其中2φ22为通长筋,(2φ12)为架立钢筋。
图附.2.11上部、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的表示若梁上部仅有架立筋无通长钢筋,则全部写入括号内。
当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和下部纵向钢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相同,此时可将标准写在梁的下侧,并用分号;隔开。
图附.2.11表示梁上部为3Φ22通长筋,梁下部为4Φ25通长筋。
④梁侧钢筋的标注规则。
梁平法施工图识读(1)
15
16
如何识读板配筋施工图(平法)
17
1.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表达方式
有梁楼盖板平法施工图是在楼面板和屋面板布置图 上,采用平面注写表达方式。
平面注写方式
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
对于普通楼面,两向均以一跨为一板块;对于密肋楼盖, 两向主梁(框架梁)均以一跨为一板块。 所有板块应逐一编号,相同编号的板块可择其一做集中标 高高差。
井字梁一般由非框架梁构成,并以框架梁为支 座
42
井字梁
为明确区分井字梁与框架梁或作为井字梁支座 的其它类型梁,井字梁用单粗虚线表示,框架 梁或作为井字梁支座的其它梁用双细虚线表示。
43
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方式示例
44
截面注写方式
在分标准层绘制的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 编号的梁中各选择一根用截面剖切符号引出配筋 图,并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 式来表达梁平面整体配筋。
优点:将结构构件的尺寸和配筋,按照平面整体 表示方法制图规则,整体直接表达在结构平面布 置图上,再与标准构造详图配合,构成一套新型 完整的结构设计图纸。改变了传统的将各个构件 从结构平面图中索引出来,再逐个绘制配筋详图 的繁琐方法,减少了设计图纸的数量,且便于设 计修改。
缺点:没有传统施工图直观,施工翻样的工作量 大大增加,对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在某些板内(例如在延伸悬挑板YXB,或纯悬 挑板XB的下部)配置有构造筋时,则X向以XC打 头,Y向以YC打头注写。
21
例
设有一楼面板块注写为: LB5 h=150 B: Xφ10@135;
Yφ10@110 系表示5号楼面板,板厚
150mm,板下部配置的贯 通纵筋X向为φ10@150;, Y向为φ10@110;板上部 未配置贯通纵筋。
梁的平法识图梁的平法标注
梁的平法识图梁的平法标注梁KL1(2A) 200╳500 表示:框架梁1有两跨,有一端悬挑(A表示一端,B表示两端),断面尺寸200╳500。
可参照梁、柱、板、剪力墙的平面表示方法1 梁的平面表示方法1.1 平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的具体数值,见图1-1。
图1-1 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和原位标注。
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用原位标注,使用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1.2 截面注写方式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择1根梁,用剖面号引出配筋图,并在其上注写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
将图1-1KL2用截面注写方式表示(见图1-2)。
图1-2 截面注写方式示例图1.3 集中标注内容解释(1)梁编号在实际工程中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梁,平法图集将梁归类如下,见表1-1。
表1-1 梁的分类及编号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悬挑梁XL XX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悬挑,(XXB)为两端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
例:KL2(2A)表示第2号框架梁,2跨,一端悬挑;L9(7B)表示第9号非框架梁,7跨,两端有悬挑。
(2)梁截面梁编号后面紧跟着是梁的截面,一般用“截面宽×截面高”表示,如:300×650表示梁的截面宽为300mm,截面高为650mm。
(3)箍筋的表示方法箍筋包括钢筋级别、直径、加密区与非加密区间距及肢数等内容。
例:Φ10@100/200(4),表示箍筋为一级钢筋,直径为Φ8,加密区间距为100,非加密区间距为200,均为四肢箍。
梁钢筋平法标注图解
精选可编辑ppt
7
(六)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 值, 系指相对于结构层楼面标高的高差值, 对于位于结构夹层的梁则指相对于结构夹 层楼面标高的高差。有高差时,须将其写 入括号内,无高差时不注。
如图中(-0.100)表示该梁顶面较结构层 楼面标高低0.1m。
精选可编辑ppt
8
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标注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
梁钢筋平法标注
丘剑宾
精选可编辑ppt
1
一、平面注写方式 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
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 式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 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 表达梁的特殊数值。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 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 时,原位标注取值优先。
• (四)梁上部通长筋或架立筋配置,该项为必注值。当 同排纵筋中既有通长筋又有架立筋时,应用加号“+”将 通长筋和架立筋相联,注写时须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的 前面,架立筋写在加号后面的括号内。当全部采用架立 筋时,则将其写入括号内。上图中2Ф25表示梁上部只有 两根直径为25mm的通长钢筋。又如2Ф25+ (2Ф22),表 示该梁上角部有两根25mm的通长筋和2根22mm的架立筋。 当梁的上部纵筋和下部纵筋均为通长筋,且多数跨配筋 相同时,此项可加注下部纵筋的配筋值,用分号“; ” 将上部与下部纵筋 配筋值分隔开来。
精选可编辑ppt
2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成,见下表: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悬挑梁XL XX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一)梁编号,见上表,该项为必注值。
即为b×h1/h2(图4-2-3b)。
其中为C1腋长,为C2腋高;当有悬挑没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h×b表示;当为加腋梁时 Y C1×C2表示,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3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标注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一、平面注写方式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的两种注写方式: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梁编号2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见下表:值优先。
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值在(二)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便。
用引出单独放大进行注写的措施来表达。
当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与配筋时,用截面注写方式相对比较方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 / 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从柱(梁)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了全了采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外,也可采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
平法梁-原位标注
2021/5/18
30
其实,该图还可以进行简化,即把靠近中间短跨
的左右支座的原位标注缺省。由于中间短跨的上部跨 中有原位标注6 22 4/2,说明中间跨从左支座到右支 座贯通布置6 22 4/2,根据原位标注的“缺省对称” 原则,这些缺省了的支座原位标注,仍然可以获得6
22 4/2的配筋值。也就是说,这两个图的效果是一样的。
【例】
KL1悬挑端的上部没有任何原位标注,则认为该 跨上部执行集中标注的上部通常筋4 25。(同 样,缺省标注的下部纵筋采用集中标注的下部通 常筋。)
2021/5/18
11
【关于梁“钢筋标注格式”的问答】
【问】遇到不规范的钢筋标注2 18+4 20 4/2,
该如何处理? 在施工图中经常遇到下列的钢筋标注形式: • 2 18+4 20 4/2(梁上部纵筋标注) • 4 25+2 22 2/4(梁下部纵筋标注)
其中:d、d1、d2(钢筋直径),s、s1、s2(钢 筋根数),m、n(上下排纵筋根数)
2021/5/18
3
【例】
6 25 4/2 表示: 上排纵筋为4 25;下排纵筋 为2 25。
2 25+2 22 表示一排纵筋: 2 25放在角部;
2 22放在中间。
2021/5/18
4
有时候为了讲述方便起见,我 们把上排上部纵筋(即紧贴箍筋水 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第一排上 部纵筋”,而把下排上部纵筋(即 远离箍筋水平段的上部纵筋)称为 “第二排上部纵筋”。
33
【例】
6 22 2/4——表示上排纵筋为2 25;下排纵筋为4 25。
2 25+2 22——表示一排纵筋:2 25放在角部; 2 22放在中间。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梁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井字梁JZL XX (XX)、(XXA)或(XXB)悬挑梁XL XX框支梁KZL XX (XX)、(XXA)或(XXB)注:(XXA)为一端有悬挑,(XXB)为两端有悬挑,悬挑不计入跨数非框架梁L XX (XX)、(XXA)或(XXB)(一)梁编号,见上表,该项为必注值。
即为b×h1/h2(图4-2-3b)。
其中为C1腋长,为C2腋高;当有悬挑没且根部和端部的高度不同时,用斜线分隔根部与端部的高度值,(二)梁截面尺寸,该项为必注值。
当为等截面梁时,用h×b表示;当为加腋梁时 Y C1×C2表示,屋面框架梁WKL XX (XX)、(XXA)或(XXB)3 梁集中标注的内容,有五项必标注和一项选注值(集中标注可以从梁的任意一跨引出,),规定如下: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来表一、平面注写方式楼层框架梁KL XX (XX)、(XXA)或(XXB)梁平面布置图上采用的两种注写方式:殊数值。
当集中标注中的某项数值不适用于梁的某部位时,则将该项数值原位标注,施工时,原位标注取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集中标注表达梁的通用数值,原位标注表达梁的特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是否带有悬挑梁编号2 梁编号由梁类型代号、序号、跨数及有无悬挑代号几项组成,见下表:值优先。
为方便施工,凡框架梁的所有支座和非框架梁(不包括井字梁)的中间支座上部纵筋的延伸长度A值在(二)梁支座上部纵筋的长度规定便。
用引出单独放大进行注写的措施来表达。
当表达异形截面梁的尺寸与配筋时,用截面注写方式相对比较方标准构造详图中统一取值为:第一排非通长筋从柱(梁)边起延伸至ln / 3位置;第二排非通长筋从柱(梁)在梁平法施工图的平面图中,当局部区域的梁布置过密时,了全了采用截面注写方式表达外,也可采时,应由设计者另加注明。
梁平法标注
梁平法标注
梁平法标注
梁平法标注
梁平法标注
LOGO
二、 梁上主筋和梁下主筋同时表示方法 :
⑴ 3Φ22,3Φ20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2,下部钢筋为3Φ20。 ⑵ 2φ12,3Φ18表示上部钢筋为2φ12,下部钢筋为3Φ18。 ⑶ 4Φ25,4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4Φ25,下部钢筋为4Φ25。 ⑷ 3Φ25,5Φ25表示上部钢筋为3Φ25,下部钢筋为5Φ25。 三、 梁上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上支座处) ⑴ 2Φ20表示两根Φ20的钢筋,通长布置,用于双肢箍。 ⑵ 2Φ22+(4Φ12)表示2Φ22 为通长,4φ12架立筋,用于 六肢箍。 ⑶ 6Φ25 4/2表示上部钢筋上排为4Φ25,下排为2Φ25。 ⑷ 2Φ22+ 2Φ22表示只有一排钢筋,两根在角部,两根在中 部,均匀布置。
梁平法标注
一、梁平法施工图的表示方法 平面注写方式 截面注写方式
二、平面注写方式 1.平面注写方式:
系在梁平面布置图上,分别在不同编号的梁中各选 一根梁,在其上注写截面尺寸和配筋具体数值的方式 来表达梁平法施工图。
平面注写包括集中标注与原位标注
梁平法标注
2.集中标注内容: (1)梁编号 (2)梁截面尺寸 (3)梁箍筋 (4)梁上部通常筋或架立筋配置
三、 梁腰中钢筋表示方法: ⑴ G2φ12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一根φ12。 ⑵ G4Φ14 表示梁两侧的构造钢筋,每侧两根Φ14。 ⑶ N2Φ22 表示梁两侧的抗扭钢筋,每侧一根Φ22。 ⑷ N4Φ18 表示梁两侧的抗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钢筋,每侧两根Φ18。 四、 梁下部钢筋表示方法:(标在梁的下部) ⑴ 4Φ25表示只有一排主筋,4Φ25 全部伸入支座内。 ⑵ 6Φ25 2/4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下排筋4Φ25 ⑶ 6Φ25 (-2 )/4 表示有两排钢筋,上排筋为2Φ25,不伸 入支座,下排筋4Φ25,全部伸入支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100(2)
2 10
8@200(2)
3-3断面图
4-4断面图
编辑ppt
二、配筋断面图的画法与步骤
方法一:根据梁的部位,从上往下画 1、画出构件截面 2、画箍筋 3、画梁上部纵向钢筋 4、画梁中部两侧钢筋 5、画梁下部钢筋 6、对钢筋信息进行标注。
方法二:根据注写方式,先画集中标注,
19
再画原位标注。
编辑ppt
梁支座上部纵 向的钢筋Fra bibliotek上部贯通的钢筋
支座负筋
支座负筋
6
配筋立面图
一、梁支座上部纵向钢筋,根据钢筋配 置情况的不同,有不同的表示方法。
1:当梁支座上部纵向钢筋只有一种直径,并只在同一排布 置时
4 20
4 20
编辑ppt
配筋断面图
7
原位标注示例(局部)
编辑ppt
8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2:当梁支座上部纵向钢筋多余一排时, 用斜线“/”将各排纵筋自上而下分开
编辑ppt
配筋断面图
9
6 25 4/2 原位标注示例(局部)
编辑ppt
10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3:当梁支座上部同排纵筋有两种直径时,用“+” 连接,分开注写,将角部纵筋写在加号前面
编辑ppt
配筋断面图
11
2 25+2 22 原位标注示例(局部)
编辑ppt
总结:
1、知识总结 我们这节课学习了原位标注中梁支座上部纵向钢筋的标 注,对于钢筋配置时可能的各种情况都作了详细的学习。
2、过程与方法总结 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标注的内容,我们都通过相关的 立面图和配筋断面图来清楚的对其进行定位,能清楚的 知道各种钢筋在构件中的具体位置。在以后的学习中, 大家也能通过这种方法对其他构件中的钢筋进行实际定 位。20
编辑ppt
12
编辑ppt
练习1:根据配筋断面图,进行原位标注 2 ?16+1 14
13
4: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向钢筋不同时, 需在支座上部两边分别标注
4 25 4 20
12
4 25
4 20
编辑ppt
14
1-1断面图
2-2断面图
5:当梁中间支座两边的上部纵向钢筋相同时, 可仅在支座上部的一边标注配筋值,另一边可 以省去不标注。
编辑ppt
梁的平法施工图原位标注(一)
梁支座上部纵向钢筋
主讲:宋佳俐
1
回顾旧知
平面注写方式包括: 集中标注:相同数值集中标注 原位标注:不同数值原位标注,主要是钢筋配置
编辑ppt
集中标注包括:梁编号 梁截面尺寸
梁箍筋
梁上部纵向钢筋+(架立筋);梁下部贯通筋
梁侧面纵向构造钢筋或抗扭钢筋配置
2
梁顶面标高高差(该项为选注内容)
编辑ppt
3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原位标注包括
本节课的学习任务
编辑ppt
1、梁的支座上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2、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3、梁上附加箍筋和吊筋的标注
4
编辑ppt
5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注意:梁支座上部纵向的钢筋包含 了梁上部贯通的钢筋,其他的纵向 钢筋我们称为支座负筋。
6 25 4/2
12
编辑ppt
15
1-1断面图
2-2断面图
编辑ppt
16 梁的平面注写方式示例(局部)
练习二:画出下列各断面图
编辑ppt
1
2
17
34
2 25
2 22
2 10
2 10
8@100(2)
2 25 8@200(2)
编辑ppt
1-1断面图 6 25 4/2
2-2断面图 6 25 4/2
2 10
编辑ppt
作业:
1、知识巩固:根据教材P112页,图5.20模仿 绘制梁的平法施工图,并练习画出各个配筋 断面图 2、预习: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标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