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音韵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赛龙夺锦》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赛龙夺锦》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学习人教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中的《赛龙夺锦》。
本节课将通过对这首歌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韵味和特色,以及广东音乐在中国音乐发展中的地位和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通过讲解和示范,让学生了解《赛龙夺锦》的旋律、节奏和曲式结构,以及广东音乐的常用乐器和演奏技巧。
同时,我会引导学生通过演唱和演奏,感受这首歌曲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广东音乐的独特魅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解和欣赏能力,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
通过学习《赛龙夺锦》,让学生了解广东音乐的特点和风格,培养他们对民族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同时,通过演唱和演奏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三、学情分析1. 学生层次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七年级学生,他们在音乐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一定的基础,但对于广东音乐的了解和接触较少。
学生在音乐表现力和创造力方面存在差异,有些学生能够较好地理解和表达音乐情感,而有些学生则需要更多的引导和启发。
2. 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在知识方面,学生已经学习了基本的音乐理论知识,如音阶、节奏、和声等。
在能力方面,学生具备一定的音乐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但需要进一步提高。
在素质方面,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程度不同,有些学生对音乐有较高的热情和投入,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为被动。
3. 行为习惯在行为习惯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够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也有少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分心。
学生的学习态度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积极的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而消极的学生则可能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
4.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学生的层次、知识、能力、素质以及行为习惯对《赛龙夺锦》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影响。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需要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4神州音韵二PPT课件

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于明代
神州音韵(二)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 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 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 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 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 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 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 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 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 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 “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同学们
来学校和回家的路上要注意安全
同学们
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赛龙夺锦》课件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

让学生听赏第三段
1.音乐元素的变化带来哪些不同的感觉? 胜利了
2.这段音乐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景? 节奏更明快,流畅。曲调也热情、高涨 音乐表现了通过合作大家胜利了,高兴极 了,大家欢呼,拥抱在一起……
请你随着老师的琴声一边哼唱,一边做出相应 的动作。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谢谢!
作品介绍
赛龙夺锦又名《龙舟竞渡》,广东音乐名
家何柳堂的代表作,是一首流传很广的广东音 乐,也是广东音乐兴盛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
乐曲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 锦标的欢腾热闹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勇敢、 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作者介绍
何柳堂:中国民间音乐家。名森, 字与乡,广东广州府番禺县沙湾人。 《赛龙夺锦》 是他的代表作。此 外尚有《七星伴月》、《垂阳三 复》、《醉翁捞月》、《回文锦》、 《梯云取月》等作品。
广东音乐 流传于广东地
区的丝竹音乐,以高胡和 扬琴为主要乐器,曲调流 畅优美,节奏活泼明亮。
分段分析
请学生听赏引子与第一段,先听引子然 后问:这段音乐你看到了什么?告诉了 我们什么道理? 看见:有人喊着号子、有人在划船、龙
舟中间有个人在敲锣打鼓。
告诉:他们齐心协力,要团结就有力量,
必须团结一致,不然就一事无成。
大鼓的敲击声,表示比赛就要 开始了,鼓声响亮有力。
请大家欣赏第二段音乐,并思考
1.龙舟在开始时行驶速度如何? 2.它们距离怎样? 3.音乐的发展告诉了我们什么?
有一只龙舟队员很团结,划到前面了,后面 的龙舟不甘落后用力往前追,大家只有团结在 一起,才能取得第一。
音乐节奏与原来的相比给我们带来了流畅、 明快的感觉,表现出竞赛者不甘落后,勇往直 前的精神,音乐速度越来越快,力度越来越强 ,气氛越来越紧张,7 6 4 3 5— — — 到这表 示有一队胜利了,比赛告一段落。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神州音韵(二)》同步课件

选听
赤兔嘶风
欣赏
(选自南音套曲《八骏马》)
选听
拓展资料
《八骏马》是福建南音器乐套曲之一,以周穆王八匹骏马为 题材,音调古朴、节奏鲜明,从不同侧面生动地表现了骏马 姿态。 全曲共分八节: 1.骅骝开道 2.騄駬闲游 3.玉骢展足 4.骈骥骄奔 5.乌骓掣电 6.赤兔嘶风 7.黄骖脱辔 8.白牺归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二)
同步课件
欣赏
学习提示
上学期我们在神州音韵栏目 中了解了秦晋、齐鲁燕赵、 关东地区的音乐,本单元让 我们继续华夏音乐之旅,去 认识、体验江淮、浙贛、楚 湘、闽粤地区的风土人情吧。
唱歌
凤阳花鼓
欣赏
伴奏
唱歌
作品介绍
这首民歌曲调自然、质朴,歌词生活化、口语化,是凤 阳花鼓中流行较广的一首。作曲家瞿维曾在他创作的钢 琴独奏曲《花鼓》中采用了这首民歌的旋律。
唱歌
音乐知识卡
花鼓 民间歌舞形式之一, 表演者通常为一男一女, 一人执锣,一人背鼓, 边歌边舞。
欣赏
赛龙夺锦
(广东音乐) 欣赏
欣赏
音乐知识卡
广东音乐 流行于广东地区的丝竹音乐,以高胡和扬琴为 主要乐器,曲调流畅优美,节奏活泼明快。
欣赏提示
乐曲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 闹场面,表现了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这首民歌欢快、活泼,情绪热烈。说一说它在哪方面给你留
下了深刻印象。(可多选)
A.用方言演唱
B.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C.句尾的下滑音
D.衬词
模仿录音,用轻快而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最后一句的衬
词。
选听
洞庭鱼米乡
欣赏
伴奏
初中音乐_神州音韵(二)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神州音韵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通过半年的初中学习,学生的总体水平有了明显的进步,已经适应了中学生活的学习氛围。
课堂上已知道怎样合作、交流来获取知识,参与性也有所提高,对生活、学习充满了激情。
学生对于安徽的地方曲艺知之甚少。
但是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生也往往比较乐意接受他们认为比较感兴趣的一些新事物。
因此,本节课的全部音乐教学活动是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出发,引导全体学生参与到我的教学活动中来,使每一位学生音乐潜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喜欢音乐,享受音乐,感悟音乐。
由于个人差异,有的学生不爱参与音乐活动,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等,还需要在因材施教,从各方面引导他们,再上一个新台阶。
神州音韵效果分析1、音乐游戏:青蛙唱歌。
在导入中设计一个音乐游戏,即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思辨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又为后面的轮唱做好铺垫。
在游戏中,同学们都配合的很有默契、也能看懂老师的指挥,并根据指挥来演唱。
2、用乐器“锣”来伴奏,演唱歌曲第二乐段。
歌曲第一乐段多为叙述,第二乐段主要是渲染一种欢快的气氛,出现了很多模仿锣鼓声的衬词,得儿模仿锣,令当模仿的双条鼓。
然后用乐器“锣”来伴奏,演唱歌曲第二乐段,表现出了歌曲欢快的气氛。
3、体验歌曲轮唱。
老师先和一小组同学做演唱示范,表现轮唱,让其他同学感受轮唱的特点、并说出轮唱带给他们的感受。
然后讲解定义:有两个声部先后演唱同一个旋律,形成了此起彼伏、连续不断模仿的效果,在音乐中就叫轮唱。
在练习轮唱中,先分声部练习,再2个声部一起轮唱。
注意教师的语言引导和指挥手势引导很重要。
在轮唱过程中,同学们两个声部的音量控制的很好,达到和谐、统一、有层次的效果,并对指挥的起、止、表情等作出正确的反应。
群体意识、合作与协调能力也增强了。
4、拓展环节,渗透安徽花鼓灯。
徽花鼓灯,是以舞蹈为主要构成部分的综合性艺术形式。
它有舞、有歌、有锣鼓等打击乐演奏,有情节简单的小戏,是汉族人创造的一种完整、系统的民间歌舞艺术形式。
神舟音韵2

包楞调
是流行在成武县的民间歌曲。 成武县位于山东省西南部,西周初 文王子封于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就是郜国,古成武 即为郜国故都。成武县历史悠久, 资源丰富,物华天宝人才辈出。是 春秋时期著名相马师伯乐、汉朝名 贤孙期、齐国名臣晏子等历史名人 的故乡。
包楞调
四川民歌
四川气候变化不太大,常年基本 都是山青水秀的,四川的山地民歌曲 调悠远绵长,有很强的自娱性,一般 都强调字头的喷口,句式间节奏处理 特别强调乐句乐节的重音。句逗分明, 在衬词或行腔跳跃处,往往还伴有四 川独有的“哈哈腔”(即花腔式的颗 粒性跳跃音节)穿插其间,起到画龙 点睛的作用 。
山
蒙 山
沂蒙山是一个人文地理概 念,指的是以蒙山、沂水为地 域标志的革命老区——沂蒙山 区,沂山、蒙山,风景名胜区 属国家AAAA级旅游区。
旋律分析
这是一首在旋律曲调上采用 了中国传统音乐作曲的旋法 “鱼咬尾” ,即上一句的 结束音与下一句的起音相同。 例如:《 二泉映月》 、《春 江花月夜》等。
河北民歌
河北民歌按体裁形式分为“山 歌”、“小调”、“民间歌舞”、 “劳动号子”等类。《茉莉花》 、 《小白菜》、 《小放牛 》 。
中国民歌
中国民歌是劳动人民集体的 口头诗歌创作。民歌,即民间 歌谣,属于民间文学中的一种 形式,能够歌唱或吟诵,多为 韵文。
山东民歌
具有质朴、淳厚、强悍、粗 犷、诙谐和风趣等特点。表现 山东人民朴实、憨厚的性情, 往往以生活小调为最突出。表 现山东人民在和大自然斗争中 的伟大气魄、坚强意志。
沂
神州音韵(二)

学习重难点
1、了解《包楞调》 《沂蒙山小调》 《孟 姜女》等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了解并掌握“鱼咬尾”这种传统音乐的 创作手法,并完成创编旋律。 3、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音乐境界,并 掌握民歌的流动性。
欣赏《包楞调》
聆听歌曲,说一说这首歌曲中给你最突出 的印象是什么?它对歌曲的情绪产生了什 么影响? 这是一首流行于山东成武县一带的民歌, 因衬词“包愣愣”而得名。
神州音韵(一)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一、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欣赏民歌,感受齐鲁燕赵音乐文化特点,欣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不同地区不同风格的民歌,感受我国民歌的流变性。 二、过程与方法 本课采用对比式教学法、体验教学法、创编旋律等 方法引导学生感受音乐。 三、知识与技能 1、初步了解齐鲁燕赵音乐的特点。 2、掌握“鱼咬尾”这种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形式, 并能够灵活运用、创编旋律。
对比欣赏
我们再来听一首《太阳出来喜洋洋》与《包
楞调》进行对比,找出两首音乐作品中相同 的地方。 两首歌曲中都使用了衬词。
欣赏《沂蒙山小调》
1、聆听歌曲,请同学们为歌曲划分乐 句。 2、请同学们边听音乐,边仔细观察乐 谱,找出旋律发展的规律。
欣赏《孟姜女》
1、在欣赏、观察与思考中,认识民歌的流变 性,而这一特点的形成是由地方语言、地理环 境等因素决定的。 2、通过江苏民歌《孟姜女》的曲谱分析,验 证、巩固“鱼咬尾”这种音乐发展手法。
初中音乐《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 初一年级
所需时间
课内 2 课时,每周 1 课时,课外公用 1 课时
主题单元学习概述
本单元《神州音韵二》是上学期《神州音韵一》栏目的续篇。在了解 秦晋、齐鲁燕赵、关东地区音乐的基础上,继续华夏音乐之旅,认识 和体验江淮、浙赣、闽粤等地区的音乐文化。编写者以演唱、聆听、 欣赏等方式,进一步引导学生了解不同地区因历史、环境、文化、风 俗的迥异而形式不同的民族音乐特点,以及民族音乐体裁、形式、内 容的多样性、多变性,加深对民族民间音乐的了解,进而意识到我国 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财 富。 本单元旨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感受、体验不同地区民族民间音乐是我国 传统文化中重要的文化财富,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结晶。通过音乐实践 活动,引导学生体验江淮、浙赣、闽粤等地区音乐文化的丰富情感, 了解不同地区民歌和器乐作品的地方特色。进一步加强对民族五声调 式的的认知,了解过拓展欣赏,感悟民歌这一音乐体裁形式具有永恒社会文化价 值。 3、通过编创环节体现了团队的智慧和合作的精神。
对应课标
1、学会演唱几首民歌 2、知道民歌是伴随生活产生的 3、总结民歌的特点 4、具有传承民歌的意识
主题单元问题设 1、民歌和美声有什么不同?
计
2、在追求快节奏的时代还需要传统民歌吗?
创。 2、分组展示编创成果 3、新民乐的产生——欣赏女子十二乐坊的精彩演绎 活动四:总结部分 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总结民歌的特点。
评价要点
设计本专题需要评价的学习环节或学习成果) 评价内容: 1\对所学歌曲《凤阳花鼓》进行评价 2\生生评价各组的表现 3\老师评价学生的表现 评价对象:初一学生 评价方法:学期末每个学生都要进行歌曲演唱,采 用生生互评的方法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音乐(简谱)神州音韵(二)

乐曲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 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闹场面,表现了 人们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姑苏行》采用江南民歌和昆曲音调为 素材创作而成,描绘出迷人的江南风光。
思考与练习 随音乐哼唱主题旋律。 这首乐曲是由引子和ABA'三段组成,请你 在聆听乐曲时,将各段音乐的速度记下来。 (答案见“我的音乐网页”)
神州音韵(二)
上学期我们在神州音韵栏目中 了解了秦晋、齐鲁燕赵、关东地区 的音乐,本单元让我们继续华夏音 乐之旅,去认识、体验江淮、浙赣、 楚翔、闽粤地区的风土人情吧。
这首民歌曲调自然、质朴,歌词 生活化、口语化,是凤阳花鼓中流传 较广的一首。作曲家翟维曾在他创作 的钢琴独奏曲《花鼓》中采用了这首 民歌的旋律。
乐器陈列室 笛子:一种最为常见的竹制吹管乐器,主 要分曲笛和梆笛两种。曲笛较长,音色柔和, 因为昆曲伴奏而得名;梆笛较短,音色刚劲明 亮,因为梆子戏伴转, 节奏富有跳跃感。
这首民歌欢快、活泼,情绪热烈。说一 说它在哪些方面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可 多选)
A、用方言演唱 B、一领众和的演唱形式
C、句尾的下滑音 D.衬词
模仿录音,用轻快面富有弹性的声音演 唱歌曲最后一句的衬词。
《将军得胜令》 表现了人们欢迎民 族英雄戚继光平定 倭寇、胜利凯旋时 的欢腾景象。音乐 情绪激昂、气势宏 大。
谢谢
神舟音韵第二课时

2021/4/9
28
舒曼
留神细听所有的 民歌,因为它们 是最优美的旋律 的宝库。它们会 打开你的眼界, 使你注意到各种 不同的民族性格。
----舒曼
2021/4/9
29
再见
2021/4/9
30
感谢您的阅读收藏,谢谢!
2021/4/9
31
音乐感受:请说出“山歌”的特点
音乐奔放、 嘹亮、开朗,曲 调悠长,广泛使 用地方方言衬词 和自由延长音和 拖腔。
2021/4/9
13
“小调”:又称“小曲”,产生于日 常生活和风俗性活动中在城镇集市场 合演唱,音乐风格优美抒情,常有伴 奏乐器。
《包楞调》 山东民歌 《沂蒙山小调》 山东民歌
《孟姜女哭长城》 河北民歌
神 舟 音 韵2
府谷二中 杨喜林
2021/4/9
1
神舟音韵中国民歌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 众多,各地区各民族都有 独具特色丰富多彩的民歌。 我国的民歌源远流长,浩 如烟海,有着悠久的历史, 是民族艺术遗产的瑰宝。 几千年来民歌一直紧密地 伴随着人民,表达着他们 的思想,意志愿望,忧愁 和欢乐,记录着他们的历 史。在民歌中闪烁着劳动 人民智慧的光芒。
中国民歌体裁的区别
体裁 区别
劳动号子
山歌
小调
演唱场合 演唱风格 演唱形式 演唱目的
2021/4/9
劳动场合
坚毅、质朴 粗犷、豪放
一人领 众人合
山间、田 野、牧场 旋律舒展
独唱、对唱
服务劳动 鼓舞斗志
抒发感情
城镇集市 优美抒情 伴奏表演
用于表演
27
冼星海
民歌是中国 音乐的组成部 分,要了解中 国音乐,就必 须研究民歌。
《神州音韵》教学课件(第二课时)图文

音乐卡片
冬布拉 哈萨克族民间流行的一 种弹拨乐器。音箱是用松木或桦 木制成,或扁平或瓢形,琴杆细 长,上面有8-10个品位,两根丝 弦或钢丝弦,可奏出三至八度的 和音。
随伴奏哼唱歌曲的前两句歌谱。
请同学们用竖笛吹奏下面两个乐句,注意中音si用替换 指法演奏。 1
2
欣赏
万马奔腾 思考: 这首乐器的主奏乐器是什么? 它有着什么样的音色特点? 乐曲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 (第二课时)
株洲市十三中 袁 辉
复习: 这首歌曲表达了怎样的内容? 它的速度、力度、节奏风别是如何表现的?
音乐卡片
哈萨克族民歌 哈萨克人民酷爱唱歌,谚语中有“歌和 马是哈萨克人的两只翅膀”。哈萨克族民歌具有典型的 游牧民族奔放热情的音乐风格,包括牧歌、颂歌、情歌、 婚礼歌等。
总结乐曲中的奔马节奏。
聆听二胡曲《赛马》,并分组讨论: ●两种乐器在音色及表现方式上有何不同之处?
乐器陈列室
二胡
马头琴
拓展练习
请同学们说一说你对蒙古族的了解,包括民俗、饮食、音 乐、生活习俗等等。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乐器陈列室
马头琴 马头琴是蒙古族拉弦 乐器,琴有两根弦,声音圆润, 低回宛转,音量较弱,有嘶哑 感,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国家 非物质文化遗产。
音乐家简介
齐·宝力高 世界马头琴大师: 齐·宝力高先生出生于1944年2 月2日,蒙古族,国家一级演奏 家。创作的经典马头琴曲《草 原连着北京》《草原赞歌》 《万马奔腾》《回想曲》
神州音韵教案[精选五篇]
![神州音韵教案[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a5507e1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f7.png)
神州音韵教案[精选五篇]第一篇:神州音韵教案《神州音韵》(一)教案一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学唱《黄河船夫曲》。
2.欣赏板胡独奏曲《月牙儿五更》。
【教学目标】1.能够用自然、豪放的声音演唱《黄河船夫曲》。
2.欣赏《黄河船夫曲》其歌词和旋律有什么特点?3.欣赏《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曲各有什么特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唱《黄河船夫曲》,由于旋律跳跃性较强,演唱时应注意音准。
2.难点:比较《月牙儿五更》器乐和声乐表现形式的特点。
【教材分析】1.歌曲《黄河船夫曲》《黄河船夫曲》是一首陕西民歌,歌曲生动的描写了在气势壮观的黄河上,船夫们那种与惊涛骇浪奋力拼搏的豪放气质,充分体现出中华儿女自强不屈的民族精神。
歌曲为单声部曲式,第一主题乐句(1——4小节)和结束句(13——15小节)的曲调高亢、悠扬,首尾呼应,有问答之意。
2.乐曲《月牙儿五更》《月牙儿五更》是一首东北小调,徵调式。
全曲音乐为起承转合的结构形式。
第一句音调舒展、节奏明快,是全曲明朗情绪的基调;第二句的前半句具有承接旋律音调的意义,后半句引入了新的旋律音调;第三句为“转”,在音型、节拍、调式色彩上都有变化;第四句,最后收于全曲最低音。
【教学过程】一、导入1.根据课题《神州音韵》,导入我国幅员辽阔,拥有多样的地形地貌和复杂的地理环境。
同时,我国还是个拥有五十六个民族的大家庭,人们在生活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
本节课,我们所学习的音乐都是我们国家的民族音乐。
2.教师:同学们对我国的民歌有多少了解?学生回答。
二、欣赏并学唱《黄河船夫曲》1.初听《黄河船夫曲》并回答问题。
教师:这首歌曲有什么风格特点?学生回答。
教师:其旋律和歌词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
2.重点讲解音乐中“重复”的发展手法。
教师:“重复”是指将现有的音乐材料紧接再次出现。
重复又分为完全重复和变化重复,《黄河船夫曲》采用的是部分重复的创作手法。
它起到加深欣赏者对音乐内容的理解和对音乐形象的记忆。
初中音乐《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教学课件设计共23页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初中音乐《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教 学课件设计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人教版七年级音乐下册 《神州音韵(二)》 教学课件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如果用调色盘来表示歌曲的情绪,大家会选用哪个颜色? 红色,喜庆,歌曲很欢快,听起来特别喜悦。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边唱边找出歌曲中的特殊节奏
X XX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找出歌曲中衬词的部分唱一唱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歌曲中还有很多“哟嗬嘿”“里 格”“依呀依子哟”这样的词,在唱歌 的时候习惯加上的一些词,有了这些词, 就让人感觉到更亲切、生活化。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互动
参照谱例,在老师指导下,分声部合唱歌曲片 段。注意体会两个声部在节奏上的穿插对比。
音乐卡片
这首《斑鸠调》曲调清新、悠扬婉转,节奏富有跳跃感。
斑鸠调:流行我国南方地区的一种歌舞音乐,其中 江西赣南的《斑鸠调》流传较广。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听完《斑鸠调》大家脑海里浮现出怎样的画面? 音乐情绪是怎样的呢?
斑鸠鸟叫、桃花盛开、秧田翠绿、春意盎然的一幅景象。 情绪欢快、活泼。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演唱欣赏
《洞庭鱼米乡》
欣赏
伴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全曲分为三段,第一段是辽阔高亢的慢板山歌,仿佛在眺 望百里洞庭的全貌,开阔优美,富于诗意。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音乐卡片
第二段是流动活跃的中板号子,好像置身于捕 鱼船队之中,朝气蓬勃,富于生活气息。
音乐互动 分领唱和齐唱表演歌曲
背景介绍 音乐赏析 课堂思考 课堂小结
《神州音韵(二)》教学课件(第1课时)图文

欣赏《斑鸠调》
• 问题:歌曲的情绪怎样 ?描绘了一个怎样的画 面,请简单说说。
欣赏《幸福歌》
• 问题:歌曲的情绪怎样? 说一说它在哪方面给你留 下了深刻印象。
• 探究:江淮、浙赣地区民间音乐 的风格和特点。
• 江淮地区音乐文化兼容南、北因素,带 有过渡性的特征,音乐气质外刚内柔, 在奔放、明快之中透露出一种清丽、洒 脱。
跟琴声唱,找难点
请跟着老师唱好下面三个地方。
随伴奏演唱,你认为歌曲在感情、声音的表现上应该注意什么?
识用了 几个音?(不计算重复的音,唱名 相同的音只计算一次)
五声调式
• do、re、mi、sol、la • 宫、商、角、徵、羽
编创
• 教材第35页编一编。 • 请你采用五声调式中的音,完
• 浙赣地区音乐旋律多表现得婉转、流畅 ,具有紧贴人民生活、主题明确、象鲜 明、情形感真挚的特点。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神州音韵(二)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三中 李卉
曲艺表演形式的联想
《凤阳花鼓》
• 聆听歌曲范唱。 • 问题:这首歌表现了
什么内容,情绪怎样 ?
花鼓
花鼓 民间歌舞形式之一, 表演时一男一女手拿锣鼓边 歌边舞。
安徽凤阳的花鼓又称双 条鼓,流行于明清时期,最 初表现形式为姑嫂二人表演, 同时口唱小调。
听歌曲并哼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凤 阳 花 鼓》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神州音韵(二)《凤阳花鼓》一、教学目标:通过了解安徽民歌《凤阳花鼓》的产生背景,分析乐曲、解决乐曲中的难点,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这首民间小调歌曲。
二、教学重点:1、歌曲《凤阳花鼓》中切分音、休止符、衬词的演唱。
2、拓展延伸:课后要求学生利用手机下载全民K歌软件自己录制音频,通过k歌平台逐步培养学生音准节奏能力。
三、教学难点:乐曲调式、鱼咬尾的结构形式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背景介绍:“凤阳花鼓”。
流行于安徽一带,是黄梅调的前身,旋律流畅自然,婉转秀丽,易于上口,最初表现为两个人,一人击鼓,一人执锣,口唱小调,边歌边舞。
改革开放以后,凤阳花鼓的形式和内容也随之起了很大变化。
凤阳花鼓成了凤阳人自娱自乐的工具。
花鼓演唱在城乡更加普及,凡是遇到喜事、接待宾客,凤阳人总要热情表演一番,以表达欢乐的心情。
花鼓的打法、舞步、花势、演唱等揉进了现代歌舞的技巧,在保持浓郁的地方特色的同时,形式更加活泼多样,气氛更加热烈欢快,凤阳花鼓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2、播放凤阳花鼓视频介绍3、听音乐答问题:歌曲节拍?(4/4拍)强弱规律?(强弱次强弱)指挥图示?4、大家找找歌曲中出现了哪些音符?(12356 宫商角徵羽民族五声调式)5、同学仔细听老师唱前两行乐谱,大家发现什么规律?介绍歌曲写作手法——鱼咬尾6、学唱歌曲7、解决歌曲难点:切分节奏休止符衬词演唱8、拓展延伸:A、唱一唱、练一练;(让学生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B、利用全民K歌软件录制歌曲音频(课后要求学生利用手机自己录制歌曲音频,逐步培养学生音准节奏能力)9、总结。
下课!。
神州音韵课件

神州音韵中的方言词汇还反映了不同 地区的语音特点,这些语音特点在神 州音韵中得到了保留和传承。
新词创造
新词产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神州音韵中也产生了一些新词,这些新词反映了现代社会的变化和发展趋势 。
新词构词方式
新词的构词方式多种多样,包括合成词、缩略词、外来词等,这些新词的构词方式体现了现代汉语的 特点和趋势。
声调系统
声调的分类
神州音韵有四个声调,分别是平声、上声、去声和入声。
声调的发音
每个声调都有其特定的调值和发音方法,例如平声的调值为 中平,发音时声带颤动;上声的调值为降升,发音时先降后 升;去声的调值为降到底,发音时声带放松;入声的调值为 短促,发音时声带颤动并闭气。
03
神州音韵的词汇特点
古词遗留
语气
神州音韵中的语气包括陈述语气、疑问语气、祈使语气等。陈述语气表示陈述事实,疑 问语气表示提出问题,祈使语气表示请求或命令。
05
神州音韵的修辞手法
比喻与比拟
比喻
神州音韵中的比喻手法,通过相似事物 的描绘,使抽象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易于理解。
VS
比拟
比拟手法将甲物当作乙物来描述,使语言 更加生动有趣,增强表达效果。
神州音韵的运用对于文学流派的形成也有所影响,如格律诗派、曲 艺派等。
神州音韵的文学价值评估
历史价值
神州音韵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 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研究古代文
学和语言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艺术价值
神州音韵在文学作品中的运用, 使得文学作品具有独特的艺术魅 力,对于提高文学作品的审美价
值具有积极作用。
社会价值
古汉语词汇
神州音韵中保留了许多古汉语词汇,这些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经不常用或被淘汰 ,但在神州音韵中仍然被广泛使用。
第四单元 神州音韵(二) 斑鸠调 课件 人教版音乐七年级下册

讨论:歌曲的旋律、节奏、歌词、演唱形式各有什么特点?
视唱旋律 要求:腹式呼吸,利用腹部的力量让歌唱具有 弹性
视唱旋律 要求:把握八度大跳音程的音准
长音:三拍半
长音要唱几拍? 要求:深呼吸缓慢吐气;歌唱的连贯、流 畅
歌曲中,是否7个基本音都有出现?歌曲的结束音 是什么?
没有出现fa和xi--歌曲的旋律写作运用了民 族五声音阶
曲式器构是指乐曲所采用的结构形式,指 乐段间的关系和组合方式。常见的曲式结构有 一段体也叫单乐段,两段体、带再现的三段体 结构. 4.歌出分为几个乐句,如何划分,
聆听歌曲
1.歌曲带给你怎样的情绪感受? 欢快、跳跃 2.歌曲中出现了哪些事物? 桃花、茶树、杜鹃、斑鸠、杜鹃 3.你眼前浮现出--幅怎样的画面? 秧田翠绿的春景
do--re- mi--sol-一a 宫商角徵 羽
结束音是sol--歌曲是民族五声徵调式
民族五声调式的旋律写作手法,凸显了、徵、羽五个音 构成的调式,叫做五声调式,常 被称为“中国调式”或“民族调 式”
1.乐句的情绪是怎样的? 2.哪些节奏的频繁运用给你这样的听觉效果?
4.4斑鸠调
学习目标
1、指导学生用富有弹性的声音、愉快活 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斑鸠调》。 2、通过本课的教学,丰富学生的江西音 乐知识,激发学生对江西的热爱之情。 3、使学生了解“灯歌”这种歌舞形式, 并能随乐模拟一场“灯歌会”。
歌曲简介
《斑鸠调》是江西赣南的民间小调,也是当 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歌 曲曲调欢快活跃,因为歌词头一 -段以"斑 鸠鸟"为引题,故称《斑鸠调》。
聆听歌曲
1、再来听听歌曲,说说乐曲中有 哪些比较特殊的地方呢? 2、让我们再来听听音乐,说说音乐 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幸福歌》
《幸福歌》是一首湖北天门民歌,由何伙填词,湖北省歌 剧舞剧院蒋桂英根据天门民间小调改编而成。此歌由蒋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老师首唱于20世纪50年代末。 《幸福歌》的歌词简洁明了,从日出写到日落,概括地描 绘了新社会新农村的新生活。曲调明快热烈,朗朗上口, 极具感召力,充分体现了广大农民自豪喜悦的精神状态。 演唱上特别注重方言与音调的吻合,以突出鲜明的江汉平 原风格。 60年代初,蒋桂英带着《幸福歌》三次晋京,在中南海 为党和国家领导人演唱,毛主席听了《幸福歌》后连声称 赞:“好!好!跟湖南花鼓戏一样好听!”此后,歌曲与 歌者不胫而走,一并扬名于世。 此歌生动优美,深受群众喜爱,多年来为湖北农村经常传 唱的民歌之一。
将军得胜令
浙东锣鼓是一种汉族打击乐。明代中叶已盛行,流行于浙 江东部的嵊县、宁波、奉化、舟山等地。 作为汉族传统器乐吹打乐之一种。流行于浙江东部嵊县、 宁波、奉化、舟山等地,约在明代中叶时已盛行。据汉族 民间艺人口头传说,奉化的《将军得胜令》是明代嘉靖年 间人们欢迎民族英雄戚继光(1528~1587)平倭凯旋归来时 演奏的乐曲。乐队中“吹”的部分以笛子和唢呐为主,辅 以丝弦;“打”的部分以“五锣”和“十锣”最具特色, 是浙东锣鼓的主要特点之一。 浙东锣鼓的代表曲目有嵊县地区的《十番》、《都花》、 《绣球》、《大辕门》;宁波、奉化地区的《万花灯》、 《将军得胜令》、《划船锣鼓》等。这些曲目,有的表现 了古代将士凯旋时万民欢乐的情景(《大辕门》、《将军 得胜今》),有的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表达了人们轻快 愉悦的情趣;有的古朴、典雅,曲趣文静;有的结构庞大 而有序,音乐有开有阖,有静有动。
《斑鸠调》
《斑鸠调》是江西赣南的民间小调,也是 当地节日歌舞活动中的一种传统“灯歌”。 歌曲曲调欢快活跃,因为歌词头一段以 “斑鸠鸟”为引题,故称《斑鸠调》。 江西民歌《斑鸠调》是赣南地区的一首民 间代表性歌曲,它以灵动、跳跃的节奏, 优美动听的旋律以及真切、生动的歌词得 到了大家的喜爱并广泛流传于江西乃至全 国各地。
《洞庭鱼米乡》
《洞庭鱼米乡》是一首由白诚仁作曲,叶蔚林作词,王春 雷演唱的,阐述湖湘文化历史的歌曲。 创意阐述湖湘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绚丽多姿,极富 魅力,具有鲜明区域特征和文化个性,成为中华文化大花 园中的一朵奇葩。近百年来,随着一大批湖湘人物在历史 舞台上的杰出表现,湖湘文化日益受到世人的瞩目和肯定。 在湖湘文化众多艺术门类之中,民歌可谓是最绚烂夺目的 一朵花蕊。浸染于《楚辞》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千百年 来,她总是“亲切地伴随着历史”,时而高亢,时而婉转, 时而诙谐,时而泼辣,牢牢扎根于三湘四水之中,反映着 这“一方水土一方人”的思想与感情、理想以及愿望。
赛龙夺锦
先由唢呐演奏出雄赳赳的旋律,有如将军出场似的,作为引 子。 乐曲主体部份,以弹拨及拉弦跳动的音调,配合铿锵的锣鼓 节奏,展现一幅龙舟健儿,全力以赴夺标的场面。 结尾音调风趣,表现胜出龙舟,洋洋得意的样子。 《赛龙夺锦》原是一首丝竹乐曲,后来为了表现乐曲的气势, 改编为吹打乐合奏形式,增加了唢呐和打击乐器,全曲以曲 首的音调为基础,加以不断衍生和发展。并从表现龙舟竞赛 的内容出发,借鉴外来作曲技巧,大量使用模进和变形等手 法,是我国传统乐曲中较少见的。 乐曲开头以唢呐吹出号召性的引子,表示比赛开始。接着是 乐曲的主题,逐渐活跃,表现了龙舟竞发,生气勃勃的景象。 然后是比赛正式开始,情绪逐渐热烈,并加进了打击乐,刻 画了龙舟在水上前进的形象;随后速度进一步加快,节奏多 变,犹如龙舟你追我赶,气氛相当热烈。最后吹响唢呐象征 比赛结束,结尾再现了前一段的曲调,表现了龙舟在碧波上 自由荡漾,令人心怡。 乐曲通过描述端午节民间举行龙舟赛,勇夺锦标的欢腾热闹 场面,表现了劳动人民勇敢、豪放、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
神州音韵(二)
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 “双条鼓”等,凤阳花鼓起源于凤阳府临淮县(今凤阳县 东部)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汉族民间表演艺术, 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一般认为形成 于明代。 凤阳花鼓与花鼓灯、花鼓戏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 分布于凤阳县燃灯、小溪河等乡镇一带。其曲艺形态的表 演形式是由一人或二人自击小鼓和小锣伴奏,边舞边歌。 历史上艺人多以此为出门卖艺的手段,凤阳花鼓因此而传 遍大江南北。清康熙、乾隆年间,许多文人的诗文记录了 凤阳花鼓表演时载歌载舞的热闹场面。清中期以后,舞蹈 因素逐渐从民间的凤阳花鼓中淡出,仅剩下唱曲部分,分 为“坐唱”和“唱门头”两种形式。 凤阳花鼓是根植于凤阳汉族民间的戏曲艺术瑰宝,有凤阳 “一绝”之美称,并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赤兔嘶风》
八骏马是汉族传统吉祥图案。绘八匹各具英姿的 骏马。八骏指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周穆王的8匹名 马。其名目说法不一。 八骏马也是乐曲名。是弦管,即福建南音的代表 曲目。 福建南音:又称“南曲”,“南乐”、“南管”、 “弦管”,被称为音乐文化的“活化石”,唐代 琵琶普遍用拨子,且是横抱姿势,福建南音至今 保持这一遗制。南音中所用的“拍板”及其演奏 方式与敦煌壁画中的伎乐图一样。南曲主要流行 于泉州市、闽南晋江、龙溪和厦门市,在台湾及 南洋群岛华侨居住的地方也很盛行。
姑苏行:笛子独奏,江先渭采用昆曲音调创作,是一首颇具江 南丝竹韵味的优秀笛曲。 乐曲优扬委婉,表现了美丽的姑苏风光和人们游览时的愉悦心 情.颇具江南丝竹韵味。 第一段:宁静的引子,悠扬抒情甜美,展现了优美的姑苏风光。 第二段:抒情优雅的行板,表现人们观赏精巧秀丽的苏州园林时 的愉悦心情。 第三段:起伏的小快板,热情欢快,运用切分节奏表现游人嬉戏 的欢快情绪。 第四段:第二段的减缩再现,更加委婉动听,表现游人沉醉于 美丽的景色之中,流连忘返,余音悠长婉转,令人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