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共44页文档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21bd82e619e8b8f67c1cb94d.png)
第二节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一、所得税会计的建立与发展所得税会计是会计学科的一个分支,是研究处理会计收益和应税收益差异的会计理论和方法。
所得税会计是以会计为工具,以税法和会计原则为理论和方法体系,将应税所得和会计所得通过账簿加以科学核算和协调的会计程序和方法。
(一)所得税会计的建立财务会计和税法在确认收入、费用的时间和计算口径上的不一致,导致税法“收益”与会计“收益”不一致。
随着所得税法和财务会计偏离程度的加深与发展,对两种所得的差异不进行会计处理和协调将导致企业税后利润不真实。
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首先采用按会计原则编制财务报告,计税按税法编制申请表,并通过会计核算处理会计所得和纳税所得的差异,所得税会计由此产生。
(二)所得税会计的发展1.国际上所得税会计的发展所得税会计的产生得到了西方国家会计准则委员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推崇和公认。
1944年12月,美国会计师协会中的会计程序委员会(CAP)发布了第23号公告(ARB23),这是第一个建议对实际发生的应付所得税进行分摊的权威性会计公告,并首次明确了所得税的费用性质,提出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的概念。
1953年发布的会计研究公告第43号(ARBS43)和1958年发布的第44号(ARBS44)则正式将所得税分摊作为财务会计的一条重要原则。
1959年.,美国公认会计原则的制定机构会计原则委员会(APB)在其发布的第6号意见书(APB OpinionsNo.6)中明确表示,企业只能在“递延法”与“债务法”之间选择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
1967年,美国会计原则委员会发布了第11号意见书,取消了以往的“当期计列法”(即应付税款法),改用“全面分摊法”,要求采用递延所得税法来核算所得税,目的是将所得税费用和当年相关的收入相配比。
在全面分摊法下,不论递延所得税是否由于相应环境发生变化能够转回,所有时间性差异对未来的纳税影响额都将被确认为递延项目计入资产负债表。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0e463c3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90.png)
三、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1)按照相关会计准则确定资产负债 表中除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以 外的其他资产和负债项目的账面价值。
(4)确定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利 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包括当期应交所得税和 递延所得税两个组成本法。
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售后服 务等原因确认的预计负债
应付职工薪酬
12 34
预收账款 其他负债
二、暂时性差异
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的差异。因资产、负债 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不同,产生了在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的期间内,应纳税所 得额增加或减少并导致未来期间应交所得税增加或减少的情况,根据暂时性差异对未来 期间应纳税所得额影响的不同,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税务会计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一 计税基础 二 暂时性差异 三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的一般程序 四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 2—
一、计税基础
(一)资产的计税基础
资产的计税基础,是指企业收回资产
账面价值过程中,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按照税 法规定可以从应税经济利益中抵扣的金额,即 某一项资产在未来期间计税时可以税前扣除的 金额。
(1)某项交易或事项按照会计准则规定应计入所有者权益的,由该交易 或事项产生的递延所得税资产或递延所得税负债及其变化也应计入所有者权 益,对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不产生影响;
(2)企业合并中取得的资产、负债,与之相关的递延所得税的确认影响 合并中产生的商誉或计入当期损益的金额,也不影响所得税费用。
税务会计
(一)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 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 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_税务.doc
![企业所得税的税务筹划_税务.doc](https://img.taocdn.com/s3/m/604915b510a6f524cdbf8555.png)
长期股权投资对扣除金额的影响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方法有两种:成本法和权益法。
两种方法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不同。
成本法是在被投资企业宣告发放股利或实际收到股利时确认投资收益。
由于宣告发放股利或实际发放股利的时间往往是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所以采用成本法核算时,其投资收益的确认时间也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投资收益不计入当年的纳税所得,而并入下一年度纳税所得,从而延缓了所得税的交纳时间。
然而,权益法在年度终了,必须按投资比例确认投资收益,只要被投资企业盈利,即使其未将已实现的收益分配给投资企业,投资企业仍然要在本年度确认投资收益,交纳企业所得税。
举例如下:甲公司1月1日购入乙公司股票100万股,每股售价2元,占乙公司股份总数的20%,甲公司适用税率为33%。
乙公司位于经济特区,其适用税率为15%。
乙公司2000年12月31日的会计报表显示的净利润为100万元。
2001年2月10日,乙公司宣告发放70万元的利润。
如果甲公司采用成本法核算,在2000年12月31日,虽然甲公司已经实现了投资收益,但不必做任何帐务处理,也不必在会计报表中披露,2000年投资收益为零。
2001年2月10日,甲公司应确认投资收益70×20%=14(万元)。
这部分投资收益在2001年末,应交纳所得税14÷(1-15%)×33%=5.435(万元)。
采用成本法使长期投资收益应交的所得税延缓一年缴纳。
如果采用权益法核算,在2000年12月31日,甲公司必须确认当年的投资收益100×20%=20(万元),并在会计报表中披露。
同时,2000年还应交纳因增加投资收益应补缴的企业所得税20÷(1-15%)×33%=7.765(万元)。
2001年2月10日,当乙公司宣告发放股利时,甲公司只能调整长期股权投资帐户,不再确认投资收益。
经过上述分析,可见成本法对投资企业更为有利。
企业在长期股权投资决策时,应根据企业经营战略的需要,认真进行税务筹划,确定投资比例,选择股权投资的核算方法。
6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
![6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https://img.taocdn.com/s3/m/c440c55b77232f60ddcca131.png)
如果甲乙不是子公司,而是分公司,则 整体税负为?
5.2计税依据的税务筹划
1固定资产折旧方式的税务筹划 在收入既定的情况下,折旧和摊销额越大,应纳税 所得额就越少。税法上规定符合一定条件的固定资 产,经企业提出申请并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批准后 ,允许缩短折旧年限或采用加速折旧方法。此外, 税法虽然对不同类别的固定资产折旧年限、作了最 低规定,但企业在不违反规定的前提下对决定折旧 年限的长短有一定的自主性。企业应当尽量选择较 短的年限折旧计提。
(1)资本结构的变动是如何对企业业绩和税负产
生影响的;
(2)企业应当怎样组织资本结构的配置,才能在
有效降低税负的同时,实现投资者税后收益最大化
的目标。
2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
某股份制企业共有普通股400万股,每股10元,没有 负债。由于产品市场前景看好,准备扩大经营规模 ,经董事会研究,商定以下三个筹资方案:
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
居民企业就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
非居民企业在境内设机构、场所的,就来源于境内 的所得,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境内机构、场所有实际 联系的所得,纳税。 非居民企业在境内未设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机 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 联系的,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税。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
假设海华集团由南京母公司和两家子公 司甲与乙组成。2008年总公司本部实现 利润100万元,子公司甲实现利润10万元 ,子公司乙亏损15万元,所得税税率为 25%。计算该公司应交企业所得税。
公司本部应交所得税:100*25%=2.5万元 甲子公司应交所得税=10*25%=2.5万元
乙子公司亏损,该年度无需纳所得税。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及会计核算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及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b5029601de80d4d8d15a4f50.png)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2、对所得额的课税 能使税收收入比较准 确地反映国民收入的 增减变化情况,它直
接受成本高低的影响, 特 在价格一定的情况下, 点
成本越高,收益越少, 成本越低,收益越高。
3、具有累进的性质,能适应纳税人 的负担能力,体现合理负担的原则
1、属于直接 税,税负不能 转嫁,征纳双 方的关系比较 明确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A、必须是合法所得 B、应税所得是收入总额扣 除成本费用以后的纯收入
C、必须是实物或货币所得 D、包括来源于境内、境外
的所得
包括:纳税人从事物质生产、 交通运输、商品流通、劳务服务、 以及经税务主管部门确认的其他 营利事业取得的所得
2、征税对象:纳税人取得的来源于境内、境外的生产经营所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7
练一练
1、A国所得税款扣除限额=(600+100+150)×33% ×100÷(600+100+150)
= 33(万元)
因30万元<33万元,可据实扣除。
2、B国所得税款扣除限额=(600+100+150)×33% ×150÷(600+100+150)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四、亏损弥补处理 纳税人发生年度亏损的,可用下年度的应税所得弥补,下年 度应税所得不足弥补的,可逐年延续弥补,但弥补期限最 长不得超过五年。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例:3、某企业历年发生利润情况如下:
年 份
盈亏 额
1999 -180
2000 -20
2001 30
2002 40
B国已纳税款=600×30%=180(万元) B国扣除限额=1023×600÷3100=198(万元) B国已缴税款180万元低于扣除限额198万元,因 此已纳税款可全部扣除
最新整理所得税会计及税务筹划.docx
![最新整理所得税会计及税务筹划.docx](https://img.taocdn.com/s3/m/5c773888f705cc1754270918.png)
最新整理所得税会计及税务筹划所得税会计及税务筹划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而企业所得税无法转嫁,同时因其无偿性的特点一旦缴纳就增加了企业的成本。
这就要求企业能对其核算有正确的认识和足够重视,再此基础上做好税务筹划工作。
本文将对企业所得税法的概念,发展历程和所得税会计概念的理解进行介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税收筹划的建议。
一、企业所得税概念及发展历程1.企业所得税的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的牛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在我们税收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企业所得税的计税依据是应纳税所得,它以利润为主要依据,但不是直接意义上的会计利润,更不是收入总额。
在计算所得税时,计税依据的计算涉及到纳税人的成本,费用,税收激励或限制措施等各个方面,因此所得税计税依据的计算较为复杂。
2.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发展建同初到1979年这段时间由于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没有针对企业所得专门征税。
1980年9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并公布实施。
1981年12月,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国企业所得税法》。
1991年4月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所得税法》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同企业所得税法》合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企业和外企业所得税法》,并丁同年7月1日起实施。
1993年12月13日,xxxx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营企业所得税条例(草案)》《国营企业调节税征收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围集体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围私营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进行整合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暂行条例》,白1994年1月1日起施行。
20xx年3月16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并丁20xx年1月1日开始实行。
从此,内、外资企业统一了企业所得税法。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 第4章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PPT课件
![纳税会计与税收筹划 第4章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c13c5d910ef12d2af9e7e2.png)
境外所得:0 境内所得:10%
图4-1 非居民企业使用的税率
2020/7/23
4.1 企业所得税概述
1.非居民企业境内设立的代表处取得的境外所得与代表处有联 系的,适用税率25%; 非居民企业境内设立的代表处取得的境外所得与代表处无联系 的,不予征税。
2.税法还对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立机构、 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其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非居 民企业减按10%的所得税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
2020/7/23
4.1 企业所得税概述
2020/7/23
4.1 企业所得税概述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 企业取得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 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免征企业所得税。该收益不包 括连续持有居民企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 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收益。
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从事非营利活动取得的收 入,免征企业所得税。
4.1 企业所得税概述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 业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组织。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分为 居民企业和非居民企业。 居民企业,是指依法在中国境内成立,或者依照外国 (地区)法律成立但实际管理机构在中国境内的企业。
非居民企业,是指依照外国(地区)法律成立且实际 管理机构不在中国境内,但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 所的,或者在中国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但有来源 于中国境内所得的企业。
即没有接受会计准则认可的谨慎性原则。
不征税收入包括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 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 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国债利息收入。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收益, 是指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资收 益,免征企业所得税。该收益不包括连续持有居民企 业公开发行并上市流通的股票不足12个月取得的投资 收益。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
![企业所得税会计及税收筹划](https://img.taocdn.com/s3/m/17aa39f779563c1ec4da710a.png)
1991年7月1日 1994年1月1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 业所得税法》建立各 类企业统一适用的科 学、规范的企业所得 税制度,为各类企业 创造公平的市场竞争 环境。
2008年1月1日
第三页,共55页。
二、企业所得税纳税人 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的企业和其他取得
收入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 (yī zhǒnɡ)直接税。
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确定的账面价值与按 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 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 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个会 计期间的所得税费用。
第二十三页,共55页。
二、企业所得税核算(hé suàn)的基本程序
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 确定各项资产、负债的计税基础 比较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分析其性质
第二十七页,共55页。
项目
按会计规定
累计折旧
账面价值 (a)
按税法规定
差额
累计税前 扣除
计税基础 (b)
(a-b)
09年末
10年末
11年末
12年末
第二十八页,共55页。
例5-3:A企业发生以下业务: (2)2008年12月21日取得某生产用固定资产 (gùdìngzīchǎn),原值为200万元,税法和会计上均要 求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预计净残值为零。会计核算时估 计的预计使用年限为4年,而税法规定其折旧年限为3年。 要求:计算该固定资产(gùdìngzīchǎn)各相关会计期间 期末的账面价值和计税基础
应税收入 的具体内
容
(4)股息、红利等 权益性投资收益
(6)租金收入
(5)利息收入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205页]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205页]](https://img.taocdn.com/s3/m/9b7bfccd10a6f524cdbf8562.png)
所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受捐赠所得和 其他所得。
• 非居民企业在中国境内设 立机构、场所的,应当就
其所设机构、场所取得的 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
以及发生在中国境外但与
其所设机构、场所有实际 联系的所得,缴纳企业所
得税。非居民企业在中国 境内未设立机构、场所的,
第五章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
本章要点: 1、企业所得税概述
2、所得税会计基础
3、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4、资产的会计核算与纳税调整
5、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表的填制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概述
概念:企业所得税是对我国境内企业和其他取得收入 的组织的生产经营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种税,它是 国家参与企业利润分配的重要手段。
1.收入总额 收入总额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以及通过其他行 为取得的各项收入的总和。 企业的收入总额包括以货币形式和非货币形式从各种 来源处取得的收入,具体有: 销售货物收入,提供劳务收入,转让财产收入,股息、红 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利息收入,租金收入,特许权使用 费收入,接受捐赠收入,以及其他收入。
收入类型 不征税收入
内容
财政拨款,依法收取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 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 征税收入
国债利息收入
免征企业所得税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 居民企业直接投资于其他居民企业取得的投
其中货币形式的收入:现金、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准 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以及债务的豁免等;
非货币形式取得的收入:固定资产、生物资产、无形资产、股 权投资、存货、不准备持有至到期的债券投资、劳务以及有关 权益等。
第6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
![第6章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https://img.taocdn.com/s3/m/be535fbdb90d6c85ec3ac6cb.png)
(7)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限额内, 准予扣除,超限额部分,不得扣除。
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所 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收入5%计算限额。
公益性社会团体指基金会、慈善组织等
(依法登记,有法人资格;不以营利为目的;资产及其 增值为法人所有;不经营无关业务;健全的财务 会计制度;捐赠者不以任何形式参与财产分配)
(6)总机构管理费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 支付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 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4)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未上市中小高新技术企业 2年以上,可按投资额70%在持股满2年的当年抵扣 所得额;不足的,可在以后年度结转抵扣。
(5)可缩短折旧年限或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包括
A.技术进步,产品更新换代较快的固定资产;
B.常年处于强震动,高腐蚀状态的固定资产。
不得低于规定年限60%;双倍余额递减或年数总和
(1)关联企业制度是防止逃税的重要制度。企业与 其关联方之间的业务往来,不符合独立交易原则 而减少企业或者其关联方应纳税收入或者所得额 的,税务机关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补征税款, 并加收利息。
(2)亏损结转制度是一种税收优惠。纳税人发生年 度亏损的,可用下一纳税年度的所得弥补;下一 纳税年度的所得不足弥补的,可以逐年延续弥补, 但延续弥补期最长不得超过5年。
保险企业按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的余 额计算限额,财产保险15%,人身保险10%;
(8)其他项目:依法提取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的 专项资金,准予扣除。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PPT课件
![企业所得税的税收筹划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65228aca26925c52dc5bfba.png)
36
(二)扣除项目的税收筹划
【2】业务招待费的筹划 假设企业当期取得销售收入为X,列支业务招待费为Y 则当 60%Y = 5‰X,Y = 8.3‰X
方案二:将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建成非独立核算的 分公司。四年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为675万元。
方案三:将芦笋种植加工企业建成内地H子公司的 分公司。四年间缴纳的企业所得税总额为637.5万元。
结论:应选择方案3,将芦笋种植企业建成内地H 子公司的分公司,可以使整体税负最低。
15
一、企业所得税纳税人的筹划
即 当 企 业 的 业 务 招 待 费 达 到 销 售 收 入 的 8.3‰ 时 , 就达到了业务招待费税前扣除的最高限额。
因此筹划时应把业务招待费限制在当期营业收入的 8.3‰以内。
37
(二)扣除项目的税收筹划
【3】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筹划 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l5%的部分,准予
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案例】P140:6-7 筹划思路:
30
(一)收入确认的税收筹划
企业提供劳务完工进度的确定,可选用三种方法: 一是已完工作的测量; 二是已经提供的劳务占应提供劳务总量的比例; 三是已经发生的成本占估计总成本的比例。
案例分析:对于民兴公司: 按已完工作量计量:完工进度为40% 按发生成本占总成本的比例:完工进度为38%
因此,在确认收入时,按较低的指标确认,达到 递延纳税的效果。
300 000/3×30%-9750=20250元 三人共缴税款=20250×3=60750元 方案二:应纳企业所得税=300 000×25%=75 000元 甲乙丙应纳个税=225 000/3×20%×3=45 000元 合计纳税=75 000+45 000=120 000元
所得税会计与税务筹划
![所得税会计与税务筹划](https://img.taocdn.com/s3/m/f6e676a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7.png)
所得税会计与税务筹划在现代社会中,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
所得税作为一种重要的税种,关系到个人和企业的财务状况以及国家的经济发展。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探讨所得税会计与税务筹划的相关知识和重要性。
一、所得税会计的基本原理所得税会计是指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对企业或个人的所得税进行核算和报告的过程。
它的基本原理如下:1.会计核算:所得税会计要求根据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其他相关资料,计算出应纳税所得额并进行核算。
2.税收时间:所得税会计要将应纳税所得额分配到适当的会计期间进行报告和申报。
3.税率和税法:所得税会计要遵循国家的所得税法律法规,根据规定的税率计算和缴纳所得税。
二、所得税会计的程序所得税会计的程序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确定会计期间:确定所得税会计的会计期间,通常与财务会计的会计期间相同。
2.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根据财务会计的报表和其他资料,计算企业或个人的应纳税所得额。
这涉及到净利润的调整、资产负债表项目的重分类和计量等。
3.计算所得税负债:根据应纳税所得额和适用的税率,计算出企业或个人的所得税负债。
同时,还需要考虑之前的所得税预提款项和所得税的抵免等。
4.会计分录和报表披露:根据计算结果,进行相应的会计分录,并在财务报表中披露所得税负债的情况。
三、税务筹划的重要性税务筹划是指通过合法的手段和措施,通过调整经营活动、财务结构等,降低纳税负担,增加税收利益的一种行为。
税务筹划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合法合规:税务筹划需要严格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确保自身的合法合规性。
2.降低税负:税务筹划可以通过合理的税务安排和有效的税收优惠政策,降低企业或个人的实际税负。
3.提高竞争力:通过税务筹划,企业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增强自身的竞争力。
4.合理规避税务风险:税务筹划可以帮助企业规避可能存在的税收风险,避免不必要的执法纠纷和经济损失。
四、税务筹划的方法与技巧税务筹划的方法与技巧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方法:1.合理利用税收优惠政策:根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合理利用各种税收优惠政策,降低纳税负担。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PPT文档共45页
![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及税收筹划PPT文档共45页](https://img.taocdn.com/s3/m/ef0c270d76a20029bc642d69.png)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的鼻子 走。— —莎士 比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纳税会计--第五章--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课件
![纳税会计--第五章--企业所得税的会计核算--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9e58e13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d0.png)
34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 第二:会计上确认为费用,但税法上部分不确认为费用。 • 超标利息支出 • 税法规定向非金融机构借款的利息支出,高于按照金融
用. ➢ 流转税:缺乏弹性.
企业所得税讲解
4
企业所得税在我国的发展
• 新中国刚成立时,我国的企业所得税分为:国有企业所得 税、集体企业所得税和私营企业所得税
• 1991、1993年修订,我国企业所得税分为:外商投资企 业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 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特区外资企业15%,其他地区的外 资企业24%。 企业所得税:按照现行企业所得税条例规定,内资企业所 得税实行33%比例税率。另有两档照顾性税率:年应纳税 所得额在3万元及以下的企业,暂减按18%税率征收;年 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及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暂减按27 %的税率征收。
16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 (二)不征税收入: • 财政拨款 • 依法取得并纳入财政管理的行政事业型收
费、政府性基金 • 国务院规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17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 (三)免税收入: • 国债利息收入 • 符合条件的居民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
权益性收益。 • 在中国境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
30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差 按性质划分 异
永久性差异
纳税时间
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 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31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一、永久性差异 (1) 永久性差异的性质 • 它是由于会计准则或会计制度与税法在确认收入、
税务会计项目六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与申报
![税务会计项目六 企业所得税会计核算与申报](https://img.taocdn.com/s3/m/708227d5da38376baf1faef9.png)
任务二
企业所得税税款计算
一、应税所得额的计算
(一)利润总额的确定 净利润 利润总额 营业利润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营业税金及附 加 -期间费用 -资产减值损失 +公允价值变动 收益 +投资收益 营业利润 +营业外收入 - 营业外支出 纳税调整 的基础 利润总额 -所得税费用
经济后果:企 业纳税减少
四、优惠政策的运用
税基
×税率
=税额
缩小税基
降低税率
减、抵、免税额
项 目
内
容
①高新技术企业税率减按15%;②经济特区的高新技术企业“二免 促进技术创新 三减半”;③ “三新”研究开发费用加计50%扣除;④创业投资企 和科技进步方 业按投资额的70%抵扣投资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⑤固定资产加速 面 折旧;⑥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减免税。 鼓励基础设施 从事国家重点扶持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投资经营的所得“三免三减 建设方面 半” 扶持农、林、 免税8个方面;减税2个方面 牧、渔方面
经济后果:企 业纳税增加 纳税调整增加额 会
利 润 总 额 按会计制度
计 制 纳税调整减少额 度 与 税 境外所得调整 法 差 弥补亏损调整 异
应 纳 税 所 得 额 按税法规定 日常备查登记 汇算清缴查阅
(二)纳税调整项目
1.确定收入类调整项目
2.确定扣除类调整项目 3.确定资产类调整项目 4.确定准备金调整项目 5.确定房地产企业预计利润
利息 收入
会计 利润
税法规定: 国债利息收 入免税
- 免税收入
应税 所得
例:企业购买国债,做为持有至到 期投资核算。持有期间获得的利息 收入。
例:技术转让所得
• 在一个纳税年度内,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所得不超过500万 元的部分,免征企业所得税;超过500万元的部分,减半 征收企业所得税 。 • 例:某企业转让专利技术取得银行存款800万元,该专利 技术账面原值200万元,累计摊销50万元,相关税费68万 元。 • 分析:技术转让所得=800-(200-50)-68=582(万元) 技术转让所得 0 免征 500 减半 • 纳税调减:500+(582-500)×50%=541(万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予扣除项目具体范围
(2)借款利息支出: 不需要资本化的借款费用,准予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支出、金融企 业存款和同业拆借的利息支出、企业发行债券的 利息支出,准予扣除; 非金融企业向非金融企业借款的利息,不超过同 期同类贷款利率的部分,准予扣除。 与资产成本及利润分配无关的汇兑损失,准予扣除
准予扣除项目具体范围
(3)业务招待费 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 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 )收入的5‰。 (4)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 企业发生的符合条件的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支出 ,除另有规定外,不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 15%的部分,准予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 纳税年度结转扣除。
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
税收入-各项扣除-允许弥补的以前年度亏损 间接法:
应纳税所得额=会计利润±纳税调整项目金额
收入总额包括货币和非货币收入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不征税收入:⑴财政拨款;⑵依法收取并纳入财 政管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⑶国务院规 定的其他不征税收入。 免税收入:⑴国债利息收入;⑵符合条件的居民 企业之间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⑶境 内设立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从居民企业取得 与该机构、场所有实际联系的股息、红利等权益 性投资收益;⑷符合条件的非营利组织的收入。
(5) 公益过年度利润总 额12%的部分,准予扣除。
公益性捐赠指企业通过公益性社会团体或县级以 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 益事业捐赠法》规定的公益事业的捐赠。
公益性社会团体指基金会、慈善组织等
(6)总机构管理费
企业之间支付的管理费、企业内营业机构之间支付 的租金和特许权使用费,以及非银行企业内营业机 构之间支付的利息,不得扣除。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不得扣除的支出: ⑴向投资者支付的股息、红利等权益性投资收益 款项;⑵企业所得税税款;⑶税收滞纳金;⑷罚 金、罚款和被没收财物的损失;⑸超过规定标准 的捐赠支出;⑹赞助支出;⑺未经核定的准备金 支出;⑻与取得收入无关的其他支出。
准予扣除项目具体范围
(1)工资、薪金支出,准予扣除。 基本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准予扣除。 补充养老保险、补充医疗保险,准予扣除。 一般商业保险费,不得扣除。特殊工种人身安全保险 费,可以扣除。 工会经费,不超过2%部分,准予扣除。 职工教育经费支出,不超过2.5%的部分,准予扣除; 超过部分,以后年度结转扣除。 职工福利费支出,不超过14%部分,准予扣除。
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
居民企业就来源于境内、境外的所得纳税. 非居民企业在境内设机构、场所的,就来源于境内 的所得,及发生在境外但与境内机构、场所有实际 联系的所得,纳税。 非居民企业在境内未设机构、场所的,或者虽设机 构、场所但取得的所得与所设机构、场所没有实际 联系的,就来源于中国境内的所得缴税。
第六章 企业所得税的 会计核算及税务筹划
一.企业所得税概述
2019年1月1日起,实施内外统一的所得税制。
(一)纳税人及其纳税义务
企业所得税纳税人是在境内取得收入的企业或 组织,不包括个人独资企业、合伙企业。
纳税人
全面纳税义务 注册地 居民纳税人 实际管理机构所在地 纳税人— 非居民纳税人 境内有一般机构、场所 有限纳税义务 境内没有任何机构场所
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各项扣除包括成本、费用、税金、损失和其他支出 区分收益性支出和资本性支出。 税金指流转环节的税费,包括消费税、营业税、城建 税、教育费附加、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出口关税等 会计上计入“营业税金及附加”的税金。 不包括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 损失包括固定资产和存货的盘亏、毁损、报废损失, 转让财产损失,呆账损失,坏账损失,自然灾害等不 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以及其他损失。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
1.居民企业和境内设机构的非居民企业,税率25% 2.不设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或虽设机构场所 但与境内机构场所没有实际联系的,只就来源于 境内的所得依据法定20%但减按10%计税。 3.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计税 4.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计税
(二)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1.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资产的税务处理
生产性生物资产按直线法计算的折旧,准予扣除. 生产性生物资产折旧最低年限: (1)林木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10年; (2)畜类生产性生物资产,为3年。 无形资产按照直线法计算的摊销费用,准予扣除. 无形资产的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 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年限不得低于3年。
2.应纳税额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减免税额-抵 免税额 案例:世华公司年末会计利润100万元,经注册会 计师审计,发现有以下项目:(1)向非金融机构借 款500万元,利率10%,同期金融机构利率8%。 (2)业务招待费账面列支50万元,该企业当年销售 收入5000万元。(3)发生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100 万元。(4)公益性捐赠40万元。(5)当年计入损益 的研究开发费80万元。(6)罚款7万元。 计算该公司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缴所得税。
保险企业按全部保费收入扣除退保金等后的余 额计算限额,财产保险15%,人身保险10%;
(8)其他项目:依法提取环境保护、生态恢复的 专项资金,准予扣除。改变用途的,不得扣除。 按规定缴纳的财产保险费,准予扣除; 经营租赁固定资产的租赁费,允许扣除; 劳动保护支出,准予扣除.
资产的税务处理
固定资产按直线法计算折旧,准予扣除. (1)房屋、建筑物,为20年; (2)飞机、火车、轮船、机器、机械和其他生产设 备,为10年; (3)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器具、工具、家具等, 为5年; (4)飞机、火车、轮船以外的运输工具,为4年; (5)电子设备,为3年。
非居民企业境内设立机构、场所,就境外总机构发 生的与该机构、场所生产经营有关的费用,能够提 供总机构出具的费用汇集范围、定额、分配依据和 方法等证明文件,并合理分摊的,准予扣除。
(7)手续费及佣金支出 与生产经营有关的手续费及佣金支出,限额内 ,准予扣除,超限额部分,不得扣除。
按与具有合法经营资格中介服务机构或个人所 签订服务协议或合同确认收入5%计算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