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耳穴贴压技术

合集下载

《耳穴贴压疗法》课件

《耳穴贴压疗法》课件
治疗效果
经过三个月的治疗,患 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 降压药用量减少,身体 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THANKS
感谢观看
贴压
将耳穴贴贴在选定 的耳穴上,轻轻按 压片刻。
准备工具
准备耳穴贴压所用 的耳穴贴、棉签等 工具。
消毒
用棉签蘸取适量酒 精或碘伏,对耳穴 周围进行消毒。
疗程安排
根据病情需要,确 定贴压的时间和疗 程。
注意事项
01
02
03
04
过敏体质者慎用
对耳穴贴过敏者,应慎用或不 用。
孕妇慎用
孕妇在使用耳穴贴时,应特别 谨慎。
02
耳穴贴压疗法操作方法
选穴原则
对应取穴
根据病症部位,选取相 应耳穴进行治疗。
症状取穴
根据病症表现,选取具 有缓解症状作用的耳穴

经验取穴
根据临床经验
根据中医辩证理论,选 取对证候具有治疗作用
的耳穴。
操作步骤
确定穴位
根据选穴原则,确 定需要贴压的耳穴 位置。
适应症与禁忌症
适应症
耳穴贴压疗法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如头痛、失眠、便秘、痛经等内、外、妇、儿、五官等各科病症。尤其对 于一些常见病、多发病和慢性病的治疗效果较好。
禁忌症
耳穴贴压疗法也有一些禁忌症,如严重心脏病、重度贫血、皮肤破损等患者不宜使用本疗法;孕妇、哺乳期妇女 及儿童慎用;对胶布过敏者不宜使用。在使用耳穴贴压疗法前,应先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和适应症,遵循医生的 建议和指导进行治疗。
次约1-2分钟。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和放松训练。
03
治疗效果
经过一个月的治疗,患者失眠、焦虑等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显
著提高。
典型病例三

中医耳穴养生法—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医耳穴养生法—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压丸法
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 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压在所选穴位上, 再贴上胶布固定,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耳穴贴压操作步骤
①消毒、贴敷压丸。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 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 有贴压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②在耳穴贴压处进行适度按压,按强度分为:强刺激 按压法和弱刺激按压法。 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1—5日换贴1次, 5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拇、食指往后上方拉住耳轮,由上至下、从内到外观察耳穴区域有无变形、 变色、丘疹、脱屑、结节、充血、凹陷等禁忌反应。
取穴

用探针或针柄沿耳廓自上而下,自内向外对耳穴均匀缓慢地按压,询问患 者感觉,选压痛最明显点为治疗点。

使用耳穴探测仪测定耳穴皮肤电阻变化,筛选出 主要低电阻点来查找反应点,一般临床使用较少。
案例解读
耳穴取穴的原则有: ①按疾病的相应部位选穴。 ②按经络辨证选穴。 ③按脏腑辨证选穴。 ④按现代医学知识选穴。 ⑤按临床经验选穴。
案例解读
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及 注意事项
思考题
1 说出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 2 说出耳穴贴压的注意事项。
轻柔按摩法
指腹顺时针方向旋转轻轻揉压,至稍有胀痛或刺痛后,每穴按压1~2分钟。 适用于虚证或年老体弱者。
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及注意事项
施术后处理
①贴压时间:可根据所选贴压物的性质和患者体质 耐受情况而定。一般每贴压一次24h。 ②换药:取贴压药物时动作应轻柔,注意询问患者 贴压期间有无不适,观察贴压局部皮肤有无红疹、 破损的情况,如无上述情况,可2-3d后进行下一次 贴压治疗,如若出现上述情况可暂时停止贴压,待 症状消失后再续治疗。

耳穴贴压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

耳穴贴压疗法在 精神疾病治疗中 的应用
耳穴贴压疗法在 康复医学中的应 用
科研进展和研究方向
科研进展:耳穴 贴压疗法在治疗 多种疾病方面取 得了显著的疗效, 如失眠、头痛、 高血压等。
研究方向:未来研 究方向包括耳穴贴 压疗法的机理研究、 耳穴贴压疗法与其 他疗法的联合应用、 耳穴贴压疗法在慢 性病治疗中的应用 等。
XX,
耳穴贴压疗法
汇报人:XX
CONTENTS
目 录
01 单击添加目录标题
02 耳穴贴压疗法的概述
03 耳穴贴压疗法的操作方法
04 耳穴贴压疗法的优势和效果
05
耳穴贴压疗法与其他疗法的 比较
06 耳穴贴压疗法的未来发展
01
添加章节标题
耳穴贴压疗法的概
02

定义和历史背景
定义:耳穴贴压疗法是一种通过刺激耳部穴位来达到治疗效果的中医疗法。 历史背景:耳穴贴压疗法起源于古代中医,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发展:耳穴贴压疗法在近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成为中医治疗中的一种重要疗法。 应用:耳穴贴压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的治疗,如头痛、失眠、消化不良等。
耳穴贴压疗法的优
04
势和效果
优势分析
操作简便:无需专业人员 操作,患者可自行贴压
安全无副作用:无创治疗, 无药物副作用
效果显著:对多种疾病有 显著疗效
经济实惠:治疗成本低, 适合家庭使用
治疗效果和案例分享
治疗效果:耳穴贴 压疗法可以有效缓 解头痛、失眠、焦 虑等病症
案例分享:某患者通过 耳穴贴压疗法成功缓解 了头痛症状,睡眠质量 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科研成果:近年来, 耳穴贴压疗法的研 究成果不断涌现, 如耳穴贴压疗法对 失眠、头痛、高血 压等疾病的疗效研 究等。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9分钟)首先,戴好仪表,确保自己整洁端庄。

接着,核对医嘱,确认医嘱正确无误。

在评估阶段,先敲门并携带医嘱执行单和核对床头卡,询问患者的基本信息并核对腕带和医嘱卡的信息。

然后,告知患者进行耳穴贴压治疗的具体操作流程,并询问患者的过敏史和妊娠情况。

接着,进行皮肤评估,确保患者的耳部皮肤完好无破溃无红肿无瘢痕,适宜进行此项操作。

询问患者的耳部按压感觉和力度,确保操作的适宜性。

在告知阶段,向患者简单介绍耳穴贴压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让患者明确操作的目的和效果,并告知操作过程中可能会有的不适感觉。

在用物准备阶段,先进行手消毒并戴上口罩,然后准备所需物品,包括医嘱执行单、中医护理操作记录单、手消毒液、治疗盘、75﹪酒精、无菌棉签、探棒、耳模、XXX行籽贴板、镊子、弯盘、纱布等。

最后,在环境与患者准备阶段,确保操作环境整洁有序,并询问患者是否需要去卫生间等。

首先,我进入病室,评估了环境,发现病室安静整洁、光线明亮、温湿度适宜。

然后,我向XXX问好,并询问她是否可以开始操作。

我还问她是否感到舒适,是否需要调整坐位。

接下来,我请XXX将耳部暴露在光线下,以便我进行操作。

在进行操作之前,我核对了医嘱,确认了患者的身份和诊断。

然后,我用XXX选取了神门穴、肝穴和内耳穴,并使用75%酒精消毒了皮肤。

接着,我开始贴豆。

我告诉XXX不要移动,以免穴位不准确。

我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药贴,贴敷于选好的穴位上,并询问她是否感到热麻胀痛或循经络放射传导的感觉。

我询问了每个穴位的力度和不适,并记录了时间。

当所有穴位都被贴好后,我告诉XXX留籽期间需要注意保持耳部清洁干燥,避免潮湿导致压籽脱落。

我还建议她每天每隔4小时用手按压压籽部位,进行压迫刺激,以加强疗效。

留籽时间为1-3天,到时会根据情况选择是否再次耳穴压籽。

最后,我协助患者平躺,整理床单位,并再次核对了医嘱和患者的身份和诊断。

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

开展和拟开展的中医适宜技术的目的意义及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是指用硬而光滑的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的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为适宜。

操作步骤:1、消毒、贴敷压丸。

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的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2、探寻敏感点,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

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1—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事项: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

4、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和皮肤感染。

5、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6、夏季多汗,宜勤换。

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7、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8、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9、.扭伤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二、艾灸疗法是中医常用的祛病防病、保健养生的疗法。

不少人认为针和灸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虽然它们都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的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的只是物理作用,而艾灸是药物和物理的复合作用。

【艾灸的作用】艾灸疗法的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是借艾火的纯阳热力和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来调节脏腑的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的目的。

艾灸的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艾灸的好处还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疾病,尤其对乳腺炎、前列腺炎、肩周炎、盆腔炎、颈椎病、糖尿病等有特效。

耳穴贴压法

耳穴贴压法

开展与拟开展得中医适宜技术得目得意义及注意事项一.耳穴贴压法耳穴贴压法简称压丸法,就是指用硬而光滑得药物种子或药丸,如王不留行、莱菔子、白芥子、喉症丸、小儿奇应丸及磁珠、塑料丸等贴压耳穴,替代埋针,以达到治疗目得一种方法。

适用范围: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为适宜。

操作步骤:1、消毒、贴敷压丸。

耳廓用75%酒精消毒、脱脂、清洁,左手固定耳廓,右手用镊子或血管钳夹取粘有贴压物得胶布块对准穴位贴压。

2、探寻敏感点,适度揉按、捏压,使耳廓有发热、发胀、放散感。

每日压3—5次,每次3—5分钟,l—5日换贴1次,5次为l疗程,疗程间隔2—3天。

注意事项: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发炎。

4、防止胶布潮湿,以防胶布脱落与皮肤感染。

5、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6、夏季多汗,宜勤换。

冬季耳廓冻伤及耳廓有炎症者不宜贴敷。

对胶布过敏者不宜用此法。

7、嘱患者定时按压,按压后有酸、麻、胀、痛、灼热感者效果好。

8、一般患者中度刺激,孕妇用轻刺激,习惯性流产者慎用。

9、、扭伤与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二、艾灸疗法就是中医常用得祛病防病、保健养生得疗法。

不少人认为针与灸就是同一种疗法,其实不然。

虽然它们都就是建立在人体经络穴位得认识之上,但针疗产生得只就是物理作用,而艾灸就是药物与物理得复合作用。

【艾灸得作用】艾灸疗法得适应范围十分广泛,艾灸,就是借艾火得纯阳热力与药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经络腧穴得传导,来调节脏腑得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病防病、养生保健得目得。

艾灸得作用主要有:通经活络、行气活血、去湿逐寒、消肿散结、回阳救逆、防病保健。

耳穴贴压技术课件3

耳穴贴压技术课件3
耳是人体的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经过、 会合、终止的场所,与人体神经系统广泛 联系。
耳穴贴压疗法防治疾病就是通过经络 实现的。
作 用:
1、疏通经络 2、调节阴阳 3、行气活血 4、扶正祛邪
“绿色疗法”
❖1、简便易行 ❖2、无痛苦 ❖3、适应症广 ❖4、迅速有效、 ❖5、安全无副作用
耳穴国际标准化方案:P13 ❖了解耳穴的解剖位置, ❖以便准确定位

❖ 做为中医院护理人,我们要 时刻牢记我院“突出中医中药 特色,发挥专科专病特长,体 现科技时代特点”的办院方针, 努力发掘、研究中医药护理方 法,为我院发展壮大贡献力量。
推存参考书
图解耳压疗法
主编:吴杞 欧阳颀 人民军医出版社
概念:
耳穴贴压疗法简称耳压疗法,是 用小方块胶布将菜籽、王不留行籽、 磁珠等药物,贴压、固定在耳穴部位, 留埋期间,定时用手进行按压,达到 持续刺激,以加强疗效的一种治疗方 法。
治疗原理: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具有沟
通表里,联系内外的作用,将人体的脏腑、 器官、孔窍及皮肉筋骨等联结成统一的有 机整体。
耳穴贴压技术操作
中医院精神
做中医人 铸中医魂 固中医本 抖中医神
❖ 中医药特色是我院立院之 本,中医药优势是我院发展 之魂。充分利用非药物中医 疗法预防治疗疾病,是我们 中医人急待研究的课题。
做为中医医院的护士,我们 不但要了解、掌握中医中药的基 础知识,更要采用中医护理技术, 为广大患者提供与西医院不同的、 富含中医特色的、卓有成效的中 医护理技术服务。耳穴贴压疗法 就是一个非常有前景的护理研究 课题。
耳穴埋豆帖压技术操作流程
评估 ❖诊断、病情、术式及麻醉方式。
❖贴压部位皮肤情况。
❖心理状况。

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

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

耳穴贴压的操作方法耳穴贴压是一种传统的中医疗法,它通过刺激耳部特定的穴位,来调节身体的功能和平衡体内的能量。

具体而言,耳穴贴压是将一些特殊的药物或者粘贴物贴在人的耳朵上的特定穴位上,通过对这些穴位的刺激来达到治疗疾病或者促进身体健康的目的。

要想正确地进行耳穴贴压,首先需要了解人耳朵上的穴位位置。

人耳朵上有许多穴位,每个穴位都有不同的功能和效果。

下面我将介绍一些比较常用的耳穴以及它们的具体位置和作用。

1. 耳尖穴(肾区):位于耳朵的尖端,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调节肾脏的功能,促进排尿和排毒。

2. 额穴(脑门穴):位于耳垂前方的上方,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头痛和眩晕。

3. 眼穴:位于耳垂上方的中部,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和眼睛干涩。

4. 耳尖下角穴(肾藏精穴):位于耳尖的下方,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补肾壮阳,增强性功能。

5. 心穴:位于耳垂前方的下方,按摩刺激这个穴位可以缓解心慌和心悸。

以上只是耳部一些常用的穴位,实际上耳朵上还有很多其他重要的穴位,具体选择哪些穴位需要根据每个人的具体情况和需要来决定。

下面是我总结的耳穴贴压的具体操作步骤:1. 清洁耳朵:使用温水和无刺激性的洗面奶或者洗耳水清洁耳朵,并用干净的毛巾擦干。

2. 确定穴位: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穴位,在耳朵上使用铅笔或者红笔标记出这些穴位,以便后续操作。

3. 准备贴压物: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或者粘贴物,并剪成合适大小。

4. 将贴压物贴在相应的穴位上:将准备好的贴压物贴在标记出的穴位上,并轻轻按压,使其牢固粘贴在耳朵上。

5. 保持时间:根据具体情况和需要,可以选择保持贴压物的时间,一般来说,正常情况下可以保持30分钟到1小时。

6. 注意事项:在进行耳穴贴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避免在耳朵上贴压物过重,以免损伤耳朵;其次,贴压物贴在耳朵上不宜过久,一般来说,30分钟到1小时为宜;最后,贴压物需要保持清洁,每次使用之前需要清洗干净。

耳穴贴压使用指南、注意事项

耳穴贴压使用指南、注意事项

耳穴贴压使用指南、注意事项一、贴压前准备:1.询问患者过敏史,包括酒精、碘伏、胶布、金属等。

如果上述有过敏,可选择其他疗法。

2.先用75%的酒精棉球轻轻擦拭整个耳廓(正面和背面),最少两遍。

尤其是外耳道周围及耳廓角落位置,注意反复擦拭。

3.再用干棉签再次擦拭整个耳廓(包括正面和背面),直至彻底清理干净,耳廓皮肤干燥状态。

二、如何贴压使用:1.按取穴思路依次贴压耳穴,贴压时,可先用探笔点按相应耳穴有轻凹陷,然后揭下胶布让耳贴中的压丸置于凹陷内,将贴布四个角压实,使胶布与皮肤粘合牢固。

2.以拇、食指按压所贴之处,至穴位出现酸沉麻木或疼痛为止,每两个小时按压一次,每个穴位按压15-20下。

3.胶布可留置3-7天,两耳交替贴压。

4.本品一次性使用,贴敷后尽量避免沾水。

三、贴后注意事项:1.洗头洗澡时注意尽量不要打湿耳穴贴,如果打湿用干毛巾轻拭,并用吹风机吹干,以免潮湿的耳穴贴脱落或引起局部发痒。

2.按压不能过度用力,以不损伤皮肤为宜。

3.贴压期间耳麻发红发热,局部耳穴出现痒、胀、痛都属正常现象。

4.贴压期间如果所有贴压位置出现奇痒,属过敏现象,应立即取下耳穴贴,清水清洗耳廓井外涂抗过敏药膏(如曲咪新乳膏)。

5.耳穴贴压5天取下时,可用温水浸湿。

然后取下(避免揭耳穴贴出现破皮)。

取下后,整个耳廓短时间发红发热、相应部位及对耳轮上的穴位容易出现皮损,都属正常现象。

皮损是疾病及耳廓形态导致的,涂抹碘伏即可,其他穴位可能会出现凹陷,无需特殊处理,皮肤干燥的可在耳廓上涂润肤乳以滋润皮肤。

休息2~3天后,穴位恢复正常状态,在进行新一轮贴压。

6.贴压期间请遵医嘱,配合好日常饮食禁忌等注意事项。

不宜生冷饮食。

7.每个人的敏感性不同疗程时间也有所差别,要提前沟通好。

8.当耳朵过度疼痛,影响睡眠或导致头痛时,应取下王不留行籽。

9.扭伤和肢体运动障碍患者在按压时应适当活动患部,以增强疗效。

/////耳穴堂耳穴治疗的注意事项1.外耳患有炎症扩散或刺激区患有湿疹、渍疡、冻疮、破溃、炎症等情况不能采用耳穴疗法;2.妊娠五个月前的妇女不宜采用耳穴疗法,(5~9)个月时,忌刺激子宫、卵量、内分泌、盆腔、腹等穴区,以免引起流产、早产。

耳穴贴压操作技术脚本—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耳穴贴压操作技术脚本—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护士:协助患儿取舒适体位,床档,整理用物。

洗手,记录。

一级字幕注意事项1. 耳穴贴压留置期间注意洗头、淋浴时避免打湿耳部,以防胶布潮湿。

2. 期间如出现胶布松动、脱落,皮肤发红、破溃等情况,及时告知医务人
员。

3. 耳穴贴留置时间为夏天 1~3d,冬天 3~7d,按压频次每天 3~5 次,
按压时间每次每穴 0.5~2min。

4.贴压耳穴后,应注意定时按压刺激,用拇指和食指指腹轻轻按压耳穴贴,
根据患儿的疼痛耐受程度逐渐增大力度。

切勿揉搓,以免搓破皮肤造成感染。

5. 侧卧耳部感觉疼痛不适时,可适当调整体位。

字幕特技
节目包装。

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
耳穴压豆疗法
பைடு நூலகம்
邛崃市中医医院针灸科
概述

中国传统医学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均可以 在耳朵上找到相应的位置,当人体患有疾 病时,往往会在耳廓上的相关穴区出现反 应,刺激这些相应的反应点及穴位,可起 到防病治病的作用,这些反应点及穴位就 是耳穴。

耳穴压豆法是在耳针疗法的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治疗方法。是用胶布将药豆准确 地粘贴于耳穴处,给予适度的揉、按、搓、 捏、压,使其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 感应,以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疗法。 又称耳廓穴区压迫疗法。
冠心病、心肌梗死 取穴:冠心病、心肌梗死所选主穴为心、肾 上腺、小肠、皮质下;配穴为肺、交感、 肝、内分泌、神门 .按耳穴压豆法操作,每 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压3次,每隔 3日换压对侧穴位, 20次为1疗程。

糖尿病 取穴:主穴:胰、胆、内分泌、缘中,配 穴:肺、肝、脾、胃、神门、肾上腺。主 穴每次取3~4穴,配穴取1~2穴。按耳穴 压豆法操作,每日自行按压3次,每次贴一 侧耳,两耳交替。每周贴敷2次,10次为一 疗程。疗程间隔5~7天。主治2型糖尿病

高血压病 取穴:降压沟、降压点、神门、内分泌、 脑、耳后肾穴。按耳穴压豆法操作,取单 侧耳穴,每次按揉各穴3~5分钟,每日按 压3次,每隔3日换压对侧穴位,1个月为1 疗程。功能降血压。主治各种原因引起的 高血压。

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耳穴取神门、内分泌、皮质下、肝、胆、 肺按耳穴压豆法操作,每次按揉各穴3~5 分钟,每日按压3次,每隔3日换压对侧穴 位, 10次为1疗程。主治带状疱疹后遗神经 痛

萎缩性胃炎 取穴:脾、胃、三焦、神门、隔、皮质下、 上腹 。按耳穴压豆法操作,以上耳穴各贴1 粒,贴后按压每天15次,每次各15下。隔 日换贴1次,每贴10次为1疗程,休息3~5 日再进行第2疗程。主治萎缩性胃炎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技术助学资料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围】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评估】1.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敏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告知】1.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物品准备】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基本操作方法】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

%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粘附在×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一)常用按压手法1.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

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耳穴贴压中医护理操作规范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耳穴贴压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膜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应症】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L疼痛性病症,如各种扭挫伤、头痛、神经性疼痛等。

2•炎症性疾病及传染病,如急慢性结肠炎、牙周炎、咽喉炎、扁桃体炎等。

3.功能紊乱性疾病,如:胃肠神经官能症、心律不齐、高血压、眩晕、神经衰弱、失眠等。

4•过敏、变态反应性疾病,如:尊麻疹、哮喘、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结肠炎等。

5.内分泌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围绝经期综合症。

6.消化系统病症,如恶心呕吐、便秘、腹泻等。

7.其他:延缓衰老、防病保健等作用。

【禁忌症】1.耳廓有冻疮、炎症的部位。

2.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

【注意事项】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3.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保留天数夏天1~3天,春秋3〜5天,冬天5〜7天。

如有潮湿,脱落及时更换。

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国家局的按压方法内容在相关知识链接中有呈现)4.严格消毒预防感染,若见局部红肿可用碘伏消毒,外用消炎药,防止软骨炎。

5.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6•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7.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8,对扭伤及肢体活动障碍的患者实施压丸时,待耳廓充血发热时,应鼓励患者适当活动患部。

为了加强疗效。

可对患部实施按摩、艾条灸等。

【知识链接】(-)耳廓的表面解剖L耳轮:是耳廓最外缘的卷曲部位,其深入耳腔内的横行突起部分叫“耳轮脚”。

2•对耳轮:在耳轮的内侧,与耳轮相对的隆起部。

其上方有两支分叉,向上的一支叫“对耳轮上脚”,向下的一支叫“对耳轮下脚”。

耳穴压豆法 -

耳穴压豆法 -

注意事项
• 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 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 用。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 3~7天。
•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 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3)点压法:
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 本法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 不宜过重。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 可视病情而定。
9.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临床上耳穴的常见取穴
• 失眠: 神门、肾、枕、心(多梦加胃) • 高血压:降压点、交感、神门、心、耳尖放血 • 落枕:颈、神门、外生殖器 • 肩周炎:肩关节、肩、神门、锁骨、肾上腺 • 消化不良:小肠、胃、胰、胆、脾 • 便秘:大肠、直肠下段、皮质下、便秘点 • 偏头痛:太阳、神门、肾、皮质下 • 减肥:内生殖器、肾、大肠、三焦、内分泌、缘
一、适应范围
• 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 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 腹泻等症状。
为何小小耳朵 可治全身的疾病呢
耳穴贴压
• 重点:耳廓结构、常用耳穴定位、 贴耳穴操作方法
耳廓的解剖
• 耳廓由软骨、皮肤与肌肉占据大部分,除 耳垂外,均由弹性软骨支撑耳廓外形。皮 下含有丰富的神经,血管与淋巴。
• 耳垂:耳廓最下部,无软骨的皮垂
耳穴分布规律:倒置胎儿形(头部朝下, 臀部朝上)
• 1.与头面对应的穴位----耳垂 • 2. 与上肢对应的穴位----耳舟 • 3.与下肢对应的穴位—对耳轮上、下脚 • 4.与躯干对应的穴位------对耳轮

便秘的耳穴贴压技术标准

便秘的耳穴贴压技术标准

便秘的耳穴贴压技术标准
1.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便秘患者实施耳穴贴压技术的基本要求、评估和操作要点。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中医、中西医结合医疗机构、综合医院中医科的医护人员,其他医疗机构可参照执行。

2.2术语和定义
1、范围
用药丸、药籽、谷类等物品置于胶布上,贴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用手指按压刺激,通过经络传导,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操作方法。

2、实证
人体感受外邪或疾病过程中阴阳气血失调,体内病理产物蓄积,以邪气盛、正气不虚为基本病理,表现为有余、亢盛、停聚特征的各种证侯。

7、津亏血少证便秘
大便干结,便如羊粪,口干少津,眩晕耳鸣,腰膝酸软,心悸怔忡,两颧红,舌红少苔或舌淡苔白,脉弱。

8、肺脾气虚证便秘
大便并不干硬,虽有便意,但排便困难,用力努挣则汗出短气,便后乏力,神疲懒言,舌苔白,脉弱。

3.3基本要求
3.1实施耳穴贴压技术操作的人员应为注册护士、医生,并经过相关知识及操作技能培训。

3.2应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耳穴贴压相关知识的教育。

4.4评估
4.1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对疼痛的耐受程度等。

4.2耳部皮肤情况,应避开局部皮肤感染、破溃、瘢痕处等;有无胶布、药物过敏等。

5.5操作要点
5.1应按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进行操作(见表2)。

5.2应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耳穴贴压的穴位、按压频次、按压时间和留置时间见表1
表1耳穴贴压的穴位、按压频次、按压时间、留置时间
表二:。

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

耳穴贴压
操作步骤:消毒→贴耳→摘除磁贴→清洁耳朵
使用方法:
1.将耳廓的表面清洗干净,治疗穴位处用酒精消毒。

2.每次拟贴一只耳朵,贴3-5个腧穴,根据病情可适当调
整。

3.5-7天(夏季2-4天)贴换另一只耳朵。

4.每日自行按压数次,按压时切勿搓揉,以免搓破皮肤引起
感染,为提高疗效可在耳廓前后对贴。

适用范围:
1.各种疼痛性病症何各种炎症性病症。

2.一些功能紊乱性疾病,过敏与变态反应性疾病以及内分泌
代谢性疾病。

3.慢性病症及戒烟、减肥、戒毒。

4.老年性慢性支气管炎、高血压、胆石症、遗尿等慢性病尤
为适宜。

注意事项:
1.如果耳廓有油或水份,则很难贴牢。

2.耳廓局部皮肤破损或炎症,请勿使用。

3.如果贴压后皮肤有痒或疼痛感时,请立即取下,小心过敏、
发炎。

4.从贴着的部位取下磁贴时,请不要强行撕扯,以免拉伤皮
肤。

5.恶性肿瘤患者,心脏病患者,血压异常者,发烧患者请在
医生指导下使用。

6.妊娠妇女与儿童慎用。

7.请保存在避光、阴凉的地方。

8.请不要与手表、磁卡或其它磁性的物品放在一起,以免磁
化这些物品,破坏其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耳穴贴压技术助学资料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围】
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敏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告知】
1.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基本操作方法】
1.核对医嘱,评估患者,做好解释。

2.备齐用物,携至床旁。

3.协助患者取合理、舒适体位。

4.遵照医嘱,探查耳穴敏感点,确定贴压部位。

5.75%酒精自上而下、由内到外、从前到后消毒耳部皮肤。

6.选用质硬而光滑的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粘附在0.7×0.7cm大小的胶布中央,用止血钳或镊子夹住贴敷于选好耳穴的部位上,并给予适当按压(揉),使患者有热、麻、胀、痛感觉,即“得气”。

7.观察患者局部皮肤,询问有无不适感。

8. 操作完毕,安排舒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注意事项】
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一)常用按压手法
1.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

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2.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

3.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

本法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

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二)耳穴贴压技术操作流程图
(三)耳穴压贴技术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耳穴贴压技术
耳穴贴压法是采用王不留行籽、莱菔籽等丸状物贴压于耳廓上的穴位或反应点,通过其疏通经络,调整脏腑气血功能,促进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防治疾病、改善症状的一种操作方法,属于耳针技术范畴。

【适用范围】
适用于减轻各种疾病及术后所致的疼痛、失眠、焦虑、眩晕、便秘、腹泻等症状。

【评估】
1.主要症状、既往史,是否妊娠。

2.对疼痛的耐受程度。

3.有无对胶布、药物等过敏情况。

4.耳部皮肤情况。

【告知】
1.耳穴贴压的局部感觉:热、麻、胀、痛,如有不适及时通知护士。

2.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次每穴1~2分钟。

3.耳穴贴压脱落后,应通知护士。

【物品准备】
治疗盘、王不留行籽或莱菔籽等丸状物、胶布、75%酒精、棉签、探棒、止血钳或镊子、弯盘、污物碗,必要时可备耳穴模型。

【注意事项】
1.耳廓局部有炎症、冻疮或表面皮肤有溃破者、有习惯性流产史的孕妇不宜施行。

2.耳穴贴压每次选择一侧耳穴,双侧耳穴轮流使用。

夏季易出汗,留置时间1~3天,冬季留置3~7天。

3.观察患者耳部皮肤情况,留置期间应防止胶布脱落或污染;对普通胶布过敏者改用脱敏胶布。

4.患者侧卧位耳部感觉不适时,可适当调整。

【常用按压手法】
1.对压法用食指和拇指的指腹置于患者耳廓的正面和背面,相对按压,至出现热、麻、胀、痛等感觉,食指和拇指可边压边左右移动,或做圆形移动,一旦找到敏感点,则持续对压20~30秒。

对内脏痉挛性疼痛、躯体疼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

2.直压法用指尖垂直按压耳穴,至患者产生胀痛感,持续按压20~30秒,间隔少许,重复按压,每次按压3~5分钟。

3.点压法用指尖一压一松地按压耳穴,每次间隔0.5秒。

本法以患者感到胀而略沉重刺痛为宜,用力不宜过重。

一般每次每穴可按压27下,具体可视病情而定。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