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蝗虫的解剖PPT课件
实验:蝗虫的解剖PPT课件
(2)翅:2对,前翅为覆翅、 后翅为膜翅。
足:3对,前足和中足为 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
CHENLI
5
CHENLI
6
3. 腹部: 生殖、 代谢中心(11节)
第一腹节两侧具听器
(1)外骨骼:雄体第九节腹板发达称为生殖 下板;肛上板、尾须
(2)外生殖器: (3)气门:第1—8节两侧,腹部共有8对气门
CHENLI
Hale Waihona Puke 7(二)内部结构去除一侧的体壁后,依次观察以下内部结构:
1.循环系统 心脏 2.呼吸系统 气管、气囊
3.消化系统 前、中、后肠 4.排泄系统 马氏管
5.生殖系统
CHENLI
8
蝗虫内部结构图
CHENLI
9
6.神经系统
脑、 食管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CHENLI
10
实验八 蝗虫的解剖
CHENLI
1
(一)蝗虫的外形
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
CHENLI
2
1.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 (1)单眼:3个、倒三角形排列 • (2)复眼:1对 • (3)触角:丝状
• (4)口器:
上唇、下唇、大颚、 小颚、舌
CHENLI
3
CHENLI
4
2. 胸部: 运动中心
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寺庄乡七年级生物《蝗虫》课件
大家谈:
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方面,有哪些与它的生活习 性相适应的主要特征。
蝗虫体表的外骨骼,可以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 软器官,防止体内的水分蒸发,能更好的适应陆地 生活;蝗虫的胸部腹侧有三对分解的足,前足和中 足适于爬行,后足发达,适于跳跃。蝗虫胸部的背 侧有一对革质的前翅和一对膜质的后翅,适于飞行。 蝗虫既有适于跳跃的足,又有善于飞行的翅,扩大 了陆地上的生活范围。
❖ 眼:蝗虫具有1对复眼和3只单眼。
复眼:位于头部上部,左右两侧各1只,较 大,是由很多小眼组成,是主要的视觉器官。
单眼:位于复眼和触角中间各1只,还有1 只位于头部前方中央偏上,与另两只单眼呈 倒等腰三角形。单眼仅能感光。
❖ 口器:是蝗虫的取食器官。
三、蝗虫的胸部
❖ 前胸——前足一对
❖ 中胸
探究:
1.问题:蝗虫的呼吸“门户”在哪里?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 设计实验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用具、实验过程、预期结果等内容。
(1)取两只蝗虫分别将头部和中胸到腹部浸入水中,过一会看结果。胸、腹部 浸入水中的死了,都浸入水中的活着。
(2)找两只大小相似的蝗虫,把其中的一只身体两侧的气门全部抹上凡士林, 堵住;另一只捕捉这样的处理,将它被别放在两个容器中(能透空气的),过几 个小时再看他们,被涂抹上凡士林得那知奄奄一息了,另一只则安然无恙。
蝗虫主要以农作物为食,食量很大。他的一生要经 过卵、若虫、成虫三个发育阶段。若虫长成有翅的 成虫以后,具有很强的飞行能力,增大了活动范围; 而且食量也非常之大,对农作物的危害十分严重。 2。农业春耕是治蝗的一个重要环节,你能说出其中的原 因吗?
实验:蝗虫的解剖
1.循环系统 2.呼吸系统
心脏 气管、气囊
3.消化系统 4.排泄系统
前、中、后肠 马氏管
5.生殖系统
精品课件
蝗虫内部结构图
精品课件
6.神经系统 脑、 食管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精品课件
对。
(2)翅:2对,前翅为覆翅、 后
翅为膜翅。 足:3对,前足和中足
为 精品课件 步行足、后足
精品课件
3. 腹部: 生殖、 代谢中心(11节腹板发达称为生殖 下板;肛上板、尾须
(2)外生殖器: (3)气门:第1—8节两侧,腹部共有8对气门
精品课件
(二)内部结构
实验八 蝗虫的解剖
精品课件
(一)蝗虫的外形
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
精品课件
1.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 (1)单眼:3个、倒三角形排列 • (2)复眼:1对 • (3)触角:丝状
• (4)口器:
上唇、下唇、大颚、 小颚、舌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2. 胸部: 运动中心
(1)外骨骼:前胸背板发达; 中、后胸各具气门1
观察蝗虫精母细胞减数分裂固定装片PPT课件
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蝗虫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固定装片,识别减 数分裂不同阶段的染色体的 形态、位置和数目,加深对 减数分裂过程的理解。
第1页/共14页
材料
蝗虫染色体属XO式,雄性为23条染 色体,雌性为24条染色体,常见的雄蝗 虫的体细胞为23条染色体,其中一条 为X染色体。染色体的体积较大,分 裂各期容易观察,又加取材容易
第2页/共14页
材料用具 蝗虫精母细胞减数 分裂固定装片 显微镜
第3页/共14页
蝗虫减数分裂照片
蝗虫精细管的纵切面
蝗虫精巢由许多精细管组成, 每个精细管又包括若干胞囊, 每个胞囊内具有发育阶段相 同的生殖细胞。精细管盲端 为精原细胞,开放端为精子, 两者之间是处于不同发育阶 段的精子。
处于间期的精原细胞
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2 倍 C. 染色体1 与2 在后续的分裂过程中会相互分离 D. 染色体1 与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答案】C
第13页/共14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14页/共14页
第9页/共14页
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比初级精 母细胞小,接着进入第 二次成熟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
着丝点排列在细胞的 赤道面上。
第10页/共14页
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侧面观) 二分体的着丝粒纵 裂,染色体向细胞 的两极移动。
(极面观) 两组染色体移到细胞 两极,数目只有精原 细胞的一半,即只有 11条或12条。
4
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
每个四分体含有两个 二分体,并开始分开。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ppt课件
退化。
3
【实验材料】
材料:蝗虫。 器具:滴管、盖玻片、载玻片、吸水纸、体视
显微镜、显微镜、常用解剖器械、放大镜、 解剖盘。
4
【方法与步骤】
一、外部形态观察
5
6
2、绘图:蝗虫外部形态图(标注单眼、复眼、 口器、触角、听器、足、翅膀、气孔)。
3、螯虾与蝗虫内部结构有何异同(主要对比循 环系统、呼吸系统和排泄系统)?
25
7
8
9
10
11
【方法与步骤】
二、内部器官解剖
从 尾 须 开 始 剪
12
在进行小型动物解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需观察和分离的结构不能用镊子等工具直
接捏取,以免损伤。可钳住非目的物结构
如气管、脂肪体等轻轻抽动,或在结构之
间进行分离,以保证解剖结构的完整性。
细小结构也可用滴管吸水,借助水流的冲
击力进行分离。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注意事项】 注意解剖器械使用安全和卫生。 注意不要损伤几丁质壳下面的器官和组织,
不要用镊子直接夹取内脏。 由值日同学搜集所有实验垃圾。
24
【作业】
1、绘图:蝗虫的内部结构(标注食管、嗉囊、 胃盲囊、中肠、回肠、直肠、肛门、心脏、卵巢、 卵萼、马氏管等)。
方法与步骤一外部形态观察一外部形态观察101112方法与步骤二二内部器官解剖内部器官解剖13在进行小型动物解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在进行小型动物解剖时要遵循以下原则
实验五 蝗虫的解剖与观察
七年级生物《蝗虫》课件
(2)找两只大小相似(xiānɡ sì)的蝗虫,把其中的一只身体两侧的气门全部抹上凡士林,堵住;另一只捕
捉这样的处理,将它被别放在两个容器中(能透空气的),过几个小时再看他们,被涂抹上凡士林得那 知奄奄一息了,另一只则安然无恙。
4。完成实验 按照你所设计的实验步骤和操作要求进行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5。得出结论
内容(nèiróng)总结
蝗虫。体表具有坚硬的外骨骼,其主要作用是保护和支持内部的柔软器官、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散失。前 胸——前足一对。胸、腹部浸入水中的死了,都浸入水中的活着。蝗虫的外部形态结构方面,有哪些与它的生
No 活习性相适应的主要特征。蜕皮: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脱掉原来外骨骼的现象叫蜕皮。根据蝗
第十三页,共二十一页。
五、蝗虫 的发育 (huángchóng)
❖ 发育:蝗虫的个体发育过程要经过卵、若虫、
成虫(chéngchóng)三个时期。它的繁殖能力很强,条 件适宜时一年可繁殖两代。(夏蝗和秋蝗)
❖ 蜕皮:昆虫在发育过程中,幼虫(或若虫)
脱掉原来外骨骼的现象叫蜕皮;每蜕皮一次, 幼虫就增加一龄。
气门是气体(qìtǐ)出入蝗虫身体的门户。
第十一页,共二十一页。
探究 : (tànjiū)
1.问题:蝗虫的呼吸“门户”在哪里?
2.作出假设 3.设计(shèjì)实验
设计实验应包括实验名称、实验目的、实验用具、实验过程、预期结果等内容。
(1)取两只蝗虫分别将头部和中胸到腹部浸入水中,过一会看结果。胸、腹部浸入水中的死 了,都浸入水中的活着。
2。农业春耕是治蝗的一个重要环节,你能说出其中的原因吗? 蝗虫的卵要在土里越冬,到第二年再孵化。通过春耕, 可以把蝗虫的卵孵翻出,使其不能孵化,从而达到消 灭(xiāomiè)蝗虫的目的。
蝗虫的实验室解剖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二)内部解剖:沿腹部的侧膜自后向前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4.神经系统:小心除去胸部及头部的 外骨骼和肌肉,但保留复眼与触角,再 依次观察 脑 、围食道神经 、腹神经索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5.消化系统: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 肠和后肠 (2)中肠:又叫胃,在与前肠交界处向 前、向后各伸出指状胃盲囊6个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二)内部解剖:沿腹部的侧膜自后向前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5.消化系统:消化道可分为前肠、中 肠和后肠 (3)后肠:包括大肠(回肠)、小肠(结肠) 及直肠三部分
剪开,小心取下腹部背板,边解剖边观 察下列器官系统。 6.排泄器官: 马氏管:为中后肠交界处着生的许 多细长的盲管,分布于血腔中。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作业:绘图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目的:通过对飞蝗的外形观察及内 部解剖,了解昆虫的一般特征
实验材料和用具 :飞蝗液浸标本。解剖 刀、解剖针、解剖镜、白瓷盘。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一)飞蝗的外形:飞蝗一般体呈黄褐色,体形
较粗大,可明显分为头、胸、腹三部。 1.头部 (1)复眼: 1对 (2)单眼: 3个 (3)触角: 1对 (4)口器:咀嚼式 (上唇、上颚、下颚、下唇
实验三 蝗虫的解剖
实验内容:飞蝗的外形观察与内部解剖 (二)内部解剖:沿腹部的侧膜自后向前
动物——观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实验)课件(沪教版)
1
2
结果:第2只蝗虫会死亡.
原因:气门是气体出入蝗虫身体的门 户.
将蝗虫的胸腹部浸没在水里后,因 为气体不能出入,它就会窒息而死.
腹部
听觉器官
气门
内部结构
网状的气管系统
蝗虫的适应
1、身体表面包着外骨骼,支持保护 身体并防止水分蒸发。
2、感觉器官发达,口器发达。 3、身体分节,用翅膀翱翔,用足跳 跃,运动能力强。
口器
单眼
单眼
头部
触角
复眼
口器
口器
上 下
上颚 下唇
单眼
触角 复眼
上唇
咀嚼式 口器
舌(位于口腔中)
下颚
前翅 后翅
前足
中足
后足
胸部
强壮的后足
后翅 膜质,飞 行作用
前翅 革质,保 护作用
小实验
取两只活蝗虫,分别放进两个盛满水 的试管里,一只把头浸没在水里,另一 只把胸部完全浸没在水里而只露出头 部.注意实验的结果如何?想一想,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为什么蝗虫的数量如此庞大?
视察和解剖一种常见无脊椎动物 ——视察和解剖蝗虫
视察与思考
1、轻轻捏一下蝗虫的身体,体会一下有什么感觉, 并思考有什么意义?
外骨骼:保护和支持内部柔软器官,
防止水分的蒸发。
2、蝗虫的足有何特点?
足分节
3、蝗虫的躯体可以分成哪几部分? 4、身复眼
身体分部 器官及数量
功能
头
触角 (2个)
嗅觉、触觉
部
复眼(2个)单眼(3个) 视觉器官
口器 咀嚼式
取食器官
胸
足
前、中足
爬行
部
(3对) 后足
基础生物学实验课程实验7蝗虫的形态结构和昆虫纲的分类课件
•
腹板 前胸腹板在两足间有一囊状突起,向后弯曲,指向中胸腹
板,称前胸腹板突。中、后胸腹板合成1块,但明显可分;每腹板表
面有沟,可将骨板分成若干骨片。
•
侧板 前胸侧板位于背板下方前端,为1个三角形小骨片。中、后
胸侧板发达,其表面均有1条斜行的侧沟,将侧板分为前后2部。
•
棉蝗和螯虾循环系统的共同特征是什么?
• (2)呼吸系统 自气门向体内,可见许多白色分枝的小管分布于内脏器 官和肌肉中,即为气管;在内脏背面两侧还有许多膨大的气囊。气囊 有何作用?用镊子撕取胸部肌肉少许,或剪取一段气管,放在载玻片 上,加水制成水封片,置显微镜下观察,即可看到许多小管,其管壁 内膜有几丁质螺旋纹。螺旋纹有何作用?昆虫所需氧气如何输送到组 织细胞?为什么说昆虫的气管是动物界的一种高效呼吸器官?
•
通过螯虾和棉蝗附肢的比较,说明附肢形态结构与其机能的相互
联系。
•
③翅 2对。有暗色斑纹,各翅贯穿翅脉。前翅着生于中胸,革质
,形长而狭,休息时覆盖在背上,称为覆翅。后翅着生于后胸,休息
时折叠而藏于覆翅之下,将后翅展开,可见它宽大,膜质,薄而透明
,翅脉明显,注意观察其脉相。
•
(3)腹部 与胸部直接相连,由1l个体节组成。
• 副性腺 为卵萼前端的一弯曲的管状腺体。
• (4)消化系统 消化管可分为前肠、中肠和后肠。前肠之前有由口器包 围而成的口前腔,口前腔之后是口。用镊子移去精巢或卵巢后进行观 察。
• ①前肠 自咽至胃盲囊,包括口后的—短肌肉质咽,咽后的食道,食 道后膨大囊状的嗉囊,嗉囊后略细的前胃。
• ②中肠 又称胃,在与前胃交界处有12个呈指状突起的胃盲囊,6个 伸向前,6个伸向后方。
实验蝗虫的解剖课件
我们还可以结合生理学、生态学和行为 学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更全面地了 解蝗虫的生活史和生态适应性,为防治
蝗虫灾害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措施。
05
CATALOGUE
思考题与讨论
关于蝗虫解剖的思考题
总结
请简述蝗虫的消化系统结构及功能。
思考
与其他昆虫相比,蝗虫的消化系统有哪些独特之处?这些 特点对蝗虫的生存有何意义?
经系统等。
03
清理并整理实验现场, 确保实验室整洁。
05
使用镊子轻轻撕开蝗虫 的体壁,注意不要损坏
内 细观察蝗虫的细部结构
,如口器、复眼等。
04
02
CATALOGUE
蝗虫的外部结构
头部结构
总结词
头部是蝗虫的感觉器官 和摄食器官的所在地, 具有触角、复眼、口器
等结构。
关于蝗虫生态作用的讨论题
讨论蝗虫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
输入 标题
描述
了解蝗虫的食物来源、天敌以及与其他生物的相互作 用,分析其在食物链中的位置和作用。探讨蝗虫种群 数量波动对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影响。
总结
思考
思考如何利用生态学原理来制定有效的蝗虫防治策略 ,实现生态保护和农业生产之间的平衡。
应用
分析蝗虫在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的作用,以及其对 土壤肥力的影响。思考如何通过保护天敌或改变土地 利用方式来维护生态平衡。
通过比较不同蝗虫种类的解剖结构,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蝗虫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 适应性。
实验意义与展望
本次实验对于理解蝗虫的生物学特性和 行为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有助于解决蝗
虫防治等实际问题。
未来,我们可以进一步研究蝗虫与其他 昆虫之间的比较解剖学,探究昆虫的共 性和差异,为昆虫学研究提供更多有价
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
实验 8 蝗虫的外形和内部解剖一、实验目的:通过对蝗虫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的观察,了解昆虫纲动物的主要特征;通过对蝗虫口器的观察,了解蝗虫是农业上的害虫。
二、实验材料:棉蝗(雌性)(Chondracris rosea)浸制标本三、实验器具:显微镜、放大镜、解剖镜、解剖针、载玻片、盖玻片、解剖盘(蜡盘)、解剖剪子、解剖镊子。
四、实验步骤:1.取一只提前用自来水冲泡过的浸制棉蝗2.观察棉蝗的外形:被几丁质外骨骼a身体分部:头、胸、腹三部分b头部有:一对触角、一对复眼、三只单眼、一个口器(感觉和取食的中心);胸部有三对足,两对翅(运动的中心);腹部由11体节组成,雌性的腹部有8个腹板,雄性的腹部有9个腹板,在腹部的第一体节的身体两侧各有一个椭圆形的听器。
c蝗虫身体的两侧,从中胸到第八腹节,各有一个气门,总共是10对气门,它们是蝗虫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门户。
棉蝗的外形3.棉蝗口器的解剖:用镊子先把蝗虫口器的上唇取下,放到解剖盘中;再用解剖针把棉蝗大颚的基部密扎小针洞,而后用镊子夹住大颚轻轻一晃,就把大颚取下来,放到解剖盘中;然后依次取下小颚、下唇和舌,依次排在解剖盘中。
棉蝗的口器4.蝗虫的内部解剖:去下蝗虫的三对足和两对翅用解剖剪从蝗虫的腹部末端开始,沿蝗虫的背中线稍微偏左的位置向前剪开蝗虫的体壁,注意使剪刀的下叶尖向上挑起往前剪,以免破坏蝗虫的内脏器官。
(1)循环系统(开管式循环):用镊子把腹部的体壁反过来,再用镊子把紧贴在背壁上的心脏取下来放到蜡盘中,放入一些水使其悬浮在水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蝗虫心脏的形态;(2)生殖系统:雌雄异体。
雌性有一对卵巢,位于消化道的背侧、心脏的下方,端部有悬韧带连于胸之背壁;侧输卵管两条,到消化道腹侧合二为一成一条总输卵管,后接阴道,以雌性生殖孔开口于导卵器基部。
棉蝗的生殖系统(3)呼吸系统:取一个洁净的载玻片,在其上滴一滴请水,用镊子从蝗虫的身体里边取一些白色的细死放在水滴之中,盖上盖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我们可以看到蝗虫的呼吸器官是:大小不等的气管,且气管是由螺旋丝构成的,保持气流的的畅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一)蝗虫的外形
身体分为三部分:头部、胸部、腹部;
.
2
1. 头部:感觉和摄食中心
• (1)单眼:3个、倒三角形排列 • (2)复眼:1对 • (3)触角:丝状
• (4)口器:
上唇、下唇、大颚、 小颚、舌
.
3
.
4
2. 胸部: 运动中心
(1)外骨骼:前胸背板发达; 中、后胸各具气门1对。
1.循环系统 心脏 2.呼吸系统 气管、气囊
3.消化系统 前、中、后肠 4.排泄系统 马氏管
5.生殖系统
.
8
蝗虫内部结构图
.
9
6.神经系统
脑、 食管下神经节、 腹神经索
.
10
(2)翅:2对,前翅为覆翅、 后翅为膜翅。
足:3对,前足和中足为 步行足、后足为跳跃足
.
5
.
6
3. 腹部: 生殖、 代谢中心(11节)
第一腹节两侧具听器
(1)外骨骼:雄体第九节腹板发达称为生殖 下板;肛上板、尾须
(2)外生殖器: (3)气门:第1—8节两侧,腹部共有8对气门
.
7
(二)内部结构
去除一侧的体壁后,依次观察以下内部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