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一)课件
四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平均数(1)》
(14+12+11+15)÷ 4 = 13
(14+12+11+15)÷4
=52÷4
答: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13(个) 空水瓶。
平均数13是表示四人中 每一个人实际收集了13 个瓶子吗?
平均数的意义
“13”是这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平均数并 不是每个学生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实际数量, 而是代表这4个同学收集瓶子数量的一种平均 水平。可能有的同学收集到的比这个数量多, 有的比这个数量少, 平均数是为了代表这组数 据的总体水平而创造出来的一个“虚拟”的数。
姓名
小红
从图中,你
知道哪些数
小兰
学信息?
小亮
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平均每人收集 了多少个?
姓名
小红
你能想办法
小兰
让每个人收
集的空水瓶
小亮
一样多吗?
小明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数量 / 个
2.下面是王叔叔家第二季度的用电情况。
月份
4
5
6
用电量/千瓦时 118
117
125
请你计算出王叔叔家第二季度平均每个
月用电多少千瓦时。 (118+117+125)÷3=360÷3=120(千瓦时)
答:王叔叔家第二季度平均每个月用电120 千瓦时。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周一 周二 周三 周四 周五 周六 周日
21 21 22 24 22 21 23 10 10 12 12 11 11 11
平均数
《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1)
《平均数》公开课一等奖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数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平均数”。
详细内容包括理解平均数的概念、计算方法以及应用平均数解决实际问题。
具体涉及教材第4.3节的内容,着重探讨如何通过计算数据集合的平均数来反映数据的一般趋势。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平均数的定义,掌握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
2. 学生能够运用平均数分析数据,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数据分析和数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在实际情境中的应用,以及如何处理数据集合中的异常值。
教学重点:平均数的计算方法和其在数据分析中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展示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计算器、练习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展示班级学生身高的数据,提问:如何衡量我们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学生思考,教师引导,导入平均数的概念。
2. 新知讲解(15分钟)介绍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通过例题讲解,演示平均数的计算过程。
3. 例题讲解(10分钟)展示例题:计算某小组5名学生数学成绩的平均分。
步骤解析,详细讲解计算平均数的步骤。
4. 随堂练习(15分钟)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 应用拓展(5分钟)案例分析:讨论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想法。
六、板书设计1. 平均数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例题解答步骤。
3. 练习题关键点。
七、作业设计(1)一组学生体重数据:50kg, 52kg, 55kg, 58kg, 60kg。
(2)一组商品价格数据:120元, 150元, 180元, 200元, 220元。
答案:(1)平均体重 = (50+52+55+58+60) / 5 = 54kg(2)平均价格 = (120+150+180+200+220) / 5 = 168元2. 讨论题:为什么平均数可以用来描述一组数据的中心趋势?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回顾课堂内容,学生是否掌握了平均数的计算和应用。
《平均数》PPT优秀教学课件1
演讲效果 95 95
权是百分数的形式 由上可知选手 B 获得第一名,选手 A 获得第二名.
(1)权能够反映某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权越大, 该数据所占的比重越大;权越小,该数据所占的 比重越小. (2)权常见的三种表现形式:①数据出现的次 数(个数)的形式;②百分数的形式;③连比的 形式.
例2 某跳水队为了解运动员的年龄情况,作了一次年龄调查,
14.某班为了从甲、乙两位同学中选出班长,进行了一次演讲答辩与民主 测评,A,B,C,D,E五位老师作为评委,对“演讲答辩”情况进行评价, 全班50位同学参与了民主测评,结果如下表所示:
成绩如下:
写作能力 普通话水平 计算机水平
小亮 小丽
90分 60分
75分 84分
51分 72分
将写作能力、普通话水平、计算机水平这三项的总分由原先按3∶5∶2
计算,变成按5∶3∶2计算,总分变化情况是( B)
A.小丽增加多
B.小亮增加多
C.两人成绩不变化 D.变化情况无法确定
12.(杭州中考)某计算机程序第一次算得m个数据的平均数为x, 第二次算得另外n个数据的平均数为myx,+ny 则这m+n个数据的平均数等于_____m_+__n______.
综合得分=演讲答辩分×(1-a)+民主测评分×a(0. 表1 演讲答辩得分表(单位:分)
听、说、读、写成绩按照 2:1:3:4 的比确定,这说明赋予各项成绩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以都能录取. 小明认为两个人的总分一样,所以都能录取.
A.小丽增加多
B.小亮增加多
10.如果一组数据a1,a2,…,an的平均数是2,
人教版 · 数学· 八年级(下)
第20章 数据的分析 20.1.1 平均数
新人教版八下课件20.1.1平均数1 吕
活动3
例2 一次演讲比赛中,评委将从演讲内容,演 讲能力,演讲效果三个方面为选手打分,各项 成绩均按百分制,然后再按演讲内容占50%, 演讲能力占40%,演讲效果占10%的比例,计 算选手的综合成绩(百分制)。进入决赛的前 两名选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 选手 A B 演讲内容 演讲能力 演讲效果 85 95 95 95 85 95
33 2 2
显然甲的成绩比乙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甲.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85 83 78 75 甲 73 80 85 82 乙 (2)如果这家公司想招一名笔译能力较强的翻 译,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 计算两名应试者的平均成绩(百分制).从他们 的成绩看,应该录取谁? 解:听说读写成绩按照2:2:3:3的比确定, 则甲的成绩为 85 2 83 2 78 3 75 3 79.5 2 233 73 2 80 2 85 3 82 3 乙的成绩为 80.7 2 233 显然乙的成绩比甲高,所以从成绩看,应该录取乙.
33 (1)该市7月下旬10天的最高气温的平均数是_____, 加权 这个平均数是_______平均数. 3 2 (2)在这十个数据中,34的权是_____,32的权是___.
你能说说算术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 的区别和联系吗?
1、算术平均数是加权平均数的一种特殊情 况(它特殊在各项的权相等) 2、在实际问题中,各项权不相等时,计算平 均数时就要采用加权平均数,当各项权相等 时,计算平均数就要采用算术平均数。
对手 勇士 太阳 76人 开拓者 森林狼 步行者 网 小牛 黄蜂 骑士
篮板/个 21 18 13 13 13 10 10 13 10 7
得分/分 22 27 22 32 36 38 36 36 22 27
《平均数》教学课件
知识讲授
五(1)班第一小组的男、女同学进行投篮比赛, 每人投10个球。他们投中的个数统计如下表。
男生投篮成绩统计表
学生 强强 迪迪 明明 欢欢 投中个数 5 8 7 8
女生投篮成绩统计表
学生 佳佳 丽丽 红红 亮亮 燕燕
投中个数 4 5 8 9 4
男生投的准一些还是女生投的准一些?
知识讲授
(4+5+8+9+4)÷5=6(个)(5+8+7+8)÷4=7(个) “6个”表示什么意思? 个人最好成绩在女生组,为什么平均数反而会更低呢? 男生投的准一些还是女生投的准一些?
知识讲授
2、这幅书法作品(如图所示) 是数学家华罗庚的的名言:弄斧 到班门,下棋找高手。某组同学 欣赏后,给这幅作品的评分如下 表比?
女生中有投进个 数最多的,也有 最少的,不能只 看多的比。
可以用平均数的大小来比较。男生平均每人投进 几个?女生呢?
知识讲授
1、男生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
男生投篮成绩条形统计图
(5+8+7+8)÷4=7(个)
投进总个数 人数
“移多补少”
知识讲授
女生平均每人投进的个数。
学生 强强 聪聪 佳佳 迪迪 明明 欢欢
评分 8
6
9 7 99
(8+6+9+7+9+9)÷6 =48÷6 =8(分)
知识讲授
1、下面是书法兴趣小组同学给上页那副作品的评分。 学生 A B C D E F G H 评分 8 7 9 9 10 8 8 5
该小组同学评分的平均分是多少?
(8+7+9+9+10+8+8+5)÷8 =64÷8 =8(分) 答:该小组同学评分的平均分是8分。
浙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3.1《平均数》ppt课件1
(2)解:三个班得分的加权平均数分别为: 8015 84 35 87 50 x1' 84.9(分) 15 35 50 9815 78 35 80 50 x 2' 82(分) 15 35 50 9015 82 35 83 50 x 3' 83.7(分) 15 35 50 答:三个班的排名顺序为801班,803班,802班
801班
802班 803班
(1)如果根据三项得分的平均成绩从高到底确定名次,
那么三个班级的排名顺序怎样? (2)如果学校认为这三个项目的重要程度有所不同, 而给予三个项目的权的比为15:35:50。以加权平均
数来确定名次,那么三个班级的排名顺序又怎样?
广播操比赛各项成绩 801班 802班 服装统一 80 98 动作整齐 84 78 动作准确 87 80
森林狼
步行者 网 小牛 黄蜂 骑士
姚明的十场比赛平均篮板为
(21 18 13 13 13 10 10 13 10 7)=12.8(个)
某果农种植的100棵苹果树即将收获.果品 公司在付给果农定金前,需要对这些果树 的苹果总产量进行估计. (1)果农任意摘下20个苹果,称得这20个苹果的总 质量为4千克.这20个苹果的平均质量是多少千克?
姚明的十场比赛平均得分为298分272236363836322227221011日期对手篮板个个得分分分22月25日日勇士212222月28日日太阳182733月22日日76人人132233月66日日开拓者133233月88日日森林狼133633月99日日步行者103833月14日日网网103633月16日日小牛133633月24日日黄蜂102233月27日日骑士7727看谁算得快
20.1.1 平均数(1) 大赛获奖精美课件 省一等奖课件
73×2+80×1+82×3+83×4 乙的平均成绩为 =80.4. 2+1+3+4 因为乙的平均成绩比甲高,所以应该录取乙.
上述问题(1)是利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平均成绩,其中的每个数据被认 为同等重要.而问题(2)是根据实际需要对不同类型的数据赋予与其重要程 度相应的比重,其中的 2,1,3,4 分别称为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权, 相应的平均数 79.5,80.4 分别称为甲和乙的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 权平均数. 一般地,若 n 个数 x1,x2,…,xn 的权分别是 w1,w2,…,wn,则 x1w1+x2w2+…+xnwn w1+w2+…+wn 叫做这 n 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二、新课教授 活动 2: 先由学生对上面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每组两个算式结果的大小关系, 并总结规律. 教师点评: 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除以一个正数的算术平方根, 等于它们商的算 术平方根. 一般地,二次根式的除法法则是: a = b a b(a≥0,b>0)
由等式的对称性,反过来: a a = (a≥0,b>0) b b 【例】教材第8~9 页例题
求该校八年级学生在这次数学考试中的平均成绩.下述计算方法是否合 理?为什么? 1 x=4×(79+80+81+82)=80.5 平均数的概念及计算公式: 一般地,如果有 n 个数 x1,x2,x3,…,xn,则有 x= 其中 x 叫做这 n 个数的平均数,读作“x 拔”. x1+x2+x3+…+xn , n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平均数
20.1.1
第1课时 平均数(1)
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 2.使学生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重点 会求加权平均数. 难点 对“权”的理解.
一、复习导入 某校八年级共有 4 个班,在一次数学考试中参考人数和成绩如下: 班级 参考人数 平均成绩 1班 40 80 2班 42 81 3班 45 82 4班 32 79
人教课标版三年下《平均数》课件
平均数与标准差的关系
总结词
标准差是方差的平方根,它也是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统计量。
详细描述
标准差与方差具有相同的性质和特点,即标准差越大,数据点越分散;标准差越 小,数据点越集中。标准差与平均数的关系是,当平均数增加或减少时,标准差 也可能会增加或减少,但标准差的变化幅度会小于平均数的变化幅度。
平均数与概率分布的关系
数值的个数。
考虑因素不同
加权平均数是将权数考虑在内的, 而平均数则没有考虑权数。
反映意义不同
加权平均数反映的是一组数据的总 体“平均水平”,而平均数则反映 的是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
02
平均数的应用
生活中的平均数
平均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将 一组数进行平均分配,例如分苹
果、分糖果等。
平均速度
02
注意近似计算可能带来的误差,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近似方 法。
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较
平均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平均水平”,而中位数则表示一组数据中间位置的数 值。
当数据量较大或存在异常值时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中位数相对于平均数更能反映数据的真实分布情况 。
在某些情况下,平均数和中位数可能存在较大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 统计量来描述数据的特征。
总结词
概率分布是描述随机变量取值可能性的数学模型,而平均数是概率分布的一个特征值。
详细描述
在概率分布中,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和概率密度函数决定了概率分布的形状和特征。平 均数是概率分布的一个特征值,它反映了随机变量的中心趋势。在正态分布中,平均数 位于概率密度函数曲线的对称轴上,并且曲线关于对称轴对称。因此,在正态分布中,
04
平均数的计算技巧
20-1-1 平均数(1)(教学课件)-2022-2023学年八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
由上可知选手B获得第一名,选手A获得第二名.
某公司欲招聘一名公关人员,对甲、乙两位应试者进行了面试和笔试,他
们的成绩(百分制)如下表所示:
(1)如果公司认为面试和笔试成绩同等重要,从他们的成绩看,谁将被录取?
(2)如果公司认为,作为公关人员面试成绩应该比笔试成绩更重要,并分别
赋予它们6和4的权,计算甲、乙两人各自的平均成绩,谁将被录取?
2x3+5、 2x4+5、 2x5+5的平均数是( C )
A. a
B.2a
C.2a+5
D.无法确定
4.在一次青年歌手大奖赛上,七位评委为某位歌手打出的分数(10分制)如下:
9. 5,9.4,9.6,9.9,9.3,9.7,9.0,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后,所剩
数据的平均数是( D )
A.9.2
1.理解数据的权和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体会权的作用;
2.明确加权平均数与算术平均数的关系,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重
点、难点)
平均数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__________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
1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我们把=
ҧ (x1+x2+…+xn)叫做这n个数的
均数79.5,80.4分别称为甲和乙的听、说、读、写四项成绩的加权平均数.
一般地,若n个数x1,x2,…,xn的权分别是w1,w2,…,wn,则
x1w1 x2 w2 … xn wn
x
w1 w2 … wn
叫做这n个数的加权平均数.
权的英文是weight,有表示数据重要程度的意思.
手的单项成绩如下表所示,请确定两人的名次.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平均数(第一课时)(课件)
她们说得对吗?
有三筐桔子,平均每筐24个。 第一筐大于24个,第二筐大于 24个,第三筐小于24个。
我国不少城市规定:每名乘客可以免费带一 名身高不足120的儿童乘坐车、船。篮球运 动员姚明发现他女儿7岁时身高已知达到 160厘米,所以他建议把规定修改为160厘 米以下比较合理。
平均水平8
平均数变大
A:9米 B:37米 C:43米
最小数<平均数<最大数
学以致用
大成小学校级田径队决定从明明和亮亮中选拔一人参加区级男子乙 组垒球比赛。
明明 亮亮
测试1 35米 42米
测试2 36米 40米
测试3 37米 43米
测试4 38米 41米
测试5 39米 9米
平均成绩 37米 35米
如果你是教练,你会选谁参赛?
移多补少
一 二 三四 五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第六天的跳绳水平
个数 5 8 9 6 12
8
(5+8+9+6+12)÷5=8(个)
次数 个数
一二三四 7 9 10 6
第七天的跳绳水平 8
(7+9+10+6)÷4=8(个)
活动二
次数 一 二 三 四 五 第七天跳绳水平 个数 7 9 10 6
第五次她可能跳了几下?平均数会 发生变化吗?
学以致用
大成小学校级田径队决定从明明和亮亮中选拔一人参加区级男子乙 组垒球比赛。
测试1 测试2 测试3 测试4 测试5 平均成绩 明明 35米 36米 37米 38米 39米 37米
学以致用
大成小学校级田径队决定从明明和亮亮中选拔一人参加区级男子乙 组垒球比赛。
【课件】1 平均数
反馈练习巩固新知
1.小颖家去年的饮食支出为3600元,教育支出为1200 元,其他支 出为7200 元。小颖家今年的这三项支出依次比去年增长了9%, 30%,6%,小颖家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增长的百分数是多少? 以下是小明和小亮的两种解法,谁做得对?说说你的理由。 小明:( 9%+ 30% + 6% ) ÷3 = 15% 小亮:( 9%×3600+ 30%×1200+ 6%×7200 )÷
北京金隅队
广东东莞银行队
号码 身高/cm 年龄/岁
号码 身高/cm 年龄/岁 哪支球队队员身
3
188 35
6
175 28
7
190 27
8
188 22
9
196 22
10
206 22
3
205 31
材更为高大?
5
206 21
6
188 23
7
196 29
8
201 29
9
211 25
12
195 29
10
190 23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解:(1)A的平均成绩为(72+50+88) ÷3=70分;
B的平均成绩为(85+74+45)÷3=68分; C的平均成绩为(67+70+67)÷3=68分; 由70>68, 故A将被录用.
合作交流探究新知
(2)根据实际需要,公司将创新、综合知识和语言三项测试 得分按4∶3∶1的比例确定各人测试成绩,此时谁将被录用?
平均数(1)(课件)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
课堂练习
下面是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学习用品的情况。
姓名 本数
小红 9
小王 6
小明 7
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9+6+7+8+15)÷5
=45÷5 =9(个) 答:平均每人捐了9个。
小丽 8
笑笑 15
注意:
笑笑4班的跳绳平均成绩是95个,小明3班的 跳绳平均成绩是88个,那么小明和笑笑谁跳 的更多?
我们求出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是表示他们四 人中某一个人实际收集了13个瓶子吗?
姓名
小红
14个
小兰
12个
小亮
11个
小明
15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 1 2 3 4 5 6 7 8 9 1 1 1 1 1 1 数量 / 个 0 1 2345
平均数并不是每个人收集 的实际数量,每个人收集 的数量可能比平均数多, 或者少,或者相等。但平 均数一定在最小的数与最 大的数之间,随数据的变 化而变化。
平均数
学习目标
1、学会寻找平均数的方法。 2、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预习反馈
同学们,思考一下,七个小矮人的平均身高是50厘米,后来白雪公主来了, 他们8个人的平均身高变为65厘米那么白雪公主的身高是——厘米
先来了解一下平均数的含义和求法:
1、平均数可以反应一组数据的情况。平均数 是一组数据平均水平的代表,而不是具体的 某一个数据。 2、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求平均数。 3、还可以用“总数÷总份数”的方法求平均 数。
首先我们不能确定谁更多,因为平均数只能 反映两个班级学生跳绳的总体情况,是一个虚拟 的数,不能确定个别对象的跳绳数量,所以不能 确定谁更多。
数量关系式: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了解过后,我想同学们应该有解题思路了吧:
课件《平均数》优秀PPT课件 _人教版1
72分
D.
乙:(80×4+70×3+80×3)÷(4+3+3)=77(分);
某校学生会决定从三名学生会干事中选拔一名干事,对甲、乙、丙三名候选人进行了笔试和面试,三人的测试成绩如下表所示:
第六章 数据的分析
(2)根据实际需要,学校将笔试、面试、民主测评三项得分按照4∶3∶3的比例确定个人成绩,三人中谁的得分最高?
估计这次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
估计这次数学竞赛的平均成绩是( )
C. 37.7件 乙:(80×4+70×3+80×3)÷(4+3+3)=77(分);
36件
如果将创新能力、计算机能力、公关能力三项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最终得分,则本次招聘中应试者
将被录用(填
D. 38件 “甲”或“乙”).
电( C )
A. 41度 B. 42度 C. 45.5度 D. 46度
4. 统计某车间一周里加工一种零件的日产量的情况:有
8
D.
根据录用程序,学校组织200名学生采用投票推荐的方式,对三人进行民主测评,三人得票率如扇形统计图所示,每得一票记1分(没
有89弃分权2,天每位是同学只3推5荐件1人,). 有1天是41件,有4天是37件,这周里平均日
“甲”或“乙”).
将被录用(填
如果将创新能力、计算机能力、公关能力三项得分按5∶3∶2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最终得分,则本次招聘中应试者
将被录用(填
“甲”或“乙”).
(2)甲:(75×4+93×3+50×3)÷(4+3+3)=72.
解:根据已知条件,得小红家4月初连续7天的每天用电量分别为3度,4度,5度,6度,3度,4度,3度.
平均数课件(1)
这种求法对吗?为什么?
错误
(90+70)÷2=80(分) 因为80是 90、70这两个数的平均数,而 两个小组合在一起,应求32个数的平均数.即:
(2×90+30 30×70)÷(30+2 )
=71.5(分)
正确
பைடு நூலகம்
实际上,一组数据里的各个数据的“重要程度”未 必相同,反映一个数据重要程度的数,我们给它起名叫 “权”.
解:0.15+0.21+0.18 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为 错误 正确 x=------------=0.18 3 0.15x15+0.21x7+0.18x10 x=------------------ ≈0.17 15+7+10 答: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 0.18公顷。 答:这个市郊县的人均耕地面积大约是0.17公顷。
20.1 数据的集中趋势
温故知新
1、求1,2,3,4,5的平均数
1 2 3 4 5 15 3 5 5
2、已知a,4,5这三个数的平均数是4,则 a= 3 . a+4+5=4x3 平均数的概念:
一般地,对于n个数x1,x2,…,xn, 我们把 x1+x2+…+xn 叫做这n个数 n 的算术平均数,简称平均数. 记为 X x +x +…+x 1 2 n 读作 “ x拔”即: . X= n
例3:一家公司打算招聘一名英文翻译,对甲乙两名应试者 进行了听、说、读、写的英语水平测试,他们的各项成绩(百 分制)如下:
应试者 听 说 读 写
甲
乙
85
73
78
80
85
四年级下册《平均数》课件
几何平均数的计算
总结词
几何平均数是所有数值相乘后开n次方根,其中n是数值的 数量。
详细描述
几何平均数的计算公式为 $(prod_{i=1}^{n} x_i)^{frac{1}{n}}$,其中 $n$ 是数值的数量,$x_i$ 是各 个数值。
举例
如果一个班级有5名学生,他们的成绩分别是80、85、90 、95和100,那么他们的几何平均成绩是 $(80 times 85 times 90 times 95 times 100)^{frac{1}{5}} = 90$。
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练习题一:简单算术平均数的计算
01
总结词
理解简单算术平均数的概念数,例如 [1, 2, 3, 4, 5]
03
答案解析
简单算术平均数是将一组数加起来,然后除以这组数的个数。对于这组
数 [1, 2, 3, 4, 5],总和是 15,个数是5,所以平均数是3。
04
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工资收入的计算
总结词
工资收入的计算是平均数在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应用之一。
详细描述
在计算公司员工的工资时,通常会使用平均数来确保所有员 工得到公平的报酬。通过计算平均工资,公司可以了解员工 的整体收入水平,并据此制定合理的薪酬方案。
消费水平的比较
总结词
消费水平比较是平均数在市场分析中的重要应用。
平均数与中位数的比较
定义不同
反映信息不同
平均数是所有数值的和除以数值的数 量,而中位数是将一组数值从小到大 排列后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值。
平均数反映数据集的整体“平均水平 ”,而中位数则反映数据集的“中心 位置”。
适用范围不同
平均数适用于描述具有相似特征的数 据集,而中位数适用于描述具有明显 差异的数据集。
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平均数(课件)
移多补少
145 145
145 145
140 142 145 148 150
3 5
答: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145厘米。
四3班第一组五名男生的身高如下表:
姓名小林Βιβλιοθήκη 身高/厘米150 140 多10
小宁
小力
小军
小平
142
140
145
148
140
140
140
多2
多5
多8
10+2+5+8 =25(厘米)
四3班第一组五名男生的身高如下表:
总时间
240÷30=8(小时) 240÷20=12(小时) 8+12=20小时
答:这艘船在两个码头之间往返一次平均每小时行24千米。
某旅馆要定制一批新床,如果按照旅客的平均身高定制床的长度,这样合理吗?
不合理
平均数是在最大数与最小 数之间的一个数据。
如果按平均身高来定制新床, 那么身高大于平均身高的那 部分旅客用起来就不方便了。
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求平均数的方法
移多补少 先合后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四3班第一组五名男生的身高如下表:
姓名
小林
小宁
小力
小军
小平
身高/厘米 150
142
140
145
148
这一组同学的平均身高是多少厘米?
先合后分 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150+142+140+145+148 )÷ 5 =725÷5 =145(厘米)
平均数?
A BC
平均数?
平均数
6.1平均数 说课课件 (共16张PPT)2024-2025学年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八年级上册.ppt
教学过程
04 巩固新知
设计意图
再次体会加权平均数的应 用,感受数学就在身边,体现 数学的价值. 并引导学生学会 自我评价、自我矫正、自我完 善.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过程
05 盘点收获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设计意图
通过回顾反思,总结知识, 提炼方法,进一步明确本节的主题 和中心环节. 教师寄语既是对知识的提升,又给 学生以启迪和鞭策,实现对学生的 情感和价值观的教育,并让学生感 受数学的诗意.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本节课以生活情境为载体,以问题解决为主线,以数学活动的形式 展开.其中通过对巧克力平均单价问题的反复探讨,突破了重难点;而 选班长问题作为本节课的主线,不仅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和掌握, 也培养了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 由于选材贴近学生生活,具有一定的趣味性,所以本节课学生的兴 趣很浓,都积极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在这些数学 活动中,学生不仅巩固了知识,锻炼了能力,也感受到了数学的魅力.
重点与难点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学重点
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 的概念.
教学难点
对数据的“权”的理解.
突破难点的关键:让学生参与探索,小组合作交流心得体会。
教学策略 学生主体 教师主导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 法 学法 本节课的教学方法情境--问题教学法. 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教材地位作用
教材分析 教学策略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地位 作用
本节课是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第六章第一节第1 课时.主要内容是理解算术平均数、加权平均数的概念,会求一 组数据的算术平均数和加权平均数,能解决有关平均数的实际问 题,发展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达成有关的情感态度目标.
平均数平均数课件ppt
$(\prod_{i=1}^{n} x_i)^{\frac{1}{n}}$
调和平均数
定义
将一组数据的倒数和的倒数称为调和平均数。
公式
$(\frac{1}{x_1} + \frac{1}{x_2} + ... + \frac{1}{x_n})^{-1}$
03
平均数的应用
国民经济核算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财务管理
投资收益
在投资领域,平均数被用来衡量投资组合的收益水平,帮助投资者做出理性的投 资决策。
财务分析
通过计算财务比率、制作财务比率图表等手段,利用平均数对企业的偿债能力、 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分析和评价。
市场调研
消费者调查
在市场调研中,平均数常被用来反映消费者对产品或服务的 整体评价和满意度。
市场分割
通过计算各个市场部分的平均收入、平均消费水平等指标, 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消费者行为。
04
平均数的局限与不足
不能反映极端值
平均数不能真实反映数据分布的实际情况。当数据集中存在 极端值时,平均数会受到极大影响,导致结果失真。
例如,在衡量收入水平时,如果一个国家中只有极少数人拥 有极高收入,而大多数人的收入较低,那么平均收入会受到 这些高收入人群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全国人民的收入水平 。
平均数平均数课件ppt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什么是平均数 • 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 平均数的应用 • 平均数的局限与不足 • 平均数与其他统计指标的关系 • 平均数的实际案例分析
01
什么是平均数
定义与计算
平均数的定义
平均数是一组数据的总和除以数据个数,是表示数据集中趋 势的统计量。
《平均数》ppt课件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个)
10月18日
11
10
9
8
7
6
5
4
3
2
1
0
李
张
王
陈
小
晓
钢
明
宇
杰
学生活动: 观察男生成绩统计图,
想一想,怎样使他们每人套 中的个数相等?
04
任务二
男生套圈成绩统计图
(个)
11
10 9
9
8
77
6
7 6
6
5
4
3
2
1
0
李
张
王
陈
小
晓
钢
明
宇
杰
可以把多的补给 少的。
男生平均每人套 中7个。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学校象棋队七名队员的体重如下表,求出七名队员的平均身高。
姓名 王强 刘平 李海 孙亮 陈冬 肖俊 赵斌
体重/kg 52
29 48
33 37
32 35
(52+29+48+33+37+32+35)÷7
=266÷7
=38(kg)
答:七名队员的平均身高是38kg。
06
23×4+35×4-29×7
=92+140-203
=232-203
=29
答:中间那个数是29。
06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把第5次的( 1 )个给第1次,第5次的( 2
第2次,再把多出来的
( 1 )个给第4次,
5次的数量同样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均数(一)课件篇一:平均数课件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谈话引入:(出示幻灯教师家的书橱)现在我的书架上上层有12本书,下层有10本书,我想请同学帮忙,重新整理一下,使每层书架上的书一样多。
2.感知(1)学生思考,想象移的过程。
(2)教师操作并问:现在每层都有11本书了,这个11是它们的什么数?(3)师:像这样把几个不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先合并再平分等方法,得到的相同数,就是这几个数的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4、教学例1(1)、出示情景图,收集数学信息师: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学校三年级2班的第一小组同学利用课余时间收集矿泉水瓶,做环保小卫士,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统计图。
从图中你知道哪些数学信息?生:小明收集15个,小亮收集11个/生: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师: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你是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的?生:就是让我们求出平均数。
师:你同意他的说法吗?你是怎样理解的?(2)利用情境图,处理数学信息A: 移多补少师:怎样才能让他们收集的瓶子变得一样多呢?利用这个统计图,你们有什么办法解决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矿泉水瓶这个问题?生:小明给小亮2个,小红给小兰一个,他们收集的个数就一样多了。
都是13个师:这13个是不是他们每个人实际收集的瓶子数量?(不是)那么13应该叫做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B:先求和再平均分师:如果没有这个统计图,这四位同学只是告诉你自己收集了几个瓶子,你还其它方法求出他们平均每个人收集多少个瓶子吗?生:先求和再除以4.就可以求出他们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瓶子。
生:14+12+11+15=52(个)52÷4=13(个)师:13是这组数的什么数?(平均数)生:13就是14、12、11、15这组数的平均数C:理解平均数是一个不“真实”的数。
师:平均每人收集13个瓶子,表示每个同学都收集13个瓶子吗?你能举举例子说说吗?生:不是生:他们平均每人收集13个,但是小明实际收集了15个,小兰实际收集了12个。
师:这个平均数和平均分不一样,平均数比较好的表现了这一小组的整体水平,并不表示每一个人真的收集了13个瓶子师:现在同学们来观察平均数13和原来这一组数,你发现了什么?生1:小红和小明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多的,小兰和小亮收集的瓶子个数比平均数少。
生2: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生3:“平均数是一个虚的数,比最小的数大一些,比最大的数小一些,在它们中间。
” 生4:“平均数不是某一个人具体的收集瓶子数量,它代表的是几个人收集瓶子的平均水平。
” D:归纳“平均数”的含义师:同学们,你们真是太棒了!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平均数的大小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
它不是一个“真实”的数,而是表示的是这组数的平均水平,并不一定这一组数都等于平均数,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
E: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知道平均数在生活中的运用。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说一说求平均数有几种方法?根据学生回答板书:1、移多补少2、先求和再平均分师:虽然这两种方法都可以求出平均数,但是我们做题时要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方法。
数量少,相差不大,用移多补少的方法简单;数量多,相差大,用先求和再平均分。
师:用平均数表示一组数据的情况,有直观、简明的特点,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要用到。
如平均产量、平均速度、平均成绩、平均身高等等。
三、巩固应用1、算一算在一次数学测验中,小芳得了98分,小强得了96分,小明和小兰都得91分。
你能算出这四位同学的平均成绩吗?2、辨一辨(1)白沙县第一小学的老师平均年龄是38岁,那么王老师一定是38岁。
(2)白沙县第一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
陈良同学不可能捐4元。
3、想一想:星期天,小丽高高兴兴去学游泳。
她碰到一个难题,原来游泳池的水平均深是126厘米,小丽身高134厘米,她在这个游泳池中学游泳会有危险吗?□会□不会□可能会□可能不会师:平均水深只是一个代表数,他的实际水深并不知道,可能比126厘米高,可能比126厘米深,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四、全课总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五、拓展延伸,深化提高篇二:平均数教学--《平均数》教学案例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第6册139页——141页。
案例背景分析:教学目标:一、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
三、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平均数是个“虚拟的数”,它不是“真实的数值”,它代表着总体趋势,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一个中间状态的数量。
对于正处于直观形象思维占优势的中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平均数”有着一定的思维难度。
而平均数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是非常广泛的,求平均数的方法对于学生来说也并不难,所以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
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
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以后,就应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生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
因此,我放弃了教材中原有教材的编排。
而是通过学生熟悉并亲身体验的拍球比赛来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的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给学生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片段一、创设情境,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1、师:前几天我们班举行了一次拍球比赛。
(课件出示比赛场面。
)师:老师选了两个小组在3秒钟内参加拍球比赛的情况,大家判断一下哪组获胜了?出示两组同学3秒钟内参加拍球比赛的情况。
A组B组师:为什么?生1:A组一共拍了18个,B组一共拍了24个。
师:你从2组的总数上来考虑,也就是哪一组拍球的总数多,哪一组就获胜。
这是个好方法。
师:还有其他方法吗?生2:任钰洁9个比徐昊晨7个多,俞凯11个又比盛晶钰5个多很多,这样比较应该是B组获胜。
师:你是分析了双方选手之间的对应实力,这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师:那么我可以宣布B组胜利了,赞成吗?2、课件出示:A组B组师:后来我也加入了A组,我3秒钟内拍了10个球,现在你算算我们A组一共拍了几个?(28个)师:现在A组的总数比B组多了,我可以宣布A组获胜了,赞成吗?生:不行师:为什么?总数不是A组多吗?生:人数不等,不公平。
(设计意图:从学生喜欢的并实际操作过的拍球比赛入手,使学生通过活动感受到平均数问题就在身边,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让学生根据信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究问题的好习惯,自然渗透了“数学知识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应用思想。
)师:当人数不相等的时候,比总数不公平,那我们该比什么才公平呢?生1:每组分别平均每人拍了几个。
生2:两组的平均数。
师:今天我们就要来认识一个新朋友,它的名字就是平均数。
(板书课题)师:现在你心中想了解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生1:什么是平均数?生2:平均数有什么作用?生3:生活中平均数在哪里???师:同学们提的问题都非常好,这也是我们今天所要来研究的平均数的知识。
(设计意图:在学生在比较两组数据中,从“个别比”、“比总数”,当人数不等的时候,比较进入矛盾的提升,在这样的矛盾激化中,学生自然而然,在实际生活的需要中请出了比较“平均数”。
这样有层次的比较,使学生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并认识到比较“平均数”更为科学、合理、公平,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入更为深入。
)片段二、在求平均数的方法中,深刻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师:认识平均数之前,首先请你想个办法使A组每人拍的个数变成一样多。
在你的作业纸上画一画、找一找、算一算。
先独立思考,再到小组里交流想法。
生:我是用图来表示的,只要把邵老师的1个球移给周琪凯,再把2个给盛晶钰这样每人拍的球数就是7个,就一样多了。
一生上台演示。
(结合操作演示)师:现在我们看看, A组每人拍球的数量变得一样多了吗?生:一样多了。
师:那现在他们都是几了?(7个)师:像这样把一些不相同的数7、6、5、11变得一样多,这个一样多的数7就可以叫做是7、6、5、11他们的平均数。
(边说边板书:不相同一样多7、6、5、11 7(平均数)师:他刚才是怎么移才得到一样多的啊?你看清楚了吗?师:喔,其实就是把多的移出来,补到少的里面去。
师:我们可以给这个过程起个名字,想想可以叫什么?这个过程我们可以叫“移多补少”。
(板书)移多补少师:在刚才移的过程中,你觉得什么变了?师:那么什么没变呢?总数不变(边说边完整板书:不相同移多补少(设计意图:根据使每组拍球个数变得一样多,从而引出对“平均数”意义的初步理解。
在“移多补少”这种方法的操作中,把书从不同,变成一样多。
让学生也经历了A组“平均数”的产生,从而为平均数意义的理解有了一个形象直观的操作过程。
使学生对“平均数”理解更为形象。
)片段三、理解平均数的本质含义师:那么这个平均数7个和徐昊晨小朋友拍的7个有区别吗?师:徐昊晨小朋友拍的7个表示什么?生:他一个人拍的实实在在的数量。
师:这个平均数7在这里表示什么意思?生:表示A组平均每人拍一样多的数量,可以表示整个组的平均水平。
师:是啊,而徐昊晨小朋友拍的7个只表示他个人实际拍的数量,而这个平均数7个是表示整个组的平均水平。
(设计意图:这2个“7”的比较,使学生从具体情境中区分了“平均数”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个“虚拟的数”,它不是“真实的数值”,它可以代表着总体趋势,整体平均水平,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一个中间状态的数量。
)师:如果把我们全班56名学生参加比赛,再用移多补少的方法来算平均数,你觉得怎么样?师:那你还有什么其他方法来求出刚才A组的平均数呢?生:可以用(7+6+5+10)÷4=7(个)师:这个7+6+5+10表示什么?那么这个4又表示什么呢?生:7+6+5+10表示出四人一共总数,4表示人数。
师:噢,你是先把四人的总数合起来再平均分。
我们可以说是先总后分。
师:得到的数一样多吗?这样做行吗?师:看来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灵活选择求平均同样多(平均数)数的方法。
(设计意图:根据不同情景,让学生灵活选择求平均数的方法,在方法的探究中进一步加深对“平均数”的理解。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方法。
师:那么现在请你来猜猜B组的平均数将会在哪两个数之间?师:它会大于11或者小于4吗?师:为什么?生:因为B组的平均数是B组成员的数据之间的,不可能比最大的11大,也不可能比最小4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