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的肝转移PPT课件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结直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全身化疗0~38% 多种因素影响对生存期的解释
Radiofrequency Ablation(1)
➢ 原理:细针插入-电流-热 ➢ 方式:腹腔镜或经皮或剖腹手术 ➢ Curley报道123例不能手术患者169个肝
转移灶,中位直径3.4cm 无治疗相关死亡 不良反应发生率2.4% 中位随访15个月,局部复发率1.8%(3个) 34例患者出现新的转移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自然病程(2)
生存率与肝脏受累程度呈负相关
肝脏为唯一转移部位的252例患者
广泛转移 单侧多发 单一
1年生存率 40% 60% 67%
3年生存率 4% 5% 21%
治疗手段
❖ 化疗 ❖ 手术 ❖ 其他局部治疗手段
化疗
5-Fu Oxaliplatin Irinotecan Cetuximab Bevacizumab RR>50%,延长生存期
<5 >30
70* 0.0001
56*
*为2年生存率
术后分期系统
❖ I期: 肿瘤局限且边缘清晰 ❖ II期: 主要血管或胆管受累或区域性扩散 ❖ III期: 转移至淋巴结或区域外的部位 ❖ 3年生存率 I期 66%
II期 58% III期 0
提高结直肠癌肝转移手术疗效 的办法
❖严格选择手术患者
❖对术后复发危险性较高的患 者进行有效的辅助治疗
概况
❖ 结直肠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 ❖ 初次诊断时10%~25%的患者有肝转移
1/4转移灶呈单结节或局限于 单个肝叶或肝段 ❖ 可手术的患者40%~70%出现肝转移
30%为唯一的复发转移的部位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特点
❖ 胃肠肿瘤 ❖ 其他肿瘤
结直肠癌 30%肝转移是唯一的 首发转移

晚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学习ppt

晚期结直肠癌的诊断及治疗学习ppt
Nordlinger B annnals of oncology 201209
不可切除肝转移新辅助治疗的作用
有效率↑→切除率↑→生存率↑
13
转移性结直肠癌的治疗
1、新辅助治疗 2、解救治疗
14
晚期大肠癌的治疗 从单药到多种选择 - 整体规划治疗之路
▪ 药物:
5-Fu, 希罗达,S1,草酸铂,CPT-11,雷替曲塞 贝伐单抗,西妥昔单抗 …..
Complete response: Partial response:
7 (3.8%) 73 (40.1%)
Stable disease:
64 (35.2%)
Progressive disease:
12 (6.6%)
8 progressed after 3-4 cycles, 3 were resected 4 progressed after 6 cycles, 1 was resected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in eligible patients
100 90 80 70 60 50 40 30 20 10 0 0 ON
125 171 115 171
HR= 0.77; CI: 0.60-1.00, p=0.041
Periop CT
+8.1% At 3 years
晚期大肠癌治疗的策略
▪ 开始就要综合考虑整体规划治疗 ▪ 权衡各个治疗阶段疗效和毒性的利弊
17
整体规划 合理安排
选择一线治疗方案时,要计划好后续治疗的选择 不能治愈者,一个方案不一定用到疾病进展,可以在疾
病进展前更换为下一个治疗方案; 强烈治疗与维持治疗期交替 -- 治疗的时限问题

直肠癌及其转移PPT课件

直肠癌及其转移PPT课件

病因及危险因素
病因
直肠癌的确切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但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等 多种因素有关。
危险因素
包括年龄、家族史、慢性炎症性 肠病、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吸烟 和饮酒等。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直肠癌患者早期可能无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便血、排便习惯改 变、腹痛、腹部肿块等症状。
诊断
直肠癌的诊断主要依赖于肠镜检查、病理活检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其中,肠 镜检查可以直接观察病变部位并取活检进行病理诊断,是确诊直肠癌的金标准。
体重下降
由于肿瘤消耗体内营养,患者 可能出现体重下降。
发热
肿瘤坏死或继发感染时,患者 可能出现发热。
并发症
01
02
03
肠梗阻
肿瘤增大可能阻塞肠道, 导致肠梗阻,表现为腹胀、 腹痛、呕吐等。
肠穿孔
肿瘤侵犯肠壁可能导致肠 穿孔,引起急性腹膜炎, 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肌紧 张等。
肝转移
直肠癌容易转移至肝脏, 表现为肝区疼痛、黄疸等。
02
直肠癌的转移途径
局部浸润与扩散
直肠壁内浸润
癌细胞沿直肠壁内淋巴管、血管及神经周围间隙浸 润,累及肠壁各层。
邻近器官浸润
癌细胞可突破浆膜层,直接侵犯邻近器官如前列腺 、膀胱、子宫、阴道等。
盆腔内浸润
癌细胞脱落种植于盆腔内,引起盆腔内转移。
淋巴道转移
01
02
03
04
直肠上淋巴结
位于直肠上动脉周围,收纳直 肠上部的淋巴管。
直肠癌及其转移ppt课件

CONTENCT

• 直肠癌概述 • 直肠癌的转移途径 • 直肠癌转移的临床表现 • 直肠癌转移的诊断与评估 • 直肠癌转移的治疗策略 • 直肠癌转移的预防措施

结肠癌肝转移课件

结肠癌肝转移课件

02
手术方式:肝切除术、
肝移植术、腹腔镜手术
03 手术风险:出血、感
染、术后并发症
术后护理:抗感染、止
04 痛、营养支持、监测病

化疗
01
化疗药物:氟尿嘧
啶、奥沙利铂等
02 化疗周期:每2-3
周进行一次
03
化疗副作用:恶心、
04
化疗效果:提高生
呕吐、脱发等
存率,延长生存期
放疗
放疗方法:立体 定向放疗、三维
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
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学会
自我调节和放松
定期体检
01
定期进行结肠镜检查,发现 早期病变
02
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发现 早期肝转移
03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如饮食 均衡、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
04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 过度紧张和焦虑
早期发现和治疗
定期体检:早期发现 结肠癌肝转移的迹象
肝转移的临床表现
1
肝区疼痛:肝转 移患者可能出现 肝区疼痛,表现 为持续性钝痛或
刺痛2Leabharlann 黄疸:肝转移患 者可能出现黄疸, 表现为皮肤、巩
膜黄染
3
腹水:肝转移患 者可能出现腹水, 表现为腹部膨隆、
呼吸困难
4
肝功能异常:肝 转移患者可能出 现肝功能异常, 表现为转氨酶、
胆红素升高等
肝转移的诊断方法
01
演讲人
结肠癌肝转移 概述
结肠癌肝转移 的预防
结肠癌肝转移 的治疗
结肠癌肝转移概述
结肠癌肝转移定义
结肠癌肝转移是指结肠癌细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系统 转移到肝脏的过程

结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结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15%+
resectable
chemotherapy
chemotherapy 5 y survival: 5%
5y Survival: 5%
5 y survival: 20-40%
新辅助化疗优势

患者体内化疗药物的药敏试验 清除微小转移灶
观察甄别出快速进展病例
提高R0切除率?并减少切除的正常肝组织 延长生存期?
Adam R et al,Ann surg.2004;240:644-657
Resection of liver metastases: non-select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targeted/cytotoxic agents
First author Folprecht 21 Diaz Rubio Rougier Fisher Hurwitz Hoff N Regimen 67% 79% 45% 78% 35% 45% 70% RR Resection rate 19% (24%)* 19% 21% 22% (<2% resection) 19% Cetuximab/irinotecan /AIO 43 42 27 411 412 21
Comparison of R0 resections between strata technically non-resectable and ≥ 5 liver mets: p=0.14
手术前化疗时限
化疗时间
最佳选择时间?
The relation between duration of preoperative chemotherapy and perioperative morbidity

结直肠癌ppt课件

结直肠癌ppt课件
侵犯骶前神经可出现骶尾部剧烈持续疼痛;
晚期出现肝转移时可有腹水、肝大、黄疸、贫 血、消瘦、浮肿、恶病质
34
大便潜血检查
大规模普查时或对一定年龄组高危人群作为结、 直肠癌的初筛 手段。
直肠指检
是诊断直肠癌最重要的方法 :指检可查出癌
肿的部位、距肛缘的距离及癌肿的大小、范围、 固定程度、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
经动脉灌注、门静脉、静脉途径给药、术后 腹腔置管灌注给药及温热灌注化疗等作为根 治性手术 的辅助治疗可提高5年生存率
基因治疗、导向治疗、免疫治疗等, 疗效尚 待评价。
低位直肠癌形成肠腔狭窄且不能手术者,可 用电灼、液氮冷冻和激光凝固、烧灼等 局部治疗或放置金属支架,以改善症状。
es手术; 2.清扫已转移的两侧腹股沟淋巴结; 3.如无转移,术后双侧腹股沟区施行预防性 放疗。
1.癌肿侵犯致肠管狭窄,初时大便变形,变细; 2.当肠管部分梗 阻后,有腹痛、腹胀、肠鸣音 亢进等不全性肠梗阻表现.
大便表面带血及粘液;甚至脓血便;
症状出现频率:便血80%一90%、
癌肿破溃感染症状型
便频60%一70%、 便细40%、 粘液便35%、
肛门痛20%、里急后重20% 便秘10%
其它
癌肿侵犯前列腺、膀胱,可出现尿频、尿痛、 血尿;
20
治疗3
结 肠 癌 右侧结肠癌 并 发 急 性 肠 梗 阻 左侧结肠癌 的 手 术
1.病人情况许可‘可作右半结肠切除一 期回肠 结肠吻合术; 2.如病人情况不许可,则先作盲肠造口 解除梗阻,二期手术行根治性切除; 3.如癌肿已不能切除,可切断末端回肠, 行近切端回肠横结肠端侧吻合,远切端 回肠断端造口。
23
第六节 直肠癌 (Carcinoma of rectum)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雷替曲塞在结直肠癌肝转移及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中的应用课件

05
雷替曲塞在原发性肝癌介入治疗 中的应用
雷替曲塞在介入治疗中的给药方式与剂量
给药方式
雷替曲塞通常采用动脉灌注或栓塞的方式给药,直接将药物送至肿瘤部位,以提高药物浓度和疗效。
剂量
雷替曲塞的剂量根据患者的体重和病情而定,一般采用标准剂量范围,但具体剂量需根据医生建议和 患者情况调整。
雷替曲塞在介入治疗中的疗效评估
吸收
雷替曲塞口服后迅速吸收,约2小时达到血 药峰浓度。
代谢
雷替曲塞主要通过肝代谢,代谢产物无活性 。
分布
雷替曲塞广泛分布于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 脊液。
排泄
雷替曲塞及其代谢产物主要通过粪便排泄, 部分通过肾脏排泄。
02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现状与挑 战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机制
结直肠癌肝转移是指结直肠癌细 胞通过血液或淋巴管扩散到肝脏 ,并在肝脏内生长和繁殖的过程
药物相互作用
雷替曲塞可能与其他药物发生相 互作用,影响疗效和安全性,需 注意避免或谨慎使用。
04
原发性肝癌的治疗现状与挑战
原发性肝癌的发病机制
肝炎病毒感染
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大部分存在 乙型肝炎或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史 ,这些病毒可导致肝脏慢性炎症
,进而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
遗传因素
原发性肝癌具有一定的家族聚集 性,部分患者存在遗传易感性,
药物不良反应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包括恶心、 呕吐、腹泻、发热等,但多数不良反应轻微且可控。
01
肝功能损害
雷替曲塞介入治疗可能导致肝功能损害 ,需密切监测肝功能指标,及时调整治 疗方案。
02
03
过敏反应
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过敏反应,如皮疹 、呼吸困难等,需密切观察并及时处 理。

2024年度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2024年度直肠癌优秀课件pptx
病理分级
根据肿瘤细胞的分化程度进行分级,分化越差,恶性程度越高,预后 越差。
分子生物学标志物
如上述KRAS、BRAF、MSI/MMR和HER2等基因状态,也是影响直 肠癌患者预后的重要因素。
其他因素
如患者年龄、性别、合并症、手术方式和术后并发症等也会影响直肠 癌患者的预后。
12
03 直肠癌影像学检查方法
检查前准备
患者需进行肠道准备,如服用泻 药清洁肠道,确保检查视野清晰

2024/2/3
操作技巧
医生需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巧,如 插入、旋转、退镜等,以充分观察 肠道黏膜。
注意事项
医生在操作过程中需关注患者反应 ,避免过度充气或损伤肠道黏膜。
15
CT、MRI在直肠癌诊断中应用价值
CT检查
CT可清晰显示直肠壁增厚、肿瘤浸润范围及淋巴结转移情况,为临床分期提供重 要依据。
早期活动
鼓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肠道功能恢复 和防止肌肉萎缩。
康复锻炼指导
指导患者进行正确的康复锻炼,包括呼吸训 练、肢体运动等。
2024/2/3
实施效果评价
定期评估患者康复情况,及时调整康复计划 ,确保康复效果。
32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2024/2/3
33
围。
技巧分享
精确的定位技术、多模态影像融 合、剂量优化算法等,可提高放 射治疗的精确度和效果,降低对
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
注意事项
放射治疗过程中需密切关注患者 反应和副作用,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和剂量。
2024/2/3
20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及调整策略
化学治疗方案制定
根据患者病情、身体状况、病理类型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化疗药物 和方案,可联合放疗或手术治疗。

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解读ppt课件

05 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展 望
未来研究方向与重点
早期诊断
01
研究更准确、无创的早期诊断方法,提高直肠癌肝转移的早期
发现率。
个体化治疗
02
针对不同患者的基因、分子特征,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
高治疗效果。
新型治疗手段
0中的
应用。
未来发展目标与挑战
随访
指南强调了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建议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 性化的随访计划,以便及时发现 复发和转移。
指南实施建议与注意事项
实施建议
临床医生应熟悉指南内容,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并定期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注意事项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患者的病情变化和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和给予相应处理。同时,应关注患者的心 理状态和生活质量,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护理。
发病机制与病因
发病机制
直肠癌肝转移的发病机制涉及肿瘤细 胞通过血液和淋巴管循环的播散、肝 脏微环境的改变以及肿瘤细胞与肝脏 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病因
直肠癌肝转移的病因可能与遗传、环 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有关,具体 机制仍需进一步研究。
诊断标准与流程
诊断标准
直肠癌肝转移的诊断主要依靠影像学检查和病理学诊断,其中影像学检查包括超 声、CT、MRI等,病理学诊断则依赖于组织活检或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学检查。
推动多学科合作
促进肿瘤内科、外科、影像科等多学科的合作, 共同提高直肠癌肝转移的综合诊治水平。
提升患者信心
为患者提供科学、全面的信息,帮助患者树立信 心,积极配合治疗。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直肠癌肝转移诊治指南解读

结直肠癌的肝转移PPT课件

结直肠癌的肝转移PPT课件
射频消融的肝转移灶的最大径应小于3cm,且一次消 融最多3枚
15
化疗的分类
新辅助化疗:对可切除的肿瘤,为杀灭微小转移灶, 改善患者预后,术前给予化疗
转化性化疗:对不可切除的肿瘤,使肿瘤转化成可 切除,术前给予化疗
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后,为进一步杀灭体内残存 的肿瘤细胞,提高抗癌疗效,给予化疗
潜在可切 转化性治疗,使其可接根治性手术 化疗±靶向药物
无法切除 化疗±靶向药物,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

7
手术评估进展—可切除标准
传统观念,手术禁忌 1.肝内转移灶≥ 4个 2.单个转移灶直径>5cm 2.肝左右叶内均有转移 4.转移灶距大血管<1cm 5.伴有肝外转移灶
8
手术评估进展—可切除标准
值得强调的是:
1.肿瘤在影像学上的消失不等于病理上的缓解,仍需进 一步手术切除; 2.严格把握以“转化即止”或“限定周期”为目标的术 前化疗,不应追求反应最大化而任意延长化疗周期, 减少化疗肝毒性和肿瘤潜在进展 3.加强复查监测,及时外科评估(6-8周)
26
手术联合射频
手术联合射频与根治性手术比较,术后并发症、 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尽管远期存活率相对较低, 但显著高于单纯射频及化疗组
姑息化疗:对失去根治机会的转移、复发的晚期肿 瘤,为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给予化疗
16
新辅助化疗优势
清除微小病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评价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指导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 提供“窗口期”,甄别出快速进展病例,减少不必
要的手术 提高 RO切除机会,增加术后残余正常肝组织 其疗效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指标
19
“BASINGSTOKE 预测指数”模型
具体包括3类,共7个预测指标 A.反应肿瘤负荷指标 1.肝内转移灶数目>3个 2.肿瘤直径≥ 5cm 3.CEA >60ng/ml 4.伴有肝外转移灶 B.反映肿瘤生物学指标 1.原发灶淋巴结阳性 2.原发灶病理分化 C.反映肝转移灶手术 的指标 非RO切除(切缘病理 镜下阳性)

结直肠癌PPT课件

结直肠癌PPT课件
经直肠腔内超声检查
推荐为中低位直肠癌诊断及分期的常规检查。
PET—CT
不推荐常规使用 但对于病情复杂、常规检查无法明确诊断的患者可作为有效的辅助检查。 术前检查提示为Ⅲ期以上肿瘤,为了解有无远处转移,推荐使用。
肠镜+活检:首选
.
25
诊断辅助检查
X线钡剂灌肠或气钡双重对比造影
.
26
诊断辅助检查
纤维结肠镜检查
.
27
鉴别诊断
炎性肠病:本病可以出现腹泻、黏液粪便、脓血粪便、排粪次数增多、腹胀、腹痛、消瘦、 贫血等症状,伴有感染者尚可有发热等中毒症状,与结肠癌的症状相似,结肠镜检查及活检 是有效的鉴别方法。
阑尾炎:回盲部癌可因局部疼痛和压痛而误诊为阑尾炎。特别是晚期回盲部癌,局部常发生 坏死溃烂和感染,临床表现有体温升高,白细胞计数增高,局部压痛或触及肿块,常诊断为 阑尾脓肿,需注意鉴别。
1.早期结直肠癌(A期,I期)
定义:癌细胞穿透结直肠黏膜肌层浸润至黏膜下层,但未累及固有肌层,无论有无淋巴结转移。 上皮重度异型增生及不能判断浸润深度的病变称高级别上皮内瘤变
如癌组织浸润固有膜则称黏膜内癌, 2。进展期结直肠癌(B,C期,II-III期):癌肿侵及固有肌层为T2; 穿透肌层至浆膜下T3;穿透脏层腹膜或侵及其他脏器T4。
血吸虫性肉芽肿:少数病例可癌变。结合血吸虫感染病史,粪便中虫卵检查。以及钡剂灌肠 和纤维结肠镜检查及活检可以帮助鉴别。
.
28
三、结肠癌大体分型
.
29
结肠癌病理组织学分型
1、腺癌,占大多数 2、粘液癌,预后较腺癌差 3、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5.印戒细胞癌 6.鳞癌 7.腺鳞癌
.
30
病理类型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ppt课件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ppt课件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预防
采用PP管及配件:根据给水设计图配 置好PP管及配 件,用 管件在 管材垂 直角切 断管材 ,边剪 边旋转 ,以保 证切口 面的圆 度,保 持熔接 部位干 净无污 物
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 的辅助治疗
(2)Ⅱ期不存在非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根治术后 的辅助治疗
转移高危因素的结直肠癌患者,术后两药联合的辅 助化疗在许多临床研究中未见到明显的效果,故建 议接受临床观察和随访( 1b 类证据,A 级推 荐), 或建议氟尿嘧啶单药治疗( MSIH患者除 外)。 但对于高危Ⅱ期患者[ T4 期、组织分化 差( MSI⁃H 患者除外)、肿瘤周围淋巴管神经 侵犯、肠梗阻、或T3 期伴有局部穿孔、切缘不确 定或阳性、淋巴结活组织检查数目<12 枚] 应予 以辅助化疗,方案参照Ⅲ期患者(2a 类证据,B 级推荐)。
中低位直肠癌的新辅助治疗
• ②单纯短程放疗:也可考虑直肠癌肿瘤部位及淋 巴引流区短程(5 d) 总剂量 25 0 Gy 的放 疗,并于放疗后 1 周内行根治性手术。 短程放 疗较联合放化疗更少出现急性的不良反应。 但短
程放疗不能使肿瘤降期,更适合于可手术切除的 Ⅱ期或Ⅲ期直肠癌。 短程放疗后再手术的晚期并 发症发生率较高,应予以重视(2b 类证据,B 级推荐)。
结直肠癌确诊时肝转移的诊断常规
• 对已确诊结直肠癌的患者,除血清 CEA、CA19-9 检 查、病理学分期评估外,应常规进行肝脏超声和增强腹部 CT 等影像学检查筛选及诊断肝脏转移瘤。对于超声或 CT 影像脏 MRI 平扫及增强检查 ( 1a 类证据,A 级推荐)。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和综合治疗指南(2023版)》解读PPT课件
针对结直肠癌的免疫逃逸机制,开发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等药物,激 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
药物研发进展
目前已有针对PD-1/PD-L1等免疫检查点的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取 得显著疗效,如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
未来趋势预测
免疫治疗有望成为结直肠癌肝转移的重要治疗手段,联合其他治疗 方法可进一步提高疗效。
MDT讨论内容及流程优化建议
讨论内容
包括患者病情评估、治疗方案制定、手术时机选择、术后管理等方面。
流程优化建议
建立定期MDT讨论会议制度,确保各成员充分参与讨论;加强成员间沟通与协作,确 保信息共享;设立专门协调员,负责MDT讨论的组织和记录。
MDT对患者获益分析
提高诊断准确率
通过多学科团队协作,综合各成员专 业意见,提高诊断准确率。
优化综合治疗策略
根据最新临床数据和专家共识,对结直肠癌肝 转移的综合治疗策略进行了优化。
强化个体化治疗
强调了个体化治疗在肝转移患者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基于多模态数据的精准治 疗方案。
02
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方法
临床表现及分期系统
临床表现
肝区疼痛、黄疸、消瘦、乏力、食欲 不振等。
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包括原发肿瘤(T) 、区域淋巴结(N)、远处转移(M )。

医学成果共享
02
关注最新医学研究成果,及时将最新治疗方法和药物应用于临
床实践。
患者教育与知情
03
加强对患者的教育和知情,让患者充分了解自己的病情和治疗
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临床实践中问题与挑战
诊断准确性问题
探讨了如何提高肝转移诊断的准确性,降低误诊和漏 诊率。

结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结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11
• 虽然通常认为起初无法切除的单纯肝转移患者可能在诱导 化疗后变为可切除,但经肝脏外科医生对肿瘤可切除性进 行初始评估发现,属于该情况的患者可能不超过10%-20%。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络(National Comprehensive Cancer Network, NCCN)的最新指南建议,将mCRC起初 似乎无法切除的患者分为有转化可能和无转化可能2大类。 对于病变不能转化为可切除的患者,应提请姑息性全身性 化疗;而对有希望转化为可切除病变的患者,宜先行诱导 化疗,后重新评估可切除性。
7
Fong Nordlinger
1、无病间隔<12个月 2、转移灶数量>1个 3、CEA水平>200ng/ml 4、最大肝转移瘤直径>5cm 5、存在原发灶淋巴结转移
低:0-2分 高:3-5分
1、年龄>60岁 2、原发灶>pT3 3、原发灶存在淋巴结转移 4、无病间隔时间<24个月 5、肝转移灶数量>3个 6、最大转移瘤直径>5cm
6
• 选择 — 适当的患者遴选对于确保最佳的围手术期和长期肿瘤学 结局至关重要。确定患者是否适合接受切除术时,主要应考虑下 列因素:
• 患者因素,如重要的共存内科疾病。 • 肿瘤因素–目前使用4种临床风险评分根据患者复发的可能性对
其进行分层。我们可能会考虑让高风险患者在切除之前先接受化 疗,以评估肿瘤的生物学特征(即,若转移灶进展迅速,在化疗 期间即扩散到肝脏之外,则患者可免于接受不必要的手术)。
12
标准
• 我们同意美国肝胆胰协会、消化道外科学会和肿瘤外科学会于2006年共识会议 上制定的指南,该指南指出:
• 在接受肝切除术的CRLM患者中,切缘阳性与局部复发率更高和OS更低有关,应 尽可能避免。
• 虽然获得较宽(>1cm)切缘仍是肝切除术的目标,但预计切缘<1cm也不应作为 避免切除术的标准。

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肠癌肝转移ppt课件

23
74
Hurwitz
IFL + Bev IFL
402
45
411
35
NO16966
XELOX/FOLFOX +靶向药物 XELOX/FOLFOX
699 701
38 38
BOXER
氟尿嘧啶类联合方案+靶向药物
45
78
Gruenberger 氟尿嘧啶类联合方案+靶向药物
56
73
Doi
氟尿嘧啶类联合方案+靶向药物
提高生活质量
疾病控制 提高治疗耐受性
提高生活质量
13 Van Cutsem E, et al. Ann Oncol 2014; 00(0): iii1-iii9.
初始不可切除肝转移的治疗策略 转化治疗or姑息治疗?
转化性评估
潜在可转化 不可转化
高效低毒化疗方案 按晚期CRC原则处理
不可切除 肝转移瘤
57
4.1* 9.8*
18.5 22.8
FOLFOX/FOLFIRIR+
CELIM
110
70
33*
-
cetuximab
POCHER FOLFOXIRI+ cetuximab 43
79
60*
-
I研T究T:化方疗案 +贝伐珠单抗N的临反(床应%)率研究ITT(切%除) 率
Kopetz
FOLFIRI + Bev
转化性 化疗
多学科 评估
可切除 不可切除
手术
辅助 化疗
对mCRC有效的全身治疗方案 均可用于转化性治疗
5-FU CAPE
OXA
FOLFOX XELOX FLOX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变
10
肝转移灶手术的禁忌症
结直肠癌原发灶不能取得根治性切除 出现不能切除的肝外转移 预计术后残余肝容积不够 患者全身状况不能耐受手术
11
同时存在原发灶和肝转移灶的手术方法
同时性切除 分阶段切除
先切除原发灶,二期切除肝转移灶(传统) 先切除肝转移灶,二期切除原发灶(颠倒模式)
12
局部治疗
17
新辅助 化疗弊端
肿瘤病灶进展,丧失手术机会 可能造成肝脏损害,增加肝切除术后并发症 化疗过程中,可能病灶消失,术中无法精确定

18
CRC肝切除术后的临床风险评分系统
MSKCC评分系统 1.原发肿瘤淋巴结阳性; 2.原发肿瘤切除至出现转移的时间<12个月 3.肝脏转移灶数目>1个 4.最大转移灶>5cm 5.CEA 200ng/ml 记分标准:每点记1分 0-2分:预后良好 3-5分:预后不良
潜在可切 转化性治疗,使其可接根治性手术 化疗±靶向药物
无法切除 化疗±靶向药物,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

7
手术评估进展—可切除标准
传统观念,手术禁忌 1.肝内转移灶≥ 4个 2.单个转移灶直径>5cm 2.肝左右叶内均有转移 4.转移灶距大血管<1cm 5.伴有肝外转移灶
8
手术评估进展—可切除标准
20
指数为0的患者5年生存活率高达64%,中位存活 7.4年 指数为7的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2%,中位存活0.7 年
21
可切除肝转பைடு நூலகம்治疗模式
临床风险评分与初始治疗模式的选择有关 高风险患者更多先行新辅助 低风险患者更多直接手术,术后辅助化疗
22
可切除肝转移治疗模式
1.新辅助化疗+手术+辅助化疗(高风险优选) 2.手术+辅助化疗(低风险优选)
新辅助化疗可采用FOLFOX/CAPOX,或FOLFIRI 辅助化疗多采用FOLFOX/CAPOX,或术前有效的化疗方案
同时性肝转称患者可考虑加用靶向治疗; 异时性肝转移靶向治疗有争议。
23
潜在可切除的肝转移的转化策略
缩小 肝内转移灶体积(术前化疗) 减少肝实质损害(手术联合射频) 增加功能性残肝体积(门静脉栓塞、二频切除) 肝动脉灌注化疗 其他
19
“BASINGSTOKE 预测指数”模型
具体包括3类,共7个预测指标 A.反应肿瘤负荷指标 1.肝内转移灶数目>3个 2.肿瘤直径≥ 5cm 3.CEA >60ng/ml 4.伴有肝外转移灶 B.反映肿瘤生物学指标 1.原发灶淋巴结阳性 2.原发灶病理分化 C.反映肝转移灶手术 的指标 非RO切除(切缘病理 镜下阳性)
5
结直肠癌肝转移分类
可切除的肝转移 肝脏转移病灶可直接手术,达到RO切除标准 潜在可切除的肝转移 肝脏转移病灶不可直接手术,需经过转化治疗, 缩小肿瘤从而达到RO切除标准 不可切除的肝转移 肝脏转移病灶即使经过治疗,也无手术切除可 能
6
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的治疗分类
可直接切除 围手术期治疗+切除
目前推荐肝转移灶首选手术切除,但某些情况 下,也可考虑包括射频消融等在内的局部治疗:
1.患者拒绝手术,尤其是小于3cm病灶 2.全身情况不允许,或某此部位不适合手术 3.手术结合局部治疗 4.通过局部治疗进行转移,为手术创造条件
13
局部治疗
消融治疗 射频消融、微波消融、冷冻治疗
放射治疗 肝动脉灌注化疗 无水酒精瘤内注射 选择性内放射
14
射频消融
目前诊断单独使用射频消融治疗肝转移的生存率不 如手术,仅略高于其他非手术治疗,仅作为化疗无 效后的治疗选择或转移术后复发治疗;
身体情况不耐受手术或拒绝手术治疗的可切除的肝 转移患者
预期手术后残余肝脏体积过小时,可先切除部分较 大的肝转移灶,予剩余小于3cm的转移病灶进行射频 消融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治疗
1
肝脏是结直肠癌最常见的转移部位
约25%的患者初次诊断时已经有转移 约50%的CRC患者会发展成为肝转移
20-30%结直肠癌患者,肝脏是唯一的转移部 位 >50%结直肠癌死亡患者伴有肝转移
肝转移为结直肠癌患者主要致死原因
2
结直肠癌肝转移治疗疗效比较
不同治疗方法疗效比较 平均自然存活时间 6-12月 单纯化疗 12-24月 RO切除 5年存活率约35-58%
射频消融的肝转移灶的最大径应小于3cm,且一次消 融最多3枚
15
化疗的分类
新辅助化疗:对可切除的肿瘤,为杀灭微小转移灶, 改善患者预后,术前给予化疗
转化性化疗:对不可切除的肿瘤,使肿瘤转化成可 切除,术前给予化疗
辅助化疗:根治性手术后,为进一步杀灭体内残存 的肿瘤细胞,提高抗癌疗效,给予化疗
新的标准: 1.无肝外不可切除转移灶 2.肝切除量<75%或至少保留2个相邻肝段 3.残肝的出入肝血管及引流胆管无破坏 4.肝功能A级 5.无其他严重伴随疾病
9
肝转移灶手术的适应征
结直肠癌原发灶能够或已经根治性切除 根据肝脏解剖学基础和病灶范围肝转移灶可
RO切除,且要求保留足够的肝脏功能 患者全身状况允许,没有不可切除的肝外转移
24
转化性化疗
转化治疗需要有一个高反应率和最好的缩瘤率 的方案,但目前 没有一个最好的配伍方案
RAS突变型患者,推荐ROLFOXIRI±贝伐单抗, 或者双联细胞毒药物FOLFOX/CAPOX,FOLFIRI ±贝伐单抗
RAS野生型患者,推荐FOLFOX或FOLFIRI+西妥 昔单抗
25
转化性化疗
10年存活率约20% R1切除 5年存活率仍有20%
3
结直肠癌肝转移分类
同时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确诊时发现的或直肠癌原发灶 根治性切除术后6月内发生的肝转移 异时性肝转移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6个月后发生的肝转移
4
结直肠癌肝转移分类
单纯性肝转移 只有肝脏转移,无其他器官转移 复合性肝转移 除外肝转移外,还同时有其他器官转移
姑息化疗:对失去根治机会的转移、复发的晚期肿 瘤,为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活质量,给予化疗
16
新辅助化疗优势
清除微小病灶,改善患者远期预后 评价化疗方案的敏感性,指导术后化疗方案的选择 提供“窗口期”,甄别出快速进展病例,减少不必
要的手术 提高 RO切除机会,增加术后残余正常肝组织 其疗效可作为患者预后评估的一个指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