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专卖制度
专卖制度的历史嬗变

专卖制度,古称禁榷制度,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汉武帝时代,国家对盐铁的生产和流通实行控制,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官产—官运—官销的专卖体系,标志着专卖制度的基本定型。
然而,在中国古代却并不存在烟草专卖制度。
国家对烟草实行专卖控制,则不过百年的时间。
依据国家烟草专卖局的判断,中国烟草行业自1982年实行专卖制度以来,已经经历了两个发展周期,目前正处于第三个发展周期之中。
我们从历史嬗变的角度,将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形成与发展分为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解放前的烟草专卖制度在初创时期,北洋军阀政府和民国政府都设立了烟草专卖机构,并制定了系列法规对烟草等物品进行专卖。
1915年,北洋军阀政府设立全国烟酒公卖局,颁布《全国烟酒公卖暂行简章》和《各省烟酒公卖局章程》等法规,对土产烟叶和烟丝实行“公卖”。
1927年,国民党政府成立后颁布了《烟草公卖暂行条例》,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部烟草专卖法规。
抗日战争时期,晋冀鲁豫边区政府为保护边区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于1942年实施纸烟专卖,陕甘宁边区政府也于1943年实行烟酒公卖。
这一时期的烟草专卖制度并不完善。
一般而言,“官卖政府为财政上之理由,将一种物品收归政府贩卖……如食盐专卖,烟草专卖。
”烟草专卖机构的主要职责在于酌定公卖价格、检查监督经营情况、代征公卖费和对零售实施许可。
在零售许可管理上,做法也不尽相同,如国民政府于1942年颁布《战时烟类专卖暂行条例》,明确零售商的权利义务和责任,要求核定零售价格,属地销售,并赋予专卖机构检查执法的权力。
而边区政府主要侧重于对卷烟生产和批发的管理,对卷烟零售相对较宽松,如晋冀鲁豫边区政府1945年发布的《关于执行新的纸烟专卖办法的通令》中规定:纸烟小贩由专卖处购烟,可在任何地区销售,烟价不限制,并不领专卖证。
(二)演进时期:新中国成立后的烟草专卖制度新中国成立到1952年,我国大部分地区和省市都设立了烟酒专卖机构。
1953年,国家对卷烟实行统购包销政策,对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销售作出一系列规定,开始逐步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和专卖管理体制。
中国移动指定专营店手机专卖店管理制度

中国移动指定专营店手机专卖店管理制度一、人员配备1、店长一名2、移动缴费班长一名,手机销售班长一名;3、店面营业员若干名;4、每日轮留值班经理一名;(缴费班)二、店面管理:1、店长工作职责:店长是专营店的灵魂,主要负责店面的日常管理(人、财、物)、组织、激励、培训工作,全面负责店内员工的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员工管理:对员工日常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包括迟到、早退、仪容仪表、待客礼仪、卫生等的全面管理;a、帮助员工做好正确的职业规划、职业定位,帮助员工快速成长,为其创造晋升条件;b、做好员工的激励工作,根据店面管理及考核制度,对员工工作进行准确评估,以鼓励先进,形成比、学、赶、帮、超的工作氛围;c、经常与员工沟通,协调人际关系,努力创造积极、愉快的工作氛围。
(2)店务管理:对店内设备、货品、账目、安全措施等进行全面管理,具体为;a、设备管理――对店内各种电器、收银机等设备的运作和安全情况进行检查,有问题及时解决;b、账目管理――做到帐目清晰,钱账相符;c、货品管理――认真做好产品的销售统计工作,保障合理库存,:d、安全管理――对门窗、电器开关进行检查后关店,消除安全隐患;e、每日工作做到日清日结,日结日高。
(3)培训管理:对新进员工及老员工做好日常的培训工作,帮助新老员工提高专业技能,具体为:a、根据店面新老员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b、培训计划应充分考虑:公司企业文化、专业知识、产品知识、服务礼仪、销售技巧、顾客反对意见及疑议等。
c、根据店内销售存在的问题进行针对性培训,实际解决店内问题,从而提高店面业绩;(4)会员管理:对店内的顾客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提高顾客对品牌的认知度,具体为;a、根据店内会员管理制度,督促员工做好顾客信息的录入工作,确保会员信息真实准确;b、经常对顾客档案进行分析整理,将顾客进行等级区分,督促员工做好顾客的回访工作;c、定期作顾客消费记录查询及分析,分析顾客的忠诚度、购买产品情况、到店情况等,针对不同顾客做针对性会员促销活动;d、会员顾客的信息管理:给会员发生日、节日等各种问候、回访及促销信息,维护会员对品牌的忠诚度,从而提高会员到店次数,增加到店人数;(5)销售管理:根据店面的实际情况做好店内的业绩管理工作,具体工作为:a、根据店面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月、周、日销售计划及制定销售目标;b、根据销售计划,制定相适应当地消费情况的促销方案,并报总公司及代理商批准;c、根据方案,实施销售计划及促销方案,结束后对以上两种方案进行最终总结,根据员工表现情况进行奖励。
古代专卖制度

古代专卖制度古代专卖制度,是指国家通过特定的法律手段,将某些特定商品或服务的生产、销售等权益独家授予特定的机构或个人,形成垄断经营的一种制度安排。
在古代的农业社会和封建社会中,专卖制度是一种常见的经济手段,旨在维护统治者的利益、控制市场和稳定社会秩序。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运行机制以及影响等方面,阐述古代专卖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一、历史背景古代专卖制度可追溯到中国秦代,尤其是始皇帝时期。
当时,始皇帝强调集权统一,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改革措施。
其中之一便是建立了起初的专卖制度,以控制物价和市场。
此后,专卖制度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并得到进一步发展。
此外,在波斯、罗马等古代帝国中,也存在类似的专卖制度。
二、运行机制专卖制度的运行机制主要包括商品选择、专卖机构和售卖方式三个方面。
首先,对于哪些商品实行专卖是由统治者决定的。
通常,统治者会选择对国计民生重要、需求稳定的商品进行专卖。
例如,在古代中国,盐、铁等日常生活所需的物品常常被专卖。
其次,专卖机构是实施专卖的主体。
在古代,常见的专卖机构有官府、行会等。
专卖机构负责商品的生产、流通和售卖,并享有独家权益。
他们通过垄断市场来控制价格,获得经济上的利益。
故而,统治者常常选择忠诚可靠的官员或富有影响力的行会来承担专卖任务。
最后,专卖制度的售卖方式也多种多样。
常见的方式包括专店、专柜、官铺等,专卖机构通过限制渠道和销售数量,实现价格控制和市场稳定。
三、影响古代专卖制度对经济和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首先,专卖制度为统治者提供了巨大的财政收入。
通过垄断经营,专卖机构可以获取高额利润,并上缴给国家。
这种收入对于维护统治者的政权和加强国家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专卖制度影响了商品的价格和质量。
一方面,专卖机构通过控制市场流通途径和销售数量,有效地控制了商品价格,使统治者能够稳定物价,维护社会秩序。
另一方面,专卖机构为了提高利润,往往通过垄断手段降低商品质量,从而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
中国封建社会盐专卖制度的变迁

中国封建社会盐专卖制度的变迁概述中国封建社会盐专卖制度是指在封建社会中,政府对盐业实行垄断经营,通过设立盐务机构,对盐的生产、流通和销售进行严格控制和管理的制度。
这一制度在中国历史上存在了相当长的时间,经历了多次变迁和调整。
盐的重要性盐是一种重要的生活必需品,不仅用于调味,同时还用于食品加工、腌制、防腐以及医疗等方面。
在封建社会中,由于交通不便和生产技术的限制,盐的产量相对较少,因此导致盐的价格较高,对人民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政府通过盐专卖制度的实施,试图平抑盐价、稳定社会秩序。
初期的盐专卖制度封建社会盐专卖制度最早可追溯到秦朝时期。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成立了秦盐铁官,实行国家垄断经营盐铁产业。
此后,秦朝的盐铁专卖制度成为了中国封建社会盐专卖制度发展的开端。
秦汉之后的变迁在秦朝灭亡后,盐铁专卖制度并没有消失,而是在汉代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完善。
汉代政府设立了盐官,负责盐的生产与流通。
随着时间的推移,盐的负担逐渐加重,人民的不满情绪逐渐积聚。
到了东汉末年,社会动荡、经济衰退,盐的价格不断上涨,广大民众生活困苦。
这一时期的盐业管理失去了原有的积极作用,政府开始倾向于放松对盐业的控制。
盐专卖制度的复兴随着东汉的衰落,中国进入了三国时期。
在此期间,董卓等军阀政权逐渐崛起,国家政权的分裂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盐业生产流通受到严重破坏。
随着统一的曹魏政权的建立,政府为了恢复社会秩序,重新将盐业纳入国家控制之下。
盐专卖制度再度恢复,盐务机构被重新建立,对盐的生产与流通进行严格管理。
自晋代起,盐业逐渐成为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政府对盐业的控制更加加强。
唐代以后,盐专卖制度进一步完善,封建王朝通过推行盐业专卖制度来平衡财政收入与民生需求。
盐业改革的尝试和失败随着时代的变迁,封建社会的盐专卖制度逐渐显露出许多问题。
盐价的高涨引发了民众的不满情绪,盐业腐败现象愈演愈烈,政府对盐业的控制变得笨重、低效。
在清朝晚期,影响盐业的因素逐渐增多,如西方列强的入侵、社会秩序的动荡,以及新兴工商业的崛起等。
商品经济与唐宋专卖制度的变革(1)

商品经济与唐宋专卖制度的变革(1)专卖制度,古称禁榷制度。
禁,乃禁止之意;榷,为独木桥。
汉唐之人在注说西汉榷酒之事时作了很好的解释:“如淳曰:‘榷音较。
’应劭曰:‘县官自酤榷卖酒,小民不复得酤也。
’韦昭曰:‘以木渡水曰榷。
谓禁民酤酿,独官开置,如道路设木为榷,独取利也。
’师古曰:‘榷者,步渡桥。
《尔雅》谓之石杠,今之略徇是也。
禁闭其事,总利人官,而下无由以得,有若渡水之榷,因立名焉’。
”①禁榷,就是禁止私人经营,由官府垄断,利出一孔,犹如过独木桥,舍此而别无它途。
这样一种制度,根据目前的文献记载,说它源于春秋管仲相齐时的“管山海”政策应该是可信的②。
不过,这时专卖制度尚处于萌发期,它的制度体系还不健全和完备。
到了西汉武帝时期,为解决国家的财政危机,汉武帝任用桑弘羊、孔仅、东郭咸阳等人,实行盐铁官营和榷酒等经济政策,其具体做法,据《汉书·食货志》的记载,是官府在全国各盐产地和铁产地,设置盐铁官,管理盐铁的生产;从事盐铁生产的盐户和铁户,无生产经营自由,他们被完全置于政府的控制之下;政府发给盐户和铁户必要的生产工具,所有产品由官府收购、运输和销售;禁止民间私自生产和运输销售,如有违反,处以重刑重罚。
这样,官府通过控制盐铁等重要商品的生产、流通和销售,从而达到了政府垄断利源的目的。
随着这套政策的实施,专卖制度形成体系并趋于定型。
——————————————————①见中华书局标点本《汉书·武帝纪》关于天汉三年春二月“初榷酒酤”注文。
②关于中国古代专卖制度的起源,多数学者认为起源于春秋管仲在齐国的“管山海”,但也有学者认为仅只是管理而非专卖,真正意义上的专卖开始于西汉武帝的盐铁官营。
我们认为,讲专卖制度起于管仲的“管山海”,还是有根据的。
在西汉盐铁会议上,桑弘羊的支持者与贤良文学辩难,讲桑弘羊所推行的盐铁官营等政策并非其首创,而是“修太公、桓管之术”。
汉朝人距离春秋战国不远,最知悉这项政策的原委,此说应是可信的。
专卖制度简史

烟草专卖是国家对烟草生产和流通,实行垄断管理、经营的一种体制,分为完全专卖型和不完全专卖型。
解放前,对烟草实行的专卖,属于不完全专卖。
据记载,清末开始征收烟酒税捐,民国初期北京政府对烟酒销售征收公卖税,这是对烟酒实行专卖的雏形。
建国前夕,人民政府曾对卷烟盘纸及卷烟价格实行垄断。
建国后,逐步实行烟草完全专卖。
特别是1983年公布《烟草专卖条例》以后,国家对烟草及其制品的生产、加工、收购、批发和销售等各个环节,以及对专用设备和专用辅料(如盘纸、过滤嘴等)的生产和供应,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管理和全国垄断性经营,以保证产品质量,保证国家财政收入,满足社会消费需求。
一、 不完全专卖清末及民国初期的烟草公卖制清末和民国时期,均设立了烟草专门机构。
北洋政府时期曾设立全国烟酒事务署。
1915年,民国政府财政部,认为烟酒近于奢侈品,而中国的税率甚低,参照世界各国对烟草的专卖制度,按中国国情定为官督商销公卖制。
并设立烟酒专卖局。
同年7月18日财政部正式公布了《全国烟酒专卖局暂行章程》及《烟酒公卖暂行简章》,其主要内容为:1、烟酒公卖以官督商销为宗旨;各省设公卖局和支局;公卖栈由公卖局招商承办酌收押款,发给执照,经理公卖事务。
2、商民买卖烟酒,均应有公卖栈代办经理,不得私买私卖。
3、烟酒各项税厘,牌照税及地方公益捐等,由公卖局代为分拨。
4、公卖局公布公卖价格,通告各公卖栈执行。
公卖局从价格中征收15~50%的公卖费。
5、贩卖的烟酒须在包装上贴上公卖局印照方得出售;无印照或印照不符者,应予以罚办。
6、公卖栈受各公卖局的指挥监督,酌情派代驻员监察。
1915年9月改总局为全国烟酒公卖事务所,独立管理各省烟酒公卖局,开始征收公卖费事务。
先后公布了“各省烟酒公卖局暂行章程”、“烟酒公卖栈组织各省烟酒公卖稽查章程”、“征收公卖费章程”,并相继施行。
1915年11月8日,英美烟公司致函北京英国大使馆朱尔兴,认为专卖局在中国进行烟酒官方销售的规定,不适用于从国外转入中国的货品,也不适用于在中国的外国人制造的货品。
专卖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一、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历史沿革“专卖”(monopoly)即垄断经营的意思,是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国家对某种或某些商品实行的具体管理制度,它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专卖的主要特征是管理权限由国家集中,国家直接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生产、经营专卖商品的企业及个人。
专卖可以分为完全专卖和不完全专卖、国家专卖和地方专卖。
所谓完全专卖,即是在全国范围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均实行专卖管理;不完全专卖,是对生产经营的部分环节,主要是销售环节实行专卖管理。
地方专卖是相对国家专卖而言,也可以称之为不完全专卖,即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情况,决定对某种商品实行专卖。
在我国古代,专卖即称“榷酤”,榷是指一个人通过不准他人并行的独木桥,是“专”的意思;酤,即卖。
作为一种制度,专卖最早由我国封建社会官营工商业制度发展而来,当时称之为禁榷制度,实行禁榷的商品由政府垄断,限制或禁止私人经营,西汉时封建王朝就对酒、盐、铁实行专卖,所得收入归政府所有,作为中央财政上缴国库。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实行的是完全专卖、国家专卖的专卖形式。
我国对烟草实行专卖的历史比较晚,将烟草作为专卖对象的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
1915年国民党财政部成立烟酒公卖局,对烟酒实行公卖,税率高于其他商品。
1927年国民党政府制定颁布了我国第一部烟草专卖法规,《烟草公卖暂行条例》,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雏形已出现。
建国初期,我国大部分地区和省、市设立烟酒专卖公司,产销统一。
东北、内蒙古等地区成立了东北烟酒专卖总局和东北烟酒公司,对卷烟产品商标、盘纸及烟叶实行专卖。
1954年中央地方工业部成立,接管了地方国营卷烟工业。
1963年中央批准建立了第一家全国性的烟草托拉斯—中国烟草工业公司,对烟草实行产供合一的管理体制;“文革”期间,中国烟草工业公司被撤销,烟草工业出现了盲目发展、管理混乱、卷烟质量下降、产销严重脱节的现象,给国家造成了极大损失。
论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及其改革

润陷人了 循环的悖论。烟草专卖的实质为由 烟草制品自 身特
点、 草行业行政利益、 财税体制、 批制 烟 我国 审 度等因 素共
同 而 成的 政 作用 形 行 垄断。 样的 果 排 市场自 竞 ‘ 这 后 导致 斥 由
争, 代之以国家独断经营。其次, 建立专卖制度的一个重要 目的是为保证烟草等特殊部门的产品质量,维护消费者利 益。 然而, 我国多年市场经济的经验证明: 在市场经济体制 下, 每个经济主体都是依据利益原则制定其经济政策, 决定 其经济计划。价格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就是市场上的经营者 开展竞争的过程。而倘若没有竞争, 市场的需求者对产品就 不能进行选择, 其结果往往是市场上的供应者不仅不会在质 量方面、产品的规格和品种方面考虑需求者的愿望,而且其 为获取高额利润, 甚至可能将价格随意定得很高。计划者总 是难免犯错误,而市场的过程则是一个不断纠正错误的过 程。在竟争性的市场条件下, 虽然个别生产者或经营者难免 犯错误, 但是, 任何个体的错误都不会影响整个社会经济发
展的进程 。
二、中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制度缺陷及政策回应
我国烟草业之所以出现目 前这种专卖格局, 其根源在于 其自 身制度的缺陷。( 烟草专卖法》是国家从法律上规制烟 草业种植、收购、 生产、 销售等经济行为的, 其立法意图是 为 “ 满足人民消费, 增加国家财政收人” 。但国家在烟草财 税体制上并没有出台与这部法律相适应的政策措施, 而仍然 采用与其它行业同样的纳税方式和纳税渠道, 形成了国家烟 草专卖管理与烟草财税地方所得的专卖格局。 但隐含的制度缺陷在于, 在这种专卖制度下,国家通过 行政管理部门即烟草专卖局 “ 统一领导、垂直管理、专营 专卖”来实现烟草利益最大化,具体来说是通过对烟草生 产总量的控制, 实现税利最大化和管理成本最小化。而地方 政府则在国家既定的烟草生产总量控制、财政 “ 分灶吃饭”
论文 我国专卖制度的发展与完善

我国专卖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摘要] 本文对《烟草专卖法》以及专卖作一基本的理论分析和实践总结。
从理论上论证了在贯彻落实《烟草专卖法》的过程中突显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实践上总结了烟草行业特别是自己在贯彻落实《烟草专卖法》的过程中突显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的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措施。
[关键词] 《烟草专卖法》制度发展完善“专卖”即垄断经营的意思,是一种经济管理体制,即在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下,国家对某种或某些商品实行的具体管理制度,它是整个经济管理体制的一个组成部分。
专卖的主要特征是管理权限由国家集中,国家直接运用行政手段管理生产、经营专卖商品的企业及个人。
专卖可以分为完全专卖和不完全专卖、国家专卖和地方专卖。
所谓完全专卖,即是在全国范围内,对某种商品的生产经营各个环节均实行专卖管理;不完全专卖,是对生产经营的部分环节,主要是销售环节实行专卖管理。
地方专卖是相对国家专卖而言,也可以称之为不完全专卖,即地方政府根据本地区情况,决定对某种商品实行专卖。
一、我国烟草专卖的特殊法律地位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第三条规定: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进出口依法实行专卖管理,并实行烟草专卖许可证制度。
国务院根据《烟草专卖法》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实施条例》第二条规定:烟草专卖是指国家对烟草专卖品的生产、销售和进出口业务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的制度。
根据《烟草专卖法》和《实施条例》规定的精神,笔者认为,在我国,烟草专卖具有以下三点法律特征和地位。
1、烟草专卖主体的特殊性。
我们认为《烟草专卖法》第一章总则看,该法把国家作为烟草专卖的主体,国家对烟草专卖实行垄断经营,统一管理。
换句话说,国家是烟草专卖唯一的最大的大卖家。
而《烟草专卖法》第四条规定,明确了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主管全国烟草专卖工作,地方各级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是代表国家行使烟草专卖权,其他任何组织、单位和个人却没有烟草专卖权。
盐铁官营——精选推荐

盐铁官营盐铁专卖制度专卖制度,即由国家对某项产品的⽣产、买卖进⾏垄断的制度,在中国古代,专卖往往被称为“禁榷”。
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经济⽴法最重要的内容之⼀,是国家控制⼯商业的最主要的法律⼯具。
利⽤这⼀法律制度,国家得以垄断⼀些⽇常⼯商⽤品的⽣产、销售,利⽤垄断价格获取⾼额利润。
其中盐、铁是中国古代专卖⽴法的最主要对象。
【出于我的认知,专卖物品,作为⽣活必需品,其中的⾼额林润⾃不必说,与此同时,倘若转⼿他⼈,不仅官家收益减少,经济分散,不利于中央集权。
⽽且在灾祸之时,怕是见机抬价,有伤国本。
】盐铁专卖制度的源起盐铁专卖制度是汉武帝时期推⾏的⼀项重要的经济制度。
不过据学术界有多种说法。
⼀种观点认为盐铁专卖这种制度始于西周末年,周厉王是推⾏这⼀制度的⿐祖。
当时为了抑制庶家经济的增长,从⽣产到流通领域全⾯垄断了盐、铁等⼭泽之利;另⼀种观点认为春秋时期齐国管仲推⾏的“官⼭海”,才是古代盐铁专卖制度的最初形式;也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盐铁专卖制度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
汉武帝时期的盐铁专卖制度【当时历史⽼师和我们说到盐铁制度,也提到其在汉武帝时期的作⽤,所以在这⾥就直接介绍当时的盐铁专卖制度】秦灭六国,为四海作统⼀之制,全然是为汉朝开路。
⽽汉承秦业,其官制法律亦袭⽤前朝。
⽽中国之体制与治国理念,基本于汉代定型,所谓“百代皆⾏秦政事”,汉亦是多有创获,汉武帝时候更是基本开创中国第⼀⼤封建帝国之盛况。
武帝好⼤喜功,后⼈褒贬不⼀,⽽对于其内政外交,皆赖帝国财政之倾⼒⽀援,其中之功,则⾸推理财家桑弘⽺推⾏之盐铁政策,所谓盐铁政策主要就是把本来属于民间的盐铁业收归国有,由国家专营,同时兼有均输平准改⾰币制等经济措施,国库由此获利良多。
【优点之⼀可见,充盈国库,同时也保证了边防军饷内需】《史记?货殖列传》中记载:“汉兴,海内为⼀,开关梁,驰⼭泽之禁”,对⼭林川泽实⾏开放式的管理,“不与民争利”。
汉⾼祖刘邦之时,已将冶铁、采矿、煮盐等⼭泽之源下放给私⼈经营,听民⾃由开采。
历史地看待我国专卖制度的利与弊

历史地看待我国专卖制度的利与弊[摘要]延续两千多年的专卖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一项重要的经济制度,评价它的利弊必须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从积极方面来说,专卖制度在各个关键时刻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使统治集团渡过了难关;对商品经济的发展有过一定的贡献;削弱了富商大贾、地方豪强的实力,缓和了贫富差距,巩固了中央政权;保证了市场供应,稳定了物价。
它的消极作用主要有:抑制生产效率、市场运行效率的提高;造成官商假公济私,侵害百姓,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社会福利;严重阻碍了工商业的发展。
[关键词]专卖制度;商品经济;市场效率;历史环境从春秋时齐相管仲的“官山海”政策、汉代的盐铁专卖,到现在的食盐专营、烟草国家专卖,专卖制度,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制度,距今已有2600多年的历史。
长期以来,对于这种国家强力干预经济的制度,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笔者认为:评价一种制度,应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
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妄加评论,将偏失客观公正的标准。
本文试图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专卖制度的利弊。
1 专卖制度的积极作用11 从政治上来说专卖制度在各个关键时刻缓解了国家的财政危机,使统治集团渡过了难关。
纵观整个专卖史,统治集团都是在外困内忧、财政状况异常困难的情况下,推行或加强了专卖制度,专卖制度带来的高收益,也使他们暂时度过了危机,巩固了统治。
春秋管仲相齐,由于推行盐铁专卖等政策,结果齐国财力大增,坐致富强,“桓公遂用区区之齐合诸侯,显伯名”(《汉书·食货志》)。
汉武帝统治时期,依靠盐铁专卖、均输平准等措施,积累了大量财富,“当此之时,四方征暴乱,车甲之费,克获之赏,以亿万计,皆赡大司农”(《盐铁论·轻重》)。
最终打败了匈奴,维护了边疆安宁,而且做到了“县官用饶足,民不困乏”(轻重第十四)的好处,成就了大汉帝国的丰功伟业。
唐宋之后,我国财政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来自非农领域的税收所占比例越来越大,专卖收入在国家财政中的地位更为重要,且已成为政府固定的收入来源。
论我国烟草专卖制度

论我国烟草专卖制度我国烟草专卖制度:重要性与必要性烟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
对于我国而言,烟草专卖制度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简要概述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起源、发展历程,分析其核心内容,并探讨该制度的有效性、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起源于1982年,旨在通过对烟草产业的集中管理,控制烟草制品的生产、流通和消费,保障公众健康,维护国家利益。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制度得到了不断的完善和发展,成为我国烟草产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核心内容包括烟草生产、销售和价格等方面的政策法规。
在生产方面,我国对烟草生产进行严格的计划管理,并规定了烟草产品的质量标准。
在销售方面,我国实行烟草专卖店制度,通过专卖店进行烟草制品的销售,从而确保市场渠道的规范和安全。
在价格方面,我国对烟草制品实行定价政策,以控制烟草制品的价格水平,防止市场出现混乱。
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有效性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政府通过对烟草行业的监管,有效避免了烟草市场的混乱,保护了消费者利益。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我国烟草专卖制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
例如,如何在确保烟草专卖制度有效性的同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和发展,以及如何在提高烟草产业经济效益的同时,降低其对公众健康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烟草专卖制度将继续完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
例如,未来我国可能会进一步调整烟草产业政策,推动烟草产业绿色发展、转型升级等。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我国烟草专卖制度也将会更加注重信息化管理、智能化监管等方面的发展。
总之,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言而喻。
该制度在保护公众健康、维护市场秩序、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然而,面对未来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发展需求,我国烟草专卖制度仍需不断加以完善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烟草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一直是一个重要的经济领域。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烟草专卖制度在全球范围内也经历了多次变革。
中国古代茶叶专卖制度

中国古代茶叶专卖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茶叶在其售卖的历史当中也是有制度的限制的,中国茶叶专卖制度是怎样的呢?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店铺为大家精心推荐的中国古代茶叶专卖制度,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中国古代茶叶专卖制度中国古代茶叶专卖制度中国是文明古国,国人饮茶的历史源远流长,唐、宋、元、明、清都实行茶叶专卖制度,尤以北宋茶叶专卖法律厘定的最为细致,并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唐朝后期的茶叶专卖据《唐会要杂税》记载:德宗李适建中元年(780年)户部侍郎赵赞奏请“诸道津要,都会之所,皆置吏,阅商人财货……天下所出竹木茶漆,皆什一税之,充常平本钱”,但被驳回。
四年后,赵赞又以“军需迫蹙,常平利不集时,乃请税屋间架,算除陌钱”而再次请求行税茶之法。
793年,德宗历史性的决定向茶叶征税,史称“初税茶”。
据《旧唐书??食货志下》:“……初税茶。
先是,诸道盐铁史张滂启奏说:‘伏以去岁水灾,诏令减税。
今之国用,须有供储。
伏请于出茶州县及茶山外商人要路,委所有三等时佑,每十税一,充所放两税,其明年以后所得税,外贮之。
若诸州遭水旱,赋税不办,以次代之。
’诏可之,仍委滂具处置条奏。
字次每岁得钱四十万贯,然税无虚岁,遭水旱处亦未尝以前拯赡”。
由此我们发现,茶叶税的开征,不论是赵赞还是张滂都打着为民的旗子,但是他们都并没有把这些钱用于救济灾民,而多用于国家的财政开销和被官吏贪污和挥霍。
五代十国时期继续实行茶叶专卖制度。
据说,后汉国君派将军路昌祚购买茶叶,适逢南唐灭楚。
路昌祚被俘后被送往金陵,被李景释放赐茶叶18000斤,路昌祚一时激动竟跪呼万岁。
陆游《南唐书??契丹传》多次提到契丹王遣使到南唐以羊、马换取罗、茶、药。
据《资治通鉴》记载:“湖南判官高郁,请听民自采茶卖于坊客,收其征以赡军,楚王殷从之。
秋,七月,殷奏于汴、荆、襄、唐、郢、复等州置回图务,运茶于河南、北,卖之以易缯纩,战马而归,仍岁茶贡茶二十五万斤,诏许之。
……”北宋时期的茶叶专卖根据《宋史食货志茶上》的记载,宋代榷茶制度,选择交通要道,如江陵府、真州、海州、汉阳军、无为军、蕲州的蕲口等六地设立专门的机构负责征收榷茶。
浅谈禁榷制度的产生和意义

浅谈禁榷制度的产生和意义作者:吴凡来源:《网络导报·在线教育》2012年第41期摘要禁榷制度又被称为专卖制度,在西汉武帝时期真正意义上的确立,期间被历朝历代所沿用,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历史至今仍然实行。
禁榷制度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缓解了古代各国的经济危机,巩固了中国古代封建国家的统治。
虽然,禁榷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私营工商业的发展,影响了国民经济的进步,但是禁榷制度对中国古代财政收入的影响是很深远的。
关键词禁榷制度国家财政产生意义禁榷制度是中国古代政府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对某些商品实行专卖的制度。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的专卖制度始于汉武帝时期。
西汉武帝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年)施行盐铁专卖制度,至此“盐始有官、私之分”。
政府限制此类商品生产,流通及出售的自由性,借此来增加财政收入,缓解财政紧张。
经过历朝历代的发展演变,直至宋代专卖收入与两税收入并驾齐驱,构成宋朝财政的两大支柱。
禁榷商品的范围不同时期有所不同,一般较常见的包括有盐、铁、茶、酒等,另外还有矾、煤等物品。
谈到禁榷制度,我们应先从字面上了解其所含之意。
《说文》:“禁,吉凶之忌也。
”《说文》:“榷,水上独木所以渡者也。
”榷意为独木桥。
把“独木桥”放在经济层面上思考,我们便可以把它引申为“专卖”的意思。
加藤繁在其《中国经济史考证》中指出,“我认为,不是把专擅无论什么事情都称为榷,而在专占、独占经济上的利益时才使用这个名字。
”傅筑夫在其《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史》中也说到:“禁榷制度,就是官营工商业。
所谓禁榷,就是对某种工商业完全由政府垄断,禁止私人经营。
”就禁榷制度的产生而言,其主要也是最直接的原因应该是专卖制度之下巨大经济利益的诱惑力和国家统治的的需要。
国家统治的需要又表现为财政经济上的需要和对富商大贾力量限制的需要。
在这种特定的条件下,国家便要很自然的采取相应的措施,与商人们争夺利益,以经济手段或者行政的手段来对经济加以管理、调节控制,甚至是干涉。
法律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3篇)

第1篇在我国,为了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维护市场秩序、保护消费者权益以及促进特定产业的发展,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对某些物品实行专营专卖制度。
这些专营专卖物品涉及多个领域,包括烟草、食盐、酒类、化肥、石油、天然气等。
以下将对我国法律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进行详细阐述。
一、烟草专卖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是我国烟草专卖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该法于1991年6月29日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次会议通过,自1992年1月1日起施行。
2. 专营专卖范围烟草专卖包括烟草种植、收购、加工、销售、运输等环节。
具体来说,以下物品属于烟草专卖范围:(1)烟草制品:包括卷烟、雪茄烟、烟丝、烟叶、烟嘴等。
(2)烟草原辅材料:包括烟叶、烟丝、烟梗、烟末等。
(3)烟草包装材料:包括纸盒、纸袋、塑料袋、铝箔等。
3. 专营专卖机构国家烟草专卖局是国务院烟草专卖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烟草专卖局(公司)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二、食盐专卖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盐专营条例》是我国食盐专卖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该条例于1996年10月10日由国务院第49次常务会议通过,自1997年1月1日起施行。
2. 专营专卖范围食盐专卖包括食盐的生产、收购、运输、销售、储备等环节。
具体来说,以下物品属于食盐专卖范围:(1)食盐:包括碘盐、非碘盐、加碘食盐等。
(2)食盐原辅材料:包括食盐、氯化钠、食盐添加剂等。
3. 专营专卖机构国家食盐专营局是国务院食盐专营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食盐专营管理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食盐专营局(公司)在省级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食盐专营管理工作。
三、酒类专卖1.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酒类专卖法》是我国酒类专卖制度的基本法律依据,该法于2003年5月28日由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自2003年8月1日起施行。
专营专卖物品_法律规定(3篇)

第1篇一、引言专营专卖物品是指国家根据特定需要,对某些商品实行专营专卖制度,通过法律、行政法规等手段,规定由特定的企业或者个人进行经营,以保障国家利益、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国民经济发展。
本文将就专营专卖物品的法律规定进行详细阐述。
二、专营专卖物品的种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专营专卖物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烟草制品:包括卷烟、雪茄烟、烟丝、烟叶等。
2. 酒类:包括白酒、啤酒、葡萄酒、果酒、黄酒、配制酒等。
3. 药品:包括处方药、非处方药、中药材、中药饮片等。
4. 化妆品:包括特殊用途化妆品、普通化妆品等。
5. 机动车:包括汽车、摩托车、拖拉机、低速载货汽车等。
6. 通信产品:包括移动电话、固定电话、互联网接入设备等。
7. 民用爆破物品:包括炸药、雷管、导火索、导爆索、爆破剂等。
8. 草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包括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珍贵动物、濒危动物及其制品等。
9. 水产品:包括珍贵水生动物、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及其制品等。
10. 其他:根据国家需要,由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定的专营专卖物品。
三、专营专卖物品的法律规定1. 法律依据我国对专营专卖物品的法律规定主要体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烟草专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酒类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机动车产品公告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通信产品市场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破物品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品市场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
2. 专营专卖物品的管理机构(1)烟草专卖:由国家烟草专卖局负责全国烟草专卖管理工作,地方各级烟草专卖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烟草专卖管理工作。
(2)药品:由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全国药品管理工作,地方各级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药品管理工作。
(3)酒类: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负责全国酒类管理工作,地方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酒类管理工作。
烟草专卖制度

烟草专卖制度
烟草专卖制度是指国家对烟草行业进行严格的管制和管理,只有
国家授权的专卖公司才能生产、销售烟草产品。
这种制度在我国具有
很长的历史,早在清朝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烟草专卖制度,到了民国时
期也有过相关规定。
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家经济体制的改革,烟草专卖制度也经历了一些变化和调整。
烟草专卖制度的实施,一方面可以保证国家烟草行业的稳定和有
序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保障消费者的健康和权益。
由于烟草制品
对人体健康有害,如果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规定,那么市场上就会
出现大量低价、假冒、劣质的烟草制品,对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巨大风险。
因此,烟草专卖制度可以有效地控制烟草行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同时也可以控制人们吸烟的数量和频率,减少烟草带来的伤害。
但是烟草专卖制度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其中最大的问题就
是烟草行业的利益集团和烟草走私的严重现象。
一些地方的烟草专卖
公司和官员存在着贪污、腐败等问题,而且很多消费者也倾向于购买
低价、走私的烟草制品。
这些问题都严重威胁到了烟草专卖制度本身
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总的来说,烟草专卖制度对于国家和消费者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但它也需要不断地优化和改进,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消费者的
需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专卖制度
报告者:王兴江时间:2013年3月5日星期二版块:财政与经济
关键词:专卖制度
自古至今,中国无论在政治上还是在经济上都还顺着一条路走下来,而且在经济上越走越深入。
垄断制度处处可见,商业商品被垄断的越来越多,势不可挡。
一个历史悠久的华夏文明古国,无论在政治制度、文化习俗还是在经济上都源远流长,永远一个样、一条路地走下来。
多少诸君圣帝走起路来摇头、招手、口舌几乎一点也没变。
过去经济上实行法家经济思想——国富民穷,如今也是这样。
过去(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为富国强兵,实行各种经济改革:将民间各种财富(土地等等)收归国有;各种商业国有化,为的就是能从百姓身上争夺财富,增加中央财政。
过去是这样,现在同样也是这样:春秋时期,管仲、商鞅、、、、、、搞经济改革,对各种商品(盐铁、茶、醋、、、、、、)实行专卖,禁止商家经营,一切由官府自办;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对各种商品(如大米、油、电信、烟酒、电、盐、、、、、、)同样进行专卖、垄断,凡是肥的肉都不会放过。
为的也是和古代的一个样——征税,提高财政实力(君强民弱)。
只是过去的更少,只有茶、盐、铁、酒、烟这么几样东西能让官府给盯上。
可现在就不同了,其实不光是现在不同,历代王朝改朝换代时就已经不同,换一两个朝代,被垄断的商品或多或少也会冒出一两个。
春秋时期,被官府垄断的商品只有盐铁;汉朝不光是盐铁了,连丝绸也被纳入官府禁榷产品的范围内;唐朝,香料、茶叶这些产品又让官府给盯上了;自那时以来的历代王朝,从第一个动手起,再也没有放下过。
肉越肥越放不下,越做越过头。
在这种政治制度下,谁想逃也逃不过——没有人能说官府卖的盐价太贵了以后就不吃盐了;米价太高了就不吃饭了,谁也不会这样做,喉咙被官府给掐住了谁也别无选择。
要是人能不吃盐、不吃饭、、、、、、那官府还垄断这些产品干嘛呢!
尤其是烟,更是一块肥肉——建国以来,垄断烟草成了国家财政收入的一部分。
二十世纪末1982年到1998年的17年间,烟草行业累计税利8000多亿元,占财政总收入的10%,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国家还实行了《烟草专卖法》,以法律的形式巩固它的地位。
产品垄断给社会各界尤其是经济发展带来了很多不良现象。
在一个经济发展蓬勃的社会里,政府一只脚插了进来,将所有经济发展道路给堵住了,严重阻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官府通过垄断,从百姓手中掠夺大量财产,使百姓赋税承担负重,中央财政越来越多,民间财富越来越少;况且官府的人办事可不像商家那样讲效率,办事钱花多花少又不是他的,反正捞的钱是他的就是了,这样会导致效率低下。
中国从古至今,历来已是这样,谁也无法改变,况且现在越做越大,基本上所有的大企业都被垄断了。
资料清单:(1)文章:从盐铁专卖浅析中国专卖制度、茶叶专卖制度、盐专卖惨过战争、盐铁专卖制度、中国烟草专卖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