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政府间的财政税收关系

合集下载

第12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第12章 政府间的财政关系
中央级机关的经常性管理事务。 7、建立风险调节基金制度,建立必要的物资储备、组织特大自然灾害
救济等事务 8、执行国家有关民族宗教政策和法律、法规,支持民族地区及其他贫
困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9、组织负责对外援助与合作项目的统筹事务
二、地方政府的事权和支出范围
1、在政治上要确保一方的稳定 2、制定和实施地区性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方针政策、法律及规划,
县(自治 县、不设 区的市) 总预算
市辖区预算 县总预算
县本级预算 乡镇预算
县(市) 本级预算
乡(民族乡、 镇)预算
县(自治县、 市)本级预算
乡(民族乡、 镇)预算
3.多级政府及财政分权的理论依据
(1)斯蒂格勒(Stigler)最优分配模式菜单。 地方政府存在的必要性: 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公众,更了
我国的政府预算: 中央预算由国务院直属各部门预算组成; 地方预算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县(市)、乡镇
三级预算组成。
中央 预算
国 家 预 算
地方 预算
省、自治 区总预算
直辖市 总预算
省(自治区) 本级预算
市本级预算
设区的市 总预算
市辖区预算
县(不设区的 市)总预算
自治州 总预算
市本级预算
州本级预算
2.收入分配职能 :中央
有一种观点认为,收入分配的公平是一种 全国性的目标(即人们不仅关心本地穷人的收入 状况,同样也会关心本国其他地区穷人的状况), 应有全国统一的标准。纯粹的地方性再分配政策 仅可能在本地区范围内进行收入的再分配,而不 会把全国的收入转移支付考虑进去,因而应由中 央政府承担收入分配的职能。而另一些经济学家 则认为,人们更关心的只是本地区穷人的状况, 不同地区对收入公平程度的偏好是不同的。如果 以分权的形式由各个地方政府在各地分别进行收 入的再分配,则可以满足各地的不同偏好,提高 社会福利。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PPT课件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PPT课件

.
4
制是多级预算体制。也称为财政联邦主义。
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国会只审批中央预算, 地方预算由本级立法机关审批。各级地方预算经 常收入由本级税收、本级服务性收入和中央补助 所组成,以上收入不能满足需要时,允许发放地 方债券或向银行借款,自求平衡。(我国地方预 算是不能赤字预算)
2、划分职责范围
在明确市场经济下政府职能界定的前提下, 划分各级政府职责范围。
分设国家税务局、地方税务局,实行分税、 分管、分征相结合。
.
7
第三节 预算转移支付制度
一、预算调节制度 1、纵向调节 纵向调节是补助金制度,中央从各地征收 国税,同时对每个地区给以一定数额补助,实 行双向调节。 无条件补助 有条件补助 专项补助 补助金是根据相关因素设计规范化的计算 公式,一旦确定尚无讨价还价余地。
第十二章 中央与地方政府的财政关系 第一节 预算体制的演变
一、预算体制
预算体制是处理中央和地方以及地方各级 政府之间的财政关系的各种制度的总称。其主 要内容包括:确定管理主体和级次,一般凡有 一级政权就有一级预算主体,
1、预算收支的划分原则和方法
2、预算管理权限的划分
3、预算调节制度和方法
.
1
预算管理体制的核心:各级预算主体的独 立性与自主性的程度、集权与分权的关系。
.
5
各级政府的职责分工明确,各级预算的重点和 层次分明,此外,各级政府的投资职责也有明 确分工,同时分别明确是由地方承担还是由中 央补助承担,或者是由中央和地方共同承担。
中央预算以社会福利、社会保障和经济发 展为主;
地方预算以文教、卫生保健和市政建设为 主。
3、划分收入 实行分税制
在收入划分比例上中央预算居主导地位, 以保证中央的宏观调控和调控力度。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税收是密不可分的两个概念,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税收是国家在进行财政活动中获取财政收入的主要手段,而财政则是对这些财政收入进行合理运用和分配的过程。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既体现在税收对财政的影响,也体现在财政对税收的调控。

本文将对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二者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税收对财政的影响上。

税收作为国家财政主要的收入来源,直接影响着财政的收支状况和运作方式。

税收的收入规模和结构直接影响着国家财政的规模和结构。

税收收入的多少决定了政府的支出能力和政策实施的空间。

税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影响着财政收入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如果税收结构过于单一,过度依赖特定的税收收入来源,一旦该来源发生变化或者遭遇冲击,就会对政府的财政运作带来较大的影响,降低政府的财政稳定性。

税收对财政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税收收入的规模和结构对财政收支的影响上。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财政对税收的调控上。

财政作为对税收收入和财政支出进行规划和管理的过程,对税收的征收和使用进行着相应的调控和分配。

财政的调控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上。

通过财政政策的调控,政府可以对税收政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实现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

通过减税或者调整税收结构,政府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调整收入分配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

财政对税收的调控主要体现在税收政策方面。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也体现在税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上。

税收政策的变化直接影响着市场经济的运行和社会发展的进程。

税收政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和经济活动产生重要影响。

税收政策也直接影响着居民的消费行为和生活水平。

税收政策的调整与改革,不仅影响着政府的财政运作,也直接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实际的财政管理中,财政和税收的关系也体现在财政收支平衡的过程中。

财政收入的不足或者支出的过度都会直接影响着财政的收支平衡和财政的可持续性。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财政与税收是两个紧密相关的概念,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财政是指国家为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通过收入、支出、债务等手段来调控经济的一种综合性经济管理活动。

而税收则是财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征收居民和企业的税款来获取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国家通过征收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各种税收,将居民和企业的部分财富收归国家,形成财政收入。

这些财政收入可以用于国家的公共支出、社会保障、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实现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目标。

税收是财政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

通过税收的调节,可以对经济各个领域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和引导。

国家可以通过税收政策来减轻中低收入者的负担,提高他们的消费能力,促进内需的增长;通过对高收入者和高利润企业加大税收征收力度,调节社会财富分配不平衡的问题。

税收还可以通过激励机制和惩罚机制来引导企业行为,鼓励创新和投资,提高经济效益。

税收是财政治理的重要手段。

税收的征收和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的税收制度和税收管理机构。

国家可以通过税收的征收和监管,实现对经济活动的监测和管理,防止经济秩序的混乱和失序。

有效的税收征管有助于提高国家财政收入的透明度和稳定性,减少税收漏税和逃税行为,提高财政运作的效率和公正性。

财政和税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来源,为财政提供了经济支持和财政资源,使财政的可操作性和可持续性得以保障。

财政的运作和支出也会影响税收的征收和调节。

国家的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决定了税收负担的大小,对税收政策和税收征收产生影响。

财政与税收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同时也是财政调节经济、治理经济的重要手段。

两者相互支持、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和税收是密不可分的关系。

财政是政府的财务管理部门,包括财政预算、财政收支、债务管理等内容。

税收是财政的最主要的收入来源之一,也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之一。

税收会直接影响财政收入的大小。

税收多少,就直接决定了政府财政收入多少。

政府需要根据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民生需求等制定不同的税收政策,以达到最大化财政收入的目的。

此外,税收也是政府调节社会经济的重要手段。

例如,征收高额奢侈品税,可以缓解社会阶层差距和社会不平等的现象。

相反,财政也会影响税收制度的变化。

政府对于不同的财政政策会采取不同的税收措施。

例如,政府实行扶贫政策时,为了提高财政收入和减轻弱势群体的税负,可以采取减免税收、提高个税起征点等措施。

财政政策的调整也会影响税收的总体规模和税负。

除了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外,税收还能影响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提高国家财富水平;而不适当的税收政策可能导致社会失衡,后果不堪设想。

因此,政府需要通过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的有机结合,来达到实现社会经济和财政目标的平衡。

总之,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非常紧密。

财政需要税收作为其支撑,而税收也需要财政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只有在财政和税收之间达到良性互动的情况下,才能最大化实现国家财富的增长和经济的进步。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财政 中国财税史

第十二章 国民政府的财政 中国财税史
对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划分内容。 10.论国民政府财政管理体制的特点。
一、中央政府支出 二、地方政府支出
一、中央政府支出
中央政府支出包括党务费、政务费、军费、债务 费支出等多项内容,其中以军费、政务费和债务 费支出为主,三项主要支出中又以军费支出最巨。 (一)党务费支出 (二)政务费支出 (三)军费支出 (四)实业费、交通费和建设费 (五)教育文化费支出 (六)债务支出
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一税收收入二专卖收入二专卖收入三行政收入三行政收入五内外债五内外债2020世纪世纪3030年代国民政府在税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年代国民政府在税制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将国际上通行的直接税间接税概念引入工作将国际上通行的直接税间接税概念引入中国并在直接税体系的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中国并在直接税体系的建设上做了许多工作开征了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特种过分开征了所得税非常时期过分利得税特种过分利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并将传统的田赋改造为利得税遗产税等税种并将传统的田赋改造为土地税填补了中国税制体系中现代直接税税种土地税填补了中国税制体系中现代直接税税种的空白
(二)地方公债
国民政府成立后,于1928年7月公布了《财 政部关于发行公债及订借款项限制案》, 对中央及地方政府的公债发行权限予以限 制。
抗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期,为加强国家财政的统一调度权, 省级政府的预算纳入了国家预算,相应地, 省公债停止发行,其以前发行的公债由中 央政府负责统一偿还。
第四节 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
4.项怀成主编:《中国财政通史》中华民国卷 刘孝诚著,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年版。
5.吴兆莘:《中国税制史》,上、下册,商务印书馆 1937年版。
6.陈昭桐主编:《中国财政历史资料选编》,第12辑,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90年版。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1. 引言1.1 财政与税收概念介绍财政与税收是国家财政管理中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之间具有密切的联系与互动。

财政是指国家收入与支出的管理与调配,涉及政府的财务收支活动。

而税收则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是政府依法征收于纳税人的一种强制性非交易性财政收入。

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国家的正常运转、提供公共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可谓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

财政的主要功能是在社会群体之间进行金钱调配以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而税收则是实现财政收入的主要渠道。

税收政策的制定与执行直接影响着财政的收支状况,进而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稳定。

深入理解和研究财政与税收的关系,对于建立合理的财政体系、实施科学的税收政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1.2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意义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对国家财政运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纳税征收,国家可以获取必要的资金用于支持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社会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和公平性。

税收政策直接影响到财政收支平衡和经济发展。

合理的税收政策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提高国家财政收入,同时也能够调节经济结构和促进经济稳定。

财政支出与税收征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财政支出的规模和结构会直接影响到税收的征收方式和税负水平,反之亦然。

财政与税收需要协调配合,确保财政健康发展。

财政与税收的改革与发展是推动国家经济稳健增长的重要环节。

不断完善税收制度、优化财政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税收征收效率,促进经济结构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密切关系不容忽视,需要不断深化理解和加强协调。

2. 正文2.1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税收是国家通过法律规定从个人、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及其活动中征收的财政性收入。

税收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来源之一,通常占据财政收入的大部分比重。

税收的征收主体是国家政府,通过法律规定具体的税种和税率来实现对纳税人的征收。

政府税收与财政政策

政府税收与财政政策

政府税收与财政政策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政府通过税收的征收和运用,实施财政政策,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本文将探讨政府税收与财政政策的关系以及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税收与财政政策的关系税收是财政政策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调节财政收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改革进行宏观调控的手段,而税收作为政府的重要财政收入,是财政政策实施的基础。

税收可以通过税基、税率、税收征管等手段,调节经济运行,实现宏观经济目标。

政府的财政政策在选择税收手段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状况以及宏观调控的需要,合理确定税收政策,以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税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促进经济增长税收收入可以用于投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共服务等,提升社会生产能力和经济竞争力,从而促进经济的增长。

通过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政府可以引导和支持各个行业的发展,推动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

2. 调节收入分配税收征收可以通过税率的设计和调整,对不同收入层次的人群进行适当的调节,实现收入的再分配。

通过实施适当的税收政策,可以减轻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3. 调控市场税收政策可以通过改变企业和个人的经营成本,引导和调节市场的供求关系。

政府可以采取减税或加税的手段来影响不同行业的发展,保持市场的平衡和稳定。

4. 激励创新与绿色发展政府通过税收手段,可以对科研创新等高附加值产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激励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推动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

同时,政府还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引导企业绿色发展,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5. 维护宏观经济稳定税收收入是财政政策运用的重要资源,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在经济增长过快或通胀压力较大时,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节,维护宏观经济的稳定。

三、税收与财政政策的挑战与改革1. 面临的挑战税收征管的难度增加,逃税、偷税等问题依然存在;税收体系不完善,税种过多、税率过高等问题制约了经济发展,增加了纳税人和企业的负担;税收的公平性亟待提高,富人和高收入者的税负相对较低等问题影响了收入分配的公正性;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益亟待提高,如何合理配置财政资金,推动经济发展,提高社会福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财政和税收是国家财政管理和宏观调控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和相互影响。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同时也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之一。

财政和税收之间的关系不仅体现在财政收入的获取和支出的安排上,还体现在国家财政稳定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现过程中。

下面就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进行一下分析。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财政收入主要包括税收收入、非税收入和其他收入。

税收收入占比相当大,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税收作为政府强制性征收的一种财政收入,是国家权力的表现,用于满足政府的支出需求。

税收收入的增加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从而增强政府的财政实力,满足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

税收是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主要手段之一。

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通过税收政策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控。

在宏观经济调控中,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如减税、加税等方式来对经济进行调节。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时,政府可以通过减税的方式来刺激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而在通货膨胀压力较大时,政府可以通过加税的方式来收紧财政政策,抑制通货膨胀。

税收作为政府实施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对于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财政支出的安排受到税收收入的限制。

税收收入的多少对财政支出的安排有着直接的影响。

当税收收入较多时,政府可以有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出,从而可以增加对于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的投入;而当税收收入不足时,政府必须谨慎安排财政支出,优先保障重点领域的支出,从而不至于出现财政赤字和财政紧张状况。

税收收入的多少对于财政支出的安排有着直接的影响,税收收入的增加可以为政府提供更多的财政资金用于支出,有利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

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对国家财政稳定和宏观经济调控的实现具有重要的作用。

税收政策的制定和调整是政府实施财政政策的重要手段。

政府可以通过调整税收政策来实现财政收入的稳定和财政支出的合理安排。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在现代社会中,财政和税收是紧密相关的两个概念。

在一定程度上,税收被视为财政的主要来源之一。

因此,这两个模块密切联系,并且在实践中经常相互影响。

本篇文章将探讨财政和税收之间的关系。

一、财政和税收的概念财政是在国家、地方政府或其他组织的领导下行使管理和控制财产、资产和收入的一种组织形式。

财政中涉及的要素包括公共支出、公共收入、财政预算和财政规划等。

税收是从个人、企业和其他组织收取的强制性付款。

这些付款通常由政府用于提供公共服务和资助社会福利计划。

在税收被征收的同时,政府会设法控制和监控经济活动,并保障资源的合理分配。

二、财政与税收之间的联系在财政中,税收是现代财政主要的收入来源。

税收在政府卫生基础设施、教育、社会保障、公共交通和国防等重点领域中发挥着扮演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财政预算的收入无法满足公共支出的需求,政府将需要考虑新增收入途径,同时缩减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税收对财政决策和投资计划的影响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的需求,评估不同开支的优先级,并推动政策的落地实效。

同时,税负和税率的制定也是财政和税收之间的重要关系。

税率的定价需要在维持财政资金流满足国家公共支出、保障社会福利和维持经济稳定的同时,确保不会过度扰乱市场。

通过准确分析社会和市场需求,政府需要确定一种分配适当的税负,使得公民能够维持其必要的生活水平,同时政府能够获得必要的财政资金。

三、财政与税收之间的互动财政和税收之间不仅仅存在联系,它们之间还存在着密集的互动关系。

政府的财政支出需要依靠税收收入来满足,税收收入的种类和数量又受制于财政政策的发展方向和预算。

财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税收被视作政策实施的切入点,同时税收的收入构成也会对财政政策的制定和调整产生影响。

例如,税收增加会使得财政有更多预算分配,并且可以对某些领域进行投资,同时税收减少则会限制财政预算并可能导致拖累某些重点领域的开支。

与此同时,财政规划的发展和实施也会对税收产生影响。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十二章 财政收入概述

第十二章财政收入概述第一节、财政收入原则与分类学习要求:掌握财政收入的基本原则掌握税收分类的内容;掌握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学习内容:一、财政收入的含义及原则1、财政收入的含义:财政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收入是衡量一国政府财力的重要指标,政府在社会活动中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范围与数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财政收入的充裕程度。

2、财政收入原则-----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

包括:(1)发展经济,扩大财政收入来源的原则(即“开源”)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

(如93-08年全国财政收入年均增长率为19.6%)。

经济发展水平与财政收入是“源”与“流”;“根与叶”的关系。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的首要任务是直接发展经济;而市场经济体制下,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如何让企业积极去创造财富,最终实现社会财富的增长。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支持和推动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与发育,减少不必要的干预,使市场机制的运行和传导更有效率。

(2)兼顾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原则在一定时期内国民收入确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多少与企业和个人的收入之间是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组织财政收入时,必须根据经济的客观承受能力、经济主体的实际负担能力,公平合理的确定企业和个人的负担水平,同时要以规范的形式和相对稳定的标准取得财政收入。

(3)规范政府间收入分配关系的原则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收入分配关系取决于事权的合理划分。

既要防止中央财权过度集中,也要防止中央财政收入比重过低;另外中央和地方间财政收入分配关系要以规范的体制形式确定下来,并保持相对稳定。

【例题1--07年、08年单选】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根本性因素是()。

A.税率标准B.纳税人数量C.经济发展水平D.居民收入水平【例题2--课后题第2题】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生财”的含义是( )A财政直接投资办企业B支持市场内在机制的生成和发育C提高税率D提高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二、财政收入分类国际上通常按政府取得财政收入的形式,将财政收入分为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国债收入和收费收入。

第12章 财政税收法

第12章 财政税收法
预算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关于预算的各种经济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所谓预算关系,是指国家各级财政为了有计划 地集中和分配资金,根据国家预算,在各级财政之间、各级财政同各部 门预算单位之间,以及各部门预算单位上下级之间发生的组织预算收入、 拨付预算资金和进行年终决算的关系。它包括各级编制、审查、批准、 执行预算过程中产生的行政组织关系和国家组织预算收入和预算支出过 程中所产生的经济权利义务关系两个方面。
2.扣缴义务人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履行代扣、代收税款的义务。扣缴 义务人依法履行代扣、代收税款义务时,纳税人不得拒绝。
3.纳税人、扣缴义务人按照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税务机关依照法律、行 政法规的规定确定的期限,缴纳或者解缴税款。纳税人因有特殊困难,不能 按期缴纳税款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机关批准,可以延期缴纳税款, 但是最长不得超过3个月。
• 1.未将所有政府收入和支出列入预算或者虚 列收入和支出的。
• 2.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多征、提前 征收或者减征、免征、缓征应征预算收入的。
• 3.截留、占用、挪用或者拖欠应当上缴国库 的预算收入的。
• 4.违反《预算法》规定,改变预算支出用途 的。
• 5.擅自改变上级政府专项转移支付资金用途 的。
烟叶税、环境 花税、耕地占
保护税。
用税。
三、税收征收管理法
税收征收管理法是有关税收征收管理等方面的法律规范的总
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以下简称《税收
征收管理法》)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于
1992年9月4日通过,自1993年1月1日起施行。
现行
由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
委员会于2015年4月24日通过并修正。

第十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

第十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财政 中国财政史
• 由于军费支出膨胀,引起财政收支失衡,于是不得 不借债弥补,而借债是卯吃寅粮,遂有大量用于付 息的债务费支出 • 因此债务费实质上是变相的军费,这就将军务费和 债务费合并起来,占到财政支出的70%以上,国民 政府财政支出的军事性质就极其明显了
• 三、经济建设费支出
– 经济建设费是属于经济性质的支出类
2018/10/10 中国财政史第十二章 3
• 外国资本,以其在中国半个多世纪殖民统治的雄厚 基础,发展尤为迅速,特别是在煤炭、钢铁等重工 业领域占的投资比重很高 •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逐步占据统治地位,南京国民政 府在经济方针、政策和规划的颁布和实施上,均采 取有利于国家垄断经济命脉的偏向,使国家垄断资 本迅速膨胀,表现在:
2018/10/10
中国财政史第十二章
– 自此以后,关于教育经费的独立保管,在中央 虽因由国库开支而无法实行,但教育经费的计 划数额虽因财力所限而不宽裕,但还相对稳定, 并呈缓慢增长态势,见表12-5 – 国民政府的科学支出,在预算科目中没有单独 立项,包含在教育经费项下国立各研究院的支 出中 – 卫生费支出,由于数目较小,没有单独的预算 科目,为归并在其他预算科目中,如政务费、 教育费、地方补助费、建设费中都含有卫生费 支出 – 此外,国民政府的财政支出中还包括一定数量 的社会保障支出,包括抚恤费、救灾准备金等
2018/10/10 中国财政史第十二章 14
– 它包括实业(农矿、工商)、交通、建设、国 有营业资本等费用,见表12-3 – 1934年以前,国民政府用于经济建设的费用所 占比重只有2%左右,说明这一时期国民政府 虽然声称要加强经济建设,并制定了一系列法 规,但因战时频繁,政府财政投资与实业、交 通、建设等项目的费用有限 – 1934年后,由于国民政府根据其制定的“重工 业五年建设计划”,开始加大投资、加快重工 业建设,财政用于建设支出的比重急剧上升。 这表明1934年后国民政府逐步重视经济建设, 尤其重视国营资本企业的建设,特别是表现在 重工业领域,这一变化与国家面临的日益严重 的民族危机有很大关系

财政学 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体制

财政学 课件 第十二章 财政体制
(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的划分
按隶属关系级次的不同,可划分为中央国有资本经 营收入和地方国有资本经营收入。
第二节 分级财政体制
二、政府间收入划分
(三)国有资源收入的划分
按其归属,划分为中央固定收入、地方固定收入和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二、政府间收入划分
(四)政府性基金收入的划分
按照预算级次的不同,可以划分为中央基金预算收 入、地方基金预算收入和中央与地方共享基金收入。
二、分级财政理论
(三)分级财政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政职能的分工 1.资源配置职能的分工。与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相对应,
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 2.收入分配职能的分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3.经济稳定与发展职能的分工。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
第二节 分级财政体制
一、政府间支出划分
(一)政府间事权与支出划分的原则
省级财政保持必要的调节能力,才能实现省对市县转移支付补助, 调节市县间财力差异,实现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逐步均等化。
6.坚持渐进性改革的原则
思考题
• 1. 谈谈你对分级财政条件下中央与地方政府财 政职能分工的看法。
• 2. 如何科学、合理地划分政府间的事权与支出 责任?
• 3. 为什么要实行政府间的转移支付?政府间转 移支付主要采取哪些方式?
2. 斯蒂格勒的最优分权理论 地方政府比中央地方更接近于当地居民,更了解居民的消费
偏好和地方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需求,于是地方政府提 供地方公共产品并相应进行资源配置的行为就更加有效, 进而有助于实现所谓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3. 奥茨分权定理 运用福利经济学的方法进一步分析了财政分权的必要性和有效性 若由中央政府向不同地方居民直接提供公共产品,有可能出现各地间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分析财政和税收是国家经济运行中至关重要的两个方面,二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财政是国家的经济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国家收支的管理和调控,而税收则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探讨其相互影响和作用机制。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税收是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财政的健康运转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税收,国家能够获取经济活动的一部分收益,用于满足公共支出、社会保障和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国家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税收收入的多少和质量直接影响着财政的运行情况,进而影响着国家经济的整体发展。

税收作为财政的收入来源,对于财政的健康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税收对经济运行的调节作用。

税收不仅是一种财政收入的来源,更是一种宏观经济调节工具。

通过税收政策的调节,国家可以对经济发展进行引导和促进。

通过税收的差距扩大,可以促进收入分配的公平和合理,通过税收的减免或优惠,可以鼓励企业创新和发展。

税收政策的灵活运用可以有效地调节经济运行,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

税收不仅是一种财政收入的来源,更是一种宏观经济调节工具,对于经济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税收对社会公平和正义的维护作用。

税收的征收是对社会财富的一种再分配,可以实现对贫富差距和收入分配的调节,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

通过征收相对较高的税收,可以实现对高收入群体的再分配,通过减免或者优惠税收政策,可以对低收入群体给予一定的扶持和支持。

通过税收的调节作用,可以实现对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展。

财政与税收之间的关系体现在税收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的调节作用。

税收政策的变化常常会对金融市场和货币政策产生一定的影响。

税收政策的灵活运用可以对货币政策产生影响,通过调节税收的幅度和范围,可以对货币市场的流动性和利率产生一定的影响,进而对金融市场的运行产生影响。

谈财政与税收的关系.docx

谈财政与税收的关系.docx

谈财政与税收的关系税收作为一种财政收入形式,与其他财政收入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属性。

税收的形式特征包括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

税收的三个特征是互相联系、缺一不可的。

税收的强制性决定了征收的无偿性,而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和要求征收的固定性,税收的特征使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

所以,一种财政收入形式是不是税收,不在其名称,而是看它是否同时具有“三性”特征。

1、财政与税收的关系财政是政府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以政府为主体对一部分社会产品进行的集中性分配,是政府进行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手段。

财政是通过税收来实现的。

税收是财政取得收入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形式。

财政与税收有着密切的联系,具体体现在: 1.1两者都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随着国家的形成而产生和发展。

两者的产生都是由共同的社会条件和经济条件促成的,即国家的产生和私有制的存在。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在经历了不同性质的历史时期和国家后,两者都经历了一个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

1.2两者都是国家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形式和途径,同时,还是国家宏观调控经济的有力工具。

它们都属于经济学的范畴,都处于社会再生产的分配环节。

两者都是一国经济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财政与税收的关系虽然密不可分,但是两者之间还是有所不同的,具体体现在: 1.2.1范围有所不同,财政比较宏观,财政收入作为财政分配的第一阶段,是财政支出的前提,是正确处理各方面物质利益关系的重要方式,收入的形式是多样化的,不仅仅局限于税收一种形式。

财政支出是财政分配的第二阶段,是将财政收入按照政府的职能需要进行资源配置的活动。

通过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和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税收相对财政而言比较微观它只是财政的最重要组成部分,但并不是唯一的。

1.2.2依据有所不同。

从收入的角度来看,税收征收凭借的是国家的政治权力。

财政收入征收的依据很广泛,不仅有政治权力,还有财产权利、信用能力等其他依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下一页
2. 一般比例补助 一般比例补助是中央按地方财政支出总额的一定比 例给予的补助。在补助量相同的情况下,一般比例补 助由于具有替代效应,会促使地方财政积极组织财政 收入,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一般比例补助主要用于 纠正地方在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偏好上出现的 问题。
下一页
(二) 定额上缴和一般定额补助 1. 定额上缴
下一页
(二) 竞争的效应 1. 对资本流入的影响 2. 对不同范围的地区的影响 3. 地区间的相互影响
返回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 地方间财政竞争的利弊
(一) 竞争的益处 1. 有助于政府转换职能 2. 促使地方降低公共产品的价格 3. 竞争使公共产品的有效配置成为可能 (二) 竞争可能产生的问题 1. 减少地方政府收入 2. 造成企业间的不公平竞争 3. 扩大地区之间的差距
返回
一、 中央对地方干预的必要性
(一) 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差距 由于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地方政府的财力 差距很大。为了达到公平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通过强 制性手段调节地区之间的收入水平的差距。这项任务 只能由中央财政来承担。
(二) 公共产品的外部效应 按公共产品的效益范围来确定它应由哪一级财政来提 供,不能完全避免外部效应的产生。在存在外部效应 的公共产品上,地方政府无法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下一页
3. 管理上的便利:需要由全国统一管理的税收应该划归 中央政府,适合各地分散管理的税收应该划归地方政 府。
4. 收入的划分要能够满足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财源的 需要。
返回
二、具体税种的分析
1. 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是一种具有较强再分配性质的税 种,而且课税对象具较强的流动性,所以应由中央政 府征收,或者采取主要由中央政府征收。企业所得税 的征收对象也具有较强的流动性,由中央政府征收更 具有效率性。
返回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一、收入划分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二、具体税种的分析
返回
一、收入划分需要考虑的几个因素
1. 课税对象的流动性:课税对象在区域之间流动的难易 度。通常,课税对象在区域间的流动性较大的税种, 适宜于划给中央;课税对象在区域间的流动性较小的 税种,适宜于划给地方。
2. 税收的再分配功能:主要表现为税收的累进性。通常 来说,收入再分配功能较强的税收适宜于划给中央。 收入再分配功能较弱的税种适合于作为地方的收入来 源。
下一页
3. 无论是地区间还是单位、家庭、个人间的收入再分配 都不能够或者不适宜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而应该由中 央政府通过全国统一的累进税收和转移支付来进行收 入再分配。
返回
三、 宏观调控职能
1. 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平衡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和整个 社会的利益,换言之,稳定经济是一项全国范围受益 的公共产品,从资源配置效率要求受益人与成本统一 的原则,其成本应该由中央政府来承担
返回
一、 中央与地方职责的划分
1994年实行分税制以来,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职责 划分如下。
1. 中央政府职责
提供全国性的公共产品,提供具有跨地区外部效应的 混合产品,进行全国范围内的收入再分配,制定具有 全局性的税种的课税权,制定涉及总量平衡或大的经 济结构调整、经济调控与经济发展的事项以及实施重 大产业技术政策等。
下一页
3. 粘蝇纸效应 由于参与公共决策的人的偏好不同,而且在公共决策 中的影响力也不同。一些人可以通过对公共决策的影 响使得中央的补助“粘”在政府部门中,而不是理论 上分析的那样,像一个人那样在公共产品和私人产品 之间寻找一个效用最大化的配置状态。经济学家把这 种现象称为“粘蝇纸效应”,即上级政府的一般定额 补助被“粘”在公共产品上。
按照1994年分税制改革,中央和地方之间的收入分配 格局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总的来看是地方收入净上划 中央。为了减少分税制改革的阻力,采取了保证地方 政府既得财力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将净上划中央的收 入以税收返还的方式返还给地方。
返回
第五节 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
一、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原因 二、 地方财政竞争的手段及其有效性分析 三、 地方间财政竞争的利弊
够促使人们审慎地将成本和效益进行比较。 2. 在公共产品的情况下,需要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与成
本的承担范围相一致。 3. 公共产品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其受益范围具有一定的区
域性,公共产品的这一特性为我们判断谁是公共产品 的中央与地方政府间提供公共产品上的分工提供了依 据。
下一页
(二) 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的区别 1. 国际性的公共产品:臭氧层的保护,温室效应治理、
返回
一、 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原因
追求自身利益是地区之间发生竞争的根本原因,地方 自主权是地方政府间财政竞争的必要条件。地方政府 试图通过财政竞争来增加本地区的就业,吸引资本的 流入,为当地的财政带来新的收入来源。
返回
二、 地方财政竞争的手段及其有效性分析
(一) 地方财政竞争的手段 1. 税收优惠 2. 直接补贴 3. 廉价出售土地使用权 4. 提供低息贷款 5. 实行地方保护主义
2. 地方政府职责
提供地方公共服务,制定和实施地区性经济社会发展
计划,实施区域性产业技术政策,充分利用地区优势,
促进地区经济发展。
下一页
3. 中央与地方政府职责交叉领域 某项公共产品属于地方政府职责范围内,但由于其经 济、社会效益的外部性,使其成本与收益涉及到其他 地方政府辖区,因此由中央政府帮助协调,有关地方 政府协作承担。
5. 营业税:营业税不具有再分配性质,而且税源分散,若 划归中央政府,则管理成本高,所以应该划为地方收 入。
下一页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6. 校正税:为控制环境方面的外部效应(如污染)而课征 的税收,应该根据其影响范围,分别由不同的政府来 征收。
返回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
一、 中央对地方干预的必要性 二、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方式
下一页
(三) 地方偏好存在问题 在地方偏好存在问题的情况下,地方政府的决策就会 与社会所要求的资源配置相背离,为了实现资源的合 理配置,中央必须对地方进行一定程度的干预,以纠 正地方政府在行为上可能产生的偏差。
返回
二、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方式
(一) 比例上缴和一般比例补助 1. 比例上缴
在比例上缴的干预形式下,地方财政收入按一定比 例上缴中央,余下来的部分用于地方财政支出。预算 线斜率的改变所形成的替代效应会使得地方的选择倾 向于较多的私人产品。地方组织财政收入、提供地方 公共产品的积极性比较原来中央不干预的情况受到了 压抑。
第十二章 政府间财政关系
11
引言:本章主题
本章讨论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包括纵向 和横向两个方面。即上下级政府之间的 关系与横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
本章目录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分工 第二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收入划分 第三节 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干预 第四节 中国的分税制 第五节 地方政府间的财政竞争
海啸预警、国际安全等。 2.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国防,外交,全国性的行政和司
法体系等。 3. 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地方的环境,社会基础设施,治
安,行政管理等。
下一页
(三) 中央和地方的职责分工 1. 全国性的公共产品,属于中央政府的职责范围。 2. 地方性的公共产品,属于地方政府的职责范围。
返回
二、 收入分配职能
下一页
3. 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 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中央分享75%, 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资源品种划分,海洋 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其他资源税收入划分为地 方收入;证券交易印花税,最初中央和地方各得收入 的50%,2002年改为中央收入得97%,地方得3%。
返回
三、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转移支付
下一页
(三) 专项补助 1. 非配套的专项定额补助
非配套的专项定额补助是指中央给地方一笔给定数额 的补助,指定该项补助必须用于某项特定的公共产品, 中央的补助不以地方投入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为条件。 在一定条件下,非配套的专项定额补助会造成效率损 失。
下一页
2. 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 不封顶的配套专项补助是指中央对地方某项特定的公 共产品进行补助,并且要求地方按照一定的比例提供 配套资金,即中央政府根据地方投入的数量,按预先 确定的比例进行补助,补助金额不封顶。在地方提供 的某种公共产品不具有外部效应,或者地方对该项公 共产品的效用评价是适当的条件下,不封顶的配套专 项补助会产生效率损失。
退出
第一节 中央与地方政府间的职能分工
财政对整个经济有三种职能,即资源配置、收入分配 和宏观调控。本节讨论这三项职能如何在中央政府及地 方政府之间进行分工。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二、 收入分配职能
三、 宏观调控职能
返回
一、 资源配置职能
(一) 促使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 1. 效率的实现有赖于成本效益的权衡机制,这种机制能
地方固定收入包括:营业税(不包括铁道部门、各银 行总行、各保险总公司等集中缴纳的营业税)、地方 企业所得税(不含上述地方银行和外资银行及非银行 金融企业所得税)、地方企业上缴利润、城镇土地使 用税、个人所得税、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城市 维护建设税(不含铁道部门、各银行总行、各保险总 公司等集中缴纳的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车船 使用税、印花税、屠宰税、农牧业税、农业特产税、 耕地占用税、契税、遗产和赠与税、土地增值税以及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
2. 关税:关税包括进口关税和出口关税,体现了一个国 家的主权,适宜于由中央政府统一管理,应该划归中 央政府。
下一页
3. 财产税:财产税的征收对象如房屋具有不可流动性, 且税源分散,核查困难,由地方政府征收更符合效率 要求。
4. 销售税:单一环节的销售税各级政府都适合征收。增 值税是多环节征收的,各地区税率或税基不同,那么 征管将更加困难,因此应该由中央政府来征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