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汇编

合集下载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本医疗技术损害处理规定一、基本原则1. 预防为主,为辅的补救原则:对于能够及时发现风险、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避免重大事故发生的工作人员,应予以适当奖励。

2. 责任区分原则:在做出处罚决定时,需明确区分直接责任与间接责任,并合理确定责任者在综合原因中的责任比重。

3. 学术管理委员会评审原则:所有处罚决定均需由医院学术管理委员会进行评析,并对评析出的医疗纠纷进行责任追究。

二、医疗技术损害一般处置原则1. 立即消除致害因素:一旦发现技术损害,首先发现者应立即采取措施终止致害因素。

若识别和判定致害因素存在困难,应立即向上级医护人员汇报并请求指导,不得迟疑拖延。

2. 迅速采取补救措施: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采取有效补救措施以降低技术损害后果,保护患者生命健康。

3. 及时报告:技术损害发生后,必须立即如实报告。

首先报告上级医师和科主任,情节严重者应同时报告医务科(或总值班)、主管院领导,重大技术损害必须同时报告院长。

严禁瞒报或迟报。

三、医疗技术损害处置流程1. 患者损害较轻的情况:立即暂停原医疗技术操作,组织科内会诊并妥善处理。

上报科室负责人及医务科,同时做好患者的保护性医疗措施。

科室负责人组织技术专家会诊讨论,研究补救对策并决定是否继续原医疗技术操作。

医务科根据进展情况选派技术专家参与补救处理,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患者病情。

及时整理材料、保留标本并报医院相关领导及职能部门。

2. 患者损害较重,有生命危险的情况:立即以抢救患者生命为主,同时上报科室负责人、医务科及医院相关领导。

组织技术专家抢救患者生命,讨论并采取补救处理对策。

待患者生命危险解除后,进一步会诊讨论详细补救对策。

补救对策实施后,派专人严密监护患者病情。

及时整理材料、保留标本并报医院相关领导及医务科。

四、医疗技术损害相关处置1. 原始证据收集:迅速收集并妥善保管相关原始证据,包括实物、标本、记录等。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汇编一、总则为加强我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疗卫生政策,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规章制度汇编。

二、组织机构1. 成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组织领导、监督检查和决策制定。

2. 设立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组织实施、监督检查和协调沟通。

3. 各临床、医技科室设立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具体实施。

三、医疗质量管理1.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医疗质量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

2. 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如首诊负责制、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等。

3. 加强医疗质量控制,开展定期和不定期医疗质量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整改。

4. 强化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安全意识,预防医疗事故和纠纷。

5. 建立医疗质量持续改进机制,定期分析医疗质量数据,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

四、医疗安全管理1. 制定医疗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明确各级各类人员职责,确保医疗安全。

2. 严格执行患者安全管理制度,如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患者跌倒预防制度、压疮预防制度等。

3. 加强医疗设备、药品和医疗器械管理,确保设备安全运行,药品和医疗器械安全使用。

4.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定期组织医疗安全演练,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5. 加强医务人员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疗安全意识,预防医疗事故和纠纷。

五、监督检查1. 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定期对全院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医疗质量管理科负责日常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整改指导。

3. 各临床、医技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的自查自纠。

4. 建立健全医疗质量与安全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疗质量与安全相关信息。

六、奖惩制度1. 对在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本(4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本(4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本医疗风险是指卫生技术人员在从事医疗活动的过程中存在的对患方或医方造成伤害的危险因素。

对患方是指存在于整个医疗服务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害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以及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情。

对医院是指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的不安全事件的风险。

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根据《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文件制定本制度。

一、风险管理:1、院长是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规避、控制、上报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进行调查、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

4、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办法。

各科能自行解决的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有关职能部门。

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广泛征求员工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措施科内通报。

5、职能部门每季度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便捷性进行评估。

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

协助科室医疗风险管理工作,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

6、每半年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

年终将全年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下一年医疗风险管理重点和年度工作方案。

二、风险识别医疗风险识别是发现、认可并记录医疗风险的过程。

识别的目的就是确定可能对患方或医方造成伤害的事件或情况。

一旦医疗风险得以识别,还应对其影响范围、潜在后果进行识别。

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三、风险分析与评估医疗风险被识别确认后,要对其产生的原因、风险后果及其发生的可能性、影响后果和可能性的因素,进行分析。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

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一、制度目的为了规范医院医疗工作,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减少医疗事故风险,订立本医院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本制度旨在明确医院各职能部门的责任和义务,规范医疗风险管理的流程和要求,确保医务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有效识别、评估和掌控医疗风险,提高医疗安全水平。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各职能部门、医务人员、患者等相关方。

三、管理标准1. 医疗风险管理流程1.1 医疗风险辨识•医务人员应定期参加相关培训,掌握医疗风险的识别方法和技巧。

•乐观收集患者的医疗信息,对患者的病情、病史等进行全面了解。

•在医疗过程中,及时发现、记录和报告可能产生风险的因素。

1.2 医疗风险评估•依据患者病情、病史等相关信息,对患者进行风险评估。

•评估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并依据风险等级订立相应的措施。

1.3 医疗风险掌控•医务人员应依照医院相关规定和操作规程进行工作,确保医疗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范,维护良好的医疗纪律。

•在医疗过程中,遵从干净操作,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定期检查和维护医疗设备,确保设备安全可靠。

1.4 医疗风险监控与改进•设立医疗风险管理与质量安全专职机构,负责医疗风险的监控和改进。

•定期开展医疗风险评估与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整改。

•记录医疗事故和不良事件的相关信息,并及时报告上级机构。

2. 医疗风险管理要求2.1 医务人员要求•医务人员要具备相关职业资质证书,并定期参加连续教育培训。

•医务人员应严格遵守医院相关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对于可能存在的医疗风险,医务人员应乐观自动参加调查和改进,确保患者安全。

2.2 医疗设备要求•医院应配备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的医疗设备,并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

•医院设备管理部门应有明确的设备管理制度,并依照制度要求进行设备管理。

2.3 患者要求•患者应供应真实、准确的个人信息和病情资料。

•患者应依照医生的医嘱进行治疗,并遵守医院的规章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模版(四篇)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工作,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和安全, 保障医院医疗质量和提升医院形象,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所有临床科室和医务人员,包括职工和合同工。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医院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确保患者在医疗过程中获得安全、有效、及时和规范的医疗服务。

第四条医院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工作应以预防为主导,控制为手段,优化资源配置,强化监督管理,不断提高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第五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理机制,对医疗不良事件和医疗差错进行监测、分析和评估,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纠正,保障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第六条医院务必保护医疗事件报告人的合法权益,建立和完善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理的保密制度,保障医务人员的职业尊严和人身安全。

第七条本制度的制定、解释和修改权归医院医务委员会,医务委员会委托医务部负责具体实施。

第八条医院应组织相关部门和科室对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进行宣传和培训,提高全院医务人员的医疗安全管理水平。

第二章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机制第九条医院应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医院的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工作。

第十条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委员会由医院领导班子成员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委员会设立管理办公室。

第十一条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解释和修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审核患者的意外伤害赔偿申请。

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医疗事故(事件)调查和处理机制,及时组织、调查和处理医疗事故(事件),制定措施纠正和预防医疗事故(事件)再次发生。

第十三条医院应定期开展医疗风险评估,评估医院过往医疗活动的安全风险,发现医疗风险,制定和实施风险控制措施。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患者满意度调查机制,定期对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发现和解决患者不满意的问题。

第三章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流程第十五条医院应建立和完善医疗事件报告和处理流程,包括医疗事件的定义、报告、调查和处理等环节。

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一、总则1.1 为确保医疗机构的安全运行,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权益,订立本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本医疗机构的全部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

1.3 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是全体医务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共同责任。

本制度强调全员参加,风险防备与掌控。

1.4 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的目标是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降低医疗事故发生率。

二、医疗安全管理2.1 医疗安全责任制度2.1.1 本医疗机构将医疗安全工作纳入全员绩效考核体系,并设立特地的医疗安全管理部门负责医疗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2.1.2 医疗安全工作由专职人员负责,订立和监督实施医疗安全相关制度和标准。

2.2 医疗安全培训与教育2.2.1 医疗机构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安全培训,并记录培训情况。

2.2.2 新进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入职前必需参加医疗安全培训,并通过考核合格方可上岗。

2.2.3 定期组织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安全知识考试,考核不合格者要进行再次培训。

2.3 医疗安全风险评估与掌控2.3.1 医疗机构建立医疗安全风险评估机制,对医疗活动进行风险评估和管理,确保医疗活动不会对患者产生不行预见的损害。

2.3.2 医疗机构开展医疗技术和设备的安全评估与掌控,确保医疗技术和设备符合国家相关的质量标准。

2.4 医疗安全事件报告与处理2.4.1 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发现医疗安全事件应立刻上报,并搭配医疗安全管理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

2.4.2 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要如实填写医疗记录,不得隐瞒、窜改或伪造医疗信息。

2.4.3 医务人员和其他工作人员在医疗操作中发生事故或错误,需立刻停止操作,并向上级报告,搭配处理。

2.4.4 医疗安全事件的处理应及时、公正、公开,并依法矫正存在的问题。

2.5 医疗设施与设备管理2.5.1 医疗机构建立医疗设施与设备管理制度,明确设备管理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并进行定期的设备检测和维护。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模版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模版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模版一、总则1.本制度的编制目的是为了规范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工作,推动医疗质量的提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医疗活动,并涵盖从医疗风险评估、控制和预防的全过程。

3.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工作应遵循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的要求,以患者为中心,科学合理进行。

4.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工作应与医院的质量管理体系相结合,相互补充,实现共同发展。

二、医院医疗风险评估1.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评估机制,对医疗活动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控制和预防措施。

2.医疗风险评估的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医疗器械使用、手术操作、护理管理、药品使用等方面的风险评估。

3.医疗风险评估应由专业人员组成评估小组完成,评估结果应及时报告给相关部门和人员,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三、医疗风险控制1.医院应建立医疗风险控制制度,明确各类风险的控制标准和措施。

2.医院应加强对医护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从根本上控制医疗风险。

3.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和器械的管理,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

4.医院应规范医疗活动的流程,明确医务人员的职责和权限,确保医疗活动的顺利进行。

四、医疗事故处理1.医院应建立医疗事故处理机制,明确医疗事故的定义、分类和处理程序。

2.发生医疗事故后,医院应立即启动医疗事故处理程序,组织专业人员进行调查和处理,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3.医院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和人员,协助有关部门进行调查和处理,确保事故责任人受到应有的惩罚和处罚。

4.医院应及时向患者和家属进行解释和赔偿,并提供相应的心理支持和援助。

五、医疗安全宣传教育1.医院应加强医疗安全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医务人员和患者的医疗安全意识。

2.医院应组织定期的医疗安全知识培训,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教育和引导。

3.医院应在显著位置张贴医疗安全宣传标语和宣传海报,提醒患者和家属注意医疗安全。

4.医院应建立医疗安全意见反馈机制,及时收集和处理患者和家属的安全意见和建议。

医院风险防范工作制度汇编

医院风险防范工作制度汇编

医院风险防范工作制度汇编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风险防范工作,保障医院正常运行,维护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合法权益,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医院风险防范工作应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医疗安全。

第三条医院风险防范工作应遵循科学性、规范性、法治性、人性化原则,建立健全风险防范体系,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第四条医院风险防范工作应涵盖医疗、护理、药剂、检验、放射、保健、管理等多个方面,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

二、组织管理第五条医院应设立风险防范管理组织,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医院风险防范工作。

第六条医院风险防范管理组织应由分管领导、相关部门负责人、医学专家等组成,其中医学专家应占有一定比例。

第七条医院风险防范管理组织应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医院风险状况,制定风险防范措施,评估风险防范效果,及时调整风险防范策略。

第八条医院应设立风险防范管理部门,负责日常风险防范管理工作,对各类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控制和应对。

三、风险识别与评估第九条医院应通过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全面了解和掌握医院风险因素,建立风险数据库。

第十条医院应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对可能出现的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确定风险等级和风险责任人。

第十一条医院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风险防范措施,确保医疗安全。

四、风险控制与应对第十二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提高医疗服务水平,降低医疗风险。

第十三条医院应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规范医疗行为。

第十四条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事故应急预案,提高医疗事故应对能力。

第十五条医院应加强医疗设备、药品、器械等的管理,确保其安全有效。

第十六条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保护患者隐私和医院信息安全。

五、监督与考核第十七条医院应加强对风险防范工作的监督,确保各项措施的落实。

第十八条医院应定期对风险防范工作进行考核,评估风险防范效果,及时发现问题,制定整改措施。

医疗风险和应急处置预案制度(汇编)

医疗风险和应急处置预案制度(汇编)

医院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处理预案为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及医务人员的正当行医权利和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差错事故,提高医疗质量,适应现代社会对于医疗服务的要求,推动医疗技术的发展,并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制定医疗风险防范及应急预案。

我院各医疗及相关医技科室必须严格执行。

防范预案一、总则1 、医疗、医技及相关科室必须围绕医疗质量保障工作建立、完善并落实各项规章制度。

2 、各种抢救器械设备要处于备用状态,可随时投人使用。

根据资源共享、特殊急救设备共用的原则,医务处有权根据临床急救需要进行调配。

3 、全体医务人员要有大局意识,科室之间、医护之间、临床医技之间、门诊与急诊之间、门急诊与病房之间应相互配合。

4 、严禁在患者及其家属面前谈论同行之间对诊疗的不同意见,严禁诽谤他人,抬高自己的不符合医疗道德的行为.5 、禁止在诊疗过程中、手术中谈论无关或不利于医疗过程的话题.6 、严格执行首诊负责制,严禁推诿病人。

7 、任何情况下,进修及实习医师均不得独自参加各种会诊。

二、加强对下列重点病人的关注与沟通:1 、低收入阶层的患者。

2 、孤寡老人或虽有子女,但家庭不睦者。

3 、自费患者。

4 、在与医务人员接触中已有不满情绪者.5 、预计手术等治疗效果不佳或预后难以预料者。

6 、本人对治疗期望值过高者。

7 、交代病情过程中表示难以理解者,情绪偏激者。

8 、发生院内感染者。

9 、病情复杂,可能发生纠纷者。

10 、住院预交金不足者。

11 、已经产生医疗欠费者。

12 、需使用贵重自费药品或材料者。

13 、由于交通事故有可能推诿责任者。

14 、经他人介绍者。

15 、患者或家属具有一定医学知识者。

16 、艾滋病患者。

三、常规要求1、已经出现的医患纠纷苗头,科室主任必须亲自过问和参与决定下一步的诊治措施。

主任本人或安排专人接待病人及家属,其它人员不得随意解释病情。

2 、所有“绿色通道”在开通的同时,必须向患者或家属讲明预计医疗费用,要留有充分的余地,并且要履行知情同意,由患者签字;意识障碍或病情危重者由家属签字认可。

医院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医院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一、目的为了加强医院医疗安全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保障患者安全,预防和减少医疗纠纷,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院所有医务人员、管理人员及护理人员。

三、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原则1. 预防为主:加强医疗安全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医疗风险的发生。

2. 全员参与: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是全院职工的共同责任,人人参与,共同保障医疗安全。

3. 科学管理: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手段,对医疗安全风险进行识别、评估、监控和处置。

4. 依法依规: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规章制度,确保医疗安全。

四、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内容1. 医疗技术风险管理(1)建立医疗技术风险管理体系,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

(2)医务部负责医疗技术风险上报统计、组织专家讨论、反馈整改意见等具体工作,并汇总医疗技术风险上报情况及监管情况。

(3)加强对新技术、新项目的风险评价,确保其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

2. 医疗质量风险管理(1)加强医疗质量监控,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确保医疗质量。

(2)开展医疗质量教育培训,提高医务人员业务水平和服务意识。

(3)建立健全医疗质量考核制度,对医务人员进行定期考核。

3. 医疗纠纷风险管理(1)加强医患沟通,提高医务人员沟通技巧,减少医患矛盾。

(2)建立健全医疗纠纷处理机制,及时、公正、妥善处理医疗纠纷。

(3)开展医疗纠纷预防工作,从源头上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

4. 医疗安全管理(1)加强医院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全员安全意识。

(2)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

(3)建立健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五、医疗安全风险管理措施1. 建立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

2. 定期开展医疗安全风险培训,提高医务人员风险识别和处置能力。

3. 加强医疗安全信息化建设,实现医疗安全风险信息的实时监控。

4. 建立医疗安全考核制度,将医疗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纳入绩效考核。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本(四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本医疗技术风险是指医疗技术实施过程中存在或出现的可能发生医疗失误或过失导致病人死亡、伤残以及躯体组织、生理功能和心理健康受损等不安全事件的危险因素,不论不良后果是否发生以及患者是否投诉,均属医疗技术风险。

为了及早发现医疗技术风险隐患,通过风险预警监控机制,减少医疗技术损害事件的发生,确保医疗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分级医疗技术安全预警工作要遵守“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宗旨,以卫生管理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为准绳,以深挖细找医疗质量和安全各环节的安全隐患为主要手段,达到及时消除安全隐患并警示责任人,从而确保医疗安全的目的。

医院领导、职能管理部门、各科室、各级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按职责和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做好预警工作。

根据工作和医疗活动中因失误造成的医疗缺陷的性质、程度及后果,将医疗技术风险预警分为三级。

1.1一级预警项目指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操作规程和常规,但尚未给患者或医院造成损害或招致患者投诉等不良后果的情形。

1.1.1违反工作法律1.1.1.1上班或值班期间擅自离岗、脱岗,班前班中饮酒以致影响正常工作;1.1.1.2为患者进行诊疗服务过程中,不遵守职业礼仪,与旁人聊天、嬉戏或打手机;1.1.1.3违反职业道德和医疗保护原则,不负责任地透露或散布患者的相关信息;1.1.1.4对医院相关规定及其他科室、其他医务人员的工作做出不负责任随意的解释,造成患方误解或引发不满情绪;1.1.1.5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中违反医疗保险有关规定;1.1.1.6违反医德规范,以医谋私,收受红包。

1.1.2违反诊疗规范1.1.2.1违反首诊负责制有关规定;1.1.2.2危重患者来诊后,未在规定时间内实施抢救工作;1.1.2.3门诊、急诊医师对连续____次来院就诊但仍未能确诊的患者未安排相关科室会诊或请上级医师复诊;1.1.2.4门诊、急诊医师或住院会诊时,未在规定时限内到达,或未诊查患者只看病历进行“书面会诊”或“电话会诊”;1.1.2.5门急诊医师不见病人即开具“住院通知单”;病房医师不查看病人情况即开具医嘱;1.1.2.6三级医师查房不及时,不认真,记录、签名、审签不规范,不及时;1.1.2.7住院患者病情恶化处理效果不佳时,未及时请上级医师会诊指导;1.1.2.8疑难病例未及时提请科内、科间或院外会诊;1.1.2.9对需要立即执行的医嘱,医师未通知护理人员从而导致执行延迟;1.1.2.10对危重患者未进行床头交接班,或未按规定书写交班记录;1.1.2.11临床医师发现传染病患者未按要求进行报告,出现迟报、漏报;1.1.2.12麻醉医师对手术患者术前未查房,或术后内未在规定时限内随访;1.1.2.13手术科室对重大手术未按手术分级管理权限履行报批手续;1.1.2.14手术医师在手术后未及时诊查患者,患者手术后规定时限内无上级医师查房;1.1.2.15错发,漏发药品,但未造成不良后果,尚未引起患者投诉;1.1.2.16因医方对择期手术准备不足,延误手术进行;1.1.2.17供应或使用过期失效的灭菌器械或不合格材料,尚未造成不良后果;1.1.2.18护理环节未正确执行医嘱;1.1.2.19错采标本,错贴标签,错用抗凝剂等导致不能正常检验;1.1.2.20违反处方管理规定,药物适应证、禁忌证、剂量、用法、配伍等方面出现错误,尚未造成不良后果;1.1.2.21发生严重工伤、重大事故、传染病暴发流行等事件时,未及时上报;1.1.2.22患者转科过程中,转出科室未提前联系妥当或转入科室借故拒绝或拖延转入。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doc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封面文档标题: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编制单位:XX医院编制日期:[填写日期]审核人:[审核人姓名]批准人:[批准人姓名]目录引言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三章:医疗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四章:医疗风险评估与控制第五章:医疗质量监控第六章: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第七章:医疗安全文化建设第八章: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第九章:医疗安全监督检查第十章:医疗安全考核与评价第十一章:附则引言简述制定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制度目的明确制定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的目的。

第二条:适用范围规定本制度适用于XX医院所有医务人员及相关部门。

第三条:制度原则阐述制度制定的基本原则。

第二章:组织机构与职责第四条:组织机构描述负责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的组织机构。

第五条:职责分配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在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中的职责。

第三章:医疗安全教育与培训第六条:教育与培训计划规定医疗安全教育与培训的计划。

第七条:培训内容明确医疗安全教育与培训的具体内容。

第四章:医疗风险评估与控制第八条:风险评估规定医疗风险评估的方法和周期。

第九条:风险控制明确医疗风险控制的措施。

第五章:医疗质量监控第十条:质量监控体系规定医疗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

第十一条:监控指标明确医疗质量监控的指标。

第六章:不良事件报告与处理第十二条:不良事件定义明确不良事件的定义。

第十三条:报告制度规定不良事件的报告制度。

第十四条:处理流程明确不良事件的处理流程。

第七章:医疗安全文化建设第十五条:安全文化推广规定医疗安全文化的推广措施。

第十六条:安全意识培养明确医务人员安全意识培养的方法。

第八章:应急预案与事故处理第十七条:应急预案制定规定应急预案的制定。

第十八条:事故处理明确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

第九章:医疗安全监督检查第十九条:监督检查机制规定医疗安全监督检查的机制。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一、背景及意义如今,随着医疗科技的不断进步,医疗领域在为人们健康服务的同时,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医疗安全风险。

医疗安全管理不仅是保障医疗机构安全运行和发展的必要手段,也是体现医疗机构质量的重要标志。

医疗机构的安全风险,如果不及时有效地发现、预防、控制,不仅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也会扰乱医疗市场秩序,损害医疗机构的声誉和形象。

因此,建立规范的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是目前我国医疗机构建设的重要任务所在。

二、制度内容1.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部门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部门应当成立卫生输液安全管理组、医疗器械安全管理组、药品安全管理组、护理安全管理组、信息安全管理组、医疗纠纷处理组、突发事件应急组等专业管理组。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部门应该具备较强的质量检测、医学知识和应急处理能力,以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情况。

2.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职责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部门的主要职责包括以下几项:制定医疗安全管理规定和技术标准;研究医疗安全风险评估方法和管理措施;组织制定卫生走廊、卫生教育标识、抽风机等医疗消毒设备的管理办法;制定手术、药品、医疗器械等医疗项目的管理办法;制定医疗急救和突发事件处理方案;组织开展医疗安全培训和考核工作等。

3.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程序医疗机构应建立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程序,包括医疗安全隐患排查、医疗安全风险监测、医疗安全事件管理、医疗安全调查处理、医疗安全审核核查、医疗安全管理评估等各项流程。

通过建立全面科学的管理程序,加强对医疗安全和风险的监控、评估和管理,为患者提供高质量安全的医疗服务。

4.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应得到全面有效的贯彻和执行,需要相关部门和人员的积极配合和参与。

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相应的考核评估制度,对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常态化监督,及时总结经验教训,提出针对性的完善建议,不断加强医疗安全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汇编一、引言医院是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场所,安全是医院运营的基本要求。

为了加强医院安全管理,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安全,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汇编。

二、医院安全管理制度1.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应建立健全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部门的消防安全职责。

(2)医院应定期组织消防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火灾隐患。

(3)医院应制定应急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提高消防应急能力。

2. 医疗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应建立健全医疗质量管理体系,严格执行医疗操作规程。

(2)医院应加强药品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3)医院应加强病历管理,规范病历书写和保管。

3. 信息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应建立健全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确保患者信息安全。

(2)医院应加强信息系统安全防护,防止信息泄露、篡改和破坏。

(3)医院应加强对信息系统的管理和维护,确保信息系统稳定运行。

4. 设备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应建立健全设备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疗设备安全。

(2)医院应定期对医疗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3)医院应加强对医疗设备操作人员的培训和管理,确保设备安全使用。

5. 环境安全管理制度(1)医院应建立健全环境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医院环境安全。

(2)医院应加强环境卫生管理,定期进行环境消毒和监测。

(3)医院应加强食品安全管理,确保患者和医务人员饮食安全。

三、医院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与监督1. 医院应建立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与监督机制,确保各项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2. 医院应定期对安全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整改。

3. 医院应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和医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四、医院安全管理制度修订与完善1. 医院应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医院实际情况,及时修订和完善医院安全管理制度。

2. 医院应广泛征求医务人员、患者和社会各界对医院安全管理制度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和完善。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本(3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本(3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本一、医疗技术风险管理体系医疗技术风险管理纳入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实行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及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两级管理。

医务部负责医疗技术风险上报统计、组织专家讨论、反馈整改意见等具体工作。

二、造成医疗技术风险的可能因素(一)医疗技术设计方面:新技术操作规范不成熟,技术操作流程不够科学或者过于复杂等;(二)医务人员个人因素:新技术应用经验不足、技术能力不足等;(三)设备因素:设备和设施发生改变,不能正常运转等;三、风险管理和预警工作流程(一)执行技术操作的经治医师负责监测技术风险,发现有潜在风险或已经造成损害时,应立即现场采取处理措施。

现场经治医师采取措施后仍难以处理时,应立即向上级医师报告直至科主任,必要时报告医务部或分管院领导。

参照《医疗安全(不良)事件报告制度》和《医疗纠纷(事故)防范、预警与处理规定》进行上报。

(二)医务部根据《医疗技术管理制度》相关规定,必要时组织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专家进行分析讨论,指导相关人员做出正确处理。

(三)如需继续应用该技术,主管医师应向患者或家属告知情况,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施行。

(四)经治医师对紧急意外情况后出现的病情变化、诊疗方案、上级医师意见及诊疗情况应及时记录,同时必须坚守岗位,不得擅自离开,至患者病情稳定为止。

四、医疗技术风险的预防落实我院《医疗技术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和评估制度》和《高风险诊疗操作的资格许可授权制度》等相关规定,医务部定期对上报的医疗技术风险进行汇总和分析,呈交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讨论评估,对医疗技术的安全、质量、疗效、费用等情况进行全程追踪管理和评价,及时发现医疗技术风险,并将评价结果反馈给相关科室,督促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医疗技术管理持续改进。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本(2)一、引言医疗事故是医疗风险的一种体现,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有效管理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权益,构建安全可靠的医疗环境,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应运而生。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3篇)

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范文1. 概述医疗风险管理是关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安全和质量的重要工作之一。

为了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本制度旨在规范医疗风险管理的流程和要求,有效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

2.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在于建立一个规范和系统的医疗风险管理体系,通过有效的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措施,降低医疗事故的风险,提高医疗服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患者的权益。

3. 责任和义务(1)医疗机构医疗机构应建立和完善医疗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明确相关工作的责任和义务,并向全体医务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他们的风险管理意识和能力。

(2)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应遵守医疗风险管理制度的要求,加强对医疗风险的识别和评估,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保医疗服务的安全和质量。

4. 流程医疗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三个阶段。

4.1 风险识别(1)搜集数据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的数据搜集机制,收集与医疗风险相关的数据,包括患者投诉、医疗事故报告、临床质量评价等。

(2)风险识别工具医疗机构可以制定风险识别的工具,如风险登记表、事故报告表等,通过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识别出潜在的医疗风险。

4.2 风险评估(1)风险评估指标医疗机构可以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风险评估指标,用于评估医疗风险的严重程度和发生的概率。

(2)风险评估方法医疗机构可以选择适合的风险评估方法,如故事板技术、故障模式与影响分析(FMEA)等,对潜在的医疗风险进行评估。

4.3 风险控制(1)风险控制策略医疗机构应制定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包括设定明确的风险控制目标、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和工作流程、加强人员培训和质量监控等。

(2)风险控制措施医务人员应按照风险控制策略,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有效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

5. 评估和改进医疗机构应定期对医疗风险管理制度进行评估和改进。

评估的内容包括风险识别的准确性、评估的科学性和控制措施的有效性等。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文(四篇)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文1.医院建立健全医疗安全管理机构,各科室行使相应管理职权。

2.医院医疗安全管理组织主要有。

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病案管理委员会、药事委员会、安全委员会等,医务部、护理部、共同负责医疗质量的日常监督管理,做好医疗安全管理工作。

不定期的向医院领导反馈医院医疗安全的现状,提供警示作用的医疗安全信息。

3.医院检验室必须定期检查安全制度的执行情况,并经常进行安全教育。

4.专人保管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建立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药品的使用登记制度。

5.普通化学试剂库设在检验科内,要专人负责,并建立试剂使用登记制度。

4.各种电器设备,如电炉、干燥箱、保温箱等仪器,由专人保管,并建立仪器卡片。

6.上班时检查科室有无异常,下班前关闭好门窗。

有不安全现象应立即报告医院负责人。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文(二)一、严格执行卫生法律法规、医院管理核心制度、等有关法律文件,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保障医疗质量、防止医疗差错。

二、实施风险管理,成立医院院长为组长的医疗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小组,对参与医生的诊疗行为进行监督,对存在的风险进行排查。

三、定期或不定期在医务人员中进行医疗安全、质量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思想,增强医疗安全意识,保证医疗安全,严防差错发生。

四、鼓励全院职工及患者参与医疗风险管理,科室或个人若发现质量上的差错或事故应主动及时的向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小组报告,领导小组根据情况展开调查,必要时提请医院院办公会讨论。

对患者发现的医疗风险,及时给予反馈及奖励。

五、对医疗风险较大的疾病(手术),科室应先组织科室内部讨论,如仍未排出风险的,如实将病情告知家属,征得患方同意,申请全院会诊或其他医院会诊,直到医疗风险的排出。

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范文(三)为了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增强主动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减少医疗缺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的发生和因此而产生的医疗投诉及医疗纠纷,结合本院实际,制订医疗风险预警制度。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样本(五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样本(五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样本医疗事件的出现,无论患者或家属是否提出投诉,均被视为医疗风险的警示范畴。

二、医疗风险警示分级1. 一级医疗风险警示未按时完成入院病历、侵入性操作术前记录、术后记录或重要医患协议书等,影响病历质量;未及时查房,连续两次以上,患者投诉但未产生医疗缺陷后果;诊疗过程中存在缺陷,但未导致实际后果;医疗操作不当或失败,患者投诉无后果;其他未产生后果但被患者投诉的诊疗行为。

2. 二级医疗风险警示超过特定时间未完成住院病历、术后记录、首次病程记录或抢救记录,可能引发医疗缺陷或纠纷投诉;对非特殊、疑难患者,诊断延迟或治疗方案确定不及时,导致患者投诉;三级查房或上级医师查房不及时,引发患者投诉;虽未构成医疗事故,但存在过失或错误,经上级卫生行政部门鉴定或法院判决确认;一年内收到两次一级医疗风险警示。

3. 三级医疗风险警示经医疗事故鉴定为医疗事故;因各种因素导致医疗纠纷,责任人过失严重,虽未认定为医疗事故,但影响恶劣,损害医院声誉;由于责任人的过失,造成医疗缺陷,需要进行经济补偿;一年内两次收到二级医疗风险警示。

三、医疗风险警示责任者处罚程序对被医疗风险警示的责任者的处罚,将参照《____航天医院医疗安全管理办法(试行)》、《____航天医院医疗质量考核办法(试行)》及相关终末质量考核标准执行。

四、医疗警示制度的相关措施1. 全面执行《医患沟通制度》住院医师需向患者介绍自己,详细说明病情、初步诊断、治疗方案、可能的并发症及预计费用,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在进行有创性检查和治疗前,需向患者或家属说明可能的并发症、医疗意外及应对措施,并记录在病程记录中。

2. 认真执行高风险环节签字制度实施输血、纤维支气管镜手术等高风险操作前,需向患者或家属告知可能的风险,并取得同意书;尊重患者的拒绝权,如患者不同意手术或操作,原则上不进行,以防止医疗纠纷;医务人员在交接班时需认真签字,确保医学影像报告单、病理、检验报告单的复核双签字。

《xx医院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xx医院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第一篇: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xx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为保障患者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积极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指定本制度。

一、医疗风险定义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等。

二、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的组织机构1、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团队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护理、管理、药剂、设备管理、后勤保障、保卫等。

2.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基于医疗风险评估、建立常规的医疗风险种类、确定每一类风险的具体危险因素、确定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优先级的医疗风险事件,采取有效、动态的医疗风险防范、控制措施。

三、医院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处理原则“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重在预防”1、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活动过程。

(l)完善诊疗护理常规、收治标准,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促进诊疗规范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手术授权和再授权机制,加强手术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对个人技术实行准入管理,提高手术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管理。

(3)实施首诊负责、完善急诊分流制度,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完善重危病人的转送流程,为病人提供连贯的医疗服务。

(4)规范药物使用流程,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5)完善院内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管理。

(6)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各项制度,加强患者入院坠床/跌掉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安全核查、病人身份确认、高危险药品管理、危急值管理、病人安全转科转院等。

(7)落实病人转科、转院、出院计划制定等制度,确保安全。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样本(5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样本(5篇)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样本____年的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可能涵盖以下要点:1. 医疗安全管理体系:构建完善的医疗安全架构,规定医院管理层在医疗安全中的责任,并界定医疗安全管理部门的职能和权限。

2. 医疗风险管理体系:设立医疗风险管理工作流程,包括风险识别、评估、管控和监测,以减少患者和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过程中的潜在风险。

3. 医疗设备管理规定: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规定设备的购置、验收、维护和修理等操作应遵循既定规程。

4. 安全事件报告及应对机制:促进医务人员及时报告安全事件,建立标准化的报告和处理流程,对重大安全事件进行迅速调查和妥善处理。

5. 质量管理框架:构建医院的质量管理网络,包括制定医疗质量标准、建立质量评价系统等,以保证医疗服务的品质与安全性。

6. 职业健康管理政策:确保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实施职业暴露防护和职业病预防措施。

7. 外部风险管理策略:建立与外部机构的协作机制,如与监管机构、患者反馈渠道的沟通合作,以便及时获取外部风险信息并采取相应对策。

8. 持续优化机制:设立医院的持续改进系统,包括定期进行医疗安全培训、设立安全绩效考核等,不断改进医疗安全和风险管理的效能。

须知,以上内容仅为概括性概述,具体的制度设计需依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规划和规范。

2024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样本(二)____年医院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是指医院为确保提供安全的医疗服务并有效管理潜在风险所设立的一套规范和准则。

以下为一个概括性的制度框架,其详细内容需依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适应性地修订和优化:1. 设立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设立专门的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以承担医院医疗安全的管理工作。

2. 风险评估与管理机制:构建风险评估与管理体系,对医疗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系统性的评估和管控。

3. 人员培训与教育:实施医疗安全培训和教育项目,提升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术。

4. 事故报告与分析机制:建立完善的事故报告流程,要求医务人员在发现医疗事故时立即上报,并进行深入的事故分析与调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医院
医疗安全与风险管理制度
为保障患者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医疗服务过程中的各类危险因素,确保诊疗服务的安全性和治疗的有效性。

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对医院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医院经营管理中的风险成本。

积极改善服务态度、不断提高医疗质量。

指定本制度。

一、医疗风险定义
是指在医疗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损失和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件,主要包括医疗事故、医疗差错、医疗意外、不安全事件、并发症及由这些因素导致的医疗纠纷等。

二、建立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的组织机构
1、医疗风险评估和防范团队
由多学科人员组成,包括医疗、护理、管理、药剂、设备管理、后勤保障、保卫等。

2.建立医疗风险评估体系
基于医疗风险评估、建立常规的医疗风险种类、确定每一类风险的具体危险因素、确定分析方法、选择医院优先级的医疗风险事件,采取有效、动态的医疗风险防范、控制措
施。

三、医院风险防范和控制方案
处理原则“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理,重在预防”
1、通过完善医院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活动过程。

(l)完善诊疗护理常规、收治标准,界定有关专业疾病收治范围、促进诊疗规范管理。

(2)加强围手术期安全管理,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手术授权和再授权机制,加强手术风险评估制度、重大手术审批制度、非计划再次手术的管理,对个人技术实行准入管理,提高手术科室的专业技术水平,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管理。

(3)实施首诊负责、完善急诊分流制度,确保急诊绿色通道的畅通,完善重危病人的转送流程,为病人提供连贯的医疗服务。

(4)规范药物使用流程,尤其是抗菌药物的分级管理。

(5)完善院内感染各项管理制度,医务人员的手卫生规范管理。

(6)落实病人安全目标各项制度,加强患者入院坠床/跌掉风险评估、手术部位标记、术前安全核查、病人身份确认、高危险药品管理、危急值管理、病人安全转科转院等。

(7)落实病人转科、转院、出院计划制定等制度,确保安全。

(8)确保病人与医务人员、医务人员之间沟通及时有效。

2.健全临床督导和审核制度,落实各项医疗核心制度
(1)完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确保医疗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等全院质量改进体系的有效运作。

(2)完善院科两级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加强职能部门与临床、医技辅助科室间的有效沟通与协作。

3.健全专业教育与培训制度
(1)完善岗前培训、三基培训制度,对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进行定期培训考核。

(2)职能部门定期组织各类讲座、培训与学习,加强医疗风险防范和控制技能的培训。

4.建立医院不安全事件管理体系
完善不安全事件分类定义、明确事件范围、建立应急反应程序、完善内部外部报告系统、建立负面事件应对机制以及主动减少风险的管理体系。

(1)建设鼓励上报的医院文化,有利于事件早期发现和预防。

(2)落实不安全事件标准上报程序,及时处理,尽可能减少其对病人和医院造成的损失。

(3)对警讯事件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制定整改措施,同时持续监测、评估措施的有效性。

(4)对高风险的程序和流程,在回顾性分析已发生及潜

不安全事件的基础上,探寻是否存在改进流程或系统的可能性。

(5)完善医疗纠纷的应急处置,避免病人伤害与医院损失的扩大。

严格落实医院投诉管理制度、重大医疗纠纷突发应急处置预案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