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 PPT
合集下载
优选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
![优选麻醉性镇痛药的临床应用及不良反应的处理](https://img.taocdn.com/s3/m/aa89e88e76a20029bd642d60.png)
按药物的来源分三类 1.天然的阿片生物碱 如吗啡、可待因。 2.半合成的衍生物 如二乙酰吗啡(即海洛因)、双氢
可待因。 3.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又分为:
①苯基哌啶类 ,如哌替啶、苯哌利定、芬太尼族; ②吗啡南类(morphinans),如羟甲左吗南; ③苯并吗啡烷类(benzmorphans),如喷他佐辛; 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沙酮。
激动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 理效应。
(1)镇 痛:
❖ 特点: ①作用强大,迅速缓解各种疼痛 ; ②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 ③镇静; ④欣快(euphoria)。
镇痛机制的研究
1803年 吗啡被分离 1962年 邹冈证明镇痛部位在第三脑室周
围灰质 1973年 Snyder等提出脑内存在阿片受体 1975年 Hughes等成功分离出脑啡肽 1992~1993年 克隆出 μδκ 阿片受体
❖ 欣快: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2)抑制呼吸
❖ 激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降低呼 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并抑制呼 吸调整中枢,减慢呼吸频率,降低潮气 量。
(3)镇咳
❖ 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
(4)其他
❖ 缩瞳: 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 催吐: 激动脑干极后区的阿片受体
2.兴奋平滑肌
麻醉性镇痛药的 临床应用及不良
反应的处理
定义
❖ 所谓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 或narcotics),通常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 绪反应,剂量过大时则可产生昏睡的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有时也称为阿片类药 (opiates)。
麻醉性镇痛药分类:
特点:
可待因。 3.合成的麻醉性镇痛药,按其化学结构不同又分为:
①苯基哌啶类 ,如哌替啶、苯哌利定、芬太尼族; ②吗啡南类(morphinans),如羟甲左吗南; ③苯并吗啡烷类(benzmorphans),如喷他佐辛; ④二苯甲烷类(diphenylmethanes),如美沙酮。
激动不同脑区的阿片受体,呈现多种药 理效应。
(1)镇 痛:
❖ 特点: ①作用强大,迅速缓解各种疼痛 ; ②不影响意识及其他感觉; ③镇静; ④欣快(euphoria)。
镇痛机制的研究
1803年 吗啡被分离 1962年 邹冈证明镇痛部位在第三脑室周
围灰质 1973年 Snyder等提出脑内存在阿片受体 1975年 Hughes等成功分离出脑啡肽 1992~1993年 克隆出 μδκ 阿片受体
❖ 欣快:激动蓝斑核的阿片受体。
(2)抑制呼吸
❖ 激动呼吸中枢的阿片受体,降低呼 吸中枢对CO2张力的敏感性,并抑制呼 吸调整中枢,减慢呼吸频率,降低潮气 量。
(3)镇咳
❖ 激动孤束核的阿片受体,抑制咳嗽
(4)其他
❖ 缩瞳: 激动中脑盖前核的阿片受体 ❖ 催吐: 激动脑干极后区的阿片受体
2.兴奋平滑肌
麻醉性镇痛药的 临床应用及不良
反应的处理
定义
❖ 所谓麻醉性镇痛药(narcotic analgesics, 或narcotics),通常是指作用于中枢神经 系统能解除或减轻疼痛并改变对疼痛的情 绪反应,剂量过大时则可产生昏睡的药物。 麻醉性镇痛药有时也称为阿片类药 (opiates)。
麻醉性镇痛药分类:
特点:
icu镇静镇痛ppt课件
![icu镇静镇痛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5d2b3cf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c.png)
详细描述
苏醒延迟可能是由于药物过量或个体 差异导致的药物代谢缓慢所致。处理 方法包括减少药物剂量、给予拮抗剂 和加强护理观察。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详细描述
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副作用,可以给予止吐药物进行治疗。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 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镇静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用药方 案。
保护器官功能
通过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镇静镇痛 可以降低患者的氧耗和代谢,减轻器 官的负担,有助于保护器官功能。
镇静镇痛的分类
按给药途径分类
可分为口服、注射、吸入等给药途径。
按药物作用分类
可分为苯二氮卓类、阿片类、非阿片类等。
按药物作用时间分类
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作用时间的药物。
02
ICU镇静镇痛药物
ICU镇静镇痛PPT课件
目 录
• ICU镇静镇痛概述 • ICU镇静镇痛药物 • ICU镇静镇痛的实施 • ICU镇静镇痛的并发症及处理 • ICU镇静镇痛的护理与人文关怀 • ICU镇静镇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ICU镇静镇痛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ICU镇静镇痛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药物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和焦 虑,使其处于安静状态,以便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的方法。
03
ICU镇静镇痛的实施
镇静镇痛的评估
评估目的
01
对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进行评估,为镇静镇痛治疗提供依据
。
评估方法
02
采用疼痛评估量表、焦虑评估量表等工具,结合患者临床表现
进行评估。
评估周期
苏醒延迟可能是由于药物过量或个体 差异导致的药物代谢缓慢所致。处理 方法包括减少药物剂量、给予拮抗剂 和加强护理观察。
其他并发症
总结词
其他可能的并发症包括恶心、呕吐、过敏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等。
详细描述
恶心和呕吐是常见的副作用,可以给予止吐药物进行治疗。过敏反应表现为皮疹、瘙痒和呼吸困难等症状,需要 立即停药并给予抗过敏治疗。药物相互作用可能影响镇静镇痛药物的疗效和安全性,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用药方 案。
保护器官功能
通过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镇静镇痛 可以降低患者的氧耗和代谢,减轻器 官的负担,有助于保护器官功能。
镇静镇痛的分类
按给药途径分类
可分为口服、注射、吸入等给药途径。
按药物作用分类
可分为苯二氮卓类、阿片类、非阿片类等。
按药物作用时间分类
可分为短效、中效、长效等不同作用时间的药物。
02
ICU镇静镇痛药物
ICU镇静镇痛PPT课件
目 录
• ICU镇静镇痛概述 • ICU镇静镇痛药物 • ICU镇静镇痛的实施 • ICU镇静镇痛的并发症及处理 • ICU镇静镇痛的护理与人文关怀 • ICU镇静镇痛的研究进展与展望
01
ICU镇静镇痛概述
定义与目的
定义
ICU镇静镇痛是指在重症监护病房中,使用药物来减轻或消除患者的疼痛和焦 虑,使其处于安静状态,以便进行各种治疗和护理的方法。
03
ICU镇静镇痛的实施
镇静镇痛的评估
评估目的
01
对患者的疼痛和焦虑程度进行评估,为镇静镇痛治疗提供依据
。
评估方法
02
采用疼痛评估量表、焦虑评估量表等工具,结合患者临床表现
进行评估。
评估周期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a6877550c22590102029dfa.png)
综上所述
阿片类药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大多是暂时可耐受的 避免阿片类药血药峰值浓度过高可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考虑换药或改变给药途径
.
23
NSAIDs的不良反应
.
24
NSAIDs的不良反应
NSAIDs镇痛作用相对弱,有剂量封顶效应 长期或大剂量用药,可能发生器官毒性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异常、肾毒性
.
30
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
.
31
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
不良反应: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尿潴留、 震颤或癫痫发作等
禁 忌:严重心脑血管疾患、青光眼、癫痫、 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肠麻痹患者及孕妇 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
32
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惊厥药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头痛、共计失调、 嗜睡、疲劳、复视、眩晕、失眠、精神异常、 低钠血症、皮疹、白细胞减少及肝损害等
.
25
NSAIDs的不良反应
高危患者:
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病史、酒精过量、肝肾功能不全、长 期大剂量使用NSAIDs FDA统计NSAIDs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穿孔危险 长期用药>3个月:1%-2%
>1年:2%-5%
.
26
NSAIDs的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 长期用药控制用药剂量 联合用药预防消化道溃疡
.
4
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注重预防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处理
阿片类药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大多是暂时可耐受的 避免阿片类药血药峰值浓度过高可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考虑换药或改变给药途径
.
23
NSAIDs的不良反应
.
24
NSAIDs的不良反应
NSAIDs镇痛作用相对弱,有剂量封顶效应 长期或大剂量用药,可能发生器官毒性反应 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异常、肾毒性
.
30
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
.
31
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抑郁药
不良反应:口干、便秘、视物模糊、排尿困难、尿潴留、 震颤或癫痫发作等
禁 忌:严重心脑血管疾患、青光眼、癫痫、 前列腺肥大、尿潴留、肠麻痹患者及孕妇 禁与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合用
.
32
辅助药物的不良反应
抗惊厥药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头昏头痛、共计失调、 嗜睡、疲劳、复视、眩晕、失眠、精神异常、 低钠血症、皮疹、白细胞减少及肝损害等
.
25
NSAIDs的不良反应
高危患者:
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病史、酒精过量、肝肾功能不全、长 期大剂量使用NSAIDs FDA统计NSAIDs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穿孔危险 长期用药>3个月:1%-2%
>1年:2%-5%
.
26
NSAIDs的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 长期用药控制用药剂量 联合用药预防消化道溃疡
.
4
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注重预防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处理
镇静镇痛护理PPT课件
![镇静镇痛护理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bdd34c004a1b0717fd5dd75.png)
估镇静的效果 + 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 + 加强宣教
每日唤醒的目的
+ 避免镇静过度,减少镇静过度引起的并发症,并 提高镇静的疗效安全性
+ 减少自我拔管机率 + 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和住院时间 + 减少并发症如减少消化道出血、胃肠蠕动减慢、
深静脉血栓等 + 评估病人意识、肌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4 安 静 合 作 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3镇
静 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 但又迅速入睡
2 非 常 镇 静 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
1 不 能 唤 醒 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
分值 定义
描述
7 危险躁动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不配合,拉扯气管插管及各种导管, 在床上翻来覆去,攻击医务人员,试图翻越床栏,不能按要 求安静下来
选择合适的评分方法避免评估误差选择恰当的镇静措施去除或减轻导致焦虑和躁动的诱因遵医嘱予镇静根据镇静效果不断调整剂量及时观察评估镇静的效果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加强宣教?每日唤醒的目的避免镇静过度减少镇静过度引起的并发症并提高镇静的疗效安全性减少自我拔管机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如减少消化道出血胃肠蠕动减慢深静脉血栓等评估病人意识肌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风险禁忌症?可引起应激和躁动?可引起人机对抗或应激性高血压?可引起意外拔管?哮喘持续状态?严重ards?酒精戒断?高血压危象或心肌?严重颅内高压?癫痫持续状态决定实施每日唤醒的合适时间每日唤醒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外拔管的风险做好严密的安全监护每日定时暂时停止所有镇静药物输注直至患者清醒并能正确回答至少34个简单问题或者逐渐表现出不适或躁动重新以原镇静剂量的05倍开始给药并滴定至目标镇静水平ramsay评分34分待脱机条件成熟后停止镇静2000年由kress提出严密监测及处理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实施常规监护呼吸抑制避免过度镇静低血压尿潴留皮肤瘙痒心理护理每个人都需要被认识被尊重也就是病人希望能被重视需要提供信息和了解需要新鲜感需要安全感心理护理还应注意病房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每日唤醒的目的
+ 避免镇静过度,减少镇静过度引起的并发症,并 提高镇静的疗效安全性
+ 减少自我拔管机率 + 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和住院时间 + 减少并发症如减少消化道出血、胃肠蠕动减慢、
深静脉血栓等 + 评估病人意识、肌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
4 安 静 合 作 安静,容易唤醒,服从指令
3镇
静 嗜睡,语言刺激或轻轻摇动可唤醒并能服从简单指令, 但又迅速入睡
2 非 常 镇 静 对躯体刺激有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有自主运动
1 不 能 唤 醒 对恶性刺激无或仅有轻微反应,不能交流及服从指令
分值 定义
描述
7 危险躁动
无外界刺激就有活动,不配合,拉扯气管插管及各种导管, 在床上翻来覆去,攻击医务人员,试图翻越床栏,不能按要 求安静下来
选择合适的评分方法避免评估误差选择恰当的镇静措施去除或减轻导致焦虑和躁动的诱因遵医嘱予镇静根据镇静效果不断调整剂量及时观察评估镇静的效果镇静过程中实施每日唤醒计划加强宣教?每日唤醒的目的避免镇静过度减少镇静过度引起的并发症并提高镇静的疗效安全性减少自我拔管机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icu留治时间和住院时间减少并发症如减少消化道出血胃肠蠕动减慢深静脉血栓等评估病人意识肌力等神经系统症状与体征风险禁忌症?可引起应激和躁动?可引起人机对抗或应激性高血压?可引起意外拔管?哮喘持续状态?严重ards?酒精戒断?高血压危象或心肌?严重颅内高压?癫痫持续状态决定实施每日唤醒的合适时间每日唤醒过程中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外拔管的风险做好严密的安全监护每日定时暂时停止所有镇静药物输注直至患者清醒并能正确回答至少34个简单问题或者逐渐表现出不适或躁动重新以原镇静剂量的05倍开始给药并滴定至目标镇静水平ramsay评分34分待脱机条件成熟后停止镇静2000年由kress提出严密监测及处理不良反应防止并发症实施常规监护呼吸抑制避免过度镇静低血压尿潴留皮肤瘙痒心理护理每个人都需要被认识被尊重也就是病人希望能被重视需要提供信息和了解需要新鲜感需要安全感心理护理还应注意病房环境所产生的心理效应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092698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85.png)
恶心呕吐是阿片类药物刺激了中枢化学感受区、 前庭核以及胃肠道阿片受体,导致中枢性呕吐和 胃肠蠕动减慢所致。一般临床有效的μ受体激动 剂都会引起一定程度的恶心和呕吐。
阿片类药物致恶心呕吐的发生率约30%,一般发 生于用药初期,症状4~7天内多能缓解。既往化 疗致恶心呕吐反应严重者,初用阿片类药物易发 生恶心呕吐,强烈推荐给予预防性止吐药。
中枢神经系统上的阿片受体(μ2受体)的激活与呼
吸抑制直接相关,阿片受体大量存在于脑干呼吸中 枢。应用阿片类药物后,能明显观察到低氧血症、 通气量下降等各种阿片相关的抑制效应。
阿片药物的理化性质、剂量、给药途径都可能产 生不同程度的抑制效应。如最先出现轻微的通气 障碍、呼吸频率减慢。最终出现中枢呼吸暂停。 在慢性癌痛患者使用控缓释制剂中呼吸抑制的发 生率远远低于急性疼痛注射给药者。
癌性疼痛是癌症患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 影响癌症患者生活质量的主要原因,癌痛 的控制治疗应该是贯穿癌症病程的始终。
阿片类止疼药是癌性疼痛的关键性药物, 所以此类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防治与疼痛治 疗本身同样应当引起重视。
常见不良反应 便秘 恶心、呕吐 嗜睡、镇静 尿潴留 瘙痒 罕见不良反应 呼吸抑制
吗啡可引起膀胱括约肌痉挛导致尿潴留,发生率低 于5%,但同时使用镇静剂患者发生率高达20%, 腰麻术后发生率增加至30%。
预防: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避免膀胱过渡充盈。
治疗:流水诱导法、按摩膀胱区、热水冲会阴部等 诱导自行排尿。必要时导尿。对难以缓解者可考虑 换用镇痛药物。
呼吸抑制是阿片类药物最严重的不良反应,常见于 使用阿片类药物过量以及合并使用其它镇静药物的 患者。
阿片类药物通过模拟内源性阿片肽作用阿 片受体而起到镇痛作用。阿片受体主要存 在μ、к和δ三型,其中μ受体与镇痛关系
《麻醉性镇痛药》课件
![《麻醉性镇痛药》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9d3a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8a.png)
治疗
如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停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 行机械通气。
恶心呕吐
预防措施
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前,可预防性地使用止吐药,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避免空腹使用。
治疗
如出现恶心呕吐,可给予止吐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 体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药物依赖性
06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研发新型麻醉性镇痛药
针对不同疼痛机制,开发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新型麻醉 性镇痛药。
临床试验设计
建立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方案,确保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充 分验证。
临床试验实施
确保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药物联合应用与优化方案
05
特殊人群使用麻醉性镇痛 药的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
许多麻醉性镇痛药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麻醉性 镇痛药,以免增加胎儿畸形和发育不良的风险。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尽量选择对胎儿 影响较小的药物。
哺乳期妇女
麻醉性镇痛药可能会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期间,应暂停母 乳喂养,以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
应严格控制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长期 使用,同时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心理辅导。
治疗
如出现药物依赖性,应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直至戒断,同 时给予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其他副作用与防治
预防措施
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前,应详细了解 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避免与其他 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分类
如出现呼吸抑制,应立即停止使用麻醉性镇痛药,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 行机械通气。
恶心呕吐
预防措施
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前,可预防性地使用止吐药,控制药物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避免空腹使用。
治疗
如出现恶心呕吐,可给予止吐药进行治疗,同时注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保持身 体水分和电解质的平衡。
药物依赖性
06
未来研究方向与展望
新药研发与临床试验
研发新型麻醉性镇痛药
针对不同疼痛机制,开发具有更高疗效和更低副作用的新型麻醉 性镇痛药。
临床试验设计
建立科学、严谨的临床试验方案,确保新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得到充 分验证。
临床试验实施
确保临床试验的规范性和公正性,提高试验结果的可信度。
药物联合应用与优化方案
05
特殊人群使用麻醉性镇痛 药的注意事项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
孕妇
许多麻醉性镇痛药可以通过胎盘屏障,对胎儿产生影响。在怀孕期间,尤其是怀孕早期,应尽量避免使用麻醉性 镇痛药,以免增加胎儿畸形和发育不良的风险。如果确实需要使用,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并尽量选择对胎儿 影响较小的药物。
哺乳期妇女
麻醉性镇痛药可能会通过母乳进入婴儿体内,对婴儿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期间,应暂停母 乳喂养,以免对婴儿造成伤害。
预防措施
应严格控制麻醉性镇痛药的使用剂量和使用时间,避免长期 使用,同时加强患者的教育和心理辅导。
治疗
如出现药物依赖性,应逐渐减少药物的剂量,直至戒断,同 时给予心理治疗和康复治疗。
其他副作用与防治
预防措施
在使用麻醉性镇痛药前,应详细了解 患者的病史和用药情况,避免与其他 药物相互作用。
治疗
针对不同的副作用分类
镇痛药最新课件.ppt
![镇痛药最新课件.ppt](https://img.taocdn.com/s3/m/6d5543ee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5c.png)
n 阿片在十六世纪已被广泛应用于镇痛、止泻、 止咳、解除焦虑和催眠。
n 1803年首先从阿片中 提取得到阿片生物碱 吗啡纯品。 morphine
2. 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n 吗啡类制剂大都生物活性强,有严格的构效 关系及立体特异性,在脑内微量局部注射能产 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为特异性拮抗剂纳洛 酮所对抗。这些都表明体内可能存在着同阿片 类物质有特异性结合的阿片受体。
其他药物:
罗通定(rotundine)
n 有镇静、安定、镇痛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n 其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无关,也无明显成瘾性。
罗通定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亦增加与痛觉有 关的特定脑区脑啡肽原和内啡肽原的mRNA表 达,促进脑啡肽和内啡肽的释放。由此产生明 显镇静、催眠、安定和镇痛作用。 n 临床主要口服用于慢性持续性钝痛和内脏痛。 对创伤、手术及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疗效较差, 镇痛时间也较短。
2)可待因(codeine)
n 可待因为吗啡第3位酚羟基的甲基取代物。口 服生物利用度为50%,血浆蛋白结合率7%, 因脂溶性高于吗啡,故更易进入中枢。本药经 肝脏代谢,约10%脱甲基形成吗啡而发挥镇 痛作用。
n 其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0~1/12,但镇咳 作用为吗啡的1/4,可能是可待因能与其他涉 及咳嗽反射的受体结合。无明显镇静作用,欣 快和成瘾性也低于吗啡,但仍属限制性应用的 精神药品。临床主要用于中枢性镇咳和中度疼 痛镇痛。
n 这些部位或与疼痛刺激的传入、痛觉的整合 及感受有关,或与精神情绪有关或与咳嗽反 射、胃液分泌等有关。
4. 阿片受体的多型性
n 通过对整体动物、离体器官以及阿片受 体的放射受体结合试验的研究,现比较 清楚的阿片受体的亚型有三种: ( 1、 2)、( 1、 2)和( 1、 2、 3)型。还可能存在和亚型。
n 1803年首先从阿片中 提取得到阿片生物碱 吗啡纯品。 morphine
2. 存在阿片受体的证明
n 吗啡类制剂大都生物活性强,有严格的构效 关系及立体特异性,在脑内微量局部注射能产 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并能为特异性拮抗剂纳洛 酮所对抗。这些都表明体内可能存在着同阿片 类物质有特异性结合的阿片受体。
其他药物:
罗通定(rotundine)
n 有镇静、安定、镇痛和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n 其作用机制与阿片受体无关,也无明显成瘾性。
罗通定阻断脑内多巴胺受体,亦增加与痛觉有 关的特定脑区脑啡肽原和内啡肽原的mRNA表 达,促进脑啡肽和内啡肽的释放。由此产生明 显镇静、催眠、安定和镇痛作用。 n 临床主要口服用于慢性持续性钝痛和内脏痛。 对创伤、手术及晚期恶性肿瘤疼痛的疗效较差, 镇痛时间也较短。
2)可待因(codeine)
n 可待因为吗啡第3位酚羟基的甲基取代物。口 服生物利用度为50%,血浆蛋白结合率7%, 因脂溶性高于吗啡,故更易进入中枢。本药经 肝脏代谢,约10%脱甲基形成吗啡而发挥镇 痛作用。
n 其镇痛作用约为吗啡的1/10~1/12,但镇咳 作用为吗啡的1/4,可能是可待因能与其他涉 及咳嗽反射的受体结合。无明显镇静作用,欣 快和成瘾性也低于吗啡,但仍属限制性应用的 精神药品。临床主要用于中枢性镇咳和中度疼 痛镇痛。
n 这些部位或与疼痛刺激的传入、痛觉的整合 及感受有关,或与精神情绪有关或与咳嗽反 射、胃液分泌等有关。
4. 阿片受体的多型性
n 通过对整体动物、离体器官以及阿片受 体的放射受体结合试验的研究,现比较 清楚的阿片受体的亚型有三种: ( 1、 2)、( 1、 2)和( 1、 2、 3)型。还可能存在和亚型。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医学课件
![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处理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a7eca0a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0c70854.png)
不良反应
治疗过程中出现呼吸抑制现象,表现为 呼吸变浅、呼吸频率降低。
处理措施
立即停用硫酸吗啡缓释片,并进行吸氧 、监测生命体征等对症处理。
结论
对于长期服用镇痛药物的患者,应密切 观察其呼吸状况,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病例二:出现心血管不良反应的案例
患者情况
不良反应
患者为68岁男性,诊断为肺癌,服用盐酸 羟考酮缓释片进行镇痛治疗。
监测不良反应
针对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需密切观察患者的表现,如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采取措施处 理。
未来镇痛药物不良反应研究和防治的方向
深入探讨镇痛机制
研究神经递质和疼痛信号转导机制,为发现 新的镇痛药物提供理论支持。
加强镇痛药物不良反应 的基础研究
从基因、细胞、分子水平上深入研究镇痛药 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机制,为预防和治疗不良 反应提供新思路。
治疗过程中出现高血压现象,收缩压高达 180mmHg。
处理措施
结论
停用盐酸羟考酮缓释片,改用芬太尼透皮贴 剂镇痛治疗,并给予降压药物治疗。
对于有心血管疾病史的患者,应慎用镇痛药 物,注意观察其血压变化。
病例三:出现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的案例
患者情况
患者为42岁男性,诊断为胰腺癌,使用 盐酸吗啡注射液进行镇痛治疗。
用药注意事项
遵医嘱
01
使用镇痛药物时应严格遵医嘱,不要自行增减剂量或改变用药
方式。
注意观察
02
用药期间要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如有不适应立即停药并
就医。
不要长期使用
03
镇痛药物不宜长期使用,长期使用易引发不良反应及成瘾性。
04
临床案例分析
病例一:出现呼吸抑制的案例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最终版)
![阿片类药物应用的不良反应与对策(最终版)](https://img.taocdn.com/s3/m/26cb8ff9ba0d4a7302763a36.png)
呼吸抑制最大的天然拮抗剂—疼痛
只要有疼痛存在,就不会出现严重的呼吸抑 制,刺激疼痛,唤醒患者是阿片类中毒呼吸抑 制的徒手抢救最便捷的方法。
呼吸抑制的防治
预防:保持气道通畅,从小剂量开始服用药物,逐渐加大到 有效止痛剂量
•治疗: 1、停用阿片药物 2、持续或间断给氧,必要时可使用呼吸兴奋剂。用药3~5d 后,呼吸抑制一般可自行减弱或消失,一旦出现严重呼吸抑 制,可用纳洛酮缓解,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2、5HT3拮抗剂; 3、氟哌啶醇,每日0.5~1mg 可调整剂量,对高危呕吐者,以丁酰苯类药物氟哌利多或地塞 米松等预防
1.NCCN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s in Oncology Version 1.2013 2.冉凤鸣, 臧爱华. 重视阿片类镇痛药物的不良反应. 药品评价. 2012. (03): 42-44.
一般发生于用药初期,症状3~7天内能缓解,随着用药
时间的延长会逐渐耐受 应首先排除其他原因所致 - 便秘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 -化疗、放疗 -高钙血症
等效剂量阿片类药物(吗啡、芬太尼、舒芬太尼、哌替啶)导致恶 心呕吐发生率相似,呈剂量依赖性
恶心、呕吐相关因素评估
化疗药物、化疗方案、剂量强度、输注速度 放疗部位及剂量 阿片类药物
• 用阿片类药物同时应给予预防处理(缓泄剂)
肿瘤患者发生便秘的相关因素
药物相关
长春碱类 皮质激素类 NSAIDs
抗胆碱能药 抗抑郁药 利尿剂
肿瘤相关
直接相关 肠道梗阻 腹腔神经受侵或压迫
高钙血症 间接相关 无力
基础疾病相关
糖尿病 痔疮 肛裂
甲减 柯兴综合征 肥胖
其他
纤维素摄入不足 排便环境改变 年龄
【正式版】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PPT资料
![【正式版】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PPT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816cd3a0fe4733687f21aa67.png)
有助于提高镇痛疗效。 若镇痛不满意,加用兴奋剂治疗:咖啡因100~200mg q6h;哌醋甲酯5~10mg bid;右旋苯丙胺5~10mg bid等。
呼吸频率下降并非呼吸抑制的准确标准。 考虑使用肠道动力药物。 疼痛本身是阿片的天然拮抗剂,也是阿片抑制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天然拮抗剂(通常在疼痛消失之前,不会出现呼吸抑制)。 若镇痛不满意,加用兴奋剂治疗:咖啡因100~200mg q6h;哌醋甲酯5~10mg bid;右旋苯丙胺5~10mg bid等。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胶囊等缓泻剂。 增加膳食纤维。 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参加锻炼。
便秘(3)
如已经发生便秘: 评估便秘原因和严重程度。 排除肠梗阻的可能性。 治疗导致便秘的其他原因。 滴定泻药用量达到最大用量, 目的是保持每1~2
天患者均有一次非用力的顺利排便。
便秘(4)
治疗: 增加刺激性药物的剂量。 考虑增加其他强效泻药: 如硫酸镁30~60 mL,
多老饮年水 人,尤增其提加注液意高体谨摄慎患入滴。定用者药剂对量。镇痛及抗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生 活质量。 常常发生在初次治疗或剂量大幅度增加时,大多数患者数天或数周后可对此产生耐受。
停用不必要的镇静催眠药。 停用不必要的镇静催眠药。 老年人尤其注意谨慎滴定用药剂量。 乳果糖30~60 mL,qd; 山梨醇, 30 mL, q12h连用3次, 之后需要时给药; 比沙可啶2~3片qd。 评估便秘原因和严重程度。
嗜睡、镇静(1)
常常发生在初次治疗或剂量大幅度增加时,大多数 患者数天或数周后可对此产生耐受。
排除其他原因:如脑转移,使用其他中枢镇静药、 高钙血症等。
预防:初次阿片用量不宜过高,剂量调整以25~ 50%幅度逐渐增加。老年人尤其注意谨慎滴定用药 剂量。
呼吸频率下降并非呼吸抑制的准确标准。 考虑使用肠道动力药物。 疼痛本身是阿片的天然拮抗剂,也是阿片抑制呼吸等不良反应的天然拮抗剂(通常在疼痛消失之前,不会出现呼吸抑制)。 若镇痛不满意,加用兴奋剂治疗:咖啡因100~200mg q6h;哌醋甲酯5~10mg bid;右旋苯丙胺5~10mg bid等。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胶囊等缓泻剂。 增加膳食纤维。 如果条件允许,适当参加锻炼。
便秘(3)
如已经发生便秘: 评估便秘原因和严重程度。 排除肠梗阻的可能性。 治疗导致便秘的其他原因。 滴定泻药用量达到最大用量, 目的是保持每1~2
天患者均有一次非用力的顺利排便。
便秘(4)
治疗: 增加刺激性药物的剂量。 考虑增加其他强效泻药: 如硫酸镁30~60 mL,
多老饮年水 人,尤增其提加注液意高体谨摄慎患入滴。定用者药剂对量。镇痛及抗癌治疗的依从性,从而改善生 活质量。 常常发生在初次治疗或剂量大幅度增加时,大多数患者数天或数周后可对此产生耐受。
停用不必要的镇静催眠药。 停用不必要的镇静催眠药。 老年人尤其注意谨慎滴定用药剂量。 乳果糖30~60 mL,qd; 山梨醇, 30 mL, q12h连用3次, 之后需要时给药; 比沙可啶2~3片qd。 评估便秘原因和严重程度。
嗜睡、镇静(1)
常常发生在初次治疗或剂量大幅度增加时,大多数 患者数天或数周后可对此产生耐受。
排除其他原因:如脑转移,使用其他中枢镇静药、 高钙血症等。
预防:初次阿片用量不宜过高,剂量调整以25~ 50%幅度逐渐增加。老年人尤其注意谨慎滴定用药 剂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镇静剂、腰麻、前列腺增生症等
• 预防
– 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定时排尿(如4小时排尿一次)
• 治疗
– 诱导自行排尿:流水诱导、会阴部冲灌热水、膀胱区轻按摩 – 一次性导尿:后嘱定时排尿
瘙痒
• 预防
– 皮肤清洁,避免不良刺激,透气松软内衣
• 治疗
– 轻度:皮肤护理,不需要全身用药
– 严重:局部用药(凡士林、羊毛脂或尿素脂等润肤剂)
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 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 注重预防
–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处理
便秘
• 最常见,并可能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治疗期
• 预防
– 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活动 – 预防性给予缓泻剂:适量番泻叶、麻仁丸或便乃通等
循证医学的证据
• 19922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只有4 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33% ---Porter J, Jick H,1980
• 24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只有7例产生 精神依赖,占0.029%. ---Friedman DP, 1990
为什么癌症患者按三阶梯 原则治疗不易成瘾
NSAIDs的不良反应
NSAIDs的不良反应
• NSAIDs镇痛作用相对弱,有剂量封顶效应 • 长期或大剂量用药,可能发生器官毒性反应 • 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异常、肾毒性
NSAIDs的不良反应
高危患者:
• 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病史、酒精过量、肝肾功能不全、长 期大剂量使用NSAIDs
– 合理医疗用药不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风险
关于阿片类药的“成瘾性”
耐药性
• 定义:反复使用药物后,药效下降,作用时间缩短,此 时,需逐渐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其治疗 效果 • 耐受性是阿片类药物的正常药理学现象,不影响药物的 继续使用
躯体依赖
• 躯体依赖是一种生理状态的改变,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 后,突然停用阿片药后出现的一系列戒断症状 • 很容易通过逐渐减少剂量来避免戒断症状 • 身体依赖和耐药性并不妨碍医生有效地使用强阿片类药 物
恶心、呕吐
• 预防
– 初用阿片第1周内,同时预防性使用胃复安
• 治疗
– 轻度:选用胃复安、氯丙嗪或氟哌啶醇 – 重度:按时用止吐药,必要时用HT3受体拮抗剂 – 持续>1周:减少阿片药物用量,换药,或改给药途径
嗜睡及过度镇静
• 原因
– 长期的疼痛导致失眠,疼痛理想控制后的表现
– 若症状持续加重,警惕药物过量
• 鉴别 – 镇静剂、高钙血症等所致嗜睡及过度镇静 • 预防
– 初次用药剂量不宜过高,规范进行剂量调整
• 治疗
– 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或换用 其他止痛药,或改变用药途径 – 必要时给予兴奋剂:咖啡因100-200mg口服 Q6h
尿潴留
• 发生率低于5%
• 风险因素
– 全身用药: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托普帕敏; 异丙嗪
眩晕
• 预防
– 初次用阿片类药剂量不宜过高
• 治疗
– 轻度:数日后可能自行缓解
– 中重重:酌情减阿片类药剂量;抗组胺,抗胆碱能或催眠镇静 药(苯海拉明或美克洛嗪)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 危险因素
–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
• 鉴别
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目录
•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 NSAIDs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 辅助用药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 •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钙血症,精神类药物
• 治疗
– 避免使用哌替啶 – 减低阿片类药物剂量 – 氟哌啶醇
呼吸抑制• Leabharlann 险因素– 用药过量,肾功不全
• 临床表现
– R<8次/分、潮气量减少、潮式呼吸、紫绀、针尖样瞳孔、嗜睡状至 昏迷、骨骼肌松弛、皮肤湿冷,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 严重时呼吸暂停、深昏迷、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死亡
成 瘾(心理依赖)
• 其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 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 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 • 对心理依赖(成瘾)的过于担心,是导致医护人员未合理使用 阿片药物的重要原因
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人镇痛使用阿片 药,成瘾者极其罕见
WHO 1996,luturrist 1989
1. 循证医学的实证 2. 患者的追求: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是对止痛的强烈要 求而非享受性的“飘” 3. 口服控缓释片剂或其他无创性给药可避免瞬间血液浓度 高峰的形成 4. 适时的剂量调整和严格的医学监护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 阿片类药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大多是暂时可耐受的 • 避免阿片类药血药峰值浓度过高可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考虑换药或改变给药途径
• 治疗
– 评估便秘原因及程度
– 根据便秘程度选择缓泻药
– 重度便秘强泻药:硫酸镁;比沙可啶;乳果糖 – 必要时灌肠
– 必要时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合用其他镇痛药
恶心、呕吐
• 原因
– 发生率30% – 服用阿片类药物初期,兴奋呕吐中枢所致
• 一般在用药后3-7天可以逐渐减轻和耐受 • 鉴别
– 其他便秘、脑转移、化疗、放疗、高钙血症等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
• 解救治疗
– 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 – 呼吸复苏 – 使用阿片拮抗剂 – 纳络酮0.4mg+NS10ml IV慢(呼吸次数:≦8次/分) – 应注意阿片控缓片体内持续释放问题
阿片药物滥用
• 药物滥用
– 具有精神作用、依赖作用、引发自杀企图或行为的药物在非医疗情 况下的使用
• DAWN系统调查显示:
• FDA统计NSAIDs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穿孔危险
长期用药>3个月:1%-2%
>1年:2%-5%
NSAIDs的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 • 长期用药控制用药剂量 • 联合用药预防消化道溃疡
– 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米索前列醇、奥美拉唑等药物
• 预防
– 避免同时使用镇静剂,定时排尿(如4小时排尿一次)
• 治疗
– 诱导自行排尿:流水诱导、会阴部冲灌热水、膀胱区轻按摩 – 一次性导尿:后嘱定时排尿
瘙痒
• 预防
– 皮肤清洁,避免不良刺激,透气松软内衣
• 治疗
– 轻度:皮肤护理,不需要全身用药
– 严重:局部用药(凡士林、羊毛脂或尿素脂等润肤剂)
不良反应的处理原则
• 首先应排除可能引起类似临床症状的其他原因 • 注重预防
– 从小剂量用起,规范剂量滴定方法 – 合用对症药物:如缓泻剂等
• 恰当处理不良反应 •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 对少见的严重不良反应,要及时发现处理
便秘
• 最常见,并可能持续存在于阿片类药治疗期
• 预防
– 多饮水、多食含纤维素的食物,适当活动 – 预防性给予缓泻剂:适量番泻叶、麻仁丸或便乃通等
循证医学的证据
• 19922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中-重度疼痛的患者,只有4 例产生精神依赖,占0.033% ---Porter J, Jick H,1980
• 24000例使用阿片类药物治疗疼痛的患者,只有7例产生 精神依赖,占0.029%. ---Friedman DP, 1990
为什么癌症患者按三阶梯 原则治疗不易成瘾
NSAIDs的不良反应
NSAIDs的不良反应
• NSAIDs镇痛作用相对弱,有剂量封顶效应 • 长期或大剂量用药,可能发生器官毒性反应 • 常见不良反应:消化道溃疡、血小板功能异常、肾毒性
NSAIDs的不良反应
高危患者:
• 老年人、消化道溃疡病史、酒精过量、肝肾功能不全、长 期大剂量使用NSAIDs
– 合理医疗用药不增加阿片类药物滥用风险
关于阿片类药的“成瘾性”
耐药性
• 定义:反复使用药物后,药效下降,作用时间缩短,此 时,需逐渐增加剂量或缩短给药时间,才能维持其治疗 效果 • 耐受性是阿片类药物的正常药理学现象,不影响药物的 继续使用
躯体依赖
• 躯体依赖是一种生理状态的改变,表现为用药一段时间 后,突然停用阿片药后出现的一系列戒断症状 • 很容易通过逐渐减少剂量来避免戒断症状 • 身体依赖和耐药性并不妨碍医生有效地使用强阿片类药 物
恶心、呕吐
• 预防
– 初用阿片第1周内,同时预防性使用胃复安
• 治疗
– 轻度:选用胃复安、氯丙嗪或氟哌啶醇 – 重度:按时用止吐药,必要时用HT3受体拮抗剂 – 持续>1周:减少阿片药物用量,换药,或改给药途径
嗜睡及过度镇静
• 原因
– 长期的疼痛导致失眠,疼痛理想控制后的表现
– 若症状持续加重,警惕药物过量
• 鉴别 – 镇静剂、高钙血症等所致嗜睡及过度镇静 • 预防
– 初次用药剂量不宜过高,规范进行剂量调整
• 治疗
– 减少阿片类药用药剂量,或减低分次剂量, 增加给药次数,或换用 其他止痛药,或改变用药途径 – 必要时给予兴奋剂:咖啡因100-200mg口服 Q6h
尿潴留
• 发生率低于5%
• 风险因素
– 全身用药:H1受体拮抗剂抗组胺药,如苯海拉明;托普帕敏; 异丙嗪
眩晕
• 预防
– 初次用阿片类药剂量不宜过高
• 治疗
– 轻度:数日后可能自行缓解
– 中重重:酌情减阿片类药剂量;抗组胺,抗胆碱能或催眠镇静 药(苯海拉明或美克洛嗪)
精神错乱及中枢神经毒性反应
• 危险因素
– 老年人,肾功能不全
• 鉴别
镇痛药物不良反应及处理
目录
• 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 NSAIDs药物不良反应的特点及处理方法 • 辅助用药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 常见于用药初期或过量用药时 • 不良反应发生及严重程度个体差异大 • 积极预防性治疗可减轻或避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 • 防治不良反应是止痛药物治疗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 高钙血症,精神类药物
• 治疗
– 避免使用哌替啶 – 减低阿片类药物剂量 – 氟哌啶醇
呼吸抑制• Leabharlann 险因素– 用药过量,肾功不全
• 临床表现
– R<8次/分、潮气量减少、潮式呼吸、紫绀、针尖样瞳孔、嗜睡状至 昏迷、骨骼肌松弛、皮肤湿冷,心动过缓和低血压
– 严重时呼吸暂停、深昏迷、循环衰竭、心脏停搏、死亡
成 瘾(心理依赖)
• 其特征是持续地、不择手段地渴求使用阿片类药物,目的 不是为了镇痛,而是为了达到“欣快感”,这种对药物的 渴求行为导致药物的滥用 • 对心理依赖(成瘾)的过于担心,是导致医护人员未合理使用 阿片药物的重要原因
大量国内外临床实践表明:癌症病人镇痛使用阿片 药,成瘾者极其罕见
WHO 1996,luturrist 1989
1. 循证医学的实证 2. 患者的追求:大脑皮层的优势兴奋灶是对止痛的强烈要 求而非享受性的“飘” 3. 口服控缓释片剂或其他无创性给药可避免瞬间血液浓度 高峰的形成 4. 适时的剂量调整和严格的医学监护
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
• 阿片类药不良反应除便秘外,大多是暂时可耐受的 • 避免阿片类药血药峰值浓度过高可预防严重不良反应 • 不良反应严重时,可考虑换药或改变给药途径
• 治疗
– 评估便秘原因及程度
– 根据便秘程度选择缓泻药
– 重度便秘强泻药:硫酸镁;比沙可啶;乳果糖 – 必要时灌肠
– 必要时减少阿片类药物剂量,合用其他镇痛药
恶心、呕吐
• 原因
– 发生率30% – 服用阿片类药物初期,兴奋呕吐中枢所致
• 一般在用药后3-7天可以逐渐减轻和耐受 • 鉴别
– 其他便秘、脑转移、化疗、放疗、高钙血症等原因所致的恶心呕吐
呼吸抑制
• 解救治疗
– 建立通畅呼吸道,辅助或控制通气 – 呼吸复苏 – 使用阿片拮抗剂 – 纳络酮0.4mg+NS10ml IV慢(呼吸次数:≦8次/分) – 应注意阿片控缓片体内持续释放问题
阿片药物滥用
• 药物滥用
– 具有精神作用、依赖作用、引发自杀企图或行为的药物在非医疗情 况下的使用
• DAWN系统调查显示:
• FDA统计NSAIDs发生消化道溃疡、出血及穿孔危险
长期用药>3个月:1%-2%
>1年:2%-5%
NSAIDs的不良反应
预防措施
• 选择适当的药物种类 • 长期用药控制用药剂量 • 联合用药预防消化道溃疡
– 抗酸剂、H2受体拮抗剂、米索前列醇、奥美拉唑等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