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选第三章草坪草营养生理
草坪草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生育生理
![草坪草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生育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4dccf6d05abe23482fb4daa58da0116c171faa.png)
草坪草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生育生理草坪草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生育生理草地是人类和动物最喜欢的场所之一,草坪草则是草地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
草坪草是指在人工或天然草原、草坪中生长的草本植物,因其绿色健康、地被覆盖率高、根系发达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公园、绿地、高尔夫球场、田径场等场所。
草坪草的种类繁多,主要包括高羊茅、狗尾草、黑麦草、甜茅、细叶草等。
这些草本植物具有较强的生理适应性和生态学适应性,下面我将分别阐述草坪草的生理、生态学特征和生育生理。
一、草坪草的生理特征1、生长速度快草坪草生长速度快,长势旺盛,每周平均生长速度可达5-7毫米。
这得益于草本植物的光合作用和根系的发达,草坪草能充分吸收光能和养分,将其转化为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支撑其快速生长。
2、貌似不断的生长与更新草坪草生长过程中,细胞不断分裂,增加体积,最终形成坚韧的组织。
同时,草坪草具备较强的更新能力,它们可通过克隆或有性生殖繁殖,不断地更新、恢复草坪的质量。
3、适应能力强草坪草具有适应各种环境的能力。
即使在干燥、高温、寒冷和光照不足等恶劣条件下,它们仍能维持生长。
这得益于草坪草的根系发达,根系可深入土壤中获取水分、养分和其他生存所需的物质。
4、光合作用效率高草坪草能够充分利用阳光进行光合作用,通过光合作用产生的能量,不断更新自身体积,增加光能转化的效率。
5、抗旱能力较强一般草坪草的根深达10厘米以上,且根系扎实,能从更深层次的土壤吸水。
这就使草坪草有比较高的抗旱能力,即使在干旱缺水的时候,草坪草仍然可以继续生长。
二、草坪草的生态学特征1、生物多样性草坪草对于维护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它们是野生动物的食物来源,同时还担负着保持空气质量和土地保水的任务。
一些栖息于草坪中的翠鸟、蛞蝓、蚯蚓等动物种类也成为了草坪生态的组成部分。
2、水土保持作用草坪草由于生长迅速,常常能够有效地保护土壤不被侵蚀、削蚀,从而保持水质、控制洪水,达到水土保持的效果。
03 第三章 草坪草1
![03 第三章 草坪草1](https://img.taocdn.com/s3/m/311e7d45e45c3b3567ec8b84.png)
粗茎早熟禾
形态特征 :
具有发达的匍匐茎,地上茎 茎杆光滑、丛生, 叶鞘疏松包茎,具纵条纹; 幼叶呈折叠形,成熟的叶片 为 V 形或扁平,柔软,密生于 基部;叶片有光泽,淡绿色, 在中脉的两旁有两条明线; 叶舌膜质,截形; 无叶耳; 叶环明显、较宽、光滑
粗茎早熟禾
生态习性: 耐阴,适于在气候凉爽的遮阴地种植; 根系浅,抗旱性差。喜潮湿肥沃的土壤。 不耐热,在阳光充足的夏季会变成褐色,出 现休眠,甚至枯死。 根茎繁殖力强,再生性好,较耐践踏。但营 养繁殖能力差。
早熟禾属
1草地早熟禾 Poa pratansis L. Kentucky bluegrass 原产欧洲、亚洲北部 及非洲北部,后来传至美 洲,现遍及全球温带地区。 在我国的黄河流域、东北、 江西、四川、新疆等省区 均有野生种,常见于河谷、 草地、林内等处。
草地早熟禾
形态特征 :
叶鞘疏松包茎,柔软,宽2~ 4mm,密生于基部 ; 叶舌膜状,截型; 叶片 V 型偏扁平,光滑,两 侧平行,顶部为船形,中脉两 侧叶脉透明,边缘较粗糙。 叶环中等宽度,分离,黄绿 色,无叶耳。 有根状茎,无匍匐茎,是根 茎型草坪草。
粗茎早熟禾
培育特点 通常用种子直播的方法建坪。该方法成坪快, 一般40天后即可成坪。 播种量为6~10g/m2,一般推荐使用7g/m2。 该种绿期较长,春秋两季生长较快,夏季阳光 充足时会出现褐色。在生长旺季应注意修剪、施肥 和浇水。
粗茎早熟禾
使用特点 质地细软,颜色光亮鲜绿,绿期长,具有较好 的耐践踏性,广泛于家庭、公园、医院、学校等公 共绿地观赏性草坪以及高尔夫球场、运动场草坪, 还可应用于堤坝护坡等设施草坪。另外,还常用于 温暖地区冬季草坪的交播。但不宜在炎热、干旱条 件下种植。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与应用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c5c914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86.png)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与应用草地是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对维持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草地植物是草地生态系统的基础,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和管理草地生态系统。
本文将就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与应用展开讨论。
一、草地植物的营养特点草地植物与其他植物相比,具有以下营养特点:1. 光合作用: 草地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阳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合成有机物质,同时释放氧气。
光合作用是维持草地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过程。
2. 水分吸收: 草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水分和溶解在水中的无机盐,满足其生长发育的水分需求。
草地植物对水分的吸收和利用能力对于其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具有重要意义。
3. 营养元素吸收: 草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如氮、磷、钾等,供给其生长发育所需。
不同草地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能力和利用效率存在差异,这直接影响其生长和生态功能。
二、草地植物的养分循环与利用草地生态系统中,草地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利用过程是复杂的养分循环与利用过程。
草地植物通过养分的吸收、转运、利用和再吸收等一系列过程,实现对营养元素的循环利用。
1. 养分吸收: 草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如氮、磷、钾等。
吸收的营养元素经过根系内的转运和调控,通过维管束系统输送到各个组织和器官。
2. 养分利用: 吸收到的营养元素被转化为有机物质,供给草地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所需。
不同类型的草地植物对营养元素的利用方式和效率存在差异。
一些草地植物具有较高的养分利用效率,能够在养分贫瘠的环境中存活和繁衍。
3. 养分再吸收: 在植物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草地植物会对养分进行再吸收。
例如,一些植物会在枯萎期将营养物质回收到根部,以便在下一个生长季节重新利用。
三、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致力于探讨草地植物的养分吸收与利用机制、养分元素循环与利用效率、草地植物对环境因子的响应等。
在草地植物的营养生态学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观测、室内试验和模型模拟等。
第三章草坪草ppt课件
![第三章草坪草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d79b23965ce05087632138b.png)
形态特征
多年生草本,具匍匐细根状茎;根须状。秆
直立,疏丛状或单生,光滑、圆筒状,高可
达60~100厘米,具2~3节,上部节间长11~
19厘米。
.
无忧PPT整理发布
叶舌膜质,截形, 无叶耳。长1~2毫米。 叶片条形,先端船型, 光滑,扁平,内卷,长 6~18厘米,宽3~4毫米。 叶鞘粗糙,疏松,具纵 条纹,长于叶片。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可单独种植。
平整好坪面 匀播种 浅覆土 浇透水 播种量一般为8~12g/平方米。 也可混种,增加草坪抗性。 多年生黑麦草、 紫羊茅、匍茎剪股颖 修剪高度为2~4cm。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在干旱或高温下会暂时休眠。
具有地下茎,所以能在一定程度上抵抗不良 气候,一旦条件好转,草皮可以恢复。
浙江地区某些较耐热耐旱的品种如瓦巴斯等 在土壤湿润的条件下才可以越夏,其他大部 分品种只有适当的遮荫才可能越夏,否则枯 萎率达75%。
无忧PPT整理发布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运动场
无忧PPT整理发布
.
夏季斑枯病
无忧PPT整理发布
.
一年生早熟禾(P.annua)
.
2、依植物种类 • 禾本科草坪草:草坪草主体,
分属于羊茅亚科、黍亚科、画 眉草亚科 • 其它草坪草:具有发达匍匐茎 和耐践踏,易形成草皮的草类
无忧PPT整理发布
.
3
无忧PPT整理发布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无忧PPT整理发布
.
4
无忧PPT整理发布
.
5
无忧PPT整理发布
草坪营养与施肥草坪营养概述PPT学习教案
![草坪营养与施肥草坪营养概述PPT学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8061d6f111f18582d05a1f.png)
三、施肥计划的制定
1、施肥量的确定 应按自然土壤肥力、生长季的长短和踏压程度而定。
在贫瘠土壤上着生的草坪,需肥较多,生长季越长, 需肥越多;在重度使用的草坪应施更多的肥料来促进 它们的旺盛生长。就一般水平而论,草坪每年施肥两 次。 肥料使用的频率和用量受许多因素决定,对草坪的质 量要求、天气状况、生长季长短、土壤质地、灌溉数 量、草屑的去留、草坪周围的环境条件等均影响施肥 的安排。 草坪的种(品种)组成,是决定施肥计划的重要因素。
4、施肥方法
a.颗粒撒施 b.叶面喷施 c.灌溉施肥
第14页/共16页
作业
1、如何确定草坪草施肥量、时间、次数? 2、草坪草生长过程中,有哪16种元素是必需
的?其中哪些是大量元素、中量元素、微 量元素? 3、影响草坪合理施肥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第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5页/共16页
第3页/共16页
3、钾素营养
正常生育的草坪草,其干物质 中K2O的含量为1.5%~4%,当 含量低于1.2%时,大多数的草 坪草呈现出缺钾症状。钾的含 有率高达5%~7%时,草坪草 也能正常生长,这表明草坪草 储藏钾的能力高于它种元素。
钾供给不足时,草坪草的氮代 谢和碳水化合第4页物/共1的6页 平衡被打破。 首先是叶绿色变浓,进而叶的
第11页/共16页
2、施肥时间
当温度和水分状况均适宜草坪 草生长的初期或期间是施肥的 最佳时间,当有环境胁迫或病 害胁迫是应避免施肥。
冷地型草坪草最重要的施肥时 间是晚夏,10月和稍迟的晚秋 施肥利于根径的生长和春季的 早期返青。
暖地型草坪草第12最页/共1重6页 要的施肥时 间是春末,第二次施肥宜安排
二、中量元素
1、钙 钙含量为0.2%~0.5%仅次于氮和钾。钙通 常以Ca2+的形式吸收。此外,钙在植物体内不 易移动,当土壤中钙不足时,根的发育将极为不 良,在生长点附近和幼叶边缘变为红棕色并延伸 到中脉。
草坪的营养管理
![草坪的营养管理](https://img.taocdn.com/s3/m/2c07f0784b35eefdc9d33336.png)
过量症状
(三)钾素营养生理
1.缺钾症状
二、其他元素营养生理
第二节 草坪施肥
一、肥料种类
(二)缓释氮肥
(三)钾肥
(四)磷肥
(五)复合肥
二、草坪施肥
科学合理施肥
(一)草坪的施肥时间
(二)施肥量
(三)施肥的次数
基肥的施用
基肥使用量及时期
2 种肥及施用
1 追肥及施用
1 追肥的使用量及注意事项
1.,很少会出现磷元素过量的症状。
磷元素过量时,草坪草植株矮小,分蘖少,叶片 会失去绿色,草坪很粗糙,而且草坪草容易早衰, 草坪生长利用期缩短。
在建植草坪的时候,把过磷酸钙、磷酸氢钙、复合 肥或者有机肥作为基肥改良坪床的土壤肥力,是提 高土壤磷素含量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方法。
项目三 草坪的营养管理
第一节 草坪的营养生理
一、大量营养元素
C/H/O
大部分的草坪草属于禾本科植物,在生长发育中过程中,除了碳、 氢、氧元素以外,需求量较大的,主要是氮、磷、钾三种。
N
氮元素需求最多 健康草坪草植株中,氮的含氮量,大约占整株质量的3%~5%左右。
氮元素是草坪草组织中叶绿体、氨基酸、蛋白质、核酸、酶及一些 原生质构成的结构成分。
风景园林系
(一)氮素营养生理
氮素过量
氮素的营养水平,也影响草 坪草的群体构成。比如,草 地早熟禾与紫羊茅构成的混 合草坪,高氮水平下,混合 草坪中,以草地早熟禾为主 ;而在低氮水平下,混合草
坪则以紫羊茅为主。
草坪养护中,氮素的吸收主
要来源于施肥,因此,及时
合理的施肥,是确保氮素平 衡的关键。
(二)磷素营养
2 追肥施用注意事项
总结
草坪植物营养生理
![草坪植物营养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1292f4233687e21af45a969.png)
(二)缓释氮肥
缓释氮肥指肥料中有 部分氮素不能立刻溶 解于水中,施放氮素 的时间缓慢的氮肥。
缓释氮肥一般包括天然有机 氮肥与合成缓释氮肥两类。
天然有机氮肥主要有肥饼、动物粪便、植 物残体以及发酵后的残渣等;
合成缓释氮肥主要有尿甲醛、硫包衣尿素和塑膜包衣尿素 等。
(三)钾肥
(四)磷肥
(五)复合肥
草坪肥料是指含有1 种或者多种草坪草生 长发育所需要的养分, 能促进草坪生长发育, 或者保证草坪质量的 物质材料。
一、肥料种类
氮肥是草坪管理中应用最多的肥料。按照肥料释放氮素的 速度快慢,又将氮肥分为速效氮肥和缓效氮肥。
• 1.速效氮肥 • 速效氮肥主要指一些肥效释放迅速的可溶性氮肥,比如硫酸铵、硝酸铵、磷 酸铵、硝酸钾、氯化铵和尿素等。
二、其他元素营养生理
草坪营养中,除了氮 磷钾三种大量营养元 素以外,还有中量营 养元素以及微量营养 元素,坪床土壤在一 般情况下能提供这些 元素的充足来源,一 般不需要特别补充。 缺钙时,幼叶生长受 阻,或变成棕红色; 镁元素缺乏时,片出 现枯斑,条纹,叶片 边缘变鲜红色;硫元 素缺乏时,草坪草的 老叶变黄;当缺铁时, 幼叶出现黄斑。
1.缺磷症状
由于磷元素在土壤中很容易被土壤中固定,草坪草吸收利用率较 低。
• 在实际施肥中,大约只有5%到15%左右的磷元素能被草坪草吸收利用。 • 因此,草坪草有时候会表现出缺磷症状。 • (1)缺磷时,草坪草老叶首先变成深绿色,接着变成暗绿色,叶脉的基部,以 及整个叶片边缘,变成紫色。 • (2)缺磷的草坪草植株矮小,叶片狭窄细小,分蘖少。而且,根系发育不良, 草坪的耐干旱能力、耐低温寒冷的能力变差。
速效氮肥一般有几个特点: • 1 水溶性高,能很快溶解与水中;2 肥效快,施用后草坪草反应迅速,施用 过量容易烧苗; 3 养分有效性受到温度影响小;4 施用后肥效很短,且容 易淋失。 速效氮肥优缺点 • 肥效快而且容易溶解于水中,使得施用速效氮肥能快速补充肥分,但是,也 容易造成草坪在短期内爆发性徒长,而且,速效氮肥肥效很短,无法一次性 给草坪施足生长期需要的氮肥。 • 因此,在施用速效氮肥时,适宜采用少量多次的施肥方法。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与养分循环研究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与养分循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c7c86161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e5.png)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与养分循环研究草地是地球上广泛分布的一种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生态和经济价值。
草地植物作为草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于草地生产力和气候调节具有重要影响。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与养分循环是草地生态系统中的重要研究领域,对于了解草地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养分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1.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草地植物进行能量转化的重要过程。
通过光合作用,草地植物能够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
光合作用的速率受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环境因素的影响。
草地植物对光照和温度的适应性较强,能够在较低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进行光合作用。
2. 吸收养分草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元素。
草地植物的根系具有较大的表面积,能够更有效地吸收养分。
不同种类的草地植物对土壤中养分的需求有所差异,一些草地植物对氮的需求较高,而对磷的需求较低。
3. 营养元素转运和分配吸收到的养分在草地植物体内通过转运和分配的过程被运输到不同的组织和器官。
草地植物的根系与地上部分之间通过茎进行养分的转运。
一部分养分被输送到叶片和茎的顶端,用于细胞分裂和生长,另一部分则储存在根系中,用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二、养分循环1. 养分的吸收与释放草地植物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然后通过生长和代谢过程释放出一部分养分。
这些养分经由枯草的分解、植物的死亡以及动物的排泄等过程重新回到土壤中。
这种养分的循环过程被称为养分循环,对于维持草地生态系统的营养平衡具有重要作用。
2. 养分的转移与利用在草地植物的生长过程中,养分通过植物与土壤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转移和利用。
草地植物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养分,然后将其转移到地上部分,用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同时,一部分养分通过植物的枯落物、根系的死亡以及动物的食物链等途径转移到土壤中,为下一轮的植物生长提供养分。
3. 养分的循环与气候变化养分循环与气候变化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
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
![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https://img.taocdn.com/s3/m/6940dcbca417866fb94a8e32.png)
第三章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草坪草是指用于建植草坪的草本植物,其中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另外还包括豆科,莎草科、菊科、鸢尾科和其他一些科属的植物。
本章以禾本科草本植物为主(简称禾草),介绍草坪草的生物学特性第一节草坪草的形态特征草坪草与其他植物一样由根、茎、叶、花、果等五器官组成,按照禾草的发育顺序分别介绍如下:(一)种子禾本科植物(小麦、玉米)的种子在植物学上称为颖果,由于其种皮与果皮相愈合不易分离,而将果实称为种子。
草坪草的种子不但包括了植物学上的果实,而是还包括果实外的包被:颖片和稃片。
因此,称为“种籽”更为确切。
草坪草的种子一般是矩圆形或纺缍形,颖果长为1~4 mm,常有稃片、颖片包被,稃有时具短芒。
千粒重0.06~2.5 g(小麦:15~47 g,玉米190~370 g )颜色有淡黄色、黄色、淡棕色、棕色等等。
草坪草的种子虽然在形态,大小和颜色各方面存有差异,但基本结构是一致的。
种子由三部分组成:胚、胚乳、种皮。
①胚:胚是构成种子最重要的部分,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四部分组成,(禾本科植物胚中的子叶是盾状,称为盾片),种子萌发后,胚根、胚轴和胚芽分别形成植物体的根、茎、叶及其过渡区,因而胚是植物新个体的原始体。
②胚乳:胚乳是种子内贮藏营养物质的组织。
从种子的纵切面来看,胚和胚乳的界限明显。
种皮以内的大部而是胚乳,而胚较小,位于基部。
贮藏性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
③种皮:种皮是种子外面的保护层,草坪草种子的种皮与果皮合生起保护胚与胚乳的作用。
(二)根风干了的禾草种子,其一切生理活动都很微弱,胚的生长几乎完全停止,处于休眠状态。
但当种子获得了适当的温度,充足的水分和足够的氧气时,种子的胚便由休眠状态较变为活动的状态,开始生长。
这个过程叫做萌发。
萌发的禾草种子,其胚根首先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主根。
然后,胚芽突出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而形成茎和叶,逐渐形成幼苗。
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要不断地产生新根。
2草坪学生物学基础-81页精品文档
![2草坪学生物学基础-81页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a4c882366bd97f192279e9ea.png)
早熟禾亚科:
• 绝大多数分布于温带和亚寒带地区,一 般为长日照植物,花的产生须具备春化 作用和凉爽的夜晚。光合作用中,主要 通过卡尔文循环(C3途径)。
画眉草亚科:
• 属暧季型草,主要分布于热带、亚热带和 温带地区,一般为短日照和中日照植物, 须通过春化作用和温暖夜晚才能形成花。 光合作用中碳的固定主要是C4途径。
低型草坪草:株高20cm以下,低矮致密,匍 匐茎和根茎发达,耐践踏,管理方便,大 多数适于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多行无性 繁殖,形成草坪所需时间长,若铺装建坪 则成本较高,不适于大面积和短期形成的 草坪
5、依用途
观赏草坪草:具有特殊优美叶丛或叶面具有美丽 的条纹的一些草种,如块式燕麦草、兰羊茅、 匍匐委陵菜等。
休眠的内因
(1)种皮厚而硬,水分及氧气的吸收受到阻碍; (2)有阻碍氧气吸收的种存在; (3)种子收获时尚未完全成熟,胚发育不健全; (4)成熟的种子处于异常状态,发芽时需进行特
殊处理,抑制物质
休眠的外因 : 光、温、水、气
休眠类型 被迫休眠:环境不宜而休眠,满足条件很
快发芽。 长期休眠:满足一定条件也不能很快发芽。
• 发育:生殖细胞形成,具有繁殖下一 代的能力(花芽形成、开花、授粉、受 精、结实,即生殖生长)。
一、草坪草的一般外部形态
地上部分
叶:叶片、叶鞘、叶舌、叶 环、叶耳
茎:花茎、根茎
花:花序 地下部分(根)
靠近地面的草茎基部为根茎。
根分为:初生根(种子根)、 不定根(次生根)、根状茎、 匍匐茎
1、叶:
• 草坪建植时出苗率和幼苗成活率则取决 于种子播种深度、水分、温度、光照及 胚乳内养分的含量。
吸水膨胀 胚根突破种皮,长出初生根和胚芽鞘 胚轴上生出不定根,胚轴伸长 胚芽鞘出土 第一片叶从胚芽鞘口内伸出 幼苗形成
第三章草坪的建植报告
![第三章草坪的建植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ab1b3e8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9f.png)
性状表现良好,可较少养护管理。
种间混播 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草坪草种 的混合播种。
其优点是一种草的长处可以补偿另一种草 的短处,最好是抗病虫害且有广泛的适应 性。但不易获得颜色、质地均一的草坪。
安装排灌系统一般是在场地粗整之后进行。
在土壤内部排水不良严重影响草坪质量的 情况下,要把排水管安置在50-100cm的 深度,管间距为5-20m。
排水管安放可呈羽型或格状,甚至可以简 单地放置在表面径流集汇处。
集水总管
排水支管
排水支管
排水系统安装模式(左:格栏状;右:羽状)
集水总管
USGA果岭(当粗砂层存在时)
一、种子繁殖法
㈡喷播法
草坪液压喷播是利用流体原理把优选出的草坪草 种子、粘着剂、肥料、保水剂、纤维覆盖物、着 色剂等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成喷浆,通过喷播机 直接喷射 到待播的坪床土壤上。
一、种子繁殖法
㈢铺植生带
草坪植生带是把草坪草种子和添加材料(种肥、 保水剂、农药等)均匀固定在两层无纺布或纸布 之间形成的草坪建植材料,是草坪业工厂化生产 的工业产品。 优点是施工方便,不需专门播种机械;适宜 不同坡度地形,防止种子冲失;种子固定均匀, 出苗率高,比直播节省种子1/3~1/2。但小粒草种 子(如匍匐剪股颖和狗牙根)出苗较困难;运输 不当会造成种子脱离和移动,使出苗不均。
播种量(g/m2)=
每m2留苗数×千粒重(g) 1000×种子纯净度×发芽率
以上算出的是理论播种量,实际操作中,还
要加20%~50%的损耗量。在混播组合中,每个草
种播种量的计算公式为:
草坪学3章03
![草坪学3章03](https://img.taocdn.com/s3/m/e17769de50e2524de5187e6b.png)
• 生殖枝:生殖阶 段产生延伸的茎。 花和种子生长在 其顶端。
• 三、叶 • 叶由茎基部的叶原 基发育而成的。 • 由叶片、叶鞘、叶 舌和一对叶耳组成。 • 叶鞘是连接叶片基 部的部分,包秆呈 鞘状,由叶片稍微 增厚的组织构成。
A 衰败的老叶 B未长出叶鞘的新生叶 C 刚从叶鞘中长出的新叶 D成叶
• 4、根茎一疏丛型禾草 • 由短根茎将许多疏丛型株丛联系起来。 • 分蘖节形成一小段短根茎,短根茎的节上再形 成疏丛状的直立枝,每个枝条又以同样方式分 蘖,逐渐形成以短根茎相连接的疏丛型草丛 • 草坪平坦有弹性 • 草地早熟禾
• 5、匍匐茎型禾草 • 匍匐茎在地表扩展,并不断向前延伸。 节着地生根,节上的芽发育成直立枝或 生殖枝,与母株分离形成独立的新株。 • 如野牛草、匍匐翦股颖、假俭草等。
• 根状茎:根状茎为横走茎,由母株的茎 基处平伸而出,在土壤表面之下生长。
匍匐茎为横走茎,也由母株的茎基处长出, 匍匐茎上有节和芽,其中芽也可产生新枝和须 根,但在土壤表面之上生长。
• 分蘖:即草坪草的分枝,从茎基或横走茎上 长出来的新茎叶,在旧茎的基生叶鞘内生长 形成,然后向上生长,而不具横向生长习性。
第一节 草坪草的一般特性
• 3. 多为低矮的丛生型或匍匐型,覆盖力极强 能密切地覆盖地表,整体颜色均一,形成美丽 的草毯。
• 4.分布广泛,适应性强,再生能力 强,损伤后能迅速恢复。
第一节 草坪草的一般特性 • 5.繁殖力强,结实率高,或匍匐茎 发达,易于建成大面积草坪。
第一节 草坪草的一般特性 • 6. 无刺无毒,无不良气味,叶汁不一、草坪草种子组成
草坪禾草种子组成
胚是植物体的原 始体,所有禾草 幼苗的组成成分 均由胚生长出来。
二、草坪禾草 种子萌发过程
内蒙古农业大学-3.草坪学讲稿(草坪草的生物学基础)
![内蒙古农业大学-3.草坪学讲稿(草坪草的生物学基础)](https://img.taocdn.com/s3/m/6d8d0012fad6195f312ba68f.png)
第二节 草坪植物的形态特征
一、根
(二)根的生态效应
引言:
草坪草根的发育状况和作用效果不仅与自身特点(如种类、品种和生活年限) 有关,而且与外界条件(如土壤构造、施肥条件、灌水方法、刈剪频率、践踏状 态和气候状况)有很大关系。为此,在建植和养护草坪时,注重根与下列因素的 关系对发挥其生态效应特别重要。
第三章
Chapter 3
草坪草的生物学基础
Basic biology of turfgrass
第一节 草坪植物的分类及类型
第二节 草坪植物的形态特征
第三节 草坪草的生长发育习性
第四节 草坪草的生理生态特性
第五节 草坪草对逆境的抵抗能力
第一节 草坪植物的分类及类型 Section 1 classify and types of turf plant
草地早熟禾、匍匐型紫羊芽、匍茎翦股颖、多年生黑麦草、苇状羊芽等。
此包括足球场、高尔夫球场、赛马场等各类运动场上所用的草坪草。 (三)保持水土型草坪草 该类草坪草常根系发达、入土深、根幅宽、具有较强固土持水能力。 如沙打旺、紫苜蓿、羊草、无芒雀麦、冰草等。
第二节 草坪植物的形态特征
Section 2 morphology characteristics of turf plant
第一节 草坪植物的分类及类型
二、依植物种类划分
(一)禾本科草坪草
上述二个亚科在禾本科植物中是进化、分化和特殊化了的二个类群,
它包括了依环境变化适应于草坪的主要种类。 其中早熟禾亚科中的草坪草全部是冷地型草坪草类,其习性通常喜冷凉气候,不
耐热,开始生长的最低温度约为5℃,适宜的生长温度约18℃,常绿生长
第二节 草坪植物的形态特征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与矿质元素利用研究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与矿质元素利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bcca5f2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ab.png)
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与矿质元素利用研究草地植物作为重要的生态系统组成部分,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草地植物的生长和繁殖与其对于营养物质和矿质元素的利用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草地植物的营养生理以及矿质元素的利用,重点研究其对于植物生长和适应环境的作用。
一、草地植物的养分吸收与运输机制草地植物的养分吸收主要通过根系进行,其根系通过根毛增大了吸收养分的表面积。
草地植物根系中的多数根毛在土壤中有效养分含量较低的情况下发育得更好,这是为了更好地吸收土壤中的稀缺养分。
同时,草地植物的根系能够分泌根系分泌物,促进土壤中养分的溶解和吸收。
养分吸收后,草地植物通过根系和茎叶进行运输。
其中,茎叶中的导管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导管系统能够有效地将吸收到的养分从根部输送到各个部位,满足草地植物不同器官的需求。
同时,导管系统还起到了水分运输的作用,维持了植物正常的代谢和生长。
二、草地植物对矿质元素的利用矿质元素是草地植物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维持植物正常的生理活动至关重要。
其中,氮、磷、钾等元素是植物所需的主要元素。
氮元素作为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植物生长发育具有关键影响。
草地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氨态氮和硝态氮来满足自身对氮的需求。
在吸收后,氮元素被用于合成蛋白质、核酸和叶绿素等重要分子,促进植物正常的生长和代谢过程。
磷元素是植物合成ATP和DNA的重要成分,对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能量代谢具有重要作用。
草地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无机磷和有机磷来获取磷元素。
在吸收后,磷元素被转运到植物体内的不同部位,并参与到ATP等重要物质的合成过程中。
钾元素在草地植物中起到了酶活化、蛋白质合成和调节渗透调节等重要作用。
草地植物通过吸收土壤中的钾元素来满足自身对钾的需求。
在吸收后,钾元素被转运到植物体内的不同器官,并参与到植物细胞内的各种生理活动过程中。
三、草地植物的养分调控机制为了适应不同环境条件和养分利用的特点,草地植物具有一系列的养分调控机制。
优选第三章草坪草营养生理
![优选第三章草坪草营养生理](https://img.taocdn.com/s3/m/3c9c4ab3551810a6f52486ee.png)
(三)根的构型 (root architecture )
1、含义: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直根系)或不定根 (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具体来说, 包括立体几何构型和平面几何构型。
一、土壤养分向根表面迁移
地上部
土壤
2
3
根1
植物根获取土壤养分的模式图 (1.截获 2.质流 3.扩散)
(一)截获(Interception)
1. 定义:是指植物根系在生长过程中直接接触养分 而使养分转移至根表的过程。
2. 实质:接触交换
3. 数量:约占1%,远小于植物的需要
(二)质流(Mass flow)
2、有益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
元素
含量
分布
形态
莎草科,禾本科:10-15%
硅(Si) 旱地禾本科等:1-3%
豆科植物等:<1%
钠(Na)
平均含量:0.1% 甜菜:3-4 %牧草:20-2 000 mg/Kg
SiO2:细胞壁, 无定型硅胶,多 细胞间隙,导管 聚硅酸,胶状硅
酸,单硅酸
因植物而异 离子态(Na+)
代替钾行使营养功能, 如部分酶激活等
参与豆科植物根瘤固氮; 钴(Co) 调节酶或激素活性, 刺激植物生长;
稳定叶绿素
硒(Se)
刺激植物生长; 增强植物体的抗氧化作用某些酶的激活剂
主要受益植物 禾本科植物
C4或CAM类植物 ( 具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 物,多为多浆液植物) 豆科固氮植物(必需)
草坪营养与施肥复习材料22
![草坪营养与施肥复习材料22](https://img.taocdn.com/s3/m/a8854720915f804d2b16c14a.png)
绪论植物营养:植物体从外界环境中吸取其生长发育所需的养分,用以维持其生命活动的过程。
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都可称为肥料。
李比希创立的三大学说1、矿质营养学说:腐殖质是地球上有了植物之后才形成的。
植物最初的营养物质必然是矿质元素,腐殖质只有通过改良土壤、分解产生矿质元素和CO2来实现其营养作用。
因此,矿质元素才是植物必需的基本营养物质。
这就是著名的植物矿质营养学说。
2、养分归还学说:由于作物的收获必然要从土壤中带走某些养分物质,土壤养分将越来越少,如果不把这些矿质养分归还土壤,土壤将变得十分贫瘠。
因此必须把作物带走的养分全部归还给土壤。
3、最小养分律:作物产量受土壤中相对含量最少的养分因子所控制,产量高低随最小养分补充量的多少而变化,如果这个因子得不到满足,即使增加其他的养分因子,作物产量也不可能提高。
李比希的功绩●李比希的矿质营养学说的创立,标志着植物营养学作为一门学科的真正建立,是植物营养学发展史上的一大里程碑,并促进了化肥工业的兴起;●提出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对合理施肥至今仍有深远的指导意义。
●把化学应用于农业,使化学融合于农业科学之中局限性和不足:●过于强调矿质养分的作用,而对有机物(腐殖质)的营养作用的理解是片面的。
●尚未认识到养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对豆科作物在提高土壤肥力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
●全部归还作物带走的养分是不经济和不必要的,应有针对性地归还养分。
肥料:直接或间接供给作物所需养分,改善土壤性状,以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作物品质的物质,都可称为肥料。
第二章草坪土壤肥力土壤肥力(soil fertility):土壤在植物生活的全过程中,同时且持续地供给植物正常生长所需的有效养分、水分及其他生活条件的能力。
狭义的土壤肥力是指土壤供给植物必需养分的能力。
土壤粒级:根据土粒大小不同,把土粒分为不同的级别,称为粒级。
一般分成石砾、沙粒、粉粒和黏粒4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组成酶辅基 2. 组成电子转移系统
植物必需营养元素的各种功能一般通过植物的外部形
态表现出来。而当植物缺乏或过量吸收某一元素 时,会出现特定的外部症状,这些症状统称 为“植物营养失调症”,包括“营养元素缺 乏症” 和“元素毒害症”。
四、必需营养元素间的相互关系
1、同等重要律--植物必需营养元素在植物体内 的数量不论多少都是同等重要的
管理上要求:平衡供给养分 2、不可代替律--植物的每一种必需营养元素都 有特殊的功能,不能被其它元素所代替
管理上要求:全面供给养分
五、植物的有益元素
1、有益元素的概念
某些元素适量存在时能促进植物的生 长发育;或者是某些特定的植物、在某些特 定条件下所必需的,这些类型的元素称为 “有益元素”,也称“农学必需元素”。
二、必需营养元素的分组和来源
C、H、O --天然营养元素 非矿质元素 来自空气和水
大量元素 N、P、K --植物营养三要素
(0.1%以上)
或肥料三要素
Ca、Mg、S --中量元素
微量元素 Fe、Mn、Zn、Cu、
(0.1%以下) B、Mo、Cl、(Ni)
矿质元素 来自土壤
三、必需营养元素的主要功能
A. 分布稀疏
B. 分布较密
图 根系的分布与养分吸收效率
根系分布合理,有利于提高养分的吸收效率
二、根的结构特点与养分吸收
• 从根尖向根茎基部分为根冠、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 区(根毛区)和老熟区五个部分
单子叶植物单位体积或面积土壤中根的总长度表示,如: LV(cm/cm3)或 LA(cm/cm2) 一般,须根系的LV > 直根系的LV 根系数量越大,总表面积越大, 根系与养分接触的机率越高 --反映根系的营养特性
(三)根的构型 (root architecture )
1、含义:指同一根系中不同类型的根(直根系)或不定根 (须根系)在生长介质中的空间造型和分布。具体来说, 包括立体几何构型和平面几何构型。
草坪草中营养元素含量及缺乏症状
营养元素缺乏症状 老叶变黄,草坪色泽变淡,幼芽生长缓慢 老叶显黄,尤其叶尖、叶缘枯萎 先老叶暗绿,后呈现紫红或微红 幼叶生长受阻或呈棕红色,叶尖、叶缘内向坏死 叶条状失绿,出现枯斑,叶缘鲜红 老叶变黄,嫩叶失绿,叶脉失绿,无坏死斑 幼叶失绿,出现黄斑,叶脉仍绿,无坏死斑 类似铁缺乏症,坏死斑小 生长受阻,叶皮薄而皱缩、干缩,具大坏死斑 嫩叶萎蔫,茎尖弱 绿纹、嫩叶生长受阻 老叶淡绿,甚至金黄
钴(Co)
平均含量:0.02-0.5mg/Kg 豆科植物:0.24-0.52mg/Kg
镍(Ni)
平均含量:1.10mg/Kg 镍超积累:>1 000mg/Kg
高硒累积型:数千mg/Kg
硒(Se) 非硒累积型:<30mg/Kg
食用植物:0.01-1.00mg/Kg
一般含量:20-200mg/Kg
铝(Al) 铝累积型:>0.1%
代替钾行使营养功能, 如部分酶激活等
参与豆科植物根瘤固氮; 钴(Co) 调节酶或激素活性, 刺激植物生长;
稳定叶绿素
硒(Se)
刺激植物生长; 增强植物体的抗氧化作用
铝(Al)
刺激植物生长; 影响植物颜色; 某些酶的激活剂
主要受益植物 禾本科植物
C4或CAM类植物 ( 具景天酸代谢途径的植 物,多为多浆液植物) 豆科固氮植物(必需)
第一类:C、H、O、N、S
1. 组成有机体的结构物质和生活物质 2. 组成酶促反应的原子基团
第二类:P、B、(Si)
1. 形成连接大分子的酯键 2. 储存及转换能量
第三类:K、Mg、Ca、Mn、Cl(Na)
1. 维护细胞内的有序性,如渗透调节、电性平衡等 2. 活化酶类 3. 稳定细胞壁和生物膜构型
Root ‘architecture’: strategies of different plant species
2、根构型与养分吸收:不同植物具有不同的根
构型,浅根系由于其在表层的根相对较多而更有 利于对表层养分的吸收;深根系则相反。
Wheat
Lucerne
10 cm
(四)根的分布
根
根
根根
养分吸收范围
2、有益元素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分布和形态
元素
含量
分布
形态
莎草科,禾本科:10-15%
硅(Si) 旱地禾本科等:1-3%
豆科植物等:<1%
钠(Na)
平均含量:0.1% 甜菜:3-4 %牧草:20-2 000 mg/Kg
SiO2:细胞壁, 无定型硅胶,多 细胞间隙,导管 聚硅酸,胶状硅
酸,单硅酸
因植物而异 离子态(Na+)
一、根的类型、数量和分布
(一)根的类型
1、分类:从整体上分 直根系:根深
须根系:水平生长
定根 主根 形成直根系
从个体上分
侧根
不定根
组成须根系
a.须根系
b.直根系
直根系和须根系示意图
2、根的类型与养分吸收的关系
直根系--能较好地利用深层土壤中的养分 须根系--能较好地利用浅层土壤中的养分
(二)根的数量
非累积型:<200mg/Kg
离子态
离子态
种子>叶、茎、 无机态(SeO42-)
根
有机态
挥发态
根系>叶部 老叶>幼叶
离子态(Al3+)
3、有益元素的生理功能
元素
主要生理功能
硅(Si)
参与细胞壁的组成(增强植物的硬度);
影响植物光合作用与蒸腾作用;
提高植物的抗逆性; 与其它养分相互作 用
刺激植物生长; 调节细胞渗透压; 钠(Na) 影响植物水分平衡与细胞伸展;
百合科、十字花科、 豆科、禾本科(低浓度) 喜酸性植物(如茶树)
第二节 根部营养特性
植物吸收的养分形式:
离子或无机分子--为主 有机形态的物质--少部分
植物吸收养分的部位:
矿质养分--根为主,叶也可 气态养分--叶为主,根也可
根部吸收 叶部吸收
Roots are the main structures for nutrient uptake
优选第三章草坪草营养生理
元素 N K P Ca Mg S Fe Mn Zn Cu B Mo
干物质中含量 2.0-6.0% 1.0-3.0% 0.1-1.0% 0.3-1.25% 0.15-0.5% 0.15-0.6% 10-500mg/kg 20-500mg/kg 20-70mg/kg 10-50mg/kg 5-50mg/kg 1-8mg/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