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职业教育学重点归纳

合集下载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重点)(1)

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2.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3.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一种教育4.职业教育特点; (1)社会性(2职业性(3)实践性(4)实用性(5)技能性(6)终身性(7)大众性5.职业教育学的发展过程;(1)萌芽阶段(2)独立学科形成阶段(3)完善和发展阶段6.教育目标; 是教育目的的具体化,往往以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等概念充实之7.职业教育目标;是国家教育目的在职业教育领域的具体化,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8.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 (1)教育法律、法规与政策(2)人才市场的需求及发展趋势9.…10.教育制度;是国家制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根据国家的政策法令建立起来的教育体系及其运行机制11.职业教育制度;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制度,即针对职业教育而制定的体系制度11.教育制度的特点;(1)强制性(2)规范性(3)公平性(4)继承性(5)时代性(6)完善性12.专业;是指高等学校和职业教育学校按照社会分工、学科分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分成的学业门类13.专业设置;是指高等院校和职业院校专业的设立与调整14.影响专业设置的影响因素;(1)产业结构、劳动力就业结构对人才的需求(2)社会职业的分类和发展 (3)收教育者的身心发展水平(4)教育资源(5)职业资格制度15.课程; 从广义上说课程是科目、经验、计划、目标、文本假设。

本质上看课程是知识的选择和组织16.职业教育课程;职业教育领域为实现职业教育目标通过知识选择与组织所形成的知识体及其方案。

17.[18.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定向性(2)职业性 (3)实践性(4)灵活性19.主要课程模式;(1)三段式课程模式 (2)能力本位课程模式(3)MES课程模式(4)双元制核心阶梯课程模式(5)职业群集课程模式(6)工作本位课程模式(7)学习领域课程模式20.职业课程开发;是指产生职业教育课程方案的全过程,包括职业教育课程目标、职业教育课程内容、职业教育课程组织以及职业教育课程评价等环节。

《职业教育学》考试课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考试课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考试知识点绪论1.什么是职业教育学?职业教育学是关于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学科,它以职业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其任务是揭示职业教育现象中存在的规律,为职业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职业教育有哪些一般规律?职业教育的一般规律有两条,一是职业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规律;二是职业教育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职业教育适应并促进受教育者生理、心理发展的规律。

3.重要教育家。

(1)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主张在学校教学计划中增加实际应用课程,在国语学校开设有机械工艺原理课程,拉丁语学校开设医学、农学、机械工艺学等课程。

代表著作《大教学论》。

(2)德国教育家乔治·凯兴斯泰纳倡导劳作教育,代表著作《劳作学校的概念》。

(3)美国教育家杜威重视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的联系,强调教育的实用性、生活性,其代表著作之一《民主主义与教育》一书中专门列了“教育与职业”一章。

4.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

(1)关于职业教育的目的。

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2)关于职业教育的办学方针。

黄炎培认为,办职业教育机构的基本方针是社会化和科学化。

(3)关于职业教育的教学原则。

黄炎培主张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

(4)关于职业教育道德理论。

黄炎培主张敬业乐群。

(5)关于职业指导工作。

黄炎培提出职业指导的中心是适应“社会分工”和“人类个性”需要。

(6)此外,黄炎培还对职业教育的学制、招生、考核、经费、师资培养、行政管理、实习、职业教育的概念、职业教育的地位与作用以及与普通教育的关系等理论问题做过系统的论述。

第一章职业教育的概念1.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在本质上的区别:教育活动的目的、组织手段、活动方式及对象的属性有自身的特殊性,“育人”或“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它有专门的机构(学校)承担和专职人员(教师)负责,对以专门接受学习任务的人(主要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培育和训练,或者说是按照人们当前的认识水平对“整体的人的造就”。

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

职业教育学重点知识整理..第一章1、教育广义: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安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教育狭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使受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变化的活动2、教育的特点一是:有固定的场所或专门的教师、固定的教师和一定数量的学生二是:具有特定的培养目标、管理制度和规定的教育内容3、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4、职业教育:指在学校内或学校外为提高职业熟练度而进展的全部活动,它包括学徒培训、校内指导、课程培训、现场培训和全员再培训5、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认为,职业教育就是为从事职业工作做准备的教育6、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实践性-社会性-终身性-全民性7.20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为自强不息引进和研究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催生了中国近代早期的学校职业教育体系。

8、教育思潮劳作教育思潮:兴起于德国-代表人凯兴斯泰纳内容:劳作是具有教育价值的个人活动方式培养为国家服务的有用公民是教育的目标。

.v。

.建立劳作学校,贯彻劳作学校的精神是实施公民教育的最正确手段普职整合教育思潮:美国-代表人杜-以职业教育与自由教育整合为核心-重视人的开展教育就是生活,学校就是社会,做中学。

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潮:美国核心:CBET实践:澳大利亚的职业与继续教育模式,德国的双元制,国际劳工组织的模块化技能培训模式[〔mes〕终身教育思想:代表性的法国人保罗.朗格朗--影响是国际性的。

内容:P26-27第二章1、职业教育的功能智育-德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功能:是教育对整个社会的维持和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的目标直接影响人的身心开展,在所以教育功能中,育人功能是最为根本的一项大德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需求和学生的身心开展规律,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在受教育者身上施加影响,培养所期望的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心理的素质的教育过程,促使他们成为合格的社会成员。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引言概述:第一大点: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特点
1.职业教育的定义和目标
2.职业教育的分类及其特点
3.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区别
4.职业教育的历史发展和现状
5.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大点:职业教育中的教学设计
1.教学设计的概念和基本原则
2.教学目标的确定与分解
3.教学策略的选择与运用
4.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5.教学评价的方法和指标
第三大点: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管理
1.学生入学与招生管理
2.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管理
3.教学组织与教学管理
4.实习与实训管理
5.就业与职业发展指导
第四大点: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1.职业教育师资的特点和要求
2.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途径和方式
3.师资培训与发展机制
4.师德与职业道德建设
5.师资队伍的管理与评价
第五大点: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与评价
1.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2.职业教育质量评价指标与方法
3.职业教育评估与认证
4.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策略与措施
5.职业教育国际比较与合作
总结:
本文详细梳理了职业教育学的知识点,从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特点、教学设计、实施过程管理、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与评价等五个大点进行了阐述。

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和目标,能够更有效地进行职业教育的教学设计和实施管理,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职业教育在现代社会
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只有不断地学习和掌握职业教育学的知识,才能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职业教育作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人才、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职业教育学的关键知识点。

一、职业教育的概念与特点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它与普通教育相比,具有明显的特点。

首先,职业教育的目标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

其旨在为学生提供特定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使他们能够迅速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

其次,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教学。

通过实际操作和实习实训,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积累经验,提高实际工作能力。

再者,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具有灵活性。

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和行业发展的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以确保学生所学与实际工作需求紧密结合。

二、职业教育的类型职业教育涵盖了多种类型,以满足不同层次和需求的学习者。

中等职业教育主要包括职业高中、中等专业学校和技工学校。

为初中毕业生提供了职业技能培训的机会,培养具有一定专业技能的中级技术人才。

高等职业教育则包括高等职业专科学校和部分应用型本科院校。

侧重于培养具有较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高级技术技能人才。

此外,还有各种短期职业培训课程和成人职业教育,为在职人员提供了提升职业技能和更新知识的途径。

三、职业教育的课程与教学方法职业教育的课程通常由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组成。

公共基础课程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如语文、数学、英语等;专业基础课程为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打下基础;专业核心课程则直接针对特定职业岗位的技能要求。

在教学方法方面,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等被广泛应用。

项目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来掌握知识和技能;案例教学法则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模拟教学法利用模拟的工作场景,让学生提前适应工作环境。

四、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职业教育的教师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还应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doc

职业教育学考试全部重点.doc

第一章1.职业分类:是以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为基本原则,采用一定的标准和方法,依据一定的分类原则,对从业人员所从事的各种专门化的社会职业所进行的全面系统的划分与归类。

3.20世纪50年代,我国编制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简称《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大类,66中413小1838个细类(职业)。

4.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5.职业教育的发展阶段1)职业教育的萌芽: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官员中也承担着一部分职业教育。

2)学校职业教育的产生:从产业革命开始到19世纪末为职业教育的开创阶级。

(1866年6月由左宗棠奏设的福建船政学堂)3)国外职业教育的发展: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一休斯法”,(该法以拨款的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巴洛夫与福斯特是二战后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4)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壬子葵丑学制》,这学制到1922年新学制产生时才被废止。

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成立,黄炎培等是我国的职业教育的奠基人、创始人。

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6.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怎样的发展趋势?(解答、论述)1)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2)职业教育国际化(3)职业教育终身化(4)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度(5)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6)职业教育全民化(7)职业教育协同化(8)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第二章1、论述职业教育在农民工当中的作用?(P30)2、职业教育促进农民人力资源能力建设:1)促进农民产业意识的萌芽和产业经营能力的提升2)促进农民先进思想和先进文化理念的建立(3)促进农民对自身发展问题的自觉关注3、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主要表现?1)为经济发展输送技能技术型人才2)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发展3)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经济对职业教育的作用?1)经济发展水平并制约对职业教育的影响其发展规模和速度纵向发展快2)经济发展水平决定职业教育的内容和方法3)经济发展程序决定和制约职业教育的结构4)经济体系决定职业教育管理体系4.职业教育与企业文化1聚合企业文化2选择企业3传递、传播企业文化4创新企业文化第三章2.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内涵:就是培养目标构成的具体内容,也即职业教育目标达成后受教育者所应达到的规格和质量(1)职业知识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职业基础、职业资格、职业适应和职业发展等(2)职业能力素质层面:主要包括个体的认知能力、操作技能、技术分析和学习潜力。

职业教育学复习重点

职业教育学复习重点

职业教育学复习重点简答题一、教育的概念从广义上来说,一切能够增进人们的知识、技能、身体健康以及形成和改变人们思想意识的过程都可以称之为教育;而狭义的教育是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以使教育者的身心发生预期的变化的活动二、职业教育的概念普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准备进入某一就业领域以及有效加入职业界的一种手段;终身学习的一个方面以及成为负责任的公民的一个准备;有了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促进消除贫困的一种方法。

三、教育的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中介四、职业教育的特性: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终身性、全民性五、职业教育的功能(一)对个体发展的功能:德育的功能和智育的功能(二)对社会发展的功能:政治功能、经济功能、社会功能、文化功能六、教育目的的结构(一)内涵:是指教育目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关系(二)要求:一是关于身心素质方面的(核心部分),二是关于对教育要培养出的人在社会价值方面做出的规定(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三)层次结构:第一层是国家规定的教育的目的,反映社会对教育的总要求,对一个国家的各种形式的教育起宏观控制和调节作用。

第二层是各级各类学校以国家总的教育目的为指导,根据学校、专业特点制定的各级各类教育的培养目标。

第三层次是课程与教学过程目标。

(四)结构特性:教育目的的现实性和超前性七、确定职业教育目标的现实依据1.教育目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根本依据2.社会条件和社会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直接依据3.受教育者自身条件和合理需要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现实依据八、我国职业教育体系的特点1.职业教育的分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关2.办学主体多元化,职业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3.吸收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与社会力量紧密结合九、专业设置的原则1.方向性原则;2.需要性原则;3.可行性原则;4.动态性原则;5.适度超前原则;6.效益最大化原则;十、职业教育课程的特点1.课程目标的定向性;2.课程方案设计的适应性;3.课程内容的实践性;4.课程模式的多样性;5.课程实施的开放性;十一、职业教育教学的基本原则1.实践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过程性原则;4.直观性原则;5.差异性原则十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素质要求1.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标准及专业知识2.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能力3.“双师素质”教师4.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5.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身心素质需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扎实的专业学科知识和技能,相关的职业教育理论知识和教学技能,健康的身体和心理素质。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第一章职业、教育与职业教育一、名词解释1.职业:是指从业人员为获取生活来源所从事的社会工作类别2.职业特征:(一) 目的特征性:职业活动以获得现金或实物等报酬为目的(二)社会特征:职业是从业人员在特定社会生活环境中所从事的一种与其他社会成员相互关联、相互服务的社会活动(三)稳定性特征:职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形成,并具有较长生命周期(四)规范性特征:职业活动必须符合国家法律和社会道德规范(五)群体性特征:职业活动必须具有一定的从业人员数3.教育:广义:泛指社会上一切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曾进人的知识和技能的活动狭义:指学校教育,即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发展人的活动4.职业教育:是与社会发展紧密相关的一种教育5. 壬戌学制: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

6. 劳作学校:就是在每所国民学校,进行实在的工作计划,增设实习工场、校园、烹调室、缝纫室、实验室等,以便系统地培养学生体力劳作的兴趣、习惯和技能。

二、问答题1、试述我国教育产生发展的历程P4(一)原始社会教育:人类生产力低下,人类活动的目的主要是繁衍和生存。

因此该阶段的教育也十分原始,处于教育的萌芽状态(二)夏、商、西周时的教育:产生阶级、国家、文字;文化得到一定发展,老师开始分化出来,学校得到初步发展;(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该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变的过度时期。

私学兴起,‘学术官守’、‘学在官府’被冲破;(四)秦汉到两宋时期的教育:中华民族从融合、形成到初步稳定的时期,也是我国的封建教育体制逐渐完善定型的时期;(五)元、明、清时期的教育:是我国封建社会逐渐走向衰退没落的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实行高压专制,八股取士也逐渐走向没落腐朽;(六)现当代教育:民国以后,我国在引进吸收国外教育制度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了一套从初等到高等教育。

2、如何理解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和实践?P101913年,黄炎培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学校教育采用实用主义之商榷》,提倡教育与学生生活、学校与社会实际相联系。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一.职业教育的定义
职业教育是指针对职业技能和知识的教育,其目的是培养有职业技能和知识的人才,使他们未来能够在职场上获得成功。

二.职业教育的本质
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把职业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习者,让他们能够胜任各种行业的职位,并能够在未来更高的技能水平获得更大的成就。

三.职业教育的起源
职业教育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古代,古典文明指导成年人分别在农业、建筑,以及木匠和铁匠等职业的培训,以获得有关知识或技能。

在当代,职业教育更多的是侧重于为学生提供更多的与行业相关的课程,以及在实践和专业知识上的培训。

四.职业教育的功能
(1)帮助学习者提升就业能力:职业教育不仅可以提升学习者工作的熟练程度,帮助他们脱颖而出,也能增强他们的就业能力;
(2)开发学习者潜力:职业教育能帮助学习者发掘潜能,让学习者在实践期间有所成长,提升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
(3)激励学习者追求成功:通过职业教育,可以激励学习者克服挑战、把握机会,从而获得未来的成功。

五.职业教育的类型
(1)就业技术类:有学历的、非学历的以及无学历的。

职业教育学重点

职业教育学重点

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是规定某一学科的课程性质、课程目标、内容目标、实施建议的教学指导性文件。

2、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具体说包括教师教育多元化、任职资格明确化、教育教学艺术化、专业活动自由化、劳动报酬合理化五个方面的涵义。

3、职业指导就是指使人们在正确地认识职业和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合理地做出职业选择,选定职业发展方向的过程。

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4、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

6、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其内容包括教师职业资格分类、教师职业资格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以及罚则等。

8、核心课程核心课程这是一种以生产问题、社会问题、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把重心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问题的设计上,强调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相关程度。

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把多门学科知识及其技能围绕解决问题交织综合起来。

9、双师型双师型”教师指同时具备教师资格和职业资格,从事职业教育工作的教师。

10、职业培训的含义为适应社会职业的需要,按着一定的标准,对要求就业和在职的劳动者所进行的,旨在培养和提高其素质和职业能力的教育与训练活动。

《职业教育学》讲义汇总

《职业教育学》讲义汇总

职业教育的概念一、什么是教育?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和身心健康的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上:“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自己所需要的人的活动。

狭义上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

教育与其他社会活动在本质上的区别:其活动的目的、组织手段、活动方式及对象的属性有自身的特殊性,“育人”或“培养人”是教育活动的根本目的,它有专门的机构(学校)承担和专职人员(教师)负责,对以专门接受学习任务的人(主要是青少年——“学生”)进行系统的教育和训练,或者说是按照人们当前的认识水平对“整体的人的造就”。

二、教育的组成三要素:教育者//教师教育影响//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环境等受教育者//学生三、教育的主要形态: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四、职业教育 Vocational education狭义上的职业教育是指教育者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传授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活动,主要指职业技术学校教育和各种形式的职业培训。

从性质上说,职业教育办学方向明确,培养目标具体,对学生实行定向的教育与训练,学生比较清楚自己未来的出路与工作。

五、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一)职业教育与社会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动态、发展的关系;1.社会生产系统为了能构成现实的生产力,必须吸收一定的社会劳动力,且对劳动力在质、量和结构上都有要求。

(1)社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上的要求:但是适龄人口中劳动人口数量总是有限的。

(2)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还表现为一定质的要求:主要指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

(3)社会生产对劳动力还有一定的结构要求:不同岗位以劳动者的技术技能要求是不同的。

2.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要求是变化的,职业教育对劳动者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改革和发展的。

(1)在社会生产力水平比较低下,社会生产技术构成比较低的情况下,社会生产对劳动力的技术水平、知识水平要求不高,社会劳动的专业化程度也很低。

(完整word版)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完整word版)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

《职业教育学》复习资料一、职业教育(一)名词解释1。

教育一切有目的培养人活动的总称.教育是以一定社会为背景,以传递人类知识和经验为手段,以培养理想的人为目的,以直接影响人性的发展为方式,是人类有意识地进行自身素质生产、再生产的实践活动.一定的社会和阶级,总是通过教育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其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知识和能力,成为本社会和阶级所需要的人.2.学校一种有组织、有系统的专门教育机构,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和主体。

3.家庭教育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成员之间进行的教育活动,一般是长辈对晚辈的教导、劝诫、管束等。

4.职业从分工角度说,指在业人口(从事社会劳动并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人口)从事工作的种类。

从个人角度说,人们在社会中从事的满足其生活的专门性工作。

5.就业指生产劳动者与劳动资料组合,使有生产能力的劳动者成为从事某种生产或社会服务的劳动者,进入生产过程.换言之,就业实质上就是一个“人"与“职业" 的结合,通过职业教育可以进一步实现人与职业的优化组合,提高劳动效益和生产率。

6.劳动预备制度指组织新生劳动力和其他求职人员,在就业前接受1—3年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使其取得相应的职业资格或掌握一定的职业技能后,在国家政策指导和帮助下,通过劳动力市场实现就业的一种制度。

7.就业准入制度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到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工种)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8.职业教育是指在一定普通教育基础上,为适应某种职业需要而进行的专门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教育,使受教育者成为社会职业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

我国对职业教育这个术语的使用有一个演变的过程。

我国的职业学校创始于清朝末年(19世纪60年代),当时称实业教育,学校称实业学堂。

这在1903年颁布的《奏定学堂章程》,即葵卯学制中有规定。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一: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特点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三:学徒制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和尚、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通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店铺、工场等地所培养出来的。

四: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成立,继续通过集会、讲座、出版活动、职业指导、兴办职业学校等方式,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实践工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黄炎培堪称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

1926年,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六: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年6月召开。

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七:当代世界职业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融合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职业教育全民化、职业教育办学协同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八: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

九: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制约性、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

十: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递与保存功能、文化选择与活化功能、文化交流与融合功能、文化更新与创造功能、传递与发展企业文化的功能。

十一:试理解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促进中等教育结构调整,加速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促进了现代教育体系的构件与完善,加快了教育的现代步伐、职业教育是促进教育公平,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必要策略。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汇总

第三章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第一节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依据一党和国家的法律及教育方案法律和政策是影响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基本因素,其内容包括教育的指导思想、人才的培养规格及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

1996年颁布并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必须贯彻国家方针,对受教育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教育,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进行职业指导,全面提高受教育者的素质。

二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发展的需要社会经济形态及产业结构是确定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依据。

1、社会经济形态的拓展要求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竞争意识。

2、社会产业结构的调整要求各级各类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与社会人才需求相适应。

3、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需要各级各类职业学校培养大量本土化、外向型的中、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三、学制、学历及国家职业分类与职业技术等级标准四、受教育者个体发展的需要这些需要包括:受教育者个体终身学习的需要;受教育者个体就业与创业的需要;受教育者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第二节我国职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定位培养目标:培养与现代生产力水平及劳动力市场需求相适应的、具有以某种职业资格为核心的良好职业素质与发展素质的中、高级技术应用人才。

一、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理论基础(一)社会人才结构模型发展:“金字塔”型理论模式——“职业带”人才结构理论——“阶梯状”人才结构理论“阶梯状”理论认为:现代人才结构主要是由于人才的不同系列(类型)、层次、素质要求,以及它们之间的组合比例构成的。

不同系列、不同层次技术人员的工作性质和特点存在质的差异。

不同性质的工作岗位有不同系列的人才结构,每一系列人才内部又可以分成从低到高的不同层次,各系列人员之间有交叉,每一系列内部不同层次之间的相互衔接,构成了一个完整的阶梯人才结构体系。

根据这一理论,我们把社会人才按其生产或工作活动的过程和目标分为四类:学术型工程型技术型技能型(二)职业分析职业分析是对从事某种职业所需知识、技能和态度的分析过程,即对某一特定职业的特质和内容所作的多层次程序分析。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职业教育学知识点梳理

一:职业教育的内涵是指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必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育人们获取必定职业资格,以及持续进修、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术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二:职业教育的特色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生性。

三:学徒制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行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如道士、和尚、牧师、医生、工匠和商贩等职业人,就是经过学徒制在寺院、道观、商铺、工场等地所培育出来的。

四:中华职业教育社1917年景立,持续经过集合、讲座、第一版活动、职业指导、创办职业学校等方式,致力于职业教育的宣传和实践工作,为中国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五:黄炎培可谓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定人。

1926 年,黄炎培提出了“大职业教育主义”六:第七次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2014 年 6 月召开。

国务院颁发了《对于加快发显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七:今世世界职业教育表现出如何的发展趋向职业教育与一般教育交融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终生化、职业教育管理法制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职业教育全民化、职业教育办学共同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八:职业教育的政治功能政治对职业教育的限制作用、职业教育对政治的保护与促使作用。

九:职业教育的经济功能社会经济发展对职业教育的限制性、职业教育对经济发展的促使作用。

十:职业教育的文化功能文化传达与保留功能、文化选择与活化功能、文化沟通与交融功能、文化更新与创建功能、传达与发展公司文化的功能。

十一:试理解职业教育在现代教育发展中的作用职业教育是促使中等教育构造调整,加快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的有效手段、职业教育在实现高等教育一般化中饰演着不行或缺的重要角色、职业教育促使了现代教育系统的构件与完美,加快了教育的现代步伐、职业教育是促使教育公正,实现教育平衡发展必需策略。

十二:职业教育培育目标指各级各种职业教育机构培育人材的质量和规格的整体要求,它明确了经过职业教育,把不一样学科、不一样专业的受教育者培育成为何样的人的问题,规定了对受教育者培育的方向、规定与内涵,是职业教育实践活动的出发点,也是查验职业教育实践活动能否富裕收效的标准。

职业教学复习重点

职业教学复习重点

职业教育学复习重点第一章:1、职业教育:适应个体发展以及经济和社会发展要求,在一定的文化水平基础上,培养人们获得一定职业资格,以及继续深造、职业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职业素质教育。

特征:职业性,社会性,实践性,大众性,终身性。

2、(学徒制)是古代社会实施职业教育的主要形式。

3、中国最早的职业学校是(福建船政学堂);第一所农业学堂是(浙江蚕学馆)。

4、1917年,美国国会通过了被称为美国教育史上第二个里程碑的(史密斯—休斯法),该法以拨款方式大大促进了美国职业教育的发展。

5、德国于1969年通过了《职业教育法》,1981年又通过了《职业教育促进法》。

6、1902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

7、我国近代第一个正式颁布实施的学制是(癸卯学制),这是1903年清政府以(日本学制)为蓝本制定的《奏定学堂章程》。

8、北洋政府于1922年颁布了以美国学制为蓝本的(壬戌学制),即《学制系统改革案》,以职业学校代替旧学制中的实业学校,第一次从学制上确立了职业学校的名称。

9、中国近代职业教育的奠基人是(黄炎培)。

10、中华职业教育社自1917年在上海成立。

11、《大典》将我国职业归为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1838个细类。

12、1996年5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颁布实施。

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13、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综合化,职业教育国际化,职业教育终身化,职教教育管理法制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高移化,职业教育全民化,职业教育协同化,职业教育教师专业化。

14、巴洛夫和福斯特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际职业教育界极具影响力的两位学者。

15、“双元制”的双元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两个教育主体——企业与职业学校;受训者的双重身份——学生与学徒;两种法律依据——职业教育与学校法。

第二章(重点章):1、职业教育与政治:(1)政治对职业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决定职业教育的地位,政治决定职业教育受教育者的权利,政治决定职业教育的目的和性质;(2)职业教育对政治的维护与促进作用:职业教育维护现实的政治关系,职业教育影响社会政治生活质量,职业教育可以促进一定政治目标的实现。

职业教育学汇总

职业教育学汇总

职业教育课程构造旳模块化
模块化构造把课程内容划提成若干个模块, 用这些模块旳不同组合来满足不同旳教学 需要。当新内容加入时,只但是是增长了 一种不同组合来满足不同旳教学需要。当 新内容加入时,只但是是增长了一种课程 模块,而不会对职业教育课程旳整体产生 重大影响,从而有利于确保职业教育课程 旳稳定与高质量地实施。
三、能力本位课程模式
能力本位(简称CBE/T)是一种职业教育 与培训思想,在这种指导思想下旳能力本 位课程开发模式,我们称之为能力本位课 程模式。
第三节 职业教育课程旳改革 与发展
一、职业教育课程指导思想旳多元化
影响职业教育课程设置主要有三个原因: 知识、社会、个人。三者相应旳形成三种 职业教育课程指导思想:知识本位旳指导 思想、能力本位旳指导思想、人格本位旳 指导思想
二、 关键阶梯课程模式
关键阶梯课程模式,是德国“双元制”中 中档职业教育所采用旳课程模式,所以也 叫“双原址”课程模式。“双元制”中, 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另一元是指为学校提 供实习培训旳企业。促成高等教育定型旳 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欧洲大陆上普遍出 现了比较严格旳中档教育制度,并在中档 教育与高等教育之间开始建立牢固旳衔接 关系。二是知识旳不断分化和产业需求旳 发展,促使大学围绕专业学科进行教育。
二、课程旳类型
以哲学观为原则,可把课程分为:学科中心课程、学生中心 课程、社会中心课程。
(一)学科中心课程 以学科为中心组织起来旳各门学科旳课程形态旳总称。 (二)学生中心课程 强调学生旳需要、爱好和目旳。课程旳组织以学生为中心,
注重学生所经历事情中旳个人体验。注重培养学生旳学习 爱好和动机,把动机作为教学组织旳中心。 (三)社会中心课程 强,课程致力于建立一种新旳 社会文化,甚至是一种新旳社会秩序。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职业教育学一填空题1、我国最早的实业学堂是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这是我国企业办学之始。

2、我国实行(“先培训,后就业”)和(“劳动预备制度”),规定每一个公民就业前都要接受一定时间的职业教育。

3、黄炎培代表中华职业教育社提出:“职业教育的目的:一、谋个性之发展;二、为(个人谋生)之准备;三、为(个人服务社会)之准备;四、为(国家及世界增进生产力)之准备。

”并将“(使无业者有业),(使有业者乐业)”作为职业教育的终极目标。

4、MES是英文(Modules of Employable Skill )的缩写,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国际劳工组织)借鉴德国等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经验,创立的职业教育理论。

5、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6、(1897)年盛宣怀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下设师范院是我国最早的师范学校。

7、(1979)年国务院批准建立天津技工师范学院等四所学校,这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专门为(职业学校)培养师资的高等师范学校。

8、古代职业教育形式“家传世袭制”、“师徒相传制”和“学徒制”。

9、1917年通过的《史密斯—休斯法案》正式确立了美国职业教育体系与制度。

10、能力本位教学理念具有教学目标明确化、教学内容(模块化)、教学组织(个别化)、教学评价客观化的特征。

11、中等职业学校主要包括(中等专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三种类型。

12、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

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13、1917年(黄炎培)发起成立中华职业教育社,强烈指出教育不与(职业)沟通教育的问题所在、社会各行各业不能健康发展的问题所在。

1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一般过程是:(职业岗位分析);学生需求分析;(确定课程目标);确定教学内容;(编制课程文件)。

15、教学模式一般由(理论基础或教学思想)、教学目标、(教学活动程序)、师生配合方式、(支持条件)五个因素构成。

16、“中职业教育社”提出了(“劳工神圣”、“双手万能”)的口号。

17、(分析职业能力)是实施能力本位职业教育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将一个职业工作划分成若干职责,再将每个职责划分成若干个任务,从而确定对应于各职责的(综合能力(Competence))和对应于各项任务的(专项能力(Skill))并加以分析。

18、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重点为(公民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两部分。

19、美国高等职业教育,即高中后的职业教育主要由(社区学院)承担。

20、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工作,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

21、(1681)年拉萨尔在(法)国创立的世界上第一所师资培训学校,标志着师范教育的诞生。

22、我国《教师法》规定每年(9月10日)为教师节。

23、职业学校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指教师在职业教育工作中应当遵守的(行为规范)和准则,是每一个教师对(社会)和(受教育者)所承担的道德责任和义务。

24、教师的职业道德表现在教师如何对待(职业教育事业)、如何对待(学生)、如何对待(教师集体)、如何对待(自身)四个方面。

25、教师职业技能是教师必须掌握和运用的,从事教育和教学的基本技巧、方法和能力。

一般包括(讲普通话和口语表达技能)、(书写规范汉字和书面表达技能)、(教学工作技能)、(教育和管理学生技能)四项技能。

26、教师书写规范汉字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用字规范);二是(书写规范)。

27、班会活动按其性质大致可分为(主题性班会)、(活动性班会)、(知识性班会)、(教育性班会)、节日性班会及学生自己组织的班会六种形式。

28、我国教师资格分为(幼儿园)教师资格、(小学)教师资格、初级中学教师资格、高级中学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中等职业学校实习指导)教师资格、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等七种。

29、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至少有七种智力,分别是(言语/语言智力);音乐/节奏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身体/运动智力);自知/自省智力;(交往/交流智力)。

30、我国学者认为思想道德品质由道德(认识)、(情感)、(行为)、(意志)四因素构成。

31、RET心理治疗理论认为,造成人情绪困扰的原因并不是诱发事件本身,而是人对这一事件的理解和评价。

导致情绪困扰的理解和评价有三类,一是(自我中心),二是(以偏盖全),三是(夸大危害)。

32、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就其结合点的性质来划分,有四种类型:(利益型)、(兴趣型)、(信仰型)、(相似型)。

33、学校中的非正式群体从不同角度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

就班级非正式群体与正式群体的关系来划分,有三种类型:(亲班级型)、(偏离班级型)、(反班级型)。

34、学业不良学生是指达不到(教学目标)要求,完不成(学习任务)的学生。

35、专业设置的按需设置原则是指职业学校的专业设置,要遵循(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设置相应专业,为社会发展服务。

36、专业设置的稳中求活原则是指设置专业必须处理好(稳定性)与(灵活性)的关系,社会需求稳定,需要人才数量较多,就业面宽广,培养难度大周期长的专业,应该追求(稳定),提高质量扩大影响,相反则应追求(灵活),适时调整满足需要。

37、课程一般包括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管理)等内容。

38、(课程目标)是课程所要实现的标准,它是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和评价课程的依据。

39、关于课程体系的价值取向存在“社会本位论”和“学生本位论”的争论,前者强调以(社会需求)为其价值取向,后者强调以(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为其价值取向。

40、教学准备过程中,钻研教学内容要求达到(懂)、(透)、(化)、(深)的程度。

二选择题1、职业学校要培养复合型人才,这反映了专业设置(B)的要求。

A. 按需设置原则B. 宽口径原则C. 特色性原则D.稳中求活原则2、职业学校要对社会未来人才需求进行预测,这反映了专业设置(D)的要求。

A. 按需设置原则B. 特色性原则C. 稳中求活原则D.超前性原则3、完善人格理论认为德育工作应该(D)A. 建立一种民主、平等、诚实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

B. 促进道德认知水平的发展,绝不是背记道德条例或强迫纪律。

C. 教育学生用理性代替非理性,改变学生认知方式,解除他们的情绪困扰。

D.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持之以恒。

4、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物是(A)A.科尔伯格(Lawrence Kohlberg)B. 马斯洛(A.H.Maslou)C. 班杜拉(A.Bandura)D.托马斯•里考纳(T.Lickona)5、教学过程中以知识教学为主,对教学内容理解不深入,常感觉教学内容简单,课堂教学时无话可说。

这反映了教师发展中(A)的特点A. 入门阶段B. 探索阶段C. 合格阶段D. 优秀阶段6、最早称教师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是(C)A.赫尔巴特B.夸美纽斯C.加里宁D.列宁7、系统地表述课程教学内容的材料,被称作(D)A.教学计划B.课程方案C.课程标准D.教材8、在学生成长发展中教师起(A.)A. 主导作用B.决定作用C. 强制作用D.引导作用9、我国古代(B)把教师同天、地、君、亲并列在一起。

A.孔子B. 荀子C.孟子D. 朱熹10、下列人员中不属于教师的是(C)A.指导学生实习的人员B.高等学校中的学生辅导员C.教育行政机关工作人员D.学校学生处工作人员11、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是(A)A.忠于人民教育事业B.热爱学生C.团结同事D.以身作则12、提出“师者,人之模范也”的教育家是(D)A.孔子B.孟子C.韩非子D.杨雄13、教师职业产生于(B)A.原始社会B. 奴隶社会C.封建社会D.资本主义社会14、行为的获得是自身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观察榜样示范是形成行为的主渠道,这种德育理论观点属于(C)A.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B. 人本主义德育理论C. 社会学习德育理论D.完善人格理论15、后进生,主要是指(B)比较落后的学生。

A.学习成绩B.思想品德表现C.身体发育D.学校要求的各方面三名词解释1、课程标准课程标准传统称为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方案的要求,以纲要形式规定的有关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的教学文件,是学校组织和实施教学工作、编写教材、统一课程教学质量标准的主要依据。

2、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

具体说包括教师教育多元化、任职资格明确化、教育教学艺术化、专业活动自由化、劳动报酬合理化五个方面的涵义。

3、职业指导本质含义就是指使人们在正确地认识职业和充分了解自身的基础上,合理地做出职业选择,选定职业发展方向的过程。

它是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沟通学校与社会的重要桥梁。

4、就业准入制度就业准入制度是指:根据《劳动法》和《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对从事技术复杂,通用性广,涉及国家财产、人民生命安全和消费者利益的职业的劳动者,必须经过培训,并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后,方可就业上岗的制度。

5、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指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满足人民群众接受职业教育的需求,满足经济社会对技术技能人才需求的职业教育系统。

6、职业教育职业教育是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和个人就业的要求,对受过一定教育的人进行职业素养特别是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训练,为其提供从事某种职业所必需实践经验的一种教育。

7、教师资格制度教师资格制度是国家对教师实行的特定的职业许可制度,其内容包括教师职业资格分类、教师职业资格条件、教师资格考试、教师资格认定以及罚则等。

8、核心课程核心课程这是一种以生产问题、社会问题、生活问题为中心的课程设计,把重心放在个人与社会生存问题的设计上,强调个人需要与社会需要的相关程度。

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解决问题为中心,在此基础上,把多门学科知识及其技能围绕解决问题交织综合起来。

9、双师型教师“双师型”教师是对职业学校非文化课教师的素质要求。

对“双师型”教师涵义有不同认识和理解,主要有四种观点:一是“双证书”说,即取得教师职业资格证书和其它职业资格证书;二是“双职称”说,即取得教师职业的技术职称和其它职业的技术职称;三是“双素质”说,即要求具备胜任理论教学和指导学生实践教学的素质;四是“多素质”说,即要求具备教育家、工程师和高级熟练工人等素质与能力的复合型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