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土壤残留农药的生态危害及其污染修复技术进展

合集下载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2024年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范文

《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及防治对策》篇一一、引言随着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快速发展,我国农田土壤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已成为影响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就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的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进行探讨,以期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

二、我国农田土壤污染状况1. 污染现状我国农田土壤污染主要包括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污染、农药残留污染等。

其中,重金属污染尤为严重,主要来源于工业排放、农业集约化生产、城市垃圾等。

此外,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以及污水灌溉等也会导致农田土壤有机污染物和农药残留污染。

2. 污染影响农田土壤污染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降低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同时,污染的农田土壤还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人民群众健康造成危害。

此外,土壤污染还可能对生态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如破坏生态平衡、影响生物多样性等。

三、农田土壤污染成因分析1. 工业排放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废渣等污染物,未经处理或处理不当直接排放到环境中,是造成农田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

2. 农业集约化生产农业集约化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导致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积累,进而导致土壤污染。

3. 城市垃圾城市垃圾的不当处理和处置,如垃圾填埋、垃圾焚烧等,可能对周边农田土壤造成污染。

四、防治对策1. 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农田土壤污染防治的责任主体、防治措施和法律责任,为农田土壤污染防治提供法律保障。

2. 强化源头控制加强对工业排放、城市垃圾等污染源的监管,严格实施污染物排放标准,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同时,推广绿色生产方式,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3. 推广科学施肥技术推广科学施肥技术,合理施用化肥、农药等农用化学品,减少土壤中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的积累。

同时,鼓励使用有机肥料,提高土壤肥力和生物活性。

4. 加强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对已受污染的农田土壤,应采取治理与修复措施。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1. 引言1.1 农田土壤污染的背景中国农田土壤污染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农业生产中广泛使用农药的历史。

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农业化学品的大量使用,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问题逐渐凸显。

据统计,我国农业用药总量占全球的45%,而部分农药使用不规范和超量使用导致了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加重。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包括土壤生态系统的破坏、土壤质量下降、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等问题。

长期接触农药残留的农民和食品从业人员也可能受到慢性中毒的影响,导致健康问题日益突出。

加强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防控已成为当前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

1.2 农药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农药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是非常严重的。

农药在农田土壤中残留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影响土壤的生态系统平衡,破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降低土壤肥力,减少土壤有机质含量,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农药会随着降雨水冲刷进入地表水和地下水中,污染水资源,影响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危害水生态系统。

人类通过饮用受污染的水源或食用受污染的农产品,会摄入农药残留物,长期摄入过量的农药会导致慢性中毒,影响人类的健康。

农药污染不仅对环境造成危害,也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和防范措施。

加强监测和管理农田土壤农药污染,是保护环境和保障人类健康的关键措施之一。

1.3 防控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重要性农田土壤农药污染是当前我国农业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对农田生态系统、人类健康和农产品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

防控农田土壤农药污染显得至关重要。

防控农田土壤农药污染能够保护农田生态环境的健康。

农田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重要基础,土壤污染会直接影响土壤的肥力和生物多样性,导致生态系统失衡,影响土壤微生物的正常活动,进而影响植物的养分吸收和生长发育,最终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防控农田土壤农药污染有助于保障人类健康。

农药残留在农产品中会对人体造成慢性毒害,长期摄入会引发各种疾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

残留农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残留农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

残留农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随着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农药的使用可以改善作物产量、提高农业效益,但也带来了环境生态上的问题。

残留农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一、残留农药的概念残留农药是指在农作物、畜禽产品以及土壤中存在并达到一定浓度的农药,其作用是消除或者控制有害生物。

二、残留农药对环境的影响残留农药对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破坏农田微生物的生态环境农田的微生物数量是决定农田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药的使用过量会破坏农田微生物的生态环境,使农田的生产力下降,甚至无法种植出健康的作物。

2.影响地下水的质量农药使用完后,一定部分残留在作物、土壤、水体以及地下水中。

残留农药会随地表水或者土壤及地下水的流动而传输,最终会进入水体中,从而污染地下水。

这种污染对人体健康及生物多样性都带来严重威胁。

3.损害土壤生态平衡农药的残留会对土壤微生物、土壤有机质的分解、钝化、氮素的固定、磷素的吸收等方面带来负面影响。

长期使用农药会使土壤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能力减弱,致使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下降。

三、解决残留农药问题的措施为了减少并解决残留农药的问题,必须采取科学、合理、环保的措施。

1.规范农药使用农药的使用要严格按照农药管理部门规定的用药标准和用药方法。

合理选用适宜的农药,按要求使用,以减少残留农药的问题。

2.加强农作物质量检测农作物质量检测可以及时发现残留农药的信息,对于残留超标的农产品进行及时处理。

3.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以自然力为基础的生态农业,其在生态环境保护和提高土地质量方面表现出优越性。

推广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农药使用,从而减少残留农药问题。

4.促进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土壤修复技术可以促进农田微生物和土壤生态平衡的恢复,从而保护土壤质量和水体质量。

结语残留农药对环境生态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为了减少这一问题的产生,大家需要从自己做起,加强农药管理,规范农药使用,推广有机农业和促进土壤修复技术的发展,保护我们的生态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更加美好。

农村环境整治的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

农村环境整治的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

农村环境整治的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农村环境整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而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作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更是受到了广泛的重视。

农田农药残留问题不仅影响着种植农作物的质量和安全,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健康。

因此,加强对农田农药残留的治理技术研究,成为当前农业发展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首先,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的研究意义重大。

农药残留不仅会对土壤和水源造成污染,还会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研究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不仅可以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还能够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其次,当前的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主要包括生物降解技术、化学降解技术和物理处理技术等。

生物降解技术是通过微生物等生物体对农药残留进行降解,可以有效地将农药分解成无毒或低毒物质。

化学降解技术则利用化学方法对农药残留进行降解,可以迅速将农药降解成无害物质。

物理处理技术则是通过物理手段对农田进行处理,比如土壤翻耕、水淋浸泡等方法。

再次,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的研究还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其中,最主要的是技术不成熟和成本高昂。

目前,虽然有了一些治理技术,但仍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另外,农民的意识也需要提高,加强对农田农药残留治理的重视,才能够更好地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

此外,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的发展也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政策的引导。

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加强对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的扶持和推动,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技术培训和帮助,共同推动农田环境整治工作的开展。

最后,在未来的发展中,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需要继续深入研究和完善,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农业需求。

同时,农民的参与和意识也需要不断提高,只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够更好地保护农田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而言之,农田农药残留治理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是当前农村环境整治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不断完善技术和政策,加强农民的参与和意识,可以更好地解决农田农药残留问题,保护农田环境,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与治理

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与治理

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与治理近年来,随着农业的发展和粮食需求的增加,农药的使用量也在不断增加。

然而,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相应的治理方法。

一、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1. 残留物污染农药在农田中的使用会导致残留物的积累,这些残留物会渗入土壤中并逐渐积累。

长期以来,农药残留物的污染已经成为土壤生态系统中的一个严重问题。

农药残留物会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植物产生毒害作用,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2. 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的使用会对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产生负面影响。

农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蠕虫等有害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导致土壤中的生物种类减少。

这会进一步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土壤的肥力和生产力。

3. 土壤质量下降农药的大量使用会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农药残留物会破坏土壤的结构,降低土壤的保水能力和通气性。

同时,农药还会破坏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的肥力。

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土壤质量的下降,进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二、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治理1. 合理使用农药合理使用农药是减少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措施。

农民应根据农作物的实际情况和病虫害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和使用剂量。

同时,农民还应注意农药的使用时机,避免在雨季或高温季节使用农药,以减少农药流失和残留。

2. 推广生物农药生物农药是一种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较小的农药替代品。

生物农药主要由微生物、植物提取物等天然物质制成,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较小。

因此,推广生物农药的使用可以减少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损害。

3. 加强土壤修复对于已经受到农药污染的土壤,需要加强土壤修复工作。

土壤修复可以通过添加有机物质、微生物菌剂等手段来改善土壤的生态环境。

同时,还可以采用植物修复的方法,通过种植具有吸收农药残留物能力的植物来净化土壤。

4. 宣传教育加强对农民的农药使用知识的宣传教育也是减少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影响的重要途径。

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

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

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研究进展引言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农药的使用量逐渐增加,然而随之而来的是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问题。

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的生长发育和品质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引起了人们的高度关注。

本文将就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进行研究,并总结目前的研究进展。

一、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农田土壤是农作物生长的基础,也是农药残留的主要贮存场所。

农药残留是指农药在农田土壤中长期停留并残留的现象。

根据研究,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农药的施用不当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如果不按照科学的用药方法进行施用,可能导致农药在土壤中残留,例如过量施用、施用频次过多等。

2. 农田土壤的生物降解不足农田土壤中存在大量的微生物和其他生物,它们可以对农药进行生物降解和分解,但是如果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不足或者生物降解能力弱,就会导致农药在土壤中残留。

3. 土壤类型和环境因素土壤类型和环境因素也会影响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情况,例如土壤质地、气候条件、水分等因素都会对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产生影响。

1. 对农产品生长发育的影响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会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包括影响农作物的生长速度、生长势、光合作用等。

一些农药残留对植物的生理代谢活动产生抑制作用,从而影响到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

2. 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影响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一方面,农药残留会导致农产品中含有农药残留物,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风险。

农药残留会改变农产品的口感、营养成分等,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会对生态环境产生一定的影响。

一些农药残留会对土壤微生物、土壤中的其他生物产生毒害作用,影响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农药残留对水体、大气等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三、研究进展针对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对农产品安全的影响,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进展。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农田土壤农药污染已经成为中国面临的严重环境问题之一,给农业生产、人民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文将介绍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并提出防控对策。

中国是世界上农药使用量最大的国家之一,农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过程中。

长期过量使用和滥用农药导致了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

根据相关研究,中国农田土壤中存在大量农药残留物,包括有机磷农药、有机氯农药、氨基甲酸酯类和三唑类农药等。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主要源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农药使用不当,包括农药种类选择不当、使用剂量过大、频率过高等;二是违规农药使用,包括使用过期农药、非法农药等;三是农田土壤农药残留物的累积效应,长期使用同种农药导致残留物的积累。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对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污染的农田土壤对农作物生长产生了抑制作用,降低了农田土壤的肥力,影响了农业生产;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物可能通过农产品进入人体,对人类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农田土壤农药污染还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对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水生生物产生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二、防控对策为了解决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对策。

以下是一些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力度。

建立健全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防控的法律法规体系,对农药的生产、销售、使用等环节进行严格监管,并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

2. 推广农药减量和替代技术。

通过推广农药减量技术和替代技术,减少农药在农田土壤中的使用量,降低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风险。

3.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和培训。

加强对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农药使用管理和培训,提高他们的农药使用技术和意识,减少农药使用不当和滥用。

4. 加强农田土壤监测和评估。

建立健全农田土壤监测网络,定期对农田土壤中的农药残留物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控制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问题。

5. 推广绿色农业技术。

鼓励农民采用绿色农业技术,包括有机农业、生物农药和生物肥料等,减少对化学农药的依赖,降低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风险。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在中国,农药被广泛使用于农田作物的生产和保护中。

农药的使用可以提高农田作物的产量和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但同时也可能造成土壤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本文将介绍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和防控对策。

一、现状目前,中国的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农药残留农药残留是农田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长期使用过量或不合理使用农药会导致农药渗透到土壤中并存在较长时间。

农药残留会对土壤微生物、植物和土壤生态系统造成不良影响。

近年来,中国对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进行严格监管,但是在一些偏远地区和小农户中,仍存在违禁农药使用的情况。

2.土壤富集由于农药长期积累,土壤中的农药出现了富集现象。

与此同时,农田土壤中其他污染物质的富集也导致了同样的问题。

富集的农药会对土壤微生物和植物造成较大的伤害,一些农田土壤已经严重受损,无法再进行农业生产。

3.农化物质的迁移除了残留和富集外,农田土壤中的农化物质还会通过水文过程等途径迁移到水体中,对水环境造成污染,也有可能危及人类健康。

农化物质的迁移问题主要集中在农业排水、垃圾填埋场、农村污水处理等地方。

二、防控对策为了减缓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控措施。

以下是一些防控对策:1.加强农药使用管理为了降低农药使用对于土壤和水体的影响,需要加强农药使用管理。

政府可以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对农药的生产、销售和使用进行管控,制定合理的使用量和使用时期,防止过度和违法使用农药。

2.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可以减少对土壤的伤害,并提高抗灾性和生产力。

政府应该积极推广有机农业,鼓励农民采用更生态、更环保的种植技术,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生产安全性和质量。

3.加强环境监测及时了解农田环境情况是形成有效的防控措施的前提。

政府和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土壤、空气、水体等有害物质的监测,积极采取措施防止环境污染的加剧。

4.强化农田治理针对农田中存在的污染问题,政府应当积极开展农田治理工作。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药在农作物种植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然而,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探讨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1.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破坏土壤微生物土壤微生物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维持土壤生态环境和保持土壤肥力具有重要作用。

而农药残留会破坏土壤微生物的平衡,使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2)影响土壤生态系统农药残留会破坏土壤的生态平衡,影响土壤中的有机质分解、养分循环和生态系统功能的发挥,导致土壤肥力下降,甚至出现土壤贫化的情况。

3)对土壤质量造成污染农药残留对土壤中的微量元素和重金属的迁移和积累具有促进作用,导致土壤质量受到污染,给农作物的生长带来危害,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2. 防治农药残留对土壤的措施针对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我们可以采取以下一些防治措施:1)合理施用农药选择适宜的药剂、控制使用量和施用浓度,避免在作物生长期过多施用或者乱用农药。

2)定期监测土壤质量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药残留问题,减轻农药对土壤的危害。

3)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不使用化学合成农药,能够降低农药对土壤的危害,并且有利于土壤的恢复和改良。

总结回顾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但通过合理施用农药、定期监测土壤质量和推广有机农业等措施,可以减轻农药对土壤的危害,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现代农业中,我们需要更加重视土壤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避免农药残留对土壤造成不可逆转的危害。

推动可持续农业发展,减少对化学合成农药的依赖,是保护土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重要举措。

通过对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的探讨,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这一问题。

希望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能够更加注重生态环境和土壤质量的保护,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现状及其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现状及其修复技术研究综述

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现状及其修复技术研究综述一、本文概述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农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日益广泛,为保障粮食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随之而来的农药残留问题也逐渐凸显,对土壤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本文旨在综述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的现状,分析其对土壤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同时探讨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旨在为未来农药污染土壤的修复和防治工作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在概述部分,本文将首先介绍有机农药的种类和使用情况,阐述农药污染土壤的主要途径和机制。

接着,将重点分析农药污染对土壤生物多样性、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农产品安全性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综述现有的土壤修复技术,包括物理修复、化学修复和生物修复等方法,并分析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本文将提出未来研究方向和建议,以期为解决有机农药污染土壤问题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案。

二、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现状分析随着现代农业的快速发展,有机农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为保障粮食产量和农产品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不合理的使用方式以及农药残留问题,使得有机农药成为土壤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前,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的现状十分严峻。

一方面,许多地区在农业生产中过度依赖农药,导致土壤中的农药残留量超标。

这些残留农药不仅破坏了土壤结构,降低了土壤肥力,还通过食物链威胁人类健康。

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科学的农药使用指导和技术支持,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往往存在盲目性和随意性,进一步加剧了土壤污染问题。

为了深入了解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的现状,需要开展系统的调查和评估工作。

这包括对土壤中农药残留的种类、浓度和分布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农药对土壤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监测农药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规律。

通过这些研究,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的现状,为制定有效的修复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还需要加强对有机农药污染土壤的宣传和教育工作。

土壤中农药的污染状况及降解研究进展

土壤中农药的污染状况及降解研究进展

土壤中农药的污染状况及降解研究进展一.农药的种类1.农药按主用途不同,分杀虫剂、杀螨剂、杀鼠剂、杀软体动物剂、杀菌剂、杀线虫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2.按原料的来源及成分分类:(1)无机农药:主要由天然矿物质原料加工、配制而成,故又称为矿物性农药。

常见的有石灰石,硫磺,砷酸钙,磷化铝,硫酸铜。

(2)有机农药:a.天然有机农药:指存在于自然界中可用作农药的有机物质。

烟草、除虫菊、鱼藤、印楝、川楝及沙地柏等。

b.微生物农药:主要指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所制得的农药。

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农用抗菌素、阿维菌素(Avermectin)等。

c.人工合成有机农药:即用化学手段工业化合成生产的可作为农药使用的有机化合物。

如对硫磷、乐果、稻瘟净、溴氰菊酯、草甘磷等。

二、农药对农田土壤的危害和影响1.农药对农田理化性质的影响。

被农药长期污染的农田土壤会出现明显酸化;土壤养分(氮,磷,钾等)随污染程度加重而减少;土壤空隙度变小,从而造成土壤结构板结。

2.农药对土壤生物的影响。

土壤动物的丰度是沃土的重要标致。

农药作为害虫的杀手,对其它益虫,有益的动物也不心慈手软。

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将对土壤中的微生物,原生动物以及其它的节肢动物,如步甲,虎甲,蚂蚁,蜘蛛,环节动物,如蚯蚓,软体动物,如蛞蝓,线形动物,如线虫等产生不同程度的危害。

乐果施用10天之后,显著降低土壤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磷农药污染的土壤中,动物种群的种类和数量明显减少。

3.农药对作物的影响。

残存于土壤中的农药对作物生长十分不利。

过量滥用除草剂,或者用含除草剂量很高的废水灌溉农田,会对作物生长产生重创。

当土壤中农药残留较大时,作物果食的农药水平也较高,谁吃了,谁倒霉。

三、土壤中农药的来源途径农药进入土壤的途径有三种情况:(1)农药直接进入土壤包括施用的一些除草剂,防治地下害虫的杀虫剂和拌种剂,后者为了防治线虫和苗期病害与种子一起施入土壤,按此途径这些农药基本上全部进入土壤;(2)防治病虫害喷撒农田的各类农药。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及防治措施农药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农药被使用过量或不当使用,导致农药残留在农田土壤中,从而对土壤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质量下降:农药对土壤中的有机质、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微生物和酶活性有抑制作用,降低了土壤的肥力。

同时,农药的残留会累积在土壤中,导致土壤重金属负荷增加,使土壤质量下降。

2.生态系统失衡:农药对土壤中的微生物、线虫、蚯蚓等有害无害土壤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产生影响,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食物链的起始环节,对维持土壤生物多样性和生物量的动态平衡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药的使用破坏了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进而影响了土壤生物链的稳定性和功能。

3.土壤侵蚀加剧:农药污染破坏了土壤的结构,降低了土壤的持水能力和抗侵蚀能力,从而加剧了土壤侵蚀的风险,导致土壤流失和水土流失。

4.土壤污染传递风险:农药在农田土壤中残留的时间较长,会进一步渗透到地下水、河流和湖泊等水体中,导致水体污染,对水生生物产生危害。

同时,农药还可通过土壤颗粒的迁移和沉积,对地表水体形成污染,进而影响到周围的生态环境。

为了解决农药污染对土壤的影响,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治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2.制定农药使用规范:各地应根据当地的农业生态环境和农作物种植特点,制定相应的农药使用规范。

规范农药的使用剂量、施用方式和使用方法,合理安排农药施用的时间和频率,以减少农药的使用量和残留。

3.推广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自然界存在的生物因素来控制害虫和病害的发生。

可以通过推广使用生物农药、引进和培育益虫等方式,增加土壤中有益生物的数量和多样性,提高土壤的自然抵抗力。

4.加强农药环境监测:建立农药残留监测体系,定期对农田土壤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农药残留情况,并对超标的土壤采取相应的措施和整治措施。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农药生产和使用环节的监管,确保农药的合规使用和环境安全。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

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对策农业是人类的重要产业之一,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随着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农业生态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给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带来了诸多负面影响。

有必要对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治理对策。

一、农业生态环境污染现状1. 土壤污染农田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物质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施用,导致土壤中的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超标。

土壤污染不仅影响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还可能造成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对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2. 农药残留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其中部分农药对人体、动植物和环境具有潜在的毒害和危害作用。

农产品中农药残留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严重影响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3. 水体污染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畜禽粪便等物质,可能随着雨水冲刷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恶化。

水体污染不仅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还影响了人们的用水安全。

4. 生物多样性下降随着化肥、农药的大规模使用,农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受到了破坏,导致了部分农作物病虫害的暴发,生态环境中的天敌、益生物等自然调控因子数量减少,生物多样性逐渐下降。

5. 农田固体废弃物污染农业生产中产生的废弃物、农膜、农药瓶等农田固体废弃物大量堆积,对土壤和周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

1. 科学施肥、合理施药推广有机肥、生物肥料等绿色施肥方式,减少化肥施用量,降低农产品中的化肥残留。

鼓励农民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障农产品品质和安全。

2. 加强土壤修复开展土壤污染状况的调查评估工作,采取土壤修复、土地复垦等措施,修复受污染的土地,减轻土壤污染对农作物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3. 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培育抗病虫害、适应性强的作物品种,推广耐盐碱、耐旱等优质品种,降低对化肥、农药的依赖性,提高农业生产的生态效益。

4. 强化农田固体废弃物处理建立健全农田固体废弃物处理体系,推行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对农膜、农药瓶等固体废弃物进行集中处理,减少农田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

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和防治措施1.引言农药在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但其过度使用和不适当使用往往导致农药残留问题。

农药残留不仅对作物和人体健康带来潜在风险,也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危害。

本文将重点讨论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农药残留对土壤的危害2.1 土壤微生物受损农药残留可抑制土壤中的微生物活性,影响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微生物是土壤中的关键组成部分,对土壤有机质的分解和生物有效性元素的循环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农药残留降低了土壤微生物的多样性和功能,进而破坏了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2 土壤质地和结构受损农药残留会对土壤质地和结构产生直接的影响。

一些农药会降低土壤的通透性,导致水分滞留和排水不畅,增加土壤肥力的流失。

农药残留还会破坏土壤团聚体结构,使土壤容易发生侵蚀和风化,严重时甚至导致土壤贫瘠化。

2.3 土壤生物多样性减少农药残留还会对土壤中的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

农药对土壤中的蚯蚓、昆虫和其他土壤生物有毒性,长期累积的农药会导致部分物种减少甚至灭绝。

这种生物多样性的减少不仅会破坏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也会影响农作物的自然控制和调节机制,增加害虫和病虫害的风险。

3.农药残留防治措施3.1 合理施药和科学管理合理施药是防治农药残留的基础。

农民应根据作物的需求和病虫害程度,遵循农药使用量的规定,选择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并确保施药过程中的准确计量、正确喷洒。

科学管理农田和农作物是有效防治农药残留的关键,包括合理轮作、耕作管理和排水措施等。

3.2 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减少对农药依赖、保护土壤生态系统的可行方法。

有机农业通过遵循有机农产品生产标准,最大限度地减少农药的使用和残留。

推广有机农业有助于提高土壤质量、保护土壤生物多样性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具有较高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效益。

3.3 选择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利用天敌、寄生性昆虫、细菌和真菌等自然生物控制作物病虫害的方法。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田土壤的农药污染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农药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过度施用和不当使用会导致农田土壤农药污染,对农田生态和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了解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对于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意义重大。

本文将从当前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和对策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农田土壤农药污染是指农业生产中农药在施用后残留在土壤中,对土壤环境和生态系统产生危害的现象。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一直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中国也不例外。

目前,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农药残留严重。

长期过量施用农药和一些高毒、高效、广谱的新型农药,导致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严重。

据统计,中国农田土壤中存在多种农药的残留,且有部分地区和农产品农药残留超标情况频发。

2. 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

长期使用农药会破坏土壤中微生物的平衡,导致土壤生物多样性下降,对土壤生态系统产生不利影响。

3. 农产品质量受影响。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会导致农产品中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土壤肥力下降。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加以解决。

为了有效防控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需要从源头上控制农药使用,提高农田土壤的自净能力,加强土壤污染监测和修复等方面采取对策。

1. 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

加强农药使用管理,严格控制农药使用量,推广绿色、无公害的农业生产技术,减少对土壤的农药污染。

2. 推广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无公害农业生产技术,可以有效减少对土壤的农药污染,提高土壤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

3. 加强土壤保护和修复。

加强农田土壤的保护和修复工作,采取有效的措施改善农田土壤的肥力和结构,提高土壤的自净能力。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

中国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和防控对策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

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不仅对农产品安全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也危害着人们的健康。

为了解决农田土壤农药污染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其现状,并提出相应的防控对策。

一、农田土壤农药污染现状1. 农药的广泛使用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农业生产中农药的使用量也随之增加。

据统计,中国农药的使用量已经占到全球农药使用总量的30%以上。

虽然农药可以有效地控制农作物病虫害,保证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但是过度使用农药也导致了农田土壤的污染。

2. 农药残留农药在施用后,会残留在土壤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农药残留物会逐渐积累并向土壤深层渗透,从而污染了土壤。

有研究表明,中国一些地区土壤中农药残留量已经超过了环境质量标准,严重影响了土壤的生态功能和农产品的质量。

3. 土壤微生物受损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杀伤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土壤微生物是土壤中的生物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土壤的通气性、保肥保水性和抵抗病虫害的能力都起着重要作用。

而农药对土壤微生物的杀伤将直接影响土壤的生态平衡,导致土壤质量下降。

4. 生态环境威胁农田土壤农药污染不仅威胁着农田生态环境的健康,同时也影响着周围的水源、空气质量等。

土壤中的农药残留会随着雨水的冲刷和渗透,流入河流、湖泊等水体中,引发水体环境污染。

土壤中的农药也会通过气态向大气中挥发,对空气质量造成影响。

1. 提倡绿色农业绿色农业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减少化肥农药使用和环境污染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

在农业生产中,提倡有机农业、生态农业,采用有机肥料、生物农药、生物防治等绿色技术,减少对土壤的污染。

2. 合理利用化肥农药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使用过多是导致土壤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

合理利用化肥农药,严格按照农药生产用量、生产规范、使用方法、使用技术等规定进行施用,严格控制农药残留量,减轻对土壤的污染。

农药残留危害及解决方案

农药残留危害及解决方案

农药残留危害及解决方案农药残留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在作物、土壤、水源、空气和农产品中残留下来的化学物质。

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农药残留问题也成为一个全球性的环境与健康隐患。

农药残留带来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农药残留可能通过食品链进入人体,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如导致癌症、神经毒性、内分泌干扰等。

2.对环境的污染:农药在土壤中残留会破坏土壤的生态系统平衡,影响土壤的肥力和微生物多样性。

农药残留还可能通过水源进入河流、湖泊和地下水,对水生生物造成毒性影响。

3.对生物多样性的威胁:农药残留不仅对害虫和杂草起到控制作用,也会对其他非靶标生物产生影响,导致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针对农药残留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推广有机农业:有机农业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原理进行农业生产,尽量避免使用化学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问题。

2.加强农产品质量管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建立农药残留检测与风险评估体系,严格把关农产品的市场准入标准,确保消费者的食品安全。

3.合理使用农药: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按照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使用周期,合理控制农药的使用量,避免过量使用造成农药残留。

4.选择低毒性农药:推广研发低毒性、低残留的农药,提高农药的使用安全性和环境友好性。

5.发展生物防治技术:生物防治是指利用天敌、益虫、寄生菌等自然生物控制害虫和病害的一种方法,可以减少对农药的依赖,降低农药残留问题。

6.持续推进科技创新:加大对农药残留问题的科学研究力度,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寻求更有效、更环保的农药残留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农药残留问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潜在风险。

解决农药残留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的监管和引导、农民的改变农业生产方式、科研机构的加强科研创新等。

只有通过多方合作,才能有效减少农药残留对人类和环境的危害。

农田生态系统的污染与修复技术

农田生态系统的污染与修复技术

农田生态系统的污染与修复技术农田生态系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不仅为我们提供粮食、纤维等农产品,还在维持生态平衡、调节气候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农业自身的发展模式问题,农田生态系统正面临着严重的污染威胁。

一、农田生态系统的污染来源(一)工业污染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废水、废气和废渣,是农田污染的重要来源之一。

一些工业企业将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湖泊等水体中,这些受污染的水体用于灌溉农田后,会将其中的重金属(如汞、镉、铅等)、有机物(如多环芳烃、石油类等)和酸碱物质等带入土壤,导致土壤污染。

废气中的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通过干湿沉降的方式也会进入农田,影响土壤的化学性质和农作物的生长。

废渣的不合理堆放,其中的有害物质可能会随着雨水冲刷等方式渗入土壤,对农田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二)农业面源污染农业生产活动本身也会带来大量的污染。

化肥的过度使用是一个突出问题。

大量的氮肥、磷肥和钾肥施入农田,一部分未被农作物吸收利用的养分,会随着雨水径流进入水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

过量施肥还会改变土壤的理化性质,如导致土壤酸化、板结等。

农药的不合理使用同样危害巨大。

一些持久性有机农药在土壤中的残留期很长,会影响土壤中的微生物群落结构,进而影响土壤的生态功能。

农膜的大量使用也带来了污染。

农膜难以自然降解,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膜会阻碍土壤水分和养分的运移,影响农作物根系的生长发育。

(三)生活污染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和农村的生活污水和垃圾排放量不断增加。

在一些农村地区,缺乏完善的污水处理设施和垃圾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到农田附近的沟渠或渗入地下,其中的有机物、病原体等污染物会污染农田土壤和地下水。

生活垃圾的随意倾倒,其中的有害物质(如废旧电池中的重金属等)也可能进入农田生态系统,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危害。

二、农田生态系统污染的危害(一)对土壤的危害污染会改变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

立冬时节农田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防治

立冬时节农田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防治

立冬时节农田农药残留与环境污染防治立冬,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秋季转冬季的分界点。

农田农药残留问题在立冬之际备受关注。

本文将探讨立冬时节农田农药残留对环境的污染,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

一、农田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农药在农田中的大量使用,不可避免地导致农田农药残留问题的产生。

农田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土壤污染:农药残留在土壤中,会对土壤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农药残留对土壤品质的负面影响会导致植物无法正常生长,甚至产生毒性作用。

2. 水源污染:农田农药残留会被雨水冲刷到河流、湖泊和地下水中,从而引起水源的污染。

人类饮用受到污染的水源可能导致健康问题,动植物在受到污染的水环境下也会遭受损害。

3. 生态系统破坏:农药残留对农田周围的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破坏。

农药残留可能对昆虫、鸟类等农田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造成毒害,破坏生物多样性,并对整个生态平衡带来负面影响。

二、农田农药残留污染的防治措施为了减少立冬时节农田农药残留带来的环境污染,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治措施,以确保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1. 合理使用农药:农民在使用农药时应根据农作物类型、病虫害种类以及病虫害的发生程度等因素,进行合理的选择和使用。

严格按照农药标签说明进行施药操作,避免过量使用与误用。

2. 轮作休耕:通过轮作和休耕等措施来减少农田农药残留。

轮作能够降低土壤中特定农药的累积量,休耕则可以让土壤恢复自然修复能力。

3. 推广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利用天敌、寄生虫等天然生物来控制病虫害的方法。

推广生物防治可以减少农药使用,降低农田农药残留的风险。

4. 加强监管: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农田农药残留的监管力度。

加强农药市场准入管理,严格审查农药注册和使用,制定农药残留标准,并加强农田环境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农田农药残留问题。

三、农田农药残留问题需要多方合作解决农田农药残留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农民、农业部门、研究机构和政府部门的共同努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环境保护前沿, 2018, 8(4), 328-336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8 in Hans. /journal/aephttps:///10.12677/aep.2018.84040Ecological Hazards of Residual Pesticidesin Farmland Soils and the PollutionRemediation Technology ProgressQingwei Zhang1, Zhi Wang1, Kai Huang1*, Junyou Liu2*, Ying Huang2, Yanli Yin21School of Metallurgical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2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Beijing Technology Park Company, BeijingReceived: Jul. 15th, 2018; accepted: Aug. 1st, 2018; published: Aug. 9th, 2018AbstractFarmland pesticide residues will cause great harm to the environment and the human body.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use of pesticides in China and the causes of pesticide residues and the spe-cific impact to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human health.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de-scribes three kinds of governance techniques to pesticide residues, physical pathways, biological pathways and chemical pathways, and compar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hoping to play a role in engineering design. Finally, the feasibility and prospect of the way of how to effec-tively degrade residual pesticides are put forward.KeywordsPesticide Residues, Organochlorine, Comprehensive Remediation农田土壤残留农药的生态危害及其污染修复技术进展张清伟1,汪智1,黄凯1*,刘俊友2*,黄瑛2,尹衍利21北京科技大学冶金与生态工程学院,北京2北京科大科技园有限公司,北京收稿日期:2018年7月15日;录用日期:2018年8月1日;发布日期:2018年8月9日*通讯作者。

张清伟 等摘要农田土壤中农药的残留,会对环境生态以及人类身体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

本文介绍了我国农药的使用情况以及农药残留的原因和残留农药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的影响表现。

简介了目前治理农田土壤残留农药的技术途径:物理途径、生物途径、化学途径,并对技术特点进行简单了对比分析,以期能对残留农药治理技术工程设计有所借鉴。

最后就如何合理地、高效地大规模降解治理农田土壤残留农药提出了分析建议。

关键词农药残留,有机氯,综合修复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s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引言土壤农药污染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而在我国由于农药的大量施用、以及较为普遍的滥用现象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使得我国土壤农药污染情况尤为严重,这些年来土壤农药污染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我国农副产品的安全,制约我国农业经济绿色健康新格局的形成、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为此,本文拟就农田土壤残留农药的污染修复治理技术作一简介,并对其中关键问题作简要分析讨论。

2. 农药的简介及分类农药(Pesticides)主要指用来防治危害农林牧业生产的有害生物(害虫、害螨、线虫、病原菌、杂草及鼠类)和调节植物生长的化学药品[1]。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应用杀虫剂、杀菌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国家之一,早在两千多年前就已应用了汞剂、砷剂和藜芦等。

直到20世纪30年代末,植物性农药和无机农药仍被广泛使用。

20世纪40年代初有机化学农药的发明,大大提高了人们对于病虫危害的防治,为减少农作物产量损失做出了巨大贡献。

据国家农业部门统计,我国1996年使用化学农药防治40多亿亩次,化学除草面积达6.2亿亩次;每使用1元农药,农业可获益8~16元。

但是,长期依赖和大量使用有机合成化学农药,已经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和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问题,对推动农业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带来许多不利的影响[2]。

中国农药经历了创建时期(1949~1960年)、巩固发展时期(1960~1983年)和调整品种结构的蓬勃发展时期三个阶段,农药品种和产量成倍增长,生产技术与产品质量显著提高。

国务院决定我国自1983年3月起停止生产普效型农药六六六和滴滴涕,1991年国家又决定停止生产杀虫脒、二溴氯丙烷、敌枯双等5种农药。

为适应农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国家集中力量投(扩)产了数十个高效低残留品种,使农药产量迅速增加。

到1998年,全国已能生产农药200种(有效成分),农药总产量近40万吨(以折算100%有效成分计),全国农药生产能力达到75.7万吨[3]。

表1是我国常见的农药,其中有机磷类农药药效猛烈,但是其毒性降解也较快;而有机氯类农药其分子结构稳定,难以降解,故其毒性持久,如前述的六六六、滴滴涕类农药,其在土壤环境中的自然降解半衰期甚至可达30年以上[4],故其虽然对防治病虫害有效,但是其对环境的生态安全、人类健康的干张清伟等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common pesticides in China [4]表1. 我国常见农药分类[4]结构分类用途分类来源分类作用方式分类剂型分类有机磷类杀虫剂矿物农药触杀老剂型乳油有机氯类杀菌剂植物性农药胃毒悬浮剂拟除虫菊酯类杀螨剂有机农药熏蒸水乳剂杀鼠剂微生物农药内吸浓乳剂除草剂微乳剂特异剂可湿性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水性化剂型扰和负面影响却很持久,更易酿成巨大的危害。

因此,此类农药已经成为普遍需要限产、禁产的类型。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仿生合成的广谱高效的杀虫剂,有效成分是天然菊素,主要用于杀灭棉花、蔬菜、果树、茶叶等农作物上的害虫。

其杀虫范围广,效果好、低残留,无蓄积,近些年来应用日益普遍。

由于其使用面积大,应用范围广、数量大,接触人群多,所以由其引起的中毒病例也屡有发生[4]。

因此,农药的毒杀效果本来针对虫、螨、鼠、草等有害生物,但是滥用或者在农田这样的开放而复杂的生态系统中施用失控,则可能对环境系统的各要素都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

有机氯农药的超强稳定性、难降解性,使得其毒性在环境中持久有效,将更大概率对生态系统造成长远伤害,因此应是农药残留治理最重要的主攻方向之一。

3. 土壤农药污染的原因土壤农药污染的来源大致可以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农药本身的药性持久,难以降解而导致其毒性不断随时间而扩散,另一种情况则是农药滥施、滥用,没有按照科学规范的方法使用而造成土壤污染。

3.1. 结构稳定的农药难以降解很多农药的分子结构很稳定,比如有机氯农药,其半衰期长而不易被降解,即使经过了几十年依然能以原态留存在于土壤中。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在1960~1990年间曾大规模生产和使用过HCH、DDT、HCB等5种有机氯农药,尤其是DDT,在这期间累计生产以及使用达40多万吨,占全球DDT总用量的22% [5]。

据统计,七十年代我国共使用HCH (六六六)、DDT (滴滴涕)等有机氯杀虫剂约19.17 × 104 t,占当时全国总使用量的80%以上。

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在对全国2000多个县市相关农药使用的一个调查中发现,有机氯农药使用量仍然占农药总量的78% [6]。

尽管我国于1985年就发布相关条令禁止有机氯农药的使用,但由于早些年有机氯农药的大规模使用,使得即使过去很长时间,土壤中仍有部分有机氯农药的残留。

1985年耕层土壤中六六六总体残留水平为0.181~0.254 mg/kg,滴滴涕为0.222~0.273 mg/kg [7]。

另据赵玲和方玲等相关报道[8][9],上世纪90年代以来,茶叶、水果中六六六和DDT的检出率甚至高达100% [2]。

3.2. 农药施用方法不正确农药的施用者由于缺乏相关的农药知识以及正确的农药施用技术,使得农药长期大量不合理地被使用、甚至被滥用[10]。

目前我国的农药施用面积约为3亿hm2,而农药的使用量则一直维持在2万吨(有效成分)以上,单位面积农药的施用量约为发达国家的2倍[11]。

而这其中,又以上海和浙江的农药施用量为最,分别为10.8 kg/hm2和10.41 kg/hm2。

然而,这样被施用的农药仅有小部分直接作用于农作物上。

据不完全调查,粉剂张清伟等类农药的利用率仅为10%,而液体农药的利用率仅为20%左右,其余相当大一部分农药则在施用过程中直接降落到地面,大约占到总施用量的40%~60%,而其中又有大概20%~40%的药剂会漂游于空中[12],这部分农药又会通过降水返回陆地,并随自身的渗透污染地下水和土壤,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农药污染[13][14]。

4. 土壤农药残留污染的危害农药残留是施用农药后的必然现象。

随着农药的大批量使用,农药会在土壤中不断地积累,当农药残留达到一定程度将会显著影响土壤性质。

作物耕种在受农药污染的土壤之中,会不断从土壤中吸收农药分子并在自身内部累积,不仅影响作物自身的正常生长,同时会通过食物链直接影响人畜安全。

目前我国土壤污染总体形势不容乐观,全国有超过1300万hm2的耕地受到农药污染,占到全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