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讲堂案例——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课件一)
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的道德讲堂活动由我来主持,我跟大家交流的题目是“怎样做一个有道德的人?”。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在说到新一代的培养目标时,曾提出要培养“四有”新人。哪“四有”呢?就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课件二)。我想和同学们探讨一个问题:什么是“有道德”,什么样的人算是一个有道德的人?哪位同学愿意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回答问题)
刚才的问题有点大,别说你们,就是来一个成人、来一个老师,也未必能在短时间内做出明晰、完整而科学的回答。现在我把问题提具体一点:具有什么样的品质可以算是“有道德”(善良、正直、诚实、勇敢、谦虚、节俭、大公无私、舍己为人、先人后己、孝顺父母、尊敬老师、热爱国家等等),你所知道的哪个人算是有道德的人(为理想献身赴江而死的屈原、忧国忧民的杜甫、精忠报国的岳飞、虎门销烟的林则徐、“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鲁迅、共和国第一任总理周恩来、当年的兰考县委书记焦裕禄、援藏干部孔繁森、助人为乐的雷锋、牺牲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国际主义战士邱少云、水稻之父袁隆平、忘我工作忠于职守的两弹元勋邓稼先、淡泊名利的的镭的发现者居里夫人、因为担心原子弹会给人类造成危害而忧心忡忡懊悔自责的爱因斯坦、不远万里来到中国的加拿大医生白求恩、危险时刻舍己救学生的最美教师张丽莉、忍着巨痛安全停车并因此而献出生命的最美司机吴斌、包头市包钢八中十三岁的男子汉孝心少年赵文龙等等)。(课件三)
我们刚才列举了合乎道德的品质和一些可以称之为有道德的人。现在我们再回到一开始的问题上:什么是有道德?我先谈谈这个问题,谈完后,大家可以评论,可以补充,也可以批驳,并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我认为“有道德”至少得具备两个“心”:一个叫做“悲悯心”,一个叫做“敬畏心”(课件四)。
我先说说“悲悯心”。悲悯心就是对于他人他物的怜悯心、悲伤心、同情心,看到他人(不一定是自己的父母兄弟)他物(不一定是同类)受苦、遭难、被害而感到疼痛、伤心,愿意帮助他们(它们)脱离伤害和灾难。从某种意义上讲,悲悯心也可以称为恻隐心。我举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记载在《孟子》一书中,说孟子到魏国去游说魏惠王(也叫梁惠王),想让魏惠王接受自己的政治主张,在魏国实行仁政。他就对魏惠王说:“我曾经听说在您身上发生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您正坐在堂上,有个人拉着一头牛经过朝堂,您看见了,就问“把牛牵到哪里去啊?”那个拉牛的回答说:“要杀了它,用它来祭钟(一种祭祀活动,古人十分看重)。”您说:“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到他惊惧哆嗦的样子,就像一个人无罪要被杀掉。”牵牛的又问:“那就不祭钟了?”您说:“怎么可以不祭钟呢?用羊代替吧。”
有这回事吗?”
这魏惠王说:“有啊!我们魏国的老百姓还因此说我吝啬舍不得牛呢?”
孟子说:“那是魏国的老百姓误解了您啊!您是一国之君,怎能舍不得一头牛呢?这都是因为您有悲悯心、恻隐心的缘故啊!如果您当时看到的不是一头牛,而是一只羊,你同样会下令放了的。”然后孟子又告诉魏惠王,对于一个君王来说,这悲悯心、恻隐心很重要,它正是实行仁政而最终统一天下的基础。其实悲
悯心对于我们普通人更重要,它是我们做人、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的基础与核心啊!
我要举的第二个例子是发生在我身边的例子。一天下午,我放学回家,到了住宅楼下,见到有三个五六岁大的孩子爬在地上正津津有味地玩耍,就问:“小朋友,你们在玩什么呢?”两个孩子看了看我,没有回答,第三个孩子迅速看了我一眼,又迅速低下头,一边玩一边大声回答:“在玩蚂蚁呢!”我弯下腰仔细一看,这个孩子果真是在用一根小木棒逗蚂蚁玩。我说:“你玩可以,可不能把它弄死。”这孩子问:“为什么呀?”我说:“它也是一个生命啊。”这孩子有没有悲悯心呢?不好说。我觉得,从他的回答和提问看,他应该处在蒙昧无知状态,也就是一种纯朴的近乎无善无恶的状态。当然这并不是说他的内心深处没有善的因子,因为要真是那样的话,我们就无法解释一种现象:孩子往往比大人更有爱心。比如孝心少年赵文龙,他的妈妈得了绝症,他的爸爸不愿担当救护妻子的艰难责任,跟他妈妈离了婚。赵文龙当时十二岁,还在上小学,却不愿丢下妈妈不管,毅然决然地担当起了服侍妈妈,救护妈妈的重任,做家务,筹钱,按时陪护妈妈到医院做透析,做化疗,他这样忙,却没有耽误学习,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你看,孩子的悲悯心是不是胜过了爸爸?我认为,每个人从一生下来,灵魂深处就有两种互相对立的因子,有善就有恶,有真就有假,有美就有丑,有直就有曲,有勇就有怯,有公就有私,有天使就有魔鬼,有悲悯就有冷漠(课件五),只不过这些因子都处于沉睡状态,因而婴儿表现出的往往是一种无知、蒙昧、纯朴的状态。如果你唤醒了灵魂深处的真善美,激活了悲悯心,并呵护滋养它们,不断地发展壮大它们,你就是一个有道德、甚至道德高尚的人;如果你唤醒了灵魂深处的假恶丑,激活了冷漠心,并任其发展强化,你就是一个无德、缺德、甚至道德败坏的人。所以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时常唤醒自己的良知,精心浇灌自己的悲悯情怀。看到花瓣飘落,你会伤感吗?看到大雁失群,你会同情吗?看到老人沿街乞讨,你会恻隐吗?看到汶川大地震的悲惨场面,你会泪如泉涌吗?听到马航客机失联、一百多位同胞下落不明,你会牵肠挂肚吗?(课件六)现在,我讲第二个“心”——“敬畏心”。“敬”是什么?“敬”就是尊敬。“畏”是什么?“畏”就是畏惧。我们应该对什么敬畏呢?应该对自然、对社会、对生命、对文明、对科学、对艺术、对真理、对自由、对规则、对一切于我们有贡献的人保有敬畏之心;而不能对权力、对暴力、对金钱、对名利、对地位、对专制、对一切唯利是图祸国殃民的人保有敬畏之心。对前者保有敬畏心的人,迟早会成为有道德、对他人和社会有益的人;对后者保有敬畏心的人,也迟早会变成道德低下、甚至道德败坏的人,比如罪犯,比如贪官,比如那些见利忘义、背信弃义之徒。因为时间关系,我下面有选择地讲两种敬畏心。
1.敬畏自然。自然是我们的生命之源,是我们人类存在的基础和原因,是我们整个人类的母亲。人类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正像恩格斯说的那样,人类是地球上最美的花朵。自然不仅孕育了我们,而且源源不断地为我们提供着生存和发展之需。所以我们要感恩自然、爱护自然,更要敬畏自然;不但要合理地有节制地向自然取得生存发展的物资,更要从日月星辰、山川湖海、风云雷电、花草树木、春夏秋冬中感悟真理,体验大美,汲取精神的力量。敬畏自然,就要节约用水,避免浪费水资源;敬畏自然,就要合理使用树木,避免乱砍滥伐;敬畏自然,就要适度开采矿产资源,避免过度攫取;敬畏自然,就要选择低碳、绿色生活,避免污染环境;敬畏自然,就要保护生态平衡,避免无谓伤害动植物;敬畏自然,就要凝视自然,感受自然,表现自然,与自然进行心灵深处的沟通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