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湖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湖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早晨的阳光透过窗帘的缝隙,洒在书桌上那厚厚的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资料上。
我泡了杯清茶,打开电脑,开始了一场关于未来的畅想。
湖北省202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这个议题就像一扇窗,透过它,我看到了无数的可能性。
一、改革背景我们要明确改革背景。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逐渐成为人才培养的主渠道。
然而,传统的招生考试制度已经无法满足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因此,改革招生考试制度,使之更加公平、公正、科学,已成为当务之急。
二、改革目标1.实现考试科目和内容的多样化。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的院校需求,设置多样化的考试科目和内容,使考试更加贴近实际需求。
2.提高考试的信度和效度。
确保考试结果能够真实反映考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高校选拔优秀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3.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分配。
通过改革招生制度,使教育资源更加公平地分配到各地,缩小城乡、地区之间的教育差距。
4.强化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鼓励学生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三、改革措施1.调整考试科目。
将现行的高考科目调整为“3+X”模式,其中“3”为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必考科目,“X”为考生根据所选专业方向选择的一门或多门选考科目。
2.优化考试内容。
根据不同专业、不同类型院校的特点,调整考试内容,使之更加贴近实际应用。
例如,理工类院校的数学考试可以增加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考查,文科类院校的语文考试可以增加文学素养的考查。
3.实施综合素质评价。
将学生的综合素质纳入招生评价体系,包括道德品质、社会实践、创新能力等方面。
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合理设置综合素质评价的分值和权重。
4.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
允许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自主确定招生计划、考试科目、评价标准等。
同时,建立高校招生联盟,实现资源共享,提高招生效率。
5.加强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政策倾斜。
通过设立专项计划、降低录取分数线等方式,加大对农村和贫困地区学生的招生力度。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了推动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广东省出台了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这一方案旨在优化考试招生制度,提高教育质量,推动高校多样化发展,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这一方案的主要内容和实施措施。
一、背景与意义当前,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例如招生制度刚性过大、学科设置不合理、学习压力过大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广东省决定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从根本上优化高校招生机制,打破僵化的选拔模式,推动高等教育朝着更加公平、科学、高效的方向发展。
这一方案的实施,对于推动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保障学生合理权益,促进高校多样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主要内容1. 优化高考招生制度针对当前高考制度存在的问题,广东省将推进高考改革,使之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综合素质,减轻学生的应试压力。
具体措施包括:适度减少考试科目,增加综合素质评价项目,建立多元评价体系,加强考试安全管理,提高考试公平性等。
2. 推进高校招生多样化广东省将鼓励高校开展多样化招生,例如实行自主招生、提前批次招生、艺术类专业招生等。
还将推进高校招生政策的差异化,鼓励高校根据自身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更加灵活的招生政策,为不同类型的学生提供更多选择机会。
3. 加强高校自主权和质量保障广东省将进一步加强高校的自主权,鼓励高校依据自身定位和特点,积极探索办学模式和学科建设。
还将建立健全高校质量保障体系,加强对高校教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监督和评估。
4. 改善学生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广东省将通过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投入,建设更好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高校教学和科研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成长条件。
三、实施措施1. 完善政策法规广东省将完善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各项改革措施的具体实施细则和时间表,保障改革的顺利进行。
2. 加强宣传引导广东省将通过多种方式,加大对改革方案的宣传和解读,引导社会各界了解并支持改革,凝聚改革共识。
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随着国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大学招生制度的不断改革已经成为一个必然趋势。
吉林省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也逐渐加强了高校招生改革的力度。
近年来,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迎来了新的发展。
一、当前吉林省高校招生改革的现状目前,吉林省的高等教育在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学科建设等方面,还有着诸多不足。
招生制度改革更是亟待加强。
目前,吉林省已经相继开展了高校招生制度改革试点,试点学校普遍采用多元化评估方式和自主招生方式,这些改革措施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但与其他地区相比,吉林省高校招生改革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二、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目标为了促进吉林省高校招生工作的顺利发展,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的高质量、高效率、高水平,吉林省的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目标如下:1. 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推动高校招生改革落地。
2. 实现高校本科招生多元化发展。
3. 通过完善招生制度,提高高校选拔与培养学生的质量。
三、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需要实施的措施为实现吉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的目标,我们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1. 高校应该积极推进招生多元化发展。
高校可以通过多元化的考虑,针对自身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招生。
比如自主招生、增加地方配额招生、特招少数民族和残疾生等方式。
同时,高校需要根据学科特点和需要,加强与其他高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学生培养的有序推进。
2. 加强考试招生制度的实施。
高校应该根据人才培养的要求,完善考试招生制度,让学生在考试中全面、客观、公正地展示自己,同时用考试成绩评价学生。
在实施考试招生制度的过程中,要建立健全评价标准,防止应试教育产生。
3. 推行青年骨干教师培训项目。
高校可以通过引入高素质青年骨干教师,引导教育者实现能力提升与迎接高速发展的意识,重新选择适合自己的人才,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方案江西省2024年普通高考改革
江西省2024年一般高考改革方案经省政府同意并报教化部批准,我省已于2024年秋季起先全面进入一般中学新课程试验。
为适应建设创新型国家对培育各类创新人才的迫切须要,全面推动素养教化,进一步满足广阔人民群众对教化公允的殷切期盼,依据《国家中长期教化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24-2025)》和《教化部关于一般中学新课程省份深化高校招生考试改革的指导看法》(教学[2024]4号)文件精神,结合我省一般中学实际,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看法和反复论证的基础上,制定《江西省2024年一般高考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新高考方案》),自2024年起在一般高考中实施。
一、指导思想《新高考方案》以党的教化方针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坚持公允、公正的原则,立足于维护社会稳定,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促进基础教化课程改革,促进学生全面而有特性的发展,切实减轻学生学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养,为培育和造就大批高素养劳动者、特地人才和拔尖人才创建条件,供应正确导向。
二、基本原则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贯彻“促进一般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一般中学新课程试验相结合,促进国家统一考试与对学生的综合评价相结合,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用模式改革相结合”的原则。
据此,我省《新高考方案》制定的基本原则是:1、科学性原则。
以现代教化理论、测试理论为指导,遵循教化教学规律,确保方案实施过程和结果的科学性。
2、导向性原则。
适应中学新课程改革的须要,主动引导、深化推动素养教化,坚持高等教化改革的发展方向。
3、基础性原则。
要与高等学校培育目标相一样,确保所选拔出的学生具备接受高等教化所必需的共同学问基础和实力基础。
4、公允性原则。
新高考方案在考试科目设置、试题命制、招生选拔等方面要充分体现公允公正的基本精神。
5、操作性原则。
充分考虑社会的可接受程度和实施的可操作性,稳步推动,分步实施,维护社会的安定和谐。
三、考试方案1、科目设置“3”指语文、数学(文史类/理工类)和外语三个科目,是全部考生必考的科目。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全面提升高校招生工作质量和效率,特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优化高校招生计划管理(一)调整高校招生计划分配比例标准,根据高校办学特点、学科发展需求和人才培养目标,合理配置招生计划。
(二)全面开展招生计划上网公示工作,健全高校招生计划公开透明机制。
(三)严格高校招生计划管理,加强监督检查,防止招生计划超编和滥招滥录现象。
二、完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一)优化高校招生考试科目设置,减少冗余考试科目,提高考试效率。
(二)改革高校招生考试题型和命题方法,突出素质教育、创新思维、实际应用、综合能力等方面的考查。
(三)推行高校招生考试信息化管理,并建立考试作弊违规信息共享机制,加强考试监管。
(四)完善高校招生考试评卷机制,实行封闭式、双盲评卷,确保评分公平、公正。
三、健全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一)改革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推行多元化录取,包括综合素质评价、专业技能测试、面试等方式。
(二)完善高校招生录取规则,建立招生资格复查、宣布考生录取结果和复核机制等制度,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三)加强高校招生质量监测工作,强化对录取质量的检查和指导,完善退档、加档规定,防止误判和瞎招现象。
四、深入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化建设(一)推广高校招生信息化系统,完善考生信息采集、管理、咨询、服务等功能。
(二)推进高校招生信息公开,促进考生、家长对招生政策的深入理解和信任。
(三)加强高校招生信息安全管理,健全数据保护和防范安全漏洞机制,确保信息安全。
五、全面加强高校招生工作队伍建设(一)加强高校招生干部培训,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二)注重高校招生工作队伍建设,推进专业化、职业化和奋斗型招生工作队伍建设。
(三)弘扬高校招生工作者精神风貌,激发干事创业、追求卓越的热情和信念。
辽宁省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
辽宁省普通高中实施课程改革后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根据教育部的部署,辽宁省普通高中起始年级从2006年秋季起进入课程改革。
为建立有利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有利于普通高校选拔合格和优秀新生的招生考试评价制度,在充分调研论证、多方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辽宁实际,制定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从2009年起实行。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原则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综合改革方案以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指导思想,遵循有利于促进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相结合,有利于促进将对学生的综合评价与国家统一考试相结合,有利于促进考试改革与高校录取模式改革相结合的原则,坚持方案的科学性、基础性、公平性和可操作性,在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评价制度基础上,建立科学、全面、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更加公平、多样化的普通高校招生录取选拔制度。
二、方案的具体内容1、实施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对普通高中学生实施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是为了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努力实现普通高中教育的培养目标,促进学生全面、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定的基础。
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由教育厅制定统一的评价要求,由学校实施。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在高中三年获得的各学科学分详细情况以及基本素养情况。
基本素养评价包括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维度,评价结果采用不同的呈现方式:道德品质、公民素养的评价结果以合格、有待改进二个等级呈现;学习能力、合作交流、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以A、B、C、D四个等级形式呈现(D为不合格)。
同时,学生参与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学生的特长和在校期间的突出表现情况也有相应的记录,以全面、立体地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
各地、各高中应以《辽宁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为依据深化评价改革,加强制度建设,保证综合素质评价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2025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_高考综合改革解读
2025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_高考综合改革解读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方式有什么变化从2025年起,普通高校招生依据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参考综合素质评价,实行“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
以“院校专业组”为投档志愿。
高校将按照首选科目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录取控制分数线、分别投档录取。
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有什么变化高考综合改革后,普通高考招生录取志愿设置将主要采用“院校专业组”的组合方式,一所院校一个招生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实行平行志愿分类投档录取。
自2025年起,本科段招生除提前批次外,实行同一批次录取。
具体批次设置、志愿数量及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志愿设置等将另行公布。
什么是“院校专业组”的志愿组合方式传统的志愿设置是以一所学校为一个志愿单位,每个学校下可以填若干个专业志愿和是否服从专业调剂志愿;实行“院校专业组”的模式后,则以“院校专业组”为一个志愿单位。
“院校专业组”指的是某普通高校对考生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相同的专业(类)的组合。
一所院校可设置一个或多个“院校专业组”,每个专业组内可包含数量不等的专业(类)。
同一专业组内各专业(类)对考生的选考科目要求相同。
“院校专业组”的志愿设置模式有何优势一是有助于提高考生志愿满意度。
考生根据自己所选的选择性考试科目填报相应的专业组志愿,专业组内可能是一个专业,也可能是多个专业,考生按专业组投档后,符合录取条件的,在该专业组内确定录取专业,提升了考生的兴趣志向及与最终所录专业的契合度,达到“学其所好、录其所长”的效果。
二是更好满足普通高校选拔和培养人才的要求。
普通高校根据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要求以及学校自身办学的需要,设置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
按“院校专业组”投档录取,能提高考生选考科目与普通高校招生专业选考要求的匹配度,使学校招录到有相应学科特长和兴趣的考生,有利于进校后的人才培养和学校自身发展。
三是有助于引领基础教育健康发展。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实施方案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改革一直是各地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
作为教育改革的一部分,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适应时代的需求,提高高等教育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广东省决定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制定实施方案,全面推动改革的顺利进行。
一、总体目标广东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综合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全面提高高等教育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更多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优秀人才。
为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省政府制定了以下具体举措。
二、优化高考评价体系为了更好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广东省将对高考评价体系进行优化。
主要举措包括:一是取消“3+X”选课政策,将全省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和高考作为统一考试,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二是逐步取消文理分科,促进综合素质评价,提高录取的多样性和灵活性;三是完善高考改革的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以适应时代需求和学生发展的全面要求。
三、扩大招生多样化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多元化需求,广东省决定扩大招生多样化,提高招生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增加艺术、体育、技能等特殊类型招生计划,拓宽普通高校的招生渠道,提供更多选择机会;二是推动高校与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办学和联合招生,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强化招生公平性为了保障高等教育招生的公平性,广东省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强化招生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建立健全高等教育招生公平机制,加强对招生政策的监督和评估,保障社会公平和公正;二是建立招生志愿咨询和指导服务平台,提供全方位、多元化的招生咨询和指导服务,帮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了解招生政策和高校情况。
五、加强学生素质培养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广东省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学生的素质培养。
具体举措包括:一是推进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二是建立学生档案管理和跟踪服务系统,跟踪和评估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情况,帮助学生规划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
2025年云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政策
2025年云南新高考改革方案最新政策云南高考总分及各科分数语文、数学(文、理)、外语(含听力)各科满分均为150分,综合科目满分为300分,文化课总分的满分值为750分。
云南省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外语分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等6个语种,由考生任选其中一个语种参加考试。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学科。
云南高考改革有什么具体变化“3”即语文、数学、外语(英语、俄语、日语、法语、德语、西班牙语任选一门)3门全国统一高考科目;“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首选考试科目,从物理、历史2门科目中选择1门;“2”指再选考试科目,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科目中任选2门。
成绩构成方面,《方案》明确:新高考6门科目总分为750分。
语文、数学、外语卷面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
选择性考试科目各科满分均为100分,其中,首选科目成绩按照原始分计入高考成绩,再选科目成绩按照等级转换分计入高考成绩。
招生录取方式方面,《方案》提出,从2025年起,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中,按照物理、历史两个类别分列计划、分开划线、分别投档,区分本、专科两个阶段进行录取。
考生总成绩公布后填报志愿,考生志愿由“院校专业组”组成,实行平行志愿投档。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对学生学科专业基础的需要,提出选择性考试科目要求,提前向社会公布。
此外,《方案》还完善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明确从2025年起,每年春季采取“文化素质+职业技能”的职教高考考试评价方式,参考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面向普通高中毕业生、中职毕业生以及社会同等学力人员,全省统一组织开展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招生。
高考改革好不好好处:减少人才的耽误在以往的高考中,很多学生一门课程,结果拉低了整体的成绩,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偏科,这对学生影响很大,一门课程偏科,学生就可能是上985、211大学和普通大学的差距,这其中差了多少大家很清楚,而这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前途,新高考模式极大减少了对学生前途的耽误,学生不喜欢的科目,可以不去选择,选择自己喜欢的科目就可以,这样就不会耽误学生,不过,学生要是偏科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主课,这就没有办法了。
河南省2023高考改革方案内容(详情)
河南省2023高考改革方案内容(详情)河南省2023高考改革方案内容《河南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简称《方案》)牵动河南考生和家长心弦的河南高考改革正式启动河南是第五批高考改革的8省区(山西、内蒙古、河南、四川云南、陕西、青海、宁夏)之一河南高考改革的具体内容“3+1+2”我省实行“3+1+2”模式,“3”即统一高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门;“1”和“2”为选择性考试科目,其中“1”指从物理或历史科目中选择1门首选科目,“2”指从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中选择2门再选科目。
明确考生总成绩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高考总分考生总成绩由3门统一高考成绩和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成绩构成,满分750分。
其中,3门统一高考科目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50分;选择性考试中首选科目(物理或历史)使用原始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再选科目按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门满分100分。
2027年起,听力成绩计入高考总分。
明确招生录取方式2025年起,本科一批、二批合并为“本科批”自2025年起,合并本科一批、二批,除提前批次外,分本、专科两个批次录取。
普通高校招生按物理科目组合、历史科目组合两类分列招生计划、分别划线、分别投档,采用“院校专业组”方式实行平行志愿录取。
河南“新高考”和传统文理分科有什么区别?“3+1+2”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什么区别?省委教育工委专职委员吕冰进行了介绍。
目标导向不同。
“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选择科目组合不同。
“3+1+2”模式下,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特长、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在12种组合中自主选择,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2种固定的组合供考生选择。
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1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1种固定组合。
2025江西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
2025江西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一、总体目标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和人才成长规律,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科学成才作为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统筹推进教学、考试、招生和管理的综合改革。
从2021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管理体制机制。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
1.考试类型。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也称等级性考试,以下统称为选择性考试)两种类型。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中学生毕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2.考试科目。
合格性考试涵盖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方案所设定的除劳动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外的全部科目。
选择性考试包含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6门科目。
3.考试内容。
合格性考试内容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必修课程内容。
选择性考试内容为国家普通高中课程标准规定的各学科必修课程和选择性必修课程内容。
4.考试对象。
我省普通高中在籍在校学生,完成相应科目课程计划必修内容学习的,须报考合格性考试;无我省普通高中学籍但具有我省户籍的社会人员(须初中毕业且具有普通高中同期报名考生同等学力)也可报名参加合格性考试。
选择性考试的对象为符合教育部和我省规定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条件,并已报名参加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的人员。
5.考试安排。
语文、数学、外语、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技术、通用技术11门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省教育厅按照国家课程标准统一组织实施;艺术(或音乐、美术)、体育与健康科目的合格性考试,由各设区市按照省教育厅制定的统一考试标准组织实施。
合格性考试按照普通高中课程安排,随考随清。
合格性考试科目成绩合格的,不允许再次报考,未合格的科目可继续报考。
2023全国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_政策解读
2023全国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解读_政策解读1、北京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考两次。
2、天津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0年从2017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开始,取消文理分科。
从2020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
高考成绩由3门统考成绩和考生选考的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等级性考试科目成绩构成。
英语一年两考,取较高的分数计入高考总分。
3、河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开始,取消文理分科;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逐步取消高校招生录取批次。
4、山西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外语听力“一年两考”,取较高一次成绩计入高考总分5、内蒙古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6、黑龙江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一学生起,不分文理科。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7、吉林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外语科目提供两次考试机会。
2021年起,高考统考科目为语文、数学、外语3科。
高考成绩由统考科目和学生选考科目构成。
8、辽宁高考综合改革方案执行:2021年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不分文理。
国家高考改革方案
国家高考改革方案第1篇国家高考改革方案一、引言为适应新时代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教育发展实际,制定本高考改革方案。
二、改革目标1. 坚持公平公正,确保高考选拔制度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
2. 优化考试内容,强化能力考查,引导教育教学改革。
3. 完善多元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 规范高考管理,加强考试安全,维护高考秩序。
三、改革措施1. 考试科目调整(1)普通高中开设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
(2)将物理、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等科目分为文科和理科两组,考生根据自己兴趣和专业发展需求,选择相应的科目组合。
(3)外语科目增加口语考试,鼓励有条件的地区探索机考模式。
2. 考试内容改革(1)优化考试内容,注重考查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加强试题情境设计,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热点,培养考生理论联系实际的素养。
(3)减少机械记忆性试题,增加综合性、探究性试题。
3. 评价体系改革(1)建立以高考成绩为基础,综合素质评价为补充的评价体系。
(2)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将评价结果作为高校招生的重要参考。
(3)鼓励高校探索多元化录取模式,如综合评价录取、专业优先录取等。
4. 高考管理改革(1)加强高考安全工作,确保试卷安全、考试安全、考生信息安全。
(2)严肃考风考纪,加大对违规违纪行为的惩处力度。
(3)优化高考报名、考试、录取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四、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国家高考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高考改革工作。
2. 完善配套政策,确保高考改革措施落地生根。
3.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
4. 加大投入力度,保障高考改革所需的经费、设施和人力。
五、总结与展望本高考改革方案旨在构建公平、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
献,成功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基本 符合中国国情的人才选拔道路。这一制度 总体上符合国情,权威性、公平性得到社 会的普遍认可,但也存在着社会反映强烈 的问题,主要有简单 “唯分数论” 影响学 生全面发展, “一 考 定 终 身” 使 学 生 学 习 负担过重等现象。
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作为党中央
《河 北 省 人 民 政 府 公 报 》2019 年 第 4 号
政策解读
确定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党中央、国务院 直接领导和推动的重大改革。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通过了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 改革若 干 重 大 问 题 的 决 定 》 (以 下 简 称 《决定》), 对 高 考 综 合 改 革 作 出 了 全 面、 系统的部署,明确要求推进考试招生制度 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 试多次选择、学校依法自主招生、专业机 构组织实施、政府宏观管理、社会参与监 督的运行机制,从根本上解决 “一考定终 身”的弊端。
国务院 《实 施 意 见》 出 台 后, 省 委、 省政府高度重视,把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 革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并作为促进教育公 平、深化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进行全面部 署。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教育 厅组 织 专 门 力 量,认 真 学 习 领 会 国 务 院 《实 施 意 见》 精 神, 积 极 借 鉴 第 一 批、 第 二批高 考 综 合 改 革 试 点 省 (市 ) 成 功 经 验,充分考虑我省原有高考模式、基础教 育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和学科专业布局等
河北省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河北省普通高校考试 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1. 为 什 么 国 家 要 开 展 新 一 轮 高 考 综 合改革?
答:考试招生制度是国家基本教育制 度。恢复全 国 统 一 高 考 40 多 年 来, 伴 随 着我 国 政 治、经 济 及 教 育 体 制 改 革 的 步 伐,高考招生制度不断改进完善,初步形 成了相对完整的考试招生体系,为学生成 长、国家选才、社会公平作出了历史性贡
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24年
高考改革最新方案2024年2024年高考改革最新方案“3+1+2”的模式和传统的文理分科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一是目标导向不同。
“3+1+2”的模式既体现了物理、历史学科的基础性作用,突出了高校不同学科专业选才的要求,也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
二是选择科目组合不同。
“3+1+2”的模式,学生可根据个人爱好、兴趣、特长,拟报考学校和专业的招生要求以及高中学校的办学条件,在 12 种组合中自主选择,增大了考生的选择面。
而传统文理分科仅有 2 种固定组合供考生选择。
其中,文科考生只能选择思想政治、历史、地理 1 种固定组合,理科考生只能选物理、化学、生物学 1 种固定组合。
三是考试内容不同。
“3+1+2”的模式,学生参加全国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 3 个科目考试时不分文理,所有考生的考试试卷完全一致。
而传统文理分科的数学考试科目,试卷的内容和难度则是有区分的2024高考生如何确定选择考科目科学合理确定选考科目主要是要结合自身兴趣特长和优势、高校招生专业选考科目要求和普通高中办学条件进行选择。
第一,考生可根据个人志向、兴趣爱好、自身优势等因素,按照对各科的喜好程度进行选择。
第二,考生要结合报考院校相关专业选考科目要求进行选择。
第三,考生可根据所在高中的办学条件、特色优势等进行选择。
2024年高考时间是几月几号2024年传统高考地区高考时间表:6月7日9:00至11:30语文;15:00至17:00数学。
6月8日9:00至11:30文科综合/理科综合;15:00至17:00外语有外语听力测试内容的应安排在外语笔试考试开始前进行。
2024年3+1+2新高考地区高考时间表:6月7日9:00-11:30语文考试,6月7日15:00-17:00数学考试。
6月8日9:00-10:15物理/历史,6月8日15:00-17:00外语考试。
6月9日8:30-9:45化学考试,6月9日11:00-12:15地理考试。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
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22•【字号】晋政发〔2022〕15号•【施行日期】2022.06.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招生考试正文山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晋政发〔2022〕15号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办、厅、局,各高等院校:《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已经省委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山西省人民政府2022年6月22日山西省深化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和《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9〕29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有利于引导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有利于促进高校科学选拔人才、有利于维护社会公平的原则,建立符合人才培养和选拔规律、顺应新时代要求的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选拔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
2022年启动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从秋季入学的普通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到2025年,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考试招生模式,健全促进公平、科学选才、监督有力的高校考试招生体制机制,形成以国家统一高考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为依据、综合素质评价为参考的多元录取机制。
二、主要任务(一)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自2022年秋季普通高中新生入学起,全面实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分为合格性考试和选择性考试(即等级性考试)。
合格性考试成绩是高中学生毕业和高中同等学力认定的主要依据,选择性考试成绩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的重要依据。
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第1篇
高考改革实施方案
一、背景分析
高考作为我国选拔人才的重要手段,关系到广大考生的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高考制度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唯分数论、一考定终身等。为适应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推进素质教育,提高高考选拔人才的科学性和公平性,我国决定对高考制度进行改革。
二、目标原则
1.目标:构建更加公平、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选拔具有学科特长和创新潜质的人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完善政策体系: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确保高考改革的合法性、合规性。
(3)加强宣传引导:加大高考改革宣传力度,引导社会正确理解和支持改革。
四、总结与展望
高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本实施方案旨在构建更加公平、科学、合理的高考制度,为我国选拔培养更多优秀人才。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高考改革的动态,不断完善政策体系,确保改革取得预期成效。同时,也希望广大教育工作者、考生和家长积极参与改革,共同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1)推进选课走班:鼓励高中学校开展选课走班教学,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2)加强课程建设: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体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强化实践教学:增加实验、实践、探究等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4.政策保障
(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高考改革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方力量,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1.准备阶段:开展高考改革相关调研,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时间表和路线图。
2.试点阶段:在部分省份和学校进行试点,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改革措施。
3.推广阶段: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全国范围内推广实施。
4.评估调整阶段:定期对高考改革实施效果进行评估,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改革措施。
青海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2022年6月27日发布的方案
内容摘要
《青海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的正式印发,如同青海湖边的神秘风帆, 宣告着青海省高考综合改革的全面启动。 改革的船只在青海湖的辽阔水面扬帆起航,它将带领青海的年轻一代向着更加多元、更加自主的 未来前行。这一实施方案,像一道清晰的航线,为青海的高考船只指引方向。 航线清晰,目标明确。高考作为人生的一个重要航道,改革的目的是让每一个考生都能在这个航 道上行驶得更平稳、更顺利。这就如同青海湖的湖水,在风的吹拂下,依旧有着明确的方向和目 标。 在改革的航行中,我们可以看到青海的决策者们精心设计的策略。他们深入调研,广泛听取各方 面的意见,制定出既符合青海实际,又具有前瞻性的实施方案。这就像青海湖边的牧民,对湖水 的水位、流速了如指掌,他们知道如何让船只在这片湖水上航行得更加顺畅。
发布历程
发布历程
2022年6月27日,青海省高考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在西宁召开。青海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申 红兴介绍了《青海省深化普通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有关情况,按照党中央、国 务院的部署要求,青海省于2022年启动高考综合改革。省委、省政府已印发《青海省深化普通高 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标志着青海省高考综合改革全面启动。
内容解读
高校招生录取时,按照历史、物理两个类别,分别编制招生计划、分别划定录取分数线、分别投 档录取,实施“专业(类)+院校”平行志愿投档录取模式。 进一步完善高等职业院校分类考试制度。全省将积极推进高职院校分类考试改革,逐步完善“文 化素质+职业技能”评价方式和选拔制度。普通高中毕业生文化素质评价使用高中学业水平合格 性考试成绩,职业适应性测试由高职院校自行组织实施。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文化素质考试由省 教育厅统一安排、统一考试标准,考务组织和职业技能测试由高职院校自行组织实施。保留考生 通过参加统一高考进入高职院校的通道。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方案
2024年江苏省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改革方案2024年我省普通高考继续实行“3+1+2”模式。
即语文、数学、外语“3”科为统一的高考科目;“1”为首选科目,考生须在物理、历史科目中选择1科;“2”为再选科目,考生可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科目中选择2科。
考生填报院校专业时,其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科目须符合拟报考高校专业选科要求。
高校提出的选考科目要求可分为以下四类:第一类:不提科目要求即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的考生均可报考,对再选科目也无任何选择要求。
第二类:只对首选科目提出要求如“物理(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为任意2科的考生方可报考。
第三类:只对再选科目提出要求如“化学(1门科目考生必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化学,生物(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或历史、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生物的考生方可报考。
第四类: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均提出选考要求如“物理,化学(2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的考生方可报考;如“物理,化学,生物(3门科目考生均须选考方可报考)”,表示首选科目为物理、再选科目选考化学和生物的考生方可报考。
1)全部选科共有36616个专业,其中“不提科目要求的”共有16273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44.45%。
2)地理选科必选的,有212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0.58%,大部分为和地理有关的专业。
3)化学学科必选的,有158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0.43%,主要集中在护理、地理等专业。
4)化学、生物两门均必选的,有12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0.03%,分布在园林、护理等专业。
5)历史科目为必选科目的,有460个专业,占总专业数的1.26%,分布在历史、考古、文化遗产、世界历史等专业。
6)物理科目为必选科目的,有2038个专业,占专业总数的5.57%,主要分布在经济管理、金融学、精算、电子商务、工商管理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方案
一、基本目标
建立和完善对普通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制度,并逐步纳入高校招生选拔评价体系。
加快建设在国家指导下全省统一组织实施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和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切实做到可信可用,逐步发挥其对普通高中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管理和监控,对高中学生学业水平和综合素质进行全面、客观评价,以及为高校招生选拔提供参考依据的作用。
进一步深化统一考试内容改革。
考试内容实现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的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对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
进一步推进高等学校选拔录取模式和方式改革。
逐步建立和完善在国家统一考试录取基础上的全面、综合、多元化的考试评价制度和高等学校多样化的选拔录取制度。
二、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省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综合素质;逐步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择优选拔人才;循序渐进地推进高考改革,确保公平、公正,维护社会稳定。
三、项目设置
2009年统一招生考试模式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一)统考科目
统考科目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
“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其中数学分为文科数学和理科数学;“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
统考科目考查该科目必修与选修Ⅰ的内容,其中选修课程的总分值原则上不低于10%,均设为必做题。
文科倾向考生统考科目组合为:语文、文科数学、外语和文科综合;理科倾向考生统考科目组合为:语文、理科数学、外语和理科综合;艺术、体育类考生可选择文科倾向的科目组合,也可选择理科倾向的科目组合,再加考相关术科。
(二)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设语文、数学、外语、人文与社会基础、科学基础和技术素养等六个科目。
应届考生必须参加所有科目的测试。
语文、数学和外语测试范围为该科目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人文与社会基础”测试范围为思想政治、历史和地理等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科学基础”测试范围为物理、化学和生物等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
“技术素养”测试范围为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等学科必修学分所规定的学习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实行上机测试。
从2010年开始,将选修内容纳入学业水平测试的范围。
(三)综合素质评价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从公民道德素养、学习态度与能力、实践与创新、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分学年进行。
评价以学生主要行为表现的实证材料为依据,按照各方面的评价标准,由学生本人、同班同学、任课教师共同完成。
学生自评权重为20%,学生互评权重为40%,教师评价权重为40%。
每个方面的评定结果以等级方式呈现,其中“公民道德素养”分为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级,其他五个方面均分为A、B、C、D四个等级。
学校在高三第二学期根据学生三年的表现情况进行综合评价并上报评价结果。
综合评价结果及其实证材料进入考生档案。
四、考试及成绩呈现
(一)统考科目考试
科目考试时间(分钟)分值(分)
(二)学业水平测试
学业水平测试在应届学生高二年级第二学期进行,开考全部科目。
测试成绩以等级方式呈现,分A、B、C、D四个等级,由各市或县区按本地全体考生成绩划分,本地前25%(含25%)的为A等级,前25%~60%(含60%)的为B等级,前60%~95%(含95%)的为C等级,余下的为D等级。
成绩为D等级的考生可参加补测,补测在应届学生高三年级第一学期进行,补测成绩分合格、不合格两个等级,合格标准为上次测试C等级成绩。
五、命题工作
2009年我省严格依据国家新课程《考试大纲》精神制定*省相关科目
的《考试说明》,试行自主命题。
命题坚持科学性、公平性和创新性的原则。
(一)科学性。
统考科目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及考试说明的要求命题;学业水平测试依据各学科课程标准和测试纲要的要求命题。
试题设计与课程评价目标相一致,分别体现统考科目考试和学业水平测试的功能和特点。
(二)公平性。
命题充分考虑全省各地教学条件的不同以及城乡的差异,试题素材和解答要求尽可能适应所有考生,避免出现需要特殊背景知识和特殊解答方式的题目。
(三)创新性。
试题设计尽量采用新情境、新材料,力求联系学生生活经验和社会实际,注重考查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以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招生录取
(一)学校招生章程
各高等学校按规定制定招生章程,经其主管部门审核后,在考生填报志愿前向社会公布。
学校可在招生章程中,提出对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要求。
有面试要求的高校,招生章程中明确考核范围和规则等。
(二)划线和投档
招生部门根据不同录取批次院校招生计划总数,按照一定比例,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划定各批次全省较低控制分数线。
招生部门依据各高等学校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志愿,按照统考科目成
绩、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按一定比例投档。
艺术、体育类划线和投档原则另定。
(三)录取办法
录取工作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参照学业水平测试等级和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统一标准,择优录取。
1.应届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每科目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综合素质评价每个方面都达到C级或合格以上,方可被普通文理科本科第二批次以上院校录取;2008届及以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其学业水平测试要求参考原高中毕业会考成绩;社会考生仍参照原有录取办法,过渡期为3年,鼓励社会考生在过渡期内参加学业水平测试。
艺术、体育类及特殊类型招生的应届考生必须参加综合素质评价和学业水平测试,但录取时学业水平测试可以不设置等级要求。
2.在同等条件下,在已投档的考生中,高等学校可以优先录取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等级层次高的考生。
3.经批准实行自主招生试点的高等学校,可依据统考科目成绩、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和学校测试成绩,自主录取。
4.经批准的高等职业院校,可试行以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录取主要依据的录取模式,也可将考生的学业水平测试成绩与学校组织的测试成绩相结合作为录取依据。
七、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招生部门和各高等学校、普通高中应加强配合,齐心协力,做好此方案的实施工作。
(一)各级政府要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取消单纯以高考升学率评价学校的做法,努力营造实施课程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氛围。
(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学业水平测试与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管理,建立严格的规章制度和诚信机制,确保各个环节的公平、公正。
(三)招生考试部门和各高等学校要适应高考改革的要求,加强报名、考试、评卷、录取等各个环节的管理,确保各项工作的质量和安全,逐步完善高考招生制度。
(四)各普通高中要进一步推进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按照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原则,努力探索建立新的评价体系,激励和促进学生全面、协调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