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 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生物学和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和分子。
以下是氮及其化合物的一些知识点总结。
1. 氮的化学性质氮是人体必需的元素之一,也是地球上最常见的元素之一。
氮的化学式为N2,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
氮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可以与许多其他元素形成化合物。
2. 氮的化合物氮的化合物种类繁多,包括氨(NH3)、硝酸(HNO3)、呼气(H2SO4)和硝酸铵(NH4NO3)等。
其中氨和呼气是常见的有机合成原料,而硝酸铵则是常见的肥料。
3. 氨的化学性质氨(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NH3。
氨是一种强碱性化合物,可以用于制备氨气和氨水等。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无色气体,广泛用于工业和生活中。
4. 呼气的化学性质呼气(H2SO4)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化学式为H2SO4。
呼气主要用于医疗领域,用于呼气式核酸检测等。
5. 硝酸铵的化学性质硝酸铵(NH4NO3)是一种白色的晶体,化学式为NH4NO3。
硝酸铵是一种强肥料,可以用于种植植物和土壤改良。
硝酸铵也可以用于工业上,用于制造肥料和染料等。
6. 氮的现代应用氮的现代应用非常广泛,包括用于制造氨气和氨水、用于制备肥料和药物、用于制造蛋白质和核酸等。
此外,氮还被用于制造氮素肥料,用于改善土壤质量和促进植物生长。
拓展:氮素肥料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肥料之一,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促进植物生长。
氮素肥料一般包括尿素、硝酸铵等。
此外,氮素肥料还可以用于制造氮素蛋白,用于饲料和工业用途。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一、氮的性质和用途1.氮的性质:氮是一种无色、无臭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
在常温下,氮是一种稳定的元素,不易与其他元素反应。
2.氮的用途:(1)氮气广泛用于冷冻、保鲜和灭菌等工业应用。
(2)液态氮广泛用于冷冻、保存生物标本和实验室制备低温实验所需。
(3)氨气用作燃料和制冷剂,也是生产化肥和容器等的重要原材料。
(4)硝酸和亚硝酸广泛用于生产肥料和爆炸物等。
二、氮气的制备和应用1.氮气的制备方法:(1)通过空气的分馏法制取液态氧和氮。
(2)通过分子筛吸附法制取氮气。
2.氮气的应用:(1)气体保护焊接:使用氮气保护焊接区域,防止焊缝氧化和氮化。
(2)生产和保存药品:氮气可以防止药物氧化和分解。
(3)组织培养:在细胞培养中,氮气被用作组织培养的气体环境。
三、氨的性质、制备和应用1.氨的性质:氨是一种气味强烈的有毒气体,能与水形成氨水。
氨气密度较空气大,有腐蚀性。
2.氨的制备方法:(1)哈伦-斯奈德法:将甲醇和氨在高温下反应制取氨气。
(2)卡夫斯曼法:将氨煮沸,使其与空气中的水气反应制取一氧化氮,一氧化氮再与氢气反应制取氨气。
3.氨的应用:(1)制造化学品:氨用作制造尿素、硝酸、硫胺等重要的化工原料。
(2)制冷:氨蒸汽被广泛用于制冷机和空调系统中。
(3)氨合成:氨是生产氨肥的重要原料。
四、硝酸和亚硝酸1.硝酸的性质: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具有强氧化性和强腐蚀性。
2.硝酸的制备方法:(1)奥斯特瓦尔德氧化法:将氨和氧反应制取硝酸。
(2)热圈硝化法:将铵盐加热至高温,使其分解生成硝酸。
3.硝酸的应用:(1)制造肥料:硝酸是制造硝酸铵等氮肥的原料。
(2)炸药:硝酸是制造炸药的重要原料之一4.亚硝酸的性质、制备和应用:亚硝酸是一种无色液体,有强烈的刺激性臭味。
亚硝酸可以通过硝酸还原亚硝酸盐而得到。
亚硝酸是制备硝酸铵和硝酸钠等化肥的重要中间体。
五、氮化物1.氮化物的性质:氮化物是一类化合物,它们是由氮和其他元素组成的大分子化合物。
氮元素全部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全部知识点总结1. 氮元素的基本性质氮元素是地球上自然存在的元素之一,它的原子序数为7,原子量为14.007 u,是在化学元素周期表中位于第15族元素。
在常温下,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毒的气体,它在空气中占据了78%的比例。
氮气的沸点为-195.8°C,熔点为-210°C。
与大部分其他气体一样,氮气是不可燃的,不支持燃烧。
2. 氮元素的化合物氮元素主要形成的化合物包括氨、硝酸、硝酸盐等。
其中,氨是氮元素最常见的化合物之一,它是由一个氮原子和三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
氨在农业中用作化肥,同时也是工业上的重要化学原料。
硝酸是另一种重要的氮化合物,它主要用于生产肥料和炸药。
硝酸盐则是硝酸和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常见的硝酸盐包括硝酸钠、硝酸铵等,它们也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和工业。
3. 氮元素的应用氮元素在农业、工业、医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农业中,氮元素主要以化肥的形式施用于土壤,促进植物的生长和发育。
在工业上,氮元素被用于合成化肥、硝酸、氨、硝酸盐等化学品。
此外,氮气也被用于气体保护焊接和气铁器。
在医药领域,氮元素被用于制备一些重要的药物,如硝化甘油等。
4. 氮元素与环境影响氮元素在地球生态系统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同时过量的氮元素也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通过人类活动排放的氮氧化物和氨等化合物,会导致土壤酸化和土壤养分失衡,对植物和水域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此外,过量的氮元素被排放到大气中也会导致大气污染问题,加剧酸雨等环境问题。
总的来说,氮元素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在生命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氮元素的深入了解和科学利用,可以更好地保护环境,维护地球生态平衡的稳定。
希望通过本文的总结,能够为读者提供了解氮元素的全面知识,进而更好地认识和关注这一重要元素。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教学总结
6•硝酸 物理性质:无色、易挥发的反应时,由于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因此不产生氢气)
。
(2) 不稳定性:
光或加执
4 HNO3 ===或执=2H2O + 4NO2f + O2 f
(浓硝酸的保存棕色瓶中,避光 )
实验室里的浓硝酸呈 黄 色,就是由于硝酸分解产生的
NO?溶于硝酸的缘故。
(3) 强氧化性:不论浓硝酸还是稀硝酸都具有强氧化性。
与金属反应:HNO3 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Cu + 4HNO3(浓)==== Cu (NO3)2 + 2H2O + 2NO2 f
3Cu + 8HNO3(稀)==== 3Cu (NO3) 2 + 4H2O + 2NOT
离子反应方程式 NH4+ + 0H — ==△ == NH3f + H2O
注意事项:①要反应生成 NH3 必须有加热条件,否则主要生成
NH3?H2O ,
②铵态氮肥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使用
NH4 +的检验:取样,加入 NaOH 溶液,加热,若有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色的气体
即含 NH 4+
(3) 实验室制取氨气:
Fe + 6HNO3(浓)==△== Fe (NO3) 3 + 3H2O + 3NO2 f
Fe + 4HNO3(稀)==== Fe (NO3) 3 + 2H2O + NOT
Al + 6HNO3(浓) ==△ == Al (NO3) 3 + 3H2O + 3NO2 f
Al + 4HNO3(稀)==== Al (NO3) 3 + 2H2O + NOT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归纳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归纳总结一、氮气、氮的氧化物1、氮气:无色无味的气体,难溶于水。
氮的分子结构:电子式_______ 结构式______________。
(1) 氧化性:N 2+3H 22NH 3,N 2+3Mg=Mg 3N 2其产物的双水解反应:(2)还原性:与O 2的化合(放电或高温条件下)NO O N 222放电+ 2、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化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的三种途径:(1) 生物固氮:豆科植物根瘤菌将氮气转化为化合态氮(2) 自然固氮:打雷闪电时,大气中的氮气转化为NO NO O N 222放电+ (3) 工业固氮:工业合成氨N 2+3H 22NH 33、氮氧化物种类 物理性质 稳定性 N 2O 笑气NO 无色气体,溶于水中等活泼NO 2红棕色色气体,易溶于水,有毒较活泼,易发生二聚反应N 2O 4 无色气体 较活泼,受热易分解 N 2O 无色气体较不活泼N 2O 3 (亚硝酸酸酐) 蓝色气体(—20°C )常温不易分解为NO 、NO 2N 2O 5(硝酸酸酐)无色固体 气态不稳定,常温易分解(1) NO 2与水反应:NOHNO O H NO +=+32223(2) NO 、NO 2的尾气吸收:OH NaNO NaOH NO NO O H NaNO NaNO NaOH NO 22222322222+=++++=+(3) NO 的检验:2222NO O NO =+ 现象无色气体和空气接触后变为红棕色。
(4) 两个计算所用的方程式: 4NO+3O 2+2H 2O=4HNO 34NO 2+O 2+ 2H 2O =4HNO 3氮的氧化物溶于水的计算(1)NO 2或NO 2与N 2(非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可依据:3NO 2+H 2O ✂2HNO 3+NO 利用气体体积变化差值进行汁算。
(2)NO 2与O 2的混合气体溶于水时.由4 NO 2+O 2十2 H 2O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4:1,恰好完全反应V(NO 2):V(O 2) >4:1,NO 2过量,剩余气体为NO <4:1,O 2过量,剩余气体为O 2(3) NO 与O 2同时通如水中时.由4 NO +3O 2十2 H 2O ✂4HNO 3,可知,当体积比: =4:3,恰好完全反应 V(NO):V(O 2) >4:3,剩余气体为NO <4:3,剩余气体为O 2(4)NO 、NO 2、O 2三种混合气体通人水中,可先按(1)求出NO 2与H 2O 反应生成的NO 的体积,再加上原混合气体中的NO 的体积即为NO 的总体积,再按(3)方法进行计算。
化学氮知识点总结
化学氮知识点总结1. 氮的物理性质氮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它是一种双原子分子的气体,化学式为N2。
氮气是一种相对稳定的气体,其沸点为-196℃、熔点为-210℃。
2. 氮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氮气是相对稳定的,很少参与反应。
但是,当氮气与氢气或氧气等元素形成氨、氮氧化物等化合物时,它就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质。
氮化合物在生态系统、工业生产、农业生产等领域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3. 氮的存在形式氮主要以氮气(N2)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占空气的78%,也以硝酸盐、氨等形式存在于地壳和水中。
在土壤中,氮以有机氮和无机氮的形式存在,有机氮主要来自植物残体、微生物体等有机物质的分解,无机氮主要来自于大气中的氮气和土壤中的氮化物质的分解而来。
氮在大气和土壤中的循环是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个循环过程,它直接影响了生物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4. 氮的化合物氮化合物包括氨、亚硝酸盐、硝酸盐、尿素等。
这些化合物在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在生物体代谢和养分循环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5. 氮的应用氮在工业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它可用于制备氨、硝酸、硝酸铵等工业产品,也可用于半导体、电子产业中的制冷等。
在农业生产中,氮是一种重要的营养元素,它是植物体中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原料,因此氮在农业生产中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总的来说,氮是化学中的重要元素,在生态系统中和人类生产活动中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深入了解氮的性质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利用和保护这一重要的元素资源,促进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和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及其化合物是化学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类物质,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为人类的生活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总结氮及其化合物的知识,包括氮的化学性质、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利用和氮的环境保护等方面。
一、氮的化学性质氮是人体必需的营养元素之一,其化学性质非常重要。
氮的化学式为N2,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
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其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氮的化学性质包括:1. 化学键:氮分子由两个氮原子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共价键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化学反应氧化或破坏。
2. 物理性质:氮分子无色、无味、无臭,不易被光照或加热分解,因此氮在常温常压下是一个稳定的分子。
3. 化学反应:氮分子可以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包括与碳、氢、氧、硫等元素反应生成相应的化合物。
二、氮的化合物类型氮的化合物类型很多,其中一些重要的化合物包括:1. 氨(NH3):氨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氨的化学式为NH3,可以与水、碱金属反应。
2. 硝酸(HNO3):硝酸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硝酸可以与酸反应,也可以与碱金属反应。
3. 硝酸铵(NH4NO3):硝酸铵是一种固态的肥料,由氨和水混合而成。
硝酸铵可以储存和使用,但需要注意安全。
4. 尿素(C2H5NH2):尿素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氮的常见化合物之一。
尿素可以用于生产肥料、合成橡胶、塑料等。
三、氮的利用氮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是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重要营养元素。
氮的利用包括农业、工业和能源等领域。
1. 农业:氮素肥料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肥料,主要用于支持植物的生长。
氮的利用包括氮素肥料的使用、追肥和营养循环等。
2. 工业:氮的利用包括氨化、硝酸化、硝化等过程,这些过程可以生产各种氮的化合物,如氨、硝酸、硝酸铵等。
3. 能源:氮的利用还涉及一些能源领域,如天然气化工、氨化等。
氨气的相关知识点总结
氨气的相关知识点总结化学性质氨气的化学式为NH3,是一种含氮化合物。
它是一种碱性气体,在水中能够与水分子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铵。
氨气与一些酸性气体能够发生中和反应,产生相应的盐类物质。
此外,氨气还能够与一些金属离子发生络合反应,形成相应的络合物。
物理性质氨气在常温下为无色气体,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
其密度相对空气较轻,因此氨气有较强的上升性。
氨气的沸点为-33.34℃,而冰点为-77.73℃。
在高温下,氨气能够燃烧并发生爆炸。
因此,氨气在处理和储存时需要采取相应的安全防范措施。
用途氨气在农业上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它可以作为作物的氮肥进行使用,帮助作物生长,提高产量。
此外,氨气还可以用于生产化肥和农药。
在化工领域,氨气被广泛地应用于合成氨基酸、合成纤维等化工产品的生产。
在医药领域,氨气可用于制备一些药物,也可作为一种生产中间体。
危害氨气具有较强的刺激性气味,对人体呼吸道和眼睛均有一定的刺激作用。
高浓度的氨气还可能对人体造成中毒,出现头晕、恶心、咳嗽等症状。
因此,在生产和使用氨气时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
储存和运输氨气在储存和运输时需要注意防范火灾和爆炸的危险,并且避免与酸性气体和氧化剂等物质发生反应。
常用的氨气储存方式包括液化氨、氨水溶液和气相氨。
在运输方面,氨气通常以压缩气体或冷冻液态的形式进行运输。
在使用氨气时需要注意的安全措施1. 避免氨气接触皮肤和眼睛,如有接触应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
2. 使用氨气时要在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并且佩戴相应的防护用具。
3. 避免与氨气一起存放或使用一些易燃易爆的物质。
4. 在使用氨气时要遵循相应的操作规程,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在紧急情况下的处理方法如果意外泄漏了氨气,应迅速撤离现场,保持空气流通,避免氨气的扩散。
如有必要应当立即通知相关的应急救援部门,并且进行相应的清洁和修复工作,确保安全。
氨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物质,在农业、化工和医药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要求】考点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考点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考点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了解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稳定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考点4 硝酸的强氧化性,了解硝酸分别于Cu 、C 反应,了解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考点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了解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来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逐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1、氮气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 无色 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 略小 , 难 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 很稳定 ,只有在一定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 2、O 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 N 2 + O 2 =====放电或高温 == 2NO与氮气反应 工业合成氨 N 2 + 3H 2 2NH 3用途; 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 硝酸 、 氮肥 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氮气还常被用作 保护气 ;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指的是将 游离 态的氮 (即 氮气 )转化为 化合 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 工业固氮 、 闪电固氮 、 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 闪电固氮 的过程。
2、NO物理性质:无色 难溶于水的 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
3. NO 2物理性质: 红棕色 有刺激性气味的 有毒气体, 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 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 2NO + O 2 == 2NO 2与H 2O 的反应: 3NO 2 + H 2O === 2HNO 3 + 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 2NO 2+2NaOH===NaNO 3+NaNO 2+H 2O 实验室常用 NaOH 来吸收二氧化氮用途及危害空气中的NO 2与水作用生成HNO 3,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收生成的NO 2制得硝酸。
含氮有机物知识点总结
含氮有机物知识点总结1. 氮有机物的分类氮有机物根据分子中的氮原子数目和化学性质可分为不同的类别。
(1) 单一的氮原子含有在有机分子中的化合物称为含氮化合物。
如环丙啶、吡啶、嘧啶等。
(2) 包括一个或多个六元环的含氮化合物称为杂环化合物。
例如,含有唑环的噻唑类化合物、含有三唑环的三唑类化合物等。
(3) 含有含氮官能团的分子称为含氮有机化合物。
这种类别最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包括胺、酰胺、亚胺等。
2. 氮有机物的生物学功能氮有机物在生物体内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和生物化学活性。
氮原子在有机分子中容易与其它原子形成氢键和离子键,从而参与构建生物大分子结构,如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同时,氮有机物还是细胞内的代谢产物和调节细胞内环境的基本成分。
(1) 蛋白质是生物体内最重要的氮有机化合物之一。
蛋白质是由氨基酸组成的,而氨基酸中都含有氮原子。
蛋白质在细胞内参与了构建生物大分子结构、携带物质和调节细胞内体液平衡等功能。
(2) 核酸是另一种含氮有机化合物,其中含有丰富的氮碱基,如腺嘌呤、鸟嘌呤、胞嘧啶和尿嘧啶等。
核酸作为生物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在细胞内负责传递和复制生物信息。
(3) 氨基酸是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元,也是生物体内的一种重要含氮有机化合物。
氨基酸参与了生物体内的代谢过程,如氨基酸还可以通过解氨酶作用从蛋氨酸中产生新的氨基酸,或者与α酮酸作用生成新的氨基酸。
3. 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与氮原子的化学活性密切相关。
氮原子通常以单,双和三键等形式与其他原子化学键合。
其中,氮原子的化学键的强度比一般的碳-碳键强,因此氮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和活性也相对较高。
(1) 胺是含氮有机化合物的一种,其具有碱性。
胺的碱性由于氨基团的存在,其强碱性可以与酸发生中和反应。
(2) 含氮环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由于环的共轭作用而具有特殊的稳定性。
一些含氮环化合物还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是制备一些药物的重要原料。
4. 氮有机物在化学工业上的应用氮有机物在化学工业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点高一
化学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点高一
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知识点1. 雷雨发庄稼涉及反应原理:
① N2+O2放电===2NO
② 2NO+O2=2NO2
③ 3NO2+H2O=2HNO3+NO
2. 氨的工业制法:N2+3H2 2NH3
3. 氨的实验室制法:
① 原理:2NH4Cl+Ca(OH)2△==2NH3+CaCl2+2H2O
② 装置:与制O2相同
③ 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
④ 检验方法:
a) 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试验,会变蓝色。
b) 用沾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瓶口,有大量白烟产生。
NH3+HCl=NH4Cl
⑤ 干燥方法:可用碱石灰或氧化钙、氢氧化钠,不能用浓硫酸。
4. 氨与水的反应:NH3+H2O=NH3??H2O NH3??H2O NH4++OH-
5. 氨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制取硝酸的第一步)
6.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 NH3+H2O+CO2
7. 铜与浓硝酸反应:Cu+4HNO3=Cu(NO3)2+2NO2+2H2O
8. 铜与稀硝酸反应:3Cu+8HNO3=3Cu(NO3)2+2NO+4H2O
9. 碳与浓硝酸反应:C+4HNO3=CO2+4NO2+2H2O
10. 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 NH3+HCl。
氮及氮的化合物的知识点
氮及氮的化合物的知识点氮,这个元素在我们的化学世界里可是相当有“个性”的。
从小学到高中,氮及氮的化合物一直是化学学习中的重要部分。
咱先来说说氮气吧。
氮气在空气中占了大头,约 78%呢。
还记得我有一次去参观一个工厂,那里面有好多巨大的氮气储罐。
我就站在那储罐旁边,感受着那种安静又强大的存在。
氮气就像一个低调的“大佬”,平时不声不响,但在很多重要的地方都发挥着关键作用。
比如说,食品包装里充入氮气可以防止食物变质,这就像给食物穿上了一层“保护衣”。
氮的化合物那可就丰富多样啦。
先讲讲氨气,那股刺鼻的味道,真是让人印象深刻。
有一回在实验室里,我不小心打翻了一瓶氨水,那味道瞬间弥漫开来,整个实验室都“沦陷”了。
氨气是一种碱性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还有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这俩“兄弟”也很有意思。
一氧化氮无色无味,但在空气中很容易就变成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
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一辆汽车尾气排放出一些棕色的气体,我就知道那里面肯定有二氧化氮。
硝酸也是氮的重要化合物。
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和很多物质发生反应。
记得有一次做实验,把铜片放进硝酸里,立马就产生了一股棕黄色的烟,溶液也变成了蓝色,那场面真是相当壮观。
氯化铵、硝酸铵这些铵盐在农业上可是大功臣。
像氯化铵,是一种常见的氮肥。
我曾经去农村调研,看到农民伯伯们在田地里撒着氯化铵,他们满心期待着庄稼能茁壮成长,丰收的喜悦仿佛就在眼前。
氮及氮的化合物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
从工业生产到农业种植,从环境保护到医疗领域,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比如在医疗中,硝酸甘油可以用来缓解心绞痛。
总之,氮及氮的化合物的知识点就像一个五彩斑斓的化学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探索和发现。
只要我们用心去学习,就能在这个化学世界里找到无尽的乐趣和惊喜。
说不定在未来的某一天,我们还能利用这些知识创造出更多对人类有益的东西呢!。
氮知识点总结框架图
氮知识点总结框架图一、氮的基本性质1. 原子结构和周期表位置2. 物理性质:颜色、气味、密度等3. 化学性质:化合价、化合物种类等4. 合成方法:工业制备、实验室制备等二、氮的存在形式1. 大气中的氮- 氮气的成分和性质- 大气中氮的循环与影响2. 地壳中的氮- 氮的矿物存在形式- 土壤中的氮- 生物体内的氮三、氮的化合物1. 氮的氧化物- 亚硝酸盐、硝酸盐等的性质和用途- 氮的氧化物在环境中的作用2. 氨和氮化物- 氨的性质和用途- 氮化物的特点和应用3. 氮的有机化合物- 蛋白质、核酸等有机物中的氮- 氨基酸、氨基糖等有机分子结构和功能四、氮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1. 氮的进入生物体- 氮固定作用- 植物对氮的吸收- 动物摄入氮的途径2. 生物中的氮转化- 氮在植物体内的代谢- 氮在动物体内的代谢- 微生物对氮的利用和转化3. 生态循环- 生物体内的氮循环- 土壤中的氮循环- 水体中的氮循环五、氮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1. 农业生产中的氮污染- 化肥对土壤和水体的影响- 农田氮排放的环境问题2. 氮对大气和水体的影响- 大气中氮氧化物和氨排放引发的环境问题 - 水体中氮污染的影响3. 氮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植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动植物的生存和繁衍受到的影响六、氮的应用1. 工业利用- 合成氨的工业生产- 氮气的工业应用- 其他氮化合物的工业用途2. 农业利用- 化肥的类型和应用- 生物有机肥料的作用- 氮肥的施用原则和注意事项3. 医药和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氮在医药中的用途- 氮在生物技术中的作用- 氮的应用前景和发展趋势以上是氮知识点的总结框架图,通过这个框架图可以系统地了解氮的基本性质、存在形式、化合物、在生物过程中的作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影响以及其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氮是生物体内重要的元素之一,对于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工业、农业、医药和生物技术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
(完整版)氮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及其化合物【考点要求】考点 1 氮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物理性质,知道氮单质的主要用途考点 2 二氧化氮和水的反应考点 3 氨气和水、酸的反应,认识氨水的成分及氨水的不牢固性,铵盐易溶于水、受热易分解、与碱反应等性质考点 4硝酸的强氧化性,认识硝酸分别于Cu 、 C 反应,认识常温下铁、铝在浓硝酸中的钝化现象考点 5 氮循环对生态平衡的重要作用。
认识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等污染物的本源和危害,认识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和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渐渐形成可连续发展的思想。
【考点梳理】1、氮气物理性质: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化学性质:化学性质很牢固,只有在必然条件(如高温、高压、放电等)下,才能跟H2、O2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与氧气反应N2 + O2 ===== 放电或高温== 2NO与氮气反应工业合成氨N 2 + 3H 2 2NH 3用途;氮气的用途广泛,工业上,氮气是制硝酸、氮肥的原料,含氮化合物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氮气还常被用作保护气;在医学上,常用液氮作医疗麻醉。
氮的固定指的是将游离态的氮(即氮气)转变成化合态的氮的过程。
氮的固定方式可分为工业固氮、闪电固氮、生物固氮三种。
“雷雨发庄稼”就是一个闪电固氮的过程。
2、 NO物理性质:无色难溶于水的有毒气体,大气污染物之一,化学性质:极易在空气里被氧化成NO 2。
3. NO2物理性质: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易液化。
化学性质:空气中的NO 2在必然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臭氧层中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作用。
和氧气反应:2NO + O2 == 2NO 2与 H 2O 的反应:3NO2 + H 2O === 2HNO 3 + NO 工业上利用这一原理来生产硝酸。
与碱的反应2NO 2+2NaOH===NaNO 3+NaNO 2+H2O 实验室常用NaOH来吸取二氧化氮用途及危害空气中的 NO 2与水作用生成 HNO 3,随雨水落下形成酸雨,工业制硝酸最后也是用水吸取生成的 NO2制得硝酸。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含氮化合物知识点总结含氮化合物是指分子中含有氮原子的化合物。
氮是地壳中最丰富的元素之一,它在自然界中以气体的形式存在,占空气的78%。
氮在生物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构成蛋白质、核酸和其他生物分子的基本组成部分。
含氮化合物在化学、医药、农业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以下是含氮化合物的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总结。
一、氨基化合物1. 氨基化合物的命名:氨基化合物是一类带有氨基基团的有机化合物,其命名通常加在主链上,用前缀amino-表示。
例如,乙胺是乙烷的氨基衍生物,苯胺是苯的氨基衍生物。
2.氨基化合物的性质:氨基化合物中的氮原子带有孤对电子,因此具有碱性。
它们能与酸发生酸碱反应,生成盐。
另外,氨基化合物还可以通过援助氢键与其他分子发生相互作用,形成氢键键合。
氨基化合物也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二、腈1.腈的命名:腈是含有一个碳氮三键的有机化合物,命名时通常以-腈作为后缀。
例如,乙腈是乙烷的腈衍生物,苯腈是苯的腈衍生物。
2.腈的制备:腈可以通过卤代烃与氰化物反应制备,或通过醇的脱水反应制备。
3.腈的性质:腈具有极性分子相互作用,能够与水和极性溶剂发生氢键作用。
腈具有较低的沸点和熔点,可以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腈还可以与酸或碱发生加成反应,生成酰胺或酰胺盐等化合物。
三、亚胺1.亚胺的命名:亚胺是含有一个亚胺基(R-NH-R')的有机化合物,其命名通常以-亚胺作为后缀。
例如,甲亚胺是甲醛的亚胺衍生物,苯亚胺是苯的亚胺衍生物。
2.亚胺的制备:亚胺可以通过醛或酮与胺反应制备。
3.亚胺的性质:亚胺具有极性分子相互作用,能够与水和极性溶剂发生氢键作用。
亚胺还具有较高的熔点和沸点,能够溶于大多数有机溶剂。
亚胺可以发生亲电取代反应。
四、胺1.胺的命名:胺是一类含有氨基基团(-NH2)的有机化合物。
根据氮原子与其他基团的数目和结构,胺可以分为一级胺、二级胺和三级胺。
胺的命名通常以-胺作为后缀,同时使用前缀表示氮原子所连接的碳原子数目。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氮及氮的化合物氮族元素》
高中化学知识点详解大全——《氮及氮的化合物氮族元素》氮及氮的化合物是高中化学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下面将详细介绍氮的性质、氮的化合物以及氮族元素的一些特点。
1.氮的性质:氮是化学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七元素,原子序数为7,原子符号为N。
氮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占约78%。
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密度较空气略大。
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氢反应生成氨气。
2.氮的化合物:氮主要以N2分子形式存在于大气中,但在化学反应中,氮通常以离子形式存在。
氮的最常见的化合物是氨(NH3)和氧化亚氮(NO)。
氨是一种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氧化亚氮是一种无色气体,对人体有毒。
此外,氮还可以与氧形成一系列的氮氧化物,如二氧化氮(NO2)和三氧化二氮(N2O3)等。
3.氮的化合物的制备和应用:氨的制备通常是通过哈伯–博帕法制取,即将氮气与氢气通过催化剂(通常是铁)的作用下,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反应生成氨气。
氨被广泛用于制造化肥、合成纤维和塑料等工业生产中。
氧化亚氮通常是通过氧化铵制备,氧化亚氮可以用作氧化剂、爆炸药以及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的药物。
4.氮族元素的特点:氮族元素是位于元素周期表第15族的元素,包括氮、磷、砷、锑和铋。
这些元素的原子结构具有相似的电子排布,因此它们有一些共同的化学特性。
例如,氮族元素通常形成负电荷的离子,因为它们的原子有5个价电子。
这些元素的化合物通常具有共有键和离子键的性质。
总结:本文介绍了高中化学中关于氮及氮的化合物和氮族元素的知识点。
氮是一种常见的元素,主要以氮气的形式存在于大气中。
氮的化合物包括氨、氧化亚氮等,这些化合物有广泛的应用。
氮族元素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包括原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相似性。
对于理解氮及氮化合物和氮族元素的特性,有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高中化学相关知识。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点总结,那点事儿》嘿呀,氮元素及其化合物,这可真是化学世界里的一个大板块啊!今天咱就来唠唠关于它们的那些事儿。
首先啊,氮气,那可是空气中的“大佬”。
占了空气那么大的比例,它就像个沉稳的大哥,平时不言不语,但关键时刻很顶用。
氮气这玩意儿稳定得很,不咋容易和其他东西发生反应,但在一些特殊条件下,它也会“爆发”一下。
氨气,那股独特的味道,真是让人印象深刻啊!就像一个调皮的小孩子,有些时候还真让人又爱又恨。
它能和水玩得特别好,形成氨水,那是一些化工反应里的常客呢。
上课的时候,老师总会说:“注意啦,氨气要出来啦!”然后大家就紧张地捂着鼻子,看着它在实验里“捣腾”。
硝酸,这家伙可厉害了,腐蚀性超强,就像是个厉害的“剑客”。
一不小心沾上它,可不得了啦,所以处理硝酸可得特别小心。
它在工业上的用途很多,什么制造化肥啦,做炸药啦,可都是它的拿手好戏。
氮氧化物也是不能不提的。
它们就像是一群调皮捣蛋的“小精灵”,一会儿捣蛋,一会儿又能发挥大作用。
二氧化氮那个颜色,红棕色,特别显眼,就像在大声喊着:“嘿,我在这里!”说到这里,我就想起当年学习氮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时候,那真是被它们弄得又头疼又好笑。
做实验的时候,那个氨气的味道真的是让人永生难忘。
还有一次,老师讲到硝酸的腐蚀性,说有个同学不小心把硝酸滴到了手上,那场面,吓得我们一愣一愣的。
不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其实也挺有趣的。
每次理解了一个新的反应,就像解开了一个谜题一样,特别有成就感。
氮元素及其化合物虽然有时候让人觉得复杂繁琐,但它们也是化学世界里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总之呢,氮元素及其化合物就是这么一群各具特色的“家伙”,它们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业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学习它们的时候,虽然有时候会遇到困难,但只要我们用心去理解,就能发现它们的有趣之处。
下次再看到氮气、氨气这些“伙计”的时候,咱就能笑着说:“嘿,我可认识你们哦!”希望大家都能和氮元素及其化合物成为好朋友,在化学世界里尽情地探索和发现吧!。
氮及氮的化合物的知识点
第四讲氮及氮的化合物(一)氮1. 氮元素的存在既有游离态又有化合态。
它以双原子分子(N2)存在于大气中,约占空气总体积的78%或总质量的75%。
氮是生命物质中的重要组成元素,是构成蛋白质和核酸不可缺少的元素。
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元素.充足的氮肥使植物枝叶茂盛.叶片增大,从而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 氮气的结构和性质(1)物理性质纯净的氮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稍小的气体,熔点为-209.86℃。
沸点为-195.8℃,难溶于水。
(思考N2的收集方法?)(2)结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_ 结构式为___________,氮氮叁键的键能高达946kJ·mol-1,键能大,分子结构稳定,化学性质不活泼。
(3)化学性质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不活泼,可代替稀有气体做保护气,但在高温、放电、点燃等条件下,N2能与H2、O2等发生化学反应。
①N2+3H22NH3(可逆反应)是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原理。
②与O2反应:③与Mg反应: N2 +3 MgMg3N2; Mg3N2 + 6H2O=3Mg(OH)2↓+ 2NH3↑3. 氮气的用途与工业制法(1)氮气的用途:合成氨;制硝酸;用作保护气;保护农副产品;液氮可作冷冻剂。
(2)氮气的工业制法:工业上从液态空气中,利用液态氮的沸点比液态氧的沸点低加以分离而制得氮气。
4. 氮的固定将空气中游离的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方法,统称为氮的固定。
氮的固定有三种途径:(1)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2)自然固氮:天空中打雷闪电时,N2转化为NO。
N2+02放电 2NO(3)工业固氮:在一定的条件下,N2和H2人工合成氨。
N2+3H22NH3(可逆反应)(二)氮的氧化物各种价态氮氧化物:(N2O)、(NO)、(N2O3)、(NO2、N2O4)、(N2O5),其中N2O3和N2O5分别是HNO2和HNO3的酸酐。
气态的氮氧化物几乎都是剧毒性物质,在太阳辐射下还会与碳氢化物反应形成光化学烟雾。
氮气知识点总结初中
氮气知识点总结初中氮气是大气的主要成分之一,可用于制造氮化合物:氮气可以用于制造氨。
氨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它可以用来制造化肥、合成纤维素和制造药品等。
在工业上,我们经常使用哈伯-博斯过程来制造氨。
这个过程是利用氮气和氢气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催化反应,生成氨气。
氮气也可以用于制造硝酸。
硝酸是一种常见的强酸,它可以用来制造肥料、炸药、染料和合成材料等。
在工业上,我们通常使用奥斯特瓦尔德过程来制造硝酸。
在这个过程中,氮气和氧气在高温和高压下会反应,生成一氧化氮,然后通过氧化和吸收二氧化氮、混合气体再加水制得硝酸。
氮气还可以用于制造尿素。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合物,它可以用作化肥和制成料界。
在工业上,我们通常使用合成尿素法来制造尿素。
在这个过程中,氨和二氧化碳在高温和高压下进行反应,生成碳酸氨,然后通过脱水反应制得尿素。
氮气的化学性质稳定,不易被其他物质反应。
在一定条件下,氮气可以与氧气反应,形成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这些氮的化合物在生活中有很多实用价值。
氮气在工业上的应用:氮气可以用于制备氮气氛。
由于氮气稳定性差,可以使用氮气气氛来保护金属、化学反应试剂和防逆反应。
这种方法还可用于产生无氧条件。
氮气可以用于冷冻。
由于液氮和液氮冷却机的使用温度范围广泛,可以用于低温冷却、超导技术和低温科学实验。
氮气可以用于加压。
氮气可以用来制造气体压缩机、压缩空气等。
还可用于推动汽车发动机,使汽车在高速度下保持稳定性,并且高温下面气气氛可以同时对汽车进行冷却。
氮气在医疗上的应用:氮气可以用于制备吸氧机。
在医疗上经常利用氮气制备吸氧机,用于治疗缺氧引起的疾病、风湿病、慢性气管炎和呼吸系统。
氮气可用于制备冷冻材料。
可以使用氮气来制备冷冻缓解疼痛的乐肌剂,是一种镇痛剂。
氮气在生活中的应用:氮气可以用于制备气体灭火器。
由于氮气稳定性好和不易燃烧,可以制备一氧化二氮灭火器。
氮气可用于食品加工。
氮气中所含的纯度可做食品包装箱;还可以用于保鲜奶制品,让牛奶在加工过程不易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氮气和氮氧化物
1. 氮气:无色无味、难溶于水的气体。
空气中体积分数78%是氮气。
常温下氮气很稳定,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因此,生产上常用氮气作保护气。
但这种稳定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如高温、放电等),也能跟某些物质(如氧气、氢气等)发生反应。
2. 固氮作用:游离态氮转变为化合态氮的方法。
自然固氮→闪电时,N2转化为NO
生物固氮→豆科作物根瘤菌将N2转化为化合态氮
工业固氮→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氨气
3、氮氧化物(NO和NO2):
相互转换
氮氧化物对环境的污染、危害及防治措施:
①酸型酸雨的产生及危害②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③破坏臭
氧层
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气体,常用碱液(NaOH溶液)吸收。
二、氮肥的生产和使用
1、氨的合成:
2、氨气的物理性质:
氨气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1g·L-1,比空气小。
氨易液化,液氨气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可作致冷剂。
氨易溶于水,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中大约可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的水溶液称氨水。
计算氨水的浓度时,溶质应为NH3。
3、氨的化学性质:
(1)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分子(NH3·H2O)。
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水。
氨水显弱碱性。
比较液氨与氨水:
(2)氨具有弱碱性,可以与酸(硫酸、硝酸、盐酸等)反应,生成铵盐。
(3)与氧气反应(具有还原性)
氨气在催化剂(如铂等)、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并放出热量。
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4、铵盐:由铵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盐。
①铵盐受热易分解:
②铵盐能与碱反应放出氨气:
▲铵态氮肥,要避免与碱性肥料混合施用。
三、硝酸:
1、硝酸的工业制法:氨催化氧化法
原理:
2、硝酸的物理性质:
纯硝酸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沸点较低(83℃),易挥发,在空气中遇水蒸气形成硝酸的小液滴而呈白雾状。
98%以上的浓硝酸称为“发烟硝酸”,69%的硝酸溶液称为浓HNO3。
浓HNO3由于HNO3分
解产生的NO2溶于硝酸中而一般呈黄色。
3、硝酸的化学性质:
(1)不稳定性
硝酸越浓越易分解,因此浓HNO3应存放在棕色试剂瓶中。
(2)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
(3)强氧化性:HNO3中的+5价N元素具有很强的氧化性。
钝化作用:常温下, 浓HNO3使Fe、Al钝化。
4、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和转化关系:
5、自然界中氮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