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重点名词解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胞通讯(cell communication)(p156)
一个信号产生细胞发出的信息通过介质传递到另一个细胞并与靶细胞相应的受体相互作用,然后通过细胞信号转导产生靶细胞内一系列生理生化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是细胞通讯的基本概念, 强调信号的接收与接收后信号转换的方式(途径)和结果, 包括配体与受体结合、第二信使的产生及其后的级联反应等, 即信号的识别、转移与转换。
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强调信号的接受与放大
③信号分子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结合并激活受体;
④活化受体启动靶细胞内一种或多种信号转导途径;
⑤细胞内信号作用于效应分子,进行逐步放大的级联反应,引起效应。
⑥信号的解除,细胞反应终止。
受体(receptor)(p158)
一种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结合某种配体(信号分子)的大分子,多为糖蛋白,至少包括两个功能区域:配体结合区域和产生效应的区域。
根据存在部位分为:
①细胞内受体(intercellular receptor)
离子通道耦联受体
②细胞表面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GPCR)
(cell-surface receptor) 酶联受体
G蛋白
G蛋白是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中起着重要作用的三聚体GTP结合调节蛋白的简称,位于质膜胞浆一侧,由α,β,γ三个不同亚基组成。
细胞质膜: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组成的生物膜
生物膜(biomembrane):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质膜统称为生物膜
单位膜(unit membrane)
生物膜内外两侧为电子密度高的暗线,约为2nm,中间位电子密度低的明线,约为3.5nm,总厚度为7.5 nm,这种“暗-明-暗”的结构。
流动镶嵌模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是一种生物膜结构的模型,它认为生物膜是磷脂以疏水作用形成的双分子层为骨架,磷脂分子是流动性的,可以发生侧移、翻转等。蛋白质分子镶嵌于双分子层的骨架中,可能全部埋藏或者部分埋藏,埋藏的部分是疏水的,同样,蛋白质分子也可以在膜上自由移动。因此称为流动镶嵌模型。
膜脂
存在于质膜及细胞内膜的脂质。主要是甘油磷脂、固醇和少量的鞘脂。膜蛋白则镶嵌在膜脂中。所有的膜脂(membrane lipids)都具有双亲媒性(amphipathic),即这些分子都有
一个亲水末端(极性端)和一个疏水末端(非极性端)。这种性质使生物膜具有屏障作用,大多数水溶性物质不能自由通过,只允许亲脂性物质通过。
内在膜蛋白(又称integral protein 整合蛋白)、跨膜蛋白(transmembrane protein) 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
受体病(receptor disease)
细胞膜受体数量的增减和结构的缺陷以及其特异性、结合力等出现异常引起的疾病
细胞质基质
在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除去可分辨的细胞器以外的胶状物质,占据细胞膜内、细胞核外的细胞空间,称为细胞质基质
内膜系统(p112)
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单层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
N-连接糖基化( N- linked glycosylation)
在ER和Golgi中,由酶催化将寡糖链连接到蛋白质天冬酰胺氮原子上的糖基化形式。
直接结合的糖是
O-连接糖基化( O- linked glycosylation)
在高尔基体中,糖基化发生在靶蛋白丝氨酸、苏氨酸、羟赖氨酸、羟脯氨酸残基上。
直接结合的糖是
分子“伴侣” (molecular chaperones )
细胞中的某些蛋白质分子可以识别正在合成的多肽或部分折叠的多肽并与多肽的某些部位相结合,从而帮助这些多肽转运、折叠或装配,这一类分子本身并不参与最终产物的形成。如Bip是属于Hsp70的分子伴侣。
M6P (甘露糖-6-磷酸)分选途径
1、M6P分选信号的形成
①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酶:顺面膜囊中,使甘露糖残基磷酸化
②磷酸葡糖苷酶:在中间膜囊中,去掉GlcNAc,暴露磷酸基团,形成M6P标志。
溶酶体储积症(lysosomal storage diseases) (P135)
为先天性溶酶体病,都是由于先天性缺乏某种溶酶体酶以致相应底物不能被消化,这些物质储积在溶酶体内,造成代谢障碍,是一种代谢性疾病
I细胞病
由于N-乙酰葡糖胺磷酸转移酶单基因的缺损,不能形成M6P信号,致使异常转运不能进入溶酶体而分泌进入血液,结果底物在溶酶体内蓄积形成很大的包含体
信号肽(signal peptide)
位于新合成肽链的N端,一般16~30个氨基酸残基,含有6-15个连续排列的带正电荷的非极性氨基酸,由于信号肽又是引导肽链进入内质网腔的一段序列,又称开始转移序列(start transfer sequence);
共翻译转运(co-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 (p139)
分泌蛋白在信号肽引导下边翻译边跨膜转运的过程。
后翻译转运(post-translational translocation)(p140)
蛋白质在细胞质基质合成以后在导肽的指导下转运到线粒体、叶绿体和过氧化物酶体的过程。
参见后半部分整理
染色质的概念(常染色质和异染色质,结构异染色质和兼性异染色质)
基因组和C值矛盾
细胞周期调控的基本概念:
(PCC MPF 细胞周期蛋白cyclin CDK CKI 泛素-蛋白水解酶复合物系统)
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1、双信使系统:胞外信号分子与细胞表面G蛋白偶联的受体结合后,激活质膜上的磷脂酶C(PLC),使质膜上的二磷酸磷脂酰肌醇分解成三磷酸肌醇(IP3)和二酰基甘油(DG)两个第二信使,将胞外信号转导为胞内信号,两个第二信使分别激动两个信号传递途径即IP3—Ca+和DG—PKC途径,实现对胞外信号的应答,因此将这一信号系统称为“双信使系统”。
2、ABC超家族(ABC superfamily)ABC超家族是一类ATP驱动的膜转运蛋白,利用ATP 水解释放的能量将多肽及多种小分子物质进行跨膜转运。
3、第二信使:第一信使分子(激素或其他配体)与细胞表面受体结合后,在细胞内产生或释放到细胞内的小分子物质,如cAMP, IP3, Ca2+等,有助于信号向胞内进行传递。
4、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 胞信号转导过程中,通过结合GTP与水解GTP,或者通过蛋白质磷酸化与去磷酸化而开启或关闭蛋白质的活性。
5、细胞骨架(cytokeleton)由微管、微丝和中间丝组成的蛋白网络结构,具有为细胞提供结构支架、维持细胞形态、负责细胞内物质和细胞器转运和细胞运动等功能。
6、细胞周期(cell cycle)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之间的有序过程。
7、脂筏(lipid raft)生物膜上富含(神经)鞘脂和胆固醇的微小区域,与生物膜某些功能的发挥有关。
8.成熟促进因子(MPF):是一种在G2期形成,能促进M期启动的调控因子,MPF为一种蛋白激酶,能使组蛋白H1上与有丝分裂有关的特殊位点磷酸化,促进有丝分裂的启动及染色质的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