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白的悠远意境——从贵州蜡染中理解色彩
试析贵州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
试析贵州蜡染艺术的审美特征贵州蜡染艺术是中国传统手工艺术中的一种,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
在蜡染工艺中,手工迭染、挖花、刻花、串珠、刺绣等技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特征。
首先,贵州蜡染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
贵州地处西南山区,少数民族聚居,其文化具有极强的独特性和民族色彩。
在蜡染艺术中,设计、颜色、图案等都强烈体现了贵州民族文化特色,如刺绣图案中常见的龙凤、云纹、蝴蝶,以及布匹中常见的自然风景和生活场景。
这些元素的运用无不体现了贵州民族艺术的独特魅力。
其次,贵州蜡染艺术注重色彩的搭配与配合。
贵州蜡染中所用的染料是自然的植物染料,包括蓝靛、茜草、槟榔、木马等等,染色技法采用的是分层染色法,使得颜色一层层递进,色彩的变化色调移步于中。
在配色上,贵州蜡染艺术形成了各种紫色、红色、绿色、黄色、白色等深浅不一的色彩搭配,使得布匹具有更加鲜明的色彩对比度以及比较强的立体感,营造出一种充满生命力和活力的视觉效果。
第三,贵州蜡染艺术的图案设计独具匠心。
贵州人的生活非常朴素和自然,因此,蜡染图案中也体现了这份质朴的特点。
贵州蜡染图案常常以自然风景、动植物、人物日常生活为主题,未雨绸缪、生生不息、岁岁平安、祥云瑞气等意象形象地表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美好向往和祈愿。
最后,贵州蜡染艺术的工艺装饰繁多。
在蜡染艺术生产过程中,挖花、刻花、串珠、刺绣等技法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装饰上,艺术家常常通过不同的工艺来增加作品的美感和立体感,使得作品更为精美细致,并且具有更强的视觉冲击力。
综上所述,贵州蜡染艺术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注重色彩搭配,图案独具匠心,工艺装饰繁多等特征。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贵州蜡染艺术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并成为文化纽带,将世间美好的情感和精神传承至今。
安顺蜡染,苗族人的一抹蓝
安顺蜡染,苗族人的一抹蓝小亚一把蜡刀、一口大缸、一碟熔蜡、一块织布。
在我眼中,安顺是蓝靛(音同殿)色的。
安顺是贵州省的中西部城市,也是苗族人的聚集地,被称为“蜡染之乡”。
我还未踏进苗族人的染坊,远远就望见一段段随风飘展的布匹,颜色介于蓝和紫之间,却比蓝紫色更为厚重。
苗族妇人刚从染缸里捞起织布,坐在石头上歇息。
连着几天下雨,这天始放晴,石头还湿漉漉的,但妇人的裤子没被浸透,上边的图饰也鲜亮未褪。
她们穿着的,正是经由蜡染制成的衣服。
安顺之所以是蓝靛色的,全因此处温暖湿润,一年四季均温20摄氏度,孕育了蓝靛这一植物。
蓝靛的种子极其细小,却是苗族人的宝物。
每年3月,苗族人上山采摘蓝靛种子,5月搭棚育秧,7、8月间移栽,置于芋头地或箐沟边等土质潮湿之地。
不久后,蓝靛株长到二三尺,叶秆萃绿,气味芳香,苗族人便将其采割浸泡,制成染料。
贵州安顺古村寨,形成于明初。
由蠟染制作而成的布扇和衣服。
左:贵州的一位妇女正在打理由蜡染制成的布。
右:用铜制蜡刀绘花纹。
制作染料只是蜡染工艺的诸多步骤之一,苗族人还要搅、绘、煮、染,十分繁琐。
在外人看来,调制染缸无非是搅动几下,但苗族人可大有讲究。
一次,我见到一位苗族老太太往染缸里倒了半瓶白醋,甚是疑惑,老太太笑着解惑:“白醋能帮助蓝靛染料着色,否则蜡染易败色。
”说完就拾起长长的竹竿,呈顺时针方向缓缓搅动,一下、两下、三下……染缸里的水逐渐旋转起来。
她的目光一直落在漩涡上,专注至极。
那一刻,我对蜡染有了新的理解,回家后翻查史料,才知安顺的蜡染在秦汉时期便出现了,隋唐时期兴盛起来。
到了宋朝,随着经济发展,织布技术也大为进步,布匹成本大幅降低,蜡染得以推广至多个地区。
苗族、布依族等少数民族将此工艺代代相传。
及至当代,蜡染制作工艺繁复讲究,并且蕴含西南少数民族的生活智慧,2006年,它被评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调制染料之后,要用蜡刀在白布上绘出精致花纹,然后把布投入染缸中着色几天,再放入沸水中煮,以去掉蜡印,制作出蓝底白花或白底蓝花的织布。
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 心得体会
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造型特征心得体会蜡染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的传统手工印染艺术,它以丰富的文化内涵、优美的纹样,在民间技艺中别具一格。
贵州安顺是我国著名的“蜡染之乡”,本文将以该地苗族蜡染的纹样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纹样题材的梳理,归纳、总结其纹样造型特征。
蜡染即“蜡防染色”,古代被称为“蜡缬”,它与“扎染”“夹染”一同被称为中国古代三大防染技艺。
蜡染艺术的历史从古延续至今,早在秦朝以前,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就已经熟练地掌握了蜡染工艺,东汉时达到了一个相当成熟的状态,唐代便开始十分盛行。
由此可以看出,蜡染是一种沉淀并累积了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古老技艺。
贵州安顺的苗族妇女从小就开始向前辈学习蜡染,其作品不仅包含了较高的物质文化价值,而且具有十分丰富的精神文化底蕴,是苗族人民智慧的表达和经验累积的成果。
一、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简介安顺自古以来就被称为“滇之喉”“黔之腹”,更有“蜡染之乡”的佳誉,是蜡染艺术的汇聚之地,这一独特的民间工艺在这块神奇而富饶的土地上延续了千年而独占鳌头。
1987年,在安顺市平坝县桃花村苗族刘姓的一座墓穴中,人们初次挖出了宋代彩色蜡染褶裙,纹样为“鹭丝鸟纹”,款式与现在的苗族褶裙并无太大区别。
北京故宫博物院至今还有一幅清代安顺市郊苗族蜡染背扇扇面。
1992 年,安顺举办了第一届蜡染艺术节,成功吸引了许多来自海内外的宾客,从此蜡染艺术开始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二、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的纹样题材贵州安顺苗族蜡染纹样所用题材主要分为自然题材与几何题材两大类,其中自然题材又可细分为植物题材和动物题材。
(一)植物題材安顺苗族蜡染纹样植物题材主要有马掌纹、鸡冠花、银钩花、葵花、蒲扇花、鱼形花等。
这些植物题材展现出苗族妇女对大自然的认识,她们在创造一个纹样的形态时并不会受到真实事物的约束,而是灵活地运用抽象、概括的手法,夸张地表达出所绘植物的造型特征。
(二)动物题材安顺苗族蜡染纹样动物题材主要以蝴蝶纹、鸟纹、鱼纹为主,同时还有凤纹、龙纹、蝙蝠纹、泥鳅纹等。
织金蜡染介绍
织金蜡染介绍织金蜡染哇,那可真是一种超级迷人的传统手工艺呢!织金蜡染是贵州织金地区特有的民间印染工艺。
它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就像一颗璀璨的明珠,在岁月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织金蜡染的制作过程特别有趣呢。
一般都是先在白布上用铜刀蘸上加热的蜡液作画。
这个作画的过程就像是一场独特的艺术创作之旅。
画师们凭借着自己的想象和对生活的感悟,在白布上勾勒出各种各样的图案。
这些图案可丰富啦,有灵动的花鸟鱼虫,那鸟儿仿佛要从布上飞出来,鱼儿就像在水里欢快游动一样;还有富有民族特色的几何图案,这些几何图案看似简单,却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们组合在一起,充满了神秘的美感。
绘制好图案之后呢,就要进行染色啦。
织金蜡染使用的染料大多是天然的植物染料,这种染料染出的颜色特别自然、古朴,就像是把大自然的色彩直接搬到了布上。
在染色的过程中,由于有蜡的保护,绘制图案的部分不会被染上颜色,这样就形成了蓝白相间的独特效果。
染好色之后把布上的蜡去掉,哇,一幅精美的蜡染作品就呈现在眼前啦。
织金蜡染的艺术风格独特极了。
它既有着粗犷豪放的一面,又不失细腻婉约之处。
从远处看,那些大面积的色块和鲜明的图案轮廓,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可是走近仔细看呢,又能发现图案中的每一个线条、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精致。
这种独特的艺术风格也反映了织金地区人民的性格特点,热情而又细腻。
而且呀,织金蜡染可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手工艺,它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呢。
这些图案往往都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比如有的图案是对祖先的崇敬,有的图案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每一幅蜡染作品都像是一本会说话的史书,无声地讲述着织金地区的故事。
在现代社会,织金蜡染也没有被遗忘哦。
它逐渐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
有很多的艺术家对织金蜡染进行创新,把传统的蜡染图案运用到现代的服饰、装饰品等上面。
这样既保留了传统蜡染的韵味,又让它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
同时呢,也有不少的织金当地居民还在传承着这门手艺,他们坚守着这一份古老的技艺,让织金蜡染得以继续传承和发展。
贵州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解析
贵州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解析The Analysis on Guizhou Batik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Abstract:Batik dyeing has a long history in Guizhou Province.It is an art treasure that integrates traditional culture with folk art and one of China’s importan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s.Its beautiful patterns and rich cultural connotation become an independent school in folk art.Analyzing its art style characteristics and its cultural connotation contributes to the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batik technique and content.Key words:Guizhou batik;style;cultural connotation 蜡染又称“蜡缬”,是一种古老的以蜡为防染材料的手工印染技艺。
“缬”是以辅染物辅助印染过程而染出的织物,“缬”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代丝绸印染技术的重大进步。
从考古发现可知,西南地区尤其是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最早出现蜡染的地区,蜡染工艺世代相传,流行甚广,是当地妇女最具传统性的生产活动和艺术创作。
如今贵州、广西、云南、四川等地的少数民族依然保持着原生态的蜡染制作方法和使用习俗,有着鲜明的地域风格特点。
本文试以贵州蜡染为例,分析贵州不同地区主要的蜡染风格特点及其文化内涵,以期有助于传统蜡染技术和内涵的传承与发展。
浅谈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
浅谈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贵州是一个地处中国西南的多民族省份,这里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在贵州民间传统手工艺中,蜡染艺术独具特色,是贵州省一项非常受欢迎的传统艺术形式。
蜡染是一种在织物表面使用蜡和染料进行着色的技艺,通过在布料上涂抹蜡,然后进行染色,最后融化蜡将染料固定在布上,最终得到美丽的图案和色彩。
下面我们就来浅谈一下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
贵州蜡染艺术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时期,当时就有蜡染的技艺流传。
贵州的蜡染技艺在明清时期开始逐渐发展壮大,各民族群体之间的文化融合使得蜡染工艺越发繁荣。
在贵州的许多少数民族群体中,蜡染工艺被作为重要的工艺传统存在,并传承至今。
贵州蜡染艺术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图案独特多样。
贵州蜡染的图案主要受少数民族的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影响,有些图案源自当地的山水风景,有些则来自他们的传统神话故事。
这些图案通过蜡染工艺在布料上形成,呈现出独特的艺术风格。
色彩鲜艳丰富。
贵州蜡染工艺所用的染料主要来自于当地植物,这些植物提取的染料色泽饱满,鲜艳耐久。
贵州蜡染工艺通过对不同色彩的运用,使得作品色泽丰富多样,充满了生机和活力。
手工技艺精湛。
蜡染工艺需要制作蜡染图案的蜡、染料、布料及一系列的工具,包括蜂蜡、熟石灰、雄黄、蓝靛等原料。
通过在布料上反复使用蜡和染料的工序,制作出各种精美的蜡染图案。
蜡染工艺需要工匠们的耐心和技巧,经过数日甚至数月的精心制作,才能完成一件艺术品。
传承保护不断进行。
贵州省对蜡染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非常重视。
政府投入大量资源支持蜡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同时通过设立蜡染作坊和培训班,进行技艺的传承和推广。
还通过大力宣传和推介贵州的蜡染工艺,吸引更多人了解和关注这一传统手工艺。
也加入了创新元素,将蜡染工艺与现代时尚相结合,开发出不同风格的产品,拓展了蜡染艺术的市场,使其得到更好的保护和传承。
随着时代的发展,贵州蜡染工艺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手工制作方式,而是与现代科技进行了结合,采用更加便捷高效的生产工艺,以迎合市场的需求。
蜡笔生花 靛染五彩
蜡笔生花靛染五彩——贵州蜡染艺术赏析贵州是个神奇而美丽的地方,那里居住着17个少数民族,有苗族、瑶族、布依族、侗族、水族、彝族等,他们世代繁衍生息于斯,创造了斑斓多彩的民族艺术瑰宝,尤以刺绣、蜡染、银饰闻名于世,堪称贵州“三宝”。
贵州“三宝”之一的蜡染,古称“点蜡幔”,亦称“阑干斑布”。
《贵州通志》记载:“用蜡绘花于布而染之,既去蜡,则花纹如绘。
”蜡染产生于秦汉,盛于隋唐,到了宋代,随着木版刻花、印染等工艺的出现,这种耗时费力的蜡染工艺在中原一带逐渐消失,却在山高路远、交通闭塞的贵州得以延续。
数千年来,贵州民族蜡染以顽强的生命力、古老的传统技艺、神秘的原始纹样和深邃的民族文化内涵,在各族劳动妇女中世代传承,长盛不衰,贵州因此而成为闻名遐迩的“蜡染之乡”。
贵州蜡染分布广泛,大部分的市、自治州、县都有蜡染制作,安顺、丹寨、黄平、榕江、织金、镇宁、贵定、龙里、开阳、纳雍、六枝和黔西等地都是著名的蜡染产地。
世居那里的苗族、布依族、瑶族、侗族等民族继承了先民们创造的蜡染技术,其中苗族的蜡染艺术成就最高。
关于蜡染的起源,各民族有着不同的传说。
黔东南苗族流传着一首古老的《蜡染歌》:说的是很久很久以前,天常常塌下来,一位叫娃爽的姑娘赶制撑天伞。
梨花落在布上,蜜蜂飞来采蜜,于是蜜蜡留下了美丽的花纹,蓝草染蓝了白布。
娃爽赶忙去漂洗,太阳公公又帮她将蜡晒化,蓝底白花出现了。
于是,蓝底变为青天,白花变为日月星辰,撑天伞将天稳稳撑住。
娃爽将这一技艺传授给其他姑娘,蜡染便在人间流传下来。
位于贵州中部的安顺、镇宁一带,居住着苗族、布依族,她们的蜡染各具特色。
安顺苗族喜在袖边、襟边、背扇、被面上装饰蜡染纹样,以背扇最为精美。
其特点是染彩和点子。
背扇的传统纹样有太阳纹、鱼纹、蝶纹、花鸟纹、马掌纹等。
值得一提的是,安顺苗族蜡染除了蓝白相间外,彩色蜡染是其最显著的特色。
古老的传统方法中红色用杨梅汁,黄色用黄栀子碾碎泡水,当这两色与蓝靛相融,即形成草绿和赭石等色调。
浅谈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
浅谈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贵州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和传统技艺。
在贵州,蜡染艺术是一种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它源远流长,传统技艺精湛,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本文将浅谈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探讨其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传承与发展。
一、蜡染的历史渊源蜡染艺术起源于中国西南地区,贵州作为蜡染艺术的发源地之一,保留了丰富的传统技艺和文化遗产。
蜡染源于古代织布工艺,它最早出现在唐朝时期,当时的蜡染是用来生产皇家服饰的。
在宋、元时期,蜡染技艺逐渐传入民间。
到了明、清时期,蜡染技艺更加成熟,成为了民间织布加工中的一种常用工艺。
通过蜡染,可以制作出具有独特纹样和图案的布料,极受民间人们的喜爱,成为了当时的时尚之一。
贵州的蜡染艺术在清末民初时期,达到了一个高峰期。
当时的蜡染工艺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不但制作出了许多绝美的蜡染布料,还应用到了服饰、饰品和家居用品等方面。
蜡染的传统技艺丰富了贵州的文化底蕴,成为了贵州地方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二、蜡染的制作工艺蜡染是一种以蜡为媒介,通过对织物进行染色的方法。
蜡染的制作工艺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经过一系列的步骤,包括设计图案、制作蜡纸、蜡染、脱蜡、晾晒、定色等。
在一张干净的布上,设计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和纹样,然后用蜡纸把这些图案勾勒出来,接着进行染色。
在染色的时候,蜡部分阻挡住了染料,形成了蜡与布料间的防护隔离,而布料的其他部分被染上了颜色。
之后,将布料浸泡在热水中,使蜡脱离开来,晾晒后进行定型,最后就做成了蜡染布料。
蜡染的制作工艺需要熟练的手艺和精湛的技艺,蜡纸的处理、蜡的倒熔、染料的控制等都需要高超的技术水平。
蜡染工匠在生产实践中总结出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秘诀,使得蜡染工艺更加纯熟和完美。
三、蜡染的艺术特点蜡染是一种独特的传统工艺,具有鲜明的艺术特点和独特的审美价值。
蜡染布料的图案和花纹多样化,可以绘制出各种各样的图案,如花鸟鱼虫、山水人物、传统纹饰等等,这些丰富的图案是蜡染艺术的精髓和灵魂。
用现代装饰语言解读贵州苗族蜡染图案的审美内涵
贵州苗族蜡染作为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保护和传承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政府和社会各界应该加大对这种传统技艺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它的认识和了 解。同时,应该加大对蜡染技艺传承人的扶持力度,通过培训、资金支持等方式, 帮助他们传承和发展这种传统技艺。
2、创新性设计研究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贵州苗族蜡染,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性设计研究。通过 引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结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和生活方式,对传统的蜡 染图案和色彩进行重新设计,使这种传统技艺更加符合现代人的需求。同时,应 该注重将贵州苗族蜡染与其他文化艺术形式的结合,如与刺绣、剪纸等艺术形式 相结合,创造出更多样化的艺术形式。
2、家居用品
苗族蜡染图案不仅可以在室内装饰中使用,还可以应用在家居用品中。例如 在抱枕、床单、窗帘等纺织品上使用苗族蜡染图案,可以营造出舒适自然的家居 氛围。此外,在餐具、茶具等陶瓷制品上使用苗族蜡染图案,也可以使家居用品 更加精致美观。
3、商业空间
苗族蜡染图案也可以应用在商业空间中。例如在餐厅、咖啡厅、酒店等场所 中使用苗族蜡染图案作为墙面装饰、地面拼花或灯具装饰等,可以营造出独特的 商业氛围,吸引顾客的注意力。此外,在商业展览、会议等活动场所中使用苗族 蜡染图案作为背景墙、宣传海报等的设计元素,也可以提高活动的文化内涵和特 色。
四、结论
贵州苗族蜡染作为一种独特的传统技艺,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在装饰织物中运用这种传统技艺,不仅可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还 可以传承和发扬这种文化遗产。通过将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相结合、拓展应用领 域等措施,可以推动贵州苗族蜡染的创新性运用和研究工作的发展。我们应该重 视这种传统技艺的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强对创新性设计的研究和应用,使贵州苗 族蜡染在装饰织物等领域焕发出新的光彩。
贵州布依族蜡染图案的审美与解析
天工|2021年第11期[摘 要]蜡染是一种民间手工印染艺术,主要基于少数民族浓厚的文化底蕴以及丰富的经验技术,蜡染图案极具美学价值。
布依族蜡染是布依族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民族元素和独特的审美趣味。
从材料、色彩与纹样等蜡染图案美感的表现形式进行阐述,分析了贵州布依族蜡染图案的色彩特点、构图特点及文化内涵,为弘扬与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分析。
[关键词]贵州;布依族;蜡染图案;图案审美;美感[中图分类号]J523.2 [文章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1)11-0074-02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刘洋溢.贵州布依族蜡染图案的审美与解析[J].天工,2021(11):74-75.贵州布依族蜡染图案的审美与解析刘洋溢 湖南女子学院作者简介:刘洋溢(1986.06—),女,汉族,湖南益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服饰图案设计。
一、贵州布依族蜡染图案的美感(一)材料材料的选用对布依族蜡染工艺有重要的影响,也是展现蜡染图案美感的基础。
材料主要包括布料、蜡质和染料三大类,不同的材料所呈现出来的图案也有所不同。
布料主要是土棉布和机织布两种,棉布在蜡染花布中使用较多,其比机织布更容易点蜡和染色,制成品的舒适度也比机织布的更好。
不过机织布也具有耐磨、适用的特点,若不是用在衣物上的制品或是工艺品,也会使用机织布。
两种布料的制作和处理方式基本相同,都含有浆料等杂质,也都需经过洗练[1]。
蜡质也分为两种,即蜂蜡和石蜡。
蜂蜡能画出细长平均的线条纹理,但价格比较高,布依族妇女便开始对价格低廉的石蜡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石蜡的黏性较小,涂在布料上容易出现裂纹,大量的裂纹会破坏蜡染布料的美感,少量的裂纹却具有唯美的效果,也就是“冰纹”。
经过不断的尝试,发现将蜂蜡和石蜡按照一定比例混合便能调配出绘画效果更佳的蜡。
布依族妇女通过调整比例得到不同样式的图案。
蜡染染料以蓝靛为主,根据蓝靛用量的多少来使染出的布料呈现出不同的图案。
贵州苗族蜡染的美学元素探析
370文|杨薇薇 颜春燕贵州苗族蜡染的美学元素探析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日常装饰受到越来越多人喜爱,作为我国传统行业的贵州苗族的蜡染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样式的蜡染设计手段已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的需求。
只有不断提高苗族蜡染的技术,探究贵州苗族蜡染的美学元素,重扬贵州苗族的辉煌与成就,改善现有的贵州苗族蜡染状况,扩展苗族蜡染的认知度,保证蜡染质量,从蜡染的美学元素进行分析,创新蜡染的涵义和文化,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
关键词:贵州苗族;蜡染;美学元素传统文化是人民生活遗留下来的瑰宝,是人类社会成长进步过程中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多年来文化的积淀与成果,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蜡染是我国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存在的传统行业,是我国苗族的代表产业之一。
我国的蜡染工艺技术长期以来比较安全可靠,再加上人工成本低,一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但由于这项技术的实施比较复杂且图腾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所以只有贵州和湖南地区的部分苗族仍然存留着这个传统的技艺。
但是在其发展的过程中,在学习祖辈给我们传留下来的工艺方法和思想涵养的基础上,我们需要及时结合现代的科学技术和潮流思想,从文化观念、审美眼光和制作材料以及附加功能上审时度势。
本文将从蜡染的美学元素上进行分析,借鉴历史经验,总结教训,对蜡染进行深层次地再设计,让我国贵州苗族的蜡染技术能够重现历史的成就,跟上时代的步伐,充分展现蜡染的实际意义,使我国的蜡染成为我国国民生活与工作领域中不可缺少的装饰品。
一、从美学看蜡染的艺术特点在我国历史传流下来的蜡染制造工艺以及进行修饰的方法有很多,造型的设计样式也十分丰富,这对于我国蜡染产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章基于此,我们将从蜡染的色彩、造型设计与制作工艺为出发点来阐述蜡染中的美学元素,促使我国蜡染艺术在发展的过程不断地吐旧纳新,将新兴的技术与传统的方法相结合,提升蜡染在我国的知名度,培养我国蜡染的核心竞争力,让我国的传统工艺再现辉煌。
蓝底白花的乡土风情——贵州蜡染
贵 州 蜡 染
西南堂 区布依族 的扎 染 等 ’ 其色调之 调和 , 图案 之精美 , 令
人惊羡不 已。这些各 具特 色的工艺 , 或许 就是 中国古代 印
染 工 艺发 展 历 史 中不 同 时期 特 征 的 遗 留 。
作 为一种生活方式 的“ 艺术 ” 贵州 民间蜡 染是贵州少 ,
数 民族 民俗 文 化 活 动 中 不 可 缺 少 的 重 要 内容 , 管 是 节 日 不 住 房 的装 饰 还 是 婚 丧 嫁 娶 人 生 仪 礼 , 不 管 是 民 间 宗 教 信 也 仰 祭 祖 敬 神还 是 服 饰 佩 带 织 绣 花 样 , 式 各 样 的 蜡 染 工 艺 各
・
贵 州风 情 ・
新 课 j 学 2 0. 1 } l导 01 1
蓝 底 白花 的 乡 土 风 情
张 婷
贵 州 蜡 染 , 被 称 作 “ 州 蜡 亦 贵
它 以 优 美 的 纹 样 、 雅 的色 调 、 素 的 区域 性 和 丰 富 的 文 化 内 涵 , 在 民间 艺术 中独 树 一 帜 。
化 内 涵 四个 方 面 。
杨 梅 汁等 直 接 填 红 , 用 稻 草 或
2作诠释 .
3 略 .
作 比较
举 例 子
锅 烟 煮染 等 。③ 而 有 的工 艺
交 湛 , 黄平 、 顺 等 地 区 的 精 如 安 苗族 彩 色 蜡 染 , 南 、 黔 黔
.
地 区 间的 经 济 发 展 亦 不 平 衡 ,
}界 影 响 的 程 度 也 有 差 异 , 使 族 民间 传 统 印 染工 艺 形 成 较
夏域 性 , 不 同
勾 始 的工 艺 形 态 , 用 动 物 原 如
浅谈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
浅谈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摘要】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源远流长,传承千年。
历史渊源悠久,技艺精湛,蜡染图案独具特色,多以自然风物和民俗图案为主。
在当代,蜡染艺术逐渐走向世界舞台,展现出新的发展趋势。
蜡染对当地文化的影响深远,为当地民众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独特的价值已经被认可,并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欣赏。
未来,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值得我们去继续传承和弘扬。
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不仅是一种工艺技术,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使命,值得我们去珍视和发扬。
【关键词】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历史渊源、工艺技术、图案特点、当代发展、文化影响、价值、发展前景、总结。
1. 引言1.1 介绍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是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手工艺,凝结着当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艺术追求。
蜡染技艺已在贵州地区延续数百年,成为贵州独具特色的文化遗产之一。
蜡染艺术的独特之处在于其独特的染色工艺和富有民族特色的图案设计,体现了贵州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
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通过在布料上涂抹蜡,再进行染色和烧蜡的过程,最终呈现出绚丽多彩的图案和色彩。
这种独特的染色技术使得蜡染作品富有质感和层次感,同时也增加了作品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
蜡染图案多以自然界的花草鸟兽等元素为主题,寓意着丰收、幸福和吉祥之意,体现出贵州人民的生活态度和文化情感。
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文化机构的重视和支持,同时也受到了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和热爱。
蜡染艺术在当代得到了创新和融合,走向国际舞台,为贵州传统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做出了积极贡献。
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不仅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珍贵遗产,值得我们倍加珍惜和传承。
2. 正文2.1 历史渊源贵州民间传统蜡染艺术起源于古代贵州地区的少数民族,距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贵州地区的蜡染技术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便已有人们开始探索利用蜡涂抹在布料上的方法进行染色。
浅论安顺平坝桃花村苗族蜡染纹样的传承及审美意义
浅论安顺平坝桃花村苗族蜡染纹样的传承及审美意义安顺平坝桃花村位于贵州省安顺市,是苗族聚居的地方。
这里的苗族人民以其独特的服饰、手工艺品而闻名于世。
蜡染是其重要的手工艺之一,而蜡染纹样则是其中的精髓。
这些纹样不仅体现了苗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更蕴含着丰富的审美意义。
本文将从传承和审美意义两个方面来浅论安顺平坝桃花村苗族蜡染纹样的价值。
一、传承安顺平坝桃花村的蜡染纹样传承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苗族古老的文化传统。
苗族人民将蜡染技艺代代相传,因地制宜,不断创新,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纹样艺术。
在这个过程中,纹样的传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蜡染纹样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苗族文化的载体和传统的延续。
在平坝桃花村,这些古老的纹样每天都在苗族人民的手中得以传承,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文化符号。
蜡染纹样的传承还体现在技艺的传授上。
在安顺平坝桃花村,年长的苗族手艺人将自己的技艺传授给年轻一代,他们将自己蕴含多年积淀的经验和技巧传承下来,使蜡染纹样的传统艺术得以延续。
这种传承不仅仅是技术上的传授,更是对苗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
通过学习蜡染纹样的传统技艺,年轻一代人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苗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传承和弘扬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
二、审美意义蜡染纹样作为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审美意义不容忽视。
蜡染纹样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具有极高的审美价值。
苗族人民根植于山川大地,他们将美好的愿望和对生活的热爱融入到蜡染纹样之中。
这些纹样以自然界的花草树木、神话传说等为题材,展现了苗族人民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生活的热爱,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蜡染纹样所具有的独特美学价值也是其审美意义的重要体现。
苗族蜡染纹样以其线条流畅、图案精美、色彩艳丽、构图对称等特点,展现出了高超的艺术功底和审美品味。
这些纹样在细节上体现出了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态度,形成了独具魅力的艺术语言,成为了苗族文化的一大亮点。
安顺平坝桃花村苗族蜡染纹样的传承及审美意义深刻而丰富。
浅析贵州苗族民间蜡染图案的审美特征
特征 贵 州苗
蜡染 图案是 苗
们 的 凝 结 ,是
的 表 达 ,具
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及
的
价
值 。蜡染图案 独 具 特 点 ,主要取
自 然 界 的 花 、鸟 、虫 、鱼 等 物 ,不 是 最 常 见 的 龙 纹 、鱼 、漩 涡 纹 、
枫 、蝴 ,还是变化了的鱼龙合
、
身 等 ,都 充 满 了 苗 族 A
自然、希 望 生 活 美 满 的 文 化 心 理 ,
在的
,虽然苗
蜡染图
案已经由原来具有精神寄托的 性
文化内 化为欣赏的艺
形式,
但人们依然可以从
的思纬
这种传统的文化艺术品的精 质 ,
给人精神上的 和愉悦。当它作为
一种新的艺术元
我们 生活
中 ,就展现了新的文化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锦华.苗族民间美术研究[M].贵 阳 :贵 州 民 族 出 版 社 ,2007. [2] 杨晓辉.贵州民间美术传承与发 展 [ M].贵 阳 :贵州人民出版社,2006 #
染 去 蜡 ,布面就呈 蓝底白花或白底
蓝花的多种图案。随着 社 会 的 发 展 ,由
制作
取得和工艺的复杂性,
以 后 逐 步 被 成 本 低 、工 艺 相 对 简 单 的
蓝 印 花 布 所 取 代 。蜡 染 在 中 原 地 区 逐
渐衰落,而 在 南 的 少 数
区的人
却
自己祖辈 来 的 手 工 艺 ,
相传, 不衰。 二、 贵州苗族民间蜡染图案的审美
g © 艺 朮 鉴 YISHUJIEJIAN ■ ■
浅 析贵州苗族 民间蜡染 图案 的审美特征
■安传翠/ 贵州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摘 要 :蜡 染 是 我 国 一 种 古 老 的 民 间 传 统 印 染 工 艺 ,而 苗 族 蜡 染 是 中 国 民 间 艺 术 的 典 型 代 表 ,表 现 了 苗 族 人 民 的 生 产 生活和精神观念。苗族蜡染的图案造 型既是美的艺 造 ,又 苗 族 历 史 的 记 录 ,反映了苗族人民的民族性格和审 美情趣。贵 州 苗 族 民 间 蜡 染 图 案 的 研 究要从其悠久的苗族历史文化背景出 发 ,结 合 民 间 蜡 染 实 物 上 的 图 案 ,才能 深刻感悟到民间蜡染图案带给 的 欣 赏 性 ,及 其 质 朴 的 、和 谐 的 审 美 特 征 。 关 键词:苗 传 统 蜡 染 图 案 造 型 审 美特征!文化 景
浅谈贵州丹寨蜡染
浅谈贵州丹寨蜡染蜡染是贵州少数民族最有代表性的传统原生态艺术,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作为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始终保持了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和民族特征。
标签:蜡染工艺;贵州丹寨蜡染又称“蜡缬”,是一种以蜡为防染材料的手工印染工艺。
蜡染起源于秦汉甚至更早并在隋唐盛行。
在唐开元年间,蜡染使用于制作军服、宫廷贵族服饰以及室内装饰屏风等。
由于后期政治等因素,少数民族大迁徙转入我国西南地区。
为了能够区分不同民族的族群,他们用不同的标志以蜡染的方式标记在服装上,并将对于自然生活的理念与对精神文化崇拜用蜡染的工艺所体现。
一、贵州蜡染概况贵州是中国蜡染工艺最为集中的地区,这也是由于贵州的历史、环境、地理、气候等因素所决定的。
一是由于贵州少数民族长期居住在山区河谷,交通相对于平原地区较为闭塞。
各少数民族均以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分布,很少受到外来艺术的影响,很好的保留本民族的特色文化。
二是由于当地人民在迁徙后依旧牢记原有的民族文化,能够传承本民族文化形态和保留原有习俗。
三是贵州所在地区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蜡染原材料自给自足。
这些有利条件都为当地蜡染工艺的生存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能保证蜡染工艺源远流长。
二、贵州丹寨蜡染贵州丹寨县地处贵州省东南部,由丹江、八寨合为一县,各取一字,称为丹寨。
丹寨县是以苗族人口为主的少数民族聚居县。
贵州蜡染工艺分布区域广泛,且各地风格迥异,具有代表性的侗族、苗族、布依族等的蜡染手工艺也有“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从画蜡工具、染料、画蜡方式、染色到纹样、用途等都有所不同。
丹寨蜡染是贵州最具有代表性的蜡染之一,有着“东方第一染”的美誉。
丹寨蜡染如今依旧继承和沿袭着古老的传统制作工艺和图案纹样,且依旧保持着其独有的一些艺术特征。
蜡染及蜡染制品在当地老百姓生活中广泛应用,除了一般用于服装装饰之外,丹寨苗族蜡染还用于床单、被面、门帘、屏风、背包、包袱布、丧事用的葬单等日常生活用品。
蓝白的悠远意境——从贵州蜡染中理解色彩
蓝白的悠远意境——从贵州蜡染中理解色彩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充满幻想与希望;也是大海的颜色,孕育了最初的生命。
在色谱中,蓝色是冷色调,于冷静中多了几分感性,令人安静并放松。
湖蓝色平缓的水面,充满庄重的沉思;蓝色深远而博大,紫蓝色深邃的夜空,神秘而遥不可攀。
白色是白云的颜色,象征纯洁和智慧;也是白雪的颜色,保护严冬中的幼苗。
白色高贵优雅、端庄大方,并给人以略显冷峻的感觉。
白色属于中性色调,它也代表着公正,并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与任何色彩都能和睦相处,经它的搭配,过于强烈的色彩力量得以化解,而模糊的色彩语言得到增强。
白色与蓝色的相处,使二者都相得益彰。
纯净的蓝色和白色应该出自塞北的冰雪大地,出自边陲的静谧湖水。
蓝与白的结合,朴素大方,和谐生动,对比鲜明,不像对比强烈的黑白搭配所呈现出的冷漠和肃杀感,它透出一种清新而温和的气质。
蓝白的悠远意境既能见于高原的晴朗天空和大漠的浩瀚星空,也能见于云贵的蜡染和江南的夹缬花布。
蓝与白是构成蜡染的灵魂。
蓝色是染上的色,白色是本色布留白,可以说,只需一种简单的染料—靛蓝,与蜂蜡和巧手一起,便产生了蓝白交融、变换迷离的效果。
靛蓝的颜色取自蓝靛,这种植物仿佛天生是为了表现蓝色的丰富性,它是蓝色的精灵,能将蓝色的变化——浅蓝、蓝绿、天蓝、蓝紫一一展现,而且蓝靛染的衣服耐洗耐晒、不易退色,还能对刺挂草割引起的皮肤伤痛以及虫咬烂疮等皮肤疾病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利用蓝靛多次染色可逐渐加深的特点,许多蜡染作品采用二次染或多次染来达到色彩层次上的变化。
如贵州麻江的绕家蜡染为二次染,其先将白布染成蓝色,然后在蓝色的布上点蜡画花,再经靛染,成品是深蓝的底子上布满蓝色花纹、色彩含蓄而柔和的蜡染花布。
绕家的图案属于比较抽象的类型,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花草变形而成。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图案为“叶子花”,这是流传了很久的古老图案。
黔西的蜡染也是二次或多次染。
在白布上点蜡,然后浸染,得到浅蓝色,不用退蜡,然后在浅蓝色上再次点蜡,浅蓝和白色部分封住的蜡形成图案,再次浸染,获得深蓝色,煮去蜡后,就呈现出白、浅蓝、深蓝层次丰富的蜡染布,根据喜好,层次还可增加。
蜡染:神秘悠远的蓝与白
蜡染:神秘悠远的蓝与白
小言
【期刊名称】《科学之友》
【年(卷),期】2011(000)016
【摘要】@@ 美丽的传说rn在苗族地区的很多地方都流行有<蜡染歌>(古歌),代代传唱叙述着蜡染起源的故事:有一个聪明美丽的苗族姑娘,并不满足于衣服的均一色彩,总希望能在裙子上染出各种各样的花卉图案来,可是一件件的手工绘制实在太麻烦,但她一时又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终日为此闷闷不乐.一天,姑娘又看着一簇簇一丛丛的鲜花发愣,办法没想出来,却在沉思中昏昏入睡.朦胧中有一个衣着漂亮的花仙子把她带到了一个百花园中,园里有无数的奇花异草,鸟语花香、蝶舞蜂忙.
【总页数】2页(P6-7)
【作者】小言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蓝白的悠远意境——从贵州蜡染中理解色彩 [J],
2.神秘悠远的玄牝之门 [J], 刘智远
3.地球神秘悠远的岁月变迁——地质年代 [J],
4.蜡染:神秘悠远的蓝与白 [J], 小言
5.神秘独特悠远深邃的湘西文化 [J], 周明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蜡染 贵州的蓝色经典
蜡染贵州的蓝色经典
马晓麟;孟丹庆;朱平;谭慧;童羽
【期刊名称】《贵阳文史》
【年(卷),期】2017(000)005
【摘要】这是人类故乡——地球的颜色:宁静、安详、美丽、洁净。
或许造物主当初造完这个世界,带着满足的一声叹息,随手挥挥画笔,几点蓝色滴入中国西南腹地的大山里。
以白麻为底,以铜刀作笔,以蜂蜡为墨,以靛蓝为引。
白色的布帛在蓝色中漂洗有如金色的凤凰在烈火中燃烧,等蜕去蜡衣的那一刻,绽放出质朴而宁静的美丽。
这是上天无意透露的秘密,被生活在大山中的先民们窥见。
于是,那古朴而优雅的蓝就在这大山深处恣意生长,世代流传。
蜡染,不是这方山水的发明,也不是这个地方独有,
【总页数】3页(P24-26)
【作者】马晓麟;孟丹庆;朱平;谭慧;童羽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523
【相关文献】
1.蜡染工艺技术的进步和贵州蜡染行业的发展 [J], 李方建
2.蜡染螺旋图案的比较研究——以贵州镇宁布依族与丹寨白领苗蜡染为例 [J], 贾京生
3.现代绘画蜡染诠释——以贵州蜡染的改良和创新为例 [J], 史贤琴
4.试论贵州蜡染在现代中国的嬗变
——以安顺"蜡染之乡"为例 [J], 周继业
5.试论贵州蜡染在现代中国的嬗变——以安顺“蜡染之乡”为例 [J], 周继业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蓝白的悠远意境——从贵州蜡染中理解色彩
蓝色是天空的颜色,充满幻想与希望;也是大海的颜色,孕育了最初的生命。
在色谱中,蓝色是冷色调,于冷静中多了几分感性,令人安静并放松。
湖蓝色平缓的水面,充满庄重的沉思;蓝色深远而博大,紫蓝色深邃的夜空,神秘而遥不可攀。
白色是白云的颜色,象征纯洁和智慧;也是白雪的颜色,保护严冬中的幼苗。
白色高贵优雅、端庄大方,并给人以略显冷峻的感觉。
白色属于中性色调,它也代表着公正,并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和调和性,与任何色彩都能和睦相处,经它的搭配,过于强烈的色彩力量得以化解,而模糊的色彩语言得到增强。
白色与蓝色的相处,使二者都相得益彰。
纯净的蓝色和白色应该出自塞北的冰雪大地,出自边陲的静谧湖水。
蓝与白的结合,朴素大方,和谐生动,对比鲜明,不像对比强烈的黑白搭配所呈现出的冷漠和肃杀感,它透出一种清新而温和的气质。
蓝白的悠远意境既能见于高原的晴朗天空和大漠的浩瀚星空,也能见于云贵的蜡染和江南的夹缬花布。
蓝与白是构成蜡染的灵魂。
蓝色是染上的色,白色是本色布留白,可以说,只需一种简单的染料—靛蓝,与蜂蜡和巧手一起,便产生了蓝白交融、变换迷离的效果。
靛蓝的颜色取自蓝靛,这种植物仿佛天生是为了表现蓝色的丰富性,它是蓝色的精灵,能将蓝色的变化——浅蓝、蓝绿、天蓝、蓝紫一一展现,而且蓝靛染的衣服耐洗耐晒、不易退色,还能对刺挂草割引起的皮肤伤痛以及虫咬烂疮等皮肤疾病起到消炎止痒的作用,因此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
利用蓝靛多次染色可逐渐加深的特点,许多蜡染作品采用二次染或多次染来达到色彩层次上的变化。
如贵州麻江的绕家蜡染为二次染,其先将白布染成蓝色,然后在蓝色的布上点蜡画花,再经靛染,成品是深蓝的底子上布满蓝色花纹、色彩含蓄而柔和的蜡染花布。
绕家的图案属于比较抽象的类型,以生活中常见的各种花草变形而成。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图案为“叶子花”,这是流传了很久的古老图案。
黔西的蜡染也是二次或多次染。
在白布上点蜡,然后浸染,得到浅蓝色,不用退蜡,然后在浅蓝色上再次点蜡,浅蓝和白色部分封住的蜡形成图案,再次浸染,获得深蓝色,煮去蜡后,就呈现出白、浅蓝、深蓝层次丰富的蜡染布,根据喜好,层次还可增加。
黔西蜡染流畅抽象,线条如同大海翻卷的浪涛,图案多为抽象的花叶鱼鸟变形,飘逸如流云,酣畅似草书,充满生命的激情。
点蜡技巧和工具的变化也能带来不同的色彩感受,如贵州岜沙的蜡染极为朴素,工具也很原始,用枫树的树液——枫香来作防染剂,用削成一毫米粗细、二十余厘米长的竹条或者在鹅毛中间贯穿发丝作笔来点蜡,长线条用竹条,短线用鹅毛笔。
岜沙蜡染用简单的线条也能显示出热情奔放的活力,线条略有粗细变化,透出手工制作的印记,类似于彩陶时代留给人们的遐想。
尤其是在密密的百褶裙上,褶裥使线条呈现光影的变化,透过斑驳的白点感受排列整齐的线条,仿佛点彩派绘画的原理,有种迷幻的效果。
大多数地区蜡染是用蜡刀,蜡刀的大小决定了图案的风格,同样影响了画面的整体色彩。
贵州榕江的蜡染的蜡刀较大,因此风格较为粗犷,蜡染图案比较具象,略显程式化,块面很
少,多为粗细均匀的长线条,纹样大胆变形夸张,极富有想象力。
这些由长线勾勒的图像映衬着深蓝或藏蓝的底色,如夜空繁星,古朴而神秘。
稍为细密一些的图案必须使用较小的蜡刀,如贵州六枝蜡染,其图案密集、富有韵律感。
因为线条排布紧密均匀,显得纹样中蓝白色比例差不多,线条饱满流畅,曲线较多,粗一些的线形成块面,细线和小点穿插其中,好像一些无形的纽带,照应了整体的布局。
图案多为蝴蝶花草和几何纹,因其设计高妙,显得既具象又抽象,以具象之外廓配抽象之内容,密而不乱,多而不杂。
这类蜡染所染蓝色多为天蓝或深蓝,与白色相配,顿显清新脱俗的魅力。
最精致的是贵州织金蜡染,图案以纤细著称,虽然纹样元素简单,但经过苗族妇女们的随意组合,就变得意趣横生,引起人的无限遐想,像石榴,像鱼子,像繁花,像涌动着的生命的浪潮。
纤密繁杂的细曲线外围配以均匀厚重的粗直线,形成鲜明对比,动静结合。
织金蜡染有时还加以刺绣点缀,以鲜艳的红、黄丝线绣出放射状花纹,只需寥寥几针,便表现出无穷的韵味,与蓝色漩涡状的曲线相衬,像瑰丽而神奇的宇宙。
织金蜡染的底色为藏蓝,令纤细的白色线条清晰可见,于简单的图案之中透着深邃的意境。
蜡染工艺生长于民间,服务于大众,它的产生、存在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密切相关。
尽管工序复杂,耗时耗力,但它具有显著的优点——工具简单、制作方便、就地取材,足以使它在云贵州山村落地生根,绵延千年。
朴实的苗家女子利用零星时间持续制作,诞生出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蜡染技艺也因此世代相传。
蜡染给深山中的苗族妇女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表达方式,挥洒她们的创作热情,展示她们的灵感才艺,在蓝与白之间,感受生命价值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