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之欧阳术创编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一、概述1、I2C总线只有两根双向信号线。
一根是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SCL:上升沿将数据输入到每个EEPROM器件中;下降沿驱动EEPROM器件输出数据。
(边沿触发)SDA:双向数据线,为OD门,与其它任意数量的OD与OC门成"线与"关系。
I2C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
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SDL=1;SCL=1)。
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
2、主设备与从设备系统中的所有外围器件都具有一个7位的"从器件专用地址码",其中高4位为器件类型,由生产厂家制定,低3位为器件引脚定义地址,由使用者定义。
主控器件通过地址码建立多机通信的机制,因此I2C总线省去了外围器件的片选线,这样无论总线上挂接多少个器件,其系统仍然为简约的二线结构。
终端挂载在总线上,有主端和从端之分,主端必须是带有CPU的逻辑模块,在同一总线上同一时刻使能有一个主端,可以有多个从端,从端的数量受地址空间和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的限制。
主端主要用来驱动SCL line;从设备对主设备产生响应;二者都可以传输数据,但是从设备不能发起传输,且传输是受到主设备控制的。
二、协议1.空闲状态I2C总线总线的SDA和SCL两条信号线同时处于高电平时,规定为总线的空闲状态。
此时各个器件的输出级场效应管均处在截止状态,即释放总线,由两条信号线各自的上拉电阻把电平拉高。
2.起始位与停止位的定义:起始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 由高到低的跳变;启动信号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停止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由低到高的跳变;停止信号也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起始和终止信号都是由主机发出的,在起始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在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空闲状态。
I2C串行总线工作原理及应用
I2C串行总线工作原理及应用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总线协议,用于连接芯片和外设,允许它们之间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
I2C总线由飞利浦公司(现在的恩智浦半导体)于1980年代初引入,是一种简单、高效、可扩展的通信协议。
I2C总线由两根信号线组成,分别是SCL(串行时钟线)和SDA(串行数据线),可以连接多个设备,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设备之间可以通过发送和接收数据来进行通信。
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如下:1.主从模式:在I2C总线上,一个设备必须充当主设备,其他设备充当从设备。
主设备负责生成时钟信号和控制整个通信流程,从设备只能在主设备允许时传输数据。
2.起始和停止条件:通信开始时,主设备会发送一个起始条件来指示数据的传输开始。
而通信结束时,主设备会发送一个停止条件来指示数据的传输结束。
3.传输过程:在传输数据之前,主设备首先会发送一个地址码来指定要通信的从设备。
然后,主设备将数据传输到从设备(写操作)或从设备将数据传输给主设备(读操作)。
每个数据字节都会被从设备确认,并继续传输下一个数据字节。
4.时钟和数据线:SCL线用于同步数据传输的时钟信号,SDA线用于传输实际的数据。
数据传输是按字节进行的,每个字节有8个位,其中第一个位是数据位,后面的7个位是地址位或数据位。
I2C总线的应用非常广泛,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传感器:I2C总线可以用于将传感器连接到主控芯片。
例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可以通过I2C总线传输采集到的数据给主控芯片进行处理和分析。
2. 存储器:I2C总线可以连接EEP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和其他类型的存储器芯片,用于存储数据和程序。
主控芯片可以通过I2C总线读取和写入存储器中的数据。
3.显示器:一些液晶显示器和OLED显示器可以通过I2C总线与主控芯片进行通信。
I2C工作原理范文
I2C工作原理范文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集成电路之间进行通信。
它由Philips公司(现在是恩智浦半导体公司)于1982年推出,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和嵌入式系统中。
I2C的工作原理如下:1.总线拓扑结构:I2C使用两根线进行通信,一根是串行数据线(SDA),另一根是串行时钟线(SCL)。
所有I2C设备都连接到同一条总线上,并且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地址。
2. 主从模式:I2C通信分为主设备(Master)和从设备(Slave)。
主设备是发起通信的一方,负责控制总线上的通信。
从设备则是被动接收和响应来自主设备的命令或数据。
3. 起始信号和停止信号:I2C通信始于主设备发送一个起始信号(Start)和一个从设备地址。
起始信号告诉所有从设备,接下来的通信将是针对一些特定从设备的。
停止信号(Stop)则标志着一次通信的结束。
4.寄存器读写:主设备通过发送一个从设备地址和一个读/写位来指定是读取还是写入数据。
在写入模式下,主设备发送数据字节到从设备;在读取模式下,主设备请求从设备发送数据字节。
5.硬件应答:在每个字节的传输结束后,接收方(主设备或从设备)都会返回一个应答位。
如果接收方成功接收到了字节,则返回一个低电平的应答位;否则,返回一个高电平的非应答位。
6.时钟同步:I2C通信的时钟由主设备控制。
主设备在SCL线上产生时钟信号,而从设备则根据这个信号来同步自己的时钟。
总的来说,I2C通信是通过主设备发起的,它控制总线上的通信流程和时钟信号。
从设备根据主设备发送的命令或数据来执行相应的操作,并通过应答位来确认是否成功接收到数据。
这种通信协议适用于多个设备之间进行简单的数据交换和控制操作。
I2C的优点是可以同时连接多个设备,并且只需要两根线就能实现通信。
这大大减少了总线的复杂性和成本。
同时,I2C还具有可靠性高、速度适中、容错能力强等特点,使得它成为了很多电子设备中主要的串行通信协议之一总之,I2C是一种简单、灵活且可靠的串行通信协议。
i2c 原理
i2c 原理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同步串行通信协议,用于在电路板和芯片之间进行通信。
以下是I2C的原理:
1. 总线架构:I2C通信基于主从架构,主设备负责控制总线的访问,并发送指令和数据,从设备负责接收指令和数据并执行相应操作。
2. 物理连接:I2C通信使用两根信号线,一根为数据线(SDA),用于传输数据;另一根为时钟线(SCL),用于同步传输速率。
3. 通信方式:I2C通信使用帧格式进行数据传输,每个帧由一个起始位、八位数据位、一个可选的奇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组成。
4. 起始和停止条件:通信开始时,主设备发送一个低电平起始位以示开始;通信结束时,主设备发送一个高电平停止位。
5. 地址和数据传输: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7位或10位地址,主设备发送设备地址来选择要通信的设备。
数据传输是按字节进行的,主设备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然后等待从设备的确认信号。
6. 速率控制:I2C通信的传输速率由主设备控制,它可以选择标准速率(100 kbps)或快速速率(400 kbps),某些设备还支持更高速率。
7. 错误检测:I2C中使用校验位进行错误检测,通过奇偶校验位来验证数据的正确性。
总之,I2C是一种通过两根信号线进行同步串行通信的协议,主要用于板级系统和芯片之间的通信。
它具有简单的硬件要求和可扩展性,并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中。
TP I2C总线介绍
I2C总线接口一、 I2C总线协议I2C总线是一种串行数据传输总线,连接master(主机)和slave(从机),在两者间进行数据传输。
I2C总线有两根传输线,一根是时钟线SCL,一根是数据线SDA。
其中时钟线由主机控制,数据线是双向工作总线,传输数据,数据传输格式为每传输一个字节后传输一位应答位(应答位低电平有效);两者均通过上拉电阻与电源连接,保持高电平。
+VccSCLSDAI2C总线连接I2C总线在主机和从机之间传输数据时可以分为主机向从机写入数据和从机由主机读取数据两种工作模式。
1、主机向从机写入数据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主机作为发送器,发送数据;从机作为接收机,接收数据。
2、主机由从机读取数据在这种工作模式下从机作为发送器,发送数据;主机作为接收机,接收数据。
I2C 总线的工作原理:I2C 总线在传输数据时首先要判断其是否启动,启动后对从机进行寻址和读写判断,随后根据是否应答来传输数据,最后再判断总线是否停止。
I2C 总线启动判断:当SCL 处于高电平时,SDA 由高电平变为低电平,标志着总线启动。
I2C 总线停止判断:当SCL 处于高电平时,SDA 由低电平变为高电平,标志着总线停止。
当I2C 总线启动后且未停止时,SDA 在SCL 的低电平发生跳变,在SCL 高电平时保持稳定,保证数据能够被采集。
主机首先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对从机进行寻址和读写判断;其中数据的传输先发送最高位,第一个发送字节的高7位是从机地址,最低位是数据读写判断位。
当从机接收到地址后判断是否为其地址,然后对主机应答或非应答。
当主机接收到应答以后开始向从机写入数据或由从机读取数据。
主机向从机写入数据时,每完成一个字节,从机都向主机应答;主机由从机读取数据时,每完成一个字节,主机都对从机应答,当主机读完最后一个字节时主机对从机应答取反。
二、 模块数据流I2C总线接口模块设计图i2c_ctrl 模块:从机读写状态机模块i2c_shift模块:从机控制信号、应答等产生模块i2c_intf_ctrl模块:写串并转换、读数据存储模块主机向从机写入数据:主机首先向从机发送地址和写标志,当从机判断主机发送的地址为其地址时对主机应答,然后主机开始发送数据。
I2C总线原理介绍AT24C02内部原理介绍
I2C总线原理介绍AT24C02内部原理介绍I2C总线原理介绍: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总线是一种用于在集成电路之间进行通信的串行通信总线协议。
它最初由飞利浦半导体公司(现在的NXP半导体)开发,旨在解决多个IC之间的通信问题。
I2C总线协议包括了两种设备,即主设备和从设备。
主设备负责控制总线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而从设备则依从主设备的控制。
主设备通过发送一个起始条件开始通信,并通过发送地址和数据进行控制。
从设备则根据主设备发送的地址和数据进行相应的响应。
1.双向通信:I2C总线允许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双向通信,即主设备可以发送数据给从设备,也可以从从设备接收数据。
2.多主模式:I2C总线支持多个主设备同时驱动总线,这可以实现多个主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
3.硬件地址和数据传输:I2C总线使用7位或10位地址来寻址从设备,并以字节为单位传输数据。
4.起始和停止条件:I2C总线使用起始和停止条件来控制通信的开始和结束。
5.错误检测:I2C总线通过校验和来检测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6.时钟同步:I2C总线使用时钟信号来同步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
AT24C02内部原理介绍:AT24C02是一种常见的I2C EEPROM (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芯片,用于存储数据。
它的内部原理如下:1.存储单元:AT24C02由256个8位字节构成,每个字节具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地址范围从0到255,可以存储共计2048位的数据。
2.寻址和读写:AT24C02通过I2C总线进行寻址和读写操作。
主设备发送启始条件和设备地址,然后发送要读取或写入的数据的地址,最后发送或接收实际数据。
3.数据传输:AT24C02的数据以字节为单位被写入和读取。
写入操作通过I2C总线将字节数据写入到指定地址处。
读取操作通过I2C总线将字节数据从指定地址读出。
iic通信协议
iic通信协议IIC通信协议又称为I2C通信协议,是一种双线制的串行通信协议。
IIC通信协议在多种电路设计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提供高效、快速、便捷的数据传输,同时还能降低系统成本和设计复杂度。
一、IIC通信协议的基本原理IIC通信协议是一种基于主从式通信的协议,主设备控制整个通信过程,从设备根据主设备的指示进行数据交换。
通常,IIC通信由两个数据线:SDA(数据线)、SCL(同步时钟线)和两个电源线:VDD(正电源)和GND(接地)组成。
在IIC通信协议中,主设备所在信道被称为“总线(bus)”,从设备所在信道被称为“节点(node)”,主往往掌控着总线的所有操作。
二、IIC通信协议的工作流程IIC协议在通信过程中分为两个阶段:地址传输阶段和数据传输阶段。
1. 地址传输阶段地址传输阶段的任务是使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进行联系。
主设备首先向总线发送一个起始信号(Start),然后跟着8位地址和一个读写位。
在IIC通信协议中,7位的地址长度可以表示128个从设备地址,倒数第8位为读写位,用于区分主设备是要读数据还是写数据。
读操作时,该位置为高电平;写操作时,该位置为低电平。
当从设备的地址被主设备成功识别后,从设备将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
若设备没有成功识别,或者操作错误,从设备不发送应答信号(NACK),主设备通常会停止通信进程并结束操作(Stop)。
2. 数据传输阶段通过地址阶段后,主设备和从设备即可开始数据传输。
在数据传输过程中,SDA线作为数据传输线,SCL线作为时钟信号线。
主设备向从设备传输数据时,从设备需要响应相应的应答位,并在数据传输结束后发送一个停止位(Stop)。
在IIC通信协议传输期间,当主设备需要发送数据给从设备时,在Start和SlaveAddress指令之间,可以携带若干个数据字节,这些数据字节将在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完它们以后,从设备必须发送响应(ACK)。
I2C主机在发送完每一个数据字节之后,会等待从设备的应答信号响应(ACK);如果从设备没有回应应答信号(NACK)或准备就绪(ACK),I2C主机将不会继续发送数据,而是结束数据传输操作。
I2C总线原理及应用实例
I2C总线原理及应用实例I2C总线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全称为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Philips(飞利浦)公司在1982年推出的一种通信协议。
它可以用于连接各种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s,ICs),如处理器、传感器、存储器等。
I2C总线的原理是基于主从架构。
主设备(Master)负责生成时钟信号,并发送和接收数据,从设备(Slave)通过地址识别和响应主设备的命令。
I2C总线使用两根线来传输数据,一根是时钟线(SCL),用于主设备生成的时钟信号;另一根是数据线(SDA),用于双向传输数据。
1. 主设备发送起始位(Start)信号,将SDA线从高电平拉低;然后通过SCL线发送时钟信号,用于同步通信。
2.主设备发送从设备的地址,从设备通过地址识别确定是否响应。
3.主设备发送要传输的数据到从设备,从设备响应确认信号。
4. 主设备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或者发送停止位(Stop)信号结束通信。
停止位是将SDA线从低电平拉高。
1.温度监测器:I2C总线可以连接到温度传感器上,通过读取传感器的输出数据,进行温度的监测和控制。
主设备可以设置警报阈值,当温度超过阈值时,可以触发相应的措施。
2.显示屏:很多智能设备上的显示屏都采用了I2C总线,如液晶显示屏(LCD)或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等。
主设备通过I2C总线发送要显示的信息,并控制显示效果,如亮度、对比度、清晰度等参数。
3.扩展存储器:I2C总线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器,如电子存储器(EEPROM)。
通过I2C总线,可以读取和写入存储器中的数据,实现数据的存储和传输。
4.触摸屏控制器:许多触摸屏控制器也使用了I2C总线,主要用于将触摸信号传输给主设备,并接收主设备的命令。
通过I2C总线,可以实现对触摸屏的操作,如单击、滑动、缩放等。
5.电源管理器:一些电源管理器也采用了I2C总线,用于控制和监测电池电量、充电状态、电压、电流等参数。
i2c通信协议
i2c通信协议I2C通信协议一、简介I2C (Inter-Integrated Circuit),即集成电路互连,是用于在集成电路之间进行通信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是由Philips(飞利浦)公司于1982年提出,并在当今的电子设备中广泛应用。
I2C通信协议采用两根总线:串行数据线SDA(Serial Data Line)和串行时钟线SCL(Serial Clock Line)。
不同于其他协议,I2C通信协议具有简单、节约外设引脚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嵌入式系统中,如传感器、温度计、数字信号处理器等。
二、基本原理在I2C通信协议中,设备之间的通信通过主从关系进行。
主设备负责生成时钟信号和控制总线的传输,从设备则根据主设备的请求进行响应。
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通信是基于传输一个字节数据的方式进行的。
传输的字节数据由一个起始位、八位数据位、一个奇偶校验位和一个停止位组成。
信息按照从高位到低位的顺序传输,同时由时钟信号进行同步。
三、通信过程I2C通信协议的通信过程主要包括起始信号、地址传输、数据传输和停止信号四个阶段。
1. 起始信号起始信号由主设备产生,用于标识接下来的通信过程开始。
起始信号的产生是通过将数据线(SDA)从高电平切换到低电平时完成的。
在通信开始之前,主设备需要发送起始信号来获取总线控制权。
2. 地址传输主设备在发送起始信号后,紧接着发送一个I2C从设备的地址。
地址由7位或10位组成,其中7位地址方式是I2C通信协议最常用的方式。
地址中的最高位表示对从设备进行读取(1)或写入(0)操作。
通过这个地址,主设备可以选择与特定从设备进行通信。
3. 数据传输地址传输完成后,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开始。
数据的传输顺序是从高位到低位。
主设备向从设备传输数据时,从设备通过拉低SDA线来接收数据。
从设备向主设备传输数据时,主设备必须确认数据的接收情况,操作是保持SDA线为高电平。
4. 停止信号通信结束时,主设备发送停止信号,用于标示通信过程的结束。
i2c方案原理
i2c方案原理一、引言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简称I2C)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集成电路芯片。
它由飞利浦公司于1982年推出,并在2006年被发布为开放标准。
i2c方案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工业自动化、汽车电子等领域,具有简单、灵活、可靠的特点。
二、基本原理i2c方案基于主从结构,其中一个设备充当主设备,其他设备作为从设备。
主设备控制总线的时序和数据传输,从设备响应主设备的请求。
1. 总线结构i2c总线由两根线组成:串行数据线(SDA)和串行时钟线(SCL)。
SDA用于双向数据传输,SCL用于时钟同步。
2.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分为两种模式:地址模式和数据模式。
在地址模式下,主设备发送从设备的地址和读写方向的位,从设备通过SDA线响应。
在数据模式下,主设备发送或接收数据位,从设备通过SDA线响应。
3. 时序控制i2c使用时钟同步进行数据传输。
时钟由主设备产生,并控制数据的读写。
三、i2c的工作方式i2c方案的工作方式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总线初始化主设备启动总线,通过发送一个特定的起始条件将总线置为忙状态。
2. 从设备选择主设备发送从设备的地址和读写方向的位,从设备通过SDA线响应。
3. 数据传输主设备根据需要发送或接收数据。
4. 响应控制从设备接收到数据后,通过响应控制线(ACK)发送一个ACK或NACK信号,表示接收到了数据或出现了错误。
5. 信号终止主设备发送一个停止条件来结束数据传输。
四、i2c的优势和应用领域i2c方案具有以下优势,使其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1. 简单i2c只需要两根线,使硬件设计更加简单。
2. 灵活i2c总线可以连接多个设备,每个设备都有唯一的地址,提供了灵活的系统设计选择。
3. 可靠i2c使用时钟同步,可以有效减少传输错误和冲突。
i2c方案适用于以下领域:1. 消费电子i2c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消费电子产品中,用于连接各个芯片和模块。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用于连接微控制器、传感器、存储器、显示屏等芯片之间的通信。
它是由飞利浦公司(现在的恩智浦)在1982年提出的,并在很多应用中得到了广泛使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I2C总线协议的工作原理。
1.起始条件:当主设备(通常是微控制器)希望发送数据或者接收数据时,首先发送一个起始条件。
起始条件是SCL线为高电平时,SDA线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
2.地址传输:主设备发送从设备地址和一个读/写位。
从设备地址是每个设备在总线上的唯一标识,用于在多个设备中选择特定的设备进行通信。
读/写位表示主设备是要发送数据给从设备,还是要从从设备读取数据。
3.读/写传输:主设备根据之前发送的读/写位,选择相应的读或写传输方式。
如果主设备要写入数据,则会将数据传输到SDA线上,然后等待从设备的确认。
如果主设备要读取数据,则会接收从设备发送的数据。
在读取数据时,主设备可以发送应答信号或非应答信号,用于告知从设备是否继续传输数据。
4.停止条件:当主设备完成数据的读写操作后,会发送停止条件。
停止条件是SCL线为高电平时,SDA线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
通过发送停止条件,主设备告知总线上的其他设备,当前通信已经结束。
在I2C总线上,可以连接多个设备,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
当主设备想要与特定的设备进行通信时,需要发送从设备的地址。
在传输数据时,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是以字节为单位的。
在每个字节传输结束后,可以选择继续传输下一个字节,或者发送停止条件。
如果从设备没有准备好接收或发送数据,可以发送非应答信号,中断当前传输。
1.高可靠性:I2C总线使用了双线传输,可以检测到传输过程中的错误。
2.多设备连接:可以连接多个设备在同一个I2C总线上进行通信,通过地址选择特定的设备。
3.低成本:I2C总线只需要两根线(SDA和SCL),简化了硬件设计。
4.低功耗:I2C总线的工作电压可以从3.3V到5V,能够满足大部分设备的需求。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协议,由Philips公司提出,适用于在电路板上连接各种集成电路的短距离通信。
I2C总线协议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主从结构的,其中一个设备作为主设备,其他设备作为从设备。
主设备负责发起通信操作,而从设备则被动响应主设备的指令。
主设备在总线上发出启动信号,然后发送器件地址。
发起通信的主设备控制总线的速度和时序,并且主设备确定读写的类型。
从设备根据地址进行匹配,并根据主设备请求的读写进行响应。
通信完成后,主设备会发送停止信号释放总线。
在I2C总线上,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或10位地址。
主设备在传输数据之前,会发送起始信号,这个信号告诉从设备通信即将开始。
随后主设备会发送一个地址字节,包含了要通信的从设备的地址和读写控制位。
如果从设备的地址和发送的地址匹配,从设备会发送一个应答(ACK)信号,表示准备好接收数据。
主设备然后才开始发送或接收数据。
数据在I2C总线上传输是以字节为单位的,并且每个字节之后都会有一个应答信号。
主设备负责设置时钟线的电平来控制数据的传输,而从设备负责读取或发送数据位。
在读取数据时,主设备会发送应答位,如果从设备准备好读取下一个字节,会发送应答信号;反之,如果从设备不准备好,会发送非应答信号。
在I2C总线上,主设备还可以使用多主模式,允许多个主设备操作相同的总线。
当多个主设备在通信总线上发起通信时,总线的冲突可能会发生。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I2C总线使用了仲裁机制。
仲裁机制根据优先级决定那个设备能够继续发送数据,优先级高的设备可以中断优先级低的设备的传输,从而保证通信的顺利进行。
总结起来,I2C总线协议是一种简单、高效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通过两根线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并且支持多主模式。
它的工作原理是基于主从结构,主设备发起通信,从设备被动响应。
通过仲裁机制,解决了多主模式下的冲突问题。
i2c sck和sda工作原理
i2c sck和sda工作原理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由两根线组成:SCK(Serial Clock)和SDA(Serial Data)。
以下是它们的工作原理:1. SCK(串行时钟)线:SCK线用于同步数据传输,它由主设备产生时钟信号,在时钟的上升沿和下降沿传输数据。
时钟由主设备控制,并且其频率是可调的,通常在几十kHz到几百kHz之间。
2. SDA(串行数据)线:SDA线用于传输数据,它既可以由主设备发送数据,也可以由从设备发送应答信号。
数据在SCK的边沿传输,每次传输一个bit。
通信的基本流程如下:1. 起始条件:在通信开始之前,主设备先向总线发送一个起始条件,即在SCK为高电平的时候,SDA从高电平跳变到低电平。
2. 地址和读写位:主设备发送8位的设备地址,其中最高位用于指示是读操作还是写操作。
从设备通过检测地址位确定是否是自己的通信请求。
3. 数据传输:主设备和从设备在每个时钟周期内交替发送一个bit的数据,数据是以最高位优先的方式传输的。
发送数据时,SDA线上的电平在SCK的上升沿稳定,接着在下降沿更新为下一个bit的值。
4. 应答:每个数据字节传输完成后,接收方会发送一个应答信号,表明已经成功接收到数据。
应答由接收方通过将SDA线拉低一段时间来实现。
5. 停止条件:通信结束时,主设备向总线发送一个停止条件,即在SCK为高电平的时候,SDA从低电平跳变到高电平。
通过这种方式,主设备和从设备可以在同一总线上进行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
I2C协议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之间的通信。
(完整版)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
I2C 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一、概括1、 I2C 总线只有两根双向信号线。
一根是数据线SDA ,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
SCL :上涨沿将数据输入到每个 EEPROM 器件中;降落沿驱动 EEPROM 器件输出数据。
(边缘触发 )SDA :双向数据线,为OD 门,与其余随意数目的OD 与 OC 门成 " 线与 " 关系。
I2C 总线经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
当总线安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SDL=1;SCL=1 )。
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 SDA 及 SCL 都是线“与”关系。
2、主设施与从设施系统中的全部外头器件都拥有一个 7 位的 "从器件专用地点码 " ,此中高 4 位为器件种类,由生产厂家拟订,低 3 位为器件引脚定义地点,由使用者定义。
主控器件经过地点码成立多机通讯的体制,所以 I2C 总线省去了外头器件的片选线,这样不论总线上挂接多少个器件,其系统仍旧为简洁的二线构造。
终端挂载在总线上,有主端和从端之分,主端一定是带有CPU 的逻辑模块,在同一总线上同一时辰使能有一个主端,能够有多个从端,从端的数目受地点空间和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 的限制。
主端主要用来驱动SCL line ;从设施对主设施产生响应;两者都能够传输数据,可是从设施不可以倡始传输,且传输是遇到主设施控制的。
二、协议1.安闲状态I2C 总线总线的SDA 和 SCL 两条信号线同时处于高电平常,规定为总线的安闲状态。
此时各个器件的输出级场效应管均处在截止状态,即开释总线,由两条信号线各自的上拉电阻把电平拉高。
2.开端位与停止位的定义:开端信号:当 SCL 为高时期, SDA 由高到低的跳变;启动信号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停止信号:当 SCL 为高时期, SDA 由低到高的跳变;停止信号也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i2c总线的工作原理
i2c总线的工作原理
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总线,其工作原理如下:
1. I2C总线包括两根信号线:SDA(Serial Data Line)和SCL (Serial Clock Line)。
SDA用于数据传输,SCL用于数据的时钟同步。
2. 所有的I2C设备都连接在同一根总线上,每个设备通过一个唯一的地址来进行识别。
3. 在任何时刻,总线上只能有一个主设备,其他设备都是从设备。
主设备负责发起和控制通信,而从设备则被动地响应主设备的请求。
4. 主设备通过发送START信号来开始一次通信。
START信号表明一个新的传输即将开始。
5. 主设备发送一个地址字节,指定要与之通信的从设备。
地址字节包括7位地址和1位读/写标志位。
读标志表示主设备将从设备读取数据,写标志表示主设备将向从设备发送数据。
6. 一旦从设备收到其地址,它会发送一个ACK信号以确认接收到地址。
7. 数据传输过程中,主设备和从设备通过SDA线进行数据的传输。
每个数据字节都会被从设备发送或接收。
8. 每个数据字节的传输都以一个ACK信号的发送结束,用于
确认数据字节的正确接收。
9. 主设备可以在传输过程中继续发送数据字节,直到传输完成。
10. 传输完成后,主设备发送STOP信号来终止通信。
总的来说,I2C总线的工作原理是通过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
数据交换和时钟同步来实现设备之间的通信。
主设备在总线上发送START和STOP信号来控制通信流程,从设备则被动地
接收和发送数据。
i2c总线工作原理
i2c总线工作原理I2C总线是一种用于连接微控制器和外部设备的串行通信协议。
它采用两根信号线,分别是时钟线(SCL)和数据线(SDA),通过这两根线实现数据的传输和通信。
I2C总线的工作原理如下:1. 总线结构:I2C总线由一个主设备和多个从设备组成。
主设备负责发起通信并控制总线,从设备则接受主设备的指令并返回数据。
2. 起始信号和结束信号:通信开始时,主设备发出起始信号。
起始信号由将SCL线拉低,然后再将SDA线由高电平拉低构成,表示通信即将开始。
通信结束时,主设备发出结束信号,由将SCL线保持高电平的同时将SDA线由低电平拉高构成,表示通信结束。
3. 数据传输:数据传输通过时钟线(SCL)和数据线(SDA)进行。
时钟线由主设备控制,用于驱动数据传输。
数据线上的数据必须在时钟线为低电平时才能改变,而在时钟线为高电平时必须保持稳定。
4. 主设备和从设备地址:主设备发送数据时,首先发送从设备的地址。
地址由7位或10位构成,前7位是从设备的地址,最高位是读/写位。
读/写位为0表示写操作,为1表示读操作。
从设备接收到自己的地址后,确认信号应答ACK返回给主设备。
5. 数据传输确认:数据传输时,每传输一个字节后,接收方需要发送一个应答信号ACK给发送方,表示已成功接收。
如果接收方不能接收数据或者接收错误,会发送应答信号NAK给发送方。
6. 时钟速率:I2C总线的时钟速率可以根据需求设定,其中标准模式下的时钟速率为100 kbit/s,快速模式为400 kbit/s,高速模式可达到3.4 Mbit/s。
总的来说,I2C总线通过起始和结束信号进行通信的开始和结束,通过时钟线和数据线实现数据的传输和控制。
主设备发送地址和数据,从设备接收并返回数据。
通过应答信号确认数据是否成功传输。
i2c的原理及应用
i2c的原理及应用1. 什么是i2c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通信协议,用于在集成电路之间进行数据传输。
它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通常用于连接多个集成电路芯片,如传感器、显示屏等。
2. i2c的工作原理i2c协议使用两根信号线进行通信:主机发送数据的SDA线和控制信号的SCL 线。
通信是通过主机发起传输并选择从机设备进行通信。
下面是i2c传输的步骤:1.主机发送起始位:主机将SDA线从高电平拉低,然后拉低SCL线。
2.主机发送设备地址和读写位:主机将设备地址和读写位发送到SDA线上,并拉高SCL线。
3.主机等待从机响应:主机等待从机设备响应,响应由SDA线上的电平状态决定。
4.传输数据:主机和从机设备之间可以传输数据,每次传输都由主机提供时钟信号。
5.主机发送停止位:主机将SDA线从低电平拉高,然后拉高SCL线,表示传输结束。
3. i2c的应用领域i2c通信协议在许多电子设备中被广泛应用,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领域:3.1 传感器i2c协议非常适合连接各种类型的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等。
它能够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传输,方便将传感器模块集成到各种电子设备中。
3.2 显示屏i2c协议也可以用于连接显示屏,如液晶显示屏和OLED显示屏等。
通过i2c总线,可以通过发送指令和数据,控制显示屏的亮度、对比度、内容等。
3.3 存储设备i2c协议还可以用于连接存储设备,如EEPROM、Flash存储器等。
通过i2c总线,可以读取和写入存储设备中的数据,方便进行配置和数据存储。
3.4 工业自动化i2c通信协议在工业自动化领域也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用于传输传感器数据、控制器之间的通信、参数配置等。
3.5 嵌入式系统i2c协议在嵌入式系统中也被广泛使用。
它可以用于连接各种外设,如键盘、鼠标、音频设备等,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功能扩展。
4. i2c的优点i2c通信协议具有以下几个优点:•多设备连接i2c支持多个设备通过同一条总线进行通信,简化了设备之间的连接,降低了硬件成本。
单片机中的I2C总线接口设计原理及应用
单片机中的I2C总线接口设计原理及应用I2C(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广泛应用于单片机系统中的外设设备间的通信。
本文将介绍I2C总线接口的设计原理及应用,包括原理介绍、硬件设计要点、软件实现以及应用案例等。
一、I2C总线接口的原理介绍I2C总线是由飞利浦(Philips)公司于上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种串行通信协议,它使用两根线(SDA和SCL)进行数据和时钟的传输。
其中,SDA线用于数据传输,SCL线用于时钟同步。
I2C总线接口的原理非常简洁,主要分为两个角色:主设备(Master)和从设备(Slave)。
主设备负责控制总线的访问和数据的传输,而从设备则响应主设备的指令,并将数据发送给主设备。
在I2C总线上,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或10位地址。
主设备通过发送起始信号和目标设备的地址来选择与之通信的从设备。
通信的开始由主设备发送起始信号(Start),结束由主设备发送停止信号(Stop)。
数据传输过程中,起始信号和停止信号的边沿触发时机非常重要。
起始信号是在时钟高电平时,数据线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而停止信号则是在时钟高电平时,数据线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
数据传输是在时钟低电平时进行,每个时钟周期传输一个bit的数据,传输的顺序是从高位到低位,同时每传输完一个bit,需要由接收端发送应答信号。
二、I2C总线接口的硬件设计要点1. 电平转换器:由于I2C总线的工作电平是标准的3.3V或5V,因此需要使用电平转换器来适应不同的设备电平要求。
常用的电平转换器有双向电平转换器和单向电平转换器两种,选择合适的电平转换器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2. 上拉电阻:I2C总线上的数据线(SDA)和时钟线(SCL)都需要连接上拉电阻,以确保在传输过程中电平稳定。
通常选择2.2kΩ到10kΩ的上拉电阻,使总线电平维持在高电平状态。
3. 保持电容:为了提高I2C总线的稳定性,可以在每个从设备的SDA和SCL线上连接一个保持电容。
I2C总线协议中文版
I2C总线协议中文版一、概述:I2C总线协议(Inter-Integrated Circuit)是由飞利浦公司(现在的恩智浦)于1980年代开发的一种串行通信协议。
它是一种双线制协议,使用一根数据线(SDA,Serial Data Line)和一根时钟线(SCL,Serial Clock Line)进行数据传输。
二、工作原理:I2C总线协议采用主从架构。
每个设备都有一个唯一的7位地址,用于通信标识。
通信始于主设备(Master)向从设备(Slave)发送一个起始信号。
接下来,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地址和数据,从设备则负责接收和处理这些信息。
通信完成后,主设备发送停止信号。
三、起始信号:起始信号用于标识I2C总线上的数据传输开始。
它是一个由高电平转为低电平的信号,由主设备发出。
起始信号表示数据传输的开始,准备发送地址和数据。
四、停止信号:停止信号用于标识I2C总线上的数据传输结束。
它是一个由低电平转为高电平的信号,由主设备发出。
停止信号表示数据传输的结束,释放总线并准备下一次通信。
五、地址传输:地址传输用于将主设备的地址发送给从设备。
地址是一个7位的二进制数,表示设备的唯一标识。
地址传输始于起始信号。
主设备在发送地址时,位0到6表示从设备的地址,最高位表示读或写操作(0表示写,1表示读)。
六、数据传输:数据传输用于通过I2C总线在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传送数据。
数据传输必须在起始信号和停止信号之间进行。
主设备首先发送一个字节的数据,接着从设备对数据进行确认(ACK)操作。
如果从设备收到的数据正确,它会产生一个ACK信号,否则会产生一个NACK信号。
数据传输可以是字节模式(8位数据)或位模式(1位数据),由主设备发起。
七、时钟传输:时钟传输用于同步主设备和从设备之间的数据传输。
时钟信号由主设备产生,并控制整个通信过程。
主设备在时钟线上输出高或低电平,从设备在时钟线上读取该电平。
时钟信号的频率可以通过修改I2C总线速率来调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I2C总线协议及工作原理一、概述1、I2C总线只有两根双向信号线。
一根是数据线SDA,另一根是时钟线SCL。
SCL:上升沿将数据输入到每个EEPROM器件中;下降沿驱动EEPROM器件输出数据。
(边沿触发)SDA:双向数据线,为OD门,与其它任意数量的OD与OC门成"线与"关系。
I2C总线通过上拉电阻接正电源。
当总线空闲时,两根线均为高电平(SDL=1;SCL=1)。
连到总线上的任一器件输出的低电平,都将使总线的信号变低,即各器件的SDA及SCL都是线“与”关系。
2、主设备与从设备系统中的所有外围器件都具有一个7位的"从器件专用地址码",其中高4位为器件类型,由生产厂家制定,低3位为器件引脚定义地址,由使用者定义。
主控器件通过地址码建立多机通信的机制,因此I2C总线省去了外围器件的片选线,这样无论总线上挂接多少个器件,其系统仍然为简约的二线结构。
终端挂载在总线上,有主端和从端之分,主端必须是带有CPU的逻辑模块,在同一总线上同一时刻使能有一个主端,可以有多个从端,从端的数量受地址空间和总线的最大电容400pF的限制。
主端主要用来驱动SCL line;从设备对主设备产生响应;二者都可以传输数据,但是从设备不能发起传输,且传输是受到主设备控制的。
二、协议1.空闲状态I2C总线总线的SDA和SCL两条信号线同时处于高电平时,规定为总线的空闲状态。
此时各个器件的输出级场效应管均处在截止状态,即释放总线,由两条信号线各自的上拉电阻把电平拉高。
2.起始位与停止位的定义:起始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由高到低的跳变;启动信号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停止信号:当SCL为高期间,SDA由低到高的跳变;停止信号也是一种电平跳变时序信号,而不是一个电平信号。
起始和终止信号都是由主机发出的,在起始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被占用的状态;在终止信号产生后,总线就处于空闲状态。
接收器件收到一个完整的数据字节后,有可能需要完成一些其它工作,如处理内部中断服务等,可能无法立刻接收下一个字节,这时接收器件可以将SCL线拉成低电平,从而使主机处于等待状态。
直到接收器件准备好接收下一个字节时,再释放SCL线使之为高电平,从而使数据传送可以继续进行。
3.ACK发送器每发送一个字节,就在时钟脉冲9期间释放数据线,由接收器反馈一个应答信号。
应答信号为低电平时,规定为有效应答位(ACK简称应答位),表示接收器已经成功地接收了该字节;应答信号为高电平时,规定为非应答位(NACK),一般表示接收器接收该字节没有成功。
对于反馈有效应答位ACK的要求是,接收器在第9个时钟脉冲之前的低电平期间将SDA线拉低,并且确保在该时钟的高电平期间为稳定的低电平。
如果接收器是主控器,则在它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后,发送一个NACK信号,以通知被控发送器结束数据发送,并释放SDA线,以便主控接收器发送一个停止信号P。
如下图逻辑分析仪的采样结果:释放总线后,如果没有应答信号,sda应该一直持续为高电平,但是如图中蓝色虚线部分所示,它被拉低为低电平,证明收到了应答信号。
这里面给我们的两个信息是:1)接收器在SCL的上升沿到来之前的低电平期间拉低SDA;2)应答信号一直保持到SCL的下降沿结束;正如前文红色标识所指出的那样。
4.数据的有效性:I2C总线进行数据传送时,时钟信号为高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数据必须保持稳定,只有在时钟线上的信号为低电平期间,数据线上的高电平或低电平状态才允许变化。
5.数据的传送:在I2C总线上传送的每一位数据都有一个时钟脉冲相对应(或同步控制),即在SCL 串行时钟的配合下,在SDA上逐位地串行传送每一位数据。
数据位的传输是边沿触发。
工作过程总线上的所有通信都是由主控器引发的。
在一次通信中,主控器与被控器总是在扮演着两种不同的角色。
1.主设备向从设备发送数据主设备发送起始位,这会通知总线上的所有设备传输开始了,接下来主机发送设备地址,与这一地址匹配的slave将继续这一传输过程,而其它slave将会忽略接下来的传输并等待下一次传输的开始。
主设备寻址到从设备后,发送它所要读取或写入的从设备的内部寄存器地址;之后,发送数据。
数据发送完毕后,发送停止位。
(这段看不懂就别看了,没什么用)写入过程如下:发送起始位1)发送从设备的地址和读/写选择位;释放总线,等到EEPROM拉低总线进行应答;如果EEPROM接收成功,则进行应答;若没有握手成功或者发送的数据错误时EEPROM不产生应答,此时要求重发或者终止。
2)发送想要写入的内部寄存器地址;EEPROM对其发出应答;3)发送数据4)发送停止位.5)EEPROM收到停止信号后,进入到一个内部的写入周期,大概需要10ms,此间任何操作都不会被EEPROM响应详细:需要说明的是:①主控器通过发送地址码与对应的被控器建立了通信关系,而挂接在总线上的其它被控器虽然同时也收到了地址码,但因为与其自身的地址不相符合,因此提前退出与主控器的通信;2.主控器读取数据的过程:读的过程比较复杂,在从slave读出数据前,你必须先要告诉它哪个内部寄存器是你想要读取的,因此必须先对其进行写入(dummy write):1)发送起始位;2)发送slave地址+write bit set;3)发送内部寄存器地址;4)重新发送起始位,即restart;5)重新发送slave地址+read bit set;6)读取数据主机接收器在接收到最后一个字节后,也不会发出ACK信号。
于是,从机发送器释放SDA线,以允许主机发出P信号结束传输。
7)发送停止位详细:2、数据传送格式(1)字节传送与应答每一个字节必须保证是8位长度。
数据传送时,先传送最高位(MSB),每一个被传送的字节后面都必须跟随一位应答位(即一帧共有9位)。
由于某种原因从机不对主机寻址信号应答时(如从机正在进行实时性的处理工作而无法接收总线上的数据),它必须将数据线置于高电平,而由主机产生一个终止信号以结束总线的数据传送。
如果从机对主机进行了应答,但在数据传送一段时间后无法继续接收更多的数据时,从机可以通过对无法接收的第一个数据字节的“非应答”通知主机,主机则应发出终止信号以结束数据的继续传送。
当主机接收数据时,它收到最后一个数据字节后,必须向从机发出一个结束传送的信号。
这个信号是由对从机的“非应答”来实现的。
然后,从机释放SDA线,以允许主机产生终止信号。
(2)数据帧格式I2C总线上传送的数据信号是广义的,既包括地址信号,又包括真正的数据信号。
在起始信号后必须传送一个从机的地址(7位),第8位是数据的传送方向位(R/),用“0”表示主机发送数据(T),“1”表示主机接收数据(R)。
每次数据传送总是由主机产生的终止信号结束。
但是,若主机希望继续占用总线进行新的数据传送,则可以不产生终止信号,马上再次发出起始信号对另一从机进行寻址。
在总线的一次数据传送过程中,可以有以下几种组合方式:a、主机向从机发送数据,数据传送方向在整个传送过程中不变:注:有阴影部分表示数据由主机向从机传送,无阴影部分则表示数据由从机向主机传送。
A表示应答,表示非应答(高电平)。
S表示起始信号,P表示终止信号。
b、主机在第一个字节后,立即由从机读数据c、在传送过程中,当需要改变传送方向时,起始信号和从机地址都被重复产生一次,但两次读/写方向位正好反相。
6、总线的寻址I2C总线协议有明确的规定:采用7位的寻址字节(寻址字节是起始信号后的第一个字节)。
(1)寻址字节的位定义D7~D1位组成从机的地址。
D0位是数据传送方向位,为“0”时表示主机向从机写数据,为“1”时表示主机由从机读数据。
主机发送地址时,总线上的每个从机都将这7位地址码与自己的地址进行比较,如果相同,则认为自己正被主机寻址,根据R/位将自己确定为发送器或接收器。
从机的地址由固定部分和可编程部分组成。
在一个系统中可能希望接入多个相同的从机,从机地址中可编程部分决定了可接入总线该类器件的最大数目。
如一个从机的7位寻址位有4位是固定位,3位是可编程位,这时仅能寻址8个同样的器件,即可以有8个同样的器件接入到该I2C总线系统中。
(2)寻址字节中的特殊地址固定地址编号0000和1111已被保留作为特殊用途。
起始信号后的第一字节的8位为“0000 0000”时,称为通用呼叫地址。
通用呼叫地址的用意在第二字节中加以说明。
格式为:第二字节为06H(0110)时,所有能响应通用呼叫地址的从机器件复位,并由硬件装入从机地址的可编程部分。
能响应命令的从机器件复位时不拉低SDA和SCL线,以免堵塞总线。
第二字节为04H(0100)时,所有能响应通用呼叫地址并通过硬件来定义其可编程地址的从机器件将锁定地址中的可编程位,但不进行复位。
如果第二字节的方向位B为“1”,则这两个字节命令称为硬件通用呼叫命令。
在这第二字节的高7位说明自己的地址。
接在总线上的智能器件,如单片机或其他微处理器能识别这个地址,并与之传送数据。
硬件主器件作为从机使用时,也用这个地址作为从机地址。
格式为:在系统中另一种选择可能是系统复位时硬件主机器件工作在从机接收器方式,这时由系统中的主机先告诉硬件主机器件数据应送往的从机器件地址,当硬件主机器件要发送数据时就可以直接向指定从机器件发送数据了。
(3)起始字节起始字节是提供给没有I2C总线接口的单片机查询I2C总线时使用的特殊字节。
不具备I2C总线接口的单片机,则必须通过软件不断地检测总线,以便及时地响应总线的请求。
单片机的速度与硬件接口器件的速度就出现了较大的差别,为此,I2C总线上的数据传送要由一个较长的起始过程加以引导。
引导过程由起始信号、起始字节、应答位、重复起始信号(Sr)组成。
请求访问总线的主机发出起始信号后,发送起始字节(0000 0001),另一个单片机可以用一个比较低的速率采样SDA线,直到检测到起始字节中的7个“0”中的一个为止。
在检测到SDA线上的高电平后,单片机就可以用较高的采样速率,以便寻找作为同步信号使用的第二个起始信号Sr。
在起始信号后的应答时钟脉冲仅仅是为了和总线所使用的格式一致,并不要求器件在这个脉冲期间作应答。
总线数据传送的模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