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合集下载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三版(林瑞光)课后习题答案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三版(林瑞光)课后习题答案

1-1.在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绕组中为什么也有感应电动势其方向与电流方向有什么关系在直流发电机空载即电枢电流为零时,是否电磁转矩为什么答:不管有没有外部电源,只要是电枢绕组磁通发生变化,均会产生感应电动势。

虽然直流电动机通入直流电以后才会旋转,但是在旋转过程中电枢绕组同样会切割定子磁场磁力线,符合电磁感应原理(楞次定律/右手定则)就会在电枢中感应出电动势。

就是这个电势抵消部分外加电源电压,抑制了直流电动机电流,它与电流方向相反。

如果没有这个感应电动势,电动机电流就=直流电源电电压/电枢绕组的直流电阻,这时候电枢绕组只是相当于一个发热的电阻丝。

直流发电机空载时没有电流,则电磁转矩为零。

因为f=Bli i=0 则f=0,电动机和发电机只是工作状态不同。

1-2.直流电机机座中的磁通是恒定不变还是大小正负交变还是旋转的而电枢铁芯中的磁通又是什么性质答:机座(定子磁极)中的磁通是大小方向保持不变的。

电枢铁芯中的磁通在空间上是不变的,相对转子是旋转的,也可以理解为正负交变的,不同电机不同。

1-3. 直流电机的电枢铁芯为什么必须采用硅钢片迭成而机座和主磁极可以采用整块的铁为什么有的主磁极也采用薄钢板迭成答:电枢铁芯旋转,电枢铁芯内的磁场是交变的,为了减小铁耗,故要用硅钢片迭成。

机座和主极中的磁场是恒定的,故可采用整块的铁。

但是,由于电枢齿槽的影响,电枢旋转时主磁极极靴表面磁场发生脉动,引起附加损耗,为了降低表面损耗,主磁极有时采用薄钢板迭成1-4. 直流电机各个主磁极的励磁线圈为什么都互相串联成一条支路而不采用并联的方式答:这是电机制造工艺方便考虑,励磁线圈串联接法,绕组是头尾相接,这样只需要用一根线连接,电机内部空间有限,对大电机及多极电机更显优点,因为这种电机励磁线圈导线都较粗一般都是用矩形线。

小容量电机励磁线圈串联并联就无所谓了。

1-5. 什么是电机的可逆原理接在直流电源上运行的直流电机,如何判别它是运行在发电状态还是运行在电动状态答:从原理上讲,一台直流电机既可作为电动机,把电能转换为机械能,也可作为发电机,把机械能转换为电能,这就是其可逆性。

电机与拖动基础习题及答案(精品)

电机与拖动基础习题及答案(精品)

变压器1、变压器有哪些主要部件,它们的主要作用是什么?答:铁心: 构成变压器的磁路,同时又起着器身的骨架作用。

绕组: 构成变压器的电路,它是变压器输入和输出电能的电气回路。

分接开关: 变压器为了调压而在高压绕组引出分接头,分接开关用以切换分接头,从而实现变压器调压。

油箱和冷却装置: 油箱容纳器身,盛变压器油,兼有散热冷却作用。

绝缘套管: 变压器绕组引线需借助于绝缘套管与外电路连接,使带电的绕组引线与接地的油箱绝缘。

2、变压器的主磁通和漏磁通之间有哪些主要区别?答:由于磁通所经路径不同,把磁通分成主磁通和漏磁通,便于分别考虑它们各自的特性,从而把非线性问题和线性问题分别予以处理区别:1. 在路径上,主磁通经过铁心磁路闭合,而漏磁通经过非铁磁性物质磁路闭合。

2.在数量上,主磁通约占总磁通的99%以上,而漏磁通却不足1%。

3.在性质上,主磁通磁路饱和,φ0与I呈非线性关系,而漏磁通磁路不饱和,φ1σ与I1呈线性关系。

4.在作用上,主磁通在二次绕组感应电动势,接上负载就有电能输出, 起传递能量的媒介作用,而漏磁通仅在本绕组感应电动势,只起了漏抗压降的作用。

3、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的性质和作用如何?答:作用:变压器空载电流的绝大部分用来供励磁,即产生主磁通,另有很小一部分用来供给变压器铁心损耗,前者属无功性质,称为空载电流的无功分量,后者属有功性质,称为空载电流的有功分量。

性质:由于变压器空载电流的无功分量总是远远大于有功分量,故空载电流属感性无功性质,它使电网的功率因数降低,输送有功功率减小。

4、变压器空载运行时,是否要从电网取得功率?这些功率属于什么性质?起什么作用?答:要从电网取得功率,供给变压器本身功率损耗,它转化成热能散逸到周围介质中。

小负荷用户使用大容量变压器时,在经济技术两方面都不合理。

对电网来说,由于变压器容量大,励磁电流较大,而负荷小,电流负载分量小,使电网功率因数降低,输送有功功率能力下降,对用户来说,投资增大,空载损耗也较大,变压器效率低。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第一章 习题答案1.直流电机有哪些主要部件?各用什么材料制成?起什么作用? 答:主要部件:(1)定子部分:主磁极,换向极,机座,电刷装置。

(2)转子部分:电枢铁心,电枢绕组,换向器。

直流电机的主磁极一般采用电磁铁,包括主极铁心和套在铁心上主极绕组(励磁绕组)主磁极的作用是建立主磁通。

换向极也是由铁心和套在上面的换向绕组构成,作用是用来改善换向。

机座通常采用铸钢件或用钢板卷焊而成,作用两个:一是用来固定主磁极,换向极和端盖,并借助底脚将电机固定在机座上;另一个作用是构成电机磁路的一部分。

电刷装置由电刷、刷握、刷杆、刷杆座和汇流条等组成,作用是把转动的电枢与外电路相连接,并通过与换向器的配合,在电刷两端获得直流电压。

电枢铁心一般用原0.5mm 的涂有绝缘漆的硅钢片冲片叠加而成。

有两个作用,一是作为磁的通路,一是用来嵌放电枢绕组。

电枢绕组是用带有绝缘的圆形或矩形截面的导线绕成的线圈按一定的规律联接而成,作用是感应电动势和通过电流,使电机实现机电能量装换,是直流电机的主要电路部分。

换向器是由许多带有鸠尾的梯形铜片组成的一个圆筒,它和电刷装置配合,在电刷两端获得直流电压。

2.一直流电动机,已知,,,,0.85r/m in 1500n V 220U kw 13P N N N ====η求额定电流N I 。

解:电动机η⋅=N N N I U P , 故 A =⨯⨯=⋅=5.6985.02201013U P I 3N N N η3. 一直流电动机,已知,,,,0.89r/m in 1450n V 230U kw 90P N N N ====η求额定电流N I 。

解:发电机N N N I U P =, 故 A ⨯==3912301090U P I 3N N N7.什么叫电枢反应?电枢反应的性质与哪些因素有关?一般情况下,发电机的电枢反应性质是什么?对电动机呢?答:负载时电枢磁动势对主磁场的影响称为电枢反应。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电机与拖动基础课后习题答案(部分)

第一章作业解答参考1—8.解:)(630230101453A U P I N N N =⨯==)(1619.0145KW P P NN===ηλ1—20.解:(1)U V n a pN E a <=⨯⨯⨯⨯==)(186150001.0160372260φ 是电动机状态。

∴(2))(46.163208.0186220A R E U I a a a =-=-=)(63.19315002604.30)(4.3046.163186m N P T KW I E P M a a M ⋅=⨯⨯⨯=Ω==⨯==π(3))(6.5208.046.16322KW R I p a a cua =⨯==)(79.292403624.30)(366.54.3021KW p p P P KW p P P Fa M cua M =--=--==+=+=Ω%823679.2912===P P η1—23.解:(1))(112.54300014.326010172603m N n P P T N N N N N ⋅=⨯⨯⨯⨯=⨯=Ω=π%2.82942201017)(812.557.1112.54)(7.1344014.32608.2)316.08.2220(26030'00000=⨯⨯==⋅=+=+=⋅=⨯⨯⨯⨯⨯-=⨯=Ω=N N N N N a a M I U P m N T T T m N n I E P T ηπ(2)恒定。

N e e C C Φ=Φ∴0忽略电枢反应影响,, 00'0Φ-=e a a N C R I U n 0636,03440316.08.22200=⨯-=Φe C )min (34590636.022000r C U n e N ==Φ=(3) Φ=Φe M C C 55.9)min (27860636.0)15.0316.0(89.91220)()(89.910636.055.9812.55r C R R I U n I T T A C T I e a a N a Z M a =+⨯-=Φ+-=→==⨯=Φ=Ω不变不变,第二章 习题解答参考2—6.解:(1)T T T n C C R R C U n Nm e a N e N 64.1115819.055.94.006.01158202-=⨯+-='-=Φ+-Φ=Ωβ(2)T T T n C C R C U n N m e a N e 21.057921.019.011002-=-=-'=Φ-Φ=β(3)T T T n C C R C U n m e a e N 35.0146717.006.015.022002-=-=''-''=Φ-Φ=β19.0=ΦN e C N Φ=Φ8.015.019.08.0=⨯=Φ∴e C ===0.28 =2N m e C C Φ()255.9N e C Φ219.055.9⨯2Φm e C C 17.028.08.02=⨯2—16.解:(1)[]V R I U E a N N a 20425.064220=⨯-=-=[]A R R E U I Z a a N a 84.67625.0204220max -=+--=---=29.0700204==-=ΦN a N N N e n R I U C 76.229.055.955.9=⨯=Φ=ΦN e N m C C []m N I C T anax N m ⋅-=-⨯=Φ=23.187)84.67(76.2max 停机时 n=0 0=Φ=n C E N e a []A R R U I Z a N a 2.35625.0220-=+-=+-=[]m N I C T a N m ⋅-=-⨯=Φ=15.97)2.35(76.2此时反抗性负载 []m N I C T N N m Z⋅-=⨯-=Φ-='64.1766476.2由于 故系统不会反向起动。

电机与拖动技术(基础篇)习题解答

电机与拖动技术(基础篇)习题解答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1-1直流电机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一)定子1.主磁极:建立主磁通,包括: 铁心:由低碳钢片叠成绕组:由铜线绕成2.换向磁极:改善换向,包括: 铁心: 型由低碳钢片叠成。

小型由整块锻钢制成。

绕组:由铜线绕成。

3.机座和端盖:固定、支撑、保护,同时构成主磁路的一部分,用铸铁、铸钢或钢板卷成。

4.电刷装置:与换向器配合,引出(或引入)电流,电刷由石墨等材料制成。

(二)转子1. 电枢铁心:构成主磁路,嵌放电枢绕组。

由硅钢片叠成。

2. 电枢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实现机—电能量转换。

由铜线绕成。

3. 换向器:与电刷配合,引入、引出电流,由换向片围叠而成。

4. 转轴和轴承:使电枢和换向器灵活转动。

1-2简述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答:直流发电机主磁极通电产生主磁场,电枢绕组被原动机拖动旋转切割主磁场感应电动势实为交变电动势(如图示瞬间以导体a 为例), 电枢绕组的a 导体处于N 极底下, 由“右手发电机”定则判得电动势方向为⊙,转半圈后,a 处于S 极下,电动势方向变为⊕,再转半圈,又回到原来位置,电动势又为⊙……,它通过电刷和换向器,把电枢绕组的交流变为外电路的直流。

这就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3简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答:直流电动机主磁极通电产生主磁场,电枢绕组通过电刷引入直流电,(如图示瞬间以导体a 为例),电枢绕组的a 导体处于N 极底下,电流方向为⊙,由“电磁生力”定则判得产生电磁转矩势方向为逆时针,转半圈后,a 处于S 极下,电流方向变为⊕,产生电磁转矩势方向仍为逆时针,再转半圈,又回到原来位置……,它通过电刷和换向器,把外电路的直流电变为电枢绕组部的交流电,从而产生恒定方向的电磁转矩,使直流电动机沿着一个方向旋转。

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4在直流电机中,为什么要用电刷和换向器,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答:在直流电机中,用电刷和换向器配合,把发电机电枢绕组部的交流电流引出到外电路变为直流电。

电机与拖动技术(基础篇)习题解答

电机与拖动技术(基础篇)习题解答

第1章 思考题与习题1-1直流电机由哪些主要部件构成?各部分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答:(一)定子1.主磁极:建立主磁通,包括: 铁心:由低碳钢片叠成绕组:由铜线绕成2.换向磁极:改善换向,包括: 铁心: 中大型由低碳钢片叠成。

小型由整块锻钢制成。

绕组:由铜线绕成。

3.机座和端盖:固定、支撑、保护,同时构成主磁路的一部分,用铸铁、铸钢或钢板卷成。

4.电刷装置:与换向器配合,引出(或引入)电流,电刷由石墨等材料制成。

(二)转子1. 电枢铁心:构成主磁路,嵌放电枢绕组。

由硅钢片叠成。

2. 电枢绕组:产生感应电动势和电磁转矩,实现机—电能量转换。

由铜线绕成。

3. 换向器:与电刷配合,引入、引出电流,由换向片围叠而成。

4. 转轴和轴承:使电枢和换向器灵活转动。

1-2简述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答:直流发电机主磁极通电产生主磁场,电枢绕组被原动机拖动旋转切割主磁场感应电动势实为交变电动势(如图示瞬间以导体a 为例), 电枢绕组的a 导体处于N 极底下, 由“右手发电机”定则判得电动势方向为⊙,转半圈后,a 处于S 极下,电动势方向变为⊕,再转半圈,又回到原来位置,电动势又为⊙……,它通过电刷和换向器,把电枢绕组的交流变为外电路的直流。

这就是直流发电机的工作原理。

1-3简述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答:直流电动机主磁极通电产生主磁场,电枢绕组通过电刷引入直流电,(如图示瞬间以导体a 为例),电枢绕组的a 导体处于N 极底下,电流方向为⊙,由“电磁生力”定则判得产生电磁转矩势方向为逆时针,转半圈后,a 处于S 极下,电流方向变为⊕,产生电磁转矩势方向仍为逆时针,再转半圈,又回到原来位置……,它通过电刷和换向器,把外电路的直流电变为电枢绕组内部的交流电,从而产生恒定方向的电磁转矩,使直流电动机沿着一个方向旋转。

这就是直流电动机的工作原理。

1-4在直流电机中,为什么要用电刷和换向器,它们各自起什么作用?答:在直流电机中,用电刷和换向器配合,把发电机电枢绕组内部的交流电流引出到外电路变为直流电。

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

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

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第一章电机基础知识1.1 电机的定义及分类电机是一种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设备。

根据电源类型和工作原理的不同,电机可分为直流电机和交流电机两大类。

1.2 电机的工作原理直流电机的工作原理基于电流的方向和大小来决定磁场的方向和大小,从而产生电磁力。

交流电机则是通过电流的频率和大小的变化来产生旋转磁场,从而实现转动。

1.3 电机的结构及组成电机主要由定子、转子、电磁铁、机械轴等部件组成。

定子和转子之间的磁场交互作用使电机能够产生转动。

1.4 电机的性能参数主要包括额定功率、额定转速、效率、启动方式、绝缘等级等。

这些参数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电机来满足特定的工作需求。

第二章拖动系统基础知识2.1 拖动系统的定义和组成拖动系统是由电机和负载设备组成的一套驱动装置,用于实现设备的运动和控制。

它包括电机、传动装置、控制装置等。

2.2 传动装置的分类传动装置通常分为机械传动和电子传动两种类型。

机械传动包括齿轮传动、带传动、链传动等,而电子传动主要使用变频器等电子设备来实现。

2.3 拖动系统的控制方式拖动系统可以采用手动控制、自动控制和远程控制等方式。

不同的应用场景需要选择合适的控制方式来实现对拖动系统的灵活控制。

第三章电机和拖动系统的选型和设计3.1 选型要点和方法根据实际工作负载和运行环境条件,我们需要明确电机的功率、转速、绝缘等级等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合适的选型。

3.2 设计要点和方法拖动系统的设计需要考虑传动装置的类型、传动比、传动效率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可靠性和经济性等方面的要求。

3.3 电机和拖动系统的故障分析与排除当电机和拖动系统发生故障时,我们需要进行故障分析,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排除,以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

结语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对于理解电机的基本原理和拖动系统的选型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电机和拖动系统,为各行各业提供高效、安全的驱动方案。

电机与拖动课后习题答案

电机与拖动课后习题答案

答:PWM开关频率快、周期短。 直流PWM变换器和晶闸管整流装置均可看作是一阶惯性 环节。其中直流PWM变换器的时间常数Ts等于其IGBT控 制脉冲周期(1/fc),而晶闸管整流装置的时间常数Ts通常 取其最大失控时间的一半(1/(2mf))。因fc通常为kHz 级,而f通常为工频(50或60Hz),m为一周内整流电压的 脉波数,通常也不会超过20,故直流PWM变换器时间常数 通常比晶闸管整流装置时间常数更小,从而响应更快,动 态性能更好。
2-5 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当电动机停止不动时, 电枢两端是否还有电压?电路中是否还有电流?为什 么? 答:电枢两端还有电压,因为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中, 电动机电枢两端电压仅取决于直流PWM变换器的输 出。电枢回路中还有电流,因为电枢电压和电枢电阻 的存在。 2-6 直流PWM变换器主电路中反并联二极管有何作 用?如果二极管断路会产生什么后果? 答:为电动机提供续流通道。若二极管断路则 会使电动机在电枢电压瞬时值为零时产生过电 压。电枢电压不可控,无法调速
第一次习题课
第2章
转速反馈控制的直流调速系统 (思考题)
思考题
2-1:直流电动机有哪几种调速方法?各有哪些特点?
答:(1)调节电枢供电电压; 一定范围内无级平滑调速 (2)减弱励磁磁通; 小范围内平滑调速,往往与调压方案配 合使用 (3)改变电枢回路电阻 动机系统比晶闸管整流 器—电动机系统能够获得更好的动态性能?
2-9 在晶闸管整流器-电动机开环调速系统中,为什么转速随负 载增加而降低?
答:负载增加意味着负载转矩变大,电机减速,并且在减速过程中, 反电动势减小,于是电枢电流增大,从而使电磁转矩增加,达到与 负载转矩平衡,电机不再减速,保持稳定。故负载增加,稳态时, 电机转速会较增加之前降低。

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1-5章

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1-5章

提升速
度给定为
绳索的速度
卷筒外圆线速度
卷筒转速
π
π
电动机转速
于是得
直线运动部分飞轮矩
=3
所以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系统总飞轮矩
重物吊起及下放时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负载转矩计算。
重物吊起时,负载转矩折算值
η
重物、导轮 8 及吊钩三者转矩折算值为
算值
所以传动机构损耗转矩为 -Δ
上的负载转矩计算。 空钩吊起时负载转矩
21生产机械切削力或重物重力切削速度或升降速度电动机转速n传动效率负载转矩传动损耗电磁转矩刨床3400042975080起重机9800提升141200075下降14电梯提升10950042下降1022生产机械切削力或重物重力切削速度或升降速度电动机转速n传动效率负载转矩传动损耗电磁转矩刨床340004297508017483491748续表生产机械切削力或重物重力切削速度或升降速度电动机转速n传动效率负载转矩传动损耗电磁转矩起重机9800提升14120007514558363914558下降14120006677283639728电梯提升10950042359022082335902下降1095003815744208235744习题解答21如图21所示的某车床电力拖动系统已知切削力工件直径电动机转速减速箱的三级速比各转轴的飞轮矩为指电动机轴各级传动效率都是09求
等于 1.
(2) 为了使直流电机正、负电刷间的感应电动势最大,只考虑励磁磁场时,
ww 式的直流电动机改变转向时,都要加以考虑。
5. 他励直流发电机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与功率关系。 6. 直流电机的可
逆原理。
7. 他励直流电动机稳态运行时的基本方程式与功率关系。
8. 他励直流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 表达式、特性曲线及其特点。这是本章重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2版)》汤天浩(习题解答)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2版)》汤天浩(习题解答)

《电机与拖动基础(第2版)》汤天浩(习题解答)电机与拖动基础第⼀章电机的基本原理 (1)第⼆章电⼒拖动系统的动⼒学基础 (7)第三章直流电机原理 (14)第四章直流电机拖动基础 (17)第五章变压器 (36)第六章交流电机的旋转磁场理论 (54)第七章异步电机原理 (55)第⼋章同步电机原理 (64)第九章交流电机拖动基础 (76)第⼗章电⼒拖动系统电动机的选择 (91)第⼀章电机的基本原理1-1 请说明电与磁存在哪些基本关系,并列出其基本物理规律与数学公式。

1-2 答:1-3 电与磁存在三个基本关系,分别是1-4 (1)电磁感应定律:如果在闭合磁路中磁通随时间⽽变化,那么将在线圈中感应出电动势。

感应电动势的⼤⼩与磁通的变化率成正⽐,即1-5 tΦN e d d -= 1-6 感应电动势的⽅向由右⼿螺旋定则确定,式中的负号表⽰感应电动势试图阻⽌闭合磁路中磁通的变化。

1-7 (2)导体在磁场中的感应电动势:如果磁场固定不变,⽽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这时相对于导体来说,磁场仍是变化的,同样会在导体中产⽣感应电动势。

这种导体在磁场中运动产⽣的感应电动势的⼤⼩由下式给出1-8 Blv e =1-9 ⽽感应电动势的⽅向由右⼿定则确定。

1-10 (3)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电磁⼒:如果在固定磁场中放置⼀个通有电流的导体,则会在载流导体上产⽣⼀个电磁⼒。

载流导体受⼒的⼤⼩与导体在磁场中的位置有关,当导体与磁⼒线⽅向垂直时,所受的⼒最⼤,这时电磁⼒F 与磁通密度B 、导体长度l 以及通电电流i 成正⽐,即1-11 Bli F =1-12 电磁⼒的⽅向可由左⼿定则确定。

1-131-14 通过电路与磁路的⽐较,总结两者之间哪些物理量具有相似的对应关系(如电阻与磁阻),请列表说明。

1-15答:1-16磁路是指在电⼯设备中,⽤磁性材料做成⼀定形状的铁⼼,铁⼼的磁导率⽐其他物质的磁导率⾼得多,铁⼼线圈中的电流所产⽣的磁通绝⼤部分将经过铁⼼闭合,这种⼈为造成的磁通闭合路径就称为磁路。

电机与拖动基础 课件课后习题答案

电机与拖动基础 课件课后习题答案

260 Ea 85 110.5V 200
电压方程为: 110.5 Ia (50 4.3); Ia 2.035 A
2 负载功率为: P 2 Ia RL 207W
电机与拖动
3-21 并励直流发电机PN=16kW,UN=230V,IN=69.3A, nN=1600r/min,ηN =88.5%,Ra=0.128Ω,励磁回路 Rf=150Ω。求额定状态下If,Ia,Ea,pCua,pCuf,p0,输 入转矩T1,Tem,T0。 解:
m共 2 (m m1) m2 2 280 1.6 6396Kg
2 D 2 6396kg m 2 转动惯量为: JL m m共 4
电动机
系统折算后总转动惯量:
Jeq JL 2J Jm 2 J M 49.74kg m i2
H
4-9 一台500V直流发电机,nN=1000r/min,输出功率 50kW,Ia=0.4Ω。接至200V电网做电动机,磁通及Ia额定, 求:(1) 电动机转速。(2) Ia额定,n=1000r/min,磁通及 电磁转矩为额定时的多少倍?
解:发电机时电枢电压方程为: Eag U IaRa 540V 电动机时电枢电压方程为:Eam U IaRa 160V
100 10 10 r 2 Z 2 cos 1 10 0.5 5; x 2 Z 2 sin 1 8.66; Z2
(2)
电机与拖动
1-7:若1-6中漏磁可忽略,且铁心磁通Φ=0.0022sin314tWb, 计算线圈每匝感应电势?要获得36V的电压电源,铁心应绕 一个多少匝的线圈? 解:每匝电势为:
220 78.79 350 (0.032 Rc)

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

电机与拖动基础答案(第四版)

第1章绪论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磁感应强度、磁通量、磁场强度等物理量及铁磁材料的磁化特性,掌握载流导体在磁场中的安培力及电磁感应定律。

变压器电动势数学表达式的符号因其正方向规定不同而不同,这是难点。

思考题解答1.1 通电螺线管电流方向如图所示,请画出磁力线方向。

答向上,图略。

1.2 请画出图所示磁场中载流导体的受力方向。

答垂直导线向右,图略。

1.3 请画出图1.3所示运动导体产生感应电动势的方向。

答从向方向,图略。

1.4 螺线管中磁通与电动势的正方向如图所示,当磁通变化时,分别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式。

图图图图答Φ-Φ第2章电力拖动系统动力学重点与难点1. 单轴电力拖动系统的转动方程式:各物理量及其正方向规定、方程式及对其理解,动转矩大于、等于或小于零时,系统处于加速、恒速或减速运行状态。

2. 多轴电力拖动系统简化时,转矩与飞轮矩需要折算。

具体计算是难点但不是重点。

3. 反抗性和位能性恒转矩负载的转矩特性、风机和泵类负载的转矩特性、恒功率负载的转矩特性。

4. 电力拖动系统稳定运行的充分必要条件。

5. 思考题是重点。

思考题解答2.1 选择以下各题的正确答案。

(1) 电动机经过速比j=5的减速器拖动工作机构,工作机构的实际转矩为飞轮矩为,不计传动机构损耗,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工作机构转矩与飞轮矩依次为.(2) 恒速运行的电力拖动系统中,已知电动机电磁转矩为,忽略空载转矩,传动机构效率为0.8,速比为10,未折算前实际负载转矩应为.(3) 电力拖动系统中已知电动机转速为,工作机构转速为,传动效率为0.9,工作机构未折算的实际转矩为,电动机电磁转矩为,忽略电动机空载转矩,该系统肯定运行于.加速过程恒速减速过程答 (1) 选择。

因为转矩折算应根据功率守恒原则。

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工作机构转矩等于工作机构实际转矩除以速比,为;飞轮矩折算应根据动能守恒原则,折算到电动机轴上的工作机构飞轮矩等于工作机构实际飞轮矩除以速比的平方,为(2) 选择。

电机与拖动课后习题答案

电机与拖动课后习题答案

维护的重要性:预防性维护可延长电机和拖动系统的使用寿命,降低故障率 常见故障类型:过载、短路、断相、欠压等,以及对应的故障现象和原因 维护方法:定期检查电机和拖动系统的运行状态,清洁和润滑机械部件,检查电线和连接 故障排除流程:通过观察、听诊、触诊等方法定位故障,根据故障类型采取相应的排除措施
交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 动方法
交流电机的基本原理和结构
交流电机的控制方式和保护 措施
交流电机在工业自动化中的 应用和优势
变压器的工作 原理:基于电 磁感应定律, 实现电压、电 流和阻抗的变
换。
变压器的额定 值:额定电压、 额定电流和额 定容量等参数, 是选择和使用 变压器的重要
依据。
变压器的绕组: 有高压绕组和 低压绕组之分, 分别承载着不 同的电压和电
实验原理:简述实验的基本 原理和方法
实验步骤:详细记录实验的 操作过程
实验结果:准确记录实验数 据,并进行分析和解释
实验目的:明确实验的目标 和意义
结论: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 和意义,提出建议和展望
案例一:电机与拖动在工业自动化中的应用 案例二:电机与拖动在智能家居系统中的应用 案例三:电机与拖动在电动汽车驱动系统中的应用 案例四:电机与拖动在机器人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电机的作用:作为拖动系统的动力源,将电能转换为机械能
控制系统的功能:对整个拖动系统进行调节、控制和保护,确保设备的正 常运行和生产过程的稳定性
工业自动化生产 线
电动车辆
风力发电系统
电机驱动控制系 统
直流电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直流电机的启动、调速和制动方法 直流电机的绕组和磁路分析 直流电机的能量转换和效率计算
数据采集:准确记录 实验数据,确保数据 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作业解答参考1—8.解:)(630230101453A U P I N N N =⨯==)(1619.0145KW P P NN===ηλ 1—20.解:(1)U V n a pN E a <=⨯⨯⨯⨯==)(186150001.0160372260φ 是电动机状态。

∴(2))(46.163208.0186220A R E U I a a a =-=-=)(63.19315002604.30)(4.3046.163186m N P T KW I E P M a a M ⋅=⨯⨯⨯=Ω==⨯==π (3))(6.5208.046.16322KW R I p a a cua =⨯==)(79.292403624.30)(366.54.3021KW p p P P KW p P P Fa M cua M =--=--==+=+=Ω%823679.2912===P P η 1—23.解:(1))(112.54300014.326010172603m N n P P T N N N N N ⋅=⨯⨯⨯⨯=⨯=Ω=π%2.82942201017)(812.557.1112.54)(7.1344014.32608.2)316.08.2220(26030'00000=⨯⨯==⋅=+=+=⋅=⨯⨯⨯⨯⨯-=⨯=Ω=N N N N N a a M I U P m N T T T m N n I E P T ηπ(2)N e e C C Φ=Φ∴0忽略电枢反应影响, 恒定。

0'0Φ-=e a a N C R I U n , 0636,03440316.08.22200=⨯-=Φe C)min (34590636.022000r C U n e N ==Φ=(3) Φ=Φe M C C 55.9)min (27860636.0)15.0316.0(89.91220)()(89.910636.055.9812.55r C R R I U n I T T A C T I e a a N a Z M a =+⨯-=Φ+-=→==⨯=Φ=Ω不变不变,第二章 习题解答参考2—6.解:(1)T T T n C C R R C U n Nm e a N e N 64.1115819.055.94.006.01158202-=⨯+-='-=Φ+-Φ=Ωβ (2)T T T n C C R C U n N m e a N e 21.057921.019.011002-=-=-'=Φ-Φ=β (3)T T T n C C R C U n m e a e N 35.0146717.006.015.022002-=-=''-''=Φ-Φ=β 19.0=ΦN e C N Φ=Φ8.0 15.019.08.0=⨯=Φ∴e C2N m e C C Φ=()255.9N e C Φ=219.055.9⨯=0.28 2Φm e C C =17.028.08.02=⨯2—16.解:(1)[]V R I U E a N N a 20425.064220=⨯-=-=[]A R R E U I Z a a N a 84.67625.0204220max -=+--=---=29.0700204==-=ΦN a N N N e n R I U C 76.229.055.955.9=⨯=Φ=ΦN e N m C C[]m N I C T anax N m ⋅-=-⨯=Φ=23.187)84.67(76.2max停机时 n=0 0=Φ=n C E N e a[]A R R U I Z a N a 2.35625.0220-=+-=+-=[]m N I C T a N m ⋅-=-⨯=Φ=15.97)2.35(76.2此时反抗性负载 []m N I C T N N m Z⋅-=⨯-=Φ-='64.1766476.2 由于 T T Z>' 故系统不会反向起动。

(2)Z Nm e Za T C C R R n n 20Φ+-=[]Ω=-⨯-⨯-=-Φ-=-Φ-=74.525.0648.0)300(29.02208.0)(20a N N e N a Z Nm e Z R I n C U R T C C n n R2—17.解:(1)41.01000377.076440=⨯-=-=ΦN a N N N e n R I U C由电势平衡方程得:[]Ω=-⨯⨯-=-Φ-=Ω49.3377.0768.050041.04408.0a N N e N R I n C U R(2)可用下面两种方法:方法一:能耗制动。

由式(2—24)得:[]Ω=-⨯-⨯-=-Φ-=3377.0768.0)500(41.08.0a N N e Z R I n C R方法二:电动势反向的反接制动。

由式(2—29)得:[]Ω=-⨯-⨯-=-Φ-=-Φ-=10377.0768.0)500(41.04408.0)(0a N N e N a Z N e Z R I n C U R I C n n R2—18.解:(1)[]min 101541.0377.0768.04408.0r C R I U n N e a N N A =⨯⨯-=Φ-=[]A R n C U I a A N e B 84.42377.0101541.0400-=⨯-=Φ-=0>U 0<I 则,01<P0<a I 0>a E 则0<=a a M I E p 所以是回馈制动工作状态。

(2)[]min 92041.0377.0768.04008.0r C R I U n N e a N c =⨯⨯-=Φ-=[]A I I N C 8.60768.08.0=⨯== 电动状态。

第三章部分习题解答参考3—4.解:三相变压器的额定电流是指线电流。

对三相变压器 N N N N N I U I U S 221133==[]A U S I NN N 68.2881035000311=⨯==[]A U S I NN N 29.4533.635000322=⨯==3—13.解:1)由低压侧空载实验数据求。

、、m m m x r z[]Ω===762.6231.10630022I u z Nm[]Ω===015.491.1050002202Ip r m[]Ω=-=833.62122222m m m x z x折合到高压侧为:[]Ω=⨯==56577762.623)3.660(222m m z k z []Ω=⨯==4446015.49)3.660(222m m r k r []Ω=⨯==56402833.621)3.660(222m m x k x 由高压侧短路实验数据求。

、、k k k x r z[]Ω===86.21315.153240Kkk I u z[]Ω===996.6015.151400022kkk Ip r[]Ω=-=20522k k k x z x设绕组为铜线,实验温度为C 015。

折合到C 075的值为:[]Ω=++⨯≈++=64.7515235752345615.234755.23475θθr r k[]Ω=+=51.218227575k k k x r z原、付边分开:[]Ω=='=26.10927521k z z z[]Ω=='=82.3727521k r r r []Ω=='=5.10227521k x x x2)3)061.060000667.1651.2181175**=⨯===N N k k k u I z u z …021.060000667.1664.751175**=⨯===N N k kr k u I r u r 057.060000667.1620511**=⨯===N N k kx k u I x u x 4)只用Γ形或简化等效电路计算:设 0220∠'='N N I I []V j j kI ku jx r I u u N Nk k N N 0020222274.3457156)20564.75(052.973.15887.36630052.9)20564.75(087.36)(∠=+∠-∠⨯=+∠-∠=+'-'='[]V k u u002274.34600452.974.3457156∠=∠='= %7.4630060046300222=-=-=∆N N u u u u[]A k I I I N 000221067.16052.973.1580∠-=∠=∠-='-= %958.067.16600008.073.158600412=⨯⨯⨯⨯==P P η 细的:783.06000064.7567.168.057156cos cos 11221=⨯+⨯=+'=N K N u R I u ϕϕ%97783.067.16600008.073.158600412=⨯⨯⨯⨯==P P η (4)法2:直接套用公式(简化等效电路)%1.587.36sin 057.08.0021.0(1)sin cos (222=⨯+⨯=+=∆***ϕϕK K X R I u[]V u u u N 59796300)051.01()1(22=-=∆-= %7.97cos 1220222220=⎥⎦⎤⎢⎣⎡+++-=***D N D p I p S I p I p ϕη []A u S I I N N N67.16600001010003111=⨯===3—16.解:1/-∆Y 8/-∆∆8/-YY5/-Y∆8/-YY第四章部分习题解答参考4—4. 解:1、由215005060601=⨯==nfP故极数为42、03.015001450150011=-=-=nnnS NN3、)(8.6488.08.03803300003ACOSUPINNNNN=⨯⨯⨯==ηϕ4-30. 解:(1))(1059122WpppPPcuM=+++=∆Ω03.02==McuPpS/(1455)1(1rsnnN=-=(2)).(5.6760211mNnPPT MM==Ω=π(3)NNnPmNPT9550).(7.6522==Ω=).(8.12mNTTT=-=第五章习题参考5—2解: (1) 降压后,1n 不变,不变。

m Q m S T T ,,↓↓ ).(12.33)(211m N U U T T m m='=' 015.015.822+=+'=S SsS S S T T m m m (2) 起动时1,0==S n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