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案
新人教版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教案
单元整体说明第四章光现象知识结构: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第二节光的反射第三节平面镜成像第四节光的折射第五节光的色散教学目标:1、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2、认识光的反射定律,了解镜面反射,漫反射。
3、了解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对球面镜有初步的了解。
4、了解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的偏折规律。
5、了解色散现象、三原色。
6、了解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
重点:光沿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折射规律、三原色了解红外线、紫外线。
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平面镜成像的规律、折射规律。
课时安排:本章共4节,安排7课时。
第一节光的传播———————————————1课时第二节光的反射———————————————1课时第三节平面镜成像——————————————1课时第四节光的折射———————————————1课时第五节光的色散———————————————1课时总结和复习——————————————————2课时第四单元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备课教师:*** 上课教师:课题: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的1、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用来解释简单的现象。
知道光线是表示光的传播方向的直线。
2、通过参与影子游戏,探究阴影的成因,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物理现象的能力。
3、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思想教育.通过对我国古代对小孔成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进行严谨的科学态度教育. 。
重点:难点:关键:光的直线传播。
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
光的直线传播现象解释。
学情分析八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勇于探究自然现象及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原理。
学生有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的愿望、有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与别人不同的观点,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
教法学法演示法、观察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教学教具铁架台、白炽灯、园纸板、短竿、浇花用的喷壶、白色方形纸板。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设计【五篇】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精选教案/试卷/文档/模板/课件合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导语】尽快地掌握科学知识,迅速提高学习能力,为大家准备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五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4—1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
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
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
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教学课时:2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
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
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二、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
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
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
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分析总结小孔成像的原理及特点:倒立的实像。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章节复习教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每一次的教学活动都应该精心设计,以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这次的光现象章节复习课,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巩固和深化对光现象的理解。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思路是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光现象,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的目的是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现象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回顾和巩固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提高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增强对物理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槽、光线演示器等)。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实验记录表。
五、活动过程1. 情境引入(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一系列光现象的图片,如太阳光、彩虹、镜子反射等,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回顾(5分钟)简要回顾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引导学生通过笔记本进行记录,巩固已学知识。
3. 实践活动(15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实验器材,进行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内容包括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等。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
4. 小组讨论和分享(5分钟)让学生在小组内分享实验观察到的现象,讨论光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现象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难点: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光现象》大单元说课稿
1.教学重点:光的传播规律、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定律及透镜的成像规律。
2.教学难点:光的折射定律及透镜的成像规律。
在教学过程中,要通过直观的实验现象、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概念和传播规律。对于光的折射定律及透镜的成像规律,要通过具体的实验和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使他们在实践中不断提高。
二、学情分析导
(一)学生特点
八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但注意力容易分散,自制力相对较弱。他们在认知水平上,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但still需要具体的实验和实例来支持他们的理解。他们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兴趣,对于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物理知识有较强的学习动机。在学习习惯上,一部分学生可能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探索和问题解决的意识和能力。
(二)学习障碍
在学习本章之前,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如对光的基本认识、简单的几何图形理解等。他们可能已经接触过一些光学现象,但对光的传播规律、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等概念可能还比较模糊。此外,学生可能对光速、折射率等物理量的概念和计算感到困惑。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存在对光学原理的理解不够深入、实验操作不熟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够多样化等问题。
(三)学习动机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我将采取以下策略或活动:
1.利用生活中常见的光学现象导入新课,让学生感受到物理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设计有趣的实验和互动环节,如光的传播路径演示、反射和折射的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3.引导学生进行问题解决,如通过观察实验现象,让学生尝试解释光的传播规律,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四章光现象单元备课
第四章:《光现象》教学计划一、单元课标要求:2.2.3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定律。
通过实验,了解光的折射现象及其特点。
2.3.4探究并了解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知道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应用。
2.3.6通过实验,了解白光的组成和不同色光混合的现象;二、学情分析:对于物态变化中的很多现象学生并不陌生,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经历蒸发、沸腾这些汽化现象,在小学科学中也涉及有关物态变化的知识,但是具体到概念学生就很容易模糊,因此在本章教材特别注重让学生通过“做”“看”“感”“听”“思考”等多种多样的活动全方位地感知“固、液、气”三态之间的变化。
三、教材分析:本章从光的传播特点及其应用和光的色散等方面向学生展示了一个多彩的光的世界。
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本章先利用简单的光现象引出物理问题---光是怎样传播的?然后通过实验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直线传播的特点、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以及光的折射特点。
其中,光的折射现象是下一章学习透镜的基础。
由于本次《课标》修订时删去了“颜料的混合”,因此,教材在“光的色散”这一节降低了要求,删去了“探究色光的混合与颜料的混合”,不在详细介绍物体颜色的形成,只要求通过“演示”和“想想做做”等栏目让学生了解白光是有各种色光组成的。
在讲可见光谱的基础上,简单介绍了红外线和紫外线及其应用。
四、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课标要求和学生学情制定):4.1 光的直线传播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通过观察在空气中、水中、固体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室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4.2 光的反射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知道人之所以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线和反射角的含义;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优秀7篇
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优秀7篇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1一、学习目标①了解光源,并知道光源的分类,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掌握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②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宏大。
通过实验体会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③观察、实验以及探究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使用说明用15分钟阅读课本69-72页并完成问题导学,A层全部完成,BC层完成探究部分,分层达标。
三、预习指导1.重点难点分析:本节的重难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及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问题导学:依据启发性问题的引导,认识光源,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掌握光速。
四。
课内探究(一)光源(3分)1、生活、生产中哪些物体可以发光?2、那么上面的物体有何共同特征呢?(二)[探究]光是如何传播的?(15分)1、光在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学生实验):打开教室的白炽灯,每个学生两只手各拿一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让眼睛穿过小孔观察光源。
(探究一):①光在均匀的液体中的传播②光在均匀的空气中的传播③光在均匀的透明固体中的传播(学生总结):光的传播特点2、如何描绘光传播路径?3、学生看教材图4.1-3同时请学生举出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举例(三)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5分)①影子的形成(探究二)用白炽灯对着墙,把乒乓球放在灯和墙之间。
现象:总结影的形成:②(教师引导)用光的直线传播总结分析日食的成因(四)光速(5分)学生阅读课本71页,自主完成如下问题:1.雷声和闪电在同时同地发生,但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这说明什么问题?2.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光速为m/s,光在水或玻璃中传播的速度比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
看课本71页科学世界回答:1.“光年”是什么物理量的单位?2.牛郎和织女能每年相会一次吗?五、课堂小结(2分)八年级物理光现象教案篇2教学目的、要求1、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八年级物理上册 4 光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1.探究并了解光的直线传播;掌握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2.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3.了解白光的组成.4.认识红外线、紫外线及其作用.1.经历观察与实验的过程,能在观察和实验中发现问题,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及提出问题的能力.2.经历从信息中分析、归纳规律的过程,提高分析概括能力.3.小组实验,学会合作.1.激发求知欲,提高探索物理现象或规律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2.培养实事求是的态度、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本章对光的规律性知识,尽量安排为探究性的.这些探究活动是根据实验、演示实验或者小实验演化而来的.探究实验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过程,先不给出实验结论,要求学生自己通过活动获得结论.由于探究具有悬念,对学生具有挑战性和吸引力.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处理好实验的关键问题,自主地得出主要结论.探究性学习跟知识性学习一样,也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本章安排的探究活动,具有知识浅、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的特点,结论容易获得,适宜初中生.探究能使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受到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从收集的证据中,总结和归纳出规律性的知识;从获得成功的愉悦中,提高学习自信心.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反射定律降低到反射规律水平,主动与学生的认识水平吻合,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体会科学探究的方法,为学会学习打基础.学生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时,获得的事实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的关系.至于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以及它们与法线在同一平面上的说法,教材中不强调.这样虽不很严密,但不会在学生认识实际问题时产生障碍.折射规律是本章学习的难点.本章对光的折射知识定位较低,重点研究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玻璃中光线偏折的方向,只提出“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光线向法线方向偏折”的结论.至于对实际问题的研究,对学生要求不高,能听懂即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初中物理的基本研究方法是实验.一如既往,本章仍然突出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让学生在观察和实验中,直接获得生动的实验事实,体会、感悟实验方法对物理学习以及学会学习的重要性,进一步激发学习物理的兴趣.光学知识渗透在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与技术相结合,用于引导掘进的方向;与人文精神相结合来剖析神话故事;光传递的信息,可以发现宇宙之大;平面镜成像在视力检查上的应用,光在能量方面的应用——太阳灶,以及海市蜃楼、热谱图、验钞机等等,都充满了魅力和活力.教师应该根据需要和可能,提供身边具有活力的新鲜事例于教学之中.物理学习是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科学技术的兴趣的重要途径.学生要适应现代化的生活,需要理解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学生在多种学习活动中成长.【重点】1.光的直线传播;用探究法研究光的反射定律.2.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现象;红外线、紫外线的作用.【难点】1.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2.用光的反射解释一些简单现象;虚像的概念.3.解释简单的折射现象;红外线和紫外线的作用及应用;做好探究实验及分析.一、光源生活、生产中有各种各样的光源.可以让学生们收集相关的资料,无论图片、文字、实物都可以.由于学生参与实际活动,学习兴趣会很高.通过对资料和实物的分析,得到光源的共同特征——能自行发光.二、光是如何传播的学生已经知道一些光的直线传播的知识,教学仍应重视实验,使学生的感性认识更丰富一些.教材中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的图,示意性地展示了光直线传播的应用.在这里未涉及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因为学生对介质的均匀与否缺乏思考的基础.在后续教学中,研究折射规律时再涉及介质的均匀性.教学时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还可补充一些实例.建议让学生做个“小孔照相机”,在简单的科学制作中可以学习科学知识和体验成功的快乐,同时也为第五章的内容——照相机的学习做一些铺垫.三、光的传播速度教材以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的大小为基础,从“光的传播比声音快”的感悟中,学习光在真空或空气中的速度.为了使学生理解光速有多快,教材中用一幅图加以注解,形象生动地说明光速非常快.教学时应使学生了解真空中的光速是宇宙间最快的速度,并记住c=3×108 m/s这个重要物理常数.“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作为“科学世界”内容给出,以弘扬科学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用光速的知识理解自然世界,拓展性地了解一些天文知识,了解最大的长度单位——光年.本文可以让学生自己阅读.四、光的反射光的反射的引入可通过人们为什么能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来进行,并可以利用阳光或手电筒及小镜子等进行演示说明光的反射现象,让学生理解光的反射的概念.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实验器材可以自己制作,以便于实验的简洁易行,选择纸板时在选材上应注意用比较粗糙的硬纸板且应该提前进行纸板颜色的对比,确定对于所选光源比较明显的颜色,这样效果会更好些,在硬纸板上可以事先标上一些角度的刻线,操作过程中注意遮光,因为如果教室中太亮的话,纸板上的光线会比较模糊,不便于进行观察,关于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应进行强调,让学生分清光线与镜面的夹角.对于光的反射定律的叙述要提醒学生注意顺序,可以让学生课下进行讨论原因.光路的可逆性并不只是反射时才具有,直线传播及折射都具有可逆性,在此应进行说明,防止学生认为只有在反射时光路才是可逆的错误认识.另外对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每一条光线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可进行适当地分析.五、平面镜成像平面镜的引入可以通过学生每天照镜子的感受开始,可事先提出几个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回答问题,这样对一些简单的特点的实验探究可以尽量节省时间,从教材的研究指导来看,第一个步骤的问题显得太繁,教师可以在启发学生的前提下概括出实验的步骤及所需的器材,具有指导性地进行实验探究,实验过后可以提出几个相应的问题,例如:实验中用完全相同的两支蜡烛是为了研究什么关系?实验中的刻度尺的作用是什么?以加深学生对实验过程的认识.实验结论中像与物的上下关系,只限于平面镜竖放时的情况,实际上水中倒影成像形式与平面镜是相同的,关于像的虚实可以用是否是由光线实际会聚形成或是否能在光屏上承接来解释.六、光的折射本节引入可由教师进行演示光的折射的实验来进行,注意在反射的同时发生了折射现象,而对于光的折射不可片面地认为只有方向发生改变时才是折射现象,实际是光只要是从一种介质进入到另一种介质时就发生了折射.有一些教师经常用筷子放入杯子中来介绍光的折射,但是学生从侧面来看筷子在水中像的位置往往低于实际的位置,而一些练习中所说的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是从水面上方来看的,虽都是光的折射现象但要注意区分.七、色散应尽量给学生足够的感性认识,要做好演示实验和进行“分解太阳光”的活动.要让学生了解光的合成,用放大镜看彩色电视画面,在现象感知的基础上,再介绍色光的三原色.在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积极性,为教学提供较多的背景材料.探究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尽量让学生自主地制订探究计划和设计实验.教师应帮助学生完善探究计划,做好实验现象的记录,是培养学生科学态度的重要环节.探究中,应至少各做两组以上色光混合,以便达到客观对比的效果,在这个基础上才能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教学中要使各组学生交流实验结果,来丰富实验事实.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课时第2节光的反射1课时第3节平面镜成像1课时第4节光的折射1课时第5节光的色散1课时本章复习教案2课时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识别光源,知道大致分类.2.知道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记住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1.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提高观察实验能力.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1.通过观察、实验等学习活动,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联系实际的学习习惯.2.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重点】光沿直线传播的规律的了解和应用.【难点】能利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生活和自然中的一些简单现象.【教师准备】教师演示实验的器材和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激光笔、蚊香、火柴、果冻(半透明)、白纸板、一次性塑料水杯、牛奶、空玻璃容器、小平面镜、蜡烛、小孔成像仪等.导入一:同学们,假设这个世界没有光,我们看什么东西都是黑色的,或者说我们什么都看不见.由此说明光对人来说是很重要的,没有光,这个世界就不会如此五彩斑斓,如此美丽,甚至我们根本不能生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光学世界.导入二:多媒体播放“祖国大好河山的风景”视频资料,老师自己配音:“金色的朝霞,蔚蓝的天空,郁郁葱葱的青山,姹紫嫣红的花朵——是谁把大自然点缀得如此美丽多彩?它的化妆师就是光.”据统计,人类由感觉器官接收到的信息中,有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是通过眼睛得来的.著名的诗人顾城有句名诗: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同学们,就让我们睁大眼睛,探寻光之秘密吧![设计意图]注重知识联系,做好知识准备.导入三:问1:同学们在小时候做过手影游戏吗?今天让大家回到童年,重温儿时的欢乐,谁先来试一试?引导学生做手影游戏并在学生兴致高时突然断电;问2:我们欣赏了这几位同学精彩的表演,你能提出与这一现象有关的问题吗?引导学生提出要研究的问题:如:为什么关了灯会没有手影?手影是怎样形成的?手影为什么会随手形的变化而变化?所有物体都有影吗?……一、探究光的来源问:刚才大家看到了,要形成影必须有光,那么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呢?1.多媒体播放生活中常见的发光体并引导学生概括光源的特点.学生观察、讨论并归纳出光源的特点——能自行发光.2.通过多媒体给出一些生活中的物体让学生辨认是否是光源;简述自然光源与人造光源.(如太阳、萤火虫、放电影的银幕、月亮、云层间的闪电、点燃的蜡烛等)[知识拓展]月亮本身不发光,只是反射太阳光,因此月亮不是光源.[过渡语]光是由光源发出来的,那么发出来的光又是怎样传播的呢?思路一问:形成影的原因是什么?教师引导学生猜想(可类比提示:如果在流动的水中插一木杆,水能绕过插在水中的木杆向前流动,光能否像水那样绕行呢?)[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猜想的能力,初步认识猜想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性.学生思考并猜想——光沿直线传播.问:科学仅仅靠猜想是不够的,如何验证你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引导学生根据提供的器材或自备器材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探究,巡视、指导学生.(强调:激光束不能直射人眼!)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器材分组设计实验并进行尝试实验.问:哪些小组愿意上台跟大家一起交流?请把你们观察到的现象和得出的结论告诉大家.引导学生上台演示并归纳结论.小组代表演示,其余学生观察思考并归纳.再问: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有没有条件限制呢?学生进一步思考并实验.教师根据学生实验情况补充演示光在不同物质及同种不均匀物质中传播的情况.学生观察思考、初步归纳出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思路二演示一: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演示二: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演示三:光在玻璃中沿直线传播.用激光演示器演示一、二、三.无激光演示器的可用幻灯机或长手电筒.观察:让学生分别观察光在空气中、水中、玻璃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引导学生分析:在同种、均匀、透明物质中,光沿直线传播.指导学生看教材图4.1 - 1,图4.1 - 2.演示四:用三张纸板上的小孔在一条直线上,才能看到手电筒射来的光.验证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过渡语]光是一种无形的物质,如果要对它进行研究很困难,你能想个办法把一束光的传播路线和方向表示出来吗?三、光线师:光的传播是实际存在的,光线只是人们为了形象表示光的传播而画的带箭头的直线,它是表示光的一种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1)学生思考并讨论;(2)了解光线的实际意义;(3)了解研究问题的方法——物理模型法.[知识拓展]光线是表示光的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光线是为了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出来的,像这种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重要方法.[过渡语]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现象都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现在我们具体来研究一下.四、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问1:通过刚才的研究,哪位同学来解释一下手影是怎样形成的?问2:生活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哪些?哪位同学给大家列举几个?[设计意图]学生思考讨论并列举光沿直线传播的其他例子.(如射击三点一线、激光准直等)引导学生说出自然界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并演示日食、月食多媒体动画.学生观察、思考并讨论.也可以介绍或演示其他例子.述:我国古代对光沿直线传播早有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墨经》中记述了一种叫“小孔成像”的现象,下面我们重温一下古人观察到的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小孔成像实验)1.学生观察小孔成像实验,分析归纳出成像的特点.2.思考回答:小孔成像中,像和物体相比较,像是立的;若要使像大一些,则烛焰应离小孔些.(投影给出)例子不胜枚举,希望同学们平时多去观察和思考,做个生活的有心人.五、光传播的是什么我们已经探讨了光的传播,你知道光传播的是什么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了解光可以传播信息和能量.[过渡语]我们知道光的传播速度很快,那么光的传播速度到底是多少呢?六、光传播的速度问:打雷时,雷鸣和闪电在天空中同时发生,为什么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请同学仔细阅读教材“光的传播速度”部分然后跟大家交流一下.巡视指导(教师指出:真空中的光速是物体运动的极限速度).1.学生分析思考、交流讨论问题;2.学生自学课本,了解光的传播速度情况;3.光的传播速度很大,测光的速度是极困难的.因为光通过不太长的距离需要的时间非常短,我们不容易察觉到,17世纪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都认为光速无限大.伽利略对此提出怀疑,但实验没有成功.1767年丹麦物理学家罗默首次测得光速.1849年法国物理学家裴索在地面实验室成功地进行了光速测量.1920年美国物理学家迈克耳孙改进了裴索的实验,更精确地测定了光的速度.现在公认的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5千米/秒.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105km/s(或3×108m/s),光在水中、玻璃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的小.1.请帮小明在下列物体中找出不是光源的是()A.闪电B.太阳C.月亮D.亮着的电灯解析:光源为能自身发光的物体,闪电、太阳、亮着的电灯都可以自身发光,而月亮反射的是太阳光.故选C.2.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不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而形成的是()解析: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树荫下形成圆形光斑、地上的“树影”、日食现象都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沙漠蜃景是由于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光线发生偏折形成的.故选C.3.光线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它的传播速度将 ()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可能减小,也可能增大解析:因为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所以光从空气进入某种液体,光的传播速度将减小.故选B.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定义: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2.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线: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光线.3.光的直线传播应用影、激光准直、日食、月食、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成像特点:倒立的实像.二、光的传播速度真空中的光速为c=3×108 m/s.一、教材作业【必做题】教材第7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1,2,4题.【选做题】教材第72页动手动脑学物理的3题.二、课后作业【基础巩固】1.下列物体中都是光源的是()A.太阳、月亮B.烛焰、抛光金属板C.太阳、烛焰D.月亮、火把2.当观察站在远处敲锣打鼓的人时,我们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这一现象说明()A.光的传播不需要时间,而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B.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比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得多C.用人眼看物体比用耳朵听声音反应更灵敏些D.总是先敲锣打鼓,后发出声音,动作先后不同3.如图甲所示,枯井中的青蛙位于井底O点“坐井观天”,则青蛙通过井口观察范围正确的光路图是图乙中的()【能力提升】4.北宋的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述了光的直线传播和小孔成像的实验.他首先直接观察鸢(老鹰)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移动的方向与鸢飞行的方向一致.然后在纸窗上开一小孔,使窗外飞鸢的影子呈现在室内的纸屏上,结果观察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如图所示).阅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认为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所描述的现象是小孔成像B.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小孔成像C.小孔成像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D.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5.某人在夜晚路过某一有路灯的街道过程中,先向路灯走近后走远,此人影子的长短变化情况是.6.古代时,由于无法解释日食的形成原因,人们迷信地认为日食是一种凶兆.现在我们可以用光的来解释日食的原因.如图所示,有乒乓球、足球和瓦数较大的白炽灯.请你用这三种物品代表相应的星球,设计出观察日食成因的实验,并根据三个星球的排列位置,按示例,把答案填写在横线上.用白炽灯代表太阳,用代表,用代表.7.如图甲所示是一张日环食照片.请在图乙中画出,人在其中能观察到日环食的阴影区,并在该影区内写入字母“HS”.【拓展探究】8.学习了光学知识后,爱动脑筋的小桐和小朵想自己探究小孔成像现象.如图所示,她们给两个空罐的底部中央分别打上一个圆孔和一个方孔,再用两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分别将小孔对着烛焰和灯丝,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通过小孔所成的像.(1)分析比较甲、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2)分析比较甲、丙两图,可以得出怎样的结论?(3)通过实验,可以看到烛焰和灯丝在塑料膜上成的都是(选填“正立”或“倒立”)的像,说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答案与解析】1.C[解析:太阳本身能发光是光源.月亮是靠反射太阳的光,本身并不发光,所以不是光源.烛焰本身能发光是光源.镜子、抛光的金属板都不能发光,是靠反射别的光源的光.]2.B[解析:敲锣打鼓的人的敲击动作和锣鼓声在空气中同时传播,敲击动作以光速传播,锣鼓声以声速传播,因为光速远远大于声速,所以总是先看到他的动作,后听到锣鼓的声音.故选B.]3.A[解析: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C,D错误;青蛙通过井口观察是光射入青蛙眼中,A正确,B错误.故选A.]4.B[解析:在纸窗上开一小孔,因为小孔成像是倒立的,故出现“鸢东则影西,鸢西则影东”的现象.小孔成像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小孔成像时像移动的方向与物移动的方向相反,综上分析,选项A,C,D正确;沈括观察到“鸢在空中飞动,地面上的影子也跟着移动”是影子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因为光被挡住了,没有光的区域才变暗,所以选项B错误.]5.先变短后变长[解析:本题考查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当人在远处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小,形成的影子长;当人逐渐走近路灯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变大,此时形成的影子变短;当人经过路灯逐渐远离时,人与灯光的夹角又变小,形成的影子再次变长.因此,当人经过路灯时,影子先变短后变长.]6.直线传播乒乓球月球足球地球[解析:日食是自然界的一种现象,当太阳、地球、月球三者恰好或几乎在同一条直线上时(月球在太阳和地球之间),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太阳到地球的光线便会部分或完全地被月球掩盖,产生日食;如果用白炽灯代表太阳,用乒乓球代表月球,用足球代表地球,就能演示日食的成因.]7.如图所示.[解析:当月球转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且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月球挡住了太阳射向地球的太阳光,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在月球的阴影部分的地区就发生了日食;根据光的直线传播,画出光路;发生日环食时,月球遮住了太阳的中心部分,在地球上能看到太阳的边缘部分.]8.(1)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 (2)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倒立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4)太阳[解析:(1)比较甲、乙两图可知,不同之处是甲中是圆孔,乙中是方孔,但是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都是蜡烛倒立的像,所以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小孔的形状无关;(2)比较甲、丙两图可知,不同之处是甲用的光源是蜡烛,丙用的光源是灯泡,在半透明的塑料膜上成的一个是蜡烛倒立的像,一个是灯丝倒立的像,小孔成像中所成的像与物体的形状有关;(3)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正因如此所以所成的像都是倒立的;(4)树荫下的圆形光斑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所成的像.]1.总体分析虽然光的传播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教学内容,但内容还是比较多,比较杂,这要求教师要能充分把握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突破.所以要上好这一节课的难度还是比较大的.我改变了旧的教学方式,提供大量器材,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经历实验过程,并在其中去想,去说,去做,去表达,去感悟,去探索物理实验反映的物理本质.“发现”了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通过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学生初。
《第四章光现象》大单元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第四章光现象》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深感教育的重要性,特别是在幼儿阶段,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的孩子们需要我们为他们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让他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今天,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我设计的一次关于《光现象》的大单元教学活动。
一、设计意图在这次教学活动中,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方法,以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我希望通过这次活动,让孩子们能够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现象,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孩子们能够理解和掌握光的基本现象,如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和探究,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孩子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镜子、水杯、光盘等)。
学具:笔记本、彩笔。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现象——手影游戏,引发孩子们对光的兴趣,进而导入本次活动。
2. 光的传播:通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让孩子们了解光的传播特点,如直线传播、速度等。
3. 光的反射:让孩子们通过实验观察和探究,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掌握反射定律。
4. 光的折射:通过实验和讲解,让孩子们了解光的折射现象,掌握折射定律。
5. 综合应用: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解释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的理解和掌握。
难点: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和应用。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会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看看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孩子们是否掌握了光的的基本现象。
同时,我还会鼓励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和思考光的现象,引导他们进行拓展延伸,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4. 问题解答批改:检查学生回答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问题,对正确的答案给予肯定,对错误的答案给出指导和建议。
- 利用互联网资源,如科学教育网站、在线课程等,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和实例,帮助学生拓展知识视野。
课后拓展
1. 拓展内容:
- 推荐学生阅读《光学原理》等科普书籍,深入了解光的传播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 观看科学纪录片,如《光的奇迹》、《光纤通信的力量》等,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
- 探索光的传播现象相关的科学实验,如光的折射、全反射等,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教学反思
在教学光的直线传播这一章节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学生对光的传播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实验法和案例分析法,学生能够直观地观察光的传播现象,从而加深对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的理解。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学习,培养合作精神和实践能力。
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挑战。首先,光的传播速度的理解和应用是一个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其概念和应用。为了克服这个难点,我通过实例和计算题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光的传播速度的计算方法。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并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难点。
4. 光的传播问题解答:提供一些关于光的直线传播的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解释答案。
作业反馈:
1. 观察结果批改:检查学生观察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结果,对正确的观察结果给予肯定,对错误的观察结果给出指导和建议。
2. 计算结果批改:检查学生计算光的传播速度的结果,对正确的计算结果给予肯定,对错误的计算结果给出指导和建议。
互动探究:
最新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单元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
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
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
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
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
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4章《光现象》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
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
谁还有什么问题?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大家帮
路灯时,灯光照射人所形成的影子的长度变化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现象教案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平面镜成像教案
教师预设的问题:
教师给予及时的补充
证(一)根据本节课
、平面镜能用来做什么;检查牙齿小镜、塔式太阳能电站、什么样的镜子是凸面镜和凹面镜;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光的折射》
砖观察后面的手指。
四、拓展(中考链接)
2009、下列关于“影”的形成与对应的光学知识连线正确的是()
A.摄影——光的反射 B
2013、如图5所示,不透明的容器中有一只铁质玩具青蛙,人
八年级物理第四章第五节光的色散教案
1.
,天空出现一道彩虹,这种现象叫(。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 光现象(全章教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全章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全章教案第四章光现象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的分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以及小孔成像实验,理解实验是研究物问题的重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实验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养成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及其应用。
难点: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凿壁偷光的故事【提出问题】你知道故事的主人公匡衡是哪里人吗?他为什么要偷光?这个故事,对你有哪些启发?【导入语】有了光,我们才可以看到一个清晰明亮的世界,光可以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
所以,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光。
那么,光是从哪里来的?它是如何传播的?它有哪些性质呢?从今天开始,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光现象,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四章第一节。
二、新课讲授光源【设问】光是从哪里发出来的?你能说出哪些物体可以发光?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相关图片】【总结语】我们把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板书: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设问】以上这些光源可以分为几类?光的直线传播 1、光沿直线传播【过渡语】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光,使我们的世界变得五彩缤纷,那么,光是如何传播的?请大家先回忆声音是如何传播的?【设问】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吗?【指令语】光在其他介质中是如何传播的?请大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并结合课件图片说出你的看法。
【出示图片】生活中一些有关光传播的现象【过渡语】我们的经验真的可靠吗?请同学们利用桌面上的器材分组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和玻璃中的传播方式,比较一下,是否和你刚才的想法一致。
【课件展示实验提示】1、让激光笔发出激光在空气中传播,观察其传播路径。
2、让激光笔发出激光射向水中,观察其传播路径。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四章 光现象 优秀教案教学设计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 (1)第2节光的反射 (5)第3节平面镜成像 (8)第4节光的折射 (12)第5节光的色散 (16)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多媒体资料1.美丽的城市夜景光碟。
2.八年级物理配套光碟(上)。
实验器材大烧杯、蚊香、火柴、玻璃水槽(装水)、玻璃砖、激光小电筒若干套、三棱镜、小平面镜。
学习资料测光速的方法的资料文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放一段美丽的城市夜景画图。
感受美丽的光,陶冶情操。
创设情境。
新课导入列举光在生产生活中的意义或应用,由此导入新课。
展示自我对光的了解,加深对光的感性认识,提高兴趣。
通过感知光的美丽和巨大的应用价值而产生学习的兴趣。
新课教学一、光源指导学生阅读69页第一二三自然段,让学生归纳出光的共同点。
问:还有没有能够发光的物体呢?板书在黑板上,引出“光源”并进行分类。
二、光是如何传播的?与声的传播比较,引出“光的传播特点”的探究课题:1.光的传播是否需要介质?2.光是怎样传播的?指导学生探究。
光的直线传播在我们的生播可以不需要介质②光沿直线传播③光速很大且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真空中最快为c=3.0×108m/s).培养归纳能力,拓展视野,培养思维能力。
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光现象全单元教案
第四章光现象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 m/s.教学重点:光的直线传播.教学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来解释简单的光现象.教学用具激光演示器、盛有水的水槽、手电筒、白炽台灯、棱镜、带狭缝的屏、白屏、两块带有小孔的硬纸板、彩色蜡笔、陀螺、水彩、毛笔、水、白纸.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城市夜景、绚丽多彩的极光。
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城市夜景、绚丽多彩的极光,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世界才被打扮得如此美丽,如此迷人。
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今天我们先来学习《光的传播》。
二、推进新课探究点一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提问: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山城夜景,那么,这些把山城点缀得如此美丽的光是哪儿来的呢?结合课本中的图,阅读课本。
然后讨论交流。
点评:光是光源发射出来的。
提问:除了课本上举的例子,你还知道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呢?太阳、星星、月亮、点燃的火柴、点燃的蜡烛、点亮的日光灯、反光的镜子、点亮的电视机屏幕都能发光吗?点评:月亮、反光的镜子是不能够发光的,星星当中也只有恒星能够发光,行星和卫星是不发光的。
我们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
像太阳、萤火虫、水母这类能够自然发光的物体,叫“天然光源”;像点燃的蜡烛、霓虹灯、白炽灯这类由人类制造的发光物体,叫“人造光源”。
板书:能够发光的物体,称之为光源。
2.探究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引导学生应用桌面上的器材,通过开放性实验探究得出:光在空气、水以及果冻这些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但在两种介质的界面上要发生偏折。
提问:同学们刚才看到了许多光沿直线传播现象,但是光总是沿直线传播吗?(先开放性分组实验,然后小组间交流实验结果)学生实验:方法一:用激光笔发出光束向滴了少量墨水的水中投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
第四章 光现象 第4节 光的折射 教案 (表格式)人教版(2024) 八年级上册
教学设计做一做:1.器材准备:陶瓷碗、硬币一枚、适量水2.按要求进行操作并思考:(1)坐在桌前,将硬币放在空碗底。
保持坐姿,使自己能够看到硬币。
请思考:此时观察者能够看到硬币的原因是什么?(2)保持坐姿不变,将装有硬币的空碗向前推(远离身体),直至刚好看不到碗底硬币。
请思考:此时看不到硬币,原因是什么?(3)保持坐姿不变,向碗中缓慢注水,直至碗底硬币重现。
请思考:此时又能看到硬币了,原因是什么?3.分析、讨论光在均匀空气和均匀水中都沿直线传播,但光路在水面处发生偏折。
教师介绍: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光的折射。
二、折射概念及命名1.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
要求学生:观察光的传播路径,并描述出现象。
介绍现象: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了偏折,这是由于光发生了折射。
2.演示实验,完善折射条件:光从空气垂直射向水面。
引出定义: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叫作光的折射。
空气法线射光 射角折折射角线发生偏 折,仍 沿直线 传播。
借 鉴光的反射定 律光路 模型完 成 命 名。
回 顾光的 反射定律,对 折射现 象中折 射角与 入射角 的大小 关系进 行大胆 猜想。
观采用类比迁移的方法,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合理的猜想。
鼓励学生迁移已有经验,加深对新规律的理解和记忆。
提升学生的证据意识,建立严谨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
提升学生数据分析与科学推理的能力。
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 1.提出问题折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是否相等?2.进行实验、收集证据 分析论证、得出结论。
(1)介绍实验器材,探究 光的折射现象中,两角大小是否相等。
演示实验: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玻璃)中,改变入射角i,测 量折射角r,并记录。
(2)数据汇总,分析归纳提问:若入射角i 减小 至0,折射角r 的大小将是 多少?水N3.提出新问题:在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折射现象是否也如此?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现有器材进行验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光现象1.通过实验,探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的传播特点。
2.探究并了解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3.通过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
4.通过观察和实验,知道白光是由色光组成的。
本章主要学习光现象及其规律。
内容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光的速度,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规律,光的色散等。
其中核心知识点是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
在中考考查中,主要是: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现象,以光的反射规律为核心的三线两角关系,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对光的控制作用,光的折射现象、规律。
另外正确画出光路图,应用光路图去解决问题也是应掌握的。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常以填空、选择、作图等题型出现,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也经常设计为实验探究题。
由于环境污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因此光污染的有关问题将成为中考的一个新的热点。
1.在前三章学习物理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学生基本知道探究物理问题的基本实施程序: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施检验—得出结论。
此程序在今后的学习中会经常用到。
在本章学习中主要让学生认真体会此探究过程的重要性。
2.学生刚学习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还分不清入(或反或折)射角,入(或反或折)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
在画光路图时会出现一些小错误,如光线忘记画箭头,法线用实线画等。
做光学探究题时,不是利用光的反射或折射规律分析问题,而是凭自己的主观想象来下结论。
为此,应让学生明确概念和规律,多加练习。
3.光的折射一节是光学学习中难度较大的一节,学生理解起来有点困难,教师可分步设计几个探究小问题,以分解难度。
此年龄阶段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可让学生课前自己观察一些生活中的光现象并做点简单的教具,会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教学过程中对课本安排的实验探究活动,如“光的反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特点,光的折射规律”等,要让学生积极参与,细心观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实验中提高观察和动手的能力,逐渐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心。
2.光学知识与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教学中要重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逐渐学会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简单的光现象,分析和解决与光学有关的实际问题。
3.在实验中,一定要对学生讲好实验注意事项,在实验的基础上得出结论。
同时老师可应用反射或折射规律用几何作图的方法在黑板上画成像情况,使学生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结合,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4.此章中考查的内容较多,是重要的章节。
讲课进度不宜太快,要注意基础知识的掌握,注意区分是光的直线传播现象,光的反射现象,还是光的折射的现象。
5.设计实验时可首先让学生选择实验仪器进行实验,实验的结果如果是不成功的,也能激发学生发现、探究实验失败的原因并找出相应的解决方法,使学生真正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价值。
6.在本章的讲解中,可多用比较法。
如光是如何传播的、光速等可与声的传播、声速等做比较;光的折射和光的反射做比较;平面镜成像和小孔成像做比较……这样使学生对知识点更清晰明确。
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3.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过程与方法1.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了解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2.阅读“科学世界——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光可以反映宇宙的信息,感悟宇宙之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亲身的体验和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为后续学习打基础。
3.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
重点光源、光的直线传播、光速。
难点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现象。
多媒体资料1.美丽的城市夜景光碟。
2.八年级物理配套光碟(上)。
实验器材大烧杯、蚊香、火柴、玻璃水槽(装水)、玻璃砖、激光小电筒若干套、三棱镜、小平面镜。
学习资料测光速的方法的资料文章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课前活动理顺思路,有利于知识的掌握。
体会光知识的重要,拓展视野,感知宇宙之大。
课后作业第1节光的直线传播1.光源——能够发光的物体。
2.光传播的特点:⑴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⑵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
(学生总结后填上)第2节光的反射知识与技能1.了解光在一些物体表面可以发生反射。
2.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的含义。
3.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
4.了解什么是镜面反射,什么是漫反射。
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反射现象。
2.体验和感悟我们是如何看见不发光的物体。
3.经历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用实验的方法获得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位置的关系,测量反射光线与法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总结探究的结论,获得比较全面的探究活动的体验。
4.通过观察,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的主要差异。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
2.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3.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活动。
重点1.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2.镜面反射、漫反射。
难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
激光笔、刻度尺、水、盆、光的反射演示装置图、玻璃片、平面镜、投影片、手电筒(玻璃上有1 mm~2 mm缝隙的黑纸)、白纸、小平面镜、大头针、量角器、钢笔、图钉、刻度尺、透明胶条。
一、新课导入我们都知道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你能举例说明吗?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的形成都说明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m/s,我们为什么能看见日光灯、烛焰?日光灯,蜡烛是光源,我们能看见光源是因为光源发出光射入我们的眼睛。
在漆黑的夜晚,我们看不到屋子里的桌子、电视,怎样才能看到呢?打开灯就能看到屋子里的东西。
为什么打开灯就能看见屋子里的东西呢?所有的物体表面都反射光,我们能看到不发光的物体,就是因为它们反射的光射入了我们的眼睛。
本节我们学习有关光的反射的知识。
二、新课教学(一)光的反射定律演示实验1:在桌面上放一盆水,用强光的手电筒照射到水面上。
实验现象:可以看到墙壁上有明的光斑,光射到任何物体表面都能发生反射。
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在讲光的反射规律时,让我们先弄清几个光反射中的名词。
演示实验2:让激光笔发出的一束光线射在平面镜上,引导学生观察一点、两角、三线。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反射图。
教师讲解:入射点、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
探究活动:光反射时的规律1.提出问题: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线沿什么方向射出?2.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1)如图甲所示,先使E、F成为同一平面,使入射光线沿纸板射向镜面上的M点,观察从镜面反射光线的方向并用笔在纸板上描出入射光和反射光的径迹。
(2)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一遍,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怎样改变。
(3)按图乙那样,把纸片F向前折或向后折,让学生观察能否看到反射光线。
(4)再用量角器量出反射角(r)和入射角(i)的大小,并记录大小进行比较。
角i 角r(5)逆着反射光线照射,反射光线怎样?3.分析和论证学生分析实验结果,分组讨论后进行归纳,得出来的反射定律:①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②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③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教师补充说明:(1)光的反射定律可概括为十二个字: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
(2)反射定律的第三条: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不能说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因为先有入射,后有反射;入射在前,反射在后;入射是因,反射是果。
(3)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老师板演如何根据光的反射定律画已知光线的入射光线或者反射光线。
学生练习:已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成90℃夹角,请画出镜面的位置。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析:法线既是反射面的垂线,又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掌握法线的这种双重作用,作图就容易了。
学生板演,教师点评。
(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光射到任何物体的表面都能发生反射。
不同的表面对光的反射是不一样的。
演示实验3: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平面镜。
演示实验4:让激光笔的平行光射入毛玻璃片上。
学生观察比较两次实验效果的异同,阅读教材第75页“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并总结漫反射和镜面反射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讨论:黑板“反光”时为什么粉笔字反而变得看不清楚了?请你根据所学的知识提出改变这种状况的建议。
三、小结四、作业第2节光的反射一、光的反射定律1.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2.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3.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二、在反射时光路是可逆的。
三、镜面反射和漫反射1.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解释现象:黑板“反光”时看不清字。
第3节平面镜成像知识与技能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2.了解平面镜成虚像,了解虚像是怎样形成的。
3.理解日常生活中平面镜成像的现象。
4.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
过程与方法1.经历“平面镜成像特点”的探究,学习对实验过程中信息的记录。
2.观察实验现象,感知虚像的含义。
3.通过观察,感知球面镜对光线的作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中领略物理现象的美妙与和谐,获得“发现”成功的喜悦。
2.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通过对平面镜、球面镜应用的了解,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难点平面镜成像原理及虚像概念。
黑白各半的16开的纸,薄玻璃片,跳棋棋子,平面镜,凸面镜,凹面镜,J2501型光具盘,手电筒。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复习提问1.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是什么?2.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思考、回答导入新课用我国古代应用平面镜的事例引入,请几个同学上前来悄悄地照镜子,进行心理暗示,激发学习兴趣。
获得心理满足,提高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于学生在生活中对平面镜司空见惯,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兴趣。
本课在导入新课时采用了心理暗示的方法,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又使学生受到精神鼓励。
新课教学一、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学生实验】准备:在纸上的黑白交界线明了方法步骤,两人一组,动手做实验:操作、观察、分析。
在学生做分组实验时,指导学生找准像的位置:不论从什么角度去观察,寻像的棋子都好像与成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教学三、平面镜的应用平面镜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1.成像;2.改变光路问题讨论:请们同学上来,让视线与讲台齐平,你能看到讲台下放的什么东西吗?如下图所示,提供一面镜子,能帮这位同学看到吗?四、“科学世界”凸面镜和凹面镜1.凸面镜的作用:发散光线。
演示实验:用J2501型光具盘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