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

合集下载

4.2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教学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4.2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教学设计-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了解技术的基础知识又进行设计方案制定之后的内容。

它是学生技术核心素养能力的具体体现阶段。

第二节原型模型的制作又是本章内容的一个具体展示。

学生能充分通过这一节内容的实现展示自己的成果,是同学们的成功喜悦最强烈,自豪感、自信心得到充分提高的时刻,所以这一节课的成功非常关键。

学生分析:通过第一章的学习,学生应该会对自己的技术能力产生一定的疑惑,我也能设计吗?虽然我们在第一二章课程内容分析中明确告诉他们可以,但他们不能自信。

第三章老师要求后,他们会试着去分析设计,有一定成果,但仍不能相信自己。

所以这节课制作的成功能坚定他们自己也能设计的信念,提高技术素养。

教学目标:1、了解制作模型或原型的基本过程。

2、形成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体验方案物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教学重点:完成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过程。

教学难点形成较强的动手实践与创造能力、体验方案物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

从原型或模型的制作过程中总结原型或模型的制作步骤,感悟实现自己设计成果的成功和喜悦技术素养:技术意识、识图能力、物化能力教学策略方法:采用项目式学习、利用任务驱动促进小组协作,让他们实际转化自我设计,潜移默化提高技术核心素养教学资源:多媒体、视频、课件、投屏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候课3分钟:播放其他学校学生设计的结构作品制作出成品后的承重试验。

学生自由讨论。

课堂导入:案例分析(2分钟)前面我们以2014年本校学生参加的三星公司赞助的“探知未来”的承重结构设计作为我们的设计问题进行了设计的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可行性、查阅资料、挑选材料、提出设计方案的过程。

我们在各种材料中选择教室里方便制作的纸作为材料,提出了一些设计方案,那么接下来我们应该做什么呢?学生回答:制作出来复习:什么是原型?它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是模型?它的特点是什么?什么情况下制作原型?什么情况下制作模型?它们的区别是什么?(2分钟)学生回答教师展示ppt(2分钟)那好,现在我们开始来讲我们的纸质承重结构模型制作出来吧。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原型与模型的观点及其在设计制作中的作用;2. 掌握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技巧;3. 能够运用原型与模型制作技术进行创意设计和实践操作。

二、导学内容1. 原型与模型的观点及作用;2.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材料和工具;3. 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方法和技巧;4. 实际操作练习。

三、导学步骤1. 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不同领域中的原型与模型应用案例,引发学生对原型与模型制作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进修:介绍原型与模型的观点及其在设计制作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其重要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3. 探究:通过教师讲解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分析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材料和工具,并探讨它们的特点和适用范围。

4. 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原型与模型的制作实践操作,让他们动手尝试不同的制作方法和技巧,提升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意设计水平。

5.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进修内容,强化对原型与模型制作技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今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基础。

四、导学工具1. PowerPoint 等多媒体教学工具;2. 制作原型与模型的材料和工具;3. 实验室或工作室等实践操作处所。

五、导学评判1. 参与度评判:观察学生在教室中的表现和参与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交流、实践操作等;2. 实践能力评判:评估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的技术掌握和创意设计能力,包括制作过程、成品效果等;3. 思维能力评判:考察学生对原型与模型制作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包括分析思考、总结归纳等。

六、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多参与设计比赛、展览等活动,展示原型与模型制作的效果,提升自大心和实践能力;2. 推荐学生阅读相关书籍、期刊等资料,深入了解原型与模型制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3. 组织学生参观工作室、设计院等机构,与专业设计师交流互动,拓展视野和进修经验。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全面了解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技术,掌握实践操作的方法和技巧,提升创意设计能力和实际应用水平,为未来的设计之路奠定坚实基础。

制作模型或原型教案

制作模型或原型教案

第七章制作模型或原型第一节模型【教材版本】(江苏教育出版社)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设计理念】以兴趣为入手点,以模型的学习为载体,以引起学生的思考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学习体验模型的过程中联系自己的实际,实现方法的迁移。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在苏教版教材中属于第七章的第一节,是在学生完成了方案构思和设计图样绘制的学习后,进入模型或原型制作的过度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节课从模型的概念入手,使学生体会模型的功能及模型在不同设计阶段的作用,渗透制作模型的重要性,明确模型制作过程不仅是设计思想体现的过程,还是发展构思的创造性过程。

教材中案例数量较少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故教材处理时补充了大量模型案例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学情分析】学生经历了前面的一段时间的学习,从学习内容上来看,学生了解了设计的一般过程,体验了发现、明确问题和方案构思、呈现,进入了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环节,纯理论消磨了学生的兴趣,此时的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正在减弱时期,如何恢复学生对通用技术的兴趣,如何让学生从模型的学习中感悟出来影响自己其他学科学习的潜在根源,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习通用技术有没有用、重不重要等问题,因此教师的引导就很重要。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模型及其功能,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经历认识模型的过程,理解模型是技术设计中的一个环节和一种重要方法。

3.核心素养:通过动手“做”模型,培养学生的工程思维能力,认识模型及其功能的重要性。

并且加强爱国主义教育。

【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模型的概念、特点以及模型的功能、模型的种类,理解模型不仅是设计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是一种重要的技术方法。

教学难点:各个阶段模型的作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实例分析法,课堂活动【教学思路】从最近热播的一部影片导入,来提高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课的标题。

再从视频中截取两张旗杆图。

引入原型模型的概念。

再问学生生活中还接触过哪些模型。

《模型和原型制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

《模型和原型制作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2

《模型和原型制作》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模型和原型的观点及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

2. 掌握模型和原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

3.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导学内容1. 模型和原型的观点2. 模型和原型在工程、设计、艺术等领域的应用3. 模型和原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三、导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模型和原型,引导学生思考模型和原型的定义及其作用。

2. 进修(1)模型和原型的观点:模型是根据实物或理论设计的一个缩小的、具有代表性的物体或系统;原型是一个初步的、具体的、可操作的产品,是产品设计和开发的最初版本。

(2)模型和原型在工程、设计、艺术等领域的应用:在工程领域,模型和原型是产品设计和制造的重要工具;在设计领域,模型和原型可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展示设计观点;在艺术领域,模型和原型可以帮助艺术家实现创作想法。

(3)模型和原型制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a. 确定制作的目标和需求b. 设计模型或原型的结构和外观c. 选择合适的材料和工具d. 制作模型或原型e. 完善和调整模型或原型3. 实践让学生分组进行模型或原型制作实践,可以选择不同的主题或项目,如制作一个简单的机械模型、一个设计感强的原型产品或一个艺术作品的模型等。

4. 总结让学生展示他们制作的模型或原型,并进行互相评判和讨论,总结制作过程中的经验和收获。

四、拓展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进行模型或原型制作实践,可以参与一些相关比赛或展览,提高他们的制作技能和创造力。

五、作业完成一份关于模型和原型制作的小结报告,包括模型和原型的定义、应用领域、制作步骤和方法等内容。

六、反馈收集学生对本节课的反馈意见,以便及时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七、课后反思反思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和效果,总结经验,为下一次教学做准备。

高一【通用技术(江苏版)】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教学设计

高一【通用技术(江苏版)】制作台灯模型或原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模板同学们可以推荐方便切割和连接的材料,比如硬纸板、KT板和PVC 发泡板等材料制作,此外,还可以利用模型检测设计方案中各构件的尺寸设计是否合理,装配关系是否正确等等。

方便切割和连接的材料,可以快速的验证设计方案,及时发现问题,避免设计作品的失误,从而提高实践操作的效率。

2、准备工具【思考情境】孙宇制作台灯的材料选好了,他根据材料选择了以下的工具,同学们看看,这些工具选的合适吗?材料木板、LED灯、导线、电源线开关、螺栓等工具木工锯、手电钻、曲线锯、木锉、砂纸、电烙铁、多用电表等【思考情境】可能有同学发现了,孙宇没有准备去除导线的外皮的剥线钳,是他忘了吗?并不是,孙宇手头没有剥线钳,这个问题该怎么解决?他可以选择替代的工具,电工师傅用带刃口的尖嘴钳进行剥线的操作,或者使用剪刀进行剥线操作。

除了使用替代的工具操作外,还可以制作工具。

【思考情境】剥线的操作核心是是什么?使用剥线钳能准确割破导线外皮,不伤内部铜线,使用尖嘴钳或剪刀,需要使用者技术娴熟,即切破导线,又不伤铜线。

【思考情境】了解了剥线这个操作的核心,看看这个能实现剥线功能的简单工具,这是一个竹制衣夹,安装了一个卷笔刀上的刀片,夹好导线,转动夹子,就能起到剥线的作用。

大家观察一下图片,如果要把这个自制小工具的方案告诉孙宇,为了让孙宇成功剥线,你们会提醒孙宇什么要点?根据线径安装刀片。

画线,不仅仅是画出各构件的轮廓线,有时还需要画一些方便锯割的辅助线,比如这条红线,如果没有画出来,在锯割构件下边缘时,从板材左侧起锯,按照沿线锯割的操作要求,如果没有画线的引导,锯路很容易就跑偏了。

二、构件锯割画线后,开始锯割,对于木质构件,锯割时,我们遵循“长木匠”的原则,留有余量。

在锯割过程中,使用工具注意安全。

【分析并操作】孙宇要制作的台灯原型主体形态是一个正四棱台,他在制作过程中遇到了一个难题:台灯主体部分四个梯形构件如果采用榫卯连接,榫头和榫槽办法是,先画个简单的示意图辅助思考,图中所示的是台灯灯身的两个构件用榫卯结构连接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图中蓝构件挖掉的部分上下两条短边和整体构件上下两条边平行,左侧长边和构件右侧边缘平行,利用三视图的知识,画出了挖掉部分的三视图,孙宇借助三视图,明确了挖掉部分的形体特征,它是个斜四棱柱,榫槽的形态就确定了,而挖掉的部分连接到黄构件上,就是匹配的榫头了。

高中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教案.doc

高中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工艺教案.doc

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第二节工艺一、内容分析:根据苏教版教材分析:教材前三章学习技术与设计的基本知识、设计的一般过程和一般原则;第四章至第六章是学习构思设计方案的方法和手段;第七章是进行实践体验,对设计这个概念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章节。

是本书动手操作,技术实践,体现设计思想和感受设计成果的重要部分,也是最吸引学生的。

而这又必须要学习制作的基础——工艺,本节课将引导学生了解工艺,初步认识工艺,使用合适的工具、设备对不同的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模型或原型,了解工艺的重要性。

更重要的是要学生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会设计的思想和方法。

二、学情分析:1、高一的同学在初中时大多接触过金工工艺,知道一些工具的简单用法,有的同学可能还做出过一些作品,比如风铃、简易机器人等。

但是对工艺的概念知之甚少。

相同的材料,为什么会生产出不同性能、不同质量的产品?为什么相同功能的电视机、手机会价格不一样,使用寿命会不一样?以这些问题去引导学生认识工艺、了解工艺,知道工艺的作用及其重要性,学会正确地使用工具,规范技术操作。

2、技术设计的一般过程、原则和交流评价这些基本思想和方法在通用技术教材中贯彻始终。

这些思想和方法对学生技术素养的提高和一般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学生在初中时候的实践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而到了高中阶段除了要让学生动手操作,更重要的是在进行实践体验时,体验设计的思想和方法,让学生真正做到从“做中学”。

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工艺的含义和重要性。

(2)了解金工常用的工具和设备,知道根据工艺要求选用适合的工具制作。

(3)学会金属等常用材料的1-2种加工方法。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进行本节课程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产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

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6.4 制作模型或原型 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6.4 制作模型或原型 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2019)必修《技术与设计1》

6.4制作模型或原型一、教学内容1.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2.经历产品模型制作过程,掌握木材加工一般方法,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完成模型或原型。

二、学科核心素养要求模型制作是产品设计过程中的一一个重要环节,包括材料的选取和工艺标准的设定等一系列复杂的过程,蕴含着独特的思维方式和方法。

通过构思、分析模型结构和功能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工程思维能力,通过设计交流和动手制作提高学生图样表达和物化能力,作品的交流和评价使同学们的技术意识进一步加强。

三、教学重点、难点1.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合适的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2.经历产品模型制作过程,掌握木质材料加工的一般方法以及常用工具的使用,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完成模型或原型。

四、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五、教学过程教学引入同学们经过前面的学习,了解了木工加工和金属加工的工具和方法。

请同学复习木工加工加工常用工具有哪些,并介绍规范使用的方法。

通过学生回答和教师补充,使学生加深木工加工的要求和注意事项,为本节课制作笔筒做好铺垫。

金属加工工具的使用,比如钢锯条在安装时,锯齿方向向前,在这种安装状态下,钢锯的使用要点是“推锯加压,会拉不加压”。

新课学习教师介绍木材连接方法:钉接,将两块木材钉在一起,相对固定。

钉接,用螺丝、螺母将两个有通孔的木材连接在一起,相对固定,容易拆卸。

榫接,分别在两块木料上制作榫头和榫眼,靠材料的摩擦力将两块材料固定在一起。

是我国传统建筑常用的技巧,是先民智慧的结晶。

在古老的建筑或寺庙中常可发现。

运用得当整个结构体可以结合得相当牢固。

胶接,用粘合剂将两块木材粘接在一起,相对固定,不容易拆卸。

笔筒模型设计分析在产品的设计方案基本形成之后,可以通过制作模型或原型来检验产品的造型、结构以及零部件的装配关系,并通过对立体形态的真实观察与推敲,对产品的设计进行调整和修改。

制作模型-般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依据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材料。

高中通用技术《7.3 模型和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

高中通用技术《7.3  模型和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

《7.3 模型和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于学生体验技术设计的完整过程,实现设计从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本节内容从理性认识到具体的动手实践,是将基础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它又是本教材中综合利用前面的知识构建出来的必然结果,也是为后面的测试评价环节作准备。

在模型制作的过程中可以发现问题并能够解决问题,并对自己的设计进行反思和修改,这样一来,学生在实际感受到模型制作的必要性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事求是的负责的态度和动手能力.设计理念: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设计作品不受限制,学生可自带材料,自由讨论、自由组合,自主建构模型。

教学策略: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与要求、结合“工艺”的内容进行教学活动,动手制作模型。

由于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章节是比较紧张的,可以让学生在课前事先准备好材料和构思。

学生采用合作方式学习,小组合理分工,正确使用各种加工工具,加工零部件,组装,完成产品制作,对每一个加工产品加以润色,以达到产品美观,符合人们的心理需求。

学情分析:学生在理论上思想上有许多创新的思维,如要把它转换成实际作品,会遇到许多的困难,如在材料、资金、工具等方面都会有困难。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易得的工具和材料来加工作品。

学生理论知识充足,实践兴趣较高,但动手能力不足。

教学方法:1、合作学习、讨论、互动、实践法。

教学准备:1. 课前要求学生设计出自己的作品,并形成图纸,同时要求自己准备好需要用到的材料和工具。

2.操作实验室,常用的金工和木工工具:手锯、台钳、砂纸、锉刀、胶水、台钻、手电钻、笔、直尺、角尺、刀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2、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

3、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4、能够通过模型与原型的制作,提高动手操作能力,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

第6章制作模型或原型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6章制作模型或原型教案-高中通用技术地质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第六章制作模型或原型一、学科核心素养要求1、技术意识:(1)能结合具体案例的辨析,形成对技术的理性态度和评价。

(2)通过案例分析比较常见材料的应用环境。

2、工程思维:材料、工具、工艺的选择、比较及权衡。

3、物化能力:(1)通过制作模型和原型掌握材料的合理加工。

(2)通过台灯的案例分析,掌握制作模型材料和工具的选择;通过PPT图片和实物感受,了解各种电子电工工具的使用。

(3)理解对材料合理规划,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保证产品的质量。

(4)木工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

4、:让学生理解,设计产品时,要综合考虑材料的性能、材料的工艺性以及材料的成本。

5、图样表达:(1)识读常见的技术图样。

(2)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模型和原型。

二、教学重点(1)知道模型及其功能;使设计对象具体化,便于交流沟通;帮助分析设计的可能性,把握设计的可靠性。

(2)理解模型制作在产品设计的不同阶段的不同作用。

(3)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常见材料的应用环境和特性。

(4)根据设计的方案和产品用途,选择合适的材料,并对材料进行合理的规划。

(5)工艺的含义和常用工艺的种类。

(6)学习木工加工工艺与工具使用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认识模型作为设计方法和手段在设计中的应用。

(2)认识模型在设计中的应用。

(3)体验工艺的价值。

(4)学习木工加工工艺与工具使用的方法。

(5)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正确、安全的操作。

四、教学过程(一)认识模型或原型1、模型:模型是根据实物、设计图样或构思,按比例、生态或其他特征制成的与实物相似的一种物体。

模型可视、可触、可控制,可以形象地表达所设计的产品的比例、尺度、线型、色彩、材质以及每一个构成面。

它是一种实体设计语言,为设计的表达和交流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使设计委托者、生产单位和设计人员之间能够直接沟通。

由于大部分工业产品是在大规模、自动化和巨额资金投入下生产出来的,因此仅凭图纸提供设计意图很难把握设计的可靠性。

高中 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 4.2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高中 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 4.2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一、学习者分析学生经过学习,对工艺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技术试验的模型制作很感兴趣。

但是,学生没有经历产品制造过程和设计物化的过程,面对各种设备,进行实际操作,会有一定的困难。

偏向理科的同学对技术试验兴趣会较大,偏文科的同学稍差。

男同学对工具的使用和操作一般较强,女同学对工艺涂饰相对较好。

二、教材内容分析1、本节的主要内容及在本章的地位《技术与设计1》第4章第2节。

本节是本章的主要内容,教材从“多功能广告灯箱”的制作出发,先介绍了原型和模型的概念,接着围绕多功能广告灯箱的制作过程为主线进行展开阐述。

介绍制作过程中工具的使用、加工工艺的选择、利用工具加工材料、对零部件进行装配以及对产品进行表面涂饰。

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我们选择了创意字母椅子模型的制作。

2、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根据主题设计方案制作模型,了解常用工具(主要是微型机床)的使用方法、加工工艺的选择,让学生初步掌握工具加工木材料、对零部件进行装配以及对产品进行表面涂饰。

(2)难点:制定制作主题及计划,根据设计方案制作原型或模型。

1、知识与技能(1)学会常用工具(主要是微型机床)的使用方法。

(2)理解模型或原型的概念及作用。

(3)初步掌握泡沫板的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制作出模型。

2、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工艺的操作、装配、调试和涂饰的方法。

初步理解工艺的操作装配、调配的方法。

体验意念具体化和方案物化过程的复杂性和创造性,发展动手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技术的创造性特征,培养富于想象、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精益求精的态度和与同学沟通合作的精神。

四、教学理念和方法以创意字母椅子模型的制作作为技术试验,通过各种木工工具(微型机床)的操作过程,使学生认识工具,了解木工加工的一些基本工艺。

进一步把自己的设计物化。

(1)学生以5个人为单位,制作一个小模型,同时初步掌握工具(微型机床)的使用。

数学第三节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

数学第三节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

数学第三节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第三节制作模型【教材版本】通用技术必修1《技术与设计1》(江苏教育出版社)【设计理念】以“做中学、学中做”为落脚点,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体验产品设计的一般过程,经历挫折和失败,品味成功的喜悦,感受“想”与“做”的差异,激发技术设计的灵感。

【教材分析】立足实践是通用技术课程的一个特色。

学生亲历技能学习的实践过程,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

《制作模型》是苏教版第七章《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动手操作的章节,其内容也包含着思想和方法,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学生掌握技术设计的过程,实现方案到产品的转化具有重要作用。

这一节课要上得好,有利于激发学生对以后学习有很大的影响。

本节内容是本教材中学生亲历动手操作实践最多的章节,是学生经过发现和明确问题、方案构思、方案呈现等设计环节后,把抽象的纸介设计实体化的过程,是极大激发学生兴趣、和创造力的过程,其过程不仅包含着技术及其设计的重要思想和方法,还蕴藏着能迁移到学生日常生活、学习等广泛领域的思想和方法,况且模型或原型的制作还是技术设计的重要环节,它对技术设计中的测试、试验、评估交流起着实体化的支撑。

故本节课应属于本章的重点章节;教材在介绍了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后,以三组台灯的制作加工过程为例展开,由于其既不能吸引学生,也很难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为了加强书中内容前后章节的连贯与交融,本章的制作项目选择了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作为示例。

它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向学生展示了模型的制作过程。

多功能学习用品盒(架)案例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情分析】学生对模型概念有一定的认识如:生物中所用的人体模型、人体器官的模型,物理中用到的弹簧振子等模型。

本节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完成一个简单产品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并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4.2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教案-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4.2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教案-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必修技术与设计1

《通用技术》必修1第四章第二节原型与模型的制作教学设计教学背景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通用技术是一门与科学技术息息相关的学科。

回顾人类的发展历程,从石器时代、青铜时代、蒸汽机时代直到当今的信息时代,技术进步改变着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方式。

我们的生活、工作、生产处处都要用到技术,例如我们手中拿的圆珠笔和钢笔就是多次技术改造的结果,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了解世界的电视机也是技术发明的成果。

认识技术、善用技术,已成为现代人必须具备的素质。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会制作简单产品的模型或原型能使用简单的方法对产品进行测试并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了解工艺含义到明白工艺处处存在我们生活中。

知道工艺对工业生产的重要性,同样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技术会立生不同的产品,工艺的好坏决定着产品质量的优劣。

从而树立工艺要精湛,产品才能优秀的理念,培养学生对技术的正确态度以及良好的技术理念和素养。

感受工匠精神对技术制造质量的独特作用,体会工艺的优质对成品的重要性,形成严谨细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作态度。

教学内容分析:本书的第四章就是以问题的解决过程为线索来展开的,教材以贴近生活实际的广告宣传灯设计为例,引领同学们经历技术设计与制作的过程。

通过第四章的学习,同学们将会掌握相关的技术设计的知识和技能,了解设计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综合考虑设计的条件和因素,优化设计方家,最终实现设计方案的物化,从而达到提高核心素养的目的。

同时提高实践活动的成效,以知促行,学以致用。

学情分析:确定设计方案后,下一步就需要根据设计方案制造出产品。

但是想要达到最终的设想,仅靠手绘图或计算机三维效果图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将设想变成现实。

本章我们将根据设计的要求,挑选合适的材料,运用合适的加工工艺,使用工具,最终制作出一个产品的原型或模型。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导学案-2023-2024学年高中通用技术粤科版》

《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 了解模型或原型的观点和制作方法;
2. 掌握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基本步骤;
3. 提高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导学内容
1. 模型或原型的定义和作用;
2. 模型或原型制作的材料和工具;
3. 模型或原型制作的基本步骤;
4. 模型或原型制作的注意事项。

三、导学步骤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精美的模型或原型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进修的动力。

2. 进修:介绍模型或原型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它们在设计、工程、艺术等领域的重要性。

3. 实践:提供不同的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动手制作模型或原型,引导他们按照基本步骤进行操作。

4. 总结:让学生展示他们的作品,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总结模型或原型制作的注意事项。

四、导学反馈
1. 学生展示自己制作的模型或原型,老师和同砚进行评判和建议;
2. 老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必定和指导,鼓励他们继续探索和创新。

五、拓展延伸
1. 鼓励学生在课外时间继续制作模型或原型,培养他们的兴趣和专业技能;
2. 鼓励学生参与模型或原型制作比赛,提高他们的竞争认识和团队合作能力。

六、导学反思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过程,分析学生的进修情况和反馈意见,为下节课的教学提供参考;
2. 不息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学生的进修效果和兴趣。

粤教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二节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1

粤教版通用技术技术与设计1第二节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学设计1

教学设计案例第四章第二节原型或模型的制作澄海实验高级中学一、教学内容分析:《原型或模型的制作》是广东版《技术与设计1》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本节的内容是本章的重中之重,是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节着重介绍了模型或原型制作中用到的加工方法和工具使用,并通过实例讲解和实际操作学会材料的加工方法,再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条件选择加工工艺,正确、安全地操作,并根据设计方案完成一个简单产品地模型或原型的制作,因此,本节课将重点制作谁火箭的模型,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设计制作的知识与技能,并通过实践活动,进一步领悟设计制作的艰辛和乐趣。

二、教学对象分析: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对技术、设计和工艺的加工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把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中尤为重要,但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有限。

因此通过水火箭的制作视频让学生对制作过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学生制定制作计划,正确的选择和使用工具和工艺进行制作,并增强他们制作的自信心和提高学习兴趣,并通过学生现场的制作和教师的指导,从二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三、教学目标及分析:1、了解模型或原型的概念,知道他们共同和异同点,理解他们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2、了解模型或原型的一般制作过程有哪些。

3、学会准备材料和查阅资料,提高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了解加常用的加工工艺,了解相关的制作工具和设备,学会一般工具与设备的使用。

了解常用的加工方法和加工的安全注意事项。

4、能根据水火箭的制作原理独立设计图纸模型,并画出各部件的三视图,选择和利用已有的工具和设备对各部件进行加工,最后能根据图纸进行总装配和表面涂饰,从而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与动手实践的能力。

5、了解水火箭的测试方法,能对水火箭模型进行简单的性能测试,并加以改进。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加工工艺的选择,常用工具的使用,硬纸、木材、金属等材料的加工方法,装配工艺,并进行正规的安全教育。

2、学会模型或原型的设计和制作,能独立制作和改进水火箭模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
高一通用技术《模型或原型的制作》教案
制作模型
[教学内容分析]
1.制作模型或原型是设计方案物化为产品所经历的制作和试验过程,是技术设计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本节内容是技术设计成果的生成过程,是全书教学内容的归宿。

前两节模型和工艺的学习,为本节内容的学习打下了理论和实践的基础。

本节内容又在实践中加强了学生对各种技术操作要领和方法的体验和领悟。

2.制作模型这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根据已设计好的方案,制作出台灯的模型或原形,并对其加以润色。

台灯案例贴近学生实际,学生通过实践,体验模型的制作过程,在亲切自然的氛围中获得知识。

学生从中可以体验和领悟到技术操作的要领和方法,体验技术设计的艰辛,感悟技术设计的魅力。

3.动手制作模型需要大量的时间,在给定的课时内完成本节内容是比较紧张的。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模型制作的步骤,以制作模型为主线,结合前几节的教学内容,合理安排练习与课后作业,让学生提前做好准备。

如:讲完第六章,就让学生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绘制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学习“模型”时,让学生进一步改进完成设计图;学习“工艺”后,让学生完成材料、工具的选择,并安排好简单工序。

考虑到时间和安全因素,电子线路由教师提供。

4.本节是动手操作实践的章节,但也隐含着思想与方法。

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前面所学的知识,选择合理的加工工艺,鼓励学生创新。

由于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同,教师应加强巡视和指导,并强调操作的安全性。

[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章节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设计知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课前要求学生完成台灯的设计方案,画出各部件设计图,选择相应的材料及设计简单的制作步骤,这为本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

由于各方面原因(家庭的、学校的、社会的),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差异。

而台灯的制作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工艺流程,零部件较多,初学者对装配顺序不易把握,此外,零部件加工的精确度也影响到模型的装配。

所以在指导学生确定制作模型时,要让学生充分考虑实际情况,积极地参与,充分发挥每个人的优势,做好小组分工,并做好安全防范。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进一步学习加工工艺。

2.加深对模型作用的认识。

3.能根据设计方案和已有的条件选择加工工艺,并能正确安全地操作。

4.能根据设计方案制作一个简单的产品模型或原型。

5.模型制作成功后,能对产品的外观加以润色。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在模型制作过程中,加深对设计过程的理解。

2.通过模型制作过程,改进加工工艺,在制作中有创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产品的润色,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2.培养合作意识,增加团队精神;
3.热爱设计,热爱动手进行模型制作。

[重点难点]
重点:模型的制作
难点:零部件加工及组装
[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
1.展示学生的设计作业与试验报告,不要求学生做出千篇一律的设计,鼓励学生设计具有创意的、富有个性化的台灯作品,让学生对自己的设计进行改进。

2.分组合作,学生讨论确定模型加工制作方案,合作完成产品。

3.在学生操作过程中,强调安全问题,要边巡视边观察学生操作,及时解决学生的疑难和困惑。

教学方法:合作学习、体验法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任务:台灯模型草图与各部件设计图,选择材料表。

写出制作步骤报告。

(参考课本152页-153页第一组方案)。

并把要用到的材料,如废、旧、易加工的材料:塑料瓶、易拉罐等和装饰性的材料带到学校。

2.教学媒体、资源的运用
多媒体教学设备、教学课件等。

3.教学器材。

45人
公用工具:台钻、手电钻等。

小组配套工具如下:
划线工具:铅笔、直尺、角尺、橡皮
粘贴工具:双面胶、透明胶
裁剪工具:剪刀、刮纸刀
其他工具:手锯、钳子、螺丝刀、台钳、电工刀等各1把。

材料:木板、夹板、粗铁丝、半透明纸、螺丝螺帽、平底灯座、拨动开关、电子线路等。

学生根据自己的设计,自行准备好制作台灯的材料。

4.教学场地。

专用教室一间。

[课时安排]
2课时(两节连排)
[教学过程]
要求:根据方案的创意与制作难易程度、性能价格比等方面的考虑,每组选出一种制作方案,稍加改进,填写小组活动记录。

(在原稿上改,剪裁下来,粘到小组活动记录上)
注意问题:(同上面提问问题)
[投影](二)小组分工
按照方案的制作步骤,做小组分工。

(按台灯的功能、组成部分、选用材料、加工工序等方面进行分工)
注意问题:1.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2.为了以最少的时间完成台灯制作,制作过程与分工能不能再进行优化。

[投影]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总结)
(见课本152页)
注意问题:划线精确,需要组装的材料要有预留;加工过程中的精确度;使用工具中的规范操作,注意安全;安全用电。

(三)指导学生完成自己的台灯设计。

教师巡视指导。

提醒学生在使用加工工具时注意安全,要规范操作。

提醒学生不随意浪费材料。

经历评价方案的过程,培养创新设计能力。

强化学生对操作环节的重视,培养节约环保意识。

让学生经历合理的分工与合作过程,体会在制作过程中优化的好处。

加强安全教育,形成严谨的学习态度。

让学生初步形成工艺过程设计优化的思想。

让学生了解制作模型的一般步骤及操作过程中的注意问题。

经历台灯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小结:模型是技术设计的中的一个环节,模型制作离不开工艺。

制作好模型或原型后,就要考虑在产品的使用过程中又有哪些问题需要提示给使用者呢?请搜集你接触到的产品说明书,下节课我们来研究这一问题。

经历台灯的制作过程,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形成认真严谨的做事态度,提高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

通过结果的呈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写一篇模型制作过程的反思(设计与制作过程中的体会、经验、问题与解决、改进方案等等)
搜集你接触到的产品说明书,下次课带来。

附:小组活动记录
图样:(草图与设计图)
材料加工表
简单工序
小组分工:
班级:组别:时间:组长:
作品评价:你们认为最引人注目的作品是哪一个?有什么特点?还有什么需要再改进的地方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