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市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文献综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城市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的文献综述摘要:城市交通拥堵作为研究热点问题,如何对其进行准确评价亦是一点难点,国内外学者论述颇多。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方面的研究,以期在比较这总结中有所收获。

关键字:交通拥堵;评价;指标体系

0 引言

交通拥堵给世界各地的许多城市的带来了很大的问题。主要的原因如下:在路上的车辆越来越多;道路设计不当;低效的交通控制信号;以及缺乏应对的交通事故[1]。

近年,城市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各大城市的通病,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的高峰时段平均车速,以由数年前的40km/h,下降到20km/h,部分的城市市中心路网的高峰平均车速,甚至下降到了

5km/h[2]。交通拥堵给我国660多个城市造成数以千亿人民币的损失[3]。

1 交通拥堵的界定

1.1国外

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2000)[3]在对城市干线街道的服务水平等级划分中,将车速22km/h以下的不稳定车流称为拥堵车流;美国芝加哥运输部对道路拥堵的定义是30%或更大的5分钟车道占有率对应得交通状态[4]。

日本建设省在制定新交通拥堵对策时,确定一般道路拥堵长1km

以上或者拥堵时间10分钟以上定义为交通拥堵,首都高速攻速拥堵量(拥堵长度×持续时间)在15h.km/d以上定义为交通拥堵;日本道路公团对城市道路的交通拥堵定义为:以时速40km/h以下低速行驶或反复停车、启动的车辆连续1km以上并持续15分钟以上的交通状态[5]。

1.2国内

参照公安部《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体系》,我国公安部对拥堵路口和拥堵路段分别下了定义如下:车辆在无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外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250m或车辆在信号灯控制的交叉路口时三次绿灯显示未通过路口的状态定义为拥堵路口;拥堵路段定义为车辆在车行道上受阻且排队长度超过1km的状态[6]。

在《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体系》中,采用主干道平均车速来评价道路的通畅程度。主干道平均车速是衡量综合交通管理对策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交通管理工作效果的有效指标[7]。除此之外还有交叉路口阻塞率;平均行车延误;公共交通车辆平均运营速度;公共交通车辆准点率等,直接间接反应拥堵状况。

主干道路的交通拥堵程度的具体分类如下:一、畅通(均车速不低于30km/h);二、轻度拥堵(均车速30km/h~20km/h);三、拥堵(20km/h~10km/h);四、严重拥堵(低于10km/h)。

在以上对交通拥堵的界定中,各国根据各自国情,运用了不同或类似的交通参数定量的对交通拥堵状况进行描述,结合交通流的特征,采用了延误时间、车时速及拥堵车流长度来表示交通拥堵状

态,各有千秋。

2 交通拥堵评价体系研究现状

2.1国外

近年来,国外交通管理部门和研究机构开展了大量的交通拥堵评价相关研究,美国较早开展了系统的交通拥堵评价的研究与实践,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拥堵评价指标体系,另外部分国家也提出了有特色的评价指标。国外拥堵评价指标,从不同角度和应用需求评价了交通拥堵,并给出了拥堵的判断和量化标准。可以将国外交通拥堵评价指标大体分为以下几类:拥堵定义指标、出行影响指标、交通流参数指标、服务水平指标和其它指标。

2.1.1美国:1)以david shrank领衔的德克萨斯交通研究所(texas transportation institute)在研究交通评价过程中,每年都要给出交通流动性评价报告(urban mobility report),其团队陆续提出并丰富了各评价指标,其2009 urban mobility report 中所包含的指标如下:道路交通拥堵指数rci(road congestion index),出行率指数(travel rate index),每日出行拥堵率(percent of daily travel in congested conditions),出行速度(travel speed),出行延迟(travel delay)等。其道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路交通拥堵指数rci。例如该指标一旦超过或者等于

1.0,则表明区域拥堵状况已无法承受。

2)美国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igh capacity manual,hcm2000)

[3]道路服务水平是一个评价道路运行状况的指标,反映所有驾驶

员对他/她所在交通流中的平均感觉。道路服务水平根据高速公路的(车流)密度、交叉口的平均停车延误和主干路的平均速度来定义,最早由美国1985年道路通行能力手册(hcm)提出。

3) 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在其公路运行监控系统(highway performance monitoring system, hpms)数据结果分析报告中应用拥堵严重度指标作为量化拥堵的指标,拥堵严重度指标被定义为每百万车公里出行总的车辆延误时间

2.1.2伊朗:m. vaziri, r. jafarabady and s.p. bindra在《modeling highway congestion index for developing country》(《为发展中国家构建高速路交通拥堵指数》2007)一文中,尝试利用有限的样本来在一个发展中国家的来建立一个拥堵指数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以下指标:travel speed(tsp), travel rate(tra), delay rate(dra), travel rate ratio(trr)and delay ratio(dla)。该指标体系参照了美国的hcm手册,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发展和整合。最终,在研究论证的基础上得出一个综合指标[9]

2.2国内

我国实施“畅通工程”制定了城市道路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北京、上海等地也相继开展了治理交通拥堵的活动,国内学者关于交通拥堵的指标论述颇多。

2.2.1 陆化普等在《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体系》[7]中,所有城市交通评价指标中,可以借用及跟交通拥堵相关的指标:1)交叉路口阻塞率;2)平均行车延误;3)主干道平均车速;4)公共交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