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专题复习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高考《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专题复习策略
作者:李凤根
来源:《理科考试研究·高中》2013年第07期
江苏化学高考对《物质结构与性质》选修模块的考查,是以一道大题(第21题)呈现的。
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选修科目)2013说明中看到,结构模块总共考查的知识点是17个。
根据江苏高考新模式实施的近五年高考的化学科试题显示,通过对近五年试题的认真分析,不难看出:试题难度上都属于中等难度;试题考查涉及的重要知识点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书写1-36号元素原子及简单离子的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或外围电子排布);
(2)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判断、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的判断;
(3)“等电子体”的寻找和“等电子体的原理”的应用;
(4)电子式或结构式的书写(有的需要找等电子体结构相似去模仿),σ键或π键的数目;
(5)晶体结构和性质的考查包括:晶胞中微粒数目的计算,晶体熔沸点高低的比较,分子晶体熔沸点往往受到氢键的影响;
(6)配合物组成结构的考查包括:配合物化学式的书写,配合物结构示意图的表示,配合物中的各种化学键;
(7)主族元素的电负性和电离能的变化规律,特别注意一些元素的反常。
知已知彼,百战不殆,只要充分研究了高考试题考查的内容和要求,在复习中加强针对性训练,这道题考生在高考中一定可以拿到高分。
一、考题分析研究
例1 (2011年江苏高考)原子序数小于36的X、Y、Z、W四种元素,其中X是形成化合物种最多的元素,Y原子基态时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数的2倍,Z原子基态时2p原子轨道上有3个未成对的电子,W的原子序数为29。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该题在应用元素周期表、元素的结构和性质对元素进行推断的基础上,从原子轨道杂化类型和简单分子的共价键类型和数目、氢键、等电子体原理的应用、晶胞结构和配合物组成等方面,综合考查学生对物质结构与性质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易错点:第(2)小题表达上的不准确,部分学生对氢键不能真正理解,会将此题答案表达成:NH3中存在氢键。
难点:配合物的考查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难点,第(4)小题即使很容易,但学生解决时在心理上还是不够自信。
解析本题以“铜锰氧化物能在常温下催化氧化空气中的一氧化碳和甲醛”为背景,分别考查学生对Mn2+基态的电子排布式、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分子中共价键的数目、根据等电子体原理书写结构式、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等。
二、教学应对策略
本专题知识点相对集中,重点内容比较容易把握,考查方式也相对固定。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不宜过多的进行拓展和延伸,习题的选择以基础题为主,覆盖主要知识点,提高得分率。而每年必考的有下列常用知识点:(1)电子排布式(2)分子中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分子的空间构型、分子中键或键的数目(3)等电子体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包括结构式或电子式的书写)。间断性考查的常用知识点有:(1)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2)晶胞的结构(3)微粒间的作用对分子或晶体熔沸点的影响。当然也要关注近五年中没有考查的知识点:如分子的极性。
下面对结构复习中的重点、难点知识的复习提出一些应对方法和规律。
1。把握关联,记部分带全局——实现杂化类型与空间构型之间的互推
(1)根据价电子对数的计算方法来判断ABn形常见分子或离子的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2)根据碳原子的成键方式来来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的空间构型
(3)根据“等电子体原理”来判断中心原子的杂化方式和分子的空间构型(书写结构或电子式)
等电子体原理:含有相同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的分子或离子往往具有相似的几何构型(或相似的电子式或结构式)。
如图,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特点只要搞清此图就行。
示例分析(2008年江苏高考化学卷)E的原子序数为24,ECl3能与N、O的氢化物形成六配位的配合物,且两种配体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三个氯离子位于外界,该配合物的化学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解析两种配体分别是NH3、H2O,配位数之比为2∶1,而配位数为六,说明配体NH3为4个,配体H2O为2个,化学式就可写成了。
3。复习尽量形象直观。本模块主要探讨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的关系,微观结构抽象难以理解,对学生的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在教学中我们要利用多种手段来降低这种难度。模型的直观性,多媒体的形象性,教学语言的比喻性,实验、做模型的体验性等都可以改变教学内容的面貌,从而增加知识的可接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