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植物分布规律

合集下载

云南省中部3种森林土壤含水率、容重和细根重及其垂直分布

云南省中部3种森林土壤含水率、容重和细根重及其垂直分布
单梦颖 , 杨永刚 , 吴兆录
( 1 .云南大学 生态学与地植物学研究所 ,云 南 昆明 6 5 0 0 9 1 ;2 .玉溪市 华宁县林 业局 ,云南 华宁 6 5 2 8 0 0 )
摘要 :根据 2 7 个土壤剖面 的 4 0 5 个土壤样 品 , 研究 云南 中部 地区华 山松林 、 旱冬瓜林 、云南 松林 的土壤 含水率 、
第 4期
单梦颖等:云南省中部3 种森林土壤含水率、 容重和细根重及其垂直分布
3 9
松 林 的林 下土壤 有 什 么差 异 ,并 没 有具 体 的对 比研 究 。本 文 以云南 省 中部 玉溪 市 华 宁 县东 山林 场 的云
层 ,用 容积 为 1 0 0 e m 的土壤 环 刀 , 自上而 下取样 。 每 层土 壤 重 复 取 样 3次 ,挑 出 细 根 后 ,用 精 度 为 0 . 5 g的 电 子 秤 现 场 称 土 重 ,转 人 密 封 袋 ,封 好
助【 1 卜 j 。因此,在生产实践 中趋 向使用其 他外来
树 种 。随 着 人 们 对 外 来 树 种 生 态 危 害性 认 识 的 提 高 ,华 山松 、旱 冬瓜 又被认 为 是 生态 风 险 最小 的树 种 。旱 冬瓜林 的根具有 固氮 菌 ,对 土壤 中的矿 质 元
认为 ,表层土壤具有较高的养分含量 ,因而细根分
布在 表层 土壤 有利 于林 木 的生 长发 育 。退 化 土壤 下重 建 森 林 ,土 壤 的 细 根 垂 直 分 布 呈 明显 的 层 次 性 ,主要 分布 在 0~2 0 c m 土 层 内 ,土 壤 水 分 对 细 根生 长变 化 的影 响无 明显规律 。
素具有较强的吸收富集能力。其落 叶是 良好 的有机
肥料 ,对林 地 土 壤 的改 良有 较 好 的作 用 。砍 伐 后 , 旱冬瓜 伐桩 萌芽 力强 ,具 有 良好 的 天然 更 新 和 萌蘖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

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云南省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植被分布特点丰富多样。

云南的植被类型相当复杂,主要有热带季风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常绿阔叶林、温带针叶林等。

这些植被与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密切相关,并形成了一定的地带规律性。

首先,在海拔0-900米的低海拔地区,云南的植被主要分布着热带季风雨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这个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年降水量较大,适宜植物的生长。

热带季风雨林是云南最为典型的植被类型之一,特点是物种多样性高,植物生物量大,树木高大茂密。

而在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常见的树种有楠木、柚木、青冈等。

其次,在海拔900-1800米的中海拔地区,云南的植被主要是暖温带常绿阔叶林。

这个地区的气候温暖,降水量适中,季节变化明显。

在暖温带常绿阔叶林中,可以看到一些常见的树种,如樟树、柳杉、青桐等。

此外,云南的中海拔地区也是野生动物的活动区域,存在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再次,在海拔1800-2200米的高海拔地区,云南的植被类型主要是温带针叶林。

这个地区的气候较凉,降水量较少,由于气温低及土壤贫瘠,适合生长的植物种类相对较少。

温带针叶林中的常见树种有云南松、云杉、水杉等,这些树种对低温适应能力强,生长速度较慢。

此外,云南还有一个特殊的植被类型,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主要分布在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候寒冷,降水量少,呈寒温带气候特点。

由于气温低、土壤肥沃,温带森林无法生长,取而代之的是高山草甸。

高山草甸的植物以高山草本植物为主,如伏毛芥、雪莉花等。

综上所述,云南的植被分布特点丰富多样,呈现出明显的地带规律性。

低海拔地区主要是热带季风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海拔地区主要是暖温带常绿阔叶林,高海拔地区主要是温带针叶林。

此外,云南的高山地区还有高山草甸。

这些植被类型与气候、地形、土壤等因素紧密相关,形成了植被的分布特征和地带规律性。

这些植被不仅丰富了云南的生态环境,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生态资源。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研究

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研究

村乡科技XIANGCUN KEJI94XIANGCUN KEJI 2021年10月(上)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调查研究陶公泯(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科学研究所,云南蒙自661199)[摘要]兰科植物对生境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不同生境条件下种类组成不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备受关注的类群。

通过调查,对云南大围山自然保护区内兰科植物的多样性和垂直分布格局进行探讨。

结果表明,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有野生兰科植物267种,隶属83属;其中地生类型124种,附生类型136种,腐生类型6种;其中中国特有29种,云南省特有8种,滇东南地区特有3种,大围山特有5种,中越特有10种。

大围山保护区内野生兰科植物的垂直分布格局呈“中间膨胀形”或“单峰形”,其中海拔1000~1500m 段的兰科物种多样性较高。

[关键词]兰科植物;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中图分类号]Q948.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909(2021)28-94-3兰科(Orchidaceae )植物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专家研究的重点对象,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不仅数量庞大,而且形态、习性特殊,属具有较高研究价值的类群。

在我国,目前已调查到原生兰科植物有1400种左右,其植物多样性在世界范围较为丰富。

兰科植物的生境特殊,加之高度分化、特化,具有分布区域狭窄、种群较小、数量不多等特点,而原生境的破坏甚至丧失也致一些原记载的居群较小、数量稀少的兰科植物难以觅到。

兰科植物也是被子植物中进化程度较高的类群,对生境要求极为严格,又十分脆弱,一旦生境遭到破坏,其退化演替也十分迅速,因此,加强对兰科植物的调查、研究显得尤为重要,同时也对兰科植物的保护和区系起源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1-3]。

1材料与方法1.1研究地概况云南大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州境内,地处东经103°20′~104°03′、北纬22°35′~23°07′,地跨屏边、河口、个旧、蒙自四县(市)。

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分布的地理原因和规律

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分布的地理原因和规律

植物地理学研究植物分布的地理原因和规律植物地理学是地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的是植物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以及形成这种分布的地理原因和规律。

植物地理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包括各种类型的植物分布、物种起源和演化、生物地理区划等。

通过植物地理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植物的分布和演化过程,为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植物分布的地理原因植物的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地理因素是其中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

地理因素包括地形、气候、土壤类型等。

1. 地形:地形对植物的分布起着重要作用。

高海拔山脉、河流流域以及海岸线等地形特征会对植物的生长环境产生明显影响。

例如,在高寒地区,由于气温低,植被矮小,植物种类较少;而在河流流域,由于土壤湿润,植被繁茂,植物种类丰富。

2. 气候:气候条件对植物分布的影响极为显著。

植物对温度、降水、日照等气候要素都有不同的适应能力。

例如,热带雨林分布在热带气候区域,由于气温高、降水充沛,有利于热带植物的生长;而沙漠地区由于缺乏降水,植物生长稀少。

3. 土壤类型: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着重要影响。

土壤的肥沃程度、水分含量、酸碱度等因素都会对植物分布产生一定的制约作用。

例如,沼泽地区由于水分丰富,植被繁茂;而盐碱地由于土壤盐碱度高,植物难以生长。

二、植物分布的地理规律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植物的分布会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

这些规律性可以总结为环境因子的作用、地域关系的影响以及物种的迁移扩散。

1. 环境因子的作用:植物的分布会受到环境因子的制约。

例如,温度、降水等气候因素对植物分布的影响非常显著。

不同的植物对不同的环境因子有不同的适应能力,从而形成不同的植物群落。

2. 地域关系的影响:地域关系是指不同地理区域的植物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和相互影响的关系。

植物分布的地理规律往往呈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特点,例如,某些植物只分布在特定的地理区域,这与地域关系密切相关。

3. 物种的迁移扩散:物种的迁移扩散也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地理学

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地理学

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地理学植物的地理分布是指植物种类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及其分布规律。

生物地理学是研究生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涉及到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类型、生物地理规律等内容。

本文将就植物的地理分布与生物地理学进行讨论。

一、植物的地理分布类型1.广域分布广域分布指植物种类分布范围广,可以在多个地理区域内找到。

例如,杨树是一种具有广域分布的植物,在北半球的温带地区和亚热带地区都能找到。

2.狭域分布狭域分布指植物种类分布范围较小,只存在于某个局限的地理区域内。

例如,铁杉是一种具有狭域分布的植物,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云南、四川等地区。

3.分散分布分散分布指植物种类分布范围不连续,存在于离散的地理区域中。

例如,莲花是一种典型的分散分布植物,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水域中。

二、植物地理分布的影响因素1.气候因素气候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温度、降水量、日照、湿度等不同的气候条件对植物生长具有明显的影响。

例如,沙漠地区气候干燥,缺乏水分和养分,适应了这种环境的植物多为耐旱植物。

2.土壤因素土壤的质地、养分含量、酸碱度等对植物的分布也起到决定性作用。

不同的植物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同,能适应不同土壤环境的植物分布范围也不同。

3.地理隔离地理隔离是指由于地理环境的隔离作用,使得植物种群难以相互联系和迁移。

例如,山脉、河流等地理障碍会对植物种群的扩散和分布形成限制。

三、生物地理学的学科意义1.生物地理区划生物地理学通过对生物在地球上的分布范围进行分类划分,形成了生物地理区划。

生物地理区划有助于我们了解生物多样性的分布情况,为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2.生物地理类型生物地理学研究了不同地理区域的生物组成和特征,总结出了一系列生物地理类型,如高山植被、草原植被等。

研究生物地理类型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上不同地理区域的生态系统特点。

3.生物地理规律生物地理学探讨了生物分布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规律,如温度对植物分布的影响规律、海拔梯度对植物种类变化的规律等。

植物垂直分布规律

植物垂直分布规律

植物垂直分布规律植物垂直分布规律是指随着海拔的升高,不同种类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一定的分布规律。

这种规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包括气候条件、土壤特性、光照强度等。

在低海拔地区,气温较高,降水充足,阳光充足,这样的气候条件非常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因此,低海拔地区的植被十分丰富多样。

这里的植物种类繁多,树木高大,叶片茂盛,生长势旺盛。

同时,低海拔地区的土壤肥沃,含有丰富的养分,提供了良好的生长条件。

因此,低海拔地区的植物生长茂盛,竞争激烈。

随着海拔的不断升高,温度逐渐下降,气候条件变得更加恶劣。

在中海拔地区,气温适中,降水量适中,但较低海拔地区要少一些。

这种气候条件对植物的生长有一定的限制。

因此,中海拔地区的植被相对较少,植物的个体较小,生长速度较慢。

同时,中海拔地区的土壤质量相对较差,缺乏养分,这也限制了植物的生长发育。

在这样的环境下,植物的竞争压力相对较小,种类相对较少。

而在高海拔地区,气温更低,降水更少,气候条件更加恶劣。

这里的植被相对较少,植物的个体更小,生长速度更慢。

这是因为高海拔地区的气候条件非常恶劣,温度低,光照强度弱,降水少,土壤贫瘠,这些因素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造成了很大的限制。

在这样的环境下,只有适应这种恶劣条件的植物才能生存下来。

这些植物通常具有较强的抗逆能力,能够忍受低温、干旱和贫瘠的土壤条件。

植物垂直分布规律不仅与气候条件有关,还与其他环境因素有关。

例如,光照强度是影响植物分布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低海拔地区,阳光充足,光合作用强,植物生长旺盛。

而在高海拔地区,由于光照强度较弱,植物的光合作用受到限制,导致植物生长缓慢。

植物垂直分布规律是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形成的。

随着海拔的升高,气候条件逐渐变得恶劣,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导致植被的种类和个体数量逐渐减少。

在不同海拔地区,植物适应了不同的环境条件,形成了不同的植物群落。

研究植物垂直分布规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植物的适应机制,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科学依据。

每日一题515大理点苍山的植被垂直变化规律

每日一题515大理点苍山的植被垂直变化规律

3. 川西-滇西北地区相较于滇东南-桂西纬度位置 更高,水热组合条件差,A、C错误;据材料信息 三地的区域面积大小无法判断,D错误;川西-滇 西北地区相较于其他两大中心,植物更为丰富多 样,最可能是因为海拔高,相对高度大,山地垂直 地域分异显著,B正确。
期待 再见
每日
一题
二中地理 伴你成长
(2020届河南高三4月) 川东-鄂西、川西-滇西北、滇东南-桂西是中国种子 植物特有属的三大分布中心。云南大理点苍山位于 横断山系东缘的滇西北地区。下图为点苍山东坡植 被垂直分布格局变化图。据此完成1-3题。
1.图示植被状况从原生到现状的变化,最能反映
(单选)
A.人类干扰强烈 B.局部气候变冷
C.植被自然演化 D.生物多样性增强
2.现状点苍山东坡亚高山草甸地区比云南松林地
区 (单选重
3.川西-滇西北地区相较于其他两大中心,植物更
为丰富多样,关键在于其(单选)
A.水热组合好
B.气候垂直变化大
C.纬度位置最低 D.区域面积最大
参考答案:A C B 思维解析: 1. 通过两幅图的对比分析,可知相比原生植被, 现状植被分布图中在山麓地区出现了耕作带, 2900米以下的原生阔叶林由于过度砍伐演变为针 叶林类的松林(自然演化不会变化这么大),中 海拔的木质较好的云杉林消失,最能反映人类干 扰强烈,A正确C错误。BD不准确。 2. 读图可知,现状点苍山东坡亚高山草甸地区比 云南松林地区海拔高,因此气温低,热量不足, A、B错误;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透明度高, 光照条件好,C正确;云南松林分布区靠近耕作 带,受人类活动影响大,水土流失更严重。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

植物区系分析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总和称为该地区的植物区系。

为什么此地是这样一些植物聚集,彼处又是另一些植物组成?它们是在怎样的条件下汇合到一起的?这些地区之间(通过植物)有过哪些联系?这些问题要在了解植物种属分布特征的基础上,以一定区域为单位进行分析研究。

它们虽然仅直接反映该区域环境特性的一个侧面,却常关联着整个地球表层自然环境演变。

(一)植物区系成分分析——以中国为例一个地区的植物种类组成可按它们的地理分布特征划分为若干地理成分。

凡是自然分布区大体一致,或现代分布中心相近的所有类群均能合并为一种地理成分。

前面列举的各种分布区类型都是不同地理成分划分的依据。

植物区系组成种类中,还可以根据各类群的起源地(起源中心)而划出若干发生成分。

例如前面提到的对生叶虎耳草和仙女木都是北极-高山式地理分布(成分),但前者起源于高山,第四纪冰期才向北极扩展,应属高山型发生成分,后者则属北极发生成分。

划分区系的发生成分需要研究各类群的分化进化和历史植物地理。

植物区系的历史成分根据该组成成分参加当地植物区系的地质时期划分。

一个地区内通常有一些较古老的和较年青的区系成分混合生长,但起源古老的不一定很早就在该地区出现,也可能是后来从其他地区移来。

确定历史成分要依靠古植物学资料和孢子花粉分析。

我国种子植物共有301科,2980属,24550种(连同蕨类可达27150种),它们的分布区类型十分复杂,根据吴征镒、王荷生(1983)的研究,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主要类型。

全世界分布的科在中国有47个,每科种类很多,生态类型丰富,因而适应性广,许多是发生上较年青的类型。

世界分布属在中国有108个,占全国属数的3.7%,大多分布在西南山区、西北干旱地区、淡水和沼泽地区。

这些世界分布类型很少反映当地的区系特点,在进行区系成分分析统计时常予以扣除不计。

1.热带分布或热带分布为主的科属我国约有一半的科即168科属于热带分布类型,包括1467属和8300多种(占种数1/3以上)。

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

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

紫茎泽兰在云南的分布、危害及利用一、紫茎泽兰是云南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重大生态灾害物种之一紫茎泽兰又名破坏草、飞机草,为菊科、泽兰属。

它是一种分布广泛危害极大的恶性杂草。

现已广泛分布在世界热带、亚热带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紫茎泽兰系菊科、泽兰属,多年生草本,下部茎老化变硬,呈半灌木,高0.8-1.2m,最高可达2.5m,茎暗紫褐色,被灰色锈毛,叶对生,叶片棱形,头状花序,瘦果五棱形,具冠毛。

每年2-3月开花,4-5月种子成熟,种子很小,有刺毛,可随风飘散,种子产量巨大,每株年产种子1万粒左右。

紫茎泽兰原产于中美洲的墨西哥,紫茎泽兰原产于美洲的墨西哥至哥斯达黎加一带,大约20世纪40年代紫茎泽兰由中缅边境传入云南南部,由于环境条件适宜,在330-3000米左右海拔高度范围均能生长,且传播迅速,据有关专家调查,至目前为止,云南80%面积的土地都有紫茎泽兰分布。

且已蔓延到四川西南部和贵州西部,正以每年30公里的速度继续向北推进。

严重破坏了云南省的生态环境,初步统计,云南省境内,约在北纬26°30′以南,10多个地(州)90多个县市26万多平方公里土地上都有紫茎泽兰生长,据专家测算实物量达1200万吨以上,其中,红河、思茅、临沧、西双版纳、德宏等地(州)约40个县市,15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农业受害最重。

特征特性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

叶对生、卵状三角形,边缘具粗锯齿。

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毫米,排成伞房状,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

株高1米~2.5米。

有性或无性繁殖。

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藉冠毛随风传播。

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

适应能力极强,干旱、瘠薄的荒坡隙地,甚至石缝和楼顶上都能生长。

紫茎泽兰主要是靠它那密集成片的生物学特性和惊人的繁殖能力排斥其它植物的生长。

它所到之处,原有植物均被“排挤出局”,牛羊喜吃的草类均告消灭,只有紫茎泽兰唯我独尊。

由于云南耕地以旱地为主。

多有轮作习惯,其中轮歇地面积占旱地总面积的22%左右。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海拔分布特征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海拔分布特征
本研究以西藏东南部川滇高山栋自然种群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叶功能性状在海拔梯度上的分布特征 及其相互权衡耦合规律进行探索研究,旨在为青藏高原地区川滇高山栋的物种保护及不同海拔上植被的 自然恢复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1材料与方法
1.1研究区概况 采样地设置于川藏线G318国道藏东南林芝地区波密-然乌段(95°37'31"~96°27'30"E, 29。33'19"~
协调和权衡分配来达到适应外部垂直海拔梯度变化的生存环境的目的。
关键词:叶功能性状;海拔;川滇高山栎;西藏
中图分类号:S792.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018(2021)04-0366-07
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leaf functional traits of Quercus aquifolioides in southeastern Tibet
开放科学标识码 (OSID 码)
为:比叶面积与叶干物质含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 = -0.924)、与叶厚度和叶组织密度呈显著负相关(r = -0.706;
r = -0.696);叶干物质含量与叶厚度呈极显著正相关(r =0.813),与叶组织密度、相对水分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 = 0.811;
r = 0.829)等。藏东南亚高山地区海拔因子对川滇高山栎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显著,川滇高山栎通过多个功能性状的相互
森林与环境学报2021, 41(4): 366-372 Journal of Forest acf.2021.04.005
第41卷第4期 2021年7月
藏东南川滇高山栎叶功能性状海拔分布特征
王 超",卢 杰",周晨霓",姚慧芳「,4,加央朗珍5,拉 巴5 (1.西藏农牧学院高原生态研究所,西藏林芝860000; 2.西藏高原森林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西藏林芝860000; 3.西藏林芝高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藏林芝860000; 4.西藏生态安全联合重点实验室,西藏林芝860000; 5.西藏拉萨市林周县气象局,西藏拉萨850000)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

云南植被的分布规律(一):云南省地处低纬度高原,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复杂,所以气候也很复杂。

而植被分布主要决定于气候和土壤,所以云南省的植被类型极为丰富多样,可以说它是气候和土壤的综合反映。

云南植被的复杂多样,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山地植被类型及各地植被垂直带谱的多样性所致。

而且,由于全省的地势状况,各类植被的交错和过渡现象普遍,特别是对各类常见的植被分布影响巨大。

1.云南省的气候特点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主要受南孟加拉高压气流影响形成的高原季风气候,全省大部分地区冬暖夏凉,四季如春的气候特征。

全省气候类型丰富多样,有北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和高原气候区等7个温度带的气候类型。

云南气候兼具低纬气候、季风气候、山原气候的特点。

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气候类型多样,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2.云南省得地形地貌2.1云南省的地形特点云南地形极为复杂,大体上,西北部是高山深谷的横断山区,东部和南部是云贵高原。

最高峰是西北部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的梅里雪山,其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m,高山气候比较寒冷终年积雪。

最低点是河口县的元江河谷,海拔仅有76.4m。

整个云南西北高、东南低,有84%多的面积是山地,高原、丘陵占10%,仅有不到6%是坝子、湖泊之类。

个别县市的山地比重竟然超过了98%。

2.2云南省的地貌特点云南省地貌,以元江谷地和云岭山脉南段的宽谷为界,云南全省大致可以分为东西两大地形区。

云南东部为滇东、滇中高原,称云南高原,属云贵高原的西部,云南平均海拔2000m左右。

云南这里主要是波状起伏的低山和浑圆丘陵,发育着各种类型的岩溶地貌,云南西部为横断山脉纵谷区,高山与峡谷相间,云南地势雄奇险峻,其中以三江并流最为壮观。

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现状与对策

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现状与对策

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现状与对策欧阳志勤;杨硕;卢蕾吉;张兴;祁云【摘要】对云南自然环境、珍稀濒危植物的特点和保护现状进行了阐述,并对如何更好地保护与研究云南珍稀濒危植物提出了对策和建议.【期刊名称】《环境科学导刊》【年(卷),期】2010(029)005【总页数】5页(P31-35)【关键词】珍稀濒危植物;保护现状;对策;云南【作者】欧阳志勤;杨硕;卢蕾吉;张兴;祁云【作者单位】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云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云南,昆明,650034;昆明市官渡区第五中学,云南,昆明,65001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X37在20世纪80年代初,国际社会就制订了受威胁植物的保护计划,并提出了“抢救植物就是拯救人类本身”的行动纲领[1]。

珍稀濒危植物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价值,而且在经济方面也具有重要意义,它们之中有很多是药用、观赏或优良用材种类[2],经过人工繁育能实现其可持续利用。

对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是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也是衡量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是否有成效的重要检验指标。

目前,人类尚无法阻止物种的自然灭绝,但可以减缓物种消失的速度,尤其要保护已经受到严重威胁而又对人类有重大价值的珍贵、稀有、濒危植物,并着手进行研究,为人类合理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创造条件[3]。

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有识之士十分关注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与利用,分别于1987年和1999年公布了《中国珍稀濒危植物名录》和《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第一批)》。

云南省人民政府也非常重视云南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1989年云南省环境保护委员会公布了《云南省第一批省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

云南省地处我国西南边陲,东与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毗邻,北面是四川省,西北一隅与西藏自治区相接,西部与西南部与缅甸接壤,南面和东南面是老挝和越南。

云南红河州通关藤药材资源调查

云南红河州通关藤药材资源调查

云南红河州通关藤药材资源调查为掌握通关藤药材在主产区云南省红河州的资源状况,作者采用关键人物访谈法?实地样方法等调查方法,对红河州内通关藤的分布区域?生长生境?生长状况和资源蕴藏量等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红河州通关藤分布于金平?蒙自等7县市,以金平资源分布最多;通关藤是一种喜光?喜热植物,集中分布在海拔800~1 200 m,土壤发育差?坡度大的山腰疏林中;分布区内通关藤生长良好,平均单株重2.8 kg?红河州通关藤目前总蕴藏量约1 300 t,且资源蕴藏量正迅速减少,亟待保护和抚育野生资源,以保证药材的持续供应?标签:通关藤;资源调查;生境;蕴藏量[作者简介] 孟珍贵,讲师,主要从事药用植物资源研究,E-mail:ynmzg@通关藤Marsdenia tenacissima(Roxb.)Wight et Arn.又名通光散?乌骨藤?奶浆滕?扁藤等,属萝摩科牛奶菜属大型木质藤本,以干燥藤茎入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去痛?止咳平喘等功效[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通关藤含有的化学成分具有明显抗肿瘤活性[2],以此为主要原料制备的中药消癌平制剂,临床用于治疗肝癌?胃癌等各种恶性肿瘤,疗效良好[3]?通关藤始载于《滇南本草》[4],收录于2010年版《中国药典》[5],在我国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和周边国家如越南?缅甸?印度等地均有分布[6]?云南红河州通关藤资源丰富,所产药材质量高,一直倍受药企青睐,已成为最主要的原料药材产区,被认为是通关藤的道地产地?因此,作者于2011年12月—2012年3月在通关藤药材优质主产区云南省红河州开展了药材资源调查,摸清了通关藤的资源分布?生长环境?生长状况和资源蕴藏量等信息,以期为资源保育储备和药材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基础与决策支持?1 调查方法与内容1.1 文献及标本研究法通过查询与通关藤分布有关的各类文献,如《中国植物志》?《云南植物志》等,初步确定调查的区县?同时,对昆明植物研究所标本馆?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标本馆?“中国数字植物志标本馆”等收藏的通关藤标本进行研究,根据标本采集地的记录,细化调查研究的地点?1.2 关键人物访谈及市场调查法每到一个调查点,首先访问当地农业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中主管与药材生产和经营相关的负责人,了解当地通关藤的分布及购销现状;然后对当地从事药材收购的药商和经常上山采药的药农进行访谈,了解和掌握当地野生资源的具体分布区域?生境条件?年采收量(或收购量)?近几年资源量的变化等情况?1.3 样方调查法在红河州范围内,以可能有通关藤分布的各个县市为样点,选取有代表性的资源分布区域为样地,进行定距式的详细的样方调查?主要调查内容为通关藤的现有分布地域?生境条件?生长状况?茎的年生长量?伴生植物?土壤类型?资源蕴藏量?资源年采集量等?2 调查区域?样方设置及蕴藏量计算2.1 调查区域本次调查的区域范围是通关藤主产区云南省红河州全州,包括蒙自市?个旧市?开远市?屏边县?河口县?金平县?绿春县?元阳县?红河县?石屏县?建水县?弥勒县?泸西县共13个县/市?以本文作者为主的调查人员在2011年底至2012年初分成3支调查组分别对这13个调查点进行了调查?2.2 样方设置以各县/市为调查点,在文献研究及访谈调查的基础上,据资源量及分布区的多寡每调查点选择1~3个样地,每个样地据地形和资源的分布做5个样方,每个样方大小为10 m×10 m(100 m2),调查样地的设置见表1?因在开远市?绿春县?元阳县等6县市地未发现通关藤资源,未做样方,故未列入表中?2.3 资源蕴藏量计算资源蕴藏量是资源调查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次调查中计算各县/市资源蕴藏量以样方内通关藤的实际产量为基础数据,结合县/市林地总面积?有通关藤分布的林地占总林地面积的百分比等进行计算?R=S×α×β×G×1 000×r式中,R为各县/市通关藤资源蕴藏量(t);S为各县/市林地总面积(万hm2)(由测绘部门提供);α为适于通关藤生长的林地所占的百分比(%);β为通关藤在适宜林地的分布系数(以踏查及访谈结果估计);G为各县/市每一样方(100 m2)内通关藤药材鲜重的平均值(kg/样方)(以现场抽样称重计算而来);r为折干率,经验值为0.3,即10 kg鲜品晒干后能得3 kg干药材?3 结果与分析3.1 红河州通关藤地理分布从实地调查的结果来看,在红河州全州13个县/市中,位于北部的泸西县?弥勒县?开远市和位于西部的绿春县?元阳县?红河县未发现通关藤野生资源;位于中部的石屏县?建水县有分布,但资源量不大;而位于南部的蒙自市?个旧市?屏边县?河口县?金平县则是通关藤资源集中大量分布的地区,与通关藤药材的主要供应县区一致?结合地形图发现,通关藤在红河州主要沿着3条江的东北岸分布,即老勐河(金平县)?元江(石屏县?建水县?个旧市?蒙自市)?南溪河(屏边县?河口县)?3.2 通关藤分布区植被类型调查发现,通关藤主要生长于石灰岩山地,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中小乔木为主)?灌丛?稀灌丛草坡为主,见表2?本次调查得到通关藤的伴生植物共计54科110属130余种?其中菊科植物12种,豆科?禾本科植物8种,壳斗科植物7种,荨麻科?毛茛科?椴树科植物各5种,有一半以上的科仅1~2种植物,表明通关藤对于伴生植物种类的要求无特异性?伴生植物常见的小乔木或灌木有壳斗科黄毛青冈Cyclobalanopsis delavayi?滇南青冈C. austro-glauca?锥连栎Quercus franchetii,忍冬科荚蒾属光果荚蒾Viburnum leiocarpum?锥序荚蒾V. pyramidatum?五加科鹅掌柴Schefflera octophylla,漆树科清香木Pistacia weinmannifolia?山茶科油茶Camellia oleifera?无患子科茶条木Delavaya yunnanensis?鼠李科毛叶鼠李Rhamnus henryi?长柄鼠李R. longipes?豆科石山羊蹄甲Bauhinia comosa?苏木Caesalpinia sappan等;伴生的高大草本有禾本科类芦Neyraudia reynaudiana?蔗茅Erianthus rufipilus?黄茅Heteropogon contortus?菊科紫茎泽兰Ageratina adenophora?千里光Senecio scandens?爵床科假杜鹃Barleria cristata等?3.3 通关藤生境特点3.3.1 气候条件从调查数据来看,年均温18.3~21.4 ℃,降水量1 200~1 600 mm的气候条件下通关藤资源集中广泛分布,见表1?说明通关藤具喜热?忌低温的特性?3.3.2 地形通关藤主要生长在海拔385~1 484 m,集中分布于800~1 200 m,见表1?从分布地形来看,在干热河谷的北侧山腰,大山山谷两侧和开阔地旁的山麓较为常见,见表2?3.3.3 坡度坡向通关藤大多生长在陡峭山坡,坡度一般>35°,多数>60°,在平缓地则分布较少,说明通关藤不耐水淹?而坡向以向阳的南坡为主,东坡和西坡亦有,但北向阴坡较少分布,说明它是喜光的阳生植物,见表2?3.3.4 土壤从生长地土壤来看,通关藤均分布在石灰岩石块间土质疏松?腐殖质含量丰富?土层浅薄的初育土上?土类包括紫色土?粗骨土和石质土等,土壤质地以壤土为主,兼有沙壤土,见表2?3.4 通关藤种群特征3.4.1 分布模式调查发现,通关藤很少连片出现,多在分布区内呈数十平方米以内的斑块状集群分布,少有单株单独分布的?3.4.2 攀附物通关藤为多年生木质藤本阳生植物,以茎缠绕的方式攀附于其他物体向上生长?据14个调查样点50余个调查样方数百株通关藤植株攀附物的调查结果,通关藤攀附物主要为灌木?岩石?中小乔木,分别占42%,40%,11%,偶有攀附于高大草本或匍匐于地面,各占4%,3%?说明通关藤在密闭的高大乔木林中很难生长起来,在低矮草地也生长不良,最适宜的环境是有裸露岩石的灌木丛?3.4.3 个体生长特性调查数据表明,通关藤株高在0.5~25 m,平均12 m?植株单株干重0.15 ~10 kg,大多大于2 kg,平均2.8 kg?不同地区间,金平?蒙自和屏边植株株高和单株干重均较其他地区大,见表3?表中调查数据受植株不同生长年限和人类砍伐的影响,差距较大,不能反映通关藤的正常生长特性,但能真实反映其实际生长特性,使资源蕴藏量的测算更接近实际情况?3.4.4 繁殖特性在调查中,很少发现通关藤的实生幼苗,原因可能是石灰岩地区不保水,云南的冬季又非常干燥,造成冬春季节结实落籽的通关藤种子自然萌发率很低(据人工培养,其种子萌发率达75%以上)?但它的茎节产生不定根和不定芽的能力很强,有较强的无性繁殖能力?另外,主茎被砍后,基部会产生很多分枝,最高有效分枝数在石屏发现,达30个,各地平均在3~12个分枝,见表3?这为人工干扰扩大产量提供了依据?3.5 通关藤资源蕴藏量估算以样方调查的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县/市林地面积等数据,按蕴藏量公式计算,初步得出云南省红河州通关藤药材资源总蕴藏量约1 300 t(干药材)?其中金平县蕴藏量最多,达639 t?而个旧市和河口县最少,不足60 t,见表4?该数据与访谈药商得到的数据基本吻合?3.6 通关藤利用现状访问调查得知,通关藤药材中的90%由各级药材商收购并卖入各大制药企业用作原料药,仅10%左右在民间自用,用于治疗咽喉炎?咳嗽?去火解毒等?民间用药大多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而制药企业的大量收购则兴起于近10余年,因此目前尚有一定的野生资源蕴藏量?但近几年由于收购量大增,资源蕴藏量急剧下降,样方调查中也发现,很多地方的通关藤遭到了严重砍伐,有些甚至是连根挖走,这极不利于通关藤的自然更新?4 讨论与建议4.1 通关藤生态分布特性从通关藤药材优质高产区的综合调查结果来看,通关藤野生资源分布主要受气温?光照?地形?土壤质地?水分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其中气温?光照起决定性作用,是典型的喜温?喜光的植物?首先,分布区年均温>18 ℃,热量富足,相同地区缓坡处常种植香蕉?甘蔗等喜热作物?其次,植株常攀援至树梢或崖壁,将枝叶尽量外展,以利于接受阳光照射,所以其对件生植物种类要求不严,但通常为茎杆结实,个体中等的乔灌木?再次,通关藤大多生长在山腰以及山谷两侧,坡度>30°,有大量基岩或岩石群裸露的环境中,说明其有一定的耐旱能力;其根系生长的土壤以发育较浅的粗育土为主,土层薄,但质地疏松且富含有机质?另外,通关藤主要分布在海拔1 200 m以下,与喜温的分析结论一致;而常常高于800 m,是因为在此以下的土地基本已被开垦为农田,用于种植甘蔗?香蕉等作物,它只能在大块的岩石堆中少量生存?与已有文献记载相比较[1],调查地通关藤植株在株高?叶长?叶宽等性状上均明显大于之前的文献记载数据,这可能与主产区植株生长普遍优于其他地区有关?同时,调查发现通关藤植株生长越健壮,则叶长宽比越接近1,暗示叶长宽比有望成为今后通关藤药材品种选育的性状指标?4.2 通关藤资源蕴藏量野生资源的蕴藏量一直是资源调查的难点[7-8]?本研究以样方产量为基础,用公式进行估算,再结合访谈关键人物(药农?药商?药厂)的结果,得出了较为准确的资源蕴藏量数据:即以药用部位藤茎的生物量来计算,云南省红河州通关藤资源总蕴藏量约为鲜重4 330 t,折合干重约1 300 t(折干率约为0.3)?4.3 通关藤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利用在访谈和实地调查过程中,都发现通关藤野生资源蕴藏量近年来呈急剧萎缩趋势,这一方面源于当前药材需求量大增,药农无序砍伐;另一方面是山区居民对土地需求不断增加,许多通关藤的原生长地已被开垦用于种植香蕉?甘蔗?玉米?大豆等农作物,致使其分布区越来越小?因此,有必要进行保护性的利用?4.4 建议在通关藤资源蕴藏量急剧萎缩情况下,结合通关藤的分布?生长?繁殖规律和当地环境特点,给出以下建议:①采用分区域轮采的采收方法使资源能自然更新?通关藤需要生长3~4年才有入药价值,而它的茎基部产生不定芽的能力很强,故在砍茎藤时留15 cm左右的老茎,它在第2年就能顺利长出2~4个侧枝,几年后就能更新?分片区轮采,就能永续利用?②减少山地开荒?保护通关藤的生存空间?通关藤现在的生长地坡度大,土层薄,植被盖度低且岩石裸露,生态环境脆弱,一旦植被破坏,将带来严重水土流失且难以恢复治理?即使开垦出来种农作物,也会因为产量低?可种年限少而得不偿失?因此,应加强保护山地,同时给野生的通关藤足够生存空间,减缓其资源量的缩减趋势?③开展人工育种?野生抚育的研究并推广应用?通关藤种子自然繁殖能力较低,但人工育苗的萌发力却很高,因此可收集大量的种子进行人工育苗;而由于其生长期长,且耐旱和耐瘠薄,所以可将第2年的苗移栽山林,进行野生抚育,达到省时省工降低栽培成本?保护灌丛林地?防止水土流失?并收获药材的多种目的[9]?一举多得,值得开展相关研究并推广应用?[致谢] 圣和集团云南圣和植物药业有限公司全额资助;史永锋?王平理?杨云协助;南京农业大学研究生郑开颜?李超,云南农业大学研究生罗文?何澍然?本科生曹普英?李利文?王桥等参与部分野外调查工作;云南农业大学张广辉老师?张丽梅老师,红河学院张薇老师,金平县药材商马丽香的帮助等?[参考文献][1] 才凤,初正云,张慧. 中药通关藤研究进展概况[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9(1):37.[2] 于绍帅,陈明苍,李志雄,等. 通关藤的化学成分与药理活性研究进展[J].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1,17(21):279.[3] 邢旺兴,陈斌,宓鹤鸣,等. 通光藤的化学成分研究[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48.[4] 兰茂,于乃义,于兰馥,等. 滇南本草[M]. 昆明:云南科技出版社,2004:748.[5] 中国药典.一部[S]. 2010:275.[6] 中国药科大学. 中药辞海.第2卷[M].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6:2360.[7] 赵纪峰,刘翔,王昌华,等. 珍稀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的资源调查[J]. 中国中药杂志,2011,36(10):1255.[8] 郭巧生. 药用植物资源学[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70.[9] 陈士林,魏建和,黄林芳,等. 中药材野生抚育的理论与实践探讨[J]. 中国中药杂志,2004,29(12):1123.Wild resources survey of Marsdenia tenacissima in Honghe,YunnanMENG Zhen-gui,YANG Sheng-chao,CHEN Jun-wen,WANG Jian-jun,GUO Qiao-sheng,LONG Guang-qiang(1. Yunnan Research Center on Good Agriculture Practice for Dominant Chinese Medicinal Materials,Yun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Kunming 650201,China;2. College of Horticulture,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njing 210095,China)[Abstract] To ascertain current situation of wild Marsdenia tenacissima resources in Honghe,Yunnan province ,the distribution,habitat characteristic and resources reserves of M. tenacissima were surveyed based on interviews and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M. tenacissima was found in 7 counties such as Jinping,Mengzi etc,and distributed mainly on the mountainsides from 800 m to 1 200 m. And distribution was affected by many factors,such as light,heat,topography,soil,and vegetation. M. tenacissima grew well in distribution areas. M. tenacissima had averagely a weight of 2.8 kg per plant. Resources reserve of M. tenacissima in Honghe was estimated to 1 300 tons by now but it reduced rapidly in resent years. the wild resources reserve may not meet demand of market. Resources protection and wildlife tending would be conducted to deal with increasing medication requirements.[Key words] Marsdenia tenacissima;resources investigation;habitat;resources reservesdoi:10.4268/cjcmm20141324。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

结合生态环境论述云南省植被的分布摘要: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

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云南、生态环环境、植被分布On the vegetation distribution in Yunnan Province integrated with ecosystem Abstract: Yunnan is in relatively low latitude, it is deeply influenced by the alternative function of southwest monsoon and west wind circulation season of Indian Ocean. Thereby it is featured with Southern-Asia traits: dry season and wet-season are clearly distinguished while the annual year temperature difference is small, yet the eastern part is impacted by eastern-Asia monsoon and with high mountain climate, the radiation is quite strong of the sun, also, the daily temperature range is wide.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physical landscape, the heat, water as well as earth condition within Yunnan province are distinct, forming the complex natural environment manifested by the indigenous vegetation.Keywords: Yunnan Ecological environment Distribution of vegetation 云南省就其整体而言是一个雄伟的高原 境内地势高耸 呈北高南低的倾斜。

植物地理学中的地域分布规律

植物地理学中的地域分布规律

植物地理学中的地域分布规律植物地理学是研究植物分布与形成的科学,通过对植物的地理分布规律进行研究,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在不同地区的生态适应能力和演化历史,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恢复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重点探讨植物地理学中的地域分布规律。

一、环境因素对地域分布的影响植物的地域分布主要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包括气候、土壤、地形和水域等。

不同的植物对这些环境因素的适应能力有所差异,因此在不同的地理区域中出现了各种植物群落。

1. 气候因素气候是植物地域分布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温度、光照、降水等气候要素对于不同植物的生长和繁殖具有重要的影响。

例如,热带雨林中的植物适应高温多湿的气候环境,而荒漠地区的植物则能够在干燥和高温的条件下存活。

2. 土壤因素土壤的养分含量、pH值、质地等也是影响植物地域分布的重要因素。

某些植物对酸性土壤更适应,而另一些植物则倾向于生长在碱性土壤中。

此外,一些植物对氮、磷、钾等养分的需求也不同,这也导致它们在不同土壤类型中分布不均。

3. 地形因素地形对植物地域分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海拔高度和坡度上。

随着海拔的增加,气温和气压逐渐下降,降水量逐渐增加,这导致植物在高山地区呈现出垂直分布的特点。

而在陡峭的山坡上,由于土壤流失和水分迅速排除,植物种类较少,密度较低。

4. 水域因素水域对于湿地植物的分布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不同湖泊、河流、沼泽等水域的水质、水深和水动力条件差异巨大,造成了植物的物种组成和密度的差异。

例如,荷花适应水深较浅的湖泊,而红树林则适应盐碱水域。

二、地域分布规律在植物地理学中,地域分布规律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北纬分布规律随着纬度的增加,由于气候、光照和日照时间等因素的变化,植物的种类和数量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例如,随着纬度的增加,从赤道向北极移动,森林逐渐减少,温带植物和苔藓植物逐渐增多,再到极地地区只有少量的苔藓植物和地衣能够生长。

2. 海拔分布规律随着海拔的增加,温度和气压逐渐降低,气候条件发生明显变化,植物的分布也会有所变化。

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

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

我国植物资源分地理分布规律讲述要点我国植物资源分区概况:东北区(重点) 华北区(重点)华中区华南区西南(云贵高原)区(重点) 西北区(重点) 青藏高原(重点)根据我国气候、土壤和植物类型以及资源植物分布等特点,把我国资源植物分布分为东北、华北、华中、华南、黄土高原、西北、云桂高原、青藏高原等八个区。

中国植物资源分区一、东北区范围:本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和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

气候:该区是我国最冷的地区,大部分属于寒温带和温带的湿润和半湿润地区,冬季严寒而漫长,年降水量在350〜700mm,海拔高度从松辽平原的120m到长白山白云峰为2 691m。

本区水湿条件较好,资源植物非常丰富,可分几种类型:(一)木材用植物本区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保存着大片森林。

据统计全区林地面积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30%,木材蓄积量占全国总量的33.7%,每年上调国家的木材占全国各地上调总量的72%,是我国最大的木材基地。

大兴安岭以耐寒针叶林为主,主要的有兴安落叶松(Larixgemelinii)、樟子松(Pinussylvestris var. mongolica)。

长白山地区以寒温带针叶林为主,主要树种为红松(Pinuskoraiensis)(图6-8)、云杉(Piceakoraiensis)、冷杉(Abiesnephrolepis)、华山松(图6-7)、水曲柳(Fraxinusmandshurica)。

(二)药用植物本区药用植物约有500余种,我国道地药材'关药”多产于本区:如升麻(Cimicifugadahurica)、白头翁(Pulsat川achinensis)、五味子(Schisandrachinensis)、细辛(Asarumhelerotropoides var. mandshuricum )、马兜铃(Aristolochiacontorta)、木通(A. mandshuriensis )、野罂粟(Papaxernudicaule)、芍药(Paeonialactiflora)、西伯利亚小檗(Berberissibirica)、龙牙草(Agrimoniapilosa)、黄芪(首屈一指的补气要药)(Astragqlusmembranaceus)、黄檗(Phellodendronamurense)、人参(Panax ginseng)、防风(Saposhnikoviadivaricata)、兴安杜鹃(Rhododendron dahuricum)、杜香(Ledumpalustre)、兴安薄荷(Menthadahurica)、大叶龙胆(Gentianamacrophylla)、党参(Codonopsispilosula)、北苍术(Atractylodeschinensis)等。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种多度与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种多度与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树种多度与丰富度空间分布特征兰国玉;朱华;曹敏【摘要】基于西双版纳20 hm2森林动态监测样地内直径≥1 cm的树种资料,分析该样地树种多度(个体数)和丰富度(物种数)及其方差与变异系数在7个取样尺度(5m×5m,10mx 10m,20m×20m,25m×25m,50m×50m,100 m×100m,200m×250 m)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1)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样地环境异质性较大,多度和丰富度随着尺度的增加均表现非线性增加.(2)多度的方差随尺度增加而线性增加;丰富度的方差与尺度都表现出非线性的关系.丰富度的方差在尺度100m×100m上最大.(3)多度、丰富度和多样性指数的方差、变异系数均大于随机分布模型拟合的数值,表明树种在样地内分布不是随机分布.总之,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管理中要特别注意,尽管多度具有可加性,只有当环境异质性不大时用小尺度多度估计大尺度多度才比较可靠;丰富度的非线性变化使得一个尺度上生物多样性“热点”,在另一个取样尺度上却可能为“冷点”.%Based on trees with DBH ≥ 1 cm in a 20 hm2 stem-mapped tropical forest of Xishuangbanna,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spatial variation of abundance and richness across seven scales (grain sizes) (5 m×5 m, 10 m×10 m, 20 m × 20 m, 25 m× 25m, 50 m× 50 m, 100 m× 100 m, 200 m× 250 m). The results show ed that (1) abundance and richness did not have a linear relation with scale due to the heterogeneity of the Xishuangbanna tropical rainforest plot. (2) The spatial variances of richness typically had a nonlinear relationship with scale, but abundance is linearly dependent on scale. The spatial variance of richness has a hat shape across scale with the largest variance occurring at 100 m×100 m. (3) The variances of abundance and richness werelarger than those of therandom placement model, reflecting that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in the study area was more correspondent to habitat heterogeneity than random distribution. For the purposes of diversity management and conservation, only when habitat is homogeneous, abundance in large scale could be estimated from extrapolation. In addition, the non-additive property of richness made the identification of biodiversity hotspots problematic as a hotspot at one scale could become a coldspot at another scale.【期刊名称】《热带作物学报》【年(卷),期】2011(032)006【总页数】7页(P1086-1092)【关键词】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多度;丰富度【作者】兰国玉;朱华;曹敏【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昆明650223;农业部儋州热带农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橡胶研究所海南儋州571737;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昆明650223;中国科学院热带森林生态学重点实验室(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云南昆明65022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718.5多度和丰富度是多样性指数的两个基本变量,多样性指数大多都是以这两个基本变量为基础推导出来的。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规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规律

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规律中国是拥有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的国家,而陆地生态系统是其中之一。

陆地生态系统可以大致分为森林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荒漠或半荒漠生态系统、山地生态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分布在中国的各个区域,不同的地理条件和气候条件对它们的分布有着很大的影响。

以下将详细介绍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分布规律。

一、森林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是指由树木和草本植物以及各种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中国的森林生态系统广泛分布于山地和平原地区。

中国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和华南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的森林面积最大,占全国森林总面积的1/3。

东北地区大部分地区都是夏季长而冬季短的典型温带气候,这种气候条件适合树种的生长。

而华北地区的森林主要分布在太行山和燕山山脉以及南部的太湖地区。

西南地区主要以云南、贵州、四川等为主,这些地区的气候和地形条件复杂,适宜各种植物生长。

华南地区以广东、福建、广西、台湾等为主,这些地区的气候温暖湿润,适合叶子茂密的常绿树种的生长。

二、草地生态系统草地生态系统是指由草本植物、低矮的树木和各种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中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内蒙古、西藏、青海等大平原区域,以及一些山地区域。

其中,内蒙古是中国最大的草地面积分布区域,约占全国草地面积的三分之一。

草原的类型主要有大草原、亚寒带草原、戈壁草原等。

内蒙古的草原主要以亚洲留朱觉池为代表。

藏北高寒草甸包括青藏高原西北缘的桂林和南剑、阿勒泰、金山等地的草甸,是高寒地区中面积最大、分布范围最广的草地类型。

草原是中国的重要资源,它不仅提供了牧区居民的经济来源,也繁荣了中国的畜牧业。

三、湿地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是指由水草植物和各种水生动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这些湿地分布广泛,主要包括河流、湖泊、海岸和沼泽地。

中国的湿地生态系统分布面积相当广泛,主要包括东北的鄂尔多斯平原和松花江流域,华北的渤海湾、黄河流域、太湖、洞庭湖、冬季焦山湖,西南的滇池,华南的珠江三角洲等地区。

植物分类学中的植物分类和分布规律

植物分类学中的植物分类和分布规律

植物分类学中的植物分类和分布规律一、植物分类学中的植物分类植物分类学是一门研究植物分类和系统演化的学科。

在植物分类学中,植物的分类是非常重要的基础工作。

通过对植物分类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的性质和特点,为我们认识和研究植物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传统分类法传统的植物分类法是根据繁殖器官、外形和解剖结构的差异来分类的,这种分类法称为形态分类法。

形态分类法是最早的植物分类方法,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分类方法之一。

2.分子分类法分子分类法是根据植物在分子水平上的差异来进行分类的。

这种分类法主要是通过对DNA、RNA和蛋白质等分子序列的研究,来确定植物之间的演化关系。

分子分类法是一种较新的分类法,但是由于其不受植物外形和环境影响,因此它更能真实地反映植物之间的亲缘关系。

3.混合分类法混合分类法是将形态分类法和分子分类法结合起来,应用两者的优点进行植物分类。

混合分类法的优势在于可以将传统分类法中的古老植物记录与分子分类法中的新知识结合起来进行分类。

二、植物分布规律植物的分布受制于很多因素,包括气候、土壤、地貌、海拔、纬度和人类活动等。

因此,植物的分布非常广泛,从极地到热带都可以找到不同种类的植物。

1.纬度规律随着纬度的变化,气候和生态环境也会发生变化,这直接影响了植物的分布。

在赤道附近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温度较高,而且多雨,因此植物生长旺盛,种类丰富。

但是,在靠近极地的区域,温度较低,植被稀疏,种类较少。

2.高程规律随着高程的上升,温度逐渐降低、气候逐渐变冷,这对植物的分布也产生了影响。

在低海拔地区的植物种类较多,但是种类数量越来越少,直至到达雪线上方,植被几乎不存在。

3.土壤规律土壤对植物的生长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

不同的土壤里含有不同的营养素,它们对植物生长具有不同的影响。

例如,一些植物根生长较强,可以适应欠肥或盐碱土壤的环境,而另一些植物则对土壤水分要求较高。

植物在寻找适宜的生长环境时,也会影响它们的分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植物分布规律
摘要:云南是全国植物种类最多的省份,几乎集中了从热带、亚热带至温带甚至寒带的所有品种,在全国约3万种高等植物中,云南省有274科、2076属、1.7万多种,占全国高等植物总数的62.9%,故云南有“植物王国”、“药物宝库”等美称。

云南热带、亚热带的高等植物约1万种,占全国高等植物种类的一半以上。

全省生长着2000多种中草药,有些种类是云南独有的。

云南省所处纬度较低,其气候深受印度洋西南季风和西风环流季节交替的影响,具有浓厚的南亚季风气候的特色,干、湿季分明而年温差较小,但东部也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太阳辐射强烈,日温差大等特点。

由于地貌复杂,使得省内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十分突出,形成了云南植被发育的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关键词:云南植被分布规律
云南省处于云贵高原,境内地势较高,呈北高南低的倾斜。

由于其内部山岳高耸,河谷深嵌,地貌结构十分复杂。

再加上云南具有的南亚季风气候,兼受东亚季风的一些影响,并且具有高原气候的特点。

形成了独特的有规律的植被分布规律。

一、云南生态环境简介:
温度带和湿度带与植物的地理分布范围常常是密切相关。

许多植物种分布的垂直高度、纬度和大陆度的界限往往限于临界低温,地理界限与最冷月平均温度的等温线通常是对应的。

北半球寒温性针叶林带的北界或山地上限,通常与7月份平均温度为10℃的等温线一致;夏绿阔叶林带分布的北界或山地上限,则往往与1月均温0℃的等温线一致。

云南气候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高原型季风气候,气候特点既不同于南亚,也不同于东亚的气候。

东亚地区的气候受东亚季风影响较大。

冬季受蒙古高压的控制,盛行西北季风,而夏季由于太平洋上高压的影响改为东南季风这两种风向为180°夹角,两者一年完成一次循环。

南亚地区受热带季风影响较大,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由于行星风带的南移,盛行西南风。

而云南的季风气候则是冬季盛行西南偏西的风向,夏季则盛行西南偏南的风向,两种风向的夹角不到60°。

故它与南亚、东亚的季风均有所不同。

冬季干燥,夏季潮湿多雨。

此特点与南亚季风相似。

冬季温度偏高,夏季温度偏低。

云南的地貌特征主要以喀斯特地貌为主。

喀斯特地貌又称岩溶地貌,是发生在可溶性岩石地区的地貌。

可溶性岩石主要是指碳酸盐类、硫酸盐类及卤盐类等岩石。

凡是水对可溶性岩石以化学过程为主,机械过程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

喀斯特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尤其以砂矿为突出;奇特的地貌景观又是很好的旅游资源;地下洞穴中所埋藏的古生物和古人类化石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

云南地势自北向南呈阶梯状逐渐下降,最高处的是滇西北海拔6740米的怒山山脉主峰卡格博峰,终年白雪皑皑;最低端的是滇南与越南交界的河口县元江出境处,海拔仅76.4米,常年阳光明媚,青翠苍郁,两地直线距离约900公里,海拔高差竟达6663.6米。

滇东高原上广泛分布的石灰岩地层,造就了林立的奇石,多姿的峰林,奇特的溶洞,壮观的叠水瀑布。

滇西横断山脉系青藏高原南延部分,高黎贡山,云岭山脉,巍峨神奇,深邃陡峻,高耸入云,直刺苍穹。

大山之间,金沙江,澜沧江,怒江,汹涌奔腾,形成了世界闻名的高山峡谷地貌。

地势呈北高南低倾斜,从南到北逐级作梯层式下降。

云南地貌具有复杂的多层次的切割高原特点。

按照高原面解体的进程及其表现特点,云南省内可以大致沿点苍山-哀牢山为界划分为两大部分。

此界以东,地貌一丘陵状高原为主,地势起伏较为和缓,高原盆地较多,而高山深谷很少。

这一范围内又可大致以沿昆明—河口线铁路为界划分为东西两部分。

东部为石灰岩岩溶高原,西部为滇中的断陷湖盆高原。

点苍山-哀牢山一线以西的西南部分是分割得较为破碎的山原地貌。

二、植被分布规律:
云南的植被水平地带是“山原型水平地带”,山原型水平地带的每一个带内,盆地的海拔高度不是整齐划一的,但处于一定的纬度和海拔范围之中,而且有属于群系组一级的地带性植被类型和一定的山地植被垂直带谱所表征。

各带内部东西之间仍有变化,带与带之间在接触面的一定范围中植被互有交错或在少数地点还有植物种类混杂的现象。

但作为群落的整体,不同水平带植被类型各具其本身的特征,类型之间的区别也是明显的。

据此,云南植被的水平地带是:热带雨林、季雨林地带;亚热带南部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相当于我国东部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地带;亚热带北部半湿润常绿阔叶林带相当于我国东部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

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它们在结构、外貌上均出现差异,并与整个环境条件。

云南山地连绵起伏,南而北,随着纬度与盆地海拔高度的上升,山地的高度也相应增高。

超过海拔5000米的高山集中于滇西北一角,其它大部分地区都为不超过3200米的中山。

在山地一定高度范围内,都有标志山地垂直带的主要植被类型。

云南植被的垂直分布可大致分为: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①亚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由海拔最低开始,植被垂直带的顺序是:半湿润常绿阔叶林(1900-2500米)——湿性常绿阔叶林(2500-2900米)——云南铁杉林及常绿针阔叶混交林(2900-3200米)——云、冷杉林(3200-4100米)——高山灌丛和高山草甸(4000-4700米)。

②热带山地植被垂直带。

热带雨林、季雨林分布地区的山地植被分布有两个系列,我们接触的是位于滇东南(即湿润雨林分布地区)的潮湿的热带山地植被垂直系列——金平县的分水岭自然保护区。

由海拔最低开始,植被垂直带的顺序是:热带湿润雨林(海拔300-500米以下)—热带季节雨林(300-700米)—山地雨林(700-1300米)—山地季风常绿阔叶林(1300-1750米)—苔藓常绿阔叶林(1750-2700米)—山顶苔藓矮林(2700-2900米)。

这一垂直系列的植被分布在高大的山体迎季风坡面及山前地区,地形雨极为丰富,气候潮湿,因而,垂直带上主要植被类型都表现为明显的潮湿的特征。

随着海拔升高,依次出现不同的植被带,它们在结构、外貌上均出现差异,并与整个环境条件。

相关云南山地连绵起伏。

由南而北,随着纬度与盆地海拔高度的上升,山地的高度也相应增高。

超过海拔5000米的高山集中于滇西北一角,其它大部分地区都为不超过3200米的中山。

在山地一定高度范围内,都有标志山地垂直带的主要植被类型。

各种植被类型都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条件下形成和发育的, 其现有分布也
就是综合的自然环境条件的最好标志。

各类植被不仅反映了自然环境的一般特点, 而且也从主要的方面反映了自然环境及植被本身的生产潜力通过植被的类型及
其分布特点的全面认识, 将有助于更为充分和合理地利用植被和有关的自然资源。

参考文献:
[1]武吉华、张绅,植物地理学(第四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9月
[2]姜汉侨,云南植被分布的特点及其地带规律性[J],云南大学地理植物学研究
[3]朱华,云南种子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分布格局及其意义[J],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
[4]武吉华、刘谦,植物地理实习指导,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3
[5]遇难植物编写组,云南植被,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7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