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球化学分析
水文地球化学的含义
水文地球化学的含义。
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部分;它是在水文地质学及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各种组分在其中的迁移规律;它是探索地球壳层中各带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学科。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及意义。
对象: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不仅是地下水本身,而且应该揭示地下水活动过程中种种水文地球化学作用对各种地质现象的影响和关系。
意义:(1)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解决地下水的形成和起源问题。
(2)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查明地下水的分布和形成规律,为阐明水文地质条件、评论地下水资源增添些有效的方法(3)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阐明人类活动对地下水的影响,成为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保护、以及防止环境污染(地下水污染)等课题的理论基础。
(4)水文地球研究可为矿床的形成提供水文地质分析方面的依据,为找矿提供有用的信息。
(5)在与地下热能开发有关的地下热水、饮用与医疗矿泉水及地质环境与人体健康等各方面,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成果也将显示出它的作用,并做出应有的贡献。
水分子的缔合作用:由单分子水结合成多分子水而不引起水的化学性质改变的现象,。
水的特异性质:水具有独特的热力学性质、水具有较大的表面张力、水具有较小的粘滞性和较大的流动性、水具有高的介电效应、水具使盐类离子产生水合作用的能力、水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活度的定义:指实际参加化学反应的物质浓度,或指所研究的溶液体系中化学组分的有效浓度。
活度用于气体和蒸汽时,叫逸度或挥发度质量作用定律:一个化学反应的驱动力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自由能:指一个反应在恒温恒压所做的最大有用功活度系数的计算对于矿化度>100mg/L的天然水离子强度< 0.1mol/L用Debye-Huckel试饱和指数的概念:是确定水与矿物处于何种状态的参数,以符号“SI”表示。
E o指在标准状态下,金属与含有该金属离子且活度为1mol/L的溶液相接触的电位,称为该金属的标准电极电位:脱硫酸作用:在缺氧、有脱硫酸菌存在的情况下,SO42-被还原成H2S等的过程氯化物水:地下水中的Cl-含量随地下水矿化度的增高而增高。
水文地球化学
❖ 盐华:松散岩层中的地下水经毛细管作用上升至地表附近,在干旱气候条件下不断蒸发浓 缩,沉淀出盐类矿物
4、混合作用
❖ 定义:两种或几种性质和化学成分不同的水相混合,形成具有新的性质和化学成分的 水,这一过程称为混合作用,例如: ➢ 海水入侵 ➢ 混合抽水
2H2eH2(气)
几种常见的混合作用
❖ 混合溶蚀现象: ➢ 当两种均含有侵蚀性CO2的水相混合,会导致水的溶蚀能力增强(原本对方解石饱和的两 种地下水在混合后将变得对方解石不饱和)
❖ 三种存在形态: ➢ 游离碳酸H2CO3或游离 CO2(aq) ➢ 重碳酸根离子 ➢ 碳酸根离子
❖ 分子态的两种碳酸在平衡时,CO2形态占最主要地位,故可以把水中的溶解性气体含量作为游 离碳酸总量
碳酸平衡
在稀溶液中,挥发性溶质的分压以巴为单位,等于溶质的 摩尔数(亨利定律),适用于难溶气体
C3 2 O C 2
❖ pH值是决定天然水中许多元素溶解性的重要因素 ➢ Na、Ca、NO3和Cl等少数几种离子可存在于各种pH条件下的天然水中; ➢ 多数金属元素在酸性条件下以阳离子形式存在,而当pH值增高时,即以氢氧化物或偏 碱性的盐类形式从水中沉淀出来(如Fe3+); ➢ 一些金属元素(如Cu、Zn等)发生沉淀的pH略高一些(Cu为5.3, Zn为7)
❖ 以上为描述碳酸平衡系统的最基本的方程
5、地下水系统中的碳酸平衡
❖ 大气圈中的CO2分压一般为10-3.5巴;包气带的CO2分压在10-2巴左右;而地下水中CO2分压值变化 较大,一般在10-1~10-3巴之间,生物的呼吸作用及其分解都会产生CO2。
❖ 闭系统:系统与大气没有CO2交换,水与碳酸盐矿物之间的溶解反应所消耗的CO2得不到补充, 这类系统称为“闭系统”。其特征是,Ca2+、HCO3-浓度较低,而pH较高;达到溶解平衡后, CO2分压值小于原始值。
水文地球化学PPT总结(东华理工大学)
第一章绪论第二章水溶液的物理化学基础一、水的结构2.水分子的内部结构原子结构理论表明,H2O分子呈V形结构,H-O键的夹角为104°45′,键长为0.96Å(1Å=10-10m)2.水分子的内部结构由于氧的电负性为3.5,氢的电负性为2.1,(中性原子接受电子的能力,称为电负性)这种差异导致了H、O形成共价键。
由于氧的电负性大,所以共价电子偏向氧原子,这样使氧带有部分负电性,氢还有部分正电性,这就造成了极性共价键。
由这种极性共价键所形成的分子称为极性分子。
3.电负性(E)电负性就是原子在化合成分子时把价电子吸引向自己的能力。
规定氟的电负性为4.0,并以此为标准求出其它元素的电负性。
电负性小于2.0时,多数元素显金属性,大于2时,多数元素显非金属性。
铀的电负性为1.7,显金属性。
U4+的电负性为1.4,U6+为1.9,U4+的金属性较U6+强。
电负性差值大于2的两个元素化合时,多数形成离子键化合物,电负性差值小于2时,多数形成共价键的化合物。
由于电负性影响化合物的键性,而化学键的性质又影响到化合物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如硬度、光泽,溶解度等,所以电负性对元素的迁移和沉淀也有影响。
3.水分子间的联结水分子间是靠氢键联结起来的。
所谓氢键是一种因静电吸引作用而产生的附加键,所以一个水分子中的氢原子,在保持同本分子中氧原子的共价键的同时,又能同相邻水分子中的氧原子产生一种静电吸引力。
这样水分子就有具有了两种类型的键:(1)存在于水分子内部的极性共价键;(2)存在于水分子之间的氢键。
3.水分子间的联结水分子间的氢键联结,使水分子相互缔合形成巨型分子(H2O)n,水分子的这种缔合强度取决于温度,一般温度越低,缔合程度越稳定,4℃时,水的缔合程度最大,此时达到最大密度。
在250~300℃时,n接近1,即水具有H2O形式。
水分子在缔合过程中不会引起化学性质的变化。
这种由单分子水结合成多分子水而不引起水的化学性质改变的现象,称为水分子的缔合作用。
水文地球化学电子教案
水文地球化学电子教案第一章:水文地球化学概述1.1 水文地球化学的定义1.2 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3 水文地球化学的发展简史1.4 水文地球化学的重要性第二章:水文地球化学基本概念2.1 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2.2 水的性质和分类2.3 地下水的形成和运动2.4 水文地球化学循环第三章:水文地球化学元素与同位素3.1 元素的性质和分布3.2 常见元素的水文地球化学行为3.3 同位素的水文地球化学应用3.4 元素和同位素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第四章: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方法4.1 水文地球化学样品的采集与处理4.2 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技术4.3 数据处理与质量控制4.4 水文地球化学分析方法的进展与挑战第五章:水文地球化学应用实例5.1 地下水污染的水文地球化学研究5.2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管理5.3 环境水文地球化学问题5.4 水文地球化学在工程中的应用第六章:水文地球化学循环与地球化学过程6.1 水文地球化学循环的基本原理6.2 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之间的水文地球化学循环6.3 地球化学过程在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中的应用6.4 典型水文地球化学循环案例分析第七章:水文地球化学野外调查与采样技术7.1 野外调查的基本方法7.2 地下水采样技术7.3 岩石和土壤样品的采集7.4 数据处理与质量保证第八章:水文地球化学实验室分析技术8.1 常用实验室分析方法概述8.2 岩石和矿物分析8.3 水质分析8.4 同位素分析技术第九章:水文地球化学模型与应用9.1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的类型与构建9.2 地下水流动模型9.3 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模型9.4 水文地球化学模型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第十章:水文地球化学在我国的应用案例研究10.1 我国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概况10.2 典型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10.3 地下水资源评价与保护案例10.4 环境水文地球化学问题研究与治理案例第十一章:水文地球化学与环境健康11.1 水文地球化学与水质关系11.2 地下水中有害元素的来源与迁移规律11.3 水文地球化学指标在环境健康评估中的应用11.4 环境健康案例分析第十二章:水文地球化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12.1 农业水文地球化学背景12.2 土壤-植物系统中元素迁移与富集12.3 农业水文地球化学调查与评价方法12.4 农业水文地球化学应用案例第十三章:水文地球化学在能源领域的应用13.1 能源水文地球化学概述13.2 地下水资源在能源开发中的作用13.3 能源开发活动对水文地球化学的影响13.4 能源水文地球化学案例分析第十四章:水文地球化学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14.1 地质灾害的水文地球化学因素14.2 水质预测与灾害预警14.3 水文地球化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的应用14.4 灾害防治案例分析第十五章: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前沿与挑战15.1 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新技术与发展趋势15.2 跨学科研究在水文地球化学中的应用15.3 水文地球化学在全球变化研究中的作用15.4 未来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挑战与机遇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教案全面覆盖了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方法、应用领域及前沿挑战。
《2024年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研究》范文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是以水文地球化学为基础,综合分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物理性质、化学组成和空间分布变化等的研究过程。
其中,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作为典型的内陆干旱与半干旱过渡地带,其水文地球化学的演化机制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详细阐述这一地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机制。
二、研究区域概述察哈尔右翼前旗与集宁区,地处内蒙古自治区中西部,具有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
这一区域内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在特定的自然和人为环境下发生了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对区域的水资源利用、环境保护和地质安全具有重要影响。
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一)水化学组成该区域的水体化学组成复杂多样,主要受气候、地质条件、土壤类型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影响。
水体中的主要离子包括钙、镁、钠、钾等离子以及硫酸盐、氯化物等,其浓度变化与地质条件密切相关。
(二)水体演化在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在气候条件改变和地质过程的作用下发生着不断变化。
具体表现在硬度、矿化度等水质参数的长期变化上。
四、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一)自然因素自然因素如气候、地质构造和地貌等对水体演化起着决定性作用。
气候变化导致水体蒸发、降水等过程的改变,从而影响水体的离子组成和浓度。
地质构造和地貌决定了地下水的补给、径流和排泄方式,进而影响水体的化学性质。
(二)人为因素人为因素如工业生产、农业活动和城市化进程等也对水体演化产生重要影响。
这些活动改变了水体的离子组成和浓度,导致水质恶化。
例如,工业废水排放导致水体中重金属离子含量增加;农业活动中的化肥施用导致地下水中的氮磷含量上升。
五、结论与展望本文通过研究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演化机制,发现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了该地区水体的物理性质和化学组成发生显著变化。
这些变化不仅对区域水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进一步研究水文地球化学的演化机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第4章 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第四章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有三类: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综合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
第一节物性和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一、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是反映事物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和物质间相互作用时的质量和能量关系)的参数。
如平衡常数,反应速度常数,分配系数,吸附容量,自由能,焓,熵,标准电子活度或标准电极电位,离子电位,离子半径和价态,以及原子结构和其外层的价电子层结构都是反映事和物内在本性的参数。
这些参数反映的是事物的本性,或反映的仅仅是事物在理想状态时的特征。
事物在理想条件下的状态与实际条件下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在研究客观具体事物时还需根据具体条件作具体分析。
但尽管如此,收集和掌握这些参数对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无疑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因为这些参数是对事物进行分析判断的基础,是对事物进行理论计算和实践设计必不可少的参数。
二、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是反应体系及其环境所处的条件的参数,是用来描述事物或体系与环境的外观状态的参数,当然也是进行水文地球化学计算时所需要的基本数据。
它们主要有水化学组分,含量,pH,pE或Eh,温度,压力等。
无疑这些参数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和计算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参数,因而也是我们野外和实验室工作中必须取得的主要资料。
第二节参比和综合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上面已提及,仅有物性水文地球化学参数是不能对水岩体系的客观状态和变化作出确定性的定量回答,也是无法对水岩体系进行具体的水文地球化学计算。
但是仅仅依靠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参数也是不够的,因为同一个客观具体条件对不同的事物的影响显然是不尽相同的。
对一个事物要作出既科学又符合客观实际的回答,必须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也就是说,将事物的条件状态与该条件下事物发生变化的边界状态相比较,才能对事物的状态、发展结果和将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正确的论断。
反映实际条件与该具体条件下的边界条件相比较的结果的参数便是综合性的参数,如饱和指数、反应条件指数等。
水文地球化学及其应用
水文地球化学及其应用水文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的一个分支学科,其研究对象是水与地球物质的相互作用、反应和转化过程。
水文地球化学地位重要,尤其是在环境保护和自然资源管理方面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
本文将着重探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应用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理论1、水文循环水文循环是地球上水分子在不同地方以不同形态的运动。
水分子在不同状态下所体现的物理、化学性质也不同。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和地下水的形成,它是水文地球化学的基础。
2、岩石和土壤岩石和土壤是水文地球化学的重要研究对象。
岩石化学和土壤化学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
岩石和土壤可以分解成不同的化学组分,并对水的特性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研究它们的化学特征和变化过程对于水文地球化学研究至关重要。
3、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水文地球化学过程是指地球上水的循环、沉积、蒸发、降水等过程中与水相互作用、反应和转化的物质。
包括水分子与矿物、溶解气体、有机物和微生物的相互作用。
水文地球化学的过程是广泛且多样的,对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形成修正以及完善生态环境政策。
二、水文地球化学的应用现状1、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之一,对于保障人类健康和经济发展大有裨益。
水文地球化学对于水资源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
科学有效的管理水资源是现代社会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水文地球化学则可以提供一系列的分析方法和数据供管理层面参考,使得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保护得以实现。
2、水污染治理随着城市化的加剧和经济发展的快速发展,水污染已成为了一个不可避免的问题。
水文地球化学为水污染治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路。
在处理水体中的化学物质时,可以运用水文地球化学的更准确的能力寻找有效的污染治理方法及杀菌程序,有效保障水生态的平衡和协调。
3、环境保护水文地球化学在环境保护领域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用化学和物理方法来检测大气、水、土壤污染程度以及其它人为污染物质的存在。
有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环境的水文地球化学变化是关于地球气候科学和环境科学的。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中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机理分析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中污染物迁移与转化机理分析随着人类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水环境污染愈发严重,污染物的迁移与转化机理成为热门研究课题。
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影响着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从而决定着污染物对环境的危害程度和寿命。
一、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以及其影响污染物迁移的机理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包括水文循环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
水文循环过程是地球上水分从一处不同的状态、介质、形式不断转化,包括蒸发、降雨、地下水循环、河道和湖泊等。
地球化学过程则是水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包括化学平衡、溶解氧、微量元素和有机物的溶解、膜过滤和交换反应等。
水循环过程和地球化学过程决定了水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和转化。
水循环过程对于污染物的迁移主要体现在水流速度、径流和渗透度等方面。
污染物通过水流速度被带动向下游迁移,径流和渗透度则影响着污染物的扩散速率。
地球化学过程则对污染物的转化有重要影响。
比如,在水体途中,有氧和无氧的水位条件会导致水体中污染物的化学形态发生改变,从而影响着其对生态与环境的危害程度。
二、不同的环境和类型的污染物对迁移和转化的影响不同的污染物和不同的环境会对迁移和转化机理产生影响。
1.水体中无机物的迁移和转化机理水体中的常见无机物污染物种类有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等。
这些无机物污染物是水体富营养化和水体产生异味的重要原因。
随着水流速度和沉积速度的变化,氨氮、硝酸盐和磷酸盐的浓度呈现不同的分布规律。
在水流速度较慢,沉积速度较快的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较高,而在水流速度较快,沉积速度较慢的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较低。
除了流速和沉积速度之外,无氧和有氧的水环境也会影响着无机物的转化。
在无氧水环境中,氮氧化物可以还原为氨氮,从而使污染物的浓度增加。
当水环境中存在足够的溶解氧时,氮氧化物会被氧化为无害的氮气,从而使污染物的浓度降低。
2.水体中有机物的迁移和转化机理水体中的有机物污染物包含多种有机化合物,如乙二胺四酸盐、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等。
这些有机物污染物不仅排放难度大,而且对水体生态和环境危害更大。
水文学中的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水文学中的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随着经济和人口的增长,人们对地下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多。
同时,地下水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因为地下水是一种重要的水资源,不只是人们的生活和农业生产需要,也对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有重要影响。
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是地下水研究的重点,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进行探讨。
一、什么是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是指地下水在地下运动过程中发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反应及其相互作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
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是深入了解地下水的质量、含量和分布规律的重要方法。
二、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方法1. 地下水化学分析地下水化学分析是识别和定量研究地下水化学组成的方法,包括确定地下水的离子浓度、 pH 值、氧化还原电位等。
此外,还可以分析地下水中的溶解固体、挥发性有机物等物质。
2. 传统同位素分析同位素分析是研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手段。
传统同位素分析法包括氢氧同位素分析法、碳氮同位素分析法、稳定的硫和氧同位素分析法。
这些研究方法使我们能够了解地下水的起源、流动路径、水文地球化学变化过程等信息。
3. 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放射性同位素分析法是研究地下水的起源和混合过程的主要方法。
例如,碳同位素分析可以确定地下水的年龄,然后可以用来揭示地下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三、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研究意义1. 了解地下水污染通过研究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及同位素组成,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天然成分和污染成分之间的变化。
这使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地下水污染的成因和分布规律,从而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保护和治理。
2. 评价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通过研究地下水在地下的运动和分布规律,掌握各地区地下水资源的变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制定合理的地下水资源利用方案,实现可持续利用。
3. 揭示地下水的地质活动过程地下水在地中的运动和滞留过程中会发生各种生物、物理、化学反应,对地质构造有着不可替代的影响。
通过研究地下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可以深入了解地下水的存在方式、水文地球化学演化过程,全面理解地下水对地质构造演化的作用。
汤兜地区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分析
me t trb h n l z d me h d o r p rin l y c e ce t n s wae y t e a ay e t o fp o o o a i o f i n .Th o tro ii a e r m r cp tto t t i e h twa e rgn td fo p e i iain.I n t e c u s fr n f,t e h tg o d tr h s a f l y r h o re o u o f h o r un wa e a u lh d o—g o he c lr a to t t r u d r c e c mi a e c in wi is a o n o k,g tt e h o h mi r lc mp n n so h r u d r c ne a o o e t ft e a o n o k,whih r s l n v ro o o n nc e sng c e u ti a iusc mp ne ti r a i .Usng t n lz d meh i he a ay e t — o ff co s he h mi a o o e t f g o d tr ma n y c mpo e f we t rn is l in o e d p r d o a tr .t c e c lc mp n n s o r un wa e i l o s d o ahe ig ds out ff l s a , o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水体与地球化学相互作用的重要领域,它涉及了水文学、地球化学和环境科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通过深度和广度的方式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的相关内容,帮助读者更全面、深刻地理解这一主题。
在我们深入研究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之前,首先需要明确什么是水文地球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化学在水环境中的反应与迁移的学科,它以溶解态的物质为研究对象,包括了水体中的元素、化合物和有机物等。
我们来探讨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
水文地球化学主要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研究来揭示水体与地球化学之间的关系。
通过对水体中溶解物质的特征和浓度的测定,可以了解地球化学过程对水体的影响。
还可以通过水体中不同元素的同位素比值来追踪元素的来源和迁移路径。
水文地球化学在解释地下水形成机制、水体补给过程以及寻找地下水资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
我们将深入研究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的理论和方法。
沈照理是国内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权威专家,他提出了“溶解平衡理论”和“物化共控理论”等重要理论。
溶解平衡理论认为,在特定条件下,溶解物质的平衡浓度与溶解体系的温度、pH值、离子强度和气体压力等参数有关。
物化共控理论则强调了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共同驱动着水体中溶解物质的形成和迁移。
这些理论为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并推动了该领域的发展。
我们来总结和回顾一下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的研究成果和意义。
沈照理教授的研究成果涵盖了水文地球化学的多个方面,包括了地下水水化学特征、水体变质过程、污染物迁移和水文地球化学模型等。
他的研究不仅提升了我们对地球化学过程与水体相互作用的认识,也为水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拓展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领域,加强对水体与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理解,以应对日益严峻的环境挑战。
水文地球化学是一个涉及多学科交叉的重要领域,通过深入研究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的相关内容,我们可以更全面、深刻地理解地球化学在水体中的反应和迁移过程。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研究》范文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地球科学研究的发展,水文地球化学逐渐成为重要的研究领域之一。
水文地球化学不仅关系到地下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更关乎地质环境的演化机制与地球深部物质交换。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位于中国北方的内蒙古高原上,是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的重要区域。
本文将就这一地区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二、研究区域概况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地处干旱半干旱气候区,气候条件特殊,地貌类型多样,包括沙漠、戈壁、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
同时,该区域地壳复杂,地下水资源丰富。
这样的地质环境条件为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研究。
首先,通过地质调查和地下水采样,获取了大量的水文地质数据。
其次,运用地球化学分析方法,对地下水中的化学成分进行详细分析。
最后,结合地球科学、水文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对研究区域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进行深入探讨。
四、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经过分析,我们发现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的地下水化学成分复杂多样,主要受到地下水的补给来源、水流路径、岩石类型及构造特征等因素的影响。
地下水中的主要离子成分包括Ca2+、Mg2+、Na+、K+和HCO3-、Cl-等。
这些离子的浓度变化反映了地下水在形成和演化过程中的复杂过程。
五、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根据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变化规律,我们探讨了该区域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地下水的补给来源和补给途径。
该区域的地下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及湖泊的补给,其中还可能包括岩溶水的贡献。
不同来源的地下水具有不同的化学成分和浓度特征。
2. 水流路径和地下水的迁移过程。
地下水在地下岩石中迁移时,会受到岩石类型、构造特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地下水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
3. 岩石与地下水的相互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也是影响地下水中离子成分变化的重要因素。
洱源温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110 HUANJINGYUFAZHAN ▲洱源温泉水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孙言(防灾科技学院,河北 三河 101601)摘要:本文选取洱源(北纬26.12°、东经99.95°)的老温泉水从水文、水文地质、水文地球化学等背景方面,分析了温泉水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及特征成因。
洱源老温泉来源于岩溶水、灰岩裂缝水和深处的循环地下水,此外还吸收了一些大气降水。
因为洱源老温泉的地热循环深度深,拥有独立的地下水循环系统,在泉水初露地表时与灰岩产生化学反应,再沉积层灰岩断裂破碎带产生的地下水和地表水之间,形成良好的循环交换通道,因此洱源老温泉水化学类型以重碳酸钠型水为主,次之为硫酸钠型水。
关键词:洱源县;温泉;水化学特征中图分类号:X1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72X(2017)09-0110-02DOI:10.16647/15-1369/X.2017.09.064Hydro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Eryuan Hot Spring WaterSun Yan(Institute of Disaster Prevention Technology, Sanhe Hebei 101601, China)Abstract:This article selects old thermal spring water from Eryuan (north latitude 26.12° and east longitude 99.95°) to analyz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hydrology, hydrogeology and hydrogeochemistry, the hydrogeochemical features and causes of the thermal spring water. The old thermal spring of Eryuan is derived from karst water, limestone fracture water, and deep circulating groundwater, as well as some atmospheric precipitation. It has a deep geothermal circulation, with independent groundwater circulation system, and the water in it can produce a chemical reaction with limestone when emerging on the surface. Therefore a good circulation exchange channel can be formed between groundwater from the limestone fracture belt of sedimentary layer and surface water. For this reason, the old thermal spring from Eryuan is mainly sodium bicarbonate water and partially sodium sulfate water.Key words: Eryuan County; Hot spring; Hydr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1 区域水文地质条件研究区位于大理自治州洱源县内,是横断山脉与云贵高原交界地带,属北亚热带高原气候类型,境内立体气候和区域性小气候特征明显。
水文地球化学-形成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地球化学作用
❖ 式 0.中0Δ0G803,14为k反J/应m的o标l;淮T为自绝由对能温变度化;,Kk为J/平m衡o常l;数R。为气体常数,等于
❖ 在标准状态下,T = 293.15K (T=25℃ + 273.15), 将R和T值代入上式, 并转换为以10为底的对数,则
❖ lgK= -0.175ΔG0 (ΔG0,以kJ/mol计) ❖ 只准状要态从下文的献Δ中G能0,查就到可反算应得中K所值有。组分的ΔGf值,即可算得标
若器壁不是刚性的,除了体系内部的压力必须处处均匀 外,还必须使体系的压力与外界(环境)的压力保持 相等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 罗朝晖
焓
焓或热含是一个状态函数,它是一种化学反应向环境提供的热 量总值,以符号H表示,ΔH指一种反应的焓变化。
在标准状态下,最稳定的单质生成1摩尔纯物质时的焓变化, 称为标准生成焓, 以ΔHf表示。
地分下子水之是间一)种相真互实作溶用液,,它a 包不=括是rm相理互想碰溶撞液及;静水电中引各力种作离用子(,或作
式中用的的m结为果实是测,浓化度学(反m应o相l/对L)减;缓r,为一活部度分系离数子,在其反单应位中是不实起测 浓 中度,作计就的a和必用算倒m须,了数的对。就(单水因会L位/产中此m相生组,o同一分如l),定的果,均程实仍a为为度然测m活的用浓o度偏水度l/,差中加L。无。各以r量为组校为纲了分正无。保的,量但证实校纲是计测正的,算浓后系在的度的数实精进浓。际确行度应程化称用度学为,
热力学理论运用于化学时,称为化学热力学。化学热力学的主要内容是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计算化 学过程中的热效应,同第二定律并结合第三定律解决反应能否发生和有关化学平衡及相平衡的计 算和描述,这些对分析预测地下水环境中的化学反应十分有用。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沈照理标题:水文地球化学基础 - 探寻沈照理的研究与理论引言:在水文地球化学领域,沈照理是一位备受瞩目的学者,他的研究和理论为我们深入了解地球上的水循环与化学过程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针对沈照理在水文地球化学基础方面的贡献展开讨论,并结合他的研究成果,探讨水文地球化学的深度与广度。
一、水文地球化学的基本概念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地下水的成因、分布、运移规律以及地球化学过程对水质的影响的学科。
它关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包括降水、入渗、地下水形成、地下水运移、水库沉积物等。
沈照理是我国在这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学者之一。
二、沈照理的研究成果沈照理教授主要的研究方向包括地下水的碳酸酐化作用、地下水与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地下水中的微生物过程。
他的研究成果丰富多样,既包括理论方面的创新,也包括实践方面的应用。
1. 碳酸酐化作用的研究沈照理教授的关键贡献之一是在碳酸酐化作用研究方面。
他通过实地观测和实验室模拟,揭示了地下水对岩石的碳酸酐化作用。
碳酸酐化对岩石的溶解作用会产生溶液中的溶解性离子,并对地下水的成分和性质产生显著影响。
沈照理的研究结果为我们理解地下水的形成和运移提供了重要依据。
2. 地下水与岩石的相互作用另一个重要方向是沈照理教授对地下水与岩石相互作用的研究。
他关注于地下水中各种离子的溶解和沉积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地下水质和矿物形成的影响。
他的研究结果在预测地下水质量和岩石溶解程度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3. 地下水微生物过程的研究沈照理教授还致力于研究地下水中的微生物过程,并提出了一套兼具实证与模型的方法,用于了解微生物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他的研究成果不仅为地下水的生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还为地下水资源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三、水文地球化学的深度和广度1. 深度上的探索在水文地球化学的深度上,我们可以从不同尺度和时间尺度上观察研究对象。
可以研究地下水底下的地下河流、矿物形成的微观机制等。
讲义化学
水文地球化学基础Introduction to Hydrogeochemistry绪论1 水文地球化学的含义2 研究对象3 水文地球化学的形成与发展4 研究意义及重要性1 水文地球化学的含义•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部分;•它是在水文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它是以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在其中的迁移规律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一门学科;•它是探索地球壳层各带中地下水的地球化学作用的一门新兴学科。
1.1 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部分水文地质学研究地下水在周围环境(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影响下,数量和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变化规律,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如何依据这些规律有效地利用地下水和调节控制地下水以兴利避害。
水文地质学研究的内容为地下水在数量和质量上的时空变化规律。
地下水化学成分及其变化规律是地下水形成和分布规律不可分割的部分(西部典型内陆盆地地下水循环模式)水文地球化学研究为阐明水文地质条件、评价地下水资源提供重要依据(平顶山地区地下水研究结果)水文地球化学研究离不开对水文地质条件的分析人们早已认识到,地下水化学成分是水—岩相互作用的产物,如希腊名言:水流经的岩石怎样,水也就怎样。
可是这一规律有时还无法解释地下水化学成分的特殊性。
比如,岩性相同的岩石(如灰岩),其中的化学成分可以大相径庭。
例如:同是嘉陵组(T1J)的白云岩:位于水交替较强部位的岩溶水为HCO3-Ca-Mg水(淡水),而位于深部交替滞缓的岩溶水为CaCl2型卤水要合理解释这种现象,就不能不分析这一地区的水文地质条件,尤其是这一地区的地质发展历史和古水文地质条件。
1.2 水文地球化学是在水文地质学与地球化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并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水文地球化学涉及的对象是运动着的地下水及与之相关的大气水、地表水,因此,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就离不开水文地质学,就必须结合地下水动力学的观点去考察地下水化学组成及其变化(实际上,―水文地球化学‖内容也是从―水文地质学‖分离出来的);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中元素的迁移、富集规律的一门学科,是研究地球的化学组成、化学作用及化学演化的科学。
关于水文地球化学
关于水文地球化学水文地球化学是地球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地下水、地表水以及与水体有关的各种化学过程和现象。
它涉及到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对水体化学成分的影响。
一、水文地球化学的概念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地球上水的分布、运动、循环及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的科学。
它以地球上水的化学性质为基础,研究水中溶解物质的含量、种类、分布规律及其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并探索这些化学过程如何影响地球上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
二、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内容1.水文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水中各种元素和化合物的来源、迁移和转化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水圈的影响。
2.地下水化学:研究地下水的形成、储存和运动,以及地下水中的化学过程和反应。
3.地表水化学:研究河流、湖泊、水库等地表水体的化学性质和水质变化,以及这些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研究水中生物过程对地球化学循环的影响,以及水中生物过程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4.水质评价与保护:研究水质的评价方法和标准,以及如何保护水资源免受污染和环境破坏。
三、水文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通过野外调查可以获取水体的分布、水量和水质等信息,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实验室分析:通过实验室分析可以获取水样中的各种化学成分和微生物等信息,进一步了解水体的化学性质和水质状况。
3.数值模拟:通过数值模拟可以模拟水文地球化学过程和反应,进一步了解水体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4.同位素分析:通过同位素分析可以了解水中物质的来源和年龄,进一步了解水体的形成和演变过程。
四、水文地球化学的意义1.资源保护:水文地球化学研究有助于了解水资源的分布、储量和质量状况,为保护水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环境监测: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监测水体是否受到污染,以及污染物的来源和扩散方向,为环境监测和治理提供支持。
3.生态保护:水文地球化学研究可以了解水中生物过程对生态平衡的影响,为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水文地球化学期末重点资料
一、 水文地球化学定义及其基本含义水文地球化学是研究地下水中化学组分的形成、分布、迁移和富集规律及其在生产实际中应用的一门学科。
基本含义可概况为:(1水文地球化学是水文地质学的一部分;(2它是在水文地质学及地球化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3)它的主要研究对象是地下水化学成分的形成和演化以及各组分在其中的迁移规律; (4它是探索地球壳层各带地下水地球化学作用的新兴学科。
二、 热力学重点1. 质量作用定律(也叫化学平衡定律)一个化学反应的驱动力与反应物及生成物的浓度有关。
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活度以其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与反应物活度以其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之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平衡常数(K),这个规律称之为质量作用定律,有的书上也称之为化学平衡定律。
对于特定的反应来说,在给定的温度和压力下,K 值是一个常数,如果温压改变,K 值也改变。
2. 能量降低原理能量降低原理:若0r G ∆<,表示生成物的自由能小于反应物的自由能,反应进行时能作出有用功,故反应能自发进行。
反应自发进行的方向就是体系自由能减小的方向。
r G ∆ 负值越大,表明反应进行的推动力越大,反应完成的程度也越高;若0r G ∆>,表示生成物的自由能大于反应物的自由能,体系不能作出有用功,故反应不能自发进行;若=0r G ∆,说明体系已失去了做功的能力,反应处于平衡状态。
1) 体系三类热力学体系:(1)隔离体系或孤立体系,它与环境无物质和能量的交换;(2)封闭体系,它与环境无物质交换但有能量交换;(3)开放体系,它与环境有能量和物质的交换。
状态及状态参数状态:热力学状态分为平衡状态和非平衡状态当体系没有外界影响时,各状态参数若能保持长久不变,此体系称为“热力学平衡状态”。
实际上,这种平衡包括机械平衡、热平衡和化学平衡。
状态参数:温度、压力和组成(浓度)这三种状态参数来表述2) 焓3) 自由能3. 自由能、焓与平衡常数的关系式(平衡常数的计算)两个式子4. 活度及活度系数三、 计算 容度积、平衡常数定义平衡常数:即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生成物活度以其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与反应物活度以其系数为指数的乘积之比值是一个常数,称为平衡常数(K)计算:对任何一个可逆反应:[][][][]c d a b aA bB cC dDC D K A B +⇔+=式中,K 为平衡常数,或称热力学平衡常数;方括弧代表活度或称(热力学)有效浓度;a 、b 、c 、d 分别为A 、B 、C 、D 的摩尔数。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研究》范文
《内蒙古察哈尔右翼前旗-集宁区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研究》篇一一、引言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集宁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地质条件。
这里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丰富多变,多种水文地球化学过程的相互影响使得这一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形成了特有的演变模式。
因此,开展该区域的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研究对于深入理解水文地质环境和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大意义。
二、区域地质与水文地理背景本研究的地理范围涉及察哈尔右翼前旗及邻近的集宁区,该地区地处内陆,气候干旱,降水稀少。
地质上,该区域属于华北地台北缘,具有复杂的地质构造和丰富的矿产资源。
水文地理上,该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系统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复杂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三、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分析(一)水化学参数分析通过对该区域地表水和地下水的采样分析,我们发现水化学参数如电导率、pH值、溶解氧等均存在显著的时空变化。
其中,电导率反映了水中离子浓度的变化,而pH值则与水体的酸碱平衡有关。
(二)离子组成与来源研究发现在该区域的水体中,主要离子包括钙、镁、钠、钾以及碳酸根、硫酸根和氯离子等。
这些离子的来源多样,主要受到岩性、水岩相互作用、气候条件和人为活动的影响。
四、水文地球化学演化机制(一)自然过程的影响水文地球化学的演化受多种自然过程的影响,包括岩石风化、水岩相互作用等。
这些过程使得地下水中的离子组成发生变化,从而影响整个水体的化学性质。
此外,地表水和地下水的相互补给也影响了该区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
(二)人为活动的影响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如农业灌溉、工业生产和城市化进程等,都对这一区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产生了影响。
例如,农业灌溉可能导致地下水硬度的增加,而工业生产则可能引入新的离子成分。
五、结论与展望本研究通过分析察哈尔右翼前旗和集宁区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和演化机制,揭示了该区域水文地球化学环境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自然过程和人为活动共同影响着这一区域的水文地球化学环境,使得该区域的水资源管理和保护面临挑战。
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
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煤层气是一种重要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当前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之一。
而对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勘探开发方案,优化煤层气的开采过程,确保煤层气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探讨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其影响因素和研究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是指在地下煤层中,煤层气与地下水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特性。
煤层气主要由甲烷组成,而地下水则包含了各种元素和溶解物质。
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与地下水的化学组成、地下水流动速度、渗透性等因素密切相关。
在研究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时,我们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是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影响。
地下水中各种溶解物质的含量与组合对煤层气的产生和储存有着重要的影响。
例如,地下水中的溶解氧会与煤层中的有机质反应,造成甲烷生成的减少。
其次是地下水流动速度和渗透性的影响。
地下水的流动速度和煤层的渗透性会影响煤层气的运移和储存。
较快的地下水流动速度可导致煤层气的排出和扩散,而较高的煤层渗透性有助于煤层气的储存。
此外,煤层的孔隙度、含水饱和度等因素也会对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产生影响。
研究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需要采用一系列的研究方法。
其中,地下水与煤层气的采样分析是基础。
通过采集地下水和煤层气样品,分析其化学组成和矿物成分,可以获得地下水和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参数。
此外,地球化学模拟和数值模拟也是研究煤层气水文地球化学特征的重要方法。
地球化学模拟可以通过模拟地下水与煤层气的相互作用过程,预测煤层气的产量和运移过程。
数值模拟则可以建立地下水和煤层气的流动模型,通过计算分析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
在实际应用中,研究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对于制定科学有效的勘探开发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我们可以通过研究煤层气的水文地球化学特征参数,评估煤层气资源的潜力和可采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下水受到污染后的修复技术研究
概况
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比较突出,生态环境脆弱,经济的发展使废物的排放量不断增大,使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日益加重。
如废水的排放、工业废渣和城市垃圾填埋场的泄漏、石油和化工原料的传输管线、储存罐的破损、农业灌溉等都有可能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使本来就紧张的水资源短缺问题更加严重。
特别是北方城市,地下水在供水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地下水的污染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所以地下水污染的研究工作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对地下水污染开展调查、进行污染控制甚至治理已经逐渐成为可能。
地下水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是我们面临的新的、极具挑战性的重要课题,需要进行多学科交叉和联合攻关。
水的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普遍关注,长期以来,我国把主要的注意力和研究、治理工作集中在地表水的污染,国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地表水污染的防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而地下水污染由于其隐蔽性、复杂性、难以控制和治理的特性,以及治理、修复费用巨大,地下水污染的修复在我国尚未展开。
近年来,随着一些突发地下水污染事件的发生,地下水污染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国家有关部门也开始把地下水污染研究列为工作内容。
如国土资源部已开始进行全国地下水污染的大调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土资源部联合开展了“全国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在不同层次的科研项目中也出现了地下水污染控制和治理方面的课题。
含水层的污染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污染具有累积和滞后效应,有
时在泄漏发生数年、甚至数十年后才会发现,如大多数的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泄漏导致的地下水污染等。
所以,首先需要进行污染源的辨析、污染途径的分析、污染物在地下的迁移转化机理研究。
在此基础上,开展地下水污染的控制、污染的修复工作。
地下水污染源成因分析
按照污染物产生的类型,可以将地下水污染源分为: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染源和自然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
工业污染源主要指未经处理的工业“三废”,即废气、废水和废渣。
工业废气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等物质会对大气产生严重的一次污染,而这些污染物又会随降雨落到地面,随地表径流下渗对地下水造成二次污染,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如电镀工业废水、工业酸洗污水、冶炼工业废水、石油化工有机废水等有毒有害废水直接流入或渗入地下水中,造成地下水污染;工业废渣如高炉矿渣、钢渣、粉煤灰、硫铁渣、电石渣、赤泥、洗煤泥、硅铁渣、矿场尾矿及污水处理厂的淤泥等,由于露天堆放或地下填埋隔水处理不合格,经风吹、雨水淋滤,其中的有毒有害物质随降水直接渗入地下水,或随地表径流往下游迁移过程下渗至地下水中,形成地下水污染。
农业污染源
农业用水占全部用水量的70%以上,污染的影响面广泛。
一是过量
施用农药、化肥,残留在土壤中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淋滤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污染;二是由于地表水污染严重,农业灌溉使用被污染的地表水,造成污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侵蚀土壤,并下渗到地下水中,造成污染。
生活污染源
随着我国城镇化步伐的加快,生活垃圾与生活污水量激增,由于无害化处理率低,造成对陆地生态环境和水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
我国每年累计产生垃圾达720亿吨,占地约5.4亿平方米,并以每年占地约3 000万平方米的速度发展,全国已有200多个城市陷入垃圾重围之中。
由于生活垃圾没有进行有效分类,大量有毒物质及危险废弃物与生活垃圾一起混合填埋,以及垃圾填埋处理技术落后、垃圾填埋选址不当等原因,垃圾填埋场的渗漏已经造成地下水的严重污染,成为地下水的主要污染源之一。
同时,大量未经处理的生活污水,在严重污染地表水的同时,通过下渗也对地下水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污染。
自然污染源
在有些地区,由于特殊的自然环境与地质环境,地下水天然背景不良,有毒有害成分超标。
根据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调查统计,我国部分地区分布有高砷水、高氟水、低碘水等。
全国约有1亿多人在饮用不符合标准的地下水,使这些地区长期以来一直遭受皮肤癌、地甲病、地氟病、克山病等地方病困扰。
污染地下水的修复技术
泵-抽处理方法
此方法是地下水处理中常用的方式,它首先是把污染地下水抽出地面,然后再进行地面处理,该方法的优点为抽上地面的污染地下水容易通过各种方法处理,并且处理污染物彻底,不过在用泵-抽处理方法的时候,地下的一些污染物(如一些卤代有机物形成的非水溶相的液体)比水的密度大且很难被生物降解,并且用泵抽的方式抽出地面也非常艰难,地面和地下环境扰动很大,很易造成地面下沉,许多污染物在水中的溶解度相当低,极难从地下冲洗出来;污染物通过扩散进入地下水滞留区,冲洗十分困难;将吸附在土壤上的污染物冲洗下来是一个相当慢的过程。
由于含水介质的差异,很难预测污染物运动的路径。
用泵-抽处理方式一般要运行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运行成本很高。
加药法(化学处理法)
通过井群系统向受污染的水体灌注化学药剂,如灌注中和剂以中和酸性或碱性渗滤液,添加氧化剂降解有机物或使无几化合物形成沉淀等。
通过各种化学反应使有害污染物转变为无害、毒性小的及稳定性好的物质。
此方法在地表污水处理中应用较多,如氰氧化和脱氯是最典型的化学处理方法。
但此方法在应用中要特别注意中间产物和最后产物的毒理效应,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更大的负面影响。
曝气法
有些地方的垃圾渗滤液中有机烃类污染物含量很大时,可将空气或氧气通过注入井注入受污染区域底部,使地下水中的挥发性或半挥发性的有
机污染物由溶解相向气相转变,随气泡一起上升溢出,再用集气系统将气体收集处理。
并且冲入空气,还有利于水中微生物对有机污染物的有氧降解。
理论上只要整个受污染区被冲洗过,烃类污染物都会被去除。
此方法操作较困难,投资大,在使用时要权衡其经济效益。
土壤改性法
利用土壤中的粘土层,通过注射井在原位注入表面活性剂和有机改性物质,使粘性土转变为有机粘土,这种有机粘性土能有效的吸附地下水中的有机污染物。
然后利用现场的微生物,降解富集在吸附区的有机污染物,从而彻底消除地下水的有机污染物。
此方法施工方便,投资小,对治理有机污染的地下水是一种有效的方法,但由于其吸附作用的有限性,和其它的方法结合使用效果更好。
生物修复法
此方法包括微生物修复和植物修复两种方式。
微生物修复法就是采用工程化方法利用微生物将土壤、地下水及海洋中的有毒有机污染物“就地”降解CO:水或转化成无害物质称为原位生物处理技。
采用的主要措施有:①添加微生物营养盐,提供电子受体。
③提供代谢底物诱导共代谢酶。
④接种微生物。
各种措施的应用根据污染物的具体情况而定。
植物修复法是利用植物对污染物的转移、改变、积累、固定及破坏作用,使地下水中的污染物得到有效的去除,通8常与其它各种方法结合使用。
其优点在于费用省、环境影响小、处理范围广、能最大限度地降低污染物的浓度,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污染物修复技术。
可渗透反应墙
可渗透性反应墙是国外研究较多的一种地下水污染的原位处理技术。
由反应单元和隔水漏斗两部分组成,其中反应单元用来放置反应介质(如铁屑、活性炭、沸石及微生物等)。
污染物靠自然水力传输通过预先设计好的介质时,溶解的有机物、金属、核素等污染物被降解、吸附、沉淀或去除。
连续墙式PRB 即在污染地下水下游区域内安装渗透墙,此种结构适于处理地下水污染的羽状体较小的情况,墙体必须囊括整个羽状体的宽度和深度。
隔水漏斗-导水门式PRB 将隔水漏斗嵌入隔水层中,引导地下水流进入导水门,将水流汇聚后再通过渗透反应介质进行处理,从而防止污染羽状体通过渗流进入下游未污染区域。
但是具有局限性,工程设施投资大,设备不可循环再用;反应材料受容量限制,可能需定期更换;受技术限制,反应墙深度和宽度受限;随着有毒金属、盐和生物活性物质在PRB 中不断地沉积和积累;PRB 会逐渐失去其活性;如果反应介质的浓度过高,可能会使地下水产生二次污染;通常仅适用于地下水中溶解性有机污染物。
结语
地下水资源是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北方地区地下水的供水意义非常重要。
因此,开展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研究对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地下水的污染非常严重,存在着大量的污染场地,这些污染场地的类型不同,主要污染物、污染机理和特性复杂,因此污染的控制方法和修复技术可能不尽相同,需要开展研究。
随着经济的
发展,地下水污染场地的控制与修复工作将会有很大的实际需求。
在研究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的地下水污染场地开展目标管理非常重要。
首先要开展地下水污染场地的调查,建立污染场地的地下水监测网,并定期实施监测分析;进行不同级别、不同层次的地下水污染防治规划,以污染预防为主,建立地下水污染的预警系统;积极开展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的研究工作,包括污染控制与修复技术、污染场地的修复基准和标准等。
发达国家地下水污染控制与修复已经是研究的热点和前沿,而且有许多工程实例。
我国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刚刚起步,急需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结合自己具体的条件,开展研究工作。
地下水污染场地污染的控制与修复涉及水文地质学、环境工程等学科,需要进行学科交叉,联合攻关。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水文地球化学专业:地质工程
年级:地质-三-班
任课教师:
学号
姓名:
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