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放在语境推断两个个“言”应分别翻译为“叙 述”、“记载”。
5.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
“知”字如译为“知道”或“了解”,或解释为 通假字“智”都是不合逻辑的,因为“不知道” 与“不了解”是不可能“皆为尽哀”的,这里 只能翻译为“熟知”,“不熟知”(即一般了 解),也“皆为尽哀”,可见李广深得人心, 这6.怀样王翻使译屈才原合造情为理宪。令,屈平属草稿未定,上官大 夫见而欲夺之,屈平不与。
6.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7.襟三江而带五湖。
砺: 磨刀石。 “带”,象形字,上半部分象带纽和左右佩,下 半部分象垂带形,本义是腰带,这里是“以…… 为腰带”的意思。
另外,“禾”与五谷有关,“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系”与捆绑有关,“月” 与肉有关,“纟”与丝织品有关。
(九)以音猜义法——当根据本字的义项无法讲 通时,可以借助声旁,根据通假音同或音近的 原则,大胆逆推。
我们根据“乞丐”一词,就可推出“乞求”之意。
3.后因他信,具以白质。 我们由现代汉语“信使”一词就可推出“使者” 之意。 4.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擢:提拔。可以组词为“擢升”。 5.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愿:希望。可以组词为“愿望”。 6.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
曲折:指行军的弯曲道路,说事情的复杂经过
函梁君臣之首。
用为动词,可译为“用匣
2、庭除甚芜,堂屋甚残子。句 均装中 作”“ 句。庭 子除主”语“,堂应屋译”为
3、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推。“断水台它”阶是处”动在。词谓“语游位泳置”,之可
意。
4、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糜鹿。 “渔樵”作句子的谓语,而谓语一般由动词、形 容词充当,故“渔樵”应释为动词“捕鱼砍柴”。
(六)邻字推断法——文言文中的同义复词实际上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共52张PPT).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共52张PPT).ppt
(缢:上吊)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1)天台生(人名)困暑,夜卧帷中 ,童子持翣(shà)飏
(yáng)于前。(浙江卷)
?译:天台生热得难受。晚上躺在蚊帐里面,童仆拿着 扇 子在前面给他 扇凉.
?(2)母哭骂曰:“汝杀吾儿,欲 劙lí颈以塞责耶!” (浙江卷)
?译:他继母哭着骂他说:“你杀死我的儿子,想 砍自己 的颈子来搪塞吗?”
?(3)世祖大明七年大旱,瓜渎不复通船,县官刘僧秀 愍mǐn其穷老,下渎(小渠) 水与之。(节选自《宋 书·郭原平传》)
?形声。从心 ,敃( mǐn)声。本义:忧患;痛心的事。 怜惜。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结论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避重就轻——就,不躲避
?含义相反相对 :
接近、趋向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成语(猜一猜)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 共 52张PPT)
结构分析法小结: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 成间分的合关成系的合意成义一,个 这字种,造综字从人据合法止持甲表叫,戈骨示会从行文戈进,这意。,些。构字

《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共43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课件--(共43张PPT)
“疾风劲草、欲盖弥彰”:疾,大;彰,明显、显著
3、斯言虽小,可以喻大
联系:成语“家喻户晓”、“不言而喻”——明白,
4通、晓(07年福建)今姑贷汝
联系:成语“严惩不贷”——宽恕、饶恕
试试看:
湖南之为邦,北枕大江,南薄五岭,西接黔
蜀(06年湖南卷) D、北枕大江,南薄五岭 薄:接近 日薄西山: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
想想看:
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凭借)
试试看:
1、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破——下,攻下
2、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反义对文, “终日”意为“整天、时间 长”——“须臾” 意思为“时间短”
3、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用——以,被任用
试试看:
1、带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里佩着
2、曹操之众远来疲敝
“籴”、“粜”大家比较陌生。可 根据字形,推断为会意字,跟“粮食” 有关,意思是买进粮食、卖出粮食。
2、冀得一归觐
“觐”虽比较眼生,但它是形声字, 从形旁“见”上,猜出与“见”有关, 可以解释为“拜见”。
试试看:
1、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伶官传序》 2、可以独飨白粲
3、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4、夜入其家,探其箧,不使之知觉。
C项“纠”与“劾”同义对举,当为同 义复词,“劾”是“弹劾”的意思,因此推 知“纠”应为“检举、告发”之义。
想想看:
绩曰:“是固有罪,然皆饥羸病乏,不足胜杖,
姑涅臂以戒,亦可已。”使者怒,欲并劾绩,绩力
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对下列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不足胜杖,姑涅臂以戒 胜:能承受 B.绩力争不变,使者不能夺 夺:强迫
字形分析法(形声、会意) 通假推断法(同音、近音) 结构观察法 (相反、相近) 成分分析法(语法) 知识迁移法(成语、教材) 借助语境法(上下文)

文言实词推断 课件(共40张PPT)

文言实词推断 课件(共40张PPT)

小结
较古的文字大多能以形索义,根据篆书 可以看出本义。而在隶变与楷化后,由于经 历了大规模的简化和构字部件合并,许多字 就看不出本义了。现在我们所使用的简化字, 笔画的象征意义与字义关系更加疏远,有相 当一部分字词已无法从形体结构解释字义。
不过,形声字的形旁具有部分的表意功 用。今天,我们可以根据形声字的形旁去推 断实词的大略含义。
同义连文:两个或两个以上词义相同、相近、相 类的词并连在一起,表达一个相对完 整的意思。
2024年可用课件
15
小试牛刀
●黄气如雾,触人鼻目皆辛苦,不可入。以兵守
之,七日乃歇。
辛苦:辛辣苦涩
●封爵之誓曰:“使河如带,泰山若厉。国以永宁,
爰及苗裔。”始未尝不欲固其根本,而枝叶稍陵夷
衰微也。
陵夷:败落,衰败
4、联想引申。
如“蒙”,从“屮屮 ”,冡(mēng)声。
本义:玉女、茑萝一类的蔓生草名。
草性贱,丛则覆地,由此引申为“覆盖”“蒙蔽”
等义。如“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蒙,覆盖之义。
2024年可用课件
12
二、找规律以求词义
诋大酋当死,骂逆贼当死 余遂脱巾褫衣,导诸公行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去掉“弓”,向一般引申开去,“牵拉”其它皆可 以说成“引”。
(2)具体向抽象引申。
例:卓既杀琼,珌旋亦悔之
旋,本义是指旌旗随风飘转。
引申为“快”,由“快”引申为“时间短、不久 ”
之义。
2024年可用课件
11
3、因果引申。 “好”,从女从子。女子得男子为伴表示貌美。 如:“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貌美当然“好”,词义由此扩大引申开来。 “晦”,日月不明,所以代指月末。 由不明、晦暗,引申出“隐晦、隐藏”的意义来。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共52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共52张PPT)
从“求”与毛皮关; 从“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从“系”与捆绑有关; 从 “攴(pū) ”与敲击关;
从“歹”与死亡有关, 从“月”与肉有关,
从“页”与首有关, 从“目”与眼有关。
总之,根据字形推断出词的大概意义范畴,再根据上下 文,就可以确定词的具体含义。
学以致用——字形推断法
1、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田 地
结构分析法小结:
1、找并列结构(看哪部分与哪部分并列) 2、找并列成分(哪个词跟哪个词并列) 3、比较推断词义。
二、结构分析法
文言文中排比句、对偶句、并 列词句等对举的语言现象很多, 在这些句子中,位置对称的词语 一般词性相同、词义相近或相反 相对,这样通过对已知词语的词 义、词性分析,就可以推知未知 词语的词性、词义。
古人行文常讲究对称,处于对应位置的词语往往在意 义上相同、相近或相反、相对的特点 。我们可据之进 行判断。如:
1. “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
这句话前后正好语意相对,由此,可推断“亡”与 “有”的意思也应相对,当“无”讲。另外,有时亦可 借助整齐的句式,先推断出一个词的词性,进而推断出 这个词的正确意思。
结论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 动物有类关;
凡“讠(言)、忄(心)”与 有关,“辶(辵)、彳
(行)”“扌”等与
心理有关;
人的行为
可见字形对于推断词义有比较大的作用。通常来说, 凡:
形旁从 “禾”与五谷有关;
从“皿”与器具有关; 从“阝(fǔ)”与地名或高地有 关;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共52张PPT)
文言文专题复习
实词推断方法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优质课件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优质课件

怎样积累实词? 怎样做实词摘抄?
分门别类,近义收集 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表示到达、去……的实词 表示刚好、正好碰上的实词
表示宽容、宽恕的实词 表示官职授予的实词
表示平民、老百姓的实词 表示死亡的实词
表示某一类人的实词 表示时间不久的实词
表示买卖的实词
之抵适造诣往至如
适 值 恰 会 方 丁 属(zhǔ)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例如:昔我先父以身徇国。 “徇”通“殉”
齐王田广以郦生卖己,乃亨之 “亨”通“烹”
昂首观之,项为之强
如果用一般 方法无法准 确释义,不 妨从通假的 角度去理解, 说不定会柳 暗花明。
“强”通“僵”
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矜”通“鳏”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B/去:过去的。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 确的一项是
A. 狸之性憎鼠而喜爱 爱:薆,隐蔽
B. 未顷,则椟又孔矣 孔:小洞
C. 向之韫椟服物
韫:收藏
D. 又资鼠口腹矣
资:供给
B/孔:名作动,打洞。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文言文实词的推断方法》 课件 (共63张)
例1.忠不必用,贤不必以。 “以”同“用”,“任用”。
例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奔”与“箭”相对,应为名词,意为“奔马”
例3.举类迩而见义远 “迩”与“远”相反,意思是“近”。 例4.去郑而之许 (全国卷)
后面“之”解释为“到”,那么“去”为“离开”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课件(51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课件(51张PPT)高中语文精品公开课

3、楚王谓田鸠曰:“墨子者,显学也。其身体则可,其 言多而不辩,何也? ”
身体力行:亲身体验,努力实行。 体:实践
译文:楚王对田鸠说:“墨子是个声名显赫的学者。他亲 自实践起来还是不错的,他讲的话很多,但不动听,为什 么?”
2、
词语、成语联想法
文言文有些字的意思如今很少见,但在某些词语或成语
里保留着,我们可以联想有关词汇、成语,推测其在文中
想一想
1、崔家顾人刺我,请以闻。
通“雇”,雇佣 2、翼日进宰,宰见其小,怒呵成。
通“翌”,第二天 3、卒然临之而不惊
通“猝”,仓促
五、通假推断法
“通假字”中的“通”是通用之意,“假”是借用之意 (“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 借用为那个字。它的分类如下:
类别
通 用 字 通 假 字假 借 字
的意义?
首先,必须通过一定量的诵读,增强语感;
其次,要掌握一批常用(120个)实词的常用义项和用法;
再次,就是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
问题的能力,即掌握一些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一词多义
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是一个普遍现象,即一个词在不同的语境 中具有不同的含义。把握一词多义,要注意了解词的本义、引 申义、比喻义和假借义,应根据具体的语境仔细辨别。
(3)用“贝”作偏旁的字与“钱财”有关。 ①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赂:贿赂) ②今闻购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
﹙购:悬赏征求,重金收买﹚
凡形旁从 “钅(金)、木、氵(水)、灬(火)、土”者
——词义与五行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者
——词义与兵器有关;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课件(共46张PPT)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课件(共46张PPT)
例3、君径造袁所寓之法华寺
"造"的义符为"辶",联系下文""袁所寓之法华寺", 不难推测与处所关联的词义应该是"到""去"的意思
课堂训练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①殒身不恤
牺牲
②抚军厚赉成。 赏赐
③系燕父子以组。 绳子
④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田地
方法指导
方法二:结构对仗法
在相似的语言结构中,处于 对应位置的词语,我们往往可以 根据其意义上相同、相近、相对 的特点,求得词语的正确解释。
当谓语,应该解释 为动词“踏” 。
1、2012(福建)履苍莽中
官:谓语,
动词,做官。
2、2011(广东)官夔州游击,夔关临峡
3、2015(重庆)又必假邪魅之候以为容
容:宾语,名词, 容貌,形态。
课堂训练
解释划线的词语
“绳”在本句中充当 谓语,应该解释为动 词“约束、制裁” 。
4、2014(福建)绳吏之法尤峻
《长恨歌》“临 别殷勤重寄词”
C.未遇时皆在先生幕府
5、2015(湖南)古人常有是训矣
训:宾语,名词, 训释、解释。
方法指导
方法四 :联想推断法
我们要善于根据课内学过 的知识或成语举一反三,相互比 照,辨其异同,以解决试题中的 实词词义问题。
例题精析
浪遏飞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语
1、分遣二子断遏水陆津要。 阻拦,截断
(2013年高考大纲卷)
2、诸贵假以劲弓 借给
例题精析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
天下也。
“族”与“灭”相同,应 为动词,意为“灭族”

文言实词推断 课件 (共22张PPT)

文言实词推断 课件  (共22张PPT)

美味佳肴
磨刀石
6、骐骥一跃,不能十步 骏马
(二)利用结构相似的句式推断词义
1、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 “被”以亡身。安逸享乐
当堂巩固
1、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谨慎
2、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重用,任用
3、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险固的地方 4、不使内有余帛,外有赢财。 多
薄:靠近
课堂巩固: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
1.城之不拔者二耳
拔苗助长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化险为夷
3.使老弱女子乘城
拔:拔出,引申为攻取 夷:平坦、平安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 乘:登上
4.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欲盖弥彰
彰:明显、显著
课堂小结:推断文言实词含义的方法
语法
字形 综合 运用
结构
联想
(三)利用语法结构辨别词性
句子的结构是固定的,组合是有规 律的,词在句中所处的语法位置,为我 们推断词义提供了依据。如主语、宾语 常由名词、代词充当,谓语大多由动词、 形容词充当,状语大多由副词充当等。
动词
1、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主语
宾语 动词 用眼睛示意
2、 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亦无售者。
(《促织》)
动词
宾语 抬 高
3、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齐桓》)
主语
眼力,视力
课堂巩固:判断下列词语解释的正误
1、(2000年全国卷 第11题)
爨 动词
“自放驴,取樵炊
” (cuàn)
宾语
(注:爨,灶)
樵:打柴(×) 名词, 木柴
2、(04湖南)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和:和睦(×) 动词, 应和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共48张PPT)PPT课件 图文

高考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共48张PPT)PPT课件 图文
2.“秦孝公据殽函之固,拥雍州之地”中“固”的含义:
可根据句式整齐这一特点。由“地”推出“固”也应 为名词,可译为“险固的地势”。
3、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与“小”对应,从足即推断为小步,半步) 4、 追亡逐北 (亡 、北对应,均为溃败。常用“败北”,北即败) 5、 忠不必用兮,贤不必以 (以,对应“用”,被任用) 6、 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腰”与戴对应,动词,腰戴) 7、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六国也 (族”字义同“灭”字)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选择、选拔)《谏 太宗十思疏》
“简”与“择”相对应,理解为“选择、
选拔”。
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攻)取
《过秦论》
“举”与“取”相应,意思相近,理解为“攻取
(3)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安逸享乐 )
【推断】“兴国”与“亡身” 相对, “忧劳”与
“逸豫” 相对,与“忧劳”义相反的“逸豫”就是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
成分合成的意义,这种造字法叫会意。
武从
从止,从戈。 据甲骨文,
人表持示戈两行人进, 表前示后要相动随武。
本义:勇猛; 猛烈。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禄的等级。现指工作中人员过多或人多事少。
2、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屡试不爽 爽:差错 屡次试验 都没有差错
3、因遗策——
因循守旧 因(循):沿袭
成语推断法:
⑴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共54张PPT)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共54张PPT)课件
字,本义都与玉石珠宝有关,据此可知,“王乃使玉人
理其璞而得宝焉”(《韩非子》)中的“理”字的意思是
“ v.治玉”。
凡形旁从“刂(刀)、弓、矛、戈、斤(斧)、殳
(shū) ”者词义与 兵器有关;
凡“马、牛、羊、 犭、鸟、虫”等与 动物类有关;
凡“讠(言)、忄(心)”与心理有关,“辶(辵)、彳
(行)”等与
后并笃爱之,衣服饮食,与东宫相准。帝每面称之曰: “此黠儿也,当有所成。”
牛刀小试
解释“弄璋”、“弄瓦”在文中的含义并说 说你的理由。
隆庆时,绍兴岑郡侯有姬方娠.一人偶冲道, 缚至府,问曰:“汝何业?”曰:“卖卜。” 岑曰:“我夫人有娠,弄璋乎?弄瓦乎?”其 人不识所谓,漫应之曰:“璋也弄,瓦也 弄。”怒而责之。未几,果双生一男一女, 卜者名大著。
解释“篡”、“贼”在文中的含义并 说说你的理由。
▪ 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 天下之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 也。”然则天下之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 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与国之相攻,家 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君臣不 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 下之害也。”
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方法
阿谀逢迎 刚正不阿(奉承、 迎合奉承) (公权)议论 政事时不迎合奉承皇上。
▪ 六.字形分析法 ▪ 即根据汉字的构字方法(主要是形
声,会意)来猜测字词的意义。
▪ 形声字:
形旁:表 示事物的 类别

声旁: 主要起 标声的
作用
会意字:
▪ 会意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独体字根据意义 之间的关系合成一个字,综合表示这些构字
四、邻词推断法 (根据相邻的字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中,有的合成词是由两个同义 或反义的单音节语素合成的,它们可以 分成两种情况:一是偏义复词,一是同 义复词。偏义复词,用义偏在其中一个 语素上,另一个语素只是起陪衬作用; 同义复词是同义复用。

文言实词的推断(共46张PPT)

文言实词的推断(共46张PPT)
又且为不义,曷为攻之?”墨子曰:“臣见大王之必伤义而不得宋。”王曰:“公输,天 下之巧士,作云梯之械,设以攻宋,曷为弗取?”墨子曰:“令公输设攻,臣请守之。”
于是公输般设攻宋之械,墨子设守宋之备。九攻而墨子九却之,弗能入。于是乃偃兵,
辍不攻宋。《淮南子·修务训》
墨子闻而悼之
悼,哀伤
顿兵挫锐
顿,使动,使...疲乏
根据字词所处的语法位置,推知它的词性,进 而推知它的意义。
主语、宾语大多是由名词、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是由形容词、动词充当 定语是由名词、代词、形容词充当 状语是由副词、介宾结构充当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定语)宾语
名词、代 名词、 副词、介 形容词、 词、形容词 代词 宾结构 动词
步骤: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分析成分→推断词性→推测词义
高考掠影
语法推断法
例1“自放驴,取樵炊爨” 樵:打柴。这个选项 中,“樵”解释为“打柴”对吗?
【推断】“樵”前面有动词“取”,可见“樵”是它的宾语, 名词。词义应该是“木柴”。“打柴”显然不当。
始城州,周十三里,屯田二十四所,教种茶、麦。 城:构筑城墙
这个选项中,“城”解释为“构筑城墙”对不对?
练习: 殒身不恤
抚军厚赉成。
系燕父子以组。
农人告余以春及, 将有事于西畴。
牺牲 赏赐 绳子
田地
字形推断法
一、语境分析法 二、联想推断法 三、结构推断法 四、语法推断法 五、字形推断法
总结
温馨提示:
1、教材积累是前提
• 高考题中,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文言字词
都出自于教材,复习好教材,就能为答好
文言考题奠定基础。每当我们阅读课外文
于是乃偃兵

高二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法课件(共18张PPT)

高二语文-文言文实词推断法课件(共18张PPT)

3、而以六国破亡之故事 形 旧
4、故遣将守关者
副 特意
5、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 连 因此
6、朝来暮去颜色故
形 衰老
②(屈原)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
“对”为“回答”之意,故“应”为“应答”
③所举应法,得其罪辜
告发、举报的符合法律
外部语境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这里的“人事”是什么?只有探究一下下文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的事 实和经验教训,即可理解为“人的作为”。
小试牛刀
项王至阴陵,迷失道,问一田父,田父绐 曰:“左。”左,乃陷大泽中,以故汉追及之。
三、语境推断法
“词不离句,句不离篇”是古已有之的 阅读准则,对于一眼不能识别的文言实词, 我们就必须结合具体语境,瞻前顾后,披文 入理,推断出其意义。
内部语境 指的是句子本身的语言环境
外部语境
针对整段文字、整篇文章而 言的大语境,即上下文的语 言环境
内部语境
①每闻琴瑟之声,则应节而舞
“应节”即为“随着节拍、和着节拍”,释为“和着”
以成语为例
求全责备——求,责— 要求 民殷国富——富,殷—富裕 登峰造极——登,造—登上,到达 文过饰非——饰,文—掩饰 扶危济困——扶,济—扶助 比肩接踵——接, 比—紧接着,紧挨着 怜香惜玉——惜,怜—爱惜、爱 心驰神往——往,驰— 向往 党同伐异——伐,党— 偏袒 避重就轻——避,就— 接近、靠近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推断】“诚”在主语“臣”之后,在谓语动词“知” 的前面,可知,它充当状语成分。
“诚”应是副词,意为“的确、实在”。
告之于帝,帝感其诚。
【推断】“诚”在代词“其”的后面,“诚”是谓语 动词“感”的宾语。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文言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
如: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 (《廉颇蔺相如列传》)
正确。士人君子立身处世,贵在能做一些有益的事情 ,不仅仅是高谈阔论,左边摆着琴,右边放着书,虚耗君 主赐给他的俸禄职位。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语段,判断加点词解释 正误。
• (2015·高考山东卷)

出隘塞,犯泥涂,将必先下步,名曰
力将。将不身服力,无以知士卒之劳苦。
• 农者,天下之本也,而王政所由起也。古之为国者未 尝敢忽,而今之为吏者不然,薄书听断而已矣,闻有道农 之事,则相与笑之曰:鄙。
•下列语句中词的解释正确吗? 鄙:卑鄙
农业是天下的根本,也是国家制订统治措施的起源。 古代治理国家的人不曾敢轻视疏忽,但是如今当官的不是 这样,只是处理公文、办理政务罢了。听见有人说起农业 之事,就相互笑他说:(这是)低贱的事情。
元忠为相,太后召易之弟岐州刺史昌期,欲 以为雍州长(chánɡ )史。太后曰:“昌期何如 ?”诸相皆曰:“陛下得人矣。”元忠独曰:“ 昌期不堪!”太后问其故,元忠曰:“昌期少年 ,不闲吏事,在岐州,户口逃亡且尽。雍州帝京 ,事任繁剧,不若季昶强干习事。”
不闲吏事 闲:空闲
通“娴”,熟习
译文:魏元忠作宰相后,武则天征召张易之的弟弟岐
在通过险阻要塞,遇到泥泞道路时,将领必 须要先下来步行,这叫作力将。将领不身体力 行,就无法了解士兵的劳苦。士兵都驻扎安定 了,将领才就寝;饭菜都做熟了,将领才吃饭; 士兵不举火照明,将领也不举火照明,这叫作止 欲将。
1、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联想:屡试不爽 爽:差错 2、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 联想: 不速之客 速:招致,招引 3、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四、句式推断法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品课件 (36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品课件 (36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从玉(左偏旁写作王)
玉石珠宝有关
刂(刀)、弓、矛、戈、斤(斧)、殳(shū) 兵器
马、牛、羊、 犭、鸟、虫”
动物类
讠(言)、
语言
忄(心)
心理
辶(辵)、彳(行)
人的行为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 2、子墨子言曰:“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 利,除去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然则天下之 利何也?天下之害何也?子墨子言曰:“今若国之 与国之相攻,家之与家之相篡,人之与人之相贼, 君臣不惠忠,父子不慈孝,兄弟不和调,此则天下 之害也。”(08天津卷)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课堂回顾
• 字形分析法 • 成语对应法 • 结构分析法 • 语法分析法 • 语境分析法
一定要代入语境进行检测,选择合适意思。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二、通假字推断法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品课件(36张)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 品课件 (36张)
• 2008年北京卷试题 文言文专题复习《实词推断方法》精品课件 (36张)
• 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
• A.或欺负之者,延寿痛自刻 • B.略依古礼,不得过法 • C.霍光擢延寿为谏大夫 • D.门卒当车,愿有所言
欺负:压迫、侮辱 过法:逾越法规 擢:提拔 愿:希望
• 解释“缕”的 意思并说明理由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31张ppt)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课件(31张ppt)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6.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5.同义复词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2022/3/22
2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代入检验法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 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 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看这一 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2022/3/22
8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
(1) “住”通“驻” (2) “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 律”。 (3) “景”通“影”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 品课件 优秀课 件文言 文实词 推断方 法 课件(31张ppt)
2022/3/22
7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高考语文复习高考专题复习课件ppt精品课件优秀课件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课件(31张pp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例[江西2014·10C]家之六雄鸡勿敢独校焉 校:较量
【解析】根据句中的语法关系可推知,“校”在此
处作动词。如果将“校”的动词常用义“校对”等代 入原句,明显讲不通;结合上下文语境,可联想到与 “校”同音的“较”字,解释为“较量”时,整句话 就通顺了。可见,句中的“校”通“较”,二者是通 假关系,选项的解释是正确的。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三、联想推断法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优质课件
我们可以联想课文有关语句或者我们熟悉的
成语、一般词语中的用法,相互比照,辨其异同,然
后初步确定文中实词的含义。
1.联想课内词语推断
2.联想成语推断
(1) 素与郭善,登门造访。
(2)臣所陈虽小,可以喻大。
(3)腥臊并御,芳不得薄兮。
原则:瞻前顾后 合理推求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2022/பைடு நூலகம்/23
1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知识网络】
2.通假字
1.一词多义
文言实词
3.古今异义
6.词类活用
4.偏义复词 5.同义复词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2022/3/23
2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代入检验法
汉字的构成: 中国的文字是由象形、指事、 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六种文字组成,即 人们所说的"六书"。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2022/3/23
4
【推断练习】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1)舸舰弥津,青雀黄龙之舳。
(2)径造庐访成
(3)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一、字形推断法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优质课件
汉字是表意文字,“六书”中的象形、 指事、会意字多能直接反映出其本义;形声 字占汉字总量的80%,它的形旁往往是表意 的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表意的形旁来推测这 个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字形分析法——根据汉字是表意文字的特点, 通过对字形结构的分析来推断词义。
古代汉语中的通假往往有两种情况。
(一)音同音近通假,通假字与本字或音同或双声(声母 相同、或叠韵(韵母相同)如“蚤”通“早”,“要” 通“邀,“裁”通“才”,“亡”通“无”,”“见” 通“现”。
(二)形近通假,
如“说”通“悦”,“谕”通“喻”(声旁相同的形 声字互相代替。);
“卒”通“猝”(声旁代替形声字);
参考:
(1)联想:《鸿门宴》中 素善留侯张良,词义为 友好,
交好
(2)联想:家喻户晓、不言而喻
喻:明白
(3)联想:日薄西山、义薄云天
薄:靠近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2022/3/23
10
三、联想推断法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推断练习】
1.李超,字魁梧,淄之西鄙人 。 2.敌见,惊退。逐至东门,左右稍集,合战
“庭” 通“廷”(形声字代替声旁字)。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2022/3/23
7
例:1.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PPT优质课件
取——娶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颁”通“斑”
3.项羽大怒,伏弩射中汉王,汉王伤匈。“匈”通“胸”
【推断练习】
(1)进住夏口(《赤壁之战》) (2)倍道而妄行,则天不能使之吉(《荀子•天论》) (3)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参考:
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考查实词的主要题型是选择 判断四个选项中的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这时最简单 的方法莫过于将所给义项代入各自的语句中去,看这一 解释能否使语句表意通顺。
例 [北京2017·9D]不能易也
易:交换
【解析】在原文中,“不能易也”前讨论
的是“宗元之论”,说的是即使圣人再出现, “宗元之论”也不能改变,如将“易”翻译 为“交换”代入,则语句明显不通顺,故 “易”应解释为“改变”,而非“交换”。
得一归觐 。
(4)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5)短绠(gěng)不可以汲深井之泉
(6)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
会意字也可用此方法推断词义。
(7)丰则贵籴(dí ),歉则贱粜(tiào)
参考:
(1)形旁为舟,意思为 大船
(2)形旁为走,意思为 到
(3)“觐”为形声字,义符为“见”,联系下文推断为
“拜见”之义。(4 )(绳子)
(1) “住”通“驻” (2) “倍”通 “背”, “倍道”就是“违背自然规 律”。 (3) “景”通“影”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2022/3/23
8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通假字音推断法
这种方法是在实词用本义和引申义都解释不通 的情况下,试着借助通假关系,找出符合语境的意 思,也就是根据音同、音近字求得该词的意思。
从“言、走、彳”者与人的行为有关;
从“刂(刀)、弓、矛、斤、殳(shū)”者与兵器有 关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2022/3/23
6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二、字音推断法(通假分析法)
有时对文言文中某个实词无法理解时,根据通假音 同或音近的原则,从通假角度考虑,从声旁形旁角度出 发,以另一个可能与之相通的字代入试解来推断词义。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法
文言实词具有多义性、通假性、古今异义、 活用性、偏义复词、同义复词等特点。文言实词 的知识,不少同学由于理解不到位,或者解题方法 单一,造成表述不准确,甚至表述不当,下面我们来 共同探讨一下文言实词词义推断方法, 并能结合 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准确推测实词词义,希望对 同学们有所帮助。
(5) (井绳)
(6)(田地) (7)上入下米 ,意思为买入粮食 2022/3/23
5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文言文实词推断方法 PPT优质课件
汉字中形声字占80%以上,其形旁为我们领悟词义提
供了有利条件。
积累;部分偏旁与字义的关系
“禾”与五谷有关; “贝”与金钱有关;
“皿”与器具有关; “宀”与房舍有关;
“阝”与地名有关; “求”与毛皮有关;
“言”与说话有关; “隹(zhuī) ”与鸟雀有关;
“尸”与身体关; “冖”与笼罩有关;
“系”与捆绑有关; “纟”与丝织品有关;
“歹”与死亡有关 ;“月”与肉有关;
“页”与首有关; “自”关鼻,“目”关眼。
“攴(pū) ”与敲击有关… …
从“马、牛、羊、鸟、虫”者与动物有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