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立体几何练习题(精)
(完整版)高一必修二经典立体几何专项练习题
故四边形 BMNF 是平行四边形,∴ MN // BF ,…………8 分
而 BF 面 ABC1 , MN 平面 ABC1 ,∴ MN // 面 ABC1 ……10 分
18.(本题 12 分)已知四棱锥 P-ABCD,底面 ABCD 是 A 60 、边长为 a 的菱形,又
PD 底面ABCD,且 PD=CD,点 M、N 分别是棱 AD、PC 的中点.
P N
D
M
C
A
B
16.(本题 10 分) 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ABC 90 , BC CC1 , M 、 N 分别为 BB1 、 A1C1 的中点. (Ⅰ)求证: CB1 平面ABC1 ; (Ⅱ)求证: MN // 平面ABC1 .
解析:(Ⅰ)在直三棱柱 ABC A1B1C1 中,
aα
a∩α=A
2.2.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其性质
2.2.1 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a∥α
1、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平面外一条直线与此平面内的一条直线平行,
则该直线与此平面平行。
简记为:线线平行,则线面平行。
符号表示:
aα
bβ
=> a∥α
a∥b
2.2.2 平面与平面平行的判定
1、两个平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一个平面内的两条交直线与另一个平面平行,则
侧面 BB1C1C ⊥底面 ABC,且侧面 BB1C1C ∩底面 ABC= BC , ∵∠ ABC=90°,即 AB BC , ∴ AB 平面 BB1C1C
∵ CB1 平面 BB1C1C ,∴ CB1 AB . ……2 分
∵ BC CC1 , CC1 BC ,∴ BCC1B1 是正方形,
∴ CB1 BC1 ,∴ CB1 平面ABC1 . …………… 4 分
高中空间立体几何经典例题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立体几何一、选择题1.(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 )A .若αβ⊥,m α⊂,n β⊂,则m n ⊥B .若//αβ,m α⊂,n β⊂,则//m nC .若m n ⊥,m α⊂,n β⊂,则αβ⊥D .若m α⊥,//m n ,//n β,则αβ⊥【答案】D2 2.(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若两个球的表面积之比为1:4,则这两个球的体积之比为( )A .1:2B .1:4C .1:8D .1:16【答案】C 【答案】A3 3.(20XX 年高考新课标1(理))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168π+B .88π+C .1616π+D .816π+【答案】A4 4.(20XX 年高考湖南卷(理))已知棱长为1的正方体的俯视图是一个面积为1的正方形,则该正方体的正视图的面积不可能...等于 ( )A .1B .2C .2-12D .2+12【答案】C5.(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山东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已知三棱柱111ABC A B C -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94,底面是边长为3.若P 为底面111A B C 的中心,则PA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大小为( )A.512πB .3πC.4πD.6π【答案】B6.(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重庆数学(理)试题(含答案))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题()5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A.5603B.5803C.200D.240【答案】C7.(20XX年高考江西卷(理))如图,正方体的底面与正四面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α上,且AB CD,正方体的六个面所在的平面与直线CE,EF相交的平面个数分别记为,m n,那么m n+=()A.8 B.9 C.10 D.11【答案】A二、填空题8.(20XX年高考北京卷(理))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为BC的中点,点P在线段D1E上,点P到直线CC1的距离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D1BPD1CCEBA1A【答案】2559.(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如图,在三棱柱ABC C B A -111中,F E D ,,分别是1AA AC AB ,,的中点,设三棱锥ADE F -的体积为1V ,三棱柱ABC C B A -111的体积为2V ,则=21:V V ____________.【答案】1:2410.(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某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____________.【答案】1616π-11.(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福建数学(理)试题(纯WORD 版))已知某一多面体内接于球构成一个简单组合体,如果该组合体的正视图.测试图.俯视图均如图所示,且图中的四边形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则该球的表面积是_______________【答案】12π12.(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在如图所示的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异面直线1A B 与1B C 所成角的大小为_______AB C1A D EF1B 1C【答案】3π三、解答题13.(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辽宁数学(理)试题(WORD 版))如图,AB是圆的直径,PA 垂直圆所在的平面,C 是圆上的点. (I)求证:PAC PBC ⊥平面平面;(II)2.AB AC PA C PB A ===--若,1,1,求证:二面角的余弦值D 1 C 1 B 1A 1D C AB14.(20XX 年上海市春季高考数学试卷(含答案))如图,在正三棱锥111ABC A B C -中,16AA =,异面直线1BC 与1AA 所成角的大小为6π,求该三棱柱的体积.【答案】[解]因为1CC 1AA .所以1BC C ∠为异面直线1BC 与1AA .所成的角,即1BC C ∠=6π. 在Rt 1BC C ∆中,113tan 6233BC CC BC C =⋅∠==从而2333ABC S BC ∆==因此该三棱柱的体积为1336183ABC V S AA ∆=⋅==15.(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招生考试江苏卷(数学)(已校对纯WORD 版含附加题))B 1 A 1C 1ACB如图,在三棱锥ABC S -中,平面⊥SAB 平面SBC ,BC AB ⊥,AB AS =,过A 作SB AF ⊥,垂足为F ,点G E ,分别是棱SC SA ,的中点.求证:(1)平面//EFG 平面ABC ; (2)SA BC ⊥.【答案】证明:(1)∵AB AS =,SB AF ⊥∴F 分别是SB 的中点 ∵E.F 分别是SA.SB 的中点 ∴EF ∥AB又∵EF ⊄平面ABC, AB ⊆平面ABC ∴EF ∥平面ABC 同理:FG ∥平面ABC又∵EF FG=F, EF.FG ⊆平面ABC ∴平面//EFG 平面ABC (2)∵平面⊥SAB 平面SBC 平面SAB 平面SBC =BC AF ⊆平面SAB AF ⊥SB∴AF ⊥平面SBC 又∵BC ⊆平面SBC ∴AF ⊥BC又∵BC AB ⊥, AB AF=A, AB.AF ⊆平面SAB ∴BC ⊥平面SAB 又∵SA ⊆平面SAB ∴BC ⊥SA16.(20XX 年高考上海卷(理))如图,在长方体ABCD-A 1B 1C 1D 1中,AB=2,AD=1,A 1A=1,证明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并求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C 11A【答案】因为ABCD-A 1B 1C 1D 1为长方体,故1111//,AB C D AB C D =,故ABC 1D 1为平行四边形,故11//BC AD ,显然B 不在平面D 1AC 上,于是直线BC 1平行于平面DA 1C; 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即为点B 到平面D 1AC 的距离设为h考虑三棱锥ABCD 1的体积,以ABC 为底面,可得111(12)1323V =⨯⨯⨯⨯=而1AD C ∆中,11AC DC AD ==故132AD C S ∆= AB CSGFE所以,13123233V h h =⨯⨯=⇒=,即直线BC 1到平面D 1AC 的距离为23.17.(20XX 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广东省数学(理)卷(纯WORD 版))如图1,在等腰直角三角形ABC中,90A ∠=︒,6BC =,,D E 分别是,AC AB 上的点,CD BE =O 为BC 的中点.将ADE ∆沿DE 折起,得到如图2所示的四棱锥A BCDE '-,其中A O '(Ⅰ) 证明:A O '⊥平面BCDE ; (Ⅱ) 求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答案】(Ⅰ) 在图1中,易得3,OC AC AD ===连结,OD OE,在OCD ∆中,由余弦定理可得OD=由翻折不变性可知A D '=,所以222A O OD A D ''+=,所以A O OD '⊥,理可证A O OE '⊥, 又OD OE O =,所以A O '⊥平面BCDE . (Ⅱ) 传统法:过O 作OH CD ⊥交CD 的延长线于H ,连结A H ', 因为A O '⊥平面BCDE ,所以A H CD '⊥, 所以A HO '∠为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 结合图1可知,H 为AC 中点,故2OH =,从而2A H '== 所以cos OH A HO A H '∠=='所以二面角ACD B '--向量法:以O 点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O -.CO BDEA CDOBE'A图1图2C DO BE'AH则(A ',()0,3,0C -,()1,2,0D -所以(CA '=,(1,DA '=- 设(),,n x y z =为平面A CD '的法向量,则00n CA n DA ⎧'⋅=⎪⎨'⋅=⎪⎩,即3020y x y ⎧+=⎪⎨-++=⎪⎩,解得y x z =-⎧⎪⎨=⎪⎩,令1x =,得(1,1,n =- 由(Ⅰ)知,(OA '=为平面CDB 的一个法向量,所以3cos ,3n OA n OA n OA'⋅'===',即二面角A CD B '--的平面角的余弦值为5.18.(20XX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天津数学(理)试题(含答案))如图, 四棱柱ABCD-A1B1C1D1中, 侧棱A1A⊥底面ABCD, AB//DC, AB⊥AD, AD = CD = 1, AA1 = AB = 2, E为棱AA1的中点.(Ⅰ) 证明B1C1⊥CE;(Ⅱ) 求二面角B1-CE-C1的正弦值.(Ⅲ) 设点M在线段C1E上, 且直线AM与平面ADD1A1所成角的正弦值为2, 求线段AM的长.6【答案】19.(20XX年高考陕西卷(理))如图, 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 O为底面中心, A1O⊥平面ABCD,12AB AA==(Ⅰ) 证明: A1C⊥平面BB1D1D;(Ⅱ) 求平面OCB1与平面BB1D1D的夹角θ的大小.1A【答案】解:(Ⅰ) BDOAABCDBDABCDOA⊥∴⊂⊥11,,面且面;又因为,在正方形AB CD 中,BDCAACACAACABDAACOABDAC⊥⊂⊥=⋂⊥11111,,故面且面所以;且.在正方形AB CD中,AO = 1 . .111=∆OAOAART中,在OECAOCEAEDB1111111⊥为正方形,所以,则四边形的中点为设.,所以由以上三点得且,面面又OOBDDDBBODDBBBD=⋂⊂⊂111111E.E,DDBBCA111面⊥.(证毕)(Ⅱ) 建立直角坐标系统,使用向量解题.以O为原点,以OC为X轴正方向,以OB为Y轴正方向.则)1,0,1()1,1,1(),10(),1(,0,1,0111-=⇒CABACB,,,,)(.由(Ⅰ)知, 平面BB1D1D的一个法向量.0,0,1),1,1,1(),1,0,1(111)(==-==OCOBCAn设平面OCB1的法向量为,则0,0,2122=⋅=⋅OCnOBnn).1-,1,0(法向量2=n为解得其中一个21221||||||,cos|cos212111=⋅=⋅=><=nnnnnnθ.所以,平面OCB1与平面BB1D1D的夹角θ为3π1A。
(完整word版)高中数学立体几何专项练习
立体几何简答题练习1、正方形ABCD与正方形ABEF所在平面相交于AB,在AE、BD上各有一点P、Q,且AP=DQ。
求证:PQ∥平面BCE.(用两种方法证明)2、如图所示,P是平行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一点,E、F分别在PA、BD上,且PE:EA=BF:FD,求证:EF∥平面PBC.3、如图,E,F,G,H分别是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BC,CC1,C1D1,AA1的中点。
求证:(1)EG∥平面BB1D1 D;(2)平面BDF∥平面B1D1 H.4、如图所示,已知P 是平行四边形ABCD 所在平面外一点,M 、N 分别为AB 、PC 的中点,平面PAD ∩平面PBC =l. (1)求证:l ∥BC ;(2)MN 与平面PAD 是否平行?试证明你的结论。
5、如图,在四棱锥S-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SA ⊥底面ABCD ,SA=SB ,点M 是SD 的中点,AN ⊥SC ,且交SC 于点N 。
(1)求证:SB ∥平面ACM ;(2)求证:平面SAC ⊥平面AMN ; (3)求二面角D-AC-M 的余弦值。
6、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2的正方形,侧面PAD ⊥底面ABCD,且PA=PD=22AD,E 、F 分别为PC 、BD 的中点. 求证:(1) 求证:EF ∥平面PAD; (2) 求证:平面PAB ⊥平面PDC;(3) 在线段AB 上是否存在点G,使得二面角C-PD-G 的余弦值为31?说明理由.7、如图,在四棱柱ABCD-A1B1C1D1中,底面ABCD是等腰梯形,∠DAB=60°,AB=2CD=2,M是线段AB的中点。
(1)求证:C1M∥平面A1ADD1;(2)若CD1垂直于平面ABCD且CD1=3,求平面C1D1M和平面ABCD所成的角(锐角)的余弦值。
8、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1)证明:PA∥平面EDB;(2)证明:BC⊥DE.9、三棱柱ABC﹣A1B1C1中,侧棱与底面垂直,∠ABC=90°,AB=BC=BB1=2,M,N分别是AB,A1C的中点.(Ⅰ)求证:MN||平面BCC1B1;(Ⅰ)求证:平面AMN⊥平面A1B1C.10、如图,在三棱锥P﹣ABC中,PA⊥PC,AB=PB,E,F分别是PA,AC的中点.求证:(1)EF∥平面PBC;(2)平面BEF⊥平面PAB.11、如图所示,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矩形,PA⊥平面ABCD,点M,N分别是AB,PC的中点,且PA=AD(1)求证:MN∥平面PAD(2)求证:平面PMC⊥平面PCD.12、如图,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BC⊥AC,D,E分别是AB,AC的中点.(1)求证:B1C1∥平面A1DE;(2)求证:平面A1DE⊥平面ACC1A1.8、如图所示,P是四边形ABCD所在平面外的一点,四边形ABCD是∠DAB=60°且边长为a的菱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若G为AD 边的中点,求证:平面PBG⊥平面PAD;9、如图所示,在四棱柱P-ABCD中,底面ABCD是边长为a菱形,且∠DAB=60°,侧面PAD为正三角形,其所在平面垂直于底面ABCD。
立体几何练习题及解析
立体几何练习题及解析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是正方体?A. 圆柱体B. 球体C. 锥体D. 正四面体解析:正确答案为D。
正四面体是一个具有四个等边三角形面的多面体,也是一种立体几何体。
2. 以下哪个是圆锥体?A. 立方体B. 正方形C. 圆柱体D. 球体解析:正确答案为C。
圆柱体的两个底面都是同心圆,且高度与底面的半径相等。
3. 以下哪个不是球体的属性?A. 没有棱B. 没有边C. 没有顶点D. 没有底面解析:正确答案为D。
球体没有底面,它是由无数个相同半径的小球面组成的。
二、填空题1. 立方体有多少个面?解析:立方体有6个面。
2. 锥体有多少个顶点?解析:锥体有1个顶点。
3. 正四面体有多少个边?解析:正四面体有6个边。
三、计算题1. 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为5 cm,高度为8 cm,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
解析:圆柱体的体积公式为V = πr²h,表面积公式为S = 2πrh + 2πr²。
将底面半径r = 5 cm,高度h = 8 cm代入公式计算得:V = π(5)²(8) = 200π cm³S = 2π(5)(8) + 2π(5)² = 80π + 50π = 130π cm²2. 一个球体的半径为10 cm,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
解析:球体的体积公式为V = (4/3)πr³,表面积公式为S = 4πr²。
将半径r = 10 cm代入公式计算得:V = (4/3)π(10)³ = 4000π/3 cm³S = 4π(10)² = 400π cm²3. 一个正方体的边长为6 cm,计算其体积和表面积。
解析:正方体的体积公式为V = a³,表面积公式为S = 6a²。
将边长a = 6 cm代入公式计算得:V = 6³ = 216 cm³S = 6(6)² = 216 cm²四、解答题1. 画出一个平行六面体,其中底面是边长为4 cm的正方形,高度为6 cm。
2024年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几何基础练习题(含答案)
2024年数学七年级上册立体几何基础练习题(含答案)试题部分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图形是正方体?()A. 长方体B. 正六面体C. 圆柱体D. 球体2.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它的对角线长度是多少cm?()A. 5cmB. 6cmC. 7cmD. 9cm3. 下列哪个图形的表面积最小?()A. 正方体B. 长方体C. 球体D. 圆柱体4.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64立方厘米,它的棱长是多少厘米?()A. 2cmB. 4cmC. 6cmD. 8cm5. 下列哪个图形有6个面?()A. 三棱锥B. 四棱锥C. 圆锥D. 球体6.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3cm,高为5cm,它的侧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A. 45πcm²B. 54πcm²C. 75πcm²D. 90πcm²7. 下列哪个图形的体积最大?()A. 长方体(长、宽、高分别为2cm、3cm、4cm)B. 正方体(棱长为3cm)C. 球体(半径为2cm)D. 圆柱体(底面半径为2cm,高为3cm)8. 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为4cm,高为3cm,它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A. 48πcm³B. 64πcm³C. 72πcm³D. 96πcm³9. 下列哪个图形可以展开成一个长方形?()A. 正方体B. 球体C. 圆锥D. 圆柱体10.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为x,它的表面积是多少?()A. 6x²B. 8x²C. 12x²D. 24x²二、判断题:1. 正方体的六个面都是正方形。
()2. 圆柱体的底面和顶面都是圆形。
()3. 球体的表面积和体积相等。
()4. 长方体的对角线长度等于其长、宽、高的和。
()5. 圆锥的体积等于底面积乘以高。
()6. 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的三次方。
()7. 两个相同体积的正方体,它们的表面积也相同。
立体几何考试题1 韦Microsoft Word 文档
高级第一学月考试数学试题一、选择题 ( 本大题共 10题, 共计 50分)1、垂直于同一平面的两条直线(A)平行 (B)垂直 (C)相交 (D)异面2、若空间中有两条直线,则“这两条直线为异面直线”是“这两条直线没有公共点”的(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必要非充分条件,(C)充分必要条件,(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3、已知m,n为两条不同的直线,为两个不同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A. ∥,n∥∥B. ∥,,m∥nC. m⊥,m⊥n n∥D n∥m,n⊥m⊥4、已知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都相等,是的中点,则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A. B. C. D.5、正四棱锥的侧棱长为,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为,则该棱锥的体积为()A.3 B.6 C.9 D.186、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A1=AB=2,AD=1,点E、F、G分别是DD1、AB、CC1的中点,则异面直线A1E与GF所成的角是()A. B. C. D.7、△ABC的顶点B的平面α内,A、C在α的同一侧,AB、BC与α所成的角分别是30°和45°。
若AB=3,BC=4,AC=5,则AC与α所成的角为(A)60° (B)45° (C)30° (D)15°8、如图,在四面体ABCD中,若截面PQMN是正方形,则在下列命题中,错误的为( )A.AC⊥BDB.AC∥截面PQMNC.AC=BDD.异面直线PM与BD所成的角为45°9如图,到的距离分别是和,与所成的角分别是和,在内的射影分别是和,若,则()A. B. C. D.10如图,正方体ABCD—A1B1C1D1的棱长为1,线段B1D1上有两个动点E、F,且EF=,则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AC⊥BEB.EF∥平面ABCDC.三棱锥A—BEF的体积为定值D.△AEF的面积与△BEF的面积相等、二、填空题 ( 本大题共 5题, 共计25 分)11、如图,若正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边长为2,高为4,则异面直线BD1与AD所成角的大小是______________.(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12、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为2,则以一直角边所在的直线为轴旋转一周所成的几何体体积是__________.13、如图,在正三棱柱ABC-中,所有棱长均为1,则点B到平面ABC的距离为.14、已知,为空间中一点,且,则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___________.15、下面是关于三棱锥的四个命题:①底面是等边三角形,侧面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都相等的三棱锥是正三棱锥。
高中数学必修2立体几何考题(附答案)(可编辑修改word版)
14高中数学必修2 立体几何考题13. 如图所示,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问:(1) AM 和 CN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2) D 1B 和 CC 1 是否是异面直线?说明理由.解析:(1)由于 M 、N 分别是 A 1B 1 和 B 1C 1 的中点,可证明 MN ∥AC ,因此 AM 与 CN 不是异面直线.(2)由空间图形可感知 D 1B 和 CC 1 为异面直线的可能性较大,判断的方法可用反证法.探究拓展:解决这类开放型问题常用的方法有直接法(即由条件入手,经过推理、演算、变形等),如第(1)问,还有假设法,特例法,有时证明两直线异面用直线法较难说明问题, 这时可用反证法,即假设两直线共面,由这个假设出发,来推证错误,从而否定假设,则两直线是异面的.解:(1)不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M 、N 分别是 A 1B 1、B 1C 1 的中点,∴MN ∥A 1C 1.又∵A 1A ∥D 1D ,而 D 1D 綊 C 1C ,∴A 1A 綊 C 1C ,∴四边形 A 1ACC 1 为平行四边形.∴A 1A ∥AC ,得到 MN ∥AC ,∴A 、M 、N 、C 在同一个平面内,故 AM 和 CN 不是异面直线.(2)是异面直线.理由如下:假设 D 1B 与 CC 1 在同一个平面 CC 1D 1 内,则 B ∈平面 CC 1D 1,C ∈平面 CC 1D 1.∴BC ⊂平面 CC 1D 1,这与在正方体中 BC ⊥平面 CC 1D 1 相矛盾,∴假设不成立,故 D 1B 与 CC 1 是异面直线.14. 如下图所示,在棱长为 1 的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M 为 AB 的中点,N 为 BB 1 的中点,O 为面 BCC 1B 1 的中心.(1) 过 O 作一直线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只写作法,不必证明);(2) 求 PQ 的长(不必证明).解析:(1)由 ON ∥AD 知,AD 与 ON 确定一个平面 α.又 O 、C 、M 三点确定一个平面 β(如下图所示).∵三个平面 α,β 和 ABCD 两两相交,有三条交线 OP 、CM 、DA ,其中交线 DA 与交线 CM 不平行且共面.∴DA 与 CM 必相交,记交点为 Q .∴OQ 是 α 与 β 的交线.连结 OQ 与 AN 交于 P ,与 CM 交于 Q ,故 OPQ 即为所作的直线.(2)解三角形 APQ 可得 PQ = . 15.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BC =B 1B =a ,∠ABC =90°,D 、E分别为BB1、AC1的中点.(1)求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2)证明: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求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解析:(1)由于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BB1,所以∠A1AC1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又AB=BC=B1B=a,∠ABC=90°,所以A1C1=2a,tan∠A1AC1=2,即异面直线BB1与AC1所成的角的正切值为2.(2)证明:解法一:如图,在矩形ACC1A1中,过点E 作AA1的平行线MM1分别交AC、A1C1于点M、M1,连结BM,B1M1,则BB1綊MM1.又D、E 分别是BB1、MM1的中点,可得DE 綊BM.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由条件AB=BC 得BM⊥AC,所以BM⊥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解法二:如图,延长C1D、CB 交于点F,连结AF,由条件易证D是C1F 的中点,B 是CF 的中点,又E 是AC1的中点,所以DE∥AF.在△ACF 中,由AB=BC=BF 知AF⊥AC.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AA1⊥平面ABC,所以AF⊥AA1,故AF⊥平面ACC1A1,故DE⊥平面ACC1A1,所以DE⊥AC1,DE⊥BB1,即DE 为异面直线BB1与AC1的公垂线.(3)由(2)知线段DE 的长就是异面直线BB1与AC1的距离,由于AB=BC=a,∠ABC=90°,2a.所以DE=2反思归纳: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指与两条异面直线既垂直又相交的直线,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是惟一的,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夹在两条异面直线之间的线段的长度就是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证明一直线是某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可以分别证明这条直线与两条异面直线垂直.本题的思路是证明这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垂直,而这一平面与两条异面直线的位置关系是一条直线在平面内,另一条直线与这个平面平行.16.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M 分别是BD1,AA1的中点.(1)求证: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2)求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3)若正方体的棱长为a,求异面直线AA1与BD1的距离.解析:(1)证明:∵O 是BD1的中点,∴O 是正方体的中心,∴OA=OA 1,又M 为AA1的中点,即OM 是线段AA1的垂直平分线,故OM⊥AA1.连结MD1、BM,则可得MB=MD1.同理由点O 为BD1的中点知MO⊥BD1,即MO 是异面直线AA1和BD1的公垂线.33333 2(2)由于AA1∥BB1,所以∠B1BD1就是异面直线AA1和BD1所成的角.在Rt△BB1D1中,设BB1=1,则BD1=3,所以cos∠B1BD1=,故异面直线AA1与BD1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3)由(1)知,所求距离即为线段MO 的长,1 a由于OA=AC1=a,AM=,且OM⊥AM,所以OM=a.2 2 2 213.如图所示,正方体ABCD-A1B1C1D1中,侧面对角线AB1,BC1上分别有两点E、F,且B1E=C1F,求证:EF∥ABCD.证明:解法一:分别过E、F 作EM⊥AB 于M,FN⊥BC 于N,连结MN.∵BB1⊥平面ABCD,∴BB1⊥AB,BB1⊥BC,∴EM∥BB1,FN∥BB1,∴EM∥FN.又B1E=C1F,∴EM=FN,故四边形MNFE 是平行四边形,∴EF∥MN,又MN 在平面ABCD 中,所以EF∥平面ABCD.解法二:过E 作EG∥AB 交BB1于G,B1E B1G连结GF,则1=1,B A B B∵B1E=C1F,B1A=C1B,C1F B1G∴1=1,∴FG∥B1C1∥BC.C B B B又EG∩FG=G,AB∩BC=B,∴平面EFG∥平面ABCD,而EF⊂平面EFG,∴EF∥平面ABCD.14.如下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正方形,侧棱PD⊥底面ABCD,PD=DC.过BD 作与PA 平行的平面,交侧棱PC 于点E,又作DF⊥PB,交PB 于点F.(1)求证:点E 是PC 的中点;(2)求证:PB⊥平面EFD.证明:(1)连结AC,交BD 于O,则O 为AC 的中点,连结EO.∵PA∥平面BDE,平面PAC∩平面BDE=OE,∴PA∥OE.∴点E 是PC 的中点;(2)∵PD⊥底面ABCD 且DC⊂底面ABCD,∴PD⊥DC,△PDC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而DE 是斜边PC 的中线,∴DE⊥PC,①又由PD⊥平面ABCD,得PD⊥BC.∵底面ABCD 是正方形,CD⊥BC,∴BC⊥平面PDC.而DE⊂平面PDC.∴BC⊥DE.②由①和②推得DE⊥平面PBC.而PB⊂平面PBC,22AB6 3∴DE⊥PB,又DF⊥PB 且DE∩DF=D,所以PB⊥平面EFD.15.如图,l1、l2是互相垂直的异面直线,MN 是它们的公垂线段.点A、B 在l1上,C在l2上,AM=MB=MN.(1)求证AC⊥NB;(2)若∠ACB=60°,求NB 与平面ABC 所成角的余弦值.证明:(1)如图由已知l2⊥MN,l2⊥l1,MN∩l1=M,可得l2⊥平面ABN.由已知MN⊥l1,AM=MB=MN,可知AN=NB 且AN⊥NB.又AN 为AC 在平面ABN 内的射影,∴AC⊥NB.(2)∵Rt△CNA≌Rt△CNB,∴AC=BC,又已知∠ACB=60°,因此△ABC 为正三角形.∵Rt△ANB≌Rt△CNB,∴NC=NA=NB,因此N 在平面ABC 内的射影H 是正三角形ABC 的中心.连结BH,∠NBH 为NB 与平面ABC 所成的角.在Rt△NHB 中,3HB 3ABcos∠NBH=NB==.16.如图,在四面体ABCD 中,CB=CD,AD⊥BD,点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求证:(1)直线EF∥平面ACD;(2)平面EFC⊥平面BCD.命题意图:本小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面与平面的位置关系,考查空间想象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证明:(1)在△ABD 中,∵E、F 分别是AB、BD 的中点,所以EF∥AD.又AD⊂平面ACD,EF✪平面ACD,∴直线EF∥平面ACD. (2)在△ABD 中,∵AD⊥BD,EF∥AD,∴EF⊥BD.在△BCD 中,∵CD=CB,F 为BD 的中点,∴CF⊥BD.∵EF⊂平面EFC,CF⊂平面EFC,EF 与CF 交于点F,∴BD⊥平面EFC.又∵BD⊂平面BCD,∴平面EFC⊥平面BCD.13.如图,在四棱锥P-ABCD 中,底面ABCD 是边长为a 的正方形,PA⊥平面ABCD,且PA=2AB.(1)求证:平面PAC⊥平面PBD;(2)求二面角B-PC-D 的余弦值.5 6 解析:(1)证明:∵PA ⊥平面 ABCD ,∴PA ⊥BD .∵ABCD 为正方形,∴AC ⊥BD .∴BD ⊥平面 PAC ,又 BD 在平面 BPD 内,∴平面 PAC ⊥平面 BPD . (2)在平面 BCP 内作 BN ⊥PC ,垂足为 N ,连结 DN ,∵Rt △PBC ≌Rt △PDC ,由 BN ⊥PC 得 DN ⊥PC ;∴∠BND 为二面角 B -PC -D 的平面角,在△BND 中,BN =DN = a ,BD = 2a , 5 5 a 2+ a 2-2a 2 6 6 ∴cos ∠BND = 5 a 2 31 =- . 5 14. 如图,已知 ABCD -A 1B 1C 1D 1 是棱长为 3 的正方体,点 E 在 AA 1 上,点 F 在 CC 1 上,G 在 BB 1 上,且 AE =FC 1=B 1G =1,H 是 B 1C 1 的中点.(1) 求证:E 、B 、F 、D 1 四点共面;(2)求证: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证明:(1)连结 FG .∵AE =B 1G =1,∴BG =A 1E =2,∴BG 綊 A 1E ,∴A 1G 綊 BE .∵C 1F 綊 B 1G ,∴四边形 C 1FGB 1 是平行四边形.∴FG 綊 C 1B 1 綊 D 1A 1,∴四边形 A 1GFD 1 是平行四边形.∴A 1G 綊 D 1F ,∴D 1F 綊 EB ,故 E 、B 、F 、D 1 四点共面. 3 (2) ∵H 是 B 1C 1 的中点,∴B 1H = . 2 又 B 1G =1,∴ B 1G 3 = . B 1H 2 FC 2 又 = ,且∠FCB =∠GB 1H =90°, BC 3∴△B 1HG ∽△CBF ,∴∠B 1GH =∠CFB =∠FBG ,∴HG ∥FB .又由(1)知 A 1G ∥BE ,且 HG ∩A 1G =G ,FB ∩BE =B ,∴平面 A 1GH ∥平面 BED 1F .15. 在三棱锥 P -ABC 中,PA ⊥面 ABC ,△ABC 为正三角形,D 、E 分别为 BC 、AC 的中点,设 AB =PA =2.(1) 求证:平面 PBE ⊥平面 PAC ;(2) 如何在 BC 上找一点 F ,使 AD ∥平面 PEF ,请说明理由;(3) 对于(2)中的点 F ,求三棱锥 B -PEF 的体积.解析:(1)证明:∵PA ⊥面 ABC ,BE ⊂面 ABC ,∴PA ⊥BE .∵△ABC 是正三角形,E 为 AC 的中点,∴BE ⊥AC ,又 PA 与 AC 相交,∴BE ⊥平面 PAC ,∴平面 PBE ⊥平面 PAC .(2) 解:取 DC 的中点 F ,则点 F 即为所求., 3 3 6 2 2 3 3 3∵E ,F 分别是 AC ,DC 的中点,∴EF ∥AD ,又 AD ✪平面 PEF ,EF ⊂平面 PEF ,∴AD ∥平面 PEF . 1 1 1 3 (3) 解 :V B -PEF =V P -BEF = S △BEF ·PA = × × × ×2= . 3 3 2 2 2 416.(2009·天津,19)如图所示,在五面体 ABCDEF 中,FA ⊥平面 ABCD ,AD ∥BC ∥FE , 1 AB ⊥AD ,M 为 CE 的中点,AF =AB =BC =FE = AD . 2(1) 求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2) 求证:平面 AMD ⊥平面 CDE ;(3) 求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解答:(1)解:由题设知,BF ∥CE ,所以∠CED (或其补角)为异面直线 BF与 DE 所成的角.设 P 为 AD 的中点,连结 EP ,PC .因为 FE 綊 AP ,所以 FA綊 EP .同理,A B 綊 PC .又 FA ⊥平面 ABCD ,所以 EP ⊥平面 ABCD .而 PC ,AD都在平面ABCD 内,故EP ⊥PC ,E P ⊥AD .由AB ⊥AD ,可得PC ⊥AD .设FA =a则 EP =PC =PD =a ,CD =DE =EC = 故∠CED =60°.2a .所以异面直线 BF 与 DE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60°.(2) 证明:因为 DC =DE 且 M 为 CE 的中点,所以 DM ⊥CE .连结 MP ,则 MP ⊥CE .又MP ∩DM =M ,故 CE ⊥平面 AMD .而 CE ⊂平面 CDE ,所以平面 AMD ⊥平面 CDE .(3) 设 Q 为 CD 的中点,连结 PQ ,EQ .因为 CE =DE ,所以 EQ ⊥CD .因为 PC =PD ,所以 PQ ⊥CD ,故∠EQP 为二面角 A -CD -E 的平面角.由(1)可得,EP ⊥PQ ,EQ = a ,PQ = a . PQ 于是在 Rt △EPQ 中,cos ∠EQP = = .EQ 3 所以二面角 A -CD -E 的余弦值为 . 13.(2009·重庆)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AB ⊥AD ,AD ⊥DC ,PA ⊥底面 ABCD ,PA 1 1 =AD =DC = AB =1,M 为 PC 的中点,N 点在 AB 上且 AN = NB .2 3(1) 求证:MN ∥平面 PAD ;(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解析:(1)证明:过点 M 作 ME ∥CD 交 PD 于 E 点,连结 AE . 1 ∵AN = NB , 3 1 1 ∴AN = AB = DC =EM .4 2又 EM ∥DC ∥AB ,∴EM 綊 AN ,∴AEMN 为平行四边形,∴MN ∥AE ,∴MN ∥平面 PAD .(2)解:过 N 点作 NQ ∥AP 交 BP 于点 Q ,NF ⊥CB 于点 F .连结 QF ,过 N 点作 NH ⊥QF 于 H ,连结 MH ,易知 QN ⊥面 ABCD ,∴QN ⊥BC ,而 NF ⊥BC ,∴BC ⊥面 QNF ,∵BC ⊥NH ,而 NH ⊥QF ,∴NH ⊥平面 PBC ,∴∠NMH 为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2 2 6 2 2 10 10 5 2 10 53 3 通过计算可得 MN =AE = ,QN = ,NF = 2,4 4 QN ·NF ON ·NF ∴NH = = = ,QF QN 2+NF 2 4 NH 3 ∴sin ∠NMH = = ,∴∠NMH =60°,MN 2∴直线 MN 与平面 PCB 所成的角为 60°.14.(2009·广西柳州三模)如图所示,已知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D ⊥BD , AD =BD =a ,E 是 CC 1 的中点,A 1D ⊥BE .(1) 求证:A 1D ⊥平面 BDE ;(2) 求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解析:(1)证明:在直平行六面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平面 ABCD ,∴AA 1⊥BD .又∵BD ⊥AD ,∴BD ⊥平面 ADD 1A 1,即 BD ⊥A 1D .又∵A 1D ⊥BE 且 BE ∩BD =B ,∴A 1D ⊥平面 BDE .(2)解:如图,连 B 1C ,则 B 1C ⊥BE ,易证 Rt △BCE ∽Rt △B 1BC ,CE BC ∴ = 1 ,又∵E 为 CC 1 中点, BC ∴BC 2 B B 1BB 21.BB 1= = 22BC = 2a .取 CD 中点 M ,连结 BM ,则 BM ⊥平面 CC 1D 1C ,作 MN ⊥DE 于 N ,连 NB ,由三垂线定理知:BN ⊥DE ,则∠BNM 是二面角 B -DE -C 的平面角. BD ·BC 在 Rt △BDC 中,BM = DC = a , Rt △CED 中,易求得 MN = a , BM Rt △BMN 中,tan ∠BNM = = 5, MN则二面角 B -DE -C 的大小为 arctan 5.15.如图,已知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E 为 AB 的中点.(1) 求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的角的余弦值;(2) 求证: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 求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解析:(1)连结 A 1D ,则由 A 1D ∥B 1C 知,B 1C 与 DE 所成的角即为 A 1D 与 DE 所成的角. 连结 A 1E ,由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可设其棱长为 a ,则 A 1D = ∴cos ∠A 1DEA 1D 2+DE 2-A 1E 2 2a ,A 1E =DE = a , = 2·A 1D ·DE = . 10∴直线 B 1C 与 DE 所成角的余弦值是 5. (2)证明取 B 1C 的中点 F ,B 1D 的中点 G ,连结 BF ,EG ,GF .∵CD ⊥平面 BCC 1B 1,3 3 33 = 且 BF ⊂平面 BCC 1B 1,∴DC ⊥BF .又∵BF ⊥B 1C ,CD ∩B 1C =C ,∴BF ⊥平面 B 1CD . 1 1 又 ∵GF 綊 CD ,BE 綊 CD ,2 2∴GF 綊 BE ,∴四边形 BFGE 是平行四边形,∴BF ∥GE ,∴GE ⊥平面 B 1CD .∵GE ⊂平面 EB 1D ,∴平面 EB 1D ⊥平面 B 1CD .(3)连结 EF .∵CD ⊥B 1C ,GF ∥CD ,∴GF ⊥B 1C .又∵GE ⊥平面 B 1CD ,∴EF ⊥B 1C ,∴∠EFG 是二面角 E -B 1C -D 的平面角.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 a ,则在△EFG 中,1 GF = a ,EF = a ,2 2 FG ∴cos ∠EFG =EF = , 3∴二面角 E -B 1C -D 的余弦值为 3 . 16.(2009·全国Ⅱ,18)如图所示,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AC ,D 、E 分别为 AA 1、 B 1C 的中点,DE ⊥平面 BCC 1.(1) 求证:AB =AC ;(2) 设二面角 A -BD -C 为 60°,求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的大小.解析:(1)证明:取 BC 中点 F ,连结 EF , 1则 EF 綊 2B 1B ,从而 EF 綊 DA . 连结 AF ,则 ADEF 为平行四边形,从而 AF ∥DE .又 DE ⊥平面 BCC 1,故 AF ⊥平面 BCC 1,从而 AF ⊥BC ,即 AF 为 BC 的垂直平分线, 所以 AB =AC .(2)解:作 AG ⊥BD ,垂足为 G ,连结 CG .由三垂线定理知 CG ⊥BD ,故∠AGC 为二面 2 角 A -BD -C 的平面角.由题设知,∠AGC =60°.设 AC =2,则 AG = .又 AB =2,BC =2 2,故 AF = 2. 由AB ·AD =AG ·BD 得 2AD 2 · 3AD 2+22, 解得 AD = 2,故 AD =AF .又 AD ⊥AF ,所以四边形 ADEF 为正方形.因为 BC ⊥AF ,BC ⊥AD ,AF ∩AD =A ,故 BC ⊥平面 DEF ,因此平面 BCD ⊥平面 DEF . 连结 AE 、DF ,设 AE ∩DF =H ,则 EH ⊥DF ,EH ⊥平面 BCD .连结 CH ,则∠ECH 为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4 17 17 16 17 17 6 因 ADEF 为正方形,AD = 2,故 EH =1,又 EC 1 B C =2, = 1 2所以∠ECH =30°,即 B 1C 与平面 BCD 所成的角为 30°.13. 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底面边长为2的中点.(1) 求证: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2) 求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 d .2,侧棱长为 4,E 、F 分别为棱 AB 、BC分析:(1)可先证 EF ⊥平面 BDD 1B 1.(2)用几何法或等积法求距离时,可由 B 1D 1∥BD , 将点进行转移: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 倍,先求 B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即可.解答:(1)证明:E rr o r !⇒EF ⊥平面 BDD 1B 1⇒平面 B 1EF ⊥平面 BDD 1B 1. (2)解:解法一:连结 EF 交 BD 于 G 点.∵B 1D 1=4BG ,且 B 1D 1∥BG ,∴D 1 点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是 B 点到它的距离的 4倍. 利用等积法可求.由题意可知,EF 1 AC =2,B G = 17. S △B EF = 2 1 1 EF ·B G 1 2× 17= 17,1 =2 1 S BE ·BF 1 = × 2 1 △BEF = = × 2 2∵VB -B 1EF =VB 1-BEF , 设 B 到面 B EF 的距离为 h 1 17×h 1 1×4,1 ∴h 1= . 1,则 × 3 1= × 3 ∴点 D 1 到平面 B 1EF 的距离为 h =4h 1= . 1 解法二:如图,在正方形 BDD 1B 1 的边 BD 上取一点 G ,使 BG = BD , 4连结 B 1G ,过点 D 1 作 D 1H ⊥B 1G 于 H ,则 D 1H 即为所求距离. 16 17可求得 D 1H = 17(直接法). 14. 如图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侧棱CC 1=2,∠BAC =90°,AB =AC= 2,M 是棱 BC 的中点,N 是 CC 1 中点.求:(1) 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2) 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解析:(1)∵∠BAC =90°,AB =AC = ∴AM ⊥BC ,BC =2,AM =1.∴AM ⊥平面 BCC 1B 1.∴平面 AMN ⊥平面 BCC 1B 1.2,M 是棱 BC 的中点,作 B 1H ⊥MN 于 H ,HR ⊥AN 于 R ,连结 B 1R ,∴B 1H ⊥平面 AMN .又由三垂线定理知,B 1R ⊥AN .∴∠B 1是二面角 B 1-AN -M 的平面角.由已知得 AN = 3 23,MN = 2,B 1M = 5=B 1N , 则 B 1H = 2 , RH HN 又 Rt △AMN ∽Rt △HRN , = ,∴RH = .AM AN 6 2× 2=1.7 10 5 ∴B 1R =14 RH 3 ,∴cos ∠B 1RH = 1 = . B R 14 7∴二面角 B 1-AN -M 的大小为 arccos 14. (2)∵N 是 CC 1 中点,∴C 1 到平面 AMN 的距离等于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 设 C 到平面 AMN 的距离为 h ,由 V C -AMN =V N -AMC 1 1 1 1 得 × ·MN ·h = × AM ·MC . 3 2 3 2 2∴h = 2. 15.(2009·北京海淀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中,PA ⊥平面 ABCD ,底面 ABCD 为直角梯形,且 AB ∥CD ,∠BAD =90°,PA =AD =DC =2,AB =4. (1) 求证:BC ⊥PC ;(2) 求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的正弦值;(3) 求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解析:(1)证明:如图,在直角梯形 ABCD 中,∵AB ∥CD ,∠BAD =90°,AD =DC =2,∴∠ADC =90°,且 AC =2 2.取 AB 的中点 E ,连结 CE ,由题意可知,四边形 ABCD 为正方形,∴AE =CE =2. 1 1 又∵BE = AB =2.∴CE = AB ,2 2∴△AB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BC .又∵PA ⊥平面 ABCD ,且 AC 为 PC 在平面 ABCD 内的射影,BC ⊂平面 ABCD ,由三垂线定理得,BC ⊥PC .(2) 由(1)可知,BC ⊥PC ,BC ⊥AC ,PC ∩AC =C ,∴BC ⊥平面 PAC .PC 是 PB 在平面 PAC 内的射影,∴∠CPB 是 PB 与平面 PAC 所成的角.又 CB =2 2,PB 2=PA 2+AB 2=20,PB =2 5, BC 10 ∴sin ∠CPB =PB = 5,即 PB 与平面 PAC 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3) 由(2)可知,BC ⊥平面 PAC ,BC ⊂平面 PBC ,∴平面 PBC ⊥平面 PAC .过 A 点在平面 PAC 内作 AF ⊥PC 于 F ,∴AF ⊥平面 PBC ,∴AF 的长即为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 PAC 中, PA =2,AC =2 2,2 63 2 6 36 PC =2 3,∴AF = . 即点 A 到平面 PBC 的距离为 . 16.(2009·吉林长春一模)如图所示,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PA ⊥底面 ABCD , PA =2,∠PDA =45°,点 E 、F 分别为棱 AB 、PD 的中点.(1) 求证:AF ∥平面 PCE ;(2) 求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3) 求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 解析:(1)证明:如图取 PC 的中点 G ,连结 FG 、EG ,∴FG 为△PCD 的中位线, 1 ∴FG = CD 且 FG ∥CD . 2又∵底面四边形 ABCD 是正方形,E 为棱 AB 的中点, 1 ∴AE = CD 且 AE ∥CD , 2∴AE =FG 且 AE ∥FG .∴四边形 AEGF 是平行四边形,∴AF ∥EG .又 EG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AF ∥平面 PCE .(2)解:∵PA ⊥底面 ABCD ,∴PA ⊥AD ,PA ⊥CD .又 AD ⊥CD ,PA ∩AD =A ,∴CD ⊥平面 PAD .又∵AF ⊂平面 PAD ,∴CD ⊥AF .又 PA =2,∠PDA =45°,∴PA =AD =2.∵F 是 PD 的中点,∴AF ⊥PD .又∵CD ∩PD =D ,∴AF ⊥平面 PCD .∵AF ∥EG ,∴EG ⊥平面 PCD .又 GF ⊥PD ,连结 EF ,则∠GFE 是二面角 E -PD -C 的平面角.在 Rt △EGF 中 ,EG =AF = 2,GF =1,GE ∴tan ∠GFE 2.= = GF∴二面角 E -PD -C 的大小为 arctan 2.(3)设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h , 1 1 1 1 由 V A -PCE =V P -ACE ,即 × PC ·EG ·h = PA · AE ·CB ,得 h = , 3 2 3 2 3 6∴点 A 到平面 PCE 的距离为 3. 13.(2009·陕西,18)如图所示,在直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B =1,AC =AA 1= 3, ∠ABC =60°.,6 2 6 3 6 3 3 4 3 2 3 M(1) 求证:AB ⊥A 1C ;(2) 求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解析:(1)证明:∵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为直三棱柱,∴AB ⊥AA 1,在△ABC 中,AB =1,AC = ∴∠BAC =90°,即 AB ⊥AC .3,∠ABC =60°,由正弦定理得∠ACB =30°,∴AB ⊥平面 ACC 1A 1,又 A 1C ⊂平面 ACC 1A 1,∴AB ⊥A 1C .(2)解:如图,作 AD ⊥A 1C 交 A 1C 于 D 点,连结 BD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ADB 为二面角 A -A 1C -B 的平面角. AA 1·AC 3 × 3 在 Rt △AA 1C 中,AD = = = , A 1C 6 AB 6 在 Rt △BAD 中,tan ∠ADB = = ,AD 3 ∴∠ADB =arctan ,即二面角 A -A 1C -B 的大小为 arctan . 14.如图,三棱柱 ABC -A 1B 1C 1 的底面是边长为 a 的正三角形,侧面 ABB 1A 1 是菱形且垂直于底面,∠A 1AB =60°,M 是 A 1B 1 的中点.(1) 求证:BM ⊥AC ;(2) 求二面角 B -B 1C 1-A 1 的正切值;(3) 求三棱锥 M -A 1CB 的体积.解析:(1)证明:∵ABB 1A 1 是菱形,∠A 1AB =60°⇒△A 1B 1B 是正三角形 E rr o r !⇒BM ⊥平面 A 1B 1C 1. E rr o r !⇒BM ⊥AC . E rr o r !⇒BE ⊥B 1C 1,∴∠BEM 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 1B 1C 1 中,ME =MB 1·sin60°= a ,Rt △BMB 1 中,MB =MB 1·tan60°= a , MB ∴tan ∠BEM = =2, E ∴所求二面角的正切值是 2. 1 1 1 1 1 3 1 (3)VM -A 1CB = VB 1-A 1CB = VA -A 1CB = VA 1-ABC = × × a 2· a = a 3. 2 2 2 2 3 4 2 1615.(2009·广东汕头一模)如图所示,已知△BCD 中,∠BCD =90°,BC =CD =1,AB ⊥ AE AF 平面 BCD ,∠ADB =60°,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AC AD(1) 求证:不论 λ 为何值,总有 EF ⊥平面 ABC ; 1 (2) 若 λ= ,求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 2解析:(1)证明:∵AB ⊥平面 BCD ,∴AB ⊥CD .又∵在△BCD 中,∠BCD =90°,∴BC ⊥CD .∵又 AB ∩BC =B ,6 15 = 3,S 15 ∴CD ⊥平面 ABC .AE AF 又∵在△ACD 中,E 、F 分别是 AC 、AD 上的动点,且 = =λ(0<λ<1), AC AD ∴不论 λ 为何值,都有 EF ∥CD , ∴EF ⊥平面 ABC . (2)在△BCD 中,∠BCD =90°,BC =CD =1, ∴BD = 2. 又∵AB ⊥平面 BCD , ∴AB ⊥BC ,AB ⊥BD . 又∵在 Rt △ABD 中,∠ADB =60°, ∴AB =BD ·tan60°= 6, 由(1)知 EF ⊥平面 ABC , ∴V A -BEF =V F -ABE 1 = S △ABE ·EF 3 1 1 = × S △ABC ·EF 3 2 1 1 1 = × ×1× 6× = . 6 2 2 24 6 故三棱锥 A -BEF 的体积是 24 . 16.在四棱锥 P -ABCD 中,侧面 PDC 是边长为2 的正三角形,且与底面垂直,底面 ABCD 是面积为 2 3的菱形,∠ADC 为菱形的锐角. (1) 求证:PA ⊥CD ; (2) 求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 (3) 求棱锥 P -ABCD 的侧面积; 解析:(1)证明:如图所示,取 CD 的中点 E ,由 PE ⊥CD ,得 PE ⊥平面 ABCD ,连结 AC 、AE . ∵AD ·CD ·sin ∠ADC =2 3, AD =CD =2, 3 ∴sin ∠ADC = 2 , 即∠ADC =60°,∴△ADC 为正三角形,∴CD ⊥AE . ∴CD ⊥PA (三垂线定理). (2) 解:∵AB ∥CD ,∴AB ⊥PA ,AB ⊥AE , ∴∠PAE 为二面角 P -AB -D 的平面角. 在 Rt △PEA 中,PE =AE ,∴∠PAE =45°. 即二面角 P -AB -D 的大小为 45°. (3) 分别计算各侧面的面积: ∵PD =DA =2,PA = 6, 1 ∴cos ∠PDA = ,sin ∠PDA = . 4 1 1 S AB ·PA = 2· 3= 6, △PCD △PAB = 2 ·2· 2 1 S △PAD =S △PBC = PD ·DA ·sin ∠PDA = . 2∴S P -ABCD 侧 = 3+ 6+ 15.13. 把地球当作半径为 R 的球,地球上 A 、B 两地都在北纬 45°,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 π是 3R ,A 点在东经 20°,求 B 点的位置. 解析:如图,求 B 点的位置即求 B 点的经度,设 B 点在东经 α,7 2 7 21 = , π∵A 、B 两点的球面距离是 3R . π ∴∠AOB = ,因此三角形 AOB 是等边三角形,∴AB =R , 3又∵∠AO 1B =α-20°(经度差) 2问题转化为在△AO 1B 中借助 AO 1=BO 1=AO cos45°= 2 R , 求出∠AO 1B =90°,则 α=110°,同理:B 点也可在西经 70°,即 B 点在北纬 45°东经 110° 或西经 70°.14. 在球心同侧有相距 9cm 的两个平行截面,它们的面积分别为 49πcm 2 和 400πcm 2, 求球的表面积和体积.解析:如图,两平行截面被球大圆所在平面截得的交线分别为 AO 1、BO 2,则 AO 1∥BO 2. 若 O 1、O 2 分别为两截面圆的圆心,则由等腰三角形性质易知 OO 1⊥AO 1,OO 2⊥BO 2, 设球半径为 R ,∵πO 2B 2=49π,∴O 2B =7cm ,同理 O 1A =20cm.设 OO 1=x cm ,则 OO 2=(x +9)cm.在 Rt △OO 1A 中,R 2=x 2+202,在 Rt △OO 2B 中,R 2=(x +9)2+72,∴x 2+202=72+(x +9)2,解得 x =15cm.∴R =25cm ,∴S 球=2500πcm 2, 4 62500 V 球= πR 3= πcm 3. 3 3 π15. 设 A 、B 、C 是半径为 1 的球面上的三点,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点 A 与 B 、C π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O 为球心,求: (1) ∠AOB 、∠BOC 的大小; (2)球心 O 到截面 ABC 的距离. π 解析:(1)如图,因为球 O 的半径为 1,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为3, π π点 A 与 B 、C 两点间的球面距离均为2,所以∠BOC =3,∠AOB =∠AOC = π , 2 3 (2) 因为 BC =1,AC =AB = 2,所以由余弦定理得 cos ∠BAC sin ∠BAC = ,设 4 4 截面圆的圆心为 O 1,连结 AO 1,则截面圆的半径 r =AO 1,由正弦定理得 r = BC = ,所以 OO 1= OA 2-r 2= .2sin ∠BAC 7 716. 如图四棱锥 A -BCDE 中,AD ⊥底面 BCDE ,AC ⊥BC ,AE ⊥BE .(1) 求证:A 、B 、C 、D 、E 五点共球;(2) 若∠CBE =90°,CE = 3,AD =1,求 B 、D 两点的球面距离.解析:(1)证明:取 AB 的中点 P ,连结 PE ,PC ,PD ,由题设条件知△AEB 、△ADB 、△ABC 都是直角三角形. 1 故 PE =PD =PC = AB =PA =PB . 2所以 A 、B 、C 、D 、E 五点在同一球面上.(2)解:由题意知四边形 BCDE 为矩形,所 以 BD =CE = 3,在 Rt △ADB 中,AB =2,AD =1, 2 ∴∠DPB =120°,D 、B 的球面距离为 π. 32 2 15 5 63 5 17.(本小题满分 10 分)如图,四棱锥 S —ABCD 的底面是正方形,SA ⊥底面 ABCD ,E 是 SC 上一点.(1) 求证:平面 EBD ⊥平面 SAC ;(2) 假设 SA =4,AB =2,求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离;解析:(1)∵正方形 ABCD ,∴BD ⊥AC ,又∵SA ⊥平面 ABCD ,∴SA ⊥BD ,则 BD ⊥平面 SAC ,又 BD ⊂平面 BED ,∴平面 BED ⊥平面 SAC .(2)设AC ∩BD =O ,由三垂线定理得BD ⊥SO .AO 1 1 AC 2AB 1 · 2·2= 2,SA =4, = = = 2 2 2 则 SO = SA 2+AO 2= 16+2=3 2,S 1 BD ·SO 1 ·2 2·3 2=6.设 A 到面 BSD 的距 △BSD = = 2 2 1 1 4 离为 h ,则 V S -ABD =V A -BSD ,即 3S △ABD ·SA = S △BSD ·h ,解得 h = ,即点 A 到平面 SBD 的距 3 3 4 离为 . 3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A 1=2AB =4,点 E 在 C 1C 上且 C 1E =3EC . (1)证明 A 1C ⊥平面 BED ;(2)求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解析:依题设知 AB =2,CE =1,(1) 证明:连结 AC 交 BD 于点 F ,则 BD ⊥AC .由三垂线定理知,BD ⊥A 1C .在平面 A 1CA 内,连结 EF 交 A 1C 于点 G , AA 1 AC由于FC =CE=2 , 故 Rt △A 1AC ∽Rt △FCE ,∠AA 1C =∠CFE ,∠CFE 与∠FCA 1 互余. 于是 A 1C ⊥EF .A 1C 与平面 BED 内两条相交直线 BD 、EF 都垂直. 所以 A 1C ⊥平面 BED .(2) 作 GH ⊥DE ,垂足为 H ,连结 A 1H .由三垂线定理知 A 1H ⊥DE ,故∠A 1HG 是二面角 A 1-DE -B 的平面角.EF = CF 2+CE 2= 3, CE × CF2 CG = EF =3 . 3EG = CE 2-CG 2= 3 . EG 1 1 EF × FD = ,GH = × = .EF 3 3 DE 又 A 1C = AA 21+AC 2=2 A 1G6,A 1G =A 1C -CG = , tan ∠A 1HG = HG=5 . 所以二面角 A 1-DE -B 的大小为 arctan5 5.19.(本小题满分12 分)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是直角梯形,∠ABC =∠BCD =90°, AB =BC =SB =SC =2CD =2,侧面 SBC ⊥底面 ABCD .3 3 3 2 3 2= (1) 由 SA 的中点 E 作底面的垂线 EH ,试确定垂足 H 的位置;(2) 求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解析:(1)作 SO ⊥BC 于 O ,则 SO ⊂平面 SBC , 又面 SBC ⊥底面 ABCD , 面 SBC ∩面 ABCD =BC , ∴SO ⊥底面 ABCD ① 又 SO ⊂平面 SAO ,∴面 SAO ⊥底面 ABCD , 作 EH ⊥AO ,∴EH ⊥底面 ABCD ② 即 H 为垂足,由①②知,EH ∥SO , 又 E 为 SA 的中点,∴H 是 AO 的中点. (2)过 H 作 HF ⊥BC 于 F ,连结 EF , 由(1)知 EH ⊥平面 ABCD ,∴EH ⊥BC , 又 EH ∩HF =H ,∴BC ⊥平面 EFH ,∴BC ⊥EF , ∴∠HFE 为面 EBC 和底面 ABCD 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 在等边三角形 SBC 中,∵SO ⊥BC , ∴O 为 BC 中点,又 BC =2. ∴SO = 22-12= 3,EH 1SO = , 1 又 HF = AB =1, 2 2 2 3EH 2 ∴在 Rt △EHF 中,tan ∠HFE = = = ,HF 1 2 ∴∠HFE =arctan . 即二面角 E -BC -A 的大小为 arctan. 20.(本小题满分 12 分)(2010·唐山市高三摸底考试)如图,在正四棱柱 ABCD -A 1B 1C 1D 1 中,AB =1,AA 1=2,N 是 A 1D 的中点,M ∈BB 1,异面直线 MN 与 A 1A 所成的角为 90°. (1) 求证:点 M 是 BB 1 的中点;(2) 求直线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角的大小;(3) 求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解析:(1)取 AA 1 的中点 P ,连结 PM ,PN .∵N 是 A 1D 的中点,∴AA 1⊥PN ,又∵AA 1⊥MN ,MN ∩PN =N ,∴AA 1⊥面 PMN .∵PM ⊂面 PMN ,∴AA 1⊥PM ,∴PM ∥AB ,∴点 M 是 BB 1 的中点.305 2 2 2 2(2) 由(1)知∠PNM 即为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1 在 Rt △PMN 中,易知 PM =1,PN = ,2 PM∴tan ∠PNM =PN =2,∠PNM =arctan2. 故 MN 与平面 ADD 1A 1 所成的角为 arctan2.(3) ∵N 是 A 1D 的中点,M 是 BB 1 的中点,∴A 1N =AN ,A 1M =AM ,又 MN 为公共边,∴△A 1MN ≌△AMN .在△AMN 中,作 AG ⊥MN 交 MN 于 G ,连结 A 1G ,则∠A 1GA 即为二面角 A -MN -A 1 的平面角.在△A 1GA 中,AA 1=2,A 1G =GA = , A 1G 2+GA 2-AA 12 2 2 ∴cos ∠A 1GA = 2A 1G ·GA =- ,∴∠A 1GA =arccos(- ), 3 3 2 故二面角 A -MN -A 1 的大小为 arccos(- ). 321.(2009·安徽,18)(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四棱锥 F -ABCD 的底面 ABCD 是菱 形,其对角线 AC =2,BD = 2.AE 、CF 都与平面 ABCD 垂直,AE =1,CF =2. (1) 求二面角 B -AF -D 的大小;(2) 求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公共部分的体积.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空间位置关系,二面角平面角的作法以及空间几何体的体积计算等知识.考查利用综合法或向量法解决立体几何问题的能力.解答:(1)解:连接 AC 、BD 交于菱形的中心 O ,过 O 作 OG ⊥AF ,G 为垂足,连接 BG 、DG . 由 BD ⊥AC ,BD ⊥CF 得 BD ⊥平面 ACF ,故 BD ⊥AF .于是 AF ⊥平面 BGD ,所以 BG ⊥AF ,DG ⊥AF ,∠BGD 为二面角 B -AF -D 的平面角.π 由 FC ⊥AC ,FC =AC =2,得∠FAC = ,OG = . 4 2 π 由 OB ⊥OG ,OB =OD = ,得∠BGD =2∠BGO = . (2)解:连接 EB 、EC 、ED ,设直线 AF 与直线 CE 相交于点 H ,则四棱锥 E -ABCD 与四棱锥 F -ABCD 的公共部分为四棱锥 H -ABCD .3 2 3 2 过 H 作 HP ⊥平面 ABCD ,P 为垂足.因为 EA ⊥平面 ABCD ,FC ⊥平面 ABCD ,所以平面 ACEF ⊥平面 ABCD ,从而 P ∈AC ,HP ⊥AC . HP HP AP PC 2 由 + = + =1,得 HP = . CF AE AC AC 3 又因为 S 1 菱形ABCD = AC ·BD = 2, 2 1 2 2 故四棱锥 H -ABCD 的体积 V = S 菱形ABCD ·HP = .3 922.(2009·深圳调考一)(本小题满分 12 分)如图所示,AB 为圆 O 的直径,点 E 、F 在圆 O 上,AB ∥EF ,矩形 ABCD 所在平面和圆 O 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已知 AB =2,EF =1.(1) 求证:平面 DAF ⊥平面 CBF ;(2) 求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3) 当 AD 的长为何值时,二面角 D -FE -B 的大小为 60°?解析:(1)证明:∵平面 ABCD ⊥平面 ABEF ,CB ⊥AB ,平面 ABCD ∩平面 ABEF =AB ,∴CB ⊥平面 ABEF .∵AF ⊂平面 ABEF ,∴AF ⊥CB ,又∵AB 为圆 O 的直径,∴AF ⊥BF ,∴AF ⊥平面 CBF .∵AF ⊂平面 DAF ,∴平面 DAF ⊥平面 CBF .(2)解:根据(1)的证明,有 AF ⊥平面 CBF ,∴FB 为 AB 在平面 CBF 上的射影,因此,∠ABF 为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的角.∵AB ∥EF ,∴四边形 ABEF 为等腰梯形,过点 F 作 FH ⊥AB ,交 AB 于 H .AB =2,EF =1,则 AH = AB -EF 1 = . 2 2在 Rt △AFB 中,根据射影定理 AF 2=AH ·AB ,得 AF =1, AF 1 sin ∠ABF = = ,∴∠ABF =30°, AB 2∴直线 AB 与平面 CBF 所成角的大小为 30°.(3)解:过点 A 作 AM ⊥EF ,交 EF 的延长线于点 M ,连结 DM .根据(1)的证明,DA ⊥平面 ABEF ,则 DM ⊥EF ,∴∠DMA 为二面角 D -FE -B 的平面角,∠DMA =60°. 1 在 Rt △AFH 中,∵AH = ,AF =1, 2 ∴FH = .又∵四边形 AMFH 为矩形,∴MA =FH = . 3 ∵AD =MA ·tan ∠DMA = 2 · 3=3 2 .3因此,当AD 的长为时,二面角D-FE-B 的大小为60°.2。
《创新设计》2022高考数学(浙江专用理科)二轮专题精练:专题四 立体几何4-3 Word版含解析
第3讲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建议用时:60分钟) 一、选择题1.已知平面ABC ,点M 是空间任意一点,点M 满足条件OM→=34OA →+18OB →+18OC →,则直线AM( ).A .与平面ABC 平行B .是平面ABC 的斜线 C .是平面ABC 的垂线D .在平面ABC 内解析 由已知得M ,A ,B ,C 四点共面,所以AM 在平面ABC 内,选D. 答案 D2.如图,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棱长为a ,M ,N 分别为A 1B 和AC 上的点,A 1M =AN =2a3,则MN 与平面BB 1C 1C 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交B .平行C .垂直D .不能确定解析 MN →=MB →+BC →+CN →=23A 1B →+BC →+23CA → =23(A 1B 1→+B 1B →)+BC →+23(CD →+DA →) =23B 1B →+BC →+23DA →, 又CD →是平面BB 1C 1C 的一个法向量,且MN →·CD →=23B 1B →+BC →+23DA →·CD →=0,∴MN →⊥CD →,又MN ⊄面BB 1C 1C ,∴MN ∥平面BB 1C 1C . 答案 B3.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SD ⊥底面ABCD ,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AC ⊥SB B .AB ∥平面SCDC .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等于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 D .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DC 与SA 所成的角解析 选项A 正确,由于SD 垂直于底面ABCD ,而AC ⊂平面ABCD ,所以AC ⊥SD ;再由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所以AC ⊥BD ;而BD 与SD 相交,所以,AC ⊥平面SBD ,AC ⊥SB . 选项B 正确,由于AB ∥CD ,而CD ⊂平面SCD ,AB ⊄平面SCD ,所以AB ∥平面SCD . 选项C 正确,设AC 与BD 的交点为O ,易知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就是∠ASO ,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就是∠CSO ,易知这两个角相等.选项D 错误,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SCD ,而DC 与SA 所成的角是∠SAB ,这两个角不相等. 答案 D4.已知正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侧棱长与底面边长相等,则AB 1与侧面ACC 1A 1所成角的正弦等于 ( ).A.64B.104C.22D.32解析 如图所示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三棱柱的棱长为2,O (0,0,0),B (3,0,0),A (0,-1,0),B 1(3,0,2),则AB 1→=(3,1,2),则BO →=(-3,0,0)为侧面ACC 1A 1的法向量,由sin θ=|AB 1→·BO →||AB1→||BO →|=64.答案 A5.(2022·新课标全国Ⅱ卷)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BCA =90°,M ,N 分别是A 1B 1,A 1C 1的中点,BC =CA =CC 1,则BM 与A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 ). A.110 B.25 C.3010D.22解析 法一 由于∠BCA =90°,三棱柱为直三棱柱,且BC =CA =CC 1,可将三棱柱补成正方体.建立如图(1)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设正方体棱长为2,则可得A (0,0,0),B (2,2,0),M (1,1,2),N (0,1,2),∴BM→=(1,1,2)-(2,2,0)=(-1,-1,2),AN →=(0,1,2).∴cos 〈BM →,AN →〉=BM →·AN →|BM →||AN →|=-1+4(-1)2+(-1)2+22×02+12+22=36×5=3010. 法二 如图(2),取BC 的中点D ,连接MN ,ND ,AD ,由于MN 綉12B 1C 1綉BD ,因此有ND 綉BM ,则ND 与NA 所成角即为异面直线BM 与AN 所成角.设BC =2,则BM =ND =6,AN =5,AD =5,因此cos ∠AND =ND 2+NA 2-AD 22ND ·NA =3010.答案 C6.如图,点P 是单位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异于A 的一个顶点,则AP →·AB→的值为( ).A .0B .1C .0或1D .任意实数 解析 AP→可为下列7个向量:AB →,AC →,AD →,AA 1→,AB 1→,AC 1→,AD 1→. 其中一个与AB →重合,AP →·AB →=|AB →|2=1; AD →,AD 1→,AA 1→与AB →垂直, 这时AP →·AB→=0; AC →,AB 1→与AB →的夹角为45°, 这时AP →·AB→=2×1×cos π4=1, 最终AC 1→·AB →=3×1×cos ∠BAC 1=3×13=1,故选C. 答案 C7.(2021·浙江卷)如图,已知△ABC ,D 是AB 的中点,沿直线CD 将△ACD 翻折成△A ′CD ,。
立体几何测试题(共10篇)
立体几何测试题(共10篇)立体几何测试题(一): 立体几何问题立体几何试题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分别为D1C1、C1B1的中点,AC∩BD=P,A1C1∩EF=Q.求证:(1)D、B、F、E四点共面;(2)若A1C交平面DBFE于R点,则P、Q、R三点共线.1.EF平行于B1D1,B1D1平行于BD,所以EF平行于BD,EFBD四点共面2.F,D,A,C1属于平面A1ACC1,且AC1与PQ不平行,所以AC1与PQ相交A1C交平面DBFE于R点,又因为PQ属于平面DBFE,所以AC1与PQ相交于R 所以R属于PQ,PQR共线立体几何测试题(二): 几个书后练习题立体几何1.如果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是否正确2.如果a、b是两条直线,且a‖b,那么a平行于经过b的任何平面.为什么不对谢不对,因为a有可能在经过b的面上,不是平行关系立体几何测试题(三): 一道数学基本的立体几何的题目~在正方形ABCD-A"B"C"D"中,P、Q分别为A"B"、BB"的中点.(1)求直线AP与CQ所成的角的大小(2)求直线AP与BD所成的角的大小我还没学过空间向量,1.取DC中点E,连EC,证明EC平行AP,用余弦定理算2.取AB中点F,连接FB,用余弦定理算【立体几何测试题】立体几何测试题(四): 求大量立体几何难题!立体几何综合试题(自己画图)1、已知正三棱柱ABC—A1B1C1中,各棱长都相等,D、E分别为AC1,BB1的中点.(1)求证:DE‖平面A1B1C1;(2)求二面角A1—DE—B1的大小.2、已知直三棱柱ABC—A1B1C1,AB=AC,F为棱BB1上一点,BF∶FB1=2∶1,BF =BC=2a.(I)若D为BC的中点,E为AD上不同于A、D的任意一点,证明EF⊥FC1;(II)试问:若AB=2a,在线段AD上的E点能否使EF与平面BB1C1C成60°角,为什么证明你的结论3、在底面是直角梯形的四棱锥中,AD‖BC,∠ABC=90°,且 ,又PA⊥平面ABCD,AD=3AB=3PA=3a.(I)求二面角P—CD—A的正切值;(II)求点A到平面PBC的距离.4、在直三棱柱ABC—A1B1C1中,CA=CB=CC1=2,∠ACB=90°,E、F分别是BA、BC的中点,G是AA1上一点,且AC1⊥EG.(Ⅰ)确定点G的位置;(Ⅱ)求直线AC1与平面EFG所成角θ的大小.5、已知四棱锥P—ABCD,底面ABCD是菱形,平面ABCD,PD=AD,点E为AB中点,点F为PD中点.(1)证明平面PED⊥平面PAB;(2)求二面角P—AB—F的平面角的余弦值6.在棱长为4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O是正方形A1B1C1D1的中心,点P 在棱CC1上,且CC1=4CP.(Ⅰ)求直线AP与平面BCC1B1所成的角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Ⅱ)设O点在平面D1AP上的射影是H,求证:D1H⊥AP;(Ⅲ)求点P到平面ABD1的距离.7、在四棱锥中,底面ABCD是正方形,侧棱底面ABCD,,E是PC的中点,作交PB于点F.(I)证明平面;(II)证明平面EFD;(III)求二面角的大小.8、已知在棱长为1的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E是棱BC的中点,点F是棱CD上的动点.(I)试确定点F的位置,使得D1E⊥平面AB1F;(II)当D 1E⊥平面AB1F时,求二面角C1—EF—A的大小(结果用反三角函数值表示).9、直四棱柱ABCD-A1B1C1D1的底面是梯形,AB‖CD,AD⊥DC,CD=2,DD1=AB=1,P、Q分别是CC1、C1D1的中点.点P到直线AD1的距离为⑴求证:AC‖平面BPQ⑵求二面角B-PQ-D的大小10、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4,AA1=8,E、F分别为AD和CC1的中点,O1为下底面正方形的中心.(Ⅰ)证明:AF⊥平面FD1B1;(Ⅱ)求异面直线EB与O1F所成角的余弦值;这些题应该还可以!你来试试吧!题不要求多就精就可以了!不懂的或不会做的,我来帮你解答!立体几何测试题(五): 立体几何初步练习题已知正方体ABCD-A1B1C1D1中,E,F,M,N分别是棱B1C1,C1D1,A1B1,D1A1的中点,求证(1)MN平行于DEF,(2)平面AMN平行于平面CEF(1)连接B1D1因为MN、EF为三角形A1B1D1、B1C1D1的中位线,所以MN平行于EF因为MN不属于面DEF,EF属于面DEF所以MN平行于面DEF(2)这题题目错了吧,应该是DEF吧立体几何测试题(六): 解析几何基础知识练习题靠!一楼的那么多废话那么多选择题:集合,函数(图像),立体几何,圆锥一、数学命题原则 1.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数学科的考试,按照“考查基础知识的【立体几何测试题】立体几何测试题(七): 高一必修二立体几何习题1-7的题仓库的房顶呈正四棱锥形,量的地面的边长为2.6m,侧棱长2.1m,先要在房顶上铺一层油毡纸,问:需要油毡纸的面积多少运用海伦公式房顶为4个相同的三角形海伦公式a=2.6 b=2.1 c=2.1 p=a+b+c/2=3.4S=根号下p*(p-a)*(p-b)*(p-c)=2.1444S=2.144*4=8.576平方米立体几何测试题(八): 怎么根据题目画数学的立体几何图形搞懂了题目的要求,就照那意思去画,立体几何记住透视很重要.立体几何测试题(九): 求立体几何判断题的解题方法.①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平面垂直②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个平面与已知直线平行③过直线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④过平面外一点有且仅有一条直线与已知平面垂直⑤……等等,诸如此类.见到很多这样的题目,但是却总找不到解题的方法,概念定理也经常记混.本人感激不尽!记一些模型,例如墙角模型什么的这个很重要.遇见不熟悉的题,用书本和笔(手指也可以)比划一下.这种题目主要是找反例!想象力也很重要啦……立体几何测试题(十): 一道高中立体几何的题目.已知长方体ABCD-A1B1C1D1中,AB=BC=2,AA1=4,O1是底面A1B1C1D1的中心.E 是CO1上的点,设CE等于X,四棱锥E-ABCD的体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图只有自己画一下了,做EF垂直于平面ABCD 垂足为F易得出CEF相似于O1CC1因为C1O1=根号2 CC1=4 得CO1=3根号2CE/CO1=EF/CC1 得出EF=4X/3根号2Y=底面积*EF/3=4*4X/9根号2Y=8根号2*X/9职高立体几何测试题空间立体几何测试题。
立体几何练习题(精)
立体几何练习题1。
设α、β、γ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l 、m 、n 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若α⊥γ,β⊥γ,则α∥β;②若m ⊂α,n ⊂α,m ∥β,n ∥β,则α∥β; ③若α∥β,l ⊂α,则l ∥β;④若α∩β=l ,β∩γ=m ,γ∩α=n ,l ∥γ,则m ∥n .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2。
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BD 1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B .CD .3。
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AA 1=2且AA 1⊥平面ABC ,△ABC 是 边长为的正三角形,该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则这个球的体积为() A . 8πB .C .D . 8π4.三个平面两两垂直,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点O ,空间一点P 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为3、4、5,则OP 长为() A . 5 B . 2 C . 3 D . 55。
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SD ⊥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 . AC⊥SB B .AB∥平面SCDC . 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等于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 D . 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DC 与SA 所成的角6.如图,四棱锥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D ⊥底面ABCD ,PD=AD=1,设点CG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d 1,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d 2,则有( ) A . 1<d 1<d 2 B . d 1<d 2<1C . d 1<1<d 2D . d 2<d 1<17。
在锐角的二面角βα--EF ,A EF ∈,AG α⊂, 45=∠GAE ,若AG 与β所成角为30,则二面角βα--EF 为__________。
8。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1)若平面α上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β的距离相等,则βα//; (2)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可能是两条平行直线;(3)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平面α,则另一条必定不平行于平面α; (4)b ,a 为异面直线,则过a 且与b 平行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EFA G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9.已知正方体 1111ABCD A B C D -中,点E 是棱 11A B 的中点,则直线AE 与平而 11BDD B 所成角的正弦值是_________。
立体几何练习题(含答案)精选全文完整版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立体几何 》练习题一、 选择题1、一条直线和三角形的两边同时垂直,则这条直线和三角形的第三边的位置关系是( )A 、垂直B 、平行C 、相交不垂直D 、不确定2. 在正方体1111ABCD A B C D -中, 与1A C 垂直的是( )A. BDB. CDC. BCD. 1CC3、线n m ,和平面βα、,能得出βα⊥的一个条件是( )A.βα//n ,//m ,n m ⊥B.m ⊥n ,α∩β=m ,n ⊂αC.αβ⊆⊥m n n m ,,//D.βα⊥⊥n m n m ,,//4、平面α与平面β平行的条件可以是( )A.α内有无穷多条直线与β平行;B.直线a//α,a//βC.直线a α⊂,直线b β⊂,且a//β,b//αD.α内的任何直线都与β平行5、设m 、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γ是三个不同的平面,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m ⊥α,n //α,则m n ⊥ ②若αβ//,βγ//,m ⊥α,则m ⊥γ③若m //α,n //α,则m n // ④若αγ⊥,βγ⊥,则//αβ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6.点P 为ΔABC 所在平面外一点,PO ⊥平面ABC ,垂足为O,若PA=PB=PC ,则点O 是ΔABC 的( )A.内心B.外心C.重心D.垂心7. 若l 、m 、n 是互不相同的空间直线,α、β是不重合的平面,则下列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 )A .若//,,l n αβαβ⊂⊂,则//l nB .若,l αβα⊥⊂,则l β⊥C. 若,//l l αβ⊥,则αβ⊥ D .若,l n m n ⊥⊥,则//l m8. 已知两个平面垂直,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任意一条直线;②一个平面内的已知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的无数条直线;③一个平面内的任一条直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④过一个平面内任意一点作交线的垂线,则垂线必垂直于另一个平面.A.3B.2C.1D.09. 设m.n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 ) A .若m ∥α,n ∥α,则m ∥n B .若m ∥α,m ∥β,则α∥βC .若m ∥n,m ⊥α,则n ⊥αD .若m ∥α,α⊥β,则m ⊥β10. 设l 为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是( )A .若//l α,//l β,则//αβB .若l α⊥,l β⊥,则//αβC .若l α⊥,//l β,则//αβD .若αβ⊥,//l α,则l β⊥ 二、填空题11、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ABCD —A 1B 1C 1D 1中,E ,F 分别是棱AB ,BC 中点,则三棱锥B —B 1EF 的体积为 .12.对于空间四边形ABCD ,给出下列四个命题:①若AB=AC ,BD=CD 则BC ⊥AD ;②若AB=CD ,AC=BD 则BC ⊥AD ;③若AB ⊥AC ,BD ⊥CD 则BC ⊥AD ;④若AB ⊥CD , BD ⊥AC 则BC ⊥AD ;其中真命题序号是 .13. 已知直线b//平面α,平面α//平面β,则直线b 与β的位置关系为 .14. 如图,△ABC 是直角三角形,∠ACB=︒90,PA ⊥平面ABC ,此图形中有 个直角三角形参考答案 选择题:AACDA,BCCCB填空题:11、1312、①④ 13、//b b ββ⊂或 14、4A B C P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
高考数学(文科)习题 第八章 立体几何 8-3 word版含答案
1.已知m ,n 是两条不同直线,α,β是两个不同平面,则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α,β垂直于同一平面,则α与β平行 B .若m ,n 平行于同一平面,则m 与n 平行C .若α,β不平行,则在α内不存在与β平行的直线D .若m ,n 不平行,则m 与n 不可能垂直于同一平面 答案 D解析 A 中,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个平面可能相交也可能平行,故A 错误;B 中,平行于同一个平面的两条直线可能平行、相交或异面,故B 错误;C 中,若两个平面相交,则一个平面内与交线平行的直线一定和另一个平面平行,故C 错误;D 中,若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则这两条直线平行,所以若两条直线不平行,则它们不可能垂直于同一个平面,故D 正确.2.如图,三棱锥P -ABC 中,平面PAC ⊥平面ABC ,∠ABC =π2,点D ,E 在线段AC 上,且AD =DE =EC =2,PD =PC =4,点F 在线段AB 上,且EF ∥BC .(1)证明:AB ⊥平面PFE ;(2)若四棱锥P -DFBC 的体积为7,求线段BC 的长.解 (1)证明:如图,由DE =EC ,PD =PC 知,E 为等腰△PDC 中DC 边的中点,故PE ⊥AC .又平面PAC ⊥平面ABC ,平面PAC ∩平面ABC =AC ,PE ⊂平面PAC ,所以PE ⊥平面ABC ,从而PE ⊥AB .因∠ABC =π2,EF ∥BC ,故AB ⊥EF .从而AB 与平面PFE 内两条相交直线PE ,EF 都垂直,所以AB ⊥平面PFE . (2)设BC =x ,则在Rt △ABC 中,AB =AC 2-BC 2=36-x 2,从而S △ABC =12AB ·BC =12x 36-x 2.由EF ∥BC 知,AF AB =AE AC =23,得△AFE ∽△ABC ,故S △AFE S △ABC =⎝ ⎛⎭⎪⎫232=49, 即S △AFE =49S △ABC .由AD =12AE ,得S △AFD =12S △AFE =12·49S △ABC =29S △ABC =19x 36-x 2,从而四边形DFBC 的面积为S DFBC =S △ABC -S △AFD =12x 36-x 2-19x 36-x 2=718x 36-x 2.由(1)知,PE ⊥平面ABC , 所以PE 为四棱锥P -DFBC 的高.在Rt △PEC 中,PE =PC 2-EC 2=42-22=2 3. 体积V P -DFBC =13·S DFBC ·PE =13·718x 36-x 2·23=7,故得x 4-36x 2+243=0,解得x 2=9或x 2=27,由于x >0,可得x =3或x =3 3. 所以,BC =3或BC =3 3.3.如图,在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已知AC ⊥BC ,BC =CC 1.设AB 1的中点为D ,B 1C ∩BC 1=E.求证:(1)DE∥平面AA1C1C;(2)BC1⊥AB1.证明(1)由题意知,E为B1C的中点,又D为AB1的中点,因此DE∥AC.又因为DE⊄平面AA1C1C,AC⊂平面AA1C1C,所以DE∥平面AA1C1C.(2)因为棱柱ABC-A1B1C1是直三棱柱,所以CC1⊥平面ABC.因为AC⊂平面ABC,所以AC⊥CC1.又因为AC⊥BC,CC1⊂平面BCC1B1,BC⊂平面BCC1B1,BC∩CC1=C,所以AC⊥平面BCC1B1.又因为BC1⊂平面BCC1B1,所以BC1⊥AC.因为BC=CC1,所以矩形BCC1B1是正方形,因此BC1⊥B1C.因为AC,B1C⊂平面B1AC,AC∩B1C=C,所以BC1⊥平面B1AC.又因为AB1⊂平面B1AC,所以BC1⊥AB1.4.一个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及该正方体的直观图的示意图如图所示.(1)请将字母F,G,H标记在正方体相应的顶点处(不需说明理由);(2)判断平面BEG与平面ACH的位置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3)证明:直线DF⊥平面BEG.解(1)点F,G,H的位置如图所示.(2)平面BEG∥平面ACH,证明如下:因为ABCD-EFGH为正方体,所以BC∥FG,BC=FG,又FG∥EH,FG=EH,所以BC∥EH,BC=EH,于是四边形BCHE为平行四边形,所以BE∥CH.又CH⊂平面ACH,BE⊄平面ACH,所以BE∥平面ACH.同理BG∥平面ACH.又BE∩BG=B,所以平面BEG∥平面ACH.(3)证明:连接FH.因为ABCD-EFGH为正方体,所以DH⊥平面EFGH.因为EG⊂平面EFGH,所以DH⊥EG.又EG⊥FH,DH∩FH=H,所以EG⊥平面BFHD.又DF⊂平面BFHD,所以DF⊥EG.同理DF⊥BG.又EG∩BG=G,所以DF⊥平面BEG.5.如图,三棱台DEF-ABC中,AB=2DE,G,H分别为AC,BC的中点.(1)求证:BD∥平面FGH;(2)若CF⊥BC,AB⊥BC,求证:平面BCD⊥平面EGH.证明(1)证法一:连接DG,CD,设CD∩GF=M,连接MH.在三棱台DEF-ABC中,AB=2DE,G为AC的中点,可得DF∥GC,DF=GC,所以四边形DFCG为平行四边形,则M为CD的中点,又H为BC的中点,所以HM∥BD.又HM⊂平面FGH,BD⊄平面FGH,所以BD∥平面FGH.证法二:在三棱台DEF-ABC中,由BC=2EF,H为BC的中点,可得BH∥EF,BH=EF,所以四边形HBEF为平行四边形,可得BE∥HF.在△ABC中,G为AC的中点,H为BC的中点,所以GH∥AB.又GH∩HF=H,所以平面FGH∥平面ABED.因为BD⊂平面ABED,所以BD∥平面FGH.(2)连接HE,GE.因为G,H分别为AC,BC的中点,所以GH∥AB,由AB⊥BC,得GH⊥BC.又H为BC的中点,所以EF∥HC,EF=HC,因此四边形EFCH是平行四边形,所以CF∥HE.又CF⊥BC,所以HE⊥BC.又HE,GH⊂平面EGH,HE∩GH=H,所以BC⊥平面EGH.又BC⊂平面BCD,所以平面BCD⊥平面EGH.6. 如图,三棱柱ABC-A1B1C1中,侧面BB1C1C为菱形,B1C的中点为O,且AO⊥平面BB1C1C.(1)证明:B1C⊥AB;(2)若AC⊥AB1,∠CBB1=60°,BC=1,求三棱柱ABC-A1B1C1的高.解(1)证明:连接BC1,则O为B1C与BC1的交点.因为侧面BB1C1C为菱形,所以B1C⊥BC1. 又AO⊥平面BB1C1C,所以B1C⊥AO,AO∩BC1=0,故B1C⊥平面ABO.由于AB⊂平面ABO,故B1C⊥AB.(2)作OD⊥BC,垂足为D,连接AD.作OH⊥AD,垂足为H.由于BC⊥AO,BC⊥OD,故BC⊥平面AOD,所以OH⊥BC.又OH ⊥AD ,所以OH ⊥平面ABC .因为∠CBB 1=60°,所以△CBB 1为等边三角形,又BC =1,可得OD =34. 由于AC ⊥AB 1,所以OA =12B 1C =12.由OH ·AD =OD ·OA ,且AD =OD 2+OA 2=74,得OH =2114. 又O 为B 1C 的中点, 所以点B 1到平面ABC 的距离为217, 故三棱柱ABC -A 1B 1C 1的高为217. 7.如图,四棱锥P -ABCD 中,AP ⊥平面PCD ,AD ∥BC ,AB =BC =12AD ,E ,F 分别为线段AD ,PC 的中点.(1)求证:AP ∥平面BEF ; (2)求证:BE ⊥平面PAC .证明 (1)设AC ∩BE =O ,连接OF ,EC .由于E 为AD 的中点,AB =BC =12AD ,AD ∥BC ,所以AE ∥BC ,AE =AB =BC , 因此四边形ABCE 为菱形, 所以O 为AC 的中点.又F 为PC 的中点,因此在△PAC 中,可得AP ∥OF . 又OF ⊂平面BEF ,AP ⊄平面BEF , 所以AP ∥平面BEF .(2)由题意知ED ∥BC ,ED =BC ,所以四边形BCDE 为平行四边形,因此BE ∥CD . 又AP ⊥平面PCD , 所以AP ⊥CD ,因此AP ⊥BE .因为四边形ABCE 为菱形,所以BE ⊥AC . 又AP ∩AC =A ,AP ,AC ⊂平面PAC , 所以BE ⊥平面PAC .8.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已知PA ⊥AC ,PA =6,BC =8,DF =5.求证:(1)直线PA ∥平面DEF ;(2)平面BDE ⊥平面ABC .证明 (1)因为D ,E 分别为棱PC ,AC 的中点,所以DE ∥PA . 又因为PA ⊄平面DEF ,DE ⊂平面DEF ,所以直线PA ∥平面DEF . (2)因为D ,E ,F 分别为棱PC ,AC ,AB 的中点,PA =6,BC =8, 所以DE ∥PA ,DE =12PA =3,EF =12BC =4.又因为DF =5,故DF 2=DE 2+EF 2,所以∠DEF =90°,即DE ⊥EF . 又PA ⊥AC ,DE ∥PA ,所以DE ⊥AC .因为AC ∩EF =E ,AC ⊂平面ABC ,EF ⊂平面ABC , 所以DE ⊥平面ABC .又DE ⊂平面BDE ,所以平面BDE ⊥平面ABC。
高中数学立体几何精典练习题(含答案)
D.存在点 ,使得 与平面 所成角的大小为
3.一个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单位:cm),则该几何体的体积是()
A.6B.3C.4D.8
4.已知三棱锥 的各顶点都在同一球面上,且 平面 , , , ,若该棱锥的体积为 ,则此球的表面积为()
A. B. C. D.
5.如图,正四棱锥 的底面边长和高均为2,M是侧棱PC的中点,若过AM作该正四棱锥的截面,分别交棱PB、PD于点E、F(可与端点重合),则四棱锥 的体积的取值范围是()
17.如图,在三棱锥 中, 平面 , ,已知 , ,则当 最大时,三棱锥 的表面积为__________.
18.在三棱锥P-ABC中,PA=PB=PC=2,二面角A-PB-C为直二面角,∠APB=2∠BPC(∠BPC< ),M,N分别为侧棱PA,PC上的动点,设直线MN与平面PAB所成的角为α.当 的最大值为 时,则三棱锥P-ABC的体积为__________.
4、【答案】B
5、【答案】D
6、【答案】D
7、【答案】B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D
11、【答案】
12、【答案】①②④
13、【答案】
14、【答案】
15、【答案】 .
16、【答案】
17、【答案】
18、【答案】
19、【答案】
20、【答案】
21、【答案】(1)略;(2) .
22、【答案】(1)略;(2) .
9.如图,在正四棱柱 中,底面边长 ,高 , 为棱 的中点.设 、 、 ,则 、 、 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10.如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单位: ),这个几何体的体积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体几何练习题1.设a 、3、丫为两两不重合的平面,I 、m 、n 为两两不重合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若 a 丄 Y 3-L Y,贝V a // ②若 m? a , n? a, m // n // 3 ,贝a// B; ③若 a// 3, I? a,贝U I // 3;④若 aAB , =3 门丫 =n YHa , =h// 丫,则 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 A . 1B. 2 2.正方体 ABCD- A 1B 1C 1D 1 中, 返 B .逅 3 3C. 3D. 4 BDi 与平面AB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 A. D. 3.三棱柱 ABC- A 1B 1C 1 中,AA i =2 且 AA i 丄平面 ABC, △ ABC 是 边长为二的正三角形,该三棱柱的六个顶点都在一个球面上, // n . 则这个球 A. 8 n B. 8兀3 C. D.引 2 n 4.三个平面两两垂直, 它们的三条交线交于点 O , 空间一点 P 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分别为 3、4、5 ,贝U OP长为()A. 5^3B. 2后C. 3后 D 5岳 的体积为() SD 丄底面ABCD,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5.如图,四棱锥S-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A. ACL SB B . AB//平面 SCD C. SA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等于 SC 与平面SBD 所成的角 D. AB 与SC 所成的角等于DC 与 SA 所成的角 6.如图,四棱锥 P- ABCD 的底面为正方形,PD 丄底面ABCD, PD=AD=1,设点CG 到平面PAB 的距离为 d i ,点B 到平面PAC 的距离为d 2,则有( A. 1 < d 1 < d 2 B . d 1 v d 2< 1C. d i < 1 < d 2D. d 2< d i < 1 7.在锐角的二面角 EF EF , AG , GAE 45 , 若AG 与所成角为 30,则二面角 EF 为 8•给出下列四个命题: (1) 若平面 上有不共线的三点到平面 的距离相等,贝U // ; 两条异面直线在同一平面内的射影可能是两条平行直线; 两条异面直线中的一条平行于平面 ,则另一条必定不平行于平面 a,b 为异面直线,则过 a 且与b 平行的平面有且仅有一个.第2页,总16页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9.已知正方体 ABCD A i B 1C 1 D i 中,点E 是棱 AB 的中点,则直线 AE 与平而 BDD 1B 1所成角的正弦值是 __________ .10•已知直三棱柱 ABC ABQ i 中, ABC 900,AC AA 2:2,AB 2,M 为 BB i 的中点,则B i 与平面ACM 的距离为 ________________ 11•边长分别为a 、b 的矩形,按图中所示虚线剪裁后,可将两个小矩形拼接成一个正四棱锥的底面,其 余恰好拼接成该正四棱锥的4个侧面,则-的取值范围是a12•已知矩形 ABCD 的长AB 4,宽AD 3,②四面体A BCD 外接球的表面积恒为定值; 其沿对角线BD 折起,得到四面体A BCD , 图所示, 给出下列结论:①四面体A BCD 体积的最大值为72 ;5③若E 、F 分别为棱 AC 、BD 的中点,则恒有 EF AC 且 EF BD ; ④当二面角A BDC 为直二面角时,直线 AB 、CD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16 25⑤当二面角A BD C 的大小为60时,棱AC 的长为14 .5其中正确的结论有(请写出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13.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 AB 1C 1中,/ BAC=90°, ABC 成 30° 角.(I )求证:平面BACL 平面ABBA ;(II )求直线AC 与平面B 1AC 所成角的正弦值.AB=BB,直线BQ 与平面 州t一JIa.. 匸小K14. 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D, E, F 分别为棱 PC, AC, AB 的中点.已知 PAL AC PA=AB=6 BC=8 DF=5. (1 )若PE L BC 证明平面 BDEL 平面 ABC如)•(2)求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15. 如图,长方体ABCD- A i BCiD中,AB=AD=1 AA=2,点P为DD的中点.(1)求证:直线BD//平面PAC(2)求证:平面PACL平面BDDB i;(3)求CP与平面BDDB i所成的角大小.16. 如图,四棱锥P-ABCD的底面是正方形,PD丄底面ABCD点E在棱PB上(1)求证:ACL平面PDB(2)当PD= AB且E为PB的中点时,求AE与平面PDB所成的角的大小.17. 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为平行四边形,/ ADC=45°,AD=AC=1 O为AC中点,PC丄平面ABCD PO=2, M为PD中点.(I)求证:PB//平面ACM(H)求证:ADL平面PAC(川)求二面角M- AC- D的正切值.18. 如图所示,在四棱锥P- ABCD中,底面ABCD为矩形,PA丄平面ABCD点E在线段PC上,PC丄平面BDE(1)证明:BD丄平面PAC(2)若PA=1,AD=2求二面角B- PC- A的正切值.19. 如图,直三棱柱ABC- A1B1C1中,CA丄CB, AA i=AC=CB=2 D是AB的中点.(1) 求证:BC//平面ACD(2) 求证:AC丄AB;(3) 若点E在线段BB上,且二面角三棱锥C- ADE的体积.E- CD- B的正切值是二,求此时试卷答案1.B : 解:若a 丄Y B 丄Y ,则a 与B 可能平行也可能相交,故 ① 错误;由于m n 不一定相交,故 a//B 不一定成立,故②错误;由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易得③正确; 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我们易得④正确; 故选B2.D考点: 棱柱的结构特征. 专题: 空间角.T DD 丄平面 ABCD : BD 是BD 在平面 ABCD 的射影,•••/ DBD 是B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设 AB=1,则 BD= :■:, BD=二• cos Z DBD_ BD =2=氏;BD® 3故选:D.点评:本题以正方体为载体考查了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是基础题.3. C考点: 球的体积和表面积.专题: 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根据题意,正三棱柱的底面中心的连线的中点就是外接球的球心,求出球的半径即可求出球的体积. 解答:解:由题意可知:正三棱柱的底面中心的连线的中点就是外接球的球心,因为△ ABC 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所以底面中心到顶点的距离为: 因为AA=2且AA 丄平面ABC 所以外接球的半径为:r=万.所以外接球的体积为: V 当nr 3/ nx (氏)兀.3 3 3故选:C.点评: 本题给出正三棱柱有一个外接球,在已知底面边长的情况下求球的体积.着重考查了正三棱柱分析: 找出BD 与平面ABCD 所成的角,计算余弦值.解答: 解:连接的性质、正三角形的计算和球的体积公式等知识,属于中档题.4. D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专题:计算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分析:构造棱长分别为a, b, c的长方体,P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即为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条棱的长,0P为长方体的对角线,求出0P即可.解答:构造棱长分别为a, b, c的长方体,P到三个平面的距离即为长方体的共顶点的三条棱的长,则a2+b2+c2=32+42+52=50因为0P为长方体的对角线.所以0P=5 ':.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考查计算能力,是基础题.5. D考点:直线与平面垂直的性质.专题:综合题;探究型.分析:根据SD1底面ABCD底面ABCE为正方形,以及三垂线定理,易证ACL SB根据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易证AB//平面SCD根据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定义,可以找出/ ASO 是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 / CSC是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根据三角形全等,证得这两个角相等;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利用线线平行即可求得结果.解答:解:T SC L底面ABCD底面ABCE为正方形,•••连接BD,则BD L AC,根据三垂线定理,可得AC L SB故A正确;•/ AB// CD AB?平面SCD CD?平面SCD• AB//平面SCD故B正确;•/ SC L底面ABCD/ ASO是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 DSO是SC与平面SBD所成的,而厶SAO^A CSC•••/ ASO M CSQ即SA与平面SBD所成的角等于SC与平面SBD所成的角,故C正确;••• AB// CD •- AB与SC所成的角是/ SCD DC与SA所成的角是/ SAB而这两个角显然不相等,故D不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个中档题.考查线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和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等问题,综合性强.6. D考点:点、线、面间的距离计算.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过C做平面PAB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E,则三角形CEB为直角三角形,根据斜边大于直角边, 再根据面PAC和面PAB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能够推导出d2 v d i v 1.解答:解:过C做平面PAB的垂线,垂足为E,连接BE,则三角形CEB为直角三角形,其中/ CEB=90 ,根据斜边大于直角边,得CE v CB即d2V 1.同理,d i v 1.再根据面PAC和面PAB与底面所成的二面角可知,前者大于后者,所以d2< d i.所以d2< d i v 1.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空间距离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空间角的灵活运用.8.(2)(4)10.112.②③④13.考点: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证明题.分析: (I)欲证平面BACL平面ABBA i,关键是寻找线面垂直,而AC!平面ABBA i,又AC?平面B AC, 满足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II )过A i做A i M LB i A i,垂足为连接CM /AQ MI为直线AC与平面B i AC所成的角,然后在三角形ACM 中求出此角的正弦值即可.解答:解:(I )证明:由直三棱柱性质,B i B丄平面ABC•••Bi B L AC 又BA L AC B i B H BA=B••• AC L平面ABBA ,又AC?平面B i AC,•平面BAC L平面ABBA i.(II )解:过A做A i M LB i A i ,垂足为M连接CM•••平面BAC L平面ABBA ,且平面B AS平面ABBA=BA,•••Ai M L 平面B i AC.•••/A i CM为直线A i C与平面B AC所成的角,•••直线B C与平面ABC成30° 角,「./B i CB=30 .设AB=BB=a ,可得B i C=2a , BC=-‘--一—i ,从而扎&后、又人训二净,s让二罟.•••直线A i C与平面B i A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二]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14.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 (1)由已知得DEL AC DE2+EF2=DF2,从而DE!平面ABC由此能证明平面BDEL平面ABC(2)由DE L平面ABC得/ DBE是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由此能求出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 解答:(1)证明:•••在三棱锥P- ABC中,D, E, F分别为棱PC, AC, AB的中点.PAL AC PA=AB=6 BC=8 DF=5,•DEL AC DE=3 EF=4, DF=5,•DE2+EF2=DF2, • DEL EF,又EF A AC=F •- DEL平面ABC又DE?平面BDE •平面BDEL平面ABC(2 )T DEL平面ABC •- PAL平面ABC •- PAL AB•/ PB丄BC • AB丄BC•- AC T%+64=IO,•斑冷AC=5,由DEL平面ABC得/ DBE是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的角,tan / DB E/亠.BE 5•直线BD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上.国点评:本题考查平面与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的求法,是中档题,解题时要认真审题,注意空间思维能力的培养.15.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专题:证明题.分析:(1)设AC和BD交于点0,由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可得P0// BD ,从而证明直线BD//平面PAC(2)证明ACL BD DD丄AC可证AC丄面BDDB i,进而证得平面PACL平面BDDB .(3)CP在平面BDDB内的射影为OR故/ CPO是CP与平面BDDB i所成的角,在Rt△ CPO中,利用边角关系求得/ CPO的大小.解答: (1)证明:设AC和BD交于点0,连PO,由P , O分别是DD, BD的中点,故PO// BD,•/ PO?平面PAC BD?平面PAC 所以,直线BD//平面PAC(2)长方体ABCD- AiBG D 中,AB=AD= 1 底面ABCD是正方形,贝U AC L BD 又DD L 面ABCD 贝U DD L AC •/ BD?平面BDDB, D D?平面BDDBi , BD AD D=D 二AC L面BDDB. v AC?平面PAQ 二平面PAC L 平面BDDBi .(3)由(2)已证:AC L面BDDB,二CP在平面BDDB内的射影为OP /.Z CPO是CP与平面BDDB i所成的角.依题意得CP=Q CD'+DP二V7,co=^嵐二弓,在Rt△ CPO中,CO^CP,/Z CPO=30••• CP与平面BDDB i所成的角为30°.点评:本题考查证明线面平行、面面垂直的方法,求直线和平面所称的角的大小,找出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解题的难点,属于中档题.16.考点: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1)根据题意证明AC L BD PD L AC可得AC L平面PDB(2)设AS BD=O连接OE根据线面所成角的定义可知Z AEO为AE与平面PDB所的角,在Rt△ AOE中求出此角即可.解答:(1)证明:v•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C L BD■/ PD L底面ABCD• PD L AC又BD A PD=D. AC L平面PDB ( 3 分)(2 )设A8 BD=O 连接OE 由(1 )知AC L平面PDB于O,• Z AEO为AE与平面PDB所的角,(5分)又O, E分别为DB PB的中点,• OE/ PD OE丄PD,2在Rt△ AOE 中,OE+PD=J A B=AO2 2•••/ AEO=45 , ( 7 分)即AE 与平面PDB 所成的角的大小为 45°. (8 分)A 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以及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考查空间想象能力、能力和推理论证能力,属于中档题.17.考点: 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计算题.分析: (I )连接 OM BD,由M O 分别为PD 和AC 中点,知OM PB 由此能够证明(H )由 POL 平面 ABCD 知 POL AD 由/ADC=45 , AD=AC=1 知 ACL AD 由此能够证明(川)取 DO 中点N,连接 MN 由MIN/ PO 知 MN L 平面 ABCD 过点 N 作NEL AC 于E ,由 连接ME 由三垂线定理知/ MEN 即为所求,由此能求出二面角 M- AC- D 的正切值.解答: (I )证明:连接 OM BD•/ M O 分别为PD 和AC 中点,• OM/ PB•/ OR?平面 ACM PB?ACM 平面,• PB//平面 ACIM-. (4 分)(H )证明:由已知得 PC L 平面ABCD• POLAD•••/ ADC=45 , AD=AC=1• AC L AD•/ AS PO=O AC PC?平面 PAC• ADL 平面PAC …..(8分)(川)解:取 DO 中点N,连接MN 贝U MIN/ PO• MN L 平面 ABCD过点N 作NEL AC 于E ,贝U E 为AO 中点,运算 PB//平面 ACM ADL 平面PAC E 为AO 中点,连接ME由三垂线定理可知/ MEN即为二面角M- AC- D的平面角, •/ MN=1 NE=L2••• tan / MEN=-2-.. ( 13 分)点评:本题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直线现平面垂直的证明,考查二面角的正切值的求法,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注意三垂直线定理的合理运用.18.考点:二面角的平面角及求法;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专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立体几何.分析:(1)由题设条件及图知,可先由线面垂直的性质证出PALBD与PCLBD再由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线面垂直即可;(2)由图可令AC与BD的交点为0,连接0E证明出/ BEO为二面角B- PC- A的平面角,然后在其所在的三角形中解三角形即可求出二面角的正切值.解答:(1)T PAL平面ABCD•PAL BD•/ PC L平面BDE•PC L BD 又PAH PC=P•BD L平面PAC(2)设AC与BD交点为0,连OE•/ PC L平面BDE•PC L平面BOE•PC L BE• Z BEO为二面角B- PC- A的平面角•/ BD L平面PAC• BD L AC•四边形ABCE为正方形,又PA=1, AD=2可得BD=AC=2 ■:, PC=3• 0C=二』又BDL OEBO • —「匚二存二:;在厶PAC^^ OEC中,点评: 本题考查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法及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属于立体几何中的基本题型,二面角的平面角的求法过程,作,证,求三步是求二面角的通用步骤,要熟练掌握19.考点: 棱柱、棱锥、棱台的体积;空间中直线与直线之间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专题: 综合题;空间位置关系与距离;空间角.分析: (1)连接AG 交AQ 于点F ,由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 BG // DF,由此能证明 BG //平面(2) 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证明 AC 丄平面AB G ,即可证明 AC 丄AB ;(3) 证明/ BDE 为二面角E -CD- B 的平面角,点 E 为BB 的中点,确定 DE 丄A i D,再求三棱锥 的体积.解答: (1)证明:连结 AG ,交A i C 于点F ,则F 为AG 中点,又D 是AB 中点,连结 DF,贝U BG // DF,因为DF?平面A i GD BG?平面 A i GD所以BG //平面A i CD •••( 3分)(2) 证明:直三棱柱 ABC- ABC 中,因为AA=AC,所以AG 丄AQ ・・(4分)因为 GAL GB B C / BC所以B C i 丄平面 AGCA ,所以B C i LAQ ・・(6分)因为B G A AC =G ,所以 A i C 丄平面 AB G所以 A G ±AB i •••( 8 分)(3) 在直三棱柱 ABC- A i B i G 中,AA 丄CD因为AG=GB D 为AB 的中点,所以 GDI AB CDL 平面 ABBA .所以 CDL DE CDL DB所以/ BDE 为二面角E - CD- B 的平面角.A CD G - A i DE在Rt△ DEB 中, 由AA=AC=CB=2 CAL CB所以 :.所以些卫1,得BE=1.所以点E为BB的中点.…(11分)DB- 2又因为I 「,,]_「,J;, A i E=3,故A1L2+-DE2^A1E2,故有DEI A i D所以比一屮E冷心△屮E"嗨冥护祈X亦X占二「•(14分). A 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等位置关系,考查线面平行、二面角的概念、求法、三棱锥C- ADE的体积等知识,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是中档题.20.考点: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二面角有关的立体几何综合题.专题:计算题;证明题;压轴题.分析:(1)连BD设AC交于BD于0,由题意知SC L平面ABCD以0为坐标原点,丽,应.&分别为x轴、y轴、z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0- xyz,设底面边长为a,求出高SQ从而得到点S与点C 和D的坐标,求出向量66与M5,计算它们的数量积,从而证明出QCLSD贝U ACLSD(2)根据题意先求出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匸和平面DA0的—个法向量:,设所求二面角为B,则,从而求出二面角的大小;I os | I DS |2(3)在棱SC上存在一点E使BE//平面PAC根据(n)知DE是平面PAC的一个法向量,设CE=tCS, 求出西,根据頑二0可求出t的值,从而即当SE: EC=2 1时,BE丄DS,而BE不在平面PAC内,故BE//平面PAC解答: 证明:(1 )连BD 设AC 交于BD 于0,由题意知 SC L 平面ABCD 以0为坐标原点,二.工-分别为x 轴、y 轴、z 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 0- xyz 如图.故 OCL SD从而AC L SD所求二面角的大小为 30°. (3)在棱SC 上存在一点 E 使BE//平面PAC由(n)知是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设;「-「,则匚I I :.、」1 扎 j 1而二11即当 SE : EC =2 i 时,BE I DS而BE 不在平面 PAC 内,故BE//平面 PACC (0, 设底面边长为a ,则高 a 于是■: I .. -, SD=(- ,0, SD=0(2 )由题设知,平面PAC 的一个法向量 DS = 平面DAC 的一个法向量 (o f o f 学) 设所求二面角为B,则二_| 「,门 ;I os I I DS I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直线与平面平行的判定,以及空间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的判定和二面角的求法, 涉及到的知识点比较多,知识性技巧性都很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