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的基本程序
(完整版)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一、课前复习(时间:5分钟左右)操作规范:提问、小纸条默写、习题检测、学生复述、教师复述等,亦可几种形式结合起来使用。
具体操作形式要根据要复习的内容特点、课前复习时学生的状态、本节课的教学设计等情况而定。
设计目的:(一)复习巩固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环节,课前复习有利于加强学生对以前所学内容的记忆。
(二)温故而知新,简单回顾前面所学的知识,有利于学生了解本节课所学内容在本课、本单元、甚至是本学期的地位,也有利于学生把本节课将要学习的内容与学过的内容联系起来,构成一个有机的体系。
二、新课导入(2到3分钟)操作规范:时政导入、话题导入、根据知识间的逻辑关系以提问,设问,或自然过渡的方式导入、或开门见山,直接进行新课的学习。
设计目的:(一)好的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二)思想品德学科的学科特点和近几年的命题方向,都要求学生密切关注时政,如果能通过时政进行导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关注时事这一良好的学习习惯,还可以在无形中让学生感觉到,思想品德课上所学的知识是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的,可以解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进而使他们有了更高的学习兴趣和更大的学习欲望。
(三)设计合理的导入有利于学生初步明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三、学习目标展示(2到3分钟)操作规范:采用课件等形式展示学习目标,学生朗读,可以是齐读,也可以由单个学生朗读。
然后,由教师或学生对学习目标进行进一步的明确和强化。
设计目的:(一)学生明确了本节课都会学到什么,怎么学等问题,让学生有一个安全的,可预知的学生环境,让学生的学习有的放矢,有利于学生进行更加高效地学习。
(二)当学生发现,在学习通过中,通过自己的努力,一个又一个的实现当初所设定的目标,会获得成就感和自信,也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欲望。
(三)学习目标为学生的自我检测,甚至是课后的复习提供了有效的标准和方向。
四、基础知识整理(3到8分钟)操作规范:思想品德学科的教学一直坚持基础知识问题化,答案条理化,课堂上,我们要求学生严格按照要求整理好笔记,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自主预习的基础上先自己进行整理,然后由教师进行统一,规范。
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流程
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流程教师们在学校的课堂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要负责传授知识,更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
为了实现有效的教学和提高学生学习效果,教师们需要遵循一定的教学流程。
本文将介绍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流程,包括备课准备、引入新课程、知识传授、巩固训练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一、备课准备备课是教师准备课堂教学的第一步。
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需要研究教学大纲、教材和其他相关的资源,为下一堂课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应包括教学目标、教学步骤、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等。
在备课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进行教学内容的选择和调整。
二、引入新课程引入新课程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激活他们的前知识。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引用实例、展示图片或视频等方式来引入新课程。
引入新课程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新的学习内容,并建立起对该课程的基础理解。
三、知识传授知识传授是教师向学生传授新知识的核心环节。
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讲解、示范、演示、实验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和形象生动的示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
同时,教师还应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和提问,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四、巩固训练巩固训练是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的重要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堂练习、小组合作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巩固训练。
通过与学生互动和讨论,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的问题和困难,并给予帮助和指导。
巩固训练旨在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成绩。
五、作业布置作业布置是教师课堂教学流程中的最后一个环节。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目标,布置合适的作业来巩固和扩展学生的知识。
作业可以包括课后习题、实验报告、读书摘要等形式,通过作业布置,教师可以进一步巩固学生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总结:学校教师课堂教学流程包括备课准备、引入新课程、知识传授、巩固训练和作业布置等环节。
阅读教学基本流程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基本流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旳基本流程, 即“初读课文, 畅谈收获——合作探究, 解读文本——巩固梳理, 拓展应用”, 这是小学阅读教学旳一种常用流程。
该流程可以用一课时完毕也可以用二、三课时完毕, 详细讲: 篇幅短小语言精练优美旳文章可用一课时完毕;篇幅较长又难懂旳课文可用二至三课时旳时间进行教学, 但原则上以两课时为主, 在两课时旳教学中基本式旳后两个流程可以有机地分散到第一课时和第二课时中, 为保持构造旳完整性最终一种流程也可以在第一课时中体现, 要视状况而定。
第一课时旳教学流程激趣导课, 揭示课题——初读交流, 整体感知——细读理解, 品味感悟——拓展升华, 归纳总结。
1.激趣导课, 揭示课题。
导课旳方式有两种:一是间接导课, 二是直接导课。
间接导课, 即通过创设一定旳教学情景, 提出所要学习旳课题, 并板书课题。
间接导入旳方式诸多, 譬如, 故事导入法、谜语导入法、预习导入法、歌曲导入法、画面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疑问导入法等等。
前六种导入法其导入要和教学内容有关, 是对教学内容旳一种铺垫和烘托;游戏导入法可以和教学内容无关, 目旳是通过师生之间旳游戏调动学生学习旳积极性, 让学生到达快乐学习旳境界。
直接导课, 即开门见山直接明确学习旳内容, 板书课题, 提出学习规定, 学习新课。
2.初读交流, 整体感知。
该阶段为阅读教学基本式中旳“初读课文, 畅谈收获”环节, 初读旳目旳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让课文旳内容可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初步旳印象, 由初读到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需要经历如下几种环节:(1)读课文, 找生字, 指导学生识字、写字。
(2)读课文, 指导学生将课文读对旳、流利、通顺。
(3)谈收获, 提问题, 初步把握课文要点及重要内容。
阐明:第一, (1)环节中要让学生通过初读课文, 找出本课旳生字、新词, 通过借助拼音、查字典、问同学问老师等方式, 对旳认读生字新词, 理解部分生字新词旳意思;还要根据课文篇幅旳长短、生字新词旳多少合适设计组词造句、记忆字型、指导写字旳环节;检查学生识字状况旳方式措施要灵活多样。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第六节教学工作的根本程序教学目标:1.识记课的类型、课的构造等根本概念。
2.把握教学工作的几个根本程序,学会写教案。
3.运用上好课的根本要求评价一节课的好坏。
教学重点:教学工作的根本程序与如何评价一堂好课。
教学难点:课的类型和构造关键点:备课、上课及课外辅导、作业的根本要求。
教学方法:讲授法、读书指导法教学时数:2 学时教学过程:提问:想一想作为一名教师,他应当遵循什么样的工作程序?教学过程是一个完整的系统,是由一个相互联系,前后连接的环节构成的。
要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必需争论教学的根本环节,对各个环节提出质量要求。
从教师的角度而言,教学工作一般包括: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的考核与评定等几个根本环节。
一、备课〔一〕意义教师课前的预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筹划工作。
备课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先决条件。
一堂课的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是否认真备课和擅长备课。
通过备课,教师能更好地把握教材和教法,还可以加强教学的预见性,以保证教学任务的顺当完成。
〔二〕如何备课教师要备好课,要从钻研教材,了解学生,考虑教法三方面下功夫。
1.钻研教材〔备教材〕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了解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本学科总的目的要求和总的原则,以及学生必需把握的学问内容、范围和标准,还要弄清教材体系以及教材范围和深度。
钻研教材各章节内容,做到能够驾驭教材,把握教学目的、要求、重点、疑点和难点。
教师把握教材一般要经过懂、透、化三个阶段。
(1)钻研课程标准;钻研课程标准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备课时首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领悟本学科的教学目的的要求,根本内容,体系构造,教学方法和进度的要求等。
(2)钻研教科书;教科书是教师上课的主要依据,教师要娴熟把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包括编写意图,组织构造,重要章节、重点、难点、关键、做到心中有数。
(3)查阅教学参考资料:教参是教科书必要补充,教师要地广泛阅读积存教参根底上,精选一些材料以充实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中包括五个基本环节,分别如下:
1、组织教学:在新课标中,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等。
因材施教,了解班上每一个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情况。
2、导入新课:这是一节课的开始部分,时间在3到5分钟内,是一个预热的过程,可以采用图片,音乐,游戏等形式进行课堂的导入,其目的是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其认真听讲。
3、讲授新课:在导入之后,就要对新知识进行讲解,时间大约在25到30分钟左右,需要对整个课堂的重难点进行把握,并讲解清楚。
4、巩固新课:当新知识讲解完之后,需要对所讲述的知识及时巩固,一方面还可以看看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等。
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巩固完之后,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并及时调整教学。
5、布置课后作业:课堂巩固之后,差不多一堂课也要结束了,教师采用布置课外作业,或其他的一些结束语结束本堂课的教学,下课。
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
目标确定:确定教学过程的整体目标,明确学生应该在课程结束时能够达到的学习成果。
这些目标应该具体、可测量,并与课程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需求相匹配。
学习者分析:分析目标受众的特点,包括年龄、学习风格、先前知识水平、兴趣等方面。
这有助于确定教学方法、教材选择以及课程内容的难易程度。
教学内容设计:根据学习目标和学生特点,设计课程的具体内容和教学材料。
这包括确定教材、课程大纲、教学活动等,确保内容丰富、有趣,并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背景相适应。
教学方法选择:根据目标、学生特点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这可以包括讲授、示范、讨论、小组合作、问题解决等不同形式的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设计:根据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包括课堂讲授、练习、作业、实验、案例分析等。
这些活动应该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评估和反馈:设计评估方法,用于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过程的效果。
这可以包括测验、作业、项目、口头表达等形式的评估。
同时,及时提供反馈,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指导他们进一步的学习和提高。
调整和改进:根据评估结果和反馈意见,及时调整教学过程,
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
这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使教学过程更加有效和高效。
以上是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通过系统地进行这些步骤,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和实施教学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教学过程设计的基本流程包括以下几个关键步骤,每个步骤都是设计一个高效、有组织的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
下面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第一步:明确教学目标教学过程设计的第一步是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指导着教学的方向和内容。
在设定教学目标时,教师需要明确学生应该达到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目标,以及如何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教学目标应当具有可衡量性、具体性和可达性,同时要与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
第二步:分析学情教学过程设计的第二步是分析学情。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以便更好地设计教学活动和选择教学方法。
通过学情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以确保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适切性。
第三步:设计教学内容教学过程设计的第三步是设计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当符合教学目标,具有连贯性和系统性,同时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教师需要根据学科知识结构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设计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四步:选择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设计的第四步是选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学活动的核心,它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示范法、教学游戏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步:设计教学活动教学过程设计的第五步是设计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教师需要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设计具体的学习任务和学习环节,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第六步:评价学习成果教学过程设计的最后一步是评价学习成果。
教学评价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它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评价应当全面、客观和及时,包括学习成绩的评价、学习过程的评价和学习态度的评价,以便学生和教师都能够了解学习的效果和学习的进步。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教学设计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之前,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特点,对教学过程进行规划和安排的过程。
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之一,能够提高教学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决定了教学的方向和重点。
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考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和社会需求等因素。
教学目标应该明确、具体、可衡量,能够反映学生在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要求。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如果要教授“三角形的内角和”这一内容,教学目标可以设定为:学生能够理解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通过测量、剪拼等方法验证三角形内角和为 180 度;能够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的定理解决简单的几何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推理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的分析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后,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
这包括明确教学内容的范围、重点、难点,以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分析教学内容时,要结合教学目标,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
以语文教学中的一篇文言文为例,要分析文章的字词、语法、句式,以及文章的主题、写作手法等。
同时,要考虑学生在理解文言文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古代文化背景的陌生、字词的晦涩等,从而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和引导。
三、学生情况的了解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了解学生的情况对于教学设计至关重要。
要了解学生的年龄特点、学习风格、知识水平、兴趣爱好、学习动机等方面的情况。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作业分析、问卷调查、与学生交流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
比如,对于一个新班级的教学,教师可以在开学初进行一次简单的问卷调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对学科的兴趣以及期望的教学方式等。
这样在教学设计时就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四、教学方法的选择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探究法等。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
课堂教学的基本流程1、预习检查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对课前预习进行检查,课前,组长组长要向课代表汇报本组成员的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课代表汇总后向任课教师汇报班级学生课前预习的完成情况,教师对不完成预习的学生或小组进行批评和处罚,各小组按照教师或者课代表的布置对预习进行展示。
2、课堂自主学习。
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自主探究,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对自主学习提出明确、具体的引导,要让学生的自主学习有的放矢,学生的自学以独立完成为主。
在个体完成探究任务后,可以做对学交流。
3、课堂合作探究。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自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合作解决,组长作为探究过程中的主持人要做好组织工作,对群体性问题和个体性问题要指定专人负责,对小组都解决不了的问题要做好记录。
4、成果交流展示。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探究过程中取得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交流过程在教师或者课代表的指导下进行,交流分口头交流、板书交流两种基本形式。
其基本程序是:小组领取交流任务在组长的带领下做好展示准备,确定好主要发言人。
是一个小组进行展示,其他同学倾听、记录、修正,小组展示结束后,其他小组对其展示成果进行质疑或由教师进行适当点评。
5、教师点评指导。
教师根据小组交流的过程中提出的疑难问题以及在观察学生展示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解答,聚焦本课重点难点。
6、巩固练习检查。
精选习题,加强基础练习,力争重难点当堂过关。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1、引导学生按照“了解和识记本课生字词。
整体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揣摩文意,体会作者的写作意图。
品味本文的写作特色”四个板块进行学习。
2、第一板块可以让学生通过预习来完成。
教师运用预习检查环节进行督促和加强,并通过练习和周测来进行巩固。
3、将第二到第四版块的内容预设成若干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去自主探究。
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达到基本完成对本篇课文的学习,并通过教师的点评,解决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难问题,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对知识进行初步完善;通过周测,周末作业对知识进行加强巩固。
教学工作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基本程序山香教学工作以上课为中心环节。
教师进行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是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查与评定。
一、备课备课是教师课前的准备,是教师对教学的策划工作,它是教师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和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备课的内容包括: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制订教学进度计划。
(一)钻研教材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教科书和阅读有关的参考书。
教学大纲是教师备课的指导文件。
钻研教学大纲,就是要弄清本学科的教学目的,了解本学科的教材体系和基本内容,明确本学科在能力培养、思想教育和教学法上的基本要求。
教科书是教师备课和上课的主要依据。
教师备课,必须先通读全书,熟练地掌握教科书的全部内容,了解全书知识的结构体系,分清重点章节和各章节基本知识的重点、难点、关键点,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进行初步排队。
然后,在准备上每一节课时,再确定每段教材内容在整个学科知识体系中的地位以及能力培养和思想教育要求,对每一课时要讲的内容、实验和习题要按教学要求进行具体安排。
阅读参考资料也很重要。
除了目前专供教师用的一些教学参考资料外,还应该包括教学大纲推荐和自己平时积累的参考资料,随时将阅读所得增补到自己的教学笔记中,以便上课时参考使用。
(二)了解学生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需要与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等。
在此基础上,还应结合平时对学生发展情况的了解,研究当前所讲知识内容在学生学习时可能产生的消极或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特点,启发学生,在教学的哪一阶段,由哪些学生进行答问活动等。
然后,把这些研究、分析的结果纳入课时计划。
(三)制订教学进度计划1.教学进度计划教学进度计划应该在学期或开始前制订出来。
内容应该包括:学生情况的简要分析,本学年或本学期教学的要求,教学大纲、教科书的章节或课题,各个课题的教学时数和时间的具体安排,各个课题所需要的主要直观教具等。
2.课题计划订好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后,在上课前,教师还要对教学大纲上的一章、一个较大的题目或教科书中的一课,进行全盘考虑,然后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课题计划。
教学过程六个基本环节
教学过程六个基本环节
一、设计阶段
1.确定教学目标:明确教学的目的,确定要达到的教学效果。
2.编写教学大纲:根据教学目标,编写教学大纲,规划教学内容和教学步骤。
3.编写教学材料:根据教学大纲,编写教学材料,包括教学课件、教学文本、教学图片等。
二、实施阶段
1.教学准备:准备好教学所需的材料和教具,以及教学环境。
2.课前准备:引入话题,引出学习内容,并让学生对新课有初步的了解。
3.教学过程: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材料,实施教学,完成教学任务。
4.讨论环节:让学生积极思考、交流讨论,探究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三、评价阶段
1.课堂评价:通过课堂活动,及时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2.综合评价:通过试卷、作业等,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及时发现学生的学习问题。
3.教学反馈: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程序...展开全文马杰(R.Mager)指出:教学设计依次由三个基本问题所组成。
首先是“我要去哪里”,即教学目标的制订;接着是“我如何去那里”,即包括学习者起始状态的分析、教学内容的分析与组织、教学方法与媒介的选择;再是“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即教学的评价。
教学设计是由目标设计、达成目标的诸要素的分析与设计、教学效果的评价所构成的一个三环节六要素的有机整体(如图4-1)。
图4-1教学设计流程图首先,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起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的归宿。
因此,确立合适、良好的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第一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任务。
课堂教学要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则依靠对教学对象的分析、教学内容的组织以及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与媒体。
课堂教学是否达到预期的目标,则依靠教学的反馈提供翔实的信息,通过教学效果的评价环节的反馈信息,促进教学目标的完善与教学过程诸环节的健全,所以这三个环节是一个循环系统。
(一)教学目标的制订教学目标是在教学之前,预期教学之后学生将从教学活动中学到些什么。
制订教学目标时,我们应了解学生应该学习什么知识,获得哪些能力,同时对这些内容有清楚的表述。
这涉及两个内容:教学目标的类型和教学目标的表述。
1.教学目标设置的类型布卢姆(B.S.Bloom,1913—)等人在其教育目标分类系统中将教学目标分为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三大领域。
(1)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
认知领域是指预期教学后,在学生认知行为方面可能产生的改变。
认知领域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领会、应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形成由低到高的阶梯。
知识指对所学材料的记忆。
知识可以分为三个层次:①对特定事物的知识,如人名、地名、物名以及专门术语等;②对处理事物方法的知识,如能记得时间先后,能按某一标准将事物分类,能按程序解决简单问题等;③能凭记忆表达概念的知识,如记得处理事物的原则(如四则运算)以及运用抽象概念(如以文具概念代表所有不同种类的纸、笔等)。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一、引言教学工作是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它不仅涉及到学生的学习成果,也关系到教师的职业发展。
本文将介绍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课后反思等环节。
二、课前准备1. 确定教学目标:在开始授课之前,教师需要明确本次授课的目标,并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2. 教材阅读:教师需要仔细阅读本次授课所使用的教材,并进行笔记和总结,以便在授课时能够清晰地传达知识点。
3. 教具准备:根据授课内容,准备相应的教具和演示材料,以便更加生动地呈现知识点。
4. 评估方式确定:确定合适的评估方式,并制定相关考核标准。
三、课堂教学1. 创设良好氛围:在开始授课之前,营造一个积极向上、互动性强的氛围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问候、讲笑话等方式来打破僵局,让学生更加专注于课堂内容。
2. 讲解知识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清晰地讲解知识点,并且通过实例或者图表等形式进行说明,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
3. 激发学生兴趣:在讲解知识点的同时,教师需要注意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可以通过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来引导学生思考。
4. 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在授课过程中,学生可能会有疑问或者遇到困难。
教师需要及时回答并给予帮助。
四、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评估:在授课结束后,教师需要对本次授课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来调整下一次的教学计划。
2. 学生反馈收集:了解学生对本次授课的反馈是非常重要的。
可以通过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来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3. 总结经验:每一次授课都是一个宝贵的经验积累。
教师需要总结经验,并将其应用到下一次的授课中。
五、总结教学工作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教师在各个环节都做好准备和规划。
本文介绍了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包括课前准备、课堂教学和课后反思等环节。
希望本文能够对广大教师有所帮助,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程序
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基本程序教学组织形式一、教学组织形式概述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了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的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
它所探讨的问题包括: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和学生如何相互协调进行教学活动;如何有效地控制、分配运用教学时间和教学场所设备等问题。
教学组织形式具有社会制约性,它是随着社会经济、科技的发展,依据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及教学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变化的。
在生产力低下和以个体经济为基础的古代社会,世界各国普遍采用个别或小组教学的形式。
随着产生力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教育的要求不断提高,16世纪,欧洲开始出现按年龄编班的授课制;17世纪,夸美纽斯在总结当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从理论上加以论证和阐述,很快被各国普遍采用。
我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是1862年清政府在北京设立的京师同文馆,1903年清政府废科举兴学堂,班级授课制在我国得以普遍推广。
在此期间,班级授课制是在被批评、改革中不断完善发展的。
日前,我国仍以它作为学校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将学生按年龄和知识程度等划分等级并编成有固定人数的教学班,以班为单位,由教师根据规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间,按课程表进行分科教学的一种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一般是在课堂(教室)里进行,因此容易把班级授课制混同于课堂教学。
其实两者是有区别的,班级授课制相对于个别教学、小组教学而言;课堂教学则相对于现场教学、野外实习而言。
课堂教学具有学生、教师、内容时间、场所等因素固定的特点。
班级授课制之所以能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因为它具有其它组织形式无法取代的优点:1.有利于提高教学效率。
由于有较强的组织性和计划性,因而它能够使较多的学生在同一时间内系统而有重点地掌握人类长期积累起来的知识经验,可以大面积地培养人才,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教学组织形式。
2.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在班级授课制中,教师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面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的,既能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知识、技能,又能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以及加强对学生的管理。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评价的维度
建议从以下三个维度来进行评价: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情意 过程、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认知过程、教师的因材施教过程。
这是评价数学课堂教学过程的最基本的三个方面。
1、情意过程
评价一个数学课堂教学过程,首先应当关注数学课堂教学 ·教学环境:是否营造了一个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生生关系,教师是否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是否
创新意识。我们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评价。
·学习方式:教师能否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
学习,是否体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方式:
·思维的发展:教师能否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统
计观念、合情推理能力、初步的演泽推理能力与初步反思的意识;
·解决问题与应用意识:教师能否有效地组织学生初步学会从
总评
因素
教学环境 学习兴趣 自信心 学习方式 思维的发展 解决问题与应用意识 尊重个性差异 面向全体学生 教学方法与手段 达成目标,质和量 扎实、有效
优秀 良好 待提高
三、课外作业的布置与修改
四、课外辅导
五、学习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我国新课程中的评价发展趋势
建立评目标多元化、方法多样化的评 价体系。
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面向全体学生:教师能否在课堂教学中关注每一个学生,
特别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切实的帮助: ·教学方法与手段:合理有效地使用教学方法与手段。
评价的方法
评价的方法应当多样化,注意定性与定量 相结合,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自我评价、同学互评、老师评价相结合, 形成一种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面谈、提问、日常观察、作业
传统教学行为产生的原因
4) 僵化唯一的评价导向 5)习惯传承 6)简化的工作方式 7) 教学条件的限制
美术课堂教学上课的基本程序及其要求
美术课堂教学上课的基本程序及其要求美术课堂教学上课的基本程序及其要求课程名称:授课年级:授课内容:授课学时:一、教材分析:二、教学目标(目的):1、知识与技能:(知识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
得到什么结果)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德育点)三、教学重点:四、教学难点:五、教学教具:六、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辅导法七、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上课铃声响后,教师要以炯炯有神的热情的目光扫视教室的每一个学生,当学生们全部稳定下来之后,要精神饱满端庄地走上讲台。
学生起立站定肃静之后,教师庄重地向学生还礼,并目视学生坐下。
教师要以温和的态度、期待的目光“环视全班”,使全体学生都在教师的目光注视之下,并使学生感到教师在看着自己期待着快些稳定下来。
不可在学生尚未坐定并安静之后,再开始讲课。
这是组织教学中稳定学生心理的必要环节。
因为,保持教室的安静,有一个良好的课堂秩序,是使学生精神集中上好课的必要保证,是上好课的开端。
(二)导入课题:授课的导言,由此引出课题,进入新授主题内容的讲授,简称导课。
对导课,教师应精心设计,以便使教学一开始就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三)讲授新课: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因为一堂课中所要传授的知识、技法等主题内容主要集中这个环节进行。
其间可设计小的教学环节和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一般是以讲授和演示唱主角,兼用其他方法,使教学一步步推向课堂教学的高潮。
讲授时要教态从容、情绪饱满、音量适中。
教师的讲课情绪是组织教学的最好手段。
教师的饱满情绪会带动学生注意听课的热情。
教师讲课时眼神扫视环顾全体学生,言语规范、明白、流畅、生动、形象,声调自然、富有抑扬顿挫的节奏感,会使学生浸润于知识的甘甜之中。
声调也是组织教学、集中学生注意力的手段。
讲授期间要有序地展示挂图、范画和进行随堂欣赏。
这些教学手段的运用要与讲授内容紧密配合,使之成为自然、流畅、和谐的整体,不要有间断感。
简述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
简述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过程,它包含着多个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的环节。
以下将简述教学过程的五个基本环节,分别是备课、上课、作业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以及学业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备课是教学工作的起始环节,也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需要深入钻研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但教师不能照本宣科,而是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要求,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加工和处理,使之更易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做到因材施教。
此外,教师还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
只有做好充分的备课工作,教师才能在课堂上胸有成竹,游刃有余。
上课是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最直接的体现。
一堂好课,不仅要目标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还要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语言生动。
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要按照教学计划和教学进度,有条不紊地展开教学活动。
要通过生动有趣的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要合理安排教学时间,保证教学内容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课堂管理,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保证教学秩序的正常进行。
作业布置与批改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是对课堂教学的巩固和补充。
作业的布置要有针对性,要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作业题目。
作业的形式要多样化,既要包括书面作业,也要包括口头作业、实践作业等,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作业的量要适中,既要保证学生能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又要避免给学生造成过重的负担。
教师要认真批改作业,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批改作业的方式可以多样化,如全批全改、重点批改、面批面改等。
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
19教学工作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检查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检查与评定五个基本环节。
(1)备课: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方案、(2)上课是教学过程的中心环节(3)课的类型。
依据教学任务分:传授新知识课,巩固新知识课,培养技能技巧课、检查知识课。
依据采用的教学方法分:讲授课、演示课、练习课、实验课、复习课。
20课的结构:组织教学、检查复习、讲授新教材、巩固新教材、布置课外作业,21测验的效度、信度、难度、区分度。
P196 22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综合性、可操作性、灵活性。
P187 23内容型策略可分结构化策略和问题化策略。
P18724形式型策略:(1)美国教学设计家肯普提出三种形式,集体教/学形式、个别学习形式,小组教/学形式;(2)英国教育技术学家波西瓦尔两种基本类型:以教师/学校为中心的策略,以学生为中心的策略。
25小学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
26构成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与德育方法。
*27德育的基本途径 28德育中的基本方法是说服教育法。
说服概念 29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
30班主任职责是对全班学生德、智、体等方面的发展全面负责。
31班主任给学生评语分优、良、中、差四等。
32小学课外活动的基本特点是(自愿性)33课外活动的内容:科技活动、学科活动、文学艺术活动、体育活动、社会活动、传统节假日活动 34课外活动形式:群众性、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35教育的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
36古代学校教育特征:阶级性、道统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
37,20世纪后的教育: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教育技术现代化;38《义务教育法》立法依据:《宪法》;社会政治经济的现实依据。
20“夫子循循善诱,博我以文,约我礼,欲罢不能”这是德育坚持疏导性原则。
*21,“5+2=0”这说明德育要坚持“教育的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基本教学设计流程
基本教学设计流程基本教学设计流程是指进行教学设计的一系列步骤和流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下面将详细介绍基本教学设计流程。
一、需求分析:在开始教学设计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需求。
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背景、学习特点、兴趣爱好等,以确定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目标。
同时,还要了解教育环境、教学资源和教学条件等,以便制定出适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
二、目标设定: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确定教学的目标。
教学目标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和教学要求。
目标要明确、具体、可衡量,并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科,设定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培养等方面的目标。
三、教学内容确定: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应该与学生的实际需求和教学目标相适应,具有系统性、科学性和逻辑性。
教师可以根据教材、课程标准和其他教学资源,选择合适的内容进行教学。
四、教学方法选择: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应该灵活多样、有效高效,并符合学科性质和学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运用讲授、讨论、实验、实践、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积极参与。
五、教学组织与安排:在确定教学方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组织与安排。
教学组织与安排包括整体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的制定,以及教学进度、教学环节和教学资源的安排。
教师需要编写详细的教案,并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确保教学过程的连贯性和秩序性。
六、教学过程设计:根据教学组织与安排,设计具体的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设计教学引导、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七、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对学生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的客观反馈,可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
教师可以采用各种评价工具和方法,如考试、作业、实验、讨论等,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的基本程序
教学的基本程序------备课、上课、作业的检查和批改、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
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制定教学进度计划
1、钻研教材
2、了解学生
-----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时间可能产生的消极/积极态度、可能遇到的问题、确定如何针对学生和教学重点、启发学生等。
3、制定教学进度计划------课时计划[研究教材、确定重难点、教学目的、步骤、结构、分配的时间、教学方法的运用、教具准备、板书设计等]
课的结构
1、内容要符合大纲的和教科书的要求,有代表性,有助于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的基础知识,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
2、分量要适当,难易要适度
3、提出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
4、经常检查和批改学生的作业。
1、思想教育工作,帮助明确学习目的,从而独自计划学习和自我监督,养成良好的习惯
2、对学习困难的学生的帮助工作---补习、指导学习方法。
教学程序
Task 1.介绍阅读材料的主题,开展内容“预测”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教师介绍课文的话题内容,有关的背景知识及课文的类型
[2]、学生有一个总体印象,唤起进一步阅读的欲望。
[3]、教师从学生的兴趣及已有知识出发,让学生共同参与讨论。
[4]、组织对阅读内容进行预测活动。
Task 2、指出阅读的目的。
Task 3、提供一些语言上的准备----即影响内容理解的关键词语等。
Task 1、帮助学生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
Task 2、帮助学生弄清课文结构及课文的具体内容(十分熟悉教材)。
Task 1、帮助学生巩固及表达所阅读过的内容。
Task 2、把学生自身的知识、兴趣、观点与课文联系起来,完成一些交际任务。
方法:[以讨论的形式] -----[表达个人的意向]----- [提出建议/解决问题的方案] -------[评价文中的人物] ------ [想象故事的另一个结局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