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
《信息交流的方式》导学案
《信息交流的方式》导学案导言:在当今社会,信息交流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了解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对我们的学习和工作至关重要。
本导学案将深入探讨各种信息交流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一、书面信息交流方式1. 书信书信是一种传统的书面信息交流方式,通过信函可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学生可以通过写信的方式与老师、同学或家人进行交流,提高书面表达能力。
2. 电子邮件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子邮件成为一种快捷方便的书面信息交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老师沟通学习问题,与同学共享资料,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3. 网络留言在网上论坛、社交平台上留言也是一种书面信息交流的方式。
学生可以在网上与不同背景的人交流想法,扩展自己的视野,学习他人观点。
二、口头信息交流方式1. 面对面交流面对面交流是最直接、最实时的口头信息交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和同学、老师面对面交流,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想法,提高沟通能力。
2. 电话交流电话是一种常用的口头信息交流工具,可以及时传递信息。
学生可以通过电话与同学讨论学习问题,解决疑惑,提高学习效率。
3. 视频会议随着科技的发展,视频会议成为一种方便的口头信息交流方式。
学生可以通过视频会议与老师远程授课,与同学进行小组讨论,实现在线交流。
三、非言语信息交流方式1. 肢体语言肢体语言是一种非言语信息交流方式,包括姿势、表情、动作等。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肢体语言,了解其真实感情,加深沟通效果。
2. 图像信息图像信息是一种直观的非言语信息交流方式,包括图片、图表等。
学生可以通过图像信息更直观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传递清晰明了的信息。
结语:信息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环节,了解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对学习、工作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学生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能够灵活运用各种信息交流方式,提高沟通能力,实现自我发展。
4.3.3《信息交流》优秀教学案例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一、案例背景
本案例背景以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4.3.3《信息交流》为主题,旨在通过实际教学场景,探讨信息交流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进行高效的信息交流。
在当前社会,信息技术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交流作为信息技术的核心应用之一,已经成为高中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然而,由于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许多学生在面对复杂的信息交流工具时,往往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因此,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信息交流的基本原理,了解并熟练运用各种信息交流工具,提高信息交流的效率。
4.通过对信息交流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全球化视野,提高他们跨文化沟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同时,我会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让他们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信息素养,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案例亮点
1.贴近生活:本案例以实际生活场景为背景,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信息交流的重要性。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深入了解信息交流的原理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互动性强: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采用探究式学习、问题驱动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力。同时,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讲授新知
1.在讲授新知环节,我会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教具,系统地讲解信息交流的概念、特点和基本原理。
2.针对不同的信息交流工具,我会分别介绍它们的使用方法、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并掌握各种信息交流工具。
3.在讲授过程中,我会适时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的意义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的意义一、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的背景和意义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也是高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即教师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与学生和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互动。
这种信息交流不仅可以提高教学效果,而且还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增进家校合作,加强学校管理等多方面意义。
二、推动学生自主学习1.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可以推动学生自主学习。
通过课堂信息交流,学生可以主动获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学生可以在课后通过各种信息技术手段,查阅相关资料,进行课外拓展,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通过网络资源、多媒体教材、上线课程等信息技术手段,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促进教师个性发展1.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可以丰富教师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课件、教学视瓶、上线评价等多种信息技术手段给学生传授知识,使传统的教学方式得到改进和拓展。
2.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可以加强教师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促进教师个性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评台、上线课程等方式共享教学经验、教学资源、教学方法等,从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育教学成果的互通共享。
四、增进家校合作1.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可以增进家校合作。
通过网络评台,教师可以及时向家长传达学生的学习情况、表现等信息,让家长更加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与学校一起关心孩子的成长。
2.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可以建立家长和学校之间的交流渠道,促进家校之间的有效交流。
家长可以通过网络评台向教师反馈孩子的学习情况,教师也可以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家校之间的合作,共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五、加强学校管理1. 信息技术教案信息交流可以加强学校管理。
学校可以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建立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学生信息的全面管理和监控。
高中信息技术必修:信息技术基础-信息交流-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发布与交流的类型。
(2)了解常用网络信息发布的方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引导学生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与交流方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意识。
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的目的是在学生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完成了信息的发布和交流。
教材中指出了几种网络上常见的信息发布方式,即会议演示发布、电子邮件发布、基于网络的在线交流(如QQ)和网站发布。
信息发布是信息集成的延续,集成的信息是需要通过发布才能实现其价值的。
三、学情分析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学生,学生掌握了计算机基本知识,有一定的操作能力,他们有经常使用网络交流方式的经验,对常用的信息交流方式有所了解,并且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重点难点1、重点:能够选择合适的信息发布与交流方式。
2、难点:理解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
五、教学环境1、多媒体教室2、课时:1学时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电影《亲爱的小孩》预告片视频。
这部电影讲的是一段辛酸的寻亲故事。
在电影中,黄渤想尽办法寻找儿子,他用了哪些方式发布寻亲信息呢【学生】报警、火车站寻找、网络论坛、身上挂着寻亲广告、上新闻。
【教师】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信息发布方式有哪些呢【学生】思考并回答(贴寻人启事、发传单等)【设计意图】通过电影视频,能快速吸引学生眼球,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发布信息”,导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1、【教师讲解】展示常见的信息发布方式:2、【教师讲解】常用网络信息的发布与交流的方式:网络、BBS、电子邮件、QQ、微信、博客、微博、MSN、贴吧等【设计意图】通过教师讲解,使学生对“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方式”有一个初步宏观的认识,以便进行分组合作。
(三)分组体验1、【学生练习】小组体验:以“寻子”为主题,体验不同的信息发布与交流平台,并由各组组长汇报演示。
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教学设计)高一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人教-中图版2019)
《信息技术-信息系统与社会》教案课题第1章信息技术与社会1.1信息技术及其应用课型班课课时1授课班级高一1班学习目标知识与理解学生应能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
学生应能描述信息技术从古至今的主要发展阶段,包括语言的产生、文字的出现、造纸术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电报、电话、广播和电视的出现,以及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普及。
学生能够识别并解释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如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
技能学生能够分析和评估信息技术在不同社会领域(如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的应用及其影响。
学生能够使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基本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交流。
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应培养对信息技术发展的持续兴趣,并认识到其对社会进步的贡献。
学生应理解信息技术应用的伦理、安全和隐私问题,形成负责任的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
综合实践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项目,以提升他们对信息技术实际应用的理解和实践能力。
通过案例研究和项目工作,让学生探索信息技术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增强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重难点教学重点信息技术的定义和重要性:理解信息技术包括哪些基本技术,并认识到其在社会进步中的关键作用。
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从语言的产生到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的普及,学生应掌握各个阶段信息技术的主要特点和突破。
信息技术的关键技术领域:强调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信息技术的社会应用:通过具体实例,展示信息技术如何在交通、医疗、教育、工业等领域实现创新和转型。
教学难点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理解:帮助学生理解信息技术发展的连续性和各个阶段的技术进步如何推动社会发展。
关键技术领域的深入理解:解释和举例说明微电子、传感、通信、计算机和人工智能等复杂技术如何工作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融合。
信息技术对社会影响的全面认识:让学生能够从宏观角度理解信息技术如何改变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以及社会的结构和功能。
高一年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三节《信息交流》教学反思
“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主题教学公开周校际观摩研讨活动《信息交流》教学反思本人有幸参加“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推进课堂教学改革”主题教学公开周校际观摩研讨活动,与林老师进行高一年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三节《信息交流》同课异构。
我的教研公开课得到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培训讲师潘老师的帮助及提供诸多便利,经过近半个月的教学设计及磨课活动,我的智慧课堂教学设想终于初步实现。
在林老师的帮助及配合下,我于2021年11月29日第三节在高一年5班顺利开设教研公开课,取得较好效果,现反思如下:一、成功之处:1.围绕信息学科核心素养进行教学设计,具体设计如下:信息意识:了解常见的信息交流工具,选择合理的信息交流工具,敏锐感觉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在讨论环节中,愿意与同伴分享,实现信息最大化;计算思维:培养机器情商,思考与“天猫精灵”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认识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优势与局限,适应直播交流环境,掌握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技能;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微信、直播等信息交流方式,提升学生信息判断和鉴别能力;了解信息安全法律常识,遵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
2.教学方法定位:基于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应用基础上的智慧型课堂。
本堂课围绕福建省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的应用来组织教学,具体步骤由课前导学——课堂前测(投票)——互动课堂——在线检测——课后作业组成。
具体做法是:①分组教学,全班同学每6人为一组,共分为8组。
②每组同学分发2台教学平板电脑,实现师生教与学的互动。
③教学平板电脑应用设计:教师向学生“推送板书”;课堂前测环节组织学生对教师精心设计的两个问题进行“投票”;互动教学环节组织两次“弹幕讨论”;“在线检测”环节进行三道多选题、一道主观题的在线练习并讲评;教学过程提问环节应用“随时选人”功能。
④通过“人人通空间”APP的移动讲台功能把老师从讲台上解放出来,让老师随时融入到同学中去交流互动。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课程思政核心素养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方法;体验网络给人们的生活、学习带来的变化。3、
是对义务教育阶段以及必修模块相关内容的疏理、重
构、提升。
1、知识与能力:
了解因特网上的多媒体技术
2、过程与方法:
教学目标
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安全的环境,让他们在信息
环境下健康成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因特网上的量大信息交流方式
上网浏览信息、下载资料、收发邮件等对于人多数 学生学习能
高中信息技术教学课例《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教学设计及 总结反思
学科
高中信息技术
教学课例名
《因特网上的信息交流》
称
本节课的内容是网络技术应用的第三章,因特网技
术应用。1、介绍网络的掌握网络的基础知识和
教材分析 基本应用技能;掌握网站设计、制作的基本技术与评价
学生来说都不陌生。但据我们调查,绝大多数学生对从 力分析
网上获得的信息是否属实、有无价值等基本的信息评价
知识不了解,由于缺乏正确的判断而上当受骗的事情也 时有发生。另一方面,许多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只注重 教授使用不同搜索引擎查找信息的方法,却忽视了告诉 他们如何对所找到的网络资源进行分析和评价。事实 上,利用搜索引擎键人关键字所查找到的信息往往不是 符合我们需要的、有价值的信息,搜索引擎只是充当了 网络资源发现的辅助工具,并不能对信息质量进行鉴 别。正如苗逢春博士所言,“信息不等于知识,信息获 取能力不仅仅指能够获取信息,而是指能够获取有效的 信息。”因此,教会学生如何正确地鉴别和评价网络信 息资源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教学任务。
尤其是网络知识撑握得也比较好。
目前在学校里,孩子接受的大多仍是传统应试教
育;在家中,又没办法很好地和家长沟通。于是,好多
高中信息技术 4.3信息的发布和交流教案-人教版高中全册信息技术教案
4.3信息的发布和交流课程内容标准1、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2、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讲述如何合乎规范地进行信息的发布,学会在网络上进行信息发布,能够利用多种途径进行信息的交流,以获取更多的经验和方法。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高中信息技术课,应该是学生与学生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群体、群体与群体,进行多元化交流与合作的新领域;高中信息技术,还应该是学校与社会、家庭之间进行多样化交流与合作的新空间。
每个人不仅是信息的浏览者,而且都是信息的发布者。
对于资源需要本着共用共建、共建共享的思想,一方面要充分合理地选择和利用已有的各种网络资源,促进资源建设;另一方面每个人都有责任参与网络资源的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劳动,善于与别人交流与共享,增强自己的竞争实力,变被动为主动。
本节正是依据以上各方面的需求,通过学生将自己完成的作品在网络上发布,并通过一些活动促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与其他人进行交流。
2、本节主要内容介绍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需要向别人展示自己的一些信息,但采取什么方式发布信息其效果会更好呢?这是人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有的时候,人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如果自己能够和更多人进行交流,那将会得到更多有益的经验和帮助,但采取什么样的交流方式会更好呢?本节按照“交流→总结→完成任务→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形式组织教材,讲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以及信息发布时应该遵循的行为规范。
通过任务设置,让学生学会将自己的作品在网络上进行发布,并了解网络上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
教材也对信息发布效果的评价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了解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将自己的经验和方法与其他人一起共享。
教材中的任务及活动设置及其用途说明如下:1、交流:观看图4—19,看看信息发布通常有什么途径。
高中新信息技术教案-《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案例-全国优质课一等奖
《获取信息的过程与方法》教学案例【课标要求】1、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2、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内容分析】本节内容旨在培养和提升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因为获取信息的能力已经成为信息社会必须掌握的生存技能,并为学生学习有效组织和处理信息奠定基础。
该教材是以“信息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交流与信息安全为主线”,而信息的获取是信息收集、处理与交流的第一步,所以本节是今后课程内容的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第一章中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有关概念、特征等,对信息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如何有效地获取、保存信息,从而进一步运用信息,还缺乏一定的认识。
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本节的学习来提高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学生对获取信息过程与方法的了解。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
(1)创设情境(2)任务驱动(3)案例分析(4)合作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让学生能准确的分析问题中所包含的信息并确定信息需求;(2)学会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获取途径和方法;(3)掌握保存信息的一般方法。
2、能力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出新知识的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让学生理解获取信息对日常生活和学习的重要作用,激发对信息技术强烈的求知欲,并体会“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基于以上的分析确立如下教学重点:信息获取过程的分析和采用适合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在分析问题确定信息需求时,发散思维,扩展思路。
【教学环境和课时安排】教学在多媒体录播教室进行,1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及意图】创设情境——明确任务需求——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探究结合——学习评价【教学反思】附表:2.1学生作业——“金城兰州”信息需求清单与信息采集卡小组成员:座号:姓名:座号:姓名:请在下列信息需求清单中,完成对主题:“金城兰州”的信息需求的分析。
(要求至少要列出不少于5项的信附表——评价表。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处理》教案模板
高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处理》教案模板课程名称:高一信息技术《信息与信息处理》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 了解信息与信息处理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了解信息处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
教学内容:1. 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原理。
2. 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信息处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重点:1. 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原理。
2. 掌握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1. 信息处理在现实生活和工作中的应用案例分析。
教学方法:1. 讲授与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的教学方法。
教学工具:1. 多媒体课件。
2. 计算机和投影仪。
3. 实例分析材料。
教学流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际案例引出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授课:讲解信息与信息处理的概念和原理,并介绍信息处理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步骤。
3. 实例分析:选择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利用信息处理技术进行实例分析。
4. 小组讨论:学生组成小组,讨论信息处理在其他实际应用场景中的可能性和优势。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展示学生的讨论结果。
6.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的阅读作业,进一步加深对信息和信息处理的理解。
教学评价:1. 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
2. 学生对信息与信息处理的理解程度。
3. 学生在实例分析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
4. 学生完成的阅读作业的质量。
扩展活动:1. 组织学生参观或参加有关信息处理的实践活动。
2. 鼓励学生参与信息处理相关的比赛或项目。
备注:教案模板提供了一个教学的大致框架,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情况进行修改和调整。
高中信息技术教科版必修 教案设计- 6.3 信息交流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属于教育科技出版社版《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3节,它是信息集成与信息发布的延续与目的,涉及到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
通过本课的学习将使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学会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广泛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对象分析:高一学生大多接触过电子邮件、QQ等信息交流方式,具备一定的信息交流经验;但他们的网络交流以娱乐为主,应用网络交流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问题的自觉性不高,交流时的安全意识不强,恰当选择有效信息交流方式的能力也有待提高。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
2、归纳不同信息交流方式的特点。
3、理解《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4、尝试用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过程与方法:体验用不同的信息交流方式进行讨论交流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关注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和法律法规2、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信息交流工具的选择教学难点: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五、教学策略:本节课在教法上主要采取主题探讨的教学法。
教师通过不同的主题,引导学生在现有经验的基础上,选择不同的方式进行交流讨论,并对交流的内容与过程加以分析、归纳,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不同的交流方式,与教师、同学及网络中的其他人进行互动。
通过对特定主题的讨论明确并提升已有的网络交流经验,学会选择恰当的方式参与网络交流,从而树立网络交流中的安全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六、教学媒体选择:多媒体网络机房八、教学评价九、教学反思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交流逐步成为人们生活中一种主要的交流途径。
高中学生非常热衷于网络交流,但不少家长与教师将网络交流视为洪水猛兽。
造成这种矛盾的主要原因是大部分学生对网络交流的功能及意义了解不全面,网络交流用途主要为娱乐上面。
高一年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六章第三节《信息交流》教学设计
《信息交流》教学设计授课时间:2021.11.29授课班级:授课人:【学习内容分析】本节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第六章第三节的内容,课标要求学生在本章节必须掌握一定的网络信息交流技能,同时,让学生懂得在交流的同时,要学会保护自己,做一个信息社会的文明网民。
【学科核心素养分析】信息意识:了解常见的信息交流工具,选择合理的信息交流工具,敏锐感觉信息的变化,获取相关信息;在讨论环节中,愿意与同伴分享,实现信息最大化;计算思维:培养机器情商,思考与“天猫精灵”交流;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认识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优势与局限,适应直播交流环境,掌握互联网时代信息交流的技能;信息社会责任:通过微信、直播等信息交流方式,提升学生信息判断和鉴别能力;了解信息安全法律常识,遵守信息社会的道德与伦理准则。
【学习者特征分析】信息技术的知识更新很快,信息交流方式也是瞬息万变,部分同学通过网络交流找到了认同感和存在感。
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人生观正在逐步形成,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误导。
所以本节课在学习了解互联网时代的信息交流技术的同时,也学习网络公约、《刑九》等相关法律知识,让学生在交流过程中提高自我保护意识,提升科学思维能力,进行文明交流。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1.认识到信息交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提升获取信息的敏锐性;2.认识信息交流的风险,负责任发布、传播信息,树立安全意识,遵守信息社会道德准则和法律法规。
难点:1.通过交流讨论,表达思想,建构知识;2.网络安全与个人安全意识提升【学习目标分析】按照《课程标准》要求的学习目标:学生掌握一定的信息交流技能,具备信息交流安全意识,做一个合格的网民。
因此,本课侧重培养学生重视网络安全与个人安全意识提升,了解互联网信息社会法律法规和道德准则,最后通过播放视频启发学生思考未来的信息交流,增强学生的信息意识,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聊天导入由于第一次跟同学们见面,做简单自我介绍,提出本节课的期待。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案
《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四第3节的内容。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①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的各种途径;②让学生能够完成将作品通过进行发布的操作;③让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各种途径,并且能够利用进行信息交流;
过程与方法通过指导学生参与两项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掌握信息发布和交流的过程与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使学生学会运用信息技术促进交流与合作,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②合乎规范地使用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③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信息发布的方法和途径。
三、教学过程
导入
师生共同欣赏短片视频如何预防H1N1流感。
H1N1流感是当前的社会热点,贴近社会现实,引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人类情感。
思考我们通过什么方法去获得预防H1N1流感的相关措施。
㈠信息发布
以上观看的视频短片是政府发布信息的一种方式,那么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通过什么方式获取以上这些信息呢?(师生互动讨论)
学生基本上都能回答出有电视、、报纸、广播、新闻发布会、社区宣传栏等发布方式。
我们知道了信息发布的方式,那么该怎样去发布自己的信息呢?。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6篇[热]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6篇[热]高中信息技术教案1一、教学内容分析在学生了解信息的概念及一般特征的基础上,本节课主要介绍信息技术的历史,以及发展趋势,并分析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学习的影响。
二、教学对象分析信息技术基础(必修)课程面对的是高一年级的新生,该年级的学生至少初中三年都接触过信息技术课,大多学生思维敏捷、动手能力强,有独立的思维能力,接受知识能力较强,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
在课堂教学中需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性的'学习,让他们在课堂上能够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信息技术的定义、发展历程及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身边的信息技术的发掘和对信息技术的历史的探索,让学生能够了解信息技术的内容、应用和发展,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兴趣,初步培养学生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习惯。
四、教学重点1、信息技术的悠久历史。
2、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合理的使用信息技术。
五、教学难点1、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各种信息技术之间的关系。
六、教学方法本节课主要采用以下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探究法、提问法、引导法,师生一起小结等等。
七、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信息的四个特征?新课导入教师活动:1、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来学习“日新月异的信息技术”这一节。
首先,请大家用2分钟的时间阅读本节课开头的一则资料回答问题:材料说明了什么?首先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在游客生命处于危机的时刻,他们利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样的方式得到救助?学生1:手机。
学生2:利用手机的微弱信号,发出求救信息才得以脱险。
师生一起总结:这段材料说明信息及其信息技术对我们人类的重要性。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2学习目标:知识技能目标:掌握图表的制作方法;认识图表的适应范围,并能根据图表分析数据。
4.3.3《信息交流》教学设计粤教版高中信息技术必修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任务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
-设计具有实际意义的信息交流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以小组合作、个人探究等形式,鼓励学生动手实践,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2.创设情境,模拟实际信息交流场景,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5.情感态度:学生在网络环境中成长,对信息交流有一定的认识和体验。但在面对信息安全、网络道德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惑。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重难点:
-掌握信息交流的基本原理和通信工具的使用方法。
-能够在实际情境中进行有效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尊重多元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信息交流过程中,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关爱社会,传播正能量。
-倡导文明上网、理性表达,抵制网络暴力、谣言等不良现象。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鼓励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个人优势,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培养学生换位思考、同理心,提高人际沟通的质量。
-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网络安全宣传活动,实际行动践行正确的网络行为,培养良好的网络素养。
5.评价反思类作业:
-完成本节课的学习反思,总结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开展自评、互评活动,与小组成员分享学习心得,互相鼓励、共同进步。
2.学会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有效信息交流,提高沟通能力。
-掌握信息搜集、整理、编辑、发送等基本技能,培养准确、清晰、简洁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 信息交流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信息交流教案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以下是我整理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内容教案栏目。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一一、教学目标:要求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
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二、教学重点:信息交流方式三、教学难点: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教学过程教师提问: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几种?E-MAIL、BBS、QQ,BLOG、MSN1、文件交换E-MAIL、BBS、QQ,BLOG、MSN2、网上聊天聊天室,BBS,校友录,BLOG3、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大家阅读课本P120,121页中一段资料。
小结:信息交流的方式:E-MAIL、BBS、QQ和BLOG等。
信息交流的意义: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隐蔽性。
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作业:自己设计一份中学生网络文明调查问卷(问题不少15个)。
例::你经常上网吗?A、经常B、偶尔上过C、没有上过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影响。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过程与方法: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趋利避害。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如:邮件发送、文件交换、网上聊天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学情分析: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教案2篇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教案2篇High school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teaching plan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教案2篇前言:信息技术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本教案根据信息技术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本文简要目录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按住键盘Ctrl键且鼠标单击目录内容即可跳转到对应篇章】1、篇章1: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教案2、篇章2: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教案篇章1:高中信息技术《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2、理解信息集成的含义3、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理解信息交流是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活动4、选择适当的信息工具与他人交流信息,注意保护好个人隐私过程与方法:通过老师的讲述与演示,让学生认识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和有效地利用网络进行信息交流。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培养学生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二、教学重点难点:素材的选择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文本,表格,还有做课件的演示文稿PPT,表达方式都比较简单,本章的学习就是对加工后的信息有效地集成在一起,集成的形式就是做一个网页。
二、新课讲述1、信息集成概念:信息集成的过程主要指将文本、图象、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在一起,为表达某一主题服务。
信息集成的过程一般都要遵循以下四个阶段(每个阶段都举出一至两个实例来进行分析):①选题立意价段这一阶段的中心任务是确定要表达的主题和设计的目标,并用一个贴切而有特色的名字来表达。
教科版高中信息技术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教案全
第六章信息集成与信息交流一、教材分析1、地位和作用教材的前面两章目的是使学生熟练掌握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而学生掌握的这些技能和方法都是独立的、零散的。
本章目的是在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信息获取和加工的基础上,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信息的集成、发布和交流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把各种独立、零散的信息和素材集成形成一个综合的作品;并能够把信息集成的作品发布和交流。
因此本章是前章内容的延续、提高和加深。
2、主要内容本章主要通过三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技能和方法的能力。
信息集成:根据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利用适当的工具把各种信息集成为表达某个主题的作品,着重介绍以网站形式来集成信息。
信息发布:通过恰当的信息发布途径和方法,把信息集成的结果发布,着重学习在网络上进行信息的发布。
信息交流: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和他人交流信息,着重介绍通过网络途径进行信息交流的基本方法。
3、新旧教材的对比旧教材着重于技术的学习,主要学习网页制作工具FrontPage 2000的各种操作技能和方法,对信息发布的操作进行了简单介绍,基本没有关于信息交流的内容。
新教材首先要求掌握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然后选择适当的工具来进行信息的集成。
信息集成的工具可以是多种多样的,教材主要以FrontPage 2000 为例来进行信息的集成。
在集成过程不仅仅需要注意技术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亲历信息集成的过程和方法。
新教材对信息的发布和交流也作了详细的描述,尤其加入了信息交流部分的内容,这是旧教材中所没有的。
信息交流(尤其是通过网络进行的信息交流)是新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这些内容更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更有利学生信息素养的提高。
由此可见,新教材既注重信息同时也兼顾技术,两者并重。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集成的基本概念;2、了解常见的信息集成工具;3、掌握一种基于网络进行信息集成的工具(本章以FrontPage 2000为例)的基础操作;4、了解信息发布的类型;5、掌握网络信息发布的基本方法和过程;6、了解信息交流的意义;7、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
最新高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高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1、知道人工智能的部分研究领域,并能分辨出人工智能在生活中应用。
2、通过小组讨论等方法知道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提高思考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感受人工智能的魅力,体会人工智能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重点】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
【难点】人工智能在生活中的应用。
(一)导入新课。
教师总结:看来同学们对人工智能也有一定的了解。
人工智能现已进入我们的生活,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人工智能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本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探讨一下人工智能的部分研究领域。
(二)新课讲授。
1、人机交互。
教师讲解:人机交互技术主要是研究人与计算机之间的信息交换,包括人到计算机和计算机到人的信息交换两部分。
提出问题:教师总结:一般语音交互过程包括语音采集、语音识别、语义理解和语音合成。
语音交互是人类沟通和获取信息最自然、便捷的手段,能为人机交互带来巨大变革。
2、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
教师讲解:人工智能领域除了人机交互外,图像识别与生物特征识别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应用。
布置任务:前后四人为一组讨论5分钟的时间,并回答以下问题:3、自然语言处理。
布置任务:同桌两人一组,3分钟的时间进行探究,并回答以下问题:(2)自然语言处理技术所涉及的领域有哪些?【机器翻译、语义理解和问答系统】。
教师总结:自然语言处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
4、机器学习。
多媒体展示机器学习示意图及机器学习过程。
教师补充:机器学习会模拟人类的学习行为,以获取新的知识或技能,同时不断完善自身的性能,是人工智能的核心。
教师演示:智能手机的图像分类功能。
教师提问:这使用了哪一项技术?【深度学习】。
教师讲解:深度学习就是“深度神经网络的学习”,是机器学习的一个重要领域。
布置任务:请学生自主阅读课本探究深度学习的实质。
教师总结:深度学习的实质就是通过构建具有较多隐层的网状学习模型和海量的训练数据来学习更有用、更高阶的特征,从而提升分类和预测的准确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
以下是出guo的关于高中信息技术《信息交流》教案的内容,供大家浏览参考。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出guo教案栏目。
一、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了解信息交流的多种类型,选择适当的信息交流工具与他人交流。
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规范自己的网络行为,并注意保护个人隐私。
二、教学重点:
信息交流方式
三、教学难点:
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教学过程
教师提问: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几种?
E-MAIL、BBS、QQ,BLOG、MSN
1、文件交换
E-MAIL、BBS、QQ,BLOG、MSN
2、网上聊天
聊天室,BBS,校友录,BLOG
3、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大家阅读课本P120,121页中一段资料。
小结:
信息交流的方式:E-MAIL、BBS、QQ和BLOG等。
信息交流的意义:具有开放性、自主性和隐蔽性。
要遵守全国
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作业:自己设计一份中学生网络文明调查问卷(问题不少15个)。
例::你经常上网吗?
A、经常
B、偶尔上过
C、没有上过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从古至今信息传递的方式发生的变化及这些变化对人们生活、工作、学习 * 。
2、了解常见信息交流的基本方式
3、掌握通过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常见方法。
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传播的主要方式,能正确利用媒体,学会选择信息,
趋利避害。
能够熟练利用网络来进行信息交流(如:邮件发送、文件交换、网上聊天等)。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初步养成留心信息的好习惯,逐步学会搜集信息运用信息,善于和别人交流信息养成良好的自我保护意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二、学情分析:
由于学生经历不同,上网时间有很大差异,因此对网络的认识也各有不同,有不少同学在思想观念上存在一些误区。
通过本节的学习,应使学生了解网络在信息交流过程中的作用,提高对网络的感性认识,做一个文明的网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不同时代信息交流的方式
教学难点: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五、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
六、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同学们,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时代,每天都会有新的事物产生。
你关注过这些吗?你了解古人是怎么传递信息的吗?从古自今,信息传递方式有了怎样的发展,这对我们的生活到底有怎样 * 呢?今天开始我们就将开展综合性学习,让我们一起走进信息世界,去了解信息交流方式的改变是怎样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教师活动:观看3段视频,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1.视频中都有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2.日常生活中你用到过哪些信息交流方式?
3.你都是用它们来干什么?
学生活动: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教师引入新课
探究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
教师:请同学们认真看看《古人传递信息的故事》,看看这组
材料向我们介绍了古人几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1:《烽火戏诸侯》中介绍了可以用“烽火”来传递信息。
生2:《“我们胜利了”》介绍了可以用“长跑”来传递信息。
生3:《装在瓶子里的信》介绍了可以用“漂流瓶”来传递信息。
师:你还知道哪些古人传递信息的方式,通过什么方式知道的?
生1:“信使”。
我是从书上看到的。
师:“信使”,也就是《“我们胜利了”》所说的用“长跑”来传递信息。
生2:用“响箭”传递,我从网上查到的。
生3:用“信鸽”,我听爸爸说过“飞鸽传书”的故事。
生4:孔明灯,我从书上看到的。
走进现代信息时代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搜集到了这么多关于古人传递信息的资料,我相信还会有一些方式是我们没有发现的,希望以后大家留心这方面的信息。
接着让我们走进现代信息时代,说说从阅读材料《因特
网将世界连成一家》《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中你了解到现代哪些信息传递的方式。
生:信件、报刊。
师:这些都是依靠于火车、轮船、飞机等交通工具的邮政系统。
生:电报、电话。
生:网络。
师:除了阅读材料中讲到的这些,你还知道现代那些传递信息的方式?
生:有短信。
生:广播、电视。
生:有亲眼看到的,听到的。
教师:网络提供的信息交流的方式有哪些呢?
学生:QQ,聊天室,博客,校内网,微博,论坛等等。
教师:论坛上的一个帖子,网络创意公司月薪5000招聘高考作文零分考生,学生对此有什么看法?
学生回答
教师展示图片,学生观看图片,讨论交流,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教师总结网络信息交流方式的优缺点。
学生思考问题,如何做个有自我保护意识的文明网民? 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交流,然后回答问题。
教师做最后的总结,如何做一个文明网民。
知识扩展:
教师推荐教育在线网站。
简单介绍我国第一封电子邮件。
七、教学反思:
本节内容由于教材编排未考虑到零起点的情况,而在教学过程,班级中存在大量零起点的情况,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添加了不少的讲授内容,解决掉学生零起点的问题。
由于学生对网络信息交流的掌握也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在学生实践的时候采用分组活动,将基础好的学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去,实现互帮互学,基本解决了学生差异的问题。
关于引导学生做一个文明的网民,是一个重点,同时更是一个难点。
如果采用简单的教条式教学,生搬硬套地灌输,效果不会很好。
在课堂教学中考虑以具体现象由学生进行交流和讨论,逐步形成统一的观点,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这样既使学生实践了网络交流的基本操作,又引导学生形成了对网络的正确认识,做到了两全其美。
由于本课添加了部分教材中没有的内容,在最后部分又采用了学生讨论的形式,因此教学的时间和节奏上就比较难以把握,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适当的取舍,否则难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教学内容。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