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完整版
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家校合作与沟通

教育工作者如何进行家校合作与沟通家校合作与沟通是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之间的重要环节,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成功学习至关重要。
通过积极有效的家校合作与沟通,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了解家庭背景、促进互相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本文将一些思考和建议分享给教育工作者,以提高家校合作与沟通的效果。
一、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良好的沟通渠道是家校合作的基础。
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建立起与家长的沟通渠道:1. 定期家长会议:安排一定的时间,与家长面对面交流,详细讲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与表现。
2. 邮件和短信:通过邮件或短信等方式向家长传递重要信息、安排活动等。
3. 学生作业本:在学生作业本上写下重要信息和反馈,家长可查看和签字。
4. 在线平台:利用学校的在线平台或教育类APP,提供学生学习资源和与家长之间的互动。
通过这些沟通渠道,教育工作者可以及时与家长沟通,促进信息共享和相互理解。
二、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在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时,教育工作者应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避免造成误解和沟通障碍。
以下是一些建议:1. 清晰明了:语言简洁、明了,避免使用专业术语或难以理解的语言。
2. 重点突出:将重要信息以书面形式或口头形式进行重点强调,并确认家长明确接收。
3. 反馈及时:收到家长的疑问、反馈或请求时,尽快给予回复和解答。
信息的清晰传达是家校合作的基础,具有重要的意义。
只有通过准确传达信息,才能达到理解,进而推动合作与沟通的顺利进行。
三、建立互信关系教育工作者与家长之间的互信关系至关重要。
以下是建立互信关系的几种做法:1. 尊重家长:倾听家长的意见、关注家长的感受,认同家长的角色和权威。
2. 正面互动:通过正面的言语和肢体语言,传递友好、信任和支持的信息。
3. 合作共赢:与家长共同制定目标,共同制定解决问题的计划,并相互支持与配合。
通过建立互信关系,教育工作者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携手推动学生取得更好的成果。
家校沟通工作计划(通用6篇)

家校沟通工作计划家校沟通工作计划(通用6篇)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又将接触新的知识,学习新的技能,积累新的经验,此时此刻需要为接下来的工作做一个详细的计划了。
说到写工作计划相信很多人都是毫无头绪、内心崩溃的状态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家校沟通工作计划(通用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家校沟通工作计划1一、工作目标1、班级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时时有事做。
2、及时检查反馈,形成良好的班级运行机制。
3、营造和谐健康的班级文化的艺术。
4、班级风貌:做人要自尊,行为要自律,说话要诚实,学习要勤奋。
5、班级形成一种日日读书,日日练字的学习风尚。
二、学生现状分析五年(1)班共有65名学生。
每个孩子都活泼可爱,有着很强的上进心和集体荣誉感。
他们纯洁善良,好奇心强,求知欲强。
但是自制能力差,时常不能控制自己,上课时爱随便说话或者做小动作。
很多行为习惯有待进一步培养。
在上一学期的带班教育之下,本班学生的各方面都有所好转。
但仍然存在比较多的问题,比如班集体缺乏凝聚力;班中尖子生比较小,在学校的各项竞赛都处于劣势;在纪律方面本班学生特别爱讲空话,讲闲话,但真正让他(她)上台面来说点东西又鸦雀无声;以及本班学生的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学困生德困生占了班级的三分之一等。
针对班级管理中的不足之处,我制定了这学期如下几个工作要点。
三、采取的措施1、班集体建设:现在班级是五年级。
学生在经历了三、四年级最顽皮的年段之后,毕竟是长大了许多。
这学期,我在此基础上,着重培养学生为集体服务的意识和集体利益高于个人的意识。
学生知道自己身处在集体之中,应该为集体做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在集体中出现比较重大的事情时,大家利用晨会、队会共同讨论、商量怎样处理。
让学生有个人服从集体的意识。
我想今后的工作中更应该注意这方面的培养,以利形成凝聚的班集体。
2、注重班干部培养:班干部是班集体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集体意识、竞争意识的增强,本学期,我在班干部产生上采用了任命和竞选相结合的办法。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家长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1.建立积极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学校的沟通渠道:家长应当详细了解学校提供的沟通渠道,例如学校的家长会议、家校沟通平台等,以便及时获取学校的通知和信息。
主动与教师沟通:家长应当经常与学生的班主任或任课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研究情况,及时解决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
参与家长会议:家长应当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家长会议,与其他家长和教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2.保持有效的沟通方式尊重教师:家长在与教师沟通时,应尊重教师的职业和专业知识,以合作的方式共同讨论学生的问题和需要。
清晰明了的表达:家长应当清晰明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关注点,并围绕学生的研究和成长进行讨论,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
避免过于频繁的沟通:虽然家长应当保持沟通的频率,但也要避免过于频繁地与教师沟通。
适当的沟通频率有助于保持沟通的有效性。
3.积极参与学生的研究和生活关注学生的学业:家长应当关注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和研究进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研究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参与学校活动:家长应当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活动,例如家长志愿者、家庭参观等,与其他家长和学校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建立家访制度:家长可以和教师约定家访制度,定期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4.肯定和鼓励学生的努力多给学生正面的反馈:家长应当在沟通中多给予学生正面的反馈和鼓励,肯定学生的努力和成就,激发学生的研究动力。
不过分批评和指责:家长在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时,应以积极的方式与教师进行沟通,避免过分批评和指责,以免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
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对于学校和学生来说都至关重要。
通过良好的家校沟通,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情况,并与学校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希望以上建议和策略对您有所帮助!。
学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学校辅导员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家校沟通是学校辅导员工作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积极有效的家校沟通,辅导员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与家长密切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研究、发展和健康成长。
以下是一些帮助学校辅导员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建议:1.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与家长建立起直接、开放和互信的沟通渠道。
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家长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及时交流学生的进展、问题和需求。
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与家长建立起直接、开放和互信的沟通渠道。
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家长会议等方式进行沟通,及时交流学生的进展、问题和需求。
2. 保持及时反馈:辅导员应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情况反馈,包括研究成绩、参与情况、行为表现等。
及时反馈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并共同制定适当的改进计划。
保持及时反馈:辅导员应定期向家长提供学生的情况反馈,包括学习成绩、参与情况、行为表现等。
及时反馈有助于家长了解学生的表现,并共同制定适当的改进计划。
3. 倾听和理解: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关切和建议,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
通过积极倾听和理解,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倾听和理解:辅导员要善于倾听家长的关切和建议,理解家长的期望和需求。
通过积极倾听和理解,能够更好地与家长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 提供支持和建议:辅导员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学生研究、行为和发展方面的支持和建议。
通过分享教育资源、提供研究技巧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学生。
提供支持和建议:辅导员可以向家长提供有关学生学习、行为和发展方面的支持和建议。
通过分享教育资源、提供学习技巧和培养学生能力的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引导和支持学生。
5.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家长会议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辅导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会议上可以分享学生的综合评价、研究计划、困难和解决方案等信息,促进家校合作和互动。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家长会议是家校沟通的重要形式之一,辅导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议,与家长面对面交流。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是教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能够促进教师和家长之间的合作,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支持。
然而,要实现有效的家校沟通并非易事,需要教师运用适当的策略和技巧。
本文将探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以期为教育者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
一、建立信任和沟通渠道要实现有效的家校沟通,教师首先需要建立信任和良好的沟通渠道。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实现:1. 定期召开家长会议:教师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学计划和课程安排,以及学生的学习进展和表现。
这样的会议能够增进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提供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
2. 建立家长联系本:教师可以建立家长联系本,通过书面形式与家长交流。
这可以是每周或每月的汇报,包括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和其他需要家长关注的事项。
3. 利用现代技术工具: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技术工具,例如电子邮件、短信和在线平台,与家长交流信息。
这些工具便捷快速,有助于及时沟通,解决问题和回答家长的疑问。
二、关注个别差异和家庭背景家校沟通不仅要关注教育方面的内容,也需要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和家庭背景。
以下几点对于关注个别差异和家庭背景有所帮助:1. 学生个性化关怀:教师应该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需求,针对他们的优势和困难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法。
同时,与家长充分沟通,了解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以更好地帮助他们。
2. 尊重和包容家庭背景:教师应该尊重和包容不同家庭背景的学生。
包括他们的社会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家庭价值观等。
通过了解家庭的文化背景,教师能更好地理解家长和学生的需求。
3. 提供家庭教育支持:除了课堂教学,教师还可以向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支持和指导。
例如,推荐适合家庭阅读的书籍,分享关于家庭教育的方法和经验等。
三、积极处理问题和冲突在家校沟通中,问题和冲突经常会出现。
教师需要积极且善于处理这些问题,避免其对家校关系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几点对于积极处理问题和冲突有所帮助:1. 倾听和尊重:教师应该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关切,并尊重他们的观点。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家庭和学校是儿童成长过程中最重要的两个环境。
有效的家校沟通是保证儿童健康发展的关键之一。
家校沟通可以促进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增进双方的了解,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并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
一、建立沟通渠道1.面对面沟通:面对面的会议是最直接和高效的沟通方式。
家长和教师可以定期进行个别会议或家长会,讨论孩子的学习进展和行为表现。
2.电话沟通:电话是一种方便的沟通方式,家长可以随时与教师进行简短的交流,了解孩子在学校的情况。
3.电子邮件:电子邮件是一种书面的沟通方式,可以用于交流更长的信息,如考试成绩、家庭作业等。
4.家校通讯:学校可以定期向家长发送通讯,介绍学校的教育内容、活动安排以及学生的表现。
家长也可以向学校反馈意见和建议。
二、有效沟通的技巧1.倾听和尊重:教师应该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关注,尊重他们的观点。
家长也要展示出对教师的尊重和信任。
2.明确目标:在沟通之前,明确沟通的目标和重点。
双方都要清楚地了解他们希望从这次沟通中得到什么。
3.简明扼要:在沟通中,要以简洁和明确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避免冗长和复杂的叙述。
4.积极反馈:教师要给予家长的积极反馈,表扬孩子在学校中的优点和进步,同时提出对孩子改善的建议。
5.共同解决问题:家长和教师应该共同合作,共同解决出现的问题。
双方一起探讨解决方案,并共同努力实施。
6.适时沟通:家长和教师要在适当的时候进行沟通,不要等到问题出现才进行交流,要提前预防和解决潜在的问题。
三、常见问题的沟通策略1.学习困难:如果学生遇到学习困难,家长和教师可以一起探讨解决方案。
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材料,而家长可以在家庭环境中提供支持和鼓励。
2.行为问题:如果学生在学校出现行为问题,家长和教师可以合作制定一个明确的纪律管理计划。
双方应该保持一致的纪律标准,以确保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中都表现良好。
3.缺勤问题:如果学生经常缺勤,家长和教师可以协商制定一个出勤计划。
家校沟通的方法范文

家校沟通的方法范文家校沟通是教育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发挥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有效的家校沟通可以增进双方的互信,并提供更好的支持和指导,以促进学生的学业发展、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家校沟通方法。
一、定期家长会或家访定期举行家长会或安排家访是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
通过这种方式,家长可以与教师面对面交流,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方面,也可以向教师提供学生在家庭环境中的情况。
同时,教师也可以向家长传达学校的教育理念、教学计划和评估方法等,以便家长更好地理解和配合。
家长会或家访可以加深双方的了解,提升教育质量。
二、班级通讯三、家长APP和网上平台随着科技的发展,家长APP和网上平台已经成为越来越常见的家校沟通方式。
这些平台可以提供学校的最新消息、教育资源、学术服务等,家长可以随时随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学校的动态,并与教师进行交流。
此外,家长APP和网上平台还可以提供在线家庭作业、学生评估和学术报告等功能,方便家长及时查看和参与孩子的学习。
四、家校互动活动定期组织家校互动活动,如亲子游园、亲子运动会、文化节等,可以增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了解。
这些活动可以提供家长们与教师面对面沟通的机会,促进彼此的合作和理解。
此外,家校互动活动也可以为学生提供与父母一起参与的学习和娱乐机会,加强亲子关系。
五、家长志愿者鼓励家长志愿者参与学校的日常工作和特殊项目也是一种有效的家校沟通方式。
通过家长志愿者,学校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期望,而家长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育工作和教育环境。
此外,家长志愿者还可以在学校提供帮助和支持,促进学校和家庭的良好合作关系。
总之,家校沟通是一项需要赋予足够重视和创新的工作。
通过以上所提及的方法,我们可以更好地促进家校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更好的保障。
学校领导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学校领导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概述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家校沟通可以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家庭参与度,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学校领导应该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以提升学校的整体运作效果。
制定清晰的沟通目标学校领导在开展家校沟通工作前,首先应该明确沟通的目标。
沟通目标可以包括传递重要信息、解决问题、建立良好的家校关系等。
制定清晰的沟通目标可以帮助学校领导更好地组织沟通内容和方式,确保沟通的效果。
确定适当的沟通渠道为了实现家校沟通的目标,学校领导应该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
常见的家校沟通渠道包括家长会、家长信箱、电话沟通、在线平台等。
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求,学校领导可以选择单一渠道或多种渠道相结合,以提供多样化的沟通方式。
保持频繁的沟通学校领导应该与家长保持频繁的沟通。
通过定期召开家长会、发送通知、回复家长提问等方式,学校领导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教育动态和重要信息,同时也可以更好地了解家长的需求和关切。
考虑个体差异家长的需求和期望因人而异,学校领导应该考虑到家长的个体差异,并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灵活的沟通安排。
有些家长可能希望定期了解学生的学业情况,有些家长可能关注学校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设置。
学校领导可以根据家长的不同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沟通服务。
有效解决问题学校领导在家校沟通过程中,可能会面临一些问题和困难。
面对这些问题,学校领导应该及时采取行动,积极寻找解决方案。
对于学生的问题,学校领导可以与教师团队和家长共同合作,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对于家长的问题,学校领导可以提供信息咨询、定期沟通等服务来解决问题。
结论学校领导在家校沟通工作中,应该明确沟通目标,选择适当的沟通渠道,保持频繁的沟通,考虑个体差异,并有效解决问题。
通过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学校领导可以增强家校合作,促进学生发展,提升学校整体的教育质量和声誉。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教育从来都不是学校或家庭单方面的责任,而是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携手合作。
而要实现这种良好的合作,有效的家校沟通至关重要。
有效的家校沟通不仅能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情况,也能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表现和需求,从而为孩子提供更全面、更有针对性的教育。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呢?一、建立信任是基础信任是家校沟通的基石。
家长要信任学校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理念,相信他们会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努力。
学校和教师也要信任家长,理解他们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开放日、家长会等活动,向家长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师资力量、教学设施等,让家长对学校有更直观、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则要在日常教学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及时与家长沟通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和重视。
二、多种沟通方式并用1、家长会家长会是传统且重要的家校沟通方式。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学生的整体表现以及未来的教育计划。
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介绍班级的教学情况、学生的学习进度和存在的问题,并与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讨论。
2、家访家访能够让教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家庭环境和成长背景,从而更好地开展教育工作。
家访时,教师要与家长真诚交流,了解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和教育方式,同时向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探讨如何帮助孩子成长。
3、电话沟通电话沟通是一种及时、便捷的沟通方式。
当孩子在学校出现突发情况或有重要事情需要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解决问题。
4、微信、QQ 等即时通讯工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信、QQ 等即时通讯工具成为了家校沟通的新渠道。
教师可以建立班级微信群或QQ 群,及时发布学校的通知、作业、学生的在校表现等信息,家长也可以通过群与教师交流孩子的情况。
5、电子邮件对于一些需要详细说明的问题或重要的文件,教师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与家长沟通,这样既能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又方便家长随时查阅。
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与策略家校沟通是指家庭和学校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业成就至关重要。
有效的家校沟通可以促进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合作,更好地支持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本文将探讨一些家校沟通的有效方法与策略。
1. 确保及时和频繁的沟通家长和教师之间的沟通应该是及时的和频繁的。
学校可以通过班级通讯、电子邮件、电话等途径与家长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情况,并与家长分享学校的相关信息。
同时,家长也可以通过上述途径与教师进行交流,及时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
通过及时和频繁的沟通,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需求,及时解决问题,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在家庭和学校的沟通中,双方都应该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
家长可以分享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和理解,而教师可以分享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双方应该相互倾听和尊重对方的意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家长和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需求和困难,共同制定合适的计划和措施,共同帮助学生取得进步。
3. 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教师在与家长沟通时,应该提供有效的反馈和建议。
教师可以向家长详细描述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展,并提供相应的建议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和提高学习成绩。
家长也可以向教师提供自己对学生的观察和反馈,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计划和目标。
通过有效的反馈和建议,家长和教师可以共同关注学生的发展,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
4. 建立正面的关系和合作氛围家校之间的沟通需要建立正面的关系和合作氛围。
家长和教师应该相互支持和鼓励,共同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教师可以定期邀请家长参加学校的活动和会议,促进互相了解和交流。
家长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了解学校的政策和教学内容。
通过建立正面的关系和合作氛围,家庭和学校可以更好地合作,共同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
5. 教育和培养家长的沟通技巧家庭和学校可以共同努力,教育和培养家长的沟通技巧。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家校沟通在教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它是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桥梁,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育的有效实施。
但是,由于不同背景、观念和期望的存在,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并不容易。
在本文中,将探讨教师如何与家长建立联系,促进有效的家校沟通。
一、建立积极的关系建立积极的关系是有效家校沟通的基础。
教师可以通过主动与家长交流、了解学生家庭背景和家庭情况等方式,逐渐建立良好的关系。
教师要保持真诚、耐心和尊重,尽可能理解家长的关注和意见。
二、明确沟通目标在进行家校沟通之前,教师应该明确沟通的目标。
无论是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问题还是发展方向,教师需要明确自己希望家长了解的信息,以便更好地准备讨论和交流。
三、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家校沟通可以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例如面谈、电话、短信、邮件等。
教师应根据特定情况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
有些问题可能需要面对面的交流,而其他问题可以通过写信或邮件解决。
选择适当的沟通方式可以减少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
四、定期召开家长会定期召开家长会是提高家校沟通效果的重要方式。
教师可以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和学生的学习状况,同时也可以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反馈。
通过家长会,教师和家长可以共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五、及时有效地反馈教师在家校沟通中,要及时有效地向家长反馈学生的情况。
无论是学习进展、表现还是优点和不足,教师都应该向家长传达相关信息,以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六、提供有效的资源和建议教师可以向家长提供一些有效的资源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资源可以是有关学习方法、教育教学资料或分享一些有益的家庭教育经验等等。
教师还可以为家长提供一些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面对家庭教育中的挑战。
七、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对于一些特殊的学生或问题,教师可以与家长一起制定目标和计划。
通过共同制定目标和计划,教师和家长可以在教育上形成共识,并共同努力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发展。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在孩子的教育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两个最为重要的场所。
有效的家校沟通对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至关重要。
它不仅能够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情况,也能让学校更好地了解孩子在家中的状态和需求,从而形成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呢?一、建立互信是基础信任是家校沟通的基石。
家长要相信学校和教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热情,相信他们会为孩子的成长付出努力;学校和教师也要相信家长对孩子的关爱和期望,相信他们愿意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为了建立信任,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开放日等活动,向家长介绍学校的教育理念、课程设置、师资队伍等情况,让家长对学校有更深入的了解。
教师也要在日常教学中,展现出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责任心,用真诚和耐心对待每一个孩子,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爱。
同时,家长也要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支持学校的工作,按时参加家长会,认真倾听教师的意见和建议,遇到问题时,以理性和合作的态度与教师沟通,而不是一味地指责和抱怨。
二、沟通方式要多样化1、家长会家长会是学校与家长进行集体沟通的重要方式。
学校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向家长汇报学校的工作情况、学生的学习情况,介绍教育教学的新政策、新动态,同时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
在家长会上,教师可以针对班级学生的整体情况进行分析和总结,提出下一阶段的教育教学计划和目标,让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有一个宏观的了解。
2、家访家访是一种深入了解学生家庭情况和个性特点的有效方式。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与家长面对面地交流,了解孩子在家中的学习环境、生活习惯、家庭氛围等情况,从而更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家访也能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对孩子的关注和重视,增强家长对学校的信任。
3、电话沟通电话沟通是一种快捷、方便的沟通方式。
当孩子在学校出现问题或者有重要情况需要及时与家长沟通时,教师可以通过电话与家长取得联系。
在电话沟通中,教师要注意语言表达的清晰和简洁,重点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同时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想法。
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

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该如何最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构建教育育人合力家校沟通是教育工作的最重要组成部分,有效的家校沟通可以最终形成良好的育人合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然而,现实中,家校沟通存在着障碍,影响了其有效性。
如何才能突破这些障碍,利用家校沟通的良性互动?本文将从教育专家的视角,探讨如何更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
一、应树立正确的沟通理念最有效的家校沟通需要建立在相互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基础上。
家长和学校应勇于打破“家长只负责管教,学校只负责教学”的传统观念,应树立“共同育人”的理念,将沟通视为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过程。
二、形成完整多层面沟通平台成立完善系统的家校沟通平台,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关键。
除了传统的家长会、家访等形式,还可以利用多种现代传播手段,如微信群、学校网站、家长课堂等,实现信息传递的及时性和便捷性。
三、注重实际沟通内容和技巧家校沟通的内容应以学生为中心,围绕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长进行。
具体而言,应重点关注以下方面:1. 学习情况反馈:学校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成绩、学习习惯、作业完成情况等,并提供改进建议。
2. 行为表现反馈:学校应了解学生在校的日常行为,如课堂纪律、人际交往、生活习惯等,及时与家长沟通和交流,共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3. 学生特点分析:学校应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发展需求,与家长共同制定适合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方案。
4. 家庭教育指导:学校应结合实际情况,为家长提供家庭教育指导,帮助家长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共同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
四、重视沟通的技巧最有效的家校沟通需要运用合适的沟通技巧。
1. 真诚地沟通和交流:真诚是沟通交流的基础。
学校和家长应坦诚交流,避免客套和回避问题。
2. 积极主动地倾听:认真倾听家长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3. 尊重差异: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理念,应尊重个体差异,避免相互指责。
4. 及时反馈:及时回复家长的疑问和建议,并及时告知家长学生的学习和生活状况。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

如何进行有效的家校沟通一、建立信任家校沟通的目标是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服务,而信任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
要想取得家长的信任,你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 透明、公开:让家长知道你的角色和目的,以及你将如何与他们进行沟通。
2. 尊重隐私:尊重家长的隐私权,保证沟通的内容不会泄露。
3. 诚实:对家长诚实,避免说谎或隐瞒重要信息。
4. 关注学生的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和学习进步,与家长分享好的消息和困难的问题。
二、共享信息家校沟通的效果取决于信息的共享。
你需要与家长分享有关孩子的学习、行为和情感方面的信息,同时也要从家长那里获取有关孩子的信息。
1. 及时通知:及时通知家长关于孩子的学习、行为和情感方面的信息。
2. 定期沟通:定期与家长进行沟通,如每个星期或每个月一次。
3. 鼓励家长分享:鼓励家长分享他们关于孩子的信息和关注的问题。
4. 保持开放:保持开放的心态,听取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三、解决问题当孩子遇到问题时,家校沟通变得更加重要。
你需要与家长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1. 确定问题:确定孩子遇到的问题,并了解问题的性质和原因。
2. 共同合作:与家长共同合作,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 提供支持:为家长提供支持,如建议或资源。
4. 跟踪结果:跟踪问题的解决情况,并通知家长结果。
四、寻求共识在解决问题时,你需要与家长寻求共识,找到共同的目标和方法。
1. 听取意见: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了解他们的想法和需求。
2. 解释方法:向家长解释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让他们了解你的计划。
3. 达成共识:与家长讨论,并达成共识,确保他们都同意你的计划。
4. 保持沟通: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保持与家长的沟通,并及时更新他们关于问题的信息。
五、合作教育家校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教育服务,因此你需要与家长合作,共同实现这一目标。
1. 互相支持:支持家长,并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支持。
2. 共同参与:邀请家长参与学校的教育活动,如家长会议、学校庆典等。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要形成一种“包围”的教育环境,学生家长的力量是最为重要的。
班主任一定要把与家长的联系、沟通当作一项重要的日常工作来做。
下面店铺整理了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供你阅读参考。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一、建立长效家访制度班主任如果不习惯主动和家长取得联系,只是在学生出了问题时才会想到家长,长此以往会导致很多不良后果。
其一,可能会导致一些家长一接到班主任电话或是约见通知,就会本能地担心,以为孩子一定在学校闯了祸,见面时,心理上总是忐忑不安,处在这种心理状态下的家长,很难与班主任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其二,联系沟通的范围只限于那些常犯错误的学生的家长,这种联系随意性大,家长大多缺乏足够的思想准备,面对孩子出现的问题,常常情绪激动,采取简单粗暴的教育方法。
我建议的做法是利用寒暑假与周末时间,一学期至少到每个学生家中家访一次。
与家长交流的话题很多,包括学生的学习、习惯、兴趣爱好、与人相处、思想动向等。
家访,不仅仅是与家长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与学生的沟通,平日班主任与学生都是在学校里接触,突然改变了环境,学生的心理感觉与在校时完全不同。
班主任也可以换一种身份、换一种语气与学生交流,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访活动的效果,可能比找学生谈话要好很多倍。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二、电话互访班主任还要建立一本家校联系通讯录,以备不时之需。
现代社会,大多数家长事物繁忙,如果要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必须保持电话联系。
很多家长由于工作的原因,与自己的孩子见面接触机会很少。
所以,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和思想动态,有些家长无从知晓。
而班主任与家长的电话联系是家长掌握自己孩子的一个重要纽带。
做好家校沟通工作的方法三、充分利用家长会与家长接待日一学期一次的家长会必不可少,家长会上,班主任除了告诉家长成绩之外,还可以总结学生一学期的德育情况。
家长会虽好,但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可设立若干家长接待日。
具体操作是: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工作实际,以周为单位,确定家长接待日的具体时间、地点;要求家长按时间表到学校与班主任见面,交流孩子的情况。
家校沟通工作方案

家校沟通工作方案家校沟通是学校教育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心理健康。
本文将介绍一个家校沟通工作方案,分为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一、建立沟通渠道为了促进家校沟通,首先,学校应建立一个开放的沟通渠道,让家长能够随时与学校进行交流。
可以通过学校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方式,提供给家长们宝贵的信息。
同时,学校还可以定期召开家长会议,针对学校的教育教学情况进行介绍和沟通。
二、加强沟通途径其次,学校可以通过电话、短信、邮件等多种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
通过电话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及时与家长交流。
短信和邮件则可以用于发送一些学校的通知和重要信息,方便家长及时了解。
三、定期面谈除了书面沟通外,定期面谈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
学校可以每学期安排一次家长进校面谈活动,了解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面谈中,学校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详细了解,并针对性地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同时,学校也应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学校教育工作的发展。
四、家校合作家校沟通不仅仅是学校和家长之间的事情,而是学校、家长和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
因此,学校还应鼓励家长参与学生的学习和教育活动。
可以邀请家长来学校参加亲子活动或者志愿者活动,增加家长和学校的互动。
同时,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家长培训班,帮助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家长提供更好的教育支持。
五、关注学生心理健康除了关注学生成绩外,学校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心理健康讲座,让家长了解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关注和疏导学生的情绪。
同时,学校还可以成立专业的心理咨询团队,为学生提供心理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内心的困惑和问题。
六、及时沟通问题家校沟通中,问题是不可避免的。
无论是学生在学校遇到问题,还是家长对学校教育工作有疑虑,学校都应及时进行沟通。
学校可以设立一个专门的投诉或建议箱,让家长和学生可以随时投诉和提出建议。
并及时回复和解决问题,保持良好的沟通关系。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家校沟通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不仅是为了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还可以让家长和教师了解彼此的想法和困惑,从而解决问题,更好的服务于儿童的成长。
那么,家校沟通应该如何进行呢?一、建立信任建立信任是家校沟通的第一步,家长和教师为了孩子共同呵护着一个重要的生命,相互信任,共同维护孩子的健康成长,势在必行。
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和教师应该保持良好的心态,互相理解,共同成长。
家长应该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学习进度,教师也应该及时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给家长。
只有互相了解,家校沟通才能更加顺畅。
二、选对沟通方式家长和教师应该采取多种沟通方式,例如亲自到学校进行沟通、文字沟通、电话沟通等等。
家长和教师应该在沟通时尽可能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不管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都应该积极表达。
当然,在表达时应该注意措辞,不要用过于激烈的语言,理智地表达自己的意见。
三、重点关注学生的问题在家校沟通时,教师应该把关注点放在学生的问题上,而不是把注意力放在家长身上。
教师应该及时反馈学生的问题给家长,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问题,以便及时解决。
家长与教师应该共同关注孩子的问题,共同解决问题。
只有这样,家长和教师才能实现真正的合作共赢。
四、时不时地进行沟通家长和教师应该时不时地进行沟通,这样可以及时处理学生的问题,也能够增进双方的了解。
沟通不一定只有在孩子有问题的时候才做,家长和老师可以定个时间,定期沟通,交流孩子的进步和成长。
这样可以让教师更加了解家庭背景,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五、尊重双方尊重双方是家校沟通的必要条件。
在沟通时,尊重对方的意见和感受,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对方。
两方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共同合作,达到孩子成长的共同目标。
家校沟通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家长和教师共同合作,共同成长,才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只要我们建立了互相信任的基础,选择了适当的沟通方式,关注学生的问题,时不时地进行沟通,尊重双方,那么,我们就能够做好家校沟通工作。
家校如何沟通(3篇)

家校如何沟通(3篇)家校如何沟通(精选3篇)家校如何沟通篇1一、准确认识沟通的前提1.把沟通建立在热情、真诚的基础上。
金诚所致,金石为开,教师对家长和学生热情地接待,真诚地沟通、交流,设身处地地为家长和学生着想,一定会让家长感受到教师的真心和责任感,一定会得到家长和学生的认可。
2.把沟通建立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
对待孩子我们要做到公平、公正,对待家长也是如此。
让家长觉得教师厚此薄彼,这是教育的大忌。
如果那样的话,我们在家长心目中的形象也会大打折扣,我们的教育效果也势必会受到影响。
3.把沟通建立在尊重、平等的基础上。
尊重别人是自尊的表现,也是得到别人尊重的前提,正如常言所说:敬人者,人恒敬之。
尽管在教师与家长关系中,教师起主导作用,但他们在人格上是完全平等的。
因此,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家长的人格,特别是要尊重所谓差生和不听话孩子家长的人格。
对教育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客观地分析问题的症结所在,公正地评价学生的表现和家长的教育,与家长共同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
沟通中要学会倾听,倾听有助于我们更全面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帮助我们更有针对性地制订孩子的教育方案。
学会倾听要学会暂时放下自己的想法,努力去体会和理解家长,专注的神情和适当的点头表示自己的用心和认真,也是对家长的尊重和鼓励。
二、恰当地实施家校沟通策略1.把握好第一次沟通应该说,与家长的第一次见面,就是第一次家长会。
家长的心情大都是一样的,都想借此尽可能了解自己孩子的老师,以便确信自己的孩子是否能更好地学习和生活。
而老师则希望通过第一次见面,从家长那里更多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一面。
同时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教师还可以了解家长对事物的看法,了解家长的性格特点等。
所以了解了各自的意图之后,老师就要提前备课了。
教师事前要充分了解学生,包括学习成绩、性格特点、优点和缺点以及你为这个孩子做了哪些工作等,最好拟一个简单的提纲。
这样在与家长交流时,就能让他产生老师对他的孩子特别重视的感觉以及班主任工作细致、认真负责的好印象。
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

如何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要如何最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家校沟通是教育链条中不可缺失的一环,它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教育质量。
然而,现实中却存在着沟通不顺畅、信息传递不及时、家长参与度不高的现象。
为了探讨如何快速有效地进行家校沟通,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一、建立起良好的沟通基础1. 明确目标和原则:家校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共同促进学生的成长,双方应以相互尊重、互相坦诚的原则进行交流。
2. 建立沟通渠道:学校应建立多元化的沟通渠道,例如家长会、家长学校、公众号、微信群等,方便家长随时了解学校动态和孩子情况。
3. 制定规范流程:学校应制定家校沟通的规范流程,明确交流内容、时间等,可以保证沟通的效率和秩序。
二、提升沟通技巧1. 积极主动的沟通:教师应主动与家长沟通,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等,并寻求家长的配合和支持。
2. 平等互动的沟通:教师应鼓励家长积极参与沟通,聆听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并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
3. 科学有效的沟通:教师应采用简洁、易懂的语言进行沟通,尽量减少专业术语或抽象概念,并注意表达方式,避免造成家长的误解或焦虑。
4. 注重情感的沟通:教师应真诚地关心学生,与家长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共同营造和谐的沟通氛围。
三、丰富沟通内容1. 课堂学习: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习惯等,并提供相应的学习建议和帮助。
2. 课外活动:教师应及时向家长反馈学生在课外活动中的表现,包括参与度、积极性、合作能力等,并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课外活动。
3. 心理健康:教师应了解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心理问题,并与家长共同参与干预和辅导。
4. 家庭教育:教师应引导家长了解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家庭教育的指导和帮助,共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应用现代技术1. 利用网络平台:学校应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建立家校互动平台,方便家长随时查看孩子的学习情况、学校通知等。
教育沟通有效的家校沟通技巧与方法

教育沟通有效的家校沟通技巧与方法在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校之间的沟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校沟通可以加强双方间的合作,协助学生在学业和发展方面取得更好的成果。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家校沟通技巧与方法,以帮助家长与教育者更好地合作。
1. 建立密切的联系家校之间的沟通不能只在特定的场合进行,而是需要建立日常的联系。
家长可以主动与学校保持联系,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活动安排。
教育者也可以主动与家长取得联系,及时分享学校的信息和教育资源。
这种密切的联系有助于建立双方的信任和合作意识。
2. 理解双方的期望教育是一个合作的过程,家长和教育者对学生的期望可能有所不同。
为了有效沟通,双方需要理解对方的期望和关注点。
家长可以表达对学生学业的期望,而教育者可以解释教学目标和要求。
通过理解双方的期望,可以更好地制定共同的目标,并为学生提供支持。
3. 尊重双方的观点在家校沟通中,双方可能存在观点的不一致。
然而,为了建立有效的沟通,必须尊重双方的观点,并积极寻求共识。
当意见不同或存在疑虑时,双方可以进行开放的讨论,倾听对方的意见,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双方通过相互尊重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合作。
4. 使用多种沟通方式家校沟通不仅限于面对面的会议或电话交流,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进行。
家长和教育者可以利用电子邮件、短信、家校平台等工具进行沟通。
这些方式具有便捷性和灵活性,方便了双方的交流。
同时,对于一些较为复杂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书面沟通来记录重要信息,以便后续参考。
5. 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活动家长积极参与学校的活动,可以更好地了解学校的教学环境和学生的表现。
学校可以举办家长会、亲子活动等,为家长提供与教育者交流的机会。
这种参与有助于增进双方的了解和信任,也为孩子提供了更好的教育支持。
6. 及时沟通问题和关注点当家长或教育者发现学生存在问题或需要关注的情况时,应及时进行沟通。
及早发现问题并与对方分享,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并寻求解决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如何做好家校沟通工作,对于班主任来说,是个难题。
一个班级三、四十个学生,那么多的家长,无论班主任怎么做,家长都会有不满意的地方,久而久之,难免产生矛盾、积怨,甚至产生对立,这就会影响班级工作的正常开展和家校关系的和谐。
因此,要求我们班主任去思考切实有效的教育策略,提高处理问题的层次与境界,以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方法应对千变万化的矛盾。
下面我就自己做班主任以来的一些经验教训对“如何与家长联系沟通”谈谈看法。
一、与家长沟通要先了解学生家庭状况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师。
一个学生在什么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就会有什么样的性格,这就是说每一个孩子都是其所在家庭或是其父母的缩影。
这一点我在做班主任后深有体会。
因此,了解学生家庭情况,了解学生父母职业、文化程度,家庭结构等,是班主任与家长沟通的前提,有助我们与家长沟通时对症下药,采取针对性的措施。
只要家长是重视孩子的学习的,那么我们就有沟通的机会和希望,所以我在家长会上跟家长说:“孩子是你们的未来,是你们这一生最重要的作品,我们奋斗一辈子,其实就是为了孩子,在校时间我会尽心尽力地教育好孩子,在家时间请你们尽力而为,但你们一定要在思想上重视孩子的成长。
”二、尊重家长是与学生家长沟通的第一原则教师是我们的职业角色,生活中我们也是孩子的家长,或未来是孩子的家长,我们在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换位思考,许多教师是爱学生的,但在“恨铁不成钢”的时候,说话会不选择用词,有的时候说出来的话很伤害家长的自尊心。
“如果你想得到一
个人的认同和好感就夸他的孩子吧;如果你想最大可能地伤害一个人,使你们的关系中止就责骂他的孩子吧。
”这一句直白的话揭示了人际交往的原则。
三、以诚相待架起沟通的桥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
对学生家长要像对待同事、朋友一样平等友好,和家长谈话,发短信要客气,要注意礼节,不起高调,不发火。
要有包容心,以平常心对待学生的冒失和错误与学生家长沟通,讲究一个“诚”字。
只有诚心诚意,才能打动家长的心,使他愉快地与你合作,班主任应用诚心架起与家长沟通的桥梁。
本学期,我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与家长进行交流,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
四.评论学生要客观如实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客观地、全面、公正地评价每个学生,使学生家长听后,觉得这是教师的肺腑之言,感到学校教育的目的和任务是与学生家长的愿望相一致的,从而做到心理相容,共同教育学生。
班主任在对家长介绍学生情况时,不可以漫不经心或是毫无根据地对其子女做出能力和行为评价。
班主任对学生任何不尊重、不客观的评价,都不会被家长疏漏或遗忘,而只有伤害家长的感情,使他们为此而惑到伤心。
因为家长都有一个“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假如教师在家长过多列举学生不好的方面,会严重挫伤家长的自尊心,造成一种“无药可救”的印象。
这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也是一种极不合理,极不负责任的做法,最差的学生也还有他的闪光之处。
我们和家长谈话时,一般应先讲学生的优点,后讲缺点,对孩子的缺点也不要一下讲得过多。
应该给家长一种感觉:孩子每天都在进步。
惟如此
家长才会欢迎班主任,愿意接受班主任的建议,愉快地与班主任合作,对孩子的优缺点也能正确认识和正确对待。
要把握好沟通步骤的时序。
“哪壶先开提哪壶”,先说说孩子的优点和进步,等家长有了愉快的情绪,再逐渐提一些建议,家长会更乐于接受。
可以采取“避逆取顺”的策略,避免触动对方的逆反心理而迎合其顺情心理的策略;也可以采用变换语言或变换角度的手法来叙述。
因为同一件事,往往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描述它,为了使人们乐意接受,我们就可尽量从人们的心理易于接受的那一个角度去叙述,尽量避免那种容易引起人们反感的角度。
要注意了解各种讳语,尽量不说别人忌讳的话语。
掌握上述心理策略,在沟通中就可减少一些产生逆反心理的可能。
其实学生的学习成绩不仅取决于他本身的能力,也与教师及同伴对他的期望有密切的关系。
在角色互换教学的实施过程中,学生能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期望,这是比期望本身更有威力的持久推动力。
学生自然后产生一种自尊、自爱、自信、自强的心理,在这种心理的推动下,他们会有显着进步。
小学阶段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
孩子的思维在这个阶段成长,性格在这个阶段初步确立。
很多同学,都是在这个阶段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很好的基础,从而开拓自己美好的人生的。
所以做好家校沟通,对于孩子的发展有极大的裨益。
家长对孩子学校教育的参与越多,对孩子的成长越有利。
教师可以给家长提以下建议:
1.每晚检查孩子的作业。
2.限制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3.每天向孩子询问学校里发生的事情。
4.帮助孩子管理自己的时间。
5.及时跟教师讨论孩子所取得的进步。
6.在家进行阅读、写作和其他学习活动。
7.营造一个鼓励提问、讨论的家庭交流氛围。
8.让孩子参与家务,从中领悟勤奋是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
9.当孩子取得进步或成功时,让其他家庭成员、朋友和邻居们知道。
10.鼓励孩子全面发展,表扬他所取得的点滴进步。
11.把孩子的作品挂在墙上,把孩子创作的诗歌、美术作品送给亲友。
12.一起看电视节目并进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