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全科医学概论重点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要点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47236ad2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0e76e40.png)
全科医学概论复习要点全科医学是医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研究范围涵盖了人体的形态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等多个方面。
下面是全科医学概论的复习要点:1.人体的组织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器官系统: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等。
-人体的细胞组织: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细胞器、细胞器的功能等。
2.人体的生理学:-呼吸系统的生理学:呼吸的机制、肺功能检查、呼吸节律与呼吸中枢、呼吸代谢与肺泡通气等。
-循环系统的生理学:心脏功能、血液循环、血压调节、血液凝固与抗凝等。
-消化系统的生理学:食物的消化吸收、胃肠动力学、胃酸分泌、肝功能等。
-泌尿系统的生理学:肾脏功能、尿液形成、水电解质平衡与排泄等。
-神经系统的生理学:传导过程、神经元功能、感觉器官、神经调节等。
3.病理学的基本知识:-疾病的发生与发展:病因、发病机制、病程等。
-疾病的分类:传染病、寄生虫病、遗传病、肿瘤等。
-疾病的诊断与治疗: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药物治疗等。
4.药理学的基本知识:-药物的分类与作用机制:抗生素、抗病毒药物、抗肿瘤药物、镇痛药物等。
-药物的代谢与排泄: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等。
-药物的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药物过敏、药物中毒、药物与食物相互作用等。
5.全科医学与临床实践:-全科医学的发展与意义:全科医生的角色、全科医生的培训与认证等。
-基本临床技能: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感冒、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
-医学伦理与法律:医疗纠纷、医学伦理原则、医疗保密等。
以上仅为全科医学概论的复习要点,全科医学涉及知识广泛深入,希望能够为你的学习提供一些参考。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题库及答案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8fa580804d2b160a4ec083.png)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全科医学:是在整合了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及通科医疗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2.健康:是指具有良好的体格、平衡的精神状况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衰弱的状态。
3.家庭:家庭是通过生物学关系、情感关系或法律关系连接在一起的一个群体。
4.社区:人们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个个区域性的社会生活共同体,社会学家称他们为社区(community)。
5.社区健康相关行为:指以社区为行为主体(与“法人”概念一致)的健康相关行为。
6.社区诊断:是应用社会学和流行病的方法和手段,收集社区有关健康问题的资料,评估社区群众的需要与愿望以及生活质量,找出存在的健康问题,了解社区卫生资源和卫生服务提供和利用情况,为下一步制定计划提供依据。
7.评价:是指判断某些事情价值的过程。
8.亚健康:多是指无临床症状和体征,或者有自觉病症感觉而无临床检查证据,但已有潜在发病倾向的信息,机体处于结构退化和生理功能减退的低生活质量与心理失衡状态。
9.:在临床医疗活动中形成的特殊人际关系。
10.医患沟通:沟通本义是开沟使两水相通的过程,人际沟通泛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医患沟通不仅是信息交流也是一种情感传递和行为调节,是建立良好医患关系的重要手段。
11.全科医疗:是指由全科医生所从事的医学实践活动。
12.医学模式:指医学整体思维方式,即解释和处理医学问题的方式。
13.核心家庭: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14.家庭资源:家庭为了维持基本功能、应付压力事件或危机状态所必需的物质上、精神上的支持,成为家庭资源。
15.社区卫生:社区卫生也被称为“社区为基础的基层照顾”或“社区为基础的初级保健”(COPC)。
社区卫生是采用健康促进的策略,以健康为中心,以社区为范畴和人群为对象,动员社区内多部门合作和人人参与的综合性服务。
16.专题小组讨论:是根据研究目的确定好要讨论的主要问题和目标小组,然后召集一小组同类人员在主持人用事先准备的讨论提纲引导下进行开放式讨论。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ef88dca283c4bb4cf7ecd1b2.png)
二、全科医疗与中医全科医疗
(2)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讲座、宣传栏 健康教育的精神是从以疾病为中心的服务模
式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以人类发展为中心的服 务模式,以提高人的素质为总目标。
通过有组织、有计划、有系统的社会和教育 活动,促使人们自觉地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 生活方式;
消除或减轻影响健康的危害因素,预防疾病, 促进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是初级卫生保健重要 任务之一。
2. 综合性照顾 (comprehensive care):
服务对象:所有的人 服务内容:防治保康教计一体化 服务手段:调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
医疗 预防 健康促进
服务层面:
家 社 生物-心理-社会
个
区 庭
服务范围:
人
个人-家庭-社区
3. 连续性照顾 (continuity of care)
从生到死 - 生命周期 健康-疾病-康复 - 疾病周期(三级预防) 持续责任 - 任何时间地点
(二)中医全科医疗
有中国特色的全科医疗。
(三)社区诊断--Community Diagnosis
以流行病学为基础,体现整体人群的发病 率、死亡率和环境致病因素对健康的影响与 社区群体的发病机制相关,其基本目标为预 防、控制并消除疾病。
要求掌握社区人口结构、人口动态、居 住分布、文化、职业结构等,掌握社区地理 位置、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等环境资料, 人们的健康意识、行为方式、疾病、危害健 康的因素及高危人群的分布,确定社区常见 突见的健康问题和所需的卫生服务,并确定 解决问题的时序。
加快发展全科医学,大力培养全科医生。
一、 全科医学与中医全科医学
(一)全科医学 2.定义:
是一门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 医学以及社会行为科学相关内容为一体 的综合性二级学科。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3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3](https://img.taocdn.com/s3/m/5075e71b52ea551810a68784.png)
• (一)了解背景资料 (p56)
• 1.个人背景;
• 2.所在家庭的背景;
• 3.家庭所处的社区背景;
• 4.社区的社会背景。
• 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说 “了解你的病人是 什么样的人,比了解他们患什么病更重 要。”(门诊心慌病人)
• (二)分析求医因素(p57-58)
• 主动型和被动型 • 《超级诊断》
• 患病:是一种社会地位和状态,即被他人 认可处于不健康状态。 • 以上三种情况可以单独、同时或交替存在。
•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疾病、病患、患病状态 多为机体在内外因素相互作用下出现整体 失衡、阴阳失调、气血津液失常等反应, 也就是说病人是既具有疾病特征 ( 微观世 界),又具有社会文化背景(宏观世界)的个 体。 • 要求医者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 要从生物 - 心理 - 社会角度来解决个人健康 问题,要做到以个人为中心的服务。
• 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给社区下的定义 是: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 ( 家庭、氏族 ) 或 社会组织(机关、团体)聚集在某一地域 里形成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体。
• 2.社区资源与利用。
• (二)社区常见的健康问题
多处于早期未分化阶段 生物,心理,社会问题交错 慢性疾病以稳定期为主 以疾患为主 具有明显隐蔽性
1.社区健康问题特征
• 2.社区健康服务方式 • 采取综合性、连续性、可及性、整体性、 协调性服务方式。
• (三)社区诊断与治疗策略
• 1. 社区诊断:确定目标、收集资料、进行 调查、解决问题、优先顺序制定、考虑干 预的可行性。
• 2. 社区治疗:提供咨询支持,加强健康教 育,会诊、转诊管理。
四、防治并举,简便验廉的服务
第二节 中医全科医学的医学观
中医药全科医学概论重点
![中医药全科医学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8f01b347f342336c1eb91a37f111f18583d00c0f.png)
中医药全科医学概论重点第一篇:中医药全科医学概论重点1.1917年第一个专科医学会--眼科医学会。
第二次专科化发展高潮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各种亚专科的专科委员会。
2.全科/家庭医学国际学术组织(WONCA)是非官方的、国际性的全科医学学术团体。
3.198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全科医学的培训机构——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全科医学会。
4.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人口因素、家庭、疾病、医院、经济、其他。
8、医院的专科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1服务范围的局限2内容3时间4方式5.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1977年,美国哈弗大学的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7.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包括三个方面:躯体方面的健康、精神方面的健康、社会方面的健康。
1.全科医学是在通科医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通科医疗的实践经验积累;二是移植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三是对全科医学的专业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新观念、方法、知识和技术。
从内容来说,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的学科。
2.全科医学被界定为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学科,其核心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
3.全科医学的性质:是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学科、是一门广度上的医学专科、是一门以家庭为保健单位的医学学科、是一门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医学学科。
4.全科医疗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层医疗模式。
是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一体化服务。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c66f10d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5e.png)
详细描述
中医支持肿瘤康复提高生存质量
总结词
患者在接受肿瘤治疗后,身体虚弱,容易感染。中医全科医生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免疫力,减少感染风险。同时配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树立信心,提高生存质量。
详细描述
总结词
中医调理亚健康状态改善生活质量
要点一
要点二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身体不适、精神不振。中医全科医生采用中药汤剂、针灸、推拿等多种疗法,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改善睡眠质量、提高食欲、缓解疲劳等不适症状,使患者逐渐恢复健康连接着各个脏腑和组织。通过针灸、推拿等手段刺激经络,可以调节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经络系统
病因分类
中医将病因分为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类,如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外感六淫等。
病机阐述
病机是指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机理。中医通过对病机的阐述,揭示了疾病本质和发展规律,为临床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03
CHAPTER
中医全科医学的临床应用
中医全科医生能够根据患者症状,判断感冒类型,如风寒感冒、风热感冒等,并给予相应的中药或针灸治疗。
感冒
中医全科医生擅长诊治各类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泻等,通过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以及中药治疗,促进患者康复。
消化系统疾病
中医全科医生在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也有丰富的经验,如头痛、失眠等,运用中医手段如针灸、推拿等进行治疗。
详细描述
患者长期患有高血压,服用多种降压药效果不佳。中医全科医生采用中药汤剂和针灸治疗,调整患者体内阴阳平衡,逐步降低血压水平,同时改善患者的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词
中医管理糖尿病有效控制血糖水平
患者患有糖尿病,血糖控制不稳定。中医全科医生采用中药汤剂和饮食调理,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同时针对患者的个体情况制定运动和作息计划,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全科医学概论重点
![全科医学概论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cebab83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bcf8043.png)
全科医学概论重点全科医学是一门以家庭医生为核心的医学科目,旨在培养医生全面、系统地掌握基础医学知识,具备家庭医生专业技能,为患者提供综合性和连续性的医疗服务。
全科医学概论是全科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通过学习该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建立全科医学思维方式和方法论,使其了解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领域和作用,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奠定基础。
1.全科医学的定义和特点:全科医学是以患者为中心,以家庭和社区为基础,进行全人健康管理的医学学科。
全科医生应具备博采众长、泰然处之的思维方式和综合性的医疗服务能力。
2.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包括生物医学基础、行为医学、人文医学、社会医学等。
全科医生应该全面了解人体结构与功能、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等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这些知识来分析患者的健康问题。
3.全科医学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健康管理、疾病预防等。
全科医生应该具备诊断和治疗常见病、多发病的能力,能够进行全面的健康评估和健康指导。
4.全科医学中的患者管理:全科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环境,实施个体化的医疗服务,并与其他医疗团队成员进行有效的协作和沟通。
5.全科医学的发展趋势和挑战:随着人口老龄化和慢性病的增多,全科医生将面临更多的挑战和责任,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提高自己的综合医疗服务能力。
全科医学概论的学习方法包括课堂学习、实践操作和自主学习。
在课堂学习中,学生可以通过听讲、讨论和研讨等方式来了解和掌握全科医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实践操作环节主要包括实习和实践活动,通过实际操作来提高学生的临床技能和全科医学服务能力。
自主学习则主要包括阅读教材和参考书籍,进行个人学习和思考,以提高自己的综合医学素养。
全科医学概论作为全科医学专业的基础课程,为学生提供了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为进一步学习临床医学课程打下基础。
重点内容包括全科医学的定义和特点、基本理论、工作内容、患者管理、发展趋势和挑战等方面。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4b13ac1f524de518974b7dc2.png)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考查)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1.人性化照顾2.综合性照顾3.连续性照顾4.协调性照顾5.可及性照顾6.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7.以社区为范围的照顾8.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9.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1.是一种基层医疗服务2.是一种专科医疗服务3.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服务中医全科医学的定义:中医全科医学是以中医学为核心,结合全科医学的特点,融合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包括①深化中医学在基层服务中积累的经验,如治未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②移植了全科医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如家庭、社区观念的引导等;③围绕着中医更好地为基层服务,通过丰富和发展中医学,而发展新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技术. 中医全科医疗的原则:1.以人为根本2.以预防为导向3.强调三因制宜4.注重医患关系5.连续、综合、协调6.兼通并蓄多技7.立足社区服务8.健全健康档案9.加强健康教育健康应该包括①躯体方面,即保持躯体功能的良好状态,没有不能被治愈或控制的疾病,没有不能康复的躯体残疾。
没有持续的不适或虚弱,生理需求得到基本满足;②精神方面,内心没有严重的矛盾冲突影响个人的情绪和行为,个性能得到自然发展,并且能适应社会生活的要求,能自如地应付各种紧张状态,能适应各种变化。
并对变化做出适当的反应,没用不良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没有明显的精神活动异常;③社会方面,能适应社会道德、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的要求,能在社会生活中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没有明显影响身体健康的社会冲突,能有效地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并能在社会生活中满足个性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家庭生活周期是指家庭遵循社会与自然地规律所经历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程。
根据家庭生活时间和可预见的家庭事件分为新婚期、第一个孩子出生、有学龄前儿童、有学龄儿童、有青少年、孩子离家创业、父母独处(空巢期)和退休八个阶段。
社区健康问题特征:1.多处于早期未分化阶段2.生物、心理、社会问题交错3.慢性疾病以稳定期为主4.以疾患为基础5.具有明显隐蔽性中医全科医学的服务方法(中医的内容多)中医治未病包含两层意义:①防病于未然,强调养生,预防疾病的发展②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变化.(名、简)三级预防的策略:一级预防未病防病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三级预防既病防残预防医学实施过程中,根据疾病发生、发展的自然过程,将三级预防划分为五个层次。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5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5](https://img.taocdn.com/s3/m/6f5c2fd36137ee06eff9186d.png)
• 三焦辨证,是清代吴鞠通针对湿热性质的温病
所创立的一种辩证方法。 • 三焦辩证概论湿热病发展过程中的病机的变化, 也反映湿热之邪致病的发展规律。 • 湿邪性重浊,有从上而下的特点。
• 三焦分证,就是根据湿邪的特点,通过湿热伤人 重点脏腑部位和先后次序,分为上、中、下三个 部分,也是初、中、末三个阶段。
学习目的要求:
1、掌握辨证论治的定义 2、掌握辩证的具体方法:八纲、脏腑、气 血津液、六经、三焦 3、掌握辩证论治的临床运用 4、掌握论治的具体内容:论治原则、治法
第四章 中医全科医学的服务方法
第一节 辩证论治
• 辩证:是中医认识疾病和诊断疾病的方法,从整 体出发,运用中医理论,将望闻问切所收集的症 状、体征等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归纳,辩明 疾病的病因、病位、疾病性质和邪正盛衰变化, 从而做出诊断的过程。 • 论治:根据辩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 治疗方法,对病症具体施治的过程。
• 舌质红,苔黄腻,脉滑速(切)
• 辩证方法:八纲辨证、脏腑辨证、六经辨证、 卫气营血辩证、三焦辩证、气血津液辩证、病 因辨证。 • 治疗原则:未病先防,治病求本、扶正祛邪、 调整阴阳,三因制宜。 • 治疗方法: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防治手 段:中药、针灸、气功、推拿、按摩。
• 一、中医学的症、证、病
• 症:症状和体征,是病人自身感觉到的异常变化 和医生通过四诊等诊查手段的异常表现。
• 证:证侯,机体在疾病发展过程中某一阶段表现 出的各种症状所反应的病理概论。 • 辨病:临床上根据疾病的主要表现和体征,来确 定疾病病名的过程。
• 辩证:?。
• • • •
症——病——证 大便不解3日,腹部平软,无压痛及反跳痛 病名? 24岁,男,面红目赤,烦躁易怒,腹胀明显,舌 质红苔黄,脉滑。 • 76岁,男,口干,乏力,无腹胀,舌质红少苔, 脉细。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66f07530af45b307e87197ac.png)
第一章:全科医学产生的背景:1.社会人口老龄化因素2.疾病谱和死亡谱因素3.卫生经费压力因素4.卫生服务模式因素5.社会人口迅速增长因素6.其他因素全科医学的基本特征:1.人性化照顾2.综合性照顾3.连续性照顾4.协调性照顾5.可及性照顾6.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7.以社区为范围的照顾8.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9.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1.是一种基层医疗服务2.是一种专科医疗服务3.是一种以家庭为单位的医疗服务全科医学和中医学的同一性:1.医学思维2.诊疗方法3.防治思想中医全科医学的性质:1.是一门体现中医学全科特点的学科2.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3.是一门服务于基层的医学学科4.是一门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医学学科发展中医全科医学目的包括:1.实现医学模式的转变2.丰富中医学理论和临床体系3.建立中医学服务基层的理想模式中医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1.是一种基层医疗服务2.是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3.是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4.是综合性的中医医疗服务中医全科医疗的原则:1.以人为本2.以预防为导向3.强调三因制宜4.注重医患关系5.连续、综合、协调6.兼通并蓄多技7.立足社区服务8.健全健康档案(个人健康档案和家庭健康档案,无社区健康档案)9.加强健康教育对中医全科医生认识的注意问题:1.不要等同于类似坐堂医的传统中医医生 2.不要等同于中西医结合医生 3.不要将社区中医边缘化、技术化中医全科医生的素质要求:1.良好的人文素养 2.出色的管理能力 3.执着的科学精神和自我发展能力中医全科医生的角色(解答题):1.与普通全科医生相同的角色:(1)医生(2)教育者(3)协调者(4)守门人 2.有着中医特色的角色:(1)综合运用中医理论和技能为社区居民解决健康问题的服务者(2)指导中医进社区,发挥社区中医应用的综合效益的管理者(3)传统中医知识、技能的继承者(4)中医文化的传播者中医全科医生应具有的知识能力:1.中医全科医生的知识结构:(1)中医学知识(2)中医全科医学的专业知识(3)现代医学知识(4)以人为中心有关的各学科知识(5)与服务体系相关的知识 2.中医全科医生应具有的能力:(1)社区中药学的应用能力(2)现代医学的诊治能力(3)人际交往的能力(4)经营和管理的能力(5)学习与自我发展的能力第二章:《尚书·洪范》标志着五行学说的形成。
(精品word)全科医学概论复习要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
![(精品word)全科医学概论复习要点(良心出品必属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61db1c72f78a6529647d539c.png)
第二章全科医学的定义与基本概念1、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学是一个面向社区与家庭,整合临床医学、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以及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内容于一体的综合性相关医学专业学科,是一个临床二级学科;其范围涉及各种年龄、性别、各个器官系统以及各类疾病。
其主旨是强调以人为中心、以家庭为单位、以整体健康的维护与促进为方向的长期负责式照顾,并将个体与群体健康照顾融为一体。
2、全科医疗的特点: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护健康;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提供服务,并在必要时协调利用社区内外的其他资源。
3、全科医生是对个人、家庭和社区提供优质、方便、经济有效的、一体化的基础性医疗保健服务,进行生命、健康与疾病的全过程、全方位负责式管理的医生。
4、全科医生的素质:1、强烈的人文情感 2、娴熟的业务技能 3、出色的管理能力 4、执著的科学精神5、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与特点:一、基础医疗保健二、人性化照顾三、综合性照顾四、持续性照顾五、协调性照顾六、可及性照顾七、个体-群体一体化的照顾(一)以家庭为单位的照顾(二)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八、以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为诊治理论基础九、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十、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6、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的联系:(1)各司其职(2)互补互利(3)“接力棒”式服务第三章全科医学的历史与发展1、1969年家庭医学称为美国第20个医学专科2、全科医学产生的基础:一、人口迅速增长与老龄化二、疾病谱与死因普的变化三、医学模式的转变四、医疗费用的高涨与卫生资源的不合理分配五、医疗保健机构功能分化与对基层卫生的重视第五章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照顾1、生物医学模式的优越性:(1)以生物科学为基础,具有客观性和科学性。
(2)其理论和方法简单、直观、易于掌握。
(3)资料如实验室检查,活检或尸体检查结果可以得到科学方法的确认。
(4)可使医师治愈许多原来是致命的疾病,并控制许多尚不能治愈的疾患。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0a4afd26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3f.png)
• 二、症和病机(证)的关系
• 疾病的表现和本质的关系 • 直接反映病机
• 不能直接反映病机
• 真假辩证p100
第5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 三、症与诊断的关系
• 疾病和证的诊断必须依靠症状和体征为线索。 • 抓住主证,不忽略兼证。
• (感冒分风寒、风热,心悸分心阳不足与心阴血不足)
• 2、价值大于危险性(有创检查) • 3、对诊断或治疗有帮助 • 结果有误差:尿常规
第17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四节 评估方法
研究对象:病人-个人
研究问题:疾病-健康问题
健康问题评估:研究诊断个体、家庭和社区对现存或潜在健
康问题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
第18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2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二、体格检查 望闻问切、视触叩听
第13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4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5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16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 三、实验室检查
• 1、符合成本-效益
关于中医全科医学概 论
第1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治法:在治则指导下制定出治疗疾病的方法,是治则的体现。
汗、吐、下、和、温、清、消、补八法。
第2页,共26页,编辑于2022年,星期五
第二节 辩证论治 • 一、症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 症:疾病中所表现的各种想象的总和
• 症状:病人主观可以体会到的痛苦和不适等异常感觉
• 体征:医生通过感觉器官可以客观检查身体异常改变。 • 辅助检查:通过现代仪器可见检查到的病理指征。
《全科医学概论》知识要点
![《全科医学概论》知识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ad351774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fb.png)
《全科医学概论》知识要点1.全科医学的定义:全科医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涉及多个领域,包括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心理学等,旨在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和协调的健康管理。
2.全科医生的角色:全科医生是基层医疗服务的核心,其职责包括协调、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引导患者进行健康管理,并提供预防和健康教育。
3.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全科医学的基本原则包括全面性、连续性、协调性和家庭中心性。
全面性要求全科医生熟悉多个领域的医学知识,连续性要求医生与患者建立长期的医疗关系,协调性要求医生协调各种医疗资源,家庭中心性要求医生从整个家庭的角度进行医疗管理。
4.全科医学的诊疗流程:全科医生的诊疗流程包括主诉、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步骤。
主诉是患者对病情的自述,病史采集是医生对患者病情的详细询问,体格检查是医生对患者进行体格方面的检查,辅助检查包括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诊断是医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检查结果确定疾病的过程,治疗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
5.全科医学的常见疾病:全科医生经常遇到的常见疾病包括感冒、上呼吸道感染、糖尿病、高血压等。
全科医生应具备对这些疾病的基本诊断和治疗能力,并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的健康管理和教育。
6.全科医学的重要性:全科医生在基层医疗服务中起到关键作用,他们可以提供全面的医疗服务,预防疾病和提供健康教育,同时还可以协调各种医疗资源,提高医疗效率。
7.全科医学的发展趋势:随着医学科技的进步和人们对健康的需求的不断增加,全科医学在未来的发展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全科医生将会面临更高的专业要求,需要掌握更多的医学知识和技能,提供更加全面和个体化的医疗服务。
8.全科医学的挑战和机遇:全科医生在承担重要职责的同时,也会面临一些挑战,如医疗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医患矛盾等。
但是,全科医学也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如政府对基层医疗服务的重视、社会对全面医疗服务的需求等。
综上所述,全科医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具有广泛的学科背景和丰富的职责。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03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03](https://img.taocdn.com/s3/m/cc45ab46915f804d2b16c1f3.png)
第三节 中医全科医疗的优势与特征
中医全科医疗,是中医学和全科医学的基本理论指导下, 整合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发挥中医学在基层卫生服 务中特色和优势,解决社区常见健康问的一种医疗服务。
全科医学的全提现哪些方面?
第三节 中医全科医疗的优势与特征
中医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1、是一种基础医疗服务。 2、以门诊为主体的服务。 3、一种新型的医疗服务模式。 4、综合性的中医医疗服务。 5、是中国特色的全科医学。 全科医疗的基本特征?
中医不断在发展中
时方派:金慎之先生,有个外号叫金癫,擅长治疗疑难杂 证。立足于经方的基础上善用附子、吴茱萸等辛热药。
三、中医全科医学的性质
(一)、是一门提现中医全科特点的学科 (二)、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 (三)、是一门服务于基层的医学学科 (四)、是一门注重人文社区科学的医学学科
(一)、是一门提现中医全科特点的学科
(二)、是一门综合性的医学学科
中医全科医学,包括很多全科医学的理念, 属于中医学的范畴? 指导思想是中医基础理论,“以学统术” 穴位注射
(三)、是一门服务于基层的医学学科
起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 诊疗工具,就是自己的望闻问切
(四)、是一门注重人文社区科学的医学学科
医乃仁术,注重医德修养和人文关怀 《大医精诚》对医德详细做了描述,被称为行医准则。
土茯苓30克、萆薢30克、威灵仙15克、 桃仁10克、红花10克、 泽兰10克、 泽泻20克、苡米30克、车前子(包煎) 30克、 苍术15克、山慈姑15克、胆 星15克。
(三)、医院模式的局限性
医院专科化 1、服务范围小 2、服务内容以治疗疾病为主 3、服务时间局限
(四)、医疗费用的高涨
(五)、中医进社区的必然性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应知应会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应知应会](https://img.taocdn.com/s3/m/24d9d3f7915f804d2b16c1fe.png)
中医全科医学概论应知应会的内容全科医学和中医全科医学全科医学: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与社区提供连续综合协调可及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学科。
生物医学+行为科学+社会科学宏观与微观,个人与家庭,疾病与社会多层次有机结合的立体知识结构。
中医全科医学:以中医学为核心,结合全科医学的特点,融合其他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1)深化中医学在基层服务中积累的经验,如治未病、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等;(2)移植了全科医学的知识、方法和技术,如家庭、社区观念的引入等;(3)围绕着中医更好地为基层服务,通过丰富和发展中医学,而发展新的观念、知识、方法和技术。
传统中医学与全科医学的异同相同点:医学思维:生物-心理-社会模式与中医整体观等诊疗方法:整体性照顾、基层门诊治疗、个性化治疗、各科兼通防治思想:预防为主与治未病、养生观、同样强调社会因素、心理因素的作用、新健康观和概念不同点:产生基础(认识手段)不同现代医学建立在宏观科学微观科学结合基础上;传统中医学建立在哲学思维(阴阳平衡)实施体系不同社会系统工程/医学范畴原则特征上的不同(建立在签约基础上)长期、连续、负责式照顾、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方法上的不同健康档案的建立、循证医学方法、统计学应用等等全科医学与现代医学最本质的区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健康信念模式在个人自定义健康概念的基础上反映或表现出来的对自身健康的关心程度,主要涉及求医行为的价值和可能行。
全科医学最大特点综合性,连续性,协调性,可及性照顾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全科医学“全方位”或“立体性”的体现特征是体现特征是综合性照顾,包括对象的全方位内容的全方位服务层面的全方位范围的全方位服务手段的全方位青少年完成社会化最适合的场所是:家庭全科医疗与专科医疗服务的显著区别在于特性全科医疗专科医疗服务人口较少而稳定大而流动性照顾范围宽窄疾患类型常见问题疑难重症技术基本技术不昂贵高新技术昂贵方法综合分科责任持续性间断性服务内容六位一体医疗为主态度/宗旨以健康为中心全面管理以疾病为中心以人为中心病人主动参与救死扶伤以医生为中心病人被动服从全科医疗的可及性服务的含义全科医疗是可及、高效的基层医疗服务,它对社区居民应体现出地理上的接近、使用上的方便、关系上的亲切、结果上的有效及经济上的可接受性等特点。
7.16中医全科医学概论
![7.16中医全科医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98cfaab3fd0a79563c1e7211.png)
(三)机械论对生物医学的影响
• 1、机械认识论 • 2、拉〃美特里和爱因斯坦的医学观
1、机械认识论
• 从亚里士多德时代开始:
–机械论:所有的生命现象都可以用物理的、化学的规 律来解释; –活力论:生命的真正实体是灵魂或“活力”
金 肺 大肠 皮毛
水 肾 膀胱 骨(髓) 耳、前后二 阴 髮 唾 呻
脏 腑 体
•
官窍
华 液 声
目
爪 泪 呼
舌
面 汗 笑
口
唇四白 涎 歌
鼻
毛 涕 哭
人体与自然界的五行归类表
五行 项目
木 握 魂 怒 弦
火
土
金 咳 魄 悲
水 栗 志 恐
变动 神脏 • 情志 脉
厥(忧) 哕 神 意 喜 思忧 钩(洪) 代濡
(四)科学主义思潮对医学的影响
• 19世纪欧洲,视病人为人 – 维也纳医学院诺瑟格教授:医学治疗的是有 病的人而不是病; –美国霍普金斯大学鲁宾森教授:The Patient as person,告诫医学界不能以“科学 的满足”取代“人类的满足”,“把病人作 为一个整体来治疗”; – 美国乔治亚医学院休斯顿教授:是否尊重患 者的心理感受,是“医生区别于兽医之所在”
2、五行学说与中医人体的动态结构
• 3)以五脏为中心的五行归属,说明人体与外在环境 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统一性; • 4)把五行之间的生克乘侮关系应用于五脏; • 《素问·五运行大论》:气有余,则制己所胜而侮所 不胜,其不足,则己所不胜,侮而乘之;己所胜,轻 而侮之。 • 5)全面地揭示了五脏之间以至整个人体复杂系统的 控制、反馈调节机制。
(完整word版)全科医学概论考试重点
![(完整word版)全科医学概论考试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e3ada09a0975f46527d3e1aa.png)
全科医学概论考试重点山东中医药大学一、单选1、全科医学是何时在北美兴起的一门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的新型医学学科?(20世纪60年代)2、全科/家庭医学的国际学术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of national college and academies of general practice/family medicine,WONCA)在哪一年正式成立?(1972 )全科医生因工作需要,将为个人及其家庭提供的服务延伸出来扩大到社区,被称为(顺延性社区保健服务)。
3、二级预防,又叫“三早预防” ,B 其内容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在疾病的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 对于慢性病而言,其根本方法是作好宣传和提高医务人员的诊疗水平。
4、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一直把(预防为主)作为卫生事业发展的总方针。
三级预防又称(康复治疗)5、应用格式化的健康筛检表格,针对不同年龄、性别而定期进行的健康检查称为(周期性健康检查)二、多选1、全科医学的发生与发展主要与下列哪些因素有关?(人口因素, 家庭因素, 疾病因素, 医院因素, 经济因素)2、全科医生为病人服务时面临的主要任务有(确认并处理现存问题, 对问题进行连续性照顾, 适时提供预防性照顾, 改进病人的就医遵医行为)3、全科医生接诊病人,不仅要了解病人所患疾病,还要了解病人的背景资料。
完整的背景资料包括:(社会背景社区背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4、疾病因果观是病人对疾病因果关系的认识,是病人认识自身健康问题的理论依据,它受到下列因素的影响。
(个人文化家庭宗教信仰社会背景)5、全科医生可以利用的资源分医疗与非医疗两大部分,前者包括下列哪些内容?后者包括社会资源、社区资源、家庭资源等。
(咨询、会诊、转诊)6、家庭外部结构包括:(单亲家庭、核心家庭、主干家庭、联合家庭、单身家庭)7、下列内容属于家庭对健康的影响(疾病遗传、儿童身心健康、健康行为、疾病传播)8、属于影响社区健康的主要因素:(社会因素、社区组织、社区人口、社区环境)9、社区卫生资源是指生产卫生服务所需的基本投入,包括(卫生人力资源、卫生费用、物力资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917年第一个专科医学会--眼科医学会。
第二次专科化发展高潮20世纪40年代末至60年代各种亚专科的专科委员会。
2.全科/家庭医学国际学术组织(WONCA)是非官方的、国际性的全科医学学术团体。
3.1989年在首都医科大学成立了国内第一家全科医学的培训机构——全科医学培训中心。
北京市成立了北京全科医学会。
4.全科医学产生和发展的背景:人口因素、家庭、疾病、医院、经济、其他。
8、医院的专科化的局限性和片面性1服务范围的局限2内容3时间4方式5.医学模式: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机械论、生物及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6.1977年,美国哈弗大学的恩格尔提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7.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包括在躯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
包括三个方面:躯体方面的健康、精神方面的健康、社会方面的健康。
1.全科医学是在通科医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和方法论的综合性的临床医学学科。
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通科医疗的实践经验积累;二是移植了其他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技术;三是对全科医学的专业研究而发展起来的新观念、方法、知识和技术。
从内容来说,以人为中心,以维护和促进健康为目标,向个人、家庭、社区提供连续、综合、便捷的基本卫生服务的新型医学的学科。
2.全科医学被界定为关于初级卫生保健的学科,其核心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初级保健服务”。
3.全科医学的性质:是一门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临床学学科、是一门广度上的医学专科、是一门以家庭为保健单位的医学学科、是一门注重人文社会科学的医学学科。
4.全科医疗是在通科医疗的基础上,通过整合生物医学、行为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的基层医疗模式。
是以人为中心、家庭为单位、社区为范围的连续性、综合性、协调性、整体性、个体化和人性化的医疗保健一体化服务。
服务内容:医疗、预防、康复、保健、健康教育、计划生育一体化
5.全科医疗的特征:人格化服务、综合性服务、连续性服务、协调性服务、可及性服务、以家庭为服务单位、以社区为基础的服务、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基础、以预防为导向的服务、
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6.全科医生与其他专科医生的区别,见
第三章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1.全科医生应诊的四大任务:①确认并
处理现存问题②对问题进行连续性照
顾③适时提供预防性照顾④改进病人
的就医遵医行为。
2.病人的背景资料:社会背景、社区背
景、家庭背景、个人背景
3.病人的需要:生理需要、安全·归属
和爱·自尊的自我实现的·。
马斯洛理论
4.疾病因果观是指病人对疾病的因果
关系的认识,使病人认识自身健康问题
的理论依据。
它受个人文化、家庭、宗
教、信仰和社会背景等因素的影响。
健康信念模式是指人们对自身健康价
值的认识所形成的基本框架,它反映了
人们对自身健康关心的程度。
5.开放式问诊封闭式问诊的区别:1问
诊方式可给患者一定的宽松度,调节气
氛,缓和病人紧张情绪,使之轻松弹出
自己的感受 2启发患者说出真相3缩
短问诊时间4减少医疗费用
5追踪病情,完成全程保健。
1.家庭①从社会学角度来看,家庭是一
种社会组织,是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
②按照生物学观点,家庭是人类繁衍的
功能单位;③从心理学角度看,家庭是
个体心理发展的“沃土”,是最紧密的社
会情感单位。
2.家庭结构㈠家庭外部结构
①核心家庭是指由父母及其未婚子女
组成的家庭,也包括无子女夫妇的家庭
和由养父母及养子女组成的家庭。
②主干家庭又称直系家庭,是指有一对
已婚子女与其父母、未婚子女或未婚兄
弟姐妹组成的家庭。
③联合家庭又称复式家庭,是指由两对
或两对以上同代夫妇与其未婚或已婚
子女组成的家庭,包括有年长的父母和
两对以上已婚子女及孙子女居住在一
起的家庭,或两对以上的已婚兄弟姐妹
组成的家庭。
④其他家庭包括单身家庭、单亲家庭、
群居体及同性恋家庭等。
㈡家庭内部结构包括家庭权力结构(传
统权威型,工具·分享·情感)家庭角色、
家庭沟通、家庭界限、家庭价值观
家庭生活周期是指家庭遵循社会与自
然规律所经历的产生、发展与消亡的过
程。
家庭生活周期的八个阶段:新婚期、第
一个孩子出生、有学龄前儿童、有学龄
儿童、有青少年、孩子离家创业、空巢
期、老龄期。
APGAR字母代表意义 1、适应度
(adaptation)2、合作度
(partnership)3、成熟度(growth)
4、情感度(affection)
5、亲密度
(resolve)
Lcu评价个体所遭受的应激程度
家庭医生深入家庭程度的五个等级级
别一:对家庭关注的最低水平二:提供
医学信息和建议三:同情与支持四:系
统地评价并有计划地进行干预五:家庭
治疗
第五章以社区为范围的服务
社区是以地理界线划分的,有组织的社
会实体。
社区的定义包含两个基本内容,
即一个特定的人群和这一人群的共同
特征。
五个要素:人群,地域,特有的
文化背景、生活方式和认同意识,生活
服务设施,一定的生活制度和管理机构。
社区卫生服务特点:全方位的卫生服务,
全过程·全人群·可及性·
第六章全科医学中的预防保健服务
预防医学是一门研究如何通过采取适
当的干预措施而达到防止疾病发生、控
制疾病发展、尽可能地维护和恢复机体
的功能,最终维护和促进个体和人群健
康之目的的医学学科。
临床预防医学是通过在临床场所对病
伤危险因素的评估和预防干预来实施
的,是对健康人和无症状的“病人”采取
的个体预防措施,是在临床环境下一二
级预防的结合。
临床预防医学的特征1以医生为主体
的预防2防治相结合的预防3主要针对
慢性病的预防4个体与群体相结合的
预防5综合性的预防6以个人主动负责
为主的预防
疾病的三级预防:一级预防又称病因预
防,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1
针对机体的临床预防内容2针对环境
的预防内容3针对社会致病因素的临
床预防内容二级预防又称“三早”预防,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它是
在疾病的初期采取的预防措施。
三级预
防又称康复治疗,是对疾病进入后期阶
段的预防措施,此时机体对疾病已失去
协调代偿能力,可能出现伤残或死亡的
结局。
临床预防方法:1病人健康教育2预防
接种一3筛检和个案发现二4周期性健
康检查二5健康危险因素评价与干预
二,三
第八章居民健康档案
以问题为导向的病历记录由基本资料、
问题目录、问题描述、病情流程表等组
成
对健康问题的描述通常用SOAR格
式,即按照主观资料、客观资料、评估、
计划的顺序进行描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