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成果公示前言上世纪80年代至今,扬州共编制完成三轮城市总体规划,第一轮城市总体规划(1982-2000)于1985年省政府批复;第二轮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9年省政府批复;第三轮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于2003年通过专家论证,2004年报省政府待批。
几轮城市总体规划对于引导扬州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的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促进了城市人居环境的提升,城市特色得到了极大的彰显。
进入21世纪以来,扬州迎来了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明显,城市规模迅速扩张,目前人口与用地规模已超出了上轮总规确定的中期和远期目标,同时城市发展又面临着国内外环境变迁、区域交通变化、产业结构转型、城市空间重组等挑战,人文、生态、宜居的城市建设目标也对城市规划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基于这些背景,市政府于2009年决定对城市总体规划进行修编,以适应扬州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及时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2010年8月30-31日,《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通过了江苏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组织的专家论证。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现就《扬州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公开征求公众意见,欢迎广大市民积极发表意见和建议,以进一步完善报批成果,指导未来城市发展,建设扬州美好家园。
相关意见和建议可在公示现场留言,也可邮寄至扬州市规划局城乡规划处(地址:扬州市淮海路33号,邮编:225002)。
咨询电话:0514--87340303公示网址:/gzcy/现场公示:扬州双博馆规划展示中心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要点一、总则1、修编目的为适应扬州市新时期城市现代化建设需要,把握外部条件变化带来的城市发展动力与机遇,适应快速增长的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构建指引城市长远可持续发展的空间结构和政策框架,为城市全面、协调发展提供有效保障。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8.13•【字号】扬府发[2010]149号•【施行日期】2010.08.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房地产市场监管正文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扬府发〔2010〕149号)各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单位):今年以来,我市市区房地产市场运行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健康的发展态势,商品住房供应基本稳定,市场价格基本保持平稳。
但是,市场运行中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土地闲置现象突出、投资开工量不足、商业办公用房大量积压等,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运行。
为切实解决目前房地产市场运行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进一步促进市区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特作通知如下:一、全面清理市区闲置土地(一)清理对象。
对市区1999年以来通过招拍挂出让的经营性房地产开发项目用地进行全面清理,重点清理已签订土地出让合同,按合同约定应当开工但尚未开工的房地产项目用地。
(二)清理要求。
1、属开发企业自身原因未开工的闲置土地项目,必须于今年9月底前开工建设。
2、属净地出让,且已超过约定交地时间仍未交地而导致未开工的项目,由相关区政府(管委会)于今年9月底前完成拆迁交地工作。
3、属生地出让,超过出让合同约定开工时间未开工建设的项目,开发企业必须于今年9月底之前完成拆迁且动工建设。
4、属开发企业申请调整规划的项目,必须于今年9月底之前向规划部门重新申报规划方案,重新申报的方案不符合要求的,规划部门应及时告知;重新申报的方案,规划部门审批通过的按新方案实施,经市批准同意调整的按原方案实施,开发企业必须在9月底之前动工建设。
5、属政府调整规划,导致项目不能实施或需调整原规划方案后再实施的项目,由项目所在区政府(管委会)负责于今年9月底前提出具体处置方案,报市区闲置土地清理处置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扬州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4)第一节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4)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4)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5)第四节机遇与挑战 (6)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及目标 (8)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 (8)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8)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4)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14)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14)第三节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 (15)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7)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7)第二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18)第三节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 (19)第七章全面推进土地整治 (19)第一节全面推进土地整理 (19)第二节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20)第三节合理安排土地复垦 (20)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21)第一节优化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 (21)第二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2)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2)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22)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 (24)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26)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26)第二节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26)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调控 (27)第十一章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29)第一节镇(街道)土地利用定位 (29)第二节镇(街道)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解方案 (30)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第一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基本农田保护 (34)第二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34)第三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35)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35)第十三章附则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改善区域土地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扬州市邗江区及所辖方巷镇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6〕37号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扬州市邗江区及所辖方巷镇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正文:----------------------------------------------------------------------------------------------------------------------------------------------------省政府关于调整扬州市邗江区及所辖方巷镇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批复苏政复〔2016〕37号扬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局部修改邗江区方巷等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的请示》(扬府发〔2016〕58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邗江区方巷镇、瓜洲镇、槐泗镇、杨庙镇、杨寿镇、八里镇、施桥镇、公道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修改方案。
在上述8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的前提下,将27.2591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82.7202公顷允许建设区调入有条件建设区;将28.9399公顷限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将81.0394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允许建设区,1.6808公顷有条件建设区调入限制建设区。
规划修改前后,邗江区及方巷镇等8个镇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确定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等建设用地管制区规模合计保持不变。
二、切实加大耕地保护力度。
你市要指导邗江区依据经批准的规划修改方案,对规划确定的允许建设区、有条件建设区、限制建设区进行规划空间布局形态调整,确保邗江区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确保规划城乡建设用地规模不增加,确保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节约用地制度落到实处。
三、强化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你市要指导邗江区依据调整后的允许建设区规模边界,加强对建设项目用地的规划审查,从严控制城镇村建设用地布局和规模。
土地节约集约_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

土地节约集约_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的调研报告土地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合理利用、有效保护土地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求。
根据市政协年度工作安排,5月份以来,在***副主席的带领下,市政协城乡建设(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组织部分委员组成专题调研组,在市国土部门和相关县(市、区)政协的协助下,对全市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调研组听取了全市土地资源保护与利用总体情况通报,与市开发区、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等职能部门的同志进行了座谈、探讨,并到宝应县、江都市进行实地考察、了解情况,在此基础上梳理分析,形成调研报告。
现汇报如下:一、全市土地资源概况及节约集约利用基本情况近几年来,根据国家土地宏观调控的要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全市的土地资源利用和保护开始呈现出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的趋势,主要表现在:1、国土资源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我国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这一状况在我市表现得更为明显。
据介绍,我市土地总面积为995.1万亩。
其中建设用地178.5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7.9%;农业用地634.0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63.7%(人均耕地仅1亩左右);其它用地182.6万亩,约占土地总面积的18.4%。
为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市政府专门下发了《扬州市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分解下达至2019年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指标。
各县(市、区)、各乡镇均实行了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层层签订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
去年,为规范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市政府转发了有关部门关于《扬州市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情况专项清理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全市大力开展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专项清理工作;今年,为贯彻落实国务院3号文件,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管理,促进科学发展的通知》,积极推进全市的节约集约用地工作。
在一系列工作措施的推动下,全市上下的国土资源保护意识逐渐增强。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扬州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的通知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扬州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11.16•【字号】扬府发〔2020〕95号•【施行日期】2020.01.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扬州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生态科技新城管委会,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为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合法权益,保障被征地农民原有生活水平不降低,长远生计有保障,根据新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省政府关于公布江苏省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最低标准的通知》(苏政发〔2020〕44号),我市组织各县(市、区)制定了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并上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现依据《省政府关于扬州市所辖各县(市、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的批复》(苏政复〔2020〕104号),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县(市、区)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
全市征收农民集体农用地的区片综合地价由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组成,不包括法律规定用于社会保险缴费补贴的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费用、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等的补偿费用。
全市征收农民集体所有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广陵区(含生态科技新城)、邗江区(含经济技术开发区、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为二类地区,分别将本辖区整体划定为一个区片,执行标准均为55000元/亩,其中土地补偿费27500元/亩、安置补助费27500元/人;江都区、宝应县、仪征市、高邮市为三类地区,分别将本辖区整体划定为一个区片,执行标准均为47000元/亩,其中土地补偿费23500元/亩、安置补助费23500元/人。
征收集体建设用地参照所在区片征收集体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执行。
征收集体未利用地参照所在区片征收集体农用地区片综合地价标准的0.7倍执行。
土地利用规划图例

土地利用规划图例——规划现状与分析一.土地利用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状况扬州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江苏省中部。
介于东经119°01'-119°54',北纬32°13' -33°25'之间,南临长江,与镇江相望,北与淮阴、盐城接壤,东和盐城、泰州市毗邻,西与安徽天长、南京交界。
京杭大运河纵贯全境,由北向南沟通白马湖、宝应湖、高邮湖和邵伯湖,连接长江。
全市土地总面积6658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6.49%,境内地貌以平原为主,,微地形差异明显,由西向东呈扇形逐渐倾斜。
仪征丘陵山区为最高,高邮、宝应与泰州市的兴化接壤处最低,为浅水湖荡地区。
全市耕地比重较大,农业生产水平较高,主要农作物为粮、棉、油等,辖区内水面广阔,资源丰富,江、河、湖、荡盛产鱼、虾、蟹、龟、鳖、珍珠、荷藕等,素有“鱼米之乡”之称。
扬州市现辖广陵区、郊区、宝应县、邗江县以及仪征、高邮、江都三个县级市,158个乡镇和4个街道办事处。
1996年末总人口444.82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25%,其中非农业人口为102.28万人,占全市总人口的23%。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八五”期间,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增长,各项社会事业取得新的进展,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1996年全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351.15亿元,比上年增长12%,占全省5.85%,人均国民生产总值7903元。
扬州市区在全国55个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超万元的城市中列第28位,邗江、江都两县市进入第三届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县行列。
二.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优劣势分析1.优势分析:(1)水热条件好, 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明显扬州市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光照充足, 降水丰沛, 梅雨、伏旱明显. 扬州市年太阳辐射量为464~ 489J? cm 2, 年日照时数为2176. 7h, 年平均气温为15℃, 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7.6℃, 最冷月平均气温为1. 5℃, 稳定通过10℃的积温(80% 的保证率) 为4548~4721℃, 无霜期达222天, 年平均降水量为1030mm.受地理纬度和季风的影响, 扬州市光、热、水资源都有一定的季节变化, 夏季是一年中光、热、水资源最丰富的季节. 期间的太阳辐射约占全年的70% , 降水量约占全年的83% , 光、热、水资源配合比较协调, 有利于夏秋作物的高产稳产.(2)土壤肥力高, 增产潜力大扬州市平原主要是由长江、淮河和历史上黄河改道携带的泥沙冲积而成的, 一般土层比较深厚, 土壤质地适中, 保水保肥能力强, 耕地质量好. 全市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为1. 88% , 其中里下河、沿湖地区平均为2. 2% , 是省内土壤肥力较高的地区.近年来, 由于各地重用轻养, 不少地方土地生产力有所下降. 根据第二次土壤普查评级结果, 扬州市高产的农田只占耕地的47% , 而中产及低产农田则占耕地的40. 9% 和12. 1%. 高、中、低产田大致相差一个等级, 稻麦单产相差100kg 左右, 如果有1?3的中低产田通过改良, 各提高一个等级, 则全市约可增产粮食7万t. 可见, 改土的增产潜力很大.(3)人均耕地较少, 水域资源丰富扬州市共有水面19. 74万hm 2, 占土地总面积的29. 7% , 水域广阔, 包括河、湖、塘、库、沼泽等多种类型. 水面开发利用的潜力很大, 除长江以外, 大部分水面都可因地制宜地发展水产、水禽、水生植物和耐水林木的生产2.劣势分析(1)由于季风的不稳定性, 扬州市降水变率较大, 旱、涝、阴雨等出现的机率较高, 特别是春湿、夏涝、秋涝对农业生产影响较大. 此外, 低温、台风、冰雹也时有发生, 对农业生产有一定的影响.(2)地势低平, 洪涝灾害比较普遍扬州市地跨长江、淮河两大水系, 降水及外来水资源均较丰富, 加之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汛期易受洪涝灾害的威胁. 如1991年6、7月份发生的特大洪涝灾害, 扬州市一半以上的农田被淹没, 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由于地势低洼, 排水不畅, 除西南丘陵岗地外, 扬州市大部分农田的地下水位都比较高, 一般埋深在0. 4~ 0. 8m 之间.三.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分析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年土地利用结构根据《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十一五”规划纲要》和《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的相关成果,未来扬州区域发展的空间战略将坚持“区域集中、空间集聚、开发集约”的原则,突出重点和层次,以区域的集聚发展为核心,走核心轴线式的发展道路。
扬州市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表

为了推动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扬州市制定了2024年的重大项目投资计划。
以下是该计划的概述。
1.基础设施建设(1)拓宽城市道路: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改善和拓宽扬州市内的主要道路和交通枢纽,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2)改善公共交通:投资5亿元用于新购置公共交通工具,改善市民的出行条件,并减少对私家车的依赖。
(3)城市给排水系统升级:计划投资8亿元用于提升城市的给排水系统,确保市民的日常生活用水和排水的顺畅。
(4)市政公用建筑升级:投资3亿元用于改善城市中的市政公用建筑,提升市民的服务体验。
2.经济发展项目(1)高新技术产业园建设:计划投资20亿元用于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的落户,并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
(2)南京扬州经济带建设:投资30亿元用于推动南京扬州经济带的建设,加强两地的合作和交流,实现互利共赢。
(3)旅游开发项目:计划投资10亿元用于开发和改善扬州市的旅游资源,提升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4)农业现代化建设:投资5亿元用于农业现代化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3.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1)水源保护区建设:计划投资5亿元用于建设水源保护区,保护和管理扬州市的水源,确保市民的饮水安全。
(2)生态修复和保护:投资3亿元用于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提升市民的生活环境品质。
(3)河道治理和水质改善:计划投资8亿元用于河道治理和水质改善,确保城市的水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
以上是扬州市2024年重大项目投资计划的概述。
通过这些重大项目的投资,扬州市将进一步推动经济的发展,改善市民的生活品质,并保护和修复环境。
这些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提高扬州市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扬府办发〔2018〕113号

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正文:----------------------------------------------------------------------------------------------------------------------------------------------------扬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提高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实施意见扬府办发〔2018〕11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化工园区、生态科技新城、蜀冈—瘦西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市各有关部门:根据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改革工业用地供应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企业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为进一步优化土地资源要素配置,加强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推动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现就提高我市工业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促进高质量发展,制定如下意见。
一、精准调节土地投向,促进资源要素集中集聚(一)优化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布局。
加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各类规划的有机融合,通过“多规合一”引导各类产业科学布局,促进产业发展与资源供给的空间协同。
发挥开发园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载体作用,依据开发园区的产业集聚度、资源利用率和经济贡献度,进一步明确各类开发园区的用地规模、开发边界,明晰产业功能定位,整合定位趋同、行业交叉的园区,适当增家国家、省、市开发园区和(工业园区)建设用地规模,促进产业串联式、组团式集聚发展。
(二)优先保障重大产业项目用地。
加大规划、计划、流量等各类指标的统筹配置,将指标安排与项目体量、环境容量、开发强度、产业布局等相挂钩,对市确定的基本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型产业、生产性服务业重点项目以及重点扶持的工业百强企业、重大项目和重点技改项目等,优先安排土地计划指标;对其它一般项目用地限制新增土地供应,原则上通过内部挖潜优先使用存量土地;对省、市政府明令调整的落后产能及禁止供地目录内的项目一律停止供地。
2024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2024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导语】2024年,扬州市将继续秉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一计划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举措,以期推动扬州市在新的一年里取得更为丰硕的成果。
一、总体目标2024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增长7.5%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7.5%和8%,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二、重点任务1.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1)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重点支持新能源汽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产业发展。
(2)提升传统产业,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推动纺织、化工、建材等产业转型升级。
2.提升科技创新能力(1)加大科技创新投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2)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提升企业研发能力。
3.优化空间布局(1)推动扬州市区、江都区、高邮市、仪征市协同发展,形成“一核四区”的空间布局。
(2)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4.加强生态环境保护(1)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大气、水、土壤等污染治理。
(2)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5.提升民生福祉(1)加大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公共服务投入,提高公共服务水平。
(2)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三、主要举措1.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优化产业结构,提升产业竞争力。
2.加强“双招双引”,即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3.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
4.加强财政支持,发挥政府投资引导作用,吸引社会资本参与扬州市经济建设。
5.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为扬州市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总之,2024年扬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立足于当前形势,明确了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主要举措,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
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扬子津路西延一期工程(润扬路—甘八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扬子津路西延一期工程(润扬路—甘八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公布日期】2020.06.08•【字号】扬发改许发〔2020〕35号•【施行日期】2020.06.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建设正文扬州市发改委关于扬子津路西延一期工程(润扬路—甘八线)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扬州市市政建设处:你单位报来的《关于请求批准扬子津路西延一期工程(润扬路—甘八线)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报告》(扬建市〔2020〕45号)收悉。
依据《政府投资条例》和我委扬发改许发〔2019〕57号文对该工程项目建议书的批复意见,经研究,现将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如下:一、建设地点及用地规模:该项目位于邗江区,西起甘八线,东至润扬路,规划用地面积约29.5377公顷。
二、建设规模及内容:该项目拟建道路总长约4.47km(甘八线以东—吉安路约3.4km为改建现状扬仪路段,吉安路—润扬路约0.9km为新建路段),其中:甘八线至扬溧高速段按城市主干路标准建设,兼容一级公路技术标准,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60km/h,标准断面宽50m;扬溧高速至润扬路段按城市快速路标准建设,主线双向6车道,设计车速80km/h;辅道按城市次干路标准建设,双向4车道,设计车速50km/h;标准断面宽63m。
本项目扬溧高速至吉安路段仅实施南侧主线机动车道改造和两侧辅道车行道及人行道,吉安路至润扬路段仅实施地面辅道(机动车道)、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
本项目全线新改建中小桥6座(总长168m),改造现状箱涵1座(接长约14.4m)。
同步实施市政管网、交安设施、道路照明及绿化迁改等配套工程。
相关技术标准:桥梁荷载等级为城-A级,路面结构设计荷载标准为BZZ-100标准轴载。
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
设计基准期为:桥梁、隧道100年,沥青路面15年。
三、总投资及资金来源:该工程估算总投资约为48031万元(不含征地拆迁费用),资金由市财政统筹安排。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

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2-2020)(公示征求意见稿)序言扬州城市总体规划(1996—2010)于1997年编制完成,1999年经省政府批准实施。
近几年来,我市进行了行政区划的调整,国民经济快速发展,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不断扩展,城市建设理念也在发生深刻变化。
当前随着沿江开发战略的实施,沿江城市面临新的发展机遇,迫切需要对原城市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以适应城市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
为此,2002年7月扬州市政府专门成立了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领导小组,由市规划局具体负责组织总体规划的修编工作。
为进一步增强城市规划的民主性,市规划局现通过报刊的形式进行总规成果摘要公示,欢迎市民、社会各界提出宝贵意见,并在9月15日前将意见通过信函、电话、规划局网站(我局在网站同步进行公示,网址:)反馈我局,以利进一步完善总规成果。
一、总则规划期限:2001年为规划基准年;近期:至2005年;中期:至2010年;远期:至2020年;远景:至本世纪中叶。
规划范围:规划范围分三个层次:市域、城市规划区、中心城发展控制区。
1、市域:指扬州市行政辖区范围,包括扬州市区、仪征市、江都市、高邮市和宝应县,面积为6638平方公里;结合沿江开发战略,重点对扬州都市区进行了规划,包括扬州市区以及江都市和仪征市行政辖区,总面积为3215平方公里;2、城市规划区:包括扬州市区行政辖区全部地域(广陵区、维扬区、邗江区)及仪征市新集、刘集、朴席三镇行政区域,面积共1134平方公里。
3、中心城发展区:指主城区及周边与之发展密切相关的地区,范围包括广陵区、维扬区、开发区管辖范围和邗江区的邗上街办、蒋王街办、汊河街办及槐泗镇、酒甸镇、甘泉镇、瓜洲镇、沙头镇、霍桥镇、杭集镇、泰安镇、杨庙镇等,面积588平方公里。
城市建设用地规划集中在以润扬大桥北接线、西北绕城公路、廖家沟、宁通公路和大运河围合成的主城区范围内布置,覆盖面积为252平方公里。
二、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我市在“两个率先”进程中,总体奋斗目标是:确保“三个高于”,实现“两个率先”,力争“苏中第一”。
关于《扬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的公告

关于《扬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的公告关于《扬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的公告为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所有权人的合法权益,顺利开展我市公共利益建设项目的房屋征收工作,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精神,并结合我市实际,市政府拟定了《扬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将该《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广泛征求社会各界意见。
各界人士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5月5日前通过以下方式反馈至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市拆管办),(1)邮寄地址:徐凝门大街53号,邮编225002;(2)传真:87228121;(3)电子邮箱:cgb@。
附:《扬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扬州市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活动,维护公共利益,保障被征收房屋所有权人(以下称被征收人)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务院《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及其它有关规定,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暂行办法。
第二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征收国有土地上单位、个人房屋的,应当对被征收人给予公平补偿。
征收和补偿活动适用本暂行办法。
公共利益的需要是指:(一)国防和外交的需要;(二)由政府组织实施的能源、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三)由政府组织实施的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环境和资源保护、防灾减灾、文物保护、社会福利、市政公用等公共事业的需要;(四)由政府组织实施的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的需要;(五)由政府依照城乡规划法有关规定组织实施的对危房集中、基础设施落后等地段进行旧城区改建的需要;(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公共利益的需要。
第三条房屋征收与补偿应当遵循决策民主、程序正当、结果公开的原则。
第四条县(市、区)人民政府、市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各自行政区域内的房屋征收与补偿工作。
扬州市邗江区市政建设管理处_企业报告(业主版)

0.2
TOP5
邗江区住建局 2023 年 4 月份结算 审计项目二标段
江苏瑾诚工程项目 管理有限公司
0.2
江苏任禾中衡工程
TOP6 邗江区主城区截流井专项整治项 咨 询 房 地 产 估限公司
江苏中建业工程项
TOP7 方 城 市 交 通 安 全 隐 患 改 造 工 程 目 管 理 咨 询 有 限 公
目标单位: 扬州市邗江区市政建设管理处
报告时间:
2023-08-21
报告解读:本报告数据来源于各政府采购、公共资源交易中心、企事业单位等网站公开的招标采购 项目信息,基于招标采购大数据挖掘分析整理。报告从目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供应 商、代理机构、信用风险 5 个维度对其招标采购行为分析,为目标单位招标采购管理、采购效率 监测和风险预警提供决策参考;帮助目标单位相关方包括但不限于供应商、中介机构等快速了解目 标单位的采购需求、采购效率、采购竞争和风险水平,以辅助其做出与目标单位相关的决策。 报告声明:本数据报告基于公开数据整理,各数据指标不代表任何权威观点,报告仅供参考!
1.1 总体指标 ...........................................................................................................................1 1.2 需求趋势 ...........................................................................................................................1 1.3 项目规模 ...........................................................................................................................2 1.4 行业分布 ...........................................................................................................................3 二、采购效率 .................................................................................................................................9 2.1 节支率分析 .......................................................................................................................9 2.2 项目节支率列表 ..............................................................................................................10 三、采购供应商 ...........................................................................................................................12 3.1 主要供应商分析 ..............................................................................................................12 3.2 主要供应商项目 ..............................................................................................................13 四、采购代理机构........................................................................................................................15 4.1 主要代理机构分析 ..........................................................................................................15 4.2 主要代理机构项目 ..........................................................................................................15 五、信用风险 ...............................................................................................................................19 附录 .............................................................................................................................................22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扬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意见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扬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6.01.05•【字号】扬府发〔2016〕17号•【施行日期】2016.01.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水利水电正文市政府关于扬州市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意见扬府发〔2016〕1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各委办局(公司),市各直属单位:根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39号]等政策的规定,为集约开发、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我市长江岸线及陆域资源,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推动跨江融合发展,制定本意见。
一、总则(一)长江岸线包括前方一定范围的水域和后方土地,是重要的不可再生资源。
本意见所称长江岸线,是指本市行政区域范围内(即本市所辖仪征市、江都区、广陵区、邗江区、扬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化工园区范围)长江沿岸包括夹江、汊江和岛屿的全部岸线。
(二)根据国家和省有关岸线分类的标准,确定沿江各类岸线及相应的水域、陆域范围。
(三)长江岸线使用应符合《江苏省沿江开发总体规划》、《江苏省沿江产业空间布局规划》、《江苏省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扬州市城市总体规划》、《扬州市沿江发展总体规划》、《扬州港总体规划》等规划,坚持科学规划、统筹管理、严格保护、集约开发、合理利用、有偿使用等原则。
(四)长江岸线资源的使用功能,主要包括产业布局、城市建设、港口设施、涉水工程、跨江设施、生态保护、旅游开发等。
根据《扬州市沿江发展总体规划》,按照长江岸线资源条件和功能要求,全市岸线分为生产岸线(包括港口岸线和临水型装备制造业岸线等)、生活岸线(包括过江通道、城市生活景观和城市旅游景观等岸线等)和生态岸线(包括水源地保护区岸线、生态保护岸线)三类岸线。
(五)市政府对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实行统一管理。
市沿江开发领导小组负责协调解决有关长江岸线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重大问题。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8.25•【字号】苏政复〔2023〕22号•【施行日期】2023.08.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苏政复〔2023〕22号扬州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审批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扬府发〔2023〕80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扬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扬州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落实长江经济带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区域重大战略,深入实施“1+3”重点功能区战略,着力建设国家重要历史文化名城、长三角产业科创高地和先进制造业基地、国际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扬州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399.0000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63.8940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668.3128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扩展倍数控制在基于2020年城镇建设用地规模的1.3031倍。
三、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
积极融入扬子江城市群,协同打造大运河文化魅力带,推进南京都市圈建设,构建等级合理、协调有序的城镇体系,强化中心城市的引领作用,加强城乡融合发展。
以高邮湖为基础,协同构筑江淮湖群生态绿心,强化长江、大运河沿线生态保护修复。
打造北部里下河、南部沿江、西部丘陵特色农业片区,促进农业安全、绿色、高效发展。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扬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

扬州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扬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扬州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5.12.01•【字号】扬府发〔2015〕222号•【施行日期】2015.12.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文市政府关于支持扬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加快发展的政策意见扬府发〔2015〕222号邗江区政府,市各有关单位:为支持扬州国家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加快建设现代产业科技新城步伐,打造充满活力、辐射全市的区域创新高地、产业创新高地和机制创新高地,引领扬州创新型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现制定以下政策意见:第一条凡是国家、省扶持高新区建设发展的政策,市政府支持高新区全面贯彻落实;凡是国家、省鼓励高新区改革创新的政策,市政府支持高新区大胆先行先试;凡是扬州市制定出台的创新类、产业类扶持政策,将高新区计划单列,予以优先支持保障。
第二条按照国家对高新区要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成为抢占高新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的要求,促进高新区主导产业向中高端攀升,着力以数控装备产业园、生物健康产业园、新型光电产业园、现代服务业园区为支撑的“一主三新”创新型产业集群。
全市重大产业项目、战略性科技项目、创新人才资源优先在高新区布局,按照“一区多园”的发展模式,逐步将新建园区或已具备一定基础的园区并入高新区,形成产业集聚与创新扩散的新增长极。
第三条高水平建设创新核心区,统筹整合创新资源,完善高新区研发体系,重点打造智能研发芯、创业孵化带、文化创意谷、大学科技园等“一芯一带一谷一园”。
市科技专项资金向高新区倾斜,支持高新区与扬子津科教园深度融合发展,吸引海内外知名高校院所、跨国公司设立全球性或区域性研创中心,建设一批特色鲜明、具有核心竞争力的重点实验室、研发中心、协同创新中心,抢占产业技术制高点,成为全市高新技术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2021年邗江区槐泗镇土地征收成片主要内容开发方案

一、基本情况本方案成片开发CP-321003-2021-01-04片区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槐泗镇,东至吉兴南路,南至横二河,西至经二路,北至弘扬西路,用地规模55203公顷。
二、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自然资源部关于印发<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标准(试行)>的通知》(自然资规〔20xx〕5号);3、《江苏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开展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编制工作的通知》(苏自然资函〔2021〕15号);4、《扬州市邗江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5、《扬州市邗江区国土空间规划近期实施方案》;6、《扬州市N9-1单元(槐泗镇区)及N10-2单元(北山工业园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7、《扬州市政府关于公布扬州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执行标准的通知》(扬府发[20xx]95号);8、邗江区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生态保护红线成果、最新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等资料;9、成片开发拟建设项目的相关资料及其他资料。
三、成片开发的必要性槐泗镇地处扬州北郊,东濒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南临宁启铁路,西有扬天公路,启扬高速公路与扬菱路贯穿境内,位于上海都市圈与南京经济圈的结合部、沿江经济带和运河经济带的交叉处,为江苏省经济发达镇。
通过片区建设,可推进集镇开发、完善基础设施,着力打造扬州北大门崭新形象,有利于进一步槐泗镇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加快推进扬州市转型跨越高质量发展。
四、规划主要用途和实现功能主要用途依据《扬州市N9-1单元(槐泗镇区)及N10-2单元(北山工业园启动区)控制性详细规划》,CP-321003-2021-01-04开发片区内主要土地用途为居住用地、交通运输用地、商业服务业用地、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等。
五、公益性用地片区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设施用地、绿地与广场用地、道路与交通设施用地、保障性安置住房用地属于公益性用地,CP-321003-2021-01-04成片开发片区的公益性用地占比达499%,符合自然资规〔20xx〕5号文公益性用地占比一般不低于40%的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扬州市人民政府二〇一〇年十二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 (4)第一节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 (4)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 (4)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 (5)第四节机遇与挑战 (6)第三章土地利用战略及目标 (8)第一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目标 (8)第二节土地利用战略 (8)第三节土地利用目标 (9)第四章土地利用结构调整与布局优化 (11)第一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11)第二节土地利用布局优化 (13)第五章保护和合理利用农用地 (14)第一节严格保护耕地 (14)第二节加强基本农田保护与建设 (14)第三节统筹安排各类农用地 (15)第六章节约集约利用建设用地 (17)第一节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 (17)第二节统筹安排城乡建设用地 (18)第三节保障必要的基础设施用地 (19)第七章全面推进土地整治 (19)第一节全面推进土地整理 (19)第二节适度开发宜农后备土地资源 (20)第三节合理安排土地复垦 (20)第八章协调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建设 (21)第一节优化生态用地结构和布局 (21)第二节创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 (22)第九章土地用途分区与建设用地空间管制 (22)第一节土地用途分区 (22)第二节建设用地空间管制区 (24)第十章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调控 (26)第一节土地利用现状 (26)第二节控制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 (26)第三节中心城区用地调控 (27)第十一章镇(街道)土地利用调控 (29)第一节镇(街道)土地利用定位 (29)第二节镇(街道)土地利用规划指标分解方案 (30)第十二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34)第一节严格土地用途管制,完善基本农田保护 (34)第二节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提高集约利用水平 (34)第三节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提高环境质量 (35)第四节加强规划实施管理,健全规划实施机制 (35)第十三章附则 (37)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促进城乡建设用地结构和布局优化,改善区域土地生态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编制《扬州市邗江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第二条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相关法律、法规为依据,以严格保护耕地为前提,以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为重点,以节约集约利用土地为核心,以“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共建共享幸福新邗江”为主题,以“创新引领转型升级”为主线,响应沿江沿河开发战略,坚持从邗江区实际出发,优先安排生态用地,统筹各业各类用地,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的关系,促进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加快建设“经济繁荣、民众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新邗江提供土地资源保障。
第三条规划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5.《基本农田保护条例》;6.《江苏省土地管理条例》;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审查办法》(国土资源部第43号令);8.《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印发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9]51号)》;9.《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成果核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10]8号)》;10.《江苏省市县乡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审批办法(苏政办发〔2010〕61号)》;11.《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规程》;12.《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制图规范》;13.《扬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大纲》;14.《邗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5.《邗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16.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及规划。
第四条规划原则1、统筹兼顾、区域协调根据邗江区在扬州市的总体定位,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建设的要求,发挥邗江区自身的经济优势和地理优势,统筹兼顾,合理安排各业各部门用地,合理确定土地利用总体战略,划定土地利用用途分区,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制政策,形成协调有序的区域城乡统筹发展的格局。
2、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按照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的要求,从保障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出发,严格保护邗江区优质耕地资源,强化耕地的总量控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大力推进土地综合整治,确保扬州市下达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3、优化城乡建设用地结构与布局、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合理调整和优化各业各类用地规模、结构与布局,促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按照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方向,落实“严控总量、盘活存量、用好增量、集约高效”的要求,以供应引导需求,实现土地利用方式的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调整。
4、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按照协调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要求,结合城市生态建设目标,根据“保护优先、兼顾治理”的总体思路,合理安排生态用地,加强生态用地保护,推进国土资源综合整治,保障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第五条规划范围规划范围为邗江行政区域内的全部土地,总面积79150.1公顷,辖6个街道和13个乡镇。
第六条规划期限本次规划编制的基期年为2005年,规划期限为2006-2020年,近期规划目标年为2010年,远期规划目标年为2020年。
第二章土地利用现状与形势第一节自然条件与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第七条自然条件邗江区位于东经119゜16′~119゜43′,北纬32゜13′~32゜40′之间,地处江苏省中部,东与江都毗连,南濒长江,西与仪征接壤,北接高邮,拥有26.8公里长江岸线资源,江域宽广,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
邗江区属北亚热带过渡性地带,四季分明,气候温和;年平均气温15度;雨量充沛,年平均降水量1063.2毫米;无霜期223天;光照充足,年平均总辐射量115.6千卡/平方厘米。
区内西北部属于镇扬丘陵地区,东南部为长江冲积平原。
气候及土壤条件适合多种农作物生长,是南北方植物理想的引种过渡地带。
第八条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截止2005年,邗江区土地总面积79150.1公顷,辖13个乡镇和6个街道办事处,总人口56.8万人,城镇化水平48%。
国内生产总值361.7亿元,财政收入12.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182.6亿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63669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3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30元。
第二节土地利用现状与特点第九条土地利用现状2005年末邗江区土地总面积为79150.1公顷,农用地43534.6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55.0%,其中耕地30805.6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70.8%,园地1457.0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3.3%,林地1237.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8%,其它农用地10034.5公顷,占农用地面积的23.1%;建设用地18854.8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3.8%,其中城乡建设用地15897.9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84.3%,交通水利用地2827.7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5.0%,其它建设用地129.2公顷,占建设用地面积的0.7%;其它土地16760.7公顷,占土地总面积的21.2%,其中水域14639.8公顷,占其它土地面积的87.3%,自然保留地2120.9公顷,占其它土地面积的12.7%。
第十条土地利用主要特点1、农用地以耕地为主,林地、园地比重小。
其中耕地占农用地比重为70.8%;林地、园地比重小,仅占农用地的2.8%和3.3%。
2、农村居民点用地规模较大,布局较分散。
2005年农村居民点用地9053.2公顷,占城乡建设用地总面积的56.9%;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达222平方米,远高于《江苏省村庄规划导则》最高标准130平方米。
长期以来,农村居民点建设基本处于自发性发展中。
大部分农村居民点布局缺乏统一规划,布局较零散,呈“沿河沿路式”分散布局。
3、其它土地面积大,水域广阔。
2005年邗江区其它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1.2%,其中水域面积14639.8公顷,占其它土地的87.3%。
区内河网密布,纵横交错,北部有邵伯湖,南部有长江,其间大运河纵贯南北,连通南北水系,水资源十分丰富。
第十一条土地利用主要问题1、土地后备资源不足。
虽然邗江区其它土地占土地总面积的21.2%,但87.3%为水域。
其开发利用成本较高,且受防洪和生态多样性的制约,能开垦为耕地的土地很少,可供开发的土地后备资源严重不足。
2、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2005年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严重超标,城镇建设低效扩张,每公顷城镇建设用地二三产业产值293.5万元,与苏南地区相比,土地利用效率较低,土地利用方式较粗放,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有待提高。
3、土地利用的生态压力逐渐显现。
随着近年来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土地利用结构中建设用地比重日益加大,生态型用地和生态调控型用地比重逐渐下降。
同时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废水污染、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及农业面源污染等对水环境的影响正在逐年加剧,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压力日益显现。
第三节上轮规划实施评价第十二条规划实施效果《邗江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年)》实施以来,在经济社会发展与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双重作用下,土地用途管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控制和引导土地利用成效显著:农用地特别是耕地保护得到强化,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规模得到有效控制;基本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合理用地需求,大大促进了经济发展质量的提升和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提高;着力建设各类生态保护型用地,加强了生态资源保护与环境整治。
第十三条问题与不足由于规划编制与实施阶段巨大的宏观经济环境差异,经济总量急剧扩张与经济结构大幅调整,城镇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远远超出规划预期,上轮规划已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要求,保护资源与保障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
规划实施中出现一些突出问题:耕地减少和建设用地增长过快;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水平较低;违规违法用地现象较为严重。
第四节机遇与挑战第十四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扬州市邗江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跨越式发展态势。
城镇化进入加速期,人口、产业将进一步向城镇集聚;工业化由中期并向后期迈进,呈现制造业和服务业齐头并进、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明显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的新特征;生态城市建设快速推进,良好的生态环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保障;区域一体化趋势加强,更加积极地参与区域合作与竞争,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劲动力。
第十五条机遇1、国家宏观经济环境有利于邗江区转变土地利用方式,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