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病与乳制品生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布氏杆菌属(Brucella)是一类革兰氏阴性的短小杆菌,牛、羊、猪等动物最易感染,引起母畜传染性流产。人类接触带菌动物或食用病畜及其乳制品,均可被感染。布氏杆菌病广泛分布世界各地。我国部分地区曾有流行,现已基本控制。布氏杆菌也是帝国主义者列为失能性生物战剂之一。布氏杆菌属分为羊、牛、猪、鼠、绵羊及犬布氏杆菌6个种,20个生物型。中国流行的主要是羊(Br.melitensis)、牛(Br.Bovis)、猪(Br.suis)三种布氏杆菌,其中以羊布氏杆菌病最为多见。
病理
布氏杆菌感染
布氏杆菌首先感染家畜。家畜临床表现不明显。但怀孕的母畜则极易引起流产或死胎,所排出的羊水、胎盘、分泌物中含大量布氏杆菌,特别有传染力。而其皮毛,尿粪,奶液中均有此菌。排菌可长达三个月以上。人通过与家畜的接触,服用了污染的奶及畜肉,吸入了含菌的尘土或菌进入眼结合膜等途径,皆可遭受感染。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以上。
该菌自损伤的皮肤及粘膜或消化道,呼吸道进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吞噬,进入淋巴结,有时可在其中存活并生长繁殖形成感染灶,约2~3周后可进入血液循环产生菌血症。继之在网状内皮系统如肝,脾,骨髓内生长形成新的感染病灶,并可多次反复冲破细胞进入血循中,则再一次引起菌血症和临床急性症状,表现为平均2~3周的发烧期,每间隔约3天至两周,发烧又反复,产生波浪状的热型,故称为波浪热。
同时,布氏杆菌含有内毒素及菌体本身皆可引起人体的过敏,出现各种的变态反应性病变。骨关节病变,多发生在半年左右,少数病例更早些。布氏杆菌骨髓炎是血源性布氏杆菌感染在骨关节的局部表现。任何骨均可受累,但以脊椎炎最为
多见。关节的病变常侵犯大关节,以髋关节炎最为常见。
生物学性状
本菌属初次分离培养时多呈小球杆状,毒力菌株有菲薄的微荚膜,经传代培养渐呈杆状,革兰氏染色阴性。
本菌为严格需氧菌。牛布氏杆菌在初次分离时,需在5~10%CO2环境中才能生长,最适温度37℃,最适的pH6.6~7.1,营养要求高,生长时需硫胺素,烟草酸和生物素,泛酸钙等,实验室常用肝浸液培养基或改良厚氏培养基。此菌生缓慢,培养48小时后才出现透明的小菌落,鸡胚培养也能生长。
在自然界中抵抗力较强,在病畜的脏器和分泌物中,一般能存活4个月左右,在食品中约能生存2个月。对低温的抵抗力也强,对热和消毒剂抵抗力弱。对链霉素、氯霉素和四环素等均敏感。
布氏杆菌具有二种抗原成份:A(牛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份)和M(羊布氏杆菌主要抗原成份)。二种抗原在各种菌中含量不同,牛布氏杆菌(Am)含a 抗原多,含M抗原少。羊布氏杆菌(aM)含M抗原多,而含A抗原少。可利用凝集吸收试验制备出单因子血清~~单价A或M血清,供菌种鉴定之用。
牛布氏杆菌病
一、临床症状
潜伏期2周至6个月。母牛流产是本病的主要症状,常发生于怀孕第5~8个月,产出死胎或软弱犊牛。流产时除表现分娩征象外,常有生殖道发炎症状,阴道粘膜发生粟粒大小的红色结节,流出灰白色粘性分泌物。胎衣往往滞留,流产后持续排出恶露,呈污灰色或棕红色,可持续2~3周。常发生子宫内膜炎、乳房炎。大多数母牛只流产1次。公牛常发生睾丸炎或关节炎、滑膜囊炎,有时可见阴茎红肿,睾丸和附睾肿大。
二、病理变化
常见的病变是妊娠母牛的子宫与胎膜病变变化较突出。子宫绒毛膜间隙有污灰色或黄色无气味的胶样渗出物。绒毛膜因充血呈紫红色,表面覆以黄色坏死物或污灰色脓液。胎膜因水肿而肥厚,呈胶样浸润,表面覆以纤维素和浓汁。流产胎儿主要呈败血症变化,脾与淋巴结肿大,肝脏中有坏死灶,肺常见支气管肺炎,胃肠膀胱的浆膜下可见有点状或线状出血。公牛主要发生化脓坏死性睾丸炎或附睾炎。睾丸显著肿大,被膜与浆膜层粘连,切面可见到坏死灶或化浓灶。阴茎红肿,其粘膜上有时可见小而硬的结节。
三、实验室检验
用平板凝集试验和试管凝集试验相结合的方法检验。虎红平板凝集试验的方法:将被检血清与布鲁氏菌虎红平板抗原各0.03毫升滴于玻璃板上混匀,在室温下4~10分钟呈现结果,出现凝集现象为阳性反应,完全不凝集的为阴性。受检血
清虎红平板凝集试验阳性者,再进行试管凝集试验,试管凝集为阳性者,1个月后复检,仍为阳性者,诊断为阳性病牛。
四、防治措施
1.自繁自养
不从疫区引种、购饲料及污染的畜产品。新引入牛须严格检疫,隔离观察1个月,确认健康后方能合群;无病牛群定期检疫,发现病牛,立即淘汰。
2. 加强管理
检疫为阳性的病牛与同群牛隔离饲养,专人管理,定期消毒,严禁病牛流动,避免与其它家畜接触,不准对病牛挤奶和销售。饲养人员做好个人防护,进入牛舍穿好防护服,戴口罩,出来时更换防护衣物,并进行消毒。
3. 淘汰病牛
为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防检人员的监督指导下,对检疫为阳性的病牛全部进行淘汰处理。
4. 严格消毒
为防止疫情扩散蔓延,对病牛污染的圈舍、环境用1%消毒灵和10%石灰乳等消毒药彻底消毒,病畜的排泄物、流产的胎水、粪便及垫料等消毒后堆积发酵处理。
5. 加强检疫
对疫点内的牛每月检疫1次,淘汰处理阳性牛,使其逐步净化,成为健康牛群。
6. 定期接种
我国使用的接种菌苗有3种:布氏杆菌病猪型2号菌苗,牛口服接种500亿个活菌,保护期2年;布氏杆菌病羊型5号菌苗,牛皮下注射250亿个活菌,室内气雾免疫250亿个活菌,保护期1年;S19号菌苗,多用于皮下注射,有保护作用。
布鲁氏杆菌病(brucellosis)简称布病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全身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人感染布氏杆菌后病菌在人体中产生菌血症和毒血症累及各个器官慢性期多侵及脊柱和大关节运动系统除侵及脊柱外还可侵及骶髂髋膝肩关节
疾病介绍
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尔他岛从死于“马尔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年Hughes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年Wright 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年Boone于重新对本病作正式报道本病流行于世界各地据调查全世界个国家中有个国家有布鲁氏菌病发生我国多见于内蒙东北西北等牧区解放前在牧区常有流行在北方农区也有散发解放后国家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