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历史学考研新手必备小常识

合集下载

历史考研复习指南重点内容梳理与记忆方法

历史考研复习指南重点内容梳理与记忆方法

历史考研复习指南重点内容梳理与记忆方法历史考研复习指南:重点内容梳理与记忆方法一、导言历史考研是研究历史学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考试,对于准备报考的考生来说,理解考试的重点内容以及掌握高效的记忆方法非常关键。

本文将结合历史考研的特点和要求,对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并分享一些有效的记忆方法,帮助考生高效备考。

二、重点内容梳理1. 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历史考研的重要内容之一,重点包括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各个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迁。

考生需要熟悉古代朝代的更替、帝王制度的发展、官制和士族制度、社会阶级和农民起义等重要内容。

2. 中国近代史中国近代史是历史考研的另一个重点领域,主要考察鸦片战争以后的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迁过程。

考生需了解中国近代史的重要事件、人物和思潮,如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五四运动等。

3. 世界史世界史作为历史考研的必考内容,涵盖了古代、中世纪和近现代等各个时期的世界各地的历史。

考生需要掌握古希腊罗马文明、西方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第一、二次世界大战等重要事件和人物,了解各国历史之间的联系与影响。

4. 历史理论与方法历史理论与方法是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也是历史考研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考生需要了解历史学研究的基本原理、研究方法和学派流派等,如文献学、史料批判、历史哲学、历史思维方法等。

5. 当代史与史学前沿考生还需了解近现代历史的发展与变迁,包括国际关系、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等当代史相关的重要内容。

同时,了解史学前沿的研究领域和热点问题,掌握历史学界的最新研究动态也是备考所需之一。

三、记忆方法1. 制作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记忆与理解方法,通过图形化的方式将知识点进行分类和关联。

考生可以将重点内容制作成思维导图,形成层次清晰的知识结构,有助于记忆和复习。

2. 创造联想记忆法联想记忆法是将需要记忆的内容与已知、熟悉的事物进行关联,形成联想,以达到记忆的目的。

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整理与备考建议

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整理与备考建议

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整理与备考建议考研是广大大学生们提高学历和深造的重要途径之一,而历史学专业的考研备考同样需要有针对性的准备和复习。

本文将帮助考生整理历史学考研的知识点,并提供备考建议,希望对考生们有所帮助。

一、古代史1. 周秦时期:了解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等重要事件和人物,特别是秦始皇的政治改革和对外扩张的历史背景和影响。

2. 南北朝时期:掌握南北朝各个王朝的兴衰原因、政治制度、军事事件等重要内容。

3. 隋唐时期:重点了解隋朝的统一与民族关系以及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的重要特点。

4. 五代十国时期:了解五代十国时期的分裂局面、政治制度、文化特点等,特别需要关注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的兴衰原因。

5. 三国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及宋元明清等时期的其他内容。

二、近代史1. 晚清时期:理解清朝末年的政治体制、社会经济状况、外交关系、文化思潮等,特别需要掌握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戊戌变法等重要事件。

2. 辛亥革命: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经过和影响,并掌握建立中华民国的政治制度和重要人物。

3. 民国时期:重点掌握北洋政府、国共合作、北伐战争、日本侵华战争、抗战胜利和建立新中国等重要事件。

4. 建国初期: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政治体制、社会主义改革、对外关系、经济建设等内容。

三、世界史1. 世界古代史:了解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发展历程、各大洲的历史文化成就,如埃及文明、希腊罗马文明、印度文明等。

2. 欧洲史:了解欧洲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特点,特别需要掌握中世纪封建制度、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工业革命等重要事件和人物。

3. 美洲史:重点了解美洲原住民文明、美国独立战争、拉丁美洲独立运动、美国内战等重要内容。

4. 亚洲史:关注亚洲各国的历史特点,如印度古代历史、东南亚的历史文化、近代日本的崛起与扩张等。

四、备考建议1. 定期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时间表和自己的时间安排,合理制定每个阶段的学习计划,确保有足够的时间复习每个知识点。

考研中国史重点总结知识点

考研中国史重点总结知识点

考研中国史重点总结知识点一、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重要的时期之一,也是中国文明的萌芽时期。

在这个时期,中国出现了一系列重要的思想家和学派,并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脉络。

在考研中国史的复习中,我们需要重点掌握以下知识点:1. 周代的建立和分封制度:周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朝代,建立了分封制度,这个制度在中国史上持续了两千多年。

2. 儒家、道家和墨家的兴起:儒家、道家和墨家是中国古代的三大哲学流派,分别由孔子、老子和墨子创立。

他们的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地位。

3. 诸子百家的思想纷争:在先秦时期,出现了许多各具特色的思想流派,如法家、名家、兵家等,他们之间进行了激烈的学术争论。

4. 春秋战国时期的变革: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重要时期,统治体制和社会经济都发生了巨大变革,同时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辉煌时期。

以上这些知识点是先秦时期的重点内容,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充分的了解,才能在考研中国史中取得好成绩。

二、秦汉时期秦朝和汉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重要朝代,这两个朝代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考研中国史中,我们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1. 秦朝的统一和中央集权:秦始皇通过焚书坑儒和统一文字,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2. 汉朝的开创和繁荣:汉朝开创了封建制度,使得中国社会形成了基本的封建经济结构;汉武帝期间的繁荣,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的黄金时期。

3. 儒家思想的复兴和儒学成为正统:汉武帝时期,儒家思想得到了复兴,成为了正统学术,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持久的影响。

4. 丝绸之路的开辟:汉朝开辟了丝绸之路,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对中国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是秦汉时期的重要知识点,我们需要对这些知识点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掌握。

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期,统治体制和社会经济都发生了较大的变革。

史学考研知识点归纳

史学考研知识点归纳

史学考研知识点归纳史学考研是许多历史专业研究生候选人所追求的目标。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了解并掌握史学考研的知识点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对史学考研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以帮助准备考试的学生更好地复习和备考。

一、思想史1. 古代思想史1. 中国古代思想史- 儒家思想- 道家思想- 墨家思想- 法家思想- 兵家思想- 诸子百家思想2. 西方古代思想史- 古希腊思想- 古罗马思想2. 近代思想史1. 启蒙思想2. 实用主义思想3. 德国古典哲学4.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5. 西方现代思想二、社会史1. 中国古代社会史1. 奴隶社会2. 封建社会3. 宋元明清社会2. 中国近现代社会史1. 辛亥革命与民主革命时期2. 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3.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4. 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时期5. 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6. 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经济史1. 中国古代经济史1. 农业经济2. 商业经济3. 货币经济2. 中国近现代经济史1. 商品经济的形成与发展2. 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3. 新民主主义经济4.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四、政治史1. 古代政治史1.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2. 西方古代政治制度2. 近代政治史1. 各国西方式政治制度2.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3. 中国共产党的建设与发展五、文化艺术史1. 中国古代文化艺术史1. 文学史2. 音乐舞蹈史3. 绘画雕塑史4. 建筑史2. 中国近现代文化艺术史1. 文学史2. 音乐舞蹈史3. 绘画雕塑史4. 建筑史六、地理史1. 中国古代地理史1. 中国古代地理环境2. 中华民族的迁徙与扩张2. 中国近现代地理史1. 中国近现代地理环境2. 中国的区域发展与经济地理以上只是史学考研知识点的基本归纳,具体内容还需结合教材和考纲来进行深入研究和复习。

在备考过程中,建议大家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注重整体把握与重点强化,同时注重记忆与理解的结合。

历史专业考研知识点总结

历史专业考研知识点总结

历史专业考研知识点总结一、史学史史学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历史学的发展史、学术传统及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史学史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史学史的发展阶段要了解史学史的发展阶段,首先要明确史学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古代史学主要包括中国史学、印度史学、希腊罗马史学等。

其中,中国史学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历史学传统之一。

古代史学的主要特点是神话传说和史实相结合,历史观念比较模糊,历史研究的方法也比较简单。

而近代史学则是在欧洲启蒙运动之后,史学开始走向现代化。

在这一阶段,历史学开始重视实证研究,历史学家们也开始关注历史学的体系化和理论化。

同时,历史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都有着不同的发展道路,不同学派的兴起和发展也是史学史的重要内容。

2.历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历史学家及其代表作品也是史学史的重要内容。

从古代到近现代,世界各国涌现了许多伟大的历史学家,他们的著作对历史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如中国的司马迁、贾思勰,欧洲的杜兰特、利维奇等。

这些历史学家和他们的代表作品都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内容。

3.历史学的方法论历史学的方法论主要包括历史研究的方法和技巧、史料的搜集和利用、历史文献的鉴别和评价等方面。

通过学习史学史,我们可以了解历史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发展变化,从而更好地认识历史学的理论体系和实证研究。

二、世界史世界史是历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研究的是全球范围内的历史发展和变迁。

世界史的知识点主要包括如下内容:1.世界史的基本概念世界史是以全球范围内的历史事件和历史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学科。

它不仅研究各国的历史,还研究各国之间的联系和互动。

在学习世界史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全局性思维,把握历史的总体趋势和大的历史周期。

2.世界史的时间框架在学习世界史的时候,必须掌握清楚的时间框架。

要了解古代世界史、中世纪世界史、近代世界史和现代世界史之间的时间跨度和历史趋势。

3.世界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世界史上有许多重要的事件和人物,如古代的希腊罗马文明、中世纪的回教文明、近代的工业革命、现代的两次世界大战等。

2016考研大纲历史学如何复习

2016考研大纲历史学如何复习

2016考研大纲历史学如何复习一、各科目备考指导1、中国古代史中国古代史是重点考查的内容,在2016年的历史学考试大纲中,中国古代史部分包括8个大的知识点,一、史前时代;二、夏商西周;三、春秋战国;四、秦汉;五、魏晋南北朝;六、隋唐五代;七、宋、辽、西夏、金、元;八、明清(鸦片战争前)。

近几年中国古代史的分数基本上稳定。

按照历史学考试大纲的规定,约占总分值的1/3,重要程度可见一斑。

从考试的内容来看:中国古代史考查的是从史前时代到明清(鸦片战争前)的历史。

考试中,客观题注重考查考生对这一阶段基础知识的了解与掌握。

名词解释注重考查考生对中国古代史中发生的相对重要的历史史实的再现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在选择题和名词解释部分还有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的知识也会涉及。

所以需要考生在备考的过程中多加涉猎,学会总结与积累。

史料分析题侧重于考查政治史、经济史的内容,通过对基本史料的解读,辨析史料的价值、偏颇或局限,获取有效的信息。

论述题每年都会有一道大题被考到,这部分主要考查考生对重要知识点的综合分析能力。

中国古代史的考查范围从盘古开天地一直到鸦片战争前古代社会的终结。

内容涉及到举凡人类社会的起源,夏、商、周国家的建立,春秋、战国的动荡,秦汉、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历代的更替,各朝各代的政治、文化、经济、社会状况等。

前三章(史前时代、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主要放在对基本史实、基本线索的理解和记忆上,这一部分不是中国古代史考查的重点,多在选择题中出现,基本不会在大题中被考到。

后五章(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西夏、金、元、明清(鸦片战争前))主要是把握重要史实,包括政治史、经济史、思想文化史等方面具有重大阶段性特征的概念,并对相关史实做横向和纵向的综合分析。

具体来讲,横向联系是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地区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地区出现的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比分析,或者是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期的其他相关历史现象进行有机的联系和综合。

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史前、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清

考研历史学中国古代史知识点总结:史前、夏、商、西周、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明、清

(个人笔记总结,非商业行为。

仅供参考,明显属于常识的知识点不再写入)第一章、史前时代一、旧石器时代(300万年前-1万年前)直立人/猿人:云南元谋人、陕西蓝田人、北京人早期智人/古人:广东马坝人、湖北长阳人、山西丁村人、山西许家窑人晚期智人/新人:内蒙古河套人、山西峙峪人、广西柳江人、山顶洞人原始群:旧石器时代早、中期人类的社会组织形态都处于原始群。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一个个群体,群体内部群婚、乱婚,一个原始群就是一个血缘大家族。

只有母子关系是明确的,父子关系尚不存在。

班辈婚:原始群逐渐形成原始公社(血缘家族公社)。

此时婚姻有了初步的禁约,只允许同辈婚姻,称为班辈婚。

旧石器时代晚期,中国先民逐步进入氏族公社阶段,排除了本族兄弟姐妹的通婚关系,班辈婚过渡到族外婚。

族外婚的出现表明氏族公社的产生,但氏族公社真正的繁荣在新石器时代。

二、新石器时代(1万年前-四、五千年前)新石器时代基本要素:磨制石器、制陶术、农业、畜牧业新石器早期遗址:湖南玉蟾岩、江西万年仙人洞、河北徐水南庄头、裴李岗文化(泥质陶瓷为主,与仰韶文化关系密切)、老官台文化、兴隆洼文化、彭头山文化新石器中期遗址:河南仰韶文化(彩陶,含半坡遗址和姜寨遗址)、内蒙古红山文化(大型祭祀建筑遗址)、大汶口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新石器晚期遗址:山东龙山文化(新型农具,牛羊鸡开始饲养,蛋壳陶)、浙江良渚文化(黑皮陶为主,已种植水稻,贵重礼器,干栏式建筑)、马家窑文化、石峡文化母系氏族公社:氏族公社的主要阶段,妇女处于支配地位,丈夫居于妻方,辈分从母系计算,财产由母系继承。

实行族外婚制,后来发展为对偶婚,即在互婚的男女群中各有一个主要配偶,但不严格,因此仍母不知父。

父系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的社会组织形式。

男子处于支配地位,妻子从夫而居,辈分从父系计算,财产由父系继承,男子从事农业和饲养,妇女的职能转向家务和生儿育女。

婚姻形态向一夫一妻过渡。

历史考研复习要点整理

历史考研复习要点整理

历史考研复习要点整理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是历史考研中的重要考点之一。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封建制度,包括封建的起源,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封建制度的衰落。

其次,考生需要熟悉夏、商、周三代的政治制度,掌握各个时期的核心内容和特点,比如夏朝的“三均制度”、商朝的祭祀制度和周朝的分封制度等。

此外,考生还需要掌握秦汉时期的政治制度,如秦始皇的集权制度、汉武帝的官制改革等。

二、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中国的思想文化是历史考研中的又一个重要考点。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思想体系,如儒家、道家、墨家和法家等。

同时,还需要掌握各个思想家的代表性著作和主要思想观点。

例如,儒家的代表性人物孔子和他的《论语》、道家的代表人物老子和他的《道德经》、墨家的代表人物墨子和他的《墨子》等。

此外,考生还需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

三、中国古代的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上的重要事件也是考研复习的重点内容。

学生需要掌握一系列重大的历史事件,并理解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比如,战国时期的兵家、法家的兴起以及秦始皇统一六国的事件;又如西汉末年的王莽新朝和东汉的黄巾起义;还包括三国时期的魏蜀吴之争、隋唐的统一和宋朝的北方和南方政权等历史事件。

四、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中国古代的科技文化是历史考研中的又一个重要内容。

学生需了解古代中国的四大发明,即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并对其产生的历史背景和影响作出准确的描述。

考生还需要了解其他重要的科技发明和文化成就,如农业生产技术、水利工程、医药和中医、丝绸之路等。

五、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中国古代的外交关系也是历史考研中的一个重要考点。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对外政策和外交活动,比如西汉时期的丝绸之路的建立和疏勒城的外交事件、唐朝的使节活动、宋朝的海上丝绸之路和元朝的使者活动等。

同时,还需掌握中国古代与周边国家的关系,如与蒙古、日本、朝鲜的交往等。

六、中国古代社会生活最后,中国古代的社会生活也需要加以重视。

历史考研知识点总结

历史考研知识点总结

历史考研知识点总结历史考研是中国各大高校历史学专业的研究生录取考试。

历史考研考试不仅要求对中国历史及世界历史的基本知识有深入的了解,还要求考生对历史学的理论和方法有较为全面的掌握。

因此,历史考研的知识点非常广泛,包括史学史、史料、文献阅读、史地方志、史地理、历史方法等多个方面。

一、史学史1. 中国史学史中国古代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代史学流派、代表人物及其著作,史学理论和方法的演变等。

2. 世界史学史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包括古希腊罗马史学、中世纪史学、文艺复兴史学、近代史学等。

3. 总结回顾史学史对于了解古代史学的发展和演变,对于理解不同历史学派别和方法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史料1. 史料类型史料包括文字、文物、考古资料等多种类型,如传世文献、遗失文献、墓志铭、各种典籍、碑刻等。

2. 史料价值史料的真实性、客观性、权威性等问题,以及不同类型史料的使用方法和技巧。

3. 史料分析如何识别和鉴别史料的真伪,以及史料的重要性和利用价值。

三、文献阅读1. 古代文献阅读如何解读古代文献,包括隶书、楷书、小篆、草书等不同书体的文献。

2. 史料文献汇编史学文献的整理、编纂和出版问题,包括从史籍的校勘、整理到版本的研究等。

3. 文献研究方法如何运用古代文献对历史进行研究,包括文献比较、文献分析等方法。

四、史地方志1. 方志内容方志是古代中国地方志书籍,包括地理、历史、宗教、风俗、行政建制等内容。

2. 方志编撰方志的编写原则和方法,包括调查、整理、编修、印刷等工作。

3. 方志研究如何运用史地方志来研究历史问题和地方文化。

五、史地理1. 古代中国地理中国古代地理形势,包括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2. 地图绘制古代地图的绘制原理、方法和技巧。

3. 地理资料利用如何利用地理资料来研究历史问题,包括地形地貌、气候环境、水文地质等多方面的资料利用。

六、历史方法1. 史学研究方法史学研究所使用的方法,包括历史资料搜集、分析、整理、研究、比较等方法。

2016历史考研知识中国古代史

2016历史考研知识中国古代史

2016历史考研知识中国古代史2016历史考研知识中国古代史随着考研复习帷幕的拉开,很多历史学考研的同学已经开始复习,特别是跨专业的同学,现在复习也不是很早,因为历史学是一门基础学科,根据近几年,历史学考研专业课试卷难度加深,证明复习时间早点是必须的。

为了帮助大家学习,以下是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的:关于中国古代史的2016历史考研知识,欢迎参考阅读!2016历史考研知识(中国古代史)如下: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发展(1)概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包括专制主义和中央集权制度两个概念,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专制主义即专制君主制,是前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封建国家和东方国家一种主要的政体形式,是就中央的决策方式而言的,重在解决君臣关系。

一般具有如下特征:第一、帝位终身制与皇位世袭制,即帝王一旦登基,终身即为皇帝,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第二、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身。

封建皇帝从决策到行使立法、行政、司法权,都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第三、君主通过一套对他负责的、庞大的政治军事官僚机器统辖全国;第四、宣扬“君权神授”,实行思想文化专制。

这是由东方国家的自然条件、生产方式、政治状况、文化心理和历史传统等原因形成的。

中央集权是就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言的,是一种单一的国家结构形式。

其特点是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上没有独立性,必须严格服从中央政府的命令,受制于中央政府。

这一政治制度的出现是由封建的经济基础决定的,因为封建的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以保证小农经济的生产和再生产;封建地主阶级也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政权保护封建土地所有制,镇压农民的反抗。

(2)演变:初步实践:战国确立:秦朝巩固:两汉完善:隋唐加强:北宋发展:元朝强化并渐趋衰落:明清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无论哪个王朝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统治,不外乎从这几个方面入手:调整中央和地方的行政制度(革新机构,设官分职,集地方军权、财权、行政权、司法权于中央);注重选官与监督;改革地方组织制度;控制思想,文化专制;重视法治。

中国史的主要内容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史的主要内容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史的主要内容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史是考研历史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涵盖了中国从古至今的全部历史,其中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对中国史的主要内容进行归纳,以帮助考研学生更好地复习备考。

一、远古时期远古时期是中国史的起源时期,主要内容包括人类起源、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等。

其中,人类起源是人类学的研究范畴,涉及到早期人类的起源、进化和分布情况。

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则是考研历史学的内容范畴,主要讲述了石器时代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内容。

二、古代王朝古代王朝时期是中国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夏、商、周等多个王朝。

这些王朝的兴衰更替、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文化传承等方面的内容都是考研历史学的重点。

另外,还要关注社会阶级的演变、封建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诸多重要历史事件和英雄人物的故事。

三、战国秦汉战国秦汉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权力分散的阶段,这一时期出现了许多大国、小国之间的战争和割据,最终统一了中国的秦朝和汉朝。

关于秦朝的内容可以包括秦始皇的统一战争、统一文字、统一度量衡等事迹;而汉朝的内容则涉及到前汉和后汉两个时期,如汉武帝的开创性改革、西汉崩溃后的王莽新政等。

四、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动荡时期,也是文化传统发展的重要时期。

其中包括了三国、西晋、东晋、南朝和北朝等多个时期。

在这一时期,政权不断更迭,经济、文化和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

要注意了解这一时期的政权更迭、文化发展和社会变迁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五、隋唐宋元明清隋唐宋元明清是中国历史上较长时期的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阶段。

其中,唐朝是中国历史上文化、政治、经济最繁荣的时期之一,涉及到唐太宗的贞观之治、唐玄宗的开元盛世等重要内容。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重视文化传承、科技发展的时期,包括了两个朝代:北宋和南宋。

元朝是蒙古人建立的王朝,明朝是农民起义领袖建立的王朝,清朝则是满洲人建立的王朝。

六、近代时期近代时期是中国史的最后一个考研知识点,主要涉及到清朝末年和近代中国的历史事件。

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整理与备考建议

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整理与备考建议

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整理与备考建议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对于考研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一科。

准备历史学考研需要系统地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理清历史学的发展脉络和主要学派观点,同时还需要培养一定的历史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

本文将对历史学考研的知识点进行整理,并提供备考建议。

一、考研历史学知识点整理1. 中国古代史- 夏商周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 秦汉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 隋唐时期- 宋代时期- 辽金时期- 元代时期- 明代时期- 清代时期2. 世界史- 古代文明- 希腊罗马文明- 欧洲中世纪- 文艺复兴与大航海时代- 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初期-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第二次世界大战 - 冷战与后冷战时期3. 中国近现代史- 清末民初时期- 辛亥革命与建立中华民国- 北洋政府与国共内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建设4. 当代世界史- 冷战与两极格局- 联合国与国际组织- 各大洲的发展与变革5. 历史学理论与方法- 史学的发展脉络- 历史学的学派及其观点- 历史研究方法与技巧二、历史学考研备考建议1. 熟悉考研大纲和教材在准备考研历史学时,首先要详细了解考研大纲,对照教材制定学习计划。

了解大纲能够帮助你明确重点和难点,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备考。

2. 系统学习基础知识考研历史学要求考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历史学的基础知识。

可以根据大纲,选择优质教材进行学习,重点理解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事件及其影响,并进行思考和分析。

3. 理清学派观点与学术脉络历史学考研还需要理清历史学的学派观点和学术脉络。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专著和论文,了解不同学派的观点和研究方法,同时关注学术界最新的研究进展。

4. 注重历史分析能力的培养考研历史学不仅要掌握知识点,还需要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在复习过程中,要注重联系实际,思考历史事件的原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和启示。

5. 提高写作能力历史学考研涉及到论述性的开放性问题,因此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

2016考研历史学大纲解析及复习建议

2016考研历史学大纲解析及复习建议

2016考研历史学大纲解析及复习建议2016年硕士研究生考试大纲今日发布,考试时间和2015年一样,相较往年提前一周到2015年12月最后一个周末。

这一变化给同学们备考带来了一定影响,同学们根据考试大纲巩固复习的时间相对减少了一些。

鉴于这种变化在2015年考研中已经出现了,所以同学们应该有很好的心理准备了。

但是,如何在最短时间内尽快掌握考试大纲的内容和精神,并制定切实合理的复习计划仍然非常重要。

文都教育历史学考研辅导中心根据相关政策,提出了2016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历史学考试大纲解析及复习建议。

一、全国统考部分(一)全国统考常规复习到现阶段,同学们应该是完成了第一阶段的参考书目通读和强化知识点的第一阶段复习了。

接下来的时间,同学们仍然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一步一步踏实复习。

建议可以分成以下几个阶段:第一阶段,复习时间可以到十月,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结合大纲熟悉教材。

考生应结合教育部考试中心编印的《历史学基础考试大纲》,在教材中划出大纲中的知识点,吃透每一个知识点的基本内容,力争做到对每一个知识点都有一定的认识。

在前面复习夯实基础的前提下,进行专题复习;在全面复习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作者在写每一章时都会有一定的规律,比如:中国史中每一时期都会按着其兴盛的原因、政治制度、经济制度、文化制度、对外政策、衰落原因等进行介绍。

世界史中对各国的政治(宗教)改革,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外交政策和实力变化等介绍得最为详细。

这些共同点需要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去总结。

通过总结同学们就会发现规律,发现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从而构架起系统的知识点网络,为知识点的永久性记忆打下基础。

当然,构建独立的知识体系可能会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比较便捷的方法是参照一本编排体系比较完备,方法论指导性比较突出的辅导教材,比如文都考研专业课考试研究中心编写的《2015考研专业课历史学基础综合辅导讲义》,构建了一个将各类基础教材融为一体而后化繁为简的知识体系,将每一章建构为“基本历史线索”、“复习指导”、“考点解析”、“真题与练习”、“答案与提示”几个部分,能有效地帮助考生用最少的时间掌握尽可能多的考点信息。

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考研必背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时期为春秋五霸、公输班之谋、孔子之言、鲁国之治、楚国之变、郑国之乱、宋国之乱、晋国之乱。

战国时期为白公、田恒之谋、苏秦、张仪外交、兵家学说、儒家学说、墨家学说、道家学说、法家学说、农商手工业的发展、货币经济的发展、郡县制的变革。

2. 秦汉时期秦朝统一战国、秦始皇的改革、秦始皇统一六国、秦汉之际矛盾、秦始皇统一中国、秦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法制等。

汉武帝的战争外交、文景之治、西汉的经济、政治、农民起义、文学艺术、思想文化。

3. 三国两晋南北朝三国魏、蜀、吴的形成、三国时期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社会。

汉朝灭亡、三国之乱、三国之后的政治、军事、文化、宗教、社会。

4. 隋唐时期隋朝的统一、隋朝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唐朝的统一、唐朝的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5. 元明清时期元朝的建立、元朝的统治、元朝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明朝的建立、明朝的统治、明朝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清朝的建立、清朝的统治、清朝政治、军事、文化、思想、经济。

6. 近代史外患内乱、洋务运动、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国民政府的建立、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国共内战、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7. 当代史新中国的成立、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文化大革命、改革开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当代社会生活、当代文化思潮、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军事建设、中国外交政策。

二、世界史1. 古代世界古代古埃及文明、古代古希腊文明、古代古罗马文明、古代印度文明。

2. 中世纪世界拜占庭帝国、伊斯兰文明、欧洲封建制、欧洲文艺复兴、欧洲探险、欧洲殖民。

3. 近代世界北美殖民地、法国大革命、英国工业革命、俄国、日本和德国的近代史。

4. 20世纪世界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对世界的影响、冷战时期的世界、当代世界经济、当代世界政治、当代世界文化。

三、中国史和西方史的比较四、中西文化的交流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使节、宗教、科学技术、医学、文学艺术、思想家。

历史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与解析

历史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与解析

历史学考研重点知识点整理与解析历史学考研是历史学专业研究生入学考试的简称,对于想要深入研究历史学领域的学生来说,考取历史学研究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为了帮助考生整理和解析历史学考研的重点知识点,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历史学考研的科目结构历史学考研一般包含两个科目:综合科目和专业科目。

其中,综合科目主要考察考生的综合知识和分析能力,内容涵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专业科目则主要考察考生对历史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研究能力。

二、综合科目的重点知识点在综合科目中,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是主要的考察内容,以下是各个方面的重点知识点:1. 政治:主要涉及政治体制、政治理论、国家治理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演变、思想理论发展以及国家的治理方式。

2. 经济:主要考察历史时期的经济形态和经济制度变迁。

考生需要关注经济体制的发展,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政策和经济改革。

3. 文化:主要考察历史时期的文化变迁和文化传承。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特点、文化流派以及文化产物对社会的影响。

4. 社会:主要考察历史时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动态。

考生需要了解各个历史时期的社会阶层、社会问题以及社会变迁的原因和影响。

三、专业科目的重点知识点专业科目是历史学考研的核心科目,以下是几个重点知识点的整理和解析:1. 史学基本理论:包括史学的定义、特点、目的、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考生需要了解史学的核心问题、学派理论以及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

2. 历史文献学:主要考察历史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和利用。

考生需要了解古代文献的分类、鉴定、翻译以及文献编纂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3. 近代史研究:主要考察近代史研究的基本框架和重要事件。

考生需要了解近代史的时期划分、重要人物和事件,以及近代史研究的现状和问题。

4. 中国古代史:主要考察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和重要事件。

考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历史的历程、朝代更替、社会经济变迁等方面的知识。

中国历史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历史考研知识点归纳

中国历史考研知识点归纳中国历史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考研学子来说,了解和掌握中国历史的知识点,对于应对考试非常重要。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中国历史考研知识点进行归纳,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先秦时期1. 春秋时期:介绍春秋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战国七雄的兴衰变化,列举重要的君主和政治家,如孔子、鲁国的孟子等。

2. 战国时期:介绍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列举重要的君主和政治家,如伍子胥、荀子等。

讲述兵家、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特点及代表人物。

3. 秦朝统一:介绍秦王政权的形成与发展,秦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讲述秦朝的法律制度和统一统治。

二、汉朝时期1. 前汉时期:介绍西汉的历史发展,包括刘邦发迹、汉高祖和文帝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2. 新朝时期:介绍王莽篡汉的历史背景,列举王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3. 后汉时期:介绍东汉的历史发展,包括光武中兴、东汉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着重讲述三国分裂的原因和各个国家的兴衰变化。

三、唐宋时期1. 唐朝:介绍唐朝的历史发展,包括唐太宗的开国功绩、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着重讲述安史之乱的原因和影响。

2. 宋朝:介绍宋朝的历史发展,包括宋太祖的开国功绩、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重点讲述北宋和南宋的区别,以及金朝的入侵和南宋的抵抗。

四、明清时期1. 明朝:介绍明朝的历史发展,包括明太祖的开国功绩、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着重讲述明朝的海外扩张和海禁政策。

2. 清朝:介绍清朝的历史发展,包括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讲述满洲人的入主以及康乾盛世的兴盛与辉煌。

五、近代历史1. 辛亥革命:介绍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和过程,重点讲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和中华民国的建立。

2. 抗日战争:介绍中国抗日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列举重要的抗日将领和抗日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等。

揭秘历史学2016考研考试重点

揭秘历史学2016考研考试重点

揭秘历史学2016考研考试重点揭秘历史学2016考研考试重点根据07-15年考研大纲的要求,考研历史学一般涉及以下几个方面: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世纪史、世界近现代史、史学理论和史学史、历史文献学、历史地理学、专门史等方面,下面对这几个方面的出题规律做一个简单的分析,希望对2016考研的同学们有所帮助。

揭秘历史学2016考研考试重点一、中国古代史本科目的考查涵盖了考试大纲中的4种题型:即选择题、名词解释、史料分析题、简答题(论述题)。

在分值分布上,历年都保持稳定,基本上占到总分的30%左右。

每年的题量都保持在8-9道,具体来说就是选择题4-5道,名词解释2-3道,史料分析题1道,简答(论述)题1道。

根据历年真题的分析,中国古代史依然是以考查历史基础知识尤其是政治史和经济史为主,也就是主要考察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重大现象等内容,例如2012年考查到了"一条鞭法"、乾隆时期的林爽文起义、西汉到唐代的赋税制度;2013年考查到了明朝的五军都督府、昭宣中兴、北魏孝文帝改革、北朝隋唐妇女地位的提高、15世纪美洲作物在中国的传播;2014年考查到了五代十国的兴亡、周公旦、西汉与匈奴的关系、元朝至清朝中期(1840年前)海外贸易政策及其影响,2015年考查到了汉至隋江南社会经济的主要变化、概述宋辽间的战与和,评价宋辽盟约,同时在选择和名词解释题中会兼顾考查思想、文化、艺术和科技等方面的内容,以保证考查的全面性。

二、中国近现代史选择题注重考查考生中国近现代史方面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近现代史范围大、内容多,任何小的知识点都有可能拿来作为考查的内容,例如2012年考查到的"昭信股票"、2013年考查到的中俄"瑷珲条约"、2014年考到了全国政协二届一次会议、2015年考到了"中央信托局"。

名词解释考查的还是这一阶段较为重要的史实的再现能力和阶段特征的总结能力,因此需要加强这方面知识的积累,例如2012年考到的《三朝北盟会编》、蒲安臣使团;2013年考到的"863"计划;2014年考到的厘金、安福国会;2015年考到的严复、商团叛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中国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总结

中国历史学考研知识点总结一、中国古代史1. 夏、商、西周、春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状况及其演变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组织以王室为中心,宗法制度为基础,地方政权相对稳定,社会生产力逐渐提高。

春秋时期政治进入分封割据阶段,社会经济剧变,农业生产、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城市商业兴起。

2. 战国时期的纷争与思想学说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间的战国时期,统一的封建国家分裂为七个小国,故有七雄之称。

而思想家列子、墨子、韩非子、孙子等都在这一时期活跃。

3.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变化包括秦朝的统一、汉初政治制度的建立、经济的发展与城市的兴起、科举制度的开端等。

汉武帝时期出现过“封建武装”、“封建地主的崩溃”、“丞相权力的转移”等多个新政策,具有很大的历史意义。

25-220年的东汉时期,京师洛阳成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国家富庶,农业、手工业繁荣。

东汉的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形成政治动荡的深层原因。

4.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经济状况及其变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在政治上表现为封建专制统治,宗族权贵对政权的控制更加牢固;在经济上则是农业生产不断下降,手工业却有一定发展,商业也有所扩展,特别是南朝的城镇商业和早期资本主义的萌芽。

二、中国近代史1. 清朝的政治、经济、文化变化清朝政治上实行的是在清朝的政治制度的一些非常重要的变化,包括了清代政治上实行的新政治制度、改革开放、改革法律体系等等2. 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抗争近代中国的社会变革和抗争是指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过渡中所发生的社会变革和抗争,包括了农民战争、武装抗争、官办企业的创设、侨民等等3. 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潮与社会运动近代中国的文化思潮与社会运动是指中外文化交流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复兴等等。

三、中国现代史1. 辛亥革命及各政治军事集团的斗争辛亥革命是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其伴随的是中国近代史上政治军事集团的斗争,不同政治军事集团之间的斗争等等。

2. 新文化运动及其影响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很重要的一个现象,这次运动改变了中国的文化,创造了新的文化形式,使得中国的文化氛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文都考研:2016考研历史学考前复习方法重点关注内容

文都考研:2016考研历史学考前复习方法重点关注内容

2016考研历史学考前复习方法重点关注内容写在前面的话:离2016考研考试的时间越来越近了,现在同学们应该都已经准备好了。

这段时间就不要加大复习的强度了,而是要放松心态,多动脑筋,少动手,多琢磨,少去死背。

老师根据对历年命题思路的分析和判断,提出一些需要同学们注意的方面。

但是尤其请注意,老师不是押题,只是提供一些大家思考的方向和答题的思路。

请同学们也一定不要去猜题押题,前车之鉴不少,不再赘述。

祝同学们马到成功,心想事成!考前复习方法:查漏补缺、模拟训练。

现在已经不需要大家再系统复习了,主要是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弥补自己还比较欠缺的方面。

尤为重要的是,一定要去模拟训练。

一定要在考试的时间,也就是上午9点—11点,找个类似考试的环境,把自己关起来,一字一句认认真真地做一套题。

这样训练两三次,方才知道自己的真实水平。

一、考前重点关注纵向内容(一)世界古代中世纪史1、重点关注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军事、文化2、东方(埃及、西亚、印度)主要关注政治制度和宗教文化3、基督教(从罗马帝国到中世纪到宗教改革,其中主要是基督教与罗马帝国的关系,中世纪基督教文化,十字军东征,政教之争,宗教改革,反宗教改革)4、中世纪西欧主要国家的政治制度5、中古时期其他文明(伊斯兰文明、拜占庭、俄罗斯、印度、日本)主要关注名词解释(二)世界近现代史1、近代早期世界历史的巨变(宗教改革、地理大发现、文艺复兴)2、资产阶级革命以及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发展(重中之重:尤其是资本主义主要国家各个阶段的社会转型)3、三次工业革命及其对世界历史发展的影响4、第一次世界大战5、第二次世界大战(重中之重: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影响及其遗产)6、战后国际关系(尤其是冷战)二、考前重点关注横向内容一、宏观理论问题1、文明的传承与对话(1)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的融合与冲突及其历史作用(2)丝绸之路与东西方文化互动(重中之重)2、世界历史中的革命3、宗教、民族与国家4、灾害与人类社会(二)宏观视野下的具体历史问题1、古代世界各区域的交往与交通(古代中国与世界)2、西欧早期近代大转变时期的社会3、现代化背景下的世界历史4、近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政府职能及其转变5、世界历史研究之史料与史学(1)典型史料及其研究现状(2)著名的史学家及其成就三、典型例题(一)名词解释1、埃赫纳吞改革2、汉谟拉比法典3、希腊化时代4、色诺芬5、自由大宪章6、阿维农之囚7、海上丝绸之路8、戴高乐主义(二)论述题1、论述世界史上游牧世界对农耕世界的三次冲击2、论述古典时期希腊史学的主要成就3、论述西欧地区在15—16世纪发生的历史性转变4、论述近代欧美文学艺术主要流派的特征5、从和一战关联的角度分析二战爆发的原因6、论述二战的遗产。

归纳考研历史知识

归纳考研历史知识

归纳考研历史知识考研历史知识归纳考研历史是研究中国古代和近现代历史发展变迁的科学,它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研历史知识,本文将对历史学科的核心要点进行归纳总结,以便考生们在备考过程中能够更加系统和全面地掌握所需知识。

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史纲要中国古代历史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夏商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和宋元明清。

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征,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了解。

2. 中国古代史名人与事件中国古代历史上涌现出许多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化名人、科学家等,如孔子、毛泽东、曹操、郭沫若等。

同时,我们也应该了解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如三国演义、洪秀全起义等,以加深对中国古代历史的认识。

二、近现代历史1. 近现代史的基本框架近代史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辛亥革命到抗日战争胜利、抗战胜利到现代社会主义建设。

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事件和重要人物,如洋务运动、五四运动、李大钊等。

2. 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大事件中国近现代史充满了变革和动荡,我们需要了解一些重大事件,如五四运动、文化大革命等,以及一些关键人物,如毛泽东、邓小平等。

这些事件和人物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值得我们深入学习和思考。

三、历史学研究方法与技巧1. 考研历史学的基本方法与技巧考研历史学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研究方法和技巧,如文献阅读、历史考证、历史人物评价等。

同时,还需要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批判性分析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历史知识。

2. 考试技巧与备考方法历史学科的考试需要掌握一些应试技巧和备考方法,如整理笔记、复习计划制定、模拟试题练习等。

通过科学的备考方法和针对性的练习,可以提高考生的考试成绩和应试能力。

本文对考研历史知识进行了简要的归纳总结,希望能够给考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但是需要强调的是,历史学科是一门综合性学科,需要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学习才能够全面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历史学考研必备小知识李老师咨询QQ:4006262918一、历史学研究生考试近几年的变化1.2007年以前全国自主命题,就是说全国所有招收历史学研究生学校历史学专业为各学校自主命题;2.2007年-2012年全国统考,教育部对历史学硕士研究生考试进行改革,从2007年开始,全国历史学考研为统考,就是说专业课由教育部考试中心统一命题,除了历史专业统考外,还有教育学、心理学、计算机等。

3.2013年至今统考与自主命题并存,自2013年开始,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大学等纷纷考研历史学退出统考,改为自主命题,截止目前全国共有80所院校自主命题了。

但是,仍有华东师范大学、武汉大学、浙江大学、上海大学等50多所院校统考。

所以,同学们在备考历史学研究生考试第一步要做就是先选择院校类型,是考历史学统考院校还是历史学自主命题院校,这两种类型的考试有很大的区别。

二、2016年历史学考研全流程1.2014年9-12月收集历史学考研信息,并开始准备专业课复习;2.2015年3、4月份,关注各院校的分数线及复试;考研历史学分数线:自主划线高校(全国34所,自主划线与自主命题不是一个概念)一般是3月上、中旬,国家线一般是3月中下旬教育部公布;3.2015年7、8、9月份关注2014年各招生院校的招生简章(报考条件、招生专业目录、考试科目)(每年博仁教育都会为各学员做报考院校指导);4.2015年8、9月份关注公共课、专业课考试大纲;5.2015年9月份关注教育部发布的全国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简章(这个招生简章会公布网上报名时间、现场确认时间、准考证打印时间、初试时间等);6.2015年10月份历史学考研网上报名: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第一阶段(应届本科生预报,2015年9月26日—29日9:00-22:00)第二阶段(全国网上报名,2015年10月10日—31日9:00-22:00)7.2015年11月现场确认:到报考点确认。

8.2015年12月底至次年1月初打印准考证,登录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打印准考证;9.2016年1月初试;10.2016年2、3月份查分;11.公布分数线:自主划线高校一般是3月中旬,国家线一般是3月中下旬教育部公布。

12.2016年3、4月份复试、调剂:关注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和你所报考院校的网站;调剂:如果没有达到报考的分数线,但必须达到所在区的分数线、可以调剂到其它学校。

13.2016年5月份政审,提档:拟录取的考生需要向报考院校提交个人档案;14.2016年6、7月份招生院校发放录取通知书;15.2016年9月份入学;三、如何查找历史学考研信息,查找渠道有哪些呢?1.在搜索引擎查找,但是要注意辨别真伪;2.到报考院校的研究生网站查找;3.到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查找;4.咨询专业的历史学考研机构;四、历史学考研参考书籍1.传说中的11本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朱绍候、张海鹏、齐涛主编,福建人民出版社《中国近代史(第四版)》李侃、李时岳著,中华书局《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上册)》王桧林、郭大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第二版)(下册)》王桧林、郭大钧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六卷本)《世界史·古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古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近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编(上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吴于廑、齐世荣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北师大9本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上册)晁福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古代史》(下册)宁欣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近代史》郑师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现代史》王桧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中国当代史》郭大钧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史《世界上古史》周启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中古史》孔祥民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近代史》刘宗绪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世界现代史》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五、历史学考研学校(统考+自主命题)汇总地区院校名称是否211、985考试科目北京北京大学211、985624历史学基础(中国史)625历史学基础(世界史)中国人民大学211、985633历史学综合(中国史)634世界通史(截止到1990年))清华大学211、985654历史学基础北京师范大学211、985752历史学综合首都师范大学776历史学基础综合北京语言大学730中国史基础综合中央民族大学211、985652历史学科基础中国政法大学211742中国史综合北京联合大学702历史学基础中共中央党校613历史学基础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史考察较细致,相应科目看相应书籍620世界史专业基础天津南开大学211、985749中国历史750世界历史天津师范大学613历史学基础1713历史学基础2河北河北大学699中国史基础700世界史基础河北师范大学732中国史基础731世界史基础山西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内蒙古大学211752历史学基础内蒙古科技大学社科人文学院统考文法学院:614中国史综合马克思主义学院:615中国历史概论内蒙古师范大学741历史学基础内蒙古民族大学719中国通史718世界通史赤峰学院348文博综合辽宁辽宁大学211634历史学专业基础辽宁师范大学渤海大学619历史学基础大连大学吉林吉林大学211、985675历史学基础延边大学211621中朝日关系史622东亚史东北师范大学211637历史学综合北华大学628历史学综合吉林师范大学623中国史综合624世界史综合长春师范大学661历史学基础黑龙江黑龙江大学736历史学基础哈尔滨师范大学702历史学基础综合齐齐哈尔大学703历史学基础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736中国史学基础735世界史学基础上海复旦大学211、985741历史学综合上海交通大学211、985东华大学211华东师范大学211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211上海大学623历史学综合上海社会科学院江苏南京大学211、985620历史学基础[按组命题]苏州大学211659中国史专业基础综合660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南京农业大学211634历史学基础综合南京师范大学211640历史学综合江苏师范大学643中国通史645世界通史苏州科技学院615中国通史614世界史专业基础综合扬州大学645、646、647中国史浙江浙江大学211、985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温州大学浙江工商大学620历史学基础宁波大学安徽安徽大学211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11、985348文博综合安徽师范大学681历史学基础(中国史)680历史学基础(世界史)淮北师范大学安徽财经大学福建厦门大学211、985642历史学基础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639中国史综合640世界史综合江西南昌大学211(645)中国通史及历史文选景德镇陶瓷学院704考古学通论江西师范大学719中国通史720世界通史赣南师范学院644中国通史645世界通史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山东大学211、985中国海洋大学211、985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628历史学基础(中国史)629历史学基础(世界史)鲁东大学707中国通史(至1949年)708世界历史青岛大学烟台大学河南郑州大学211河南科技大学674中国史专业基础中原工学院612专业基础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660中国通史662世界通史湖北武汉大学211、985华中科技大学211、985636中国古代史长江大学313历史学基础或625历史学基础武汉理工大学211614历史学综合华中师范大学211740中国史基础湖北大学714中国史基础710世界通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211622历史学基础中南民族大学632历史学综合湖北省社会科学院湖南湘潭大学703中国史704世界史吉首大学715历史学基础湖南大学211、985中南大学211、985702中国近代史湖南科技大学628历史学基础617历史学综合湖南师范大学211747历史学综合726世界史综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11、985广东中山大学211、985619历史学基础(A)暨南大学211华南师范大学211广州大学632史学概要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广西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海南海南师范大学重庆西南大学211重庆师范大学619中外通史四川四川大学211、985650中国通史651世界通史四川师范大学637历史学基础西华师范大学617历史学基础(自命题)西南民族大学713中国古代史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贵州贵州大学211贵州师范大学云南云南大学211642中国史基础643世界史基础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藏西藏民族学院陕西西北大学211701中国史702世界史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11陕西师范大学211714中国史715世界史延安大学631历史学综合甘肃兰州大学211、985628历史学综合西北师范大学643历史学综合西北民族大学722中国史综合青海青海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大学720中国史综合宁夏宁夏大学211北方民族大学新疆新疆大学211新疆师范大学六、历史学考研历年分数线1.历史学考研国家线(2007-2014)科目年份A区B区C区公共课专业课总分公共课专业课总分公共课专业课总分2007411232903911728036108270 200839117280351052703399265 2009401202903711128034102270 201036108275338826530902552011401202953811428535105275 2012381142853510527520134012029537111285201442126310391173002.历史学考研自主划线分数线(2010-2014)院校20102011201220132014北京大学50(180)30050(180)32550(180)34550(180)34550(180)345中国人民大学50(170)30050(170)30050(180)32050(180)33050(180)335清华大学50(180)31050(180)31550(180)32050(180)31550(180)315北京师范大学48(180)31050(180)31550(180)32045(180)30050(180)320南开大学50\45(180)30050(180)31550(200)33050(200)3306055(200)345吉林大学40(150)30045(180)31050(180)31550(180)32050(180)325复旦大学(中国史)50(180)33055(180)33050(180)32550(180)34050(180)320复旦大学(世界史)50(180)340上海交通大学55\50(190)32050(180)31050(180)30050(180)30050(180)310南京大学45(150)29055(180)33050(180)31050(180)35050(180)360浙江大学60\50(130)28050(130)28055(190)33055(190)32555(190)325厦门大学45(150)30050(180)30050(180)33050(180)33050(180)335山东大学50(170)29050(160)32550(180)33055(180)34050(160)315武汉大学60\45(180)30060\55(195)32055\60(200)3256050(180)2906050(185)305华中科技大学40(150)27050(170)30050(170)30055(170)3206055(220)360湖南大学43(160)28050(180)33050(180)31050(180)34050(180)330中南大学40(140)29045(150)30045(140)29050(170)32045(140)300中山大学50(180)31050(180)31050(180)31050(180)31050(180)310四川大学45(135)29048(144)31058(174)34045(135)31045(135)320兰州大学43(150)29048(150)29550(150)30045(150)29043(150)290七、历史学考研时间规划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有所准备,那么,这个准备最开始就是计划或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